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社保机构经办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提高社保机构经办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市社保局
能力建设是社会保险经办管理的生命线。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当前社会保险经办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社会保险经办工作比过去任何时候都繁重。推进社会保险事业的落脚点是加强社会保险经办系统能力建设,这已经成为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落实民生问题、实现服务于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稳定器”、“减震器”和“调节器”作用的必然要求。
一、提高社保机构经办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经过多年努力,各级经办机构的组织、思想、作风建设得到加强,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党和政府赋予的社会保险经办任务,为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形势下,经办工作范围、内容、对象和方式都发生深刻变化,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管理水平、工作条件和人员素质等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加强经办能力建设,实现社会保险经办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我市社保经办机构的现状与存在的困难分析
(一)我市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工作现状。
宜宾是四川省属的地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江第一城和中国酒都,中国西部地级城市中经济增长最快和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之一全市幅员13298平方千米,辖八县二区。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534.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9.44万人,农业人口435.49万人。2009年我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9.98万人、27.17万人和17.6万人,征缴金额分别为19.07亿元、6856万元和1727万元。全市全年按时足额为13.79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15.95亿元养老金,为工伤人员和生育人员支付5726万元和1061万元待遇。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我市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近年来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社会保险的各项经办业务连续多年获得全省经办工作先进表彰。
(二)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我市目前正处在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伴随着工业化的加快转型、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市场化的不断完善和国际化的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和社会发展不断进步的同时,发展面临的矛盾和一些深层次社会问题将更加突出。社会保险工作也同样处在全方位、深层次的深刻转变之中,服务对象、工作范围、工作形式将向城乡统筹、全民保障和长效机制转变。我市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
1.业务量倍增,人员编制紧张,处于小马拉大车的状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反映在参保结构上就是个体劳动者、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越来越多。目前我市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参保人数约为21.43万人。每天办理参保、续保手续或咨询有关政策规定的人员络绎不绝。与为企业服务不同,由于身份多元化,其流动性大、组织化低,对政策不了解,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经办人员必须一个一个耐心地进行讲解,管理方式更为复杂、更为细琐。加之许多人是下岗职工,怨气很大,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矛盾激化,带来服务难度的成倍增加。社会保险内部控制和管理需求越来越朝精细化、多元化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也增加了工作量。经办工作的内容由过去的征缴、发放扩大到了完善个人账户管理、做实个人账户、扩面、续保、稽核、待遇计算及调待、社会化管理服务。新增诸多专项事业如城镇居民医保、农民工、失地农民及农村社会保险等专门工作,今后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做实后,其账户管理、基金运营和信息披露都需要更多专业化管理人员。
2.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金保工程”仍需加强。
由于劳动保障信息化起步晚,二十多年来社会保险经办模式变革经过了从手工记账到计算机辅助运用,再到多功能系统开发。金保工程之前,很多流程是手工操作,纸质文档存入档案。随着信息化建设,基础数据清理入库工作也紧锣密鼓的进行。全市数据联网已经基本实现,除个别县以外,都已经使用全市统一软件,对业务流程也能进行动态监控,不同程度地提升了社保经办服务能力。但是,硬件设备老化、网络负载过重,尤其是数据安全问题还得进一步完善。
3.业务流程需不断优化,学习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按照财务制度及内控制度的相关规定,社会保险经办实行的是“流水线”的作业方式,社会保险经办业务操作环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相互制约,业务流程较多。以办理退休领取养老保险金为例,参保人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就应提取本人档案到政务中心人社局窗口行政审批,然后到社保局完善缴费分账手续,再进行人员的增减变化,账户核定,待遇计算,最后纳入社区进行社会化管理。整个流程缺一不可,为了避免办事群众办事无头绪,在办事大厅浪费时间和精力,这要求我们在业务流程涉及上需要不断完善,以人为本,服务标准化,才能更好地开展日常事务。社保经办机构提供的是大厅一站式窗口服务,实行的是首问责任制,而社保经办事业政策性极强、政策涉及面广,政策调整变化快、敏感度高。就需要通过系统地学习,全面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要求,把政策理解深,理解透。而经办人员由于平日经办业务量大,咨询解释的量也大,手里的工作堆积如山,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以我市局为例,召集一次职工大会都要在时间点的选择上斟酌再三。在这样的情况下,集中学习是基本不可能的。
4.内控制度建设需继续完善,抗风险能力需不断加强。
社会保险政策的贯彻执行的规范,社会保险经办业务的规范,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管理的规范,是内控制度的基本要求。在2006年以前,我市有的区县使用的社会保险软件不由专业软件公司编制,缺乏缜密的考虑,大量业务数据依靠手工记载和计算,业务由经办人员一手办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也没有建立事后审计、审核知道,因此出现了一些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事件,教训是深刻而沉痛的。经过几年的整改,我市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有了一些成就,规范了管理,但是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及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而言还有不小差距。
三、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契机,加快社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
加强能力建设的关键,是根据经办机构的职能和性质,把握好工作定位,着力提高经办系统五个方面的能力,全面提升经办管理服务水平。
(一)以整合社会资源,拓宽经办平台为手段,提升社保经办管理能力。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组织环境是以经办机构为中心、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运作的行政管理体系。面对“小马拉大车”、人员配置经费都紧张的情况,经办机构必须转变观念,跳出圈子,外部联合,改进方式,本着“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积极稳妥,方便快捷”的原则,加强外部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全新的姿态,构建新型经办体系,外延管理由无到有逐步加强。
首先是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如:与民政部门协作,加强社区服务组织建设,建立火葬人员信息反馈制度,完善领取待遇资格认证工作。与卫生、文化、体育部门协作,开展卫生医疗保健服务,组织文娱活动,丰富退休人员的精神生活;与工商、税务部门协作,利用工商年检、领取税票的机会,督促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与公检法部门协作,建立预防受到刑事处分人员养老金领取资格协查联系制度,防止养老金流失。
其次是强加服务体系建设。我市所辖街道10个、乡镇176个、社区288个,参照《四川省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各乡镇、街道须建立劳动保障所,配备2-4名工作人员,社区须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配备1-2名工作人员。所需经费由市、区财政和相关政策渠道保障。今年,我市通过考试录用方式了近350名大学生劳动保障协理员,夯实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根基。
再次是要充分利用离退休人员这一宝贵财富。社保机构要充分把握“九九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要通过各级退管机构,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突出“社会保险是职工的靠山”的主题,大力营造有利于社会保险工作开展的社会氛围。这样,不仅在宣传方面和社会化管理方面减少社保机构人、财、物的开支,而且以文化为载体,使得社会保险深入人心。创建积极、健康的社会保险文化,也是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以完善信息系统建设为基础,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执行能力的飞跃。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各个环节,信息及信息资源管理成为经办工作的重要领域。经办工作对信息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提高经办的服务效率和质量,防范经办的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简化办事环节,落实内控制度等,一切都离不开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可以说,信息是经办工作的躯体,计算机系统是经办工作的灵魂。
积极推进数据集中业务系统架构建设,筹备建设市级数据中心,为全市、全省社保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并按要求启动金保工程二期工作,建设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以提供网络应用为宗旨的社保信息系统核心平台。以实现交换网纵向上联省厅,横向与相关单位相联,向下延伸到街道社区;业务网横向与市级经办机构相联,纵向与各县区经办机构相联,完成数据向数据中心集中。
(三)以促进业务流程标准化为抓手,提高业务经办服务能力。规范业务流程和办事程序既是社保机构自身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也是更好地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有效措施。规范化和信息化的核心是标准化。社会保险工作不仅政策性强,而且程序性也很强,如所有参保单位都要进行参保登记、各项保险待遇都需要审核等,并且还有很多是重复性的,如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按月缴费、基本养老金要按月足额准时发放等,这就为标准化作业提供了可观并且实现最佳秩序的基础。
