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大全

时间:2019-05-13 01:3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大全》。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大全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摘 要: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直接影响到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影响到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相对较为固定和僵化,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必须注重选择恰当的资源,完善自身教学设计素养,注重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磨炼自己,注重与时俱进,让教学设计和生活完美对接。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能力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3-0032-01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高中地理新课改之后,地理教学设计提上新的日程,教学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保障地理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注重更新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设计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有效地传授地理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进行研究。

一、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概述

教学设计理论在国外发展很多年,后来传入我国。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以对地理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设计总体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课程实施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有效的?n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途径,因此,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也就成为影响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优化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主要路径

高中地理教师要选择恰当的资源,完善自身教学设计素养;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磨炼自己;注重与时俱进,让教学设计和生活完美对接。

(1)选择恰当的资源,完善自身教学设计素养。要想设计出最符合新的教学要求的教学过程,地理教师就应该尽一切可能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可以积极参与一些研讨活动,比如参加星韵地理、蓝月亮地理等网络组织,将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主要困惑告诉其他教师,让大家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进行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的基本含义”的教学设计时,发现这部分内容相对较少,若照本宣科很可能只需要5分钟~10分钟就完成整个教学任务。在研讨过程中,其他教师提出可以结合前面必修二已学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后面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理解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并分别列举学生比较熟悉的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两个区域,找到比较不同区域的主要思考角度。此外,教师还可以请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方面比较专业的教研员、特级教师开列书单自己买来阅读,通过有效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

(2)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磨炼自己。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未必适合每一位教师,但及时的教学反思一定是每位高中地理教师短时间成长的最佳利器。在进行新的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可以将自己以前的教学设计找出来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优秀的教学设计来学习。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要反思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闪光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和教学设计之间的关联。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三圈环流的形成、自然环境差异性等知识理解难度较大,教学推进较为困难。因此,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可以专门在备课笔记上注明“进行教学设计时尽可能搜集一些能够降低抽象程度的资源(视频、图片、实物等)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在后面的练习讲评过程中,这些元素得到了体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达成度也显著提升。教学反思应该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一旦有了发现就要及时记录下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若教师能够长期坚持进行教学反思,就一定可以让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不断提高,最终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在地理课堂上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3)注重与时俱进,让教学设计和生活完美对接。地理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地理教学设计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不断搜集新的地理信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地理资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对地理学科产生强烈的价值认同,提高地理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时,教师可播放关于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的视频,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农业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很多学生会从视频材料中了解到关于农业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并将这些内容和教材中的内容一一对应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三、结束语

高中地理教师要选择恰当的资源,完善自身教学设计素养;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磨炼自己;注重与时俱进,让教学设计和生活完美对接。地理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没有终点,教师唯有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地理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雅珠.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4(08).[2]丁俊新.我国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4).[3]李红.地理教学论视角中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04).

第二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构成研究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构成研究

内容摘要:教学设计及其构成的研究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学界重点探讨研究的问题,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核心内容,它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小学数学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勇于创新,努力完善、优化教学模式与思路。在此,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设计要点以及对小学教学设计能力的构成做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能力 现状 能力构成教学设计自上个世纪8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入我国,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并日益得到重视,教学设计是一种把教学变得科学化的手段,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然而,目前一些小学教师对于教学设计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在与具体学科结合上存在不足之处,所以很难真正的发挥其作业。小学阶段是学生奠定基础的最关键时期,数学科目在所有学科之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所以加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能力及其结构研究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师们的积极探索和辛苦努力下,小学数学教育在教学方法、形式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也仍然存在着在教学设计能力上的欠缺和理论上不成熟,在教学中往往注重表面的东西多,与中国学生实际状况相结合少,在运用上生搬硬套,使教学设计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有的老师只是按照形式进行教学,有形而无神,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教学形式过于简单,有的单纯关注应试教授课,忽视归纳和讨论;有的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也有的只注重互动、协作,却轻视引导;有的仅仅重视老经验、老方法,忽视科学设计的重要性,甚至对教学设计一知半解。

目前,小学教育教学设计方面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引导,让教师从观念上接受教学设计,建立健全的教师教学设计管理机制,注重提高教??素质,增加小学数学教师知识面,以学习培训带动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要点

所谓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将教学各个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诸多环节。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实施教学前数学教师便需要对教学行为、过程进行细致的思考与安排,即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需要小学教师不断加强学习,采众家之长,领会掌握授课设计的基本原则、技巧,遵循学生进步的要求,根据现实中授课行为、经验和授课课程所取得。

