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19-05-13 01:4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

3、情感与态度: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的积累。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平均数,再利用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同时感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是总结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这部分内容跟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可以采取跟体育课内容相结合,先让学生动手套圈、分小组进行记录,然后对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学生自身产生的数字来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在学生经历套圈游戏的快乐的同时,轻松地从提取的数据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

四、课前准备

1、每位同学在体育课里参加套圈游戏,并记录成绩。

2、教师根据学生记录的数据,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及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取数据

师:同学们,老师听说前天咱们三(3)班搞了一次套圈游戏,你们的套圈成绩我都看到了。我从中任意的选取了两组同学,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成绩是怎么样的?(出示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条形统计图,从这两张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

师:是啊,我们可以从统计图中获取很多信息,相信同学们都看清楚小组里每位成员的套圈数了,现在你能比较这两组中哪一组的成绩好一些吗?你是怎么比的?

生1:求总数„„(学生会自我否定,得出求总数不公平、不合理)生2:求出平均每人套中了多少个圈?

师:这个办法不错。我们可以把平均每个人套中的圈数叫平均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研究关于“平均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平均数)

【设计意图:利用孩子们在体育课上的套圈游戏的数据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亲切,鼓舞着他们探索的兴趣和信心。】

(二)提问质疑、导入新课

1、以第一组的成绩为例,全班讨论,总结方法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小组的平均成绩会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①“移多补少”的方法

由学生口述移的过程,课件同步演示。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移? 师:那为什么要把夏杨的2个分给莫少杰和周丹呢?

师:是啊,因为夏杨套中的圈比较多,把多的移出来补给少的,这种方法我们叫“移多补少”(板书)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②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 生:28÷4=7(个)

师:你列算式时是怎么想的?

生:先算出总共套中了28个圈,有4个人,就平均分成4分,所以是 28÷4=7(个)。

师:说得多好啊。在用这种方法求平均数的时候,我们要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板书)

师:现在请你拿这个平均数“7”跟原来每位同学套圈的成绩作个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它比 套的要多,比 套的要少)

2、求第二小组的平均成绩

师:求出了第一小组的平均成绩,那第二小组的呢?谁知道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求的? 最后优化算法:30÷5=6(个)

师:看了这两个算式,我有个疑问了:为什么算第一组平均数的时候只除以4,而算第二组平均成绩的时候却除以5呢?(学生观察板书上求两个小组平均数的算式说说)

师:现在你们知道是哪一组的成绩较好了吗?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看平均数。

师:对呀,这两个平均数反映出了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整体水平,所以看这两个平均数就可以公平、公正地比较出是哪一组的成绩好了。(板书:整体水平公平、公正)

3、通过对三句话的判断,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师:小朋友门,陈老师在给柯北校区的同学上完课后,班上的几位同学这样说,现在要请你来评判一下有没有道理。(课件)

①呵„„今天他们第一小组的成绩较好,说明第一小组每个组员的成绩都要比第二小组好!

②假如我是××,我的成绩跟平均数一样,那我套中的圈数就是平均数了!③大家好,我是平均数,我有可能比最大的数还要大,也有可能比最小的数还要小!

(三)练习巩固、内化提高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对以上的三句话作出了判断,而且还说明了理由,陈老师一定会把这些话捎给柯北校区的同学们的。帮别人解决完了问题,我们再来解决一下自己的问题吧!(课件出示)

1、师:这是第三小组5位同学的成绩,请你算一算他们的平均成绩。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第四小组又会有怎样的问题呢?

3、师:这是第五小组套圈个数统计图,他们的平均成绩是7,请估计一下×××的成绩会是多少?(用先求总数再减的方法验证)

4、师: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奥运冠军:郭晶晶。她是上一届奥运会的跳水冠军,你能求出她在上届奥运会中的平均成绩吗? 生:93。

师:但比赛中最后公布的成绩却是94分,这是为什么呀?

师:在大型的比赛中,由于评委的欣赏眼光不同,为了比赛更加公平,就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进行计算。师:这是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一种特殊应用。

5、“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特殊应用。

(四)课堂小结、书面作业

1、师:小朋友们,用平均数的知识不仅能公正、公平地解决套圈问题和运动会中的排名问题。其实,她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广泛地应用呢!比如平时经常听到的:平均分数、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等,都是“平均数”知识的应用。

师:老师布置个课外作业,每位同学去收集1—2个平均数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下节数学课交流。

2、完成作业本的练习。

九、板书设计平均 数

公正、公平整体水平比最大的小

比最小的大 ① 移多补少

9+6=15(个)10+8=18(个)

②先求总数 15+7=22(个)18+6=24(个)

再求平均数 22+6=28(个)24+5=29(个)29+1=30(个)

28÷4=7(个)30÷5=6(个)

十、作业设计

1、先制作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

2、猜一猜,可能是几月份的温度情况统计图。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均数教学设计(范文)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平均数

教学内容:

平均数例1、2(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3)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篮球,秒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一二组叫开心队,三四组叫幸运队,每队选出3名代表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队拍球的总数最多,哪个队就为胜利队。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1)每队各派3名代表参加拍球比赛,每人拍5秒钟

师把各队拍球的数量板书在黑板上(开心队:9、13、14,幸运队:12、14、16)

2)生计算每队的结果。师宣布:“通过比总数,开心队拍了42个,幸运队拍了36个,开心队胜了。”

3)这时老师请求加入乙队,现场拍球5秒种,使乙队拍球数增加了12个。老师又一次重新宣布乙队为获胜队(乙队抗议)

4)师: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办法来决定胜负不公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队总体拍球水平的高低?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1)生提出求平均的方法,师肯定其方法,告诉学生:当比总数不公平时可以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比较

2)怎样计算每个队拍球的平均数?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计算的方法:(8+13+14+12)÷4和(11+14+16)÷3

3)学生计算结果(有余数时用近似数表示):幸运队大约是12,开心队大约是14---要使人数少的那队平均数大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开心队称甲,幸运队称乙)

1)师:求平均数用什么方法?(除法)用什么除以什么?

小结:平均数=总数÷相应的总份数

2)师以乙队的平均数为例追问:12表示什么?

生:表示乙队拍球的平均数

师:你怎么认识理解12这个数?这个数与乙队每个选手实际拍的次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是某某拍的吗?是拍得最多的吗?还是拍得最少的呢?

拍得最多的是14个,怎么变成了12个?拍得最少的怎么也变成12个?

