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作法与成效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2(c)-0035-02
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血脉、灵魂、品格的延续,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2009年初,渤海镇以“关注民智,厚德育爱”为理念,以“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渤海”为目标,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并做到在“进”字上做文章,在“进”字上求实效,经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具体作法是:
一、统一思想,把握形势,认识“进”的必要
能否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形势,统一全镇干部群众的思想,是“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能否深入开展的先决条件。为此,2009年初,渤海镇先后组织机关干部、各行政村干部及群众代表召开征求意见会、研讨会、动员会,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在此基础上,我镇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奠定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共识。
(一)“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渤海的内在需求。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渤海镇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村民素质明显提升,社会风气普遍好转。但在社会中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农民素质的提高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一些村出现了环境脏乱、净化反弹现象;二是不同程度存在着不孝敬老人,不重视社会公德等问题;三是部分农民为了盲目追求个人利益,造成诚信下降等现象。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寻找良策,破解瓶颈,而“传统文化进渤海”活动的开展,不但为渤海镇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剂良药,也为我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
(二)“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高级阶段,也是建设经济强镇的重要支撑。目前,渤海镇正处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京郊经济强镇的关键时期,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重视区域软实力的提升,而“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无疑会对提升渤海文化底蕴、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也将为渤海建设京郊经济强镇提供重要的软实力支撑作用。
(三)“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渤海人民凝心聚力的一大法宝,也是打造区域品牌的一张名片。凝聚全镇人心,打造渤海区域品牌,实现突破发展是渤海镇今后的工作重点,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极大的凝聚全镇人心,坚定全镇上下克服金融危机的信心,同时,通过打造京郊礼仪之镇,也会向社会各界朋友、投资商、游客送上一张最具说服力的名片。
二、创新思路,多措并举,选准“进”的渠道
为了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取得实效,渤海镇党委经过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选准了“进”的渠道,并精心设计了活动载体:
一是选准群众路线,把传统文化实实在在送到全镇农家。为了让渤海镇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渤海镇本着贴近群众的原则,从简单的《弟子规》诵读活动入手,向全镇每户居民发放了《弟子规》读本,刻制了光盘,组织了10人的《弟子规》讲师团,定期进入全镇20个行政村进行宣讲,渤海村是我镇的一个大村,集中学习有困难,他们就利用村里闭路电视晚上新闻之后播放,其他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集中和分片等形式都进行了学习,全镇受教育面达到了全镇人口的80%以上,在此基础上,我镇又在活动开展较好的北沟、四渡河、六渡河、铁矿峪等村开展了《论语》《孟子》等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活动。此外,我镇还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村村村都有道德评议会的目标,并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传统文化实实在在的“进”到了每一个渤海镇农户家里。
二是选准时代路线,使传统文化成为渤海镇的时尚潮流。为了提高群众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我镇在学习材料、学习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一是摒弃死板的书本教材,购买当前在社会上引起关注的《于丹讲论语》、《易中天讲三国》《吴维库论阳光心态》等视频材料作为群众学习的教材;二是模仿百家讲坛模式,邀请国子监博物院院长吴志友、中央民族大学孙英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李琪、张旭平、曾伟等社会知名人士来到渤海镇举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让渤海镇群众有了当面向专家请教传统文化的机会;三是将一些传统文化典故、感恩小故事编成文艺节目,组织镇栗乡艺术团入村巡演;四是征集本镇真实感恩故事,组织作者入村举办感恩故事会;五是开展了唇枪舌剑,针锋相对,渤海镇“扬美德、促和谐”青年辩论赛。通过一系形式新颖、紧跟时代潮流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在渤海镇形成了学习传统文化我快乐,践行传统美德我光荣的热潮。
