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
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与抢救
李晓东
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55个少数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含着极大的精神价值。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和抢救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思想文化交流、加强民族情感、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有利于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由于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自1984年全面开展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以来,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硕果累累,为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开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中指出:“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国务院在1984年转发《国家民委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请示》的通知中强调:“少数民族古籍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 作者单位:国家民委古籍整理办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些指示从宏观的高度指明了包括少数民族古籍在内的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古籍工作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同年,我国成立了首个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古籍的机构——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并下设办公室(1989年改为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人中编函[1989]55号),负责 “组织、协调、联络、指导”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由此,少数民族古籍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并取得相应成果,为形成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搜集、整理、出版、研究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 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开展情况
(一)少数民族古籍的定义及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是指中国55个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古代书册、典籍、文献、碑刻和口传古籍。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经济、文字、艺术、医学、法律、哲学、农技、宗教、历法、军事、政治、碑铭、拓片、文书、档案、方志、谱牒、民俗以及乡规民约和口传古籍等等。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分为两类:一是文字类,二是无文字类。有文字类的古籍包括:各种少数民族文字及少数民族古文字记载的文献典籍和历史文书;用汉文记载的有关中国少数民族资料的古代文献。无文字类的少数民族古籍主要是口碑古籍,指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以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具有历史和文学价值的各种史料,大多反映本民族的民族起源、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民族性格,主要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时间断限与汉文古籍一样以1911年为下限,但由于各民族的历史特点和古籍存世情况的差异,应不受1911年下限的限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有的民族古籍时间下限可以延伸到1949年。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主要特点包括:主要散藏在民间、边远民族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历朝历代都未大规模地进行过整理;文献和口传古籍资料内容丰富,数量巨大,浩如烟海;民族成份多;民族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多;流失现象严重;缺少相应的法律保证;部分宗教色彩浓厚。
(二)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主要成就 1.少数民族古籍工作首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和国家法规中得以确定 2005年5月,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进步表彰大会上,在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决定》的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把加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和出版工作作为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之后,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令第435号文件,即《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上级人民政府支持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支持对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整理、出版。”
上述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少数民族古籍工作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得以确定,就以政策和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在党的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责任。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少数民族古籍机构,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古籍人才的培养
1984年,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展开。根据中央精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逐步建立、健全并完善了少数民族古籍的机构设置。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百余个州、地、盟(含县)建立了相应的少数民族古籍机构,还有14个民族建立了省区协作组织。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从上到下逐步理顺了关系,扩大了信息交流范围,取得了工作上的主动权,从而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全面组织与宏观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少数民族古籍机构建立和不断完善、古籍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还有组织地吸引和带动一批社会和学术界的研究力量投身到少数民族古籍事业中来,努力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专业人才的培养,经常举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少数民族古籍培训。中央民族大学还设立了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本科班,为少数民族古籍队伍不断增添着新鲜血液,从而提高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整体水平。
3.制定规划,确定目标,确保了少数民族古籍事业有计划地稳步发展
自1986年,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就先后制订并实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 “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的四个五年计划,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局面全面铺开,并呈现分阶段、有计划、稳步发展的态势。
“七五”规划是在机构初建、白手起家的情况下制定的,针对抢救任务繁重、专业人员少、经费不稳定的情况,提出把“救书、救人、救学科”作为民族古籍工作的基本任务,把抢救、收集作为重点,力争在五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内,基本摸清少数民族古籍的品类、数量,为整理和出版奠定基础。同时努力保持全国重点项目总数和经费的基本平衡,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为整理出版准备了必要的后续力量。在计划部署上提出先抢救、收集,再编目,再整理和出版的步骤。此外,针对回、满、蒙古、藏、朝鲜、壮、彝、苗、白、瑶、侗、土家、畲等民族的古籍跨区域分布的特点,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有关省区开展有组织的合作,酝酿、研究、策划了一些较大的联合攻关项目,从而打开了省、区协作的大好局面。由此看出,“七五”规划加强基础建设的基本目标是符合实际的,计划安排也是妥当的。
“八五”规划以整理、翻译、出版为重点,以综合研究和适时宣传为辅,对收集任务重的一些省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各有侧重。“八五”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突出了“先整体,后局部”的思想,稳定、充实、调整、改善已有的总体方案,有领导、有步骤地适时扩大规划任务的内容和范围,加强实施对策;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各地专项经费基本列入了当地财政预算。
“九五”规划是按照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纲要》精神,结合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实际制定的。规划共落实国家项目37个。其中由国家民委组织牵头编纂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形成了国家民委民办(文宣)字[1997]114号文件这一跨世纪的民族文化重点项目。在国家民委党组领导下,组织京内外少数民族古籍专家学者,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历时两年多联合攻关,方告立项。
2000年,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组织制定了《“十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重点项目出版规划》,全国50个项目列入规划。同时,《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这一项目作为“十五”规划的重点内容被纳入到国家民委“十五”计划中。
