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病床服务模式下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培养策略
家庭病床服务模式下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培养策略
摘要:家庭病床作?橐皆翰〈驳牟钩洌?将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融为一体,具有方便经济的优点,近年来在卫生服务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护士是家庭病床服务的主要参加者,在家庭病床服务模式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家庭病床服务中存在问题,提出家庭病床模式下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策略,以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家庭病床服务发展。
关键词:家庭病床;护理人员;风险;培养
在人口老龄化和疾病普变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立足于社区和家庭的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已成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以护士为主导的家庭病床服务正是拓展护理服务内容、解决相关难题的最佳模式。家庭病床以家庭作为护理场所,选择适宜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医疗或康复的病种,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医疗和护理,具有方便、经济和连续的优点。本文就家庭病床服务背景下护理人员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综述,提出相应防护策略,以稳定护理队伍,完善家庭病床服务。
一、家庭病床服务存在问题
(一)人员配备不足
护理人员作为社区家庭病床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配置情况对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尤为重要。但目前我国社区家庭病床护士配置人数不足,服务人次多,工作强度大;社区护士工作职责不明确,存在一人同时承担多项工作任务的情况。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护理人力资源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护理质量的分值随着护士人数的减少而降低。家庭病床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家庭病床患者的医疗安全就得不到有效保障。而社区医务人员的职称晋升难度较高,薪酬待遇欠合理,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家庭病床护理人员的结构不合理。
(二)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受我国长期“重医轻护”观念的影响,护士的社会地位不高,且许多社区护士对自身专业方面的要求也较低,认为只需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过关就行,很少主动给患者做健康宣教;此外,医疗服务价格的下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医疗服务含金量的认知。有研究显示,由于家庭病床护士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大量的护理项目由医生替代实施。这些都可能导致患者看轻家庭病床护士,觉得她们只会打针输液。
(三)社区医院相关制度及入户相关设施不完善
对于一些年老且有多种疾病集一身的患者,家庭病床服务存在较大的风险。而社区医院在家庭病床的收治范围、组织领导、制度纪律和器械设备等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规范,护理人员在家庭病床服务中的消毒隔离和医疗垃圾处理等方面也比较混乱,这些因素进一步加大了家庭病床服务的风险。
(四)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够,法律意识缺乏
家庭病床护理的内容较为广泛,需要定时上门服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病情程度不一的患者。需要给予辅助治疗、生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服务等。而一些护理人员自律性不够,时间观念不强,在工作中不注意沟通方式,对患者的隐私不尊重,造成医疗纠纷隐患。
二、防护策略
(一)加强正面宣传,正确定位家庭病床护理人员
社会媒体应做好宣传工作,使公众对家庭病床护理人员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科学认识医疗风险,增加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同时,家庭病床服务护理人员也需将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单纯的护理工作者转变为家庭病床服务的管理者、支持者、协调者、教育者和咨询者。
(二)合理配置家庭病床护理人员,适当提高其待遇
建议政府部门制定关于家庭病床护士的准入制度和配置政策,合理配置家庭病床护士,并适当降低社区医务人员的职称晋升难度,改善家庭病床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护理人员从事家庭病床护理工作。
(三)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操作流程
现行的相关规章制度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应建立和完善包括家庭病床的准入和撤出制度、护理工作制度、医护人员行为规范、护理病历书写等制度,以明确医患双方在家庭病床规范化管理上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规范管理家庭病床的医疗废弃物处理,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严格按规范操作。
(四)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应建立起一套完整正规的针对家庭病床护士的培训体系,严格考核制度:同时,家庭病床护士应转变观念,提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参加各项新知识、新技能及家庭病床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能很好的处理紧急事件,在病情突发时,可以快速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为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有效的保障。
(五)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增强法律意识
政府应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医疗责任保险实施办法,形成医疗风险社会分担机制;同时,护理人员自身应完善法律知识,加强与病人的沟通,重视病人和家属的配合,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保护每位患者的利益,从而降低职业风险。
参考文献:
[1]熊秀清.家庭病床护理状况的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刘奉丹.杨浦区家庭病床服务现状与分析[J].社区卫生保健,2009,8.
