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稽查职能加强权力监控国税稽查树立新形象
综合篇
强化稽查职能
加强权力监控
国税稽查树立新形象
不断优化税务稽查管理体制,提高税务稽查工作效率和质量。从1997年10月国地税机构进一步分设以来,为适应我市国税工作的需要,稽查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变革。分设之初,市国税局内设稽查处,下设稽查一、二分局。1998年6月,为进一步强化税务稽查,提高税务稽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税务稽查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市国税局决定,撤消下属的稽查一、二分局,与市局稽查处合并成立绍兴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从而在全省国税系统率先实施市区“一级稽查”模式。2001年4月,全市国税系统统一撤消下属的各级稽查分局、稽查队,全面实施以县(市)为单位的“一级稽查” 模式。
在统一稽查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二方面工作:一是集中税务稽查权,把法定的税务稽查权集中赋予稽查局,科学界定征管部门与稽查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范围;二是在检查环节,根据不同稽查对象的特点实行专业化分工、专业化稽查。稽查权的明确界定和专业化稽查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税务稽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了税务稽查的规范化建设。
充分发挥稽查职能,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加强以查促管。五年来,全市国税稽查部门按照上级的统一布置和安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税收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查处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税收违法案件,有力地打击了偷、逃税和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行为,有效地遏制了税收违法现象的蔓延,使我市的税收执法环境有了明显的改观,为国家挽回了大量的税收损失,国税稽查的威慑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五年中,全市共查 处各类涉税案件25146件;查补入库税款罚款合计85326.14万元,占同期国税收入的5.89%。其中查补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案件40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涉税违法案件223件。市本级共查处各类涉税案件3640件,查补入库税款罚款合计19206.24万元,占同期国税收入的5.31%,其中查补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案件25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涉税违法案件30件。
在组织开展市本级税收检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各县(市)纳税人的税收检查和监督管理。2000年开始,对上级统一组织的重大涉税案件、有较重大线索的涉税举报案件实行“下查一级”的办法,由市局统一组织力量直接检查、统一审理、统一处理。2002年开始,“下查一级”范围扩大到纳税100万元以上的重点监控企业。实行“下查一级”的办法,有效地排除了属地检查中可能产生的人为因素干扰,为下级局创造了规范执法的良好环境。
在组织开展税收检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稽查职能,积极宣传税收政策,帮助纳税人解决涉税疑问,提高涉税管理水平。对稽查中发现的涉税问题,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分析,以《涉税整改意见书》、《税收征管建议书》、《税务稽查相关问题建议综述》等形式,提供给纳税人和市局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征管部门,有效地发挥了税务稽查以查促管的功能,对提高纳税人的涉税管理水平和税务机关的征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加强税务稽查权运行过程的控制与监督,提高办案水平和质量。2000年下半年,市局稽查局承担了总局、省局在我市开展“税务稽查权力监督与制约”的试点工作,并以此为契机,结合五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稽查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工作制度和办法,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严密的监控体系,使稽查干部的办案水平和稽查案件的 办案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上级组织的多次检查考核中得到好评,在2001年市政府组织的以稽查案件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执法质量评比中,为市局获得“十佳规范化执法单位”作出了贡献。
选案环节,把日常的稽查选案职能从稽查局内部分离出来,实行集体选案。在提高选案质量的同时,做到客观、公正、公开,避免多头选案造成重复检查、人情选案滋生不廉行为、随意选案导致盲目检查降低稽查效率和效益等问题的发生。
