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328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在改革开放以来,我的服装产业发展迅速,在满足本国需求的同时,我国的服装已远销海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加强创新,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加强监管力度,保证服装产业的长足发展。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服装的设计教育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服装业对于设计类人才的需求,这使得我国的服装产量虽然非常大,但是其设计水平却不够高。这就对服装服装设计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学过程中,只有以创新的思维来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进行改革,才能够真正培养出服装业的优秀设计人才,为我国服装行业的继续向前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关键词:服装设计
创新思维
现代服装
教学改革
一、为什么要对现代服装设计教学进行改革
(一)对现代服装设计教学进行改革是社会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服装在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在改革开放以来,服装产业在社会的高度重视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服装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服装设计教育培养出的专业型设计人才一直是其坚强的后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由于服装行业各类人才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了面向世界的服装设计与生产的重要基地。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现在的服装企业中,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就有一万三千余家,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逐渐将服装的生产与加工基地转移到中国等西方国家。在去年中,我国仅欧美服装出口额就已经突破了200亿美元。由于不同国家国情的差异,我国不能象英美等西方国家一样把培养创意型服装设计人才作为我国服装设计教育的主要目标,而是应该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把培养我国服装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当前服装设计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要提高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对于专业理论基础与设计技术,全面挖掘不同学生的潜能,使其可以在毕业后适应服装设计行业的不同职位对人才的要求。只有在充分了解我国服装行业现状的情况下对服装设计教育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才能够让我国服装教育真正成为使得服装产业平衡发展的人才保证,让这一关系着国民经济实力的重要产业得到持续的发展。
(二)我国服装设计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服装设计教育从上世纪末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整体的发展过程中,服装设计教育实现了多个跨越,从以艺术为主的简单服装设计教育跨越到了与国际接轨的设计概念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育,从传统的理论性教学跨越到了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体系教学,在不断摸索与创新的过程中,我国培养出了大量的服装设计类人才。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当前的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产业的发现依然有着许多难以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服装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服装工业发展迅速,在全球的服装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在另一方面,当前的服装设计教育难以与新技术、新科研成果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其教学水平与教学技术难以达到更高的标准,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引导产业科技的发展。这些突出问题使得我国虽然是服装大国,但是服装产品的附加值却很低,国际市场竞争力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在我国教育部最新颁布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分类目录中,服装设计专业作为艺术设计大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和别的专业方向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许多专业方向例如环艺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装潢设计等,在设计草图实施后,设计就算完成,其产品的生产过程并不是工业流水线式的生产,大多是个体式生产,消费者是被动消费这些产品的。设计者所设计出产品的个体化和共性化远远超过了其群体化与共性化倾向。其主体是设计出的产品,设计与消费是一个单项的过程。服装设计则不一样,其设计包括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其产品最终完成销售才是设计的终结。消费者是这个过程的主体。因此,产品的设计者不仅要考虑自身所设计产品的个性化,更要考虑自己所设计的产品在生产与销售的过程中可能面对的问题,服装的设计和消费并不是单项过程,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个双向过程。服装设计教育的这些特点决定着它与艺术教育本质上的不同。在如今的服装设计课程中,技术课程占到了将近一半。正是由于服装设计专业的这种特殊性,使得服装设计教育不应该仅仅考虑现有的传统教学内容,而是应该把培养出适应现代服装工业生产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自己教学最本质的目标。然而,由于我国服装设计教育体制的不健全,使得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服装产业的存在着脱节,严重影响这方面人才的就业情况。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对现有的服装设计教育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是培养出适应服装工业发展人才的根本途径。课程改革是指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实践环节等环节进行必要的创新与调整,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对课程进行改革,其包含着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与观念,体现了教育教学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服装设计教育的课程改革上,要以相关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以把学生的核心能力与价值作为培养目标。所以,在课程改革中要对社会性与时间性有所突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对其潜能进行挖掘,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三、创新思维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对教学内容与课程进行合理设置
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综合课程与辅助课程三大类。服装工艺、服装裁剪与服装绘画作为传统的三大基础课程,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些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些科目。比如,在构成课中,不仅要对学生程式化的比例裁剪进行严格要求,还要增加立体裁剪的分量,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进行服装设计。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学生对于新技术的掌握,只有学生充分掌握新技术,才能够在毕业以后更好的适应岗位。当前,服装CAD的使用非常广泛,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的服装设计软件。综合课程的关键主要是将不同相关的科目进行融会贯通和相互配合,并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将色彩课与面料课打通来上,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于设计整体感和材料搭配感的把握。综合课程还包括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辅助课程主要包括服装流行与发展、艺术欣赏、市场调研等,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增加设计元素中的文化底蕴。服装业瞬息万变,服装设计的教学内容也应紧跟潮流,这对教师的知识更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服装面料的教学,由于教材里的面料品种过于陈旧,又缺乏图片,何况图片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触觉,因此需要教师准备多种的流行材质给学生认识,也要求学生自己收集多种面料,加强对面料的鉴别和感受能力。