首先,科学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老师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正确指导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前,都应该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保证无论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是对教学内容的确定,都要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程序的建立,教学策略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只有保证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够为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教学方案的正确实施指引正确的方向。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对教学方向起到确定作用,而且这也是提升小学数学老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因素。

其次,在授课形式上注重创新及采用新科技手段。随着科技水平迅速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的技术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上有着不错的成果,而且这往往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最后,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要求教师对每学期、每章节、每课时都准备具体的授课的备课计划,单就此层面来看,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其授课的设计技巧、章节教学的设计手段和每课时的设计水平,老师对于课程的设计能力是对教学整体性设计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进行课前设计时,老师应该充分挖掘课程内容,充分把握课程主体,保证能够及时的解决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各种突发状况。

三.小学数学教师设计能力的构成

相对于传统的教师备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有着更广泛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的能力,结合现代教学思想理念与先进科技手段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足够的小学数学授课知识,这是最基本的工作前提,与此同时还要有小学合理授课、教育学、青少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而在教学技能方面需要具备教学设计技能,即分析能力、总结能力、设计评估及及时改变的能力,唯有完全把握这些基本技能,才能在实际授课之中游刃有余,把教学理论应用的教学的实际设计的环节之中。确保达到最初教学设计的要求与效果。

在具备了知识能力、技术能力两项基本技能之外,教学的态度不可或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自己先要爱教育、爱数学,对教育工作有责任感,乐于探索研究数学学科的性质和授课价值,深知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关键作用及现实需要。有主动专研和学习的精神,有对自己设计不断完善和探究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庄慧娟,李克东.基于活动的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建构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0(02)

[2]刘志平,刘美凤,吕巾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02)

(作者单位:重庆酉阳自治县教育委员会)

第三篇: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研究

【摘要】在国家持续推进英语体制改革的今天,初中英语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地位也日益突出,针对此次改革的重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这也是一场将传统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向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从而为"-3前的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呈现出更加具有生命价值的目标,培养出更加具有个性化的社会性人才。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体目标,俨然成为英语教师设计能力的重点内容。【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设计能力

主体作用

课堂问题的提出,对于教师的整体设计能力是具有很大的帮助。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只有将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优化设计。不断整合教学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初中英语教学设计能力的整体优化升级。

一、初中英语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问题分析1.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落后 在信息时代中。对于知识的更新是很重要的.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对英语教学课程普遍存在诸多的认识误区:一是仍然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学习的效率低下;二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教学方式极其乏味.这些教学模式的缺陷造成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水平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对于学生课堂的实践能力不太注重,不利用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培养英语的创新型人才。

2.英语应试教育的弊端

在我国的初中教育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中应试教学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于知识的索取只是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上,却并没有注意到大学生教学的核心是实践。这就造成了在学习上只会培养大批死记硬背的学生。而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往往差强人意。同时,现代社会的最需要应该是创新型人才,社会所需的英语人才就是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而目前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发展和成长空间。

二、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可以更加高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改变学生英语单一的“思维定向”。例如。对于课程中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注重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话题。重点”思维训练。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去打开思维视野。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等等。如以牛津版初中英语中为例.其课程选择上注重联系实际的现实生活:“How

to

天.热气球上有3个人,斯大林、迈克尔杰克逊、猫王同样在气球上。但是热气球出现漏气,必须要让其中一个人放弃生命,保证其他两个人的生命安全。以此让学生展开论述,学生自行挑选角色进行辩论,最后大家投票进行决定谁放弃生命拯救另外两个人,对于这一开放性的辩论,学生容易被这种辩论所吸引,学生分为几个英语交流小组展开论述,在这一过程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换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可以设定一个特定场景的对话情景进行表演。小组成员之间自行组织一个小组预演情景。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整个情节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每个人都有发言和表达自己的意愿的权利,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对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这种多元化教学模式中体会到发散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乐趣。

