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山河美》教学设计汇总

时间:2019-05-13 00:1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篇《山河美》教学设计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篇《山河美》教学设计汇总》。

第一篇:第三篇《山河美》教学设计汇总

第三篇 《山河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准确、流利地读通文本内容,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2 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大自然人文景观的壮美。

3、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感受大自然人文景观的壮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经历。

1.四大文明古国一般指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及中国是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四大文明古国是四大古文明的旧称,而四大古文明也是比较合理的说法,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他们为现在文明的发源地,亦可以说是一个创造点。然而这种说法也只在中国流行,并没有得到世界范围的历史学界的公认。因为这个说法并不规范,缺乏科学论证和史料的根据。西方历史学也有类似于“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比如“文明的摇篮”。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是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中国历史自黄帝时代算起则约有5000年。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指从有文字时起算,在那之前则称为“史前时代”;历史中传说伏羲做八卦,黄帝时代仓颉造文字;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从政治和社会形态区分中国历史,据考古资料显示,约在早于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时代,中原地区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同时,原始社会平等被打破。而据历史记载,夏朝已经开始君王世袭,周朝建立完备的封建社会制度至东周逐渐解构,秦朝统一各国政治和

许多民间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并建立中央集权政治。自汉朝起则以文官主治国家直至清朝。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200多年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标志着全面进攻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2.展台出示课文插图和文字,学生看图说话,感受祖国草原之美。4.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介绍中国大草原,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辽阔和美。

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 草原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几乎所有的草原都有不同的美。在入围的12个草原中,专家们评选出了六个最美的草原。荣居榜首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欧亚草原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著名草原之一。在这里,牧民与草原,演绎了一首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响曲。排行榜: 1.呼伦贝尔东部草原 撰文/艾平2.伊犁草原 撰文/孤岛 3.锡林郭勒草原 撰文/白涛 4.川西高寒草原 5.那曲高寒草原 6.祁连山草原。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流利。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查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2、检查自读情况:齐读,指名读。

3、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方式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三、学生展示介绍搜集到的资料,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四、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教师补充资料。

五、作业:继续搜集资料,了解伟大祖国的富饶辽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检查背诵情况:齐声背诵;小组互相背诵

2、过度导入。

二、继续学习本课内容:

1、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祖国山河的内容。

2、学生说自己了解到的相关知识。

3、教师点拨理解:

出示中国地图:结合地图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如五岳、长城、黄河等代表性的景观的具体方位以及补充资料。1.五岳

中国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皆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圣地。

分别是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郊)。泰山和嵩山曾经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2.长城(观看视频)

3.课件出示长江、黄河等祖国河山的图片,感受祖国之美。4.结合图片强化认识(课件展示介绍)

塞北、江南、巴山、洞庭帆、苏堤、珠穆朗玛峰、三峡、桂林等景区的自然景观。

★塞北:古代,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现代塞北指今山西西北部(朔州一带),内蒙大部,宁夏,甘肃,陕西等部地区。★广义的江南:指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的地区,即苏南、浙江、安徽长江以南、江西、湖南和湖北长江以南地区。福建有些地区有时也被称为江南。广义的江南的定义始于古代的区划(江南道),也常有文学作品描述。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写在长沙的事。天气预报中的所指的江南也大致为广义江南地带。江南三大名楼(武汉市的黄鹤楼,岳阳市的岳阳楼和南昌市的滕王阁)均位于小江南以外的大江南地带。

★图片出示巴山。巴山指哪座山?文字出自唐李商隐七绝《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有研究称,诗中所说巴山即今重庆北碚缙云山。“巴山夜雨”这个成语不生僻,难的是说出典故。今后你跟亲友在缙云山游玩,又刚好遇到下雨,不妨一脸忧愁状把这首诗搬出来,告诉大家我们就在巴山上,一定会获仰视无