(二)调整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现有的教学观念,接受并适应新的教学观念,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了课堂正真的主人,在课前,我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引起学生对创新设计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观看同类学生的设计作品引起她们竞争的心理,也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激发她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当然,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并不是完全抛弃原有的课堂教学理念,对于传统教学观念中一些好的地方进行保留,不好的地方要认真进行分析,发现其问题所在,避免在新的教学观念下,出现和过去同样的问题。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多学、多做、多练,把握各种材料的属性。使其触发催化创新思维,从而成为创新活动的内驱力。
(三)从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中寻找灵感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在设计中吸取当代艺术以及国内外传统艺术的精髓,树立个人的设计风格。很多著名的时装设计师都善于从绘画艺术中找到灵感。还有其他的服装设计师,从前卫艺术中获得灵感,设计出服装。将当代艺术运用在服装上,适用于青少年和紧追潮流的消费群体,他们对潮流敏感,喜欢标新立异。近年来T薛珊上的印花图案设计,就常常借鉴波普风,抽象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等当代艺术风格。
传统艺术是设计中取之不尽的源泉,让学生多从国内外的传统艺术中寻找灵感,能使设计独树一帜,特别是我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例如将旗袍进行变型,就是最常见的手法。一部电影《花样年华》就能令独具中国元素的旗袍在全世界流行起来。另外还可以从中国各种各样的手工艺中获取灵感,例如剪纸、佛教绘画、、绳结、刺绣等等。
(四)改变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标准
教师对学生设计的作品的认可度应该有包容性,最好能与市场接受程度相结合。可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分成2部分,一部分是企业做项目,一是概念设计。牵着让学生尊重企业品牌的市场定位、风格特征、流行趋势及消费群的需求。后者使学生更懂得创新的意义和目的,更多的对生活社会及未来进行思考和探求,两者综合得出毕业设计的最后分数。学生在校期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种服装设计比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又不要太计较结果,并不是获奖次数最多的学生将来成就越大,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结语
纵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的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不断学习,将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代入到课堂中,让创新二字贯穿与自己的整个教学理念中、贯穿与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真正适合现代服装企业发展的新型专业设计类人才。
小清新文章来源——海内论坛:www.xiexiebang.com 参考文献
[ 1]王震洋.服装创新设计教学初探[ J].职业, 2011年第12期.[2]裴 霞.服装专业创新模式的教学与实践[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第2期.[3]李学伟.从接受美学角度创新服装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年第3期.[4]虞海平.论服装设计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陈先进,丁峰.服装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6]胡俊敏,唐利.浅谈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与教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
第二篇: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我国是服装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服装设计教育作为服装产业的人才培养后盾,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的服装工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规模发展迅速、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更新和引进,服装设计教育已呈现出无法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态势,影响了服装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通过教学改革,创新思维,才能使服装设计教育真正成为服装产业人才的摇篮。
小清新:服装专业、创新思维、现实弊端、改革浅见
一、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1.社会形式的发展要求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与时俱进
装作为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 发展的服装设计教育作为产业的人才后盾,培养着适应产业发展的设计技术力量。今天,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已成为服装设计、生产、加工一体化的面向世界的服装基地,截止去年底,不包括无以计数的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就有1.3万家,而传统的服装强国如英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把服装的加工和生产移到了中国等亚洲国家,据统计,去年我国欧美服装出口额将近两百亿美元。与目前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以培养创意型服装设计人才为主的服装设计教育相比,培养适合于服装工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应该是我国服装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全面的设计技术、对服装工业具有一定认知水平、实践能力较强,拥有成为设计师、工程师、技术管理人员、产品营销人员等不同层面人才的潜能,只有这样,我们的服装教育才可能为服装产业的整体平衡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才能使这一关系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实力的产业可持续发展。应该说,这个教学目标对我国的服装设计教育提出了更宽泛的要求。
2、服装设计教育现状
我国的服装设计教育从八十年代初至今已有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二十几年中服装设计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从单纯的以艺术为主的服装设计教育到设计概念下的服装教育,从完全的课堂教学到逐步重视实践体系的教学,服装设计教育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为我国的服装业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服装设计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与服装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方面我国的服装工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规模发展迅速、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冲击猛烈,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服装设计教育却提供着相对滞后的科研与技术服务,高等教育作为引导产业科技发展的要务在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上体现不够。成为导致我国服装产品附加值仍然不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仍然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分类目录,服装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大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之一,但是比起其它专业方向她又有自身明显的独特性,比如,大多数专业方向诸如环艺设计、广告装潢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等,设计草图实施后,设计即完成,其设计产品本身的生产过程更多的是个体的非工业流水线式的生产,对于大众来说产品是被被动消费,而对于设计者来说,设计的个性化和个体化倾向要远大于它的共性化和群体化倾向,设计产品本身是主体,设计与消费的过程是一个单项过程。服装设计不同,她的设计包含着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过程,设计的产品从构思到完成销售才是设计的终结,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是主体,这使得产品的设计除了考虑自身的个性化以外,更多的是与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不可分割性,服装产品的完成完全依赖工业化的流水线来实现生产目标,产品设计与消费的过程是一个双向过程。这些都决定了服装设计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不同于其他艺术设计教育,它包含了大量的技术课程,在现有的服装设计课程体系中,约占40%的课时量。