第二篇:广东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广东省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工作指引(试行)
根据我省城乡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需要,以及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为指导基层规范开展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生式服务,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家庭病床服务
是指对适宜在家庭连续治疗、又需依靠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患者,在其居住场所设立病床,由指定医护人员定期上门家庭方式提供治疗、康复、护理、临终关怀及健康指导,并在家庭病床病历上记录服务过程的一种城乡家庭医生式服务形式。
二.收治对象
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适合在家庭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等服务的患者。
三.收治病种范围
由各试点地区根据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确定。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必要条件(必须具备)
1.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2.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病情稳定,适合居家治疗和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定期上门实施治疗护理,有近两年来二级及以上医院的住院或门诊诊疗记录。
(二)参考条件(至少具备其中之一)
1.患者病情较重但稳定;
2.气管插管、鼻饲或持续导尿,需定期进行治疗护理;
3.合并褥疮;
4.反复呼吸、泌尿、消化等系统感染;
5.糖尿病合并肢端坏疽;
6.恶性肿瘤晚期;
7.骨折牵引固定需卧床治疗患者;
8.其他严重并发症;
9.65岁以上患慢性病长期卧床不起需治疗者。
(三)机构与人员资质
1.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符合广东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标准。
2.从事家庭病床工作的医生、护士,应具有注册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资质,并具有 2 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床数量应与其配备的医师、护士数和管理、服务能力相适应,以保证家庭病床服务质量。原则上,一医一护家庭病床管理数不超过15-20张床。各地也可视人员情况自定。
(四)服务项目
1.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补充、完善和更新。
2.利用社区适宜技术进行医学健康照顾,包括全科医疗、社区护理以及中医中药服务。
条件允许并在严格采取了安全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可开展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输液、皮下注射、换药、褥疮护理、导尿、吸氧、康复指导、护理指导、针灸、推拿等。
3.检查项目有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三大常规检查、心电图、测血糖、抽血化验等。
4.建立全科医师和管床护士家庭方式及家庭病床巡查制度。
5.居民健康管理,包括:重点人群专案管理及随访、周期性体检、心理健康指导、营养膳食指导、疾病预防指导和健康保健知识指导等。
6.除上述外,其他在家庭中医疗安全能得到保障、治疗效果较确切、消毒隔离能达到要求、医疗器械能拿到家庭使用、非创伤性、不容易失血和不容易引起严重过敏的项目。
(五)建床
1.建床对象为居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所辖区域内且符合家庭病床建床条件的居民。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填写家庭病床申请表,并在申请时携带其在医疗机构诊疗的相关资料,包括就诊病历、住院小结、相关辅助检查及影像报告、用药清单及记录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根据收治条件、患者情况及本机构服务能力确定是否建床。确定予以建床的,应确定签约的责任医师和管床护士。
2.责任医师或管床护士详细告知患者(或家属)建床手续、服务内容、患者及家属责任、查床及诊疗基本方案、收费和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等注意事项,给予家庭病床建床告知书。责任医师或护士指导患者(或家属)按规定办理建床手续,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3.责任医师或管床护士首次访视应详细询问建床患者病情,进行生命体征和其他检查,并作诊断,对建床患者制订治疗计划。
4.责任医师或管床护士应完整填写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录入当日医嘱及治疗费用明细,规范书写家庭病床病历(见附件)。
5.申请建立家庭病床的患者应具有良好的监护条件,即在建床期间需要至少一名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并保持通讯畅通和随时联系。患者居住房间应安静明亮、通风良好。房间、桌面、病床、床单被褥和患者衣服应清洁。为避免感染,需进行注射、换药等治疗的患者的家庭环境应具备相应卫生条件。
(六)治疗护理
1.责任医师和管床护士应根据病情制定查床计划,建立医护联合工作机制,一般每周巡诊或家庭访视1-2次。病情较稳定、治疗方法在一段时间内不变的患者可两周巡诊或家庭访视 1 次。患者病情需要或出现病情变化可增加巡诊或家庭访视次数。必要时请上级医师、护士查床。
2.定期巡诊或家庭访视时应作必要的体检和适宜的辅助检查,提出诊断、治疗和护理意见,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指导。
3.对新建床患者,上级医师、护士应在3天内完成家庭访视,并在病情变化或诊疗方案改变时及时巡诊。上级医师应对诊断、治疗方案和医疗文书书写质量提出指导意见。
4.管床护士根据医嘱执行相应治疗计划。管床护士执行医嘱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和差错发生。
5.管床护士应指导家属进行相关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
(七)撤床
1.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或以上者,办理撤床:
(1)经治疗疾病得到治愈。
(2)经治疗及康复后病情稳定或好转,可停止或间歇治疗。
(3)病情变化,受家庭病床服务条件限制,需转诊至医院进一步诊治。
(4)患者死亡。
(5)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自行要求停止治疗或撤床。
2.责任医师应开具家庭病床撤床证,指导患者(或家属)按规定办理撤床手续,并书写撤床记录。
3.建床患者(或家属)要求停止治疗或撤床的,责任医师应将该情况记录在撤床记录中,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后办理撤床手续。
4.撤床后,家庭病床病历归入患者病史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一并保存,并按病历存档要求进行存档保管,完整保存家庭病床档案2年以上。
(八)管理与监督
1.省卫生计生委加强对全省城乡家庭医生式服务家庭病床服务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家庭病床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各市、区(县级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辖区家庭病床服务的监管,明确家庭病床管理部门,负责家庭病床的统筹管理、质量监控、服务信息收集反馈等工作,制定家庭病床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严格执行;建立家庭病床质量监控评估机制,对家庭病床服务质量、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等定期评估;建立家庭病床服务信息管理制度,对建床、撤床情况进行登记和统计。
3.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人员培训。
4.加强家庭病床及家庭医疗照顾安全的宣传,建立公示制度,向社区居民公示家庭病床服务联系电话、服务项目及其收费标准、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建立投诉受理机制。
