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文化:打造“一带一路”文化纽带

时间:2019-05-13 11:2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冼夫人文化:打造“一带一路”文化纽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冼夫人文化:打造“一带一路”文化纽带》。

第一篇:冼夫人文化:打造“一带一路”文化纽带

冼夫人文化:打造“一带一路”文化纽带

自古以来,冼夫人在两广、海南一带便备受民众景仰。19世纪中到二十世纪初,冼夫人信俗跟随渡海南下的华人来到了东南亚,并逐渐在海外传播开来。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传媒业的发达、相关文史资料的进一步发掘及宣传力度的加大,冼夫人在海外也拥有了更为普遍的影响力。

一带一路的宏大工程已经浩然启动,如何加强这些地区与一带一路的联系?或许,冼夫人信仰作为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延续,会成为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和情感纽带。

她是巾帼英雄第一人,海内外圈粉无数

“冼夫人的事迹广为传播,在华人社区家喻户晓。”马来西亚高州总会会长、拿督胡朝栋局绅如此描述马来西亚华人信仰冼夫人风气之盛。

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越南、泰国、缅甸、印尼等一些国家,华人庙宇众多,其中供奉的神明中有妈祖、水尾圣娘、关帝等,也有冼夫人。粤西及海南籍华人尤其喜欢供奉冼夫人,在他们的心目中,冼夫人是巾帼英雄,更是最值得信赖和敬仰的神灵。而冼夫人信俗也成为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们寄托乡念乡情的载体。

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增江冼太庙,外形大气、装修精致,是当地高州籍华侨膜拜冼太的场所。这座庙宇建成近六十年,如今依旧香火鼎盛。庙宇大门的雕梁画栋虽然与宗教文化不甚相符,却颇具明清宫廷建筑的风范,展现出一种富于东方色彩的美感。由此也可见,海外华人信仰冼夫人以及情牵故国的心念是何等强烈。

旅居东南亚各国粤西及海南人数量众多,供奉冼夫人的庙宇香堂,原本多为海南会馆和高州会馆。比如,马来西亚的根登高州会馆、吉胆岛海南会馆、新山海南会馆、江沙海南会馆、丰盛港海南会馆,都有供奉冼太的神龛和场所。

除了兴建庙宇,华人更以纪念活动来坚守和传承着这份信仰。每年冼太诞辰,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和泰国等地与广东、海南冼太庙都会举办盛大庆典,来自高凉古郡的乡亲欢聚一堂,共同纪念这位巾帼英雄。

名声显赫的军坡节是海南人纪念冼夫人的日子,但据说泰国素食节有不少风俗都与军坡节类似。原来,很早以前有大量海南人到泰国务工,他们纪念冼夫人的活动,经过在泰国民众的模仿和传播,逐渐演变成泰国本地的民间风俗。

团结互助,冼夫人精神让华人群体更有凝聚力 东南亚华人喜欢把冼夫人称作冼太。在他们看来,“冼太”不仅念起来比较顺口,还有一种亲切感,更透着老人的慈祥和母性的温柔。但与此同时,华人对冼夫人的敬仰不会因为这样的称呼而有丝毫消减。冼夫人在他们眼中依然是那 位能文能武、统领一方的巾帼英雄。亲切包容和英勇刚毅,构成了冼夫人独特的文化形象。

这样的神明形象对于闯荡海外的华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远离家乡,漂洋过海,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肤色不同的族群,孤独、迷惘和不安时刻萦绕心头,因而极其需要通过一种特定的形式来获取心灵慰藉,祈盼神灵护佑。冼夫人与妈祖一样,都是华人内心普遍认同、十分信赖依靠的保护神。而且,由于此种信俗来自家乡,给心灵提供慰藉的效用便更为明显。

与其他神灵不同的是,冼夫人曾经是岭南地区的民族领袖,是真实的记入史册的英雄人物。冼夫人信仰给予海外华人的不仅有内心的慰藉,其英勇善战的传奇故事,更成为一剂强心剂,鼓舞着华人华侨在他乡奋力拼搏、开拓发展。她“唯一用好心”的个人政治理念,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情感粘合剂,也凸显了冼夫人信仰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社会价值上的普适性。