数。

★图片出示杭州西湖,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 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苏堤上还栽植玉兰、樱花、芙蓉、木樨等多种观赏花木,一年四季,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而时序变换,晨昏晴雨,氛围不同,景色各异。如诗若画的怡人风光,使苏堤成了人们常年游赏的地方。南宋时,这里一度形成湖中集市。《武林旧事》记载清明节前后游湖盛况时就写道:“苏堤一带,桃柳浓阴,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球,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斤斗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又有买卖赶集,香茶细果,酒中所需。而彩妆傀儡,莲船战马,饧笙和鼓,琐碎戏具,以诱悦童曹者,在在成市。“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相邻,垂杨带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图片出示洞庭湖,并介绍: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3968平方千米,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湖外有湖,湖中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图片出示日月潭,简介: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是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风姿可与杭州

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积7.73平方公里,湖周长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潭中有一小岛名珠仔屿,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一弯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图片出示珠穆朗玛峰,介绍:珠峰,高度8844.43米,为海拔世界第一高峰。1975年7月23日,我国精确测得。峰顶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边界,南坡位于尼泊尔萨加玛塔专区,北坡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珠穆朗玛峰高大巍峨的形象一直在当地甚至全世界的范围内产生着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四版人民币十元的背面便是珠穆朗玛峰。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登山运动员埃德蒙·希拉里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按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岩面高为8,844.43米(29,017.2英尺),尼泊尔则使用传统的雪盖高8,848米(29,029英尺),2010年起两国官方互相承认对方的测量数据。除去是海拔最高的山峰之外,它也是距离地心第五远的高峰。

★图片出示长江三峡,介绍: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江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总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但最为雄伟险峻 巫峡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迄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盔银甲峡和巫山十二峰,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 西陵峡东起香溪口,西至南津关,约长七十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以滩多水急闻名。

★视频出示广西桂林市

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桂林山水是指广西东北的漓江沿岸,北起兴安南至阳朔,以桂林为中心的岩溶风景区。地貌上属于峰林溶蚀谷地和孤峰溶蚀平原地带,是亚热带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地形的主要特点是,在江岸和平坦地面上,矗立着一座座峭拔奇特的峰峦,“四野皆平地,千峰直上天”。这些山峰有孤峰拔地而起,如独秀

峰,犹如擎天大柱矗立于桂林市中心,高60余米,古人题之为“南天一柱”。伏波山屹立江边,大有迂波回澜之势。桂林诸峰,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如象鼻,似飞龙;如军舰,似芙蓉;如卧佛,似书童;如玉女梳妆,似耕作老农等自然雕塑。因此,它们多以形象得名,如象鼻山、老人山、猴山、骆驼山、宝塔山等。秀丽的漓江发源于桂林市北苗儿山,自北而南流经石灰岩地区,泥沙含量极低,据测每吨水含泥沙仅67克,因而清澈碧透,逶迤流转于千峰万壑间,映得群峰碧翠,倒映清明,舟行江中宛如画中游。溶洞幽雅深遽,仅桂林市区144平方千米内竟有洞穴300余处,大小、深浅、形状各不相同,以芦笛岩、七星岩最为著名。洞内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等琳琅满目,五彩缤纷。古人用“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洞洞相通”来形容桂林的奇穴异洞。同时,洞内又有许多历代诗文题刻等人文景观,更增添了游览内容和情趣。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为特色的桂林风景,随着季节、早晚、晴雨的不同,又能变幻出各种意境不同的景观,令人流连忘返。无怪乎历代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桂林山水甲天下”等诗句来描绘赞美这里的山光水色。

★出示昆仑山图片,简介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

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三、小结本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二篇:第12课 图文并茂美文章 教学设计

第12课 图文并茂美文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在小报中添加图片,掌握插入图片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图片的调整,掌握对图片尺寸、大小、位置和环绕方式的设置。3.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鉴于四上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Word中文字的复制与编辑已比较熟悉,纯文字小报编辑也比较有经验,所以此次课在纯文字小报的基础上上升为图文并茂,对学生的布局和审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创设的情境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自我表现欲望,因此在设计本堂课,笔者把教学环节设计的重点主要定位在最大程度调动起每位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尽量满足他们的表现欲。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教学难点】插入合适的图片和图片的合理设置。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上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卡通明星,可能你们早就认识他了,你们看,他是谁?(出示米奇)米奇给我们捎来了一则好消息:上海迪士尼乐园将在2016年春季正式营业。为了吸引更多的小朋友,乐园里的2大明星米奇和高飞各自带来了一份宣传海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2.出示2张宣传海报。

