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安这座城》教学设计
西安这座城 贾平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散文的文体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风土人情。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提取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情感目标:
1、体味作者对西安渗透灵魂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
文化品位。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提取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你认为西安这座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收集相关资料)? 作者笔下的西安又是怎样的一座城呢?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西安这座古城的魅力?
二、导入语
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建城3100多年,建都1100年,曾是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
最长的古都,古代它的名字叫长安,现代它的名字叫西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贾平凹笔下的《西安这座城》。
三、作者简介及文体知识(PPT展示)
贾平凹,陕西省丹凤县人,著名作家。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有小说《废都》、《腊月·正月》、《浮躁》;散文《月迹》、《丑石》。《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 术荣誉奖.。
《西安这座城》是贾平凹的散文名篇。散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它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三、初读课文,感受西安
1、你认为西安这座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收集相关资料)?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在课外收集的资料,来向我们介绍一下“西安这座城”。(学生发言展示,教师利用图片直观展示补充)
2、通过以上介绍,想必大家对西安这座城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认为西安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历史悠久、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等等)
3、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看看作者贾平凹在文章中描写的西安这座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请从文中找出作者笔下最能概括西安这座城的语句。
(1)气派不倒,风范犹存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
(2)整个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囫囵囵是一个旧 的文物,又鲜活活是一个新的象征。(3)西安永远是中国文化魂魄的所在地。
说明作者也认为西安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西安这座城。)
四、再读课文,走进古城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西安这座古城的魅力?(提示:建筑、文化习俗、西安人)
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整合信息,补充总结(图片展示)(1)建筑: 城墙——完整
大街小巷——方正有序、街巷取名
四合院——方正对称、排列有序(2)文化习俗 :古老的艺术(秦腔、皮影)
习俗(海碗、社戏、高跷)
方言(携、寡、避)内摆设(字画、旧瓷)
服饰(男黑白、女红紫)
(3)西安人:科技人才
民间哲学家(易经研究家)
奇才异人、“蹲坑人”
历史人物:、张骞
①思考:这些西安人有什么特征?(从课文中概括归纳)
他们少以言辞,多以行动;喜欢沉默,善于思考;崇拜的是智慧,鄙夷的是油滑;有整体雄浑,无琐碎甜腻。
关心国事,放眼全球。具有忧患意识(杞人忧天)。
——→西安是一座具有厚重文化历史的古城
五、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西安是这样一座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想必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渐渐爱上了这座古城。今天我们先学习到这里,希望同学们在课后梳理本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六、作业布置
阅读课文,概括作者对西安这座古城的情感?主要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七、板书设计
西安这座城
贾平凹
感
魅 力 西 安
走
受
建筑
进
西
文化习俗
古
安
西安人
城
——→西安是一座具有厚重文化历史的古城。
八、反思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以教师引导为辅,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整个过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学习,达到了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的课堂氛围。
第二篇:西安这座城教学设计
《西安这座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了解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它对西安人影响
②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③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内涵。
④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西安城这座文化名城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①概括提炼西安城的特点和西安人的特征以及具体表现。②分析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对西安人影响。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1、预习提纲
①通读全文,利用词典排除字词障碍。
②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文章。
2、教学设想:
首先拟用多媒体展示西安城的名胜古迹,然后简要地介绍西安城悠久的历史,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同学们对西安城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接着进入阅读的主题,要学生通读全文,先把握作者对西安城的感情,再概括西安城的特点。接下来将西安城的特点分为两个部分,即“旧的文物”和“新的象征”,再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讨,一方面概括西安城是一个“旧的文物”具有的魅力以及具体的表现,概括西安人的特点,分析并指出西安人的特点是“旧的文物”赋予的;另一方面提炼出西安城“新的象征”表现,这是本文的重点。再来分析西安城对“我”影响。最后总结扩展,讨论人们的生活环境对人的性格有何影响。本课主要是动员学生讨论,老师的任务是辨析选择,语言加工,适时点拨并用精练的语言和学生平等的交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提问)在上课前,我想问大家一个历史问题:你们知道中国的四大古都是哪些吗?
