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烟草: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卷烟上水平”,原料是基础。目前,从全国烟叶库存水平看,在总量上基本能满足卷烟生产需要,但从库存结构看,有很大比例的烟叶是低次等烟、上部烟等不适用烟叶,出现供需失衡。随着重点品牌的加速发展(,重点品牌销量占全国总销量61.6%,同比提高6.75%)和卷烟结构的快速提升(1至三类烟销量比重占45.6%,同比提升6.88%,五类
烟比重下降4%),对高等级烟叶需求量加大,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如何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已成为各烟区当前一个重要的紧迫任务。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既是转变烟叶发展方式、推进“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更是关系烟草长远发展的大计。只有通过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才能确保优化烟叶结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有效供给。
一、抓组织领导,强化组织协调
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技术性高、时间紧,任务重的复杂工程,需要政府、烟草部门、烟农等多方达成共识,密切配合,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才能取得实效。
1、成立领导小组,抓组织协调。由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省政府、省局(公司)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工作要求;组织和指导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科学决策、统一部署和指导,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落实到位。
2、建立逐级负责制,齐抓共管促落实。以签订责任状为手段,由市级公司与分公司、分公司与烟站及烤烟生产技术服务协会、烟站与烟叶收购点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3、实行“442”工机制,以激励促落实。实行分公司领导挂钩联系乡(镇)、烟叶站挂钩联系村委会、烟站职工分片负责村组、承包到片,实行“四定四包两挂钩”(简称“442”工作机制),即工作制,“四定”:定片区、定人员、定职责、定目标,“四包”:包技术、包服务、包产量、包质量,“两挂钩”:工作业绩与工作经费挂钩、与个人收入挂钩。用激励的办法把优化烟叶结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抓政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烟叶生产发展方式的一次变革,这次变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广大干部职工是否能够严格管理,广大烟农是否能够规范操作。因此,要坚持宣传到位、影响到户的原则,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切实将政策、措施、标准和要求及时宣传到每村每社、每家每户,使改革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让烟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充分发挥烟农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的完成。
1.政策宣传到位。逐级召开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会议,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性,将国家局、省委、省政府及省局公司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会议精神、政策措施、收购价格、补贴标准等迅速传达、宣传至乡镇、村组、烟农,做到家喻户晓,让烟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国家局、省委、省政府和省局的决策部署上;通过精心测算优化烟叶等级结构前后各项成本费用,以算账对比的方式,帮助烟农算清增收账,让烟农充分认识到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一项惠农政策,积极争取烟农的理解和支持,让烟农自觉、自愿参与到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中来,切实保障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在田间。
2.宣传形式多样。要强化宣传力度,及时将政策宣传到每村每社、每家每户,做到“四有四到位”,即每村有一条宣传标语、每组有一张海报、每片有一块公示牌、每户有一本宣传手册,确保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把政策真正交给基层和烟农,确保每个干部职工清清楚楚、每户烟农明明白白。同时,要丰富宣传形式,根据基层干部、烟草职工、烟技员、烟农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各地要结合实际,找准宣传发动与其自身利益的结合点,灵活运用分析形势、算账对比、新闻媒体、培训教育、广播电视、张贴海报、悬挂标语、发放小册子和告烟农通知书、手机短信、召开群众会、组织宣传工作组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参与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抓方案制定,确保有序推进
各地要结合历年烟叶生产实际,在充分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出台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实施方案》,明确不适用烟叶田间消化的责任主体,明确田间消化不适用烟叶的部位、标准、操作方法、考核管理办法及补贴办法。各乡(镇)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系统制定工作方案,以村组为重点,以烟农为关键,因地制宜、实事
求是,充分考虑山区、半山区和坝区等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乡镇、村委、村组三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具体措施、责任和考核管理办法。全州上下做到“镇镇有方案、村村有措施、户户有责任”,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上下呼应,前后关联,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各层各级都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案、有部署、有考核、有验收的有
利工作局面,为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抓培训指导,提高技术水平
以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为目标,以烟草公司系统全体干部职和烟农并重的原则,实行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直接培训与间接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专项技术培训,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从分公司领导、干部、职工到烟叶站站长、点长、技术人员及烟农的培训体系,制定具体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主题,编制培训材料,并将培训任务计划分解到乡(镇)、烟站。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广大烟草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到技术服务到田、到户、到人,确保烤烟生产各项技术指导到田;通过对烟农的培训,使广大烟农户户知政策、人人懂技术,确保田间烟叶处理措施落实到位。
五、抓计划管理,规范合同签订
1.合理安排生产量和收购量。根据优化结构需要,实行生产量、收购量两个计划安排,收购量和上等烟比例是考核考评和兑现生产扶持、专项补贴、工作经费的主要依据。生产量是作为保证收购量和优化等级结构完成的前提和基础,用于指导性种植面积落实。因此,应根据当地实际生产水平,围绕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科学测算生产量,合理安排种植面积。严格执行“控制总量、适度从紧”的烟叶工作方针,把好落实面积、分解计划、安排物资和育苗、供苗等关键环节,按照下达收购计划层层分解、明确责任,落实种植面积,安排物资供应,确保育苗数量。
2.完善合同内容、规范合同签订。根据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需要,修改完善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内容,在合同中明确需要在田间消化的鲜烟叶部位、标准、数量和时间、补贴标准、兑现方式、考核指标、出口备货等级和数量等内容,引导烟农种好烟、交好烟。同时,规范合同签订严格按照烟农申请、资格审查、签订合同、合同公示、面积核实、建立档案、录入微机的合同签订程序进行。
3.强化合同管理。坚持以合同制为主线,结合实际和结构调整,合理约定单产、签订株数,做到面积、地块、收购量、种烟农户“四落实”,严把用种、物资供应、商品化育苗、合同签订和大田面积落实“五道关口”,强化过程控制,切实把合同制作为落实计划的根本措施,贯穿于烟叶生产收购全过程,确保生产量落实到位,确保收购量、优化结构目标圆满完成,做到既控得住、又稳得住。
六、抓标准生产,强化科技支撑
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核心是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满足知名卷烟品牌配方需求,基础在生态,载体为品种,保障在技术。围绕“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目标,紧扣特色优质烟叶主线,根据不同卷烟品牌的需要,把产区布局、烟叶品种、关键技术有机统一,抓好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
