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G20管理力】蔡达标:向刘邦学习领导力
【G20管理力】蔡达标:向刘邦学习领导力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3日 阅读:382次
提示语:
成功的企业有相似的基因,优秀的企业家有相似的气度。“G20管理力”与成功企业的优秀企业家们“零距离”沟通,与业界分享他们眼中的领导力与管理力。
本期推出《中国企业家》对中国500强企业、连锁餐饮第一品牌“真功夫”董事长蔡达标的高端访谈,正是他,向刘邦学习领导力,向丰田学习管理力——借助用友NC系统支撑,带领真功夫由“野蛮扩张”的“假速度”转向精细化管理、规模化复制的“真速度”。
真功夫餐饮集团董事长蔡达标
《中国企业家》:今日资本的徐新两年前曾说“上市之后真功夫更为关注的将是赢利,而不是发展”,我可否理解为当时的真功夫尚未实现盈利,而现在依然只顾及发展?
蔡达标:我理解徐新当时的意思是,在未来两三年,真功夫还需要在人才培育、系统建设、品牌推广方面投入花大笔的钱。例如一个店长就需要培养2年,开到1000家门店时,那需要请多少个店长?企业一旦上市,这些钱就不敢花了,一花钱利润就会掉下来,股价就会下跌,还是要在上市之前把工作都做好。
《中国企业家》:据您的员工描述,媒体昔日勾勒出的那个张扬激进、武拳挥掌的蔡达标形象已经有所失真,您现在即使在公司董事会上也极少发言,大多数都是在倾听,把自己定位为“教练”,为何连“裁判”都不是?
蔡达标:教练如果踢前锋,肯定所有的球员都会将球传给教练,这样企业只会越做越累;既当教练又当裁判也不行,我个人的行为和理念已不能覆及当下的企业规模,我需要去听别人的看法,同时放手让他去做。《中国企业家》:作为董事长,您实际上无法完全放权,在推进三个基因融合方面,公司内部有没有存在过异议和不理解?您有没有执掌着某些方面的底牌控制力?
蔡达标:我是比较支持创新的,但是一些决策、一些变革,一部分人老是不理解,思维相对保守。例如在金融海啸最猛烈的时候,我们平均一个工人1个小时完成2.5笔单,那时候存在一些思想和我一样激进的人,认为可以改进到3.5笔单,但是大部分人认为还是不去改进更为稳妥。最终,有个人提出来可以改进到4笔单的方案,我一听就拍板了。事实证明,激进的判断是正确的。
如今,大多数时候的决策都是经过周密分析的,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公开讨论、投票,一旦决定了,执行的时候就不允许出现抵触。我们有一个足球,在策略上达成一致的管理层都要在上面签名,日后如若违反,对不起,请他离开。我相信放权,集权与放权的临界点就是找到人才,而且有一套有效的机制来管理,不在乎谁大谁小的问题。
《中国企业家》:作为一个中式快餐连锁的老板,您是怎么意识到信息化流程管理这么一个偏IT的概念?
蔡达标:2007年9月,我跑到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学习标准化——尽管后来丰田“踏板门”爆发,但不容否认它已经把标准化制程做到极致,同时它扬弃了单纯的规模经济概念,能够处理小量多样的生产,并把库存降到最低。我做了这么多年中式快餐,倒是疏忽了这些。回国后,我们便找到了用友。
《中国企业家》:记得您在两年前做客某访谈节目时,曾说过自己崇拜刘邦,为什么?
蔡达标:还有刘邦身份的转变,在战争初期,刘邦还只有屁滚尿流、望风远遁的份儿,可就这么一个亭长出身的小无赖,最终开创了西汉基业,正因为他看重后勤的这两道线:人力资源线、粮草运输线
【管理案例】寻找真功夫的真速度
真功夫尚处于“内功修炼”阶段,由“野蛮扩张”的“假速度”向精细化管理、规模化复制的“真速度”轨道调头,这个轨道的下一出口便是1000家店。
走在当下的广州街头,雨后春笋般中式快餐连锁或多或少地透露出“真功夫”模仿者的印记。相反,真功夫董事长蔡达标这个将门店开在肯德基对面的“野蛮人”,却在风口浪尖放缓了扩张的脚步。
风口浪尖的措辞并不夸张。毕竟,在将中餐这个“一个师傅一个味道”的产业进行标准化改造的征途上,真功夫无疑是最具“野蛮生长”的本土黑马。不过,这匹黑马跑得实在是快了些,特别是在2007年下半年,真功夫直营店几乎以“三天开一店”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攻城略地。同期介入的今日资本、中山联动两家风投虽未在资本回报上提出明确的时间点,但依照今日资本徐新2008年的规划,真功夫筹划上市的时间点会敲定于2010年-2011年,届时预计分店将开到800-1000家的规模。
有人说“300家”是真功夫扩张失控的临界点,真功夫放慢脚步是因为管理软肋吗?6月份,广州天河城41层“真功夫”总部,记者采访蔡达标时,正值其第355家分店开业不久。简单的寒暄过后,面对记者的疑问。他首先将扩张放缓归因为金融危机:在充满变数的2008年、2009年中,“真功夫”地处东莞这个海啸的“感冒”重灾区,若还想延续“大牛市”时期的“野蛮扩张”已不现实。
反思“野蛮”假速度
蔡达标一如既往的慎言,他知晓外界的质疑,他知道大家都在看他——看他的招式真伪,看他的功夫良莠。
不过,对于早已将版图扩张至华北、东北的真功夫,东莞一隅60多家门店的增长乏力无关大局。蔡达标随即解释,“即便在两年经济低迷期,真功夫依然支撑了近2万个就业岗位,连续5次为底层员工加薪,为中层管理者筹办„米饭大学‟,送高管们念MBA、参观丰田汽车公司,利润在效率提升下几乎毫发未损。”
真功夫目前面临的问题,实乃国际餐饮连锁巨头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的“长大的困境”。此前依靠“人海战术”填充的虚胖身躯,也难免陷入亦步亦趋的尴尬。
