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明珠实验学校课程基地建设汇报材料(正式稿)

时间:2019-05-13 12:0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泰州市明珠实验学校课程基地建设汇报材料(正式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泰州市明珠实验学校课程基地建设汇报材料(正式稿)》。

第一篇:泰州市明珠实验学校课程基地建设汇报材料(正式稿)

泰州市明珠实验学校

“地理泰州·三水文化”课程基地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上午好!

我校申报的《地理泰州·三水文化》课程基地建设被列入江苏省薄弱初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在泰州市文明办、团市委、文联、泰州报业集团和泰州学院等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在结对支援学校的倾力帮扶之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规划、论证、设计和建设,课程基地初具规模,各项前期活动顺利开展,课程基地的作用日趋显现。现在将我校课程建设的背景、内涵以及基础建设等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校长汇报如下:

一、课程情况简介

㈠《地理泰州·三水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确立的背景

我校地处泰州主城区的城郊结合部,由于诸多的原因,生源流失严重,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需要找到合适的载体。我们抓住省提升薄弱学校建设工程契机,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建设《地理泰州·三水文化》课程基地,目的在于以此为突破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泰州古称海陵,处于长江尾闾、淮河下游、大海之滨。长江上游泥沙的下泄、淤涨,淮水汛期漫溢带来的浮土、有机质的沉淀、冲积,大海的潮汐相拥、推托,使泰州大地逐渐增高,浮出于三水之间。

几千年来,自然的赋予和泰州人民为创造良好水环境而作出的奋斗,形成了泰州独特的水文化。

课程基地建设探究内容涵盖了以下四个方面: 1.河荡文化

水利文化:泰州“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双水绕城,水城一体”,街河并行,城市特色文化明显。

城河文化:泰州城外的护城河,是抗击金兵的产物。新世纪以来,城河两岸重建望海楼、文会堂、清风阁、桃园等,修建了古城墙,新辟了三水湾,使城河成为国家4A级景区,被誉为全国城河治理的经典样板。

湿地文化:麋鹿、红粟、淮盐,都产生于江、淮、海这个特定的环境,垛田则是因地制宜的创造。如今,溱湖湿地、垛田菜花、水上森林等都是精彩的水乡风光。

遗址文化:泰州发现单塘河新石器遗址、天目山商周时期的古城遗址,为良渚文化去向的研究找到实物佐证;南荡临时性居住遗址,揭示了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迁徙的轨迹;最近又发现蒋庄大型良渚中晚期遗址„„

泰州的桥,几乎每桥必有一典,桥文化因水而得。2.盐税文化

淮盐文化:黄海西岸的泰州,拥有广阔海滩生长的大量芦苇柴草可供煮盐,所以是临海煮盐的最佳地点。

漕运文化:西汉初年,吴王刘濞开挖了运盐河,明永乐二年开挖了泰州通往东台连接淮南盐场的泰东河。

盐税文化:从唐朝开始泰州是全国十大盐税征集地之一。明朝洪武年间,泰州两淮都转盐运司是全国六个运司中最大的一个。

盐商文化:泰州的盐商大多是晋商、陕商和徽商,他们的活动在泰州

的戏曲文化、庭院文化、饮食文化、起居文化等中都有呈现。

3.教育文化

泰州的文化在观念上体现了 “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类型呈现出平民倾向。宋代教育家胡瑗坚持“安民之道”,成为一代宗师;范仲淹在这里率民筑堤,形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明代思想家王艮在这里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是泰州学派的核心;清代思想家魏源在这里著作《海国图志》百卷,促进了整个东方的思想解放„„

4.红色文化

泰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大革命时期共产党员沈毅发动“五一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姜堰大地上最先建立起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泰州为新四军东进的桥头阵地,黄桥决战威震华中;国内战争初期苏中战役首战告捷;人民海军建军于泰州白马„„

目前,研究泰州水文化的机构多,成果也多,但是适合青少年参与探索,体验感悟,学习传承的文化活动、文化产品不多,我们希望通过《地理泰州·三水文化》课程基地建设,弘扬泰州特色文化,借助基地建设过程,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让老师充分参与进来,实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于对地方历史文化学习和传承。

㈡《地理泰州·三水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的效能

1.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在工作坊的学习、生活、活动,让他们感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

多,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亲身体验感悟到获取知识的过程是有趣的、生动活泼的,学习,获取的知识更有趣、牢靠。

2.真正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

现在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就是获取分数,考上好学校,大部分是在被动学习,要我学。通过泰州历史文化课程基地的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学生天赋潜能,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3.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工作坊成员的宣传、实地考察、走访以及老师的讲座,开展的各项比赛、征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述、沟通、组织协调等综合实践能力。

4.正向储蓄学生爱家爱国情愫。

学习传承泰州历史文化,是落实泰州市委提出的建设“三个名城”即:医药名城、文化名城、生态名城建设的需要。尤其,我们医药高新区的教育,更要发挥地域优势,为“三个名城”建设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5.推动转变教师教的模式。

变满堂灌为探究性学习,变一言堂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生态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地理泰州·三水文化》基地建设为契机,让教师和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四个工作坊的活动中去。如:发动全体教师利用课余,收集、研读泰州的历史、地理、文化等资料,撰写随笔、随感。带领学生游览泰州

的历史文化遗迹,参观现代科技展览,感受湿地文化,走访淮剧团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并形成文字,相互交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优良品质。促教师专业成长,建设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促学生全面发展,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让全校沐浴在我要科研、我要学习的文化氛围中,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