1.以卷烟需求为导向,优化布局,优化品种。重点骨干品牌的发展需要以不同产区、品种、部位、高等级、风格更显著的烟叶为基础。因此,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品种优势在烟叶质量中的作用,把生产布局及品种结构调整与卷烟工业原料需求结合起来,与基地单元建设配套起来,根据卷烟对烟叶风格特色的需要,把产区布局在最能彰显该种风格特色的生态环境区,选择能充分彰显出这种风格的烟叶品种。
2.以科技为支撑,把技术落实到田。培育壮苗高茎,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奠定物质基础。确保在最佳节令移栽,以利于烟株在最适宜条件下生长发育和成熟。在田间管理期间,突出抓好以揭膜提沟培土为中心的中耕管理。适时封顶,合理留叶。通过科学合理地改变打顶时间、打顶高度和留叶数,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叶片的大小、厚度、重量和烟碱含量等,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品质。田烟确保在摘除3片不适用烟叶后、烟株留叶数19片左右(红大17片),地烟要确保在摘除3片不适用烟叶后、烟株留叶数17片左右(红大15片)。坚持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烟叶成熟度是制约烟叶质量的关键要素,成熟与否决定烟叶质量的优劣。为了提高下部叶的质量和上部叶的可用性,在成熟采收时严格执行成熟采收标准,全面实行成熟采收“看守制”、“准烤证制”和“锁长制”,坚持“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的原则,杜绝抢青采烤现象。推广密集烤房烘烤,提高烘烤质量。
3.以“三化”建设推进调结构。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是解决烟叶生产深层次矛盾、提升优质烟叶供给能力、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提升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重要保障。只有深入推进“三化”建设,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对烟叶生产过程的有效掌控,才能保证大批量烟叶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才能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才能适应“532”、“461”品牌发展的原料需要。
4.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是将烟叶生产的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关键环节统起来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推动了烟叶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七、抓规范操作,做好消化处理
把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在生产环节是优化烟叶结构的主要措施。要根据国家局、省局对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的要求,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消化处理办法,确保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工作取得实效。
1.正确把握不适用鲜烟叶标准。不适用鲜烟叶主要是指底部两片光照不足、发育不良、病斑较多、长度达不到要求、烤后品质较差的脚叶,和发育不良、开片不好、长度小于35厘米、病斑较多、烤后品质较差的顶叶。
2.科学把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时机。消化处理时,要科学把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时间,确保不影响整株烟叶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消化的两片底脚叶在封顶后10天左右开始摘除、销毁,消化的一片顶叶在上部4-6片烟叶充分成熟采烤时统一摘除销毁。
3.科学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摘除不适用烟叶时,要选择晴天或阴天无露水时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为避免接触病株传染病害,要先摘除健壮烟株,后摘除病株。在底脚叶摘除后,及时喷施一次杀菌防病药剂,防治病害发生。
4.严格按照消化处理流程进行操作。田间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总体要求是:直接、方便、快捷、经济、有效,定时、定点、定量,用最简单经济的方式处理。依据片区连片规模,按照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田间卫生、同一片区5天内完成消化处理任务的要求,适当设置鲜烟叶露天切铡消化处理场及作业组数量。按照“烟农采摘不适用鲜烟叶→运送至露天切铡消化处理场→过磅员称重→开单员登记造册→烟农签字确认→开单员开单→切铡手切铡毁形→再利用”的消化处理流程进行操作。
5.明确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责任主体。坚持“三为主”,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的时间、地点、数量、标准、检查验收、补贴兑现以烟草为主,组织实施以乡(镇)、村、组为主,采摘以烟农为主。由乡(镇)、烟叶站负责辖区内不适用鲜烟叶田间消化工作;村、组、合作社和服务协会负责具体实施,组织烟农将不适用鲜烟叶清出田间、核实数量、现场称重、造册登记、统一处理、集中销毁。烟叶站点技术人员包干到片、责任到人、检查验收到户,确保田间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工作落实到位。
6、做好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监督工作。专卖管理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切实做好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销毁的现场监督以及销毁现场的文字、影像、补贴公示等痕迹资料的备案工作。
八、抓专卖监管,提高市场净化
专卖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监督工作的执行力,确保专卖管理监督职责的落实到位。一是做好将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政策列入《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的补充条款的检查监督工作,杜绝空合同、假合同现象的发生;二是掌握烟农不适用鲜烟叶采摘进度和合同履约率,检查是否有未交售不适用鲜烟叶的烟农;如有则调查其原因,防止烟农违约和不适用鲜烟叶外流,确保不适用鲜烟叶真正消化在生产环节;三是组织人员认真做好田间消化鲜烟叶堆捂销毁的现场监督,销毁现场的文字、影像,不适用鲜烟叶补贴兑现的张榜公示等痕迹资料的备案工作。四是建立烟叶市场监管评价体系,积极协调公安等各方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打击活动,严厉打击擅自收购、囤积、加工、贩运烟叶等行为,从源头加强控制,不断提高市场净化率,为田间消化处理鲜烟叶营造良好氛围,保障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落到实处。
九、抓聚约收购,强化收购管理
严格坚持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规范收购管理。一是抓好入户预检。认真抓好烟农、预检员、验级员、质检员四个层面的收购培训,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分级扎把技能。完善预检工作制度,按照分片包户、预检到级、的要求,统一预检工作流程,统一预检签封办法,不断提高预检效率和质量。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加大责任考核力度,提高预检到位率,提高分级纯度,做到部位清、色组清,确保入户预检工作有实效。二是严格规范收购工作流程。全面推行封闭式收购和编码验级,坚持逐级收购和逐把定级。牢固树立等级质量意识,强化质量观念,高度重视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做到质量和总量两手抓,坚决把提高烟叶收购等级质量摆在烟叶收购的首要位置抓好、抓实。按照“入户预检、批量交售、集中运输、验证入点、密码收购、承诺服务”的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规范聚约式收购程序。所有进站烟叶,一律按照“验证、发号、排队、初检、编码、定级、过磅、确认、复秤、入库”流程进行收购。三是强化收购质量管理。按照“入户预检、考核到人,进站初检、编码定级,入库验收、逐包检验,定期巡视、及时反馈”的收购质量控制程序,实现质量全程控制。坚持“扎把不纯不出户、预检不过不出村、等级不清不进站、三混烟叶不入库”的烟叶收购“四不质量保障底线”,全面加强烟叶收购管理。同时成立收购入库质量管理组,负责烟叶收购点(组)收购眼光的平衡、收购指导样品、等级合格率进行检查及烟叶入库过程出现的质量争议进行处理。
