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忘记三线建设者们
不忘记三线建设者们作者:山城珠珠
今天我又提起一个久远的“三线建设”话题,什么是“三线建设”呢?通过资料了解到“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时期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在1964年五六月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指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防不行,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入侵。8月,中央书记处会议作出了加速“三线”建设、增强国防实力的决策。三线建设也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
“三线建设”,对如今的80后、90后来说已经是一个很陌生的词,但是这个词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在那片“特殊战场”上挥洒过青春和汗水的老一辈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那是新中国史上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在这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中,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三线战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自己的一生甚至自己的家庭都献给了这项伟大的工程。我们这一代人没有赶上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运动,我们赶上的却是文化大革命和知青运动,但是我们的父辈、兄长、姐姐们都赶上了这样的运动。他们在“三线建设”中艰苦奋斗,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改善了中国的国防工业体系;在西部地区建成一大批机械工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的重点企业和基地,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工业布局;先后建成一批重要铁路、公路干支线,改善了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以后解决东西部发展差异,进行西部大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去年夏天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网友,他告诉我,他老家是湖北人,1964年他随父母从长江边来到了中蒙交界的集宁,从此以后他们全家就在内蒙集宁扎根,工作生活到如今。我问他;“你的父母是不是支援三线建设来到内蒙集宁的呢?”他感到很惊讶:“珠珠姐!你怎么知道三线建设呢?”我说:“我已经60多岁了,我们这一代人都知道三线建设的,我哥哥就是一个三线建设者!”他说:“原来是这样啊!”说起哥哥和嫂嫂,他们是真正的“三线建设”者。1963年的夏天,哥哥和嫂嫂结婚了,1964年的春天他们结婚刚刚不到一年,宣化龙烟钢铁公司就成了支援“三线建设”的一个单位,庞大的钢铁公司全部搬迁到了大西北甘肃省,一部分人搬迁到了甘肃西北的酒泉,一部分人搬迁到离兰州200里地的白银市。哥哥和嫂子随单位来到了白银,到白银后单位改名为“中国冶金部第11冶”,这里的11冶职工有的从东北调来的,有的从江西调来的,有的从河北调来的,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支援“三线建设”而走到了一起。上个世纪60年代,国家物质极度匮乏,尤其大西北更是这样。哥哥到了白银后给家里来信把那里艰苦情况告诉了父母,父母很是着急惦记,有从白银回来探亲的同事临走时都要来家里问我父母给哥哥有什么东西可捎,其实父母早早就到商店用票证买上各种糖果、日用品、干鲜果,让哥哥的同事带给哥哥,那时的人们都很热心,没有一个人嫌累赘而不愿意给同事捎东西。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父母不断让别人给哥哥往大西北带各种物品。