展示多媒体课件四大文化名城(北京、南京、洛阳、西安)名胜古迹的图片,陪以解说作为课程的开始,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作好铺垫。(解说词)这四大古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分别曾是多个王朝建立都城的地方,岁月的沧桑让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熔铸着历史的古意。
北京:看吧!北京城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广场,巍然挺立的万里长城,充满皇朝神秘色彩的故宫,再加上让有着屈辱历史的圆明园,这些都告诉我们北京是一个深具文化底蕴的古城。洛阳:洛阳城也是一个古香古色文化名城,即使是现代化灯火辉煌的洛阳夜景也丝毫不缺古城的文化底蕴,清幽淡远的白马寺,莫高窟班驳的雕像,连雍容华贵的牡丹都显示了洛阳历史的厚重。
南京:说到历史的厚重南京城丝毫不会逊色,长江大桥,天堑通途;中山陵园,庄严肃穆;静海钟楼,毅然挺立;十里秦淮,市肆繁华;真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西安:西安城更是一个古城魅力十足的所在:你看,那依然迎风挺立的古城墙,那铸就了历史永恒的兵马佣,还有那历代碑刻聚集地的碑林和那夕照中美丽的大雁塔,无不在告诉我们西安永远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魂魄所在地。
那今天就让我们要跟随着贾平凹先生到《西安这座城》去走走,去看看。(板书)展示美丽的西安图片:(解说词):西安城是美丽的,他既有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遗迹,他又有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文明,用贾平凹先生的一段话来说“整个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囫囵囵是一个旧的文物,又鲜活活是一个新的象征。”
二、介绍作者、历史(2分钟)
贾平凹,1952年生,陕西人,是新时期小说、诗歌、散文“三马并进”的著名作家,作品有小说《小月前本》、《 腊月·正月》、《浮躁》 ;散文《月迹》、《丑石》。他的散文陕西特色很浓,常常坦率、真诚地表现自己,他善于运用朴素、自然的写实手法,在似乎漫不经心的描绘人们的生活与风情中,萦绕着一种使人深思的哲理,给读者一种社会、人生的启迪。
西安,古称长安。在我国历史上,曾是周、秦、西汉、东汉(末年)、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建都的地方。
唐朝以后多次更易名称,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为西安府,西安自此得名。现在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省省会所在地。
三、解读课文(30分钟)
(一)默读课文1—3段,了解作者对西安城的感情以及具体的表现。(10分钟)
1、文章的第一句话说:“我住在西安城里已经是20年了”,那么作者对西安城有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我爱陕西,我爱西安这座城。
2、概括作者爱西安城的表现。明确:(过去):20年前我还在陕南的乡下,就梦见自己到过西安城。(现在):①哪一块砖是我吧,或者我是蟋蟀的一只。②谢绝了优越异常的生活待遇。(将来):我生不在此,死必定在此,当百年之后躯体焚烧于火葬场,我的灵魂随同黑烟爬出高高的烟囱,我也会变成一朵云游荡在这座城的上空的。小结:可见作者对西安的爱已经深入到了灵魂,融入到了生命。
(二)阅读课文4、5段(20分钟)
1、默读课文4、5段: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作家贾平凹笔下最能概括西安这座城的语句。[让学生阅读后找出,进行交流,学生活动然后提炼出两句并板书] 明确:(4段)最具古城魅力
(5段)永远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魂魄所在地
2、学习第4段(提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西安是最具古城魅力,永远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魂魄所在地这一特点的?
明确并板书:
建筑
文艺
西安人
①作者写了哪些的建筑?[请同学找作者所写的有关西安建筑] A古城墙 [古城墙照片] 解说词:保持完好的古城墙:这段古城墙保持完好,那女墙、垛口不就是在向人们诉说着有着13朝古都历史的西安的骄傲和自豪。
这是西安近郊的一段古城墙,它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下,依如余秋雨先生笔下文明的碎片,它是历史的见证,它传递着历史的古意,谱写着历史的辉煌。
西安犹如一位沧桑的智者伫立在黄河岸边,用他深邃的目光启迪着善于思考的人们。晨钟暮鼓催人奋进,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千年的辉煌、东方的神秘,熔铸着历史的古意,西安她一点也不显得羞涩和落伍!它具有无限的古城魅力!
B、大街小巷
[展示大街小巷照片] 解说词:历史就在眼前,正如作者所说“你突然感到历史并不遥远,以至眼前飞过的一只并不卫生的苍蝇,也忍不住怀疑这苍蝇的身上有着汉时的模样或是有唐时的标记!”
②这些建筑是西安凝固的历史,而西安的文化涌动的是一种历史的追忆。西安有哪些文化呢?