三是选准精品路线,让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我镇在加强学习践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同时,着力推进相应的硬件建设。一是在三渡河至南冶的穿街公路两侧,利用图文并茂形式,打造传统礼仪万米文化墙。二是结合北沟、辛营、田仙峪三村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儒家建设风格,增加儒家文化要素,提升传统文化品位。以二十四孝图为构思主线,打造北沟壁画村,体现富裕起来的人们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对和谐社会的祈盼。据统计,目前全镇用于“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硬件投入总计达150万元。通过硬件建设,使我镇在镇域环境和景观打造上,增加了传统文化底蕴,使传统文化在渤海镇“学得到、看得着、用得上”,成为了渤海镇一个品牌活动。
三、发动群众,以点带面,突出“进”的实效
在开展以上形式新颖,层次鲜明的“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我镇十分注重群众的参与和细致的组织,在半年来的一次次活动过后,主题实践活动的效果逐渐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出了古朴民风。以往我镇存在着一些家庭邻里关系不和的现象,晚辈不和长辈说话,家人之间、邻里之间经常吵架,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少人改变不良习惯。北沟村村民彭桂荣就把好多年不说话的公婆请到了家里,在一张桌子上吃上一顿乐呵呵的团员饭,隆冬时节,村民张金华每天都把老人的吊炕烧得热乎乎的。这些事情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却证明着一个人的思想转化过程,在村民中成为一种美谈。
二是抓出了思想进步。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保护水源、保护林木、维护公共卫生已经成为全镇上下的共识,大家通过自觉地行动,有效地促进了渤海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今,全镇380多名生态林管户员和120多名环境保洁员每天履行职责,工作在保护生态环境第一线,营造了渤海镇的碧野蓝天。
三是抓出了良好局面。街道的垃圾没人扫、集体劳动没人参加,这是原来存在于渤海镇的一些现象,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三岔。北沟、六渡河等村的党员和群众积极踊跃参加义务劳动,为村里铺路打道、植树造林,给困难户盖房,营造了一个个社会和谐的场景。
四是抓出了先进典型。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2009年,全镇涌现出了“精心赡养继父;带领农民种栗蘑;一人脏换来全村净;大学生村官创业北旮旯;和谐山村的领路人;为养鸡姐妹当好经纪人”等一批先进典型,这些模范典型,都成为全镇人民学习的榜样。
四、点线结合,打造品牌,展示“进”的风采
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全镇呈现出了“五多五少”的崭新面貌。
一是活动阵地多,无业游民少。截至目前,我镇已在下属20个行政村普遍建立了以传统文化、和谐邻里为主要内容学习的娱乐场所,成为村民从事传统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三渡河村至南冶村的沿街公路上的浮雕、壁画,展现了“传统文化进渤海”的精髓;慕田峪环岛至南冶公路两侧的200多面《弟子规》道旗,向全镇人民及游客展示渤海人民打造京北礼仪之镇的决心和勇气;栗花沟至大明星度假村一线的文化墙,把人们带入板栗栽培历史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永久回忆;通过这些文化阵地的建设,吸引了众多群众潜移默化地参加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从而使无所事事者明显减少。
二是精品活动多,违规上访少。目前,我镇已经召开传统文化主题研讨会5次,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6次,感恩故事会巡回演讲16次,传统文化主题表演20次,发放宣传学习资料近万册,通过上述高密度、高质量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全镇群众素质,有效的保障了全镇社会的相对稳定,截止目前,全镇上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个百分点,没有出现违规越级上访事件。
三是感人事迹多,不孝子孙少。在“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开展了“身边感恩故事”征集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了“感恩故事会”,一个个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孝、德故事,让在场的听众流下了热泪。下半年我们还将把这些感恩故事整理成册,用于教育群众。为了把一个个感恩故事献给党,落实到行动上,洞台村十位老人还自编歌曲谢党恩,其事迹还上了报纸和电视。感恩气氛的形成,感人事迹的相继涌现,使子女不赡养老人,父母不供子女读书的事情开始销声匿迹。
四是文化成果多,厌学儿童少。在此次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镇结合传统文化经典和真实事例,组织宣传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将作品结集成册,其中包括:魏明俊同志编纂的《传统文化进渤海》知识读本,已经印发近千册;以及“传统文化进渤海”八首歌谣,分别为《感恩歌》、《求知歌》、《成才歌》、《孝敬歌》、《邻里歌》、《道德歌》、《诚信歌》、《和谐歌》,此八首歌谣已经向全镇村民发放。此外,在这次“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渤海中学还重新修订了校歌,镇属中小学还专门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让全镇青少年在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入浅出的了解传统文化,饯行传统美德。这些活动的举办,促进了学校学生“立志、奋斗、成才”氛围的形成。在今年中考中,我镇161名考生中,有近一半的考生考入了高中。