基于服装设计专业的特殊性,服装设计教育如何适应现代化服装工业生产的发展,应是服装设计专业重点考虑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服装设计教育在这方面仍然欠缺,特别是其中的服装技术教学,从师资力量、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仍然存在着与服装这个大产业的脱节和不适应,这方面的缺陷已经影响了人才的就业质量。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是实现教育教学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素质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综合载体。课程改革是指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它承载着教育教学的思想和观念,体现了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制约着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师生行为,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性人才。在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方面应充分体现出以相关知识为基础,以核心能力为目标,以职业素质为主线的培养特点。因此,在课程的改革方面就应当突出其社会性和实践性。本文所强调的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主要是指在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主要探索我校服装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它主要包括教学理念的改革、教材课本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等等。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标准化目标的课程教学和课程管理与企业单位的项目任务相互融合,互相渗透,以期觅求课改的良方妙药。三.创新思维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3.1 合理地设置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
服装设计专科课程主要有基础课程,综合课程和辅助课程3大类型。服装工艺,服装裁剪和服装绘画是传统的3大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动手性强的科目,例如在构成课中,除了较为程式化的比例裁剪外,可更多地增加立体裁剪的分量,让学生从直观入手,形象地进行服装造型。另外当今服装CAD的广泛使用也使不少服装设计软件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综合课程的关键主要是将不同相关的科目进行融会贯通和相互配合,并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将色彩课与面料课打通来上,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于设计整体感和材料搭配感的把握。综合课程还包括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
辅助课程主要包括服装流行与发展、艺术欣赏、市场调研等,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增加设计元素中的文化底蕴。服装业瞬息万变,服装设计的教学内容也应紧跟潮流,这对教师的知识更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服装面料的教学,由于教材里的面料品种过于陈旧,又缺乏图片,何况图片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触觉,因此需要教师准备多种的流行材质给学生认识,也要求学生自己收集多种面料,加强对面料的鉴别和感受能力。
3.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营造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应该改变权威式教学,营造一种互相交流的课题气氛,鼓励学生提问,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减少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建立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引起学生对创新设计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观看同类学生的设计作品引起她们竞争的心理,也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激发她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在教学手段上,集合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大量的知识,并学会自己寻找相关的设计资料。有了设计的兴趣,学生才有创新的主动性。让学生从做中学,多做多练,把握各种材料的属性。兴趣有触发催化创新思维的作用,从而成为创新活动的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不要过多地压抑学生的兴奋度,否则会由此断绝了好奇心的生成,从而导致创造欲地下。要在班级学习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在群体的力量下,学生个体会更有创新的积极性。3.3从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中寻找灵感。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在设计中吸取当代艺术以及国内外传统艺术的精髓,树立个人的设计风格。很多著名的时装设计师都善于从绘画艺术中找到灵感。还有其他的服装设计师,从前卫艺术中获得灵感,设计出服装。将当代艺术运用在服装上,适用于青少年和紧追潮流的消费群体,他们对潮流敏感,喜欢标新立异。近年来T薛珊上的印花图案设计,就常常借鉴波普风,抽象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等当代艺术风格。传统艺术是设计中取之不尽的源泉,让学生多从国内外的传统艺术中寻找灵感,能使设计独树一帜,特别是我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例如将旗袍进行变型,就是最常见的手法。一部电影《花样年华》就能令独具中国元素的旗袍在全世界流行起来。另外还可以从中国各种各样的手工艺中获取灵感,例如剪纸、佛教绘画、、绳结、刺绣等等。3.4训练学生多种思维能力
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循序渐进,初期可以从模仿入手,要求学生以市场上现有的或者杂志电视上见到的服装为参考,稍加改变就成了自己的设计。只有足够量的模仿和积累才能擦出创新思维的花火。
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思维、联系思维、逆向思维和收敛思维等。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由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逆向思维是指人们沿着食物的相反方向,用反向探求的方式进行思考。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借助图解或者形象刺激右脑丰富的想象力,去解决问题。联系思维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将一种食物的形象与另一种事物的形象联系起来,探索他们之间的共同的或类似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3.5进行人格的培养
创新人格即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品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他们自信、活力、胆识等个性,才能促成创新。首先,要培养学生时刻保持创新意识,强烈的好奇心,敢疑善疑。让学生多参加大型的服装博览会,多注意贯彻,做好笔记,增强对市场潮流的敏感度,使自己设计的服装更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前瞻性。让学生找一个或者自己喜欢的设计师,阅读他们的传记,观看他们的录像,照片和作品,模仿他们为人的态度和处事的方法。服装设计存在着探索性和独创性,因而失败挫折在所难免。及时成功了也可能遭受非议,但最后却能成为服装是上的经典之作。风靡全球。因此,要培养学生不因循守旧,不迷信书本,同时还应该具有不怕劳苦,不怕失败,不怕讽刺,不怕压制的勇气。毅力和勤奋是创新能力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在创新活动中没有达到成功之前,需要毅力和勤奋使创新活动在困境中持续发展,一些服装设计师大器晚成就是这样的例子。活力是指设计者始终保持一种乐观、振作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稳健的行动能力。服装产品要与市场联系,服装设计不能停留在头脑中,改学生要多于市场、加工厂紧密联系和积极交往。学生对服装设计还应该追求卓越品质。3.6改变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标准