3.第一眼,你对哪份宣传海报印象深刻?为什么? 4.导入课题:图文并茂美文章。

【设计意图:在引入的部分没有花时间讲解图文排版等,只是让学生感受到插入图片后小报会变得美观明白图片是小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即可,同时也明确了本课主要学习内容】 活动2【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出示任务一:插入图片。请同学们尝试打开“桌面”--“上海迪士尼简介.docx”的文档,为其插入图片。

2.打开素材后,P33,先读一读,再跟着书本尝试完成。3.(学生基本完成后)学生示范步骤。

4.小结:图片插入方法,图片插入到指定位置。

5.在完成任务一的过程中,你们小组有遇到问题和困难吗?问题:图片太大。引出:设置图片。【设计意图:自学这部分花的时间比较多,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学生在自学操作中了解到本课操作难点,老师也可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哪些操作是容易掌握的,哪些操作方面会遇到困难,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重难点突破。】

6.出示任务二:调整图片的大小、环绕方式,使它在文章中更和谐!7.学生演示,师小结:大小不合适——选中图片,周围会出现多个白色的控制点,用鼠标拖动即可。

8.图片大小设置好之后,周围空荡荡的,怎样把文字围绕在图片周围呢?参考书本P34与同桌进行讨论交流。

9.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

10.挑战成功的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小组内的其他同学。11.指名演示交流,师作补充小结。

【设计意图:对于这块任务的操作,不管学生自学效果怎么样我都有进行演示,因为这是本课难点,演示操作之后学生能更深入掌握,特别是环绕方式不同的效果等我觉得有必要给学生更直观的演示。】

活动3【练习】三.拓展练习,加深理解

1.出示拓展练习初级任务:打开桌面中的“镇园三宝”,为其插入相应的图片并美化文字。2.高级挑战:探讨“绘图工具---格式”选项卡上其它效果,插入个性图片。3.学生创作、大屏幕转播。

4.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评价交流。5.完善作品并上交。

活动4【活动】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家乡美教学设计

在文化的浸润中感受音乐

——《家乡美》教学设计 宋丽娟

教 材: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家乡美》 教学内容:

1.编创《家乡美》——铁岭的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家乡美》让学生感受家乡美,从而对家乡小品、二人转的热爱。

2.通过创编家乡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名人等。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多元文化增进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引发学生喜爱民族民间音乐。教学重点:

能够多种形式(绘画、小品、二人转、东北秧歌等)表现歌曲。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教学难点:

能编创出更多更好的表现家乡美的歌曲。教学准备

自编教学课件、手巾花、扇子、电子琴。教学方法

本节课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音乐美,引导学生多角度学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赵本山的小品片段《小草》(3`),让学生说出是谁表演的、哪里人。——铁岭人

师:那么我们的家乡美不美呀,好!今天我们就来夸夸我们的家乡。揭示课题《家乡美》。2.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材料。——欣赏铁岭风光图片

(5`)

请大家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分组讨论,说出家乡的美。教师小结:播放课件——家乡美的几组图片(龙首山八景广场、白塔、新玛特、新城区等)【设计意图:本处在互联网上搜集图片,展现给学生视觉感受,简介铁岭人文知识,引发学生编创歌曲的兴趣。】

二、主动探究,掌握知识 1.家乡的文化。(1)

师:在我国的各个民族中都有自己的民歌,按照它的体裁可以分为三大类:号子、山歌、小调。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如我们刚学的江苏民歌《杨柳青》、还有山西民歌《走西口》、新疆民歌《新疆好》、东北民歌《东北好》等,那么东北民歌包括哪些?(二人转)怎么唱? 【设计意图:将民歌的基本知识巧妙融入教学中,学生乐于接受。】 2.唱一唱。

师:现在,谁来给大家唱一唱,我们一起来扭一扭。播放二人转《小拜年》(3分钟)让同学们跟着唱一唱,学一学,学几个简单的秧歌步(手拿手绢、扇子)教师舞蹈《天天好时光》(1:45)

三、编创歌曲,巧解重、难点(25)

1.复习歌曲《东北好》,感受欢快、热烈的情绪、及东北风格。

师:今天,我们来创编家乡美的歌曲——《铁岭好》请同学们准备好,分组进行。你们可通过创编歌词、绘画、小品、二人转、秧歌舞等形式来充分表现我们的家乡美,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2.播放歌曲《东北好》。配上图片——铁岭的美景 3.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分组展示

