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教学内容分析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 导入新课(观察教材第20页上的四幅照片)无偿献血照片; 爱心捐献照片;关爱照片; 救助照片。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
一、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
1、谦让:
(1)如何认识谦让?谦让有哪些具体表现?
【专家提醒】:理解谦让时要注意(1)谦让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不是表面上的虚伪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谦逊礼让。(2)谦让也不是无原则地忍让,不是软弱可欺,而是在肯定人格平等基础上以他人的尊重和宽容。(3)提倡谦让与敢于竞争并不矛盾,谦让并不排斥合理的竞争,公平竞争要以尊重对手为前提。【巩固训练】:
刘明脾气很好,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够做到先人后己,有时候别人无意冒犯了他,他也一笑了之,不去计较。你认为刘明()
A 太软弱可欺,这样只会使自己吃亏。B 为人谦让,值得我们学习。C 缺乏竞争精神,将来会不适应社会生活。D 待人宽容,善于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2、分享(1)什么叫分享?与人分享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有何意义?
(2)各抒己见:在激烈的竞争中,与人分享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会妨碍自己的发展。【智慧选择】
当有一天你拥有了六个苹果,你会做哪种选择? A 自己把苹果全部吃掉。
B 自己吃掉一个,其他五个拿来与别人换另外五种水果 C 自己吃掉一个,其他五个送给另外五人。我的感悟是:
3、助人
下面的助人事件什么存在什么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1)小明看到小同学不慎掉进了一个枯井里,他拿条绳子去拉小同学,可刚拉了一小段,心想还是可找麻烦了,于是手一松,小同学又重重地摔了下去。(2)小明放晚自习回家时,听到一偏僻胡同里有喊救命的声音,于是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冲了进去„„
(3)同学小华丢了饭卡,中午就没吃上饭,小明得知后,晚饭时主动打了一份饭菜送给小华,并特意专声明:可以为我喜欢你,我可是可怜你才这样做的。
(二)我为社会做贡献
1、中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社会做贡献?
2、创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运河之都,文明济宁”的实现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1)在创建文明济宁的过程中,你参加了哪些社会公益活动?有何感受?(2)调查周围的社会环境,看看还存在哪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
我发现的问题:。我提出的建议:。我能做的事情:。
(3)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请你从关心社会发展的角度,为创建文明济宁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3、为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五十周年,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发扬雷锋精神,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二篇: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能力目标: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亲社会行为习惯,提高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明确谦让、分享、助人的表现、方式和意义。明确我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分析】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和技能,从两个层次展开说明,第一层次从谦让、分享和助人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二个
层次从我为社会做贡献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三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到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上来。这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形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友善态度,培养亲社会行为,不仅有利于他们被社会接纳,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因而成为本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重点。在本课、本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亲社会行为方面的思想认识。分配学生分组收集身边令人感动的事迹,包括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
学生准备:做问卷调查。收集事例,介绍事迹。【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讲授法教学。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初步感悟
播放2012年“感动中国”的标志性画面和背景音乐。请同学们介绍印象最深的人物。为什么会印象深刻?(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这些感动人物无一不是凭借对他人的爱,对社会的爱,铸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他们献身社会、回报社会,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对他人和社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就是亲社会行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养成亲社会行为。)
环节二:深入情境,合作探究
(多媒体播放“在公交车上让座”、“在学校楼梯上右行礼让”、“分享学习经验”、“抗震救灾”、“志愿者活动”、“爱心一日捐”活动画面)
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
自己还能举出我们身边哪些类似的行为?(学生介绍事迹)
1、身边的老师。
2、自己的同学
讨论: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失去或得到什么?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哪些方面让你感动?
教师对每位同学的介绍和回答,给予适当的评价。
(教师总结:其实,亲社会行为离我们并不遥远。刚才的几位同学的介绍,就是用他们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收集到感动的故事,让我们共同分享这些亲社会行为,做到谦让、分享和助人。)环节三:体验情境,共同参与
(在下列的事例中,你会怎样做?多媒体展示)
1、你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在一次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你如何写获奖感言。
2、你在班级中语文成绩非常好,老师让你介绍经验,你会怎样做?
