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

时间:2019-05-13 01:3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

第一篇:201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

认识时间(1)

乔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猜谜引入。“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 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 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2、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钟面上有几个大格?集体从1数到12,每个大格有几个小格?一共有几个小格?(涉及几个5)

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来认识钟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1、认识时间:分

(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演示分针走1小格)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 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

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

2、认识时。

钟面演示:移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认识:1时=60分。

3、认识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写 9时25分时,9:25)

(2)看钟面写时间。(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3时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3:05”)。

(二)、从4时开始数。1、4时5分 2、4时30分或4时半 3、4时45分

时针走过数字4,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4时多少分。

体验一分钟: 1分钟做些什么? 体验一小时: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午饭同学们从在12时进食堂吃饭,然后结束分针指向6时,请问用了多少时间?做了哪件事情?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3、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4、连一连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认识时间(2)

教学内容:课本p92例3及练习二十三4-6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体会和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2、巩固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3、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重点: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教学难点:判断时间的合理性。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是()小时。()分=()时。

3、填一 填

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是()分,再加上()分就是1小时。

4、根据“小公鸡和小猪的故事”写时间

(1)学生认真的看钟面上的时间,写一写;

(2)汇报,集体订正。

二、引出新知

1、谈话揭示课题:让我们运用这些时间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2、出示例3,主题图

(1)7:15----明明和小伙伴在锻炼身体;

明明说:我做完作业才去踢球。小伙伴说:10:30,我们还要一起去看木偶剧。

9:00----明明说:做完作业啦!

提问:明明可能在下面的哪个时间去踢球?(7:45 9:15 10:50)

(2)小组讨论后,集体分析。

(3)验证答案。

(4)小结:解决这类问题要先看知道了什么,再思考怎样解答,最后验证解答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三4、5、6,逐题分析,集体订正。

2、按要求解答。

小红周六的作息表:

1:40—2:10 看书 2:10—2:50做数学作业 2:50—3:30做语文作业

3:30—5:00 锻炼 5:00—6:10看电视

(1)2:3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2)4:0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3)5:2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4)小红做什么的时间最长?做什么的时间最短?

四、总结与拓展

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请你回家统计你和爸爸、妈妈一天的时间安排。

第3课时 认识时间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正确地读写钟面时间,进一步明确“1时=60分”;

2、进一步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时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迅速的读时间;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地在钟面上拨时间,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时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通过两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给大家设了5个关卡,有信心过关吗?

二、闯关游戏

1、第一关:认一认钟面上的时间,说一说,写一写。

2、第二关:画出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

3、第三关:根据时针判断时刻。

4、第四关:简单的时间计算,写出相应的时间。

5、第五关:把时间与相应的活动连起来。练习生活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

三、课堂小结

关于时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四、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三7、8、9、10、11,逐题完成,集体订正。爸爸、妈妈一天的时间安排!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教案

认识时间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90页例1。【课程标准描述】

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学习目标】

1.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会读写几时半。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学习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学习难点】

会读写几时半。【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报数”的游戏导入新课,利用钟面学具拨一拨,区别时针和分针的不同。通过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1时=60分”,评价目标1。

2.借助拨一拨,通过观察、交流,会读写几时半,评价目标2。

【学习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游戏引入,感知关系(评价目标1)(1)“报数”游戏。

游戏规则:请12名同学站在讲台上,先1个、1个地报数,台下同学记录最后一名同学报到几;再5个、5个地报数,台下同学记录最后一名同学报到几。

(2)全班同学分组参与游戏。(3)师生小结游戏中数的规律。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有12个数字朋友,同时它们也和60这个数有关系。

(2)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请学生尝试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介绍自己的想法。(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观察体验,活动探究

1.认识1分、几分(评价目标1)(1)认识钟面。

①仔细观察钟面学具,同桌互相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②数一数钟面上的大格。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钟面上的小格。(2)认识1分。

①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课件聚焦钟面上的小格)是什么意思? ②让学生在钟面学具上拨出1分,同桌互查。(3)认识几分。①分针在钟面上走2个小格的时间是几分?3小格、4小格呢? ②(课件演示)分针从刻度12走到了刻度1,经过了几分?为什么?

