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扶贫办关于对使用扶贫

时间:2019-05-13 13:0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扶贫办关于对使用扶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扶贫办关于对使用扶贫》。

第一篇:贵州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扶贫办关于对使用扶贫

【发布单位】82202

【发布文号】黔府发[1997]2号 【发布日期】1998-01-26 【生效日期】1998-01-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扶贫办

关于对使用扶贫资金存在问题进行纠正和处理意见的通知

(1998年1月26日黔府发〔1997〕2号)

各自治州、市、县、自治县、特区、市辖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

省人民政府同意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扶贫办《关于对使用扶贫资金存在问题进行纠正和处理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1997年10月,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扶贫办分别组织检查组对全省各地使用扶贫资金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和审计。从检查和审计的情况看,全省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总体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占用财政扶贫资金;改变扶贫资金用途;将扶贫资金借给企业经营;层层提取多种费用,加大农民负担;部分扶贫贴息贷款不能足额到位,农民没有真正得到实惠;以新贷抵旧贷,以贷扣息;部分县财务管理不健全等。对这些问题,各地必须高度重视,针对存在的问题,抓紧时间进行纠正和处理,并在3月20日前将纠正和处理情况报省监察厅,由省监察厅汇总报省人民政府。对存在的问题在限期内未纠正、处理的县,其违规、违纪资金数额由省扶贫办、省计委、省财政厅、农发行省分行从1998年的扶贫资金中扣回。1998年,省人民政府还将继续组织有关部门对贫困县使用扶贫资金的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效益。

关于对使用扶贫资金存在问题进行纠正和处理的意见

省人民政府:

为了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扶贫攻坚目标,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省审计厅分别组织检查组对全省各地使用扶贫资金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和审计。从检查和审计的情况看,各地、州(市)和贫困县坚持以解决温饱为中心,将85%的扶贫资金用于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85%的扶贫信贷资金用于种养业和加工业,基本上做到了专款专用,使用扶贫资金的效果总体是比较好的。

但是,各地在使用扶贫资金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审计厅对1994年至1996年三年的扶贫资金进行审计的结果看,县级财政占用扶贫资金2790.41万元;改变扶贫资金用途1617.69万元;将扶贫资金借给企业或私人企业经营的891.03万元;擅自提取费用121.06万元;被抵扣掉的贷款886.89万元。仅上述五项资金就达6307.08万元。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一、一、占用财政扶贫资金

黔东南州:岑巩县财政占用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206.7万元,用于发放职工工资。

遵义市:习水县财政占用扶贫专项资金420.58万元,其中占用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183.58万元。

二、二、改变扶贫资金用途

毕节地区:纳雍县计划局挪用以工代赈资金17.02万元购置桑塔纳轿车1辆。

铜仁地区:德江县农业局将种子公司“三杂”制种扶贫贷款100万元用于开办瓷砖厂;松桃、沿河、德江将切块到县的扶贫信贷资金330万元,分别用于建农村输变电工程50万元、移动电话100万元和水泥厂180万元3个项目。

黔东南州:施秉、黄平、天柱县各投入凯里化肥厂50万元;黎平县转移20万元扶贫信贷资金用于龙额炮竹厂;岑巩县向宏达有限责任公司投入50万元扶贫信贷资金。

黔西南州:安龙县用以工代赈资金12万元建绿海子风景点输变电工程;望谟县将劳务输出的30万元扶贫信贷资金贷给县糖厂。

黔南州:独山县鸵鸟养殖基地在全额负债,并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用扶贫资金购买轿车和移动电话。

三、三、将扶贫资金借给企业经营

黔东南州:丹寨县将以工代赈资金借给县工商银行调帐和私人企业经营各100万元。

六盘水市:盘县特区农业局将以工代赈资金122万元借给信友公司作流动资金。

黔西南州:将扶贫资金借给经盛建材公司20万元,借给州小车修理厂25万元;兴仁县将57万元以工代赈资金外借,收取利息3.9万元。

四、四、层层提取各种费用,加大农民负担

毕节地区:大方县计经局、农建办、水电局及各乡(镇)从以工代赈资金中提取工程服务费、立项资料费等共计44.9万元。

铜仁地区:沿河县从以工代赈资金中提取8%的管理费,其中地区计委提1%,县计划局提2%,县政府提5%,三年共提取49.89万元;该县山羊公司在实施山羊开发项目贷款中,分别按2%和3%从养羊户中提取前期费和技术指导费。