上述四个五年规划虽然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总体原则是根据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并以抢救、整理为重点制定的。四个五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是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由于规划合理,目标明确,统筹兼顾,实施有力,故而效果明显,有效地推动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稳步发展。
目前,国家民委的“十一五”规划中的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也已经确立五个项目。
4.编纂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
200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中办发[2006]24号),在《纲要》的第七部分“民族文化保护”中确定了 “加强民族古籍和文物抢救工作,搜集、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编纂……《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这一国家级的民族文化项目。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这一项目的确立,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将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整理工作列入国家的五年发展规划。也是继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首次在中央文件和国家法规中确立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又一件大事。
编纂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是现阶段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20年来民族古籍工作取得成果的一次全面汇总。收录我国55个少数民族及古代民族文字的现存全部古籍目录和内容的提要,将真实反映出我国各少数民族现存古籍的全面情况。全套《提要》共60余卷,约110册,每册收书目约3000条,共收书目30余万种。
作为重点文化项目,该项目于1996年第二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上提出,1997年正式立项。国家民委1997年下发《关于印发〈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写纲要的通知》(民办(文宣)字[1997]114号),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03年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纂出版工作的通知》(民委发[2003]157号),对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全国28个省区均在全面落实并实施总目编写工作,成立了领导机构和编写小组,在人员培训、经费落实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2003年11月,《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首卷《纳西族卷》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在社会上和学术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标志着《总目提要》编纂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05年4月,《白族卷》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2006年7月,《裕固族卷》、《东乡族卷》、《保安族卷》出版。2007年2月,《撒拉族卷》、《土族卷》出版。《锡伯族卷》等近十个民族卷编纂工作已进入尾声,部分民族卷将进入审稿、审订、出版阶段。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它将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工作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件盛事。不仅对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其功在当代而惠泽千秋。
5.有力地推进了少数民族古籍事业的发展进程
按照中共中央1981年《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整理古籍,把祖国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的精神,国家民委于1983年在国务院古籍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北京香山首次召开了全国性的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座谈会。1984年国务院转发了《国家民委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请示》的通知。其后于1985年召开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1986年召开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出版规划会议、1993年召开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座谈会(分片)。上述会议对推进少数民族古籍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1996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在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史上更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这次会议上,国务委员兼原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同志作了《做好民族古籍工作,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的重要讲话,原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晋有同志作了《统一认识,整体推进,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古籍工作》的工作报告,领导的讲话和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性,确立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步入了新的里程。会议认为,少数民族古籍应纳入国家“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编纂一部全国性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的条件已经成熟。2003年11月,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这次会议全面总结交流了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整理、出版、研究和《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纂出版方面的经验。充分肯定了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成绩,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次会议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开展,标志着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年来,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通过组织召开的数百次省级古籍工作会议、相关民族古籍专家协作工作会议和业务工作会议,有力地保障了少数民族古籍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6.跨省区少数民族古籍协作工作全面展开
众所周知,加强各地少数民族古籍“组织、联络、指导、协调”工作,尤其是协作工作,已成为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民族为单位跨界的多省区古籍协作小组,日益成为开展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目前,全国已建立起14个民族的古籍协作小组,形成了一省牵头,有关省区在共同项目上统筹安排、共同运作、整合资源、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7.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工作成绩显著 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年来,我们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古籍,配合有关部门对一些因年深日久或纸质脆变、虫蚀蠹蛀的少数民族古籍进行了保存技术处理,部分地方还花大气力改善了收藏条件,严格了管理。就收集品类而言,从结绳记事、说唱口碑到碑铭、石刻,从贝叶经文、竹木简策、丝帛素书到活页函本、线装典籍;从经、史、文、哲到天文、地理、医药、佛藏、工艺、美术;从契丹文、女真文、吐蕃文、西夏文、和田文、察哈台文到我国现行的各民族文字古籍,品种繁多,包罗万象。收集到的民族古籍版本极为珍贵,有刻本、印本、抄本、写本,还有更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的孤本、珍本和善本。
在整理研究少数民族古籍的具体工作过程中,我们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在抢救挖掘少数民族古籍的同时,择优整理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精品少数民族古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抢救、整理散藏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古籍 约百万种(部、件、册)(不含馆藏及寺院藏书),其中包括许多珍贵的孤本、珍本和善本,并公开出版了5000余种。
在所出版的少数民族古籍中,数百种少数民族古籍获得了诸如国家图书奖等奖项,云南省出版的《纳西东巴古籍艺术全集》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遗产;四川省出版的《显密文库》、《德格印经院藏传木刻版画集》等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等;四川巴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集成》获得国家有关图书奖项;西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西藏通史》获得国内最高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广西民族古籍办出版的《布洛陀经诗译注》获广西第二届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和广西民间文学作品二等奖;内蒙古古籍办出版的《四部医典》获得国家卫生部二等奖、《江格尔》获8省区蒙文图书奖;宁夏的《清真指南》、《正教真诠》、《西夏纪》等5部图书获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奖;甘肃省《安多政教史》等7部书籍分别获得15省市(区)图书出版金质奖等;中央民族大学古籍办整理出版的《西域同文志》等9部民族古籍被评选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中华古籍节”。