按照实现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优化业务经办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必须明确科室职责,建立精细的岗位职责,各科室提供业务流程详细步骤,并上墙公示,印发办事指南,做到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业务人员主观因素对经办管理的影响。经办机构是公共服务机构,是劳动保障部门的窗口单位。服务是经办工作的立身之本。能力建设的核心,应该是社保机构要提供怎么样的服务,怎么让被服务者满意,这是我们能力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把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满意度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第一标准。要把服务意识渗透到经办业务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每一个参保对象,对所有服务对象要做到全程跟踪时服务,“记录一生、跟踪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同时,也不能因为强调服务就放松管理,加强对各项基金的管理是我们搞好服务的基础。总之,要把提供优质服务和强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四)以健全内控制度为契机,增强社保经办工作抗风险能力。社会保险管理的核心是资金,即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管、支。开展系统内控建设不仅仅是维护基金安全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经办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内控,堪称经办管理的“纲”。要把内控制度建设落实好,要在经办管理的全过程建立制度严密、运作规范、监控有效、考评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以“防——堵——纠”的事前、事中、事后三道监控防线,实行从工作人员经办——科长复核——分管局长审查的业务经办流程,从而实现对社会保险各项经办业务、各个操作环节、各类业务岗位全过程的监督。
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严禁发生挤占挪用行为,防范和化解管理风险。要按照各项社会保险的特点确定不同的监测和预警目标,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监测预警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基金精算报告制度,对基金中长期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科学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决算,并切实组织实施,确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和制度平稳运行。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健全并落实系统维护、网络管理、信息采集、信息修改等管理制度,重要数据实行备份和异地存储。按照国家档案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加强社会保险经办业务档案管理,尽快建立规范的档案资料中心,保证各种资料的安全和完整。
(五)以日常工作为基础,开拓创新,推进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是提高社保经办能力首要推动力量。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越来越多。以市本级为例,这部分人群中男性年龄超过55岁,女性年龄超过45岁的人数达6000多人,占市本级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的15%以上。这部分人由于年龄偏大,工作技能单一,就业困难,收入较低,同时这几年由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增长较快,使得这类人员很难按时足额缴纳本人基本养老保险费。为此,我市社保经办机构与宜宾市商业银行经过多次协商,宜宾市商业银行同意开展向此类人员提供贷款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业务。另外,我市在珙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充分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珙县17个乡镇、51个村,30多万农村居民将在今年陆续参加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这些,都是我市的一些创新,并都已收到较好的成效。
今后,还可以继续创新服务模式,如开展“网上申报”、“网上结算”“网上咨询”服务等,可以通过“借船出海”的方式拓展服务渠道,如搭载金融管理部门开发的“小额批量支付结算系统”“财税库行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实现同城跨银行委托扣缴社会保险费和跨行发放养老金,最大限度提高经办管理服务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市社保经办机构积极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转变职能和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从抓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内控制度和优化业务流程着手,进一步创新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和加大执行能力建设,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把经办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第二篇:基层社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途径选择及思考
摘 要:党的十八大强调,社会保障这一基本制度的构建为人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证,与此同时实现社会资源平等分配的大目标。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建立推动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进程,提高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完整度,例如医疗、养老等社保项目开始向农村地区延伸。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事业发展较为迟缓,加强基层社保经办机构能力的建设已经是经办机构工作者主要的工作项目之一[2]。
关键词:基层社保经办机构;思考;建设;途径
加强对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建设工作,使其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这样基层社保经办机构就可以有效的将自身的职能发挥出来,人民群众利益得到保障的基础上,维护我国社会的和谐安宁。本文作者积极对我国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现实情况进行思考,发现其能力上存在很大的欠缺,例如信息化构建的力度相对缺乏,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过大,以及运行的机制过于陈旧死板等。作者在本文中列举了目前基层社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并积极思考,归纳出一些使基层社保经办机构能力得以有效健全以及提升的途径。
一、解析当下基层社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的“投保”意识日益强化,此时推动了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进程,社保事业逐渐向县级以及县级以下的镇街基层群体迈进,范围的扩大使基层社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发明存在的问题浮出水面,此时基层社保经办机构运行的效率以及服务的质量处于低水平的状态中。
1.信息化能力建设的工作力度薄弱。如果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业务办理工作在信息管理的体系中运行,那么此时的业务就会实现规范化的发展目标,当然与此同时基层社保经办机构也在严格的监督管理中运行发展。但是我国的情境不容乐观,大部分经办机构并没有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技术,换句话说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工作普遍落后。此时经办机构的信息资源得不到统一的整合以及管理,分散管理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办信息资源互相渗透的脚步,此时资源共享的目标很难落到实处。尽管有些基层社保经办机构已经加强了信息化系统能力的构建工作,但是信息化体系各个细节之间紧凑性不高,是对使用权限这一方面做了限制,在这种情形下,经办机构各个信息系统实现相互交融的目标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有些社保信息资源多次被建设,致使信息化资源的达不到有效利用以及合理分配的目的。
2.缺乏完善的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管理机制。目前群众对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认识度以及重视度缺乏,是因为经办机构名称不一致的缘故,例如重庆市北部新区社会保险局作为社会保险局的医保经办机构又名为萍乡市医疗保险管理;重庆市江津区的社保机构叫重庆市江津区社会保险局,医保经办机构叫重庆市江津区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最终会造成财政资金利用不科学,资源短缺以及经办工作效率低下的后果。
3.工作强度大,机构工作人员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中。目前我国人民“参保”意识不断提高,参保人数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数量基本没有发生变动,此时经办人员的工作量加大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我国大部分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处于超量符合的工作模式中。但是此时经办机构的经费投入却处于不变的水平中,在这种模式中经办机构的硬件建设相对匮乏。除此之外经办人员大多数为事业编制的,他们认为这一“铁饭碗”不会丢掉,此时工作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致使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业务办理以及财务资金管理的工作效率一直低迷。其实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直接牵连着我国社保事业发展的优劣程度。
二、通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能力建设力度
社会保险机制是经国家批准后颁布实施的,它是对那些残疾、失业、工伤以及劳动力缺乏群体的经济补偿。因此基层社保经办机构在能力建设的工作中应该巩固以及落实我国党的执政基础,践行党的政策路线为我国基层群众的基本生活,例如饮食、衣着、居住环境以及交通运用等方方面面提供基本的保障。这就需要我国基层社保经办机构在能力建设的进程中处理好经济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生活模式做出科学有效的调整与组建,例如对失业以及下岗的群体,确定他们拥有一定劳动力的前提下,基层社保经办机构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就业职位。总之只有在学习以及巩固我国党的执政基础,明确我国当对社保工作提出的政策方针,那么此时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能力得到高效的构建以及大幅度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基层社保保险的覆盖率愈发蔓延,基层群众对经办机构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参保的金额增长带动了经办机构事业的发展。
三、优化基层社保保险管理的制度
完善基层社保保险管理制度,首先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理念,继而改善保险管理机制的基础条件,即必须清楚的理解基层社保经办机构设置以及发展的性质。近些年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建,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性质发生了一定的扭转,从最初的社保公司转化为具有差额拨款特征的事业单位,最后演化为全额拨款属性的事业单位。当性质不断的优化,我们可以间接的得出结论:基层社保保险管理制度得到调整以及改善。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社保资源进行整合管理的途径使基层社保经办机构能力得到强化,这就需要在一定物质条件的保证下,对社会保险费用征收的机制进行改革,此时税务管理部门以及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共同参与进对社保资源整合的工作流程中。在这种模式下,社保经办机构能够精确的确立参保人数以及有关事业单位缴费系数,在税务机构的配合下实现有的个体缴费部分可以通过事业单位代缴的目标,当然参保个体也可以不采用上述的缴费途径,自己亲自到社保经办机构的财政部门自行完成参保的缴费工作项目。