黔西南州:望谟县从以工代赈资金中提取5%作为项目前期管理费,共提取21.24万元。

五、五、部分扶贫贴息贷款不能足额到位,农民没有真正得到优惠

黔南州:三都县打鱼乡介赖村一农户,1996年与乡政府办理1万元黑山羊贷款时,按年息2.88%扣掉288元,一次性交纳6%的项目管理费600元,一次性交3.33%的项目评估论证、资料费333元,贷款到农户手中仅为8779元,该农户第一年支付费用为总贷款额的12.21%。毕节地区:大方县1996年成立了县畜牧技术开发有限总公司(县财政借20万元注册),乡成立分公司,总公司向乡分公司收取4%的专项资金管理费和利润,而分公司在转贷给农户时,养羊项目的扶贫贴息贷款利息从月息2.44‰提高到8‰,同时按12-15%的比例向农户一次性收取利润和项目管理费。农户贷款17万元,除去利润、管理费后实际到手的贷款只有14.66万元,占贷款额的86.23%,而农户以后还得以17万元贷款额还本付息。纳雍县农业办公室畜禽开发公司在投放所承贷的扶贫贴息贷款107万元时,除按月利率2.4‰向农户收取利息外,同时还按年收取15%的管理费、服务费等。

六、六、以新贷抵旧贷,以贷扣息

铜仁地区:德江县农行用发放的“三杂”制种扶贫贷款80万元,归还原种子公司逾期贷款。

黔南州:长顺县农发行为保证利息的收取,强制贷款单位开立备付息存款帐户。1996年该县水力资源开发公司贷入396万元扶贫贷款,被转利息备付存款32.1万元,占贷款额的8.1%;县肉牛公司养牛项目贷款46万元,被转利息备付存款7.8万元,占贷款额的16.95%。

七、七、部分县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贵阳市:息烽县原计委掌握的以工代赈资金长期无会计帐,未设专职会计,只有出纳,且多次更换,有时是两个出纳同时管钱,造成帐目不清,出纳短款21726元。

黔西南州:安龙县农业局1992年到1994年共有五笔扶贫贷款计240万元,其中有160万元未做帐,收支不清。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严格资金管理办法和有关政策规定。各地要严格按照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和政策规定提出积极的处理意见。

(一)凡是财政占用、部门挪用、外借的扶贫资金,多提多收乱收的费用、利息,要坚决予以清退,该归还资金管理部门或项目实施单位的,要坚决归还。资金管理部门或项目实施单位自己挪用或改变投资用途的,属于投资县外兴办企业的,可转让股权归还;购买轿车、移动电话的,应偿还资金,如无力偿还的,应拍卖物资归还;多提、多收、乱收农民的费用、利息,项目实施单位要负责退还给农民。

(二)金融部门强制项目单位在贷款中转存的备付息存款,要坚决归还项目单位,用于项目建设,金融部门按期收取利息。以新贷抵旧贷的,要保证扶贫资金的足额贷款,发放新贷款。

(三)用财政资金外借收取的利息,要上交财政。

二、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严格组织纪律

对帐目不清的,各地审计部门要组织力量帮助查清;对没有建立财务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健全的要促成建立健全。各级扶贫办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收回被占用、挪用的扶贫资金。涉及个人短款、贪污等违纪行为的,监察机关要严肃查处,追回资金,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三、请各地抓紧时间,尽快对本地区的问题进行核实,计委、财政、农发行等资金主管部门要共同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个提出具体处理意见,报所属州(市)政府、行署处理。各地处理的情况于1998年3月中旬报省监察厅,由省监察厅汇总报省人民政府。以上建议如无不当,请批转各地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监察厅贵州省土地执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黔府办发〔2007〕99号 【发布日期】2007-09-21 【生效日期】2007-09-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监察厅贵州省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黔府办发〔2007〕99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国土资源厅、省监察厅《贵州省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贵州省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实施方案

省国土资源厅 省监察厅

为保证国家土地法律法规和土地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坚决惩处土地违法行为,国土资源部决定,集中100天时间开展土地执法行动。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任务

