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纪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分析及对策(推荐)

时间:2019-05-13 10:4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纪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分析及对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纪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分析及对策(推荐)》。

第一篇:小纪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分析及对策(推荐)

土地资源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小纪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分析及对策

一、镇域概况

全镇现有区域面积178.23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其中农业人口7.2万,辖30个行政村,1个社区,全社会面积15.6万亩。预计2008年全镇实现经济总量177.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45亿元、农副业产值9亿元、建筑业产值10亿元、第三产增加值13.5亿元,财政收入1.8亿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经过多年发展,全镇初步形成了工业的规模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特色和城镇建设的品牌特色。全镇有各类工业企业近千家,其中:亿元以上骨干企业11家,列统企业63家,从业人员达到3.85万人,人均年工资收入达到15000元,形成了机电、木业、汽配、环保、文体服装、化工涂装、电力金具、锂电池等产业竞相发展格局;全镇高效农业面积达到9.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1.5%,其中蔬菜面积3.2万亩,设施栽培面积6000亩,特种水产养殖面积4.2万亩,其中:罗氏沼虾单体养殖面积达到2.8万亩,优质良种繁育面积5000亩,蛋鸭饲养量突破120万只,建设国家级蔬菜示范园区和国家级罗氏沼虾繁育基地,形成了菜业“青龙”、鱼业“银龙”、鸭业“彩龙”、林业“绿龙”、米业“金龙”五龙齐舞格局;集镇建成区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万人,是江苏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中心镇之一,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江苏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土地资源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省文明镇等多项荣誉,综合实力列全国千强镇行列。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分析

1、农民家庭户型分析

全镇现有总农户23747户、人口72398人,承包耕地面积11.65万亩。在上述农户家庭中,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①纯农型。全镇有纯农户1850户,4124人,承包面积8784亩,户均4.7亩,占农户总承包面积的7.5%;

②兼业型。全镇有兼业型农户16559户,52930人,承包面积55594亩,户均3.3亩,占农户总承包面积的47.6%;

③创业型。全镇有创业型家庭802户,2450人,其中有承包土地的家庭280户,900人,承包面积1605亩,占农户总承包面积1.4%;

④离土型。全镇有离土型农户3230户9044人,承包土地8050亩,占农户承包面积7 %,其中农忙回乡耕种的1650户,面积4010亩,托管代种的1080户,面积2700亩。

⑤承包型。全镇有承包型农户1306户,人口3850人,已流转承包面积42467亩,占农户承包面积36.5%。

2、农民就业结构现状分析

全镇现有实际从业劳动力51331人,其中适龄劳力33283人,分别占农业人口的70.9%和46%。在农村适龄劳动力中,直接从事农业的4124人,占12.4%;从事二产的11114人,占33.4%,其中兼业型劳力5342人,占从事二产劳力的48%;从事三产服务业的4878人,占14.6%,其中自办三产实体的2610人;外出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土地资源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劳务12777人,占38.4%,其中在外有经营实体的3250人。从事其他行业的390人,占1.2%。

3、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在全镇72398人农业人口中,主要依赖农业收入的18773人,占25.6%,工业收入的13551人,占18.3%;三产服务和其他收入的20324人,占28%,外出劳务收入的15560人,占21.5%;经营流通及创业性收入的3966人,占5.5%;资产、资源性收入的802人,占1.1%。在全镇23747户农户中,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684户,1766人,占总农户的2.9%,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2049户6073人,占总农户的8.6%;人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8000元以下的8967户,26445人,占总农户的37.7%;人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12047户,38114人,占总农户的50.8%。

4、土地经营效益分析

从种植业结构看,种粮面积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全镇137620亩耕地面积中(不含土地二轮承包前开发面积),种粮面积89436亩,占65%;经济作物面积20921亩,占15.2%;围田养殖面积20253亩,占14.7%;林业面积4137亩,占3%;其他面积2873亩,占2.1%。

从土地经营现状看,农户自耕自种土地占有很大比重。在全镇137620亩面积中,农户自耕自种土地95153亩,占69%,规模经营面积42467亩,占31%,其中围田养殖面积20253亩,集体农场22214亩,14个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面积20500亩,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土地资源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占规模经营面积的48.3%。

从土地经营的产出率看,蔬菜、水产种养殖效益明显高于种粮收入,按现在市场价格,一亩蔬菜年纯效益达到300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0元,为种粮的6倍,一亩罗氏沼虾以单产1000斤计算,年产值达11000元,纯效量可达4000元/亩,为种粮的8-10倍,而种粮以年产量1800斤计算产值在1600元左右,扣除直接成本,每亩收入在500元-600元之间,由此可见发展高效农业将直接给农民带来可观效益。