很多华人华侨带着年轻的儿女子孙回乡探访、祭拜祖先时,都会和儿女子孙们说起冼夫人的故事。这一行为背后,实际上反映出华人华侨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他们希望以冼夫人精神来教育和激励下一代,让中华传统伦理在海外华人中得以传承。

当然,冼夫人信俗对于华人而言,还具备一层重要的意 义,那就是寄托乡情、联系乡谊。从前,海外乡亲的会馆通常都供奉着冼夫人、妈祖的神像。这些会馆既是祭拜祖先和神灵的宗教场所,也是乡亲的联谊场所。海外乡亲在此聚会,既因血缘、地缘、也因神缘。拥有同一种信仰,为华人华侨团结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

马来西亚根登新村高州会馆会长黄关兴,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就说: “自从2013年我们请来了冼太像,根登新村的高州乡亲更加团结,新村发展也更加顺利。”海外华人乡亲团结互助,也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承和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谐共融,冼夫人精神拉近华人与祖国的距离 东南亚各国大多属于移民国家,多民族、多肤色以及多元文化要和谐共融,会遇到很多障碍,华人在海外也是一个容易受到歧视的群体。因此华人与其他民族之间一度矛盾重重,冲突频发。

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冼夫人信俗在东南亚香火重燃,而冼夫人精神中的包容、和谐,不仅促进了当地华人群体的团结,而且使华人放下对抗心态,和而不同,从而带动了马来西亚民族融洽,使马来族、华族还有其他民族之间出现了团结友好、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另一方面,冼夫人信俗还拉近了海外华人华侨与祖国家乡的距离。由于地理位置上与中国大陆比较接近,东南亚华 人回乡的人数较多、频率较高。很多华人回来探访的主要目的,便是祭祖省亲。而对于原籍在粤西、海南一带的华侨来说,冼夫人是他们共同的祖先,每次参拜都会令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得到累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放改革以后,马来西亚茂名籍的华人、华侨,每年都组团回高州冼太庙观光、参拜。香港冼氏宗亲会、冯氏宗亲会也曾数次组团回高州寻根问祖,他们都认高州冼太庙乃他们的宗根所在,并捐助了八万港元修建冼太庙的前殿。海南也有大批侨胞热情参与纪念冼夫人的活动,并一起捐资参与海南冯宝冼夫人纪念馆的建设。

回国祭祖省亲的过程中,亲眼目睹家乡变化,侨胞们都会被家乡人民乘着改革东风奋力拼搏的精气神所感动,被祖国大陆出现的发展机遇所吸引。不少侨胞回乡投资,兴办产业,或捐助公益事业。同时,华人华侨在海外更加积极地宣传家乡的发展建设,大力推介家乡的投资环境。对他们来说,现在的祖国家乡,值得他们为之骄傲和唱响,而为家乡出力,同样是对冼夫人表达着自己虔诚的信仰。

加强冼夫人文化传播,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正致力于一带一路的构建。东南亚地区处在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上,海外华人又有近一半聚集在东南亚地区。他们在中国和东盟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而要发挥海外华人华侨的这些优势,首先要促进华人华侨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东南亚华侨在海外非常愿意保留中国的文化传统。东南亚各国的华人民间机构可谓遍地开花,这些机构热衷于组织华人开展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也起到了团结华人力量的作用。东南亚各地众多的中国古风庙宇、销售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和食品的商店,都充分体现了海外华人对传承中华文化的执着与坚持。这也是他们在内心建立民族归属感的重要基础。因此,促进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加强传统文化尤其是与信俗文化有关的传统文化在海外的推广,是一个很有效的突破口。

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华侨对冼夫人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冼夫人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而又内涵丰富的一个元素。而且,冼夫人的形象刚柔并济,冼夫人精神的爱国、“好心”、包容、友善都与中华传统伦理的核心思想非常契合。所以,进一步传播冼夫人文化,增强冼夫人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可以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海外华人华侨的文化自信。而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海外华人华侨也将人心思齐,心向祖国。

