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委办公室 区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襄城区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区委办公室 区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襄城区推进农村网格
化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区人武部党委,区委各部委,区级国家机关各办局,各人民团体:
《襄城区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襄城区委办公室
襄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2月14日 襄城区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
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全面提升我区城乡社会治理水平,根据《湖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统筹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鄂综治委〔2014〕1号)、《湖北省农村网格化管理建设标准》(鄂综治委〔2014〕2号),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为动力,以健全农村“三三联动”服务管理机制为重点,健全农村服务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促进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规范建设、健全网络,整合资源、提高效能,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2014年底,全区70%以上的农村实行网格化管理;2015年底,实现农村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二)总体要求:“五建”,即建网格、建网格员队伍、建网格化平台、建网格化信息系统、建运行机制;“五到位”,即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帮扶解困到位、组团服务到位。
(三)具体任务
1.合理划分网格。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无缝覆盖、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要求,原则上以村民小组为单位,1个组划分1个网格;农村集镇以社区居民小组为单位划分网格,或参照城市社区“每300-400户划分1个网格”的标准划分网格;偏远地区农村或居住较为分散的村可以“地域相近、产业趋同、组湾为界”为标准划分网格;辖区工矿、企业、学校、林场和部队驻地等可单独划分网格,实现农村地域无缝覆盖。
2.选配网格员和网格信息管理员。按照“一格一员”的要求,全区每个村(居)民小组配备1名网格员,以“年龄4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热心服务群众、品质端正、年富力强和本村常住居民”为基本条件,一般由现任村(居)民小组长担任;也可从治安中心户长、退伍军人和治安积极分子中推选产生。其主要职责是:收集上报各类信息、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巡查上报安全隐患、帮扶关爱特殊人群、开展便民利民代办服务、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协助开展平安创建。
按照“一村一员”的要求,每个村(社区)选配一名网格信息管理员,一般由村(社区)治保主任、村(社区)后备干部或“大学生村官”中推选产生。其主要职责是:录入、更新网格员上报的信息,管理维护村级网格信息平台,办理村级服务窗口有关事项。
3.构建信息化支撑。一是搭建信息网络。由区综治办牵头,电子政务部门负责,通过招投标确定网络运营商,统一接入专网,实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网。二是运用信息系统。充分运用好襄阳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农村版,有效整合农村信息资源,实现基础信息一网采集录入、公共资源一网整合共享、关联数据一网查询比对、社会事务一网分流督办、社区服务一网延伸跟进、日常工作一网考核评估。
4.建立三级网格化管理平台。依托现有组织机构、办公场所、网络系统和人员队伍,加快推进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统一建立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由区综治办主任兼任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统一建立乡(镇)街道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由乡(镇)街道综治委主任兼任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统一建立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由村(社区)党支部(委)书记或村主任兼任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站长。落实三级平台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电脑等必需的基本设施,落实网格化管理工作经费和网格员、信息管理员定补报酬,建成有效的农村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
5.建立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一是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履行网格服务管理任务指派、指挥调度、监督评价等职责;乡(镇)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要督促落实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指派的工作任务,负责网格信息管理员、网格员的管理、培训、考核;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主要负责网格管理的日常工作。二是实行服务准入制度。网格员的工作事项实行准入制,未经区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批准,不得直接安排网格员协助、代办、从事其职责以外的工作。三是实行信息更新联动制度。实现信息采集录入上报、分流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评价监督等网上流转高效运作。村(社区)每周更新一次信息,乡(镇)街道每半月、区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分析研判形势,有针对性解决农村突出问题。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动员,培训部署(2014年1月20日--2月10日)