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将家庭病床与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各项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相融合,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充分结合,同时进行。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针对个体进行个性化管理,提供家庭病床服务时要提供健康档案的建立、补充、完善和更新服务;重点人群专案管理及随访、周期性体检、心理健康指导、营养膳食指导、疾病预防指导、康复和健康保健知识指导等服务。建立责任(全科)医师转诊管理制度,责任(全科)医师需全程负责转到医院就诊的家庭病床患者的转诊与后续健康管理工作。
(九)收费
家庭病床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按照当地物价部门的规定执行。
附件:广东省XX县(市、区)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家庭病床病历及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
第三篇: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管理办法
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管理办法(试行)
家庭病床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患者获得连续性医疗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方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护人员应走入社区,走进家庭,主动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为加强家庭病床的规范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试行)。
一、工作原则
(一)根据社区居民对家庭病床的需求及建床标准,建立家庭病床。
(二)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人为本、方便、快捷的家庭病床服务。
(三)严格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家庭病床的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确保医疗安全。
(四)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
二、主要任务
(一)对建床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二)开展家庭条件下的康复训练和指导;
(三)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宣传预防保健知识;
(四)对疾病晚期的患者提供舒缓性照顾。
三、建床类型及收治范围
(一)治疗型:诊断明确,需要在家庭进行治疗、护理的患者。
(二)康复型:出院后恢复期仍需继续康复的患者。
(三)舒缓照顾型:
1、自然衰老,主要脏器衰竭,生活不能自理者。
2、疾病晚期,需进行支持疗法的患者。
3、需要姑息治疗和减轻痛苦的晚期癌症患者。
四、管理要求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家庭病床的管理,制定规章制度、服务流程、管理规范;使家庭病床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依法执业,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医、护人员,应具备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资格,并通过社区岗位培训。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定期对家庭病床工作进行检查,了解、掌握家庭病床制度落实及医疗服务质量等情况,协调做好转、会诊工作。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向社区居民公示家庭病床服务的联系电话。
五、工作要求
(一)建床
1、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建床类型。
2、责任医师、护士指导患者或家属按规定办理建床手续,详细告知注意事项,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附件6)。
3、责任医师、护士要完整填写相关信息,认真书写家庭病床病历和护理病历。
(二)查床
1、首次访视应对建床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详细询问病情,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饮食情况、经济条件、家庭卫生环境等因素,对建床病人进行疾病的治疗及护理评估。
2、责任医师根据家庭病床的类型,制定查床计划,每周查床1--2次,病情变化随时查床,并及时书写查床记录。
3、对新建床患者,上级医师在7天内完成查床。责任医师、护士应参加上级医师查床,查床前准备好病历、x线片、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简要报告病历,上级医师对治疗方案及医疗文书书写质量提出的指导意见,责任医师要记入病程,并经上级医师签字确认。
4、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及分型,制定巡视计划。
5、责任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差错发生。
6、责任护士应指导家属进行生活护理,如:防压疮、翻身、口腔护理等,配合家属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7、社区护士长应定期进行护理查床,检查护理质量和医源性感染控制情况,研究解决护理问题。
(三)会诊与转诊
1、建床患者出现病情变化,责任医师应及时出诊,必要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并详细记录。
2、由于技术和设备条件限制,需要进一步诊疗的建床患者应及时转诊。
3、治疗型建床患者病情加重,要及时通知家属转院,如拒绝转院,需在病历上记录并要求家属签字。
4、对转回社区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可继续在家庭病床治疗。
(四)撤床
1、建床患者经治疗病情稳定,责任医师开具家庭病床撤床证,办理撤床手续。
2、责任医师、护士应书写撤床小结并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指导。
3、建床患者及家属要求提前撤床,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后办理撤床手续,并记录在撤床小结中。
4、撤床后的家庭病床病历,归入健康档案一并保存。
(五)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和护理病历书写规范(见附件
3、附件4)。
六、收费标准:
建立家庭病床和提供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执行北京市物价局、北京市卫生局联合下发的《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
附件:
1、家庭病床服务流程
2、家庭病床建床与撤床标准
3、“家庭病床病历”格式及书写规范
4、“家庭病床护理病历”格式及书写要求
5、家庭病床建床同意知情书
6、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家庭病床建床与撤床标准
家庭病床建床与撤床标准
(一)建床标准:
1、出院后转回社区仍需治疗的病人: ⑴急性脑血管病病情平稳需继续康复的病人; ⑵肿瘤术后或放、化疗需支持治疗的病人; 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的病人;
⑷骨折术后及外伤:换药、拆线、康复、功能锻炼等。
2、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的病人:
(1)长期卧床病人:晚期肿瘤、植物状态、偏瘫患者合并褥疮感染、尿潴留、吞咽困难(需定期换药、定期更换尿管、胃管);
(2)临终关怀:晚期肿瘤、植物状态、老年期痴呆症等。
(二)撤床标准:
1、经药物治疗及康复后病情平稳;
2、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暂不再需要支持疗法;
3、骨折术后及外伤已拆线,无需治疗;
4、长期卧床病人压疮已愈合,无需治疗。
家庭病床病历”格式及书写规范
(一)家庭病床病历 记录时间:
****年**月**日
健康档案号: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患者住址:
电话:
联系人姓名:
与患者关系:
联系电话:
建床时诊断:1.2.3.4.家庭病床分型:治疗型□
康复型□
舒缓照顾型□ 主观资料(S):
客观资料(O):
综合评价(A):
防治计划(P):
责任医师签名:
年 月 日
(二)家庭病床查床记录(SOAP记录)
****年**月**日
主观资料(S):(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客观资料(O):(包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综合评价(A):(包括初步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的程度及愈后)
防治计划(P):(包括进一步检查、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下次查床时间)
其他需要说明:
与联系人沟通情况: 三)家庭病床阶段小结
患者建床日期: 小结日期:
建床诊断:1.2.3.4.建床情况评估:
阶段治疗经过:
阶段治疗评估:好转□ 无变化□ 恶化□ 其他 护理干预: 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 次
时间/次:20分钟□ 20-40分钟□ 小于20分钟□ 药物副作用及服药方法的讲解□ 运动的干预□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清楚□ 不清楚□ 模糊□
目前患者情况: 目前诊断:1.2.3.4.责任医师签名: 责任护士签名: 年 月 日
(四)家庭病床撤床记录
建床日期: 撤床日期: 诊 断:1.2.3.4.治疗经过:
转归:痊愈□ 好转□平稳□ 撤床医嘱:
共 天 转院□ 死亡□
责任医师签名:
年 月 日
(五)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参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一章。
二、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1、家庭病床病历内容包括家庭病床病历、查床记录单、阶段小结、撤床记录、会诊单和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2、责任医师应在建床24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建床时间超过3个月者要有阶段小结。
3、病历记录内容:
主观资料(S): 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客观资料(O): 包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综合评价(A):包括初步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的程度及愈后;
处理计划(P):包括进一步检查、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下次查床时间。
4、查床记录是建床期间治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纪录。包括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医师分析讨论、上级医师查床记录、会诊意见、采取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的重要事项、健康教育等。
5、各项检查、化验报告单要及时粘贴,如结果异常应用红笔在化验单上做标记。
6、会诊记录内容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意见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载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会诊意见记录应当有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的科别或者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
7、转诊病历摘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治疗经过、目前情况、转诊目的及注意事项,医生签名。
8、撤床记录包括诊断、治疗过程、转归及撤床医嘱。
附件4 家庭病床护理病历
(一)护理评估表 一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健康档案号: 评估日期: 年 月 日
资料来源: 病人□ 家属□ 朋友□ 其他: 婚姻状况:未婚□ 已婚□ 离异□ 孤寡□
家庭成员:父母□ 独居□ 配偶□ 儿子□ 女儿□ 其他□ 教育程度:文盲□ 小学□ 中学□ 大专以上□ 健康知识水平:(无知□ 一般□ 较高□)
其他:职业 民族 籍贯 经济来源 嗜好:无□ 烟□ 酒□ 其他
饮食:偏咸□ 偏淡□ 偏甜□ 偏肥腻□ 无偏好□ 其他 家居环境:整洁□ 凌乱□ 电梯□ 非电梯□ 座厕□ 蹲厕□ 公厕□
空气流通:清新□ 混浊□ 欠佳□ 活动空间:宽敞□ 狭窄□
光线:充足□ 微弱□ 一般□ 面积 离医疗机构距离: 心理状态
一、情绪:
稳定□ 易激动□ 焦虑□ 恐惧□ 孤独无助□ 压抑□ 开朗□ 悲哀□
二、对病情态度:
积极□ 消极□ 可接受□ 不接受□
三、对疾病认识: 不理解□ 部分理解□ 完全理解□
四、解决问题能力: 与人商量□ 独立处理□ 听其自然□ 身体状况
一、生命体征: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 mmHg 体重 kg
二、意识状态: 1.呼之 能应□ 不应□ 2.对答 切题□ 不切题□ 3.定向 正确□ 不正确□
三、皮肤: 完整□ 苍白□ 黄疸□ 潮红□ 发绀□ 水肿□ 脱水□ 皮疹□疮□:部位 范围 cm 伤口:部位 范围 cm 其他:
四、口腔: 正常□ 溃疡□ 假牙□
五、食欲: 正常□ 食欲不振□ 吞咽困难□ 恶心□ 呕吐□ 鼻饲□
压 出血点□ 半流□ 流质□ 软饭□
六、咳嗽: 无□ 有□ 痰:有□ 无□ 易咳出□ 不易咳出□ 稀□ 稠□ 颜色:
七、活动能力:正常□ 受限□ 水肿□ 疼痛 □ 偏瘫□ 活动后气促 有□ 无□
偏瘫□ 全瘫□(瘫痪部位)
八、表达能力:正常□ 欠佳□ 差□ 失语□
九、听觉:正常□ 欠佳□(左耳□ 右耳□)聋(左耳□ 右耳□)
十、视力:正常□ 欠佳□(左眼□ 右眼□)聋(左耳□ 右耳□)
十一、睡眠: 正常□ 入睡困难□ 易醒□ 多梦□ 失眠□ 睡眠时间 小时/日 辅助睡眠□ 药物□ 其他催眠方法
十二、排泄: 1.大便 正常□ 便秘□ 失禁□ 腹泻 次/日,其他 2.小便 正常□ 尿潴留□ 尿频□ 尿痛□ 尿急□
尿失禁□ 血尿□ 其他
十三、疼痛: 有□ 无□ 位置: 持续□ 间歇□
使用药物止痛:有□ 无□
十四、过敏史:有□ 无□(过敏源 症状 不明确□)
十五、评估内容及结论:
责任护士签名:
年 月 日
(二)治疗及护理记录
医嘱
日期 医嘱内容(剂量、方法)
停止
日期 治疗记录及护理记录
(包括非药物干预、健康教育)执行人 签字
附件5 家庭病床建床同意知情书
患者及家属:您好:欢迎您选择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你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收治范围:
1、诊断明确的老年病、常见病,出院后仍需康复的患者;
2、连续到医院就诊困难的患者;
3、晚期肿瘤需要姑息治疗的患者。
二、建床手续:
1、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2、提供患者有效的通信联络方式,确定联系人,保证联系畅通。
3、与责任医师约定第一次上门服务时间。
三、服务内容:
1.医生查床服务:每周查床1~2次,病情较重者须增加查床次数,急重者随时查床。
2、会诊服务:疑难病症或病情危重病人,由责任医师负责联系会诊。
3、护理服务:护士按家庭病床医嘱进行护理服务与指导。
4、告知服务:发现病人病情变化时,负责与家属取得联系,交待病情,采取措施,及时转院。
5、收费标准执行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
四、您或家人的义务:
1、提供的病人资料情况属实;
2、通信方式保证准确畅通;
3、病人病情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4、配合责任医师、护士对病人的治疗;
5、按收费标准支付费用;
6、按要求办理建床、撤床手续。附件6:
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患者(家属代)
同意接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的(治疗型□、康复型□、舒缓照顾型□)家庭病床服务,患者(家属代)已了解
责任医师讲解的疾病情况。
患者(家属代)已了解日常注意事项,理解了病情变化时在家庭医疗、康复的局限性,尽力配合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
患者(家属代)已了解有关收费项目及费用标准,同意及时支付。患者(家属代)已得到以下资料,同意医务人员讲述的注意事项。1.
