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全省国税工作要点
2011年全省国税工作要点
2011年全省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组织开展“依法行政深化年”活动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履行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努力提高征管质量,持续优化纳税服务,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反腐倡廉,促进全省国税收入总量和质量实现新跨越,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依法组织国税收入,不断提高收入质量
(一)认真落实组织收入原则。严格执行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组织收入原则,加强宣传引导,坚决制止应征不征、应退不退以及占压、挪用、混库、转引税款等行为,防止人为调节收入进度。加强审批管理,坚决杜绝违规批准减免税和缓税。严格控制新欠,大力清缴陈欠。
(二)深化税收经济分析。继续实行税收分析例会制度,深入开展税收与税基、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分析,加强税收分析成果运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国税收入可持续增长。加强税收政策效应分析和税收预测,全面掌握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各种因素,提高组织收入工作的预见性。加强对税收预测准 确率的考核和组织收入工作的统筹规划指导,不断提高国税收入质量。
(三)强化重点税源监控。进一步落实重点税源监控制度,完善重点税源监控体系,优化数据采集方式,构建重点税源预警协调机制,及时掌握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变化趋势,牢牢掌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避免收入大起大落。
(四)发挥稽查的促收作用。抓好税收专项检查和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工作,统一安排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税务检查。重点查处虚开和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各类可抵扣凭证的违法案件,依法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查处各类逃避纳税义务的税收违法案件,加大处罚和执行力度。加强部门间的协调联系,发挥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职能作用,有效遏制税收流失。
二、开展“依法行政深化年”活动,推进法治国税建设
(五)开展“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活动。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以区县局主要负责人为对象开展依法行政知识轮训,以市州局为参赛单位开展法治国税知识竞赛,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测试,营造浓厚的学法氛围,提高干部依法行政水平。
(六)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全面启动依法行政考核工作,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依法行政先进个人”和“湖北国税年度法治先进人物”评选活动,树立依法行政先进典型。
(七)开展税收规范性文件大清理活动。及时公布税收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不断更新完善税收法规库,推进税收执法依据一体化。严格执行《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八)开展依法行政大督察活动。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巡视检查、督察内审等综合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对领导班子和人事行政的巡视检查,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强化税收执法检查,全面加强政府采购审计、财务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增强对税务行政执法和内部行政的监督效果。
(九)开展税收执法案卷大评查活动。开展税务稽查、纳税评估、重案审理、减免税审批等各种税收执法案卷评查,评选税收执法精品案卷。建立税收行政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和基准制度,细化、量化各类税收行政行为的具体情形及适用条件、标准、幅度和方式,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避免执法随意性。加强征管资料的整理、归档和运用,加大考评力度。
(十)做好涉税争议防范化解工作。探索涉税信访、纳税服务投诉处理、税务复议诉讼赔偿相结合的大联动机制,促进各类调解主体的有效互动,形成调解工作合力,妥善解决各类涉税争议。充分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处理涉税投诉,提高投诉处理效率。注重运用调解、和解方式解决涉税争议,畅通税务行政复议渠道。积极应诉法院受理的涉税行政案件,认真对待司法建议。
(十一)加强税收优惠效应评估。认真分析评估分税种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加强统计和评价反馈,研究制定配套措施,提出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推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
(十二)规范重大项目决策管理。加快制定重大税务决策程序和规则,将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纳税人权益、大额财政支出和重大执法行为等纳入重大税务决策事项,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决策的操作程序,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合法化。
三、不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促进税收征纳和谐
(十三)推进纳税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以服务热线、门户网站和短信服务为主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纳税服务效率。推行全国统一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系统,优化热线工作流程,扩大热线应用范围。开展12366网站试点工作,完善网上办税、审批、查询、举报、投诉、宣传咨询、征纳互动等功能,探索推行全流程、全覆盖、全方位的网上办税服务。完善12366手机短信系统。
(十四)进一步提高办税服务效率。巩固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成果,持续改进办税服务。落实领导坐班制度,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规范窗口设置,方便纳税人办税。探索制定办税服务厅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内部考核与即时评价、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先创优活动,调动服务厅人员工作积极性。统一规范全省办税服务厅业务操作流程,规范文书审批、使用和流转,强化文书应用和办理时限管理。理顺前后台业务职能,加强办税厅各岗位与业务部门的衔接,提高业务流转效率,确保“8152”运行机制落实到位。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推动纳税人上门办税向网络办税转型,降低税收成本。健全大企业涉税服务协调会制度,为大企业提供直通车服务。
(十五)积极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以税收宣传月活动为抓手,大力宣传纳税人权利和义务,加强解读性税法宣传和纳税咨询工作。对照总局《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开展调查检查,掌握纳税人权利落实情况,坚决制止和纠正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健全纳税人权益保护机制,建立纳税人诉求收集、分析和响应制度,做好税收法律援助。
(十六)探索建立社会协作机制。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协作,积极支持公益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合理利用教育科研、行业协会、社区组织、新闻媒体等社会资源,形成纳税服务工作合力。加强纳税信用等级动态管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注册税务师行业在纳税服务中的作用,加强执业质量监管,支持行业发展。
四、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效
(十七)科学分类管理税源。根据税源结构和分布特点,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兼顾特定业务,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并加强管理。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管理与服务,建立专业化的大企业税收管理模式,引导和帮助建立涉税风险内部防控机制。总结分行业税收风险管理方法和规律,制定中小企业行业管理指南,强化税源监控和评估。加强个体大户和集贸税收管理,探索集约化、社会化管理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深化个体“双定户”委托银行划缴税款工作。
(十八)加强税收风险控制。按照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绩效评估等设计税收风险管理流程,优化税收征管资源配置。建立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提高风险预测水平和识别预警能力,加强管理针对性。根据不同纳税人的不同风险,健全完善差别化风险应对机制,增强管理时效性。构建税收风险管理监控系统,完善税收监控分析系统,搭建统一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互动平台,建立税收风险管理运行机制,降低税收流失风险。