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或算一算,看看分针在钟面上从刻度12走过钟面上的每一个刻度数,各经过了几分。

④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⑤教师课件演示分针从刻度12依次指向1、2、3、4等刻度,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快速记忆每个刻度数字表示几分。

⑥记忆游戏:同桌两人一人拨动分针到不同刻度数,另一人回答各是几分,可以交换进行。

2.认识时、分的关系(评价目标1.2)

(1)师生拿起钟面,将时间拨到12时,观察这时时针、分针分别在什么位置。教师再拨到12:30。

师:谁来说一说时针和分针分别在什么位置?谁知道这时是几时?

师:时针走过12就是12时多,多了多少分?(30分)。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那这时的时刻就是12时30分,也可以说是12时半。会写吗?教师板书:12:30。

老师再拨几个半时的,让学生认一认。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刚才我们拨的这些时刻,分针的位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分针都是指在6上)。

小结:也就是说,分针指在6上,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2)学生从12时开始,在钟面学具上按顺时针方向边拨边读,教师可以选择几个时间检查学生是否手口一致。

(3)让学生继续将分针拨到12,让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这时钟面表示1时。(4)仔细观察现在时针与分针的位置,说一说与12时时针与分针的位置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5)引导学生总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个大格。教师板书:1时=60分。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看钟面认时间 教师拨,学生认。

(四)课堂总结

1.一节课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你能读出下课的时间吗?(课件出示钟表)2.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学习目标检测】

1.钟面上有()大格,()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时;分针走1大格是()分;分针走1小格是()分。

3.分针从12走一圈回到12是()分,也就是()。4.

新闻联播晚上()时整开始,要播放30分,()时()分结束。

5.写出下面钟面的上的时刻。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例3教案

认识时间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92页例3 【课程标准描述】

结合实际,会运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得实际问题,并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体会和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哪些时刻,掌握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全部过程,使学生学会制作作息时间表,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学习重点】

学习作息时间表,能合理推测事件发生事件。【学习难点】

掌握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用排除法解决问题。【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创设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评价目标1 2.结合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掌握解决的方法,评价目标2 3.通过圈一圈和讲故事的两个练习,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教师出示课件上的钟表。

学生观察钟表。

提问:仔细观察钟表并根据已学知识,填一填?(1)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时,分针走一小格是几分。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3)一时=()分

2、出示钟表引导学生说出钟表所表示的时间,并试着按时间顺序排序。

3、教师:小明同学学习了认识时间后,安排了自己的周末作息时间,课件出示:

教师:看到小明的作息时间,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发现这些时间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吗?

学生1:我知道了小明早上8时35分起床,10时45分做作业,12时30分吃午饭,下午3时20分出去玩耍,晚上8时35分睡觉。

学生2:按时间先后顺序,小明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教师:看来大家都很有时间观念,很懂得合理安排时间,谁来说一说你们平常还会怎样按时间的先后安排事情的?谁来举个例子。(引导学生用先…再…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表达。)今天,我们就接着用之前看时钟的时间来解决一下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揭示课题: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呈现主题图,尝试解决问题(评价目标1)

师:明明和她的好朋友芳芳也和大家一样,有时间观念,懂得安排时间,他们在星期天也有他们的时间安排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例三主题图。

(先出示周末的一天早上7:15时,明明和芳芳在锻炼身体,明明说“我做完作业后才去踢球”芳芳说“10;30我们还要一起去看木偶剧”接着出示9:00时明明说“做完作业啦!”)

