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精品课程申报表

时间:2019-05-13 10:1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院精品课程申报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院精品课程申报表》。

第一篇:高职院精品课程申报表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工学结合的改革及实际效果

《管理学基础》是航空服务、物业管理、物流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

一、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我院一直十分重视对该课程的建设,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管理学基础》课程初创期

在八十年代末,管理专业教研室以高治平教授为主的一批老教师们就已对企业开展了管理方面的培训,在四川大学、成都大学等大学教授管理方面的课程。1993年成立管理专科以后,管理专业教研室的老师们抓住学科发展的大好机遇,对管理类各专业进行了广泛地调研,走访企业、深入高校,历时一年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关专业的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模式。1995年确立了《管理学基础》课程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当时的教学培养目标,制定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主要是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主要侧重课堂教学,边讲边练;自编了讲义和习题集;通过集体研讨,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开始探索实践性教学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示范课和公开课,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经过几年的课程建设工作,《管理学基础》课程建设体系基本形成,为课程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管理学基础》课程建设与发展期

经原国家教委遴选,1994年,我院开办高等职业教育。1998年,我院正式改建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专科也发展壮大为管理工程系。为适应高职教学的需要,我院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重心,切实加强了课程建设的各项工作,主要项目包括:

(1)组织机构建设:在专业教研室下设公共课程教研组,负责《管理学基础》等课程的日常管理与教学研究。

(2)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养,提高任课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积极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先后有四名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

(3)教学基本文件建设: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规范课程的有关教学基本文件,如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实训教学大纲等。

(4)教材建设:在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规划教材中担任副主编。

(5)实践条件建设:加强《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编制了课程实践教学指导书,加强实训教学素材的建设,加强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

这一时期的《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重点强调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3.精品课程阶段(2003年至今)

2003 年以后,以精品课程为建设目标,全方位开展重点课程建设。主要项目有:

(1)组织机构建设:从2003年该课程被确立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后,管理工程系领导非常重视,很快成立了课程建设项目小组,承担《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2)围绕办出高职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课程实习基地建设、面向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课程模块教学改革与实践、课程过程考核体系的建设、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实践、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课程教学基本文件建设与管理等9项教学改革项目,历经近十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不仅锻炼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而且改革后的课程特色更加鲜明、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文件更加完备。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本课程的建设日益完善,在充实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二、工学结合的改革

为贯彻“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我们大胆探索《管理学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和细节重构,做到课程内容体现工作实际、课程教学服务专业培养,以此来设计课程大纲、教学基本要求、教案、讲课方式、实习实训环节及流程。

1、以“工学结合”为基础组建《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师团队

《管理学基础》精品课建设的教师团队中,三分之二的教师来自于企业管理前沿,有着丰富的、实实在在的企业管理经验,这些教师的思想、知识与能力素质本身就具备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思想、知识与能力很好地融入了《管理学基础》课程建设中。

2、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确定《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在确定本课程教学目标时,结合管理工作实际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现代企业工作岗位的相关知识、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以及综合职业素质,加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实现“实践应用为主,理论知识为辅,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应用”的宗旨。

3、以“工学结合”为手段突出《管理学基础》专业服务方向

“工学结合”旨在强化学生一线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了使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能够与本专业工作岗位进行零距离对接,真正培养符合不同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管理学基础》课程突出了对不同专业的支持服务功能,在区分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突出不同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特色。

4、以“工学结合”为前提构建《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管理学基础》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们都融入了大量的“工学结合”的元素。讲解理论知识点所需的支撑性案例和实践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情景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本课程教师本身的企业管理经验;二是本课程教师对他人实际管理经验的提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典型性。实践部分有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校内实训是虚拟的管理环境,校外实习是真实的企业管理环境。校内校外虚实结合,互为补充,帮助学生实现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换,“工学结合”效果明显

5、以“工学结合”的思想设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流程

《管理学基础》精品课在理论模块与教学范示模块中均贯彻了“工学结合”的思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与“做”交替进行,使学生学有所用,用为所学,同时严格过程考核,即时掌握教学效果,用以指导后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使教学实现螺旋式上升和可持续发展,符合PDCA循环。

6、以“工学结合”为原则打造《管理学基础》校企合作平台

《管理学基础》围绕管理活动的四项基本职能展开,而最能生动体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项基本管理职能的场所就是活生生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因此,本课程建设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以“工学结合”为原则打造校企合作平台,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注重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迄今为止,本课程的校企合作已取得较好成果,和企业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与企业联合办学实现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4-2 理论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前后续课程内容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课程目标

1.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专科学历层次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在办学定位上,“以满足市场对现代化企业第一线人才的需求为前提,以胜任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满意度为质量标准”,坚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社会定位;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适销对路”的专门人才的功能定位;坚持把学生培养成为技术应用、智能操作和高技能型的高级“蓝领”的人才规格定位。

学院是四川省2004年度就业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在四川高校排名第四。出口畅,进口就旺,报考我院的生源多。每年报考我院管理类专业的考生,大大超过当年学校计划的招生数。学校根据社会需求一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二是根据学校教学资源情况,每年有计划地进行扩招,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本课程主要面向物业管理、物流管理与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相关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工作能力,能在现代化生产第一线,运用相关管理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进行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专科学历层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2.课程在本专业培养目标中的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管理学基础》是物业管理、物流管理与航空服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专业,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培养掌握基础管理知识和具备相应管理技能的基层管理者。根据面向专业的要求,课程服务于专业,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具备不同的能力:

(1)培养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具备的能力有:

1)具有制订物业管理计划的能力。物业管理计划是物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物业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物业管理计划能力。

2)具有对物业管理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企业正常发展的能力。

3)具有激励和领导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物业管理要正确地认识员工,听取员工的心声,鼓励员工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要建立科学的、人情化的激励机制等,这些都需要物业管理人员具有有效激励和领导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4)具有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各要素关系的能力。内部各要素包括物业管理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员工,要求物业管理人员具备很强的沟通协调,妥善处理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能力。

(2)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具备的能力有:

1)具有物流系统规划,物流方案制定、物流项目管理的能力。

2)在掌握现代企业组织架构的基础上,结合物流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具有发展创新物流企业组织架构的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各要素关系的能力。

