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中地理的地图学习
浅谈高中地理的地图学习
四川广元黄冈学校 吴文华
与其它学科相比,地理学科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图表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也奠定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位,学好地图用好地图则也就成为学习地理的法宝。在高考中,地理学科对学生的地图能力要求很高,它要求学生能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有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不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从命题看可以说是“无图不成题”。这些都表明地图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现实怎么样呢?现实是许多学生连基本的地图知识都不懂。就这一问题我们学校地理教师组织多次讨论,提出如下建议。
一、有地图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地理课本、地图册和地图填充图册,学校订书时不一定订全,我们要求学校必须按照教材的配备订齐地图册和地图填充图册。但这些地图册还略显少了,并且地图的单项信息量少,不能应付高考。在用这些地图册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学文的同学每人手里要配备一本大容量的地图册。
二、用地图
要求上课时力争每节课都使用地图册。在使用地图册时,我们在高一时要求学生认真读好书及配套地图册中的每幅图表,弄清图表的基本构成要素及绘制方法,图表所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的特征是什么,以及此类图还可以表现其他的哪些地理要素以及此类图的一些变式。在高二阶段,学生的文理科基本分开,这时期对学文的同学要求提高,必须按高考的要求来完成地图教学。在教学中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识图。从政区图、地形图开始,再配一些空白轮廓图,让学生边学边练,先掌握主要的地名,如高原、平原、山地、河流、大的岛屿、半岛,主要的国家,我国的省,主要的矿产地、工业中心和旅游胜地等。让学生做到胸中有图。第二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图表材料的分析,我们要求按如下步骤来训练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①读图名,弄清所看地图反映什么内容;②读图例,弄明白图上每种地理符号的含义;这两项是读懂地图的基础;对统计图还要求读坐标、读数据、读整体特征或变化趋势,选取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分析判断。第三阶段,图文转换,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进行知识迁移,能做到图图互换、图文互换、文图互换、图表转换。尤其这几年的高考,地图由过去的具体图到现在的抽象图,并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强,如果没有图文转换能力,是很难应付高考的。当然对学生自身来说,图文转换则是提高他们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因为图文转换的前提是读懂图、会叙述、会绘图,这对将来写相关报告时作用很大。通过这三阶段的教学力争让学生能够完成对图表的综合分析灵活应用能力。高三阶段,在学生对地图有一定掌握的基础上,让学生注意复习巩固,同时注意让学生运用图导法建立各章节之间的联系,运用图解法将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的选择题进行迁移突破,化难为易;运用图、文、表互相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与原理。
三、勤加练习
地图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这就需要经常看和经常练。我们用专项练习,让学生从对整体图到局部图,从平面图到立体图,从等高线图到剖面图,从景观图到示意图等练习下来,在高考前再把一些重要的区域的图让学生反复认识,并让他们以地图为载体,对区域地理做总结复习。
四、加大指导 一直到高三,还有很多学生看不懂地图,这一现象要求地理教师要加大对地图阅读的指导。如何指导学生,我们讨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让学生养成一良好的用图习惯。
在平时上课时,要求教师用图,同时也要求学生要勤用图。俗话说,熟能生巧,学生在多次用图过程中可以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读图方法。2.地理位置阅读
地图中地理位置的表述是很清晰的,但好多学生常忽略,从而使得读取的地理信息常常是不全的甚至是错误的。地理位置包括地理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其中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是分析问题的前提,经济地理位置是分析问题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地图上这几种位置都能表现出来,在上课时要加强引导和练习。3.将不同内容的地图对照起来阅读 地理不是单纯的描述性学科,它是建立在对各种知识综合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学生在使用同一区域地图时要把本区域的相关知识都能叠加在一起。我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时有目的地把相关地图叠加使用,培养学生自觉叠加用图的习惯。
4.在读图时注意事物的内在联系,注意通过读图发现问题。
各种地理事象之间的联系在同一幅图中也有体现,读图时要注意发现和探究。如图中画出了经纬线交标注了经纬度,画出了海岸线,这些内容提供了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如果图中再有农作物的内容,读图时读出这引起内容,能进一步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
地图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功夫,在这里只是提一点小的建议,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第二篇: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地理地图教学模式是紧密地联系着教学基础理论、教学具体实践及实施地理课程的主要途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笔者用建模的方式构建了两种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教学的两种模式。
关键词:地图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318-01
地图是一种图形语言,地图上的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各种要素,表示出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表示出它们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地图储存和浓缩了大量的空间和时间的信息,又以一种人们易于接受的图像形式传递给人的大脑,成为客观存在与人的认识过程之间的中心环节,是任何文字或其它语言描述无可比拟的。
在高中新课标地理教材中,尽管课文系统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材料,但地图却是地理知识结构的“骨架”,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地图形象、直观,便于图文对照,有利学于生理解、记忆。同时,也正是它们具有鲜明性、科学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能充分体现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风格,起着课文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加强地图运用的研究,重视地图教学,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习地理,不仅是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当前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地图教学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各类地图和图表,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简单地说就是读图分析。