(十九)积极推进信息管税。加强信息采集管理,统一涉税信息采集标准和操作规范。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有效获取三方涉税信息。抓好数据质量管理,应用税收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加强基础数据管理,确保基础数据全面、真实、准确。依托税收监控分析等系统,加强申报信息、发票信息、日常生产经营信息和三方涉税信息的分析比对。深入开展征管状况监控分析,改进管理措施,堵塞管理漏洞。贯彻落实发票管理办法,强化发票管理。加强金税三期设备购置、信息系统建设归口管理和运维管理,完善安防体系。
(二十)完善税源管理机制。发挥税源和征管状况监控分析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坚持工作例会制度,统一分析监控税源风险,统一下达风险预警指标和纳税评估重点,统一督导、考核和反馈税源管理及征管状况,避免基层重复劳动和对纳税人重复评估、检查。完善纵向联动机制,合理划分各层级税源管理职责,强化省、市州、县(区)及分局(所)之间的纵向联动。科学界定税收管理员职责,探索管理办法,按事项设置日常管理、纳税评估等岗位,实行团队管理、分权制约。加强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环节的横向互动,建立“以查促管、管查互动”长效机制。实行各税种统筹管理,同一纳税人涉及多个税种的信息一次性采集,按纳税人归集,并进行综合评估。建立外部协作机制,推进协税护税体 系建设。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建立的信息共享平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结试点经验,深化国地税涉税管理合作,提高行政效能。
(二十一)抓好主要税种管理工作。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两头在外”商贸企业和增值税减免税管理。继续实施行业规范化管理,进一步规范重点行业税收秩序。开展商业企业增值税和啤酒生产企业消费税专项纳税评估。做好消费税重点税源企业税收分析工作,加强白酒消费税管理。推进县市局车购税“一窗式”管理。加强金税工程数据分析应用。统一规范所得税管理流程,提高汇算清缴工作质量,抓好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加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征管。做好工会经费代收工作。推行进出口税收管理工作规范,完善退税前置审核,优化审核、审批流程。探索出口退(免)税分类管理。开展出口退税审核系统数据清理,整合完善出口退税软件系统,强化数据增值利用。开展出口退税难点、热点调查,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
(二十二)做好国际税收管理和反避税工作。完善反避税工作机制,坚持防查并举,建立管理、服务、调查三位一体的反避税防控体系,提高关联申报和案件筛选质量,防范各种避税行为。完善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机制,规范和落实非居民企业税源监控、登记备案、纳税申报、税款征收、收入分析等制度,识别并及时控制非居民税收风险。加大税收协定执行力度,做好协定待遇的审批和备案工作,防范协定滥用。完善“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机制,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防范逃避税收监管。完善国际税收征管协作机制,加强国际税收情报交换。
五、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
(二十三)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开展理想信念和党性作风教育。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党组议事决策规则,发挥班子整体效能,加强团结协作。进一步调整充实各级领导班子,优化班子结构,形成年龄的梯次配备和知识、能力的合理搭配。坚持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的改革方向,完善多种方式并举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巡视工作,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巡视监督,及时发现并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十四)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坚持专业化人才与复合型人才、高层次人才与基层业务骨干一起抓,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改进培训方式,突出抓好急需紧缺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训。完善教育培训激励机制,激发干部学习热情。充分发挥教育、税校、培训中心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发挥兼职教师在培训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大兼职教师选拔培养力度,建立培训师资人才库,广泛开展进修培训、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二十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力度,完善委任制,推行“两推一述”干部选任办法。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推行省局机关和系统干部下派上挂任职。实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制度,加强干部任用条例执行情况检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认真执行“一报告、两评议”等四项监 督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工作。不断完善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制度,鼓励干部到艰苦复杂的环境中摔打磨练,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二十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全员读书”活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内在动力。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推进税务文化建设,做好信访和群众工作,促进和谐,维护稳定。完善税收舆情监测机制,正确引导舆论。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抓好新农村建设联系点、“616”工程、脱贫奔小康和“城乡互联、结对共建”等工作。
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树立廉洁从税良好形象
(二十七)加强部门内控机制建设。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构建以内控机制为主体的大预防工作格局。全面推行《湖北国税内控机制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税收执法人员的监督制约,防范执法风险。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各级国税机关党组反腐倡廉的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健全惩防体系建设检查督导工作机制,建立税检工作联系机制,抓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二十八)加强税务廉政文化建设。建设廉政教育基地,加强教学大纲、教材、师资队伍等标准化建设,丰富廉政文化建设成果。开展主题教育和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增强干部宗旨观念和责任意 9 识。开展案例警示教育活动,筑牢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总结宣传廉政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二十九)深入开展廉政监督检查。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监察,加强对权力运行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建立法规、巡视、督察内审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执法监察整体合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认真落实廉政准则,严格执行税务系统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八不准”,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深入贯彻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重大决策和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要问题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报告有关事项等制度,促进领导干部秉公用权、廉洁从税。
(三十)着力加强部门行风建设。巩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成果,进一步深化行风建设。继续开展行风暗访活动,加大行风建设督查力度。开展述廉活动,加强行风建设社会监督。抓好案件查处,坚决纠正和大力整治各种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发挥查办案件的综合功能。
七、加强内部行政管理,保持机关规范高效运转
(三十一)不断规范内部行政管理行为。进一步理顺机关内部职责分工,健全岗责体系,规范工作规程,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效能。全面推广应用税务综合办公信息系统,进一步节省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对要害部门、重点部位、涉密载体的保密管理。增强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力实施税收科研精品战略,不断提升《湖北国税》办刊水平。进一步关心、支持税务学会、国税研究会、注册税务师协会工作。严格执行外事工作规定,规范外事管理。不断完善内部网站功能,服务政务公开。