5、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潜力分析

随着农村农民就业结构、收入结构、经营结构、多样化、多元化出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是从农民基本口粮的需求看,一般以每人6分地可解决全年可粮,全镇72398人农业人口,在承包面积116500亩当中,只需口粮田43439亩,已流转发包面积42467亩,理论上可以流转的土地有30584亩,扣除目前纯农户耕种的8784亩土地,实际可进入土地流转交易市场的土地有21800亩;二是从农村人口发生变化看,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外出进入城镇,人口将呈下降趋势。全镇举家外迁的农户989户,代管代种的土地2700亩,这部分土地可以在给予适当补偿的情况下可进入土地流转交易市场;三是从农村劳动力发生变化看,新生代农村劳动力逐步减少。在全镇23747户农户中,子女与父母分离进入城镇的1950户,耕种土地4482亩,随着时间推移,这部分农户将进入城镇生活,目前耕种的土地可以进入土地流转交易市场。综上所述,预计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土地资源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今后十年内,全镇可以流转土地26282亩(实际可流转土地面积+代管代种土地面积+将来农户丢弃不种土地之和),占农户目前承包面积的22.6%。

三、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从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阻力大。由于农民中小农经济意识在短期内难以消除,恋土情结较重,农民视土地为“命根”子,对土地存有一定的依赖度,加之国家惠农政策给予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轻型农业技术的迅速普及,农民在田间劳作时间减少,劳动强度减轻,同时,部分农民为粮食安全考虑,不愿购买商品粮,因而不愿把自己耕种的土地交集体统一经营,由此对土地流转产生一定的阻力。

二是矛盾多。目前农村中土地流转主要存在两大矛盾,其一是土地流转补偿价格的矛盾。由于缺乏地价评估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前后流转的补偿价位不一致,高了承租经营者不接受,低了农户不答应;其二是规模流转难协调。由于土地农户个体经营,有的愿意流转,有的即使给予很高补偿价位也不愿意流转,由此产生很大矛盾。

三是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农村中一些外出户,私下将承包土地转让给别的农户,未签订流转协议,由此产生新的矛盾,而少部分农户由于耕种的土地多,带来大部分农户有意见。

四是机制不活。在现有流转的土地中,虽然成立了土地股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土地资源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份合作社,但效果不明显,由于经营方式单一,农户除享受地租外,并没有真正参与合作社经营运作,也没有享受剩余利润分红,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农民市场风险意识,同时,农村中土地“买方”市场没有得到真正形成,土地“流给谁”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五是不确定因素多。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扬带来地价升高,部分农民开始要求从已流转的土地中收回经营权,有的外出农民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渠道不畅,开始出现返乡要田耕种的苗头。上述五方面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土地流转工作中加以研究和解决。

四、对策措施

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下一步我镇将围绕加速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的总体思路,着力抓好以下措施落实。

1、抓引导,转变农民观念。在加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贯彻的基础上,针对农民的思想实际,进行有的放矢地宣传教育活动,在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采取“三管齐下”:一是强化入户宣传。通过组织镇村干部“进农家门、访农家情、问农家事、解农家难”的方式,把党中央的惠农政策与农民的实际愿望逐步渗透,有机对接,让农民在了解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同时,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对农业的关心和对农民的关爱;二是强化典型宣传。大力宣传镇内镇外农民创业的先进典型,以典型的先进事迹和成功创业经验,感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土地资源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染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使广大群众在学典型中得到有益的启迪,从而切实转变观念,投身现代农业发展和全民创业大潮;三是强化舆论宣传。运用组织政策宣讲队、文艺宣传队、编印新农村政策“四字歌”等多种宣传形式,使广大群众从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让更多的农民从小农经济意识中走出来,从土地的依赖中走出来,从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中走出来,切实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意识、市场风险意识,着力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

2、抓重点,分步推进流转。根据我镇目前土地经营现状,在今后的土地流转工作中,将采取三步走的办法加以推进。第一步,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外出农户上,对目前外出农户代种代管的土地,通过进行地价评估、签订长期流转协议,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方式,将经营权转为集体经营;第二步,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创业型和兼业型不愿耕种土地的农户上,通过一次流转,按面积分年补偿的方式,把耕种的土地流转出来;第三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纯农户身上,通过以土地入股分红、就地安置就业、进行身份置换的方式,把土地向规模特色产业集中,让他们在规模农业发展中有事做、有收入。

3、抓培育,活化买方市场。一要大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发展新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扩大“公司+基地+农户” 的新模式,加快高效农业发展;二要着力改进现有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单一模式,培植一批农村产业带头人。通过村组干部领办、经济能人兴办一批股份合作社或经济联合体,活跃农村土地市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土地资源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场,确保土地流得出、转得好、效益高、实惠多。

4、抓配套,健全保障机制。第一,要着力形成农村土地有序规范流转机制。以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为平台,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市场化运作;第二,要着力形成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机制,逐步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改革土地流转补偿金发放方式,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将股金或补偿金投入养老保险,力求达到农民人人有保险,从而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减轻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促进农民生活走向富裕、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作者:王振山

来源:《科学与管理》2010年第05期

摘 要: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提高农民收入和保护农民利益,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应提出改革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土地市场 土地流转 改革引言

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为适应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实行规模经济;就必须深化农村改革,探寻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对策,以推进新农村建设。