五是旅游收入多,不良习俗少。“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有益渤海镇人民,而且也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的关注,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硬件建设,提升了我镇民俗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和接待水平,2009年,全镇旅游综合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两成多。北沟村因营造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北旮旯乡情驿栈一开业,就招来了八方宾客,每到周末,前来观光的人络绎不绝,2009年内,该村共接待观光团110余批,1.7万人次。人气旺了,旅游发展了,村民有事干了,随之而来的是赌博、迷信等不良现象的大量减少。
五、“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得出的几点体会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抓好主题实践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把“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促进渤海镇稳定发展的大事来抓,全镇上下总体部署,逐级落实,才能抓出实效。
(二)三位一体,齐头并进,是推进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的有效举措。镇、村、校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机载体,又是构建和谐渤海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政府搭台,村、校唱戏,领导干部先行一步,家长、学生全面普及,有了这三方面的结合,践行传统美德才能有声有色。
(三)领导干部能否率先垂范,是学习践行传统美德的成败的关键。党团员要以身作则,学校教师要为人师表,班主任要身教重于言教,机关工作人员要以严于律己,只有这样,才能为广大群众作出表率。
(四)挖掘总结典型经验,是建立主题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学习践行传统美德的过程就是提高渤海镇全民素养的过程。只有通过各村道德评议会的半年一次的评比挂星活动,才能培养出大家认可的典型,一旦加以推广,在全镇定会形成人人践行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浓厚氛围。
总之,自“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在社会道德建设、文明礼仪建设、文化设施建设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为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下去,经过努力,力求抓出新的成效。
第二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做法及成效
“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 的做法与成效
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血脉、灵魂、品格的延续,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2009年以来,渤海镇以“关注民智,厚德育爱”为理念,以“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渤海”为目标,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并做到在“进”字上做文章,在“进”字上求实效,经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具体作法是:
一、统一思想,把握形势,认识“进”的必要
能否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形势,统一全镇干部群众的思想,是“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能否深入开展的先决条件。为此,实践活动开展之初,渤海镇先后组织机关干部、各行政村干部及群众代表召开征求意见会、研讨会、动员会,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在此基础上,我镇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奠定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共识:
(一)“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渤海的内在需求。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渤海镇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村民素质明显提升,社会风气普遍好转。但在社会中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农民素质的提高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一些村出现了环境脏乱、净化反弹现象;二是不同程度存在着不孝敬 老人,不重视社会公德等问题;三是部分农民为了盲目追求个人利益,造成诚信下降等现象。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寻找良策,破解瓶颈,而“传统文化进渤海”活动的开展,不但为渤海镇解决这些问题的提供了一剂良药,也为我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