(三十二)进一步节约行政运转成本。坚持依法理财,严肃财经纪律,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勤俭节约,加强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的审核把关。继续做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和整改工作。加强督察内审工作,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力度,认真落实审计整改意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做到应采尽采,规范采购行为,抓好风险防范。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建设节约型机关。做好后勤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营造平安、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十三)切实提高工作落实能力。切实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行政执行力。严肃机关工作纪律,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继续实行年度工作综合绩效考核、季度工作情况报告、督查通报等制度,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工作落实。进一步关心基层、服务基层,逐步改善基层工作生活条件。
第二篇:全省国税工作要点(讨论稿)
2011年全省国税工作要点
(讨论稿)
2011年全省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转型跨越发展为主线,以税收法治建设、纳税服务工作、税源专业化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国税工作新突破。主要工作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谋划山西国税事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一)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丰富学习方式,加强检查指导,推动学习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税收发展难题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将广大国税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中央、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紧密结合山西国税工作实践,认真谋划山西国税事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适时召开专题会议,全面总结全省国税事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取得的成就,部署“十二五”时期全省国税工作任务。
二、坚持依法组织税收收入,为促进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二)坚持组织收入原则,提高收入质量。大力组织税收收入,抓住薄弱环节和管理难点不断堵漏增收。大力清理和控 制欠税。严格落实组织收入原则,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组织收入的关系,坚决制止应征不征、应退不退、收过头税以及占压、挪用、混库、转引税款,坚决防止人为调节收入进度。建立组织收入风险预警平台,加强对税款申报、征收、欠税等重点环节的监控和风险预警。按照总局要求,建立健全税收收入质量评价体系。强化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指导,及时提出和调整组织收入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作重点。
(三)加强税源监控。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收监控管理,着力加强对企业集团、重大建设项目、总部经济、新兴产业等税源的监控。改进重点税源数据采集方式,试行综合征管软件重点税源数据的自动导入。
(四)扎实开展税收分析。深入开展税源调查,认真了解煤焦冶电等主导行业的税源情况,把握经济税源发展趋势,有效指导组织收入工作。密切关注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动态,开展新兴产业和新增税源专题调查。组织开展“十一五”税收分析盘点工作。
三、认真落实税收政策和税制改革举措,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五)全面落实税收政策和税制改革举措。牢固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就是收过头税”的理念,不折不扣地将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健全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反馈机制,对政策落实情况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开展有深度的政策效应分析评估。积极宣传、认真贯彻总局出台的税制改革措施,做好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改革试点等工作。
(六)深入开展政策调研。对结构性减税政策和促进转型跨越发展的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深入开展调研,抓好有深度的实证性政策评价分析,做好减免税统计调查工作。紧密围绕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税收政策需求,确定课题,深入研究。
四、不断加强税收法治建设,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七)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加强对税收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依法行政工作中长期规划。大力实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将法律学习纳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并逐步探索实行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全省统一的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责任机制、问责制度,修订完善依法行政考核办法。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制定具体办法和措施,统一规范税务行政裁量权,明确适用规则、裁量基准和程序要求。认真执行《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的日常管理。严格落实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制度,保证案件审理质量。积极探索实施法律顾问制度。
(八)强化税收法治监督。按照预防为主、过程控制、重点督审、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建立事前预警、事中审核、事后督审的全过程跟踪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按照总局要求,适时推行税收执法疑点信息库;修订申辩调整规程,改进执法考核办法,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 定税收执法督察和内部审计规范化操作指南,改进督察审计模式,实行综合督审、专项督审和专案督审相结合。对有关市局的例行执法督察和财务审计,实行综合督审。结合总局部署,组织开展对组织收入、服务转型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增值税抵扣、企业注销清算、法定纳税服务事项等方面的税收执法重点督察。组织开展对会议费、公务招待费、出国费、公车购臵使用费、节水节电节油情况以及金税运行费等的专项审计。创新督察审计方法,坚持运用信息化手段和现场督审相结合,提高督审工作水平。建立问题整改跟踪监督机制,狠抓问题的整改落实。加强督审成果分析,强化督审成果运用。
(九)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强化税务稽查核心业务能力建设,加强案源分析,积极开展检查工作。继续做好“黄金票”的案件查处工作,严肃查处煤炭、建材、交通运输等行业利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其他抵扣凭证进行的各种涉税违法行为,做好税收专项检查和重点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分级分类稽查办法,继续开展重点税源企业的轮查工作。以打击发票买方市场为重点,扎实开展打击假发票专项行动。
五、大力优化纳税服务,努力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十)完善纳税服务工作机制。树立全局全员全程的“大服务”意识,建立各级、各部门、各环节统筹开展纳税服务的工作机制。完善市局纳税服务科(处)和纳税服务中心、县区局纳税服务股(科)和办税服务厅的双主体运行模式。研究制定纳税服务岗责体系和业务规范,完善以宣传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以及平台管理为重点的纳税服务制度体系。结合实际,探索优化办税流程、办税服务厅激励机制,完善纳税服务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体系。建立纳税服务创新项目的收集指导、完善推广以及经验交流等制度。
(十一)推进纳税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办税环境、服务制度、岗责流程、行为规范和内部管理标准化。逐步实现实体办税服务厅的“两个转变”,功能上从单一的办税服务向集办税、宣传、咨询和维权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转变。形态上从实体办税服务厅向网上办税服务厅转变。按照总局统一规划,按时完成省级“12366纳税服务热线”平台建设和试运行工作。进一步强化省局和市局门户网站的纳税服务功能,建设省级“网上办税服务厅”。支持各地发挥自身优势,建设以纳税人学校、短信息、飞信、微博、QQ群、MSN等多种方式为依托的纳税服务辅助平台。
(十二)加强税法宣传咨询。切实做好“六五”普法工作,组织好第20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落实税法宣传和纳税咨询制度,加强服务渠道、税收政策和部门形象等内容的对外宣传,重点强化对大企业、重点税源纳税人的宣传咨询服务。探索开展分类和个性化的深度纳税服务。
(十三)进一步提高办税效率。建立办税服务厅受理、监控、督办、反馈涉税审批事项的内控机制,探索开展网上审批、“阳光审批”,减少审核审批业务流转时间。选择典型单位对办税时间进行监控、测算,压缩不必要的流程节点。继续推广多元化办税方式,逐步推广纳税人同城办税、自助办税模式。扩大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推广面,全省要达到50%以上。试点推行网 上开具缴款凭证,鼓励纳税人通过网上办理涉税事项。试点统一涉税表证单书的种类和式样,试行“无纸化”、“免填单”办税。