生:把多的给少的师:你们的意思是说,把多的给少的,这样就——(生接:平均了)

3)师:平均数可能多于14个吗?或者少于8个呢?(不可能,因为要多的给少的)

4)师总结:平均数并不表示实际每个同学拍的,而是处于最多和最少中间的一个平均水平,只表示这个小组的平均水平,12这个数是8、13、14、12这一组数的平均数,它比较好地表示了这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5)同样的方法分析甲队的平均数,再次巩固平均数概念

6)师: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是谁出现在我们的课堂?生:平均数

师:此时此刻,你不想对平均数发自内心地说两句吗?

生1:平均数啊平均数,你很公平。生2:平均数,你使不公平的事变公平了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平均数。像这次考试,老师会说我们班的平均分是94分,这个94分是每个人都考的成绩吗?(不是)它是怎么得到的?(多的给少的)如果用计算应该怎么列式?(全班的总分÷全班的人数)

师:看来平均数不是一个实际的数,而是多的给少的,这才每个人一样多。而且平

均分不可能高于最高分,也不可能低于最低分。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师:学习了平均数能为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让我们继续研究

(一)门票统计问题

1)出示统计图,学生观察

厦门五一期间鼓浪屿售出门票统计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师:面对这么多信息,你还想了解什么?(让生提问题)

3)师提问:这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

A.让生动笔列式计算

B.集体订正,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结合平均数公式)

生:我把五天售出的票加起来再除以5

4)师:大家计算得准不准呢?你们有没有不同的方法验证?

启发学生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平均每天售出门票1000张

生:我从1300中拿出300张分给5日,从1100张中拿出100张分给4日,这样每天售出门票都是1000张了。

5)师让同学给自己的方法起个名字:“先加后除法”“移多补少法”

(二)月平均用水量

1.电脑出现一则信息:(出示小刚家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表)小刚家每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下面哪个算式?

出示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2.同学们形成不同意见

1)师请代表说明理由:“题目让我们求平均每用水多少吨,一年有12个月”

2)师电脑演示:÷4表示求每个季度;÷12表示求每个月;÷365表示求每天

3.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小刚家要节约用水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平均数=总数÷相应的总份数

2)平均数不是一个实际的数,它在最多数和最少数之间,表示总体的平均水平

五.延伸----过河

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10厘米,小明身高1米30厘米,小明到河里玩会有危险吗? 强调:平均水深的意义

第三篇: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42页——4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 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同时渗透移多补少、估计、对应等数学思想。3. 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利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比身高。

(1)第一次比较。师:今天进行男女同学比身高。先请——(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同学;男的同学比女的同学明显高一点)

(2)第二次比较。师再请两位同学。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男同学略高于女同学)现在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3)第三次比较。师:看来这么一比,大家一看就知道了。继续请上两位同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师:你觉得这3个男生与这3个女生比,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怎么比呢? 生:……

二、引发问题,促使探究

(4)第四次比较。师:如果再请上一位女生(比平均水平稍矮一点)呢,是男同学高,还是?

师:如果不请男同学上来了,你觉得这样比怎么样? 生:不公平

三、感受概念,建立模型

1.师:好厉害也!向老师说不公平。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学习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比如说,三(1)班和三(2)班人数并不相等,那我们就没有办法比较出这两个班某一项成绩的高低吗?你有没有更好的招?

生:那就可以到里面同样选几个人出来。

师:我明白了,你还是要让人数一样多。听懂老师的问题。人数同样多的时候,用总数进行比较,大家心服口服,人数不一样,比总数不行了,还有没有别的比较方法?

生:就是把它们平均分成。

师:你说的怎么平均分?譬如?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怎样计算每个队投中个数的平均数呢?你能想办法试一试吗?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每队的平均数。(学生选择自己的方法求平均数,可以摆一摆,移一移也可以用算式求出平均数**。)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指名学生回答)给学生提供平均数的信息:(1)上学期我校为灾区献爱心活动中,我们三二班平均每人捐款4元。你知道这4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2)我们学校老师的平均年龄是38岁。2.小红家2005年每季度用水量统计表季度用水量(吨)一16二24三36四27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1)(16+24+36+27)÷4(2)(16+24+36+27)÷12(3)(16+24+36+27)÷365.3.你觉得有危险吗?

小朋友说:我身高140厘米,在这里游泳不会有危险。

五、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如果用100分表示心情很开心,请每位同学给自己这节课的心情打个分数,再算一算你们组的平均得分。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

一、与老教材的区别

1、人教版老教材出现在第十册,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简单的统计》中。苏教版老教材出现在第九册,五年级上第七单元《简单的统计》中。

2、虽然两个版本老教材中平均数的教学都是在统计这一单元出现,但是在教学中都以相对独立的板块出现,不管是例题还是习题的设计都是以训练学生会求平均数为主,而且在计算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平均数的意义、价值、与统计学的关系在老教材中不能充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也是更注重解题能力的训练。

二、在课堂中渗透统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制订中就十分强调要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节课对于平均数这一统计量的教学不能只关注如何求平均数,那只能是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而更应该让学生感受平均数作为一个统计特征数的意义及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我们知道统计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当然一种观念的建立光靠讲是不行的,而是要让学生有数据意识,需要让其真实经历数据统计的全过程。具体在课堂中,我做了以下几点:(1)统计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靠课堂教学,老师在课前就让学生进行了一些统计活动,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2)指导孩子收集了一些平均数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让学生经历、感受统计的一般步骤。

统计的一般步骤是:先明确统计目的,接着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最后分析研究数据,求出所需特征数,通过特征数找出调查对象的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趋势。课堂上我试图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因此设计了“如果想知道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怎么办?”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先明确统计目的,接着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最后分析研究数据,得出平均数,让学生感受班级同学身高的一般水平,整个过程学生都真实经历了。

3、课堂中一直在渗透统计思想。

课堂中老师统计思想的渗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调查思想的渗透。调查是整个统计的基础,所有的统计计算及研究都是在原始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只有搞好统计调查,并确保调查资料的真实性,才能保证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及其价值。(2)比较思想的渗透。统计工作不能孤立地进行,每个结论都在比较中得出。另外,没有比较就没有丰富的统计方法,就没有统计科学及其研究,就没有统计的价值,也就没有统计。(3)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思想。统计作为一门应用科学,与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从老师、学生收集的例子中也能感受到这一点,如老师出示了孩子科学课中应用折线统计图的例子,学生自己统计了各单元考试成绩。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1)就本论本,不能很恰当地列举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例子,以具体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创设问题情景,提示概念:

(2)不能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有思维含量的数学引导学生对“权”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

(3)过分强调知识人获得,忽略了统计思想的提示和统计观念的建立;

(4)对前两个学段中学生已经具的的相关平均数的知识经验了解不足,致使引入的'问题太过简单或难度要求过高,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蝗问题:

