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创建一个简单的仿真模型.(最终版)
创建一个简单的仿真模型
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建立简单的simulink模块
二、教学重点
掌握建立简单simulink模块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组织
1、讲解创建一个简单模型需要的基本步骤
2、通过建立一个小模型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建立simulink模型的步骤
3、对这个练习中的细节进行解释,让学生参照课件进行参数设置,以便完成一个正确的模型
四、练习
完成PPT第4页练习
第二篇:电力系统仿真模型参数
实验一: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A相接地故障实验
利用MATLAB搭建了小电流接地系统模型。线路采用分布参数模型,其正序参数为:
R00.23R10.17/km,L11.2mH/km,C19.697nF/km;零序参数:/Y/km,L05.48mH/km,C06nF/km;变压器连接方式为:,110KV/35KV;其中线路1所带负载为2MVA,线路3所带负载为5MVA。供电线路总长度为100km,若故障发生在线路的50km处,且在0.02s发生故障,0.04s恢复正常运行(在故障发生器中已设置),由于单相接地故障占到整个系统故障类型的80%以上,所以,仿真以A相接地故障为例进行。仿真模型中系统采样频率f1000KHZ,整个仿真时间为0.06s。
实验内容:分别做出当过渡电阻为5、50、500时,线路UA、UB、UC以及IA、IB、IC的波形,并分析与所学单相接地故障时的边界条件是否符合。
注意:
1.实验报告纸上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结果分析等内容都要填写完整,除实验结果(波形)应另附外,其他都在实验报告纸上完成。
2.实验步骤描述模型的搭建过程,以及各个参数数值的大小和设置过
程。
3.4.结果分析要详细且有说服力。该模型时在MATLAB7.6(MATLABR2008a)中建立的模型,其它低版本的可能打不开,建议同学们采用高版本软件运行模型。
实验二: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采用实验一的模型,进行实验二,做出:
阻抗依频特性波形; 发挥部分:采用分析FFT变换特性以及潮流分析部分。注意:实验报告要求和实验一一样,必须严格给出实际的仿真步骤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第三篇: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运用
山西财经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系统动力学模型VENSIM软件运用
实验时间 2017.11.22 姓名 刘衍通
学号 201521030123 班级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班
实验目的:能够熟练运用VENSIM-PLE软件进行系统动力学一阶正、负反馈系统的仿真计算并得到正确的结果示意图。
实验内容:运用VENSIM-PLE软件对给定题目
一、题目二进行系统动力学一阶正、负反馈系统的仿真系统计算并得到正确的结果示意图。
实验步骤:
打开VENSIM-PLE软件的操作界面,熟悉掌握其工具栏、绘图栏、分析工具栏、状态列功能列等软件功能和操作环境
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变量关系并建立反馈回路图和流程图,写出dynamo方程式
根据流程图、反馈回路和变量关系,写出仿真分析表并画出仿真分析图 观察分析软件运用结果,并进行灵敏度分析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附图所示
注:实验题目一反馈回路如图4-1所示
实验题目一流程图如图4-2所示
实验题目一仿真预测1如图4-3所示
实验题目一仿真预测2如图4-4所示
实验题目一仿真分析图如4-5所示
实验题目二反馈回路如图4-6所示
实验题目二流程图如图4-7所示
实验题目二仿真预测1如图4-8所示
实验题目二仿真预测2如图4-9所示 实验题目二仿真分析图如4-10所示
图4-1
图4-2
图4-3
图4-4
图4-5
图4-6
图4-7
图4-8
图4-9
图4-10
第四篇:物流枢纽中心沙盘仿真模型
物流枢纽模型方案 第一章 概述
《物流枢纽中心仿真模型方案》是以需方的提供的制作要求、规格尺寸为基础,结合我公司实际生产经验和我公司独特的工艺技术编写而成。其显著特点是:①模型可部分结构实际仿真运行②结构齐全,综合性强,一体多用,接合自然,形象逼真。该模型是以我国已建成的单个工程实例为原型,从中选出一定的范围集中组合在一起,主要可反应目前世界上常见几种物流运输工具和几种组合仓储形式。
第二章 基本构造
一、外形尺寸
根据需方实验室的合理布局,模型尺寸可作灵活变动,模型暂以矩形方式,主体面积为4m×6m总高度为0.9m,这种布局更能使学生能够看清每一区域的结构布置及其相互关系
二、沙盘
1、陆地。为整个沙盘的效果更接近真实,模型上在适当的位置设有山丘、平川、水域、公园等。山丘的范围虽不能大,但在沙盘中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地形可严格按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标高及座标,按比例进行制作,模型整体设计成丘陵平原的布局效果。模型山体最高处为80mm,平原最低处20mm(不含底座高600mm)。
