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营造良好校园文化 促进学生品德教育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 促进学生品德教育
三里桥小学 郑燕 王毅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品德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品德教育教学模式,让品德教学充分与校园文化结合在一起,构建健康和谐并具有丰富时代内涵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升品德教育成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利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环镜
环境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心理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塑造了环境的同时又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的行为、心态具有一定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既是学校文化运作的客观结果,又表达着学校已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道德风尚,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校容校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全体师生。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就以我校为例,说一说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心理品质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奋发向上的志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会说话”。学校教学楼楼道的墙壁上、以及走廊的横梁上都错落有致地悬挂着中外名人名著,名人名言。还根据我们六安是革命老区,当初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涌现出众多开国将领,把他们的照片生平简介悬挂在走廊上,让每个走过的学生深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也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卫生间,水龙头处都有醒目的讲卫生,节约用水的警示语,提醒牌,时时处处规范学生的言行。操场前走廊的外墙上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醒目可见,学校宣传栏内展示着优秀少先队员的先进事迹,还有学生优秀作品。安全制度,安全小卫士,一些安全警示语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粘贴了图文并茂的班风、班训、班级风采、光荣榜等。学校还配备了图书室、音乐舞蹈室、科学室,计算机室等,完善的设施配备为培养合格的人才奠定了物质基础。真正实现了学校每一面墙、每棵花草树木、每一个角落都育人。
学校营造了一个处处能说话,催人向上的文化氛围,取得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师生时时处处感受到校园内的一切都在感染人、激励人、陶冶人、塑造人,让学生在“文明、整洁、美观、有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利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
精神文化环境是指那些无形的、但时时处处让人感觉得到存在的。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是学校成熟和内涵发展的反应。因此应该把学校的一切看作是育人的阵地。
学校主要通过“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开展校园精神文化阵地。在师生中形成了“勤奋求实、不断进取”的良好风尚。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类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每年都根据形势、任务和培养目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成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如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三月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三月植树节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四月五日清明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扫墓活动;五月读书征文教育活动;“六一”儿童节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十月开展爱国活动;十一月教学大赛,十二月开展辞旧迎新活动等。为了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的校本课程为载体,让学生“熟记童谣、寓教于乐、规范言行。”我们还对星期一晨会教育的形式进行了完善,采用护旗,升旗,唱国歌,学生国旗下讲话等做法,使学生人人参与,班班参与,充分体验、感悟德育思想内容,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到社区劳动,清除废物,护绿保洁;开展军警民共建育新人活动;到敬老院慰问老人活动等,使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培养社会责任感,学会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学校学生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利用校园课堂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
在“课堂文化”建设上,教师端庄的仪表、文明大方的举止、健康风趣的言谈、严谨的治学态度、崭新的课堂教学艺术等,无不摄入学生的眼睛,注入他们的耳鼓,汇入他们纯真的心田。其得到的是不断上涨的求知热情,是智能增强、潜能的发挥、灵魂的升华。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队员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此足以说明,教师语言贫乏,则养成庸懒、不求进取的品格,所以,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促成良好的课堂文化气氛,对队员意识的形成,行为的取向有着重大的同化作用。
在“课堂文化”建设中,学校课程的设计上不完全是知识上的教育,不偏重课程的教育,而是重视感性和理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人文和科技教育并重。学校方面对课程的安排除了知识学科的教育之外,非常重视学生潜能的培养,开发了兴趣课程。我校的兴趣课程主要有:美术、舞蹈、合唱;古筝、黄梅戏;围棋、象棋;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田径等。兴趣课程的具体科目均由老师根据学生需要和现实条件个性化创设,课程可以是某个学科的拓展,也可以是老师兴趣的传播,还可以是学生生活的引领。通过开展多种兴趣活动,活跃了学校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在班队会这一课堂设计中,开学以来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爱国主义读书朗诵比赛”、“交通安全在我心”、“为困难学生捐款”、“庆祝教师节”等活动,这些活动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其共同特点是各类活动中突出德育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参与者在活动中,通过动脑动手、亲身体验,道德情操得到陶冶,道德习惯得到养成,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四、利用校园制度文化规范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健全的管理体系给队员以巨大的约束力,队员的思想品质在这一约束中便自觉或不自觉的朝着一定的“规范”发展。如:严格的“升降国旗”制度,那庄严的国旗,庄重的国歌,无不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还有郑重的“入队”仪式,那严谨而富有朝气的队歌,无不泛起队员的自豪和对未来的憧憬;再有值周班级,那威严的气势,那巨大的牵制力,无不使队员在集体的事实告诉我们:多元的校园文化就是一本品德书。积极、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的构建,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培养了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了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力量中自觉改正自己的错误言行。