制定下发《襄城区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成立襄城区农村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会同区“三万”办对全区驻点“三万”工作队集中开展专题培训。各乡(镇)街道要根据省、市、区的文件要求,成立对应的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加强调查研究,细化工作方案,做好与“三万”工作的衔接。
(二)“三万”活动打造样板(2014年2月11日--4月15日)
区综治办加强与“三万”办的衔接配合,统筹指导“三万”工作队集中开展“建万格”活动,积极帮助驻点村(社区)做好宣传发动、网格划分、人员选配、平台建设、网络接通、系统接入、指导培训、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等。“三万”活动期间,市、区两级“三万”工作队所驻欧庙镇、余家湖办事处207国道沿线村;尹集乡所有村(社区);隆中办事处贾洲村、花木店村;檀溪办事处麒麟村、营盘村;卧龙镇街西村、街东村、毕庙村等率先完成网格化建设,力争打造一批样板。综治成员单位的“三万”工作队,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把推进网格化管理作为“三万”活动工作重点,确保所驻的村(社区)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凡工作未完成的,“三万”活动工作确定为不合格,并取消该单位年度综治工作评先资格。
(三)示范引导,深入推进(2014年4月16日--12月31日)
各乡(镇)街道以先进单位和网格化管理样板村(社区)为示范,在中心集镇周边村(社区)和经济条件好、基层基础建设好、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的村(社区),开展农村网格化建设。欧庙镇完成 25个村、卧龙镇完成35个村的农村网格化建设。余家湖办事处、庞公办事处整体推进,完成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四)重点攻坚,全面完成(2015年月1月--10月)
把偏远地区和基础条件薄弱、公共资源相对匮乏的村作为重点攻坚目标,组织帮扶,推进网格化建设。区、乡(镇)街道加强督办,确保全区农村网格化建设覆盖所有村。要加强指导协调,保证农村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和相关工作机制高效运行,促进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五)检查验收总结表彰阶段(2015年月10月--12月)
各乡(镇)街道严格对照农村网格化管理建设标准,开展自查自评。区综治办将组织工作专班,对照“五建五到位”的要求和农村网格化建设标准,对各地工作完成情况及成效进行检查验收,并适时召开会议进行总结表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襄城区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综治办。成立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专班,由区综治办和区政务信息中心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农村网格化管理的安排部署、协调指导和检查督办。各地要加强领导,统筹部署,提供有力保障。各级综治委及其办公室要加强检查指导,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综治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能,全力支持、协同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
(二)强化保障。按照省、市文件的要求,积极落实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的机构和人员。区财政统筹落实信息系统建设及常规维护经费。乡(镇)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必需的办公场所和设施设备,以及工作经费,由乡(镇)街道予以保障。各级用于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的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在村(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下,整合“一站五室”,科学设置服务职能。整合人民调解员、治安信息员、计生管理员等工作力量,精干队伍,统筹使用,做好农村社会治理各项工作。
(三)统筹推进。各乡(镇)街道要把农村网格化管理与已经部署开展的“平安五小工程”建设、农村治安中心户建设、“十户联防”电话互助报警系统建设、三方互助网络建设(邻里互助、结对帮助、社会救助)有机结合起来,以农村网格化管理促进“五小问题(小纠纷、小隐患、小案件、小问题、小需求)”的有效解决。
(四)严格考评。各乡(镇)街道要把农村网格化管理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各级综治组织要定期开展专项督查,适时通报,确保建好、管好、用好农村网格化管理。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区年度综治检查考评内容,细化考评指标,严格奖惩兑现。
中共襄城区委办公室
2014年2月18日印发
第二篇: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模版)
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
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党在基层的执政方式、领导方法和工作机制,推动我乡经济社会协调、统筹、和谐发展,根据省委、市委、县委于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要求,现就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坚持以加强基层党建、完善管理服务、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树立“沟通面对面、服务零距离、干群心连心”的工作理念,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为核心,乡机关、村级组织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辅助,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城乡并举,条块联动,建立集社会精细管理、群众多元服务、干部作风转变、政府信息化建设为一体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明情况、调纠纷、办实事,进一步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扎实推进“联心强基”工程,为实现县委提出的“三县并举”和“两区”发展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具体工作目标是:
1、网络覆盖更加全面。坚持现有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村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逐步调整基层党组织设臵,延伸党组织的管理服务触角,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网络覆盖更加全面。
2、资源配臵更加合理。坚持统筹理念,按照便于掌握村情民意、便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要求,打破层级界限,积极整合资源,使基层的问题依靠各级力量、各级资源协同解决,实 现基层组织单体作战到上下协同作战、单一依靠行政力量到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转变,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管理服务更加高效。坚持依托管理网络和服务团队,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把问题受理的责任单位、处理过程和办理结果予以公开,切实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
4、基层基础更加坚实。按照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新格局的要求,积极拓宽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打破城乡区域界限,打破条块分割,促进城乡之间党的基层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促,进一步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服务推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促进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把是否推动科学发展、让群众得到实惠作为检验工作的最终标准。
2、注重实效、整合资源。把当前实施的“一户一策一干部”、“分类住村、联心创好”、农村党员干部“一创三联”和诚信管理等制度与“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统领,强化条块协同,整合公共管理服务资源,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形成运行规范、实用、有效的公共管理服务长效机制。
3、统筹兼顾、稳步推进。把“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与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新格局、强化基层社会管理、转变干部作风、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等相结合,统筹谋划,有序推进。
三、主要任务
(一)实行“双网格”管理,明确管理服务范围。按照尊重历史、便于管理、推动发展的原则,坚持现有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一是合理划分行政村网格,根据村所辖范围、分布情况、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产业特点等情况,按照200户左右划分为一个责任网格。规模大、人口多的行政村可以按区域情况划分若干网格。根据我乡各村实际,除五都村、石门村、王村划分为2个责任网格外,其余村为1个责任网格。二是合理划分乡片区网格,在行政村建立责任网格的基础上,依照乡现有片区管理的模式,将片区内地理相连、习惯相近的行政村网格联合组建8个片区网格。
(二)选优配强服务团队,落实管理服务责任。按照条块结合、延伸到基层的要求,整合各类管理服务资源,组建不同层级的网格服务团队,每个网格服务团队一般不少于5人,落实工作承包责任制,公开服务承诺,执行责任联负、创优联评制度,实行组团式、专业化、联动式服务。
行政村网格服务团队。以乡联系领导、住村干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农村党员、村民代表等为管理和服务骨干,村党组织书记为负责人,并吸收当地老干部、退休干部、村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实用乡土人才、致富能人、教师、联村责任医生、信贷员、村法律顾问等人员。主要职责是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调查、维护基层稳定、信息收集反馈、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网格内群众反映的事务、纠纷的协调处理等。
片区网格服务团队。以乡班子成员(工作片片长)、片区住村干部、责任民警、在农村的“两代表一委员”、“住村入户、组团服务”工作组成员等为管理和服务骨干,乡工作片片长为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责是协调各行政村网格之间的工作,做好行政村网格上交矛盾纠纷和事务的处理等工作。乡网格服务团队。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经济发展中心和社会发展中心等资源,设立分类专业服务团队。主要职责是做好各片区网格的工作协调和处理片区网格无法处理解决的问题等。
实行片区网格工作包干负责制,乡班子成员(工作片片长)对所联系片区网格的经济事务、行政事务、社会事务、计生工作、综治工作和党的建设等负总责。
1、全盘掌握片区的经济社会现状,通盘考虑片区的管理、工作、服务事宜,总牵头、总负责、总协调,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
2、指导各责任网格的行政管理事务,对服务团队成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跟踪指导,及时就各责任网格事务进行难题破解、问题疏导、跟踪答疑,并把握片区的整体工作进度和各类工作事宜。
3、整合片区工作资源,对片区服务组干部统一管理,统一调度,遇急难险重和重大突发事宜、重大突击工作整合工作 资源,灵活调动,灵活处臵,灵活开展工作。