二、基地建设情况

㈠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宣传项目建设的意义

为了让全校每位师生都能充分认识课程基地建设的意义,积极投入到课程基地的建设与使用中去,我校组织了全体师生学习宣传《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启动实施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的通知》,宣讲《地理泰州·三水文化》省级申报时的演讲PPT,通过校报和校园网平台使全体师生知晓项目建设的内容和方式。发动全体教师研读泰州的地理、文化等相关资料,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游览泰州的历史文化遗迹,丰富课余生活。

成立了以医药高新区科教局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

2、专家指导,细化建设方案

《地理泰州·三水文化》课程基地省级立项后,局长带领学校领导联系上海研究单位,察看学校硬件设施,进行基地建设规划设计,拿出初步设计方案。经过精心准备,去年初组织召开了基地建设专家研讨会。专家们就“基地建设”展览馆的设计方案和校本教材的编写建言献策。2013年12月12日,省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检查视导专家组对我校课程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我校课程基地的特点是:一校建一馆,一室悟一城,一书知三水。我们又请南京的设计单位根据专家的建议再一次对一期设计方案进行定位修改形成最终的方案,目前该方案已经付诸实施正在施工之中。

3、筹措资金,加快硬件建设

根据设计方案,需投入资金300多万元,省拨30万元和医药高新区60万元已经到账,科教局和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目前投入已超过200万元。

4、加强管理,注重档案资料的收集

我们十分重视基地活动的软件资料管理,组织机构、工作坊核心成员网络、工作制度上墙,每次的专题会议有记录,活动及时报道;我们各工作坊授课有教案、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照片、有总结,并及时归档。

为了规范软件资料,我们统一印发了课程基地专用信签纸,所有的活动轨迹一律记载或打印在专用信签纸上。

㈡基地建设的内容

课程基地建设建筑主体位于我校综合楼三楼。这是建筑主体平面图,体验馆总面积达到880平方米。

1、泰州三水文化体验馆(结合PPT)

◆泰州三水文化体验馆分为六个展区为: “三水人文馆”、“会船馆”、“盐务馆”、“戏曲馆”、“名人馆”、“试院馆”,衔接6馆的参观主线铺装仿古火烧板,并且在主线两侧安排了民间艺人的街边操作台,再现了整个泰州历史三水的文化变迁。四个工作坊是:水文化探究工作坊、日用即道探究坊、戏剧演艺坊、泰州历史名人探寻坊。

◆这是我们体验馆的平面施工效果图、区域分布图。

◆本款设计以泰州历史为基调,馆内的整体设计偏向于传统中国风。入口处采用了木质镂空双开门屏风,一方面起到了遮罩和引导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加了进口处的中国风元素。主引导线路的地面采用的是复古火烧板铺装,用简化版的泰州著名古桥“演化桥”做嫁接直接进入本馆主会场。

◆屏风前的地面也通过地雕的文字展示,点名本馆主题。

◆呼应入口处地雕,桥下也通过凤凰的图腾来凸显泰州凤城的概念。◆过完桥面,整体馆内墙面都采用青砖墙纸方案,让整体中国风的氛围更加浓厚,而每个主题馆外围的大幅画面都展现着每段关于主题馆的历史、人文。

◆这是馆铭表现处。

◆这是主参观线路的平视图。泰州古街道的感觉非常明显,两侧的老艺人摊位有很强的实用性,一方面学校将吸引民间老艺人来学校进行传承展示,而熟悉的街道和熟悉的货郎担的形式,让这种交流和传承更加有趣和生动。

◆这里采用了泰州老门槛的过渡设计,门槛外为历史展示(三水、盐

务、戏台),门槛内为人文荟萃(试院、名人),使得整个馆在参观线路中又巧妙的做了个分类。

◆对于承重柱的处理,我们也将泰州的各大著名景点融入柱上,使得承重柱也能体现出泰州的人文特点。

◆这是通往试院出口的最后一个展示面。这些都是三水体验馆的外围设计表现

◆这是会船馆内部,会船馆内部分成两个区域,该区域以历史展示为主,通过老照片和老文物的形式,展现了会船这段泰州当地有趣的历史风貌。

◆这是 主要以体验教育为主。舞台的设置可容纳10-20人的戏曲演出,看台的人数可达几百人。当排演的戏曲成型时,可完成家长及社区人员的汇报演出等接待任务。戏台的两侧分别是古戏服及传统乐器。使得戏曲馆基本可形成一个成熟小剧场。

◆这里同样重视文化的展示,展现了各个时代泰州的戏曲文化发展。◆这是各个角度的细节图。

◆这是名人馆的鸟瞰图,也分展示区和互动区。展示区分为物品展示和历史人物展示。体验区有两个触摸屏,犹如一所泰州当地名人历史博物馆,触摸屏的主机内录入了泰州有史以来的名人资料,虽然名人馆的物品和人物平面展示有限,但是加入的触摸屏电脑,使得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名人馆。

◆这里是著名历史人物展示 ◆这里是承重柱文化装饰 ◆这里是物品展示 ◆这里是触摸屏数据库

◆这是试院鸟瞰图,试院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公开课课堂,另一部分为书法工作室

◆这里是公开课课堂 ◆这里是书法工作室 ◆这里是休息室

◆我们还对体验馆南、北的两个阳台进行了景观设计

2、开发泰州历史文化课程校本教材

每个项目组都已经有计划地开展活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感知社会,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探寻事物真相,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归纳整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质量和效率。

在专家指导下,编写两套具有泰州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地理泰州•三水人文》(上、下册),上册以史为线,介绍泰州的由来及泰州的地标;下册介绍泰州独特的民俗风情。

目前初稿已经形成,待定稿后付印。

3、工作坊活动情况

场馆尽管还在建设阶段,但是我们的活动并没有等,成立的四个工作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①“日用即道工作坊”组织全体语文组教师,立足七、八、九年级的学生,以七、八年级学生为主体,以对王艮思想感兴趣的同学为核心,请泰州学派研究领衔人蔡桂如教授指导,组织教师、学生对王艮这位泰州学派的创始人进行探究。在语文教师中开展活动,从各个侧面去思索,共收 到教师的各类文章 21 篇,学生收集、撰写的各类文章58篇。