(1)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同时受认知水平的影响,对抽象的“权”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会有困难;

(2)尽管在第一、二学段已经学习了统计的简单知识,但对统计的意义和统计思想的理解尚处在比较粗浅的认识层面,另之对“权”理解的困难,所以可能会感到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比较抽象,缺少学习的激情。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3

《求平均数》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在实践中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在其中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同时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培养锻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教案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他们所熟悉、感兴趣的素材组织教学,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适当地调整教材,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学习兴趣,以达到教育较学目标。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教材安排了一个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收集矿泉水瓶的例子,目的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当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清但又无法说清的时候,便会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教师适时恰当引导,能使学生较快进入学习情境,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4

我教过老教材的《平均数》这节课,我当时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的,记得基本上就是按照:出示例题——分析条件问题——引导列式计算——总结规律:总数÷份数=平均数,然后是反复地、机械地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训练。训练题目是书上有什么就训练什么,从没有想过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自然是掌握得非常熟练,凡是能套用公式的题正确率都很高。但对稍有变化的题,错误率也相当高。如当学生在做:学校图书室一周5天向学生出借图书,其中科技书出借了250本,文艺类书出借了368本,其它书342本,求图书室平均每天出借图书多少本?有一部分学生列式成(250+368+342)÷3。当时我也没有过多去考虑为什么?更没有怀疑自己的教学有问题,只是一味地埋怨学生学习不用心,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真是够苯的。

现在看了吴正宪老师的《平均数》一课的教学设计,才深深感到当时自己的教学确实存在好多问题,课上我只重视学生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这一知识点,教学中急于把规律抛给学生,天真地以为孩子只要掌握了这个数量关系式,就能解决求平均数的所有问题了。却忽视了八、九岁的孩子他们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均数?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平均数?这才是孩子们所需要的。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让求平均数的方法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再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相信,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自己一定会因“远程研修”的学习,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5

教学完这节课后,我进行了认真地反思,下面我主要从本节课的优点、存在问题和我的收获三方面来谈一谈对本节课的反思内容。

优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不管是探索新知部分还是练习巩固部分,都为“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这一重、难点展开,力争每个教学内容都踩在教学目标的点上。

二、练习安排充分让学生参与,并加入判断题练习。

练习1:笔筒操作题,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练习2:估算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注重学生动脑思考根据平均数的规律解决问题;

练习3:判断对错,注重学生的动口说,让学生的学习外显于语言;

练习4: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计算,注重学生的独立动手解题能力。总之,练习的设计充分让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一个学生对教学重难点都得到巩固、深化。

三、问题设计细化,引导自然到位。上这节课之前的每一天,教案都在不断修改,问题的设计都在不断改变、改进,总在思考,某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提出,学生会更明确,引导会更到位,对问题的揣摩细化到每一个词、每一个字。例:在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运用移多补少法求出男生套圈的平均数时,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用移多补少法,因为还没学,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可以用这种方法,再总结出移多补少法。那么这个问题到底该怎样引导提出呢?我反复揣摩、思考,最后对学生提出:我们怎样移动方块能一眼看出4名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知道要用移多补少法。确实,问题设计细化,能够使引导自然到位。

存在问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但不要急于求成。

本节课在教学“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时,经讨论、探究得出4名男生套圈的`平均数是7,接着让学生讨论平均数“7”和每个男生套圈个数间的关系。学生说到:7是中间数、7比9小比6大。学生说到这里,其实已经把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的规律说的很清楚了,但作教师的却还不满足,总想让学生总结的和老师教案所预设的准确的数学语言一样,实际上,又喊了两个学生总结,也还是不能像老师所想像的一样能够准确运用难度较大的数学语言。其实这时,学生表达完正确的规律意思后,教师接着出示准确的数学语言规律,让学生大声读一读,教学效果就会很好,不应急于求成。因此,有难度的数学语言,对学生的培养一定要循序渐进。

二、在教学过程中没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学生为本。

由于上课时使用的预案是多次修改后形成的,所以在上课时感到自己的思想不够灵动,不敢对教案擅自改动,一旦教学实际与原来的教学设计有出入,心中就有些紧张着急。

在进行练习2时,请学生估测三条丝带的范围,学生估测的数值不对,不符合平均数的规律。这时,教师就有些紧张,因为备课时根本没有想到学生对此题的估测会出现问题。其实,这时,教师正好可以借机再强调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的规律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估测,这样,既能起到强调难点的作用、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解答此题,使难点迎刃而解。结果呢,教师因为教学实际和教学预案不一样,一着急,草草了事,这一环节就略显紧张和不踏实。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我也有困惑:首先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合作讨论、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其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6

在学完平均数这一内容后,我出示了一个开放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我设计了一个表格,内容是三个同学三次的数学成绩:小明(第一次:63第二次84第三次90)小红(第一次:82第二次78第三次80)小强(第一次:96第二次81第三次66)。请判断这三个同学中,哪个同学的数学成绩比较好。我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以下是同学们的一些想法。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学习成绩好,因为他的数学成绩一直上升。而小红的.成绩没有上升,小强就更不稳定了,虽然他的平均分是最高的,但是他的学习成绩会一直往下降。他说完后,我及时问同学们他是选择一个什么角度来判断的,同学们说出进步和退步趋势。有的同学按照平均分数来判断认为小强的成绩好,我也及时给予肯定。

还有一些同学认为小红的三次成绩比较稳定……同学们越说积极性越高,思维越活跃,课堂气氛十分热烈,甚至有的同学用到了其他比赛中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比赛规则。我对同学们的各种想法都及时进行了评价和鼓励,并让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在数学和做人方面有哪些收获?如何评价自己、同学、老师在这节课中的表现?同学们认识到了对待一件事情,不要片面的去看,要从多角度分析,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7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须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 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成功发射的辉煌场面,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生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体地位,创造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呈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习了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平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学生感到:今天学习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习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能和爱好的学生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习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习,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练习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平均数应用题中,学生常常将两个平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平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4.再让学生比眼力,猜测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最高?