【设计意图: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让自由想象、自由创作。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体现了教学的双主性,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拓展延伸,提升立意 1.感受歌曲。

师:铁岭这几年变化可真大,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我们都要热爱他,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

【设计意图:此处通过不同形式演唱,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感受不同演唱风格的东北歌曲。播放《东北人都是活雷锋》(1:07)。3.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为自己的家乡编创了歌曲,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你们今后能够更多的关注家乡的歌、寻找家乡的歌,学唱家乡的歌,自己编创家乡的歌。让我们和客人共同扭起来吧,播放《家在东北》,师生再见!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给学生欣赏,视听结合给学生进一步感受,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本课立意。】

教学反思:

本课中我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美感,创编音乐。在教学中运用互联网功能,搜集与本课相关的图片、视频,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呈现在学生面前,结合白板功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运用图片讲解铁岭的风景文化上,形象的感受,引发学生的联想,加深了印象。在解决重难点处,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白板的批注、聚光灯、局部遮罩、图库、拖拽、选择等演示功能,将重点、难点及时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一目了然,清晰形象的感受,化解了教学中的难点,便于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技能,同时,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体现了教学的双主性,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在最后拓展延伸,提升立意的环节中,通过超链接播放几首东北歌曲的演唱视频,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整节课教学结构清晰,又简入深,层层铺垫,循序渐进,歌曲教学的比较扎实,图片与视频的运用恰到好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完整。

第四篇:家乡美教学设计

一、教材家乡美分析

本课家乡美以表现家乡美为情感激发点,让学生将对家乡的情感融入到绘画表现、图案设计和宣传刊的制作中。家乡美

教材家乡美的主图为一幅摄影作品,暖暖的色调和隐隐约约的如梦画面,让大家似乎看到家乡那熟悉的小景。教材家乡美中还提供了一幅以表现现代化大都市为主题的摄影图片和两幅分别表现城市和农村美丽风景的学生作品,家乡美为不同生活环境中学生的创作活动提供一定启示。

不管你的家乡在哪儿,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树木花草,当我们认真凝视它时,家乡美我们就会对其形状结构、色

彩搭配的奇特与完美产生一种感觉留下一种美好的印象,它将会在装饰设计中激发我们的灵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形态作素材,采用简化、夸张等方法,来变形、变色创作出美丽的图案。活动二即为利用家乡常见的植物进行图案设计。

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添加装饰的小训练,让学生尝试运用点、线添加的方法来装饰图案。

图案用色宜单纯,从单纯中求丰富。主体形色与底色的关系,两者互为主次。因此选用底色不能太鲜艳,应适当灰暗、淡雅一些,而主体的形色就要鲜艳明亮。

在完成记忆画表现和图案设计后,本课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的活动。即将绘画作品、介绍性文字、图案组合起来办一期介绍家乡的宣传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此活动充分利用前两节课的习得,和语文学习结合,提高学生组织排版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习屋”安排了一个课后延伸的作业,回家向长辈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的历史、传说、民歌等,并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同学们互相交流,以进一步增加对家乡的了解,起到传承美术文化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了解、学习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宣传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思路

命题画是美术学习中一种作业要求较高的课业形式,学生要依据题意,搜集绘画素材,用绘画的形式将主题表现出来。本课活动一是以表现自然风景为主的命题画创作活动。

在教学中可做如下安排:收集资料——交流感受——指导表现——欣赏小结。

教师在课前可安排学生观察家乡的景色,对能表现家乡特点的景物重点观察、记忆。也可以采用画速写、拍照片、找挂历等方式收集资料。上课后师生交流所收集的资料,找出一些比较适合表现的、能代表地方特色的素材。通过这一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升华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下一步创作做准备。接着教师可以以收集的素材为例指导学生表现,着重帮助学生如何取景、构图,如何表现好一幅风景画。如构图要注意有层次,前主后次,前实后虚,近大远小。欣赏小结可着重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为构思选材,看看谁的画面选材有新意,既能表现家乡的美景又独具表现的特点。二为构图安排,看看谁的画面安排最棒,既层次丰富又最能突出主题。