3)具有激励和领导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物流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时时组织内部各部门、员工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及时了解员工需求,并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实现组织目标。

4)具备不断变通和创新管理理论与管理手段的能力。物流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行业,因此,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跟踪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方向,探求和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5)具有对物流各主要环节进行控制以确保这个物流过程正常运作能力。物流过程涉及的环节多、领域多、企业多,经常会发生一些非程序的突发事件,因此要求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控制能力,以保证组织目标顺利实现。

6)具有正确理解、分析管理问题,并能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手段与方法开展物流管理活动,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具备的能力有:

1)具有针对服务项目制订计划的能力。

2)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民航服务工作中,主客之间的交际是频繁的。交际是主客之间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实现服务工作的主要途径。对于民航服务人员来说,交际能力是搞好服务工作必备的能力,交际能力是服务员综合利用各种才干进行人际交往的本领。

3)具有对服务项目进行控制以确保其正常进行的能力。

4)要有识别旅客的需求以及满足旅客需求的能力。

民航服务人员要有与旅客融洽感情的本领,要有识别、诱导和满足旅客需求的能力,要有展示本企业服务优势来吸引旅客的能力与技巧,还要有激发旅客忠诚度的能力。

4-2-2 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课程内容选取依据

1.课程内容选取依据

在教学内容体系构架上,具有“大平台、活模块、多接口”的特征,按照“专业基础课服务于专业”的原则,从物流管理、物业管理和航空服务等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分析出不同专业对本课程的具体能力要求,然后,根据专业对课程的能力要求,制定出本课程的教学总目标,并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最后分解出本课程三个专业各自的教学模块。本课程物流管理专业设计6章21个模块结构,物业管理专业设计6章20个模块结构,航空服务专业设计6章20个模块结构。此外,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时数及不同层次的需要,各知识点模块可进行局部选择、扩充、删选具体可参见本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

2.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4”结构,1是指1个管理基础知识平台,既包括管理概述又包括管理思想;4是指管理的4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课程的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

适用专业:现代物流管理专业

计划学时: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20学时(包括认识实习4学时)、顶岗实习2周

模块总数:21个

第一章 管理概述(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模块一 管理概述

模块二 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模块三 管理环境

实践教学 情景模拟——人际、情报、决策

第二章 管理思想(1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模块四 管理思想概述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模块五 西方管理思想

模块六 企业文化

模块七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比较与跨文化管理

实践教学 案例分析——

1、中国“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2、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

第三章 计划职能(1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7学时、实践教学3学时)

模块八 计划概述

模块九 制定计划的程序与方法

模块十 决策

实践教学 情景模拟——太阳家具公司的目标管理

管理游戏——

1、比比谁高

2、时间蛋糕

第四章 组织职能(9学时,其中理论教学7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模块十一 组织职能概述

模块十二 组织结构

模块十三 职权分配与职权关系

模块十四 人员配备

模块十五 组织协调与变革

实践教学 案例分析——

1、形同虚设的总经理助理

2、陷于困境的经理

第五章 领导职能(13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学时、实践教学5学时)

模块十六 领导职能

模块十七 激励

模块十八 沟通

实践教学 情景模拟——小道消息传播带来的问题

管理游戏——

1、撕纸

2、兔子舞

3、同舟共济

4、橡皮筋

第六章 控制职能(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模块十九 什么是控制

模块二十 产出控制与行为控制

模块二十一组织文化

实践教学 案例分析——哈勃望远镜

管理游戏——巧扮女郎

认识实习4学时

顶岗实习2周

适用专业:物业管理专业与航空服务专业

计划学时:总学时5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20学时(包括认识实习4学时)、顶岗实习2周模块总数:19个

第一章 管理概述(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模块一 管理概述

模块二 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模块三 管理环境

实践教学 情景模拟——人际、情报、决策

第二章 管理思想(1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模块四 管理思想概述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模块五 西方管理思想

模块六 企业文化

模块七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比较与跨文化管理

实践教学 案例分析——

1、中国“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2、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

第三章 计划职能(1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7学时、实践教学3学时)

模块八 计划概述

模块九 制定计划的程序与方法

模块十 决策

实践教学 情景模拟——太阳家具公司的目标管理

管理游戏——

1、比比谁高

2、时间蛋糕

第四章 组织职能(9学时,其中理论教学7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模块十一 组织职能概述

模块十二 组织结构

模块十三 职权分配与职权关系

模块十四 人员配备

实践教学 案例分析——

1、形同虚设的总经理助理

2、陷于困境的经理

第五章 领导职能(13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学时、实践教学5学时)

模块十五 领导职能

模块十六 激励

模块十七 沟通

实践教学 情景模拟——小道消息传播带来的问题

管理游戏——

1、撕纸

2、兔子舞

3、同舟共济

4、橡皮筋

第六章 控制职能(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模块十八 什么是控制

模块十九 产出控制与行为控制

实践教学 案例分析——哈勃望远镜

管理游戏——巧扮女郎

认识实习4学时 顶岗实习2周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和知识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是“1+4”结构,1是指1个管理基础知识平台,既包括管理概述又包括管理思想;4是指管理的4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共计六章内容。

1.课程重点:

根据“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课程宗旨,课程重点主要是理论知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培养管理的实践能力。

第一章 管理概述

(1)理解管理的概念

(2)掌握管理的本质属性

第二章 管理思想

(1)了解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中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脉络

(3)掌握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与结构层次

第三章 计划职能

(1)理解计划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目标管理的概念、过程和作用

(3)理解决策的概念和类型

第四章 组织职能

(1)掌握组织的含义

(2)掌握组织职能的内容

第五章 领导职能

(1)理解领导的本质和权力来源

(2)掌握激励的概念、过程和相关激励理论

(3)了解沟通的概念、过程和沟通网络

第六章 控制职能

(1)理解控制的内涵和重要性

(2)掌握控制的过程

2.课程的难点:

在掌握课程重点的基础之上,学以致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运用能力。

第一章 管理概述

(1)树立管理系统的观念

(2)理解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第二章 管理思想

比较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

第三章 计划职能

(1)熟练掌握并运用计划的方法

(2)熟练掌握并运用决策的方法

第四章 组织职能

(1)分析组织结构的类型和优缺点

(2)分析人员配备的内容

第五章 领导职能

(1)分析领导怎样运用权力

(2)灵活掌握并运用激励的方法

(3)灵活掌握并运用管理者沟通技巧

第六章 控制职能

熟练掌握并运用控制的模式

3.课程的难点根源:

(1)学生入口质量参差不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不够。

(2)掌握教学内容需要实践基础。例如,沟通技巧的运用、激励手段和方式的随机应变等,因学生不了解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以致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理论的抽象化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4.解决的办法:

(1)编写实用性强的高职教材,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

(2)实行典型案例导入。在思维方法上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运用“归纳”和“类比”。

(3)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相配套,特别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丰富课程内容和表现形式,使复杂理论简单化、抽象内容形象化、动态过程可视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4)重视实践教学,既包括校内实习,又包括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在真实的管理环境和模拟的管理环境交互作用下,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管理技能。

(5)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针对不同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管理游戏和案例讨论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6)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模块考核、章节测试和综合练习,环环相扣,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在日积月累之中步步稳固发展。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1.设计思想

《管理学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面向专业、服务课程。本课程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必须返回实践,指导实践、检验实践和服务实践。因此,实践课程是本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专门安排了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20学时实践教学和2周的顶岗实习,旨在通过模拟和真实的企业管理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切实体验管理四项基本职能对应的工作内容,同时,创造较多的学生动手、动脑及师生互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系统理解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管理全过程,努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挂起钩来,为缩短上岗适应期奠定管理实践基础。

2.效果

(1)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实践环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程实施灵活机动,系统性强,使学生置身理论与实践交替互动的氛围中,通过模拟和真实的企业管理环境,创造较多的学生动手、动脑及师生互动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挂起钩来,真正实现了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不仅具备了从事管理与服务的基本知识与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敬岗爱业的热情和乐观态度,树立了学习创新意识,增强了上岗自信心。

(2)青年教师的管理实践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在实践教学进程中,青年教师自己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案,尤其是校外实习过程中,青年教学加强了与实践基地及企业管理人员的联系与交流,共同完成实践环节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施方案,全程参与并辅导学生实践环节教学,每一阶段实践环节结束,青年教师的管理实践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4-2 实践(实训)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目标及设计思想

目标:

(1)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以服务专业为宗旨,统筹安排实践性教学内容,增加综合化程度,形成系列化、层次性性教学环节,并注重各环节之间的连贯与支撑,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地实施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每模块之中均有若干次实践教学,使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同步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基本能力,对形成职业能力有较好的支撑及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对具体学习、工作任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让学生在模拟和真实的企业管理环境中进行训练,贴近实际、激发主观能动性,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管理技能。

(4)使技能教学融入学历教育,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并取得相关从业资格证书。

(5)培养学生敬岗爱业的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的工作精神面貌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思想:

《管理学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面向专业、服务课程。本课程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必须返回实践,指导实践、检验实践和服务实践,因此,实践课程是本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旨在通过模拟和真实的企业管理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切实体验管理四项基本职能对应的工作内容,同时,创造较多的学生动手、动脑及师生互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系统理解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管理全过程,努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挂起钩来,为缩短上岗适应期奠定管理实践基础。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训或实习项目名称和学时)及选取依据

内容:

(1)管理情景实践教学 4学时

《人际、情报、决策》 2学时

《太阳家具公司的目标管理》 1学时

《小道消息传播带来的问题》 1学时

(2)管理游戏实践教学 7学时

《比比谁高》 1学时

《时间蛋糕》 1学时

《撕纸》 1学时

《兔子舞》 1学时

《同舟共济》 1学时

《橡皮筋》 1学时

《巧扮女郎》 1学时

(3)管理案例实践教学 5学时

《中国“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1学时

《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1学时

《形同虚设的总经理助理》1学时

《陷于困境的经理》1学时

《哈勃望远镜》1学时

(4)认识实习4学时

了解企业业务流程的内容;了解企业组织形式;了解企业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了解企业现场管理工作;了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等。

(5)顶岗实习2周(共计48学时)

熟悉企业的类型;熟悉企业内部各作业点的平面布置情况及各作业点相互之间的联系关系;理解并掌握企业业务流程内容;理解并掌握企业各流程的具体操作及相互之间的衔接;熟悉企业组织形式;熟悉所在岗位的工作内容;掌握企业现场管理工作;熟悉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依据:

(1)管理情景实践教学: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情景剧,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在情景剧的演绎过程中体会企业管理的真谛。

(2)管理游戏实践教学:结合教学大纲在理论教学中穿插使用,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又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学互动。

(3)管理案例实践教学: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企业管理实际,收集和设计丰富的情景案例供学生学习讨论。

(4)认识实习: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对学生进一步掌握管理学知识和提高管理技能打下基础。

(5)顶岗实习:让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管理,提前接受企业的考验与锻炼,顶岗实习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系统的管理知识,具备基本的管理技能。

4-2-3课程实施、教师指导方法与教学效果

1.实施:

实践环节内容丰富,课程实施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灵活性和实用性。认识实习、顶岗实习为独立实施部分;管理情景、管理游戏与管理案例为穿插实施部分。

(1)理论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采用管理情景实践教学、管理游戏实践教学、管理案例实践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充分表达和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中即时用、在用中即时学,不断理解和巩固所学管理知识。

(2)认识实习独立实施,一般借助实践基地,采用实习参观、专家讲座等形式,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完成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3)顶岗实习更具实战性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让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管理,提前接受企业的考验与锻炼,顶岗实习前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管理知识,具备基本的管理技能,因此必须在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了本课程知识之后,安排在假期进行,时间充裕,学生收获更多。

2.指导方法:

(1)管理情景实践教学:教师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编写情景剧剧本,悉心指导、耐心讲解,学生自演,教师点评并给出成绩。

(2)管理游戏实践教学:教师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选取管理游戏,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由学生亲身参与,教师点评并给出成绩。

(3)管理案例实践教学:教师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选择管理案例,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启发点拨,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公布分析结果。

(4)认识实习:教师联系实践基地,与实践基地共同商讨实习方式与安排,组织学生,配合实践基地进行现场讲解与答疑。学生在认识实习过程中,认真按照实习要求与目的,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提交实习材料,教师点评并给出成绩。