第二篇: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
梅良兵
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境。如在教学楼上醒目的地方设立简洁严肃的校训牌,各教学楼层间挂上鼓励性的标语,设立文化长廊,在教室走廊上张挂名人名画等,都有利于营造一种爱学习的文化氛围。花园式的校园环境,陶冶着孩子们良好的心境。充分利用学校环境绿化、科学设计植物园,会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陶冶身心,激发学生奋发向上之作用。
班集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道德品德养成、健全人格形成以及素质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加强班级管理,营造班级氛围,发挥班级功能,提升班级形象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学生培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班风建设以及各类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紧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着力在“新”、“特”、“实”上下功夫。
一、班级文化建设要有“新”意
班级文化建设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努力通过赋予新内容,创设新载体,使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承接,与学校整体育人环境要求相一致,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相吻合。赋予班级文化建设新内容,要着力在深化建设内涵上下功
夫。
二、班级文化建设要有“特”色
班级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的建设只有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点、班级特色,符合班级发展实际,符合学生发展实际,才能体现价值,发挥应有作用。
一是创设个性化的班级环境。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因此教室的硬环境建设就成了班级文化建设不可忽缺的重要内容。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既要重
视教室各区域、各工作板块的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空间布置,更要注意其主题确定、内容选择、信息传递,使教室环境能够体现班级理念、学习目标,反映精神风貌、文化气息,让人走进教室,顿觉舒畅、倍感温馨、催人奋进。
二是确立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班级目标。目标管理是规范班级管理,推进班级发展的前提。确立班级目标,首先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只有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以及思想状况的情况下,才能使班级目标的提出做到有的放矢,符合实际。其次是充分发挥班干部和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目标制定。这样既能有效激发同学们关心集体的热情,又能使他们充分体会班级目标的内涵,有利于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再次是推动班级目标的落实。班级目标归根到底要落实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学生学习进步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把目标要求纳入常规工作,细化分解,强化责任,抓好督促,跟踪考核,特别是要利用班会、晨会等会议,及时总结、发现不足,整改提高。
三是组织开展好有吸引力的班级活动。有影响、有特色、有内涵的班级活动是活跃班级气氛,增强班级活力,促进班风建设的有效方式,也是展示学生风采、锻炼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班级主题教育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把育人理念、目标、要求主题化、具体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能力素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养成良好品格,提高学习能力,增强素质本领。通过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起到活跃班级气氛,增强团队合作,鼓舞班级士气的作用。
三、班级文化建设要有“实”效
班级文化建设要有实效,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加强班级管理的关系。班级管理既是规范化的基础工作,又是系统化的育人工程。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中的“软”件。班级文化建设为班级管理赋予了文化特征和人文色彩,也促使班级管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从班级管理上讲,制度管理是根本,人文管理是关键,民主管理是核心。班级制度建设管根本、管长远。民主管理能够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能够使班主任从日常琐事中超脱出来,能够构建起学生自我管理的体制机制。人文管理需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教育与引导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
结合。能够使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工作相得益彰,就能够把关心人、理解人、服务人的人文关怀落实到管理工作中去,体现在赢得人、塑造人、成就人的实际成效上来。
二是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营造和谐班级的关系。和谐、融洽、奋进的班级氛围对学生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要构建和谐班级。因此,营造和谐班级作为体现新课程改革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需要从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高度去认识,从立足班级长远建设的实践去推进。构建和谐班级,就是要形成平等、友爱、默契的师生关系,形成团结、互助、共进的同学关系,形成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的良好班风,使每一名同学在融洽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在和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三是处理好班级文化建设与推进制度建设的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既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班级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也表现为制度文化。只有使班级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才能使班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每个班集体都应开辟自己的„审美角‟,几丛蔷薇或葡萄,一棵小树,一片柞木林等。如果没有这个极其重要的环境因素,那么我们的道德教诲——要爱护生物和美好事物,要善良和同情心等,都会变成空洞无用的词句。”
第三篇:营造良好人才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营造良好人才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当前,我公司系统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迫切需有一大批高文化、懂专业、多面手的高素质人才资源作为支撑。如何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是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问题之一。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实际,公司党委在人才工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