检查环节,制定规范可操作的“检查工作制度”的同时,在全省首次制定和实施“办案质量标准”,把检查各环节的工作要求予以具体明确标准化,实行“稽查必查项目及工作底稿制度”,检查人员根据必查项目实施检查,并在工作底稿作详细记录;在检查过程,实行检查调帐集中,检查银行存款及结算记录集中,突击检查集中和定时定期汇报的“三集中、一汇报”制度,以加强领导,强化监控,防止暗箱操作或人为因素干扰;对审理发现的案件质量问题,实行严格的退查补查制度。
审理环节,实行“两级”审理,市局成立案件审理委员会,重大、疑难案件由案审委员会集体审理,避免案件处理定性不准、处罚不当,保证办案质量;充实案审力量,案审人员达到全部稽查干部的10%以上;依法制定税收处罚操作办法,统一处罚标准、平衡处罚尺度;硬化案审责任,加强对案审监督,督促案审部门切实履行监督权。
执行环节,实行查补税收预储制,把未按期入库的案件一律转入强制执行程序作为一个纪律,有效地防止了组织入库不力、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不及时、程序不到位的问题;各项执行工作都做到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对实行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的,必须由稽查局长审批,把好关口。实施阳光稽查,切实加强内部管理,促进队伍建设。
从内部抓制度建设入手,建立了一系列内部管理、考核制度和办法。着力提高稽查干部廉洁自律、规范执法的自觉性。省内率先推行等级稽查员制度和主办、协办稽查员制度,建立起稽查干部的自我激励机制;实行《廉政回执卡》制度,在实施检查前向稽查对象送达《廉政回执卡》,书面告知其权利和义务、税务检查人员的廉政纪律、回避制度及廉政监督电话;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定期开展对税务稽查行为的执法监察;实行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对执法过错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真正体现奖优罚劣;采取四项制约措施,建立有效监控机制,扼制办案说情风的蔓延;建立稽查工作“十率”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
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税务稽查工作的透明度,建设“阳光稽查”工程,促进稽查干部廉洁自律、规范执法的自觉性。把税务稽查有关工作程序、处罚规定、回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定上墙公开或采取其他形式公开宣传;依法告知税务稽查对象应有的权利与义务;落实案件公告办法,税务稽查案件及时向社会通报;加强政策宣传和咨询工作,做好信访投诉接待和处理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经过全体稽查干部五年的辛勤工作和共同努力,绍兴市国税稽查局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市国税系统文明单位,并多次获全省稽查工作先进集体,在历次文明执法民主评议中满意率均在99%以上。绍兴国税稽查勇于探索、打击有力、管理有序、服务优化的新形象已经树立。
第二篇:强化稽查职能建设
强化稽查职能建设
市地税局稽查局认真谋划新工作,强化职能建设,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职能作用。一是加大对制售和使用假发票行为的打击力度。密切与公安、国税部门之间的配合,选择重点地区,开展重点整治,力争查处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从源头上遏制发票违法行为的势头。二是持续加强涉税举报工作。加强举报中心内部管理,认真完善举报工作各项制度,研究制定针对“无正当诉求举报案件” 的应急预案,探索举报工作与稽查案源管理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和方法,科学处置各类举报信息。认真做好上级部门督办案件的查处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完成案件查处工作。三是建立征稽信息沟通交换制度。定期召开征管和稽查联习会议,沟通交流涉税信息。对在征管中发现的有偷漏税嫌疑的纳税单位,作为稽查对象;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征管薄弱环节,以稽查建议的形式,及时向征管部门反馈,形成征管和稽查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良性工作机制,增强系统工作合力。四是推行“稽查性评估”活动。在全市地税系统稽查部门推行“稽查性评估”,在检查前,通过对被选案单位的以往的各项会计数据、各纳税状况,税负情况进行比对,发现疑点有针对性进行约谈辅导,督促自查缴税。最后根据自查补税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检查,形成“稽查性评估”、“查前约谈”、“税务稽查”三位一体的链条式稽查模式。五是积极推行“一案双查双报告”制度。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稽内查外”的职能,既外查纳税人违法问题,又要内查征管漏洞问题。把税收征收管理、税务稽查和执法监督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稽查与监察、法规、征管等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着力规范税务执法行为。
第三篇:国税稽查工作经验材料
主业为纲 质量为目 努力创建一流精品稽查局