十、抓检查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为使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与考核,检查考核注重严、细、实,实行分环节、全过程检查,确保工作“四落实”,即落实到乡镇、落实到村组、落实到农户、落实到田块,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检查内容应包括宣传培训、组织发动、面积落实、规划种植、技术方案、操作要求、鲜烟叶销毁处理办法、痕迹管理、实施质量和实施效果等。检查形式多样化,集中检查与分散检查相结合、政府与公司检查相结合、实行州对县、县对乡、乡对村、村对户检查,实行州公司对县公司、县公司对烟站、烟站对烟农检查。通过层层检查,层层验收,建档立案,切实做到监督到位、核实到位,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赵全强调,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正确分析烟叶工作形势,坚定信心、加强落实,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一是充分认识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重要意义。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卷烟上水平”的战略需要,是烟叶资源配置改革的现实需要,是烟草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烟叶生产水平提高过程的一个新环节,是烟叶生产过程中的一项新技术措施。二是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曲靖市要巩固优质烟叶原料基地的龙头地位,必须牢牢把握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加快烟叶生产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升烟叶发展水平。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计划合同是关键,重点要加强种植收购合同管理,合同要约定种植面积和株数、约定清除不适用鲜烟叶部位和数量、约定鲜烟叶田间处理办法,合同要落实到烟农互助组;在清除不适用鲜烟叶过程中,重点要处理好1片顶叶的问题,将1片顶叶处理在烘烤前。三是理清工作思路,落实好工作措施。要全面加强计划管理,抓好面积落实、培育壮苗、合同签订等工作;全面加强标准化生产,抓好最佳节令移栽和以揭膜提沟培土为中心的中耕管理工作;全面加强田间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规范操作、严格监督,确保此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全面加强烟叶收购管理,实现总量、质量、结构“三丰收”,确保实现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为全省烟叶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国家烟草专卖局高瞻远瞩、顺应行业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云南省委省政府要求云南烟草勇攀高峰、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部署,是云南省局(公司)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全省烟草商业系统做优做强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也是云南烟草商业转变烟叶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促进“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重大任务、巩固提升烟叶竞争力的新路子、促进烟农增收的新途径。各级烟草部门要认清形势,加强对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
第二篇: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工作总结 查阅次数:53次 发布人:范文网编辑
推荐阅读:“卷烟上水平”,原料是基础。目前,从全国烟叶库存水平看,在总量上基本能满足卷烟生产需要,但从库存结构看,有很大比例的烟叶是低次等烟、上部烟等不适用烟叶,出现供需失衡。随着重点品牌的加速发展(,重点...“卷烟上水平”,原料是基础。目前,从全国烟叶库存水平看,在总量上基本能满足卷烟生产需要,但从库存结构看,有很大比例的烟叶是低次等烟、上部烟等不适用烟叶,出现供需失衡。随着重点品牌的加速发展(,重点品牌销量占全国总销量61.6%,同比提高6.75%)和卷烟结构的快速提升(1至三类烟销量比重占45.6%,同比提升6.88%,五类
烟比重下降4%),对高等级烟叶需求量加大,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如何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已成为各烟区当前一个重要的紧迫任务。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既是转变烟叶发展方式、推进“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更是关系烟草长远发展的大计。只有通过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才能确保优化烟叶结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有效供给。
一、抓组织领导,强化组织协调
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技术性高、时间紧,任务重的复杂工程,需要政府、烟草部门、烟农等多方达成共识,密切配合,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层层抓落实,才能取得实效。
1、成立领导小组,抓组织协调。由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省政府、省局(公司)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工作要求;组织和指导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科学决策、统一部署和指导,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落实到位。
2、建立逐级负责制,齐抓共管促落实。以签订责任状为手段,由市级公司与分公司、分公司与烟站及烤烟生产技术服务协会、烟站与烟叶收购点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3、实行“442”工机制,以激励促落实。实行分公司领导挂钩联系乡(镇)、烟叶站挂钩联系村委会、烟站职工分片负责村组、承包到片,实行“四定四包两挂钩”(简称“442”工作机制),即工作制,“四定”:定片区、定人员、定职责、定目标,“四包”:包技术、包服务、包产量、包质量,“两挂钩”:工作业绩与工作经费挂钩、与个人收入挂钩。用激励的办法把优化烟叶结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抓政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烟叶生产发展方式的一次
变革,这次变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广大干部职工是否能够严格管理,广大烟农是否能够规范操作。因此,要坚持宣传到位、影响到户的原则,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切实将政策、措施、标准和要求及时宣传到每村每社、每家每户,使改革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让烟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充分发挥烟农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的完成。
1.政策宣传到位。逐级召开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会议,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性,将国家局、省委、省政府及省局公司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会议精神、政策措施、收购价格、补贴标准等迅速传达、宣传至乡镇、村组、烟农,做到家喻户晓,让烟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国家局、省委、省政府和省局的决策部署上;通过精心测算优化烟叶等级结构前后各项成本费用,以算账对比的方式,帮助烟农算清增收账,让烟农充分认识到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一项惠农政策,积极争取烟农的理解和支持,让烟农自觉、自愿参与到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中来,切实保障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在田间。
2.宣传形式多样。要强化宣传力度,及时将政策宣传到每村每社、每家每户,做到“四有四到位”,即每村有一条宣传标语、每组有一张海报、每片有一块公示牌、每户有一本宣传手册,确保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把政策真正交给基层和烟农,确保每个干部职工清清楚楚、每户烟农明明白白。同时,要丰富宣传形式,根据基层干部、烟草职工、烟技员、烟农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各地要结合实际,找准宣传发动与其自身利益的结合点,灵活运用分析形势、算账对比、新闻媒体、培训教育、广播电视、张贴海报、悬挂标语、发放小册子和告烟农通知书、手机短信、召开群众会、组织宣传工作组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参与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抓方案制定,确保有序推进
各地要结合历年烟叶生产实际,在充分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出台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实施方案》,明确不适用烟叶田间消化的责任主体,明确田间消化不适用烟叶的部位、标准、操作方法、考核管理办法及补贴办法。各乡(镇)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系统制定工作方案,以村组为重点,以烟农为关键,因 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山区、半山区和坝区等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乡镇、村委、村组三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具体措施、责任和考核管理办法。全州上下做到“镇镇有方案、村村有措施、户户有责任”,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上下呼应,前后关联,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各层各级都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案、有部署、有考核、有验收的有