家庭病床建床同意知情书; 2.
(注:当患者本人不识字或失去行为能力或不具有行为能力时,由其亲属代签)病人签名:
(或)家属签名:
与病人关系: 本协议一式二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年**月**日
(三)护理病历书写基本要求
1、护理病历要求用蓝黑钢笔书写。记录无漏项、无涂改、无错别字,使用医学用语。做到及时、准确、连续、客观
2、,责任护士应在24小时内完成家庭护理病历的书写,以后按类型和护理访视计划进行家庭护理,每次访视要做护理记录。
3、家庭病床护理记录是指责任护士根据医嘱及病情对家庭病床病人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包括:记录日期和时间、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
4、家庭病床护理病历签全名,字迹清晰。
5、评估内容及结论:
(1)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情绪、心理找出存在问题;(2)近期需协助解决的问题;(3)制定的护理干预计划;
(4)有助于病情观察的实验室阳性结果及特殊检查结果;
(5)健康指导及评价健康指导的效果(即观察到的、患者主诉、家属反映以及健康行为的建立)。
6、预约下次访视时间。
7、家庭病床护理病历应归入家床病历存档。
第四篇:121教学模式下学生数学编题策略
“121”教学模式下浅谈培养学生数学编题策略
一、设计开放的编题环境,让学生能编题
在教学《图形与坐标复习课》时这样设计:请你编题(利用图中的几个点可以从象限,坐标,对称,平移等方面出题)。
从上课的情况来看,每位同学都能编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而且有的学生编出的问题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如有学生编出了“能否在Y轴上找一点P,使△ABP的面积与△ABD的面积相等?”等这样高质量的题目。
学生在编题的过程中品尝、体验到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乐趣,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数学素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有一定难度,又能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的开放性问题,设计的问题要起点低,落点宽,又隐含着丰富的“创新”因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充分施展聪明才智,把学习的潜力挖掘出来。
二、教给编题的方法技巧,让学生善编题
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去做老师布置给他的作业题,现在要求学生自己去编拟数学题目,这是对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和创新精神的一种巨大挑战。这时候我们教师就要重视编题方法的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编拟数学题,教师要多引导、多示范、多总结,教给学生一些编题的方法和技巧。
1.拟制题
拟制题是以原有题为基础,对其进行一定变形,变为另一形式的题,俗称改编题。通过对典型题进行适当的剖析、深入研究、充分演变,揭示其深刻性,领悟其奥妙性。
(1)改变问题的条件
改变问题的条件,就是对某一个问题的条件进行变化探讨,并针对问题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与扩展,得到一类变式题组。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掌握某类问题的题型结构,深入认识问题的本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动性和变通性。譬如原题:
如图1一只蚂蚁从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顶点A爬到与它相距最远的另一个顶点G,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变化1:如图2一只蚂蚁从长为3,宽为1,高为2的长方体顶点A爬到与它相距最远的另一个顶点G,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变化2:如图3圆锥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3,一只蚂蚁从底面圆周上的点B点出发,沿圆锥侧面爬行到圆锥AB的轴截面上的另一母线AC的中点D,问蚂蚁沿怎样的路线爬行,使路程最短?最短路程是多少? 变化3:如图4蚂蚁从圆柱母线AB的端点A沿着圆锥侧面爬到点B,若圆柱底面半径为1,高为3,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编题意图:此题将引例中的正方形演变为长方形、圆锥、圆柱,通过对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的求解,掌握求立体图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方法就是把立体图形展开,转化为平面图形,再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去求解。
拟制时我们可以尝试把问题条件中的立体图形之间、特殊图形(如特殊的三角形)之间进行相互转化;特殊图形向普通图形进行转化;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向高线、中线转化;看是否还存在某些相同的方法或结论。也可对条件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改变。
(2)改变问题的设问方向
如我在初三专题复习时对下题进行了拟制:
例:已知,如图5,在△ABC中,∠B=90°,O是BA上的一点,以O为圆心,OB为半径的圆与BA交于点E,与AC切与点D,AD=2,BE=3,设P是线段BA上的动点(P与A、B不重合),BP=X。
(1)求AE的长。
(2)当X为何值时,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变化1:当X为何值时,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变化2:当X为何值时,PD+PC的和最小?
变化3:点P运动时,四边形PBCD的面积与X有何关系?
编题意图:把知识点进行整合与渗透,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巧,去解决有关问题。并掌握解决动态几何型问题的策略:化动为静——利用运动中特殊点的位置将图形分类,静中求动——针对各类图形,分别解决动态问题。
改变习题的设问方向,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讨论和思考,使知识点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建立起高效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从具体到一般
下面图6中有几条线段?把它们都写出来。
变化1:如图7在直线a上取n个不同的点,那么直线a上一共有多少条线段?