我局在创建“精品稽查局”过程中,立足稽查工作实际,突出稽查主业,狠抓稽查质量,着力推进稽查工作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让纳税人满意、让上级国税机关满意、让地方党政满意的目标。2003至2005年连续3年获市国税系统稽查工作一等奖、连续3年获××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的财税先进集体,2005年获××市国税系统“创新争先、创业争优”工作先进集体。回顾近三年的创建历程,我们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以鲜明性厘清工作思路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关于创建精品稽查局的工作方针、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从丘区国税工作所面临的地理条件、经济税源、征管方式、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入手,深入分析了丘区国税创建精品稽查局的现状、薄弱环节和突破口,形成了丘区国税创建精品稽查局“四破四立”的基本思路,即: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思想,树立改革创新、奋起直追的观念;破除等靠观望、停步不前的思想,树立自主创业、加快发展的观念;破除只查大案、只办要案的思想,树立办铁案、重质量、讲效率的观念;破除管理粗放、贪大求全的思想,树立培育特色项目、打造精细品牌的观念。具体来讲,就是在工作目标上做到“强主业、突质量、建精品、创一流”,在工作步骤上坚持“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变样、三年求赶超、四年创一流”,在工作重点上着力“硬件优化、素质提升、机制精细、信息创新”,在工作追求上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在设备配置上突出“优化基础、硬件一流、全面达标”,在职能完善上凸显“岗责明晰、运行规范、提质强效”,在加强领导上实行“党组领导、全局动员、齐抓共管”。三年来,我们按上述思路始终把创建精品稽查局作为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实、抓细、抓精、抓透,通过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阶段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既使我局的创建工作与省局的总体思路同频共振,又彰显了丘区国税创建精品稽查局的特点和亮点。
二、以复合型提升队伍素质
2003年我局创建精品稽查局之初,稽查局人员年龄老化,平均年龄43岁,没有一名30岁以下的人员,队伍呈显退伍转业干部多、退居二线的中层干部多和业务骨干少、懂计算机少的“两多两少”结构,使稽查的“尖刀”作用难以发挥,查账办案难以进行,稽查质量难以提高,严重制约了精品稽查局的创建工作。我局通过分析认为,全局懂计算机、精通业务、年龄偏小的人员较少,从整体工作的角度考虑,把这些同志调到稽查局不现实,要提升稽查队伍素质,就必须充分依托既有干部队伍,充分发挥退伍干部政治上过得硬、“二线”干部作风上过得硬的优势。通过岗位练兵、以师带徒、既查大中型企业、又查个体工商户这一抓大不放小等形式,着力把稽查人员建设成复合型队伍。为此,我局在稽查局积极开展以“学、比、争”为主题的岗位练兵活动,开展计算机操作“军事化”集训,从简单的Windows操作到每分钟打字30个以上,人人过关,强制达标;坚持“每周一题”、“每月一考”制度,努力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使全局干部职工基本达到了“三懂”、“四会”、“三过硬”;每月举行“举案说法”讲座,把典型案例通过讲解让稽查人员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开展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专项培训,提高稽查人员业务水平;开展干部职工稽查技巧培训、取证知识培训、文书使用、税收及相关法律的培训,提高办案能力;每月召开一次稽查人员业务交流会,统一案件取证要求,规范稽查文书使用,使全局干部职工政治素质、稽查业务技能得到较大提升。经过三年努力,稽查局现有14名干部职工中有2名注册税务师、2名经济师、2名税务师、1名省局征管稽查能手、1名市局征管稽查能手,为精品稽查局的创建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通过积极开展能力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稽查人员克服了“恐大症”、“恐机症”、“恐外症”。2003年,稽查局人员到省局参加全省税收大检查,一举查出某石油公司偷税400多万元,让省局领导刮目相看。2005年9月,在检查县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稽查人员深入业户了解该站加经营情况中发现该站售气其工艺流程为天然气-加湿罐-脱疏塔-压缩机-缓冲罐-废气回收罐储气井-售气机,按此,该加气站气态通过五道加工过程变为液态产品,其税款征收应按工业加工6%征收率征收税款,不应按小规模商业4%征收,通过这一发现,该站就补交了增值税4.5万元,市局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了这一发现,对全市的天然气汽车加气站进行了专项检查,补征了税款300多万元。
