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 九年级 关雎 教案设计 赛课用
诗经·关雎
一、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诗”)
一提到诗,同学们马上会想起唐诗。是啊,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发展的巅峰,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会背一两首唐诗呢。但你有没有想过中国诗歌的源头在哪,最古老的诗歌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诗经》,去品味哪一首首古朴的乐章。(在“诗”后加“经”)
二、了解《诗经》
1.《诗经》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哪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呢?
点评过渡:这位同学善于查阅资料,介绍的非常详细。《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其中收录的诗大都是古代劳动人民依据现实生活创造的,走进《诗经》你一定会被那一首首真诚、质朴的乐章所打动。
2.那又有谁知道位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是哪一首诗呢?
点评过渡:不错,就是《关雎》(在“诗经”后板书“关雎”)。今天我们就来透过《关雎》看《诗经》。
三、品读《关雎》
(一)初读感知
1.品味诗歌重在朗读,朗读时不仅要读准字音和节奏还要读出情感。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尽量读出情感。
2.哪位同学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点评过渡:节奏把握的非常准,这是一首四言诗,每一句基本是二二停顿。不过老师也发现了点小小的瑕疵,就是“君子好逑”和“钟鼓乐之”,你在读“好”和“乐”两个多音字的时候没把握好读音,看来我们在遇到多音字的时候要善于根据意思来确定读音。
3.请同学们听老师是怎么读这首诗的,请同学们听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教师范读)
请这位同学来概括诗歌的内容。
点评过渡:语言简洁,概括具体。可以说这是一曲古老的恋歌,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而这也是一幅画,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动人的画面。我们看到了这几个画面:“雎鸠嬉戏鸣叫图”“淑女采摘荇菜图”“君子邂逅淑女图”“君子朝思暮想图”“君子设法亲近图”。那么走进这幅画,你依稀看到了什么?能不能再读诗歌,放飞想象的翅膀,用优美的语言将你看到的画面描绘出来。
(二)赏读画面
1.你描绘的是“雎鸠嬉戏鸣叫”的画面。想象很丰富。雎鸠的叫声是怎样的?那这种声音是清脆愉悦的还是悲凉哀婉的呢?你能把这种清脆愉悦读出来吗?写男女的爱情为什么先写雎鸠嬉戏呢?很好,这种以物喻人,由景及人的手法就是起兴。(板书“起兴”)
2.你描绘的是“淑女采摘荇菜”的画面。人物外貌描绘很细腻,我们好像看到了这位秀外慧中的女子在采摘荇菜。你是如何看出这位女子动作很灵巧呢?菜荇菜时有哪些动作?要怎么读?要读得有跳跃性,读得摇曳生姿。
3.你描绘的是“君子邂逅淑女”的画面。你认为君子初见淑女时心情是怎样的?表情呢?你能不能瞪大双眼、含情脉脉地把君子当时惊喜、激动、不安的心情给读出来。
4.你描绘的是“君子朝思暮想”的画面,你很细致的揣摩到了君子内心的痛苦,好像深有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如何揣摩出君子内心的相思之苦的?你是从个别词语入手的。那老师有个疑问,就是“悠哉悠哉”是不是重复了?好,不重复,体现了君子相思之情的绵长不尽。那请你把君子内心情思的绵长不尽给读出来?
5.你描绘的是“君子设法亲近”的画面。你试想君子在设法亲近淑女时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那请你读出这种激动和欣喜若狂。
(三)拓展延伸
通过同学们细致的描绘,我看到了这位青年男子的痴情,感受到了他内心复杂的感情变化。但是我们发现他的这种痴情与相思只是单方面的,哪位淑女好像并没有察觉到。对于男子的这种一厢情愿的相思。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1.不大胆,可以直接表白。那他为什么不去直接表白呢?他长得不好看,没才华?他会好多乐器呢?关键就出在在乐器上。据研究琴瑟和钟鼓在当时是贵族乐器,这位小伙子是贵族青年,而淑女呢,从他采荇菜的动作上可以看出她是平民子女,用现在话来说就是门不当、户不对。他们俩的爱情暂时还不靠谱。
2.认同小伙子的做法。小伙子虽然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能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
这好像对我们也由启示:我们对待感情应该理智,应该学会克制,学会把这颗种子埋藏在心底,让他该发芽的时候发芽,该开花的时候开花。
四、总结 好了,这就是《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也就是诗经,纯净,简单,思无邪!