3、你在河边散步,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落水了,周围只有你一个人,可是自己又不会游泳……(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出谦让、分享、助人的表现、方式和意义。)
教师提问:那么在交往中,你曾做过或发现咱们班同学还做过哪些亲社会行为吗?(学生继续回答,做过这些事之后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教师提示,班级同学曾经为贫困儿童捐过款等,指出这些都是亲社会行为,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贡献的表现。我们来看一下公众人物为社会
做贡献的方式有哪些。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讨论回答)
(多媒体播放四川大地震后的晚会上名人捐款时的画面,姚明参与公益广告的画面,我校同学为四川地震捐款的画面,指出为社会做贡献、具有亲社会行为人人都可以做到。我们要时时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奉献社会。)
教师总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做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新闻媒体我们可以做到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从而做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教师总结:亲社会行为不仅有利于他人、社会,也会使自己体会到快乐和自我存在的价值。我相信我们同学也会努力使自己具有这种亲社会行为,在集体
和社会生活中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过渡:既然亲社会行为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都有好处,按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去做。可是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许多人没有主动去做? 播放画面:
1、公交车上,没有人为年迈的老人让座。
2、在车祸面前,只有围观,没有人主动帮助受伤的人。
3、出现了小偷,有人制止时受了伤,却没人主动帮忙捉小偷。
(学生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及时点评并作出正确引导。)
学生讨论: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们去做亲社会行为?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讨论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的因素,个人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能力不够。二是外部因素,怕被别人说成是捞取名利,又担心惹祸上身。)过渡:大家畅所欲言谈了自己的看法,对谦让、分享、助人、奉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实,做出亲社会行为真的有那么复杂、那么难吗?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看看对我们是否有所启迪。
环节四:拓展情境,提升情感
播放录像:湖南卫视报道:云南大山深处的小黑,小学学生,家庭贫困,上学路途远,因身体不好且营养不良,导致上不了学,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到省级医院接受检查治疗,经检查,是肾上腺有问题,加上长期营养不良,现在连走远路都成问题。社会各界
人士知道小黑的情况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其中有好多家长自动达成共识,轮流给小黑送饭,一些小同学也来安慰他、鼓励他,经过治疗,小黑的病情得到很大改善,处于不能继续耽误上学、病情达到可以出院的要求的情况下,院方批准他出院,继续接受治疗。
说一说:故事中的什么情节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学生谈感受。
(教师总结:可见,做出亲社会行为并不难,也不复杂,就像这些小同学、阿姨一样,“钱”,我们也许拿不出很多来帮助他,但是我们有一颗善良的心,用爱心来帮助需要援助的人,给他们以温暖与力量,这也是亲社会行为,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我们的行为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就是亲社会行为。有
时候仅仅可能是力所能及的一些关爱、谦让、礼貌、分享、奉献等就能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环节五:课堂小结我做主
教师:下面由同学们自我总结这堂课的内容。(学生回答)【达标训练】 同步练习【课后提升】
结合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写出今后为了养成亲社会行为,你打算怎样做?
(以歌曲《越来越好》结束本堂课。)
第三篇:课题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案
课题: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展开。“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能力: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结合实际认识我们应该养成哪些亲社会行为,并能积极融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知识:明确青少年应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重难点:
重点:我为社会做贡献
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从故事中分析概括出道理。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亲社会行为,从而明白怎样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教学流程:
引入:播放歌曲《爱的奉献》,生边听边欣赏四副体现关爱的图片。
师:一曲爱的奉献曾打动多少人的心,一次次爱的奉献曾温暖过多少人间情。请大家再次欣赏图片,这些行为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
师:从刚才的图片中我们看到了社会中人们相互关爱,相互帮助。我们把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的依靠和归宿。作为我们个人又能又为社会做些什么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
养成亲社会行为。
投影
养成亲社会行为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浏览学案中的目标,快速阅读课本,完成自学导航,完成后放声读一遍。
合作探究:
师:通过自学,我发现同学们自学能力特强。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谁先猜出来。(故事和行为都分四部分,一个一个的出现,以引起大家的兴趣。)
投影
猜猜看
这是什么故事?
投影
猜猜看
这是什么行为?
生:
师:刚才的故事和行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
投影:孔融让梨
右行礼让
师:谦让即为人谦逊,先人后己,妥善处理矛盾。那谦让是不是无能呢?是不是要求我们放弃竞争呢?
生讨论:
师:谦让是有原则的,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我们要敢于斗争。刚才的游戏大家都猜准了,下面这个呢?