(十四)切实维护纳税人权益。统筹开展纳税人权益保护工作,把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责任全面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个环节。统一规范纳税服务公开承诺内容,落实纳税服务承诺制度,落实“纳税服务十条规定”在内的各项优化纳税服务措施,组织开展对各项承诺落实情况的检查。落实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制度,快速受理纳税人的投诉举报,及时调解税收争议。完善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指标体系,继续委托第三方对全省纳税服务工作进行第三方调查。全面落实《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并加强检查督导,依法办理复议应诉案件。进一步规范税务师事务所服务行为,提高注册税务师行业服务质量。
六、强化税收征管和行政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十五)夯实税收征管基础。牢固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将风险管理贯穿税源管理全过程。按照总局安排,不断整合和优化征管业务流程,完善征管运行机制。抓好征管数据质量监控软件的应用,开展征管质量网上巡查,强化数据录入审核、修正和垃圾数据清理等工作。全面推广税务与组织机构代码共享工作,强化纳税人户籍管理。充分利用外部门信息查找漏征漏管户,加强非正常户管理。
(十六)强化普通发票管理。认真落实新修订的《普通发票管理办法》,抓好普通发票换版工作。全面推广普通发票机打票系统,实现普通发票票表比对数据的省级集中,强化对普通 发票信息的分析利用。制定普通发票真伪鉴定工作规程,完善普通发票真伪查询系统功能。加强对普通发票各环节的管理,开展安全检查。加强冠名发票企业开票信息采集管理,严格审核冠名发票企业印制资格和发票票样。
(十七)抓好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制定全省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指导意见,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试点,逐步建立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完善运行机制为保障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2011年各市国税局至少要确定一个县(市、区)国税局进行试点,省局适时召开全省税源专业化管理现场会。
(十八)大力实施信息管税。加强涉税信息需求分析,统一规范原煤、电力、焦炭、钢铁、水泥等支柱行业的涉税信息采集标准。按照范围一致、口径统一、规范采集的要求,积极采集、交换第三方涉税信息,巩固与工商、地税、质监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成果,积极推进与社会保障、统计等部门的涉税信息交换和共享。初步建立主要税种管理风险特征指标体系和税收征管基础类风险特征指标体系,突出抓好重点税源(包括大企业)风险分析、支柱产业风险分析、税种管理风险分析和税收征管状况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应对。基本建立和完善煤炭、焦炭、生铁、电力、水泥等行业的税款评估模型,推动纳税评估工作深入开展。抓紧开发税收征管状况分析软件,按季开展税源与征管状况分析工作。加强征管查各部门之间税收信息的采集和交换,落实四位一体互动机制、税源与征管状况分析一体化机制和以查促管工作机制。(十九)加强货物和劳务税管理。继续加强增值税抵扣管理及企业兼并重组增值税管理,加强增值税稽核异常抵扣凭证的审核检查,完善申报评估工作,强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管理,按照总局要求适时推行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汉字防伪项目。加强成品油、卷烟、酒类产品消费税管理。落实车辆购臵税征收管理办法,加强免税、退税及最低计税价格管理。
(二十)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抓好企业所得税基础管理。推进企业所得税专业化管理,大力深化分类管理,重点做好对企业重组业务、汇总纳税、清算所得等特殊事项管理。加强总分支机构管理。积极开展企业所得税申报与增值税申报比对审核,切实把好审核关口。加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备案工作、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审核审批工作的监督检查。不断深化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加强汇算清缴全程管理,进一步规范预缴申报工作,确保预缴税款比例不低于70%。
(二十一)强化进出口税收管理。按照总局统一部署,推行出口退税分类管理,推进出口退税税库银联网工作。认真开展出口退税宏观分析和预警监控,建立出口退税审核关注信息管理制度,管好用好出口退税计划。落实出口退税限时办结制度,加快退税进度。及时掌握辖区内货物出口新动向,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不法行为。
(二十二)抓好国际税收管理和反避税工作。进一步完善国际税源监控机制,加强国际税收日常管理。加大反避税调查力度,强化关联交易申报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转让定价调查,积极配合做好全国联查和行业联查。加大非居民税收管理力度,加强国际税收征管协作,做好“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
(二十三)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进一步探索建立专业化的大企业税收管理模式,以风险管理为导向,运用风险评价、监控和应对体系,帮助纳税人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提高大企业税法遵从度。选择省局定点联系企业探索进行风险内控机制调查和税务风险评估。以合理需求为导向,加强个性化纳税服务,及时受理和回复定点联系企业涉税诉求,增强税法透明度和执法统一性。选择部分税法遵从度较高的企业签订纳税遵从协议,建立互信、合作的税企关系。广泛采集定点联系企业涉税信息,推广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平台,实施税收风险预警。贯彻落实《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规程》,进一步明确各级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和主管税务机关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二十四)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牢固树立税收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一体化”理念,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提高信息安全防御能力。健全运行维护管理体系,提高运维质量和效率。加强应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强化信息化日常管理,提高系统平台支撑能力。统筹规划全省税收征管应用和辅助软件的设计、开发和推广使用。统一研究和开发税收收入风险管理、网上开具缴款凭证、系统运维监控等管理系统和应用软件,完善和拓展综合纳税服务平台功能,推动税收管理现代化。抓好税收票证软件试点工作。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工程统一部署,做好金税三期工程试点的相关准备和实施工作。
(二十五)加强内部行政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政务、财务、事务方面的管理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强保密管理,严格外事管理。严格遵守宣传纪律,严禁未经审核擅自对外发布税收信息。严格执行信访条例和有关规定,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与政府沟通协调机制。完善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办法,严格工作考核。细化预算管理和支出管理,认真开展预算执行分析,从严控制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经费支出,研究改进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加强基建新建项目的立项、开工审批,做好专项检查工作。开展资产核查,启动全系统原车购办资产的划转接收工作,加强资产购臵处臵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国税系统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进一步完善报批报备、信息公告、合同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依法实施采购。加强安全管理,开展节能减排,强化后勤服务。
七、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十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强化政治理论、经济理论、依法行政等方面的学习。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组议事规则,严格办事程序。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制定全省国税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实施办法,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领导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总结巡视工作经验,结合机构改革 后领导班子实际,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探索综合巡视检查、与市局联合对重点县局进行巡视。坚持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的改革方向,健全竞争上岗、任命制等多种方式并举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全面识别和考察干部,防止唯票取人、唯考取人。