观看课件让学生回答星期天明明和芳芳要做那些事情。

引导学生说明事情先后再板书锻炼,做作业,踢足球,和芳芳一起去看木偶剧。接着引导学生说明每件事情是在几时几分所做.教师:观察的真仔细!现在我们知道了,明明在7:15和芳芳一起锻炼,做完作业9:00之后要去踢球,10:30还要和芳芳去看木偶剧。那么问题来了(出示课件)请学生念。

教师:这里的可能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回答能够去踢球的时间。

(二)解决方法(评价目标2)

教师:下面请同学把我们知道的条件和题目问的问题完整的说一下。

教师:这么多信息,我们现在要怎么确定明明可能去踢球的时间呢?同桌讨论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确定踢球时间的。

在请人说方法前我们先看一下问题下面的时间分别是几时几分(出示课件)教师:谁来说说你的方法? 设想学生可能的回答:(1)归纳问题条件,用直接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理清事情的时间先后顺序,写出已知的时间,推理出答案只有9:15符合要求。

(2)归纳问题条件,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第一个钟面8:45还在做作业,所以不是。第三个钟面10:50,在他们10:30的时候要去看木偶剧了,所以也不是。只有第二个9:15才可能是明明去踢球的时间。

(三)检查答案,反馈结果

根据时间顺序记录事情发生,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三、综合练习,形成技能(评价目标3)圈一圈。小红可能什么时间去摘西红柿?

四、课堂小结,拓展应用

教师:请小朋友们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有什么要告诉小伙伴的吗?

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可以遵循解题三步骤:先看题中给出的信息,再思考怎样解答,最后验证解答是否正确。【学习目标检测】

第四篇:2013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1)

教学内容:课本p90、91例

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 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板书)

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 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2、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新知。

学习指导:

1、认识时间:分

(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演示分针走1小格)

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 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

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

2、认识时。

钟面演示:移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认识:1时=60分。

3、认识时间。(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写9时25分时,9:25)

(2)看钟面写时间。(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9时2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3:05”)。

三、动的手实践、巩固新知。

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 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2、连一连

3、完成练习二十三1、2 教后反思:

认识时间(2)

教学内容:课本p92例3及练习二十三4-6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体会和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2、巩固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3、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重点: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教学难点:判断时间的合理性。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是()小时。()分=()时。

3、填一 填

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是()分,再加上()分就是1小时。

4、根据“小公鸡和小猪的故事”写时间

学生认真的看钟面上的时间,写一写;

二、引出新知

1、谈话揭示课题:让我们运用这些时间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2、学习指导:

出示例3,主题图:

(1)7:15----明明和小伙伴在锻炼身体;

明明说:我做完作业才去踢球。小伙伴说:10:30,我们还要一起去看木偶剧。

9:00----明明说:做完作业啦!

提问:明明可能在下面的哪个时间去踢球?(7:45 9:15 10:50)(2)小组讨论后,集体分析。(3)验证答案。

(4)小结:解决这类问题要先看知道了什么,再思考怎样解答,最后验证解答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三4、5、6,逐题分析,集体订正。

四、课堂检测:

小红周六的作息表:

1:40—2:10 看书 2:10—2:50做数学作业 2:50—3:30做语文作业

3:30—5:00 锻炼 5:00—6:10看电视

(1)2:3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2)4:0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3)5:2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4)小红做什么的时间最长?做什么的时间最短?

四、总结与拓展

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请你回家统计你和爸爸、妈妈一天的时间安排。教后反思:

认识时间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正确地读写钟面时间,进一步明确“1时=60分”;

2、进一步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时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迅速的读时间;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地在钟面上拨时间,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时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通过两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给大家设了5个关卡,有信心过关吗?

二、闯关游戏

1、第一关:认一认钟面上的时间,说一说,写一写。

2、第二关:画出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

3、第三关:根据时针判断时刻。

4、第四关:简单的时间计算,写出相应的时间。

5、第五关:把时间与相应的活动连起来。练习生活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

三、课堂小结

关于时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四、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三7、8、9、10、11,逐题完成,集体订正。爸爸、妈妈一天的时间安排!教后反思: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P97例1及练习二十四第1、2题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排列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教学准备:给学生准备数位表格、课件、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在故事里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一定会回来的„„”,你们听到过吗?在哪里?