(二)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高级阶段,也是建设经济强镇的重要支撑。目前,渤海镇正处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京郊经济强镇的关键时期,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重视区域软实力的提升,而“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对提升渤海文化底蕴、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也将为渤海建设京郊经济强镇提供重要的软实力支撑作用。
(三)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渤海人民凝心聚力的一大法宝,也是打造区域品牌的一张名片。凝聚全镇人心,打造渤海区域品牌,实现突破发展是渤海镇今后的工作重点,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极大的凝聚全镇人心,坚定全镇上下克服金融危机的信心,同时,通过打造京郊礼仪之镇,也会向社会各界朋友、投资商、游客送上一张最具说服力的名片。
二、创新思路,多措并举,选准“进”的渠道
为了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取得实效,渤海镇党委经过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选准了“进”的渠道,并精心设计了活动载体:
(一)选准群众路线,把传统文化实实在在送到全镇农 家。为了让渤海镇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渤海镇本着贴近群众的原则,从简单的《弟子规》诵读活动入手,向全镇每户居民发放了《弟子规》读本,刻制了光盘,组织了10人的《弟子规》讲师团,定期进入全镇20个行政村进行宣讲,渤海所是我镇的一个大村,集中学习有困难,他们就利用村里闭路电视晚上新闻之后播放,其它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集中和分片等形式都进行了学习,全镇受教育面达到了全镇人口的80%以上,在此基础上,我镇又在活动开展较好的北沟、四渡河、六渡河、铁矿峪等村开展了《论语》《孟子》等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活动。此外,我镇还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村村村都有道德评议会的目标,并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传统文化实实在在的“进”到了每一个渤海镇农户家里。
(二)选准时代路线,使传统文化成为渤海镇的时尚潮流。为了提高群众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我镇在学习材料、学习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一是摒弃死板的书本教材,购买当前在社会上引起关注的《于丹讲论语》、《易中天讲三国》《吴维库论阳光心态》等视频材料作为群众学习的教材;二是模仿百家讲坛模式,邀请国子监博物院院长吴志友、中央民族大学孙英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李琪、张旭平、曾伟等社会知名人士来到渤海镇举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让渤海镇群众有了当面向专家请教传统文化的机会;三是将一些传统文化典故、感恩小故事编成文艺节目,组织镇栗乡艺术团入村巡演;四是征集本镇真实感恩故事,组织作者入村举办感恩故事会;五是开展了唇枪舌剑,针锋相对,渤海镇“扬美 德、促和谐”青年辩论赛。通过一系形式新颖、紧跟时代潮流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在渤海镇形成了学习传统文化我快乐,践行传统美德我光荣的热潮。
(三)选准精品路线,让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我镇在加强学习践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同时,着力推进相应的硬件建设。一是在三渡河至南冶的穿街公路两侧,利用图文并茂形式,打造传统礼仪万米文化墙。二是结合北沟、辛营、田仙峪三村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儒家建设风格,增加儒家文化要素,提升传统文化品位。以二十四孝图为构思主线,打造北沟壁画村,体现富裕起来的人们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对和谐社会的祈盼。据统计,目前全镇用于“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硬件投入总计达150万元。通过硬件建设,使我镇在镇域环境和景观打造上,增加了传统文化底蕴,使传统文化在渤海镇“学得到、看得着、用得上”,成为了渤海镇一个品牌活动。
三、发动群众,以点带面,突出“进”的实效
在开展以上形式新颖,层次鲜明的“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我镇十分注重群众的参与和细致的组织,在半年来的一次次活动过后,主题实践活动的效果逐渐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出了古朴民风。以往我镇存在着一些家庭邻里关系不和的现象,晚辈不和长辈说话,家人之间、邻里之间经常吵架,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少人改变不良习惯。北沟村村民彭桂荣就把好多年不说话的公婆请到了家里,在一张 桌子上吃上一顿乐呵呵的团员饭,隆冬时节,村民张金华每天都把老人的吊炕烧得热乎乎的。这些事情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却证明着一个人的思想转化过程,在村民中成为一种美谈。
二是抓出了思想进步。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保护水源、保护林木、维护公共卫生已经成为全镇上下的共识,大家通过自觉地行动,有效地促进了渤海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今,全镇380多名生态林管户员和120多名环境保洁员每天履行职责,工作在保护生态环境第一线,营造了渤海镇的碧野蓝天。
三是抓出了良好局面。街道的垃圾没人扫、集体劳动没人参加,这是原来存在于渤海镇的一些现象,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三岔。北沟、六渡河等村的党员和群众积极踊跃参加义务劳动,为村里铺路打道、植树造林,给困难户盖房,营造了一个个社会和谐的场景。