(二十七)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做好公开承诺、领导点评、成果展示、评选表彰等活动。健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做好系统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落实党组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制度,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大力推进国税文化建设。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及时发现和处理不稳定因素。贯彻落实总局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国家税务局系统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的各项待遇,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二十八)强化基层建设。大力弘扬“右玉精神”,继续开展“评先选优树典型”活动,抓好文明和谐创建,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强化督查督办,提高基层履职能力。进一步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服务基层,努力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继续清理各类重复报送的资料,实行税收征管分析和纳税评估工作任务下发的一体化管理,减轻基层负担。适时组织开展全省国税系统羽毛球比赛等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干部职工 生活。
(二十九)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以专业化培训为主线,围绕领导干部、专业人员、业务骨干“三支队伍”分类培训的格局,突出高素质专业化骨干培训。进一步创新领导干部培训,省局重点抓好处级干部和县(市、区)局“一把手”的培训;市局重点抓好科级、股(所)级干部的培训。加强专业骨干培训,深化“六员”培训,重点培养纳税服务、大企业税收管理、企业所得税、征管、稽查等业务骨干。创新培训方式,提倡自主选学方式,试行专业化人才递进式培训。积极推进远程培训,开发应用网上学习系统,大力推广网络培训、视频培训、在线学习、网上练兵。积极开展综合业务能力考试、岗位练兵、能手竞赛等活动,组织开展全省国税系统业务标兵竞赛,选拔一批业务能手和标兵人才。健全教育培训管理相关制度,修订完善培训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完善责任、教育、制度、监督、惩处、预警六个机制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具有山西国税部门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抓好“深入学习《廉政准则》、全面规范从政行为”主题教育,加强廉政教育示范点和示范基地建设。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在市、县两级国税机关全面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教育监督,认真执行中央和总局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适时对《全国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贯彻落实情况、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有计划开展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运行,完善以干部选拔任用、财务公开和政府采购招标为主的行政管理权监督制约制度,加强税收执法监察,继续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加大总局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税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意见》、《税务系统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八不准”》有关规定和省纪委“五个不准”的贯彻落实力度。
第三篇:国税工作要点
**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国税工作意义重大。根据全市财税工作会议和全市国税工作会议精神,**年全区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市国税工作会议的部署,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
作主题,以提高税收增长质量为重点,坚持依法行政、优化纳税服务、加强税收征管、推进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永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按照总体要求,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一)认真抓好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局首要的政治任务,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新修改的党章和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努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二)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推动永川国税科学发展。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进一步明确国税工作方向,更加注重税收收入增长质量、税收服务质量、税收管理质量和社会管理质量;与国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税工作全局,紧扣主题主线,扎实做好政策落实、依法行政、税收核心业务建设等工作;与加强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勤政廉洁、团结和谐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与切实转变作风紧密结合,切实端正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国税事业科学发展。
二、加强经济税收分析,认真抓好组织收入工作
(三)明确目标任务。市局下达我局税收计划为14.20亿元,比去年增长10.10%。
(四)加强税收分析预测。继续完善层级税源调查预测机制和
局领导、科室联系税务所制度,局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实时掌握税源变化,准确判断税收收入形势,增强税收收入的预见性。在税收分析预测中,既要加强税收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分析,加强宏观税负、税收弹性系数等征管质量指标的分析,算好经济税收大账;又要加强重点行业、定点联系大企业的重点解剖,从企业的进销存等生产经营情况,到财务核算方式、核算过程,逐户算好企业的税收细账,实现税收预测与税收计划执行的误差不超过2%的目标。
(五)落实组织收入原则。依法征税,依法批缓,依法减免,依法退税。既不容许有税不收,也不容许收“过头税”;既不容许因为收入任务紧张而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不容许借口支持经济发展而越权减免税。根据税收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织收入原则落实情况检查,确保组织收入工作质量。
(六)强化收入质量管理考核。围绕计划管理质量、税源监控质量、税收收入质量、压欠工作质量,依托金税三期会统核算系统,构建包括应征、入库、欠税、缓税、减税、免税、退税等指标在内的税收收入数据指标体系,切实加强对税收收入质量的监控和考核。
(七)抓好税收经济关联分析。密切关注国家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民生宏观政策的调整,要做好“营改增”调查测算工作,开展分行业、分税种的宏观税负分析和税收弹性分析,重点对地区税收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值税与工业增加值、企业所得税与企业利润进行比对分析,强化对组织收入工作质量的评判。
三、进一步完善岗责体系、工作标准和绩效考核办法,认真做好依法行政工作
(八)强化学习教育。要扎实开展“六五”普法,把依法行政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今年要继续开展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和《税收违纪违法行为处分规定》专题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法律素质。
(九)规范行政行为。在严格落实上级清理、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的基础上,简化审批流程,改进审批方式,提高审批效率。严格执行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税收行政裁量权,落实行政裁量权适用规则和裁量标准。要进一步完善会议、公文、财务、人事、后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按照精简程序、清理环节、分清责任、科学管理的要求,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工作衔接,提高机关工作效能。
(十)完善岗责体系。按照有利于开展工作、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抓好落实的原则,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形成以机制管人、靠制度办事、人人有责的岗责体系。对各岗位职责要进一步明确,确保征、管、查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工作运作顺畅。同时做好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标准制定,每季度将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纳入到行政管理系统中进行考核,确保各部门工
作落到实处。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开展税收执法疑点核查,严格追究过错责任,全面规范行政行为,切实做好依法行政工作。
四、围绕加强服务标准化建设,认真做好纳税服务工作
(十一)推进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梳理纳税服务工作流程,制定纳税服务业务规范,切实履行纳税服务公开承诺。制定办税服务厅管理制度
和相关服务标准,完善办税服务厅领导带班制度、办税服务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促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与金税三期核心征管有机联结,全面运行。继续做好网上报税、网上认证、网上申报以及ARM机的宣传推广工作,利用区局互联网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政策咨询和各类表证单书下载服务,拓宽服务平台。
(十二)健全纳税人诉求收集、分析机制。畅通与纳税人沟通渠道,听取纳税人意见,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以纳税服务定点联系企业为切入点,在全区范围推广使用纳税服务需求信息管理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辅导、风险提示等工作。