1971年秋天,哥哥出了工伤我去白银看望他,那时是哥哥到大西北第七个年头,我到白银后,看到白银市好象一个大厂区,人们住的都是一排排平房,很难看到一座二、三层的楼房。马路除了主要街道是一条水泥马路外其余全部是土路。只有苏联专家住的招待所是一座二层楼房,院子是水泥地面,招待所周围栽有松柏和花草。哥嫂住的屋子里的地也是土地,家里家外的地都难以分清,那象现在人们家里的地铺的都是瓷砖呢!哥哥的家里没有自来水,只有一口水缸盛水,如果把水吃完,水缸底部全部是厚厚的黄土泥沙,我问嫂子:“这样浑浊的水你们怎么喝呢?”嫂子说:“我们这里大家喝的都是这样的水,水刚从外面担回来后都是很浑浊的,等半天把黄土泥沙沉淀下去后才能喝、做饭用。”我说;“这样烂地方,怎么让人生活呢?”嫂子说;“因为这里荒凉才让我们来这里搞建设,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这里慢慢会变好的!我们这样已经过了七个年头了!”嫂子的话里没有埋怨这里生活的艰苦,有的却是信心和希望。1965年哥哥有了第一个孩子,后来又有两个孩子,他们的三个孩子全部在白银出生,哥哥为了纪念三线建设之地,他给孩子们取名字时中间全部有个银字。1975年,当哥哥来到大西北第11个年头时,冶金部把11冶部分职工调到了北京首钢,哥嫂也被调到北京首钢。他们到首钢后,由于技术过硬,这部分职工很受首钢的欢迎,他们享受到了北京和首钢的待遇,1980年后都住上了高楼大厦。他们这批三线建设者都幸福的生活在北京。
2010年年底,我在河南电视台看了一部由李幼斌、史兰芽夫妻主演的长篇电视剧〈爱在苍茫大地〉,这部电视剧通过汽车队长闻一达全家的经历真实的记载了三线建设的人们工作和生活。描写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期,闻一达随支援“三线建设”一声号令,举家迁徙,开始了他们在西部的新生活。那里是一片苍茫而原始的天地,在沙漠的边缘,有沟壑连绵的无垠草原,成群结队的野生狼群。闻一达这些三线工人战胜了漫天的黄沙,战胜了狼群,克服了一切困难,终于在宁夏荒原建成了工厂,并再现了三线职工为三线建设奉献了自己一生而又奉献了自己的儿女。在改革开放时代,他们不惧权利,不为金钱诱惑,为了保护三线建设成果,不懈和想吞并他们厂的势力做斗争,最后终于保护住了三线建设的成果。故事很感动人。因为我看了这部电视剧,看到闻一达全家的经历使我想起了哥哥全家参加三线建设的往事很是感触,激发了我写关于“三线建设”的这篇博文。更希望大家有时间好好欣赏这部电视剧!
电视剧《爱在苍茫大地》剧照
“三线建设”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我们不会忘记三线建设者们,他们的功绩会被载入中国工业建设史册!
第二篇:致奥运场馆建设者们的一封信[小编推荐]
致奥运场馆建设者们的一封信
建设奥运场馆的叔叔们:
叔叔们,你们辛苦了!
我知道,你们辛苦了!骄阳似火的酷暑,你们挥汗如雨;滴水成冰的严寒,你们热火朝天;万籁俱寂的夜晚,你们挑灯夜战„„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你们也只是通过电话向你的亲人诉说无尽的牵挂„„
我深深知道,年迈的父母令你牵挂,柔弱的妻儿令你牵挂,而最令你牵挂的,就是这奥运场馆的建设。对你们来说,对我们中华儿女来说,这奥运场馆,不仅仅是一座座建筑,他们是雄狮睡醒的象征,是巨龙腾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到来的象征,更是炎黄子孙雄踞世界民族之林的象征!当你们轻轻抚摩那用心血建成的场馆,怎能不激动万分?
叔叔们,我们怎能忘记,2001年7月13日那个激动人心的夜晚?当萨马兰齐主席宣布2008奥运会获得主办权的城市是“北京CHINA”时,北京沸腾了,全中国沸腾了,全世界华人沸腾了!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有多少人举起酒杯,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有多少人在这美丽的日子里,彻夜无眠?此时此刻,嘴里喊出来的,心里流淌出的,千言万语都汇成一句话:2008,北京!
叔叔们,我们又怎能忘记,今年夏天的那十六个日日夜夜?当老将王义夫宝刀未老,再夺冠军,泪洒疆场时;当“跨栏王子”刘翔一“跨”惊人,身披国旗,飞上领奖台时;当女排姑娘时隔廿载,再次摘桂喜极而泣时„„我们的心在狂跳,我们的心在呐喊!嘴里喊出来的,心里流淌出的,千言万语还是汇成一句话:2008,北京!
叔叔们,你们辛苦了,但你们的辛苦是值得的!如果说,2008年奥运会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奥运史上的一座丰碑,那么,你们就是这伟大丰碑的垫碑石!你们是平凡的,但更是伟大的!因为有了你们,有了你们的辛勤建设,这丰碑才更加伟岸、坚实!