四是抓出了先进典型。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全镇涌现出了“精心赡养继父;带领农民种栗蘑;一人脏换来全村净;大学生村官创业北旮旯;和谐山村的领路人;为养鸡姐妹当好经纪人”等一批先进典型,这些模范典型,经成为全镇人民学习的榜样。
四、点线结合,打造品牌,展示“进”的风采
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全镇呈现出了“五多五少”的崭新面貌:
一是活动阵地多,无业游民少。截至目前,我镇已在下属20个行政村普遍建立了以传统文化、和谐邻里为主要内容 学习娱乐场所,成为村民从事传统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三渡河村至南冶村的沿街公路上的浮雕、壁画,展现了“传统文化进渤海”的精髓;慕田峪环岛至南冶公路两侧的200多面《弟子规》道旗,向全镇人民及游客展示渤海人民打造京北礼仪之镇的决心和勇气;栗花沟至大明星度假村一线的文化墙,把人们带入板栗栽培历史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永久回忆;通过这些文化阵地的建设,吸引了众多群众潜移默化地参加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从而使无所事事者明显减少。
二是精品活动多,违规上访少。通过主题研讨会、传统文化专题讲座、主题表演、感恩故事会巡回演讲等高密度、高质量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全镇群众素质,有效的保障了全镇社会的相对稳定,截止目前,全镇上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个百分点,没有出现违规越级上访事件。
三是感人事迹多,不孝子孙少。在“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开展了“身边感恩故事”征集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了“感恩故事会”,一个个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孝、德故事,让在场的听众流下了热泪。为了把一个个感恩故事献给党,落实到行动上,洞台村十位老人还自编歌曲谢党恩,其事迹还上了报纸和电视。感恩气氛的形成,感人事迹的相继涌现,使子女不赡养老人,父母不供子女读书的事情开始销声匿迹。
四是文化成果多,厌学儿童少。在此次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镇结合传统文化经典和真实事例,组织宣传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将作品结集成册,其中包括:魏明俊同志编纂的《传统文化进渤海》知识读本,已经印发近千册; 以及“传统文化进渤海”八首歌谣,分别为《感恩歌》、《求知歌》、《成才歌》、《孝敬歌》、《邻里歌》、《道德歌》、《诚信歌》、《和谐歌》,此八首歌谣已经向全镇村民发放。此外,在这次“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渤海中学还重新修订了校歌,镇属中小学还专门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让全镇青少年在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入浅出的了解传统文化,饯行传统美德。这些活动的举办,促进了学校学生“立志、奋斗、成才”氛围的形成。
五是旅游收入多,不良习俗少。“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有益渤海镇人民,而且也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的关注,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硬件建设,提升了我镇民俗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和接待水平,截至目前,全镇已有80% 的村办起了民俗旅游,其中市级民俗村5个,年接待游客达1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2011年5月,我镇还获得了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美誉。“夜渤海”、“栗花沟”和“长城国际文化村”的建设,使我镇朝着“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区”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人气旺了,旅游发展了,村民有事干了,随之而来的是赌博、迷信等不良现象的大量减少。
五、主题实践活动得出的几点体会和经验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抓好主题实践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把“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促进渤海镇稳定发展的大事来抓,全镇上下总体部署,逐级落实,才能抓出实效。
(二)三位一体,齐头并进,是推进主题实践活动广泛 开展的有效举措。镇、村、校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机载体,又是构建和谐渤海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政府搭台,村、校唱戏,领导干部先行一步,家长、学生全面普及,有了这三方面的结合,践行传统美德才能有声有色。
(三)领导干部能否率先垂范,是学习践行传统美德的成败的关键。党团员要以身作则,学校教师要为人师表,班主任要身教重于言教,机关工作人员要以严于律己,只有这样,才能为广大群众作出表率。
(四)挖掘总结典型经验,是建立主题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学习践行传统美德的过程就是提高渤海镇全民素养的过程。只有通过各村道德评议会的半年一次的评比挂星活动,才能培养出大家认可的典型,一旦加以推广,在全镇定会形成人人践行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浓厚氛围。
