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精品教案(第3课时)

时间:2019-05-13 01:1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印度》精品教案(第3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印度》精品教案(第3课时)》。

第一篇:《印度》精品教案(第3课时)

《印度》精品教案(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产生的背景、发展条件、涉及的主要领域、发展现状、特点及作用。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简要分析某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以及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方面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印度的产业发展,体会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与其他国家分不开的,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因地制宜,发挥最大资源优势。【教学重点】

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教学难点】

分析某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以及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方面的联系。【教学方法】

读课文分析归纳、资料分析归纳、视频了解、教师讲解。【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第3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印度有“世界办公室”的美誉。为什么称印度为“世界办公室”?(因为印度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二、新课学习

(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拓展延伸:什么是服务外包产业?

服务外包产业,是基于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进而催生一批以服务外包而快速发展的企业的产业。

1.产生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软件设计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化团队来完成。

2.发展条件(1)人力资源丰富

印度科技人力资源数量不断增加,且其增长呈现加速趋势。按职业标准测算,1981年为700万,1991年增加到1,020万,2004年猛增至2,680万。科技人力资源在全国劳动力总量中的比例相应地从1981年的3.1%增加到1991年的3.6%和2004年的7.3%。

(2)劳动力成本较低

印度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导致用人成本并不高。拓展延伸:全球劳动力最廉价的6个国家

越南:越南的经济并不发达,人均年收入8000元人民币不到,工人工资一个月大概1000元人民币不到。

柬埔寨:柬埔寨拥有1500万以上的人口,人均年收入并不高,仅有7000元不到的人均收入。

印度:印度拥有12亿的人口,印度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均年收入也不高。菲律宾:菲律宾拥有9000多万的人口,菲律宾人均年收入在3000美元左右。印度尼西亚:印尼的人口超过了两亿,在印尼,一个小时的劳动成本,大概在8元到9元左右。

泰国:人均年收入仅有4000美元左右,企业一小时的劳动成本仅为7-8元人民币。

(3)英语普及 据调查,印度人中粗懂英语的约两亿,精通英语者约为5000万。87%的印度学校用英语授课,高等学府则全部采用英语教学。

(4)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印度准确把握了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大信息产业的投入,印度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3.涉及的主要领域

会计、金融、保险、制药、工业设计等领域。4.发展现状

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承接的软件外包业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5.特点

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6.作用

创造了就业机会、赚取了大量外汇、促进了印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拓展延伸:视频《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刺激就业》 读教材36页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印度的软件外包业主要来自哪里?其次是哪里?(主要来自美国,其次是欧洲发达国家)

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哪里?(班加罗尔)(印度“硅谷”)拓展延伸:视频:《班加罗尔——全球最大的软件外包中心》 活动:

读图,分析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1.找出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如图)。这些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又是软件产业中心。谈谈软件外包产业最初出现在这些地方的原因。

(软件产业中心往往软件设计人才济济,有过硬的软件技术。那里既有人才,又有技术,因而能够承接境外软件业务,发展软件外包产业。)

2.找出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印度新出现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20世纪90年代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分布在新德里、孟买附近。21世纪初出现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区。)

3.谈谈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主要集中在软件产业中心,20世纪90年代向软件产业中心周围的中小城镇扩散,21世纪初扩散至西南沿海中小城镇。)【课堂练习】

1.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是(A)①劳动力成本较低 ②英语普及 ③人力资源丰富 ④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⑤铁矿资源丰富 ⑥交通运输发展较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2.关于印度主要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D)A.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B.孟买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C.首都新德里位于沿海地区

D.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3.印度被世界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的原因是发展了(A)A.信息服务外包产业 B.农业“绿色革命” C.旅游业 D.核工业

4.关于著名城市加尔各答的叙述,正确的是(D)A.位于印度河口附近,周围盛产黄麻 B.是印度的麻纺工业中心和最大的海港 C.是印度最大海港和最大棉纺工业中心 D.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大城市和黄麻产地 5.有关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C)A.印度位于中国的东南面 B.东临阿拉伯海

C.印度的“硅谷“为南部的班加罗尔 D.加尔各答是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印度服务外包产业产生的背景、发展条件、涉及的主要领域、发展现状、特点及作用。)【作业布置】

1.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条件有哪些? 2.为什么称印度为“世界办公室”? 【板书设计】

印度(第3课时)

(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产生背景 发展条件 涉及的主要领域 发展现状 特点 作用 【教学反思】

通过这3节课的学习,学生整体认识了印度的位置和人口、气候与农业,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全面了解了印度这个国家的现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个系统的体系作用。最后也让学生认识到要根据本国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才能更好地提高该地区的生产生活水平,理解深刻,课堂学习效果较好。

第二篇:《印度》精品教案(第2课时)

《印度》精品教案(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图分析印度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和对农业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知道印度实施的两次“绿色革命”的目的和结果。知道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2.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及资料分析、归纳印度的气候、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印度的气候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印度的两次“绿色革命”。【教学难点】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资料了解、视频体会、活动归纳、教师讲解。【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复习提问: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