[学生讨论回答]
秦腔、皮影木偶、海碗、社戏、高跷、鼓乐 方言、摆设、穿戴
如果我们有机会到西安去,有一个地方一定要去看看——碑林
[展示碑林图片]
解说词:这是中国最大的历代碑刻聚集地,篆书的遒劲与大气、隶书的竣逸和洒脱,楷书的端庄大度,行书的活泼流畅,草书的灵动自如,汉的海风之格,魏晋的雄强之气,唐的山骨之度,这是历代的文人墨客盛大的聚会,他们彼此对话,默默交流,遥遥辉映,碰撞的是心智,传递的是智慧。
难道这宣泄的不是一种自豪,生命里涌动的是一种历史的追忆吗?这些地方文化是西安人的心灵慰藉,它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这就正如该段有一句话:“演和看都宣泄的是一种自豪,生命里涌动的是一种历史的追忆。”
③西安的建筑、文化是最具魅力的,那么创造这些的西安人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从原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明确:“少以言辞,多以行动,喜欢沉没,善于思考,崇拜的是智慧,鄙夷的是油滑,有整体雄浑,无琐碎甜腻。”
正因为这样,所以作者说:“整个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囫囵囵是一个旧的文物,有鲜活活是一个新的象征。”
[板书:旧的文物
新的象征] A、(提问)“整个西安城,又鲜活活是一个新的象征”,这里所说的“新”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明确:
①西安的科技人才云集,产生了众多的全球也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②关心国事,放眼全球。B、行文思路
过去 [文物] ————
现在[象征]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有这样的西安人才创造了西安悠久的历史,灿烂 辉煌的往昔,西安人秉承着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有对现实的思考,有对未来的忧患意识,在国家西部打开发决策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西安的未来不是梦,西安的明天会更美好!西安永远是中国文化的魂魄所在地。
3、学习第5段
①作者住在西安城里已经是20年了,面对最具古城魅力,永远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魂魄所在地的西安这座城对作者有什么样的影响呢?默读第五节,看看文中哪一句最能表达西安对作者生命的意义?
明确:“一切都在与历史对话,调整我的时空存在,圆满我的生命状态。”
②所以作者住在了这里,一住就是20年,请看看西安这座最具古城魅力的城市为作者提供了怎样的生活呢? ●城墙根的生活:
用水——“骨片水牌”
逛市——“狗市”“鸟市”“集场”
其它——“晨练”“买书”“拜僧求道”
“鉴赏古钱字画”、“听韶音”
●城里外的生活:
“钟楼听天音”、“古楼听地声”、“考古兵马俑”、凭吊霍去病”、“登大雁塔”、“入曲江池”
[展示秦兵马俑图片] 解说词: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古角铮鸣,岁月啊带走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却铸就了历史的永恒!
[展示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图片]
解说词:再到西安城西的霍去病的墓前去看一看吧,夕阳下的骏马远视,无不深情地凝视着这片撒满热血英雄的土地,难道不是在等候一代武将拓疆卫土归来的身影?
[展示大雁塔图片]
[3]师小结:难道这不是在与历史对话?怎能不调整我的时空存在,圆满我的生命状态?
③面对西安这座城作者才一往情深的说:“我生不在此,死却必定在此,当百年之后躯体焚烧于火葬场,我的灵魂随同黑烟爬出了高高的烟囱,我也会变成一朵云游荡在这座城的上空的。”
[板书:生不在此,死却必定在此]
四、课堂小结(2分钟)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走进了西安这座城,走进了作者贾平凹那浓浓的西安情结,同学们当我们走出西安城,回首凝望,你想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西安这座的情感]
我从西安来,此时此刻我想起了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可我的梦里永远有西安
五、拓展延伸(2分钟)
如果把中国文化比作一棵大树的话,那么;深圳是?上海是?北京是?西安则是?
深
圳
是—树梢 上 海 是 —树冠 北 京 是 —树干 西安则是—树根
六、作业
1、以《开县这座城》为题写一篇短文。
2、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的人”你说说南方人和北方人有什么不同,与他们生活的环境与有什么关系?