总之,自“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在社会道德建设、文明礼仪建设、文化设施建设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为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 “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下去,经过努力,力求抓出新的成效。
第三篇:“五进”主题实践活动情况汇报
临港经济开发区小学
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五进”主题实践活动情况汇报
党的十八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将此次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在开展“五进”主题实践活动动中,及时召开了支委会、学校干部会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由校长段金伍同志为组长,副校长龚振兵为副组长,中层干部为组员的领导工作小组。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五进”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学校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加强基层组织”为总体目标,以“贯彻落实区委、教体局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教育科学发展、打造精品学校”为主题,紧紧抓住党的十八大召开的重大机遇,动员组织全校广大干部、教师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优异成绩,形成强大合力。在全校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五进实践活动”的高潮,以增强干部、教师党性意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立足岗位争创新业绩为重点,按照教体局的统一部署,重点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深入贯彻落实,积极推进活动的开展。在推进“五进”主题实践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学习内容有时政学习、师德师风报道、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等。学习方式有集中辅导、干部、教师自学、观看录像、小组学习交流等。使干部、教师始终保持政治上坚定、思想上与时俱进,把握大局,服从全局,牢记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起到关键作用。
二、开展“访民情送温暖”活动。重点做好困难干部、教师、教职工和离退休职工送温暖工作。关心老年同志的生活,组织离退休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三、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组织干部、教师开展好公开承诺。全体干部、教师面向师生公开承诺: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廉洁从教,做师生的表率。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牢固树立“学生第一”的理念,关爱每一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进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四、开展“走访”活动。学校干部深入年级、深入班级,深入课堂,充分了解学情教情。各位干部、教师与学生交朋友,真心为学生办实事。干部、教师带头走访,与家长进行了有效沟通,为困难学生送去学习用品,在精神上、经济上、学习上给予他们帮助,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五、党员发展工作及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党支部按年初计划,完成了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考察发展为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工作。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青年教师岗位成才计划,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平台。开展了青年教师书法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教育叙事”演讲比赛(叙事征文、普通话)、课堂教学比武等“六个一”活动,评选出 校级“优秀青年教师”。干部、教师在注重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与课程实施能力上体现出了模范带头作用。干部、教师在各年级组、教研组、各部门等常规管理和重点工作中发挥了组织者、引领者和研究者的作用。
六、廉洁教育。学校领导班子组织干部、教师学习和观看了教育片,并撰写了心得体会;组织教师开展了“办真心教育做爱心教师”师德讨论交流活动,学习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照新《规范》,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恪尽职守、关爱学生的崇高师德,形成了人人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人人关心师德师风的校园氛围。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扎实工作,争取更大的成绩。
第四篇:三进三送主题实践活动(2010.12.24)
“三进三送”主题实践活动
——2010年唐山市农牧局党员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情况
(2010年12月24日)