图案设计这一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所以教学时要尽量避免专业化倾向,避免简单地说教,应采用趣味性的直观感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中可做如下安排:欣赏导入——方法指导——尝试表现——作业反馈——欣赏提高——设计表现——评价、延伸。

首先教师可先将本地民间美术的作品给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花和生活中的花的区别,由此导入新课。在指导学生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中,可选择本地最有代表性又相对简洁,易处理变化的花或树为例,来指导学生了解掌握抓住自然物的外形特点简化的方法和添加的方法设计图案。学生边学习边尝试设计表现。尝试表现后应抓住反馈指导环节,教师选择较好的作业和问题较大的作业,到实物投影仪上,师生共同点评。学生在尝试作业后对图案设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接着再给他们欣赏一些较优秀的图案设计作品,以了解更多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并对下一步更好地完成设计表现予以启示。作业完成后,师生共同评价,最后给学生欣赏一些由单独纹样组成的花边、团花以及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图片资料,使其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

活动三为前两个活动的综合,在活动中,它既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排版、制作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环节可安排如下:搜集素材——讨论选材——设计分工——集体制作——张贴欣赏。

首先,小组可将课前收集的关于介绍家乡的资料和上两节课的作业集中,大家根据刊的大小,一起选择适量的、较全面概括代表家乡特点的、质量较高的命题画或图案作业和文字材料。然后大家将作业放在宣传刊的底纸上摆一摆,留出刊头的位置和文字说明的位置,看看如何组合更合理、更美观,还可以绘制一幅草图设计一下。接着可以根据每位同学的特长进行分工,如负责刊头设计的,负责文字撰写的和托裱作品的等等。制作时学生根据教材上的范图学习托裱、粘贴的方法。学生们设计的植物图案可放在适当的位置点缀宣传刊。学生完成作业后,经过师生共同评价后进一步完善宣传刊,最后张贴在教室、校园或者是社区内,以供大家欣赏、了解关于家乡的知识以及美景。

四、教学选择

1.有条件的学校,可首先进行新老照片对比欣赏的评述活动。课前让学生寻找父辈或祖辈的有家乡景色的老照片,再到这个地方将现在的样子拍摄下来,带到课堂,看一看,比一比家乡的变化。接着再进行命题画创作。活动三还可以将老照片和学生作业贴在一块,以展示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2.在教学中教师可对活动安排灵活处理。如活动二可将花的图案变形和树的图案变形分为两课时进行。

3.教材中没有涉及本课活动二图案的色彩。在图案设计的学习中,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既可以黑白图案为主,也可以讲述一些简单的装饰色彩知识,让学生绘制彩色的图案。

4.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市树、市花,它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如:香港的紫井0花图案,给我们每一位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活动二可以结合本地标志性的植物来设计绘制。

五、教学建议

1.活动一可和语文学习结合在一起,如结合以家乡美为题的作文,让学生为作文配画。

2.除了省略、添加以外,夸张法也是图案设计中的一种方法。一般是在特征上加强,具体做法可以是圆的更圆,方的更方,长的更长。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让他们尝试运用夸张表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2、学习图案的设计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宣传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2、掌握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

1、课前信息收集:到家乡各个有特色的地方走一走,用文字、速写、拍照、摄影等方式记录下来。

2、知识问答:

a、“穿靴套袜洋上行,世间唯见此奇景。”(是描写白水洋的词句)请同学们回答相关景点。

b、家乡有多座木拱廊桥矗立水面,引以为毫!你能说出哪些桥的名称?

c、你还能说出哪些家乡的名胜古迹?

3、交流感受:

a、欣赏家乡的风光图片。

b、家乡发生了什么变化?

c、你喜欢的家乡美景是什么?都有哪些特点?