之所以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因为土地流转在农村土地市场中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土地流向种地能手,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转换,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等。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流转制度不断改革,最终走向了合法化阶段。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还未形成一种规范的制度,据农业部统计,目前以各种形式流转使用权的耕地仅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6%。具体来说,我国农村在土地流转中存在如下问题:

2.1 农村土地流转缺乏市场机制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收入不稳定,怕土地转出后失去土地,所以农村土地流转大多采取短期转包的方式。从集中程度来看,土地在小户间流动的多,由此很难形成土地集中连片的规模经营,从而影响了土地整体耕作效率的提高。例如:在福建莆田江东村,一种植大户流转78亩土地,就涉及农户近50户,流转期限为1年;龙海东园的流转期限更短,超过期限农作物就要被砍掉,若超过10天则需补给出让方50元/亩。

2.2 农村土地流转行为缺乏规范性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很多是通过私下协商达成口头协议,通过有关部门签订书面流转协议较少。据调查,有的地方农村土地流转无约定或只有口头约定合同的占到60%以上,签订合同但并未经合同管理机构审查监证的占1/4,也就是说,没有法律效率的无效合同几乎占

到土地流转合同的近90%。这样就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为以后可能出现的权益纠纷埋下了祸根。

2.3 缺乏相关的中介组织

目前,土地流转范围选择余地小,流转对象更多局限在邻里和亲属之间,也没有有序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难以通过有效的流转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大部分地区缺乏有序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直接后果就是土地流转的范围受到限制。调查显示,只有33%的农户知道土地可以在任意农户范围内进行流转,分别有12%和5%的农户以为土地只被允许在本村内和本村民小组内部流转,甚至还有3%的农户以为土地流转是根本不被允许的。

2.4 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热情不高

对于土地流转的认同感,部分农民对承包权与使用权认识不清,误认为流转使用权就会失去承包权,即使自己无力经营,也不愿将土地转让给别人。同时,农民对“土地承包30年不变”仍心存疑虑,对土地承包权永久不变更是不了解,这些都使得农民不愿轻易转出土地。足见我国农村土地市场流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配置,还有待进一步完善。3 深化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的对策

3.1 农村土地流转微观市场机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味着市场机制将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土地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不例外,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发展。

3.1.1 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明晰化是前提

农村土地改革的深化离不开土地制度的创新,如果没有土地产权制度的科学界定,土地就不能合理流动和有效运转。在实际中,由于土地的集体所有和对每一个具体农民实际上的不明确性和虚无性,严重阻碍了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因此,明确界定农村土地产权对农民显得至关重要。

3.1.2 农村土地有偿使用是基础

现阶段农村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土地有偿承(转)包制度和土地肥力升降奖惩制度。农村土地有偿承(转)包制度,即农民耕种承(转)包地要向集体经济组织(或原承包人)交纳一定的土地使用费;土地肥力升降奖惩制度,即在承包期限内因合理使用土地使土地肥力升高的承包者,集体经济组织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反之依此。

3.1.3 价格机制是核心

价格机制能有效配置土地,能把土地流转到效益较高的农户,同时促进农户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在适度的规模经营条件下,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3.2 农村土地流转中观促进机制

各级政府在加大宣传的同时应采取有力措施。

3.2.1 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

首先,要发展乡镇企业,必要的话,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在原材料供应、资本以及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以发挥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主导作用;其次,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不可能全部进入大中城市,所以应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将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不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3.2.2 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机制

土地转让信息的取得主要依靠邻居、亲戚及村干部的信息交流,这就造成了土地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需要建立专门的土地流转交易场所,解决信息传递问题,以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运作效果,同时可以帮助农民签订正式的流转合同,减少土地流转后的纠纷,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3.2.3 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土地为基础的保障体系,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进行,这种社会保障体系有着不足之处。要彻底解决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各级政府就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将农村的各项保障由依靠农地转为依靠社会保障,这样他们就不会恋土守土了。

3.3 农村土地流转宏观调控机制

我国农村土地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单纯依靠市场手段并不能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也不能兼顾效益与公平,因此国家有必要对土地流转进行宏观调节。

3.3.1 土地规划制度

土地规划是国家宏观调控土地利用最有利的手段,土地规划的实质是合理安排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分配和再分配。在土地规划中,应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切实保护耕地。

3.3.2 地籍管理制度

这是确保土地流转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体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动态监测以及整理和保管地籍档案资料。主要目的就是为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有关土地政策等,提供有关土地方面的信息。

3.3.3 土地税收制度

主要采取差别税率政策,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制订基本税率,然后按经营规模情况加税或减税;同时,建立土地不同用途的差别税率政策,以调节土地流转的方向和数量,如调高经济作物的税率、降低粮食生产用地的税率。随着土地制度的完善,土地税制在土地流转中的调节作用会日趋增强。

3.3.4 土地立法制度

一方面,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尚缺乏权威的法律依据,对流转形式、权利人的利益保护等都必须制定明确的法律规定;另一方面,完善和强化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执法监督也是健全与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结论