(十三)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牢固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观念,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严格落实免收税务发票工本费的政策规定,严禁在个体双定户定税工作中随意调高定额,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切实解决办税程序繁杂、报送报表资料过多等问题。加强税收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的合作,为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五、以“深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深化税收分析、强化纳税评估”为抓手,全面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十四)抓好金税三期试运行工作。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的困难,按照市局安排部署,完善应急预案,做好运维保障,落实好领导带班制度,主动发现和化解矛盾,确保2月22日实现金税三期单轨运行。
(十五)深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在现有税源专业化管理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认真核对企业的行业名称,比较分析各行业指标在各个征管单位间的差异,研究行业指标体系,确立行业管理模型,逐步探索对部分可比性较强的行业的企业能耗、物耗及税负指标在各单位间进行比较考核,加强行业管理,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加强对全区纳税人税收变化情况的分析;加强对重点行业、重大项目、重点税源的监控分析;分析经济发展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程度,力求全面掌握经济税源状况,科学预测税收收入形势,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进一步提高组织收入的质量。继续利用矿产品产量监控系统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煤炭行业和非煤行业进行监控,提高监控信息的分析利用水平。
(十六)突出税收风险管理。区局将开发税收管理风险预警系统,对全局税收管理风险进行监控。各单位要对本单位预警风险项目按区局要求进行认真分析应对;区局在征管科设置风险管理分析岗,对各单位风险预警项目应对情况进行分析、监控,对各单位风险应对情况进行考核通报;区局按季对征管科风险管理分析情况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各单位是否按规定进行风险分析应对,该纳入纳税评估的是否转入纳税评估,转入纳税评估的是否按规定开展纳税评估,评估发现涉嫌偷税的是否移交稽查处理,稽查是否按规定检查处理等。逐步建立税务所、征管科、区局三级风险预警应对考核机制。区局从2013年2季度开始试运行税收管理风险预警系统,落实“统一分析、分类应对”的风险管理机制,做好税收风险信息采集、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风险任务应对推送和考核评价工作。建立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建立税企对话制度,认真落实大企业联络员制度,深入开展大企业风险评估、税务审计和反避税调查工作。全面清理涉税信息数据的采集,切实提高涉税信息采集质量,增强纳税评估预警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切实转变纳税评估的观念,提高对纳税评估的认识,强化纳税评估考核,全面提升纳税评估工作的质量。
(十七)提高稽查工作水平。集中力量对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和偷逃税案件进行查处。重点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和医疗机构发票使用情况,与公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继续探索柔性执法的新途径、新方式,引导纳税人自觉遵从税法。
六、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十八)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完善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领导干
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围绕思想建设和
能力建设两大主题,加强班子成员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
(十九)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加强对初、中、高级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干部专业知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培训,加大培训力度,确保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要加强对年轻同志尤其是新招录人员的培训,让年轻干部多岗位、多角色的实践锻炼,给年轻干部加压力、添担子,促使年轻干部快速成长。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考核办法和行政考核系统,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十)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对干部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坚持交心谈心制度,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耐心做好沟通解释,了解不同年龄段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多为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开展税务文化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激发文明细胞活力,提升干部队伍的精气神。
七、以推行“内控机制”为着力点,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
(二十一)严明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制定督促检查工作制度,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群众工作纪律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抓好工作落实,确保督促检查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二十二)加强源头预防。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围绕《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和工作实际,修改完善并不断丰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内容,加强责任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和落实干部任用、经费开支、基建招标、大宗物品采购、稽查案件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规定。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风险事项防范为主、岗位风险防范为辅”的部门内控机制,充分利用区局内控风险监控信息系统对各类廉政风险进行有效监控。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改进机关作风,树立税务部门良好的形象。
第四篇:新 2011全市国税工作要点(讨论稿)
2011年全市国税工作要点
(讨论稿)
2011年全市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局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为主题,以全面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为中心,突出核心业务和队伍建设两个重点,坚持依法行政原则,全面优化税收服务,分类实施专业化管理,深入推进信息管税,扎实引深绩效考核和干部教育,团结和谐、诚实守信、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为国税事业的全面发展整体提高和太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主要工作如下:
一、依法大力组织税收收入,全面提高收入质量
(一)坚持贯彻落实组织收入原则。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组织收入原则,强化征管,堵漏增收,确保完成全年税收收入计划和奋斗目标。每半年开展一次组织收入原则执行情况检查,对违反组织收入原则行为的个人,严格责任追究,构成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依党纪政纪处理,单位实行评先选优“一票否决”。
(二)加强对组织收入和经济税源的分析。密切关注我市转型跨越发展动态,了解煤炭、焦化、钢铁、电力及房地产行业税源情况,开展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新兴
济税收协调性、组织收入纪律指标及其它工作指标的考核,反映和评价税收收入质量,逐步实现计划管理向质量管理转变,努力做到实征税款与法定应征税款比率最大化。
(七)强化对组织收入工作的领导。实行组织收入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健全“领导蹲点、处室包片”的督导调研机制,加强计划执行监督考核,按旬掌握进度,按月通报情况,按季分析超短收原因,定期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税源变化和收入完成情况,牢牢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
二、坚持依法行政原则,大力提升税收执法水平
(八)认真贯彻落实好税收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规定。贯彻落实好国家颁布实施的和即将出台的各项税收政策。加大政策培训力度,提高新政策执行的准确性。加强税收政策贯彻落实的指导、分析、检查。完善政策调研和执行情况反馈机制,以结构性减税和促进转型跨越发展税收政策为重点,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跟踪问效,选择管理薄弱环节开展检查督导。加强内外部协作,建立税收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统计上报、分析评价和跟踪管理机制。按季搜集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专门研究、专题答复,解决基层执行政策不明确、不统一等问题。