“事实上,公司在应对大环境突变上早有准备,真功夫目前的问题,主要还来自于自身。企业在扩张初始期的圈地之术,并不能作为长久的生存策略来考虑。”蔡达标话锋一转,2008年那个尚在做客“波士堂”时声言“只有敢蹦极的人才能成为我的员工”的激进形象,无疑正在对16年的“野蛮生长”进行审慎的复盘、反思。
纵观国际餐饮连锁行业,“300家店”这一不大不小的规模正处于一个微妙的节点,当年的肯德基、麦当劳也都曾经亲历过:300家之前,连锁企业完全可以依靠“人盯人”的模式生长,甚至发生意料之外的扩张也未尝不可;300家之后,创业激情及业绩增长掩盖下的扩张漏洞开始渐露头角,队伍大了,来自各个分支的声音也会无序地拥堵在决策者耳边,干扰其领航判断。
在商业实体与上市资本实现对接的皆大欢喜之前,真功夫正在对此前速成的“虚胖”身躯进行一次“基因补充”:将肯德基、麦当劳两种基因同时注入“真功夫”。
寻找真“速度”
在操刀此次基因“嫁接”手术的真功夫CIO王磊眼中,真功夫由300家向1000家店的扩张过程是制胜关键。“300店是个节点,企业已经具备了扩张的能力,要求控制力、执行力同时摆好,否则不知何时就会跑垮。此前还可依靠„人盯人‟、„听报告‟的原始模式,此后信息化监管则是个必须品。”
“1000家店之后,企业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对于方向的判断则完全来自于信息流,2000家店之后,信息流的贡献则不大,届时更需偏重的是策略布局。” 目前,真功夫尚处于“内功修炼”阶段,由“野蛮扩张”的“假速度”向精细化管理、规模化复制的“真速度”轨道调头,这个轨道的下一出口便是1000家店。在300家通往1000店的狭长轨道上行驶、换挡、加速直至冲刺,这才是真正的“速度考验”。
蔡达标将此归结于真功夫与生俱来的“半杯水”基因——水满则溢,而半杯水却有无限可能:麦当劳执行力较强,但欠缺思考性,肯德基控制力较强,但系统掉头难;真功夫是此前两个基因都存在,但是做的都不够;三者融合,则需借助用友NC生产链、采购供应链、物流配送链、人力资源的管控,起到“上善若水”的作用。
蔡达标说,“如果有„半壶响叮当‟的可能,我会随时往半杯水里填充东西,虚妄的响越来越少,直至没有。”
这也可归结为一次豪赌式的“刮骨疗伤”——这招,蔡达标当年在毅然弃用价值几千万元的“双种子”品牌,转而启用更富冲击力的“真功夫”品牌时已经使用过。在坚持做“米饭专家”,还是卖更多层次产品的豪赌上,蔡达标赌赢了。但是这一次还是有所不同——牵涉风投与资本。
毕竟,成也资本、败也资本,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的发展并不缺乏这样的案例,资本之痛的前车之鉴让蔡达标处理上市问题的时候,显得更加谨慎。“有意放缓脚步,为未来更好地驾驭资本下注,这是真功夫的真„功夫‟。”
39岁正值事业如日中天的阶段,蔡达标坦言伴随基因重组过程的推进,自己正在退居看台席,前场完全交与洪人刚、张帆、王磊等职业经理人去盘带、传球、射门。如同办公室墙上挂着的“若水”二字,蔡达标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因势利导、人尽其才的“教练”——“连裁判都不是”。
不过,蔡达标“野蛮生长”后的“理性扩张”更多来源于2009年公司内部爆发的那场危机,那段犹如从幽暗狭窄的隧道中走出的经历已然成为他“审慎经营”的基石,虽不足为外人知晓,但显而易见的是,在家族式企业向上市公司成长的进化中,真功夫这架高速列车的方向盘最终牢牢地掌控在蔡的手里。
第二篇:向曹操学习领导力
商战中,竞争双方力量对比往往非常微妙,一方看似强大无比,另一方好像不堪一击,但转眼间,局势就会发生彻底改变。
弱者可以变为强者,强者也能变为弱者,而决定这一变化的正是双方的领袖人物。正如让一只羊领导一群狮子,那么这群狮子迟早会变为羊;但如果让一只狮子领导一群羊,羊也迟早会变成狮子。
向曹操学习领导力
最为经典的一个“强弱变化”案例发生在三国早期,也就是袁绍与曹操之间的力量转化。
最早看出这个变化趋势的是曹操的谋士郭嘉。他认为曹操的实力虽然暂时不如袁绍,但从长远来看,曹操一定能吞掉袁绍,因为“绍有十败,操有十胜”,曹操具备了一个优秀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所以他鼓励曹操说:“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商场如战场,作为一个领导者,可以向曹操学习自己的领导艺术,努力完善自己,便可立于不败之地。具体来说,就是上述十项内容:体任自然、顺乎常理、雷厉风行、任人惟贤、行为果断、以诚待人、体恤下属、兼听则明、制度严明、精于商战。
下属是检验领导力的惟一标准
道莫大于无为,大象无形,高明的领导者善于淡化自我,更不会将自己“神化”,而是努力强化整个组织的力量;善于将整个组织的目标与员工目标相统一,而不是简单把目标变成数字。
在具体工作中,领导者应该着重以下四点:制定远景和战略,发展信任关系,开创富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企业文化,培养并激励下属。这样方能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带领企业不断前进。
那么,如何检验自己的领导力是否有效?经验告诉我,惟一的标准就是领导者的下属,看他们是否也足够强大,是否足够自信。只有羊群
已经变为“狮群”时,领导力才算是足够有效。具体说来,可以有以下四点评判标准:
1.下属是否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处理事务,在职责范围内是否拥有自由感?