纵观研究、整理、出版的这些少数民族古籍,均具有坚实的功力和精彩的创见,蕴含着各类知识和巨大的信息量,其民族特色浓厚,版本珍贵,极具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反映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和出版的综合实力,集中体现了当代出版少数民族古籍的专业层次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表明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研究体系已初步形成。
四 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
我们在工作中感觉到,各地民族古籍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地方领导重视不够、部分跨省区项目协调协作工作难度较大,当前民族古籍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救人、救书、救学科”的“三救”任务十分艰巨
如“三救”中的“救人”问题:纳西族的东巴、彝族的毕摩等民间知识分子,有的年世过高尚无传人,有的年迈谢世时将古籍带走,因而后继乏人现象极为严重,救人及培养人才已成为民族古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由于缺少过硬的抢救、搜集手段,少数民族古籍在民间的毁坏和流失也相当严重。
(二)由于少数民族古籍具有其特殊性所导致的抢救保护工作的异常困难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古籍留存方式各不相同,尤其是有大量的无文字民族口碑古籍(非物质文化),使抢救任务十分繁重。同时由于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相互依存关系,又加大了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与保护的难度。
(三)少数民族古籍事业人才匮乏日益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少数民族古籍专业人才目前只有千余人。如,满族历史悠久,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满文古籍,但由于精通满文并能整理翻译满族古籍人才寥寥无几,导致大量珍贵古籍,特别是成千上万件珍贵的满文老档只能是束之高阁。类似的当然不仅仅是满文古籍。面对民族古籍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政府不断给予重视,我们也在不断努力,但仍解决不了燃眉之急。
(四)经费严重短缺
经费短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态势,都直接影响着全国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的进度,大大加剧了民族古籍工作的难度。
五 “十一五”的发展思路
少数民族事业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三大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作为少数民族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贯彻落实民族平等政策的体现,是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对增进各民族的相互交流和了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十一五”期间,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抢救、整理我国少数民族古籍的有关论述和指示精神,为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为建设和推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与此同时,在逐步完善和实施有利于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又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管理模式和运作形式。在 确保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探索合理利用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的多种形式。逐步建立国家保护为主,动员有关各级政府、研究机构、社会力量等积极参与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的新体制。根据国家民委有关要求,确立了“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古籍的重大项目。
(一)以抢救为主,继续做好全国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
(二)完成《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的编纂出版工作
编纂《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是现阶段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对20年来民族古籍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取得成果的一次全面汇总,它将展示我国各少数民族古籍的丰富宝藏。“十一五”期间,将完成余下各民族卷的编纂出版任务。
(三)建立民族古籍学科
为了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古籍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医药、旅游等领域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为了延续、传承民族古籍的功能,建立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学科,并将其纳入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是非常必要和急需的。
为切实建立和推进“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学”的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来带动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将在组织专家进行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就开展“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提出其设想和工作计划。争取在民族学一级学科下,增设“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学”二级学科(专业代码030406)。这一设想对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保护、研究与利用,对这方面专门人才的培养,对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以及探索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学学科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完善民族古籍的管理体系
加强协作,密切合作,形成合力。认真实施组织、联络、指导、协调全国各省区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认真组织跨省区民族古籍协作小组;加强同各地各级政府的协作、加强对社会力量民族古籍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使这项工作获得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形成合力,构建 10 民族古籍的管理体系。
加强人才的培训和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采取培训、考察、专题讲座、学术交流、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提高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专业人才和民族古籍工作干部的研究水平、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加快民族古籍人才的培养,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全国民族系统和有关部门中形成一支能够完全胜任民族古籍工作、具有较好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工作队伍。
(五)建立民族古籍信息数据化工程
建立少数民族古籍信息数据化工程——国际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目录数据库协作中心,是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古籍文化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从而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少数民族古籍信息资源,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推进民族古籍管理信息化进程。
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立民族古籍信息数据化工程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实现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这对保护、整理和利用这些独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六)制定民族古籍保护法
建立和完善民族古籍各项保护法规体制,制定《民族古籍保护法》,做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对调整民族古籍保护与大规模经济建设关系的法规进行调研论证。
(七)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办发[2007]6号文件精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古籍工作高度重视的重要体现,同时文件也对民族古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全面保护与发展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要决策。
今天,在新世纪、新阶段,要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发展促进步,尽快制定和完善更加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建立健全民族古籍工作机制,人才培训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古籍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把抢救保护、整理出版少数民族古籍真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古籍工作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民居民俗民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各具特色的写法
——读文化随笔有感 民居 民俗 民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单元里它们是季羡林笔下的小胡
同,是林海音笔下的老北京的生活琐事,又是老舍笔下的纯洁,活泼 鲜明的趵突泉。文化随笔这个单元,无论是《我爱北京的小胡同》还是《在胡同长大》亦或是《趵突泉的欣赏》都给了我大量学习的地方。语言艺术,写法结构和深沉涵义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三个方面。
这三篇文章的语言艺术都有十分鲜明的特征,读完后在惊叹之余便细细品味着三个句子:
第一个句“夜里回到公寓小屋中,还要忍受臭虫的围攻,特别可怕的是那些臭虫的空降部队,防不胜防。”
第二句“他为什么半捂着耳朵,是为了当喊出去的时候,也可以收听自己的叫喊声是否够味儿吧?”