四、提升英语词汇的联想能力

联想能力是记忆力最好的基础,联想记忆是将事物各种的联系串联在一起.形成一种惯性的思维,由一个已知的事物联系到另外一个未知事物或与之关联的多个事物.一般的常见的联想方法有构词法联想记忆、类似联想法、因果联想法等。例如,以构词法联想为例。构词法单词=前缀+词根+后缀,如以inspect为例,大概的意思是“检查”我们可以记住前缀是in(里面),词根是in的后面部分大意是(看)。那么它的整个是意思检查,这样就很方便学生产生联想,事实上。现在很多的构成单词都是基于这种由前缀和词根简单的推知单词的含义。由此,在我们对单词不认识的情况下。采用构词联想法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记忆。又如。以cold为例进行联想.由因果联想想到SnOW等词汇,由归类联想到summer、white、winter等。随着初中生学习英语的词汇量逐渐加大.英语学习的压力增大,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记忆和拼写也显得越来越困难,联想记忆法的出现很大程度地缓解了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老师还可以将英语相似度的词和意义相近的单词可以放在一起学习.或者是一些单词拆分记忆。如“family”单词的解读.可以分成。father andmotherIlove improveyou memory7”How to

protect

you”翻译过来就是“爸妈我爱你”。这样可以

environment”等像此类的文章,注重学生与现实的密切联系.英语用词也更为时髦、常见。培养了学生对身边所见所感问题意识的发掘。另外。牛津版英语增加了学生课程的灵活性运用,对学生知识面进行拓展。例如:

。Itis a

使学生牢记这个单词,拓展和延伸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联想记忆潜力.对于培养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truthuniversally in want

acknowledged.that ofwife.” a

singlemaninpossessionof a

五、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方面,~定要切实注重学生多元化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当前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也是现代英语教学发展必然经历的阶段,对于提高学生多视角的思维能力是有极大的帮助。另外,可以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英语,拓展学生全方位学习的能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也将极大促进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英语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岗.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

[2]齐媛,张生.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述评[J].现代教育技术,2009,(01).

goodfortunemustbe

这是一个引申义。其大意应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对课外知识延伸应用.在课本上的“插图”中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观察力,还可以对课文中一句多译,这都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辩论赛形式和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发散思维

在西方的英语教学中,合作探究性学习和辩论赛是孩子们从小的必修课,习惯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我们的传统教学中更多注重的是“少说话多做事”,这一传统观念严重阻碍了我们英语学习发散性思维的开展。为此,我们必须借鉴西方教育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模式.在英语课堂中注重英语的辩论,可以以一个故事展开辩论,如热气球为主题的辩论。

第四篇:教学设计能力研究

教学设计能力研究

(一)教学设计能力的概念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预先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等事项的创造性本领。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三个过程,即设计前准备过程、教学设计过程、设计后评析过程。

(二)目前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偏重知识传授设计,忽视能力、智力、非智力和思品教育设计2.偏重教学内容设计,忽视教学目的设计3.偏重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

(三)教学设计的标准 1.达到教学结构合理

教学设计如何才能突出学生活动时间? 设计时侧重考虑以下三点:

第一,在全部教学过程中,设计学生活动环节最多;第二,在每一个学习活动环节中,设计学生参与的时间最多;第三,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设计学生积极思考的时间最多。(2)教学设计要突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内容 教学设计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设计学生主动质疑的内容。———设计学生积极研讨的内容。———设计学生积极动手的内容。

(3)教学设计要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

① 多设计点拨,少设计讲解② 多设计 “情境”,少设计 “平静”③ 多设计 “一举几得”的问题,少设计 “几举一得”的问题 2.达到教学容量饱满

教学设计如何才能达到教学容量最大?

一是设计时,素质元的广度适中、深度适中和素质发展水平的定位适中。

二是设计时,教师有效把握知识的框架结构,有效突出智能因素发展,有效激发非智能因素,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3.达到学生负担较轻

教学设计如何才能使学生负担较轻?

一是在教学的全部设计中,没有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的任何内容; 二是在教学的全部设计中,给学生留作业的质量要高,总量要适中; 三是在教学的全部设计中,节假日、双休日不留或少留家庭作业。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流行的话题。学生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我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关键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教师应具有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学观。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教学改革的首要位置。

首先,要破除“师道尊严”的观念,构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你对学生采取了平等态度,学生受到了尊重,他就会感到教师是自己的贴心人,他就会对你说真话,才会按你讲的正确道理去做,使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当然,尊敬老师、尊重知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继承和发展。可作为教师,要从“师道尊严”中走出来,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朋友。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应是互尊、互爱的关系。一旦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其次,教师要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合作学习是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它是在个人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交流,通过探究的各种优化组合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相互启发研讨,形成思维互补,集思广益,这样有效的沟通,能解决个人思考中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互相倾听和沟通,互相尊重和信任,平等竞争和合作,共同享受成果的取得,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的习惯,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团体意识。