利工作局面,为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抓培训指导,提高技术水平
以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为目标,以烟草公司系统全体干部职和烟农并重的原则,实行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直接培训与间接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专项技术培训,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从分公司领导、干部、职工到烟叶站站长、点长、技术人员及烟农的培训体系,制定具体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主题,编制培训材料,并将培训任务计划分解到乡(镇)、烟站。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广大烟草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到技术服务到田、到户、到人,确保烤烟生产各项技术指导到田;通过对烟农的培训,使广大烟农户户知政策、人人懂技术,确保田间烟叶处理措施落实到位。
五、抓计划管理,规范合同签订
1.合理安排生产量和收购量。根据优化结构需要,实行生产量、收购量两个计划安排,收购量和上等烟比例是考核考评和兑现生产扶持、专项补贴、工作经费的主要依据。生产量是作为保证收购量和优化等级结构完成的前提和基础,用于指导性种植面积落实。因此,应根据当地实际生产水平,围绕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科学测算生产量,合理安排种植面积。严格执行“控制总量、适度从紧”的烟叶工作方针,把好落实面积、分解计划、安排物资和育苗、供苗等关键环节,按照下达收购计划层层分解、明确责任,落实种植面积,安排物资供应,确保育苗数量。
2.完善合同内容、规范合同签订。根据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需要,修改完善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内容,在合同中明确需要在田间消化的鲜烟叶部位、标准、数量和时间、补贴标准、兑现方式、考核指标、出口备
货等级和数量等内容,引导烟农种好烟、交好烟。同时,规范合同签订严格按照烟农申请、资格审查、签订合同、合同公示、面积核实、建立档案、录入微机的合同签订程序进行。3.强化合同管理。坚持以合同制为主线,结合实际和结构调整,合理约定单产、签订株数,做到面积、地块、收购量、种烟农户“四落实”,严把用种、物资供应、商品化育苗、合同签订和大田面积落实“五道关口”,强化过程控制,切实把合同制作为落实计划的根本措施,贯穿于烟叶生产收购全过程,确保生产量落实到位,确保收购量、优化结构目标圆满完成,做到既控得住、又稳得住。
六、抓标准生产,强化科技支撑
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核心是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满足知名卷烟品牌配方需求,基础在生态,载体为品种,保障在技术。围绕“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目标,紧扣特色优质烟叶主线,根据不同卷烟品牌的需要,把产区布局、烟叶品种、关键技术有机统一,抓好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
1.以卷烟需求为导向,优化布局,优化品种。重点骨干品牌的发展需要以不同产区、品种、部位、高等级、风格更显著的烟叶为基础。因此,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品种优势在烟叶质量中的作用,把生产布局及品种结构调整与卷烟工业原料需求结合起来,与基地单元建设配套起来,根据卷烟对烟叶风格特色的需要,把产区布局在最能彰显该种风格特色的生态环境区,选择能充分彰显出这种风格的烟叶品种。2.以科技为支撑,把技术落实到田。培育壮苗高茎,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奠定物质基础。确保在最佳节令移栽,以利于烟株在最适宜条件下生长发育和成熟。在田间管理期间,突出抓好以揭膜提沟培土为中心的中耕管理。适时封顶,合理留叶。通过科学合理地改变打顶时间、打顶高度和留叶数,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叶片的大小、厚度、重量和烟碱含量等,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品质。田烟确保在摘除3片不适用烟叶后、烟株留叶数19片左右(红大17片),地烟要确保在摘除3片不适用烟叶后、烟株留叶数17片左右(红大15片)。坚持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烟叶成熟度是制约烟叶质量的关键要素,成熟与否决定烟叶质量的优劣。为了提高下部叶的质量和上部叶的可用性,在成熟采收时严格执行成熟采收标准,全面实行成熟采收“看守制”、“准烤证制”和“锁长制”,坚持“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
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的原则,杜绝抢青采烤现象。推广密集烤房烘烤,提高烘烤质量。
3.以“三化”建设推进调结构。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是解决烟叶生产深层次矛盾、提升优质烟叶供给能力、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提升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重要保障。只有深入推进“三化”建设,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对烟叶生产过程的有效掌控,才能保证大批量烟叶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才能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才能适应“532”、“461”品牌发展的原料需要。
4.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是将烟叶生产的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关键环节统起来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推动了烟叶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七、抓规范操作,做好消化处理
把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在生产环节是优化烟叶结构的主要措施。要根据国家局、省局对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的要求,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消化处理办法,确保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工作取得实效。
1.正确把握不适用鲜烟叶标准。不适用鲜烟叶主要是指底部两片光照不足、发育不良、病斑较多、长度达不到要求、烤后品质较差的脚叶,和发育不良、开片不好、长度小于35厘米、病斑较多、烤后品质较差的顶叶。
2.科学把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时机。消化处理时,要科学把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时间,确保不影响整株烟叶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消化的两片底脚叶在封顶后10天左右开始摘除、销毁,消化的一片顶叶在上部4-6片烟叶充分成熟采烤时统一摘除销毁。
3.科学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摘除不适用烟叶时,要选择晴天或阴天无露水时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为避免接触病株传染病害,要先摘除健壮烟株,后摘除病株。在底脚叶摘除后,及时喷施一次杀菌防病药剂,防治病害发生。4.严格按照消化处理流程进行操作。田间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总体要求是:直接、方便、快捷、经济、有效,定时、定点、定量,用最简单经济的方式处理。依据片区连片规模,按照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田间卫生、同一片区5天内完成消化处理任务的要求,适当设置鲜烟叶露天切铡消化处理场及作业组数量。按照“烟农采摘不适用鲜烟叶→运送至露天切铡消化处理场→
过磅员称重→开单员登记造册→烟农签字确认→开单员开单→切铡手切铡毁形→再利用”的消化处理流程进行操作。
5.明确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责任主体。坚持“三为主”,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的时间、地点、数量、标准、检查验收、补贴兑现以烟草为主,组织实施以乡(镇)、村、组为主,采摘以烟农为主。由乡(镇)、烟叶站负责辖区内不适用鲜烟叶田间消化工作;村、组、合作社和服务协会负责具体实施,组织烟农将不适用鲜烟叶清出田间、核实数量、现场称重、造册登记、统一处理、集中销毁。烟叶站点技术人员包干到片、责任到人、检查验收到户,确保田间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工作落实到位。
6、做好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监督工作。专卖管理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切实做好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销毁的现场监督以及销毁现场的文字、影像、补贴公示等痕迹资料的备案工作。
八、抓专卖监管,提高市场净化