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学生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8

平均数教学是统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平均数的知识,以前总是把它当作一种典型应用题来教学的,即所谓的求平均数应用题。但是,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怎样才能使三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平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在两个笔筒里放着7枝笔和5枝笔,让学生帮整理成每个笔筒的笔一样多,引出一个结论: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所以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移笔”导入,自然的引出“平均数”概念,并巧妙地使学生直观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设计了小明的身高为127厘米,一天他来到一个池塘边玩,看见池塘边有个木牌,木牌上写着:这个池塘的平均水深为1米。小明看了高兴地说:我在池塘里玩水一定不会淹死的?请问你认为小明的看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从对“平均水深”的理解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9

教学片段:

师:你有什么方法求出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自身试一试,并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

(师出示要求:独立试一试,再在小组里交流,说说自身这种方法的过程,并比较自身与同组同学方法之间的不同之处。)

(同学独立考虑,进行交流后反馈。)

生1:我们以前学过求“2+3+4+5+6+7+8”这样的加法,就是把大与小分一分,使每个数一样多,所以,我就想到把这些数分一分,多的给少的几个,把小红的1个给小兰,小明给小亮2个,他们四人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

师:刚才小A说得非常好,还联系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求几个数和的简便方法,真不错!他的方法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移多补少(电脑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谁来解释一下,移多补少这个词的意思?

生2:把多的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大家一样多。

师:解释得真好!求平均数还有跟刚才这个同学不一样的方法?

生3:我把他们四人收集的个数都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四份。(14+12+11+15)÷4=13(个)

师:(板书:(14+12+11+15)÷4=13(个))哪些同学也是这样算的?你能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4:要使每个人一样多,只要平均分就可以了,所以我先把四个人收集的合在一起,再除以4。

师:这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先合再分。“先合”就是刚才两位同学说的:把四人收集的合在一起,求四人总数;“再分”就是再平均分。这样也能使四人一样多。

生5:我还有一种方法:因为四个人收集的都在10瓶以上,我就把10先不看,多出来的局部: 4+2+1+5=12(个),再把多的平均分成四份:12÷4=3(个)所以平均每人就是:10+3=13(个)。

师:哦。老师还是不怎么明白。谁能再说一遍?

生6:就是找一个数10,四个人收集的数都减去这个数,多出来数平均分,再加原来这个数,这样计算的话,数字比较,计算的时候比较方便。他取的是10,我也可以取11,算出来是一样的。

师:解释得真不错!这种方法我们也给他取个名:找基准数。找到一个基准数,大家都以这个数为规范,多出来的局部平均分,再加上基准数。就象小B说的,基准数可以是多个的,但一般我们取整十整百……数时计算会更简便一些。

生7:我算过了,取了12,算出来结果也是13个,而且比我刚才用的先合后分的方法更简单。

师:我们有这么多求出平均数的方法。你觉得哪一种你比较喜欢?

生8:我觉得都好的。但是,移多补少的方法会看不出来要移多少个。

生9:我觉得计算大数的平均数时,找基数的方法会简单一点,但是不要忘了加到基准数上去。

师:老师也同意这些同学的说法。移多补少的.方法与找基准数的方法是相通的,找好一个基准数后,就是把多的局部拿出来补给少的,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在运用时,你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

(练习:基础练习与拓展。)

(其中的一道拓展题:三(5)班图书角有书86本,三(6)班图书角有书104本,现在学校要将50本新书分给这两个班,怎样分能使两个班的图书一样多?)

生1:我把所有的书都加起来,再平均分给两个班。(86+104+50)÷2=120(本)。这样,五班就分到了:120-86=34(本),六班就得到了:120-104=16(本)。

生2:我把(6)班比(5)班多的书与50本合在一起,再平均分给两个班。

(104-86+50)÷2=34(本),因此,六班就分得34本,而五班实际上只分得了:34-18=16(本)。

生3:我想:六班比五班多18本,先从50本中拿出18本给了五班,再把剩下的平均分。104-86=18(本),(50-18)÷2=16(本),所以,五班实际得到了16+18=34(本)。

生4:我把六班比五班多18本先平均分成2份,把其中一份给五班,使两班同样多。再把50本平均分,这样,六得到:25-9=16(本),五班得到:25+9=34(本)。

生5:我跟生3差不多,先把50本给少的五班,这时五班比六班多:86+50-104=32(本),再把多的平均分成2份,每班一份,六班就只得了:32÷2=16(本),五班得了:50-16=34(本)。

生6:我先把五班和六班原有的书平均分:(104+86)÷2=95(本),再把50本平均分:50÷2=25(本),95+25=120(本),120-104=16(本)就是六班分得的书的数量。

师:(方法一到方法六板书。)这六位同学说的方法都很不错,都有自身不同的见解。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五种方法,哪几种是同类型的?

生1:我觉得第一种方法与其它方法不是很一样,他是先合再分的。

生2:我也觉得,方法一是先合再分,而其它好象是移多补少。

生3:我觉得第六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是差不多的,先合起来求平均数,再平均分。

师:方法一与方法六有相通之处,先合在一起,再求平均数。方法二到方法五,其实都找了一个基数,再移多补少。如:方法二(画线段图),把六班看得和五班一样多,即找了基准数86,再把多的平均分,就是把多的移给少的。同样道理,方法三……

反思:

在做这道拓展题之前,我有点担心同学会遇到困难,想提示同学怎么来考虑这个问题,转念一想,我应该充沛相信同学的能力,同学可能会有比我更好的方法,让他们自身去尝试一下也未必不可,于是就出现了上面这些解法。假如在解题前我作一些提示,或许方法会少一些,先不论这些方法的优与劣,同学的思维是发散的、积极的。在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时,充沛暴露同学的思维,让同学在独立考虑后交流讨论自身的思路,并比较不同。同学理解了求平均不同方法的内涵与算理,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能有如此多的想法。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是必要的。教师应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向同学提供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协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同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0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要使同学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需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

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胜利发射的辉煌局面,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生活、同学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同学对数学、对教师发生亲近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同学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体地位,发明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沛尊重同学,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同学,使同学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出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身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同学的主动考虑、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同学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习了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由同学自身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平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同学感到:今天学习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溢了骄傲和自豪。

尊重个体差别,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习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同学的差别。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同学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同学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干和喜好的同学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习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习,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同学的.学习需求。在练习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同学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同学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平均数应用题中,同学经常将两个平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平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同学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

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

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

4、再让同学比眼力,猜想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最高?