第三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调查

近年来,随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姜堰市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形式和生产方式多种多样,不再主要依附于土地经营,当前,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已进入转型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从“长期不变”到“长久不变”,一字之别,意味着国家将进一步延长土地承包期限,容许土地流转,农村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如何结合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用新思路、新举措,健康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为及时掌握情况,提供政策制定依据,日前我局对全市部分地区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流转现状

本次调查选择了溱潼、桥头、娄庄、白米、淤溪、张甸等6个镇的18个村的部分组作为样本,召集部分种养大户、村组干部和被流转户进行了座谈。共调查农户11185户,总承包面积36660亩。其中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户为5229户,占总农户数的46.8%,流转面积9751亩,占总面积的26.6%。流转的方式主要有转包、出租、互换、代耕四种形式,其中以转包、出租为主,涉及的面积占总流转面积的绝大部分。流转去向主要为规模种养殖、良种繁育、大棚蔬菜、花木苗木、特种水产养殖、绿化植树等,以规模种养殖和特种水产养殖为主。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分散种植粮食每亩年收益约为700-800元,加上国家各项补助(农机补助、水稻直补等)每年每亩100元,每亩年总收益不超过900元,扣除耕作、取水、农资、农药、化肥、种子、收割等各项费用,年纯收益在700-800元/亩。土地流转后,农户获得的年流转收益为500-1100元/亩,被调查的土地流转农户对流转收益基本能够接受。

二、流转方式

1、转包。农户把自己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或者全部转给他人,转包后原承包者仍按原承包合同规定履行义务,转包条件和利益关系双方协商,达成口头协议或书面协议,出让期满,原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仍由原承包人享有和承担。这种形式是当前流转的主要形式之一。如娄庄镇洪林、娄东、娄庄等村,由村集体将部分土地集中转包给少数种粮大户,搞特色农业和良种培育。这3个村中,转包面积占总承包面积的11.7%,涉及流转户占总农户的34.4%。

2、出租。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经营,获得租金,承租方一次性或分期付给出租方租赁金。这也是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淤溪镇,地理位置紧邻泰州市农业开发区,由村委会出面签订出租合同,将连片土地出租给农业开发区搞规模种养殖和良种繁育,流转土地面积较大,租期较长,一般为10年以上,涉及本村大多数农户。

3、互换。指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一般是农户私下进行,不经发包方办理任何手续,涉及面积较小。

4、代耕。一些外出打工或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将承包的土地部分或全部无偿委托给其他农户代为耕种,自己所得国家补助款约100元左右。这种形式几乎都是口头协议,不经发包方办理任何手续。这种形式简单明了,也较为普遍,有效解决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家中无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问题,同时也避

免了土地撂荒。

三、流转的作用和效果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是实现农业高效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1、有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村集体借助于土地集中连片开发等手段,提升了土地利用价值,每年可以得到一定的流转收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如娄庄镇娄东村将460亩土地发包给6户村民承包,经营特色农业,村集体每年获土地流转收入达16万元,每年补偿给农户12万元,余款用于改造村道路等公益事业。淤溪镇淤溪村将本村一块780亩的土地出租给泰州农业开发区搞良种繁育,年租金达26万元,租金不分发给农户,由村委会代农民缴纳大病合作医疗等费用,其余部分用于发展村公益事业。

2、有利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目标。一家一户分散耕种,使用机械耕作十分困难,加上单户经济实力差、资金少,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走现代农业发展路子相对困难。实施土地流转,使土地相对集中成为可能,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条件。如淤溪镇淤溪、武庄、卞庄村将土地出租给泰州市农业开发区搞规模种养殖和良种繁育,流转土地面积较大,接近4000亩,促进了高效农业的发展。

3、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过去人人有田,户户种田,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优势的发挥,不能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农民增收空间不大。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可以使愿耕者有其田,愿经商务工者安心从事二三产业。因此,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分工分业,有利于务工经商的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4、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农民承包地在确认使用权不变基础上合理流动,并适度集中,有利于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入。事实上,农民仅靠几亩甚至几分承包地要想富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让一部分农民转移到二、三项产业提高经济收入,同时农户把承包地转让给另一部分农户,实行规模经营,采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收益,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如桥头镇小杨村、状元村将部分耕种条件较差的土地,转包给专业技术人员,用于培育附加值较高的经济类、观赏类苗木,亩产效益远高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者种植香樟苗木的收益高达7600元/亩,同时给被流转土地农民的补偿也相对较高,达到一年1000元/亩。

四、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当前我市土地流转还处在初级阶段,地区之间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南部地区流转量还很小。吸引力不足、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是土地流转总量偏小的主要原因。从流出渠道看,虽然《物权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物权,但其不能用来担保,也不能抵押,所以其流动性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承包户难以得到高的收益。从流入渠道看,有实力、有资本、有技术的公司或能人因担心农民违约、农业风险太大而顾虑重重;全市至今尚无专业规模的土地流转和租赁市场,中介组织匮乏;没有建立土地流转补偿制度和土地投资补偿制度,土地流转收益没有可操作的统一标准,造成部分地区土地流转价格较低,损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