四、提升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的影响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而他们工作能力的水平又与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状况产生牵连。社保业务办理以及窗口的服务单位就是社保经办机构了。因此在此工作的人员承担的工作压力以及职责是重大的。
为了有效的提高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使他们树立以及健全为参保居民全面服务的观念,在经办机构人员进行业务办理的工作中对其实施现场管理的机制。当然仅仅做到上述两点是很难提升全面提升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对其进行长期且定期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对近阶段经办机构事业发展的战略有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当然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也知道了长期发展规划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例如积极鼓励基层群体选择金额大的投保层次,大力宣扬“多投入,大回报”的参保理念。其次考核机制的确立使工作人员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最后对于那些工作量大,工作人员短缺的经办机构,可以通过招聘的形式保证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总之,通过提升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渠道,可以使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能力提高层面与档次,此时经办机构的资源得到优化以及运用,推动了经办机构事业发展的进程。
五、结束语
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确立使我国参保人员的基本利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它为我国和谐社会以及小康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因此全面提高我国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力度是义不容辞的,做好信息化体统的建设以及升级工作,在工作流程中落实管理机制,另外在素质高,技能强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下,我们相信我国基层社保经办机构能力提升是指日可待的[3]。
第三篇:社保经办机构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社保经办机构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国际比较之二
《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第2期 作者:郭静
我国社保经办管理体系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根据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存在着一些体制性障碍,制约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为完成“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目标,经办管理体系必须切实理顺和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提升经办服务能力。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史较长,经办机构历经多次改革,其经验和发展趋势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
经办机构法律地位明确
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是由国家指定的、依法负责社会保障服务和管理事务的机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职责赋予它复杂、特殊的法律地位,大多数国家建立了专门的法律体系,既有公法也有私法。
社会保障制度涉及政府、企业、自然人、社会组织等各类法律主体。经办机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与各类法律主体形成复杂、特殊的法律关系。具体来看,社保经办机构是国家和政府社会保障职责的法定履行者,与立法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司法及监督机构之间主要是行政法律关系,例如履行法律赋予的社会保障服务和管理权责并接受立法、行政监督,预算审批和执行情况监督,行政业务管理和工作报告,以及统计、政策建议等。有些国家的社保经办机构还具有强制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提供相关资料信息、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行政权力。社保经办机构与保障对象之间的法律关系,兼有民事关系和行政关系的特点,二者的关系不是依赖行政权利而产生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实质是一种合同关系,但有特殊性——服务和资金给付的标准和期限不能依当事双方的意愿确定,而是由国家和政府按照特定原则决定的。社保经办机构与医院、社区、金融组织、福利及志愿组织等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既有行政法律关系,也有民事法律关系。
为更好地规范社会保障事务和经办机构的权责,调整由此产生的大量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各国普遍建立了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一些国家还发展形成了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的社会法,在司法部门建立了受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案件的专门法庭。专门的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不仅保障了相关法律主体的权利,也明确了社保经办机构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障经办机构顺利履行法定职责。
政府直接管理型占主体
社保经办管理组织体系大致有三种类型,各有利弊,发展也各有不同,其中政府直接管理型占主体。
政府直接管理型,即按照政府的行政体制设置社会保障制度的专职责任部门,统一集中管理和执行全国性的社会保障事务。采用这种管理组织体系的国家较多,既有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如英国、北欧国家,也有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葡萄牙等。俄罗斯、东欧等原社会主义国家在转型后也按照这种体系调整重组了机制和机构。
这种体系能保证社会保障政策的统一和严格执行,管理力度大,直接贯彻政府意图,有助于体现社会公正性,有利于保障参保人的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但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政府直接承担社会保障责任,执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和矛盾,即使是偶然的、个别的管理上或技术上的失误,政府也将处于直接与民众对抗的地位,缺乏回旋余地。日本2007年丢失5000万份个人养老保险记录事件,不仅让政府管理能力遭到普遍质疑,还导致首相下台。此后无论继任的自民党,还是轮替上台执政的民主党,都将改革养老金经办管理体系视为重要议题。此外,传统的政府体制缺少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内在动力,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可能难如人意。
半官方自治管理型,即在主管政府部门的监督下,由自治性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保障经办管理的职责,自治组织一般由雇员和雇主两方代表或雇员、雇主和政府三方代表组成董事会进行管理。采用这种方式的主要有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瑞士和一些拉美国家等,均是实行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也不乏历史和文化传统因素的影响。
这种体系较好地实现了利益相关方的参与,管理机制较为灵活,政府处于监督、协调的地位,避免与参保人形成直接矛盾,但该体制要求的政治社会条件比较苛刻,如国家法制要健全,监督部门要具有较高的协调能力,雇主和雇员的组织化程度高、集体行动能力强等。这种体系不易打破行业和地区之间社会保障的差异,在体现政府意图和保证公平方面差强人意。当然,这些缺陷因国而异。德国虽然是自治管理型,但是各联邦州有相同的社会保障标准,联邦通过制定一致的法律制度、设定一致的公共服务标准、建立相对一致的行政机构等措施,为各联邦州的公民提供相同的社会保障服务。法国各行业和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标准一直不统一,某些行业社会保险计划运营日益困难,给国家财政造成沉重负担,但多次改革均以失败告终。萨科奇政府上台后,在主管政府部门与自治组织全国管理局之间设立了专门机构——社会保障司,意图之一就是推动不同行业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协调沟通。
商业保险管理型,即主管政府部门负责立法和监督,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和基金运作等职责或者委托商业保险公司,或者成立仿照商业保险公司运行机制的专门机构。采用这种方式的国家不多,主要有新加坡、智利、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这种体系适合于实行完全或部分积累制社会保险的国家,政府的责任最少,管理简便,利用现有商业保险机构和资源,不需另立机构,但要实现理想的运营效果,国家高度法制化、资本市场健全等是必备条件。其缺点在于,无力缴费的贫困群体一般在积累制计划的覆盖范围以外,需要另立其他保障制度和管理体制;商业保险公司若采取竞争措施不当将侵害基金安全,增加参保人的风险。值得警惕的是,参保人的待遇保障完全依赖于基金在市场中的运营情况,市场波动造成参保人损失过大时,制度的保障功能将大打折扣,政府必须建立其他的补充或应急保障措施,否则有可能导致较大的社会混乱甚至尖锐的社会冲突。受金融危机影响,阿根廷的养老基金大幅缩水,参保人利益受损,社会保险计划没能发挥“稳定器”作用,反而成为社会骚乱和流血事件推波助澜的因素。
社保经办管理组织体系并非一成不变,根据国情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需要,各国都在对经办管理组织体系结构和机制作适应性调整。从国外的改革经验看,社保经办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国家不只采用一种体制和管理办法,而是以一种组织体系为主,博采和发挥各类机构组织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弥补原有经办管理体制机制的不足。适于非政府的机构、组织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项目可以部分或全部交由它们承担;提供基本保障的社会保障服务项目则由政府或类政府部门集中承担。改革后,许多国家的经办管理体系具有了“混合型”特点,但是社会保障的主要业务,尤其是基本保障项目大多仍然保持着政府直接管理的方式,改革的着力点在于创新经办管理机制和手段。
经办资源实现有机整合
许多国家的经办管理职责分工历经多次调整,当前共同的做法和发展思路是:在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上,实现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和给付服务、失业金给付与就业服务的紧密结合;在基层服务方面,按照靠近被服务者的原则,通过“外包”和服务项目联结等形式整合社区组织、志愿组织等力量,充实和加强基层服务。
设置同一机构,整合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和现金待遇给付等服务,可以减少信息分散、重复核对以及信息交换传递的风险。总体看,大多数国家都以资金管理和待遇给付统一为原则设立机构和设置业务流程。
现收现付制度下,社保资金的管理职责较为简单,因此一般不设立专门的资金管理机构,由负责给付的社会保险机构代为管理,财政部门按照需要拨付政府补助资金。在完全积累制的国家,一般社保资金的征收给付、管理和运营由同一机构承担。在养老保障多支柱模式的国家,一般由社会保险机构直接管理或委托社会保险信托基金对第一支柱,即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计划进行管理;第二、第三支柱的保险基金则存在多种的管理方式,例如一些国家设立由企业、工会和政府三方组成的基金管理局。