叔叔们,2008,对于我,一个11岁的小学生来说,还不能理解她的全部涵义。但我知道,2008,必将永载史册!我盼望着,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盼望着,盼望着2008早点到来!到时,我将和叔叔们一起,度过那幸福快乐的时光„„
致
少先队员的敬礼!
如皋市九华小学四(2)班李天伟
2004年11月22日
第三篇:《久不唱歌忘记歌》教案
《久不唱歌忘记歌》教案
教学目标、能基本正确而流畅的演唱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并知道该作品是贵州布依族民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2、能体会歌词中衬词对情趣表现的作用,并能以风趣地演唱进行表现。
3、主动参与创编实践,并能做出简单的填词创编或欣赏别人做出的创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歌曲的演唱要流畅。
难点:从情绪表达和风格把握的角度加以引导唱清楚衬词部分。
教具准备:钢琴、电脑、、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音符手势复习。
一、听力模仿游戏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听力模仿游戏.2.教师出示整条节奏,我们看着节奏,同学们的听觉真好,下面让我们用手画拍读节奏真棒!
二、师生律动(表达心情)
.同学们刚才对音乐的节奏、节拍,读的、画的这么好,你们的挑战成功了,高兴吗?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音乐动起来,表达我们愉快的心情吧,来,请同学们安静的起立,跟随老师一起做,播放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
2.同学们我们刚才听的那首歌曲?,.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呢?
生:。。。
3.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播放乐曲。
生;……
4.为歌曲打上节拍
这首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布依族的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
让我们一起走入布依族,来了解布依族的风俗习惯,及他们丰富的音乐文化.5.教师出示图片,边出示边介绍
(1)介绍服装。。
(2)介绍传统文化艺术。。。。乐器
问学生乐器是属于民族乐器中的什么乐器?模仿演奏姿势。
(3)介绍旅游资源
(4)介绍居住的房屋特点
那布依族的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又给我们传递了布依族什么样的生活内容呢?让我们来学习歌曲吧!。
二、学习歌曲
.出示歌谱,再听歌曲。
请同学们仔细看歌谱,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歌词你听懂了吗?音符和歌词一对一的紧密相连,节奏是松散的还是紧凑的呢?
生:
2.学生集体学读第一段歌词(出示节奏歌词)
先读第一段,节奏熟悉吗?生:。。。
3.师生接读,第一段。
.学生读正词,教师读衬词。
.师生完整读
。用手拍着节拍读。
出示衬词,解释。衬词的作用是;学生个体读。。。
4。教师弹琴,学生随琴唱歌曲的第一段。
5.教师纠正学生音准。
6.学习歌曲的第二段
首先让学生读歌词,随琴声唱。
7.学习第三段。
8.完整唱歌曲
9.歌曲感情处理:
同学们学的可真快,老师觉得你们的声音再轻松快乐点就更好了,随老师的琴声再来一遍,同学们敢不敢跟歌曲伴奏来唱,生:敢,自信的孩子老师最喜欢了。加油!
(3),有哪位同学能单独来唱呢?
生:。。。台下同学给伴奏。我给弹琴。
(4)你们的表现真是让老师太高兴了,有句话说的好,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请全体同学起立,让我们跟随音乐的节拍舞动起来吧!
师生一起来做。
三、视唱歌谱
同学们,你们的歌声、舞姿这么的美,我想接下来的视唱歌谱的声音会更美,(出示歌谱)
请同学们手画节拍,先慢慢来唱,(从慢速到快速来唱歌谱)
(1)集体唱
(2)不会的同学教唱。
(3)师生接唱。
(4)完整唱谱。
四、创编歌词
同学们唱谱唱的这么好听,看的出来,你们是很有能力的。老师很佩服你们。
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歌词说的都是布依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小事情、小发现。我想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趣的故事会发生很多、老师相信你们都是善于思考、勤于动脑、认真观察的好孩子,请同学们创编歌词,把你们做的词替换上,我们一起唱一唱,又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
(1)分组讨论。
小组展示。
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有才了,为了奖励你们的优秀表现,老师奖给同学们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咕噜山歌》。
五、听赏《咕噜山歌》。
(1)同学们畅所欲言,谈感受
六、总结
56个民族是56朵美丽的鲜花,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民歌海洋中的一滴水,希望同学们今后要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我们的民歌音乐文化代代相传下去!