教师对学生设计的作品的认可度应该有包容性,最好能与市场接受程度相结合。可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分成2部分,一部分是企业做项目,一是概念设计。牵着让学生尊重企业品牌的市场定位、风格特征、流行趋势及消费群的需求。后者使学生更懂得创新的意义和目的,更多的对生活社会及未来进行思考和探求,两者综合得出毕业设计的最后分数。学生在校期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种服装设计比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又不要太计较结果,并不是获奖次数最多的学生将来成就越大,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要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能真正有效地培养良好的创新素质不能立竿见影,它将是一个系统工程,更需要能形成一系列与艺术设计创新教育发展所需的相关教育体制、专业理论、师资力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以及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资金投入,最后达到各种教育层次,各个教育环节上的完善。
1.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以适应行业多层次的人才需求。
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职业化教育,注重培养具有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人才。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培养职业能力。如英国累斯特工艺学院和赫特斯费尔特工艺学院,采用“三明治”式教学,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再去工厂实习一年,然后回到学校读一年后毕业。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的课程设置,除大量的服装设计、结构工艺课外,还安排一定的广告宣传、陈列设计、服装编辑、市场营销课程,让学生从中培养自身的能力。我国的服装专业是从工艺美术起步的。重视绘画基础,而专业知识较薄弱,课程设置与教学手段均较单一,学生进入社会后磨合期较长。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加速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新行业不断涌现。人才的流动性更大,新的职业岗位及其技能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缩短学校教学与服装企业要求之间的距离,满足服装行业对多类型、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我们针对人才市场进行了调研,系统分析、研究了不同规格人才岗位群的能力结构,找准人才定位,从而确定教学的内容和层次,用职业化要求强化实践能力,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2.调整专业结构,拓展专业口径,以提高就业率。
入世后,服装产业的国际化,关键在于服装教育的国际化。中国的服装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要与国际接轨,国际化合作办学确为一条捷径。通过教师学生的互访、交流、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国外的先进治学经验,资源共享,以建立“中国自己的国际服装教育体系”为根本目标。展开为现实经济服务的具有国际化特征的服装教育。文章来源——海内论坛: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互联网 ”思维下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
“互联网+”思维下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
摘要: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是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互联网+”背景下传统行业的产业结构有了巨大的变革,因而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也就迫在眉睫了。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题,本文在“互联网+”思维下探讨了课程资源库、多元化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TP39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1-0130-02
一、“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发展
应用型高校是中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形成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其人才培养定位大多是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动手实践能力强,有创新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和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互联网+”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互联网平台与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形成一种全新的形态。“互联网+”影响着传统的地方产业的结构发展,同时也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改革提供了技术手段,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新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教学流程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在“互联网+”思维下的教学改革对应用型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重构,将产业和专业教育相融合,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将会得到全面的创新,由此也将引发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二、应用型高校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合适的知识结构体系及相关教材。应用型高校是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式以及评价标准应具有自身特色。但目前来看,更多的地方应用型高校仍然延续了学术研究型高校的课程体系,以大量的公共课和理论课为主,课程结构不能体现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很难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其次,缺少与应用型本科培养相适应的教材,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较慢,与地方对该领域的需求发展趋势不适应。
2.教学模式单一落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是典型的单向知识的传递。教学过程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没有体现出知识传递、知识内化和知识延伸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封闭了学习资源,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被动的,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意识。
3.实践教学薄弱,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大多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实践教学中更多的是验证型实验,未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实践教学投入的不足和教学质量水平的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会造成学生的能力与产业技术需求的脱节,导致学生无法直接就业。
4.传统教学评价管理体系不完善。高校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结构中是以阶段性成绩为主要依据,采用的是整齐划一的评价模式,单一地通过一次成绩结果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评价体系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不能对每个学生自我学习、思考和实践的学习全过程做出评估和记录。
三、“互联网+”思维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1.通过“互联网+”平台,组织搭建课程资源库。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是以地方建设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对于学校的一些优势和特色学科,高校应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向开放式推进。教师团队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为着眼点,引入最新的成果、技术进行教材的编写,做到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与地方相关产业发展相接轨,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案例库等,构建开放式的课程教学资源库。这种开放式的课程资源库使得学生能及时地获知前沿的科技信息,同时也让高校教学内容在技术先进性和服务地方产业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社会竞争力和影响力。