第二篇:树之歌(赛课用)
《树之歌》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识字课,在教学时,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有所不同,应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其中《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枫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和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被誉为“活化石”的树木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
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常识性较强,却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平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文中也配应了相关的树木图片,便于学生可观可感。
二、说学情
1、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知识积累,所以要引导学生 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用不同的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运用生活实际识字,列举相关联的词语等方法总结识字规律,学会识字方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字等方法认识“梧、桐”15个新字,会写“杨、壮”等10 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了解树木,探索 然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背诵课文。
2、难点: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和生长习性,以及保护树木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 学生对树木种类和习性了解不多,所以需要教师讲解。
学法:
1、圈点批注法和讨论法 主要让学生圈画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都认识那些树木呢?(生答)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多认识几种树木,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板书课题《树之歌》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这首儿歌介绍了那些树木呢?用笔把他们圈出来,读一读吧!(松柏不是一种树,是两种,各自的名字是松树和柏树。)指生说。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认一认这些树的名字吧。
课件出示:杨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树 柏树 木棉 白桦 银杏 水杉 金桂(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根据学情范读正音,重点是“梧桐”连续第二声,“枫、松”后鼻音。
2、归类集中识字。
(1)师: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在字形上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木字旁。
师:还学过那些与木字旁相关的字呢?(生回答)
师:有木字旁的字一般都与树木相关。再观察这些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发现呢?
生:梧、桐、枫,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就是木字旁旁边的字。
师:像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它们都是树木,右边的字就提示了读音,真有趣!这样的字叫形声字,可以让我们快速识字,你们来猜猜它们是什么树?(课件出示词语及图片:榆树 橡树 楠树 棕树 石榴 椿树 柠檬树)
(三)细品儿歌
师:我们的课文中有好多的树木插图,它们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就在儿歌里。请仔细读读儿歌,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
1、师:看看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树的特点?
生回答:杨树很高 榕树枝干比较粗壮(远远看去,一棵树就像一片小树林)梧桐树的树叶像手掌。
师:出示图片请你根据它们的特点,说说这三幅图分别是什么树?
2、师:看看第二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的特点?
生回答:枫树的树叶到了秋天会变红。松树、柏树的树叶四季都是绿的。
3、看看第四句话写了哪几种树的特点?为什么叫银杏树和水杉活化石?(出示银杏树和水杉,金桂树的图片)
4、模仿与运用,学写话。
(提示:可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也可以说说树木的习性。课件出示桃树、石榴、柳树等图片)
如:柳树枝儿像小辫儿 银杏叶儿像小扇 桃树花开红艳艳
(四)朗读全文并尝试背诵
(五)指导书写
杨:第五笔是横折折勾
壮:前三笔要注意,是点、提、竖,右边是“士”不是“土”
(六)板书设计
第三篇:苏教板《石头书》教案设计
篇
一、苏教板《石头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初步了解什么是石头书、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以和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块小石头。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揭题。
2、谈话。(出示课文插图)
师: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还知道两个小朋友川川、磊磊看见一位叔叔正看着一块大石头,这位叔叔还说他在——(生:读书)他读的是什么书呀?(石头书)为什么要读这石头书呢?请大家来读读这一句话。
3、质疑。
(1)出示句子: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2)指名读句子。
(3)质疑: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提问,师归纳)
(4)过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要认真地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解决“石头能做成书吗”。
(1)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课文第五自然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读读这一段,看谁能自身解决。(学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2)学生交流。
师听后边说边板书:原来,这篇课文讲的是石头像书,而不是用石头做成书。(把课题改成“石头 书”)
(3)激趣:可是这石头怎么能像书呢?你们看我们平时用的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等等,它们都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师板书:一页一页、字、画、获得知识)
(师拿起一块石头)可是这石头光秃秃的,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它哪儿像书呀!这个问题你们能协助老师解答吗?