在学生中开展了王艮的《乐学歌》硬笔书法竞赛,组织学生参观在建的基地,开展了“我为展馆添风采”的征文活动,发挥聪明才智,勾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展馆。组织学生参观了胡媛的安定书院。

今后,日用即道工作坊将继续在师生中对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进行普及性教育,引导教师对王艮的“简易快乐”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探究胡媛与泰州学派的关系。

② “历史文化探寻坊”组织部分历史老师,立足于七、八年级的学生,组成了五个探寻课题组(泰州历史文化、泰州历史名胜、泰州历史文化名人、泰州饮食文化、泰州红色文化),学生采用上网搜索、走进图书馆、走访,实地考察方式,收集、整理了相关材料。

我们通过组织宣传、走访、讲座,带领学生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纪念馆、望海楼、范仲淹纪念馆、黄桥决战纪念馆、高二适故居等地方,使学生对“泰州历史文化”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我们在课题组内开展了“我所了解的泰州历史文化”比赛活动。课题组老师认真填写了各次活动记录,并做好了课题活动的阶段性反思。通过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下一阶段,历史文化探寻坊将以课程基地为平台,带领学生参观基地名人馆,让所有学生了解、学习、宣传我们泰州的历史文化,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说泰州、讲故事、参观探访历史名胜、名人故居、走进红色文化区、品泰州美食、准备食材制作美食等),加深学生的认知,做到“知行合一”,让参观者和体验者都有收获。

③“水文化探究工作坊”组织部分化学、地理老师,立足于七、八年级的学生,组成了七个探寻小组,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带领学生参观、实地考察了望海楼、三水湾、溱湖湿地、桃园、主城区的桥、泰州古文化遗址等,充分利用泰州本土的教育资源,使师生对“泰州水文化”有了较为明确的感性认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让工作坊成员向同学介绍泰州的水文化,达到教育学生热爱泰州,热爱祖国的目的。

下一阶段,水文化探究工作坊将继续搜集和整理相关图片、图表和数

据,为充实校本课程和展示馆内容做准备工作;以工作坊为平台,让所有学生了解、学习、宣传我们泰州的三水文化,让学生在阅读校本教材以及参观展示馆的过程中了解家乡水文化的历史源头和现代发展,让学生在基地的会船体验馆里亲身体验动态投影设计的龙舟竞渡的激情,培养奋发争先的泰州精神,在不断进取中保持争先的状态,延续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这既提高了组织课外活动的安全性,也让学生远离了无趣的课堂。

④“戏剧演艺工作坊”组织社团学生从京剧、淮剧的起源以及在泰州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探究。现阶段,我们主要对淮剧做了深入的了解。作为泰州地区的本土剧种——淮剧,如果能够走进泰州地区的中小学校,必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本着这一指导思想,在学生对淮剧的起源、代表人物和代表剧目等方面了解的基础上,邀请了淮剧团的老师走进课堂教唱淮剧经典唱段、表演淮剧、指导化妆等,学生在边听边学边做中对淮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下一阶段我们戏剧演艺工作坊将重点开展两项活动:

一是走进京剧——邀请泰州京剧老师为学生进行戏剧指导,组建明珠实验学校“明珠京剧团”,响应教育部关于“京剧进课堂”的指示精神,将京剧这一国粹纳入学校初一年级音乐课程。课程基地中的戏曲馆设置了戏曲舞台,展示了泰州戏曲历史,再现了泰州戏曲文化的繁荣景象。我们将充分发挥戏曲馆的功能,让学生们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探索感悟,在表演中承继泰州千年的戏曲文化。在这里,每一个人可以静听戏曲大师的高雅之作,可以自己动手画出生旦净末丑的形象,可以登台献艺,传承悠久的戏曲文化。

一是走近号子——号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民间歌曲,流传于祖国各地,尤其泰州兴化的茅山号子曾唱进中南海,入选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课题。我们将组织学生,通过网络、书本、走访兴化号子演唱者等方式对兴化号子的起源、代表号子等方面进行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形成书面和影像资料。

三、下一阶段我们的要做的工作

基地建成后我们准备在如何用好、管理好基地上下功夫,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课程基地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1.建立一套完整的展馆管理和使用制度

制定省课程基地管理章程,促进课程基地规范有序运行。成立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的课程基地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办公场所设在基地,每学期制定展馆开展活动的计划,排出时间表,扎扎实实开展学生体验活动,办出特色,以期达到传承泰州的历史文化,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带动我校总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放大基地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的效应。

我们不仅要建成一个先进的基地,还要建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基地,要能影响一大批学校和学科反思教育教学,带动和引领更大范围教师加强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把基地办成一个对外开放宣传学校的窗口,吸引其他学校的老师同学到基地参观学习体验,促进学校教育向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3.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基地建成后,我们准备将劳技、音乐、地理、历史教研组等骨干教师工作室办公室设在基地,教研活动在基地开展,在全校进行课程基地的功能及使用理论学习,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外出参观交流,开展研讨活动,并认真学习和研究校本教材,继续开发课程资源,不断推动学科建设,增强课程基地服务于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综合实践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把课程基地建设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建成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实践基地。通过名师(骨干教师)工作室,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成就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

谢谢!