我国的地理课堂教学,受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影响很深,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多是围绕“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总结巩固――布置作业”的模式展开。具体的说,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主动的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因此,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多数是对知识甚至是对图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相应的,学生对知识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就非常欠缺。
笔者结合普通高中教育实际,探索出了高中地理中地图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了一种有效的地图教学课堂教学理念模型,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传授者到促进者,从控制者到引导者,从独白者到对话者。而学生则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能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这样就使教师由开始的“教”到后来的“不教”,使学生由开始的“学会”到后来的“会学”。
在这种教学理念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两种有效的地图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均利用多媒体作为上课的手段,以各种地图作为课堂教学的线索,引导学生学习。
一、情景──提取加工──归纳型
该模式基本步骤为:备课时教师研究地图教学内容,综合各种教学地图素材,制作有关地图教学内容的演示文稿和多媒体课件,当然也可以从网上、地理资源库里挑选适当的课件。课堂上教师利用课件创设地图教学情景,利用课件展示教学各种地图教学信息,引导学生进入地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接受地图教学信息,最后教师和学生在价格地图教学信息的基础上归纳地图的规律。
这种模式的教学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适合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地理知识,如地球运动及其意义、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运动、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及变化、海水运动、地壳运动、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的地理事物、情景、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因而它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改变课堂呆板的状况,而且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认识地理规律。
二、咨询──研究型
咨询──研究型基本特点是在网络教室里,学生根据需要自行使用教师提供的地图教学资源,选择学习预备知识、基础地理知识或拓宽知识,而教师则从主机上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监看监听学生单机上的电脑屏幕画面及声音,也可以对指定组或全班学生微机进行轮流监视监听,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这种形式的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提前对地图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处理,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或网页,然后教师向学生呈现地图资源并提出问题,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及时反馈评价,过程由教师监控和辅导,教师总结归纳地图规律。
这种模式的优点体现在学生从自己的特点出发,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学习者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所有的学生跟着教师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程序进行,抹杀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的监控和辅导又防止了学生的放任自流,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弥补了个别化教学的不足。可以说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它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其运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首先它对硬件设备、教学软件要求都比较高,要求每个学生都有电脑。其次,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及时监控,如果班级人数比较多,监控的力度就会大大减弱,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再次,这种模式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一定要求,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学习。
高中地理地图课堂有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着眼点和侧重点,特点、条件、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某种教学模式针对某一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言是最佳的。但没有一成不变,对任何具体教学过程都普遍有效的模式,“教学无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广泛模仿,结合教学实际择优选择;也可以同时选用多种教学模式交替配合使用,最优地发挥各自职能,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
第三篇: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应用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应用
摘 要:高中地理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其兼有文理的特性,知识点多且复杂,而且考查方式灵活,在该背景下,地图在教学中的充分应用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地理学习中地图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高中地理教育中地图的有效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以及高中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育;地图
一、前言
对于高中地理课程来说,其属于文理性兼备的课程,知识点多,而且在考查的方式上也是多种多样,但是老话说得好,“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学生能够打好基本功,仍然是可以学好地理的。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地图是最为基础的部分,它是地理信息学习的重要载体,其所表达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在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特性,使得其在地理学习中具有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如果能够在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好地图这一重要内容和方式,势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地理知识进行记忆、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提升他们在课堂内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不过,笔者对当前很多高中学校地理课程的地图教学开展的情况来看,其现状并不乐观,因此,本文主要对高中地理教育中地图的有效应用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二、高中地理学习中地图的重要性
