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教师楷模--孟二冬先进事迹报告会发

时间:2019-05-13 13:3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教师楷模--孟二冬先进事迹报告会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教师楷模--孟二冬先进事迹报告会发》。

第一篇: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教师楷模--孟二冬先进事迹报告会发

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教师楷模--孟二冬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为人师表 品德高尚

北京大学校长、院士 许智宏

今天,我怀着激动和崇敬的心情,向大家介绍北大中文系教师——孟二冬老师的先进事迹。作为中文系的一名普通教师,孟老师每天从事着高校教师的平凡工作,读书、写作、教书、育人。正是在这普通、平凡的岗位上,他为我们展现了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孟老师二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学问、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热爱学生,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名高校教师的职责。他埋头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人文学科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撰写了多部学术著作,其中,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是一部难能可贵的资料性著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04年3月,孟老师主动要求加入了北京大学对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支教队伍,开始在新疆石河子大学中文系任教。

2004年4月27日,孟二冬教授不幸病倒,住进了石河子大学附属医院,被诊断为食道及气管肿瘤,病情非常严重。孟老师生病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多方关注。他刚回京不久,慰问信便纷至沓来。其中有一本留言册,给人印象很深,那是孟老师在石河子大学教过的100多名学生集体制作的,每人在上面都写了一段话,表达对孟老师的思念与祝福。作为一位普通教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挂念、尊敬和爱戴,是很难得的,也是了不起的。

近两年来,孟老师已接受了三次大手术,但仍以坚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坦然面对病痛的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工作。

作为北大校长,我深深地被孟老师的事迹感动,为北大出现孟二冬这样的优秀教师而骄傲。孟二冬事迹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偶然的。他是我们党培养出的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为孟二冬这样的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成长的环境、锻炼的土壤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同时,孟二冬在深入钻研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深刻领悟到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百年北大的精神特质。“以天下为己任,与民族共荣辱”的历史使命深深地镌刻在他心中,在他看似平凡的事迹中,生动展示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精神,教书育人、献身科教兴国事业的爱国主义情怀。他身上所反映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正是百年北大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浓缩和体现。

为了宣传这种具有时代意义的精神,在2005年4月30日纪念校庆107周年和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合并5周年的晚会上,学校特意邀请孟老师和他的主治医生讲述了他们的共同经历。他们的真情讲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作为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容之一,孟二冬同志的事迹被编入《先锋本色——当代北京大学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一书,引起了学生和老师们的广泛关注。

孟二冬老师的事迹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高度评价。2005年12月9日晚,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到孟二冬家进行亲切慰问。今年元宵节晚会上,我见到胡锦涛总书记,他又一次委托我向孟二冬老师表示亲切的慰问,祝他早日康复。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对孟老师的治疗特别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向孟二冬老师学习。中共教育部党组及时作出关于向孟二冬同志学习的决定,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孟二冬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是对北京大学众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的激励,也是对北京大学全体教师的鼓舞。

2005年年底,我校授予孟二冬老师“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和“北京大学优秀教师标兵”的光荣称号,迅速在全校形成了向孟老师学习的热潮。通过进一步深入学习孟二冬老师的先进事迹,我们深刻体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内涵,感受到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必将激励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进一步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贡献。

心血做学问 用生命写文章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温儒敏 孟二冬老师是我们的同事,他在北大中文系任教十多年来,是同行眼里认真踏实的学者,是学生眼中宽厚的师长和朋友。像孟二冬这样的老师,在北大并不少,他的事迹唤起我们观察思考校园里学者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精神境界也得到提升。我想,这就是孟二冬的意义。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孟二冬在从安徽宿州学院毕业留校做管理工作时,就抱有对学问的热爱和继续求学的理想,是发自内心的学术追求促使他来北大进修,在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袁行霈先生指导下研修唐诗。1985年他又放弃稳定的工作,考上北大的硕士研究生,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向往的学术事业。1988年孟二冬硕士毕业,到烟台大学任教,分居两地的家人终于团聚,又分到成套的住房,足以安居乐业了,但三年之后他再次告别妻女,第三次到北大,攻读博士研究生。如果没有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孟二冬就不会历尽艰辛,忍受与家人离别的寂寞,放弃优越安稳的生活,一次次北上求学。学问对于孟二冬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他的追求,他的习惯,他的生活方式,也是他的精神境界。1994年孟二冬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住在校内简易的筒子楼里,生活清苦,但因为离图书馆近读书方便,他自得其乐。有人劝他接受一些校外兼课的邀请,以接济家用,他不为所动,把几乎所有的时间和金钱都花到学问上。学问对于孟二冬是一种乐趣,一份痴迷,是超越了功利目的之后的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

