第一篇:资源问题教案
资源问题(2课时)
一、课程标准要求
2-1 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2-4 描述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说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意义。
2-6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二、结构分析
(一)首先,教材以例举的方式说明了资源的概念,接着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分类及资源问题的形成。通过专题探究〈自然资源与我们〉,引导学生关注资源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节约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资源。
围绕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及其问题而展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的排名,呈现了我国许多资源总量巨大的事实。同时点出丰富的资源对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随后笔锋一转,用一系列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的比值,交待了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并不大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最后简单论述了我国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经济建设的负面影响。
(二)第二课时主要讨论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教材首先提出了全方位解决资源问题。接着从“开源”和“节流”两个大的方面,探寻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途径。除此之外,还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提出了资源空间调配的措施。最后针对当前的现实,提出了立法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数据和实例,了解世界和中国资源状况及其问题,树立忧患意识。
2、能够说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
3、知道我国为解决资源问题的宏观措施,引导学生关注资源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节约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资源。
第一课时 资源出现短缺及我国的资源问题
一、课件(水资源短缺)导入
引导学生关注资源及资源问题。
1、设问:水资源短缺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哪些不便?
2、引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资源。(课件)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中国资源状况及其问题,树立忧患意识。
2、能够理解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流程
1、请学生谈谈自己一天正常的生活所需要资源。师生进行分类。(课件)
2、资源目前的现状怎样?造成这种现状(资源短缺)的原因是什么?
3、关注资源枯竭问题
4、转——我国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 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总量在国际上的地位(2)、人均占有量
(3)、在品种上的特点
5、课件《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思考分析]矿产资源的这些特点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我国正在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6、介绍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其他问题,请学生用我国或本地的具体例子来说明问题。
7、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科学利用资源。
四、随堂检测 A类
1、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这主要是()
A、就资源的总量而言的B、就资源的人均而言的 C、就资源的利用率而言的 D、就资源的分布范围而言的
2、下列对我国自然资源的认识,不正确的有()
①总量丰富 ②人均占有量大
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④品种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3、由于我们技术水平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50%;许多场合公用水龙头不关,导致用水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该()①依靠科学技术,提高污水处理能力②加强社会公告教育,增强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③实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如南水北调等④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类
5、两则材料
A人——从——众——?森——林——木——?
B爷爷是打猎的——父亲是伐木的——我是卖根雕的——儿子是卖黄沙的——孙子是——?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
(2)、对两则材料进行合理畅想,并说明这样想的理由。
(3)、以《节约纸张
保护森林》为题向全校师生写一份倡议书
6、我国出台了休渔制,规定每年秋季后到春天期间,禁止人们出海打鱼。休渔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第二课时
应对资源危机
一、导入
复习我国的资源问题:人均资源少,重要资源短缺,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中损失浪费严重等。
二、学习目标
1、知道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2、关注资源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节约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资源。
三、新课教学
1、思考问题解决的途径,小组讨论:如何才能缓解资源危机?
2、相互交流:如开源节流,依靠法律,依靠科技,综合利用资源,跨区域调配等
3、(1)a开源节流具体的举措?
b依靠科技?谈科技在开源节流中的作用
c谈谈你的节约金点子
(2)a《中国水资源分布图》设问:我国天然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b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我国水资源的自然分布,在时空、地区上极不均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极不匹配。我国长江及其以南地区集中分布着81%的水资源。根据预测,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我国北方缺水形势将更加严峻。到2010年前后,如遇连续干旱,北方地区尤其是京、津、华北地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用水有可能出现硬缺口,南水北调工程势在必行。
c链接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图片资料简介该工程。
d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平衡,请你为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平衡想想办法。
(3)依靠法律?了解中国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
4、小结
5、阅读书本资料 《节水灌溉》
分析(1)摆脱水危机,为什么要把目光放在农业上?(2)与本地的灌溉方式比较,采用喷灌方式的优点。
四、当堂检测 A类
1、对联:电荒、油荒、煤荒、荒荒心慌;产能、供能、用能,能能节能。横批:科学发展。对联蕴涵的主要观点是()A、我国的能源问题关键在于节约
B、解决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C、解决能源危机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D、限制工业发展是避免能源危机的唯一途径
2、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存在的()A、质量不高的问题
B、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C、科学利用不够的问题
D、浪费损失严重的问题 B类
1、面对当前的资源短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开源”、“节流”的具体举措?