第二篇:课程基地建设汇报专题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答辩材料

追求有色语文课程 涵养生命诗意成长

——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汇报材料

一、基地建设背景

1.语文现状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教育教学虽然出现了新的起色和亮色,但是,因为应试教学目前仍有较大的市场,一些老师仍以固有的思维习惯、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学习热情和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和开发,语文学习处于比较浮躁和功利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课程的有效推进。因此,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急需建设一个能传递正能量的语文课程,给语文课堂注入活力,为学生精神发展奠基。

2.发展机遇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信息化和开放化更加凸显,语文课程改革到了关键期和转型期,亟待创建一种适应这种变化的课程模式。恰逢常州市正在大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为我校申报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二、项目建设基础

1.学校独特的地域环境

学校地处常州名巷——青果巷,巷内有各个朝代的民居建筑、有一百多位名人曾居住于此(李伯元、吴祖光、赵元任、周有光、盛宣怀、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史良等)、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我校开展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学校悠久的文化积淀

学校九十多年办学历史,文化精髓一脉相承,青果满园竞秀。目前,正处于着力推进三年主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致力于“彰显‘青果’特色,追求本真教育”,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发展、成功、幸福的成长环境,引领学生规划人生、发展自我、提升生命质量。在发展长河中,积淀了悠久而丰厚的文化底蕴,为语文课程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3.实力雄厚的语文师资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答辩材料

我校语文组是学校示范教研组,曾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常州市优秀教研组、常州市青年文明号,在常州语文界有较大影响力。由语文组主办的“青果文学社”曾获常州市优秀文学社团。组内现有教师10人,其中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1人,市语文骨干教师2人,市语文教学能手、新秀3人。语文学科教学教育硕士4人,曾主持或参与8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研究。

三、项目建设核心追求

综合以上考虑,我们确立了建设的语文课程基地的核心元素,即充分利用校园“有色”的语文课程基地。具体来说,有如下几层涵义:

有生命底色——语文课程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是生命流淌的印记,涵养学生生命,是具有生命底色的课程。

有个性亮色——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意在提升师生语文素养,发展师生能力特长,让学生和教师在语文课堂学习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彰显独特个性。

有校本特色——青果巷百年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学校地处青果巷内,本身就是古巷文化的一部分。九十年办学历史,培养了无数精英,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办学风格,基于青果巷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语文课程,将充分彰显这一特色,使学校发展再展辉煌。

有自然本色——语文即生活,拒绝浮躁,追求宁静自然。课堂教学应具有自然本色,即“行”如流水,“魂”然天成。构建朴实、本真、自然、和谐、美好课堂教学,方能真正体现语文滋味,累积语文正能量。

四、项目建设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语文学习室

录播教室、E学习教室、数字化教学研究中心等。

(二)语文环境建设

青果名人题字碑、文学社专栏墙,文学长廊,书法展厅、读书角、语文课程基地网站等。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学习。

(三)语文课程体系建设 1.构建了语文课程目标体系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着眼学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答辩材料

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拟定并完善本校三年语文课程总目标和阶段性语文达成目标,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2.完善校本课程内容体系

依据教育部对语文教学的指导建议,结合现有国家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校的地域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精髓,开发适宜的语文校本课程,完善现有语文课程的内容体系。

(四)推进了语文实践活动建设

1.青果古巷寻访活动

学校地处青果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优势。学校将充分开发并利用这一资源,着力推进语文教学重点项目,即“畅游古巷,徜徉语文”语文实践活动。该活动将按照主题,开展系列项目,如:古巷语文寻访项目、名巷名人演讲项目、名人传记写作项目、古巷民俗研究性学习等等。

2.文化名人寻访活动

学校青果文学社是常州市优秀文学社团,在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的同时,将完善制度,走内涵发展之路,建设成为具有古巷元素的市级示范文学社团。

3.青果社团活动

4.举办校内语文教学互动论坛

每学期举办一次校内语文教学主题观摩答辩活动,一次不同学科的主题互动论坛活动,并汇集思想,总结经验。

5.构建区域语文教学合作模式

在成功举办2012初中语文区域合作论坛的基础上,更新思想,创新模式,继续举办区域合作论坛系列活动,并逐步扩大范围,扩大影响。

6.策划高校研学联合发展机制

通过牵手上海师大、南师大、江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名师,策划“研学”一体的发展机制,开展高校参与下的“研学”联动发展项目。

(五)构建了语文数字平台

1.建设语文数字化教学平台

第三篇:射阳县新坍初级中学课程基地建设汇报材料

射阳县新坍初级中学

语文阅读课程基地建设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新坍初中的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我校的基本情况及课程基地建设的相关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始建于1956年,校园占地32640平方米。现有8个教学班,316名学生,教职工66人,专任教师55人,其中骨干教师8人。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设施配套齐全,环境整洁优雅。近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先后多次获得县初中教学质量进步奖、县“凤凰杯”课外阅读大赛团体奖、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平安校园”、省“平安校园”等光荣称号,赢得施教区干群的普遍赞誉。在教学教研上,我校老师刻苦钻研、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教研强校之路,多位老师在市县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在德育管理上,“三时”教育和“十爱”教育深入学生心灵,学校跻身盐城市德育特色学校行列;在内涵建设上,学校以阅读为切口,以“让农村孩子的梦想从阅读开始”为目标,精心谋划,并于2015年成功申报为江苏省初中语文阅读课程基地。

二、基地建设工作

原国家教育总督学柳斌曾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为了让阅读成为我们校园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我校以“书香伴随成长 经典浸润人生”为口号,围绕着“让农村孩子的梦想从阅读开始”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提升办学品位。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成功申报课程基地后,我们在校长办公会、班子会办会、周前会、业务学习会、各班级班会等不同层面的会议上多次向全校师生灌输“通过阅读课程建设,丰富人文积淀,陶冶思想情操,提升综合素养”的课程建设理念,为课程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奠定理论基础。与此同时,我校专门成立以程彧校长为组长、王冠亚、王克修、朱爱善三位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及全体语文老师为成员的“语文阅读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将创建“语文阅读课程基地”活动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邀请市县教育局的专家以及射阳县实验初中陈洪校长、施云康校长、路仁宏主任和海河初级中学的戴建国校长到校指导基地建设及老师培训工作。