(5)顶岗实习:教师联系实践基地,与实践基地共同商讨实习方式与安排,组织学生,配合实践基地落实具体实习岗位。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认真按照实习要求与目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按时按质提交实习材料,教师点评并给出成绩。

3.效果:

(1)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实践环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程实施灵活机动,系统性强,使学生置身理论与实践交替互动的氛围中,通过模拟和真实的企业管理环境,创造较多的学生动手、动脑及师生互动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挂起钩来,真正实现了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不仅具备了从事管理与服务的基本知识与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敬岗爱业的热情和乐观态度,树立了学习创新意识,增强了上岗自信心。

(2)青年教师的管理实践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在实践教学进程中,青年教师自己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案,尤其是校外实习过程中,青年教学加强了与实践基地及企业管理人员的联系与交流,共同完成实践环节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施方案,全程参与并辅导学生实践环节教学,每一阶段实践环节结束,青年教师的管理实践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1.内容:

(1)管理情景实践教学:

考核学生参与管理情景实践教学的态度以及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能力。

(2)管理游戏实践教学:

考核学生参与管理游戏实践教学的态度以及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能力。

(3)管理案例实践教学

考核学生自觉与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

(4)认识实习

考核学生独立观察与思考的能力,以及初步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解释现实管理现象的能力。

(5)顶岗实习

考核学生在独立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解决现实管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管理创新的能力。

2.方法:

实践教学考核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管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包括校内实训考核和校外实习考核。

校内实训考核方法:(1)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态度占30%;(2)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能力占40%;(3)作业或思考题完成情况占10%;(4)相关文章撰写情况占20%。

校外实习考核方法:认识实习结束时,学生应备齐2份材料,即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供评定成绩之用。其中,实习日记占50%,实习报告占50%。顶岗实习结束时,学生应备齐2份材料,即实习单位鉴定表和实习报告,供评定成绩之用。其中,单位评分占80%,包括顶岗实习态度和思想表现、业务能力和完成任务情况、实习效果等,实习报告占20%。

4-2-5创新与特点

(1)以“工学结合”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实践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尽量贴进企业管理实际,实现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培养学生理解并解决企业管理现实问题的素质与能力。

(2)突出“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训练。实行典型案例导入式教学,符合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3)实践教学体系完整,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实践环节由校内实训到校外实习,层层递进,由点及面,使学生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保障及使用情况;配套实训实习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与条件;网络教学环境及资源)

1.教材使用与建设

为适应教改需要,2003年,课程负责人常春喜作为副主编,参与了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基础》教材的编写,之后,课程组又自编了《管理学基础》校内教材,2007年由课程主讲教师武智慧教授主编的《管理学基础》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得到了授课教师与学生的好评。与其它高职高专教材不同,该教材的特点是:(1)模块教学,案例导入;(2)面向高职、通俗易懂;(3)注重实践,强调应用。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条件保障及使用情况

为适应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通过多年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如下资源,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效果较好:

(1)优秀高职高专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

(2)相关管理类图书资料

(3)相关管理类专业期刊资料

(4)相关管理网站信息

(5)各大企业网站

(5)习题、试题及标准(参考)答案

配套实训实习教材的教学效果

根据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课程教学大纲,结合学院自身实习条件,组织任课教师精心编写了与课程配套的五本实习实训教材:案例分析指导书、情景剧指导书、管理游戏指导书、实践教学指导书和习题集等。所有的教材与教学辅导材料均体现本精品课的指导思想,即“实践应用为主,理论知识为辅,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应用”的宗旨,在协助教师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收到良好效果。

实践性教学环境与条件

本课程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经过近年来的建设,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境已得到较大改善,现场环境和模拟环境互为补充,实践教学条件较好。

(1)现场环境——实习基地

在“工学结合”思想的指导下,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道路,面向专业,拥有众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通过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将感性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实习基地的基层管理岗位中进行系统的锻炼和培训,加深了学生对管理岗位的认识,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2)模拟环境——案例分析、管理游戏、情景模拟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案例分析、管理游戏、情景模拟等方法,真实再现企业管理的场景,在具体的环境之中帮助学生运用管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的技巧与方法,提高管理技能。

网络教学环境及资源

通过几年的建设,本课程已成功开发了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研究、教学指南、学习指南、实践教学、过程考核、资源库等教学资源,具备网络教学环境,并已在校园网运行,可供校内外师生共享,同时进一步推进在线答疑、电子信箱互动,将教师的电子信箱告知学生,以方便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此举解决了学生与教师无法经常沟通的问题,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改革举措)

1.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

本课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重点,旨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利用各种实践性教学途径,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成为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研究的主体。其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

1、组成具有实战能力的教师团队,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保证;

2、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切实推行双向教学,学生是主动探索者,教师是参谋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3、明晰了课程与专业的关系,课程为专业服务,因专业施教,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与目的性,教学效果更明显。

4、理论与实践无缝接合,学生与岗位零距离触,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向职员的平滑过渡打下基础。

2.学生规模

本课程有10个班/每年,400多人。

3.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及效果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应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多媒体教学:课程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投影仪、电视录像、教学课件及教学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感性教学。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

(2)网络教学:课程教学资源网上开放,方便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各章的知识结构、内容重点和学习方法,便于学生课外自我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尽快消化所学知识。任课教师利用校园网上的个人电子邮箱,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地了解和沟通。

4.考核方法

(1)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包括实践教学考核和理论考核。实践教学考核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管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包括校内实训考核和校外实习考核。理论教学考核包括模块考核和章节测试,可动态地、及时地考核学生对管理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期终考核

期终综合测试题共10套。题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及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核学生对管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5.本课程使用的具体教学方法

(1)实践教学法

A情景教学法:

我们设计了实用性很强的管理情景实践环节,这是让学生贴近实际、激发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环节,也是管理学理论自身不断建构和完善的需要。

B游戏教学法

通过一个个生动活动的管理游戏,让学生在亲身演绎的过程中去体会管理的精髓与真谛。

C案例教学法

遵从人们“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实行典型案例导入,符合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归纳”和“类比”更适合于高职学生掌握管理学基础知识。