学生可能回答:喜羊羊与灰太狼。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在我们的羊村里,想去看看吗? 生:想。

二、新授

1、师:瞧,喜羊羊它们为了防止灰太狼进村,在羊村的大门上装上了两把密码锁,我们要进去必须先解锁,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解开吗? 学生可能回答:有

师:我们先解第一把锁。喜羊羊给了我们一些提示:第一把锁的密码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师:密码有可能是„„? 学生可能回答:12 师:还有其他可能吗? 学生可能回答:21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提示,媒体演示用两张数字卡片排列成的12、21,教师并板书。

师: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回答: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正好交换了位置。

师:大家真棒!门的密码是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那应该是几? 学生可能回答:12 点击“12”,课件演示锁打开。

2、师:顺利打开第一把锁后,我们再来解第二把锁,喜羊羊又给了我们提示:第二把锁的密码是由1、2、3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不一样。师:你们读懂题意了吗?

学生可能回答:意思就是说从1、2、3这三个数字里选择两个来排成两位数。)师:猜一猜这个密码会是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12、13、23„„

师:有这么多答案啊,那么谁能想个好办法,把这么多可能一个不漏的写下来,请独立思考,用你喜欢的方法在草稿纸上写一写,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师:你写出了几种?

学生可能回答:3种,4种,5种,6种„„。

① 师:有哪几种可能?有顺序的从这3个数字中选择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再把位置交换,又组成另外一个两位数。12、21、23、32、13、31 ② 先确定十位,再将个位变动。12、13、21、23、31、32 ③ 先确定个位,再将十位变动。21、31、12、32、13、23 生结:这些办法很有规律,他们的好处: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师:密码提示:第二把密码锁的密码是把这六个数从小到大排列的第四个。你们说是几呢?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是23了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是从第二种方法里一看就看出来了。点击“23”,媒体演示锁打开。

3、试一试。

师:老师发现我们的小朋友真有办法,排数的时候能按一定的顺序来排,这样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了。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完成小精灵给你的又一个任务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媒体出示)用红黄蓝3种颜色给小精灵所在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请你涂一涂。

要求: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巩固练习练习

师:同学们用连一连的方法完成第99页练习二十四第3题,每次上衣穿一件,裤子穿一件,有几种穿法?

要求: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搭配中的学问,我们要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七、板书设计

搭配

不重复、不遗漏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1 2 1 2 2 1 2 1 1 3 3 1 1 3 2 1 1 2 3 1 2 3 3 2 3 2 3 1 1 3 2 3 3 2 2 3 交换位置 固定十位 固定个位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信息窗1 采集动植物标本

主备人:李秀梅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

一、教学内容: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教科书第72~74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2~5的口诀求商。

2、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2—5的口诀求商

四、教具准备:挂图、小棒

五、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同学们,你经常到郊外去玩吗?在郊外你参加过哪些活动?

今天天气特别好,你们想到郊外去玩吗?快快闭上眼睛,咱们现在就出发!(出示挂图)

师:快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听了这些小朋友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就一个一个地来解决。学生回忆到郊外所参加过的活动,如放风筝、捕蜻蜓、捉蝴蝶、采野花等。

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回答:有三个小男孩在捉蝴蝶、三个不女孩在采野花。小男孩说:我们3人共捉了15只蝴蝶。小女孩说:匀们3 人共采了12种叶子。其中其中个小女孩说:我采了8朵花,每种2朵。。。(允许学生说出情境图中的其它信息)

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男同学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女同学平均每人采了几种叶子?那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采了几种花„„ 使学生产生兴趣,能够自然地进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能否全面了解图中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学生对图中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活动二 师:男同学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你能和算式表示出来吗?教师板书:15÷3 师:15÷3等于几?你想怎么样来计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组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学具。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了哪几种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想了许多好的办法算出了15÷3的结果。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3是15?也就是用三五十五的这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教师板书:三

(五)十五 商是5,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么样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师板书:用口诀求商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学生说出算式: 15÷3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1、用小棒摆一摆:

2、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

通过教师的小结使学生对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一个比较的印象。

学生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如果有学生能说出得数教师应予以鼓励。

对学生有价值的想法及时地给与肯定,使他们对每一种算法都有所体验,提倡算法多样化。

对于合作意识强的小组给予肯定。

使学生初步感觉到用口诀求商比较方便。

允许学生选择其它方法。活动三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帮助穿红裙子的小姑娘算一算她采了几种花吗?列算式表示出来。

师:说说你是怎么样计算的?