2、解决“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
(1)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该怎么找答案呢?老师教你们一种读书方法,拿出笔来,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找到了就在这个自然段前作一个“☆”的记号。然后同桌讨论讨论,说说自身选择这个自然段的理由。
(2)学生自读课文,作上记号后同桌讨论。
(3)交流。(应该是第五、七、九、十一、十三自然段)
(学生说到哪个自然段就学习哪个自然段)
A、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 请交流的同学读读这一段,并让他说说石头哪儿像书。(师板书:一层一层)
② 句子训练。
出示句子: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请学生把这句问号的句子改成句号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说说哪句好,为什么,最后指导朗读。
③ 说话训练。
请学生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B、理解第七自然段。
① 请学生说说选择这一段的理由。
②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找找这石头书上有哪些字,并把它们圈出来。
③ 再交流。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理解“雨痕、波痕、矿物”,并想象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最后欣赏矿物(演示课件)。
④ 说话训练。还是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⑤ 师生对读第六、七自然段。
C、理解第九自然段。
① 请找到第九自然段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② 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③ 理解“化石”。(化石就是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等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演示课件,欣赏化石。
④ 练习说话。用上“因为……所以……”再说说石头为什么像书。
⑤ 分男女生朗读第八、九自然段。
D、理解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① 学生自由朗读这两段,并想想石头书能告诉我们什么,用直线划出来。
② 交流,板书:告诉我们……
③ 出示填空,指名口答。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是__________,后来变成了__________,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__________,这里又变成了__________。石头书会告诉我们__________……
④ 探究。
再读第十一、十三自然段,并联系上文,想想勘探队员是根据什么来推断这里曾经是密林和大海的。
⑤ 师生对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4)小结。
再次出示句子: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让学生说说石头书里究竟有哪些学问,这里的“读”是指我们平时的读书吗?(“读”是指探索、研究)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石头的奥妙,知道石头里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谈话
四、课外延伸
你们见过哪些石头?它们是什么样的?
篇
二、苏教板《石头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重点难点:
读好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石头、小黑板、挂图、一堆石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生字。
一、我的十分钟,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板书:书)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书的好处吗?
生交流汇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把书比作是灯塔,书是方向性的。”
“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师,说得真好,希望大家今后多读书,读好书,在书中学知识,长见识,增长才干。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来读一本书。(在“书”前板书:石头)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3.同学们,你们刚才提出的疑问,书上已有明确的答案,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课文,就会弄明白的。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勘探 足迹 聚精会神
矿物 地壳 刨根问底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足迹 矿物 一册 脚印 叔叔 勘探队员
奇怪 矿石 煤炭 化石 贝壳 刨根问底
(2)指名逐个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册、足 翘舌音:叔叔
前鼻音:印、勘、炭 后鼻音:矿
(3)找出正确的读音。
地壳(qiào ké)好奇(hǎo hào)埋藏(cáng zàng)
贝壳(qiào ké)好看(hǎo hào)宝藏(cáng zàng)
(4)课文中有很多与地质勘探有关的词语,通过课前查课外书,你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给大家介绍介绍。
(5)齐读生字词。
(6)出示生字黑板。指名读,你能给他们找朋友吗?(成语)
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些特别容易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选择你认为比较难的字描一描,写一写。
(7)试读课文。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轻声试读课文。
找出自己认为读得好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三、自主练习
1.出示多音字组词
壳ké()禁jīn()好hǎo()
qiào()jìn()hào()
2.扩词。
怪()()()()
矿()()()()
迹()()()()
3.读句子,再用带点词语造句。
(1)川川好奇地问:“叔叔,你在看什么?”
好奇——
(2)石头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特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课文,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一、导入新课
(1)(指着石头)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这些石头,你们还想不想继续探索这些石头的奥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石头书》。
(3)检查朗读:指名分节读课文。
过渡:课文中有这样一个词“刨根问底”,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做学问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这节课,我就要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做到“刨根问底”。
(4)我的十分钟
师:“什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意思一样不一样?
生讨论
师总结:同样的词,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思不一定一样。
想一想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思考 交流
生:《蒲公英》一课中“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有什么意思”的意思是情趣。
第二个“有什么意思”的意思是意义。
“如果我们光读书,却不用心思考,提不出问题,这可是个问题”
“提不出问题”的“问题”是想回答的题目。
“这可是个问题”的“问题”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师:例子举得不错,两个“意思”“问题”的意思的确不一样,通过刚才的讨论,你
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有些词语,用在不同的地方,他们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一样,我们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二、质疑激趣,精读课文。
1.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出示
“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1)指名读这句话。
(2)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相继出示:石头怎么做成书呢?
“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呢?
该怎么读这本“石头书”呢?