1、流转程序不规范。在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流转的土地

不少没有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只有口头协议。集体发包的土地虽然都签订了承包合同,但没有使用统一合同书,其内容不够完整,合同条款、期限、标的不够具体,双方的权、责、利不够明确,容易引发合同纠纷,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从调查的情况看,确实有不少被流转户担心承包方一旦亏损,扔下土地跑路,农民的收益就无法保证。

2、流转机制不完善。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运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更未能形成统一的流转市场,严重制约流转的有序进行。由于土地流转信息渠道不畅,往往出现农户有流转意向却找不到合适的受让方、而需要土地的人又找不到出让者的现象。不少土地流转往往局限于村内甚至组内,使土地效益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的程度、规模和效益,限制了土地流转的区域范围。

3、政策措施不配套。由于目前尚缺乏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配套政策措施,流转双方心存疑虑,担心自己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转让方只搞短期流转。而受让方为提高土地使用率,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必须增加对使用土地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而增加投入提高回报,又必须有一定使用年限作保证,不愿短期流转。双方想法不同,致使难以形成共识,达成协议。

4、农民思想较保守。部分农民小农经济意识比较强,恋土观念根深蒂固,视承包田为“保命田”,即使外出打工、进城经商,也要保留承包田,免得一旦失业或还乡时无田耕种。有的宁愿荒芜也不愿意流转给他人经营,还有些农民只满足于现状,停留在种好“自家的田”,不想扩大经营。这种供方态度不积极与需方愿望不强烈,导致土地流转进程缓慢。

5、发展资金难筹措。大面积承包土地从事高效农业开发需要较大资金投入,而土地承包大户一般很难找到贷款担保单位,又不能将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很难从银信部门贷到款,致使部分承包大户在土地开发上存在资金困难,难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6、流转行为不规范。近年来,我市大规模进行植树绿化,部分地区违背农民意愿,不尊重农民的种植权,强制将大面积的基本农田栽树搞绿化,不但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而且也产生不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更违背了相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不少农民对此意见较大。还有一些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在基本农田上搞永久性建筑,改变土地用途。在里下河地区,不少地方将土地流转出去挖塘搞水产养殖,虽然获得了眼前利益,但却严重毁坏了耕地,这是耕地保护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

五、思路和对策

1、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要明确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发展高效农业的基础环节,是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只有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必须把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有序流转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机制创新,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

2、积极引导,大力扶持。一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农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二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使之成为土地

经营权流转的倡导者、参与者、实践者。三要鼓励和引导土地向有技能特长、有资金实力、有经营能力的专业大户、工商业主和经营能人集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四要从政策上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与土地整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发展主导产业项目相结合,与调整农业结构、构筑区域特色产业相挂钩,把项目实施的优惠政策转化为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有利条件。五要加大信贷资金扶持,对土地承包大户重点扶持。六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后顾之忧。进行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就要积极而稳定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将农村的社会保障由依靠承包地转为依靠社会和制度,包括养老、医疗、生育、伤残等保障。只要有了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就会降低,土地的流转就会加快。

3、坚持原则,稳步推进。一是要坚持产权明晰这条原则。这也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的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必须要做好农民承包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流转的土地必须确权登记,建立明晰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这是确保农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前提。二是必须坚持“自愿、依法、有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由农民自主选择是否流转、采取何种方式流转。对一些暂不愿意放弃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在做好过细工作前提下,可采取土地切块置换的办法满足他们生产需求,避免因少数农户问题而影响流转土地的集中连片开发。三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原则。可根据当地发展水平和群众意愿,采取转包(转让)、租赁、股份合作、互换等形式;在价格上,可以通过招标经营等形式,由市场确定,也可以在坚持公平合理前提下,由双方协商或市场评估而定;在期限上,既可以长期流转,也可以季节流转,但总体上不宜太短,最长不超过第二轮承包规定年限。四是坚持创新,要让农民获得较多的流转效益。因地制宜走新路,结合重庆、成都等地的成功经验,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股份共同组建合作社,走“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土地流转新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让农民平等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五是必须坚持土地使用性质不变原则。坚持土地权属不变和土地农业生产用途不变,土地经营权受让方不得擅自将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不得抛荒或掠夺性经营。

4、健全组织,强化服务。一是加快设立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采用多种形式为流转双方牵线搭桥。各镇可设立土地信托服务中转站,村一级由村委会具体接受农民土地信托服务,形成统一的流转市场。二是通过土地整理促流转,做好农业项目招商服务。三是做好流转前期工作,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凡是涉及大面积流转的,要召开村民大会,并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表决通过。对多数农户不愿流转的,不要急于求成。在做好农民工作和项目包装基础上,通过联合招商、公开招标等形式,吸引广大工商业主和经营大户投资效益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四是围绕规划抓流转,推行社会化服务。按照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的要求,科学制定流转规划。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财政和金融支撑体系,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做大做强,引导民营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承租土地,以流转促调整,以流转增效益。