2.下属与上司意见不同时,他是否还能够拥有创意并果断提出?
3.下属对所从事的工作及其远景价值是否具备认同感、使命感?
4.下属是否具备足够信心不断挑战自我?
肯德基员工和两位秘书
我曾经和肯德基的员工有过长时间的接触,他们在领导力方面的表现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我发现,当餐厅运营遇到问题时,肯德基的员工经常会自发组织,甚至直接把领导叫过来开会,这个时候并没有领导与员工之分,大家各抒己见;得出解决方案后立即分散,然后迅速执行,效率之高令人钦佩。
肯德基的员工在自己的领域内拥有相当的自由,在与上级发生分歧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这表明员工有足够的信心,并被赋予了强烈的责任感,“羊群”已经变成“狮群”。还有一个例子是对我自己的评估。我曾聘请过两个秘书,从第一个秘书的表现上,我看出了自己领导力的不足。早先我接受一家学校邀请前去讲课。出发前一天,我问秘书是否已经把讲义送到主办方那里,她告诉我已经在两小时前送出快递,正常情况下半小时就到,所以,讲义“应该”到了。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第二个秘书身上,答案完全不同。当我问讲义是否已经送到主办方那里时,她告诉我两小时前,她已经和主办方确认过,对方已经收到了快递。
这件事看似与我没有关系,应该是这两个秘书自身的差距造成的,其实不然,员工的表现恰恰反映了我个人领导力的变化。
首先,第一个秘书很有可能对我所从事的工作不太认同,也不具备相应的使命感,所以快递送没送到无所谓;其次,在工作细节上我自身也存在着问题,我的行动可能直接影响了她,我没能让她充分感受到责任感与使命感。所以,当我取得进步时,下属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第三篇:总裁报告:管理力和领导力
总裁报告:管理力和领导力
各位同事:
我想把9月份参加长江商学院《卓越企业的领导力》的课程分为几篇报告与大家进行分享,上篇是《辅导与激励》,这次是《管理和领导》,或者说《管理力与领导力》,对于每一个管理者而言,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离的,但由于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心态色彩,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具有不同的经历阅历,每个人在这两个方面还是完全有所偏颇的。
请大家先看下面这张图,这张图的有几个部分构成:
图的中间是愿景,下部是一个三角形,表明你本人的自我认知,而每个人的自我认知可以最简单用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三个方面来解释,儒家解释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道家解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佛家解释的“人与自己的关系”,也可以说“人与主宰的关系”。这种表述也许不全面,但这三种关系确实组成了一个人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
左边一列的能力,包括了“逻辑、分析、结构、组织、系统、规划、合规、细节、经济、财务、执行、控制、会计、稳定”等能力,它代表一个人的智商水平,也代表一个人是如何“用脑做事”的,左边能力最重要的是“合规”,而这个能力的成功,往往可以“用金线来衡量”,左边的能力我们可以简化地理解为“管理力”。
右边一列包括了“为人、直觉、情感、灵感、团队、合作、承诺、创新、变革、赋权、信任、价值观、授权、改变、感性”等能力,它代表一个人的情商水平,也代表一个人是如何“用心做事”的,右边能力最重要的是“承诺”,而这些能力的成功,往往可以“用快乐衡量”,右边的能力我们可以简化地理解为“领导力”。
假设你是一个公司的副总经理,这个时候公司的总经理离职了,董事长给你电话,告诉你一个坏消息,就是你做不了总经理,但同时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公司的总经理由你从两个候选人中进行选择。其中一个候选人,左边的各项能力都很强,右边的能力偏弱,而另一个候选人则正好相反,右边的各项能力很强,左边的能力偏弱,请问你会选择哪一个人来做你的总经理?根据大数据量的调查,大约90%的人会选择右边各项能力很强的总经理。
那么反过来,如果你是一个部门的部长,准备给你们部门配置一个助手,人力资源部给你推荐了两个人选,其中一个是左强右弱,另一个是左弱右强,请问你选择哪一个人来作为你的副职?结论是大约有90%的人选择左强右弱的人来作为自己的副职。
上面两个例子,包含着管理学的一种悖论。除了个别人之外,绝大多数的管理者其实都处于既是领导又是下属的双重角色。当你作为领导时,你的下属希望你是右边的各项能力很强,当你作为下属时,你的领导又希望你左边的各项能力都很强,当然如果你确实能够做到左边能力很强,右边能力也很强,你就是完美的,但这样的人确实是凤毛麟角。
每个领导也都是从下属一层一层提拔上来的,而提拔主要又是看中了他左边的能力比较强,而右边的能力往往是不够重视的。而这样悖论,就像“彼得原理”一样,人总是会被升迁到一个自己所不能称职的职位上。
同时,所有的商学院教授的主要是左边的课程,右边的课程比较少,为什么呢?因为左边的课程是可以被教授和学习的,而右边的内容则需要“悟”,需要一种阅历和经历的沉淀。当然层级越高,右边的能力就凸显出其重要性。
当我们厘清管理力和领导力的关系时,我们尤其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尽量在管理力和领导力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因为我们每个管理者都同时具有领导和下属两种角色。也许在做底层或低阶管理者的时候,左边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更容易做出业绩获得认可,但随着职级的提高,成长为中高级的管理者的时候,如何作为领导者激励你的部属去工作,往往比你自己如何亲自或带领他们去工作更为重要。
我一直相信,均衡是管理学的最高准则,也是成功的秘密。也许也有说法,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那么我更相信这是某一个阶段,或者是整个团队的平衡,或者是通过其他方面(比如生活和工作)来取得平衡。再回到上面的示意图,图下方的三角形也是代表自然界中最为平衡稳定的心态,儒释道三家也是最为综合和平衡的三种关系,完整的个人认知必须完整地包含了“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自己”三层关系的和谐。