3、科技在“开源”与“节流”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二篇:资源问题
2010.12.16
一、真题展示
近几年申论考试涉及到“资源”问题的真题如下:
土地资源:2007年国考申论主题是土地资源中持续利用管理及土地转让问题;2009年福建、辽宁、重庆、海南省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
水资源:2008年国考关于怒江水电资源开发及引起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2010年国考地市级与省部级都是关于海洋污染问题;2010年湖北省考提出的主题是湖泊污染治理;2010年4月25日十三省联考都是关于水资源中水价改革问题;2010年黑龙江省考也是考查水价问题。
煤炭资源:2010年浙江省考提出低碳经济问题;2010年9月18日十一省联考是关于煤炭资源问题。
二、理论背景
“资源”问题考查的理论背景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路: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一代一代永续发展。
近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高速增长,但是,在粗放的增长方式下,土地、淡水、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脆弱。目前,我国人均资源紧缺,绝大多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资源消耗量或自然资产损失量却排在世界前列。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首先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其次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最后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在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主要任务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其中“节能、节水、节材、矿产、海洋”就是申论近年考查重心的特定事实。在申论备考中,考生要高度关注资源问题,全方位地进行学习,这样在面对申论考题时才能“有备无患”,取得满意成绩
第三篇:有关资源问题
一、真题展示
近几年申论考试涉及到“资源”问题的真题如下:
土地资源:2007年国考申论主题是土地资源中持续利用管理及土地转让问题;2009年福建、辽宁、重庆、海南省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
水资源:2008年国考关于怒江水电资源开发及引起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2010年国考地市级与省部级都是关于海洋污染问题;2010年湖北省考提出的主题是湖泊污染治理;2010年4月25日十三省联考都是关于水资源中水价改革问题;2010年黑龙江省考也是考查水价问题。
煤炭资源:2010年浙江省考提出低碳经济问题;2010年9月18日十一省联考是关于煤炭资源问题。
二、理论背景
“资源”问题考查的理论背景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路: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一代一代永续发展。
近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高速增长,但是,在粗放的增长方式下,土地、淡水、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脆弱。目前,我国人均资源紧缺,绝大多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资源消耗量或自然资产损失量却排在世界前列。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首先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其次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最后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在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主要任务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其中“节能、节水、节材、矿产、海洋”就是申论近年考查重心的特定事实。
第四篇:《我国的资源问题》教案
《我国的资源问题》教学设计
涟源市龙塘镇珠梅中学 刘日平
课题:我国的资源问题
教材内容:资源小国〈第31页~32页〉,珍惜资源,节约能源〈37到39页〉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忧患意识,以实际行动珍惜资源,节约能源。
2、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资源结构特点,知道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缺乏的小国。(2)懂得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
3、能力目标:(1)了解我国资源的严峻形势。(2)懂得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教学重点:
1、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
2、理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教学难点:
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履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有这样一家,爷爷以前是上山打猎的,父亲是伐木的,我是卖根雕的,儿子是卖黄沙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哪些方面的问题?〈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探讨我国的资源问题,板书课题:我国的资源问题。
二、新课
1、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
(1)阅读下列材料,思考这说明了我国自然资源的什么特点?
我国的水能、太阳能和煤炭资源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第三位。目前,在全世界发现的可被人类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我国已初步探明储量的就有137种,其中,铜、铝、煤、石油等多种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抽生回答后,板书: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比较齐全。(2)阅读下列材料,思考这说明了我国自然资源的什么特点? 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人均淡水量为24%,人均森林蓄积量为13%,人均煤炭储量为47%,人均石油储量为32%--64%,人均铁矿石储量为49%,人均铜矿储量为29%,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只及世界人均值的一半左右。抽生回答后,归纳板书: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现象还将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而加剧。
2、我国自然资源的严峻形势
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东西部差异很大。从工业角度看,我国大部分矿产资源分布在山地、高原和沙漠集中的西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开发难度大。从农业发展角度看,我国水资分布不平衡。长江以北耕地占全国的64%,但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其中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黄河、淮河地区占全国的41。8%,水量却不到5。7%;长江以南水资源占全国的80%,而耕地只占36%。
抽生回答后,归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难度大,再加上资源开发的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突出表现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议一议:这幅示意图反映了人口与资源的什么关系?怎样解决这一矛盾? 〈示意图见教材32页〉
3、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迅速增长,再加上我国自然资源正面临严峻形势,那么我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板书: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师适时解释生态文明观和资源节约社会的含义。
3、节约资源我能行
在你的实际生活中,你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些什么? 〈生各抒已见〉
“阅读空间”:教材37、38页,懂得在生活中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大有可为。
三、总结
本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我国的资源问题,认识我国的资源国情,懂得了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并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作业
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能源紧缺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请你列举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好办法。
2、实践探究题
为进一步加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宣传,形成宣传资源节约的良好舆论氛围,增强广大同学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某校同学在校内组织了一次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 同学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现在请你帮忙设计两个调查问题。﹙2﹚ 我们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3﹚ 为号召同学们“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五、板书
我国的资源问题
1、我国的资源国情
优势: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比较齐全。
劣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我国自然资源的严峻形势
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难度大,再加上资源开发的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突出表现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3、对策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4、节约资源我能行
在你的实际生活中,你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些什么?