市农牧局秉承服务三农的宗旨,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己任,弘扬勤奋务实、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努力践行“心系三农、献身农牧、创新务实、事争一流”的 “心系三农”机关品牌,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进农村,送惠农政策;进农家,送致富信息;进基地,送实用技术的“三进三送”主题实践活动,凝聚了党员力量,推动了农牧发展。2010年,我市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蔬菜产业播种面积、总产和产值三项指标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首位;奶业发展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列第二位,成为全国第二大奶都,被授予“全国牛奶生产强市”称号;瘦肉型猪生产位居全省前列,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瘦肉型猪良种繁育基地;渔业生产占全省半壁江山,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一、加强领导,紧贴职能搞发动。农牧部门作为市政府主管部门,担负着促进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任,面对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积极发挥服务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完善主动服务模式,提出组织开展“三进三送”主题实践活动,以此推动全局各项事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3月1日,局党委以文件形式作出安排,对活动的指导思想、把握原则、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制度保障、组织领导进行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局属各单位积极组织,狠抓落实。3月26日,以召开第一届党代会为契机,号召全局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活动中来,为全市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做贡献。全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后,按照中央省市委统一部署,将“三进三送”活动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中来,4月30日,局党委召开以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创先争优动员会,进一步提出了要求,会上三名同志代表处(室)站进行表态发言,至此,全局形成了“三进三送”活动的声势和浪潮。
二、广泛发动,协调联动促活动。“三进三送”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市县农牧系统协调联动为农民提供切实服务。3月5日张印勤局长在全市农业工作会上,向全系统发出号召,提出要求,标志着“三进三送”活动在全系统内广泛开展。在实际工作中,推行“四联工作法”,即:局领导联合分管处(室)站(所)党员干部、局属事业单位联合机关职能处室和综合处室、市局联合县区局、事业站联合大专院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活动。面对今春低温、气候异常,市县两级部门先后组织了200多名农业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抓春管、促转化、保夏收”百日会战活动,为农户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科技保证,确保了夏粮丰收;针对春秋季动物疫病多发的现状,全市100多名动物防疫人员深入农舍,对全市228万头猪、40万头牛、44万只羊、1717万只禽进行免疫,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免疫密度分别达到100%,保证了全市规模养殖和市民食肉安全。
三、领导示范,依次推进有成效。局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全局党员积极响应。进农村送实用技术。按照中央省市委关于将
思想政治工作引向深入的要求,7月16日,局党委举行了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暨“三进三送”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会后,张印勤局长和袁国富书记带领农技人员到滦县农业园区现场服务,送去致富信息、实用技术等类书籍2000多册,与农民面对面恳谈,现场解答难题农民提出的难题10多项,深入蔬菜棚室、养牛场送去有机农药、兽药400斤,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传授科学预防知识。进农户送致富信息。7月29日,农牧局依托现代通讯手段,联合唐山移动公司开通了12582农信通网站、12582语音平台,为农民送去政策、农情、病虫害预警防治、农牧业新品种、农牧业科技、市场价格信息等“农信通”服务,使农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高效快捷管用的服务。进基地送惠农政策。8月5日,2010年下半年全市落实渔业柴油补贴政策在丰南区黑沿子镇启动,585艘渔船船主领到了国家柴油补贴款2026.94万元。标志着农牧部门送惠农政策到渔家活动的展开,今年下半年为3117艘渔船落实6963.26万元的柴油补贴款项,涉及丰南区、乐亭县、滦南县、迁西县等地的捕捞和养殖渔船,为渔民伏季休渔后组织生产“输血”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全局360名党员在13位局领导的带领下,深入到200多个村、镇,开展三进三送活动,组织各类培训150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5万份,推广新技术70余项,送去种子、兽药农药消毒药价值万余元,落实惠农政策亿元。到年底统计,全局党员在13位局领导班子的带领
下,深入到200多个村、镇,开展“三进三送”活动,组织各类培训150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5万份,推广新技术70余项,送去农兽药价值万余元,落实惠农政策亿元。