D实习教学法

实习教学法包括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是以真实的企业管理环境为背景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管理,接受企业的实战训练,使学生对企业组织机构与职能、企业文化、企业的经营运作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实实在在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能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理论教学方法

A 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提问、质询和答辩,激发思想火花。

B 讨论式教学法

教师事先拟定课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组成若干研究小组进行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然后各组就该课题共同进行讨论。

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教学录像资料要点;实训实习效果(作品)评价并举例说明学生在相应专业技能竞赛中的获奖情况]

一、校外专家评价:

专家一:

1.专家简介:

李时彦: 男,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前副院长、教授,出版专著和教材 10 多部,公开发表论文 40 多篇,获奖 20 多项。

2.专家评语:

由成都航空技术学院常春喜副教授主持申报的《管理学基础》精品课程有以下特色及优势:第一、课题组人员结构合理、实力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第二、教学文件齐备、教研方法科学合理、教学内容准确适用、教学理念超前、教学手段先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社会资源、实习基地等先进教学模式,使教与学达到较高境界的融合;第三、教材有特色,内容上突出“实用”、“够用”、“技能需求”为原则,结构安排采用模块化设计;第四、设计的“知识点模块图”和“教学范示模块图”具有创新性,设计的实践教学方案科学实用,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第五、评价体系科学,重视过程考核,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就进行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核。

第六、课程与专业的完美结合,是本课程建设的一个亮点,从知识点模块的选择和组合上充分体现了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的宗旨,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学有所重、学有所专。第七,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让学生贴近实际,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实现了管理学理论自身的不断建构和完善。

我认为该课程已经具备了申请国家精品课程的条件。

专家二:

1.专家简介:

鲁若愚:男,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出版专著和教材 10 多部,公开发表论文 60 多篇,获奖 20 多项。

2.专家评语:

由成都航空技术学院常春喜副教授主持申报的《管理学基础》课程性质、任务、目标定位准确,课程改革与建设思路清晰。不仅重视知识传授,同时重视管理技能培养。

“面向专业、基于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富有高职特色。该课程的教师力量雄厚,科研较强,教学目标明确;课程教学手段先进,有案例教学、游戏教学、情景教学、实习教学等形式,理论教学浅显易懂,言简意赅,实践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不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一定水平,是课题组所有成员知识和智慧的结晶。

因此,我认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基础》已经具备了冲击“国家级精品课程” 的条件,特此推荐。

二、校内专家评价:

专家一:

1.专家简介:

陈玉华:男,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政府津贴专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2.专家评语:

《管理学基础》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必须返回实践,指导实践、检验实践和服务实践。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看,实践教学是实践理论、验证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关键,《管理学基础》精品课程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本精品课程符合学院的“以人为本、争创一流、打造品牌、办出特色,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实现了

“面向专业、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

《管理学基础》课程性质、任务、目标定位准确,课程改革与建设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内在体系结构合理,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到基本技能,层次清楚;课程教学手段先进,有案例教学、游戏教学、情景教学、实习教学等形式,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的精神,也体现了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教学文件齐备、教研方法科学合理、教学内容准确适用、教学理念超前、教学手段先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社会资源、实习基地等先进教学模式,使教与学达到较高境界的融合。

课程实施了“多模块、多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点模块图和教学范示模块图,实践教学,过程考核极具特色。

因此,我认为该课程已经具备了申请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资格。

专家二:

1.专家简介:

李学锋:女,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科研项目 20 余项,教材 8 册,公开发表论文 20 多篇。

2.专家评语:

《管理学基础》

课题组人员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职业教育观念先进;专业和人才定位准确;教学文件齐备;教学方法和手段领先;教学条件完善;实习实训到位;教学效果显著。

课程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方法符合课程教学内容需要,课程教学手段服务课程教学方法,坚持专业导向、应用导向特点,加强了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使教育者自觉地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知识学习过程融为一体。

课程实施了“多模块、多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点模块图和教学范示模块图、实践教学、过程考核极具特色。以学生为本,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有机联系,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

因此,我认为该课程已经具备了申请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资格。

三、学生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

根据教务处和教学质量督导队对《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跟踪,经开展教学评价活动,近三年学生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如下:

1.管理学基础课程老师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使我们既学会了做人,又学会了做事。

2.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知识渊博,讲解透彻,实践教学、动画演示生动逼真形象,课堂教学效果好。

3.学院的教学条件很不错,有多媒体教室、案例讨论室、实训基地,把我们从课堂中的抽象与枯燥中解放出来。

4.知识点模块图、网络课程、过程考核,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便于自主学习,增强了自学能力。

5.课程的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针对性强,效果好。

6.课程体系对技能性人才培养具有示范性作用。

四、2003 ~ 2006 三年学生评教情况

序号姓名职称教学中承担的工作2003~2006年评教平均分

1常春喜副教授课程负责人95.6分

2武智慧教授主讲及实训教师95.5分

3姚虹华副教授主讲及实训教师95.0分

4向莉讲师主讲及实训教师93.5分

5付涛讲师主讲及实训教师93.2分

6王成新讲师主讲及实训教师91.6分

7郭建副教授辅导教师95.4分

8朱晓杰副教授辅导教师94.6分

9张合振工程师辅导教师90.6分

10杨光助教辅导教师90.6分

11胡晓晨助教辅导教师89.1分

五、学生评教访谈

【学生访谈一】40438班学生刘立涛谈到对学习《管理学基础》的感受时说:

我是04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叫刘立涛。我觉得管理学基础老师知识渊博,讲解透彻,生动、逼真、形象;学校的教学条件很不错,有多媒体教室、实训基地,把我们从课堂中的抽象与枯燥中解放出来,亲身感受到大学求知氛围的浓厚、老师讲课的新颖、管理知识的奥妙。2006年10月,我与“富士康集团”签定了就业协议。在此我感谢学校和各位老师的培育。

【学生访谈二】40537班学生杜秋波谈到对学习《管理学基础》的感受时说:

我是05级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叫杜秋波。刚接触这门课程时,我不知道要学些什么内容,要掌握哪些技能。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的困惑都消除了。主要是因为老师好、教学内容实用、教学条件好;

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都是在模拟的管理环境或者真实的管理环境中进行,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训练很到位。在此我感谢各位老师的培育。