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同学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同学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1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注重引导学生在故事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三位老师投篮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讨论中,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学习“平均数”的需求。

二、探究学习,理解平均数意义和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

老师的投篮活动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再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平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课件演示,教师直观板书,从感官上理解平均数的由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练习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练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背景下,练习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第一个层次是巩固新知求平均数,通过先估计再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感知平均数的区间,从中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计算3个成员的平均成绩和4个成员的平均成绩,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平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第三个层次是课件设计河流横截面图,让学生直观辨别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

四、拓展延伸,让数学回归生活

课堂小结时再次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现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得到了这节课的真实信息的反馈;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平均数的兴趣。

五、不足与遗憾之处

一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二是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因势利导,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三是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本节课中缺少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四是平均水深和平均寿命这两道说理题,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学生有形成问题,但教师未给予充足的讨论交流时间,教授得不够深刻。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2

《平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相对于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更为关键。

《平均数》这一堂课,在本校上过四次,在商城小学也上过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摸索,但是总觉得不尽人意。平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使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理解、接受,这是需要不断思索的。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套圈比赛的的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平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3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这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平均数”的概念;二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求算术平均数的基本思想是将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都相等,而求得的这个相等的数,就是原来各个数的平均数。数学方法是先求大小不等各数的和,再进行等分,于是概括成:“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在这组数量关系式中,重要的是确定总份数,也就是按什么平均分配的,它是分配的标准。

在引入课题时,设计甲、乙两个小队进行拍球比赛,由于人数不相等,不能用总的拍球数作比较,启发学生想到各组平均每人拍球数作比较,从而引出平均数。不仅引出新课题,更重要的是渗透了数学源于生活实际需要的思想。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来自我们周围的生活,而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是很难想到用求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来定输赢这一方法。因为学生对于平均数这一概念来说还是全新的,我在设计时没有很好的考虑到学生的状况,而想当然的认为学生能想到求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能够想到通过求平均每人拍球数这一方法来定胜负。今后在设计教案时应更多的考虑学生的状况及学生在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求平均数的方法,我放手让学生讨论,是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产生多种想法,从而达到学生的互补。但是讨论结果却只有一种方法,讨论时间只给了3分钟似乎也不够,使人有走过场之感。虽然我最后以合作者身份提出了移多补少的方法,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而我却因为怕教学内容完不成而缩减了这部分的时间,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这再让我一次思考教改下的教学是否就一定得按预先的教学设计完成,能否进行调整?

对于习题的设计,我的目的性十分明确,紧紧围绕求平均数的基础知识,由典型题(求平均每天售出的门票数)到变式题,通过选择题(求小刚家平均每月节水的吨数),强化“总份数”的重要,防止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势,即看到几个数相加就除以几,最后到开放题,让学生预测老师家六月的用电量。老师给的是三月、四月、五月的用电情况统计表,并没有考虑到六月可能因天热用到空调用电量会大增这一实际情况,如能给学生连续几年老师家六月用电情况统计表的话,预测可能会更接近生活实际。可见教师对任何一道习题的设计都应该深思熟虑。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4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

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其实这种方法也能够利用教材上的统计图很好地进行过程的演示;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于是我结合具体的实例“20xx年爸爸的月平均工资是20xx元”和“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是90分”来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一个虚拟的数,而不是具体的真实数。通过学生对句子的解释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表象已经逐步清晰起来。

二、练习具有坡度,循序渐进

第1个层次是引用课本上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算法。第2个层次是计算一年平均每月的用水量,给出4个季度的用水量,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平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拓展题,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语文96,数学93,英语多少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时间的安排及学生的把握不是很好,还有部分同学的计算频频出错,正确率的速度有待提高。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5

问题引导学习,揭示概念本质。

数学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抽象出来的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课堂教学中,要全面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紧抓概念的核心,通过适当的情景设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数学形式体会概念的特征,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核心概念是“加权平均数”,概念的核心是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权即权数或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

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出示了两幅山西、北京两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在班内学习的情景照片,通过这两幅照片,教师设计了计算这两个班的平均人数和平均成绩的问题,激发学生动手活动的热情,从而引入平均数的学习。当学生在计算两个班级的平均分数的问题上出现不同的解法分歧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讨论,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之后,认为在两个班级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式能更好地反映这两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

问题引导学习,揭示概念本质。

数学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抽象出来的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课堂教学中,要全面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紧抓概念的核心,通过适当的情景设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数学形式体会概念的特征,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核心概念是“加权平均数”,概念的核心是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权即权数或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

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出示了两幅山西、北京两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在班内学习的情景照片,通过这两幅照片,教师设计了计算这两个班的平均人数和平均成绩的问题,激发学生动手活动的热情,从而引入平均数的学习。当学生在计算两个班级的平均分数的问题上出现不同的解法分歧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讨论,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之后,认为在两个班级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式能更好地反映这两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2

《求平均数》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在实践中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在其中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同时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培养锻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教案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他们所熟悉、感兴趣的素材组织教学,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适当地调整教材,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学习兴趣,以达到教育较学目标。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教材安排了一个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收集矿泉水瓶的例子,目的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当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清但又无法说清的时候,便会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教师适时恰当引导,能使学生较快进入学习情境,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3

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可以引发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丰富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课堂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的效果。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一节好的数学课让学生得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平均数》这一课时,大致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我以学生熟悉的活经验向学生提问:“猜一猜,发生什么现象?”把学生一下子引入了课堂,使死板的数学题目变得特别有趣、富有密切感,另外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从中感悟截长补短、移多补少的思惟,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沟通了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

二、问题情境,激活思维

新课程强调:“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新课中,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踢毽子比赛入手,使学生感受到人数不相等时,比总数不公平,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提出了不公平?公平?的困惑,掀起学生积极思维的高潮,开始了激烈的讨论,使学生亲身感觉到当两队人数相等时,可以比总数或平均数,人数不等时,只有比较平均数才公平,突出了平均数的比较功能。

三、问题情境,学以致用

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来学习数学知识。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入课堂,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问题情境显得更有现实意义。随堂检测的题目也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种价值。

四、让我感动,令我激动。

学生课堂中展示的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精神,给了我很多启发,在这有一点小高兴,评课时杜校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学习素材丰富,学生体验充分”。要说本节课的不足,在演示上再慢一些,让全体学生都能消化,就更好了,另外,就像张校长在评课中所说,课堂中有部分处理的比较粗,有些快,如果慢一些,再慢一些,学生完成的会更完美。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4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这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平均数”的概念;二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求算术平均数的基本思想是将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都相等,而求得的这个相等的数,就是原来各个数的平均数。数学方法是先求大小不等各数的和,再进行等分,于是概括成:“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在这组数量关系式中,重要的是确定总份数,也就是按什么平均分配的.,它是分配的标准。

在引入课题时,设计甲、乙两个小队进行拍球比赛,由于人数不相等,不能用总的拍球数作比较,启发学生想到各组平均每人拍球数作比较,从而引出平均数。不仅引出新课题,更重要的是渗透了数学源于生活实际需要的思想。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来自我们周围的生活,而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是很难想到用求平均每人拍球的个数来定输赢这一方法。因为学生对于平均数这一概念来说还是全新的,我在设计时没有很好的考虑到学生的状况,而想当然的认为学生能想到求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能够想到通过求平均每人拍球数这一方法来定胜负。今后在设计教案时应更多的考虑学生的状况及学生在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求平均数的方法,我放手让学生讨论,是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产生多种想法,从而达到学生的互补。但是讨论结果却只有一种方法,讨论时间只给了3分钟似乎也不够,使人有走过场之感。虽然我最后以合作者身份提出了移多补少的方法,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而我却因为怕教学内容完不成而缩减了这部分的时间,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这再让我一次思考教改下的教学是否就一定得按预先的教学设计完成,能否进行调整?