孟二冬做学问是非常认真专注的。他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和其他研究著作,都显示出理论创新与扎实的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治学特点。其中研究唐代文学与文化的成果,具有开拓性的价值。而在《〈登科记考〉补正》这部书里,孟二冬更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登科记考》是清代学者徐松的专著,记载了唐代科举制度方面许多重要的史事,历来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的基本用书。孟二冬发现该书的史实存在诸多疏漏,他要做“补正”的工作。这样一个资料性的冷僻的课题,既不会轰动,也不能赚钱,而要从汗牛充栋的历史典籍中搜寻相关材料,补正前人的不足,那无异于披沙拣金,大海捞针,是非常耗时费事的。但从文化传承与研究的角度说,又是很有价值的基础性的学问。

孟二冬一做就是七年。这七年正是他精力旺盛的时期,他可以把时间和才华用在更容易出成果的研究课题上,或者用于谋求更优厚的生活条件和享受生活上,但孟二冬却把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自己的学 术理想,不分寒暑和假日,上课之余,他几乎天天到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翻阅尘封的线装书,看那些古籍胶片,和图书馆管理员们一同上下班,这种甘于寂寞的精神来自哪里?孟二冬在书的后记里说“虽不能偃仰啸歌,心亦陶然”,这种幸福的体验又源自何处?我认为,那是纯粹的学者对学术的真诚与忘我的态度,是在那种求知、求真、求实过程中达到的完美境界,做学问的勇气、耐心和愉悦都来源于此。孟二冬不是为了名誉和地位而从事学术,也不是为了生计和职业去被动完成研究任务,他是在实践一种庄严的学术理想。

2004年3月,孟二冬赴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他在石河子大学任教才两个月,和学生的关系就处得非常融洽,他生病回到北京,石河子大学的学生们自发地捐款,寄来饱含深情的慰问信,其中有的学生动情地把他称作父亲。孟二冬在病床上也惦记着新疆的学生,还让自己的博士生专门到新疆去给他们做讲座,并带去自己花钱买的书籍和资料。

这就是孟二冬。学问对他来说,是一项值得用整个人生投入的事业,是一件痴迷的乐事,是一份完美的精神追求。育人对他来讲,是老师的天职,是爱心的释放,是让自己踏实宽心的本分。他是我们身边普通的教员,然而这种普通当中又有着非凡。孟二冬为师为学都达到了纯粹而高尚的境界。他是那样有爱心,有健全的人格,是一位很“阳光”的现代知识分子。在他身上,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他的确是我们广大教师的楷模。有一批像孟二冬这样有高品格的老师,北大就有了主心骨,就能保持她的精神的魅力,就能更有效地抵制低俗浮华的风气,就能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永不改变的追求 永不放弃的爱

孟二冬同志爱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 耿琴

我和孟二冬1982年结婚,已经共同走过了20多年的人生岁月。

我们是在安徽宿州师范学院念书时的同班同学,交往并不多,但 我对他有两点特别的印象:一是运动健将,不仅篮排球打得好,而且跳高、跳远纪录也在学校保持了20年之久。二是他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却乐于助人,几乎承担了班里所有男生的理发。毕业前的一学期里,他被评为宿县地区的新长征突击手,一张很灿烂的照片一直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毕业后由于彼此理想、信念比较一致,就走到一起来了。1985年,他考到北大中文系,跟随袁行霈先生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新建的烟台大学工作,随后我和女儿也到了烟台。

老孟在烟台大学的一切都很顺利,担任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讲课很受欢迎,发表的文章也时常获奖。1990年暑假,他的导师袁行霈先生到烟台大学讲学,并想动员他考博士研究生。可到了烟台,看到老孟的工作、生活十分红火,学术科研也有所成就,觉得放弃眼前的一切实在太可惜了,就打消了劝说他的念头。但到了年底,袁先生又专门来信说仍想让老孟考博士,希望能收到一个好弟子。而老孟自己也希望能够跟随袁先生进一步深造。于是就参加了考试,并被录取了,这样老孟再次回到了北大。