通过土地执法百日行动,集中清理、查处2005年1月1日以来的“以租代征”、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大工业用地规模、未批先用等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一)“以租代征”行为的整治。“以租代征”是指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规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通过出租(承租)、承包等方式非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工商企业项目建设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到2007年底,各地要对“以租代征”问题进行逐一清理,按照查处权限,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以租代征”占地建设的,要追究其非法批地的法律责任;对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代征”占地建设的,要追究其非法占地的法律责任。

(二)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大工业用地规模行为的整治。重点查处现有已审核公告的开发区擅自突破国土资源部核定的四至范围,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圈占土地的行为;查处以“工业集中区”等名义,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圈占土地进行工业用地开发的行为。到2007年底,各地要全面清理开发区或以“工业集中区”等名义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圈占土地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分类进行处理,进一步规范开发区用地行为,巩固开发区清理整顿成果。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之前,各地一律不得在规划范围外以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产业集聚区”等各种名义非法调整规划。

(三)“未批先用”行为的清理和整治。重点清查城市批次建设用地未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先行征地、供地、施工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到2007年底,各地要查清本辖区内城市批次建设用地“未批先用”的建设项目,并依照查处权限予以处理;对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未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擅自先行动工建设的行为,要查清事实,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提出处理意见。

二、工作安排

(一)自查清理阶段(9月15日至10月14日)。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监察机关要对此次重点整治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进行认真自查清理,充分利用我省近两年开展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检查和案件查处专项行动、卫片执法检查等工作中的基础清理成果,全面查清问题。

(二)查处纠正阶段(10月15日至11月24日)。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监察机关要对清理出来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按照查处权限,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查处到位。对清理出来的管理不规范问题,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三)督察整改阶段(11月25日至12月25日)。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针对清查各类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中暴露出的管理问题,举一反三,制定以完善制度和程序,明确执法责任为重点的整改方案,针对本地实际,书面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建设用地报批程序的意见或建议。各市(州、地)国土资源部门、监察机关要负责督察所属县(市、区)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查处、整改工作,检查率要达到百分之百。省国土资源厅、省监察厅将组成工作组,对自查清理、查处纠正工作以及第七次卫星图片检查中违法违规用地查处情况进行检查。

三、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成立贵州省土地执法百日行动领导小组,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国土资源厅。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本次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行动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动员部署,建立相关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全面领导本辖区内的土地执法百日行动。

(二)统筹兼顾,协同配合。2007年以来,省监察厅、省国土资源厅等有关厅局(委)按照国家有关部委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进一步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专项清理、全国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专项工作。各级监察机关、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本次百日行动的部署和要求,统筹兼顾,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百日行动中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特别是涉及本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要主动提出建议,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要做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共同研究解决土地管理和土地执法中的关键问题。

(三)依法查处,督促整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监察机关要严格依法依纪处理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严肃处理以罚代法、处罚不到位的行为。对涉嫌违法违规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及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对不认真组织查处的,省国土资源厅、省监察厅将直接立案查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严重的地区,实行问责,并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2008年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将不予安排。

(四)积极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宣传工作要以百日行动为重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百日行动各阶段的整治成果和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进展情况,保持舆论的高压态势。要通过当地主要媒体曝光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百日行动的进展情况。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布举报电话。通过声势浩大、卓有成效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中央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坚决打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定决心,牢固树立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观念,营造良好的土地管理氛围。

(五)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通过百日行动,认真总结土地管理的经验,针对土地管理和土地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从管理上查找原因。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监察机关要共同研究完善工作协作机制,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责任人的移送力度。对制度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的,要研究落实措施。要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促进依法行政和依规办事。

(六)及时总结,报告情况。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监察机关要在每个阶段结束前(10月14日、11月24日、12月25日)将百日行动各阶段进展情况报告省土地执法百日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重大情况随时报告。省国土资源厅、省监察厅将对百日行动组织开展情况、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等予以通报。各市(州、地)国土资源部门、监察机关必须在2007年12月25日以前,共同向省国土资源厅、省监察厅上报本行政区域开展百日行动的工作总结和所有相关报表(报表由省国土资源厅另文制定下发)。各开发区(风景名胜区)纳入所在市(州、地)开展此项工作。各市(州、地)国土资源部门、监察机关要对所在地的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开展专项行动的工作进行统一部署。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招标局关于使用省级