对于习题的设计,我的目的性十分明确,紧紧围绕求平均数的基础知识,由典型题(求平均每天售出的门票数)到变式题,通过选择题(求小刚家平均每月节水的吨数),强化“总份数”的重要,防止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势,即看到几个数相加就除以几,最后到开放题,让学生预测老师家六月的用电量。老师给的是三月、四月、五月的用电情况统计表,并没有考虑到六月可能因天热用到空调用电量会大增这一实际情况,如能给学生连续几年老师家六月用电情况统计表的话,预测可能会更接近生活实际。可见教师对任何一道习题的设计都应该深思熟虑。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5

教学片段:

师:你有什么方法求出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自身试一试,并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

(师出示要求:独立试一试,再在小组里交流,说说自身这种方法的过程,并比较自身与同组同学方法之间的不同之处。)

(同学独立考虑,进行交流后反馈。)

生1:我们以前学过求“2+3+4+5+6+7+8”这样的加法,就是把大与小分一分,使每个数一样多,所以,我就想到把这些数分一分,多的给少的几个,把小红的1个给小兰,小明给小亮2个,他们四人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

师:刚才小A说得非常好,还联系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求几个数和的简便方法,真不错!他的方法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移多补少(电脑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谁来解释一下,移多补少这个词的意思?

生2:把多的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大家一样多。

师:解释得真好!求平均数还有跟刚才这个同学不一样的方法?

生3:我把他们四人收集的个数都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四份。(14+12+11+15)÷4=13(个)

师:(板书:(14+12+11+15)÷4=13(个))哪些同学也是这样算的?你能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4:要使每个人一样多,只要平均分就可以了,所以我先把四个人收集的合在一起,再除以4。

师:这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先合再分。“先合”就是刚才两位同学说的:把四人收集的合在一起,求四人总数;“再分”就是再平均分。这样也能使四人一样多。

生5:我还有一种方法:因为四个人收集的都在10瓶以上,我就把10先不看,多出来的局部: 4+2+1+5=12(个),再把多的平均分成四份:12÷4=3(个)所以平均每人就是:10+3=13(个)。

师:哦。老师还是不怎么明白。谁能再说一遍?

生6:就是找一个数10,四个人收集的数都减去这个数,多出来数平均分,再加原来这个数,这样计算的话,数字比较,计算的时候比较方便。他取的是10,我也可以取11,算出来是一样的。

师:解释得真不错!这种方法我们也给他取个名:找基准数。找到一个基准数,大家都以这个数为规范,多出来的局部平均分,再加上基准数。就象小B说的,基准数可以是多个的,但一般我们取整十整百……数时计算会更简便一些。

生7:我算过了,取了12,算出来结果也是13个,而且比我刚才用的先合后分的方法更简单。

师:我们有这么多求出平均数的方法。你觉得哪一种你比较喜欢?

生8:我觉得都好的。但是,移多补少的方法会看不出来要移多少个。

生9:我觉得计算大数的平均数时,找基数的方法会简单一点,但是不要忘了加到基准数上去。

师:老师也同意这些同学的说法。移多补少的方法与找基准数的方法是相通的,找好一个基准数后,就是把多的局部拿出来补给少的,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在运用时,你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

(练习:基础练习与拓展。)

(其中的一道拓展题:三(5)班图书角有书86本,三(6)班图书角有书104本,现在学校要将50本新书分给这两个班,怎样分能使两个班的图书一样多?)

生1:我把所有的书都加起来,再平均分给两个班。(86+104+50)÷2=120(本)。这样,五班就分到了:120-86=34(本),六班就得到了:120-104=16(本)。

生2:我把(6)班比(5)班多的书与50本合在一起,再平均分给两个班。

(104-86+50)÷2=34(本),因此,六班就分得34本,而五班实际上只分得了:34-18=16(本)。

生3:我想:六班比五班多18本,先从50本中拿出18本给了五班,再把剩下的平均分。104-86=18(本),(50-18)÷2=16(本),所以,五班实际得到了16+18=34(本)。

生4:我把六班比五班多18本先平均分成2份,把其中一份给五班,使两班同样多。再把50本平均分,这样,六得到:25-9=16(本),五班得到:25+9=34(本)。

生5:我跟生3差不多,先把50本给少的五班,这时五班比六班多:86+50-104=32(本),再把多的平均分成2份,每班一份,六班就只得了:32÷2=16(本),五班得了:50-16=34(本)。

生6:我先把五班和六班原有的书平均分:(104+86)÷2=95(本),再把50本平均分:50÷2=25(本),95+25=120(本),120-104=16(本)就是六班分得的书的.数量。

师:(方法一到方法六板书。)这六位同学说的方法都很不错,都有自身不同的见解。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五种方法,哪几种是同类型的?

生1:我觉得第一种方法与其它方法不是很一样,他是先合再分的。

生2:我也觉得,方法一是先合再分,而其它好象是移多补少。

生3:我觉得第六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是差不多的,先合起来求平均数,再平均分。

师:方法一与方法六有相通之处,先合在一起,再求平均数。方法二到方法五,其实都找了一个基数,再移多补少。如:方法二(画线段图),把六班看得和五班一样多,即找了基准数86,再把多的平均分,就是把多的移给少的。同样道理,方法三……

反思:

在做这道拓展题之前,我有点担心同学会遇到困难,想提示同学怎么来考虑这个问题,转念一想,我应该充沛相信同学的能力,同学可能会有比我更好的方法,让他们自身去尝试一下也未必不可,于是就出现了上面这些解法。假如在解题前我作一些提示,或许方法会少一些,先不论这些方法的优与劣,同学的思维是发散的、积极的。在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时,充沛暴露同学的思维,让同学在独立考虑后交流讨论自身的思路,并比较不同。同学理解了求平均不同方法的内涵与算理,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能有如此多的想法。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是必要的。教师应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向同学提供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协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同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6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注重引导学生在故事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三位老师投篮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讨论中,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学习“平均数”的需求。

二、探究学习,理解平均数意义和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

老师的投篮活动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再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平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课件演示,教师直观板书,从感官上理解平均数的由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练习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练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背景下,练习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第一个层次是巩固新知求平均数,通过先估计再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感知平均数的区间,从中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计算3个成员的平均成绩和4个成员的平均成绩,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平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第三个层次是课件设计河流横截面图,让学生直观辨别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