变化2:如图8如果变成角,则图中一共有多少个锐角?
变化3:平面内n个不同的点中任意3个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过其中每2个点画直线,一共可以画出几条直线?
变化4:一次聚会出席的每位代表都和其他代表各握过一次手,统计结果表明,一共握手45次,问参加聚会的代表有多少人?
编题意图:在解决复杂的计数问题时,应寻找其特有的规律,才能做到不重不漏。从本题可以看出,有时记住一些常见且有用的知识结论,可以迅速、有效地联系起问题中的未知与已知,达到解题的目的。找规律涉及到一个或者几个变化的量,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且包含序列号,要善于总结、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去解题。相近、相似的同类数学题,可从中领略多题一解,异形同解的妙趣。
(4)变静态为动态
如图9在等腰△ABC中,AB=AC,点D为BC的中点,则D到AB和AC的距离相等。请说明理由。
变化1:如图10在等腰△ABC中,AB=AC,点D为BC的一个动点(中点除外),则D到AB和AC的距离相等吗?当D运动到与B或C重合时,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让点D运动到BC的延长线上如图11,结果如何?再进一步,若点D是正三角形内(如图12)或外(如图13)的一点,关于高线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编题意图:不断的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让学生学会用“同一图形的面积相等,表示方法不同”证明一类含有线段的等式。揭示问题的实质与条件、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于运动而导致图形的形状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数量关系的变化。通过探究问题实质的变与不变,让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
2.编制题
例如我在初三总复习讲解《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时,曾给出2个数据让学生尝试编题:
老师看见一家商店广告上醒目的写着大削价:大杯10元/只,小杯8元/只。现在请你添加合理的情境和数据,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实际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编的以下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1)王老师买了13只杯子作为运动会的奖品。已知大杯10元/只,小杯8元/只。共花了114元。请问:王老师买了大杯、小杯各几只?
(2)小明“五·一”节去超市买杯子,其中大杯10元/只,小杯8元/只。付了30元找回2元,问小明买了几个杯子?
(3)冰冰准备在家举办生日晚会。她去买杯子,大杯10元/只,小杯8元/只。总共买15只杯子。如何买才能使总价格不超过200元?(此题设问不当,学生讨论后进行了修改。)
(4)某商店水杯的进价为4元/只,售格为10元/只,每天可卖100只。经市场调查,每降价1元,每天可多售出20只,问单价为多少元时,每天获利最大?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身边的东西拿来构造学习,也可以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只要我们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认真钻研教材,用生活中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能逐步学会“做数学”和从事“数学的思考”。
因此,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把这些常规的编题方法和技巧进行逐步渗透,鼓励学生经常用这些方法去编题,要求学生的编题目的明确,表述准确,设问可解。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题目条件的充分性、和谐性和真实性,突出习题的应用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使编题切实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三、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乐编题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千过,莫如褒子一长。”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和激励,学生最期待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如果善于用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使我们明白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将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始终以生为本,要耐心呵护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观察和接纳学生。当学生编出较高质量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编题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学生进一步编题的愿望;当学生编得不符合条件或者不完整时,教师要恰当指出学生的不足,再对学生编题的态度配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他的编题的愿望。只有这样他们以后才会更加缜密地思考,不断提出新的见解、新的设想。只要教师始终以生为本,不断地总结经验,并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能激活学生编题的自信心和热情。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可通过自主编题开启学生自我思考之门,变被动做题到主动编题,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从而进一步自觉学习和感悟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方法了解世界的习惯,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是新课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长期坚持对学生的培养和训练,才会使他们变成思维活跃、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发言、勇于创新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更自信,更乐于探究,我们的数学课堂才更富魅力!
第五篇:70.关于遵照上海市地方标准《家庭病床服务规范》开展家家庭病床服务的通知
关于遵照上海市地方标准《家庭病床服务规范》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通知
各区县卫生局:
为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形势,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规范家庭病床服务和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根据卫生部《家庭病床暂行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我局于2008年组织拟订了《家庭病床服务规范》,经多方扶持研制,已获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批准,作为上海市地方标准正式发布,标准编号及名称为:DB31/T487—2010,并将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请各区县卫生局认真学习研究,督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遵照上海市地方标准《家庭病床服务规范》开展家庭病床工作,规范家庭病床服务流程及项目,为社区患者提供安全、规范、连续、便捷的家庭病床服务。我局将适时开展家庭病床督查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市地方标准《家庭病床服务规范》
二○一○年九月二十日
附件:
DB
上 海 市 地 方 标 准
DB31/T 487-2010
─────────────────
家 庭 病 床 服 务 规 范
(报批稿)
2010—06—23批准 2010—10—01实施 ─────────────────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
目 次