三、以精细化健全运行机制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强化稽查主业、提高稽查质量的基石。我局采取环节控制、制度约束、标准量化、信息管理等多种手段,努力提高稽查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第一,坚持选案精细化。一是建立健全案源采集网络,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获取纳税人经营资料,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具体、正确的选案疑点、从而为稽查工作提供准确的案源;二是加强征管部门的信息传递,把纳税评估、纳税信誉管理作为重要案源;三是把有关部门移交、转交、上级机关督的案件作为重要案源;四是做好群众举报案件的管理,加大对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不断开辟新案源。如2004年3月,稽查局通过STIMS系统了解到××石化公司税负较低极不正常的情况,立即把该业户作为选案对象进行检查,一举查出该企业偷税8万多元。再如,2004年6月,一群众举报某汽修厂有重大偷税嫌疑,稽查局顺藤摸瓜,外查内调,最终查出该业户偷税2万元的事实,起到了检查一个业户、整顿一个行业的效果,并在全县同行业中起到了较大的威慑作用。
第二,坚持检查精细化。稽查局专门设计了检查工作基本流程图,明确实施税务检查前期、中期、后期各阶段所要做的工作,以及完成阶段工作的质量标准、时限要求、手续程序等。明确规定检查底稿记录要工整、齐全,使人一看就懂;取证要合法、规范;企业税负要达到规定的行业最低负担水平,低于标准的要深入剖析原因,并列为重点复查对象;科目之间勾稽关系要保持对应,关系异常的要在底稿中注明原因;重点科目审核要作文字说明;在纳税检查记录底稿上,检查人员必须通过静态资料来反映税务稽查的执法动态过程。同时,把税收政策运用、执法程序执行、稽查证据取得、稽查文书制作4个方面作为检查精细化的具体内容进行考核,实行环环相扣的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错漏发生。
第三,坚持审理精细化。审理部门在对案件审核定性时严格根据违法事实和已获取的证据资料定性,而不是根据稽查人员的结论定性。对证据不足难于定性的案件坚决退回补证,同时审理人员耐心听取纳税人的陈述申辩意见,并认真进行核实,做到公正执法,准确定性。如稽查人员在查处××电力公司 年缴税情况时认定偷税5.9万元,但经过审理人员反复取证后,认定该企业不涉嫌偷税,属企业申报口径计算错误所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企业的经济损失。同时,稽查局还实行集体审议制度,对所有案件实行分级集体审议,严把案件的质量关、定案关,防止检查“走过场”和“人情案”发生。
为进一步整合精细化机制体制的资源,促进稽查各环节效率更快,质量更优,我们还自行开发了稽查精细化管理系统(V1.0版)。该系统采用Asp+Access数据库开发,以内部国税行业网为平台,既能够对稽查工作进行全程监控,又能够对实现稽查质量进行适时跟踪。特别是实现了法规文件、稽查规程、稽查表单、质量考评的一体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稽查管理科学体系。从2006年1月运行以来,稽查局的稽查政务全面实现了网上办公,稽查工作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该系统成为创建精品稽查局的重要成果,在日常工作发挥了显著作用。
四、以三满意彰显稽查效果
通过三年扎实的工作,创建精品稽查局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年来,稽查局共查办案件 件,查补税款 万元,有力地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秩序,既强化了主业,又提高了质量,实现了“三满意”的可喜目标。一是纳税人满意。我们通过狠抓案件查办,严厉打击偷抗骗税,大力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为广大纳税人创造了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我们通过狠抓队伍廉政建设,3年共拒吃请232人次,拒收礼金1.3万元,抵制住了“糖衣炮弹”的诱引,做到了“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发放廉政反馈卡282份,均未反映不廉洁行为,纳税人普遍反映稽查队伍是一支廉洁过硬的队伍;通过优化稽查服务,实行“查前辅导、查中分析、查后回访”制度,了解纳税人出现问题的原因,送税收政策到纳税人手中,帮助纳税人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履行对外承诺服务制度,公布检查时限,公布廉政纪律要求,公布违规处理规定,自觉接受纳税人和社会群众的监督,纳税人对稽查局的各项工作十分满意。二是上级国税机关满意。近年来,我局立案率、结案率、处罚率和入库率一直达100%,每年还抽取10%的案件开展复查,无一例错案发生,稽查案件经起了上级检查;在整体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的情况下,把一个“老兵团”带成了一支“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高素质稽查队伍;推出的“以案说法”项目和分组分批稽查同一业户来建立的互学互帮、共同进步、整体提高的练兵方法,大大提高了稽查人员业务水平,被全市国税系统推广为稽查特色项目;推出的稽查精细化管理系统,开创了全省稽查系统的先河。稽查工作的亮点和特点得到了省局和市局的充分肯定。三是地方党政满意。三年来,我们查办案件既有力地维护了税法的尊严,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们按纳税人信誉等级对企业实施检查,对A级企业进行免检,极大促进了地方招商引资企业的大发展,县委政府对国税稽查部门的这种做法予以表扬。2005年10月,县政协到稽查局搞工作调研,对稽查局的干部职工给予了“政治硬、作风优、纪律明、业务熟”的高度评价,对稽查局的工作给予了“基础一流、机制一流、服务一流、形象一流”的充分肯定。
各位领导,尽管我们在精品稽查局的创建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和丘区国税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我局将按照各位领导的重要指示,狠抓贯彻落实,进一步做强稽查主业,提升稽查质量,为推动丘区国税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再作贡献!