1.地图是地理课程特色的重要体现
在地理学科中,地图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和政治、历史、数学等其他学科不同的是,离开了这个载体,地理教学就无法顺利展开。同时,地图也是高中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渠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继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够活跃起来,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的目的,从而有效增强处理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地图是地理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地图是基础所在,只有学好了地理课程,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根据有关心理专家的研究表明:在外界的刺激下,人体大脑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而对知识的吸收比例也有所差别,如视觉为83%、听觉为11%、其他占约6%。而在地理知识中,和视觉相关的图像信息占有很大的比例,比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及三圈环流图、洋流图等,因此,如果在对这些类型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时,能够有效地将他们集合到对应的地图中去,让字和图产生共振,势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地图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空间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很强的立体空间感,才能更加灵活地掌握地理知识,才能高效正确地理解地理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从中寻找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所以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并形成正确的空间思维,才能更高效地掌握地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水平,以提高地理学习成绩,达到地理教学的目的。
三、高中地理教育中地图的有效应用策略分析
1.对高中生识图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图中,存在很多大小不
一、形状迥异和色彩差别较大的地图表达符号,而且这些符号又在地图中有着各种不同的组合形式,若要真正能够读懂地图,就必须先对这些符号进行理解和熟悉,只有在熟悉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开展地图学习。学会读图首先要了解地图的组成,地理图像或图表一般由标题、地理要素、数学要素以及装饰要素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地理要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分布特点、自然地理现象和社会现象等,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坐标网、高程系以及比例尺等,而装饰要素则主要包括图名、图号、图例以及地图资料说明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找出基本地理信息,如相对位置、海拔高度、地形、绝对位置、交通等,为下一步做题提供基础。分析地图是根据具体问题对地图信息进行分析,即带着问题识图,地图中往往隐含着问题的答案,通过分析地图获取答案是识图目的,通过分析地图组成要素能为解决问题提供一定指导。如可以通过地图中的经纬度、地形、海陆位置、下垫面情况等推测该地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结合其气候特征还可概括该地农业区域的分布及特征,通过对当地地形的分析,可推导其交通状况。
2.对高中生绘图、填图能力的强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一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而在地图学习中,如果能够增加学生亲自动手的绘图和填图等环节,那么势必可以增加学生对地图的理解,这是在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3.培养高中生灵活的用图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地图教学的应用还需要培养高中生的灵活用图能力。具体来说,首先,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会一图多思,可以在教学时将不同内容的地图对照起来阅读学习,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一图多思的方法易于学生接受、理解,又能够使学生牢固知识点的记忆。同时,让学生学会规范用图,以提升他们的能力。
总之,由于高中地理课程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对地图进行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实践中,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务必要注意地图教学开展的方式、方法,使其能够真正地为高中生学习地理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绍英.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其教学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5,11:118.2.赵江涛.提高高中地理地图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技巧[J].考试周刊,2015,04:135-136.3.陈志慧.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地图进行精细化研读的能力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15,04:75.4.洪华.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5,33:132.(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
第四篇: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地图学习能力的培养1
《高中地理培养地图能力的行动研究》开题报告
地理课题组
执笔:邓亮红
一、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 邓亮红
成员:梁祖田、蓝昭强、吴亚钦、李霞、李春红、朱芬春、蒙聪、刘艳阳、彭少芬、车家创、张福贵
二、问题的提出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理图表有很大的兼容性和覆盖面,是考查学生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的理想工具,是高考题理想的切入口,因而地图是地理高考命题中不变的主题。