第五篇:专题训练(十一) 资源问题
专题训练
(十一)资源问题
一、练基础小题——提速度
浅层地热能是埋藏于地下一定深度的地热能资源,以地下水为载体,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与地球梯度增温。浅层地热能可用地温梯度(每百米增加温度)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埋藏越深温度越高。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地温梯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区域浅层地热能()A.集中分布在断层线两侧
B.绿港浅层地热能最高 C.离县城越远浅层地热能越低 D.受地形起伏影响最大
2.目前该区域浅层地热能资源未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市场需求不足 C.基础设施薄弱
B.资源不易再生
D.埋藏深,开采难
3.如果采用传统方式大规模开采浅层地热能,可能导致()A.地下水位下降 C.全球气候变暖
B.开采区地表水污染
D.地下水生生物减少
解析:1.B 2.C 3.A
中生物量很少。
(2017·衡阳八中模拟)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鄱阳湖汛期“高水是湖,洪水一片”,枯水期“低水似河,枯水一线”成为常态,严重影响了湖区社会发展。我国围绕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的利弊展开了20多年激烈的争论。近期《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由原来的“建坝”改为“建闸”,“调枯控洪”改为“调枯畅洪”的新设计方案,大大缓解了各方面的矛盾。据此完成4~5题。
4.鄱阳湖“高水成片、低水成线”的最主要原因是()A.长江与湖泊的相互补给 C.围湖造田和城市化发展
B.干湿季节极端变化
D.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5.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蓄水期的时段应在()A.1~3月 C.7~9月
B.4~6月
D.10~12月
解析:4.A 5.C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云南风能资源的开发加剧了当地环境污染 B.云南高海拔山区风能资源丰富 C.云南的风向季节变化小
D.云南风能资源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7.云南电网枯水年消纳风电多()A.表明该电网以风电为主 B.可能加剧电网供需矛盾 C.可缓解水能发电丰枯矛盾 D.说明水能开发达到饱和
8.与水电和火电互补相比,水电和风电互补的优点是()A.电网运行更平稳 C.能源利用率更高
B.电站建设成本更低
D.环境效益更突出
解析:6.B 7.C 8.D
C.降水受西南季风影响大 D.植被以硬叶林为主
10.马马崖大型水电站建设的最大优势为()A.流量、流速 C.本地市场
B.地质条件
D.交通
11.花江乡干旱率高的原因主要是()A.气候干旱,降水少 B.纬度低,蒸发强
C.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资源贫乏 D.植树造林,消耗大量水资源
解析:9.C 10.A 11.C
C.将重化工企业搬迁到城市边缘,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D.抑制房价,吸引农民工进城务工
解析:12.A 13.C 14.A 的形成提供良好的贮存空间、出露通道。丰沛的雨水和完整的森林环境使地表水不断下渗,在长期深层循环中溶解了围岩中的有益矿物成分和微量元素,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
国内外稀有的高品位矿泉水资源吸引了国内外资本竞相角逐,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5年,长白山地区已建、在建和明确投资意向的矿泉水项目的总产能已累计超过1亿吨,约是2014年全国瓶装水总产量的1.28倍。
总部位于广州的恒大冰泉集团,引进德国生产技术,在长白山区原始森林中建立矿泉水加工厂,目前其瓶装矿泉水已出口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28个国家,形成“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如图示意长白山地区的地形。
(1)说明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的形成过程。(2)分析长白山地区矿泉水水质优良的原因。
(3)试对恒大冰泉集团“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做出合理解释。
(4)你是否赞同在长白山地区进行矿泉水的工业化生产?请表明态度并简述理由。解析:第(1)题,天然矿泉水的形成主要经过大气降水、下渗和地下水出露地表三大环节。第(2)题,水质优良主要从岩石性质、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三方面分析。第(3)题,恒大冰泉集团“一处水源供全球”得益于良好的产品品质,发达的交通及信息交流,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广阔的消费市场。第(4)题,开放性设问,结合观点给出支持理由即可。
答案:(1)大气降水经森林涵养渗入地下,经玄武岩层、火山碎屑岩层的长期融滤、矿化,源源不断地生成矿泉水,沿断裂带上涌出露地表。
(2)地下水在长期深层循环中溶解了围岩中的有益矿物成分和微量元素;植被茂密、人烟稀少,生态环境良好,人类活动强度小。
(3)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储量大、水质优,分布集中;企业总部位于东南沿海,信息通达、交通便利,便于拓展国际市场;引进德国技术,生产工艺先进;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高端饮用水的市场需求量大。
(4)赞同。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储量大、水质优,品牌知名度高,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矿泉水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升产地知名度。
(或不赞同。当地矿泉水消费市场有限;水源地远离消费市场,长距离运输物流成本高;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矿泉水水量衰减,部分涌泉枯竭;过度开发破坏植被、河流流量减少,生态环境退化;生产过程易产生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