第四篇:《久不唱歌忘记歌》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能基本正确而流畅的演唱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并知道该作品是贵州布依族民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2、能体会歌词中衬词对情趣表现的作用,并能以风趣地演唱进行表现。
3、主动参与创编实践,并能做出简单的填词创编或欣赏别人做出的创编。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歌曲的演唱要流畅。
难点:从情绪表达和风格把握的角度加以引导唱清楚衬词部分。教具准备:钢琴、电脑、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音符手势复习。
一、听力模仿游戏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听力模仿游戏.2.教师出示整条节奏,我们看着节奏,同学们的听觉真好,下面让我们用手画拍读节奏真棒!
二、师生律动(表达心情)
1.同学们刚才对音乐的节奏、节拍,读的、画的这么好,你们的挑战成功了,高兴吗?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音乐动起来,表达我们愉快的心情吧,来,请同学们安静的起立,跟随老师一起做,播放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
2.同学们我们刚才听的那首歌曲?,.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呢? 生:。。。
3.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播放乐曲。生;……
4.为歌曲打上节拍
这首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布依族的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 让我们一起走入布依族,来了解布依族的风俗习惯,及他们丰富的音乐文化.5.教师出示图片,边出示边介绍(1)介绍服装。。
(2)介绍传统文化艺术。。。。乐器
问学生乐器是属于民族乐器中的什么乐器?模仿演奏姿势。(4)介绍居住的房屋特点 那布依族的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又给我们传递了布依族什么样的生活内容呢?让我们来学习歌曲吧!。
二、学习歌曲
1.出示歌谱,再听歌曲。
请同学们仔细看歌谱,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歌词你听懂了吗?音符和歌词一对一的紧密相连,节奏是松散的还是紧凑的呢? 生:
2.学生集体学读第一段歌词(出示节奏歌词)先读第一段,节奏熟悉吗?生:。。。3.师生接读,第一段。
.学生读正词,教师读衬词。.师生完整读
。用手拍着节拍读。出示衬词,解释。衬词的作用是;学生个体读。。。4。教师弹琴,学生随琴唱歌曲的第一段。5.教师纠正学生音准。6.学习歌曲的第二段
首先让学生读歌词,随琴声唱。7.学习第三段。8.完整唱歌曲 9.歌曲感情处理:(1)同学们学的可真快,老师觉得你们的声音再轻松快乐点就更好了,随老师的琴声再来一遍,(2)同学们敢不敢跟歌曲伴奏来唱,生:敢,自信的孩子老师最喜欢了。加油!(3),有哪位同学能单独来唱呢? 生:。。。台下同学给伴奏。我给弹琴。
(4)你们的表现真是让老师太高兴了,有句话说的好,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请全体同学起立,让我们跟随音乐的节拍舞动起来吧!(播放范唱)师生一起来做。
三、视唱歌谱
同学们,你们的歌声、舞姿这么的美,我想接下来的视唱歌谱的声音会更美,(出示歌谱)请同学们手画节拍,先慢慢来唱,(从慢速到快速来唱歌谱)(1)集体唱
(2)不会的同学教唱。(3)师生接唱。(4)完整唱谱。
四、创编歌词
同学们唱谱唱的这么好听,看的出来,你们是很有能力的。老师很佩服你们。
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歌词说的都是布依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小事情、小发现。我想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趣的故事会发生很多、老师相信你们都是善于思考、勤于动脑、认真观察的好孩子,请同学们创编歌词,把你们做的词替换上,我们一起唱一唱,又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1)分组讨论。(2)小组展示。
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有才了,为了奖励你们的优秀表现,老师奖给同学们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咕噜山歌》。
五、听赏《咕噜山歌》。
第五篇:农业农村不忘记初心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不忘记初心调研报告
根据局机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统一安排,我带领相关科室人员通过走访乡镇、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我区农业农村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现状
现辖两个托管镇,共38个行政村,农户数17864户,农业人口61006人,农作物播种面积5.07万亩,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3家,家庭农场5家。近年来,我区上下在区工管委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充分利用我区山区土壤、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的优势,以创建品牌为核心,以基地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以秦家沟长发绿保红薯特色种植及深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项目,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种植、果品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观光休闲与现代农业生产一体的果品、蔬菜基地,建设承德现代农业发展标杆。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长发绿保薯业种植合作社、承德雾松源中草药种植合作社等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3、做优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本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原则,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优化整合,充分利用生态、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通过整合资源、联动产业、延续肌理、置入文化,实现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农户的五位一体机制,继续深入打造狮子沟村和土洞子村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形成生态美、产业美、环境美、精神美的美丽乡村建设。