【学生访谈三】40631班学生罗毅谈到对学习《管理学基础》的感受时说:

我是06级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叫罗毅。我觉得管理学基础老师知识渊博,讲解透彻,生动、逼真、形象;学校的教学条件很不错,有多媒体教室、实训基地;感触最深的是该课程的网络教学,它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便于自主学习。以后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管理基本理论和技能,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第二篇:高职课程改革

1.完全依靠高职院校本身的自力更生已经不可能了

2.企业老总看高职教育,A高职生只会照抄照搬机械模仿,与过去传统职业教育的观念有

关,完全没有创新能力,在创新型企业没有立足之地。B.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相应要求专业老师有创新能力,有研发能力,在技术创新。C要构建和企业需要协调,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概念让学生自学。

3.全年人才规划纲要:培养高技能人人才的主体是企业,职业院校是基础,必须两者相结

合。要注意院校和企业双主体

4.企业案例教学,学习积极性完全不同。

5.职业教育主要任务:

6.企业是盈利性,高职院校是公益性,如何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

7.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8.非全日制和培训要增加,加强双师型,到2015年,新教师要有2年以上的企业经历,教师要有专职和兼职老师构成。

9.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在到高职院校从教的制度,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吸收企业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不要等到人才市场上才倾听企业的意见),聘任一大批具有企业经验的兼职教师。

10.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为抓手)+骨干校(体制机制创新的环境下谈专业建设,全校的教师90%双狮,50%课程由行业企业教师承担)

38问:

一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专业,二.办学方针是否坚持服务宗旨,就业导向,走产学研发展道路

三高职能不能把高职纳入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能不能把特色院校和特色院校做优做强,能否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需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调控专业设置和发展,加快体制创新,建立多元办学机制,4合作

四.是否创新办学体制,并且能发挥新体制成效

第三篇:校本课程申报表填写说明

校本课程申报表填写说明

1、“课程名称”是设想中的课程命名,如:名著选读、投篮技能、本土民俗欣赏、著名科学家介绍、英语对话、吉他弹唱等等。

2、“课程类型”根据内容,主要填写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手工技能类、社会实践类四类。

3、“课程资源” :一是指自编文本、选编文本、选用优秀文本、拓宽现有教材;二是指所需的硬性条件。

4、“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指教师对所开发课程具备的知识和认识程度,以及在拓宽学生知识面、认知面的促进作用。

5、“课程目标”要尽量突出课程开设意义或课程特点,以便校本课程评审组和选课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师所要开设的校本课程,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要求写3-5点;必须全面、适当、清晰;涉及三维目标;与大成中学的校训、校风相符。

6、“课程内容概要”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内容以提纲的方式,逐条列出。

7、“课程实施计划”要求填写教学的主要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具体安排、场地与设施要求、班级人数等。

8、“主要教学方式”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9、课程评价方法(对学生):

可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以分数评价; 可采用学习态度的评价,可分为“优”“良”“一般”“差”记录; 可用学习成果展示评价,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四篇:试论高职课程开发

试论高职课程开发

要办出高职特色,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高职教育现行的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加强高职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适应21世纪学生未来发展的高职课程体系,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面向21世纪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措施。

考察世界高职教

育,学习国内有关学校改革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的经验,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的基本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类同,没有消除学科本位影响,不敢割裂原学科,岗位技术技能训练尚未形成独立课程等问题,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在部份高职院校进行了高职课程开发及其结构改革的初步尝试。

一、高职课程开发的模式

高职课程开发基本模式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目标模式,一种是过程模式,一种是环境模式。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级实用技术人才的目标十分具体明确且无可替代,它“着重于人才之养成,强调教育的产出,因而一般均以目标模式为其发展之参考模式”?①。当代世界比较成功的几种职教课程开发模式,基本上都是在能力本位思想指导下,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以目标分解为主要手段,建立教学模块,确立教学内容,协调模块间关系,经反复教学实践检验,最终形成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可行有效的课程体系。结合我国现实高等职业教育具体条件和环境,吸收和融汇各国先进的课程开发经验,我们构思了一种简明模式,并在高职课程开发与课程模式改革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我们把课程开发过程归纳成四步:第一步职业分析,第二步目标分解,第三步构建课程,第四步课程评鉴。这四个工作流程。

职业分析是课程开发的前期工作,是通过高职毕业生第一任职岗位、岗位职责、岗位能力需求调查,掌握高职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智能结构,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实际上这也是课程目标的选择。进行职业分析要紧紧依靠行业企业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切忌仅仅靠学校领导、教师脱离实际的主观判断分析。

目标分解是构建课程前的准备工作,是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形成相应智能结构的教学分析,实现由社会需求向教育功能的转换,建立课程教学目标,进而对这些理论教学和技术技能训练目标的分解,产生了技术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块和理论知识教学模块,这是构建课程的基础。进行目标分解要实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方式,既发挥企业技术人员对职业岗位专项能力及其发展趋势非常熟悉的优势,又发挥教师对教学领域的专长。

课程组织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工作,通过各个技术技能训练教学模块和理论知识教学模块按其性质、功能以及内容和它们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的整合,构建课程门类,并按人才培养规格确定各教学模块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技术技能熟练程度,确定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完成课程建设。这项工作实际是将教学目标及人才规格以模块教学的形式具体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具体体现,必须强调能力本位思想,突出技术技能实训的地位,防止学科本位思想的干扰。课程组织工作的进行,主要依靠任课教师,发挥他们掌握教育规律的优势,但要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高等职业教育理论,首先转变教育观念。

课程评鉴是在课程教学实施了一个或几个周期后,检查课程内容与课程目的是否统一,课程目的与教学目标是否统一,因而它是课程自身评价,而不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要排除教师、学生、设施条件及管理上的诸多因素影响,目的在于对课程价值作出判断,以便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