(三)拓展管理服务内容,实现管理服务全范围覆盖。推行“一站二卡四亮”工作模式,即网格服务团队设立便民服务站,统一发放联系卡和监督卡,及时亮出形象、亮出身份、亮出联系号码、亮出服务内容。采取“面对面沟通、面对面宣传、面对面登记、面对面服务”的“四个面对面”的服务形式,建立一年四次以上的集中走访制度,做到“四必到”、“五必访”:即网格内发生突发事件、网格内有重要建设项目、网格内有上访事件、群众有急难事件必须到场;对网格内的小康户、专业户,老干部、老党员,上访户、意见户,困难户、低保户,返乡创业户、流动党员家属户等做到“五必访”。同时,住村干部每年要对所有农户至少走访一遍,村干部、党员对挂钩联系的示范户、困难户和重点户,每月走访不少于一次,广泛收集并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全面掌握服务区域内每一户、每一个体的基本信息,及时建立健全村情民意信息库,充分发挥网格服务团队“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民主制度规范员、组织建设督导员”的“六大员”作用,努力在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做好政策宣传讲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等方面做好服务,不断丰富为民服务的内容,实现管理服务全范围覆盖。
(四)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运转高效的管理服务平台。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拓展农村党员干部现转自http://www.xiexiebang.com代远程教育系统功能,建立高效运 作、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到位、更加有效的管理服务。
1、充分利用并建好县统一开发的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政府网站、农民信箱、12371党员咨询热线等信息资源,利用好县开发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将信息网络延伸到乡、村网格,实现信息共享、管理高效、服务有序、覆盖全面的目标。
2、建立信息收集处理机制。每个行政村网格设立一个信息管理站点,建立以住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远教站点管理员为主体的信息员队伍,由网格信息管理员将网格服务团队各成员收集掌握的信息和群众的诉求及时输入信息系统,采用“申报单、交办单、催办单、反馈单”的形式,实行行政村网格、乡片区网格、乡“网格办”逐级审核联动解决信息的处理机制,对在乡本级不能解决的事情,由乡“网格办”报县“网格办”,由县“网格办”根据内容分类和流转程序传递给县内各职能部门,落实相关单位负责限时办理,做到一口受理、一网协同、实时监控、双向考核,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防止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五)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提供长效优质服务。建立健全规范有序、高效协调的工作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工作顺利推进、良好运行。
1、强化条块协同,整合公共管理服务资源。打破一对多的联系服务方式,建立多对
一、多对多的组团式联系服务模式。各班子成员对辖区内的住村干部,可集中统一使用,组团出 击,协同处理辖区内的经济社会事务;各科室负责人也要整合科室资源,协同处理各科室业务及指导服务各村工作,力求取得最大服务效用。各乡干部要根据各条块要求,结合业务实际,亦应统筹安排好相应工作,一方面做好条上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块上工作,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2、开展“住村入户、组团服务”活动。围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目标,扎实推动农村“12345”工程的实施,以“住村入户、组团服务”为基本模式,以破“三难”促发展、强基础增合力、重民生筑和谐为基本任务,以强村带弱村、先进促后进为手段,落实好主题教育、队伍建设、综合整治、健全机制四项工作措施。
3、深化“分类住村、联心创好”工作制度。实行群众办事全程代理制,建立健全“干部住村、掌握民情、综合反馈、统筹协调、分解承办”的服务群众机制。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群众工作法、平时工作法、比较工作法、危机化解法、团结工作法”等“六个工作法”,充分发挥住村干部骨干带头作用,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规范村级组织活动,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村干部素质,切实转变基层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4、推行党员分类积分量化考评制度。推行农村党员诚信管理,抓好农村党员分类积分量化考评工作的落实,对无职党员定岗、定责、定人,全面开展党员“1+1”创业帮带工作,继续开展“一创三联”活动,建立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定期义务服务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与户进行结对联系,确保每一户都有党员、干部或村民代表联系结对,充 分发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模范作用。
5、建立服务团队成员应知应会能力的考核制度。网格服务团队要按照“明情况、调纠纷、办实事”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展“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主动收集掌握村情民意,建立村情户情档案库,做到对责任网格的基本情况底数清、情况明,能够发现苗头性的问题,及时了解群众服务需求,帮助解决处理。建立考核制度,采取“日报周查月考核”等方式,分级负责,落实对服务团队成员应知应会能力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服务团队成员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全面促进服务团队成员对村情民意的掌握。
6、执行三级工作例会制度。网格服务团队要每月召开由全体团队成员参加的网格会议,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梳理上报各成员掌握的民情民意;行政村结合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召开由各网格服务团队相关人员参加的行政村网格会议,对网格内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提出解决措施和时限,及时反馈办理结果,并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工作;乡里结合村干部例会每月召开由各片区网格服务团队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掌握工作推进情况,交流工作心得,协调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时总结和部署阶段性工作,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扎实开展。