第四篇:管理力领导力培训感想
管理培训班心得体会
企业管理作为企业进步发展的动力源泉与指路明灯,需要管理者有着睿智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感染力,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在各位培训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对商务谈判与管理沟通、教练式领导以及互联网思维与新营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收获颇丰。
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明确了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所担负的岗位职责、任务、管理职能和应掌握的管理技巧与应具备的素质、技能。同时也让自己的思维、视野得到了较大的开拓,管理理论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我也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管理知识、理念,与人沟通谈判的技巧,互联网思维与新时代下的创新营销模式等等,老师们抛砖引玉的对一些实际案例的讲解分析,对于我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岗位履责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与指导作用。这次培训也为我今后自学管理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工具及专业技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下面分三方面,就我在学习过程中感触较深的部分具体谈谈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商务谈判与管理沟通
老师将这一部分分为四个单元,为我们细致全面的讲解了商务谈判与管理沟通相关理念与技巧。
谈判前我们需要明确的问题是谈判的三个张力,我认为也可称之为合理的谈判所必须的三要素,即人、问题以及流程。人的向度,自然是要我们从感知的角度出发,由于谈判双方所掌握的关于对方的讯息必然是不对称的,因此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对方更好地感知自己,和如何更好地感知对方,换位思考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贯穿整个谈判进程的最佳途径莫过于两点:积极倾听和主动发言,合理地选择倾听和发言的时机和持续的时间比重也尤为重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问题这一要素显然更为理性,我们需要在实际工程中合理权衡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力求将项目的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流程这一部分主要在于授权和委任,其适用范围较小,这里不做赘述。谈判的准备有十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是全面性,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关键环节,才能够在正式谈判时游刃有余。我认为商务谈判与管理沟通最重要的环节在于第三单元,沟通、影响与价值创造。这一部分可以看作是对人的向度中的感知方法做进一步阐释和升华,也是培训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这里老师将主动式倾听与积极式发言的特征为我们做了详细介绍,谈判过程中一定要全神贯注,尽量靠后发言,这样才能够整合到更多的观点,并充分了解谈判对象的想法和立场,避免致命错误的出现;发言时不要冗长,抓重点力争简洁,语气要自信且真诚,且以建议的口吻,不能过于强硬,合理选择最能说服和易使对方接受,同时不曲解原意的表达方式。老师也就影响的策略和更好地创造价值为我们介绍了一系列具体“招数”,主要在于抓住人的心理习惯,循序渐进,将谈判的走向引导至更利于己方,更能创造价值的轨道上。
最困难,对于谈判者考验最大的莫过于跨文化谈判与沟通,除了要掌握动机、权力这些影响谈判的重点外,我们还需要注意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差异,适当了解对方文化但不要过分关注,将文化差异,多元合作转化为推进谈判成功的动力。出色的跨文化谈判家,能够在谈判中循序渐进,不断测试检验自己的假设,考虑最有效的战略。最有效且易提高创造价值的是调整,而非妥协。
二、教练式领导
老师为我们讲解了领导力提高的方法。一个受人尊敬的领导者,必定有以下四个特质:真诚、有前瞻性、有能力、有激情。将这些特质具体到实际行动中,便是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以及激励人心。以身作则,不难理解,说到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给员工做出表率,例如制定并严格执行日程,测评有所反馈,奖励及时兑现等等。要成为一个大家愿意追随的人,那么必须是一个有原则有信念的人,成为榜样的人。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像为航空报国的罗阳、心系群众的廖俊波、科技报国黄大年等都是指路的明灯,是我们做人的“底线”,是行动的指南,是授权,是动力。
共启愿景,需要展望未来,感召员工们,鼓舞士气,明确众人奋斗的目标。未来是不确定性的,通向终点的道路是没有把握的,也是不平坦。一个开拓性的领导者到底是什么是自己真正的方向呢?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内心和梦想去引领方向。领导者都是着眼于未来的,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愿景和一种蓝图,这种蓝图要成为每个人的蓝图,而不是他个人的蓝图。他有一种力量去共同启发群众们,去开启他们的愿景。
