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理工马克思复习
1.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1】《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认为“君者……”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 的思想倾向(3)材料2和3的共同点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苏东聚变、苏联解体层十月东台以来世界社会全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设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材料2】 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世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同发展
【材料3】邓小平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教会人民兰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原理
(2)材料一中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理解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邓小平论断的深刻含义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4.阅读下列共产运动和发展不同
【材料1】
【材料2】“不是不动,不是……仁者心动”
【材料3】列宁指出把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上(1)材料1的观点有何异同
(2)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是什么(3)
5.有人说,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试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6.材料
【材料1】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诏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再地此任,九方皋举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骖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是一匹黄色的公马。
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黒色的母马,穆公不说,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黒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甄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避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材料2】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细镙起的酒曲状。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的——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
【材料3】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到,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义主义必定陋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究党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1)比较材料1和2说明为什么九方皋相马成功而伯乐之子相马失败?(2)为什么说九方奉相马在思维方法上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
(3)结合以上3组材料,谈谈你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教义,而是方法” 7.材料题
材料1: 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在这个喧嚣的舞台背后悄销地进行的,并且真正地起着推动作用,“
材料2:
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索。”.……“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雄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材料3:一段时间以米,一些干部在认识发展问题上产生了根大的误区,把“发展是硬道理” 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増长军是硬道理’造成贫富差距,东西差距,城乡差距,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调,这些问都花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大多数普通群众的利益。
材料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入的全面发展。
(1)材料1阐明了什么哲学观点?(2)结合材料1、2、3、4,说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8.材料题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入下河寻找。其踪影。这时,二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二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二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石兽很重,而河北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丁,还冲成二个坑,时间二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综石且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两头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9.材料题
【材料1】马克思说,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材料2】马克思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事物好豫包含着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基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睹背景上闪耀。”(1)请问材料1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并加以详细论述。
(2)请问材料2又说明了什么道理?并结合材料1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10.材料题
【材料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流通公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一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者交换不创造剩余价值。”
【材料2】“货币转化为资本,表现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是资本家幼虫的贸币占有者,表现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表现大于他投入的价值,他变为蝴蝶,表现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
(1)根据材料1说明马克思说的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指什么?为什么?
(2)根据材料2说明解决上述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结合所学只是说明如何解决矛盾
11.材料题
对世界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
【材料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
【材料2】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平面…………
【材料3】王充认为:天覆于上,地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起中间
【材料4】恩格斯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1)材料1、2、3观点是否相同?并加以评述
(2)材料4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12.材料题
【材料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是有史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深刻动摇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根基,危及资本主义的生存。1933年美闰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材料2】英国经济学家凯思斯于J936年发表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市政策制造需求,以实现总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运行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13.材料题
【材料1】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吐一口痰在地下,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起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
【材料2】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世界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世界历史是伟人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段人民的历史。
(1)分别指出材料1和材料2的不同思想倾向和共同本质。(2)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14.材料题
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二十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的思想混乱。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15.苏东聚变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有死路一条”如何理解邓小平上述断论的深刻意义
16.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
(1)如何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之间的内再联系
(2)运用上述原理对“资本主义垂耳不死,腐而不朽”进行分析 17.材料题
【材料1】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2】笛卡尔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材料3】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有程度不同。
(1)材料1属于科么观点,两位哲学家有什么区别,错在何处?(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错误何在?(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有何错误? 18.材料题
【材料1】赫尔姆霍茨认为,蚂蚁能看见紫外线而人却看不见,可见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构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
【材料2】休谟主义者说,人们的全部知识都以感官所给予的材料为基础,可是我们您么知道这些感觉材料是人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正确反映而不仅仅是一些感官印象呢?
【材料3】费尔巴哈认为,客观世界绝不会隐藏起来,事物及其属性可以为人们所认识,就如同空气通过口、鼻和毛孔钻进我们的体内一样。人恰恰具有使他从世界的完整性、整体方面来感知世界所必须的足够的感官。(1)比较材料1、2和3,分别指出其中的哲学倾向。(2)分析材料1,指出赫尔姆霍茨的错误所在。(3))对材料2中提出的质疑应如何回答? 19.
第二篇:马克思复习
马克思复习重点
注意:次份资料只是从中制同学的书上笔记所得,准确度有待考察~
▲为最重点内容,△为次重点内容 其他为重点内容没写进来的为了解内容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二节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世界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的规律、运用……)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三节,二:意识能动作用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及区分
现在唯物认识论是?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表现在?
第三章
什么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矛盾作用有什么不同?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如何看待唯心英雄史观?个人与群众在历史中不同的作用?
第四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属性、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生产前提、劳动价值论、绝对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剩余价值率公式
资本(不变与可变)区分固定与流动资本的联系
资本循环与周转(eg.海尔周转速度如何发展?)