四、实施步骤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在去年12月全面启动,主要完成三个阶段的工作任务。
1、准备阶段(去年12月底前)。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要求,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梳理出问题和困难,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和办法,为全面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2、实施阶段(今年1月--今年4月底)。立足本乡实际,广泛开展舆论宣传,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有框架、有内容、有制度、有计划、有保障的要求,指导村科学合理划分工作网格,合理组建管理服务团队,扎实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
3、深化阶段(从今年5月开始)。根据制定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在本乡范围内至少培育1-2个村先进典型,以典型带动,同时不断总结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工作创新,并在面上深化推行。
五、组织领导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乡党委建立相应的乡“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机构,组织力量认真细致开展调查摸底,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和具体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具体责任、工作措施和时限要求,确保组织有力、责任到位、工作落实。要注重发挥村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住村干部和村书记、主任的职责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确保任务落实。
2、严格督查,严格考核奖惩,落实工作责任。乡党委采取分阶段集中督查、重点督查和随机抽查的形式,及时掌握工 作推进情况,抓好工作落实。全面落实“区域网格、责任包干、组团服务”新机制的工作责任。落实“双管理、双负责、双考核”工作制,班子成员既要对所分管科室、工作片区进行管理,又要对所分管科室、工作片区工作负总责。同时,针对条块工作的不同,分别制定各科室及片区的考核办法,年底对条块工作统一考核。“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乡干部考核、村两委主要干部基本报酬发放和农村党员分类积分量化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成效明显的,积极申报县级“四十佳”评选,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充分调动参与干部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工作不落实、群众意见较大的,予以批评教育,并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
3、加强宣传,抓好引导。根据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要求,充分利用报刊、“村村响”、电视、黑板报、标语等载体,大力宣传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内容要求和特色做法,宣传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鲜活事例,宣传群众得实惠的生动案例,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推行此项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通过有力的宣传引导,努力营造社会认同、基层欢迎、群众支持的良好工作氛围。
第三篇:市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
市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
为创新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根据新一轮“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为根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化解社会矛盾,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治安满意度、公正执法满意度,为法治广水、平安广水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党政主导,社会参与。推行农村网格化管理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和惠民工程,关键靠党政主导,社会参与,才能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2.以人为本,服务为先。通过社会化服务,方便群众,惠及民生。
3.规范建设,健全网络。严格按要求和标准划分网格,规范建设,把网格打造成便民之网、民生之网、平安之网。
4.整合资源,提高效能。有效整合基层服务资源,实现共享,发挥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资源利用效能。
5.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针对农村复杂情况和地域差别,结合实际开展,不求千篇一律,但求实效。
三、工作目标
通过扎实推进,力争2014年底,全市60%以上的农村(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辖区内“事务民情全掌握、服务全方位、矛盾全化解”,到2015年底实现网格管理全覆盖。
四、工作任务
按照“网格覆盖、条块融合、责权明晰”的原则,构建“三级网格、二级平台、上下联动”的管理格局,逐步形成“一个体系领导,两个中心依托,三级网格运行,四项机制保障”的工作格局。
(一)建立“三级”网格,明确任务职责
1.建立“三级”网格
乡镇办事处(开发区)为第一级网格。市级领导包乡镇,党(工)委书记和乡镇长(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村(社区)为第二级网格。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原则,以村(社区)为单位(应办14个城市社区除外),把全市划分为个388个二级网格,明确一名科级领导分包1个网格,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包村(社区)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村(社区)支部书记、村主任为该网格直接责任人,每个网格下派1名镇政府工作人员和1名村(社区)民警,协助管理村(社区)日常事务。每个村(社区)选配一名网格信息管理员,一般由村治保主任、村后备干部或“大学生村官”担任。有条件的地方可统一招聘会操作计算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人员担任。