挑战现状是敢于尝试与冒险,勇于创新;使众人行,强调的是团队意识,在团队中必须明确责任,相互信任,众人一心共同奋斗,及时解决协作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创造价值才能最大化;激励人心就需要我们敏锐的洞察员工所思所想,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将枯燥乏味的工作变得富有趣味性,同时也要兼顾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的平衡:正面激励可激发每个人的意愿和激情使得团队乐观向上;适当的负面激励可使员工戒骄戒躁,引以为戒,维护制度的可行性。
三、互联网思维与新营销
老师引用多家成功创新营销策略的公司的案例,为我们从三方面普及了互联网思维与新营销思想理念和方法:建立顾客关系、运用口碑传播和建立顾客社区。这一部分看似与我们相关性不高,但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进一步普及和机械化施工的开发与广泛应用,互联网思维与新营销会逐渐在土木建设领域发挥其作用,在各个领域都在提倡创新的当今时代,也要求我们不断了解最前沿的理念。市场营销最基本的目标是满足顾客的需要,与我们相似,合格的土建工程也就是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明确顾客群体,调查使用者的需要尤为重要。用户社区的概念与我们衔接的较少,我主要探知了它的内涵:促进社区内成员的互动,通过共同价值的匹配机制将人们汇集在一起,给用户以归属感和幸福感。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课程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方法,让我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有了更明确的指标和参照,也为日后自学管理相关知识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我会进一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改进管理方针和思想,引导员工不断开发其潜能,使每个人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最大化,促进公司更加健康且高效的运作、发展。
第五篇:向GE学习领导力开发
向GE学习领导力开发
——系统规划领导力开发的核心攻略
(企业大学孵化专家全面标杆管理奠基者杨天河先生)
GE领导力发展中心作为全球领导力开发的标杆,成为很多企业大学/培训中心竞相学习的对象,但效仿者的效果却往往欠佳。究其原因,很多企业学习的往往是GE领导力开发的基本方法,并未能深入把握其成功因素。本文在回顾GE领导力发展中心发展史的基础上,详细探讨其领导力开发工作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及具体策略,并归纳出领导力开发的价值创造逻辑与核心攻略。
一、GE领导力发展中心简介
GE克劳顿培训中心(后被称之为“韦尔奇领导力发展中心”)创立于1956年,占地50英亩,是GE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中心,被称之为GE高级领导干部成长的摇篮。除此之外,出自GE公司跻身财富500强的CEO多达130多位,因而GE被《财富》杂志誉之为“美国企业界的哈佛”。
1951年,包括德鲁克在内的内外部专家在对GE进行2年的经营诊断及对其2000余名经理人绩效情况进行研究后,编制了总共五册共计3463页、被美国企业界誉为蓝皮书的研究报告,后被改编成GE的总经理教案,并在此后使用20多年。然而,传统说教式课堂教学模式令人疲倦,效果欠佳。
1981年,在GE其他部门缩减开支的情况下,GE加强培训投入,以推进GE变革。为切实起到实际效果,韦尔奇象征性火烧蓝皮书,推动GE领导力发展中心从传统教学改为以企业真实存在问题作为训练内容的行动学习法。在此过程中,GE培养了一大批变革型领导,有效推进企业变革,取得巨大成就,GE领导力发展中心也因此获得广泛赞誉。
2001年,GE新任CEO伊梅尔特为推动GE快速增长,在其他企业纷纷削减培训开支的情况下,增加培训预算,旨在培训新一代客户导向型的全球商业领导者。在此背景下,GE领导力发展中心培养了一大批增长型领导,推动GE快速增长。
随着GE领导力发展项目的日益成熟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GE领导力发展中心还扮演业务的推进者角色,对拟合作的重要合作伙伴的领导人员免费提供领导力培训。参加培训的(拟)合作伙伴均高度评价该项目,其中的60%的拟合作伙伴都最终与GE达成了战略合作。
纵观GE120多年发展史,不难发现,GE已成为全球基业长青和多元化经营的标杆,其成功的核心因素可归纳为“领导人才队伍+管理模式”。GE领导力发展中心作为GE领导人才的制造基地,为GE的快速扩张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领导人才,是GE基业长青和成功实现多元化的重要保障力量。
二、GE领导力开发成功的前提
向GE学习领导力开发,不能仅仅学习其领导力开发的具体技巧,而应梳理其成功的前提条件,打造成功开发领导力所必备的优良环境。
1、领导的重视与大力支持,有效拉动领导力开发工作
GE对领导力开发的重视与支持并不仅仅落在口头上。1956年,GE即投入重金建设克劳顿村,并重金聘请外部专家协助开发总经理教案――蓝皮书。此后韦尔奇上任后,在其他部门均缩减开支的情况下,GE领导力发展中心反而大量增加投入。911事件后,刚上任的伊梅尔特在其他企业纷纷削减培训开支的情况下,继续加大培训投入。2007年,GE全年投入12亿美元用于学习,约占其全年营收的7‰。
GE领导对领导力开发的支持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资金支持上,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韦尔奇怒烧蓝皮书要求以解决问题为中心,GE领导力发展中心才真正发挥作用,此后20年为GE培养了大量的变革型领导;伊梅尔特为推动业绩增长要求培养增长型领导,为GE领导力发展中心指明了方向,此后GE培养了大量的增长型领导,推动GE业务快速增长。在实际运作中,GE的中高层领导往往亲自授课并作为下属的导师,经常提供指导。除此之外,中高管领导还会参加与本职工作高度相关的领导力项目,介绍情况、参与讨论并评估学员的报告。