再次,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把机会让给每位学生,让他们都有成就感。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心理接触的过程。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没有情感交流的课堂一定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师应该注重保护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不能偏爱优生,那些后进生也需要教师的加倍爱护。

最后,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发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应让学生参与教育的全过程。很多课堂是优生与教师的对话,忽略了其他学生,因而大多数同学无所事事。教学过程即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全过程。要把传授知识改变成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创造精神和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活动过程。一句话,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学业效果评价能力研究

虽然要改革学业评价是极其艰难的,但势在必行。一直以来,传统的评价的关注点都是课堂表现。很少多角度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即使有了一点关注,也是一种点缀,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可以说,对学生的学业效果评价就比较单一化,仅仅看教师所教的内容学生是否很快掌握了,掌握的好的同学就是教师眼里的好学生,这样,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一部分学生的自信。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效果评价必须有客观的标准,这对学生很重要。

学业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激励、教育和反馈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检验、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业评价应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机制,要通过评价,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关注评价的方式,下面我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学业成效评价能力可以概括为提问能力、日常作业设计与评价能力、日常行为观察评价能力、活动性表现评价能力、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能力、纸笔测验评价能力等。

1.提问能力:教师提问的目的是确定学生对特定内容的理解和使学生运用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去应用所学知识,但是,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提问时应提倡其他一些目的:1.激励学生参与;2.发动学生回顾以前所学或所读的有关材料;3.发动学生运用过去所学讨论某一话题、论题和问题;4.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5.诊断学生的能力;6.估计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的准备情况;7.确定目标所达到的水平;8.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控制学生的行为;10.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做出贡献。

那么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我认为,教师必须要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提问题的针对性 其次,提问的深度

第三,多重提问的层次和梯度

第四,提问的探究性 第五,提问的时机性 第六,提问方式的多样性 第七.提问反馈的及时性

为了提高自己的提问能力,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锻炼,完善自己的提问能力:

(一)设计标志教学结构和方向的关键问题,把它们写进教案中,一项任务至少一个问题,尤其是较高水平的问题。再根据学生的回答问一些随机性的问题。例如:讲授《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时 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过渡性问题,“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矛盾的特殊性,你能否用具体事例说说它在我们生活有什么表现吗?”这样引入新课题,还起到回顾旧知识,联系新知识的作用。为了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说清楚,我又设置了和前一个问题呼应的问题

“生活中,如果我们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对我们有影响吗?有什么影响?”这样,学生能按照整体的布局思路完成思维体系化的训练。

(二)清楚地、详细而精确地表述问题,避免两可的、模糊的提问。比如“我们昨天学了什么?”等等。提专一的问题,避免无休止的提问,不然会使学生受到挫折或迷惑。表述清楚的提问能提高正确回答的可能性。

(三)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恰当地提问可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减少对自身能力的忧虑。在程度不齐的班级里,要用自然的、简洁通俗的语言表述问题,调整词汇和句子结构以符合学生的语言和概念水平。

(四)按照逻辑的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问题,避免缺乏明确的中心和目的的随便提问。要考虑到学生智力和能力水平,预先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论题和教学任务。按照预先计划的次序提问将有助于学生的

学习和思维训练。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把较难的问题分解的问,比如前面的例子“生活中,如果我们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对我们有影响吗?有什么影响?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五)提各种水平的问题。提出基本问题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基本理解,并以此作为进行较高水平学习的基础。较高水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较高水平思维形式的机会。

(六)紧随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鼓励学生澄清最初的回答,提高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及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思维。例如,“你能否再重述一遍你的观点?”“你能进一步对你的回答作出解释吗?”鼓励学生澄清、扩展或支持对较高水平问题的最初回答。

(七)在学生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提问以后,等3-5秒或更长的时间,可以增加学生回答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让学生马上回答问题会明显地减少教师和学生间、学生和学生间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在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之前等待足够的时间,可保证学生对问题的充分理解。

(八)提问那些能够鼓励全体(或大多数)学生参与的问题。所提的问题要能使大多数学生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对难度较大的问题采取自由处理的形式;留心沉默寡言的学生的语言或非语言暗示,如困惑的表情,似举非举的手势等;鼓励学生与学生间相互启发;排圆形或半圆形的座次,创造有利于学生参与的环境。

(九)鼓励学生提问。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较高认知水平的提问能刺激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对探究学习是不可缺少的。要给学生造成提问的机会,并将探索活动进行到底。在支持性的情感气氛中,赞许或鼓励,接纳和运用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感想做出反应等等,都可推动学生进行集体的或独立的探究。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进行思想政治学科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从而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2.日常作业设计与评价能力