5、加强监??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要加大对侵害农民利益行为的查处力度,保证土地流转合同的顺利履行。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纠纷仲裁机构,及时将纠纷处理在萌芽状态,维

护农村社会稳定。

第四篇: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土地流转”一词不断见诸报端,成为各方关注讨论的热门话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并逐步从沿海向内地扩展。土地流转的总体状况在于它的形式日趋多样化,主体多元化,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收入水平和劳动力状况。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正确认识它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土地流转与各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土地流转总体情况问题关系

引言: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对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明确了根本依据,维护了新时期农民的权益。

1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总体情况

1.1流转数量和规模逐步增长。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并逐步从沿海向内地扩展,在较长时期内流转的规模是稳定的,一般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4.5%左右。近几年呈加快趋势,截至2007年末,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6372万亩,比2006年增长14.8%,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5.2%。特别是2008年以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截至8月底统计,各地上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到1.06亿亩,比上年增长66%;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8.7%,比上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

1.2流转形式以转包出租为主。

2007年各类流转形式占总流转面积的比重为:转包和出租占78%;转让占8.3%;入股占3.8%;互换占4.5%;其他形式占5.4%。2003-2007年,转包和出租形式所占比重上升了10.6个百分点。

1.3流转主体呈多元化趋势。

在农户之间流转的基础上,近些年一些工商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进入农业经营,参与流转的主体日益多元化。据调查县统计,目前农村土地在农户之间流转占流转总面积63.9%,受让方为企业等其他主体的占36.1%。

1.4流转规模与收入水平和劳动力变化密切相关。

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流转面积占总承包面积的比重分别为5.88%、4.77%和5.3 3%;其中东部地区有5 0%的省(直辖市)流转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倍以上的有5个省(直辖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多的地区流转比重较高,如重庆市和四川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占其农村劳动力总数4 8.8%和4 4.6 %,其比重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5%)15.3和11.1个百分点;流转面积占总承包面积的比重分别达到15.9%和11.6%,其比重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2%)2倍和1.23倍。

从目前流转情况看,总体健康平稳。随着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和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推进,流转呈逐步发展趋势。但受农村人口大量稳定转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制约,目前大多数农村还不具备大规模流转的条件,流转市场的培育、规模经营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 地方对土地流转采取的主要措施

2.1加强流转规范管理。

按照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各省区逐步建立健全以实施流转合同制为重点的流转管理制度和规程。目前流转一年以上建立了稳定流转关系的大多数签订了合同。2007年全国签订的流转合同份数比上年提高了27.9%。在农业部组织的土地流转抽样调查中,80%的调查县流转合同签订率达到60%以上,其中有26.7%的调查县达到80%以上。农户调查中流转合同签订率达82%。93.3%的调查县采取了县以上统一规范流转合同文本。及时调处流转纠纷。2007年农业部受理流转问题信访51件,比上年减少50.5%,占承包类问题信访比重由3.87%下降到1.7%。农户调查反映发生的流转纠纷总体上能够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其中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的占76.2%,仲裁解决的占14.3%,诉讼解决的占9.5%。

2.2积极提供流转服务。

调查县中已有85.5%的乡镇依托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建立了流转服务组织,为农民流转土地提供流转信息、法律政策咨询、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协调利益关系和调处流转纠纷等服务。在50%的调查县中,由乡村组织提供服务的流转面积已占流转总面积的50%以上。

2.3采取措施支持鼓励流转。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拿出专项经费支持鼓励流转。据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初步调查统计:目前已有11.3%的县(市)拿出专项资金加强土地整理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为通过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有5%的县(市)拿出专项资金对流转双方给予适当补贴。3 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3.1强行流转的问题在少数地方仍时有发生。

主要是有的地方基层干部对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就需要土地集中,片面强调和追求农业规模经营而忽视甚至侵害农民土地合法权益;有的地方不顾条件盲目对流转下指标定任务,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的问题在少数地方仍时有发生。据调查县统计,有20%的调查县曾发生强行流转问题和纠纷。

3.2流转利益纠纷在各地仍不同程度存在。

农户间流转以及短期流转中合同签订率不高,流转双方形成的利益关系和权利义务约定不明确、不规范,容易引发纠纷;有的在长期流转中流转双方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因经营风险和市场变化等原因也容易引发利益矛盾。据调查县统计,有80%的县发生过流转利益纠纷。

3.3有的在流转中改变土地农业用途。

有的地方还存在将流转的耕地用于种树或挖鱼塘,有的甚至搞非农建设。

3.4规模流转的耕地很少用于种粮。

由于种粮效益低,在流转的土地中,种粮的面积和比重有进一步缩减的趋势,特别是规模流转中用于种粮很少。据调查县统计,目前农户之间流转土地中用于种粮比重占71.9%,而规模流转入企业、业主的土地中用于种粮比重仅为6.4%。今后不少地方将可能出现流转面积递增、种粮面积递减的情况。在南方部分丘陵山区,有的外出务工农民无偿转出的生产条件较差土地无人耕种,有的出现抛荒。土地流转工作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4.1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土地流转与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关系。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必须认识到: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长久稳定承包关系,农民才有可能充分行使好土地流转权利,从根本上消除流转的后顾之忧,才有可能建立起稳定的流转关系。因此,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前提和制度保障,流转必须坚持好这个前提。在土地流转中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核心是维护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转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坚决防止和纠正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的错误做法。同时,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农民意愿的土地流转,也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意,正确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也就成为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并通过规范有序流转,促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完善。