2、成熟高效的人才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员工学习内驱力
GE拥有成熟高效人才管理模式,其每年3-6月都召开人力资源系统的组织评估会议,重点是以九宫格为核心评估人才进而进行人才盘点、发展规划、继任计划等工作,告诉员工对他的期望并尽力帮助员工实现目标,同时明确要求员工对结果负责,以此调动员工的学习内驱力。
通过人才管理机制调动员工的学习内驱力,重在整合拉力与推力,GE在这方面拥有独到经验: GE通过快速扩张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公平透明的晋升机制、同意甚至鼓励人才为个人发展在系统内外的自由流动等整合拉力,通过绩效考评与激励以及强制淘汰机制等整合推力。
需特别指出的是,很多企业都担心企业人才流失,但GE鼓励人才的良性流动。GE高级领导人才一般有三个备选人才,一旦正式确定接班人,GE同意甚至鼓励其他候选人在系统内外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并因此造就了世界500强中137位出身GE的CEO。人才良性流动,既是对人才负责,更能为其他员工带来更多发展机会。候选人到系统外任职,看似人才流失,却为GE带来广泛且有价值的社会关系资源,对GE的发展和业绩提升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高效的领导系统,有效释放领导力
GE认为领导就是做决策、抓执行,要充分释放领导力,应有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和决策模式,同时还需要成熟的执行管控系统,确保各项决策的执行力度。
GE作为百年企业,拥有成熟高效的执行管理系统和执行文化,其开发的“GE驾驶舱”系统,可以让领导实时监控各项经营活动,一旦某个单位不正常,系统会自动生成警告或质询信息,相关业务单位会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确保执行到位。在此系统下,任何一个领导都能有效统驭企业,领导人的任何意图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成千上万倍地放大,确保决策有效执行。
在此背景支持下,GE领导每年只需重点抓好四项决策:战略、预算、组织评估和诚信监察。其中,战略决策固定在每年7-9月,重在理清思路,找到更好的增长模式和发展路径;预算决策固定在每年10-12月,重在围绕战略有效配置资源;组织评估固定在每年的4-6月,重在评估员工的绩效和价值观并强制分级,以有效激励和鞭策员工;诚信监察贯穿全年,重在维护和校正GE价值观体系,起到保障秩序、净化环境的作用。除此之外,领导们还需要在每年第1季度进行总动员,以鼓舞士气。
GE驾驶舱以及高度标准化的四大决策程序和动员程序,构成了GE高效的领导系统,有助于GE领导力的充分释放,值得我们借鉴。
4、GE作为持续扩张的多元化企业,提供肥沃的领导力开发土壤
GE作为多元化企业,领导力开发对其业务扩张十分重要,因此GE特别重视领导力开发并提出极高的要求,同时配置了丰富的资金资源。此外,持续扩张中带来大量领导人才的需求,使得GE可以在大量领导力开发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高要求、大量资金以及大量的领导力开发任务,形成了肥沃的领导力开发土壤,是GE领导力发展中心成为全球领导力开发标杆的重要条件。
对绝大多企业而言,难有GE的规模,领导力开发土壤也不如GE肥沃,只要抱着积极的心态,结合企业情况以高标准为导向,尽量争取资源支持,虽然不能取得GE领导力发展中心般的成功,但依然大可作为。
三、GE的领导力开发经验
1、先进的开发理念,引领发展 1.1基于战略的领导力开发
GE早期的领导力开发也是僵化的课堂式教学,虽然由德鲁克等内外部专家编制了经典的蓝皮书,但效果欠佳。直至韦尔奇怒烧蓝皮书,要求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实际问题,GE领导力学院的活力才被彻底激活。此后,GE的领导力开发基本上都是基于战略视野,包括培训中所采用的行动学习项目的选择、特色领导力开发等。如,GE在领导力开发项目中,常常从选择影响集团或职能单位、下属单位绩效的关键问题或者是战略问题,供学员在实战中演练;韦尔奇时代的变革型领导和伊梅尔特时代的增长型领导都是基于当时战略需要而开发的特色领导力项目,并在其战略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2全面开发组织领导力
GE开发领导力,并不仅仅只是中高管层面的个人领导力开发,其将领导力按照领导者层级划分进行系统统筹开发,以全面开发组织领导力。除此之外,GE还会结合组织发展需要,培养组织发展所需要的领导人才,变革型领导、增长型领导均为GE组织领导力开发的经典之作。
1.3以价值观为核心,以决策与执行为主线开发领导力
GE的价值信条是:价值观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韦尔奇也曾为GE领导力发展中心题词:GE的未来建立在时下推动我们的、弥足珍贵的价值观的基础上:相互信任和永不停顿、永无止境、永无边界地渴求世界上最好的思想和人才。因此,GE十分重视价值观工作,不仅将价值观作为人才考评的重要内容,还将其作为人才晋升与淘汰的重要环节。在开发领导力时,GE更是以价值观为出发点设计领导力开发项目。此外,GE认为领导就是“决策+执行”,即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因此,GE的领导力开发,往往是在价值观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决策能力和执行管控能力(领导团队),即GE领导力素质模型中的决策力、鼓动力与执行力。
综上所述,并考虑到GE的领导者在上任后1个月内要做好的三门功课分别为经营思路、价值观、领导团队,可以得出GE以价值观为核心、以决策与执行为主线开发领导力的结论。
2、系统的领导力培养体系,打造规模领导力
2.1分层级、分专业设计培养方案,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