在发达国家,失业保障经办模式改革的共同做法是合并失业金给付机构与职业介绍和就业培训等机构,实行失业保险待遇给付与就业服务的业务整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遭遇社会保障资金压力日益增大而难以缓解的困局,扭转和降低受益人对社会保障金的依赖性成为当务之急,提供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服务也成为主要解决思路。因为保障服务对象的生活水平,不仅需要社会保障金,更需要各类便利经济的社会服务,越能直接解决服务对象的需求,服务对象对社会保障金的依赖性就越低。于是一些国家改善基层社会服务多头管理、互不协调的状况,将各类社会保障项目和其他社会服务整合起来。例如,英国的养老金服务处牵头开展“促进老人工作的联动”计划,整合和协调养老金服务处、促进就业中心、成人社会护理和初级护理信托、志愿组织和社区组织以及其他外部合作伙伴等基层社会服务项目。开放和整合基层服务,增强和优化了社会保障服务能力。
经办机构凸显专业化走势
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社保经办机构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经办服务能力较强,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专业化程度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二是信息化和标准化。
首先,通过增强相对独立性促进经办机构的专业化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社保经办机构出现重大变化,逐步发展成为有别于传统政府部门的、更加突出专业性的政府执行机构,甚至成为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机构。
作为政府部门的执行机构是英国和英联邦国家的特色。执行机构仍隶属于主管政府部门,但在设立时要清晰界定它与主管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财政预算。英国工作和养老金部下属的养老金残疾和护理服务署、促进就业中心,澳大利亚人民服务部下的中联机构,都是这样的机构。政府部门与执行机构负责人之间,需要签订公共项目合同。执行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在与主管部门签订的合约框架之内,具有人事和经费自主权,主管部门各司局一般不干预。执行机构的优点在于,它直接服务于内阁决策部门,既做到决策和执行分开,又有利于形成政府整体合力,在通过主管部门向议会负责方面具有更强的一致性。
独立机构完全独立于政府部委之外,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直接向议会负责,向公众公开工作报告。美国的社会保障署就是一个独立机构,直接隶属于总统办公室,实行首长负责制,其正职和副职主要负责人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新加坡《中央公积金法》将中央公积金局定性为“法定机构”,该局实质兼有独立机构和商业保险机构的性质,既是政府的一个法定金融管理机构,又是受托管理公积金基金的独立机构。
其次,用信息化、标准化手段提高经办机构的专业化水平。从手工填写记录信息、邮递,到银行账户和银行卡,再到机械或电子办公设备,社保经办机构自出现以来,一直在不断地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改善业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现在,电话和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已被广泛利用,成为服务对象了解信息和办理相关手续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一些国家已经实现了同一社会保障项目全国统一网站和统一电话服务号码。
信息化手段不仅改善了经办业务流程,还提高了工作标准化程度。开发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固化”的工作标准,可以降低失误、错误发生的概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美国伤残保险计划以往的业务流程中,鉴定伤残状况和申请人资格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造成不少人申请失败后起诉社会保障署。为此,美国社会保障署决定开发“健康信息技术”系统,大大改变伤残保险案件的处理流程,将面谈、各州“伤残决定服务”系统的初步鉴定、“行政法裁决”的鉴定听证等一系列程序都纳入其中。这个系统可以给各鉴定阶段的工作人员提供全面、统一、准确的鉴定资料和参考意见,加快申请的处理速度,提高准确性。同时,系统还可以为患者保留个人医疗记录,以备他需。
信息化、标准化使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出现结构性变化,一方面,机构实现了扁平化,例如社会保障的资金征收、管理和给付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后,业务大量整合,不再需要多层级的机构设置;另一方面,由此节省的行政成本可以用于加强和改善面对面的服务项目,增加基层网点及其工作人员。
值得我国重视的几点共性
加强经办机构立法。国外社保经办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一般都由法律确定,在法律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保障各类法律主体的社会保障权利。贯彻依法治国原则,我国社保经办机构履行职责,需要法律的授权和支持,与各类法律主体产生的大量复杂、特殊的法律关系需要法律规范,法律缺位将影响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
重视经办机构发展改革。经办管理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的社保经办管理体制多种多样,政府部门的直接管理职责有多有少,但政府都是最终责任人。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的社会保障需求,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并积极改进社保经办管理服务,将经办管理机构和机制改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社会保障计划项目、覆盖面、待遇标准等内容结合起来,统筹设计改革方案。
经办管理体系需适应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办管理的组织体系、职责划分、管理手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与国家的自然条件、政治经济社会条件、政府体制等因素有直接关系,最为根本的是,经办管理体制需要适应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对于为国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障计划,政府直接管理型经办管理体系是较为适合的。
经办机构的发展方向是相对独立、层级简化、职责分工合理、社会化能力强。国外社保经办服务长期实践表明,经办机构应当具有相对独立性,按照社会保障事务经办规律进行机构设置和管理,兼采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运行机制之长,合理设置业务流程,整合社会保障服务项目和社会资源。这些机制和措施提高了经办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使经办机构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形象和公众口碑。
加快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提高经办机构的依法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大大提高了经办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促进了经办管理服务的统一化、数字化和标准化。近年,发达国家注重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规范社会保障经办服务管理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提高了鉴别能力和准确性,降低了错误、失误和违规违法的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第四篇:关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的探讨
关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的探讨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可以说,让全民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是国家的义务、党的执政目标和政府的责任,而社会保险做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支柱,实现这一目标和责任必将对社会保险公共服务提出更大的需求。基于此,本文拟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如何提供更优质、更便民、更便捷的公共服务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
一、社保机构能力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保险管理和服务体系及其队伍已经初步形成,经办能力迅速成长,基本满足了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需求。但是,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经办负荷不断加大、机构能力明显不足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有碍社会保险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一)管理体制不顺和运行机制效率不高。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从建立到不断完善,仅用二十多年就基本赶上了发达国家上百年发展的步伐。受制于国情,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在高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口径不一,城乡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分别适用不同的社会保
险制度,地区之间差异性较大,各类人群保障水平的不公平等等。这些问题体现到社保机构上,就造成了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不一致、垂直和平行管理的模式不一致、信息系统不一致、服务体系和窗口形象不一致。
(二)组织定性不明确。对社保机构的定性不明确,是社保机构发展遇到的普遍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其组织的良性发展。全国各地社保机构在建立之初,其职能都相对单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制度建设的持续完善、经办职能的变更、地区差异的加大,导致各地社保机构在名称、级别、职责、结构、人员、薪酬、流程和内控规则等方面均缺乏统一性、权威性和独立性,自身推动发展壮大的力量不足。
(三)人员少任务重,处于小马拉大车状况。以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发布的数据为例,至2007年底,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次达到7.37亿,社保机构在编人员约13万人,全国平均人次比1:5669。从全市社保局来看,2013年底各险种参保总人数为166.3万人,全市社保局在编人员239人,平均人均比达到1:6959。而近几年才铺开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由于人多面广、发展速度快、专业性强,其经办机构人员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事业的发展。在目前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背景下,大幅增加编制人员显然不现实,需要在改革创新中解决问题。
总之,上述原因导致经办能力不足,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到位、社保关系异地转移不方便、一卡通系统建设有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社会保险体系建设。
二、加强社保机构能力建设的思路
(一)我国社会保障的战略目标。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国家抵御社会风险的制度安排,是国家、政党和政府关于政治制度选择、经济政策安排和社会发展结果的结合体。只有就社会保障达成共识,才能明确其发展目标和建设规范,社保机构能力建设才有方向、动力和资源。如今,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已明确,即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目标,一个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在2020年以前完成。伴随政府的综合配套改革,以国家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和统一预算制为基础的一个大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居民公共服务体系将应运而生。社会保险做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支柱,创建一个以社保机构为基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购买服务或外包等方式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社会保险管理和服务系统,应当优先发展。