在老孟眼中最金贵的是书,生活中可以缺这少那,哪怕寒酸窘迫,但书不能少。1994年,老孟博士毕业留在北大工作,1995年,我也放弃了副研究员的职称和三居室,从烟台来到北大,先住在10平米大的筒子楼中。搬家过来时,家具和书装了一辆8吨的大卡车,但房子空间实在太小,只能把书留下来。为了能塞下老孟的书,我们就把书桌的腿卸掉,全部用书做腿。睡觉的床是用两张单人的高低架床拼在一起的,底下一层睡人,上面全部放书,经常担心床会塌下来。学校看我们实在困难,就腾出一间较大的筒子楼,让我们先改善一下,这一住就是8年多。期间有3次分房的机会,但老孟都不愿意搬,觉得这儿离图书馆、学生都比较近,方便他的工作和研究,他的《〈登科记考〉补正》和其他的许多论文都是在这个筒子楼里完成的。

我们结婚20多年来,“惜时如金”用在老孟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他把时间看得极为宝贵,恨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看书、写书和教书方面。这么多年来,他没有假期,没有星期天,每天晚上,十二点多才睡觉,早上四点多又起来了。我睡觉前看到的是他坐在书桌前笔直的背影,早上睁开眼,看到的还是那个笔直的背影。这么多年了,老孟实在是太累、太累了。老孟的成长,是我们党几十年哺育的结果,是北大百年的学术传统培育了他,他既有风骨又充满灵性的品格正是北大精神的浓缩,他是北大几代知识分子中的普通一员,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教师应该做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因为每个人只有一次,而我们家老孟有两次,他的第二次生命属于北大,属于所有关爱他的人。借今天的机会我向一年多来抢救老孟、关心老孟的所有领导、大夫、老师、同事、同学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我也希望大家在热爱工作、无私奉献时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因为家庭离不开你们,事业离不开你们。

我也从心里祝福老孟,并真诚地祝福大家,让我们永远拥有爱心,永远对未来充满希望吧!

学者的本色 英雄的情怀 光明日报记者 付小悦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曾经多次走近知识分子,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生活,报道他们的事迹。而孟老师,给了我新的震撼,新的思索。在走近孟老师的日日夜夜,在北大、在新疆、在安徽宿州,在与孟老师和他的亲人、学生、同事、医生的交谈中,我们看到了他的许多个侧面:沉静的,活泼的,坚毅的,慈爱的,谦和的,热情的,智慧的,乐观的。这不同的侧面和谐地统一起来,构成了一位新时代大学教授的全貌,让我们触摸到了一位为师者的高尚人格与美好心灵。

孟老师是当今时代的一位知识英雄、学者英雄。或许有人会问:一位研究古典文学的学者,一位平凡的教师,缘何能成为英雄?但是,我们的一次次采访确实在日益强化着这样的感受:学者本色亦英雄。

我们难忘在孟老师常去的北大图书馆采访的情形。那个冬日的中午,那个朴实的管理员听说我们想寻访孟老师在图书馆的足迹,放弃了午休,自告奋勇地带领我们来到古籍阅览室,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关于孟老师的一切记忆:他说孟老师总是第一个来到图书馆,最后一 个离开,被称为“第一读者”;他说那个靠墙的位子就是孟老师常坐的地方;他说孟老师和管理员们成了朋友,在他到日本讲学时,还给大家寄来了贺卡和礼物。这位图书管理员不善言词,但他一个劲儿地说:“孟老师人品好,所以能成大学问。”在市场经济带来种种诱惑之时,在一些人为名利奔波之时,孟老师却在图书馆日复一日地耕耘着,完成了许多课题的资料搜集工作。这些工作枯燥而费时,没有优厚的回报,没有轰动的效应,却是做学问所必需的基础性功夫。

孟老师就是如此执着于他的事业,无论是对学问,还是对学生。我们难忘孟老师的学生向我们展示的小纸条,那是他夹在学生论文中的,上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字迹,有对文章的建议,有对出处的核实,还有对错字的纠正。他的博士生刘占召说:每到批改论文时,孟老师的家就成了图书馆,到处铺满打开的书,供他随时查找。他的博士生翟景运说:“孟老师很少批评学生,但在治学方面对学生要求却是一流的严格。如果一个导师在学生论文的每一页都夹上了写得密密麻麻的纸条,就凭这一点,谁还能不严格要求自己呢?”