地图能力是指阅读地图、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现象及其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图文结合,以图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学会对地图信息加以分析运用,提高学生地图能力,引发学生的地理知识联想,开拓思路,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1993年,美国提出了“2000年所有美国学生都要具备运用地理学的能力”。1994年颁布的《生活化的地理学:国家地理标准》(Geography for Life: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1994)是美国地理教育史上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地理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教育理念。《美国国家课程标准》规定,通过地理教育,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使用地图,用空间的观点来获取、处理及表达信息。
澳大利亚地理教材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认识技能和社会技能,即运用地理资料(如地图、图表、统计数据等)阐明和发现地理问题,进行逻辑思维,从而提高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地理知识图像化是当前世界各国中学地理教材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明显趋势,但在地理考试答题情况调查中,发现广大考生的地图能力却不容乐观。如何提高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是地理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也正是本课题选题的主要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教育部提出的“地理高考十种能力”中明确提出:学生应会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写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在地理教学中,重视读图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学好地理的钥匙——读图技能,使学生由熟悉地图法到看懂地图,进而能分析、运用地图,并逐步建立起有确切空间概念的知识系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明其“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把地图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至关重要。是学生学好地理、会学地理和提高学习地理自信心和成绩的重要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研究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地图意识,主要有以下三个依据:
1、从现代教学理论看。
现代教学论突出思维教学,它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仅是熟知某
些知识,而是要真正了解与此知识相关的一系列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以保证学生能真正地理解、掌握知识。地理学科有独特的特点:知识联系特别紧密,如高中地理知识体系:要求学生能有地理知识的综合汇总能力,而不是单一的掌握其中的某单个知识点,地图是将知识汇总,明确其中联系的最好的工具。充分利用地图能促使学生的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能力,能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能发挥学生的逆向思维与想象思维能力。这些都符合现代教学理论。
2、从高中学生的特点看。
高中学生的年龄在15~18岁左右,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促成了他们智力的早熟。中学生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同时,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他们从各种媒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的探索求知欲已经相当强烈。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地图的形象诱惑力,创设问题情景,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逐步加强学生的地图意识,提高地图的认知能力。
3、地理学科特点看。
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地理的基本技能包括:(1)阅读地图的能力:地图被称为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会阅读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基本的能力。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分析能力,通过不同内容地图的对比,说明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绘画能力: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从而达到化解难点、锻炼绘图技能的目的。(3)计算能力:通过地理计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由此可以明确看出,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图意识的培养,是地理学科本身的必然的要求。
五、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课题正式研究之前,组织课题组的老师学习相关的理论,加强教师在这一课题中的主观重视的意识,并设定课题计划,调查分析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实验班级,研究教材,找准研究的突破口。教师分工明确:邓亮红、梁祖田负责理论的原则把握;蓝昭强负责具体实施计划的制定;吴亚钦、蒙聪、李霞负责课题各种材料及成果的整理;刘艳阳、李春红负责地图的收集和整理;彭少芬、朱芬春、吴亚钦成负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整理;车家创、张福贵教学实践、书写教学案例所有成员各负一职,并协调工作。
(二)、实施过程:
1、把握地图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A、认识规律原则:
地图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远域的地理事物及其有关的理性知识,地图教学须从形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讲解地图,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
B、实际性原则:
地图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要求过高,否则会适得其反。C、.思想性原则:
教学中要强化地图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建设现代化祖国的雄心壮志
2、培养用图习惯,详解读图方法,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中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策略、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地图教学进行指导和强化,并同时形成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首先,要学生掌握读图基本程序,培养学生读图技能。读图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确定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对地理图像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善于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达到准确理解图像的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其次,要利用“一图多思、多图并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每一幅图都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对同一幅图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多图并用,就是重视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同时用几幅图来综合说明、比较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这在教学中可以更广泛地加以运用。