(二)确保资金投入,加大硬件建设。

我校课程建设申报成功后,省市县项目配套资金90万陆续到位,学校也自筹了近9万元资金,确保课程基地建设顺利进行。通过招标,对原有的实验楼进行改造装修,作为课程基地的主要活动场所。目前为止,硬件建设基本完成,布置了语文老师工作室、吟诵吧、实践吧、悦读吧、影视阅读厅、名师工作室、情景剧场、浅阅读区等师生活动阵地以及新建一条百米长廊和一座文化廊亭,购置了会议桌椅、杂志架、图书架、电脑、电子白板、学生阅读书桌、方凳等相关物品,同时为了缓解阅读资源短缺的窘状,我们还订购了一批图书、杂志投放在基地楼的每个楼梯口和每个班级,让每位学生都能伸手可得、触手可及。

(三)加强方法指导,让阅读有的放矢。

语文阅读非一朝一夕之功,多读多思多关联,就会发现语文阅读其实是有章可循的。一方面,我们紧扣文本,分析教材,进行阅读方法指导。组织安排教师按照文体类别将洪氏教材不同年级的篇章进行整合汇总,仔细研究,找出其中规律,并将不同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各自特点编印成册,在平时授课过程中逐步灌输,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胸有成竹。另一方面,我们根据学生所处年级的不同,对其阅读的内容进行引领,三个年级除了安排课标指定的篇目外,还按照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学习状况推荐一些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名家篇目、期刊杂志让学生阅读。

(四)营造阅读环境,全方位统筹安排。

1.积极发挥阵地效能。我校以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角、滩涂文化走廊等为阵地,整体规划,优化阅读环境,让校园弥漫书香气息。学校阅览室和图书馆从周二到周四都定期对学生进行开放,同时还精心布置了教师文化长廊、“滩涂文化”长廊。学校的电子屏幕,每天播放一则国学经典语录。学校教学楼的每一个楼层都布置了语文分类阅读资源,或者是名人简介,或者是名著推荐,或者是名言解读。教室里面,我们在每个班级都开设了读书角,布置了图书架,摆放着可满足学生借阅的各类图书,并明确阅读制度,做好阅读记载。在基地楼的每一层都建立图书漂流站,学生自行挑选图书,并在“诚信借阅登记簿”上面留下自己的签名。

2.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我校每周都安排不同班级走进图书馆借阅图书,然后到悦读吧进行团体阅读,并要求学生完成阅读手册,定期举行读书心得展评活动。另外,每周二、四早读课安排学生进行语文经典诵读,每天下午活动课时间安排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相关活动,确保每位学生在完成其他学科任务的同时,有充足的时间安排语文阅读。3.组织老师广泛参与阅读。要让学生热爱读书,首先要老师热爱阅读,为此,学校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一本读书笔记本,定期组织老师进行业务学习,鼓励老师自行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文学作品,并撰写阅读心得或读书笔记,让老师们广泛开展阅读活动。

(五)开展多种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大语文”活动。在校内广泛开展“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诵读活动。通过辩论会、吟诵比赛、春联大比拼、讲故事比赛、成语接龙赛、古诗词回顾、课本剧改编和表演等活动,吸引了更多学生的参与,也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了语文阅读的大流中来。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得以扩大、文学修养得以提高、思想情操得以陶冶。

2.“任务式”阅读活动。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文本结合,引领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让他们摘抄妙词佳句,名人名言,或者写读后感。每隔一段时间,组织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畅谈阅读的体会、感受。有计划、有安排、有任务的阅读活动,才会避免学生阅读时的盲目性,督促他们积累更多对学习有帮助的知识。

3.亲子阅读活动。为了落实这种阅读方式,我们印发了《给家长的一封信》,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通过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为家长创造了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带给孩子更多的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六)开发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语文阅读课程基地建设期间,我们依据地域特点和学生实际狠抓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如《鹤乡风情》系列、《现代文阅读方法指导》、《芷萱剧社课本剧选编》等。这些材料拓宽了学生的阅读渠道,增加了学生阅读量,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帮助。

依托校本课程开发,加大教师培训,以点带面,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2015年3月到2015年4月,学校先后多次组织老师到南京莲花中学、雨花台中学、苏州24中、盐都区北蒋中学、射阳县海河初级中学、黄沙港初级中学等学校学习观摩,既拓宽了学习渠道,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又更好地促进了基地的建设工作。

三、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

(1)通过课程基地建设,延伸了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积淀了学生文化底蕴,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去年我校达到四星级高中射阳中学统招线只有2人,今年中考达线4人,而明年中考有望达线15人左右。

(2)创建工作使我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得到了根本的好转,促进了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现在我校基本上实现了“校风正、学风浓、正气足、社会声誉好、群众满意度很高”理想目标。

(3)学生的人文素养快速提升。由于学生的阅读量很大,又有扎实细致的管理措施,学生的阅读速度明显提高,阅读感悟也明显增强。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我们看到了学生做人坦诚、谈吐风趣、举止文明、礼貌有加、温文尔雅。

四、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课程基地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各条块负责同志的反馈以及对相关教学研究成果的分析,目前,我校初中语文阅读课程基地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部分教师、学生对语文阅读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认识不足。许多学生对语文阅读的认识停留在认知层面上,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里实际上还是重理论、轻实践。如在开展读书笔记展评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督促不够、指导不力。

(2)语文阅读成果转化还不够明显,特别是写作方面极其薄弱,还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课程基地的辐射作用尚未发挥,不同学科的渗透还需要进一步研讨。