2.引入“互联网+”教育思维,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互联网+”环境下引入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打破教与学的时空限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前,教师利用“互联网+”的移动网络学习的平台将章节内容划分为若干个任务点,制作小视频上传。视频主要讲授相关原理、概念和思想,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还可针对任务点设置小测试,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课中教学的设计提供参考。课中,教师利用案例式、类比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让课堂变成一个互动教学的场所,达到了知识的内化,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课后,学生还可在移动网络学习的平台上和教师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分层次给出不同的课后作业,完成个性化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完成了从课上到课下的延伸。“互联网+”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使得教学过程中学生从被动式转变为互动式和主动式,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
3.以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加大实践教学改革。“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就是实践教学,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实践教学改革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教学中学生提前自主学习和完成基础性、验证性实验,先让学生把实验和理论内容联系起来,然后教师运用启发式、分组式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小组制定项目驱动型的设计性实验,最后因材施教进行分层式实践教学设计,使得不同实践能力的学生都能完成不同规模和难度系数的项目。课程设计是实验教学的延伸平台,是素质拓展型的教学过程,既能提高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科竞赛平台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开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竞赛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实施有效地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实践能力。毕业设计环节中可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学校和企业利用“互联网+”共同搭建应用创新实践教育平台,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技术和方法在真实情景中进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目的。
4.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机制,构建“互联网+教育评价”体系。现代教育发展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学习,其教学评价体系关注的是教育教学的过程和学习能力锻炼的过程。基于“互联网+”的移动互联网的在线教育学习的平台可通过采集学生访问的次数、观看视频的时间、完成课程作业和参与讨论环节情况等数据来统计出学生学习、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使得教学评价的结果具有了综合性。“互联网+教育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因素、学习过程、学习特长、学习延伸性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
四、结束语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的产业结构发展有了巨大的?革,地方应用型高校只有坚持教学改革,注重课程资源建设,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就一定能为地方培养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能为地方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梁,雨生.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6,(23):162-163.[2]李洲兵,卢本义.“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及模式浅析[J].科技论坛,2017,(1):124-125.[3]刘桂花.浅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J].高教学刊,2017,(1):75-76.[4]朱玲.浅谈互联网+时代将微课、慕课、优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J].高教论坛,2017,(2):98-99.[5]刘坤彪.“互联网+”思维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9):45-48.[6]独孤昌慧,刘恒.“互联网+”下的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3):74-76.[7]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3):70-72.Abstract:The teaching reform of local applied universities is guided by the demand of local industry development.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based on the “Internet +” background.Therefore,the teaching reform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imminent.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the local colleg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reform in the “Internet +” thinking.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teaching,such as curriculum resource base,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l,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and teaching evaluation.Key words:Internet+;applied university;teaching reform
第四篇:创新思维训练题3
升斗量水
一长方形的升斗,它的容积是1升。现在要求你只使用这个升斗,准确地量出0.5升的水。请问应该怎样办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答案:用升斗斜着量就可以做到。
第五篇: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研究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研究考试思考题:
1、思维定势的含义(包括从众定势、经验定势、阿希测试等)
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是思维定势。
1、从众定势
思维定势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从众定势“。“从众“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伙儿,随大流。在“从众定势“的指导下,别人怎样做,我也怎样做;别人怎样想,我也怎样想;用孔夫子的话说,就是“乡愿“之类的人物。人类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就必然要求群体内的个体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首先表现在实践行为方面,其次表现在感情和态度方面,最终表现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然而实际情况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可能长久一致;一旦群体发生了不一致,那怎么办呢?在维持群体不破裂的前提下,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整个群体服从某一权威,与权威保持一致;二是群体中的少数人服从多数人,与多数人保持一致。本来,“个人服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准则只是一个行为上的准则,是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的。然而,这个准则不久便产生了“泛化“,超出个人行动的领域而成为普遍的社会实践原则和个人的思维原则。于是,思维领域中的“从众定势“便逐渐形成了。不论生活在哪种社会、哪个时代,最早提出新观念、发现新事物的,总是极少数人,而对于这极少数人的新观念和新发现,当时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赞同甚至激烈反对的。因为每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相对固定化的模式里,他们很难摆脱早已习惯了的思维框架,对于新事物新观念总有一种天生的抗拒心理。
2、权威定势