一个冬日的清晨,我站在未名湖畔。燕园生机勃勃,博雅塔神圣庄严。散步的白发长者拄着拐杖从我身边蹒跚走过,晨读的年轻学子捧着书本从我身边匆匆走过。那一刻,我仿佛蓦然间更加懂得了孟老师的情怀。在三尺教坛之上,在著书立说之中,在为人处世之间,孟老师在传授着有形的知识,他更在传递着无形的信念: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在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中,在文化的深厚蕴涵与生命的火热激情的深情相遇中,一位师者能够体现出怎样的博大、尊严与热情!那一刻,我也仿佛看到了在生生不息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知识英雄的精神脉络。季羡林先生曾说:中国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正是孟二冬这些当代知识英雄,他们的心血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宝库,他们的创新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他们的成果恩泽着亿万人民,他们的精神永远闪耀着光芒!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中,有了这样的学者英雄,我们的国家就一定更有希望,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燃烧生命之火 点亮希望之灯 新疆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学生 张瑜

首都北京、北京大学对于我们来说是遥远的,但又是那么近,因为石河子大学是北大对口支援的学校,北大中文系的谢冕、温儒敏、曹文轩、孟二冬等老师都曾到石河子讲学。

第一次见到孟老师是2004年3月8日,那天是《唐代文学》第一课。中午,我们兴奋得没有休息,提前来到教室。一位身材高大、衣着整洁的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带笑容,目光炯炯有神。上课铃声一响,老师说了一句“同学们好,我是北大的孟二冬,现在开始上课”,没有作更多的自我介绍。

孟老师的声音富有磁性而又底气十足,传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他旁征博引,端端正正的竖行板书,让我们欣赏到欧体正楷的隽永,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神奇魅力。课堂上,我们做了满满一大本笔记,孟老师没说累,同学们已经甩着胳膊喊手酸了。前排的同学争着给老师擦黑板,每次擦完,孟老师就会侧身对擦黑板的同学轻轻地说:“谢谢!”这些镜头都一直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

我们和孟老师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以后每个星期

三、星期

四、星期五,孟老师要为我们上两节大课。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研究古代文学的窗户,既感受到唐代文学的恢宏气象,又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学习如何做人、做学问。一次,他给我们讲“初唐四杰”王、杨、卢、骆的排名次序,从最初的排名方法和理由,到多年来几次排名的变更,最后到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他总是由一个点入手,连成知识线,最后扩展到一个面。

同学们就直接把孟老师的这种方法运用到学习中,老师们在评阅答题时都十分惊喜。孟老师对我们的影响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了大学的学习中,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2004年4月26日,是我们全班同学终身难忘的一天,按计划这一天是孟老师在石河子支教的最后一堂课。下午,大家早早来到中文系教室,心情真的很矛盾:我们很想再见到孟老师,想再听一次他的声音;但又不忍心再让他开口讲话,想让他多休息休息。

3点40分,孟老师在中文系杨老师的搀扶下走上讲台。他更憔悴 了,但目光依然有神。看着孟老师瘦削的脸,我在心里说着:“还要讲吗?嗓子能行吗?”孟老师在同学们的泪光中开始了最后一课,他后背的衬衣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额头上的汗珠还一滴滴地往下淌。为了让我们听得更清楚,他将话筒贴着嘴唇,但声音听起来仍是细微的。

讲台下面,杨老师红着眼圈,坐不住了,走上台对孟老师说:“孟老师,您的嗓子……”他抿着嘴笑了笑说:“没关系。”孟老师有条不紊地将晚唐诗词逐一梳理,每讲一句话都十分困难,为了吸一口气,他剧烈的咳嗽,好像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他每咳一声,大家的心就紧紧地揪了一下。前排的同学哭着说:“孟老师,求您不要再讲了!”班长抹着眼泪去夺孟老师的话筒,孟老师轻轻推开他,说:“我还行,马上就讲完了。”

下课后,全班特别静,静得连孟老师咽水的声音都能听见,孟老师侧身向大家鞠了一躬说:“没给大家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很抱歉。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大家要多看些书,都会比我强。”说完,他在黑板上写下他经常用来教导我们的那句话:“板凳应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

孟老师踉跄着走下讲台,杨老师扶着他走出教室。同学们一直鼓掌,我哭了,我旁边的好多同学都哭了,一直到孟老师走出去很久,没有一个同学离开。

孟老师的人格、知识和修养就像深邃无边的大海,一点一滴都在影响着、启迪着我们。今年我们就要毕业了,因为孟二冬老师,我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过了这个夏天,我们班有一百多位同学将成为边疆的中学教师。孟老师用生命之火给了我们温暖和爱,让我们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伟大,在祖国的边疆,我们将接过孟老师手中的接力棒,在三尺讲台上传递爱与希望!