【发布单位】82202

【发布文号】黔府办发[1999]54号 【发布日期】1999-05-20 【生效日期】1999-05-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招标局

关于使用省级财政资金购置物资等实行政府采购意见的通知

(黔府办发〔1999〕54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招标局《关于使用省级财政资金购置物资等实行政府采购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日

关于使用省级财政资金购置物资等实行政府采购的意见

省人民政府:

为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政采购资金支出管理,节约经费开支,防止大型采购活动中的不正之风,为采购单位提供优质的采购服务,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通知》(省发〔1998〕11号)的要求,对使用省级财政性资金购置物资等实行政府采购提出如下意见:

一、一、为切实推进政府采购工作,建立省级政府采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主持人由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出任,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室、省政协办公厅、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工商局、省招标局等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采购办”)设在省招标局,由省招标局一位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工商局、省物价局、省技术监督局等部门派员参加办公室工作。省级政府采购工作联席会议的职责:制定采购政策,协调、指导、监督政府采购工作,审议批准采购工作计划和集中招标采购项目。省采购办的职责:执行采购政策,制定政府采购实施办法,负责省级政府采购的日常工作,拟定政府采购工作计划,按照财政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提出采购项目,组织采购评标小组评定中标单位。

二、二、政府采购采取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两种形式

凡省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使用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等)用于采购物资、装饰维修及服务项目金额在10万元(不含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一律实行招标采购。涉及国家安全或者国家秘密等事宜的除外。

三、三、集中招标采购的范围包括:各类公务车购置、定点保险、定点加油、定点维修,计算机,复印机,空调设备,音像设备,采暖系统,办公家具,房屋装修、维修工程,绿化工程及省采购办确定的其他项目。集中招标金额总数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的,由省联席会议审定;1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不含100万元)的,由省采购办审定。

不在上述资金金额和采购范围内的,实行分散采购。分散采购由各采购单位组织实施。

四、四、集中招标采购原则上每半年审批一次,统一招标。一些采购项目可根据情况采取一次一定的办法进行。

公务用车的采购,按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老干局下达的分配汽车指标文件所规定的规格、型号进行招标。

五、五、省招标局依据省采购办提出的物资采购项目或清单组织招标。招标程序必须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招标方式可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形式。公开招标在电视或报刊上向社会予以公布;邀请招标必须有三个以上投标人参加。在同质同价的前提下,优先采购本省企业生产的产品。

六、六、省监察厅对招标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以保证招标活动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

七、七、招标终结,招标局发现《中标通知书》,由中标人与购物单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数量、质量、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签订购货合同。

八、八、属于财政预算资金采购的,省财政厅根据采购单位购货合同拨款;属于预算外资金采购的,由采购单位凭购货合同从预算外资金专户中支付。采购的物资属社会集团购买力控制范围的,由购货单位到控购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九、九、省招标局招标、投标服务费用的收取标准,按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

十、十、本意见从1999年6月1日起执行。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

贵州省财政厅

贵州省监察厅

贵州省招标局

一九九九年四月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扶贫办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黔府办发〔2007〕103号 【发布日期】2007-09-26 【生效日期】2007-09-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扶贫办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督管理意见的通

(黔府办发〔2007〕103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扶贫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督管理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督管理的意见

省扶贫办 省发展改革委 省财政厅

省监察厅 省审计厅

为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的监督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结合我省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自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工作特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不断加大扶贫投入和帮扶力度,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省个别地方和部门在扶贫资金项目监管上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截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违规违纪现象,有的甚至出现弄虚作假套取、贪污扶贫资金的违法行为,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和纠正,必将严重影响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造成重大损失和浪费。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扶贫资金是用于支持农村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专项资金,其管理使用的好坏,关系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打造诚信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反腐败的具体措施。各地、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好,确保扶贫资金发挥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认真执行政策,加强建章立制

多年来,国家及省有关部门就扶贫资金管理、项目实施等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各级切实做好扶贫工作提供了基本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各地要在严格执行的同时,进一步抓好制度建设,堵塞各种“漏洞”,使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更加规范、完善、有效。