第四篇:国税稽查工作经验材料
创建一流精品稽查局
我局在创建“精品稽查局”过程中,立足稽查工作实际,突出稽查主业,狠抓稽查质量,着力推进稽查工作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让纳税人满意、让上级国税机关满意、让地方党政满意的目标。2011获市国税系统稽查工作一等奖,回顾历程,我们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以鲜明性厘清工作思路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关于创建精品稽查局的工作方针、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从丘区国税工作所面临的地理条件、经济税源、征管方式、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入手,深入分析了创建精品稽查局作为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实、抓细、抓精、抓透,通过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阶段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既使我局的创建工作与省局的总体思路同频共振,又彰显了
国税创建精品稽查局的特点和亮点。
二、以复合型提升队伍素质
2011年我局创建精品稽查局之初,稽查局人员年龄老化,平均年龄43岁,没有一名30岁以下的人员,队伍呈显退伍转业干部多、退居二线的中层干部多和业务骨干少、懂计算机少的“两多两少”结构,使稽查的“尖刀”作用难以发挥,查账办案难以进行,稽查质量难以提高,严重制约了精品稽查局的创建工作。我局通过分析认为,全局懂计算机、精通业务、年龄偏小的人员较少,从整体工作的角度考虑,把这些同志调到稽查局不现实,要提升稽查队伍素质,就必须充分依托既有干部队伍,充分发挥退伍干部政治上过得硬、“二线”干部作风上过得硬的优势。通过岗位练兵、以师带徒、既查大中型企业、又查个体工商户这一抓大不放小等形式,着力把稽查人员建设成复合型队伍。为此,我局在稽查局积极开展以“学、比、争”为主题的岗位练兵活动,开展计算机操作“军事化”集训,从简单的Windows操作到每分钟打字30个以上,稽查局现有14名干部职工中有2名注册税务师、2名经济师、2名税务师、1名省局征管稽查能手、1名市局征管稽查能手,为精品稽查局的创建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通过积极开展能力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稽查人员克服了“恐大症”、“恐机症”、“恐外症”。
三、以坚持选案精细化。一是建立健全案源采集网络,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获取纳税人经营资料,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具体、正确的选案疑点、从而为稽查工作提供准确的案源;二是加强征管部门的信息传递,把纳税评估、纳税信誉管理作为重要案源;三是把有关部门移交、转交、上级机关督的案件作为重要案源;四是做好群众举报案件的管理,加大对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不断开辟新案源。并在全县同行业中起到了较大的威慑作用。
二,坚持检查精细化。稽查局专门设计了检查工作基本流程图,明确实施税务检查前期、中期、后期各阶段所要做的工作,以及完成阶段工作的质量标准、时限要求、手续程序等。明确规定检查底稿记录要工整、齐全,;取证要合法、规范;企业税负要达到规定的行业最低负担水平,低于标准的要深入剖析原因,并列为重点复查对象;科目之间勾稽关系要保持对应,关系异常的要在底稿中注明原因;重点科目审核要作文字说明;在纳税检查记录底稿上,检查人员必须通过静态资料来反映税务稽查的执法动态过程。
第三,坚持审理精细化。审理部门在对案件审核定性时严格根据违法事实和已获取的证据资料定性,而不是根据稽查人员的结论定性。对证据不足难于定性的案件坚决退回补证,同时审理人员耐心听取纳税人的陈述申辩意见,并认真进行核实,做到公正执法,准确定性。
案
为进一步整合精细化机制体制的资源,促进稽查各环节效率更快,质量更优,我们
还自行开发了稽查精细化管理系统库开发,以内部国税行业网为平台,既能够对稽查工作进行全程监控,又能够对实现稽查质量进行适时跟踪。特别是实现了法规文件、稽查规程、稽查表单、质量考评的一体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稽查管理科学体
四、以三满意彰显稽查效果
通过三年扎实的工作,创建精品稽查局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年来,稽查局共查办案件
件,查补税款
万元,有力地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秩序,既强化了主业,又提高了质量,实现了“三满意”的可喜目标。一是纳税人满意。我们通过狠抓案件查办,严厉打击偷抗骗
检查时限,公布廉政纪律要求,公布违规处理规定,自觉接受纳税人和社会群众的监督,纳税人对稽查局的各项工作十分满意。二是上级国税机关满意。近年来,我局立案率、结案率、处罚率和入库率一直达100%,每年还抽取10%的案件开展复查,无一例错案发生,稽查案件经起了上级检查;在整体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的情况下,把一个“老兵团”带成了一支“召之能来、来
地方招商引资企业的大发展,县委政府对国税稽查部门的这种做法予以表扬.2011年10月,领导对稽查局的干部职工给予了“政治硬、作风优、纪律明、业务熟”的高度评价,对稽查局的工作给予了“基础一流、机制一流、服务一流、形象一流”的充分肯定。
第五篇:国税稽查案例
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稽查案例
一、案件来源及企业基本情况
2010年盘锦市局对辖区内石化炼制企业进行专项检查,检查所属期间为2008、2009、2010年1-8月。
(一)企业概况