村民小组为第三网格。以交通关系、水源关系、区位关系、协作关系为自然脉络,以“就近切块、方便服务、便于组织”为基本原则,随湾就片,将辖区内居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为若干网格,平均辖200多名群众,对大型工矿、企业、林场、水库、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湖泊、部队驻地、少数民族密集区、水库移民集中还迁地等可划分特定网格。每个网格聘请1名网格员,由辖区内热心公益事业,年龄在60周岁以下,有一定政策水平、一定群众基础、公道正派的群众担任。采取辖区内群众推选,报村委会聘任产生,任期一般与村委会任期同期。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的原则,将各网格管理责任明晰量化到具体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对接、覆盖无盲区”的管理网络。网格员待遇,各地根据情况,结合网格员工作实绩,给予一定的交通、通信、误工补助。网格员工作实绩每年由群众代表、村干部进行评议确定。对群众不信任的网格员,由村委会按辖区内群众信任度予以解聘。市直部门干部下沉到三级网格,村(社区)两委干部每人分包2至3个网格,村(社区)两委干部和网格长同为第一责任人,受上一级网格领导和指挥,由上一级网格统一调配。
2.明确任务职责
一级网格职责:认真做好发展镇域经济、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责,并根据上级网格化管理机构的工作指令办理其他服务管理事项。同时,对二级网格工作人员加强教育管理、跟踪指导;召开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处理二级网格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建立健全督促、考核、奖惩、评价体系,有效激发二级网格对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级网格职责:对本网格内党建、安全生产、社会管理、信访稳定、市场监管、经济秩序、计划生育、食品安全、困难群众等重点情况的巡查了解、处理、上报工作,完成上级指令工作任务。同时,由第一责任人召开村级协管部门人员,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处理本级能消化解决的疑难问题,并负责对第三级网格进行监督管理,督促负责人积极履行职责。
三级网格职责: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协助第二级网格做好群防群治工作,完成上级指令工作任务。配合做好低保、救助、老龄、就业和卫生、计生等事务的信息登记、审核工作;组织网格内村民开展或参加文化体育、志愿服务、互助服务、文明创建等活动,协助管理网格内公共服务设施,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等。
按照“上下结合、逐级办理”的顺序和“责、权、事”相统一的原则,第三级网格负责人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查了解,在职权范围内的予以解决,超出职权范围的逐级上报,由二级网格(村、社区级)进行处理。对于职权范围的问题,运用村(社区)级力量进行协调解决,超出职权范围的逐级上报,由一级网格(镇级)进行处理。将收集到的问题归口到职能部门,在镇直相关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予以解决,超出职权范围的逐级上报至市级公共信息管理平台,由相关单位协调解决。
(二)构建信息平台,强化各级责任
按照“集中采集、动态更新、信息共享”的原则,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和民意诉求,建立社情民情动态数据信息库,实现公共管理服务信息专网运作、资源共享。
1.搭建镇级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按照“统一受理、分类处置、逐级上报、跟踪督查、结果反馈”的原则,本级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接收到的问题,属于职责权限内的,要及时进行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向下一级平台反馈;超出职责权限的,上报到上一级平台,由其统一分解交办、跟踪督办。对于上报到上一级平台的事项,本级平台要定期询问办理情况,协调上一级平台解决问题。
2.搭建村(社区)级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库。按照人口状况、社会稳定、治安秩序、为民服务、扶贫帮困、组织建设等类别,建立社会管理数据信息库,包括人口、房屋、组织、场所、土地山林权等基础信息库、矛盾排查化解信息库、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信息库、社会保障信息库、社会事件收集分流处理信息库等。要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实行专机、专网,并授权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坚持日常动态完善与季度集中采集完善相结合,及时更新社会管理数据信息库,确保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3.信息反馈员。采集网格内的人、地、物、情、事、组织等信息,第一时间上报。
(三)依托两个中心,实现条块融合。
在乡镇层面,整合条块资源,实现条块融合:在“条”上,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乡镇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做好上下沟通衔接等相关工作,积极协调与基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
在“块”上,依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整合财政、民政、人社、计生、国土等部门骨干力量,搭建便民服务平台;依托乡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整合综治、信访、司法、派出所、法庭等部门职能,建成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平台,集中办理各类信访、民事纠纷、维稳等事项。