(一)认真学习贯彻各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规章制度。从实际工作中暴露出的各类问题看,有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已有的各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规章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抓好落实。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贵州省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和管理要求,杜绝挤占、挪用、截留扶贫资金的行为。二是要继续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贵州省扶贫资金专户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贵州省小额扶贫到户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扶贫资金的专户管理和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专人管理和专账核算,杜绝专户不专、以拨作支、骗取、套取、贪污扶贫资金的行为。三是要继续严格执行《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信贷扶贫项目立项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扶贫资金项目的立项审批,在项目的实施管理、检查验收、报账决算方面严格把关,确保项目完成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杜绝弄虚作假和豆腐渣工程。四是要继续严格执行《贵州省扶贫资金审计条例》,加大上审下和交叉审的力度,严格审计监督。五是要继续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试行办法》、《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实施办法》,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统计监测工作的通知》(黔开办〔2006〕199号)要求,切实加强扶贫统计监测、督促检查和跟踪管理,及时准确掌握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用和实施动态,客观评价扶贫工作成效,认真落实奖惩措施,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

(二)建立和完善扶贫资金项目监督管理制度。把加强监管贯穿于扶贫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实施、检查、验收的全过程,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全程监控管理制度。一是继续坚持扶贫资金分配“三公开”原则,公开资金总量、公开分配因素法、公开各地县所分资金数量。完善分配扶贫资金的方式,提高绩效考评分配资金权重。二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和报账制管理。财政部门设立本级扶贫资金专户,扶贫项目主管部门不准设立扶贫资金“过渡专户”或“报账专户”,项目实施单位设立“财政扶贫资金核算专户”,并严格按照项目实行专账核算。加强和完善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凡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县,必须实行县级报账制。在对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认真核实的基础上,严格报账凭证的审核,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按进度拨付资金和报账。对迟迟不启动项目、建设进度迟缓和报账不及时的财政不予拨款。三是健全和完善扶贫项目审批管理制度。在完善扶贫规划的基础上,建好扶贫项目库。坚持扶贫资金项目到村到户的原则,发挥群众的扶贫工作主体作用,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管理权,项目的选择、立项、实施、监督、管理必须有群众参与,大力推行重大扶贫项目专家评审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加大扶贫资金项目主管部门督促检查和跟踪管理力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和落实由各级监察、审计和财政监督机构等多部门参加的协查制度,经查实凡未经批准自行调整的项目、超过12个月未启动实施的项目和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建设期限(12个月)未完工的项目,资金按原渠道收回由项目主管部门重新安排项目。通过横向监督与纵向监督相结合,切实推动各项扶贫资金项目监管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四是要健全和完善社会监管制度。要加强党和政府有关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扶贫资金项目审批管理实行阳光作业,避免暗箱操作。严格执行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建立扶贫资金项目标志牌,明确项目实施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建设内容、规模、投资额度、主管单位及负责人等,并在辖区报纸、电视、网络、宣传栏等载体上公示公告所有扶贫资金项目。吸收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的村民代表参与扶贫项目的监督管理,广泛接受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

(三)建立和完善扶贫资金项目评估及后续管护制度。针对当前项目立项质量不高和后期验收评估及管护工作不到位的状况,各级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项目立项的勘察、设计、投资概算及可行性研究、论证等前期评估工作,提高项目立项审批质量。对大额扶贫资金项目不搞地县平均分配,实行竞争立项。在加强项目实施跟踪监管的同时,完善和落实项目后期评估验收制度,所有扶贫项目均要对照立项审批内容严格评估验收,所有完工扶贫项目均要建立和落实后续管护制度,并作为后期评估验收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后期评估工作,确保扶贫资金项目发挥应有的效益,并把评估验收结果作为次年安排各级扶贫资金项目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和完善扶贫资金项目激励约束制度。健全以结果为导向的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用制度,完善扶贫资金项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扶贫资金分配、项目安排及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激励约束并重、奖励处罚分明的工作机制,在认真开展督促检查、绩效考评、审计监督、行政监察的基础上,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用效果好的部门、地区、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在扶贫资金分配和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对出现违规违纪违法的地县要通报批评,责令其整改,调减其扶贫资金额度,并依纪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三、突出监管重点,完善协作机制