(二)社保机构能力建设的发展目标。战略目标确认后,下面再来简要分析何谓能力?在此,我将能力归纳为“内聚能”和“外张力”,即从内部管理形成能量和对外部产生力量。社保机构能力,即指基于内部有效管理产生外部服务绩效。内部有效管理是指可进行数量考量的人财物成本和利用效率,可用经济性指
标进行评价;外部服务绩效是指可进行质量考量的管理能力(对事)和服务能力(对人),可用效率性、效用性和公平性指标进行评价。基于上述认识,我将社保机构能力建设的发展目标归纳为制定科学战略、理顺管理体制、打造效能运行机制、建设扁平组织、再造服务流程和实施绩效评价,缩小社保机构能力和服务需求之间的距离。
三、加强社保机构能力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社保机构的性质和地位。社会保障是国家抵御公民社会风险的制度安排,即国家义务。公民对国家的第一需要即提供基本生活的安全保障,同样国家合理存在的前提之一则是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安全。国家的社会保障义务需要转化为执政党的纲领和政府责任,才能得以实现。这个转化过程具有两级授权,即国家对政府授权,产生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政府对非政府组织授权,建设社会化的社会保险服务体系。社保机构就是服务型政府的执行机构,即国家义务(社会保障)的受托人。受托人是接受国家委托和履行国家义务的责任主体,以其良好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结构、服务流程和工作效能,保证实现国家的社会保障目标。综上所述,社保机构先做国家公共项目的受托人,再做项目外包和购买服务的委托人和监督人,最终是社会保险项目的责任人。
(二)理顺社保机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组织结构和系统建设的核心问题,涉及社保机构上下级关系和内外协作关系,是
明确社会保险责任和人、财、物配置的制度安排。只有坚持政府主导、政事分开、全国统一、国家垂直管理与地方合作、利用社会资源、引入竞争机制、简化服务流程、完善信息系统、建立居民征信制度,才能建立起高效运行和方便居民的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与服务体系。从我市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对县区社保机构实现统一管理,一方面实现社保机构“人、财、物”的集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构建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各项社会保险的市级统筹,做大基金规模,提高基金使用收益。
(三)打造高效运行机制。所谓社保经办,即参保人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同级别或跨级别经办,可以分为中央、中间和终端。打造高效运行机制应追求的是“信息向中央集中,减少中间环节,服务向社区终端延伸”,缩短需求和服务之间的距离,提高办事效率。在建立居民个人信息库和征信制度时,社保机构应与税务、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共享居民信息,减少重复建设成本、预防福利欺诈,逐步成为政府采集和管理居民信息的权威机构。同时,社保机构作为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和支付的责任主体,应具备综合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需要统一各类缴费基数、建立一票征收和一卡通支付系统,不断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购买银行服务,建立各类待遇支付窗口。
(四)完善社保机构组织建设。社保机构组织建设是内聚能的过程,需要体现组织的一体化和扁平化,逐步实现五险机构整
合,建立统一社保机构;需要完善账户管理与社会服务、信息管理与统计调研、财务管理与内部稽核、系统管理与技术支持以及内部综合行政管理等管理模块。组织建设需要引入企业管理文化,在岗位、预算、人员、编制、薪酬、评价等环节保持足够弹性,走出编制和预算约束的困境,在资源供给和服务需求之间找到出路。
(五)健全社保机构内控制度。社会保险信息流和资金流,涉及参保人个人权益记录、保险待遇以及国家责任和财政负担。信息不实可能损害受益人利益或者增加支出负担,财务漏洞和基金贬值将影响支付能力和制度安全。因此说,社保经办工作的前台像银行,后台像基金,需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以确保社会保险数据和基金的安全性。社保信息采集工作,应当学习和借鉴银行操作流程和管理经验,做到完整、准确、安全,符合即时复核、授权操作、防止欺诈和安全备份等要求。社保机构财务管理和基金管理,应当学习和借鉴基金公司的管理经验,认真查找风险点、建立风控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人员。健全内控制度时还应考虑地区差别,建立满足差异化的能力指标和自我比较、同行评比和公共服务机构环比等制度。
(六)重视社会保险法治。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而已颁布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就是社保机构经办所有业务的根本和出发点,其明确了社会保险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社会保险资金来源和权利保护、政府的财政责任和监督
责任、用人单位、职工、居民各类参保人的权利和义务、社会保险主体的法律责任和违法行为惩处等等。重视社会保险法治即依法共同治理,不断加强社会保险法治环境建设,涉及社会保险文化传播、社会组织和公民自律等方面的内容,是提高社保机构能力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社会保险实行依法共同治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这必须建立在全民信誉体系即居民征信制度基础之上的,包括居民信用的法律规范、管理体系、信用交易、消费市场以及有效的失信惩戒和守信受益激励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七)统一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在信息化社会,电子社保是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近期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五险信息从外部连接到内部整合,减少重复工作;扫除障碍,推进一卡通系统建设和维护工作。为此,要遵循客户中心理念,解决业务规划建模、通讯综合接入、业务并联协同、资源集成共享、网络信任管理等关键技术,制定统一标准规范,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共同完成统一技术支撑系统,促进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和信息技术系统规范化、标准化和整体化发展。而远期目标,则是向服务型政府的大社保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系统靠拢,以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带动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发展,早日实现居民身份证向社保卡转换。
二0一四年十二月三日
第五篇:XX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我国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正在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市要充分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一、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提高我市技术创新能力目标,加快技术创新环境建设,积极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努力促进科技长入经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引导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实现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三连冠。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43.5亿元,财政总收入16.0亿元。
1.科技管理体制不断健全。我市围绕“两个率先”的目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三级科技工作领导体系,科技管理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并先后制定了《XX市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方案》、《XX市科教兴市战略实施方案》、《XX市科技奖励暂行规定》等多项科技政策,出台了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了科技创新环境。
2.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聘请三批共41人省内外专家教授,成立了XX市技术创新工程专家顾问团,作为我市在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中的智囊团和技术后盾。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科技“展洽会”、专家“季谈会”和专题讲座等活动,架起了企业与高校联姻的桥梁,促进了产学研相结合,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先后成立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人才交流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3个创业类服务机构、2个市直科学研究所、23个民营科学研究所和8个行业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健全市、乡、村三级科技服务推广网络,对促进企业、农业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先后制定《关于选拔管理优秀拔尖人才的意见》、《关于做好人才智力引进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等政策,营造了引才、育才、用才、聚才的良好环境;与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我市建设高等院校研究生(毕业生)实践基地;在抓好乡土技术人才培育的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工作的力度,先后引进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700多人。
4.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十五”期间,我市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56项,其中国家级19项,省级28项,泉州市级64项;科研成果硕果累累,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获泉州市科技创业奖1项、科技进步奖23项,获XX科技创业奖2项、科技进步奖33项、科技协作奖3项;专利授权量977件(不完全统计),其中发明专利17件,实用新型专利216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名牌产品数量增长较快。截止2005年底,全市拥有省高新技术企业17家,泉州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家,省、泉州市专利工作试点企业5家,泉州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12家。同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国家免检产品8个,省级名牌42个。
5.企业科技意识不断增强。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我市广大企业越来越重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企业发展,逐步确立了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产品升级、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发展途径。企业迫切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科技信息,协助企业引进人才、技术、资金、项目,帮助企业与科研院所搭建合作平台,希望政府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特别是急需和实用人才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广大企业还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各届科技“展洽会”、“季谈会”,部分企业更是充分利用“展洽会”、“季谈会”的活动间隙时间,主动邀请专家教授到现场帮助解决技术难题。