印度不但人口众多,而且水旱灾害频繁。那么如何在严峻的形势下解决粮食问题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印度的气候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学习

(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1.气候类型

读图,说一说印度所在的温度带。(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读图,说一说印度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2.气候特点

读图,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旱季:

读南亚1月风向图及教材33页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时间→每年10月~次年5月

风向→东北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特点→气流干燥,降水稀少 雨季:

读南亚7月风向图及教材33页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时间→6~9月

风向→西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特点→气流湿润,降水丰沛 3.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印度为什么水旱灾害频繁?(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不稳定)风力强盛,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降水多→水灾 风力太弱,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降水少→旱灾 4.粮食生产

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

阅读教材34页的材料——两次“绿色革命”,回答问题。第一次“绿色革命”时间:20世纪60年代

结果: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使土地退化严重,粮食增产潜力减弱。第二次“绿色革命”时间:2004年开始

结果:不仅明显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印度的“绿色革命”能给我们的农业生产带来什么启示?(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不要忘记注重生态环境)拓展延伸:水旱灾害频繁对农业的危害 视频:印度洪灾重创农业重镇

视频:持续干旱 印度部分地区农业绝收 拓展延伸:治理水旱灾害的措施

(南方修建水池、水井;北方修筑水渠;实施北水南调工程)拓展延伸:经济作物

印度的经济作物主人有棉花、黄麻、茶。拓展延伸:经济作物的分布

读图,说一说印度棉花、黄麻、茶的分布地区。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恒河下游地区、茶:东北部低山坡上。加尔各答形成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形成棉纺织工业中心。)

活动:运用材料,分析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1.对照两幅地图,指出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主要地形。

(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东北部、沿海平原;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

拓展延伸:粮食作物的分布与饮食关系

(印度沿海地区:水稻——咖喱炒饭;印度的北方:小麦——薄面饼“恰巴提”)

2.推测水稻和小麦分布区的气温差异。

材料: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

(根据水稻和小麦的生活习性,可以推测水稻分布区的气温高于小麦分布区。)

3.对照两幅地图,说出印度水稻和小麦主要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差异。(水稻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1000~2000mm,小麦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多在500~1000mm。)【课堂练习】

1.印度的“绿色革命”针对的是(A)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政治

2.印度农产品产量大,而出口量却很少,其原因是(D)A.工业发达,农业原料消耗多 B.畜牧业发达,饲料需求量多 C.自然灾害频繁,农产品产量不稳定 D.人口众多,消耗农产品

3.印度大部分地方属于什么气候(B)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4.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A.水稻和小麦 B.玉米 C.青稞 D.小麦

5.有关印度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D)A.印度的气候类型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印度大部分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C.印度大部分地区旱季吹西北风,雨季吹东南风 D.印度大部分地区旱季吹东北风,雨季吹西南风 6.给印度带来降水的是(A)A.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这种气候使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印度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解决粮食问题,印度实施了两次“绿色革命”,并取得一定成效。)【作业布置】

1.印度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2.印度为什么水旱灾害频繁?

3.说一说印度两次“绿色革命”的结果。【板书设计】

印度(第2课时)

(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粮食生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知道了印度的两次“绿色革命”,树立了环境保护的意识,达到一定的情感教育效果。

第三篇:印度第二课时教案

我们先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印度的地理位置,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读图回答。师:指图提问

(印度半岛 孟加拉湾 阿拉伯海 印度洋 喜马拉雅山 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师:哪一条重要的纬线经过印度(北回归线)

师:那印度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呢?(热带季风气候)

师:回忆一下印度1月和7月的季风 生填空

师:季风不稳定,印度水旱灾害频繁

师:水旱灾害频繁使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印度的农业,首先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呢? 读图:

生:水稻和小麦

小组合作35页活动题 学生活动

师:展示

阅读材料 两次绿色革命

(承转)印度的农业经过两次绿色革命之后,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改善了环境,那印度的工业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来了解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企业。师:什么是外包呢?(投影外包的含义)(投影了解外包的过程)

(投影展示印度外包在国际的地位)学生自学完成填空

印度的软件外包发展非常迅速(展示图7.46)阅读材料

师:班加罗尔是印度高新技术的发源地,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班加罗尔 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读图7.45分析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学生活动

南京雨花区外包服务园 本节小结

印度软件外包视频

第四篇:家庭安全教育教案(第3课时)

【安全教育教案】

家庭安全用电

第三课时

触电的救护

一、触电的类型:

两种类型的触电:

[师生实验]:模拟触电

受试的同学(或几个同学手拉手),两手接触变压器原线圈的两个接线;副线圈的一个接线柱与一节干电池一极相连,另一接线柱的导线在电池另一极上划过。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如果电流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进户的两条输电线中,有一条在户外就已经和大地相连,叫零线(即与大地的电压为0);另一条与大地间有220V的电压,叫火线。所以火线与零线间存在220V电压,火线与零线是家庭电路的电源。同学讨论、解释投影中甲、乙两人为什么会触电?