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监管,达到安全、规范、有效运行,必须坚持宣传教育、制度建设、监督管理并重,预防和奖惩并举,尤其要通过抓好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和跟踪管理,加大对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增强各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一)突出重点,明确职责,强化部门监管责任。一是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对扶贫资金的拨付、使用、报账和管理实行全程监控,通过强化财务监督,杜绝以拨作支、大额现金支付、虚假报账,对稽查和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对转移、截留、挪用、挤占以及贪污扶贫资金的违纪违法案件线索,要及时移交行政监察机关和司法部门调查处理。二是各级扶贫、发展改革委、民宗等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要提高项目立项审批质量,加大对项目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切实负起扶贫项目实施的监管责任,继续坚持管办分离,扶贫项目主管部门一律不准直接实施项目,重申扶贫项目主管部门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三是各级审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要围绕扶贫资金投向是否符合规定用途、专款专用,是否有损失浪费问题,是否有转移、截留、挤占、挪用、贪污等违纪违法行为,坚持依法审计,加大上审下和交叉审计的力度,对重大扶贫项目要进行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对审计发现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要依法纠正,严肃处理,对发现的大案要案线索,要及时移交有关部门立案查处。四是各级行政监察机关要强化行政监察职能,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扶贫资金,截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因工作造成严重损失浪费,以及利用职权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要认真纠正和查处。对各部门移交的案件线索要按照案件管辖原则认真办理,对涉及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加强行政监察情况通报。各级派驻行政监察机构应及时向行政监察机关报送相关信息,省监察厅适时用简报形式通报各部门开展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检查情况,向各地区各部门通报重大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查处情况。

(三)加强监管部门内部情况通报。各地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协调会议,由行政监察、审计、财政、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参加,协商扶贫资金项目监管中的有关问题。各级财政、扶贫、发展改革委、民宗、金融等扶贫资金项目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审计、监察部门提供扶贫资金项目文件资料,向监察、审计部门通报扶贫资金使用和扶贫项目实施情况。监察、审计部门要及时向财政、扶贫项目主管部门通报扶贫资金项目审计和查处情况。

(四)加强监管部门协查联动机制。各级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共同组织对重点扶贫资金项目的监督检查,从各自的职责和重点出发,共同加强对扶贫项目实施单位的监督。要通过加大跨级检查、交叉检查、联合检查的力度,切实提高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用和实施效果。

(五)加强扶贫资金项目法人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项目实施单位及责任人要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的投向和管理要求使用好资金,实施好项目;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切实负起扶贫项目大宗物资采购及工程招投标工作的责任;杜绝擅自调项、截留、挪用、骗取、贪污扶贫资金的违纪违法行为。针对当前扶贫资金项目法人责任制不够健全、出现问题未追究责任的状况,各级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扶贫资金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为项目法人的责任制,通过强化对项目法人的合理有效约束,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项目实施一旦出现违纪违规违法和质量问题,将严肃追究项目法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老龄工作委员会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黔府发〔2006〕44号 【发布日期】2006-12-18 【生效日期】2006-12-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老龄工作委员会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黔府发〔2006〕44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人民政府同意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制定的《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6年―2010年)

省老龄工作委员会

二○○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为了加快发展贵州省老龄事业,依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制定《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

一、背景

(一)“十五”期间老龄事业的主要成就。

《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实施以来,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各地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在贯彻实施“十五”计划纲要中做了大量工作,我省老龄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二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城镇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推广,医疗救助制度在完善农村救助的同时城市已开始试点;三是老年福利、教育、文化、体育等事业有较大发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风尚进一步形成;四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五是省、市(州、地)、县(市、区)三级老龄工作体制基本理顺,为加快我省老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十一五”期间人口老龄化的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持续增长,据预测,到2010年将达到550万,约占总人口的13?5%。和“十五”期间相比,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高龄化显著,农村老龄问题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养老保障问题突出,社区照料服务需求迅速增加,老龄问题的社会压力日益增大,对我省政治、经济、社会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三)“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期。

根据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将在2030年到来,我省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与全国基本相同。从现在开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只有25年。“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时期。要未雨绸缪,抓住机遇,按照“五个统筹”的思想,协调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在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老龄事业,认真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打下坚实基础。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从我省的基本省情出发,加快体制创新,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作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老龄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继续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多渠道筹措老年社会保障基金,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逐步建立广泛覆盖、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相对完善的老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协调高效的老龄工作体制。积极推进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适应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为老服务网络和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老年用品市场,进一步营造敬老、养老、助老和代际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创造更为有利的社会条件。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兼顾当前与长远,把解决当前老龄问题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结合起来,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坚持以满足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3?坚持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大力发展为老服务体系,走中国特色的为老服务之路。