前言„„„„„„„„„„„„„„„„„„„„„„„„„„„„„„„„„„„„ 2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定义„„„„„„„„„„„„„„„„„„„„„„„„„„„„„„„„„„„ 3 4收治范围„„„„„„„„„„„„„„„„„„„„„„„„„„„„„„„„„ 3 5服务机构与人员„„„„„„„„„„„„„„„„„„„„„„„„„„„„„„ 3 6服务项目„„„„„„„„„„„„„„„„„„„„„„„„„„„„„„„„„ 4 7常用器材配置„„„„„„„„„„„„„„„„„„„„„„„„„„„„„„„ 4 8建床„„„„„„„„„„„„„„„„„„„„„„„„„„„„„„„„„„„ 4 9查床„„„„„„„„„„„„„„„„„„„„„„„„„„„„„„„„„„„ 4 10护理„„„„„„„„„„„„„„„„„„„„„„„„„„„„„„„„„„ 5 11撤床„„„„„„„„„„„„„„„„„„„„„„„„„„„„„„„„„„ 5 12医疗安全„„„„„„„„„„„„„„„„„„„„„„„„„„„„„„„„ 5 13其他管理要求„„„„„„„„„„„„„„„„„„„„„„„„„„„„„„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家庭病床建床告知书„„„„„„„„„„„„„„„„„„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8 附录C(资料性附录)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 9 附录D(资料性附录)“家庭病床病历”部分格式„„„„„„„„„„„„„„„ 10
前 言
家庭病床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重要形式,是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形势要求、方便社区患者获得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有效方法,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走入社区,走进家庭,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规范家庭病床服务和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根据卫生部《家庭病床暂行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家庭病床服务现状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提出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闸北区卫生局、上海市闸北区技术质量监督局、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本标准由上海市医疗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于2010年 6月首次发布
家 庭病 床 服 务 规 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庭病床服务的定义、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管理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管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980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 15981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
沪卫监督〔2007〕6号 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
定义
家庭病床服务是指对需要连续治疗,又需依靠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患者,在其家中设立病床,由指定医护人员定期查床、治疗、护理,并在特定病历上记录服务过程的一种社区卫生服务形式。家庭病床服务对象是居住在辖区内提出建床需求,且符合家庭病床收治范围的患者。收治范围
家庭病床的收治对象应是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具体包括:
— 诊断明确,需连续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因行动不便,到医疗机构就诊确有困难,并经医师,确认病情稳定适合家庭病床治疗者。
— 经住院治疗病情已趋稳定,出院后仍需继续观察和治疗,并经医师确认适合家庭病床治疗者。— 其他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非危、重症患者,需连续观察和治疗,并经医师确认适合家庭病床治疗者。
— 处于疾病终末期需姑息治疗,并经医师确认适合家庭病床治疗者。服务机构与人员
5.1 原则上由具备开设家庭病床资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家庭病床服务。5.2 从事家庭病床工作的医生、护士,应具有注册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资质,并具有2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能独立工作。
5.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床数量应与其配备的医师、护士数和管理、服务能力相适应,以保证家庭病床服务质量。服务项目
6.1 服务项目应为适宜在家中开展的诊疗服务,其提供应以安全有效为准则。应是在家庭中医疗安全能得到保障、治疗效果较确切、消毒隔离能达到要求、医疗器械能拿到家庭使用、非创伤性、不容易失血和不容易引起严重过敏的项目。
6.2 检查项目一般有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三大常规检查、心电图、测血糖、抽血化验等。6.3 治疗项目一般有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输液、皮下注射、换药、褥疮护理、导尿、吸氧、康复指导、护理指导、针灸、推拿等。常用器材配置
7.1 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应装备有适应工作需要的小型、便于携带的诊断、检查、治疗的器材和必要的通讯设备。家庭病床服务应配置出诊包、急救箱(含常用急救药品)。出诊包主要包括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手电筒、压舌板、注射换药器材及与所开展服务项目相关的器材等。7.2 各种器材应符合GB15980、GB15981要求,保证处于良好状态。
建床
8.1 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收治范围和患者情况确定是否建床。确定予以建床的,应指定责任医师和护士。
8.2 责任医师、护士详细告知患者(或家属)建床手续、服务内容、患者及家属责任、查床及诊疗基本方案、收费和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等注意事项,给予家庭病床建床告知书(附录A)。责任医师或护士指导患者(或家属)按规定办理建床手续,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附录B)。
8.3 责任医师首次访视应详细询问建床患者病情,进行生命体征和其他检查,并作诊断,对建床患者制订治疗计划。
8.4 责任医师应完整填写相关信息,规范书写家庭病床病历。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和部分格式见附录C、附录D。
8.5 患者居住房间应安静明亮,通风良好。房间、桌面、病床、床单被褥和患者衣服应清洁。为避免感染,需进行输液、换药等治疗的患者的家庭环境应具备相应卫生条件。查床 9.1 责任医师应根据病情制定查床计划,一般每周查床1次。病情较稳定、治疗方法在一段时间内不变的患者可两周查床1次。患者病情需要或出现病情变化可增加查床次数。必要时请上级医师查床。
9.2 定期查床时应作必要的体检和适宜的辅助检查,并作出诊断和处理。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指导。
9.3 对新建床患者,上级医师应在3天内完成二级查床,并在病情变化或诊疗改变时进行二级查床。上级医师应对诊断、治疗方案和医疗文书书写质量提出指导意见。
护理
10.1 责任护士根据医嘱执行相应治疗计划。
10.2 责任护士执行医嘱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和差错发生。
10.3 责任护士应指导家属进行相关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如防褥疮、翻身和口腔护理等。
撤床
11.1建床患者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
— 经治疗疾病得到治愈; — 经治疗病情得到稳定或好转;
— 病情变化,受家庭病床服务条件限制,需转诊至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病房或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 患者能自行到医院就诊;
— 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自行要求停止治疗或撤床; — 患者死亡。