第三句“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声‘呦’要拉长几分钟,猛听颇像是产科医院的病室传出来的。”
这三句话分别选自三篇文章,虽然出自不同作家之手,字里行间却都表现出文笔的幽默语言通俗流畅的风格。纵观这三篇文章,类似的幽默之笔随处可见。这样的语言不仅能很好的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而且能使文章通俗易懂,勾起读者的更大兴趣。在写作中如果我们能借鉴这样的写法,那也能使文章增色。除此之外,这三篇文章的语言艺术还别有风味,无论是从修辞还是句式的使用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这样一句话:“里面重楼复阁,回廊盘旋,院落错落,花园重叠,一个陌生人走进去,必然是如入迷宫,不辨东西。”这句话不仅在用词上符合了胡同的特点,在句式上它长短句相结合,这样在书面上也勾勒出胡同重叠错落的独特之处。又如说这句“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鲜明,永远那么活泼,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排比,拟人,反复,象征四种写法精炼的集中到这么短小精美的一句话,给读者以语言的美的享受,这难道不是我们写作的范例吗?
同样,在写法结构上这三篇也富有新意。读了文章你就会发现三位作者都描写了很多细节,如:小花摊的花香,胡同的叫卖声,市场中的讨价还价。正是这些细节的描写,是文章内容更贴切生活,也更贴切于那时的社会景象,让我们读后能感到亲切而非遥不可及。在结构上拿《趵突泉的欣赏》为例,这篇文章有十分明显的前后对比,第三段与第四段之间看似缺少过渡,很突兀,实际上是为了增加对比的效果。拿泉与人相比表现出老舍对当时灰色现状的强烈不满,对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文化心态的深刻思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方法。
从深沉含义角度,《我爱北京的小胡同》中体现出来的是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胡同里长大》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两篇文章都是在写胡同却以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不同的效果,在选取写作角度时,这两篇文章是值得我们参考的。第三篇《趵突泉的欣赏》就有着深刻的文化批评意识。
这三篇都是佳作,读完之后我发现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在这里就讲这么一些。高一(14)班钟威
第三篇: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恩”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舍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 不染。这种人格,经 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永葆本色。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决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汪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 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囹固,决不屈服,视死如归。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厘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4分)
21.请分析选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4分)
2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2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A.《诗经》中,智者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运用文学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B.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所有人物的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C.选文中“面对强敌,精忠报国”“身陷圈圄,视死如归”是中华民族意志的体现。D.选文最后段号召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肩负起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使命。24.请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结合其作品一言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为选文第③段补~据:(4分)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砰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备选人物杜甫范仲淹辛弃疾
20.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21.第②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第④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 民族意志的锻造上。两段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调换。(第②段和第④段的内容与第①段中“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的句子相对应。)
22.举例论证,具体地论证了“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 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的观点。23.B 24.答案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
第四篇:大学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社会,大学肩负着重要使命;建设和谐校园,应该是高等教育探讨的重要问题。建设和谐的校园,主要是建立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是大学的主体,没有大学生的学校就不能称之为大学,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随着我国招生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综合素质有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犯罪率上升,自杀率上升,考试作弊现象增多等趋势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的学生自身需要出现偏斜,单纯为了追求享乐而违法违纪,一旦经济“吃紧”,向家里伸手难以满足时,便产生盗窃的动机;有的是为了满足报复,打架斗殴、伤害他人等;有的为了寻求刺激,往往会迎合那些情调低下的东西或满足自我畸形的求新求奇的心理。有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中不能脚踏实地工作,缺乏实干精神;有的大学生缺乏团队精神,以个人为核心的自我意识显现的比较突出;有的大学生对社会和单位索取的较多。总的说,有些大学生名不符实,与社会的期望值反差较大,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建设和谐校园首要任务
思想素质制约着人对社会的作用以及自身价值的大小。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思想建设和思想引导将在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设和谐校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也越来越重要。
设和学校德育工作,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出发,教育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具体要求,在高校大学生中经常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并把此项活动与师德教风建设和“勤俭自强”创建文明校园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动员、典型教育、自我反思、检查督导,大力提高师生自身素质,促进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上台阶。
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和谐校园中心内容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根本所在,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建设和谐校园的中心内容。不仅需要从正面对全体大学生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还要从反面对迷恋网络游戏、高消费、迷信、愚昧、伪科学等活动进行揭露和打击,消除其对人们心灵上的毒害。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实质上是一场两种世界观的激烈搏斗和较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文化素质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人的整体素质状况,通过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通过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传承优秀的校园文化,吸收有益中西方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使毕业的大学生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播者,这样的大学校园才是真正的和谐校园。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做好必要知识储备。60分万岁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专业知识包括专业课程、计算机、外语知识、哲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实践以及就业等知识储备。此外良好的语言表达、文字综合、组织协调、艺术审美等多种知识和能力,这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建设和谐校园潜在因素