不管单线触电还是双线触电,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地与火线相连。那么我们如何来区分火线与零线呢?请大家通过看书来了解试电笔的结构及正确使用方法。并简单解释氖管发光的原理。想一想,如果高电阻丢失了,能不能任意用别的电阻来代替?发现电路中的开关都接在了哪根线上?能解释一下原因吗?

◇插头和插座:

观察几种插座、插头,说说它们用在什么地方?(固定插座在家里用处很多,一般固定在墙上;接线板用起来比固定插座灵活一些。插座有两孔和三孔的)

什么时候用三孔的插座呢?(洗衣机、电冰箱、电饭锅用三孔插座)

三孔插座对应的应用三线插头。除了火线和零线,第三条线是什么线?(地线)

地线是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万一用电器的外壳和电源火线之间的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电流就会流入大地,不致对人造成伤害。解释下图:

◇阅读下面的短文

你能找出哪些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地方?用横线标出来,谈谈怎样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某村张杰正在使用的洗衣机突然不转了,请来了本村的“能人“小李。小李虽不懂多少电器知识,但胆子大、敢动手。洗衣机锈迹斑斑,放在厨房一角,电源线的插头插在不远处墙上的两孔插座上。本来洗衣机装的是三脚插头,由于家里没有三孔插座,就换成两孔的,多年来倒也好使,啥事也没有。

小李打开洗衣机,用手东摸西找,嘴里说:“小意思,无非是哪里接触不良。“张杰心想:小李的确有两手儿,修洗衣机也不用断电。看到满地是水,张杰用拖把在一旁拖地…突然小李身子一颤,倒在洗衣机上。

张杰吓坏了!扔掉拖把,直奔门外,大喊“有人触电了!“人们在慌乱中,终于找到了卫生院的王医生,医生赶到现场,切断了电源,但小李心脏已停止跳动,经抢救无效,小李触电不幸身亡。

二、触电后如何救护

1.一旦触电,应立即关闭总开关,截断电源。

2.有人触电时,要用干木棍、干扫帚把等撬开触电人,或挑开带电物体及电线,绝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电人。

3.如果触电人倒卧的地面上有水或潮湿,因为水或潮湿的地面导电,所以千万不能踩踏。要穿上厚胶底鞋或站在干的厚书本、厚报纸上,用上述2的办法救助。

4.使用家用电器时,一旦发现冒烟起火,应马上拔下电源插头,切断电源,千万不能向电器上泼水救火。

第五篇:第3课时 练习课(教案)

第3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2页练习七。【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掌握分类的方法。【重点难点】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复习导入】

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会了分类与整理,今天让我们来对这个课时进行针对性练习。

【新课讲授】

完成课本P31页练习七的第六题。师:同学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呀? 让学生自说自话,发表完意见后

师: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一(1)班最喜欢的小动物有哪些?那你们喜欢那个动物呢?

生:猫!

师:好,让我们来看看一(1)班喜欢猫的有多少人? 生:6个人。

然后知道学生把喜欢其他小动物的人数数出来。师:看着这些数字大家发现了什么吗? 生:喜欢大熊猫的人数最多。生:喜欢猫和猴的人数一样多。生:喜欢小乌龟的人数最少。

老师指引学生从所看到的图中得出结论,并以学生为主,体现学生在学习中 1 的主人翁地位。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七的第4题。

第(1)题是按指定标准分类,第(2)题是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两组,也可以按颜色分两类。2.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七的第5题。

可以按天上飞的和地上走的分两类,也可以按2只脚和4只脚分两类,还可以按大小分两类。【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收获了什么?请与同学讨论。【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3课时

练习课

在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生活中的实例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对我们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明白“生活处处有数学”。

下载《印度》精品教案(第3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印度》精品教案(第3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庸》第3课时教案[精选五篇]

    《中庸》第三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

    第3课时 比例尺(教案)5篇

    第3课时 比例尺(3) 【教学内容】 比例尺(3)(教材第56~58页第3~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对比例尺的认识。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

    示范教案(大气环境 第3课时)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复习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热力环流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请同学们复习回顾,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热力环流? 2.近地面和高空大气的风......

    15、《离骚》 第( 3)课时 教案

    富源学校高一语文备课组课堂教学设计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课 题:《离骚》 第( 3 )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

    第5课《花圃》教案3课时

    第5课《花圃》教案 株洲六中李争峥 课 型 : 设计 · 应用 课 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简化和夸张的手法设计花卉图案,并选择合适的形进行置换。 2. 了解图案设计......

    第3课时 练习课(教案)范文大全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7页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培养......

    空竹教案.第2、3课时

    第 2 课时 授课教师:郭书房授课地点:操场 时间:2014年9月 24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抖空竹,使学生对抖空竹这一民间体育项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初步掌握抖空竹的“起范”......

    【教案】第3课时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 教学内容:平移和旋转(教材第2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2.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