我区处于环市区周边,具有较好的区位、交通优势,但同时农业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十分匮乏,尽管近几年全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周边县区相比,还有差距,农业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性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结构因素。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相对偏大;蔬菜、畜牧产业链条仍不够完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而有的加工企业与基地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畜牧业生产还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
2、市场因素。现有的区内农产品销售渠道还不畅,农产品在市场开发上还没有完全走出去,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仍然滞后,优质不优价的问题较为明显。
3、机制因素。在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上,土地过于分散,土地集约规模经营短期内还难以破题;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与农户、与基地衔接不够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的需求。
4、客观因素。近两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继出台,在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一些现实的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表现在部分干部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沿袭着传统的抓法,缺乏研究产品流通、研究市场、研究技术服务的本领;乡村组织原有职能在逐渐弱化,对农民的约束力较差,组织难度较大。
三、建议和对策
1、突出产业规模效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按照集中连片、节水示范、特色高效的要求,围绕城郊型休闲农业、绿色有机果蔬和中草药等三大特色产业,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引领、利益驱动、政府扶持、项目支撑、部门服务、龙头带动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广以秦家沟红薯等为主的,因地制宜引导农民优化种植结构,积极扩种高效经济作物和开发绿色农产品,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2、强化科技示范引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从人、财、物方面逐步加大对仿野生种植中草药、鲜食薯、设施蔬菜基地的支持力度,重点推广农业高效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充分发挥高效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拓宽信息流通渠道,逐步开展专家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质量监控、资源共享、产品交易等工作,推动农业萌生新的亮点、新的发展空间。
3、强化务工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大力推进人才强农、科技兴农战略,多渠道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阳光工程”,强化农民农业科技培训,全面开展绿色证书、专业技术和乡土人才等培训和开发,着力培育科技种养业能手、产业带头人和大场大户。一是整合区内技术力量和培训场所,系统开展村组干部、专业合作社、大场大户及种养能手培训,真正把村组干部培训成科技能人和“土专家”。二是狠抓新型技术农民管理、教育和培训,充分利用各类会议、培训等多种形式,促使农民牢固树立加快生产发展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三是树立劳务品牌意识,按照“短期务工促增收,常年务工促就业”的思路,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培训。
4、加快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经济转型。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改革作为扫除障碍、激发活力、推动发展的有效手段,不断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步伐,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型跨越。一是依托土地流转政策,健全土地流转程序,规范合同文本,完善土地流转作价评估、流转补偿、合同签证等管理制度,积极动员农民采取转让、转包、租赁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引进经营能力强、资金实力厚的种养大户根据当地发展要求进行产业开发,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由大场大户、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二是鼓励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就近吸纳部分富余劳动力,变农民为工人,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