专卖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监督工作的执行力,确保专卖管理监督职责的落实到位。一是做好将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政策列入《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的补充条款的检查监督工作,杜绝空合同、假合同现象的发生;二是掌握烟农不适用鲜烟叶采摘进度和合同履约率,检查是否有未交售不适用鲜烟叶的烟农;如有则调查其原因,防止烟农违约和不适用鲜烟叶外流,确保不适用鲜烟叶真正消化在生产环节;三是组织人员认真做好田间消化鲜烟叶堆捂销毁的现场监督,销毁现场的文字、影像,不适用鲜烟叶补贴兑现的张榜公示等痕迹资料的备案工作。四是建立烟叶市场监管评价体系,积极协调公安等各方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打击活动,严厉打击擅自收购、囤积、加工、贩运烟叶等行为,从源头加强控制,不断提高市场净化率,为田间消化处理鲜烟叶营造良好氛围,保障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落到实处。
九、抓聚约收购,强化收购管理
严格坚持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规范收购管理。一是抓好入户预检。认真抓好烟农、预检员、验级员、质检员四个层面的收购培训,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分级扎把技能。完善预检工作制度,按照分片包户、预检到级、的要求,统一预检工作流程,统一预检签封办法,不断提高预检效率和质量。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加大责任考核力度,提高预检到位率,提高分级纯度,做到部位清、色组清,确保入户预检工作有实效。二是严格规范收购工作流程。全面推行封闭式收 购和编码验级,坚持逐级收购和逐把定级。牢固树立等级质量意识,强化质量观念,高度重视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做到质量和总量两手抓,坚决把提高烟叶收购等级质量摆在烟叶收购的首要位置抓好、抓实。按照“入户预检、批量交售、集中运输、验证入点、密码收购、承诺服务”的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规范聚约式收购程序。所有进站烟叶,一律按照“验证、发号、排队、初检、编码、定级、过磅、确认、复秤、入库”流程进行收购。三是强化收购质量管理。按照“入户预检、考核到人,进站初检、编码定级,入库验收、逐包检验,定期巡视、及时反馈”的收购质量控制程序,实现质量全程控制。坚持“扎把不纯不出户、预检不过不出村、等级不清不进站、三混烟叶不入库”的烟叶收购“四不质量保障底线”,全面加强烟叶收购管理。同时成立收购入库质量管理组,负责烟叶收购点(组)收购眼光的平衡、收购指导样品、等级合格率进行检查及烟叶入库过程出现的质量争议进行处理。
十、抓检查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为使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与考核,检查考核注重严、细、实,实行分环节、全过程检查,确保工作“四落实”,即落实到乡镇、落实到村组、落实到农户、落实到田块,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检查内容应包括宣传培训、组织发动、面积落实、规划种植、技术方案、操作要求、鲜烟叶销毁处理办法、痕迹管理、实施质量和实施效果等。检查形式多样化,集中检查与分散检查相结合、政府与公司检查相结合、实行州对县、县对乡、乡对村、村对户检查,实行州公司对县公司、县公司对烟站、烟站对烟农检查。通过层层检查,层层验收,建档立案,切实做到监督到位、核实到位,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赵全强调,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正确分析烟叶工作形势,坚定信心、加强落实,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一是充分认识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重要意义。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卷烟上水平”的战略需要,是烟叶资源配置改革的现实需要,是烟草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烟叶生产水平提高过程的一个新环节,是烟叶生产过程中的一项新技术措施。二是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曲靖市要巩固优质烟叶原料基地的龙头地位,必须牢牢把握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
给能力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加快烟叶生产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升烟叶发展水平。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计划合同是关键,重点要加强种植收购合同管理,合同要约定种植面积和株数、约定清除不适用鲜烟叶部位和数量、约定鲜烟叶田间处理办法,合同要落实到烟农互助组;在清除不适用鲜烟叶过程中,重点要处理好1片顶叶的问题,将1片顶叶处理在烘烤前。三是理清工作思路,落实好工作措施。要全面加强计划管理,抓好面积落实、培育壮苗、合同签订等工作;全面加强标准化生产,抓好最佳节令移栽和以揭膜提沟培土为中心的中耕管理工作;全面加强田间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规范操作、严格监督,确保此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全面加强烟叶收购管理,实现总量、质量、结构“三丰收”,确保实现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为全省烟叶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国家烟草专卖局高瞻远瞩、顺应行业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云南省委省政府要求云南烟草勇攀高峰、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部署,是云南省局(公司)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全省烟草商业系统做优做强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也是云南烟草商业转变烟叶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促进“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重大任务、巩固提升烟叶竞争力的新路子、促进烟农增收的新途径。各级烟草部门要认清形势,加强对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
第三篇:烟草:提高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思考
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既是转变烟叶发展方式、推进“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关系到烟草发展的长远大计。放眼市场,谁能赢得市场竞争力发展的先机,谁就能占据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它的推动作用和重大意义,如何估量都不为过。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优化烟
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确保烟叶生产稳定发展,这已成为烟区各当前一个重要的紧迫任务。
一、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主体
为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的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工作顺利实施,取得实效,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贯彻落实省政府、省局(公司)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工作的要求;组织和指导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统筹指导,协调各部门间的行动。全面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落实到位。
同时,市级公司与各分公司、各分公司与各烟叶站及烤烟生产技术服务协会、各烟站与各烟叶收购点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逐级负责,确保层层落实。实行分公司领导挂钩联系乡(镇)、烟叶站挂钩联系村委会、烟站职工分片负责村组、承包到片,做到责任落实,任务明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最终形成“四定四包两挂钩”的工作机制(“四定”即定片区、定人员、定职责、定目标,“四包”即包技术、包服务、包产量、包质量,“两挂钩”就是工作业绩与工作经费挂钩、与个人收入挂钩)。
二、加大政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认真传达贯彻省政府、省局(公司)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会议精神,逐级召开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会议,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性,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国家局、省委、省政府和省局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狠抓烟叶生产结构优化,切实做好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发放《告烟农通知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烟农户主会等方式,将优化烟叶结构的政策和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的补贴政策切实宣传到每位烟农,做到家喻户晓,让烟农充分认识到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是一项惠农政策,取得烟农的理解和支持,调动烟农积极性,让烟农自觉、自愿去做,为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营造良好氛围。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水平