四、拓展延伸,让数学回归生活

课堂小结时再次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现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得到了这节课的真实信息的反馈;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平均数的兴趣。

五、不足与遗憾之处

一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二是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因势利导,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三是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本节课中缺少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四是平均水深和平均寿命这两道说理题,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学生有形成问题,但教师未给予充足的讨论交流时间,教授得不够深刻。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7

平均数作为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无处不在,同学们在以往的生活中是有一定的接触的,在三年级的时候曾经简单的涉及到过。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重点是体会理解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因此,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本节课在设计之初,是要将平均数的比较和用部分的平均数去推测全体的情况结合在一起上,用一个相同的可以连续的情景进行过渡,中间还涉及到一个新的概念步幅。实际在上下来以后,发现如下问题

1、用部分来推测全体情况的实际体验过后,没有及时进行提炼,学生对这一体验所获得的经验比较模糊,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

2、在两组同类数据要进行比较时,由于个数的不同,直接进行总数的比较没有意义,所以要转化成平均数来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单位往往是复合单位,不像小时,吨,升等单个单位。

3、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涉及到只有架次没有具体的时间不能比时,应该及时的追问,总数不能比,那怎么办?应该及时的总结学生的发言。

4、在列出21633=721(架次)56427=806(架次)时,应该让学生来说一说算式的含义,渗透强化平均数的概念。在比较721<806时,渗透比较两个数的单位必须是相同的。

5、从局部推算整体的讨论中,知道五一十一的平均起降次数,可不可以推算出五月和十月的总体起降次数?这里应该加强过渡铺垫,通过平均数能否算总数?十一的平均数代表的是十一7天期间的一般水平,由于十一期间是假期,乘客的流量相对平时较大,所以用十一的平均数来推算十月的总流量的误差太大,不适用。那么,用十月普通一个星期的平均数可以吗?也不行,应为在十月里有一个7天的.假期,假期后的流量会有明显减少,普通星期的平均数去推算十月,误差也会很大。那么用6月的一个普通星期的平均数可以吗?可以,应为6月是普通月,流量比较稳定。最后推测出的结果误差小。

6、每一个平均数的算出都要说出它的含义,要体现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7、在第一部分平均数的比较时,缺失一定的巩固练习,最好再有一些的数据的特点,可以渗透移多补少的思想。

8、在讲授步幅时,对于步幅这一新的概念没有做到详细的解释。应当在出现步幅的概念是,先问问同学们对步幅的认识,从他们已有的认识出发,一步一步的引导出具体步幅是从一只脚尖到另一只脚尖或者一只脚的脚跟到另一只脚的脚跟之间的距离,叫做步幅。

9、本课的定位缺少与单元目标之间的沟通,本课是应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那么在本课中,应该体现出本单元中所有涉及到的概念,比如说移多补少,平均数,求总平分等等。重点对平均数的比较和用部分推测整体的体会,要进行适当的强调,和应用这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10、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每一环节之间的衔接,我的引导语如果能有更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那就更好了。每一环节之间要有有效果的总结,来体现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在最后总结回顾本堂课内容的时候,就会减少出现学生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避免冷场。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1)就本论本,不能很恰当地列举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例子,以具体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创设问题情景,提示概念:

(2)不能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有思维含量的数学引导学生对“权”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

(3)过分强调知识人获得,忽略了统计思想的提示和统计观念的建立;

(4)对前两个学段中学生已经具的的相关平均数的知识经验了解不足,致使引入的问题太过简单或难度要求过高,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蝗问题:

(1)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同时受认知水平的影响,对抽象的“权”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会有困难;

(2)尽管在第一、二学段已经学习了统计的简单知识,但对统计的意义和统计思想的理解尚处在比较粗浅的认识层面,另之对“权”理解的困难,所以可能会感到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比较抽象,缺少学习的激情。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9

平均数的练习课”是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统计表及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并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用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数学问题。本节教材中的几个题目,都是以应用题的方式呈现,学生用“总数÷份数=平均数”的方法即可解决。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解决此类问题不是很难的。因为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经常接触到求平均数的问题,已有一定的感知。所以在四年级安排求平均数的练习是合适的,符合学生的实际。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问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因而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参与中学会数学思考,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发挥。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0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须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 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成功发射的辉煌场面,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生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体地位,创造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呈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习了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平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学生感到:今天学习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习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能和爱好的学生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习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习,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练习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平均数应用题中,学生常常将两个平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平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4.再让学生比眼力,猜测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最高?

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学生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1

我教过老教材的《平均数》这节课,我当时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的,记得基本上就是按照:出示例题——分析条件问题——引导列式计算——总结规律:总数÷份数=平均数,然后是反复地、机械地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训练。训练题目是书上有什么就训练什么,从没有想过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自然是掌握得非常熟练,凡是能套用公式的题正确率都很高。但对稍有变化的题,错误率也相当高。如当学生在做:学校图书室一周5天向学生出借图书,其中科技书出借了250本,文艺类书出借了368本,其它书342本,求图书室平均每天出借图书多少本?有一部分学生列式成(250+368+342)÷3。当时我也没有过多去考虑为什么?更没有怀疑自己的教学有问题,只是一味地埋怨学生学习不用心,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真是够苯的。

现在看了吴正宪老师的《平均数》一课的教学设计,才深深感到当时自己的教学确实存在好多问题,课上我只重视学生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这一知识点,教学中急于把规律抛给学生,天真地以为孩子只要掌握了这个数量关系式,就能解决求平均数的所有问题了。却忽视了八、九岁的孩子他们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均数?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平均数?这才是孩子们所需要的。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让求平均数的方法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再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相信,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自己一定会因“远程研修”的学习,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2

课堂是通过学生、教师多向对话探求真理的地方,要使课堂达到有效的境界,就必须以尊重为保障。正因为张老师在课堂上做到了“尊重学生、尊重教材”,因而他的课堂有效而充满活力,具体表现为:

在学生层面上,张老师做到“尊重学生,心中有人”。课堂教学中,张老师始终将学生视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致力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教师对学生这一生命个体的尊重,主要体现在预设了简约有效的教学流程上。齐老师对教材的'尊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重难点,合理组织课堂教学;二是深度开发教材资源,张老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适时补充资料,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为课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课堂中,张老师没有一开始就出示教材的例子,而是从孩子们熟悉的投蓝球比赛引入:我投5个,记作5;小平5个,小立3个。师:什么数可以代表他俩的整体水平?自然的引入“移多补少”的方法。接着老师又问:你还有别的办法吗?生:5+3=8,8/2=4。老师引导得出:合并平分,让学生初步感受平均数。接着是3个人和4个人投球的情况,让学生再次感悟平均数。这时,老师问:谁能不计算就能猜猜他们的平均数?引导学生说:会比2大,会比8小。然后请学生算出平均数。接着,张老师还举出生活中许多有关平均数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