4.2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土地流转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组织化,而不是简单的土地规模化。国际上既有依靠集中和扩大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欧美模式,也有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东亚(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模式。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比重大且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能大量转移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地区靠集中和扩大土地规模来发展现代农业,在相当长时期内是不可能的。立足国情,正确的思路应当是:在一些条件具备的地方,通过正确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流转土地逐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积极探索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走出一条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服务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的路子,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应当看到,通过土地流转,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在实行家庭承包制条件下,土地流转是实行土地集中式规模经营的前提,土地流转的速度、范围和规模,决定了这类规模经营的速度、范围和规模。由于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大多数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范围和规模十分有限,因而发展土地集中式规模经营的速度、范围和规模也会十分有限。不能一讲发展现代农业和规模经营就必须实行土地流转和集中,更不能脱离实际盲目追求规模经营的速度和规模,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推动土地流转。任何时候在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强行集中土地搞规模经营,都将会引发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后果。也不能一讲农业现代化就照搬欧美模式,而要注重研究在人多地少、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东亚模式的经验,探索我国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走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因此,我们应当在通过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正确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的同时,更加注重按照三中全会《决定》中指明的“统一经营”发展方向,积极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4.3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4.3.1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需要加强流转管理和服务。但必须充分认识到:健全土地流转市场的核心是明确和尊重市场主体,用市场机制引导流转;农民是流转的市场主体,土地流转是农民依法拥有并自主行使的土地权利,土地是否流转和以什么方式流转,都应是农民的意愿,由农民自己作主,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流转。因此,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必须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为前提。土地流转管理应该以指导和服务为主,是一种指导性和服务式管理。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几点:一要尊重农民流转主体地位,不能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或者阻碍流转;二要以法律政策为依据,不得非法为土地流转设置附加条件和要求,签订流转合同要农民自愿申请和接受;三要不增加农民负担。

4.3.2提供土地流转服务也必须是农民需要和自愿接受的服务,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几点:

一要以农民自愿接受为前提,不能强加于农民;二是不能包办代替,不能代替农民签订流转合同;三是不能向农民乱收费。需要指出的是: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需要管理和服务两手抓,不能只抓管理不重视服务,也不能只抓服务而忽视管理。要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各地要善于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搞好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经验。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

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当前和今后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重点围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流转主体地位为核心,以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为重点,全面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工作制度、工作机制和工作规程,确保流转规范有序;以逐步依法建立纠纷仲裁体系为依托,不断健全流转纠纷调处机制,确保流转纠纷及时化解;以建立流转服务组织为平台,逐步完善和加强土地流转信息、法律政策咨询、流转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利益关系协调、流转纠纷调处等项服务,不断优化流转外部环境。通过加强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正确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依法规范有序进行。

第五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但是,通过对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可知,土地确权工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进行处理,势必会影响土地确权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文章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问题;对策

吴兆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35):2-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农村所有农户,程序繁杂、内容众多,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等。同时,对确权登记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不仅需要熟悉相关政策,还需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矛盾协调能力。由于众多因素影响,导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亟待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处理,以此保证土地确权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基层干部思想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基层干部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确权登记工作需要对土地进行全面丈量,对地块进行明确,基层干部怕在土地丈量工作中产生矛盾,对农村的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其二,部分基层干部没有认识到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的紧迫性、意义以及目的等,没有将其提上日程,影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效率。

其三,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干部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时存在宣传不到位、布置不力等问题,导致许多村民不明白为什么、怎样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办证,尤其是农村存在举家外出打工的现象,对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管理队伍弱化

农经部分承担职能较多,具体包括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农民负担监管、纠纷调节仲裁、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资监管、土地流转以及土地承包等。但是,政府机构改革后,逐渐的取消了农经机构,导致农经部门存在管理队伍人员不稳定、专业素质水平差等问题,对土地承包常态化管理、确权登记颁证以及农经工作效率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影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成果。

3、确权登记工作控制不全面

现阶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常由当地测绘公司承担,但是,许多测绘公司在人员配备、技术、设备等方面存在不足,再加上农村承包地呈碎片化分布,田地面积相对较小,很难在签章图和地块分布公示图上体现,工作量巨大,难以实现对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同时,部分测绘公司为了加快进程或者图省事,并没有对所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严重影响确权登记工作效率和质量。