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基础工作,积极实践,努力探索,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公司近年来,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人才市场建设,狠抓基础工作,积极实践,努力探索,人才资源的总量有了一定的增长,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紧紧围绕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念,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调查研究,在了解人才队伍实情上下功夫。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前提,是要科学、准确、真实地掌握人才队伍现状。在这方面,我们在充分掌握公司人才队伍的实情上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一是深入调研,尤其是对机构改革后的公司系统人才队伍的现状,加大了调研工作的力度。在每半年听取一次各个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汇报的基础上,我们还采取了面对面的交流等形式,深入到人才队伍中,客观准确地掌握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工作状态;二是召开每个季度座谈会,对每个人的思想状态、学习、工作、生活情况进行认真了解,掌握人才队伍建设中可能出现的一切变化;三是制定措施,我们制定出了加强人才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计划,并责成专人组织实施。目前,已在这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加强指导,在丰富培训内容和改进培训形式上下功夫。机关各职能部门,是一个单位工作的主要渠道,其人才队伍建设是领导决策落实的纽带和桥梁,人员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公司党委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直接主管,有责任做好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近年来,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我们在丰富培训内容和改进培训形式上下了一番功夫。一是在培训内容上,适应形势和工作要求的变化,突出针对性。安排培训内容时,既注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又有计划地安排形势任务、国、市情和党的方针政策等综合知识,以利于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二是在培训形式上,灵活多样,注重实效性。由于每个部门人员的工作经历不同,学历水平不一,在培训形式上我们采取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工作经验交流、请专家讲课、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等形式,同时,我们还将组织有关人员到上一级部门边工作边代培,以求取得最佳培训效果。三是强化规划管理,增强规范性。我们把对基层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适时在党委会、经理办公会上听取工作汇报,对工作提出要求。并按职能要求,积极做好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日常沟通协调、经验交流和工作总结等工作,使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三)、强化学习,在提高人才队伍自身素质上下功夫。我们以学习为起点,努力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的政治思想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实现知识不断更新,技能不断提高、本领不断增强的目标,适应新形势下工作需要。近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政治理论学习。突出抓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提高职工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二是抓业务知识的学习。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知识、现代化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和WTO规则的学习,把握大局,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三是抓学历教育。有计划安排有大专学历的干部,通过参加成人教育等途径,完成本科学历,并计划在三年之内45岁以下的干部全部达到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四是抓计算机实用技能知识学习。根据不同岗位工作需要,分层次组织学习培训。有些部室的人员必须具备电脑专业技术水平,其他部室的干部也要掌握基本微机原理和操作技能。计划到2004年,本单位45岁以下干部都能达到市人事局规定的计算机(中级)应用水平。五是抓外语知识学习。根据现有人员的外语基础和岗位要求,我们分初级和中级进行培训。同时,还建立和完善各项学习、培训制度和等级考评办法,注意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学以致用,学用并举,努力提高学习、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尽管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着眼于全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体制性障碍。计划经济体制的巨大惯性,导致人才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上体制和机制之间的矛盾尚未彻底解决,造成人才资源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短缺,而且分布不合理。二是第四篇:营造良好人才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
当前,我公司系统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迫切需有一大批高文化、懂专业、多面手的高素质人才资源作为支撑。如何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是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问题之一。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实际,公司党委在人才工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基础工作,积极实践,努力探索,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公司近年来,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人才市场建设,狠抓基础工作,积极实践,努力探索,人才资源的总量有了一定的增长,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紧紧围绕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念,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调查研究,在了解人才队伍实情上下功夫。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前提,是要科学、准确、真实地掌握人才队伍现状。在这方面,我们在充分掌握公司人才队伍的实情上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一是深入调研,尤其是对机构改革后的公司系统人才队伍的现状,加大了调研工作的力度。在每半年听取一次各个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汇报的基础上,我们还采取了面对面的交流等形式,深入到人才队伍中,客观准确地掌握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工作状态;二是召开每个季度座谈会,对每个人的思想状态、学习、工作、生活情况进行认真了解,掌握人才队伍建设中可能出现的一切变化;三是制定措施,我们制定出了加强人才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计划,并责成专人组织实施。