第二篇:“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传播大有可为

“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传播大有可为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的重要战略。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人文交流与经济合作是两条同样重要的主线,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依托“一带一路”进行文化传播,是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构筑新时期对外文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一、依托战略平台,深入开展人文交流

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多元文化共生共荣,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中国的文化品格。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够开展更广泛的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合作、媒体互动等活动,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外交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继《愿景与行动》发布以后,中视媒资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课题组”,沿线国家间将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等。可见,“一带一路”战略为沿线人文交流构筑了良好的平台,我们应充分利用,大力促进我国的文化发展和对外交流。

二、抓住战略机遇,扩大对外文化贸易

“一带一路”的建设也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提供了崭新的契机和丰富的题材。以往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主要面向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本身的文化产业水平都比较高,文化输出能力强,加上其固有的文化偏好,中国存在严重的贸易逆差。而“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了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大部地区,也向西亚、欧洲和非洲延伸,这两大区域国家众多,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23%和69%,且许多是发展中国家,这为中国未来的文化贸易开启了一个新的广阔天地。同时,因地缘的关系它们与中国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中国今后开展对外文化贸易的良好合作伙伴。再者,这两大战略带也是不同文明的交汇之所,既包括历史悠久的大陆文明,也包含开拓创新的海上文明,中国作为同时富有这两种文化资源的文明大国,应充分发掘,从而形成一批具有传统特色和现代感的文化作品。

三、挖掘战略底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举措。刘奇葆同志指出,“丝绸之路上的驼队,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带出去的不仅有精美的丝绸和瓷器,更有灿烂的中华文化。”开展“一带一路”战略与弘扬传统文化是无法分割的。首先,“一带一路”本身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唤醒和延续,它所承载的历史使命、所蕴含的精神理想与融合中西文化、广纳八方精华的汉唐风度是一脉相承的。通过“一带一路”,世界将感受到更加立体、鲜活、充满历史底蕴又与时代同步的中国传统文化。其次,“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崇和向善的传统战略文化。如今,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亚洲的兴衰荣辱紧密连接在一起,从“同舟共济”到“亲、诚、惠、容”,中国道路越走越明晰,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战略底色随着国家的发展也不断得到彰显。这些战略理念将内化为中国的软实力,对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在“一带一路”总体战略之下,文化传播前景广阔,文化建设大有可为。应抓住这个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将中国文化在更广泛的区域内传播,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从而更好地培育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国家形象。

第三篇:“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力量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力量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自2013年9月由习近平主席提出以来,已上升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带一路”的建设,没有文化力量的支撑、没有各个国家人民之间的民心“互联互通”支持,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需要做好提高文化的国际认可度、坚持“五通”、传播中国文化等方面进行实施,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的建设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力量。

【关键词】“一带一路” 文化力量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285-02

一、“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一带一路”就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2013年9月,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的我国重大经济发展倡议。而“一带一路”倡议部署涉及了中国、俄罗斯、印度等金砖国家以及波兰、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等数十个其他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在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强调了“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我国重要倡议部署已经全面推进阶段,基本已经实现了“一带一路”涉及区域内44亿人口“五通”原则,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与中亚、东南亚国家的联系,更好地实现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经济对接,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增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因此,“一带一路”被中国作为推进亚欧非地区发展中国家密切合作和共同发展的重要倡议,开始受到世界各国所广泛关注以及相?P国家的积极响应,有效促进中国对外经贸交流、扩大域外贸易合作伙伴,从而实现我国地区经济的繁荣稳定、形成全球经济增长以及结构调整新动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力量的建设

1.以外交手段打破舆论封锁,提高国际认可度

积极开展外交活动,达成政治互信,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提升话语权,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在世界经济发展陷入低谷时,中国经济增速依然可观,更多的国家希望探索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有能力为世界发展注入中国智慧,在无形之中提升国际话语权。此外,最大公约数,是提升话语权的另一途径。在集体主义的原则中,少数要服从多数。只要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多数意见的支持,从诸多不同之中,取相同的最大公约数,中国也就具备了话语权。就如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获得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事。中国文化产业要想借此走出去,也必须从古丝绸之路的文化渊源出发,在文化上得到沿途国家的支持,这样才能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提升话语权,站稳脚跟。