听着居老师的课如沐春风,他让我看到课堂教学只有尊重学生,尊重教材,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高效。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3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

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其实这种方法也能够利用教材上的统计图很好地进行过程的演示;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于是我结合具体的实例“20xx年爸爸的月平均工资是20xx元”和“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是90分”来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一个虚拟的数,而不是具体的真实数。通过学生对句子的解释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表象已经逐步清晰起来。

二、练习具有坡度,循序渐进

第1个层次是引用课本上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算法。第2个层次是计算一年平均每月的用水量,给出4个季度的用水量,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平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拓展题,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语文96,数学93,英语多少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时间的安排及学生的把握不是很好,还有部分同学的计算频频出错,正确率的速度有待提高。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4

教学完这节课后,我进行了认真地反思,下面我主要从本节课的优点、存在问题和我的收获三方面来谈一谈对本节课的反思内容。

优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不管是探索新知部分还是练习巩固部分,都为“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这一重、难点展开,力争每个教学内容都踩在教学目标的点上。

二、练习安排充分让学生参与,并加入判断题练习。

练习1:笔筒操作题,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练习2:估算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注重学生动脑思考根据平均数的规律解决问题;

练习3:判断对错,注重学生的动口说,让学生的学习外显于语言;

练习4: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计算,注重学生的'独立动手解题能力。总之,练习的设计充分让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一个学生对教学重难点都得到巩固、深化。

三、问题设计细化,引导自然到位。上这节课之前的每一天,教案都在不断修改,问题的设计都在不断改变、改进,总在思考,某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提出,学生会更明确,引导会更到位,对问题的揣摩细化到每一个词、每一个字。例:在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运用移多补少法求出男生套圈的平均数时,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用移多补少法,因为还没学,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可以用这种方法,再总结出移多补少法。那么这个问题到底该怎样引导提出呢?我反复揣摩、思考,最后对学生提出:我们怎样移动方块能一眼看出4名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知道要用移多补少法。确实,问题设计细化,能够使引导自然到位。

存在问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但不要急于求成。

本节课在教学“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时,经讨论、探究得出4名男生套圈的平均数是7,接着让学生讨论平均数“7”和每个男生套圈个数间的关系。学生说到:7是中间数、7比9小比6大。学生说到这里,其实已经把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的规律说的很清楚了,但作教师的却还不满足,总想让学生总结的和老师教案所预设的准确的数学语言一样,实际上,又喊了两个学生总结,也还是不能像老师所想像的一样能够准确运用难度较大的数学语言。其实这时,学生表达完正确的规律意思后,教师接着出示准确的数学语言规律,让学生大声读一读,教学效果就会很好,不应急于求成。因此,有难度的数学语言,对学生的培养一定要循序渐进。

二、在教学过程中没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学生为本。

由于上课时使用的预案是多次修改后形成的,所以在上课时感到自己的思想不够灵动,不敢对教案擅自改动,一旦教学实际与原来的教学设计有出入,心中就有些紧张着急。

在进行练习2时,请学生估测三条丝带的范围,学生估测的数值不对,不符合平均数的规律。这时,教师就有些紧张,因为备课时根本没有想到学生对此题的估测会出现问题。其实,这时,教师正好可以借机再强调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的规律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估测,这样,既能起到强调难点的作用、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解答此题,使难点迎刃而解。结果呢,教师因为教学实际和教学预案不一样,一着急,草草了事,这一环节就略显紧张和不踏实。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我也有困惑:首先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合作讨论、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其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5

一、与老教材的区别

1、人教版老教材出现在第十册,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简单的统计》中。苏教版老教材出现在第九册,五年级上第七单元《简单的统计》中。

2、虽然两个版本老教材中平均数的教学都是在统计这一单元出现,但是在教学中都以相对独立的板块出现,不管是例题还是习题的设计都是以训练学生会求平均数为主,而且在计算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平均数的意义、价值、与统计学的关系在老教材中不能充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也是更注重解题能力的训练。

二、在课堂中渗透统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制订中就十分强调要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节课对于平均数这一统计量的.教学不能只关注如何求平均数,那只能是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而更应该让学生感受平均数作为一个统计特征数的意义及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我们知道统计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当然一种观念的建立光靠讲是不行的,而是要让学生有数据意识,需要让其真实经历数据统计的全过程。具体在课堂中,我做了以下几点:(1)统计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靠课堂教学,老师在课前就让学生进行了一些统计活动,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2)指导孩子收集了一些平均数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让学生经历、感受统计的一般步骤。

统计的一般步骤是:先明确统计目的,接着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最后分析研究数据,求出所需特征数,通过特征数找出调查对象的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趋势。课堂上我试图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因此设计了“如果想知道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怎么办?”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先明确统计目的,接着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最后分析研究数据,得出平均数,让学生感受班级同学身高的一般水平,整个过程学生都真实经历了。

3、课堂中一直在渗透统计思想。

课堂中老师统计思想的渗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调查思想的渗透。调查是整个统计的基础,所有的统计计算及研究都是在原始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只有搞好统计调查,并确保调查资料的真实性,才能保证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及其价值。(2)比较思想的渗透。统计工作不能孤立地进行,每个结论都在比较中得出。另外,没有比较就没有丰富的统计方法,就没有统计科学及其研究,就没有统计的价值,也就没有统计。(3)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思想。统计作为一门应用科学,与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从老师、学生收集的例子中也能感受到这一点,如老师出示了孩子科学课中应用折线统计图的例子,学生自己统计了各单元考试成绩。

下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设计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均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4年下册第8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2.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

    平均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三合镇金鸡小学:冯涛 [教材分析] 《平均数》这个内容被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让学生学习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

    《平均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平均 数 织金县 中寨乡 核桃小学 李红霞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9~50页例3和“练一练”,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

    人教三年级下册面积教学设计

    《面积》教学设计 乌鲁木齐市第93小学陈艳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涂一涂等活动中,理解面积的意义,形......

    三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

    三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内涵、特点。 2. 会运用平均数的特征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建构概念 1.李俊平3分钟各投中5个......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 娄底市 双峰县 甘棠中心小学 王小吾 一、教材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单元第二节平均数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平均数是统计中......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西龙岗小学 黄剑波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提高分析与推理能力,以及将数学知识引......

    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P92-94页 导学目标: 1.在丰富具体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2. 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