师:刚才没有用口诀来计算的同学,你现在能再来试一试吗? 师:计算除法,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竖式。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先写被除数8,再写╯,最后在╯8的左边写除数2,想8里面有几个2 ?然后再在横线上写4„„

„„商 除数„„2╯8 „„被除数 8 „„2 和4 的积 0

学生回答:8÷2=4(种)

学生可能回答:摆小棒连续连续4个2;想二四得八。。

学生学习除法竖式的书写和计算过程。理解每一步的意义及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

学生正确用算式表示出来。鼓励用口诀求商的学生。

除法竖式比乘法竖式要难,书写格式与加、减、乘法不同,计算的过程也比较复杂,所以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活动四

自主练习第2 题。

(这道题主要帮助学生巩固熟悉2~5乘法口诀,为用口诀求商打好基础,所以教学时把它放在最前面,教师在课前把口诀写在卡片上,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

学生复习2~5的乘法口诀:

二()得六()五二十五()四十二 四()十六 四()二十()五十五()四十二 二()得六

学生非常熟悉地说出2~5的乘法口诀。活动五

师:这里有15个小方格,请你拿出自己喜欢的五种颜色涂一涂,每种颜色涂的同样多。

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师:请你用算式来表示一下吧?

师:你能用口诀来算出15÷5等于几吗?用哪句口诀?商是几?

师:如果三种颜色涂一涂,每种颜色涂的同样多,每种颜色需要涂几个? 师:在计算这两道算式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产生每种颜色需要涂几个的想法,并提出问题:每种颜色需要涂几个? 15÷5=3(个)

学生回答:

(三)五十五,商是3.学生列出算式并回答: 15÷3=5(个)三

(五)十五

学生发现使用的都是三五十五这句口诀。

每种颜色涂的同样多。

学生列出正确的算式,说出所使用的口诀。

学生体会到用一句乘法口诀能计算两道除法算式,意识到用口诀来求商的方便。活动六

同学们喜欢玩风车吗?这3个风车上都有除法算式,如果你想让风车转起来,就赶快来算一算吧!看谁的风车转得最快!

学生练习除法算式的计算: 12÷4 2÷2 15÷3 4÷4 4÷2 12÷3 8÷4 6÷2 9÷3 16÷4 8÷2 6÷3

20÷4 10÷2 3÷3

对能够运用口诀求商、正确率较高的学生,教师应及时予以鼓励。活动七

谁来说一说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作简单回顾与整理。

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的总结,也可以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做出评价。教学反思:

信息窗2 观赏蝴蝶标本

主备人:崔维红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

一、教学内容:教材76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难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五、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上次一年级2班的小朋友到郊外游玩,采集回来很多的植物的叶子,今天他们要把这些叶子做成植物标本。(课件出示78页情境图)

师:快来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师:听了这些小朋友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就一个一个地来解决。

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回答:有3个学生在做树叶的标本,有3个同学在做小花的标本,总共有72片长叶子,每个盒子里能装进9个叶子标本。有42多红花,每盒能放6多小红花的标本„„(允许学生说书情境图中的其他信息)

学生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长叶子标本能装多少盒?红花能装多少盒?„„ 学生能否全面了解情境图中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学生对图中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活动二

师:长叶子标本能装几盒?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板书:72÷9 师:72÷9等于几?你想怎样怎么样来计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学具。(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的情况。)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了哪几种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想出了许多的好办法算出了72÷8的结果,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9是72,也就是用八九七十二这句乘法口诀来计算。师板书

(八)九七十二 商是8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学生说出算式72÷9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1、用小棒来摆一摆。

2、用乘法口诀八九七十二来计算。

3、„„

通过教师的小结使学生对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一个比较深的印象。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与合作。动脑筋想出办法后,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初步感觉到用口诀来求商比较方便。

允许学生选择其他方法。活动三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红花的标本能装多少盒吗?列算式表示出来。师:说说你是怎么样来计算的?

师:刚才没有用口诀来计算的小朋友,你现在能再来试一试,吗? 师:谁能用竖式的方法表示出来?