思维中的权威定势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来自于后天的社会环境,是外界权威对思维的一种制约。根据我们的研究,权威定势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儿童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二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专业权威“。“人是教育的产物“。来自教育的权威定势使人们逐渐习惯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对权威的言论不加思考地盲信盲从,其结果正如我们传统的“听话教育“那样: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单位听领导的话──而唯独缺少“自我思索、冲破权威、勇于创新“的意识。权威定势形成的第二条途径,是由深厚的专门知识所形成的权威,即“专业权威“。一般来说,由于时间、精力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通常只能在一个或少数几个专业领域内拥有精深的知识,而对于其他大多数领域则知之甚少甚至全然无知;这就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某一领域内的权威确立之后,除了会出现不断强化的情况之外,还会产生“权威泛化“的现象。所谓“权威泛化“,是指把个别专业领域内的权威,不恰当地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之内,这种泛化加剧了人们思维过程的权威定势。
3、经验定势
从思维的角度来说,经验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束缚了思维的广度。这种狭隘性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首先,经验具有时空狭隘性。任何经验总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中产生的,而有往往也只适应于一定的时空范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某种经验能否有效,就要打上一个问号。第二方面,经验具有主体狭隘性。每一个思维主体,不管经验多么丰富,从数量上说总是有限的,他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总是无穷多的。这样,当他面临自己所从没遇到过的事物或者问题的时候,他常常会手足无措,如果单凭已有的经验推断,其结果大多是错误的。最后一个方面,个人的经验在内容上仅仅抓住了常见的东西,而忽略了少见的、偶然的东西。但是在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环境中,总会有大量的平常很少见到的、偶然性的东西出现,如果我们仍然用以往的经验来处理,则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偏差和失误。
4、阿希测试
1956年心理学家阿希进行了从众现象的经典性研究— 三垂线实验。
实验内容:
他以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为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一人为真被试。实验者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 画有三条直线A、B、C。X的长度明 显地与A、B、C三条直线中的一条等长。实验者要求被试判断X线与A、B、C三条线中哪一条线等长。
实验者指明的顺序总是把真被试安排在最后。第一二次测试大家没有区别,第三至第十二次前六名被试按事先要求故意说错。这就形成一种与事实不符的群体压力,可借此观察被试的反应是否发生从众行为。阿希多次实验,所得结果非常相似。
实验表明:
(1)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2)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百分比为35%。
(3)大约有15%的被试,从众行为的次数占实验判断次数的75%。
实验结论:
实验后,阿希对从众的被试作了访谈,归纳从众的情况有三种:(l)被试确实把他人的反应作为参考框架,观察上就错了,发生了知觉歪曲。(2)被试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与他人不同,但认为多数人总比自己正确些,发生了判断歪曲。
(3)被试明知其他人都错了,却跟着作出了错误反应,发生了行为歪曲。
在阿希之后,研究者参照阿希的实验程序,做了大量的实验,进行重复验证。虽然在实验中并非有那么多的从众现象,但是实验确实表明在下列情况下从众现象会增加:(1)个体感到力不从心或有不确定感;(2)团体中至少要有3个人;(3)团体的意见是一致的(只要有一个人持不同意见,就会大大增加其他人做出不从众行为的勇气);(4)个体崇尚团体的地位和吸引力;(5)个体对任何回答都没有作出预先的承诺;(6)个体的举动可以被团体中的其他人看到;(7)个体所处的文化非常鼓励人们对社会标准的尊崇。
2、光明心态的意义(包括良性暗示、皮格马利翁效应等)
光明心态就是要我们用轻松、平静、宽容、乐观的精神看待世界和人生。现代社会的活动大都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的,人的活动往往下意识的会受到别人的影响。如何才能避免受到别人的干扰及影响,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给自己某些暗示,暗示又可分为积极的暗示即“良性暗示”、消极的暗示即“负面暗示”。学者们认为,暗示通过显意识进入潜意识,到达意识的深层部分。从这个方面讲,潜意识乃是暗示的积累与沉淀。它深刻地,从根本上影响着、折射着、塑造着人的生命。暗示在深层潜意识中深沉地潜伏着,广大地弥漫着、持久地延续着、多方地沟通着。与显意识相比,潜意识平时处于压抑状态,暗示积淀的各种各样的图景处在被压抑、被封锁、被束缚、少自由、被控制状态。遇到偶然的机会,也会冒出来,在意识中出现,其表现形式即为灵感、直觉、想象等。积极暗示能够开发头脑中的思维潜能,应该尽可能多地从周围环境和别人那里得到积极暗示,或者直截了当地对自己进行良性暗示,同时要拒绝和抛弃那些压抑思维潜能的消极暗示。自我暗示的五条原则:(1)简洁:默念的句子要简单有力。例如:“我越来越进步“等等。(2)正面:这一点极为重要,消极的语言会印在潜意识里。(3)信念:句子要有“可行性“,以避免与心理产生矛盾与抗拒。(4)观想:默诵或朗诵自己定下的语句时,要在脑海里清晰地形成意象。(5)感情:要把感情贯注进去,否则光嘴里念是不会有结果的,潜意识是依靠思想和感受的协调去运作的。
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接受别人的影响呢?其实,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这种决定和判断就是“主见”。一个“自我”比较发达、健康的人,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主见”、“有自我”的人。但是,人不是神,没有万能的“自我”、更没有完美的“自我”,这样一来,“自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也并不总是“有主见”的。“自我”的不完美、以及“自我”的部分缺陷,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机会。我们发现,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是暗示作用的积极面,这种积极作用的前提,就是一个人必须有充足的“自我”和一定的“主见”,暗示作用应该只是作为“自我”和“主见”的补充和辅助。表面上看,有些积极暗示似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实,积极暗示对于被暗示者的作用,就像是“画龙点睛”。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是那块材料,再多的暗示也无济于事。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
”占领和统治。暗示也有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纵、控制。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所以,皮格马利翁效应虽然会对你的生活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为外界的鼓励或是批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总是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话,那就永远也不会成熟。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由来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在现代企业里,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传达了管理者对员工的信任度和期望值,还更加适用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即使是在强者生存的竞争性工作团队里,许多员工虽然已习惯于单兵突进,我们仍能够发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其中最有效的灵丹妙药。
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每个人只要能被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管理者应该而且必须赏识你的下属,要把赏识当成下属工作中的一种需要。赞美下属会使他们心情愉快,工作更加积极,用更好的工作成果来回报你,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别吝啬你的口才,对你周围的人说出赞美之词吧。
3、团队创新的方法(包括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等)
创新是21世纪最热门的话题,各行各业都在高倡“创新”:不论你的年龄性别和工作岗位,你都必须在创新中生存,在创新中发展,不创新就意味着失败与死亡!因此,掌握思维创新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升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每位领导者和有识之士无法回避的当务之急。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传统中国社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旧理念并建立相应的新理念才能加以应对。“