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因此,作业评价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作业的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另外,在评价方式上,应提倡多元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一、亮点评价,激励当先。

二、多向评价,共同参与。

三、多次评价,体验成功。

网上有介绍的“二次评价”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式很好,它是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对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作出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作业觉得不满意,就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作业中的错误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作业给予评价,并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四、过程评价,综合发展。新课程作业评价将是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紧密结合,让学生自主选择并设计学习成长档案袋,使之成为学生体验点滴成功,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体现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

3.日常行为观察评价能力、活动性表现评价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通过与生交谈搜集到大量真实的发展信息,评价本身应该也完全可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这要求教师具有明确的观察意识及捕捉、分析生发展信息的能力,熟悉所运用的评价体系并事先做好观察记录准备,如准备好根据评价指标设计的观察记录表(应尽可能全面地列出所要观察的发展领域的具体指标及行为特征,以便及时、准确地记录)等。

各种教育活动,也是搜集评价信息的重要途径,都可以成为观察的特定情景。情景观察发展评价中十分重要的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是指有意识地安排某种活动,引发的行为,从而进行观察与记录。可在教育活

动的组织中,随时对各方面的发展进行观察,如在班会活动中观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教育活动中的表现,与在测验情景中的行为相比更具真实性。

4.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能力

学生成长记录袋也就是学生档案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如:优秀作业、活动记录、发表作品、记录自己学习活动的照片、光盘、项目作业、实验报告等。一些相关的证据与材料,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成长记录袋可以说是记录了学生在一个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思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5.纸笔测验评价能力。纸笔检测存在着许多弊端,一直困扰着教学改革,但这种困扰决非源于该评价的本身,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的命题与操作是否符合发展性评价理念,是否能最大限度地综合检查学生学习多维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否与课程改革理念保持高度一致。只要命题科学、操做适当,纸笔测检一样会在新课改中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巨大作用。

我认为,学生学业评价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我们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第二,利用一些成长记录的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作业评语、竞赛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第三,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我觉得日常评价更加重要,但不能千篇一律,生活中,老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信任的举动,这些都是激励性评价,它们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有人说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书;三流教师,教“应试”。我国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训练、解题能力和勤奋刻苦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在人生观价值观、情感体验与自信、实践运用能力和创造性等方面存在问题。所以,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我相信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都会思考这个问题,套用他人的一句话:我们相信教师能从我们的学生身上获得永生!只要我们都努力去爱学生,帮助学生,公正地多元地评价学生,我们的学生会坏揣着爱与自信把我们的爱传递下去!

设计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能力训练研究

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宗旨”,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体现具体的学习目标。设计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巩固新授知识并形成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随着课程改革和实践的深入,教材变了,观念变了,练习与作业也只有改变才能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下练习与作业的设计要具有以下特点:基础性、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少生物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教学内容增加较多而课时较少,学生练习的时间明显不足,达成教学目标困难较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练习模式,实施有效练习及有效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作业与练习的材料要来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

新课程理念所指导下的作业与练习设计,不应只是关注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与否,而更要关注学生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在问题领域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成的意向和程度等方面。作业和练习不仅是让学生与课文文本的对话,更是学生与同伴、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自我的对话,甚至是延伸到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的对话,学生对作业的解答和实践本身是对自我生活的一次尝试、一种解读、一份体验。现代课程引导我们,对作业与练习的设计应走出封闭的课堂和书本,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学以致用,使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价值,增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通过这些作业与练习,既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能够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比较快的学会了相关知识,并且也培养了学生用眼光看问题,用头腑想问题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生应用意识,提高了学生用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的意识和能力。这也可以说是“动之以情比单纯说教更有教育作用”理念的又一有效印证。

二、作业与练习的形式应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

新课程改革纲要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与练习”的观念将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而合作性作业与练习将成为学生作业与练习的重要理念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作业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和谐相处是愉快合作的情感基础,当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都成为真诚的朋友后,在分配工作时学生就不会挑三拣四,生活上就会相互关心,讨论中就会各抒己见,作业实践中就会相互提出合理化建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促使大家都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三、作业与练习的形式要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