如图所示,GE的领导力课程按照领导者层次划分为六个级别,其中:领导力基础课程(FOL)的学员为拥有同等领导责任并做出相当贡献的个人,主要面对专业人才;新经理晋级培训课程(NMDC)的学员为新或晋升的经理,包含专业领导和专业人才;提升领导力表现课程(ALP)的学员为原有或新晋升的资深经理,包含专业领导、高级专业人才,也面向拟晋升为高级专业人才的专业人才;经理培训课程(MDC)主要面对管理层、高级专业人才,也面向拟晋升为管理层的专业领导;商业管理课程(BMC)主要面对管理层、高级经理层,也会面向拟晋升为高级经理层的高级专业人才;高级管理人员培训课程(EDC)主要面对公司高层、高级经理层,也会面向拟晋升为公司高层的管理层。
在职能领域,GE也特别针对新进的MBA学员及管理培训生设计有后MBA领导力、管理培训生领导力两个系列的项目。其中,后MBA领导力项目包含成熟商业领导力项目、HR领导力项目、风险管理领导力项目、再生能源领导力项目四个主要项目,管理培训生领导力项目包含财务管理领导力培训生项目、信息管理领导力培训生项目、运营管理领导力培训生项目四个主要项目。2.2立体化的培养方法,有效提升开发效果
GE过往的培训采用80/20原则,即80%来自挑战性的工作任务,20%来自课堂学习。后来通过实践发现,员工在缺乏辅导的情况下,在学习方向、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方面均存一定的问题,决定在原有培训结构中增加部分辅导,最终形成了70/20/10原则。即工作任务对能力成长起到70%的作用,一对一的导师指导则占到20%的作用,最后10%才是课堂学习。
为确保开发效果,GE重点通过岗位轮换、导师辅导开发领导力,并且将其制度化。而在仅占10%的课堂学习中,不同层次的学员,所主导的方法也有所不同:针对专业人才和专业领导的课程(FOL、NMDC、ALP),一般采用体验式培训、案例研讨、实战演练等技巧,解决工作中的一般性问题;针对管理层、高级专业人才、高层经理层的课程(MDC、BMC),主要以行动学习的方法,提出解决现实中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案;高级管理人员培训课程则收集影响各单位绩效的重要共性问题进行研讨。
2.3系统化的培养方案,有效缩短人才开发周期
GE在其领导力能力素质模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领导的特点,在实践中总结出系统化的最佳培养方案,以有效缩短人才开发周期。
如GE财务管理培训生项目,该项目共4个学期,每个学期半年,学员在一个业务部门轮岗,全部周期二年,共在四个不同的业务部门轮岗。一般情况下,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两年学习实践,即可晋升为高级财务管理岗位。具体各培养方案如下:
3、科学的学员甄选机制
GE每年有资格参加领导力训练的人员约16.6万人,而GE领导力发展中心每年仅提供7000人左右的领导力训练。其中,MDC项目参与人数约750人,分为10个班级实施;BMC项目参与人数约150人,分为3个班实施;EDC项目参与人数约40人,由一个班实施。正是培训的稀缺性,令学员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但要从这16.6万人中科学选择合适的学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考虑组织领导力建设的需要统筹选择高潜人才,还需要兼顾公平。GE的学员甄选工作实际上从每年的组织评估议程开始。通过组织评估,明确组织所需要的战略人才及组织能力建设方向,同时通过测评和考核对员工进行评估分类,在此基础上盘点人才并开展继任计划,组织辅导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IDP),进而明确人才培养需求。在明确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做好人才培养规划,再通过甄选程序选择合适的学员:原则上,A类员工和获奖的员工都可参加。在此基础上,基层领导力项目(FOL、NMDC、ALP)由员工提出申请,需要由直接领导和人力资源部批准,高层领导力项目(MDC、BMC、EDC)由正式提名程序提名后,最顶层的EDC项目由董事长直接提名。
4、基于战略的领导力开发活动,有效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 4.1基于战略视野,统筹开发领导力
GE的领导力开发活动,基本上是基于战略的角度来实施。在积累了丰富的领导力开发经验后,GE形成了最优的领导力开发模式:每年制定领导力发展计划时,GE领导力发展中心均会通过访谈、调查等手段分析实施战略所需的组织能力,并在评估现有组织能力的情况下,明确组织能力开发方向。在此基础上,还在人员维度通过测评和评估、人才盘点、继任计划、IDP等明确人才培养需求,以全面系统规划领导力开发内容及重点。
相对于每年基于战略视野在原有领导力开发框架内的优化,GE领导力中心也可能会因为战略变化而在领导力开发方面做出重大调整。例如:1981年,韦尔奇上任后大刀阔斧地开展变革,急需变革型领导。被烧掉蓝皮书的GE领导力发展中心迅速围绕组织战略调整领导力开发方式,并通过数年积累打造出高效的“变革型领导”生产线,有效支持了GE的变革;2001年,伊梅尔特上任后,其提出增长战略,原有的变革型领导已不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此,GE领导力发展中心在原有变革型领导基础上,迅速调整“参数”打造出高效的“增长型领导”生产线,在推动GE业务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2精心设计领导力开发方案,提升开发效果
与大多数企业侧重于课程策划与组织实施不同,GE的领导力开发项目均为精心设计。其领导力开发往往围绕项目目标深入探讨保障和提升效果的因素,进而形成成熟的开发模式:每个领导力开发项目,项目组均会与相关专家沟通了解相关知识,探讨最优实施方法。并通过对拟解决问题的企业(下称“案例企业”)进行访谈、学员评估等手段明确培训重点及目标,同时让学员对项目产生明确期望。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设计系统的领导力开发方案,帮助学员在一至四周的连续集中学习中,掌握相应能力,并通过半年左右的长期跟踪与辅导,评估项目效果,帮助学员进一步提升能力。