学生回答42÷6=7(盒)学生可能回答:摆小棒、连续减7个

6、想想口诀六七四十二。

学生上来板书竖式。

学生正确的用算式表示出来。

鼓励用口诀求商的同学。

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活动四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用什么口诀来计算?

师: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你们感兴趣的问题,并说说你都用到了哪些口诀?

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交流。

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怎样?敢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得是否清晰。活动五

师:请大家完成教科书第79页自主练习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一道题的计算过程。

关注能否掌握除法的计算过程。活动六

师:谁来说一说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简单回顾与整理。

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的总结,也可以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做出评价。教学反思:

信息窗3------制作植物标本

主备人:崔丽芳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

一、教材分析:这幅图呈现的是学生自己制作植物标本的情景。图中注明了采集的各种植物标本的数量:72片柳叶、56片杨树叶、42朵野花。图中隐含的信息是:做一件柳叶标本需要9片柳叶,做一件杨树叶标本需要8片杨树叶,做一件野花标本需要6多野花。借助小女孩提出的“能做几件标本?”,引发对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难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见过动植物标本吗?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制作标本的简单知识吗?

学生介绍。

二、合作探究:

出示大屏幕:

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幅图,图上两个小组的同学在干什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活动一: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

师:要求“42朵花能做几件标本?”必须知道哪些信息? 生答(一件标本需要多少朵花?)

师:有42朵花,每件标本需要6朵花,问能做几件标本? 学生回答。

板书:42÷6=7(件)师: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交流寻找正确口诀的方法,帮助学生尽快形成用口诀求商的能力。

活动二: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教师要关注学生间学习的差异,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掌握方法。对他们的进步,老师要及时鼓励,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2、自主练习第2题。

四、课堂小结:

1、对于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点什么?

2、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教后记:

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备人:李秀梅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数 教学目标:

1、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练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为了使同学们计算得又对又快,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

二、自主练习

第1题是用口诀求商的准备练习。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第2题提供了一种活动的形式。教师先线示范,然后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小组练习时,向学生提出要求:一个学生说口诀,其他学生写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轮换进行。

第6题是现实情景中用除法解决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了解图意,并说一说篮球比赛的相关知识,比如比赛中投中一球得2分等,再引导学生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注意引导学生找到隐含的“一周七天”的隐含信息。

第7题是综合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通过厨师包包子的情景,让学生提出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的问题。练习时,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解决,然后交流想法与算式。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有关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并解决。

三、课堂总结。

你觉得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后小记:

信息窗4------采集贝壳标本

主备人:崔维红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

教材分析: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采集贝壳类标本的活动情景。图中以简单的统计表的形式出示了同学们采集的贝壳数,为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通过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李小飞拾得贝壳数是王一丁的几倍?”引发有关“倍”的知识的学习。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2.在实际情境中,能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问题。

3.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三.教学重点

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四.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今天我们就去大海边游玩一番。出示情景图:学生观察画面。师:图中的几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生共同填写统计表。

二、合作探究: 学生观察表格,了解图中学生拾贝壳的数量,提出有关“倍”的数学问题,理解“倍”的意义。

活动一: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

问题:李小飞拾得贝壳数是王一丁的几倍?

“倍”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比一比,看看6只里面有几个3只,再互相说一说,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并和学过的“几个几”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6只里面有2个3只,6就是3的2倍。”然后,利用反复摆学具加以巩固。

活动二: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问题: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小组活动: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或圈一圈,或分一分,通过操作建立表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讨论结束后,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让学生对自己的做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形成正确的认识:要知道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就是看8里面有几个4只,8就是4的几倍。当遇到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表达不很清楚时,教师要注意多引导。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刚才的操作过程,结合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知道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活动三: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可充分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列出算式解决问题。通过汇报交流具体算法,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倍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情景图中的其他信息,提出有关倍的问题进行解决。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教后小记:

认识“倍”

主备人:崔丽芳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2.在实际情境中,能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问题。

3.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三.教学重点

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四.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倍的知识,为了使同学们掌握得更好,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