第二篇:教师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在平凡中演绎精彩

有一种职业虽清贫但高尚,有一种工作虽默默但充实,这便是人民教师 2013年,刚迈出校门的我,毅然迈进了小学的大门,从此,便与三尺讲台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三尺讲台,一支三寸粉笔,注定了我一生的耕耘,我人生的航船便在这三尺讲台上启航。

几载春秋,虽没有骄人瞩目的成就,但问心无愧人师,虽不般说桃李满天下,但看着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而心满意足。任时光流逝我仍无悔的坚持,平凡的岗位上,有心酸的泪水,那是前进的流水泛起的波澜,有胜利的微笑,那是品味了苦涩才享受的甘甜。

刚刚步入工作的时候,对于教学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乡镇组织新教师的培训学习,对新教师从生活和工作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在教学中,我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要继承和发扬老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学习他们教书育人、治学严谨的教风。

刚参加工作的那年,我便接下了三个班的英语教学,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当时这班班风差,成绩差,后进生多极难管理。有人善意劝告,不要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接不接?我犹豫了,我能行吗?当然扪心自问时,清醒的时候想起哲人说过这样的话当命运给我们一个酸柠檬时,我们要想办法把他变成柠檬汁。于是,我暗下决心无论多苦多难,我要尽力做好,从此我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每天一句鼓励的话,每节一个善意的提醒,每周一个小目标,一条条引导,一点点启发,慢慢而稳定的前行,面对那些调皮不受约束却有号召力的学生,我深深明白:春风化雨远比棍棒交加有效的多。

自任教以来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名列前茅,我一直秉承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英语语言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热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甘当人梯,当好人梯,是我的天职,我爱教育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全面细心的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家庭背景,身体状况,只有把自己的心血倾注到学生身上,在他们心田播下爱的种子,只有以情服人,以情动人,才会顺利的期待着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变化。我们班许畅,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家里还有爷爷奶奶,生活十分困难,于是,为了不让孩子退学,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我尽量从经济上资助,并一次次帮孩子申请助学金,鼓励同学们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都要关心她,帮助他,当看到孩子终于不再忧郁绽开了笑脸,当看到他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学,我更加感到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职责和价值。

提高自身素质是做好教师的基本条件,自从走上讲台的那天起,我就没有满足于自己的知识能力。因为我深知社会日新月异,知识瞬间更新,自己不进步,不进取,如何教出学生,教出人才。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如果不能完善的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老师,就不能成为一个学生尊敬和信服的合格老师。为了能成为一个好老师,为了用知识的源泉去浇灌那些渴求的心灵田园我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积累各种收获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

无私奉献是一个优秀老师的基本素质,我之所以兢兢业业,之所以辛勤耕耘,是因为深知奉献的价值,记得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尊贵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教育事业就是叶的事业,每一名教师就是一片绿叶,孕育着祖国的花朵,看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我心中荡漾着说不出的喜悦。我虽是一抹不耀眼的绿,但我却成就着花的绚丽,果的辉煌。

送走一届届学生,克服了种种困难,忙完了一个个充实而神圣的日子,取得了一次次的好成绩,这一切都是靠我精神的支点—无私奉献,教书育人。我的工作平凡而普通,我的事业光荣而伟大。我的人生坐标,将永远定格在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中。那力求进取,充满激情的心灵里。

我将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教书育人,无怨无悔。

第三篇:教师先进事迹报告

深情的守望

无悔的奉献

—记巢湖市庙岗乡中心学校清涧分部王老师

王--,巢湖市庙岗乡中心学校清涧分部,这个边远农村初中的一名当家人,自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在自己的家乡,任劳任怨,在乡村教育的园地里辛勤耕耘了三十多个春秋。