4.教师小结:家乡这几年变化可真大,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管是朴素的农家小院还是城市的璀璨华灯,它都是美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

二、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是怎样表现家乡的。学生开展讨论和评价。

2、教师总结:

a、构图的处理。(前主后次,前实后虚,前大、多,后小、少)

b、特定的内容。(房屋、街道、田野、树木等)

c、内容的取舍。(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

3、师生总结作画方法和步骤,提出作画要求:

a、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景物,将家乡的主要特点表现出来,不必完全写实。

b、注意有主次,有取舍,注意构图的完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家乡的景色特点。

c、绘画工具不限。

三、创作

1、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工具作画,把家乡最美的景色画出来。

2、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

1、表扬作画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

2、视频展示,学生互评。

五、拓展

1、欣赏录制好的学生快板表演《家乡好》。

2、课后通过网络、书籍或民间搜集有关家乡各方面文化的资料(传说、民歌、戏曲、特产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模拟情境:邀请外国朋友到家乡来做客,学生为他们当小导游。

2、带领外国朋友观赏四季杜鹃。

3、景点介绍:引导学生丰富景点的知识介绍,突出对杜鹃花的祥细描述。

4、出示杜鹃花图片,引导认识其形象特征。

5、老师小结:对图简要概括特征。

二、欣赏认识

1、出示两张杜鹃花图形(其中一张为图案化造型),让学生欣赏比较。

2、引导学生找出其造型风格差异。

3、教师概括,明确图案画的特征。

三、学习制作

1、图案化方法:概括提炼、变形美化。

2、尝试制作:为杜鹃花设计一个图案化形象。(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第五篇:《论美》教学设计

《论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对美的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2.品味美的内涵,能表达对美的理解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美的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引导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配乐,展示图片,共同感受美,营造美的氛围。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一幅图片美?(学生各抒已见)

2、导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去用心去感受,更需要我们去理性地思考,今天让我们随着英国大哲学家培根一起来《论美》。(板书课题、作者)

二、播放配乐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思考:

(一)1、文章论了哪几种美?

参考:颜色之美、形体之美、行为之美,美德

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2、作者认为这几种美是怎样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最高层次的美是哪一种美?

参考:“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内在美重于外在美。所以在三者中最高)美德最美

3、作者是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论证“美德最美”这个观点的?请举例说明。明确: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举例略。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

(三)品味语言。

培根的随笔,都是劝世箴言之类的短文。黑格尔曾指出:“培根拥有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想象,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的话常常被人家引为格言”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话做一张 “美的格言卡”

小黑板显示格言卡版式

(老师也做了一张格言卡,先抛砖引玉)

美的格言卡

格言: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赏析(推荐理由):以宝石为喻,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宝贵。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制作格言卡,进行交流时间约5分钟)教师总结:通过格言卡的制作,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么特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语言准确、精练、隽永、形象。

美的格言卡:(预案)、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2、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3、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分析理解:

1、用宝石打比方,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不仅不会有影响,而且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可贵。

2、一个人既有外形美,又有内在美,是不容易的。

3、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

4、这里的美是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蕴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

四、凡人论美

1、培根认为:美德最美。确实,一个人无论容貌如何,当有了美德,他身上就会散发出美丽的光芒。同学们,纵观古今中外,你们知道有哪一些名人因为他们的精神和美德而流芳百世吗?(学生各抒己见)

示例:如周总理,居里夫人,任长霞,刘翔等

2、名人们因为美德更为后人所敬仰,可是美德并不只是名人们的专利,我们平凡的人有没有德行之美呢?有人说“美在于发现”,同学们,你发现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一些美呢?(学生各抒己见)

示例:为身患绝症的同学捐款。乐于帮助同学解决难题。

3、今天,你赞美了吗?

会赞美的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会赞美的人,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赞美别人,就是肯定自己。在别人的优点中,肯定了自己的眼光;在别人的表现中,肯定了自己的气度。你的赞美,一如珍珠,令别人愉悦的同时也会使你光华耀眼。

请你说一说,赞美一下一位你认为美的老师或同学的名字,送他(她)一句精彩的赞美。

你虽然没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貌,但是你在学习上勇于攀登的精神让我感动,我赞美你!

五、教师寄语。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貌终归有年华消逝的时候,只有美德能散发出永恒的光芒!不管容颜俊秀还是长相平凡,只要丰富我们的修养,完善我们的德行,只要我们善良、诚实、自信、自强,我们就可以说——我是最美的!