《西安这座城》教学设计
大庆市林甸县职教中心 吴海波
第三篇:教案《西安这座城》
《西安这座城》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它对西安人民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文章的赏析,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西安渗透灵魂的挚诚热爱,激发起学生对中国历史文明的兴趣及热爱。
教学重点:
1、概括提炼西安城的特点和西安人的特征以及具体表现。
2、分析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对西安人影响。教学难点:
通过对具体的语段的赏析,体会作者对西安的情感。
所授班级:2011级旅游专业班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西安的名胜古迹图片,配以解说。同时简要介绍西安:西安,古称长安。这座秦岭脚下、渭水之滨的千年古都,北临渭河,南依终南山,周围曲流环绕,曾是13个王朝建都的地方,是中国最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对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而言,西安曾有过无与伦比的贡献。现在西安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省省会所在地。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陕西本土作家贾平凹一起走进《西安这座城》,来进行一次西安之旅,了解一下西安的魅力所在。
二、介绍作者,体会背景
作者简介:贾平凹(1952年-),原名贾平娃,后改称“平凹”,中国大陆当代著名作家。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目前已出版的作品版本达300余种。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废都》、《秦腔》、《高兴》、等;中短篇小说集《腊月·正月》、《天狗》、《丑石》;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作品。其中,《腊月·正月》于1984年获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浮躁》于1987年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废都》于1997年获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而他本人于2005年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5杰出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三、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1至3自然段
2、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作者对西安城有着什么样的情感。
(2)找出作者直接抒发对西安这座城感情的句子。(3)概括作者爱西安城的表现。
3、教师小结:作者从历史、建筑、文化、风俗、人的精神等方面描写了古都西安。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古都西安诚挚的热爱之情。
四、再读文章,探究质疑
1、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第4至5自然段。
2、小组合作,探究释疑
将学生4-6人分成一小组,由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以下问题。
(1)找出4至5自然段中,作家笔下最能概括西安这座城的语句。(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西安这一古城魅力的?
(3)归纳概括西安的建筑特点。
(4)寻找西安城与众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5)谈谈西安人的性格。
(6)西安城给作者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7)作者基于何处说出“西安永远是中华文化的魂魄所在地” 每组推选代表回答问题,回答结束后,由学生评价学生。
教师引导:作者极其热爱西安,从西安古城建筑、文化特色、人的性格三方面展现古城魅力。西安的建筑排列有序、规划整饬;西安的文化古色古香、传承历史;西安的人民具有故都所赋予的秉性,淳朴豪放而又与时俱进。作者在西安的生活可从两个方面概括,一是作者自己的日常生活;二是向别人介绍西安。作者对于这座城市的爱实质上是对古老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爱。这种爱渗透到作者生活的点点滴滴,文中处处洋溢着作者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传统的痴迷和自豪。
3、质疑讨论
文章第四自然段写了一句话,“以至眼前飞过一只并不卫生的苍蝇,也忍不住怀疑这苍蝇的身上有着汉时的模样或是有唐时的标记”体会这句话所蕴涵的意味。
明确: 西安城内朴实、厚重的历史积淀比比皆是,洋溢在大街小巷,深入市井巷陌。西安处处残留着历史的痕迹。
五、课堂总结,延伸拓展
1、总结:我们今天一起走进了西安这座城,走进了作者贾平凹那浓浓的西安情结。同学们,当我们走出西安城,旅行到此结束。回首凝望,你想说些什么呢?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的心声。
2、有人说“到上海看50年,到北京看500年,到西安看5000年。”西安的古建筑堪称中国之最。本文也对古老的城墙有着详细的描述,请依据本文的描述,对“西安古城墙”写一段导游讲解词。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文练习册。
2、对于西安城我们还有许多的感慨,那么除此之外你是否有其他你所了解的城市。请参照本文,将你所了解的城市,写成一段文字,与你的家人及朋友分享。
第四篇:《西安这座城》教案
西安这座城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
2、培养学生搜集、提炼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3、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西安城这座文化名城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传统的热爱;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
了解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西安城这座文化名城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到上海看50年,到北京看500年,到西安看5000年。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解释一下。
简要介绍西安:西安,古称长安。这座秦岭脚下、渭水之滨的千年古都,北临渭河,南依终南山,周围曲流环绕,曾是13个王朝建都的地方,是中国最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对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而言,西安曾有过无与伦比的贡献。现在西安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省省会所在地。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陕西本土作家贾平凹一起走进《西安这座城》。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1—3节,找出作者直接抒发对西安这座城感情的句子。
明确:我爱陕西,我爱西安这座城。我生不在此,死却必定在此,当百年之后躯体焚烧于火葬场,我的灵魂随同黑烟爬出了高高的烟囱,我也会变成一朵云游荡在这座城的上空的。
过渡:可见作者对西安的爱已经深入到了灵魂,融入到了生命。
2、提炼信息,概括西安城的特点,揭示作者热爱这座城市的缘由。①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西安城特点的句子。
明确:气派不倒,风范犹存,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具魅力的古城,也只有西安了。
整个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囫囵囵是一个旧的文物,又鲜活活是一个新的象征。
②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西安这一古城魅力的?