四、组织学习,提高能力强素质。“三进三送”活动主体是党员干部,“送”取决于“有”,为了提高党员干部政策业务能力和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地服务,局党委先后制定了《局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和《农牧专家大讲坛活动安排》,有计划、分课题地组织了演讲会、学习讨论会、技术大比武等多种学习活动。目前,局党委坚持每月集中学习至少一次,组织8位农业专家讲一课活动,全局43个处(室)站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专题学习讨论会达50多场次,集中讨论时间达到80个学时以上;全局在岗党员干部讨论学习覆盖面达到100%,使党员干部练就成为“政策通、法规通、业务通、农活通、农民通”五通型干部,以能力提升推进“三进三送”活动扎实进行。
五、服务三农,项目管理重绩效。“三进三送”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公益性,活动过程注重绩效性,将项目建设和管理理念引入“三进三送”活动过程,以项目建设确保活动经常。依托全局事业站,依据业务分工,组成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依法护农等七个服务三农小分队,结合职能工作,将在全局中起鼓的、有位的工作内容进行了选题立项,申报了“三进三送”主题实践活动项目。经过前期征集、活动对接、分析论证等环节,明确了全局“三进三送”活动的20个子项目,以项目托
起整个活动,局党委下发《进一步推进“三进三送”活动的几点意见》,明确了具体要求,加强了项目调度。目前,全局20个涉项单位全部以项目书和承诺书形式进行承诺,严格过程管理,实现以点促面。
六、完善制度,推动活动有保障。为确保“三进三送”活动取得实效,修改完善了学习制度,党建制度,监管制度、问责制度等项制度,形成了《农牧局制度汇编》人手一册,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约束人和事的良好局面。同时,将“三进三送”项目纳入全局工作重点,明确责任,规定节点,分解任务,挂账督办,并把“三进三送”活动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确保“三进三送”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五篇:学习实践活动成效工作汇报
自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各参学单位立足自身实际,紧扣活动主题,不断创新学习形式,注重走访效果,突出实践特色,着力查找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使全区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卓有成效、亮点纷呈。
一、创新学习形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针对农村党员分布广泛、职业构成多样、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全区各参学单位开动脑筋,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广大参学党员量身订做了诸多贴近实际、富有特色的学习“套餐”。水阳镇长沟村举办了科学发展观暨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200多名农民党员和群众接受了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和农业生产中的最新技术知识讲座;金坝街道双凤村通过邀请市委党校知名专家授课的方式,开阔了广大党员的视野,坚定他们学好科学发展观的信心;鳌峰街道绿锦村大学生村官陈小慧则利用农田水利建设的间隙,带领党员、村干部和群众用心学习领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活跃了学习形式。阳德社区采取快板的形式,把科学发展“五字歌”唱遍大街小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与此同时,黄渡乡采取主题演讲的方式,加深了全乡机关干部和党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与感悟;寒亭镇独辟蹊径,在外出流动党员中设立了流动党员qq群,定期上挂学习资料、交流学习心得、开展谈心活动,确保了全镇23名在外党员“离镇不离党、流动不流学”。此外,鳌峰街道城南社区依托万村网页这一平台,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狸桥镇昝村初中党支部在学校博客中开辟了“学习实践活动”专栏,实现了教师党员学习活动的互动性、共享性。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各参学单位和广大党员普遍开展了自学和集中学习活动,并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了“三个结合”,即把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与学习舍已救人英雄曹军、模范公务员周世友等先进人物相结合,与学习法律法规和农村实用技术相结合,增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二、注重走访效果,实现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三、突出实践特色,真心为民服务办实事办好事
现代农业项目”、“推进工业分区建设”、“打造生态旅游特色区”等十件大事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与此同时,各参学单位广泛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鳌峰街道阳德社区为“三无”居民汪天宝搭建临时住房,联系企业为他上岗就业,并帮助其解决了小额救助,使困难户汪天宝生活有一定保障。济川街道东桥社区两委干部与辖区8名留守儿童分别结成对子,逐一送上书包和文具,关心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情况,助其健康成长。西林街道西林社区、狸桥镇卫东村分别通过举办“唱红歌、迎国庆”文艺节目,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宣州区各相关参学单位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统领,进一步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级计生服务室)建设力度,年底前有望完成39个新建、36个改扩建任务。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