以“卷烟上水平”为统领,以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为目标,按照“部门实施、逐级培训、农民受益”的要求,以烟草公司系统全体干部职和烟农并重的原则,实行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直接培训与间接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专项技术培训,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各级县级分公司根据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的要求,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具体的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主题,认真准备培训材料,并将培训任务计划分解到乡(镇)、烟站,建立从分公司领导、干部、职工到烟叶站站长、点长、技术人员及烟农的培训体系,确保通过行业干部职工的培训,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国家局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靖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形成共识,为优化烟叶结构,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通过对科技员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广大烟草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激励广大烟草科技人员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加大田间不适用烟叶处理技术指导力度,切实做到技术服务到田、到户、到人,确保烤烟生产各项技术指导到田;通过对烟农的培训,使广大烟农户户知政策、人人懂技术,引导烟农在田间生产环节自觉消化不适用烟叶,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确保田间烟叶处理措施落实到位。各级各部门应在培训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提高培训质量的新途径,在培训方式方法和培训材料方面要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寻求新突破,推动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
四、严格计划管理,规范合同签订
一是严格计划管理,合理安排生产量和收购量。要根据优化结构需要,实行生产量、收购量两个计划安排,收购量和上等烟比例是考核考评和兑现生产扶持、专项补贴、工作经费的主要依据;生产量是作为保证收购量和优化等级结构完成的前提和基础,用于指导性种植面积落实。各地要根据实际生产水平,围绕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科学测算生产量,合理安排种植面积;严格执行“控制总量、适度从紧”的烟叶工作方针,把好落实面积、分解计划、安排物资和育苗、供苗等关键环节,按照
第四篇: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的思考
国家局非常关注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水平。在全国烟草工作会和烟叶工作座谈会上,姜局长反复强调,要下力气解决好等级结构和地区结构平衡问题,实现当年烟叶供给总量与需求相平衡、上等烟和优质烟区烟叶供给与需求相平衡。何泽华副局长强调,为解决原料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坚持总量控制、综合平衡、主攻质量、优化结构,提升原料保障能力。明确提出
了把优化烟叶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国家局领导在正确分析我国当前烟叶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以后作出的战略部署。
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既是转变烟叶发展方式、推进“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关系到烟草发展的长远大计。放眼市场,谁能赢得市场竞争力发展的先机,谁就能占据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它的推动作用和重大意义,如何估量都不为过。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确保烟叶生产稳定发展,这已成为烟区各当前一个重要的紧迫任务。
一、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主体
为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的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工作顺利实施,取得实效,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贯彻落实省政府、省局(公司)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工作的要求;组织和指导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统筹指导,协调各部门间的行动。全面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落实到位。
同时,市级公司与各分公司、各分公司与各烟叶站及烤烟生产技术服务协会、各烟站与各烟叶收购点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逐级负责,确保层层落实。实行分公司领导挂钩联系乡(镇)、烟叶站挂钩联系村委会、烟站职工分片负责村组、承包到片,做到责任落实,任务明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最终形成“四定四包两挂钩”的工作机制(“四定”即定片区、定人员、定职责、定目标,“四包”即包技术、包服务、包产量、包质量,“两挂钩”就是工作业绩与工作经费挂钩、与个人收入挂钩)。
二、加大政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认真传达贯彻省政府、省局(公司)关于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会议精神,逐级召开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会议,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的重要性,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国家局、省委、省政府和省局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狠抓烟叶生产结构优化,切实做好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工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发放《告烟农通知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烟农户主会等方式,将优化烟叶结构的政策和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的补贴政策切实宣传到每位烟农,做到家喻户晓,让烟农充分认识到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是一项惠农政策,取得烟农的理解和支持,调动烟农积极性,让烟农自觉、自愿去做,为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营造良好氛围。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水平
以“卷烟上水平”为统领,以优化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为目标,按照“部门实施、逐级培训、农民受益”的要求,以烟草公司系统全体干部职和烟农并重的原则,实行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直接培训与间接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专项技术培训,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各级县级分公司根据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工作的要求,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具体的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主题,认真准备培训材料,并将培训任务计划分解到乡(镇)、烟站,建立从分公司领导、干部、职工到烟叶站站长、点长、技术人员及烟农的培训体系,确保通过行业干部职工的培训,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国家局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靖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形成共识,为优化烟叶结构,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通过对科技员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广大烟草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激励广大烟草科技人员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加大田间不适用烟叶处理技术指导力度,切实做到技术服务到田、到户、到人,确保烤烟生产各项技术指导到田;通过对烟农的培训,使广大烟农户户知政策、人人懂技术,引导烟农在田间生产环节自觉消化不适用烟叶,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确保田间烟叶处理措施落实到位。各级各部门应在培训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提高培训质量的新途径,在培训方式方法和培训材料方面要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寻求新突破,推动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