4?坚持统筹规划,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统筹兼顾,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分类指导,发挥地区优势,稳步推进城市老龄工作,切实加强农村老龄工作,推动老龄事业协调发展。

三、老年社会保障

(一)养老保障。在城市,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十一五”期间,力争全省参保人数达到210万人。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工作,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建立可靠、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在农村,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确保资金发放到位。研究解决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发挥土地养老的保障作用。继续推行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明确赡养责任,巩固家庭保障功能。

(二)医疗保障。

扩大老年人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城市,进一步完善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合理确定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对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应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和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方便老年人就医。县级以上医院要普遍实行老年人挂号、就诊、取药、住院等优先服务。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加强社区老年卫生工作,增加服务项目,改进服务措施,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服务。利用学校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加强社区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队伍建设。重视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康复研究,加强老年人疾病预防、保健知识教育,使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80%。

在农村,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扩大合作医疗试点范围。通过多种渠道努力改善老年人医疗卫生条件,使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50%。

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帮助贫困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着力解决好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为无支付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帮助。

(三)社会救助。

加强对贫困老年人的生活救助。在城市,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在农村,完善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并逐步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过渡。对城市“三无”老人、城乡有70岁以上老年人的特困家庭,在其原享受低保金、救助金标准基础上,增发10―30%的低保金,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把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老年人纳入供养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继续开展“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活动”,探索建立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救助制度。

(四)社会福利。

立足发展补缺型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兼顾发展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普惠型的老年福利事业,以满足“三无”老人、低保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为出发点,在鼓励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各类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的政策;建设一批以老年服务为主体的综合示范性社区福利中心;开展多层次、多种类、多方式的居家养老和集中养老服务,建立健全老年福利服务网络。

四、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公共服务建设。努力增加资金投入,建设好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卫生、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场所),并充分利用好现有设施(场所)为老年人服务。公园、展览馆、博物馆及图书馆、文化馆、图书室等文化娱乐场所,要增加面向老年人的服务项目,并免费或者优惠对老年人开放。

(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加大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投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领域,积极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

在养老福利机构建设方面,“十一五”期间,全省多渠道筹集资金,新建老年公寓、综合福利院20所,新增床位2000张。全省每年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五保供养服务中心、敬老院)120所,新增床位5000张,到“十一五”期末,争取覆盖80%以上的乡镇,规划新增床位2?5万张,使床位数达到3?5万张以上,集中供养率提高到20%。开展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和半自理老年人为对象的“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和示范工作,在贵阳市试点建设1所“爱心护理院”。

在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要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差异,建设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福利服务设施,缓解城市街居和农村乡镇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严重匮乏的矛盾,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为老年人活动提供场所。“十一五”期间,市(州、地)、县(市、区)至少要建一所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服务到位的老年活动中心,每个社区建一处老年活动场所。鼓励、帮助村级建立老年活动站,“十一五”期末,力争50%的村老年协会有老年活动场所。

(三)住房和生活环境建设。

要按照各类老年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逐步完善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托老所等养老设施的标准规范。

各地新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养老场所应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新建城市道路和场所无障碍率达到100%。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与老年人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居住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养老场所,要制定改造计划,增补无障碍设施,到2010年养老场所无障碍改造率达到40%。贵阳市要积极实施城市交通无障碍工程,加强道路改造,加快无障碍公共交通工具的研制开发工作,逐步提高公交设施无障碍的比例。

五、老龄产业

(一)政策扶持。

发挥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把老龄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制定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税收、信贷、投资等各种政策,采取税收优惠、减免费用、信贷支持等措施,大力扶植尚在起步阶段的老龄产业,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老龄产业的发展。

(二)养老服务业。

鼓励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支持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逐步形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文化学习、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综合性的服务网络,为居家老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三)老年用品和老年服务产品。

鼓励和扶持开发老年产品,引导企业生产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的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经济适用的老年用品;充分利用各地旅游资源,推出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旅游线路和服务产品,方便老年人出游;拓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老年卫生健康服务领域,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保健等服务;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金融、理财、保险等其他服务项目。