(九)大力推行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做到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既不失职,又不越权,一丝不苟地履行执法职责;规范执法,做到执法主体、权限、依据和程序都合乎规范;公正执法,开,把税款核定、纳税评估、日常检查、税务稽查的情况纳入公开内容。
(十二)强化对税收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整改。加强申辩调整管理,在申辩调整后零差错的基础上,确保税收执法信息系统申辩调整前执法正确率名列全省第一。修订《税收执法检查操作细则》,创新税收执法督察的组织实施方式,学习借鉴信息化手段和现场督察相结合的检查方法。结合省局部署,组织开展好对组织收入、服务转型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增值税发票抵扣、企业注销清算、法定纳税服务事项和重点工程税收管理等的税收执法重点督察。以屡查屡犯和涉及税款问题为重点,狠抓整改落实,加强督察成果分析运用。
(十三)加强税法宣传普及教育。扎实开展第20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举办首届全国税收宣传动漫节,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效应。结合全国“12.4”法制宣传日、全省“依法行政宣传月”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法制度。强化依法行政考核工作,细化内容、标准,加强结果运用。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十四)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广泛收集稽查案源,科学选定稽查对象,开展对进销项货物数据不一致企业的专项整治,重点查处煤炭、建材、交通运输、成品油、医药等行业利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其他抵扣凭证进行的涉税违法
采购的审计监督并落实整改。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的“两个待遇”,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加强后勤管理,开展节能减排,坚持厉行节约,做好安全稳定工作,探索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升后勤服务规范化水平和保障能力。
三、努力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大力提升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和对国税机关的满意度
(十六)加快纳税服务标准建设。深入推进纳税服务标准化建设,细化岗位职责,建立岗责体系。修订《服务纳税人涉税事项操作指南》,推进办税业务流程再造,清理简并重复环节和涉税文书。制定《纳税服务质量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服务内容及服务标准,建立统一的纳税服务考评机制。
(十七)强化政策服务。针对纳税人的需要,采取集中宣传、专题宣传、上门宣传和媒介宣传相结合的多样化分类政策宣传形式,突出新政策解读和税收热点难点问题政策辅导。设置咨询辅导场所,通过电话、网站等方式为纳税人提供预约咨询和集中解答,逐步缩短回复时间,提高政策咨询解答准确度。针对日常管理和稽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培训,进一步建好纳税人学校和税收志愿者团队两个政策服务平台。发挥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政策服务的主体作用,着重做好对重点税源户和新办企业的政策服务与辅导工作。
(十八)拓展办税服务功能。加快标准化办税服务厅建
立纳税人对税法遵从度的测评机制,以纳税申报准确率和稽查、评估、日常检查等指标为重点,全面考核纳税人履行义务情况。
(二十一)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落实纳税服务公开承诺和优化纳税服务十条规定。拓宽维权渠道,公布监督举报投诉电话,落实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制度,规范受理、快速解决纳税服务投诉。编写《纳税人涉税风险点指南》,帮助纳税人降低税收风险。严格把握税收政策,防止税务稽查、日常检查、纳税评估等工作中出现执行政策不准、把握法律不严所造成的不该罚款而罚款、不该缴税而缴税的侵权行为。加强对税务师事务所服务行为的监管。
四、以分类分级为基础,提高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二十二)把握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内涵。根据纳税人的不同特点和管理风险进行科学分类,对税源管理职能在不同层级、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分工,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实施专门管理,进而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有效制约税收执法权。适时召开研讨会,探讨专业化管理的内涵,探索专业化管理的途径,寻求专业化管理的突破点。制定税源专业化管理办法,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力争作为样板在全省推广。
(二十三)实行分类管理。在坚持属地管理、不改变税款入库级次的基础上,按纳税人规模、行业等进行分类管理。对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实行分规模管理;对焦化、煤
《服务纳税人涉税事项操作指南》规定的征管流程和办税标准,加强对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执法行为。制定符合专业化管理的税收征管质量和税收管理员考核办法,加强对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的考核。
(二十七)深入贯彻落实“六个办法”。全面落实税收专业化管理实施意见,深入开展总分支机构管理、关联企业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税收监控和煤炭资源整合税收管理。凡是涉及工程建设项目的都要纳入税收监控范围。搞好“六个办法”贯彻落实工作的考核。
五、深入推进信息管税,大力提升税源管理水平(二十八)推进信息管税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定国税机关涉税信息采集应用管理办法,明确各主管国税机关涉税信息搜集的内容、标准,规范信息共享、交换方式,提供信息整理、分析方法,建立信息发布、反馈机制,实现信息采集、共享、利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综合征管软件和自主研发软件的应用。
(二十九)用足用好内部信息。按季开展征管质量考核指标和其他辅助指标分析。利用现有发票管理应用软件和非税控电子器具开具的发票电子数据与申报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按月或季进行增值税和所得税申报的数据项勾稽关系对比分析,发现异常,及时核实、整改、追究,提高申报准确率和数据质量。
1审批系统、风险管理平台、全市全员绩效考核软件等新系统的研发,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实现信息安全岗位职责分离和相互监督,降低外网安全应用风险,强化网络故障的检测与处理。加强软硬件运行维护管理,简化运维流程。做好金税三期工程相关准备和实施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税种管理,强化国际税收和反避税工作(三十四)加强货物和劳务税管理。加大抵扣凭证管理力度,加强对稽核异常增值税抵扣凭证的审核检查,确保审核检查率达97%;提高增值税其他抵扣凭证采集的准确性,确保比对相符率达98%。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管理,开展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和批零兼营企业专用发票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加强兼并重组企业增值税管理,建立企业兼并重组涉税事项备案制度。开展跨地区关联企业摸底调查,确定关联交易应调整对象,按照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收管理办法开展价格调整工作。按省局要求适时执行增值税海关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的管理办法,推行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汉字防伪项目。完善增值税专用发票流向判别系统,实现对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量异常变化的监控,在日常审核及评估中充分运用,力争在全省推广。落实车辆购置税政策和管理办法,加大对免税车辆和进口车辆税收的检查。实施车购税属地征收管理。
(三十五)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加强企业所得税基础管理,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备案管理,强化资产损失审
3学谋划“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把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当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建立长效学习机制,用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发展,并把全会精神真正落实到具体税收工作实践中。结合实际,制定好“十二五”时期国税事业发展规划。总结六年率先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明确“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三十八)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继续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进一步拓展形式、丰富载体,实现创建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点抓好群众评议及评选表彰阶段的工作,以“学党史、赞历程、创先进、争优秀”为主题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进行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等活动“回头看”。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五好班子”创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干部绩效考核,激励和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作用。建立健全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工青妇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和谐机关建设。围绕建党90周年开展“革命诗词朗诵”、“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摄影展”等系列纪念、庆祝活动。