团队创新的方法有很多,在此我们举例头脑风暴及六顶思考帽等方法。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群体决策时,要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主持者以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问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创造在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气氛。由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头脑风暴何以能激发创新思维?根据A·F·奥斯本本人及其他研究者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联想反应。联想是产生新观念的基本过程。在集体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每提出一个新的观念,都能引发他人的联想。相继产生一连串的新观念,产生连锁反应,形成新观念堆,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热情感染。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集体讨论问题能激发人的热情。人人自由发言、相互影响、相互感染,能形成热潮,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地思维能力。
第三,竞争意识。在有竞争意识情况下,人人争先恐后,竞相发言,不断地开动思维机器,力求有独到见解,新奇观念。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类有争强好胜心理,在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效率可增加50%或更多。
第四,个人欲望。在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个人的欲望自由,不受任何干扰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头脑风暴法有一条原则,不得批评仓促的发言,甚至不许有任何怀疑的表情、动作、神色。这就能使每个人畅所欲言,提出大量的新观念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 “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运用博诺的六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
所谓六顶思考帽,是指使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任何人都有能力进使用以下六种基本思维模式:
白色思考帽 白色是中立而客观的。戴上白色思考帽,人们只是关注事实和数据。
黄色思考帽 黄色代表价值与肯定。戴上黄色思考帽,人们从正面考虑问题,表达乐观的、满怀希望的、建设性的观点。
黑色思考帽 戴上黑色思考帽,人们可以运用否定、怀疑、质疑的看法,合乎逻辑的进行批判,尽情发表负面的意见,找出逻辑上的错误。
红色思考帽 红色是情感的色彩。戴上红色思考帽,人们可以表现自己的情绪,人们还可以表达直觉、感受、预感等方面的看法。
绿色思考帽 绿色代表茵茵芳草,象征勃勃生机。绿色思考帽寓意创造力和想象力。它具有创造性思考、头脑风暴、求异思维等功能。
蓝色思考帽 蓝色思考帽负责控制和调节思维过程。它负责控制各种思考帽的使用顺序,它规划和管理整个思考过程,并负责做出结论。
4、多视角思维的价值(包括逆向思维、换位思维等)
视角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层面、线索或立场,观察思考任何事物都会存在某一特定的视角。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唯一标准答案”的影响,我们往往只习惯从一个视角观察事物并且只满足于得到一个答案。
现实世界是个多维度多层面的无限复杂的系统,只从一个视角得出一个答案往往是不够的。我们要想提升创新能力,应该尽量多地增加思维的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从而容易发现被大家忽略的事物新内容或者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增加思维视角的方法有很多:如逆向思维、换位思维等。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逆向思维法,不是一种培训或自我培训的技法,而仅仅是一种思维方法或发明方法,然而要挖掘人才能力,有必要了解这一方法。因为在实践中使用这一方法,可能取得惊人的效果。
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实践证明,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能力。个人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全面人才的创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换位思维,即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互相宽容、理解,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换位思考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润滑剂。人们也都有这样一个重要特点:即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假如我们能换一个角度,总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会得出怎样的结果呢?最终的结果就是多了一些理解和宽容,改善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是从换位思考做起的,宽容这一美德的得来,也开始于换位思考。在一个团队之中,只有换位思考,才可能增强凝聚力。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换位思考的能力是能否成功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观察思考外界的事物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自我目的、自我需要、自我态度、自我价值观念、情感偏好、审美情趣等等,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外来的事物和观念。
但是人与人是有差别的,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我们站在另外一个人、另外一群人、直至另外一个国家民族的人,再对同一个事物进行一番重新思索,才可能摆脱自我的狭小天地,走出“围城”来到“城外”,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发现其中只站在自我视角永远都看不到的新内容和创意的苗头。
多视角思维能使人们更加顺畅的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提高沟通能力,不断发现新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5、怎样理解“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这是对从众心理的一种突破。
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在社会团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在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舆论与群体压力下,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相对)一致。我们平时讲的“随大流”就是一种从众心理的表现。
从众的主要因素:1、群体因素:一般地说,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等,都易于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2、情境因素:这主要有信息的模糊性与权威人士的影响力两个方面。即一个人处在这两种情况下,易于产生从众心理。3、个人因素: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一般地说,智力低下、自信心不足、性格软弱者,较易从众;又妇女比男子容易从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从众表现有一定差别。就个人从众的发生看,从众可能是盲目的,也可能是自觉的;可能是表面的顺从,也可能是内心的接受。而就其意义说,从众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
人们的从众行为,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研究人们的从众现象,对于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多数人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悯、失落,实际上这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
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使你的独特失去价值。一味从众便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抛却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盲目从众意味着部分大学生丢失了以个体色彩的思维和行动编织的草帽,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创新意识“在头脑中只成了四个机械的汉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锈蚀成了斑驳的条条框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成了人生进程中的标志,却难以成为升华人生的动力。
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但是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辨证分析法分析可知其实它具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
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6、知识与智慧的联系与差异