责任医师应开具家庭病床撤床证,指导患者(或家属)按规定办理撤床手续,并书写撤床记录,见附录D
(二)。
11.2 建床患者(或家属)要求停止治疗或撤床,责任医师应将该情况记录在撤床记录中,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后办理撤床手续。
11.3 撤床后,家庭病床病历归入患者病史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并保存,并按病历存档要求进行存档保管。医疗安全
12.1 以下药物不得在家庭病床静脉输注:青霉素类药物、化疗药物、生物制品、升压药物、降压药物及其他临床上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
12.2 确需在家中进行静脉输液或其他特殊治疗的患者,须告知患者(或家属)有关医疗风险。在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相应治疗。
12.3静脉输液等治疗过程中应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家属或看护人员陪同、观察。12.4 家庭病床静脉输液应注意以下事项:
12.4.1 对首次使用的药物,应在开始输液后至少观察患者15分钟,并向患者家属或看护人员讲解注意事项。
12.4.2 应告知患者家属或看护人员,一旦发生输液反应或其他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拨打120救护电话及时送医院救治,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得联系。12.4.3 原则上每次输液量以1瓶为限。
12.5 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在医护人员开展服务时应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家属或看护人员陪同在场。
12.6医护人员发现建床患者病情加重,应告知患者(或家属)及时转院。如拒绝转院,责任医师应在病历上记录并要求患者(或家属)签字。
12.7 家庭病床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由医护人员统一回收,并带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处置。其他管理要求
13.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加强家庭病床管理,制定家庭病床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应建立家庭病床质量监控评估机制,对家庭病床服务质量、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等定期评估;应向社区居民公示家庭病床服务联系电话。
13.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明确家庭病床管理部门,负责家庭病床联系、服务质量监控和服务信息收集反馈等管理工作。应建立家庭病床服务信息管理制度,对建床、撤床情况进行登记和统计。
附录A(资料性附录)家庭病床建床告知书
患者及家属:您好,欢迎选择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收治范围:
家庭病床的收治对象应是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具体包括:
— 诊断明确,需连续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因行动不便,到医疗机构就诊确有困难,并经医师确认病情稳定适合家庭病床治疗者;
— 经住院治疗病情已趋稳定,出院后仍需继续观察和治疗,并经医师确认适合家庭病床治疗者; — 其他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非危、重症患者,需连续观察和治疗,并经医师确认适合家庭病床治疗者;
— 处于疾病终末期需姑息治疗,并经医师确认适合家庭病床治疗者。
二、建床手续:
1、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
2、对属于收治范围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告知患者或家属家庭病床诊治的局限性、有关医疗风险及患者和家属需要注意的事项;
3、患者或家属在知情了解有关情况后,愿意接受家庭病床服务的,双方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4、患者或家属提供有效的通讯联络方式,确定联系人,保证联系畅通;
5、与责任医师约定第一次上门服务时间。
三、服务内容:
1、医生查床服务:一般每周查床1次,可根据病情调整查床次数。
2、护理服务:护士按家庭病床医嘱进行护理服务与指导。
3、告知服务: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家庭病床诊治的局限性、有关医疗风险、疾病诊断与治疗措施、相关费用情况以及撤床手续。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时,交待病情,及时转诊。
四、您和家人的义务:
1、提供的患者资料情况属实;
2、通讯方式确保准确畅通;
3、患者病情有变化及时与责任医师联系,或立即送医疗机构救治;
4、配合责任医师、护士对患者的治疗;
5、按收费标准支付费用,收费标准按物价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6、按要求办理建床、撤床手续;
7、病情不适宜在家治疗时应遵照责任医生要求及时转诊;
8、静脉输液等治疗过程中,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在医护人员开展医疗服务时,必须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陪伴与看护患者。
附录B(资料性附录)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患者(家属代)同意接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家庭病床服务。
患者(家属代)已了解 责任医师讲解的疾病情况。
患者(家属代)已了解日常注意事项,理解了病情变化时家庭医疗、康复的局限性,尽力配合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
患者(家属代)已了解因服务地点和设备局限性,家庭病床服务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患者(家属代)已了解有关收费项目及费用标准,同意及时支付。患者(家属代)已得到以下资料,同意医务人员讲述的注意事项。1. 家庭病床建床告知书; 2.
(注:当患者本人不识字或不具备行为能力时,由其家属代签)
患者签名:(或)家属签名: 与患者关系:
本协议一式二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年 月 日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 基本要求:参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第一章。2 家庭病床病历内容包括建床录、医嘱单、病程记录、撤床记录、辅助检查报告单和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3 建床录内容:
3.1 主观资料: 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 3.2 客观资料:包括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 3.3 诊断:指建床诊断;
3.4治疗计划:包括进一步检查、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
4病程记录是建床期间治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包括病情变化情况、重要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床意见、采取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的重要事项和健康教育等。
5责任医师应在建床、查床后24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6各项检查、化验报告单要及时粘贴。
7撤床记录包括诊断、治疗过程、转归和撤床医嘱。
附录 D(资料性附录)“家庭病床病历”部分格式
(一)建床录(即家庭病床病历首页)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婚姻 职业 民族 籍贯
工作单位 家庭地址 电话
建床日期 供史者(与病人关系)
联系人姓名: 与患者关系: 联系电话: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一般情况、皮肤淋巴结、头颈部、胸部、腹部、四肢脊柱、神经系统等; 既往辅助检查: 建床诊断: 治疗计划:
责任医师签名:
年 月 日
(二)家庭病床撤床记录
姓名 性别 年龄 建床日期 撤床日期: 建床诊断: 建床天数
撤床诊断: 查床次数
小结:(发病情况、治疗经过、撤床时情况、撤床医嘱、带回药物等)
转归:治愈□ 好转□ 稳定□ 转院□ 病家要求撤床□ 死亡□
责任医师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