2、水域。为表现航运码头基本情况,模型上除具备码头的基本特征外,水域部分用九夹板托起,比基本平面低40mm,然后用化工复合材料在上面做成浅兰色底部,一次性成形,确保不开裂;宽约400mm,长约
1200mm,宽阔的水面上有一艘集装箱货轮正在装卸货物。
3、组装。为搬运与装卸的方便,模型分为多块组合式,组装时用螺栓把多段模型连为一体,使模型既能分体灵活,又能组成整体,不影响外貌,达到美观逼真的效果,且通过尖锤敲击试验,坚实可靠。
三、各部分的设施与布置
1、航运
航运码头,从面积上约占模型总面积的2/5,右面大部分地方。它主要包括一条万吨级的集装箱货运船只、两台可在专用轨道移动的集装箱吊车(吊车的水平吊臂可伸展)、装卸散货用的水平螺卸料机和传送带、分有放置两种规格集装箱的堆场及其编排场、堆放散货(如木材、煤等货)的堆场,还有用不同颜色区别的几种类型的仓库、四通八达的公路和汽车通道、隔离墙、绿化风光带。另外,办公楼、保卫传达室、控制了望塔、宿舍楼及其它附属设施也一应俱全。
所有建筑物均按统一比例进行缩放,采用一种新型进口塑胶材料,经过电脑精雕机雕刻,成型,专用油漆分色喷涂,使其在设施程度上达到更加精细和光洁,再配以灯光装饰,突出表现现代建筑的造型与质感。
2、空运
飞机是现代最快捷的物流运输工具,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另外考虑到飞机跑道的长与宽比例基本协调,模型上将其布置在正前方,就模型长边以长条形布置,以突出其重要性和满足其布置条件。主要包括:五架以上多种类别的飞机、跑道、滑行道、引导车、停机坪、塔台(高约300)、航站楼、候机登机楼、航管楼、货运楼、航空集装箱堆场、邮件库和货场仓库等按其功能分块布置。其它附属设施设备如:
引航灯、助航灯、路标指示灯等也应有尽有。
如航站楼等所有建筑物均按统一比例进行缩放,采用一种新型进口塑胶材料,经过电脑精雕机雕刻,成型,专用油漆分色喷涂,使其在设施程度上达到更加精细和光洁,再配以灯光装饰,突出表现现代建筑的造型与质感。
3、铁路运输
在模型的上方,长边方向并列布置了四条形象逼真合金材料制作成的铁路,为更贴近真实,铁路有交叉、有分支,有聚有散。铁路上制作了一列)火车,火车可自动往返真实运行。可在专用轨道上移动的并横向跨越两条铁路的龙门吊车,区域中部有为货运中转的办公服务大楼,两端分别布置进出货检拣处、理货场、进出货仓库等。站内汽车可通往各个货物进出场和进出库。
另外,还配有相应的装载机械(正面吊等)、输电、照明、检修间等。
建筑物的制作办法与上述相应部分一致。
4、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是最灵活、最广泛的一种物流工具,最适宜于目标分散的,量小的货物运输。模型将公路运输部分布置在中间位置,并深入各个区域之内,有一条高速公路进入区间中心,一则说明现代公路运输的特色,二则可体现公路运输与其它几种运输方式的相互关系和其特有功能作用。
根据其具体需要,模型上也设有几种形式的货运汽车。货物堆放也
同样分门别类的按区域放置,散货区、集装箱区、仓库储藏区。适应汽车装卸的种装载机械尽行制出。配套的停车场,管理处、办公处、保卫处、理货场、生活服务楼等也必不可少。
5、仓储与管理
整个模型仓储已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各个区域内都有不同形式的仓储区,它的布置很有讲究,合理的布置,精心的设计,对规范化的管理起着置关重要的作用。
6、其它设施
为进一步完善模型的功能,模型上还专设了一块区间,为海关。主要有海关大楼、出入境办事处、报关点、监管处、商检处、卫生检疫、船代、货代、保验、拼箱处及海关临时堆货场等。
模型底座也是一个不可勿视的部分,我们以高档双面铝塑板为主要外部装饰材料,四周都有典型的造型,既可衬托主题,又能独具风格。
总之,此模型结构全面,直观效果好;能充分反映了我国目前物流枢纽中心的综合利用的原则和特点;适应性较为广泛,不失为物流工程专业的教与学的上好佳品。
第五篇:模型教案
室内手掷滑翔机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手掷滑翔机使学生初步感受空气动力学相关知识,培养
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兴趣和科学理想。
2、让学生学会看图,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3、通过活动感受探究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态度。
教学重点:
制作和调试手掷滑翔机,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懂得并初步掌握手掷模型调试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会根据对模型飞行姿态的综合分析的判断,确定调整手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思考:为什么没有螺旋桨或发动机,仍可以翱翔于天空?
2、认识手掷滑翔机
二、自学制作方法
1、了解套件材料有哪些
2、根据制作说明图,说说制作要点
三、介绍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1、滑翔机的组成:机翼、尾翼和机身
2、制作材料:机翼和尾翼——吹塑纸或硬质纸,机身——吸管
3、说明制作要点
四、制作与试飞
1、学生制作滑翔机
2、了解如何调整
3、学生试飞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