五、今后的打算与设想

在今后一阶段内,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解决好以上已发现的问题,保证课程基地建设的质量,更好地服务学生和发展学生,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特色发展。

(1)继续完善硬件建设。为了进一步丰富学校的阅读文化,增建一个150平米的多媒体视听中心和文学社活动中心。

(2)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实现文学社团活动的常态化。按照实施方案,定好计划定期进行各个级别的写作竞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收获成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3)在项目建设中,打造专业型、研究型教师团队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把专业发展考核作为教学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考核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聘请专家指导,积极吸纳、整合专家意见,对项目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方面修正,为学校项目课程建设做好理论指导,对建设内容进行科学规划。

总结近一年来课程基地建设情况,我们提高了认识,强化了能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学校的学科建设、教研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了作用。我们将在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建设方案,继续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课程基地的建设,使它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我校的社会知名度。

第四篇:课程建设汇报

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成就幸福的教育生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腰关中学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学。近年来,我校切实贯彻执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以“培养良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校文化建设,切实推进课程改革,确保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合理处理了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与学生社团课程四者的关系,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建设与评价体系。现汇报如下:

一、一轴三线课程的设置。

“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得多一些。”这曾是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曾对素质教育的精辟总结。为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使我校的教育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促进所有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终身发展,我们全力构建了“一轴三线”的的课程体系。

(1)、一轴的核心主导课程是指常规的基础课程,也就是“每一件事都知道一点”,即语数外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这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

(2)三线拓展课程是指“综合选修课程”、“研究学习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三线拓展,即所谓“知道的多一些”,它从知识的层面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深化了基础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又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综合选修课程是一种发展性的课程,在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基础上,从广度和深度对基础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面向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教师开设的综合选修课程共有知识类、生活类、科学类、趣味类、文艺类等40种第二课程,占全校在职教职工的91.4%,学生参与率达到100%。综合选修课程充分照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基础性课程减少的教学时间为综合选修课程的最低保证时间,学生至少要选够这些课时;学有余力的学生将不受限制,多选的“综合选修课程”记入学分。

(第二课程统计表)

“社团活动课程”则是学生自主设计,自我管理,以满足他们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展的活动课程。对每一位学生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某一社团,也可以申请组建新的社团。

我校学生社团数分为6大类型,共19个社团:

——学科类:数学社、物理社、化学社、生物社、英语社等。——科技与生活类:电子社、电脑社、环境爱好者协会、环保社、维修社等。

——文化类:经典阅读社、涓流文学社、电影欣赏等。——艺术类:歌唱组合、摄影协会、课本剧演出等。——体育类:足球社、乒乓社、羽毛球社、篮球社等。——语言文字类:演讲与口才、朗诵社、书法天地。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综合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的继续发展,学生对两类课程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由此构成了以知识应用和研究活动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研究性小课题及有关系料)

二、三级课程的有机整合

“一轴三线”四类课程相辅相成,逐步深化,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怎样才能保证此类课程开展的时间呢?课程整合里出高效。

1、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整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学年,遵循“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确保国家课程开全开足”的原则,重点解决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与国家课程《思想品德》《地理》《生物》《历史》的整合,《语文》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通过学科整合与学科模块整合教学,省略了课时数,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生的拓展课程的实施上,既提升学生的内涵,又提高了国家课程的教学质量。

(有关材料)

2、三级课程与综合、研究、社团活动课程的整合。例如:我们将综合实践课的《学校名片》、初二下学期美术的《收集交流设计标志》活动及信息技术教育中的《 图像美化 》进行有机整合,开发

实施了《班徽设计》校本课程。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先有美术教师指导美术设计,再有思品、语文教师指导内涵界定,最后有信息技术老师指导用电脑完成班徽的制作。(材料班徽设计校本课程、指导、作品等图片),同时还把这一校本课程的开设与学校的美术社团联系起来,让社团组织班徽设计比赛活动,并让其社团成员参与对这一活动的评价。

课程的有机整合,课堂效率的提高,是我们能行有余力的开展三线拓展课程。

三、校本必修课程和四大养成教育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遵循从学生中来,又到学生中去的原则,从学生的社团活动开始,继而开发综合选修课程,综合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中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由此而构成知识应用和研究行动为特征的研究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的深入和研究成果又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通过长期的实践,结合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选定了全校的校本必修课程:《书写美丽人生》(每周1课时习字课)、《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与晨诵结合每学期12课时)、《我们的班徽我设计》(与班会结合共4--6课时)、《阅读让生命更美丽》(与午读结合,每天不少于30分钟)、《反思,前进的不竭动力》(与暮省、班会结合)、《青春期教育》(针对初二、三学生,每学期10课时)、《升旗仪式课程》(针对升旗班级,每班2课时)。

(班级文化建设、班徽、完美教室缔造、完美办公室缔造等材料)

初一生活习惯,初二学习,初三交往。初四考试习惯

四大养成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初中生活,只不过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各有侧重。在习惯课程的设臵与开设中,我校还把常规检查与新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开创性的以“课堂教学每月一事”活动来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每月一事资料)

活动主要内容为下:9月,让学生的学习从整理课桌开始变得条理;10月,让学习态度从坐姿开始变得端正;11月,让学生从举手大声发言开始变得自信;12月,学会倾听交流是课堂生活的主要方式;1月,学会复习,我们的知识才能巩固;3月,学会反思,我们 的课堂才能高效;4月,课堂的合作关乎事业的成功;5月,课堂的质疑关乎一个民族的创新与腾飞。两者的结合,课程的开发,实践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培养良好习惯,铸就学生辉煌一生”,让学校管理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四、一点三面的课程评价体系。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其核心特点是过程性评价。依据这个思路我校拟定了《腰关中学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一个核心点: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三个辅助面: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评价、课程开设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侧重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感受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学校组织同行听课,对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等。(满意度调查材料、每周最佳教师评选、教室日志、作业清单、教师常规自查记录)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意义,开设课程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可能性,通过该课程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课程目标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的一致程度,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课程大纲的科学性、适用性、时代性等。