二、高职课程模式的开发

高职课程模式,即高职课程体系结构,存在着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各有侧重,也各有利弊。横段式结构比较重视理论学习,纵条式结构更有利于专业能力培养,自由式结构反映了宽口径的培养要求,交替式结构则有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课程模式的选择是受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环境以及课程设置本身等各种条件制约的。我国高职教育现行的课程模式基本上是沿用了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普遍应用的“三段式”结构,即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模式构成课程体系。我们认为,为有利于高职技术人才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必须打破“三段式”模式,因为“三段式”结构的课程体系对于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为未来工程设计开发和学术研究奠定宽厚基础的普通高等教育是适合的,但对高职教育来说,却严重的影响理论教学结合实际应用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养成。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按自身学科体系寻求自我完整,而不是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服务,针对性不强,导致课程教学实际效益的下降,而且挤占了学生接受实际技术技能训练的课时。这种课程模式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中心,唯理论是水平,而不把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实训课不能形

成完整体系,对高职技术人才培养十分不利。我们借鉴加拿大高职教学的纵条式课程体系结构模式的经验,在突破“三段式”结构,建立高职课程体系新结构方面做了大胆的改革。一方面,在整体上变“三段式”为“三条式”:一条为公共课,包括高等普通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课程;一条是专业理论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专业理论和为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的相关理论

课程;一条是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校内技术技能基础素质训练和在生产一线顶岗实训课程。这三类课程组成三条线,纵向并行(见下图所示),在校三年之内连续不断线,这样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养成十分有利。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课程组织和教学中,又要尊重各类知识、技术技能间的内在联系,按其知识、技术技能形成的规律,有序的安排各自进程,使其紧密衔接,浑然一体。

专业课(毕业实习)30

基础课50

公共课20

传统“老三段”课程体系结构

公共课15

专业课35

实训课50

高职新课程体系结构

三、高职课程开发的实践

能力本位的课程论尚未成熟,人们对其还有不同认识和看法。高职课程开发的理论还在探索阶段,我们对高职教育的性质以及要开发的高职课程的预期形态和基本特征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晰。因此,在实践中,往往摆脱不了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模式的影响,许多情况是仿学科中心,或在原专科课程基础上做些技术性处理。几年来的实践,我们体会有以下几个问题应慎重对待:

1技术指向与人才层次

不同的专业要求学生有不同的业务能力,这就要反映其行业的技术指向。但是我们不能片面地把高职教育理解成完全技术指向型的教育。还要认识到各类专业的职业教育也有其层次特点。我们认为,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必须要形成以职业为指向、具有不同职业能力结构的层次差别。这种差别存在于任何专业,并具体表现为管理型、技术型和技艺型三种形式。所谓管理型人才,是指在专业岗位群上具有一定决策权力,并能组织实施上级领导决策方案,具有一定综合管理能力的通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在具备基本的行业或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尤需具有协调管理的能力和自身的发展潜力。技术型人才,主要在于更强调智力技能。智力技能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特征,包括观察、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学生形成了这类技能,对于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各种难题,进行技术上的革新和创造以及开创性个性品质的养成,都将起很大的作用。技艺型人才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强调,意在培养能够高质量地实施工程设计、管理方案的人才。他们通常需要对本职工作掌握有较多的决窍,在技术上能充分体现熟练性、精确性、高效性和规范性的特点。

2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

培养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过程,一般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学习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进行基本技能训练阶段和岗位训练阶段。普通高等教育是将前者放在学校内进行,而将后者放在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岗位由企业进行针对性更强的岗位培训,因而,在学校里的教育侧重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基础打得深厚、广泛,将来可适应很宽的具体职业的确定和发展。高职教育则是将两个阶段的过程都由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毕业后达到具有立即上岗工作的职业能力。因而,把技能训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岗位培训也放在学习期间作为主要培养手段。因此,职业教育所设课程以职业岗位规范为出发点,是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的必然规律。但是,现代职教理论认为,职教的着眼点应从一个职业岗位的就业转变为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功,即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学校不仅应使学生在职业阶梯上,稳定的迈出第一步――这是学校培养学生达到第一任职岗位能力的近期目标,而且应继续发展以获得更大的成功。因此,高职学校必须提供具有发展潜力及弹性的课程,基础理论不能过浅,职业技能不能过窄,近期目标与长远兼备,而以近期目标为主。不然,将使职业学校教育混同于职教单项技能培训,失去了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

3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

要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价值观与课程观。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观与课程观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知识观的转变表现在:知识是对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的解释;知识是过程而非结果,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知识是作为整体的对自然、人类、社会的综合的解释等等。因此,课程也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它的发展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课程的组织不再囿于学科领域,而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强调发现和创造知识等等。新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弹性的特点,注重学生个体的感知和体验在课程发展中的作用,鼓励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创造。根据这一原则,在开发高职课程时可以考虑建立由核心课程、相关课程、交叉课程组成的三维结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由一些文化基础课以及学习某一专业最核心、最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包括理论和技能)构成。相关课程是指与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一类课程,是专业不同方向的几组模块课程,是规定选修课。交叉课程是一种可向相关性专业拓展的课程,属完全选修课。这种三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加强了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沟通,以少而精的核心课程为中心,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4反复实践与实践中的反复

高职课程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我们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更新指导思想,更需对高职教育性质及其培养对象应具的知能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也需要对相关职业的专业理论与技术技能有较深的造诣。在对课程总体设计进行初步开发后,要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开发。开发后的新高职课程的实施,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而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还仅仅是刚刚起步,开发高职课程的经验还很不足。因此需要对开发的总体设计和每一门课程的编订进行反复的试验,课程开发模式的四个步骤,要经过多次循环。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反复实践是必须的。

高职课程开发,首先是原有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与能力本位课程观的一次大碰撞,开发高职课程的难点,不仅在于如何形成新体系,更在于是否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在当前,新开发的高职课程尚不成熟,实施过程中许多配套的设施、条件还不到位,往往会遭到“理论上不来,实训没上去”等批评,甚至是责难,有些课程在具体教学中又自觉不自觉的回到原学科模式。我们要正确对待这种会在较长时间内出现的反复,它是必然的,有使整个高职改革与发展夭折的危险,但它并不可怕,我们要紧紧抓住观念的转变,从教学法规上严格管理,把高职课程改革与开发坚持下去,必有成效。

参考书目: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0版,第207页

②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77页

③高职:《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国教育报》,1997.10.8

④张天保:《在全国高职教改研讨会上的讲话(深圳)》,1997.10.14

⑤林宏炽:《由群集课程的发展模式探求高工群集课程》、《工业职业教育》(台),1985年5卷3期

(好范文整理)