二、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问题
目前我市是一个经济大县(市),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县(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创新能力薄弱。当前技术创新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科技创新环境滞后。一是乡镇科技工作体制不健全。各乡镇虽然都配有分管科技的领导和科技专干,但由于没有具体的考核制度,造成乡镇的科技工作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科技经费投入不足。2005年,我市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953万元,仅占财政支出1.24%,低于泉州市的平均水平,而且科技三项费用未能全部用于科技研发上。三是个别政策兑现不及时。上级制定的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部分兑现不及时,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四是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融资途径单一,企业贷款困难,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据调查,65%以上的企业认为资金不足阻碍了技术创新的进行。
2.企业创新意识不浓。目前,大多企业主仍错误地认为创新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或者只是生产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没有认识到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开发主体和应用主体。由于我市的许多企业还没有真正融入到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去,因此企业主普遍只看重企业眼前利益,这是导致他们对自主创新不够重视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据调查有近30%企业认为技术创新不重要。
3.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我市产业组织专业化程度不高,企业组织机构尚未从传统的“橄榄型”向“哑铃型”转变。同时,企业规模较小,效益又不高,企业之间关联度低,难以形成有规模的资金链和技术链,因而不能担负起昂贵的开发成本,导致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只能一直跟在别人后面跑。因此,对市场反应速度慢,产品更新周期长,跟不上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据调查有近50%的企业认为开发成本高是技术创新的“绊脚石”。
4.科技人员资源短缺。长期以来,我市产品技术主要依靠外来引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缺乏科技人才,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的拥有率较低。在人才总量方面,全市每万人口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只有317.41人,总量严重不足。在人才结构方面,高级、中级职称分别占人才总量的4%、24%,全市高层次人才储备紧缺,缺乏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在人才稳定方面,由于我市自身优势不明显,一直摆脱不了“引进来留不住”的怪圈。调查表明,近40%的企业认为缺乏技术开发人才,企业吸引人才的环境尚未形成。
5.科技推广力量薄弱。一是科技服务推广机构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定位不明确,大多数服务机构是政府创办的事业单位,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二是科技服务推广机构发展不平衡,机构规模小,资源分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效率差,服务意识不强。三是支持服务推广体系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流动不畅通,不能形成专业化分工和网络化互动的关系。在调查中,有近30%的企业认为技术信息的渠道不畅,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
三、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是增强我市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关键。“十一五”时期我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健全完善内部创新机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技术高新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培育出一批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成长性好,在生产技术和重点产品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为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发挥政府职能作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组织领导。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真正把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建议建立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把创新体系建设纳入考核指标,对职能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进行科技责任制考核。二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挥税收、信贷、土地等政策调节作用,通过产业集群的内在竞争机制,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石材陶瓷、纺织鞋服、水暖阀门、塑料化工、粮油食品、纸品制造等传统支柱产业和机械汽配、电子信息、家私装饰、工艺制品等新兴产业,逐步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三是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专利保护条例》,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障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有效保护专利权人的权益。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生产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抢占市场高端。执行省、泉州市以及我市对专利权人的有关扶持、奖励政策,激励企业(个人)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四是加强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增加政府引导性的科技投入,建立财政性科技投资稳定增长机制。运用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投入,发挥企业科技投入主体的作用。积极发展各类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组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技术创新领域,逐步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多层次结构的中小企业投融资渠道。
2.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建设创新人才高地。一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和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落实好人才工作的有关政策,大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切实做好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提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二是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XX市2122高层次人才工程”建设,切实做好《2005—2009年XX市国家公务员提高学历层次教育的实施方案》的实施,加大对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对后备人选实行动态管理和重点培养。三是加强非公经济人才建设。非公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已成为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要加强培训,构建民营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机制,创造优惠宽松的人才政策环境;注重激励,有效聚集科技人才,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促进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四是实施柔性的人才引进政策。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逐步建立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人才交流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为龙头的“人才驿站”,广泛吸收海内外高级人才、留学人员来XX全职、兼职或短期工作。同时,通过实施重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来吸引、培养及集聚人才,达到建设我市人才高地的目标,逐步形成创新体系的智力支撑体系。
3.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一是强化自主创新观念。充分利用电视专栏、报刊、网站等宣传阵地以及举办有针对性的培训、讲座,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逐步提高其文化素质和经营水平,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逐步实现由跟踪模仿的渐进式发展向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转变。二是加快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重视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对提高行业技术创新水平,促使行业技术创新从低水平的技术繁衍向高层次的创新转变,增强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要加强我市各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切实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组织行业关键性、共性技术攻关,带动我市企业的自主创新,提升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三是重点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产业集群是从整体上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的重要内容。要按照突出重点、优势集成的原则,重点建设我市石材产业群、水暖器材产业群、消防器材产业群、粮油食品产业群、纺织鞋服产业群、建筑陶瓷产业群、电子机械产业群等,提升我市特色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水平。四是加快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功能齐全的科技园区,提高服务水平,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聚集基地的形成。加快各类专业孵化器建设,使创新主体和相关要素在孵化器内高度聚集、交互作用,成为XX重要的创新源。