(三十九)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思想建设,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领导干部评选活动,5(四十一)引申国税文化建设。以文化育人为先导,修订国税文化建设方案,提炼国税文化理念,提高国税文化建设层次和水平。编辑太原国税文化手册。举办第七届国税文化月,组织全市国税系统“唱红歌,颂党恩”歌咏比赛,开展“发展的太原、前进的国税”主题摄影活动等系列文化活动。继续组织好“国税讲坛”。
(四十二)深入推进绩效考核工作。总结基层绩效考核经验,以“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为原则,制定全市全员统一绩效考核办法,实现绩效考核的“四化”。考核指标系统化。绩效考核对象为全市系统干部职工,市局与基层指标统一;考核标准规范化。整合、优化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统一考核标准;考核过程信息化。建立覆盖全市各部门的管理信息平台,将税收业务与行政管理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利用计算机管理软件与内生数据实施对工作行为的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实效化。绩效考核结果与改进管理、评先奖励、干部任用相结合,确保考核结果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十三)以专业化培训为主线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组织开展“春季大集训”,适时举办2期科股级领导干部更新知识培训。举办6-8期200人次的业务骨干和师资培训,建设好人才库、师资库、试题库。组织业务标兵竞赛、税收应用软件操作水平等级考试,选拔命名30名市级业务能手。积极参加省局业务标兵竞赛,确保20名选手成为省级业务
7和工作格局,紧紧围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制定下发效能建设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内转外不转等工作机制,建立效能投诉、效能考评、效能问责等工作制度,制定“查评”办法,开展“查评”活动,探索行之有效的效能监察方式,加强对不作为、乱作为、工作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的督查与整改。
(四十六)着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建立健全政风行风新闻宣传、定期走访有关部门、预防损害纳税人合法利益行为的发生、切实解决纳税人反映强烈的问题等工作机制,加大对损害纳税人合法利益行为的查处力度,继续大力开展治理“吃、拿、卡、要、报”活动,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提高明查暗访工作质量,以党风带政风促行风,规范行政行为,改进服务质量,促进文明执法,进一步提升社会形象。
第五篇:2005年国税工作要点
实施五大战略推进国税工作二00五年工作思路2005年工作思路(讨论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新目标,为税收工作指明了方向;总局提出的深化税收改革、加强税务基层建设、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等新要求,是基层税收工作的重心;税收征管工作中出现了市场主体民营化、税源主体城市化的新趋势,是国税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认真解决当前
国税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是新一年工作中必须努力和加强的重点。基于对形势的判断分析,按照总局提出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当前国税工作实际,2005年,我市国税工作要紧紧围绕新时期税收工作的主题,以提高税收工作能力和征管工作质效实为目标,建立税源监控、执法保障和绩效考评体系,着力优化资源配置、税收服务、工作环境、育人机制。
(一)紧扣工作主题。新时期税收工作的主题就是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这一主题科学总结了税收工作的规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税收工作的核心。它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紧扣税收工作的主题,要正确把握治税与带队的统一、把握抓改革与抓管理的统一,坚持连续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坚持前瞻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使国税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
(二)实现两个提高。一是提高税收工作能力。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治税带队能力、国税干部的聚财执法能力、国税系统的高效征管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基层税务部门的整体税收工作能力。二是提高征管质效。要树立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和民主管理的新理念,突出科学化、精细化两大特征,实现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的目标。
(三)构建三大体系一是建立税源监控体系。以使税款实征数不断接近法定应征数为标准,进一步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税收监管,大力开展纳税评估,加强税收与经济的比对分析,继续完善以“六率”为重点的收入质量考核,建立重点税源监控体系、税收信用体系和税收管理员制度体系。二是建立执法保障体系。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标准,以治内与治外相统一、治税与治队相统一为要求,以推行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为重点,以税收信息系统的机控作用为载体,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形成对权力运行的监控体系。三是建立绩效考评体系。以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结构优化、绩效显著为标准,以强化激励约束为手段,继续深化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能级 绩效”管理办法,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客观公正、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四)、着力四个优化一是以提高能力为核心,优化育人机制,实施人才兴税。发展靠人才支撑,政绩靠人才创造。实施人才兴税,是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国税工作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强化人才为本的理念,以解决人才总量不足和人才结构不优的突出矛盾为重点,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六种能力”,为不断推进国税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首先要继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学习作为提高能力基础,全面推行述学评学制、任期目标责任、理论业务考试制,建立完善班子建设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奖惩机制和对空缺职位的竞争上岗制度,提高领导干部管理带队能力;其次建立一个“全员学习分层培训 能手考试”的人才培育体系,全面提高队伍的税收管理、税收服务和科技应用能力;第三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劳动组合,建立“能职匹配 双向选择”的人力资源管理格局,把人员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能级管理制度,继续开展能手竞赛活动,形成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二是以提高征管质效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基础,是优化征管资源配置、提高征管效能的总抓手,也是有效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拓展到整个税收工作的全过程,以此推动全局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力求实现税收管理的新突破。首先是优化征管流程,以环节制约为重点,全面推行专业化管理;以流程控制为核心,积极推进业务重组。其次是整合信息资源。要以纳税“一户式”税管理为契机,实现所有信息系统之间有效链接和数据实时共享,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支持税收征管;建立统一的电子办税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宽纳税申报和税款缴库渠道,不断提高办税效率,以方便征纳、降低征纳成本。三是以执法为民为宗旨,优化税收服务,发挥税收调控职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发挥税收的财政和调控职能,为发展社会主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充足的财力为保障。全面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确保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发挥税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作用,为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