明确:作者具体从三个方面来展示西安城的古都魅力,即 古建筑群(城墙、大街小巷、四合院)
文化特色(古老的艺术、习俗、土语、室内摆设、服饰)人的性格(粗犷豪放、知足、直爽、关心国事,放眼全球)城墙:完整
大街小巷:方正,有序(你到了西安,想迷路都难)艺术:秦腔、皮影木偶
生活习俗:海碗、社戏、高跷、鼓乐 方言:“携”、“寡”、“避” 摆设:字画、旧瓷 穿戴:悲喜分明
民间哲学、奇才异人:“蹲坑” 历史人物:“杞人”、张骞
三、课堂小结
西安的建筑排列有序,规划整饬;西安的文化古色古香,传承历史;西安的人民具有故都所赋予的秉性,淳朴豪放而又与时俱进。
展示一组图片,体现西安的特色。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二、讲读课文 学习第五段
1、体会从作者的生活方式中表现出来的对西安乃至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者对西安的爱如何表现?
从两个方面概括,一是作者自己的日常生活;二是向别人介绍西安。(1)概括说出作者的居住环境,这些环境为作者提供了怎样的生活? 城墙根的生活:
用水——“骨片水牌”
逛市——“狗市”“鸟市”“集场”
其他——“晨练”“买书”“拜僧求道”“鉴赏古钱字画”“听韶音” 城里外的生活:
“钟楼听天音”“古楼听地声”; “考古兵马俑”“凭吊霍去病” “登大雁塔”“入曲江池”
(2)对这种古城生活,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尽兴悠闲自由自在——“我爱西安这座城” 小结:作者对于这座城市的爱实质上是对古老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爱。这种爱渗透到作者生活的点点滴滴,文中处处洋溢着作者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传统的痴迷和自豪。
二、问题讨论
为什么作者说“整个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囫囵囵是一个旧的文物,又鲜活活是一个新的象征”?
旧的文物——是指西安城到处透出古意,蕴积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的积淀。具体来说指古城墙、方正有序的大街小巷、秦兵马俑等等。
新的象征——是指西安城科学家、各类奇人异士不断涌现,西安人关心国事、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课文总结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及拓展练习。
2、写写学校所在的古城风貌。
第五篇:《西安这座城》教案
2017年5月17日 第14周 星期二2教时 使用班级16(9)(10)备课、执教人
章育生
西安这座城教案
教学要求:
1.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西安的文化,以及文化故都赋予西安人的秉性和智慧。
2.指导学生品味质朴亲切的语言,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西安古城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进而提炼作品的主旨。
3.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文字的浓郁乡土气息,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概括西安城的特点和西安人的特征,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西安城这座古城的热爱之情,进而提炼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西安的文化对西安人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建城3100多年,建都1100年,曾是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古都,古代它的名字叫长安,现代它的名字叫西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贾平凹笔下的《西安这座城》。
二、作者简介:
贾平凹,陕西省丹凤县人,著名作家。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有小说《废都》、《秦腔》、《腊月·正月》、《浮躁》;散文《月迹》、《丑石》。《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还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现为西安市文联主席,兼陕西作协副主席,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美文》杂志主编。
他的散文陕西特色很浓,常常坦率、真诚地表现自己,他善于运用朴素、自然的写实手法,在似乎漫不经心的描绘人们的生活与风情中,萦绕着一种使人深思的哲理,给读者一种社会、人生的启迪。《西安这座城》是贾平凹的散文名篇。
三、散文常识:
散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它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四、积累词汇:
恍惚(huǎng hū)愚昧(mèi)耳畔(pàn)赫然完整(hè)砚台(yàn)幡旗(fān)怯懦(qiè nuò)嚣声腾浮(xiāo)招募(mù)黝黑(yǒu)拓片(tà)装裱(biǎo)老妪(yù)绵亘(gèn)高跷(qiāo)杞人忧天(qǐ)恍惚:不真切,不清楚。风范:风度,气派。显赫:形容名声、权势盛大。秉性:性情,天性。韶音: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五、初读课文,感受西安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3)写作者与古城西安的特殊缘分和对故都西安的深厚感情
第二部分(4)叙写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华夏民族文化传统和性格。
第三部分(5)写生活中古城西安随处可见、可闻、可感的活着的历史,进一步表现西安所特有的文化魅力。
1.你认为西安这座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有关了解,来向我们介绍一下“西安这座城”。(学生发言展示,教师利用图片直观展示补充)
2.通过以上介绍,想必大家对西安这座城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认为西安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历史悠久、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等等)
3.请同学们阅读第4-5段课文课文,看看作者贾平凹在文章中描写的西安这座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城,请从文中找出作者笔下最能概括西安这座城的语句。(1)气派不倒,风范犹存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
(2)整个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囫囵囵是一个旧 的文物,又鲜活活是一个新的象征。
(3)它区别于别的城市,是无言的上帝把中国文化的大印放置在西安,西安永远是中国文化魂魄的所在地了。
说明作者也认为西安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西安这座城。)
六、小结课文: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温州版练习
2017年5月18日 第14周 星期四2教时 使用班级16(9)(10)备课、执教人
章育生
一、再读课文,走进古城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西安这座古城的魅力?(提示:建筑、文化习俗、西安人)
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整合信息,补充总结(图片展示)(1)建筑: 城墙——完整
大街小巷——方正有序、街巷取名
四合院——方正对称、排列有序(2)文化习俗 :古老的艺术(秦腔、皮影)
习俗(海碗、社戏、高跷)
方言(携、寡、避)内摆设(字画、旧瓷)
服饰(男黑白、女大红大绿)(3)西安人:科技人才
民间哲学家(易经研究家)
奇才异人、“蹲坑人”
历史人物:、杞人、张骞
①思考:这些西安人有什么特征?(从课文中概括归纳)
他们少以言辞,多以行动;喜欢沉默,善于思考;崇拜的是智慧,鄙夷的是油滑;有整体雄浑,无琐碎甜腻。
关心国事,放眼全球。具有忧患意识(杞人忧天)。
——→西安是一座具有厚重文化历史的古城
小结:西安的建筑排列有序,规划整饬;西安的文化古色古香,传承历史;西安的人民具有故都所赋予的秉性,淳朴豪放而又与时俱进。
二、深入研讨,热爱西安:
1.“你突然感到历史并不遥远,以至眼前飞过一只并不卫生的苍蝇,也忍不住怀疑这苍蝇的身上有着汉时的模样或是有唐时的标记?”
其实说明西安城什么特点?
明确:历史文化(古痕)无处不在。
2.概括说出作者的居住环境,这些环境为作者提供了怎样的生活? 明确: 城墙根的生活:
用水——“骨片水牌”
逛市——“狗市”“鸟市”“集场”
其它——“晨练”“买书”“拜僧求道”
“鉴赏古钱字画”、“听韶音”
城里外的生活:
“钟楼听天音”、“古楼听地声”、“考古兵马俑”、“凭吊霍去病”、“登大雁塔”、“入曲江池”
3.对这种古城生活,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尽兴悠闲
自由自在 —— “我爱西安这座城”。
4.作者爱西安这座城,那么请结合文章一部分来概括作者爱西安的表现。明确:情感:我爱陕西,我爱西安这座城。表现:
(1)过去:20年前,我还在陕南的乡下,就梦见自己到过西安城。过去(2)现在:哪一块砖是我吧,或者我是蟋蟀一只。(3)谢绝了优越异常的生活待遇。
(4)将来:我生不在此,死必定在此,当百年之后躯体焚烧于火葬场,我的灵魂随同黑烟爬出高高 的烟囱,我也会变成一朵云游荡在这座城的上空的。
小结:作者对西安的爱已经深入到了灵魂,融入到了生命。
三、课文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西安是这样一座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想必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渐渐爱上了这座古城。今天我们先学习到这里,希望同学们在课后梳理本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温州版基础练习
五、板书设计
西安这座城
贾平凹
感
魅 力 西 安
走
受
建筑
进
西
文化习俗
古
安
西安人
城
——→西安是一座具有厚重文化历史的古城。
散文特点: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