2.这三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答案就在课文里,现在请你自己读读课文,读完后再与同座同学交流交流。(给予充分的时间)
3.全班交流。
(1)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第几小节?谁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再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石头 像 书
a听同学们这样说,老师倒有个问题了:石头怎么能像书呢?你看我们平常用的书,语文书啦,思品书啦,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板书:一页一页,字、画,获得知识)。b 而这石头光秃秃的,怎么看也看不出它哪儿像书呀?你能帮老师解答吗?怎 么才能找到答案?
老师教你一种读书方法。拿出笔,一边默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用笔在这些自然段前做一个记号。
C交流:你找的是哪一自然段?把这一段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石头哪儿像书?(一页一页)
指导朗读这一段。
练习说话。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d 按以上步骤完成第七、九自然段。
(2)我们读书能获得知识,那石头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a 自由读十一、十三自然段。
b指名回答。
C练习说话:(出示)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是()。后来,这里变成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这里又变成了()。石头书会告诉我们()···
(3)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话后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这里的“读”是我们平常读书的读吗?那这个“读”字该怎么理解?
(读:钻研、探索)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理解练习
3、小结:今天,我们跟随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石头里竟蕴含了这么多的学问。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我们现在应该努力学习,掌握知识,长大了去揭示那些奥秘。
四、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自主练习
1、“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它和哪个歇后语的意思相近?
2、川川和磊磊从石头书中“刨”到了哪些学问?
第四篇:苏教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测试
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测试
九年级()班姓名
2011年9月
说明:本次考试为开卷考试,可查阅相关资料,但不得相互交流;考试时间:45分钟;本卷满分为50分。
一、单项选择题(1×16﹦16分)
1、大灾面前有大爱。29岁的老师张米亚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面对此情景,我深刻地感受到张米亚老师的()
A、奉献精神B、刻苦精神C、科学精神D、探索精神2、2008年第一季度,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06元,增长14.6%,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2%。材料表明()
A、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广大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增强C、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身
D、江苏省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3、与汉字相系的中华文化,日渐繁荣,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灿烂的一页。下列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有()
A、京剧、长城、兵马俑、算盘、旗袍、中国结
B、孔子、武术、少林寺、飞机、火车、西服
C、故宫、天坛、苏州园林、黄山、书法、肯德基
D、黄梅戏、二人转、越剧、《孙子兵法》、麦当劳
4、当我们得知北京2008年申奥成功时,我们尽情欢呼;当西方媒体以不公正的态度报道拉萨“三一四”事件时,我们提出严重抗议。我们的这些表现源于我们拥有()
A、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B、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C、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D、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在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盲人歌手杨光,感动了全国亿万观众。他虽然在8个月大时失明,但他用生命顽强地同困难作斗争,他是那么的乐观、热爱生活,心中充满了阳光。他使我们深深感受到()
A、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挫折
B、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看自己能否正确对待挫折
C、挫折是人生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
D、同样的挫折,对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6、对中学生而言,培养创新精神的机会是很多的。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机会的是()①写一篇构思新颖、情节奇巧的作文②设计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 ③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④主动研究某一道数学题的新解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据世界银行研究表明:劳动者受教育时间每增加一年,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9%。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多接受教育能()
A、为个人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B、提高劳动者的道德素养
C、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D、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8、右侧漫画《一字之差》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中要()
A、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C、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
D、立足于引进外国技术,消化吸收
9、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的构思主题是“东方之冠”,它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鲜明地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这启示我们()
A、对传统文化既有吸收又有抵制
B、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体现时代精神
C、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0、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手持竹简的810名士子,齐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与蜿蜒耸立的长城„„这充
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灿烂的中华文化()
①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②决定着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③决定中国的发展道路④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不断增长。下列体现这一变换的是()
A、观光旅游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B、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步增强
C、居民的居住条件有很大改善D、居民积极参与社会的民主管理12、2010年江苏实现了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全省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
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实现“养老不犯愁”。这表明,我省正在努力建设()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B、人民幸福的和谐社会
C、人人知法、守法的法治社会D、没有贫富差距的小康社会
13、近年来,我国各地通过地方法规来保障语言文字的推广,促进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是
因为()
A、各地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标准B、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C、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1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既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
神、延安精神„„,又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
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说明()
A、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过时了B、好八连官兵不再具备中华传统美德
C、经济发展了,高消费有其合理性D、中华民族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15、“蓝领专家”孔祥瑞,在生产一线工作的30多年里,通过勤奋学习、不断钻研,努力攻
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创造了近百项科技成果,他的创新成果为企业带来数千万元的经
济效益和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这表明()
A.只有遭遇挫折的人才有创新的潜能B.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C.挫折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前提D.创新是那些著名科学家、发明家拥有的专利
16、在构建社会主义更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从
个人对社会的影响上来说,提倡“共建”的依据是()
A.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
B.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密不可分的C.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D.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二、简要分析
17、京城有一群年轻人,他们对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的崇拜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身上挂着日韩饰物,耳朵听着日韩音乐,眼睛看着日韩剧,于是这样一群爱好相投的人群便有了一个固定的称谓——“哈日、哈韩族”。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请你谈谈对“哈日、哈韩”现象的认识。(6分)
18、注:据统计,2008年贵州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742元,而上海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却高达73124元。
(1)上述材料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材料还可以发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分别是:(2分)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面两问,试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解决表格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缩小收入差距,努力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下列收入分配格局中,能体现这一方向的是()(2分)
19、材料:小明很快就要面临初中升学考试了……
妈妈:听音乐?还不看书!