具备通达应变的本领及科学的思维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地应对新困难并使自己走出困境的高层次素质要求。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建设和谐校园,就必须培养大学生要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将来走向社会,才能应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创新精神还包括提高大学生智慧素质。智慧素质是指人们能够对客观现实做出高速特效的应对能力总和,以人的悟性和创造性为特征、表现为高度机敏灵活的特殊个体特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智慧素质才能较好地对问题做出判断,它是存在于大学生本身特有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内在创造力。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建设和谐校园重要途径
大学生只有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社会作用。所以,搞好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使所学的知识能真正有所用。另一方面大学生要了解社会,了解人才市场动态和不同单位用人需求及要求。还要具有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既是人谋生也是创业的条件和工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素质日益成为成功大学生的事业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加强大学生的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能熟练程度,成为安置就业、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突出问题。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对社会和将来做出反应和处理,才能适应富有挑战性和压力的社会生活环境。
加强校园文明行为管理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
学生们能更好地学习、生活,需要一个优美和谐、秩序井然的环境。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理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建设美好校园而做出我们自己的一份贡献。为此,学校学生处、校团委、学生会应向全校的同学们发出“建设和谐校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倡议,切之弊病,正身立己,不断提高素质文明,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大学生扫除不良行为习惯的关键在于自身思想上的认识与重视。只要同学们有恒心、有毅力,就没有攻不破的难关;只要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发扬优点,正视缺点,并且敢于改正缺点”、“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就一定能引领大学校园新风貌,扫除“丑陋”、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德才”和谐发展的人,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实行校园管理民主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实现校园管理民主化应该进一步扩大民主实现渠道,妥善高效解决学生所反映的民主问题。建立健全高校民主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校内民主只重思想不重内涵的问题。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意义在于民主的教育与实践,单向式的教导民主的概念是苍白的。让学生参与校园管理,通过认识校园内部管理中的诸多不足,客观考量学校的民主管理程度,将会有利于高校民主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深化民主思想的真正内涵。进一步培育和开拓学生民主思维,通过各种积极地民主管理作风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管理中来。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进一步开拓民主思维的主要方式。而民主的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应尤其运用民主的管理作风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对于民主的理解,尝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管理,激发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兴趣。实现校园管理民主化应进一步将高校民主具体化,使大学生民主权利在学校的全面落实成为可能。要做好校务公开工作,除了要健全高校民主管理体制外,更需要着重落实大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学校领导应真正树立民主开放的观念,准确、全面、及时地公开校务信息,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保障学生有序、平等地行使参与学校管理和政策方针的制定,通过监督,使权力的运行过程公开、透明,让学校实施的管理行为置于广大学生的监督之下。
总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就会加快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使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成为真正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是生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作为共同的受教育者,他们首先有着很多共同的利益关系。但由于学生的思想状况十分复杂,所以彼此间的矛盾时常引发。这既严重伤害学生间的感情,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悖于和谐校园的生成。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扬互助互爱的精神,共同战胜困难,圆满完成学业。作为学生自身要珍惜同学间的友情,遇事要多方面的考虑,尤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问题的来由。同学间一旦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一定要先检讨自己,后宽容别人。这样,构建和谐校园的愿望就会实现。
第六,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主要矛盾是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和影响与学生能否接受这种教育和影响的矛盾。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又一关键。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国大学生是很重感情的。以情感为基础,沟通师生间的思想,适应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苏联教育家马里延科说:“每个学生都可能发展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每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不同的,这是由他们所处环境中的种种关系决定的。”具体来说,就是需要一种心理相融的新型师生关系。心理相融使得教师的思想、言行更深刻地在学生心灵上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苏联的另一位教育家加里宁也曾讲过,优秀品德的培养不能“借助漂亮的说教或空洞的鼓动性的喊叫,它们只能以同志间的交往为基础,在日常的看不见的影响下,在整个生活过程中深深地被灌输到意识中去。”这两位教育家都强调了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师生关系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所应关注的重要内容
五、大力强化爱校意识