作业与练习是连接教与学、实现教学目标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教学信息在师生间交流反馈的最重要途径。教师的主导意图和作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学生作业和练习匠心独运的设计中,这种设计就是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完成作业和练习的活动中,这些活动中时时有教师的意图起引领作用。如果每次作业与练习都是以一样的形式要求学生的话,作业与练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在完成作业和练习活动中的主动性、自觉性、主体性就不能够发挥。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多尝试一些不寻常的形式,根据学习的内容来运用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可以布置调查、走访等“实践性作业”来增强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可以让学生一人(或几人合作)自编知识等形式变“单向性作业”为“综合性作业”,来加强对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学过的知识编一些问题的方式来强化对知识的领悟的“过程化作业”。

课堂抢答,激发了学生显示自我、争强好胜的意识,人人积极思索,举手抢答,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既使学生的求知激情发挥到淋漓尽致,也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营造了良好氛围。

四、作业与练习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情和趣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作业方法、手段也日趋单一,过于注重作业程式规范的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而本应引起教师高度关注同时也是作业的生长点——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则被无情地冷落了。事实上,学生在主体实践中消除困惑、解决或生成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以及展示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才是作业过程的本质所在。因此新课程的作业应注重激发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

下面根据课改后课堂教学的现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介绍一下实施有效练习,教师如何提高设计课堂练习与作业的能力。

一、精选试题,突出练习的针对性、典型性

在设计学生练习前,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明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对相应知识点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薄弱点、易错点等,设计符合相应知识点层次要求的练习,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在选择练习题时,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题目的数量,突出题目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防止练习过多、过滥、过杂。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题型的多样化。既要有传统的文字叙述题,也要增加识图题、填表题、曲线题、绘图题、调查研究题;减少单纯的以知识记忆为主的题目,适当增加促进学生理解和知识应用的题目数量,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提高练习的效率。在设计与选择习题中,教师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可因人设计与选择不同类型的题型,开展“自助餐”式和学生的自主性作业与练习。

二、强化教师的“下水”做题,保证试题的科学、有效、适宜、适度

对习题进行初步筛选后,在学生练习之前教师都应提前做一遍,当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学科组内全部教师还是部分教师“试水”。教师在“试水”练习时,要按照正规考试的要求,在规定的训练时限内完成,尤其是简答题。通过教师“下水”试做,可进一步检验试题设计是否适度,有无知识性瑕疵、难易是否合理、题目数量是否适宜、学生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等。这是保证练习科学、有效、适宜、适度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为练习讲评打下基础。

三、教师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做题后情况进行反思,反思其中哪些题目学生做得较好,正确解答的关键是什么?失分较多的题目有哪些,出错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改变一下条件,该怎样选择回答?针对这种情况属于学生的因素有哪些?属于教师自身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在开展个备和共备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以及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教师还应注意什么等等。在经过一系列的反思后,使教师对知识点的练习设置实现由点到面、由平面到立体的跨越。反思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教师自己头脑中的思考。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以强化反思环节,养成自觉进行反思的习惯。

我认为教师设计练习与作业能力评价指标应具有如下的标准:

1、能否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配置课堂练习与作业,体现其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实效性;

2、能否体现分层多元的特点。教师应能够分层设计练习与作业,富有弹性,可供学生自主选择,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是否能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究、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究性作业与练习;

4、能否独立编制高质量的单元测试题及期中期末考试卷;

5、能否根据所布置练习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有效的诊断及及时的反思。

第五篇:怎样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

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及教学预设能力的研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大家都已经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在这场重大的教育变革中每一个教师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改变自己,在新课程中重塑自己。教师角色的转变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应运而生。这些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呼唤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更新,呼唤与之相匹配的新的教学设计。但目前我们感到,当前的课堂教学设计还普遍存在滞后于新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现象,怎样才能提高我们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我们的专业素质,让学生学的轻松呢?

一、找准目前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偏重知识传授设计,忽视培养能力、智力、非智力的设计。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仍用大量的篇幅仅仅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详尽地描写教学过程,教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发现、挖掘、提炼教材中智力价值的方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发现、挖掘、创造教材中潜在非智力价值的方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挖掘、利用教材自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案。

2、偏重教学内容设计,忽视教学目标设计。目前,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是停留在完成 “教学内容”的水平,而没有达到完成 “教学目标”的高度。“教学目标”和 “教学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密不可分,但其内涵和层次存在明显差异。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的升华。因此,教学设计中仅有让学生获得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方案还是远远不够的。

3、偏重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由于对课内知识研究的比较多,联系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比较少,因此使教学设计比较单调乏味;由于缺少知识整合而使教学容量不够。表现为缺乏与本课有关的相关学科知识联系的设计,缺乏与本课有关的实践知识联系的设计等。