小明:我想缓解一下压力……
妈妈:浪费时间!压力越大,动力越大!
小明:你一点都不关心我!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以上人物的言行进行评析。(9分)
三、问题探究
20、今年是常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键年,某校九9(2)班同学围绕“争当文明市民,建设文明城市”这一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同学们了解到: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等方面的一个综合性评价,涉及八大环境126相指标,八大环境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1)某同学认为:“由此可见,创建文明城市是政府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反驳这位同学的观点。(6分)
为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步伐,我市开办了以“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道德讲堂”,全市开办各类道德讲堂500余所,举办各类形式的讲座10000余场,评议推选各类好人3600余人。“身边好人”开讲的道德讲堂,正在影响和引领常州人仰望道德的星空。
(2)常州市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有何意义?(3分)
2011年1月20日,我市正式启动“道德积分”活动,旨在引导市民将道德讲堂的“知”外化为日常生活的“行”。通过积分卡的形式,以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五类(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为重点,关注我们身边的凡人善举。“积分卡”每张10分,每集齐30张,即获得300分,可参与常州市“身边好人”评选;每集齐50张,即获得500分,可参与常州市“道德之星”评选。
(3)你准备如何赢得“道德积分”(请列出你要践行的两件善举)?(2分)
答案:
选择题答案
1A2D3A4A5B6C7D8A9B10C11A12B13B14D15B16C17、(1)这是全盘接受外来文化、崇拜外来文化达到疯狂的现象;(是什么?)
(2)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什么?)
(3)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怎么办?)
18、(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①我国东西部差距大,发展不平衡;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发展不平衡。
(3)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4)A19、(1)妈妈认为“压力越大,动力越大”是错误的。(1分)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于保持学习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过重的学习压力会造出过度紧张、焦虑,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妈妈应督促小明认真学习,但不能对小明施加过度的学习压力。(2分)
(2)小明听音乐来缓解学习压力是正确的。(1分)小明懂得运用正确方法缓解学习压力。(2分)
(3)小明认为妈妈一点不关心自己是错误的。(1分)妈妈对小明的高期待、严要求,正反映了妈妈对小明的爱,小明应该理解、体谅父母。(2分)
20、(1)①创建文明城市,政府确实应履行好各项职能,但青少年作为社会的一员也应关心社会发展,承担责任。②(地位)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③(现状)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我们青少年学生既是家庭中的一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虽然年龄还小,但同样生活在社会中,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与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发展密切相关。④(意义)关心社会发展不仅是爱国的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我们只有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更好地奉献社会。⑤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⑥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
(2)道德讲堂有利于倡导人们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宽容友善、互相关爱,培养良好社会风尚;有利于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有利于提高市民道德修养,树立社会责任感,优化城市形象。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具体可行即可。
第五篇:将进酒___赛课正式教教案
将进酒优质课教案
阳谷第二中学
赵明
教学目标:
1、披文入情,美读文本,体会把握作者如果通过诗句来表现自己的万古之愁。
2、激发学生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思想: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诵读引导法、探究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将进酒》教学课件。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2′)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因“愁”而喝,怀才不遇,喝!功业未成,喝!离愁别绪,也喝!一言以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喝酒!