2.坚持“五通”,寻求共同发展

坚持“五通”,大力推动当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融通是基础,设施联通是保障,贸易畅通是关键,资金融通是重点,民心相通是平台。因地制宜,激发当地优秀企业发展活力,双方实力公司强强联合。双赢发展模式,是最受欢迎的。每一个国家都有当地的优势企业,也有本土的特色产业。中国文化产业走进这些国家,要用巧力,借势发展,不能用蛮力。对于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可以提供资金支持,以实力中国文化企业的投资合作来助推发展。对于缺少优秀文化产品的国家,则与本土优秀企业联合,以当地特有的优势资源为基础,携手打造新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例如,巴基斯坦的劳动力资源,阿拉伯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等。“一带一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沿途国家更是有诸多古迹与文物,在文物修复、文博设施建设等方面,双方都大有可为。再次,中国互联网企业世界领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为各国提供优秀的音乐、影视、游戏等文化产品,也可助推当地的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国家间企业的联合,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与好感。

3.“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文化传播

“古丝绸之路上的中华文化传播非常讲究策略,首先表现为注重对西域各国的观察、记录和比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更要汲取古代中国文化传播的经验,通过追踪所在国家的国情,不仅要搞清楚他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当下的状况,包括基本国情、风俗人情、法律制度等,为中国政府、走出去的企业和个人提供翔实的资料,以便决策。这就需要相关文化企业把脉市场需求,出版、引进当地学术著作、小说、影视作品等,为“知彼”奠定基础。

同时,把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书籍、电影、电视等翻译成当地文字,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行,以增进相互理解。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作品,如小说、电影等,讲好历史上与现代“一带一路”和传播中国文化有关的故事。针对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人,用当地语言开展精准传播。注重名人效应,利用流行文化代表,如在当地有影响的华人,传播中国文化。同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加强对话,淡化意识形态不同的影响。“跨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承认对方观念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对方身份的正当性,不要做是与非的绝对判断”,贴近生活、重视细节,避免“假大空”没有针对性的单向宣传,应关注参与其中的个人故事。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及门户网站等公共平台成为关注焦点,在这些新媒体影响下,每个参与“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个人、企业等主体都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载体,比如选取在少林寺学武术的人、研究敦煌文化的留学生等讲述他们在中国的感受,及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这种传播主体的选择,会使传播方式更快捷,更有利于不同文化的融合。

总之,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强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建设,推进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非常重要,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海尔(KARPATHIOTAKIPELAGIA).“一带一路”的真实含义[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2]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峰会全体与会代表.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倡议[J].中国科技产业,2015,(09):17.

第四篇:2018“北京一带一路文化之旅”走进巴基斯坦

2018“北京一带一路文化之旅”走进巴基斯坦

2018年2月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全巴基斯坦中国友好协会、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北京一带一路文化之旅”活动在伊斯兰堡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姚敬出席开幕式,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文化参赞兼巴基斯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游翼,巴基斯坦历史和文学遗产部联合秘书赛伊德?朱内德?阿克拉其,“北京一带一路文化之旅”代表团团长、北京西城区副区长李异和全巴基斯坦中国友好协会会长阿提亚?阿俞布?库图布分别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外交部、教育部、高教委及孔院等教育机构相关人员,中国留学生,全巴中友协、巴全国艺术委员会代表,中国文化中心合作伙伴等嘉宾150余人。

该活动由非遗手工艺制作与展示和“中国故事――2017图片展”两部分组成。内画鼻烟壶、传统药香制作技艺、彩塑彩绘脸谱、北京彩塑、京派剪纸、北京鬃人和葫芦烙画等七项极具北京特色的非遗项目惊艳登场。七位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展示吸引了大量在场观众,大家排起长龙体验交流。图片展不仅展示了2017年在中国发生的大事,还特别选取10幅“外国人眼中的北京”摄影比赛中巴基斯坦籍参赛者的获奖作品,以及反映北京城市建设成果和市民生活的精彩图片。