四、严格计划管理,规范合同签订
一是严格计划管理,合理安排生产量和收购量。要根据优化结构需要,实行生产量、收购量两个计划安排,收购量和上等烟比例是考核考评和兑现生产扶持、专项补贴、工作经费的主要依据;生产量是作为保证收购量和优化等级结构完成的前提和基础,用于指导性种植面积落实。各地要根据实际生产水平,围绕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科学
测算生产量,合理安排种植面积;严格执行“控制总量、适度从紧”的烟叶工作方针,把好落实面积、分解计划、安排物资和育苗、供苗等关键环节,按照下达收购计划层层分解、明确责任,落实种植面积,安排物资供应,确保育苗数量。二是完善合同内容、规范合同签订。根据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需要,修改完善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内容,在合同中明确需要在田间消化的鲜烟叶部位、标准、数量和时间、补贴标准、兑现方式、考核指标、出口备货等级和数量等内容,引导烟农种好烟、交好烟。同时,规范合同签订严格按照烟农申请、资格审查、签订合同、合同公示、面积核实、建立档案、录入微机的合同签订程序进行。三是强化合同管理。坚持以合同制为主线,结合实际和结构调整,合理约定单产、签订株数,做到面积、地块、收购量、种烟农户“四落实”,严把用种、物资供应、商品化育苗、合同签订和大田面积落实“五道关口”,强化过程控制,切实把合同制作为落实计划的根本措施,贯穿于烟叶生产收购全过程,确保生产量落实到位,确保收购量、优化结构目标圆满完成,做到既控得住、又稳得住。
五、强化科技支撑,坚持标准生产
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核心是改善烟叶质量、满足知名卷烟品牌配方需求,前提和基础是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围绕“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目标,紧扣特色优质烟叶主线,抓好标准化生产。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合理布局,优化品种种植结构。以“市场引导、合理布局、区域种植、政策扶持、积极推进”的布局、品种优化指导方针,严格选择适宜优质烟生长的生态环境,从源头上保证烟叶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不断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把品种结构调整与工业企业原料需求结合起来,与基地单元建设配套起来,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品种优势在提升烟叶质量中的作用。二是抓好壮苗培育。严格按照烤烟漂浮育苗技术规程的要求,加强技术培训,落实技术措施,尤其要抓好剪叶、炼苗等关键环节,切实提高烟苗茎杆的韧性,增强烟苗抗逆性,确保烟苗移栽入大田后还苗期缩短,大田生长的状况良好,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强化节令意识,抓好最佳节令移栽。移栽的时期直接关系到烟叶成熟期间的气候环境条件,因而对烟叶品质和香气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最佳节令移栽既有利于烟株和根系的生长,也可避过成熟期低温,有利于烤烟化学成分的协调及香气物质的形成,是烟叶养成熟度和提高烟叶质量的关键措施。要进一步提高对最佳节令移栽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烤烟在最佳节令内移栽。四是加强田间管理,做好以揭膜提沟培土为中心的中耕管理。揭膜培土措施对于改善烟株根系生长环境、促进养分吸收、促进上部叶开片,提升烟叶品质和质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田间管理期间,突出抓好以揭膜提沟培土为中心的中耕管理。五是适时封顶,合理留叶。通过科学合理地改变打顶时间、打顶高度和留叶数,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叶片的大小、厚度、重量和烟碱含量等,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品质。田烟要确保在摘除3片不适用烟叶后、烟株留叶数19片左右(红大17片),地烟要确保在摘除3片不适用烟叶后、烟株留叶数17片左右(红大15片)。六是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烟叶成熟度是制约烟叶质量的关键要素,成熟与否决定烟叶质量的优劣。为了提高下部叶的质量和上部叶的可用性,在成熟采收时严格执行成熟采收标准,全面实行成熟采收“看守制”、“准烤证制”和“锁长制”,坚持“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的原则,彻底杜绝抢青采烤现象,切实做好成熟采收工作。积极推广卧式密集烤房烘烤,努力降低烘烤损失,提高烘烤质量。七是抓好“三化”建设。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三化”建设,是解决烟叶生产深层次矛盾、提升优质烟叶供给能力、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有效途径。“三化”是提升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重要支撑,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检验“三化”成效的重要标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深入推进“三化”建设,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对烟叶生产过程的有效掌控,才能保证大批量烟叶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才能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才能适应“532”、“461”品牌发展的原料需要。八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是将烟叶生产的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关键环节统起来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推动了烟叶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六、严格规范操作,做好消化处理
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主要措施就是把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在生产环节。严格落实国家局、省局对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消化处理办法扎实做好不适用烟叶的消化处理工作。一是正确把握不适用鲜烟叶标准。要消化处理的烟叶主要是在田间消化掉底部两片光照不足、发育不良、病斑较多、长度达不到要求、烤后品质较差的脚叶,和发育不良、开片不好、长度小于35厘米、病斑较多、烤后品质较差的顶叶。二是科学把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时机。消化处理时,要科学把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时间,确保不影响整株烟叶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消化的两片底脚叶在封顶后10天左右开始摘除、销毁,消化的一片顶叶在上部4-6片烟叶充分成熟采烤时统一摘除销毁。三是正确掌握摘除不适用鲜烟叶方法。摘除不适用烟叶时,要选择晴天或阴天无露水时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为避免接触病株传染病害,要先摘除健壮烟株,后摘除病株。在底脚叶摘除后,及时喷施一次杀菌防病药剂,防治病害发生。四是严格按照消化处理流程进行操作。田间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总体要求是:直接、方便、快捷、经济、有效,定时、定点、定量,用最简单经济的方式处理。依据片区连片规模,按照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田间卫生、同一片区5天内完成消化处理任务的要求,适当设置鲜烟叶露天切铡消化处理场及作业组数量。按照“烟农采摘不适用鲜烟叶→运送至露天切铡消化处理场→过磅员称重→开单员登记造册→烟农签字确认→开单员开单→切铡手切铡毁形→再利用”的消化处理流程进行操作。五是明确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责任主体。坚持“三为主”,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的时间、地点、数量、标准、检查验收、补贴兑现以烟草为主,组织实施以乡(镇)、村、组为主,采摘以烟农为主。各分公司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办法,并做好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乡(镇)、烟叶站具体负责辖区内不适用鲜烟叶田间消化工作;村、组、合作社和服务协会负责具体实施,组织烟农将不适用鲜烟叶清出田间、核实数量、现场称重、造册登记、统一处理、集中销毁。烟叶站点技术人员包干到片、责任到人、检查验收到户,确保田间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工作落实到位。六是做好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监督工作。专卖管理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切实做好田间消化不适用鲜烟叶销毁的现场监督以及销毁现场的文字、影像、补贴公示等痕迹资料的备案工作。