4、确权登记过程中存在政策性矛盾

在确权登记实践工作过程中,由于经管部门体系不完善,经管干部人员数量较少,而农民确权登记工作任务繁重,部分农民因为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在确权签字过程中找不到人,对确权登记、核对、签字等工作进度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因为历史原因遗留许多问题,如土地承包权属问题,不利于确权登记工作的开展。

二、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问题的有效对策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问题的首要任务,需要强化宣传,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消除农民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的疑虑。

一方面,强化宣传,让基层干部充分的认识到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的重要性,避免在经营确权工作过程中出现观望、推诿等现象,不遗余力的为农民群众提供土地确权登记、土地丈量、调节、发证等服务,不断提高土地确权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对于土地确权工作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不配合、不积极的基层干部,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追责和奖惩制度,对于渎职的基层干部进行严厉的处罚;对于积极配合土地确权工作的基层干部,需要基于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强化宣传,提升农民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内容、重要性的认识,不仅需要采用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标语、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方式,还需要采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宣传,这样能够不断提高宣传效果,保证所有农民群众能够清楚、全面的认识到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性,并了解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内容、步骤以及需要的手续等。

同时,还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相关法律、政策的讲座,由专业的工作人员为农民群众解答关于土地权益方面的问题,同时介绍土地确权工作的益处,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土地确权工作中[1]。

2、强化管理团队建设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需要有专业人员处理,强化管理团队建设工作,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明确管理职责,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地确权工作水平和效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管理工作由乡镇农经专职人员承担,响应国家“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要求,创建完善的土地确权管理人才队伍,实现对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的规范化以及常态化管理。为了保证土地确权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再教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做好所有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全面了解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的内容、流程、相关法律法规和勘测等,为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其二,强化思想认识培训,培养一支具有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精神的作业队伍。

其三,强化工作人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培训,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需要和农民群众沟通。为了避免在沟通的过程中出现矛盾,需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沟通能力,和农民群众进行良好的沟通和有效的协商,当出现土地权属资料不全现象时,需要聘请专业人士对土地进行现场勘测,然后和农民进行协商,当农民群众同意后再进行界线、界点的重新设置,这样能够有效解决因?槿ㄊ粽?议形成的矛盾,保证农民群众的土地权益。

其四,土地确权工作需要采用专业的测量工具、调查工具等,为了保证土地确权工作能够顺利、高效的开展,需要强化培训,保证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技巧,避免因为技术不过硬影响土地确权工作的进行[2]。

3、实施土地确权工作的全面控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的全面控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当地政府需要重视土地确权考核检查工作,组建督导小组和督导制度,由监督小组严格按照督导制度对土地确权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

其二,土地确权工作量巨大,为了保证土地确权工作能够顺利的推进,需要聘请具有相应地质的第三方介入监督管理,对土地确权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现土地确权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以此保证土地确权工作质量。

其三,在总结验收中打硬仗,如果出现工作滞后现象,则需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避免在土地确权工作?^程中出现敷衍、走过场的现象[3]。

4、强化组织领导和资金准备,确保土地确权工作顺利进行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为县乡两级主要领导,需要其亲自组织土地确权工作进行推进、指挥,发挥自身模范先锋的作用,对土地确权工作中出现的矛盾、问题进行解决。县乡两级主要领导需要把控第一速度、承担第一责任、坚持第一认识,做好资金支持准备工作。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为了实现对整个过程的全面控制,需要做好资金准备工作。主管部门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财政实力,同时根据土地面积、调查难易程度以及所处位置等状况,对土地确权工作需要的经费进行准确的计算,为土地确权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此外,为了保证资金能够落实到实处,需要对资金流向进行全面监控,如果存在资金到位不及时的现象,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由上级主管部门对资金流向进行监督,为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对土地确权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强化宣传,提高认识,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土地确权工作中,强化管理团队建设,实施土地确权工作的全面控制,强化组织领导和资金准备,确保土地确权工作能够顺利、高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兰知华,吴家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6(11):19-20.[2] 范丽萍.宁化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16,(3):71-73.[3] 王水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与流转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工作通讯,2013(20):48-49.

下载小纪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分析及对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纪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分析及对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宝鸡市农业局高锁扬、王随民、孙兆军为了研究新形势下的土地承包关系,全面掌握我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和研究存在的突出问......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 土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激活农村土地要素、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

    小纪一小数学校本教研现状分析

    小纪一小数学校本教研现状分析 一、 现状分析 小纪一小现有数学教师15人,包括两名领导,年龄结构从24周岁至52周岁,40周岁以下的教师有8人。那么我校的数学校本教研基本上以40周......

    农村干部现状分析对策

    农村干部现状分析对策陈海建三甲街道海丰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贯彻落实富民强国之路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途径。社会主......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绥阳县旺草镇石羊小学邓仕超 课程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席卷中国城镇乡村,但当真正步入到学校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表面上,每个老师好像都成了弄潮儿,在课程......

    农村土地复垦现状分析与建议

    目录 目录 .................................................................................................... 1 摘要 ................................................

    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王成 刘天辉 马晏骏 孔令禹 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23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出现严重不足的......

    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的政策,这无疑给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