此次活动是北京市对外友协联合西城区政府继“东盟文化之旅”后,面向“一?б宦贰惫?家开展的文化交流项目。旨在通过人文交流,让世界人民了解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中外人民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第五篇:“一带一路”应文化与经贸并重

“一带一路”应文化与经贸并重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周六举行的2015博鳌亚洲论坛作主题演讲。在谈及“一带一路”战略时,他表示,这个战略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本届博鳌论坛恰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创始会员国申请截止日——3月31日前夕;同时国内外各方也在翘盼“一带一路”实施方案的公布。这是习近平第三次出席博鳌,他通过“主场外交”,告诉与会者,“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和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已在稳步推进。这是继2013年首提“一带一路”概念和亚投行后,中国再次展现主动设置“中国议题”的姿态。就在论坛开幕式结束后几个小时内,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通优先。这一文件虽然与此前预期的实施细则还有些差距,但它的公布也算是推动该战略向前迈了一步。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但这一战略的推进还需要“两条腿走路”,仅凭中国自己的热情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尊重别国意愿。可以预见,别国对这一战略在认识和接受上会有一个过程,而且它们的执行力也未必赶得上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尊重别国选择,不要给“一带一路”和亚投行赋予太多的政治含义。目前业内对“一带一路”的质疑声依然存在。诸如它面临众多挑战,包括新疆问题、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南海争端、阿富汗问题、中亚国家内部政治动荡等。还如中美俄三大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存在一定分歧以及缺乏基本共识,中国影响力提升将客观削弱美俄的影响力。但实际上,就在周六举行的开幕式上,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代表普京宣布,俄罗斯将加入中国倡导的亚投行。“一带一路”要真正落地,中国企业、地方政府是关键力量,要注重“五有”,即有内容、有品质、有品牌、有人气、有人才。有内容,即是要思考什么样的中国对丝路国家有吸引力。一是产品,二是思想。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的吸引力在于,它既包括中国产品,更包括中国理念及中华文明。今天,有很多省份一想到丝绸之路,还在丝绸、茶业、瓷器等“老三样”上做文章。显然,这样的思路需要更新,要超越“有什么卖什么”的阶段,要超越出售“历史古老、独一无二”稀缺资源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对方需要什么,我们就卖什么”,既卖中国产品,也卖中国价值、中国文化,通过消费中国产品上升到对中国的欣赏和认同。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了解中国的合作伙伴,要以“庖丁解牛”的态度去分析每一个国家。中国人往往把22个阿拉伯国家看作一个整体,把5个中亚国家看作一个整体,把10个东盟国家看作一个整体,据此制定整齐划一的政策。但“一带一路”要真正具有生命力,就要十分细致地去了解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群体对中国的具体期望、需求。战略的避讳是笼统和肤浅。有品质,即是要用真正的精品展现中国魅力。今天,很多省份在忙着争抢历史上谁是丝绸之路的真正起点,有的自称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有的自称丝绸之路的新起点,有的自称丝绸之路的黄金段,还有的自称丝绸之路的排头兵……首先,要慎用“桥头堡”、“排头兵”、“先锋队”、“主力军”等词汇定位。如“桥头堡”(bridgehead)是军事术语,它的本意是防御性的,即“说什么我也不能让你进来”,这个词汇翻译成外文,不具开放性、包容性,而且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其次,在全球化、互联网经济时代,关键不是叫什么,而是要有品质、有亮点,即本省份有哪些“不可替代”的错位竞争优势。例如,以广东阳江为例,作为中国的刀剪之乡,它可打造“中国版的双立人”,与德国开展刀剪产业合作;它有宋代沉船“南海一号”,可在文化上深度挖掘“海上敦煌”;它也可在青山绿水、蓝海鱼鲜、咸水温泉、风筝之乡的基础上,做好休闲游、健康游。中国的丝路城市要做精致资源,而不是大开大合。有品牌,即是要做百年老店,要展现“时间就是金钱”。为什么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国人却要跑到日本去买马桶盖?一是我们的很多产品缺乏品质,假冒伪劣产品太多;二是中国的产品没有品牌,没有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忠诚感和美誉度。中国企业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要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的尊重与信赖。德国奔驰诞生于1886年,宣传语是“我们不需要去编造一个动听的故事,从1886年我们就书写了历史”。可见“百年老店”的最大财富是时间积淀和信任积聚。因此,致力于“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要有国际视野,要有品牌意识,要做有文化的中国企业,要做有社会责任的中国企业。有人气,即是中国丝路城市要展示人情与乡愁。中国城镇化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土地面积增大的城镇化(解决土地问题),第二个阶段是人口数量增多的城镇化(解决户籍问题),第三个阶段是幸福指数增强的城镇化(解决归属与认同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要避免丝路城市开发出现规划失误等问题。有外国人说,中国有5000年历史,但怎么置身在中国的城市中,让人感觉不到5000年的历史要素,包括人的素质。久而久之,很多外国人以失望的心态离开中国城市,甚至居住在大城市的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也常常感受到冷漠和孤寂,城市没有人情就很难有人气。此外,要加强丝路国家与中国的人文交流,由此夯实民意和社会基础。要吸引更多丝路国家的年轻人来华留学,创造机会让他们深入中国社会。要注重留学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将工学、农学及医疗等学科划定为主要留学领域,创造归国留学生与当地中资企业接触与合作的机会。有人才,即丝路建设最缺乏的不是资金和项目,而是人才和思想。推动“一带一路”落地,特别要在智力支持上下功夫。从某种程度上看,海南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上海的发展离不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这些省份的淡定与远见是因为他们有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建议整合全国人才资源在南方省份建立海上丝路研究院,在西北省份建立陆上丝路研究院,同时配套建立智库产业园区,发挥对所需人才的孵化作用。当然高端人才的总量是有限的,因此要在共享人才上展开合作,而不是互挖墙角。此外,丝路基金、金砖国家银行、亚投行等多边平台的上马,意味着需要大量熟悉国际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了解多边惯例的国际型人才。总之,中国崛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事件,更应该是一个文化事件。古丝绸之路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一条经贸通道,更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今天中国的丝绸之路,对于全体中国人而言,不仅要带来产业升级、市场扩容,更要推动思路升级。有思路才有丝路。(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责任编辑邮箱:tao.feng@ftchinese.com)