所谓和谐,不仅表现为人与人的和谐,也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构建和谐校园的问题上,具体体现为广大师生员工爱校意识的强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以及所有的教学设备。前者属于人工自然环境的范畴,它可以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刚性的条件措施,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爱护它,而不应随意地践踏与毁坏。后者是学校这一组织实现其组织目标所应具备的物质条件,同样需要人们珍视,倘若校园内到处出现损坏教学设备的行为现象,这怎能与和谐校园联系在一起呢?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望广大师生员工,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求真务实,为使我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迈出新步伐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与教育环境之间、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的协调和谐,都有赖于大学生校园文明程度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群体面对的道德生活环境是相同的,不同的价值观、境界只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具备比较高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意志水平和心理品质;比较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愿意提高自己的道德人格水平,具有进行道德选择、自制和自我修养的能力;他们有强烈的上进心,对外界事物有高度的敏感性,有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有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责任心。大学生在追求崇高理想、陶冶高尚情操、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中,会得到一种自我肯定和超越现实的满足感,并最终达到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目的。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意识、理解力、判断力、意志力都较同龄人深刻成熟,在各种诱惑、多元价值取向的相对主义道德环境中,可能有过困惑,但完全有能力并且应该作出自我意志抉择,保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既不能把责任归咎于外部环境,开脱自己;又不能步人后尘,丧失自我。由于大学生主体的特殊性,在构建和谐校园活动中,应该强调大学生主体加强理论学习,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自身不文明言行,充当构建和谐校园的主力军。大学生应该明确构建和谐校园须始于自我,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要严谨,文明和谐校园,文明的举止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而这点滴小事却关怀我们的未来
思想道德素质
反馈的信息看,很多用人单位选人重才更重德, 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政治思想素质较高,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奉献精神的毕业生成了首选目标。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等方面。(1)较高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不仅表现在政治立场、观念方面的远见和洞察力,还表现为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对国家宏观政策的预测把握能力及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2)事业心和责任感。许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要求上强调要有事业心、责任感,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希望并要求毕业生把选择的工作当作长期追求、投入的事业,要与单位同甘苦,共患难,荣辱与共,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职业和临时落脚点。惟有敬业的大学生才能积极进取、胸怀大志,才能开发蕴藏在自己身上潜在的创造性,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这是创业者应有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坎坷,这就需要毕业生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干才,能踏踏实实工作,有吃苦精神,而不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2.科学文化素质
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识的今天,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贮备。现代社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愈来愈多,对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愈来愈多,不仅要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要求从业者的知识程度高、内容新、实用性强。(2)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要做到围绕自己选择的就业目标,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组合、恰当调配、形成知识系统。(3)要有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4)要有创新能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更是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当前,在社会就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大学生一味地指望找到一个理想的就业位置已不太现实,社会迫切需要有一大批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学识自主创业,也为他人创造出更多的就业位置。有不少大学已开始意识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科技创业。
3.身体、心理素质
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已成为人才竞争的物质资本。人们普遍认为德、才、学、识、体是人才的内在因素,而体是最基本的东西,是成长、成才的物质基础。同时, 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多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激烈的竞争、物质生活的悬殊,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不协调等,无不冲击青年学生的心灵,引起了部分学生认知失调、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这都影响了毕业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也不利于就业求职。因而大学生必须加强心性修养,提高心理素质,要能正确评价自我,胸襟开阔、豁达大度、积极乐观;要正确对待挫折,克服期望值过高的心理,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要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心理调试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
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高素质人才必然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这里所说的专业基础是全面的,全面的专业基础应是指融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于一体的广博的学科基础知识,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融会贯通的综合知识结构,才能透彻地研究高深学问,这本身就是一种素质。精神是素质的内在本质。大学生的专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必须遵循政治和道德的规范,没有政治和道德的专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是社会和人所处的群体不能容许的。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坚定的政治目标可以激发人无穷的奋斗精神,无私奉献是精神的最高形式。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素质高必能力强,在一定意义上讲,能力是衡量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一个人的才能与从事的活动的关系表现在,如果人的才能与活动要求相符,并具有较高水平的,从事某种活动时就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反之,才疏学浅、能力较差的人,做事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事倍功半。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吸收,但决不是知识的堆砌,而在于知识的运用。