对乡村教育的无限深情

王--,一个农民的儿子,三十多年来,他与家乡的父老乡亲和孩子们结下了深沉的感情。三十多年来,他走家串户,了解每一个孩子,踏遍了清涧这片乡村的村村户户,沟沟坎坎。

自从踏上工作岗位一来,王--一心扑在教学上,关爱每一个孩子。王--生长在农村,深知一个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一位好老师的深深期盼。1979年,从部队复员后,面对家乡的学校刚刚创建,缺少师资的情况,他来到清涧初中任教。在年轻的岁月里,他以年轻人的激情和执着,迅速提高教学水平,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坚持自学。

工作两年以后,王--同志就一直担任初中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至今已三十多年。身正为范是老师的行为准则。一点小事,一句话都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言行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老师的一举一动可以直接去影响和感化学生,身教胜于言教。在课堂上,工工整整板书,铿锵有力的话语,都给学生以振奋和亲切感。工作三十多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着。

王--同志所受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气氛浓厚,学生的基本功扎实,在市级的物理学科竞赛中,他的学生多次获奖,吴--同学这个学习电子专业的合肥学院的大学生,如今讲起自己的这位初中老师,仍然能道出很多感人的细节,感受到从他那里学习知识的乐趣。人的一生中能遇上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他的学生就遇到了他这样的好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抚爱让很多学生觉得这是自己最大的幸运,老师自己也感到无比幸福。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王--真诚关爱他的每一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爱。班上同学病了,他就赶紧通知家长并且及时送去医院。对父母打工在外地的学生,王--就利用节假日经常进行家访,帮他们义务补课。他坚信“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扎根乡村教育事业,无悔地奉献

王---同志深知: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爱心是伟大的,是教师的天赋,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王---的工作从来没有八小时内外之分。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对教师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奉献精神的人是不具备做教师的资格的。既然选择了活生生的人作为教育对象,这就已经意味着奉献的开始。无论物理课的教学岗位上,还是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以及在校团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他都是如此奉献。

1998以后,王---同志当选为学校的副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几年以后他当选为学校的校长。他知道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从担任校长职务以来,要求老师做到的他首先做到,要求老师不做的他从来不做。他坚持每天第一个早晨到校,最后一个下午放学离校。节假日和寒暑假,他更是牵挂着学校的平安,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用心血和汗水抒写着自己的工作业绩。王---校长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让他在校领导班子中产生出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他深感知识对偏远乡村的人们的重要。为了不让乡村里的孩子辍学,多少年来,上门家访是他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里村村户户的门槛他都踏过。几十年来,从这所学校送走的山里娃,都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乡村的孩子用知识改变着家乡和自己家庭贫困落后的面貌。如今,许多家长心存感激,不忘这位时刻惦记自己孩子的老师。

脚踏实地、锐意开拓

作为校长,王---同志深知自己就是学校的舵手。在学校管理上王---逐渐摸索出自己的一整套经验。他在教学管理上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德育工作管理上,他能够处于高屋建瓴的势态,强调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实效性。在学校管理上,王守迅校长能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王---校长他知道,身为学校的带头人,热爱学生,教好课是本职工作,而指导培养年轻教师更是责无旁贷的义务。他在抓自我提高的同时,始终能悉心竭诚地指导培养其他教师政治思想觉悟、教育教学水平、专业文化知识的提高。

王---校长认为教育的最主要任务是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性,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格,让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王---在取得教职工广泛共识的基础上,确立了“立志成才、诚实守纪、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管理理念,帮助所有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这些思想、理念犹如一条红线,贯彻落实到学校各项制度、措施、评价体系中。

王---校长以校风建设、学生一日常规养成为切入点,以教风、学风建设为突破口,扎实抓学校的德育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体现了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学校德育内容不断内化为师生的道德素质,实现了教师师德高尚、学生行为规范、思想道德素质优良、校风一流、校园人文和谐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氛围和规范、整洁、优美、文明的校园育人环境。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

在王--校长的领导下,清涧分部学生的体育锻炼搞得有声有色,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上午的大课间和晚放学的两次跑操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磨练了意志。

三十多年的峥嵘岁月,无悔的敬业奉献。王--同志扎根乡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乡村教育事业,数十年如一日。三十多年,他仍坚持在教育第一线,仍坚持为学生授课。为了乡村农家孩子,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王--校长始终站在乡村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乡村教育理想,守望着乡村孩子甜美的梦,谱写著一曲人生平凡而卓越的乐章,甘洒热血,润物无声。