下载冼夫人文化:打造“一带一路”文化纽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冼夫人文化:打造“一带一路”文化纽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带一路纪录片第三集 光明纽带解说词

    一带一路纪录片解说词 第三集 光明纽带 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区,这是个建在半山腰的女子小学,13岁的曼娜扎是这里五年级的学生,学校原来的校舍毁于2005年的一场地震,此后在这里重建......

    市委常委“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文化发源地高峰论坛发言稿

    市委常委“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文化发源地高峰论坛发言稿阳春三月,正是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我们相聚在美丽的xx,共商嫘祖故里、丝绸之路文化发源地发展大计,探讨如何......

    美育文化打造

    小学美育教育应重视美育文化的打造 合江县密溪乡中心小学校曾小平摘要:爱美是人的天性,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美育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从感受美开始,到学会欣赏美,再到创造美......

    打造执行力文化

    打造执行力文化 进入21世纪后,执行力将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执行力,无论战略蓝图......

    打造调解文化

    打造调解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 潜江市司法局 人民调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经验,与我国特定的文化背景相一致,有利于把讲理与讲法结合起来,对于化解社会矛盾、彻底解决纠纷具有......

    打造文化品牌

    打造学校文化品牌,走规范办学特色发展之路 以学校文化品牌建设为抓手,促进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工作有效提升,是我园新一阶段思考和实践的重心。2013年7月16日,我有幸参......

    打造文化强县

    建设“文化强县”的若干思考近年来,仪陇人抢抓机遇,负重拼搏,实现了新县城搬迁和两年大变化,同时也给仪陇未来的飞跃和繁荣创造了契机。为加快实现我县建设“文化强县”的目标,针......

    西安打造“一带一路”之构想(大全5篇)

    西安打造“一带一路”之构想 丁 晨 (西安外事学院 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 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西安发展“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