目前,已在这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加强指导,在丰富培训内容和改进培训形式上下功夫。机关各职能部门,是一个单位工作的主要渠道,其人才队伍建设是领导决策落实的纽带和桥梁,人员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公司党委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直接主管,有责任做好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近年来,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我们在丰富培训内容和改进培训形式上下了一番功夫。一是在培训内容上,适应形势和工作要求的变化,突出针对性。安排培训内容时,既注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又有计划地安排形势任务、国、市情和党的方针政策等综合知识,以利于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二是在培训形式上,灵活多样,注重实效性。由于每个部门人员的工作经历不同,学历水平不一,在培训形式上我们采取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工作经验交流、请专家讲课、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等形式,同时,我们还将组织有关人员到上一级部门边工作边代培,以求取得最佳培训效果。三是强化规划管理,增强规范性。我们把对基层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适时在党委会、经理办公会上听取工作汇报,对工作提出要求。并按职能要求,积极做好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日常沟通协调、经验交流和工作总结等工作,使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三)、强化学习,在提高人才队伍自身素质上下功夫。我们以学习为起点,努力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的政治思想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实现知识不断更新,技能不断提高、本领不断增强的目标,适应新形势下工作需要。近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政治理论学习。突出抓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提高职工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二是抓业务知识的学习。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知识、现代化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和WTO规则的学习,把握大局,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三是抓学历教育。有计划安排有大专学历的干部,通过参加成人教育等途径,完成本科学历,并计划在三年之内45岁以下的干部全部达到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四是抓计算机实用技能知识学习。根据不同岗位工作需要,分层次组织学习培训。有些部室的人员必须具备电脑专业技术水平,其他部室的干部也要掌握基本微机原理和操作技能。计划到2004年,本单位45岁以下干部都能达到市人事局规定的计算机(中级)应用水平。五是抓外语知识学习。根据现有人员的外语基础和岗位要求,我们分初级和中级进行培训。同时,还建立和完善各项学习、培训制度和等级考评办法,注意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学以致用,学用并举,努力提高学习、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尽管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着眼于全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体制性障碍。计划经济体制的巨大惯性,导致人才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上体制和机制之间的矛盾尚未彻底解决,造成人才资源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短缺,而且分布不合理。二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奇缺。三是人才资源开发的机制不够健全,人才发展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认真地加以解决。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面对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迫切要求我们将人才资源的开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我们总的指导思想:
(一)、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才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人才机制
第一是建立完善人才教育培养机制。按照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应达到的素质标准,分类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和方案,明确培训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和措施。第二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智力引进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制定和落实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智力引进办法,增强本单位对人才和智力的整体吸引力。第三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机制。改变官本位、论身份、唯资历、唯文凭等用人观念,树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鼓励创业、鼓励创新、鼓励竞争的用人新理念,改变人才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的落后用人制度,建立流动配置、合同聘用、竞争上岗、科学评价、严格考核、强化监督等新的用人机制。第四建立健全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人才效能的关键所在。一破除人才壁垒,落实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使其成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渠道。二加快培育与其它要素市场相衔接的人才市场,切实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作用,确立企业和人才的平等市场地位,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由择业的人才管理新体制。
(二)着力营造人才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
人尽其才,就是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引导和激励人才努力工作,让所有人才的创造力和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显现。
第一,着眼于整个社会环境的营造,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的社会风气。人才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有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风气,各类人才才能茁壮成长,其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我们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在全系统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为人才聪明才智的发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摒弃嫉贤妒能、不思进取、不识大体、不顾大局的不良心理和行为,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人人见贤思齐,确保各类人才全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第二,着眼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打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的流通渠道。当前,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已成为造成人才资源浪费、人才利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人才的部门、地区、所有制壁垒,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把市场配置和组织配置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才的合理分布。同时,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向企事业单位流动;鼓励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