深情的守望

无悔的奉献

—记巢湖市庙岗乡中心学校清涧分部王---老师

2012年3月27日

第四篇:教师先进事迹报告学习心得

教师先进事迹报告学习心得

区教体局组织全体教师听取了全县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报告,听了他们感人故事,我深受感动,真正体验到作为教师的神圣。他们是用情在教、用心在育,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刻苦钻研、严谨治学。正是有了这种敬业、乐业精神,才使他们默默地、辛勤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上。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工作当中,缺少的正是这几位老师对待孩子的那份细心与耐心。聆听他们的事迹报告后,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也使自己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

1、端正态度 要想让课堂有亮点。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做,把教学作为艺术来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让课堂亮点不断闪现。

2、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做到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只有热爱事业,才能乐教善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练好基本功加强师德修养。教师的职业道德重要的在于师字上,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处处做出表率。教师既然是为学生服务的,就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切问题,一切为了学生。

4、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我们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5、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

总之敬业爱岗,心中都装着学生,想着别人,我将在爱与被爱的暖流中默默无闻的奉献我的青春、把我满腔热血撒播给我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发光发热。

第五篇: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报告

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报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千古名句描写出了老师的艰辛,然而,强烈的教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我从不敢懈怠,毅然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了十来个年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首先,在思想道德方面,我响应国家的号召,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光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榜样去感染、熏陶学生。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都会对全国五亿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师德是学生道德的先导。强烈的责任感使我在教导学生的时候,一直都谨记做好学生们的榜样,如说到做到、雷厉风行,工作认真、勤奋刻苦,性格开朗、爱好广泛,谈吐幽默、谦虚忍让,知错能改、不断自省…..我相信当学生们有了这些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时候,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树立起来了,人生目标就树立起来了,进而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也会发生转变,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

其次,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求自己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在教学上,我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并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学习新课标及现代新的教学方法,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学生没有差生和优等生之分,只有反应慢和反应快之分,都是人才,只是“才”的类型不同,我也经常拿这句话来鼓励学生,要他们从自信心中勇敢前进,从自卑中解放出来,并不断改进课堂,调查课堂效果,采取任务加作业的形式来弥补学生各方面的不足,并从内心热爱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这样才能与学生们产生共鸣,使学生充分信任老师,增加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并使得我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课下,我经常积极参加学校、大区及其大市里面开展的公开课、示范课,培训,与各个优秀老师切磋交流,相互促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获得了《尧都区课改能手》、《公开课三等奖》、《尧都区优秀教师》、《临汾市优秀教师》等殊荣,代表科目骨干老师编纂书籍,讲述课改理念,解读课标,实际案例讲解等。除此之外,我不断研究新课改教材、改革课堂,并将自己的心得写成文章,在省级等报刊发表,如在山西省《学习方法报》上发表了《论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上的趣味实例》等,在《英语周报》上发表的《初中英语课改课堂实例探讨》等。在所带学科上,学生的成绩也很优秀,及格率、优秀率都名列前茅,曾在河东、河西片的联考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第三,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勇于探索新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制定《班级章程》、《学生在校行为规范》、班歌、班级口号等,在学生中树立起客观、公正、公平、积极的形象;充分发挥班干作用,建立完全自主要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关爱每一位学生,积极帮助,激励学生去改正错误,努力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创新管理,所代班级在纪律、学习、卫生等方面成绩斐然,所代班级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历次统考中整体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尧都区及临汾市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连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我要求自己以爱为桥,倾心教育,我相信谁不爱学生,谁就教育不好孩子。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都会遇到不同性格特点,有着很多缺点的孩子,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这是必然经历的一个环节,缺点多的孩子只是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教育不得当几率偏大的案例,对于这些孩子们,我总是用我的宽容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知道错误是可以原谅的,用幽默的语言和事例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然后逐步改正。例如,我曾经接手过一个班,由于是半截接管的,所有老师都不愿接管的,使得班主任工作非常的困难,虽然这样,但是我知道只要不管他们估计再也找不到老师愿意接管他们了,只有迎着困难上了。班里有几个孩子是最捣蛋的了,上网,旷课,上课做小动作,顶撞老师等,几乎你能想到的错误他们都会犯,于是我先做这几个学生的工作,经过不断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他们几个并不是没有优点,还是有优点的,比如有两个孩子非常的孝顺,理解家里人的苦恼,心疼父母,我就做他们家长的工作,让他们多关心孩子,有一个家长被我说动了,搬到学校附近来照顾孩子,每天还督促孩子写作业,我和家长相互配合恩威并施,黑红白脸齐上,自此,这个孩子再也没有犯过错误,一直认真学习直到毕业,也懂事了很多;有几个孩子干活是一把好手,扫地,擦玻璃都会很认真很干净,那玻璃擦的比女孩子还要干净,让我赞叹不已啊,就是不爱学习,所以总想旷课,闲的没有事就惹是生非,我就把他们叫到一起说,你们知道上了学的人和那没有上过学的人有什么区别么?一个是有知识有涵养,在村里人看来就是小秀才的文化人,一个是土里、山上、田里乱窜乱害的山野村夫,小野人,你们想做哪个呢?难道我们在这里上学,回去还要被村里人看做是山野村夫么,我们可是有文化的文化人啊,行为处事都要有涵养,有教养,懂道理对不对?我的一席话将几个人说的哈哈笑,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从此后这几个孩子不仅不旷课还守时,不欺负同学,也不顶撞老师,还知道去向老师道歉,俨然一个文化人的姿态,我当然不忘记在全班面前适时的表扬他们,使得他们在全班学生们的心目中地位提升,以后再也没有犯过重大错误;还有一个孩子爱讲大道理爱找老师谈心,甚至还努力去做到自己所说的一些大道理,很有意思,看见他我总想笑,时常同他辩论一些道理,刺激他不断去改正自己的缺点,纠正行为规范,任命他当宿舍长,发挥他爱同别人讲道理的特长,结果他们宿舍总是被评为优秀宿舍,他还能以身作则,肩负起一个宿舍长的责任,不断受到老师的好评。经过半年的努力,这个班由一个老师们都讨厌,不敢管,考试都得让我自己监堂(别的老师管不了)的“差班级”,变成了一个安分守己,努力学习,讨的老师们各个欢心,不断在我面前夸的“好班级”!功夫不负有心人,转变后的学生们的表现,是我作为一名老师最幸福的时刻。