投影
故事欣赏
上帝的惩罚
师:上帝的惩罚是什么呢?为什么这样惩罚呢?
生:
师:是啊,你想想,他有这么惊人的成绩和兴奋的心情,却不能跟任何人说,这不是最好的惩罚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大家有过分享的经历吗?说说看。
生:
师:提到下面的故事,我就感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些内容你熟悉吗?﹙在曲阜吧摘录的有代表性的师生对胡爱华老师的祝福﹚ 投影
爱心在线
师:每当我看到这里,我都激动不已,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胡老师已经能发信息了,而且腿也有了力气。让我们再次为胡老师祈祷吧,相信她一定会好起来的。助人为乐是中华美德,在我们一代一代身上传承发扬。如果遇到下列情形,你该怎么办?
投影
情景模拟
放学路上﹙课本23页内容﹚
生:
师: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还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投影
小结一: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与人之间要谦让,分享,助人。这既是做人的品质,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那亲社会行为就这些吗?还有像:合作,同情,安慰等。社会给予了我们很多。那我们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呢?
投影
榜样就在身边﹙08志愿者﹚
师:志愿者的什么精神感动着我们?
生:
师:他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文明。我们也要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可能会有同学说:我没有机会当志愿者,怎能奉献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
师: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也是奉献。大家看新闻了吗?现在国家有什么大事?
生:
投影
两会图片
师:我发现同学们特别有责任感,小小年纪就关注国家大事,将来一定大有作为。咱们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现在关心一下咱们的学校环境吧。
投影
公德行动﹙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措施,自己能做的﹚
生:
师:想想看,我们学生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呢?或者曾经做过什么? 生:
投影
小结二:我为社会做贡献
总结:
师:大家表现不错,想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
投影
我的收获﹙本节知识结构﹚
师:听到大家收获这么多,老师真高兴,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学习成果:
达标检测:
学案
结束: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继续关注社会,在生活中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同时也要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四篇:3、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谦让、分享、助人的良好相位习惯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力目的:
能理解和掌握青少年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3、知识目标:
明确谦让、分享、助人的表现、方式和意义
4、教学重点:
养成谦让、分享、助人的良好相位习惯
5、教学难点:
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6、导入新课:
第一幅图片:一个人将下水道盖恢复原位
第二幅图片:帮残疾人推轮椅
第三幅图片:募捐活动现场
第四幅图片:中学生扶老奶奶过马路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ppt上播放的四幅图片,想一想这些图片都有什么共同点? 师:是的,这些行为都有利于他人和社会,而有利于让人和社会的行为就叫作亲社会行为,那接下来我们就学习一下今天要讲解的内容《养成亲社会行为》。
板书:养成亲社会行为
7、新课教授:
师:同学们,认真看一下ppt上的这四幅图片(第一幅是孔融让梨的漫画,第二幅是中学生上下楼右行礼让,第三幅是马路上车辆礼让行人,第四幅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从这四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对你今后的为人处世有何启示?
师:是的,谦让。板书:谦让
师:学会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唯我独尊、盛气凌人。那同学们再看一下PPT上的这则《天堂和地狱》的小故事,看完之后告诉老师,你从中学会了什么?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对。懂得分享,收获更多。板书:分享。
师:把快乐喜悦分享给别人,你会得到更多快乐;把生活感悟分享给别人,你会得到信任和友情;把知识经验分享给别人,你会得到新的收获和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只有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王峰》,看完之后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选个代表谈一下你们的感受?你身边有哪些类似的事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师:以上三组的同学都提到了帮助别人。板书:助人
师:刚才二组的同学更提到了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首先要真诚,还应注意方式方法。首先,我们要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其次注意自身的安全;最后要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不要把帮助别人当成一种施舍。
师:亲社会行为,我们仅仅做到谦让、分享、主任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做贡献。我们中学生虽然年龄小,却同样可以为社会做贡献。
板书:为社会做贡献 师:同学们看一下ppt上的六张图片(第一张是中学生去敬老院献爱心,第二张是中学生参加环保宣传,第三张是中学生在路上救助晕倒的老人,第四张中学生排队捐款,第五张是李克强总理与陕西小女孩的“绿色约定”截图,第六张是中学生看人民日报),通过以上六张照片,同学们讨论一下中学生应如何为社会做贡献?