第三,着眼于人才个体效能的充分发挥,激励、引导和保障人才奋发工作。建立与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薪酬制度以及保险保障制度,对贡献突出者予以重奖,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忽视激励保障的状况。把事业需要和个人专长结合起来,因事择人,量才任职,做到人事两宜,相得益彰。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人才的优势和不足,因才施用,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重视、信任人才,对人才放手使用,使人才切实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全公司系统内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促进公司系统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第五篇:营造良好人才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促进公司系统经济快速发展
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奖申报材料当前,我公司系统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迫切需有一大批高文化、懂专业、多面手的高素质人才资源作为支撑。如何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是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问题之一。结合这几年的工
作实际,公司党委在人才工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基础工作,积极实践,努力探索,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公司近年来,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人才市场建设,狠抓基础工作,积极实践,努力探索,人才资源的总量有了一定的增长,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紧紧围绕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念,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调查研究,在了解人才队伍实情上下功夫。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前提,是要科学、准确、真实地掌握人才队伍现状。在这方面,我们在充分掌握公司人才队伍的实情上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一是深入调研,尤其是对机构改革后的公司系统人才队伍的现状,加大了调研工作的力度。在每半年听取一次各个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汇报的基础上,我们还采取了面对面的交流等形式,深入到人才队伍中,客观准确地掌握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工作状态;二是召开每个季度座谈会,对每个人的思想状态、学习、工作、生活情况进行认真了解,掌握人才队伍建设中可能出现的一切变化;三是制定措施,我们制定出了加强人才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计划,并责成专人组织实施。目前,已在这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加强指导,在丰富培训内容和改进培训形式上下功夫。机关各职能部门,是一个单位工作的主要渠道,其人才队伍建设是领导决策落实的纽带和桥梁,人员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公司党委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直接主管,有责任做好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近年来,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我们在丰富培训内容和改进培训形式上下了一番功夫。一是在培训内容上,适应形势和工作要求的变化,突出针对性。安排培训内容时,既注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又有计划地安排形势任务、国、市情和党的方针政策等综合知识,以利于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二是在培训形式上,灵活多样,注重实效性。由于每个部门人员的工作经历不同,学历水平不一,在培训形式上我们采取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工作经验交流、请专家讲课、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等形式,同时,我们还将组织有关人员到上一级部门边工作边代培,以求取得最佳培训效果。三是强化规划管理,增强规范性。我们把对基层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适时在党委会、经理办公会上听取工作汇报,对工作提出要求。并按职能要求,积极做好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日常沟通协调、经验交流和工作总结等工作,使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三)、强化学习,在提高人才队伍自身素质上下功夫。我们以学习为起点,努力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的政治思想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实现知识不断更新,技能不断提高、本领不断增强的目标,适应新形势下工作需要。近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政治理论学习。突出抓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提高职工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二是抓业务知识的学习。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知识、现代化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和WTO规则的学习,把握大局,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三是抓学历教育。有计划安排有大专学历的干部,通过参加成人教育等途径,完成本科学历,并计划在三年之内45岁以下的干部全部达到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四是抓计算机实用技能知识学习。根据不同岗位工作需要,分层次组织学习培训。有些部室的人员必须具备电脑专业技术水平,其他部室的干部也要掌握基本微机原理和操作技能。计划到2004年,本单位45岁以下干部都能达到市人事局规定的计算机(中级)应用水平。五是抓外语知识学习。根据现有人员的外语基础和岗位要求,我们分初级和中级进行培训。同时,还建立和完善各项学习、培训制度和等级考评办法,注意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学以致用,学用并举,努力提高学习、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尽管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着眼于全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体制性障碍。计划经济体制的巨大惯性,导致人才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上体制和机制之间的矛盾尚未彻底解决,造成人才资源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