第五篇:继续教育课程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单选

2.基础信息表中,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纳税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只能选()。A.纳税调整法 B.备抵法 C.应付税款法 D.纳税影响法

1.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

A.15% B.30% C.20% D.10% D.《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5.《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44条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结转扣除。A.8% B.10% C.5% D.15% 6.附列资料仅是披露()调整税额,以便于确定当期实际缴纳税额,且不影响当应纳税税额的计算。

A.以前 B.当 C.跨 D.特殊

7.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A.权益法 B.权益或成本法 C.成本法 D.任何方法

8.居民企业境外分支机构亏损(实际亏损额和非实际亏损额)是指企业按照《企业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计算的境外分支机构纳税调整后所得()的数额。

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零 D.小于1万

9.居民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A.6 B.5 C.10 D.8 10.投资者取得债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以赚取差价,则购买的国债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通过()科目核算。

A.金融资产 B.非交易性资产 C.非交易性金融资产 D.交易性金融资产

11.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

A.1%。B.3%。C.0.5%。D.5% 12.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其按会计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高于按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部分,应()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A.调减 B.调增或调减 C.不调整 D.调增 《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56条规定,企业的各项资产,以()为计税基础

A.公允价值 B.市场价值 C.账面价值 D.历史成本

14.财税【2009】70号文件规定: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加计扣除。

A.110% B.120% C.100% D.90% 15.汇总纳税企业应当自终了之日起()个月内,由总机构汇总计算企业应纳所得税额,扣除总机构和各分支机构已预缴的税款,计算出应缴应退税款。

A.3 B.4 C.5 D.6 3.企业纳税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结转,用以后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年。

A.6 B.8 C.10 D.5 4.对会计做递延收益且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通过填报()进行纳税调整.A.《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 B.《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C.《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 多选

2.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的下列哪些收入为免税收入()

A.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B.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

C.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D.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红利。

3.保险公司按国务院财政部门的相关规定提取的下列哪些准备金,准予在税前扣除。()

A.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B.寿险责任准备金 C.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D.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4.企业重组类型包括:()

A.债务重组 B.股权收购 C.资产收购 D.企业合并 5.投资损失包括()

A.债权性投资损失 B.固定资产损失 C.股权性投资损失 D.无形资产损失

1.汇总纳税企业实行下列哪些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A.统一计算 B.分级管理 C.就地预缴 D.汇总清算

6.货币资产损失包括()。

A.现金损失 B.银行存款损失 C.存货损失 D.应收及预付款损失

7.哪些特殊行业可以限额税前扣除的资产准备金,填报《特殊行业准备金纳税调整明细表》()

A.金融 B.保险 C.工业企业 D.证券

8.企业下列哪些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等科目。()

A.应收款项 B.存货

C.长期股权投资 D.固定资产

9.企业发生的(),需在《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中进行列示填报。

A.资产折旧 B.工资薪金 C.资产摊销 D.资产损失 《企业会计准则指南》规定:营业外支出包括()

A.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B.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C.债务重组损失 D.公益性捐赠支出

11.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A.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

B.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 C.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D.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具体管理要求 12 罚没支出包括()

A.行政性罚款 B.非行政性罚款 C.税收滞纳金 D.其他滞纳金 基础信息表的作用有哪些()

A.纳税人自行披露重要涉税基础信息的平台 B.为税务机关后续管理提供企业重要基本情况

C.可与征管信息系统已有信息进行比对,提高税务登记信息质量 D.为纳税人减负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主要特点()

A.体系合理 B.填报便捷 C.突出重点 D.便于管理

判断

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处于不同税率地区的,先由总机构统一计算全部应纳税所得额。()正确 错误

企业到期前转让国债、或者从非发行者投资购买的国债,其持有期间尚未兑付的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正确 错误.执行国发【2007】39号规定的过渡优惠政策及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企业,在定期减免税的减半期内,可以按照企业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减半征税()正确 错误

会计处理采取正常折旧方法,税法规定采取缩短年限方法的,按税法规定折旧完毕后,该项固定资产填写《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

正确 错误

5境内所得出现亏损,在结转到以后弥补之前,先需要用本境外所得的盈利进行弥补()正确 错误

6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正确 错误

7境内、境外发生的共同支出是指与取得境外所得有关并直接计入境外所得的成本费用支出。()正确 错误

8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应当按照会计规定计算()正确 错误

9为不征税收入处理的财政性资金用于研发的部分,不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正确 错误

10《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在填报时,不分项目,按取得收入、发生支出时间进行汇总填报。()正确 错误 发生企业重组纳税调整项目的纳税人,在企业重组日所属纳税分析填报()正确 错误

12收入成本费用明细表是进一步对主表中利润总额计算部分的项目进行分解细化,全部取自企业会计核算信息,与企业所得税税收口径无关。()正确 错误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正确 错误

14汇总纳税企业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分支机构,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正确 错误

15.纳税调整后所得减去所得减免,但最多减到零为止。()正确 错误

16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3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3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正确 错误 17税法规定予以全额税前扣除的公益性捐赠在《捐赠支出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正确 错误

18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可以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正确 错误

19凡是有税会差异的项目,都要在纳税调整明细表中反映。()正确 错误

20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该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正确 错误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下载高职院精品课程申报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院精品课程申报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制高职的课程建设

    五年制高职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业务规格的着眼点。根据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关于五年制高职公共课、专门课开发的指导性......

    高职课程开发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综述 当前国内外对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过对这些开发模式的分析我们发现: 第一,不管是国......

    高职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高职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旅游服务礼仪课程作为高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交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较高的职业意识。在高......

    高职院校《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专题

    高职院校《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 秦跃虎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提要 《会计学》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深化会计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

    浅析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思考

    浅析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思考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教学 教学改革【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不断高速发展的交叉性应用型课程,该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现实的教......

    浅谈高职院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研究 张媛媛 摘要: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一种新的重要的动画表现形式——三维动画得以大量运用于动画片的创作之中。该文......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 【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及全面应用,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甚至已成为会计专业的一个分支领域。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大学生素质教育通选课课程申报表-山东大学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经典英文作品欣赏与诵读任课教师: 胡志军等 上课时间: (春季或秋季) 学期 《经典英文作品欣赏与诵读》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经典英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