显然,教师们尽管接受过新课程的培训,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影响了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4、有教案的企盼却无设计的意识。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设计,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但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却从大部分教师平时的备课中发现:有些教师完全按照或基本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参考书怎样要求,我就怎样教”去备课;也有些教师钟情于《优秀教案选》等教学参考书,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还有些教师备课时从别人的教学设计中裁剪某些环节重新组合,粘贴成简单的教学思路等。这些现象说明许多教师自身缺乏设计的意识,教学时严重依赖教科书及参考书,并逐渐在依赖中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导致有些教师离开教参无法备课,教学设计能力得不到提高。

5、只重教学前的设计却忽视了教学中的调整和教学后的反思。当前,大部分教师撰写的教学设计仅仅局限于教学前的预先设计,基本上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部分组成。教学设计中没有关注教学对象的存在,没有预测课堂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这样的教学设计只是教学准备的结果,不能反映课堂的复杂性,不能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尤其是伴随着课堂教学的结束,教学设计也就画上了句号。这种封闭的设计过程,阻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

二、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专心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学会处理教 材和组织教学活动,大胆进行教学创新。

1、领悟、把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就是数学知识。

例如:《可能性》一课的教学。片段一:

分组摸球,感受“可能”

谈话:如果口袋里既有红球又有蓝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的可能是什么球呢?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每个组都来摸一摸,请组长在不透明的口袋里装3个红球、3个蓝球,比比哪个组动作又快又安静。做摸球游戏要注意什么呢?摸球前先要把口袋里的球搅一搅,摸球的小朋友眼睛不能看口袋里,摸后要把球放回口袋,一位小朋友在摸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注意看。从1号小朋友开始轮流摸球,每人摸两次。

活动结束后提问: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红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一次摸到红球,一次摸到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

片段二:

转盘游戏,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出示转盘(转盘分为红色、黄色、绿色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大小一样),教师介绍转盘上三种不同颜色的区域以及转盘上指针的作用。

提问:推想一下,转动转盘,停下来时指针会指着哪里? 指名学生说想法。谈话:我们要来转一转,看看结果与我们的想法是不是一样。请每位小朋友先猜一猜指针可能会指着哪里,再由组长转转盘(教师与一小组示范:1号小朋友先猜,猜了以后组长再转,接下去2号小朋友猜,组长再转),从1号小朋友开始,每人猜一次,轮到组长时,组长自己也要先猜再转。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活动后,提问:刚才哪个小组6个人全猜对了? 追问:为什么这么难猜呢? 没有学生举手。

教师出示只有一种颜色的转盘,提问:如果是这样的转盘,你们能不能都猜准确?为什么前面这个转盘就这么难猜呢?

有十几位学生举手。片段三 联系实际举例。

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书上有一个问题,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呢?

学生回答:“剩下的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又有学生补充:“还有可能是六边形、七边形。”

老师肯定地说:“你们说的都是对的。”(下面听课老师一片哗然,议论纷纷。)老师举起了事先准备好的图形,说:“你们说的六边形、七边形是这样剪出来的,这些图形与我们前段时间认识的多边形不太一样,但它们也是多边形。”

片段一中口袋里装3个红球、3个蓝球,学生摸球后,教师提问: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红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两次摸到的都是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刚才谁一次摸到红球,一次摸到蓝球,如果再让你摸一次,结果会怎样?教师会这样设计提问说明教师已经认识到每次摸球都是独立事件,摸到红球或者蓝球的可能性是0.5,不管前面摸了几次,不管前几次摸球的结果如何,对后一次摸球的结果没有影响。教师设计这样的提问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

片段二中学生小组活动后,没有哪个组6个人都猜对,这时教师问的是“为什么这么难猜呢?”而不是“为什么猜不对呢?”因为转盘上有三种不同的颜色,一个小组有6人,6个人都猜对的概率是三分之一的六次方,6个人都猜对的可能性极小,但有猜对的可能,因此教师追问的是“为什么这么难猜呢?”