(四)老年消费。

积极开展老年用品市场,鼓励支持老年用品专卖店和专卖柜台的发展,可采用老年用品博览等形式,促进流通,扩大销售。正确引导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促进老年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六、老年精神文化生活

(一)老年教育。

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老年教育的资金投入,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地办好老年大学(学校),倡导社区办学,健全完善省、市(州、地)、县(市、区)、乡镇(社区)四级老年教育网络。“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建老年学校300所,力争达到400所,到2010年全省在校老年学员达到8万人以上,约占老年人的1?5%。同时,重视对老年农民的培训,把老年教育与老年人脱贫致富、维护权益、破除迷信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老年文化和体育。

老年文化和体育要纳入全民文化和体育健身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老年文化体育事业。广播电台、电视台要办好老年文化专题节目。文化、影视、戏剧界积极创作老年题材的优秀作品。新闻出版部门要办好老年报刊,出版面向老年人的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开展老年文体活动,送文艺到基层,丰富社区、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地要开展经常性的基层老年文体活动,有计划地组织老年文艺汇演、老年才艺展演和老年体育健身运动会。对在老年教育和老年文体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七、老年人权益保障

(一)老年法律服务与法律援助工作。

各地政府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贵州省法律援助条例》,安排适当资金用于老年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组织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老年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服务机构要优先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高效的法律服务。继续做好农村家庭赡养协议书的签订工作。

(二)老年人权益宣传教育。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教育。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进社区、进农村,大力开展“敬老模范乡镇(村居)”的评选表彰活动,形成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机制,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文明之风。

(三)老年人权益维护。

各级司法部门对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要做到及时受理、及时立案、及时审理、及时执行。各级公安部门特别是基层派出所对严重侵害老年人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不法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妥善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严厉惩处。

八、老年人社会参与

(一)老年人参与社会。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充分发挥老年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和特长,鼓励和支持老年人继续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发挥老年人在教育下一代中的示范和教育作用,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社区建设等社会公益活动。在农村,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从事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等经济活动。积极倡导和支持老年人广泛开展自助互助,努力探索实现“老有所为”的新形式。

(二)老年人才开发。

根据市场需求和老年人的志愿,积极搭建老年人才服务平台,开拓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专业技术人员和老专家参与社会的渠道。凡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均可以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取得证书者按照规定登记注册。符合条件的老年技能人才,可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各级人事部门要建立老年人才信息数据库和老年人才信息中心。老龄工作机构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老年人才交流活动,各类人才市场、人才中介机构要积极为老年人才提供服务。

九、实施《规划》的保证措施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各地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真正把老龄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作用,按照职能,把老龄事业发展纳入本部门的工作规划。

(二)加大老龄事业资金投入。

逐步加大老龄事业投入。各级财政要根据老龄事业发展需要,逐步增加对老年服务设施建设、老年文化教育、老龄科学研究和老年活动等方面的投入。在彩票公益金中要有一定比例用于老龄事业。要充分发挥各级老年基金会和其他基金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民营资本投入老龄事业发展,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老龄事业投入机制。

(三)加强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群众组织。

各地政府要根据 “十一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需要,高度重视老龄委办公室机构建设,充实人员编制,充分发挥其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参谋助手作用。要把老龄工作干部的培训纳入组织部门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建设,按照老年群众组织的管理办法,规范老年群众组织的建设、管理和活动,充分发挥其在基层民主自治、社区建设和老龄工作中的作用。

(四)扩大为老服务队伍。

加快老龄产业人才培养,特别是老龄产业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培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组织开展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和鉴定工作。在有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在相关专业开设老年学、老年心理学和护理服务等课程。养老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要适应市场需求,培训养老护理员和服务员,落实持证上岗制度,逐步建立覆盖全省城乡的基层为老服务队伍。积极培育为老年人服务的非盈利性民间组织,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和社工队伍。

(五)加强老龄科研与对外交流合作。

加强老龄问题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要建立老龄科研机构,密切关注我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在人员培训、学术研究等领域拓宽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外省的经验,不断提高我省老龄科研水平。

(六)开展督查和评估。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规划》的要求,制定本地、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方案。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2010年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贵州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扶贫办关于对使用扶贫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扶贫办关于对使用扶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