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原油为主要原材料炼制生产燃料油、化工轻油、润滑油、沥青等系列产品,每年均有国家计划内原油指标,来源为辽河油田。该企业于2003年11月成立。国税机关所辖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
(二)纳税情况
该纳税人200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55,092,327.27元,主营业务成本1,450,399,480.80元,其他业务收入235,521,219.58元,其他业务支出234,097,590.48元,应缴已缴增值税额97,993,486.06元,税负5.18%。2008营业收入1,891,093,546.85元,营业成本1,641,069,567.84元,管理费用36,083,174.64元,应纳税所得额113,441,882.54元,应纳已纳企业所得税28,360,470.64元。
该纳税人200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1,904,491.69元,主营业务成本1,087,488,693.95元,其他业务收入1,285,168,932.37元,其他业务支出1,243,571,049.75元,应缴已缴增值税额22,486,196.99元,税负0.89%。2009年营业收入2,537,073,424.06元,营业成本2,330,248,747.70元,管理费用 40,506,899.50元, 应纳税所得额71,746,762.79元,应纳已纳企业所得税17,936,690.70元。
该纳税人20101-8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2,643,625.32元,主营业务成本1,368,832,344.43元。
二、检查过程与检查方法
(一)收集静态资料,查前预案做足。
接到检查任务伊始,为了不肓目实施检查,检查人员没有急于进户,而是借助于辽宁国税现有的CTAIS系统和辽宁国税综合数据查询平台查询了该纳税人大量的财务数据及纳税数据,并根据企业情况表,全面收集涉案企业的静态资料,了解其纳税申报、业务经营情况,通过各方面分析,初步制定一连串的检查实施方案:
1通过对被查企业进行查前税负分析,发现该企业2009年税负与2008年相比下降幅度较大,从5.18%降至0.89%,税负变动率为-482.02%,应查明原因,是否存在不计少计收入,或多抵扣进项税的情况。
2经查询CTAIS系统发现该企业2008年8月末存货余额15934万元、2009年8月末存货余额36309万元,变动率为227.87%,2010年8月末存货余额为109417万元,变动率为201.34%。很明显2010年存货余额较前两个变动率相差较大,分析2010年可能存在不计少计收入情况。决定做好对该企业采取突击盘点的库存的准备。
3经查该企业增值税申报表数据,企业2008、2009两年的进项税额均较大,且变动率为82.98%。2010年1-8月增值税税负为 0,截止8月末仍有留抵85,721,591.11元。且2008年进项税额与应税销售收入比为11.82%,2009年进项税额与销售收入比为16.11%,变动率为36%,2010年1-8月进项税额与销售收入比为18.24%。变动率为13.22%,三个统计期间变动率波动原因有待进一步查明,可能存在多抵扣进项税额情况或不计少计收入情况,从而初步确定将核对收入完整性作为检查的主要方向。
4通过查询该企业2008、2009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发现2009营业收入比2008年增长了645,979,877.21元,收入变动率34%,然而应纳已纳企业所得税却减少了10,230,117.04元,变动率为-36.32%。两个指标变动率不同步,且2009年所得税变动率出现了负增长,分析2008年是否存在不计少计收入情况,2009年是否存在多列支成本费用情况。通过查询该企业2008、2009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发现该企业2009年发生管理费用40,506,899.50元,比2008年多4,423,724.86元,是什么原因造成?是不是多列支了不该列支的费用呢?应查实。
6经查询资产负债表发现往来账户余额均较大应当给与关注。
7经CATIS查询得知该企业这两年均有其他业务收入及支出,各年发生额较大,且变动率为446.67%,应关注是否有营业税收入,是否有应做进项税转出的项目。
通过以上各项分析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第一步:实施方案中为提高稽查效率列明了具体的人员分工,每人负责一个方面,坚持多管齐下,齐头并进,各负其责,各个击破。大致分工如下:
一、收入与存货循环;
二、成本、费用与支出循环;
三、往来帐项、资金类科目与采购循环;
四、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循环;
五、工资与三费循环。对所负责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列明,并相应提供大致的政策支持。
六、具体的分工按照实际情况及检查人员的业务特长来进行。只有充分发挥个体的特长才能形成团队的优势。做到事半功倍。
第二步:确定重点检查账户。根据稽查预案所确定的疑点,我们确定了重点的检查账户。“收入与存货循环”所确定的重点检查账户是“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库存商品”、“原材料”。“成本、费用与支出循环” 所确定的重点检查账户是“主营业务成本”、“三项费用”、“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支出”。“往来帐项、资金类科目与采购循环” 所确定的重点检查账户是“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物资采购”。“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循环” 所确定的重点检查账户是“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与三费循环” 所确定的重点检查账户是“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第三步: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销售期间确定了重点的凭证抽查月份。包括收入较高8月、9月、和收入较低的2月、3月;费用发生较集中的1月、12月,及留抵数额较大2010年8月。