六、配乐朗诵。

全班诵读第5 小节。

七、布置作业。

找出课文中的格言警句,并尝试记住这些话。

八、板书设计

(一)大家论美(培根)

颜色之美

美德最美

(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形体之美

优雅行为之美,美德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语言特色:准确、精练、隽永、形象

(二)凡人论美

这篇文章的语言简洁、含义深刻,含金量很高,同学们在预习中一定有不少问题要提出来讨论,现在请一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一下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估计要展开讨论的问题,有难度的、有共性的有:

(1)第二段写“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它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给彼。”后面又列举一连串二者兼备的人,是否自相矛盾?

——其实不矛盾,因为培根用词时极有分寸:“并不都有„„许多„„此话也不全对„„”说明绝大多数人是美貌和才能不能两全的,但大千世界,情况是多种的,不排除有两全之人。思维多么周密,言辞严谨,貌似自相矛盾,实则无懈可击,不愧是个哲学家,在议论文中有时候留有余地反而无懈可击!

(2)“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为什么?

——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所以在三者中最高。这三个层次都属于外形美,但层次有别,不在同一个审美层次上,故作者“仔细考究起来”,看法很有新意。

(3)“最高的美是画家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奇妙在何处? ——“最高的美”应指内在美,比如德行,画家怎么画得出来呢?“奇妙”在于会起变化。在内在美的照射下,一个人假如原来外貌较丑,人们也会对他改变印象,觉得他美。如:“简·爱”、“卡西莫多”,这种审美心理的变化简直如同化学反应一般,怎么不奇妙呢?体育运动员不少从形体到颜色都不美,但当他站在领奖台上,听着国歌,看着国旗的激动神情,就觉得美。(4)“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这句话的精髓是美是相对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的人对什么是美各有自己的看法,没有统一的美的标准。“情人眼里出西施。”

例△中国唐朝以胖为美,体胖者生在今天就是机遇不佳,而杨贵妃机遇太好。△伏尔泰:几内亚人认为,美就是黑得油亮的皮肤,深陷的眼睛和扁平的鼻子。

△德行的美也不是绝对的,各个国家国情不同,各阶段情况不同,如在日本是正派的事到了罗马就不正派。

(5)“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可爱”一词是否恰当?

——人到老年,因饱经世事而乐观、豁达、开朗,笑对生活的一切,外貌是无美可言了,但性格和精神世界令人可敬可爱。

例:有的老人性格可爱得像个老顽童,对下一代呵护有加,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精神使他变得可爱。教师:17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说过:女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女人如此,男人、老人亦如此。

(6)文章的开头结尾似乎自相矛盾,开头:美德只要朴素外表的衬托就行,只要有美德,打扮并不华贵也行。结尾:“只有把美的外貌与德行结合,才能„„真正光辉。”究竟要不要外貌美? ——不矛盾。全文始终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外貌不美的,机遇不好,要加强修养,让宝石发光,对“世上的许多美人”呢?不要倚仗年轻美貌,“只有二者结合才是最佳选择”。联系作者生平,从小出入宫廷,看惯了上流社会的贵族贵妇人们是怎样注重外形美的,所以结尾的号召是有针对性的。——至此文章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文章的主旨也应该清晰了:内在美胜于外形美,二者结合,美才放射真正光辉。

下载第三篇《山河美》教学设计汇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篇《山河美》教学设计汇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喜剧美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鉴赏》 湖南文艺出版社2、年级:高一3、课时:1 4、课题:喜剧美 5、执教者:江苏省石榴高级中学张东东 二、教学目标 1......

    美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美学的一些知识。 2.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追求美的积极人生观。 2.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距离美与曲线美的形式与内涵,提高审美素养。 3.......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教学目标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3.学习本文按......

    《桥之美》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诗意的描写性语言,与规范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作对比。 2、认识桥之美,进而欣赏美,感悟美。 【教学重点】 1、理解桥美......

    《桥之美》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桥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驻足、史诗、美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等词语。2、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3、认识桥的......

    《荷花美》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教 材 分 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赣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 “美好的家乡”这一主题单元中的第4课《荷花美》,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在上一课......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1 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诗。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选择了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的、她认为最美的四个时刻——黎明、夜晚、黄昏、早晨来咏唱。四季之美,......

    《什么是美》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什么是美》教学设计 ――――――学生正确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参宝中学 龚海英 教学目的: 1、开启学生的心扉,感知其心里对外界的诸多看法和态度。 2、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