大学生在培养自身综合素质过程中可以从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入手:(1)充分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在内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2)完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步入社会,能像一个社会活动家一样,正确、有效在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3)初具组织管理能力。要求大学生必须能从全局的角度加以协调处理好工作中涉及日常的行政、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千头万绪、具体繁杂的工作中有条不紊,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4)做出正确决断的能力。良好的决断能力可以实现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最佳选择。(5)沉着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及策划能力。大学生要有耐心、有毅力、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做到急而能安、缓而不缀,既忍让又不失原则,沉着冷静、灵活应变地处理问题;适应能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要求大学生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认同,甚至同流合污。适应要同发展结合起来,要同改造联系起来;实际操作能力是人的智力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借,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作用的发挥;策划能力要求大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抓住有利时机,把握有效空间,筹办和开展形式各异的介绍宣传和业务活动,使工作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6)锻炼自控能力。遇到不顺的事能否压下心头的怒气,冷静处理,是对大学生素质高低的一种考验, 避免因小事而引起大错,导致工作的失误。素质发展的创新性要求,是当代人才素质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核心要素。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立足于现实的必备素质。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强烈的好奇心,细致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超前的预测力,大胆设想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发展的个性化要求,是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人的个性张扬,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当代大学生强化自我竞争意识,并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性特点,努力挖掘个人潜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和发展个人素质。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他求职择业的层次与自由度。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靠毕业前的突击武装能解决的。它要求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在整个大学期间,按高要求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择业竞争中的强手
第五篇:学习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一个人能力素质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能否锲而不舍地坚持学习。荀子认为学习永无止境,只有生命完结了,学习才能停止。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贯主张“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用到老”。***同志渊博的学识、过人的智慧,与他一生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是相伴始终的一个过程。1994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又进一步强调“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学习能力成为社会、单位和个人的核心能力。
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保鲜期”越来越短。人才学上的“蓄电池理论”告诉我们,一块高能电池的蓄电量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进行周期性充电,才能可持续地释放能量。那种一次性“充电”即可受用终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以后40年工作之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至5~22岁;而进入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则要求把12年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教育。因此,每个人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与时俱进,胜任本职工作。
多组织一些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团体活动,这个青春期的 孩子通常好表现,希望得到肯定和个人价值的承认,多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和认可,自信就来了。
多给学生“自留地”,让其自由“播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多给学生自主时间”的思考孙自强
【摘要】随着人们对教育理念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更新,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走在信息技术前沿的“弄潮儿”,如何把掌握的先进的知识在课堂中发挥至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自主才能创新,自主才有发展,我想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是否能多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自留地”里自由地播种、耕耘、探索和收获,真正认识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学好本课程的意识,才能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关键词】 自留地播种提问思考操作
“自留地” 汉语词典意思是实行农业合作化时,留给农民个人“经营”的小块土地,农产品归个人所有。现将这词引用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较为形象,浅显易懂。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自留地”,是指教师在整堂课的安排设计上,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在这块“自留地”里,学生可以亲身去感受整个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由地去“播种”,去收获课堂中的学习成果,亲历课堂学习的快乐。
一、课堂教学,多留点“提问”的空地给学生
古人曾说:学贵有疑,有疑则进矣。在学习中,思维和创造往往从“疑”开始,疑乃源头活水,有疑才有问。在长期的教学中,我发现确实有不少学生在产生问题后都希望将 “疑”尽快得到解决,消灭在萌芽状态。但由于课堂上的种种因素,使得许多学生都不能如愿。每当
看到某些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展现想提问的举动,如:高高举手、大声叫喊、跟旁边学生切切私语等,他们得到的总是当头“一棒”,我们的教师总以课堂时间有限或者遵守课堂纪律为由,一笔抹杀了学生想问的欲望,久而久之,学生以无疑问为荣,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形成了敢想而不敢问的“心病”。
而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保护好学生质疑好问的天性,要鼓励学生好问、敢于否定、敢于争辨,不给学生“是”或“否”的答案,而是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民主、宽松的氛围,留够一定的时空,引导学生大胆提问,在问题探讨中擦出课堂精彩的“火花”。课堂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聆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投以赞许的目光,使学生有种亲切的感觉,让学生的提问成为朋友之间的诉说,没有压力,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此在课堂上,可提一些这样的问题:学了这些知识,你还有什么困惑?对于这位同学的回答,你还有什么疑问?通过交流探究,你又发现了哪些问题?通过网络学习,你还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同时,为了能让学生大胆提问,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激发他们提问的欲望,如:出示一件学生作品,老师做主持人,创作者做回答者,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的作品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又多又好?谁的问题能考倒老师和这位同学?……
如:我在教《邮件传祝福》这一课时,就感受到给学生自由提问的空间所带来的效果。这一课是小学信息新课程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飞鸽传书中的一课,学习本课的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浏览器的操作方法;了解电子邮件与E-Mail地址;初步掌握在线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这节课的第二部分将邮件同时抄送给几个好友。由于礼物(贺卡)是相同的,所以我是这样教学的:(教师演示方法)
1、确定第一个收件人的邮箱地址
2、在抄送栏中,添加我们还需要一起发送的另一个同学的邮箱,注意,在抄送的时候,每两个抄送的电子邮件地址之间要用“,”号隔开
3、添加这封信的主题——来快乐祝福
4、添加信件内容
5、点击发送按钮发送
发完后,许多学生惊呆了许久,教室里顿时没有刚才的热闹,同时带给了学生许多疑问……。如果当时我这样做:同学们,我演示完毕了,请大家自己操作吧。那么这堂课必定会显得平淡,学生学得没滋没味的。而我没有,相反给了学生一定的提问时间,并记录下问题,进行解答,当时课堂绽放光彩。下面是几位学生提出的问题:
生1:一封信能同时发送的这两个学生,他们能收到这礼物吗?收到的会不会是一人半封内容呢?(我猜测可能是跟现实的信件在比)
生2:假如这两位学生的电脑现在正关机呢,能收到吗?