第四步:为提高稽查效率,强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负责的工作。确定发现涉税问题及时取证,及时固定证据的原则。避免走回头路,浪费有效的稽查时间。取证要“准确”、“全面”、“合法”,“及时”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与企业交锋时强调技巧、方法,做到有张有弛,内紧外松。
(二)点库恐徒劳,初战未告捷
进户之后检查人员准备对该企业的存货进行突击盘点。但是,经初步了解该企业由于的生产经营场地有限,原料及产成品共分十几个品种且数量巨大,储油罐绝大部分是从其他单位租用,分布在远近不同的十几处地点。当企业财务人员得知检查人员打算点库时,并没有半点心虚的表情,而且还很积极的配合说没有问题,并可以提供一名专业检尺的员工与我们一起对库存进行盘点。在盘锦市本地的储罐均没有自动计量装臵,全部靠人工爬到罐顶手工来计量,既便克服所有困难,费时费力完成点库的准确性也值得商榷,最终结果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真实。因为储油罐是外单位的,里面存的油品很可能是借来充数的,无法分清哪些是外单位哪些是该企业的,只要彼此间做好数量记载,想制造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相符的假象并不是件很难的事,与其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最终徒劳无功,还不如重整思路,寻求新的切入点。检查人员又开始根据其生产规模、耗用原材料、动力、辅助材料以及人工成本等多项指标进行成本与产出的比率分析,最终测算投入产出率基本正常。检查人员又对该公司主要原材料—原油的供应单位销售情况进行了协查,核实了解到供应单位提供的原油销售数量及金额均公司账上相符,说明该企业未有账外生产的情况。初步检查给检查人员留下的印象是该企业各类帐簿凭证健全,账务处理清晰,申报及各项税款计提比较准确。几天检查下来,屡战未果,稽查 实施陷入瓶颈阶段。
(三)查磅单,不放过哪怕蛛丝马迹的线索。
虽然检查没有实质性突破,但检查组人员并没有恢心,进行到第四天的时候,检查人员发现场区外每天来来往往运油的油罐车不断,一时想到正常油品出库都应该有检斤或过磅的环节,于是找到一个司机,以聊天的语气问他拉油在什么地方过磅,那个司机就随手指向场区的一处办公地点。经进一步了解得知,原来每个储油点都有本单位的人员负责检斤,虽然储油点众多,有的分布在较远的地方,检查人员还是决定前去查实,财务人员一听说要去查磅单,顿时眉头皱了一下,说“那磅单可老多了,有的过完磅就直接拉走了,磅单有很多都不留,咋查呀?”。即便他们一再找理由阻止,检查人员认为磅单所记载数量,也是企业内部监控重要手段和避免丢失的必要环节,保管人正常应当完整保存,而且该企业的销售部门一定掌握产品及原材料出库的具体情况。于是检查组长提议由两人成一组专门到销售部门了解情况,详细询问后终于了解到各个储油点负责过磅人员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将磅单统一送存销售部门保管,固定期间统一销毁。经过与销售部门主管一再交涉,终于同意提供2010年的磅单。面对几大摞的过磅单,如何在短时间内理出头绪实在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这时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将这些磅单按照、月份、品种、销售对象进行了制表统计,然后与财务账簿上登记的销售品种、销售对象、发票开具时间逐一核对,虽然数据繁多,统计工作量巨大,检查人员 仍利用一切有效工作时间,共制作各种统计口径的表格67张。
(四)柳暗花明,巧得第三方信息
一天在无意间检查人员听到企业的员工在议论辽滨分公司试生产登上报纸的事情,于是检查组长马上找到当天的报纸,看到了一则醒目的信息,主题是“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分立出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辽滨分公司,为推动盘锦地方经济……”我们询问了财务人员关于辽滨分公司的具体情况,得知辽滨分公司是刚刚成立的独立核算的单位,从2010年8月28日才开始试生产。此时从核查磅单的统计数据也得出,2010年8月底辽滨分公司运走了大量原料油,检查人员立即反应到2010年8份销项中并没有开给辽滨分公司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于是检查人员顺藤摸瓜,又找到财务人员询问他们分公司试生产所用的原料是从哪购买的?财务人员一时吱唔之词,在掌握2010年8月份磅单记载的领购单位为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辽滨分公司铁的证据的情况下,经过检查人员一再追问下,他不得不承认分公司试生产所耗用的原料油是从这边拉走的,虽然该部分原料油已出库,但由于分公司2010年8月28日开始试生产,双方在产品质量、出率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原料定价一直处在争议阶段,合同未签订,所以发出产品后还没来得及记收入,也未计提销项税。检查人员随后详细统计了该企业于2010年8月28至31日,先后出库原料油26,086.72吨,均销售给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辽滨分公司,于是检查人员立即复印了相关的磅单,及时固 定了证据。同时向财务人员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之规定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 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 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之规定,该业务应计收入并计提销项税,该纳税人同类产成品2010年9月销售价格(不含税)3,495.13元/吨,应补缴增值税26,086.72 ×3495.13 x 17%=15,500,001.20元。检查人员成功的利用了第三方信息加上足够的耐心核查数百张磅单获取了企业的真实数据。检查人员解释道对此业务虽然会计上无法确认收入,但按照税法规定已符合纳税义务发生的条件,应当计提销项税额。对此企业也是心悦诚服。