在设计领导力开发方案时,GE往往采用行动学习法,让学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个人能力。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学习的实战性和有效性:每个领导力开发项目的案例均由GE领导力开发中心到案例企业进行系统调研后编制并经案例企业确认。有些复杂项目,GE领导力开发中心甚至外聘专业咨询机构协助编制案例。而学员在课程中会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到案例企业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参观等咨询机构常用的调研诊断方法进行系统诊断,并出具诊断方案后在课堂上向相关领导汇报。与传统的学习实践活动不同,GE旨在以此活动为契机推动案例企业提升绩效。为此,案例企业相关负责人一般都会参与到小组中一起探讨寻求最优方案,复杂项目甚至会有外部专家参与指导。课程结束后,案例企业将直接实施该解决方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提升企业绩效。这种咨询式的学习活动,既大幅提升了学员的实战能力,更为案例企业找到了最优的解决方案,最终形成GE领导力开发中心、学员、案例企业、公司领导等多赢结果。
图为GE精心设计的BMC课程方案,从图中可以看出:前面一周半主要是理论学习,旨在掌握系统的理论、工具和方法。第二周的最后两天为项目导入和筹备阶段,主要供学员了解案例背景信息,制定“咨询”项目运作计划并提交至案例企业达成共识。第三周各小组分别按计划到案例企业进行现场调研诊断,发现问题,并系统探讨解决方案。第四周前两天制定解决方案并汇报成果,后面三天主要为学习反馈、行动计划、复盘等活动,帮助学员系统梳理学习成果并制定行动计划。课程结束后,GE领导中心继续跟进案例企业实施效果,同时跟进学员行动计划执行情况,并评估整体效果。
四、GE领导力开发的启示
1、领导力开发的价值创造逻辑
通过对GE领导力开发的研究,可以总结出领导力开发的基本价值创造逻辑。如图如示,领导力开发由两条线组成:一条是自下而上的系统化的领导力开发价值创造过程,侧重于从过程和机制建设维度打造人才辈出的机制和优化领导系统,以有效释放领导力,提升团队战斗力;另一条是自左而右的效果导向的领导力开发价值创造过程,主要通过调研选出关键问题,再推动学员通过行动学习法解决现实问题,最终有效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
系统化的领导力开发首先需要中高管的支持与参与,除了资金、动员、参与之外,中高管尤其是高管应像杰克·韦尔奇一样对领导力开发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其推动企业绩效和竞争力提升。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建设出人才辈出的领导力开发机制以及高效的领导系统:
人才辈出的领导力开发机制包含人才管理系统、静态领导力开发方案、学员甄选机制以及动态开发活动,以有效提升组织领导力、提升团队战斗力,进而打造规模领导力。其中,人才管理系统是基础,必须通过其招募到价值观相同的高潜人才,并通过公平、透明的晋升机制和大量的晋升机会以激发人才的学习内驱力。其次是针对不同层次领导人员设计立体式、系统化的最优培养方案,尽量缩短其成才周期。再次,结合企业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甄选机制,每年明确重点培养对象。最后是结合企业情况设计领导力动态开发活动,以打造规模领导力。设计领导力动态开发活动,最好采用效果导向的领导力开发过程,以实现多赢结果。 高效的领导系统包含决策管理系统与执行管理系统,是各级领导发挥领导作用的重要基础,如不够高效,应推动优先优化以有效释放领导力。效果导向的领导力开发主要是动态领导力开发过程,只是在此基础上强调对企业问题的统筹管理(实质是高级别企业大学的绩效挖潜系统的一部分),以建立常态化的以解决问题为手段,以绩效和竞争力提升为导向的开发活动。对因各种条件所限难以实现系统化领导力开发的企业而言,通过领导力开发推动企业解决关键问题以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比系统建设人才辈出机制更实现、更有价值。
动态开发活动是两条领导力开发线的核心,实际上是从GE的领导观点(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以及GE新任领导的三门功课(经营思路、价值观、领导团队)中归纳而来,旨在提升组织领导力的同时,提升组织绩效和竞争力,打造规模领导力。其中,决策即思路或做正确的事,领导团队即正确的做事,思维模式既包含价值观,还包含有效决策和领导团队所必须具备的高效思维模式,是三者的核心。具体的领导力开发活动,应在统筹好组织领导能力开发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思维模式开发,并延伸到决策和领导团队两大关键能力,以切实有效提升学员的领导能力,进而提升组织领导力。
2、领导力开发核心攻略
综上,归纳领导力开发核心攻略如下:
首先是效果导向的领导力开发能力。百言不如一行,只有通过领导力开发产生实实在在的可观效果,方能获得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参与。而要产生可观效果,关键在于选择合适学员甚至借助外部专家以行动学习法解决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问题。
其次是推动优化领导系统,即决策管理系统和执行管理系统。难度不大,将其设计为行动学习主题整合外部专家支持即可实现。当然前提是要像GE领导力发展中心一样,深入把握该项目的成功要素并通过精细化运作来实现,绝对不要被外部专家引导的团团转。
最后才是人才辈出机制的逐步打造。原则上,按照顺序依次开发人才管理系统、静态开发方案、学员甄选机制与动态开发机制,但并不需要每个阶段都做足才开展下个阶段,人才管理系统和学员甄选机制只需要达到保底目标并逐步提升即可,而应把重点放在静态方案和动态活动开发上,将其做到极致。动态活动开发主要体现在效果导向的领导力开发能力上,攻略详见上文。静态方案开发主要基于战略视野梳理不同层级领导的能力素质模型和岗位攻略,在此基础上反复梳理和优化学习地图以压缩成才时间,进而形成成熟的领导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与之配套的任务包和晋级包。其中,能力素质模型与岗位攻略是基础,其随着企业发展而动态升级的,每年尽量优化完善即可。学习地图与培养方案是核心,需要重点优化形成最优模式。任务包与晋级包是升级补丁,有利于推动各级领导者自主学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