生3:如果抄送的电子邮件地址之间没用“,”号隔开,会怎么样呢?
生4:我能在发信的同时,带点“包裹(图片)”,能飞得动吗?能安全送到目的地吗?……
有些问题其实提得相当好,既带有学生的天真,又不乏课堂学生的深思,与本课的重难点不谋而合。只不过它的提出换了一个角度,至于如何解决,还是让学生自行实践吧,通过小组合作验证完成,让学生在问题任务的驱动下尝到了甜头,体现出了学生问题的价值,这样有助于课堂知识的内化,同时又增添了课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课堂教学,多留点“思考”的空地给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坐在离老师较远的)躲在显示器的后面,无所事事,不去思考老师和其他学生的观点和方法,只能长时间当观众,看其他学生和老师“表演”。
说实在的,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但已经产生了,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外,更多的是我们老师自身教学方式的问题。许多老师在课堂上,只一味地“扶”着我们的学生走,怕他们“摔倒”,怕他们这个不知道那个不晓得,秉着“辛苦我一人,幸福我学生”的思想,一路侃侃而谈,学生底下一路泛泛而看,长期的“坚持”,导致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背道而驰。其实我们的学生是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观点。但由于知识的局限,需要对断续的思维进行整理、疏导和组织,需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思维趋于连贯、清楚、完整,才能顺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进而在交流中促进学生知识的提升。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地,让学生认真积极地思考,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使每位学生都能自己动脑思考。
在教五年级上册《精彩照片剪辑》这一节课时,由于这节课的知识目标:知道可用Acdsee处理照片;能力目标:学会用Acdsee裁剪、翻转图片,学会用Acdsee剪切、复制图片。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着力要在一张照片中把这些知识结合进去。我准备了一张相同的风景照片、一张学生站着的照片、一盆花的照片和一张合成照片(上面三张照片的合成)。课一开始,我请学生欣赏了这四张照片,并请学生回答了照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我请学生思考了几个问题:
1.我是怎样把这个学生、三盆花移到这风景照片上来的?
2.我为什么能够把一盆花变成三盆花的?
3.我为什么能够把一盆花倾斜45度?
4.利用这些素材,你能合成一张比老师还漂亮的照片吗?
带着这些问题,结合课本,学生们忙开了,有的翻课本,有的寻找Acdsee软件中的编辑器,有的在找软件中的工具等,都在思考这4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思考,学生举起的小手越来越多了,问题也一个一个被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也随着学生回答告白于众。有的学生还真的能制出很多漂亮的合成照片来,学生也体会到思考后的喜悦。
三、课堂教学,多留点“操作”的空地给学生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在信息技术课程实际教学中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努力实践。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除了教师、学生、教材之外,还应该包含教学媒体――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除了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外,更要注重动手操作,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达到一节课的技术目标。如果光是纸上谈兵,那么日积月累,犹如空中楼阁,最后必定一无所获,因此我们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还要“授之以渔”,切实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如:在学习《可爱的鼠标》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查查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星期几” 和“2010年自己的生日是星期几”,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双击并正确理解和使用双击,同时本知识点能够得到很好的掌握,让学生学在快乐中。在教学中,我吸取了上节课(第一课)《与新朋友见面》教学中的教训:单纯老师讲。而采用学生操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查自己生日是星期几,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很快找到了电脑日期和时间,并顺利地完成了查找任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了学生学习电脑的自主探索操作的习惯。同样,在教学第二个环节“图标排排座”时,也是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操作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劳动成果,同时很快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的时间,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直观的操作,让学生在操控电脑的过程中,展示思维的过程,促进书面知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为了学生正真地参与操作,教师应该激发学生主动操作的欲望,并为其提供足够的时间,使学生充分地开展操作活动。在操作时,我们一定要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他们多
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
为了学生,我们的信息技术课课堂,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多为学生留下“自留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到快乐,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使我门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的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