师:是的,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还要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力所能及的为社会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一份力量。
师:我们看PPT上最后一段视频,这是《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段视频中的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耶鲁村官秦玥飞、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交流一下,这些道德模范的身上都有什么共同品质?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老师概括为八个字:“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8、巩固提高:
师:接下来我们系统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谈一下你有哪些感悟呢?
师:社会是每个人的归宿和依靠,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如果每个人都多一点爱心和奉献,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世界就会充满爱,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9、小结: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谦让 分享 助人
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关心社会发展
关注国家大事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0、作业:
结合所学内容,为社会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备注:
1、《天堂和地狱》故事: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 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那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为什么?”这个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却能喝到?”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喂别人。”故事并不复杂,但却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哲理和强烈的警示意义。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设备,为什么一些人把它变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却经营成了地狱?关键就在于,你是选择共同幸福还是独霸利益。
2、火海英雄王峰: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3、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4、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联合发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支持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
5、郭小平,2004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2014年,彭丽媛向红丝带学校写信,并在采访中说:“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五篇:养成亲社会行为 公开课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 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教学内容分析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材先提供了几种亲社会行为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做教学的引领活动,然后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关于亲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借鉴“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榜样示范”等方法;关于亲社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学中可以突出“创设良好行为得以重复的情境”、“注重行为规范教育”、“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等途径。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孔融让梨”、“将相和”等小故事;整理沙河水资源污染考察情况的相关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成演示文稿。2.教师准备:网上搜索“亲社会行为”;在教材基础上,重点搜集补充“同情”这一亲社会行为;利用相关的资料及图片,制作课件。教学活动
(一)观察图片
导入新课
(观察教材第20页上的四幅照片)无偿献血照片;
爱心捐献照片; 关爱照片;
救助照片。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
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
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不求学生的回答多么准确,只期用此达到引领活动之目的。)
(二)启发体验
共同探讨 1.学会谦让
让学生读教材上的“瘦羊博士”和“大树将军”两个小故事后,回答问题:
你认为甄宇和冯异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这对你今后的为人处事有何启示? 学生回答。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讲出来给大家听。
学生可以讲准备好的“孔融让梨”或“将相和”的小故事,也可讲别的有关体现“谦让”美德的小故事,如著名的“六尺巷”历史小故事等。展示课件:榜样示范。清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其在安徽桐城的祖居与吴姓人家为邻。对方欲越界盖房,家人遂驰书京华禀告,张英写了一首诗作复:“一纸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让他三尺”,吴姓人家深感其义,也退让三尺,这样就诞生了“六尺巷”。
(讲故事这一环节一定要开发利用好“学生的生活体验”这一活的宝贵资源,如果能有学生讲出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谦让”小故事就更难能可贵,这正符合“为学生的体验而教”的新教材编写基本理念,也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要求──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
根据反馈情况,教师归纳强调:① 谦让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或缺的道德规范。② 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突出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还表现在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③ 谦让有“度”:在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敢于说“不”。区分“谦让”与无原则地妥协让步之间的不同。2.学会分享
师生共同学习探讨:分享就是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拥有和享受,把“我的”当成“我们的”。
学生结合自己的“分享”经历谈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能分享的东西不仅仅是物质的,有时候精神上的分享更难能可贵。)教师着重指出,“分享”与“合作”的关系;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合作求双赢。展示课件:师生阅读感悟。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社会生活中,善待他人其实也是在善待自己。如果人人心里都燃起一盏爱的明灯,用爱来照亮别人,那我们就都能拥有一份爱的光明。3.学会助人
说经历谈感受:生活中自己接受别人帮助或帮助别人的经历及当时的感受。学生说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体验那双份的快乐。展示课件:设身处地,移情训练。
在你回家时,遇到一个老人倒在地上呻吟,身旁还有一些血迹„„ 你正在小河边散步,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落水了,周围只有你一个人,可是自己又不会游泳„„ 你的一位同学,品学兼优,自尊心很强,现在却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 想一想:在上述情境中自己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人。
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尤其教育未成年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注意学会自我保护。展示课件:七句大实话。请大家牢记七句劝告
1.遇到乞讨者:遇到要钱的就给他(她)点饭,遇到要饭的就给他(她)点钱。
2.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做下车走远点。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微笑一下。
3.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看什么也是看,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4.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就走,反正你也不缺那两个电话费。
5.遇到迷路的人打听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动告诉一声。别不好意思,没有人笑话你。6.遇到学生出来打工的、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她卖什么你就买点,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是不会出来的,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7.遇到夜里摆地摊的,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家境好一点,谁会大冷天夜里摆地摊。
4.学会同情(补充内容)展示课件:大家谈。
放学路上,初二(3)班的几位同学看到了一个中学生打扮的人跪在路边求助。他面前用粉笔写着自己的不幸遭遇,非常令人同情。林琳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打算送给他,李群赶紧拦住她说:“最近电视上报道了许多用这种手段骗钱的事情,说不定这也是个骗子。”其他同学也议论起来,林琳一时拿不定主意了。假如你也在场,你会怎么办?