第五章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的形成、目的、手段、范围、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表现与后果
第六、七章为了解
第三篇:马克思复习
道德最重要功能:调节功能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根本要求:公义胜私欲
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是中最基本要求:遵纪守法
法律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反管理行为人中询问查证时间最长8小时,若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不超过24小时
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中最高层次要求:奉献社会
爱情得以长久的保障,爱情试金石:责任 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由国家制定并保证实施
在法律运行中什么是实施实现的基本途径:守法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念的完整体系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 国家安全观中的基础:经济安全
12.什么是基层民主最主要实现形式:基层群众自治
13.阜阳市人民政府属于什么法人:机关法人
14.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应如何处理:减轻处罚
15.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带着妈妈上学的最美女大学生:孟佩杰
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要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特别是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和积极内容。
公共生活特点: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18.道德交通安全法中基本原则:依法管理,以人为本,与民方便
19.处理劳动争议的四种途径协商:协商解决、申请调解、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20.发展民主政治要坚持什么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诚信对于大学生有何意义: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二、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三、简述犯罪构成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四、消费者基本权利: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监督权 如果符合法定条件,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一项制度。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掌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择际关系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业观: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现;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打下坚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创业观:要有积极志、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求敢于创业的勇气;要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提高创业的能力。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社会道德建设 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增强人们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重要的影响、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使社会主义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自律意识,坚定道德意志和信念,明辱知耻、扬辱弃耻、提升人格、敦化风气,推动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形成。论述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阐述 为什么说加强道德修养要向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一个道德模范就是社会上竖起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就是在群众中提倡的一中导向、一种追求;模范人物以自身的道德行为深化了人们对道德力量的理解和认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模范的典型形象能够带给人们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灵感染,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婚姻家庭法律规范中的离婚:离婚的原则:保障离婚自由、反对轻率离婚。离婚的方式:协议离婚、诉讼离婚。离婚只是从法律上解除婚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血亲关系并不因此而消除,无论子女由哪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故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家庭美德的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恋爱中的道德是什么: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讲法理中的理由要求:理由必须是公开的,而不能是秘密的;理由必须有法律的依据;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宪法的特征: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奖励、行政惩罚、行政裁决、行政合同等。对缓刑制度的掌握: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拘役、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及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在考验期内,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整理
第一章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三、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与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章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一、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
二、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第三节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
一、物质与意识的物质统一性
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意义
第四章第三节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一、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
二、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
三、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
第五章第三节联系与发展的规律性
一、规律的含义
二、规律的类型
三、辩证法的实质
第六章第三节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肯定与否定
二、否定之否定
三、否定性的辩证法
第七章第二节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
一、人的活动的历史条件
二、人的历史活动的规律性
三、历史规律的特点
第八章第三节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
一、阶级的产生与实质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
第九章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三、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十章第二节个人的历史作用
一、历史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
二、历史人物及其作用
三、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四、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第十一章第三节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十二章第二节认识的运动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实践与认识的循环和发展
第十三章第二节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逻辑证明与实践标准
三、科学预测与实践标准
第十四章第二节评价及其科学性
一、评价与认知
二、评价的标准
三、评价的科学性
第十五章第二节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
一、自由与必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
二、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与对世界的改造
三、自由时间与人的发展
第五篇:马克思期末复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践计划
2010—2011第二学期
为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根据我校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计划的规定,此课程除必须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学时外,还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努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接受教育,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自觉性,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增强对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的深入把握和感性认识;
2、使学生能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评价某些社会现象或政策;
3、提高学生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时间安排:按照学校教务处的教学安排,本学期安排4学时为实践教学学时
一、教学实践总体规划
为了更好地加强教学的实效性,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在教研室全体同仁的多次讨论和多方努力下,我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决定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和深度。具体安排如下:
1、统一规定4课时(2次)作为课外教学时间,保证师生完成课外教学任务。
2、严格课外教学各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规则、有过程、有结果、有成效。(五有)
二、课外教学实践具体内容
1、原著选读(可以包括好书、好电影等)
要求教师列出书目,制定实行细则(读书形式、交流方式、考核方式),严格组织实施。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推荐读书书目
原著类
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2、《〈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页—30页
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719-760页
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
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的考虑》(《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6、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
7、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
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哲学类
1、《敬畏生命》
2、《寂静的春天》
3、《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曼海姆著,商务印书馆200
2*
4、《共生的理想》尾关周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5、《哲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6、《金黄色的麦浪》
7、《哲学与人生》台湾:傅佩荣
8、《逻辑学》
9、《精神现象学》
经济、政治和其他社科类
1、《资本论》节选
2、《国富论》亚当·斯密
3、《银行家》
4、《货币战争》
5、《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上海世纪集团,[德]维尔纳.桑巴特
6、《中国农民调查》,陈桂棣等,人民文学出版社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注意:
1、请自由组合成读书小组,每组5-15人;每个人或者每小组自由选择书目,读书、写心得;
2、读书心得必须每人一篇,字数2000,书面提交,不得用电子版;
3、各小组请推选一名小组长,由组长负责召集、组织活动和小组考核;
4、小组的内部交流不考核,但每小组必须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课堂汇报;
5、小组课堂汇报的形式可以是读书报告,论文,演讲等文艺表演;
6、以读书报告、论文或演讲等形式汇报的小组,须提交读书报告或者PPT以供备案;
7、小组长给小组成员参与情况打分,最高为10分,小组长签名后交给老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2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