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主要判断教师开设课程的准备程度,包括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以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讲义等为主要标志性信息。

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原来设计的教育目标,还存在哪些偏差,下一轮应当如何改革等。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是考试完以后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征询专家、同行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的意见等。(学校质量分析会、班级学情分析会)

以上便是我校课程建设方面的点滴做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乘着莱城区教育改革的东风,广纳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满怀激情的把我校课程建设得更加完美。

第五篇:和美实验学校少年宫建设汇报材料

打造乡村少年宫主阵地

开拓和美育人新环境

——和美实验学校少年宫建设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和美实验学校座落于北部工业园区,占地面积39亩,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908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4个及附属学前班3个,在校生670人,教师51人。学校内部布局合理,内部功能齐全,校内设有美术室、科技活动室、少队室、劳技室、学生图书及阅览室、教师图书及阅览室、音乐室、心理活动室、教师活动室等25个功能教室。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教学环境,使师生们的工作与学习环境有了质的飞跃。

学校教学设施质量的显著改善让我们深深的感知,如果没有软实力的提升,学校还是停留在原地踏步不前,我们将逐渐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失去动力,失去现在一流设施的优越性。所以,学校从成立之初,校领导积极筹划,以 “实施和美教育,奠定和美人生”为办学理念,“以一流的育人环境打造和美教育,以良好的行为举止塑造和美文明”为办学目标,以“和谐尚美”为校训,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以贴近和服务广大农村小学生为服务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校现有条件为基础的乡村少年宫为主阵地,并逐步实现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资源共享、构建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实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使少年宫成为百姓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欢、独具我校艺术特色的教育阵地,为提高我校辖区人口素质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坚持“四项原则”,建设规范乡村少年宫

我校因地制宜兴建乡村少年宫坚持公益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共建性原则。依托学校现有条件和农村地方特色,开拓性的创建少年宫活动。少年宫对参与活动的学生不收取任何费用,并根据学生特点和喜好提供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深入挖掘第二课堂这一主阵地,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还利用农村特有的乡土气息,走自己特色发展之路,广开各种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美育教育等系列活动,形

成了政府扶持、学校主办、社会协办的教学模式。通过规范办宫环境和办宫理念,我校已经走上了农村学校特有的特设办宫之路。

二、回顾办宫路程,总结办宫经验

(一)宣传动员

提高认识

自2011年3月以来,我校组织全体领导、教师广泛学习相关文件,深刻领会,通过广播、板报、橱窗及班会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学习、宣传,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关乎党和国家的未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因素的制约,农村与城乡相比,学生活动场所薄弱滞后的问题突出,导致了农村学生放学后没处去,没事干,甚至存在着失教失管的现象。农村小学生对于活动场所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更为迫切,针对这一现象,国家提出建设“乡村少年宫”也使我们认识到,建设“乡村少年宫”是农村小学生的热切期盼,是深入推进农村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农村小学生课外活动场所薄弱状况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满足农村小学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举措。

(二)健全机构

完善制度

为加强少年宫各项工作的领导和部署,学校成立由校长书记为主任、副校长为副主任,德育处、大队辅导员、教师代表、校外辅导员为组员的和美少年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少年宫建设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借鉴海港区内乡村少年宫建设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相继制定了《和美实验学校少年宫管理制度》等十余项制度,极大地推进了少年宫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加大投入

改善条件

2010年秋,建校之初,我们就本着“实施和美教育,奠定和美人生”为办学理念,开设了金孔雀舞蹈社团、百灵鸟合唱社团、蓓蕾美术社团、和美军乐社团、和美田径队、马达篮球社团。随着社团的深入开展,我校整合现有办公条件和专业教师资源,先后增加了体育舞蹈社团、和美文学社团、心绿种植社团和魔方科技社团。我们的目标是以社团活动为抓手,形成我校特

色教育,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培养兴趣爱好的第二课堂。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合理进行改造、置换和共享,既满足了社团活动要求又合理地节约了教育资源。2011年初,我校响应文明办和教育局号召,积极开展乡村少年宫创建工作。学校从教育经费中拨出专款,购置乐器、体育器材、图书等专用物品,并积极联系当地村政府,申请帮助,购买篮球架等活动必备品。我校属于新建校,各功能教室配备齐全,这也为我校开展乡村少年宫提供了先天的硬件条件。此外,学校还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按各项活动组特色完善阵地建设,真正做到“面面墙会说话,处处景观都育人”,为少年宫顺利开展各项活动提供物资保障和良好的活动氛围。

(四)聘训结合 强化师资

我校少年宫实行学校管理体制,少年宫由校长任主任,学校教师兼任辅导员和管理人员。我校从实际需要出发,让教师根据自身爱好及专业特长结合具体活动申报相应的辅导员,真正做到“一师两用”。聘请退休特长教师杨国山到学校任教并对辅导教师进行培训并担任军乐队学员的义务辅导员。2011年9月,学校拨出专款外聘专业舞蹈教师指导我校金孔雀舞蹈社团。既提高了活动的整体效果又提高了辅导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形成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工作队伍,为少年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五)丰富活动