引导学生不一定把思维限定在“给”或是“不给”上,要通过思考,认识到表达自己的同情心是不是可以用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如“希望工程”爱心捐助、“手拉手”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可以考虑给这个求助者提出以上的受救助途径。最后,教师可适当归纳指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如安慰、同情与关心行为,助人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等。
(三)走进生活
学以致用
展示课件:社会公益活动系列图片。
自己了解到的社会公益活动还有哪些?亲身参与的有哪些?活动中自己有什么感受?
(此教学环节以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引领,重点展示学生对沙河水资源污染的考察成果。)展示学生自制演示文稿:《保护沙河水资源》社会调查图片。
采集沙河水水样
沙河水面的生活垃圾 沙河两岸的垃圾成堆
带回学校的水样做实验
展示学生自制演示文稿:用水行为调查报告。
滴水的水龙头
生活用水污染
1.淘米、洗菜后的水
A.倒掉
576人
占72%
B.浇花、洗碗、冲厕所
224人
占28%
结论:一部分人比较节约用水,但也有一部分人没有重复利用水的习惯。2.洗餐具时是否用餐具洗洁精
A.是
688人
占86%
B.否
112人
占14% 结论:多数人为了方便、洗得干净而使用餐具洗洁精,而没有重视洗洁剂对水质造成的污染。3.洗衣物时经常用
A.肥皂
192人
占24%
B.洗衣粉
608人
占76% 结论:大部分人都使用洗衣粉,少部分人使用肥皂,说明大部分人没有注意洗衣粉对水质的污染问题。4.处理剩余菜汤的办法是
A.倒进洗手间
80人
占10%
B.扔进垃圾桶
520人
占65%
C.其他办法
280人
占35% 结论: 有一些人把剩余菜汤直接倒进洗手间里,对水质造成了污染。展示学生自制演示文稿:“珍惜水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倡议书。珍惜水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
最近,我们在参观污水处理厂和考察沙河时发现,由于人口增长、人为污染,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每天至少要产生50万吨以上的城市污水,而其中至少又有10万吨以上的污水因来不及处理而直接排放到了沙河的下游河段中,这些流入河流中的污水对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自身健康正造成极大破坏和威胁„„
水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永远离不开水,水被称做人类生命的甘泉,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一方面生活用水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却是大量地浪费水和污染水。为了珍惜水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以中学生的名义向全区人民发出以下倡议: 1.在社会上进行节约水和保护水的宣传。2.树立节水意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3.加强对超量用水的管理。
4.少用洗涤用品,选用对水污染小的肥皂洗衣物。5.不往水中乱扔废弃物、油污和化学药品等。
6.学会和掌握一些简单的过滤方法,以减少污水的排放。
珍惜水就是珍爱我们人类的生命。珍惜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珍惜每一滴水。
展示学生自制演示文稿:(1)清水、河水、污水对比实验报告单。(略)(2)沙河水污染调查报告。(略)
结语: 让我们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积极献言献策,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人人献出一点爱,让我们的世界充满阳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课外作业
交流日常节水小经验、小窍门,以“珍惜水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主题,设计一期手抄报。点
评
本课堂教学设计采用了“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榜样示范”等方法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自觉性和技能,教学设计中突出了构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思维模式。
教学设计采用了观察图片,导入新课、启发体验,共同探讨、走进生活,学以致用等三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去体验,充分贯彻了生活教育原则、主动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体现了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的融合以及认知、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实践的融合,突出了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讲故事、阅读感悟、大家谈、展示自制演示文稿等栏目,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自主体验和感悟,符合“为学生的体验而教”的新理念,也利于实现“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的目标追求。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