4.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建设创新服务平台。一是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并优化科技资源,建设以科技经济部门、学校、电信、图书馆、各专业网站为依托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科技文献、标准、信息等服务;继续开展好“科技展洽会”、“专家季谈会”活动,利用高校(院所)、专家教授的技术信息资源为我市企业服务;发挥现有2个市直科学研究所、23个民营科学研究所和8个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的潜力,组建若干具有较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民营科学研究所或重点科技创新基地。二是加强技术创新专家顾问团工作。进一步完善专家顾问团的领导系统,创新专家顾问团的组织方式和运作方式,建立专家顾问团活动专项经费,充分发挥专家顾问团的智囊作用。三是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发挥政府的扶持和市场导向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社会力量兴办各种类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争取在五年内,建设3至5个专业化、规模化的科技中介机构,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提高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四是重点建设创业类中介服务机构。尽快组建创业服务中心,并以此为龙头推动高新区和孵化基地的建设。根据我市工业体系特点,加强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为重点的创业服务类中介机构的建设,强化服务功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五是大力发展科技咨询服务中介机构。大力发展包括市场调查、法律咨询、信息服务、产品设计、科技评估、专利保护等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科技咨询类中介机构。同时,要加强行业技术开发中心、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建设和管理,主导产业、重点行业要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行业技术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资源整合、成果推广、市场开拓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
5.积极发挥侨乡优势,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一是建立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针对我市民营企业科技实力相对薄弱的不足,积极探索与高校(院所)的资源共享、联合培养、合作研发,实现信息互通、实验室共用、研究经费共担、研究成果共享。支持企业采用委托研究、共同开发等形式,加强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合作,逐步实现与高校(院所)的融合互动,使其成为培养高级储备人才、孕育重大创新项目的重要基地和载体。二是加强对台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发挥我市对台区位优势,建立信息、资源、成果、市场共享机制,推动南台科技合作。建议以闽台农产品市场为依托,建设南台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组织开展南台合作研究和商品贸易,建立南台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库,增强企业对台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立南台工业科技合作基地,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以企业为载体,利用台湾产业技术转移时机,推动南台工业技术合作,扩大对台招商引资领域。三是实施科技兴贸工程。充分把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机遇,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发展目标,面向港、澳、台和海外,坚持高技术引进和适用技术引进相结合、资本技术引进与智力引进相结合,组织我市企业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级各类的科技招商、技术交易活动,促进技术、人才、信息的交流与引进;同时,发挥侨乡优势,努力引进国内外对我市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新技术、新成果,抓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外向型科技企业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企业自主创新的十个问题
一、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今年召开的两会和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是讨论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在新型工业化道路当中,特别强调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那么,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什么?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政府是支持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起什么作用?他们应该是合作者。这三者之间又应该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分工与互动关系呢?
政府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主要体现在资金的投入、政策的引导等;此外,政府还要负责组织及进行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成果对于应用类研究有极大的帮助。为什么说科研院所跟高等学校是合作者呢?任何科研成果,如果不转化为市场化产品,而是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最后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那无论这成果如何尖端,其对经济增长的意义都是乏善可陈的。科研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要靠企业。我们现在既要拿出成果,更要能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是提高我们技术水平最重要的方面,也是我们产品能够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依靠。企业的自主创新跟市场的需求是分不开的,自主创新应该在市场导向下进行。这里讲的企业自主创新是应用型;国家支持的基础研究要深思熟虑,从国家长远的、远大的目标来着想。企业创新一定要有市场需求,没有市场需求就谈不到企业的自主创新,有了自主创新以后,我们国家整个的经济面貌将会改观。中国将不仅是一个制造中心,更将成为世界的创造中心、创新中心。
二、品牌是靠不断的自主创新来支撑的
品牌的重要性已毋庸多言。树立了品牌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吗?不行的。品牌是和产品连在一起的,而任何产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根据现在国际竞争的态势来看,现在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在不断地缩短。所以品牌要靠不断地自主创新来支撑。应该看到,每一个行业都有发展的空间。按经济学的观点,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只有采用夕阳技术的企业才是夕阳产业,夕阳技术突破了、更新了就不是夕阳企业了。所以每个企业必须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现在企业都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品牌是企业进入市场的敲门砖,品牌是保护我们国内市场一个防护堤,有自主创新的企业会使自己企业的品牌更红火。
三、政府在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中要加大对新兴行业的支持力度
新兴行业一般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莫不若此。新兴行业之所以新,说明过去没有,所以一开始建立都是很弱的。同时,新兴行业的利润率也是事前无法预料的。要冒很大的风险,利润率又不可预期,企业就不愿意做。所以如果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新兴行业的发展就难以渡过其体弱的幼年期而茁壮成长起来。因此,国家产业政策中最要紧的一点,应该是扶持新兴产业。国家对新兴产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国家对新兴行业应该有资金上的支持。这方面倒并不一定直接给钱,可以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比如在税收、金融方面给予支持。
2.国家对新兴行业的产品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知识产权缺乏制度性保护,就没有人愿意搞创新。
3.在行业准入方面应该贯彻落实“非公经济36条”。现在有人经常讲,行业准入是一道玻璃门,看见了但就是进不去,因为还存在一道玻璃门。怎样打破这道玻璃门,这需要政府下决心,各级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非公经济36条”,消除各种行业公平准入的障碍。这里面会遇到三大障碍:第一个障碍就是行业垄断。行业垄断的形成非常复杂,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和既得利
益结合在一起。第二是地方封锁,或曰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同样是不愿意玻璃门取消的,它也跟利益结合在一起。第三个困难是现在还缺乏重要行业的技术标准。行业准入该不该要门槛?要门槛,但门槛应该是透明的,一视同仁的。在打破行业垄断的同时要提出技术标准,以达到技术标准作为进入某行业的资格。把技术标准公布出来,够技术标准的就可以进来,不够标准再继续努力,创造条件。这样既实现公平竞争,又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但技术标准不应该是由政府单独制定的,现在有个不良倾向是部门利益法制化,立法过程及标准的制定也存在垄断的问题,这同样是不公平的,应该通过包括政府、学术界、企业界等在内的各个方面来共同讨论。程序正义才能保证结果公平。
四、创意是创新的基础
自主创新分两类:一类是原始性创新,一类是引进消化后的再创新。两类都是创新,但两类相比更重要的是原始性的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后的再创新也很重要,同样有用。但如果缺乏原始性的创新,这样的自主能力创新建设还是不完整的,起码是重要的一环没有放进去。原始性创新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先有创意,“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没有创意谈不上创新。我们现在中国真正缺少的恰恰是在创意方面的实践能力,包括缺乏有创意能力的人才。如果我们能有更多的企业从事创意工作,拿出思想,然后再跟其他的企业联合起来,我们在技术方面的创新可能就要走得更快、更有效。这是自主创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环节,我们对此要有足够充分的认识和长远的眼光。
五、融资难的问题需要认真、有效地解决
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阻碍自主创新。中国要解决与自主创新联系在一起的融资难问题,银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定要鼓励创业投资。在这两方面的问题为什么这么久都没有解决呢?体制问题是关键。
一是银行体制。为什么国有企业贷款要比民营企业多少容易一点儿呢?为什么大型企业比中小企业要容易一些?虽然说这其中确实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恐怕更大程度上还是与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有关系。现行的银行信贷体制对国企和民企是不能一视同仁的。对民企贷款
出现问题后受到追究的可能性远比对国企贷款出现问题受到追究的概率要高出许多,这在客观上造成信贷人员“惜贷”。
二是创业投资体制。在国外,通常是几个青年人从研究所或是从大学出来,聚在一起搞一个发明创造,办一个小公司,虽然规模很小,但因为有创新成果,在展示宣传的时候被创业投资机构看中了,就参股进去,推到创业板去上市。一上市,企业就成倍地增值,到适当的时候创业投资就带着收益退出,再去寻找支持另外有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去。但为什么在我国创业投资就这么困难?现在国内已经有一些创业投资公司,但关于创业投资基金却没有法律根据,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退出渠道。创业投资机构把钱投入进去就不能撤出,不能流动,这就把活水变成了死水,无法规避风险、获取收益,那还搞这个干什么?问题是,从九届人大到十届人大,创业投资基金法酝酿了这么多年都没能出台,不能不让人遗憾。现在导致的局面是很多有创新成果、富有成长性的公司愿意去国外上市,却不能在国内上市,这是良好上市资源的流失。为什么就不能把他们留在国内呢?这是鼓励自主创新的态度吗?