第三,要注意整体性,注意化整为零,注意规律性,注意特殊性,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地图反映的是众多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相对位置、空间结构等。有时需要将其中某些组成部分分割开来,以突出某一空间或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在读图时要求学生不能只了解一幅图的概貌,还必须对图中局部地区、个别事物有所认识、分析和了解。
第四,训练学生绘图制表、缺图补图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绘制图表、缺图补图”要求学生能模仿、记忆、想象,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是读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动手绘画过程,能加强对地图的认识,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地图意识的目的。
第五,要学生掌握图文变换的方法,着重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图文变换主要是指数据表格与图形之间的变换,通过变换培养读图能力,3、循序渐进,遵循规律,加强对学生的读图训练。
根据课题研究的实践总结规律,一般读图训练有以下三个阶段:
先展图。在教学过程中,将地理挂图展示在学生面前,或教师画黑板略图,让学生自己在挂图上或板图上指出所学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二说图。利用挂图或板
图,教师进行细致地讲解。三绘图。当图形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开始让学生在玻璃片上描绘出相应地图的轮廓,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填图,学生在玻璃片上独立、填图,并用幻灯展示学生的玻璃片,进行相互比较,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
4、活学活用,提升学生的地图意识。
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在地图练习的设计及地图讲解时,要适当的变通题型,加强学生读图的灵活性。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
课题研究对象:我校高中学生(2010学年~2011学年)
七、课题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0年3——4月):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的收集;课题目标的构建和课题内容的确立;设计问卷调查。
2、课题实施阶段(2010年3——2011年6月):
①前期分析阶段:通过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之后对学生分别进行地理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并进行样本分析,撰写”实验中学高中地理学习现状调查样本分析”,对高
一、高二学生此阶段的学习现状作分析汇总,为今后的对策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②教学实施阶段:按照教学现状确立课题研究方案,通过多方面具体操作形成培养学生能力的体系,并探索学生能力提高的方法和途径。教学期间召开座谈会,听取学生、教师对地理教学的反馈,并根据反馈做相应调整。
3、结题阶段(2011年6~2011年7月)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拟定课题结题报告研究工作总结。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资料文献法、调查法(问卷调查、师生座谈、测评等)、教育实验法、课堂行动研究(包括“计划、实施、反思和评价”三个环节)和个案研究法等。
九、课题的预期成果及主要形式:
1、预期成果:①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地理教学效率③学生的地图意识有明显的提高④学生的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⑤锻炼地理老师,积累丰富的地图资料。
2、课题成果的主要形式:
①课题报告:全面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
②《茂名市实验中学高中地理学习现状调查样本分析》 ③发表的相关论文
④教案、课堂实录、教学课件
第五篇:如何学习高中地理
如何学习高中地理呢?介绍几点供大家参考。
1、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且兴趣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个人感觉好象是夫妻之间的感情可以培养(当然,偶可以择,而地理对于有考试要求的学生而言,带有一点compulsory)。对地理了解的越多,就越有兴趣。说句带有idealism色彩的话,“态度决定一切”。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可以摸索、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具体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我的看法,正确而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方法更基本、更重要。
3、理解是关键。地理学的知识,即使是地理事实和现象,大多也是可以通过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来记住的。而关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要理解。学习地理跟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也要多问“为什么”。有了起码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提出问题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其实地理学得不好的同学,他们关于地理的“为什么”应该是很多的 —— 只是问题太多、怕麻烦、怕思考、怕问老师、羞于问同学,而没有深究下去。
4、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好地理的保证。有些成绩差的同学也许在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发面比其他同学弱一些,但完全可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弥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而“迎难而进”和“畏难而退”对于学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以中学阶段的知识基础不可能解释所有的疑问,迎难而进也应该有一定的限度 —— 这可以通过请教老师来判断。
5、克服自卑的心理。“别人能行的,我也行。”这句话,应该当做一个无条件的信念而深藏在自己心里。天才和弱智都是极少数的。其实自卑并不可怕,适度的自卑感更有利于激发人的潜能。意识到自己比别人差,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自卑,但不能因此而放弃努力。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过“从前的我” —— 也许有的同学跟我一样,不喜欢以别人为目标为追赶对象,那么就以自己为目标 —— “超越自我”。顺便提一下,其实有相当部分的同学是由于喜欢刨根问底而又经常得不到令他们满意的答案,影响了学习。我自己就是这样,大学的时候,就有一些成绩比我好的同学看到我有那么多的问题而感到奇怪。如果是属于这种情况,就更用不着自卑了。
6、平时勤看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对著名的高原、山脉、丘陵、平原、盆地,河流、湖泊、海洋、岛屿、海峡、城市、矿藏资源、交通线(铁路、航道等)、气候类型、陆地自然带等地理事物的分布要熟悉,形成所谓的“心理地图”。这主要靠平时的逐渐积累。
7、遵循学习和记忆的基本规律。正如楼主所说的那样,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课后必要的练习,这些是起码的环节。此外,循序渐进原则、遗忘曲线规律等也是必须遵循的。
8、养成计划做事和学习的习惯。学习必须靠平时心平气和地坚持,不能靠一时冲动而虎头蛇尾、断断续续,否则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