二、自主练习

第1题呈现的是借助直观操作体会“倍”的意义的练习形式。练习时,可让学生先数一数,圈一圈,找出几个几,通过几个几找出倍数关系,然后列出算式;也可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填一填。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学具适当补充此类型的题目,作进一步的练习。

第3题是运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明确求妈妈的岁数是我的几倍,就用妈妈的岁数除以我的岁数。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算出今年“妈妈”和“我”的年龄,然后再填算式进行计算。

第5题是“倍”的知识的综合应用题目。题中的成绩单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了很多的数据。练习时,可引导学生先独立解决题中的问题,并交流思路。再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然后组织全班交流。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计算时不能整除,可让学生列出算式放入“问题口袋”,待以后解决。

三、课堂总结:

教师简单对学生的表现和掌握情况进行总结。教后小记:

信息窗5------制作贝壳标本

主备人:李秀梅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

教材分析:该信息窗提供了小朋友正在忙碌地制作贝壳类标本的情景,通过三个小朋友对创作情况的对话,提供了两组信息,引发学生提出并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2.在实际情境中,能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问题。

3.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三.教学重点

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四.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活动一: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 师: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

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对话,了解对话中提供的数学信息,从而引起对新知识的探索。

二、合作探究,掌握方法。问题: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

提问:要知道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需要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从对话中找到“刘林用了2个贝壳,林杰用的贝壳是刘林的3倍”,求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就是求2的3倍是多少。

小组活动。

提问:“求2的3倍是多少,就是求什么?”

生答:“求2的3倍是多少,就是求3个2是多少?”

从而把新问题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最后让学生试着列出算式,并通过交流进一步理解求2的3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活动二: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地找到响应的数学信息,尝试自主解决。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题是一个画图题。目的是借助直观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5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这道题有多种答案。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要让学生说说先涂什么颜色的球。

第6题借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一个小朋友练习电脑打字的情景,进行倍的知识的综合练习。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地编出数学故事,提出问题,然后讨论解决。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后小记:

回顾整理

主备人:崔维红 备课日期:11.10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

(“回顾整理”以太空旅行为线索,通过宇航员乘做飞船到太空,在太空中饮食、收发信息、撒播种子等活动,提供丰富的数学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回顾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一.教学目标

1、多角度理解除法的意义,沟通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2、理解倍的意义,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提出、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多角度理解除法的意义。

2、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提出、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出示情景图,教师可先与学生交流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

介绍小小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工作、生活情况。进而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展开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

二、合作交流:

回顾整理除法意义时,可通过解决根据情景图提出的“24人去太空,每次承载6人,需要几次?”“计划3天访问12个星球,平均每天访问多少个星球?”两个问题引入,说说是怎样解决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意义,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进行分物品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操作,说一说分的过程,再列出除法算式,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回顾整理用口诀求商和倍的有关知识时,先进行口诀求商知识的回顾整理。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由解决情景图中的问题引入,选择图中信息列出算式,让学生说说怎样利用口诀求商,进一步巩固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综合练习第2题是一道通过解密码这一形式来练习表内除法的题目。第4题是一道填表题。在练习之前,先让学生看明白表的意思,知道表应当怎样填。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7题创设了小猴和小猪运西瓜的情景。图中的信息有:西瓜总数以及小堠和小猪每次运的个数。练习时,让学生根据题中给出的问题自己解决。

“聪明小屋”是以小朋友们分巧克力为素材,解决有关倍数的问题。课堂总结:

“我学会了吗?”呈现的是一幅综合情景图。意图是通过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了解对本单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丰收园”栏目的全面评价提供依据。教后小记:

下载201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合集五篇]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案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培养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课 件www.xiexiebang.com第七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 统计 单元教材分析: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教科书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 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认识角》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认识角》教案 本单元初步教学角的知识,包括角的图形与各部分名称,角有大小及比较大小的方法,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内容。这些内容分两部分编排,先教学关......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认识角》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认识角》教案 本单元初步教学角的知识,包括角的图形与各部分名称,角有大小及比较大小的方法,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内容。这些内容分两部分编排,先教学关......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案

    认识钟表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84-85页例题 【课标描述】: 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钟面知道钟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