提升素质

在少年宫活动开展中,我校从学生的特长培养和艺术教育两大亮点出发,以学生的特点和爱好为切入点,精心设计活动内容,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开发潜能,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1、开展特长培养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我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结合学校办学实际确定了军乐、舞蹈、合唱、田径、篮球等10个社团活动小组,每个小组都配备相应的辅导教师,每位教师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果展示。活动时间实行课内、课外相结合,活动时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人员、定活动内容。活动中教师精心备课、认真讲解。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各组活动作品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各界的一致好评。

2、开展艺术教育,完善艺术特色教育体系。利用少年宫丰富多彩的活

动,广发开展艺术教育,挖掘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培养艺术人才。在上半年开展的和美“亲近经典,展示风采”首届艺术节上,艺术教师协同社团成员进行了成果汇报和展示。师生同台、尽展风采,不断完善艺术教育体系。

3、开展经典诵读,积淀文化底蕴。继续开展市教育局组织的经典诵读工作,以完善“书香校园”为载体,以积淀文化底蕴为目标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诵读内容,并与引导学生做人做事相结合,提高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上半年,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我校成功申请“红领巾国学传承教育基地”。

4、开展阳光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以少年宫为阵地,“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为宗旨”,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校田径、篮球、等活动小组定期活动。同时,利用上午大课间活动时间,因班而异,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并进行队列行进等特色体育项目开展。定期开展广播操、校园集体舞评比,提升活动质量。

5、开展德育实践,拓宽育人途径。德育实践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我校积极发挥少年宫作用,延伸工作手臂,拓宽工作思路,将三好学生、优秀干部评比标准深化到社会、家庭中,提高家校结合的评比标准。利用“学雷锋日”“劳动节”“母亲节”等有利时机,引导学生深入家庭、社会进行德育实践,拓宽工作途径,提升育人效果。

三、少年宫成立以来的成功与收获

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我们欣喜地看到桃李枝头已是硕果乍现。学校先后被授予红领巾国学教育基地、区民主评议满意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实验教学先进集体、创新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少年宫学员广泛参加“科技大赛”“书画大赛”等活动,师生共23人次获得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1项,市级奖励1项,区级奖励11项;在全区中小学运动会上,我校首次派队参加既取得了小学C组第四名的好成绩;我校的军乐队先后在学校接待活动中出场;艺术社团在学校第一届艺术节上展示风采,汇报了学习成果,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少年宫活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建设资金的缺乏。由于学校地处农村,学校建筑规模比较大,各

方面支出与上级拨款并不成正比例。乡村少年宫各社团的活动又需要专项的经费投入。所以,少年宫开展的资金相对来讲并不是很充裕。

(二)专职教师的缺乏和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制约了少年宫活动项目的拓宽和活动内容的丰富。

五、希望成就梦想,对今后乡村少年宫的规划和设想

(一)加大资金投入,取得上级主管部门、北部工业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与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物资保障,努力把我校少年宫建成规范乡村少年宫。

(二)继续扩展聘请专业人员到少年宫任教或兼职,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完善少年宫师资队伍建设。

(三)完善少年宫管理机制。协调各方力量,拓宽少年宫的时间和空间领域,提升少年宫的育人功能。

(四)依托当地地方特色和现有条件,开创性的创建少年宫育人环境,整合地方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展好社团活动,使乡村少年宫真正做到取之于民,利在一方,形成我校特有的办宫特色。

(五)深入研究办宫过程中的教育方法和点滴收获,与学校教育科研相结合,以活动带动课题研究,以研究促活动另行开展,使乡村少年宫活动与学校各项工作有机的结合,形成资源共享,和谐发展。

最后,我想说:乡村少年宫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建设和利用好少年宫让学生学会了合作、开阔了视野、体会了爱心、丰富了心灵、锻炼了意志、培养了能力。我校全体师生将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举全校之力、集全员之智,以前瞻的眼光、求异的思维,抓教育改革,谋少年宫发展,努力做好少年宫的建设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乡村少年宫一定会在和美发扬光大,为我校师生素质教育的进步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为我市乡村少年宫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和美实验学校 2011年10月

打造乡村少年宫主阵地 开拓和美育人新环境

——和美实验学校少年宫建设汇报材料

和美实验学校 2011年10月

下载泰州市明珠实验学校课程基地建设汇报材料(正式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泰州市明珠实验学校课程基地建设汇报材料(正式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情况的汇报

    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加强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安新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省委六届八次全会、市委八届六次会议和《爱国主义教育实......

    教研基地建设汇报材料5篇

    清秀小学创建以校为本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汇报材料 清秀小学 高庆涛 以学校为中心进行教学研究,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这是适应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

    廉村镇实验学校师德建设汇报材料

    廉村镇实验学校师德建设汇报材料 2011----2012学年已经结束,各项工作已圆满完成,针对本学年师德建设工作进行回顾,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本学年以来,学校结合实际情......

    和美实验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汇报材料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汇报材料 海港区和美实验学校 和美实验学校位于海港区北部工业区,占地面积39亩,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908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4个及附属学前班3个,在校生1536......

    “加强课程基地建设 促进办学质量提升”汇报材料(五篇范例)

    加强课程基地建设 促进办学质量提升 —— 郭猛实验学校“初中数学课程建设”项目情况汇报 2013年8月,我校省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初中数学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成功。一年来,......

    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建设情况总结

    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建设情况总结 淮安市楚州中学近年来,我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从学校实际出发,不断更新观念,扎实落实措施,努力使课程基地建设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2009学年度语文学科课程建设基地工作总结

    2009学年度语文学科课程建设基地工作总结 彭为成 一、工作目标 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重点,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抓手,以枫泾中学研究基地,充分发挥由区首席教师、学科导师、学科......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汇报

    研发快乐课程,滋润快乐童年 莱芜市鲁矿第二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新教育同仁: 大家好! 自全市全面推进新教育以来,我们鲁矿二小作为全市首批实验学校,始终坚持‚高标准定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