片段三中的问题,教师教学用书上只给出了三个答案:剩下的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因此当学生说出还有可能是六边形、七边形,并得到上课教师的肯定时,下面听课老师一片哗然,议论纷纷,认为是上课教师讲错了。

其实,学生说的这些答案确实都有可能,有这样几种剪法:

剪去一个三角形后剩下的这些图形都是多边形,有一些是凸多边形,像(1)、(2)、(3),有一些是凹多边形,像(4)、(5)、(6),小学阶段研究的都是凸多边形,因此教师教学用书中只给出了三种答案,但这并不能说明后三种剪法是错误的。学生若只提出前三种剪法,那教师不必提出另外的剪法,若学生提到了后面的三种剪法,教师应给予肯定。

若我们教师没有准确把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就不可能适时地引导学生反思、就不可能逐字斟酌设计提问、就不可能对于学生意料之外的回答应答自如。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审视自身现有的“一桶水”的 “水质”如何,其中还缺少哪些“微量元素”。要努力弥补自身的知识缺陷,在设计教学时要增强教学科学性方面的自我监控意识,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居高临下地以理性的目光,审视教与学的过程,解剖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我们的教学科学有效。

2、提高分析数学教学内容的能力。

数学教学内容是解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它的主要依据是数学教材。数学教师只有在深刻理解数学教材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运用数学教材、组织教材和处理教材,深入浅出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片段一:

1、感受约定方向的必要性。媒体出示一排动物在做操。

谈话:看,有一排小动物在做操呢!在这些小动物中老师比较喜欢第2个动物,你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吗?

追问: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两个啦? 结合学生回答指出:像这样用第几个确定小动物的位置时我们要约定方向,只有按照统一的顺序来数,才能让大家都明白。

问:在这些小动物里,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从左往右数排在第2个,你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吗?

2、感受用“两个第几”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媒体出示四排小动物在做操。

谈话:做操的小动物又多了几排,在这些小动物中,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从左往右数排在第2个,你知道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哪个吗?

追问: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四个啦?

结合学生回答指出:这儿的小动物不是一排,有几排了,要确定小动物的位置就要说清楚是第几排第几个。

片段二: 总结延伸。

1、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确定位置,你有哪些收获呀?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指出:“几”就是数,有时我们可以用两个数来说清物体的位置。

片段一中教师设计教学时做到了承上启下,通过关键处的追问“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两个啦?”使学生明确用第几个确定小动物的位置要统一数的顺序、“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四个啦?”使学生领悟到有几排小动物时,要用第几排第几个才能确定小动物的位置。

片段二中教师画龙点睛的总结渗透了用两个数可以确定位置的意识,为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做了铺垫。

只有认真深入地对数学教材进行研究,才能设计出细腻、智慧的教学活动。

3、教师要具有善于发现“生活数学”的眼光。

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与交互”,可以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自我发展过程。

例如:《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

教师在联系生活这一环节中结合媒体播放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汽车的CD机里可以同时放多张碟片,看,在这辆车的CD机里可以同时放8张碟片,你只要记住你最喜欢听的歌曲是第几张碟片的第几首歌曲,用控制键调到相应的位置就能听到你喜欢的歌曲了。比如老师最喜欢的歌曲是第8张碟片的第1首歌曲,就只要用控制键调到第8张碟片第1首歌曲,就马上能听到这首歌曲了。

正是教师具有善于发现“生活数学”的眼光,才能发现并把这与数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新兴事物介绍给学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能服务于生活。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说处处可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特别要留心收集那些与学生的生活、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的资料,供教学中采用。只有教师具有数学的眼光,才能培养出有数学眼光的学生。

总之,社会在不断的变革之中,教育教学工作也在不断的改革之中,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学生也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自己就不能一成不变,我们也要顺应各个变化,随时转变我们的角色,及时的更新理念,加快学习的步伐,积极探索出适应学生要求的自己的教学风格。

下载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促成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策略

    促成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促成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策略 当前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略显不足。而影响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因素......

    中职生平面设计能力提升路径研讨论文(五篇材料)

    平面设计最开始就是做文字,利用文字来传达要告知的内容,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代,各个商家绞尽脑汁来扩展自己的市场。大量利用色彩、图形、结构、人物、卡通等组合起来的图画正在......

    新形势如何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新形势如何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摘 要】作为一线地理教师一定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文中,笔者通过文献研究......

    浅析“有效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浅析“有效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摘要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教师的一个关键行为就是组织和安排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并向学生提出超越给定信息的挑战。教师是否“有效......

    浅析有效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浅析“有效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以《药》的教学设计为例 作者:周 笑 雪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内容提要: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教师的一个关键行为就是组织和安排能产生中......

    中学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调查研究

    中学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调查研究 摘要: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能力之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设......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及对策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及对策 一、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 (一)对教案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对教学设计并没有足够的......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研究-徐守华(精选5篇)

    [键入文字]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研究 ◆徐守华 ( 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岭中学) 在国家持续推进英语体制改革的今天,初中英语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地位也日益突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