当教师虽然辛苦,虽然劳累,当我却认为这份工作让我的人生充满了激动、感动,让我觉得我的人生很有意义,所以,不论多么的辛苦,我都会把答疑解惑教书育人的工作进行到底,做一个快乐的、充实的、幸福的好老师!

模 范 教 师 先 进 事

迹 报

李红艳 2012/7/5

临汾市实验中学

下载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教师楷模--孟二冬先进事迹报告会发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教师楷模--孟二冬先进事迹报告会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我叫董立芹,是旧周学区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做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把“学厚为师,德高为范”这八个字谨记心间,并让它做为行动指南、行为标尺来衡量自己的......

    学习时代楷模吴蓉瑾先进事迹报告参考[范文大全]

    “云朵妈妈”吴蓉瑾老师,27年扎根基础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红色传人,用“馆校合作”课程在中共一大纪念馆累计培养了近千名小学生党史讲解员,在学生心中播撒了理想信念的种子......

    最美教师先进事迹报告1

    仰望大爱教育的星空脚踏常规管理的实地 衢江区第四小学校长马建红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仰望大爱教育的星空,脚踏常规管理的实地》。 这段......

    最新-教师节评定先进教师事迹报告 精品

    教师节评定先进教师事迹报告 教师节评定先进教师事迹演讲文章导读绿叶,点缀了绚丽的春天,装饰了葱郁的夏天,当金黄的秋天来到时,她坦然地从枝头漂落了……那天罗老师忽然晕倒在......

    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报告(精选5篇)

    中考模范教师事迹报告 盼望已久的中考成绩终于揭晓了,看到我所教的语文成绩非常理想,许多学生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达到了自己考前的目标,作为教师,此刻心中万分欣慰、万分的骄傲......

    教师走基层先进事迹报告

    大罗中学教师走基层先进事迹报告 心系学生感动无限 按照区教育局新一轮“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的活动和统一部署。本学期,我校正式启动“走基层”活动,在我校的统一......

    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报告

    唱响乡村一支歌献身教育到终生 —咸阳市最美乡村教师田宏义先进事迹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依照大会的安排,让我在这里为大家作先进事迹报告,我实在愧不敢当。因......

    “时代楷模”徐克成在天津作先进事迹报告

    “时代楷模”徐克成在天津作先进事迹报告 2015年7月7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主办,天津市卫生计生委承办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在天津市举行,讲述了“时代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