唐代天才诗人李白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李白好饮也善饮,有杜甫的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李白嗜酒如命,狂放不羁,他不仅能饮酒,而且也善劝酒。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的一首劝酒歌——《将进酒》,感受他与酒的不解之缘。
【板书课题】将进酒——李白
二、初读出韵律:
要求: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感悟诗歌的韵律美。(3′)
1、指名读。正音 强调 樽 材 销 三个字的字形。(3′)
2、刚才请同学读了一遍,下面老师也来读一读,请你们来评一评。(3′)过渡:(1′)
要真正读好一首诗,能读准字音、节奏这是很不够的,还必须读懂这首诗,才能把握好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诗歌,来看看诗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三:再读明诗情
(一)、首先我们从诗题读起
请同学们看文章的标题《将进酒》,那就是请喝酒!那从诗题里我们就会想
1、谁请谁喝酒?(1′)
明确:元丹丘请李白、岑夫子喝酒!
2、为什么喝酒?你能不能从诗中找到答案?(1′)明确:借酒消愁!“与尔同销万古愁!” 朋友相聚,酒逢知己千杯少。板书:愁
3、那李白到底有哪些愁?请同学们再读诗歌,结合下面的材料和诗歌中具体诗句说说你体悟到的是何种愁情?并说说你的理由!(4′)【生齐读下面材料】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这一年,李白已经51岁,八年之前,李白到长安寻求功名,进入到统治中心以后,他原本以为能够干一番事业。然而现实却不容许他这样做,所以现实的政治遭遇使他郁郁不得志。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李白毕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个梦。A、“人生苦短之愁”(联系创作时间、人生经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指导诵读】 B“怀才不遇之愁”(联系时代背景、人生经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重读 必 还 有才没有重用所以怀才不遇,读出对权贵的蔑视】 C“圣贤寂寞之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知音难觅)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圣贤之人,本应为统治者重用,现在反而寂寞,被冷落,可见知音难觅】
过渡:那么,此时的李白愁肠百结,那他该如何来排解内心的万千愁绪呢?
4、何以解愁?
唯有杜康,既然酒能解愁,而丹丘生又盛情邀请,那我们就跟随李白一起去丹丘生家喝酒去怎样?下面我们再来品读课文,体悟诗人的酒兴!
四、品读出酒兴
①李白他们是怎样喝酒的?请找出有关喝酒的诗句,并说说都喝得怎样?(3′)明确:
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喝得尽兴 b、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得多 c、将进酒,杯莫停——喝得急 d、但愿长醉不复醒——喝得纵情 e、斗酒十千恣欢谑——喝得放纵,f、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得专注,喝得任性。这就是李白。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喝法,莫过于“狂饮”。
②李白如此开怀畅饮,我们今天也可以和李白一起来喝喝酒,品品酒,今天咱们就找三位同学一起来模仿一下李白他们是如何喝酒的,做一次模仿达人。下面请同学们三人一组进行分工,准备模仿达人秀。准备3分钟,待会找一组和大家一起来分享那一壶美酒!用我们独特的方式来和李白品酒。(8′)③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2′)小结:刚才,同学们表演让我们似乎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酒香,太精彩了!的确,全诗围绕一个愁字展开,作者因愁而悲叹人生短暂,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壮志难酬、圣贤寂寞,也因愁而癫狂失态,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1′)
五、美读展才艺:(6′)
刚才我们品读了诗情,前面吟咏了诗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美读展才艺!
六、拓展探究:(3′)
自古以来你,像李白这样的有志之士怀才不遇的很多,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我们是否应该像李白一样狂歌痛饮呢?如果不,那我们该怎么办?
读李白的这一首《将进酒》以及他的其他饮酒诗确实能让我们产生的审美感受,但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还是一种消极行为。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赠诗给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种豪放不羁的洒脱一但与酒结缘是要以付出生命的健康为代价的。所以,敬其人,好其诗,却不可模其行。正所谓美酒诱人,可不要贪杯呦!
七、结语:(1′)
本文紧扣一个“酒”字,情感又基于一个“愁”字,跌宕起伏,不落俗套。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当我们面对挫折坎坷时,除了积极应对外,我们更应学些李白的那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乐观,唯如此,我们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
如有时间,全班同学有感情的齐诵《将进酒》!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将进酒》
2、结合对李白的了解和学习的作品,同学们课下写一段优美的文字,不少于50字。可以参考以下题目:《我心目中的李白》《豪饮后的李白》或者《李白的心声》等。
板书设计:
将进酒 李白 .
愁
人生苦短 怀才不遇 圣贤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