(五)账面部分全面检查
1经查该企业“原材料”账发现其2008年列支原油运输保险费438,204.78元, 凭证后所附的单据为保险单附联,而非正规发票,但保险费却全部记入了原材料的成本。经询问财务人员解释,此种情况他知道,在2008年一直未取得正规发票,到2009 8 年10月份才取得正规的发票
2、经查,该企业2009年 “其他应付款-安全生产经费”账户,2009年计提安全生产经费7,068,551.37元,同年使用96,594.16元,截止2009年末该账户仍有余额6,971,957.21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七款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根据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国家税务局关于《辽宁省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辽财企[2004]713号)第八条“企业提取的未使用的安全生产经费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之规定。该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经费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971,957.21元,补缴企业所得税1,742,989.30元。2008、2009合计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624,683.83元。
三、违法事实的处理结果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该纳税人除2008年应补企业所得税109,551.20元、2009年应补企业所得税1,796,619.76元、2010年应补增值税15,500,001.20元之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四、综合分析及建议
该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员工素质较高、内部规范制度健全。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自身没有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税收政策的规定,以及对税收政策的了解不够、理解不深以及纳税遵从度不高造成的。对所存在的问题不存在明显的主 观故意性。同时也有税务机关日常监管不到位、审核评估不深入等方面的问题。为减少和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征管的强大合力加以解决。通过此案对征管工作有如下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税法宣传和政策辅导力度,提高纳税人的自觉纳税意识和对税法的遵从度。目前,我们的税收宣传还停留在浅层面上,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宣传工作也多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政策不能很好的深入企业,建议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多深入企业,把新政策、新文件传达贯彻落实到位,以满足纳税人了解税收知识的需求,减少税款流失。要形成长效机制,督促纳税人主动学习税法,提高执行税收政策的质量。
二、要熟练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与动态变化趋势,以及纳税人财务核算的方式和特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要加强对纳税人各种生产经营信息和征管数据资料的审核、评估与分析,时刻把握住纳税人生产、效益与税收发展的最新变化,及时做到五个“早”,早一步分析、早一步预测、早一点发现、早一点控制、早一点解决。
五、稽查过程中的工作启示
一、面对一个如此规模的企业稽查人员仅用两周的有效工作日时间便完成稽查任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稽查工作始终是围绕前期的预案准备工作来完成的。在检查进户前调取大量的企业涉税信息,并制订出科学而实用的实施方案。也就是将我们的 检查工作前臵,使我们在进户之前已经对企业的大体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对这种上规模的企业如果查前思路不清、重点不明,将会使我们的稽查工作陷入被动。
二、灵活运用稽查策略。预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检查过程中需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方式、方法。随时根据预料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调整工作的部署、思路和安排。不能一味的莽打莽撞,应主动思考,积极寻求新思路、新信息、新线索,力求事半功倍,利用一切机会找寻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