七、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防灾减灾
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各项防灾抗灾准备工作,做到科学应对。一是建立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实现农业气象灾害实时动态监测、精细化准确预报预警,增强全省烟叶生产抗御气象灾害能力。针对干旱、洪涝、冰雹、病虫等自然灾害,早预报、早防范,及早启动抗灾预警响应机制,做到防灾减灾组织到位、设备到位、人员到位和措施到位,有力有序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切实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二是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统防统治为措施,以切断烟草病虫害初侵染和再侵染途径为重点,不断完善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以准确的预测结果指导防治,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规范烟草农药的购置和使用,有效降低烟叶农药残留,提高烟叶使用安全性。三是建立烤烟种植风险防范互助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烟草补贴、烟农投保、分类保险、分类补偿、基金运作、滚动使用”的原则,建立由烟草、烟叶生产主体、气象、保险等组成的烤烟种植风险互助补偿机制。烟草部门结合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种植专业合作社三种生产组织形式和不同种植规模,按照不同标准进行补助。
八、加强专卖监管,提高市场净化
专卖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监督工作的执行力,确保专卖管理监督职责的落实到位。一是做好将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政策列入《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的补充条款的检查监督工作,杜绝空合同、假合同现象的发生;二是掌握烟农不适用鲜烟叶采摘进度和合同履约率,检查是否有未交售不适用鲜烟叶的烟农;如有则调查其原因,防止烟农违约和不适用鲜烟叶外流,确保不适用鲜烟叶真正消化在生产环节;三是组织人员认真做好田间消化鲜烟叶堆捂销毁的现场监督,销毁现场的文字、影像,不适用鲜烟叶补贴兑现的张榜公示等痕迹资料的备案工作。四是建立烟叶市场监管评价体系,积极协调公安等各方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打击活动,严厉打击擅自收购、囤积、加工、贩运烟叶等行为,从源头加强控制,不断提高市场净化率,为田间消化处理鲜烟叶营造良好氛围,保障不适用烟叶消化处理落到实处。
九、坚持聚约收购,强化收购管理
严格坚持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规范收购管理。一是抓好入户预检。认真抓好烟农、预检员、验级员、质检员四个层面的收购培训,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分级扎把技能。完善预检工作制度,按照分片包户、预检到级、的要求,统一预检工作流程,统一预检签封办法,不断提高预检效率和质量。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加大责任考核力度,提高预检到位率,提高分级纯度,做到部位清、色组清,确保入户预检工作有实效。二是严格规范收购工作流程。全面推行封闭式收购和编码验级,坚持逐级收购和逐把定级。牢固树立等级质量意识,强化质量观念,高度重视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做到质量和总量两手抓,坚决把提高烟叶收购等级质量摆在烟叶收购的首要位置抓好、抓实。按照“入户预检、批量交售、集中运输、验证入点、密码收购、承诺服务”的聚约式烟叶收购模式,规范聚约式收购程序。所有进站烟叶,一律按照“验证、发号、排队、初检、编码、定级、过磅、确认、复秤、入库”流程进行收购。三是强化收购质量管理。按照“入户预检、考核到人,进站初检、编码定级,入库验收、逐包检验,定期巡视、及时反馈”的收购质量控制程序,实现质量全程控制。坚持“扎把不纯不出户、预检不过不出村、等级不清不进站、三混烟叶不入库”的烟叶收购“四不质量保障底线”,全面加强烟叶收购管理。同时成立收购入库质量管理组,负责烟叶收购点(组)收购眼光的平衡、收购指导样品、等级合格率进行检查及烟叶入库过程出现的质量争议进行处理。
第五篇:烟草论文: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论文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洗牌”此起彼伏,烟草竞争空前激烈。国家烟草专场局适时提出的 “卷烟上水平”发展战略正是适应当前形势、实现“烟草大国”向“烟草强国”转变的重大科学决策。我们纪检监察工作就要围绕这一重心,主动作为,通过履行党内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职能,保持产前、产中、产后监督环环相扣,努力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为稳定和提高“中式卷烟”的原料质量、推动烟草行业新一轮的发展清道排障、保驾护航。
一、强化软环境监管,不断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力
卷烟上水平,环境是基础。优质烟叶有效供给既需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更离不开思想、技术、管理等要素保障的软环境。改变自然环境人类无能为力,改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软环境,纪检监察却大有可为。
(一)加强宣传监督,凝聚主动提质的发展共识。“卷烟上水平”是官方的主张,而“种植出效益”则是烟农的目标。在两者之间找到结合点,引导烟农向质量要效益,就须要各级烟草机构发动强大的宣传攻势,凝聚烟农主动提质的生产共识。在宣传发动这一最易务虚的环节,烟草纪检监察机构要主动介入,做到“三查三问”:一要查宣传人员工作情况。问烟农是否有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宣传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二要查宣传要求落实情况。问烟农召开群众会、告烟农通知书、张贴告示等规定的宣传动作是否逐一实施;三要查宣传工作收效情况。问烟农是否知晓优化烟叶结构的政策和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的补贴政策、是否愿意自觉自愿按政策消化处理不适用鲜烟叶。通过监督把宣传发动工作做实,使舆论的导向作用、政策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把广大烟农“要我提质”的认识化作“我要提质”的共识,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
(二)加强培训监督,增强科技提质的生产能力。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强大支柱。优质烟叶生产也是如此,其涉及面广、环节多、要求高的特性,更离不开先进生产技术作支撑。因此,烟草纪检监察机构要加强技术培训监督,防止培训走过场,为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培育一批业务过得硬、技术上水平的技术员和一大批真懂技术、善抓生产的烟农。一要参与师资考察。要协调烟叶处等培训牵头部门,共同筛选那些既有深厚理论又有实战经验、既懂田间生产又懂教育教学的专家“操刀”培训,以烟草技术培训师资的过得硬来确保师高弟子强,确保“烟农受益”。二要参与培训考勤。不论是引导培训、技能培训还是专题培训、重点培训,同级烟草纪检监察机构都要参与培训考勤,即要进行日常性的考勤,又要不定期抽学员的出勤情况,充分保证学员“真学习”,保证学员学到真知识。三要参与结业考核。每期培训班的结业考试和考核,纪检人员都要到场,即要监督考试考核的严肃性,又要考察培训的实际效果,尤其要注重技术人员培训班的结业考核,确保培育具有较高技术的生产业务骨干。
(三)加强廉政监督,营造以廉提质的管理氛围。“公生明,廉生威”。风清气正的行业之风是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强大推手。只有加强烟草人员队伍廉政监督,提高自律能力,才能营造清正廉洁的管理氛围。一要落实“教育”。教育虽不能决定人的选择,但教育能影响人的选择。要通过教育让烟草行业的领导干部在其内心深处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和情感,形成思想上的强大约束力,从而择善而为,不断抵制和消除各种诱惑的侵蚀。二要落实“慎独”。树立烟草行业党员干部的“慎独”精神,使其在无人知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的要求行事,不因没有外在监督而肆意妄行。三要落实“自觉”。养成良好的廉政操守、增强自身的克制力重在自觉、贵在坚持,要引导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自觉情况,提升反腐倡廉的自律能力,从而使烟草行业人心思干、人心思变、人心思进,为“卷烟上水平”提供清廉的管理环境。
二、强化产供销监管,不断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力 卷烟上水平,烟叶是核心。目前全国烟叶库存中低次烟、上部烟等不适用烟叶依然占有很大比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生产、收购、销售环节上把关不严、执行标准走样。各级烟草纪检监察机构要有针对性的严肃执纪、履行职能,确保优质烟叶有效供给。
(一)严把生产关。生产环节是提供优质烟叶的第一道关。抓好这一环节的监督,对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要突出生产计划抓监督。严格执行“控制总量、适度从紧”方针,督查各级烟草机构安排的生产计划是否经过科学测算、是否符合当地实际生产水平、是否受外界干扰随意确定;同时还要监管烟叶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不得因领导意志、个人好恶而随意调整、擅自变动。二要突出生产合同抓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