在村(社区)层面,依托综治维稳工作站,配备专用电脑、打印机等基本设施,保障必要工作经费,建成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平台。有条件的地方,为网格员配备采集信息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整合调解员、网格员、治安员、中心户长、社区民警等力量,壮大基层综治维稳和群防群治力量。日常社会事务以属地管理为主,职能部门按照对口业务配合执法,特殊情况下可由上级职能部门集中整治。
通过“三级”网格管理,条块融合,真正体现
“一岗多责、一人多能”和人员下沉的工作原则,构建起乡镇社会管理“纵到底、横到边”的责任体系,做到社情民意在“格”中掌握,社会治理在“格”中到位,矛盾纠纷在“格”中化解,便民服务在“格”中落实,实现基础信息一网采集录入、公共资源一网整合共享、关联数据一网查询比对、社会事务一网分流督办、社区服务一网延伸跟进、日常工作一网考核评估。
(四)形成上下联动,推动重心下移。
按照市级领导包片,市直部门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网格,网格员包户的工作机制,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强化基层治理体系,破解社会管理难题,理顺群众情绪,有效化解矛盾,为推进广水“竞进提质、升级增效”,建成县域经济强市做好基础性保障工作。五、工作机制
1.建立人、地、物、情、事、组织为核心的基础信息数据库。
按照“集中采集、动态更新、信息共享”的原则,由网格员采集并整理辖区内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及经济组织、社会发展情况等信息,录入社会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及相关工作台帐。
2.建立排查梳理、发现反映、解决反馈问题机制。
各级网格内的工作人员要坚持日走访巡查制度,及时排查辖区内各类问题。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对违法违规行为要劝阻制止;超出职责范围的,要及时逐级报告。二级网格每星期、一级网格每半月要对辖区内收集的社情民意进行梳理分类,重大问题进行分流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在平台上进行反馈和登记。
3.建立督查、考核评价机制。
乡镇综治委要牵头对网格化运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推动有关问题解决。
4.建立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
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综治考核范畴,作为党政领导干部、驻村(社区)干部、“三万”工作队员、村(社区)两委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排名靠前的予以表彰,对在规定时限内不达标的,取消单位综治工作评先授奖资格,并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到位的,对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进行戒勉谈话,直至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是服务民生、维护稳定,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有效载体。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以网格化为依托,以新体制为保障,构建全覆盖管理服务网格,搭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平台。市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由综治办主任兼任,乡镇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由综治委主任兼任,村(社区)级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站长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或村(社区)主任兼任。每个乡镇要选择基础好、有条件的村(社区),高标准办好2至3个试点,按照先集镇、后乡村的顺序和先易后难的原则,推动网格化管理全面开展。综治委成员单位、市直政法各部门要在驻点村中先行先试,率先建成,树立标杆,确保在4月15日前完成。(二)梳理职责,落实责任。
对辖区内的网格员,可集中统一使用,组团出击,协同处理辖区内的经济社会事务;市直各部门要及时指导服务各乡镇、村(社区)工作,力求取得最大服务效应。(三)加强教育,强化培训。
要分层次、分类别持续不断地开展学习培训工作,提高网格责任人的素质和能力。有计划开展政策法规、业务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专题培训。网格管理人员要自觉加强相关政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完成网格化管理工作任务,做到政策、流程等应知应会、一专多能。(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介,及时向群众宣传网格化管理工作进展和成效,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五)注重投入,强化保障。
要结合各种资金,加大农村网格化建设的投入。市财政对农村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各乡镇办事处要按照分级负担及责权与财政相对应原则,负责落实乡村两级网格化建设运行资金。各“三万”活动工作组,都要拿出资金,支持驻点村的网格化建设。第四篇:网格化管理综合办公室工作职责
网格化管理综合办公室工作职责
一、组织和领导所属管理部门和部件或事件管理机构及时处理问题。
二、支持、帮助下级对口部门和专业机构处置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区监督系统。
三、加强对网格管理工作站的管理,搞好定期检查和日常督导工作。
四、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情况进行实时督导与检查。
五、负责对城市管理工作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反馈。
六、建立市民群众参与监督城市管理的沟通渠道,解答和解决市民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
七、领导和管理网格监督员队伍,负责网格监督员的配置、招聘、培训、考核及日常管理。
第五篇:关于印发推进网格化综合服务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两办)
雨委办发„2012‟22号
关于印发《雨花台区全面推进网格化综合
服务体系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开发(园)区工委、办事处(管委会),区级机关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雨花台区全面推进网格化综合服务体系的工作方案》经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谋划本单位推进网格化综合服务体系的工作思路和举措。