所以说,鼓励自主创新首先需要制度创新。我们呼吁为了加快企业自主创新,一方面从银行的角度对融资难问题要有效地解决,同时要加快创业投资法的制定,要让创业投资业在中国能够更大、更快地发展起来,这样我们的自主创新将是有希望的。
六、改革人事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优秀的科研人员进入企业
这对我们今天来讲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好的科研人员到哪里去呢?是到科学院去了,或者高等院校留下了,当然壮大科研力量和充实师资也非常地重要,但在国外并不是这样。国外很多优秀的科技人员是直接进入企业,或者是企业招聘、猎头,或者是干脆自己创办企业。科技人员,特别是其中的优秀分子不进入企业,这种情况对我们的企业自主创新是不利的。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要引导
转变社会上那种认为科技人员就应该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去的传统观念外,恐怕更为实际的手段是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要实现民企与“国字号”单位的同等国民待遇,在户口、档案、职称、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切实保证。在激励机制方面,企业比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更为有利的条件,那就是机制灵活。特别是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可以更为有效、效率更高,这样自然就会吸引来优秀科技人员。
另外,企业对现有的科研人员,一定要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工作,其中包括科技方面的培训、管理方面的培训。企业能做到提高自己科研人员的水平,这个企业就很有希望了。现在的问题是企业技术人员往往缺少接受再培训、再教育的机会,可能工作了很多年下来保持的就是毕业时的水平。当然企业做这些事情要花钱,但花这个钱将来是会有回报的,因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了,这也是一个提高认识的问题。
七、要进一步开展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合作
上文讲过了,除了基础研究以外,应用类自主创新研究的主体是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是合作者,那么,产、学、研三者怎样进行真正有效的合作呢?我们现在提出三个建议:
1.以项目为主线来组织企业、院校、研究单位的力量进行攻关。如果没有项目为依托,三方合作就缺乏一个平台和共同的目标,就难以有效地组织到一起来。
2.要建立产、学、研合作研究的基地。可以以地方政府的名义建立,有了基地,三方的合作就可以实现可持续,可以进行一些带有长期性的重大研究项目,也可以避免机会主义行为。
3.允许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国外的经验也表明,大企业的研究力量较强,如果建流动站,吸引一批博士后进去做研究,出了成果直接向企业报告,这对于研究人员了解市场需求和生产实践、确立研究课题的有用性有直接好处;对企业而言,利益是更为直接的。
八、国家科技政策要做适当的调整,一定要做到公平对待各类企业
一定要适当调整国家现在的科技政策。首先是让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都处于公平待遇状态下。比如对科研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实现公平竞争。如果不是这样,很多民营企业尽管他们的自主创新力量很强,但因为信息不透明,无法及时充分地得到有效信息,怎么能参与项目?其次就是要通过机制改革来杜绝腐败。各种科研基金也应该是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操作。现今学术界中的一些不正之风,如在项目立项、项目评审中的暗箱操作等,都是妨碍公平竞争,因而也是妨碍自主创新的。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是不怕公平竞争的,民营企业尤其不怕,因为他们机制灵活,知道自己优劣势在哪里。今天没有希望,创造条件明天还有希望,但如果根本就没有公平竞争的条件,那就永远没有希望,所以国家科技政策应该做相应的调整。
九、全社会应当形成宽容失败的良好气氛
一定要宽容失败,自主创新哪有那么容易?创新不可能只有成果和圆满,还有失败和遗憾。说创新之路充满风险,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很大程度上是需要直面失败的勇气。如果说一失败,舆论就让他身败名裂,那他该怎么办?这种约束条件下个体的理性选择只能是求稳、求成,就是不做大创新,只做小的。不宽容的氛围表面上看是严格要求,实际上只是起到了鼓励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效果,最终只可能有小的成果,大的成果不可能出现。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自己与真正创新型国家间的差距,现在我们需要的是重大的技术突破,真正有创意的技术突破。不容许失败,大的成果是没有办法出来的。当然宽容并不是最终诉求,宽容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有效创新,最终必须要形成一个既能鼓励创新又能预防决策失误,既能宽容失败又能把机会成本降到最低的科学宽容机制。但这首先是要有一种社会风气做基础,形成一种真正人文关怀的精神。即使失败了也是有意义的,起码可以告诉别人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别人就会换一条路走。
十、全社会应当形成尊重科学、尊重创新、敢于创新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假如一个社会不是崇尚科学的,而是保守的、愚昧的,停留在过去的阶段,那整个社会的环境是对创新不利的。我到印度考察过,印度很多方面不如我们,但印度跟我们中国不一样,那就是在印度现在特别强调全社会尊重科学,人们都以能够搞科学为荣,这个风气在印度开始形成。我在印度看到了好几个例子,像马达拉斯有一个实验室,研究用海水灌溉水稻,经过很多次失败,最后成功了,这就解决了大问题。“宜将剩勇追穷寇”,他们现在还在继续研究:海水能灌溉棉花吗?海水能灌溉油料作物吗?大家都在努力探索科学研究之路,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鼓励创新,崇尚科学,这就是印度经济能够快速增长的原因。这个经验,我想对我们中国同样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