知识就是及经验的固化,概念之间的连结。它是概念的内容的一个方面。概念的内容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与直观之间的连结。我们构造概念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把握直观。因此,概念与概念之间必需彼此连结形成知识。有了知识才有力量,才能去把握直观。智慧就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
对人来说拥有知识与智慧都非常重要,但这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分别。“知识”强调了人所知道的所拥有的学问。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在求知识、探学问,人们从社会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不断地分析、研究、讨论、归纳产生了各个不同范畴的理论知识,人类社会也在知识的增长与社会的发展中建立了教育制度。可以说一个人从婴儿开始,都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能哭、能听、渐渐地能知道别人的意思,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再大了,就进幼儿园、到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饱学之士将各样知识传授给人们,知识愈研究愈深,似乎没有穷尽,所以俗语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穷尽一生,也有学不完的知识,“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好”。知识使人知道了许多事,使人更聪明。人们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固然很好,但智慧更为重要,智慧表现在人如何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所以人仅仅有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的加以应用,这些知识就失掉了价值。所以智慧包含了知识和聪明,它是头脑的智能,是洞察人生和实践道德的才能,是丰盛生命美好人生所需要的,成功的人生是在于不断地把拥有的知识,有智慧地应用实际生活中。
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其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知识学习是智育的首要目标,但不是惟一的目标。知识学校的目的不在为知识而知识,知识应该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显示出它的价值。也只有在智慧的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知识若不转化为智慧,知识越多越是身心发展的沉重负担。杜威曾经指出:教育要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另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拥有一大堆“间接知识”、“外在的公共经验”,这些知识非但无助于其经验、智慧的增长,反而有可能阻滞生命的灵性和智慧的闪现。后者是机智的、消息灵通的并善于处理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教育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
“睿智的人”。新的知识观的提出,把智慧技能,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纳入知识的范畴,初步改变了知识与智慧的分离。但必须指出的是,我们对智慧的理解必须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慧观,认识到非逻辑的直觉、想象、灵感的重要性,树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智慧观。
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却自己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相反,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倒可能最富智慧。因为他自认无知,所以总想与人理论,探究真理在何方。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这就是知识与智慧的区别。知识只是为了达到真正认识的出发点,而智慧,是在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经验、阅历、见识的累积,而形成的对事物的深刻认识、远见体现为一种卓越的判断力。因此,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识,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其真正的价值。“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人便拥有了智慧,拥有智慧却不懂得坚持学习新知识的人便成了只有小聪明的人。
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智慧是一种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因此,博学家与智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智者掌握的知识不一定胜过博学家,但智者对世界的理解一定深刻得多。两者比较就如一个知识女性和一个聪慧女性的比较,后者令人心仪的不是其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在其灵性。
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其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
第一,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却自己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相反,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倒可能最富智慧,因为他自认无知,所以总想与人理论,探究真理在何方。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这就是知识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掌握很多实用技能也不等于智慧。一个人学会驾车,学会电脑,但他却不一定富有智慧,因为他很可能是被迫去做,内心却对这些行当毫无兴趣,更谈不上从中悟出智慧。我想,真正的智慧之人,都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深感兴趣,他不是被迫去做,而是自愿去做,只要感兴趣,即使没有什么实际好处,也仍然乐此不疲,因为他从做的过程中体验到生活的愉快,人生的乐趣。还有什么比品尝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此外,他也可能武艺十八般,谋生之道样样精通,但却思想贫乏,内心空虚,没有信仰,没有对真善美的渴望,你能说这是有智慧的人吗?
知识只是为了达到真正认识的出发点;而智慧,我认为是,在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经验、阅历、见识的累积,而形成的对事物的深刻认识、远见,体现为一种卓越的判断力。
关于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我简单的理解是: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识,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其真正的价值!“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人便拥有了智慧,拥有智慧却不懂得坚持学习新知识的人便成了只有小聪明的人。
。“知识”强调了人所知道的,所拥有的学问。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在求知识、探学问,人们从社会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不断地分析、研究、讨论、归纳,产生了各个不同范畴的理论知识,人类社会也在知识的增长与社会的发展中建立了教育制度。智慧表现在人如何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所以人仅仅有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的加以应用,这些知识就失掉了价值。所以智慧包含了知识和聪明,它是头脑的智能,是洞察人生和实践道德的才能,是丰盛生命美好人生所需要的,成功的人生是在于不断地把拥有的知识,有智慧地应用实际生活中。包括你所获得的圣经知识,属灵知识,如果懂得一大堆知识,还算不得什么,关键你如何应用,属灵智慧使你晓得怎样实践主道,你才能成为一个满有智慧的人。犹太人的智慧来自圣经,他们很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在犹太人观念中,人类的智慧是心思的发展,知识的扩展,也是对生命的意义和生活方式的理解,有着强有力的道德内涵。在犹太人看来,一个人有智慧,不仅仅是知识,是个知识分子,而在于这人明事理,有忍耐,勤劳,可靠,自律,谦逊,有德性,才是一个智慧的人。所以,比起知识来,犹太人更重视智慧,这种观念,源自圣经,圣经的启示一再叫我们明白,人类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怎样更好地生活,实践生命的真实意义。所罗门王是一位智慧的君王,一个最聪明的王,他是今天我们所读的《箴言》书的作者,而箴言书可称为智慧格言的汇编,在教会中流传一种说法,不会祷告读诗篇,缺少智慧读箴言。《箴言》书涉及内容甚广,包括对年轻人的劝诫,道德伦理,夫妻生活之道,言谈举止,认识真神等等,为我们善用知识,管理人生提供了语重心长的建议,因此,这卷圣经也被称作智慧书,领受这卷书,我们也当从中受教,成为智慧之人。一个人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在这样一个知识丰富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地追求、学习,在知识上多而又多,更要竭力追求得着智慧,圣经教导我们要“侧耳听智慧,专心求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