中共南京市雨花台区委办公室 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5月23日 的理念、做法、经验和有效的工作方法;
2、开展政策研读,深入学xxx省市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开展网格化管理的相关文件,吃透文件精神;
3、对区各职能部门现有网格进行调查摸底,梳理分析网格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4、总结提炼区里已有的成功做法,形成比较符合雨花实际的基本工作思路和举措。
(二)拉开框架阶段(2012年6月21日-2012年7月30日)在学习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关于推进我区网格化综合服务体系的工作意见,全面拉开网格化管理工作框架。内容有: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和谐社会”工程建设为总目标,以利民、惠民、便民为宗旨,通过整合公共资源,推进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反应快速、处置得当、管理高效、服务优质、保障有力”的社会管理工作机制,真正实现网络全覆盖、资源共分享、管理无盲区、服务零距离的社会管理工作目标,有效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构建文明、和谐、幸福新雨花。
2、目标任务:通过在现行街道、社区划分基础上,把辖区再细分为若干网格,以此为责任单位、工作载体和服务平台,推动社会服务管理资源下沉,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实施扁平化、信息化、精细化、多元化和长效化服务管理,建立起“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协调运转、责任落实、反应快速”的新机制,打造具有雨花特色、全市一流的网格化综合服务体系。
3、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建引领。适应网格化的要求创新党建工作,推动区域党建联建,以党建创新带动社会建设和管理创
保洁员、党员骨干、警员、楼栋长、志愿者和居民代表等,由一名街道领导牵头,科学整合社会服务管理力量。由于每个网格的工作内容和重点不同,可根据各网格实际工作量的大小配备工作人员。
(3)细化网格管理服务内容和任务。网格化本身强调工作的整合和联动,因此工作内容和任务涉及到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①民生保障: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开展收集就业信息、组织培训、低保、双拥、为老、助残等工作,依托网格建立互动互享的民生服务平台和统一协调的工作推进机制。②城市管理:及时检查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管养、绿化、违章搭建、门前三包、垃圾分类、车辆管理等情况,加强与物业公司的沟通、协调、指导。通过网格内各责任主体的联动,提升地区城市品质。③公共安全:掌握网格内安全生产防汛抢险、护林防火等信息,及时、全面、准确排查和处理公共安全隐患,着力健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责任体制和监管机制。④平安法治:严密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矛盾调处、信访、禁毒、反邪教等基础工作。通过完善组织网络和预警机制,协助维护地区和谐稳定。⑤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及时登记各类人群的人口信息,协助办理劳动就业证,加强外来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工作,协助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两劳”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精神病人、失足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教育引导和服务管理工作,协助做好基层稳定工作。⑥群众工作:加强对群众的联系走访,多渠道、全方位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协助建立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⑦区域党建:通过社区党建联席会、网格联席会、党代表工作站等平台和载体,协助开展各类党组织
将基层的管理、服务、自治纳入网格中,使每一个网格真正成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基本单元和组织节点。
(5)健全网格工作流程,实行扁平化管理。推动资源下移,减少管理层级。对于网格内的所有事务,具体网格责任人全面实行“门外一把抓,门内再分家”,实现岗位相互兼容。对一、二级网格责任人而言,对三级网格或居民反映求助的事项,进行分类处理:一般性事务,由网格责任人现场处理;需要协调处理的事项,网格责任人现场受理,带回社区或街道商处后反馈服务管理对象;突发性工作或社区不能独立办理的事项,网格责任人立即上报街道,并现场全程跟踪。健全网格事务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的工作机制。
(6)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和方便实用的原则,逐步建立区、街两级信息平台,强化对基层各类信息系统的整合,将信息触角延伸至最底层网络,实现信息采集、传输、统计、分析、处理的资源共享,形成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联网的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统一信息平台,为基层网格化提供技术支撑。
5、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区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统筹协调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参与网格的制定,围绕网格化管理需求将自身服务职能与网格化管理相衔接,实行多网合一,提高效能。
(2)强化检查考核。强化对各街道(园区)社会建设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做到组织监督与群众评议相结合、日常考核和考核相结合、统一标准和体现差异相结合,制定科学有
否显著、群众是否满意等方面展开点评。根据点评结果,进一步查找网格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修改完善措施,不断巩固网格化管理工作成效。
主题词:社会建设 方案 通知
中共南京市雨花台区委办公室 2012年5月23日印发
(共印9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