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宗教教职人员争做六个楷模的实践与思考(修改稿)

时间:2019-05-13 13:3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宗教教职人员争做六个楷模的实践与思考(修改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宗教教职人员争做六个楷模的实践与思考(修改稿)》。

第一篇:关于宗教教职人员争做六个楷模的实践与思考(修改稿)

创新工作举措 坚持思想引领 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 ——关于教职人员争做“六个楷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高素质宗教教职人员队伍,是新时期宗教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现实课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确保宗教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新的提高,灵台县立足县情实际,在综合考虑宗教界人士政治素质、宗教学识、工作能力、文化水平、群众基础和现实表现等因素的基础上,就加强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开展了争做“六个楷模”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宗教工作的创新性探索,以“争做宣传政策法规的楷模、争做提升信众素质的楷模、争做参与社会公益的楷模、争做抵御宗教渗透的楷模、争做维护团结稳定的楷模、争做发展产业经济的楷模”为主要内容的争做“六个楷模”教育实践活动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宗教界人士的普遍认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加强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推进作用。

一、实践与探索

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各宗教活动场所管委会,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重在引导、各方参与”的思路,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宗教教职人员成长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保护、管理、引导、服务”的工作理念,对照目标任务,广泛宣传,精心组织,认识到位、配合到位、措施到位,促进了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规范有序进行。

1.突出方向引领,科学谋划内容主题。为了确保教育活

动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教育活动启动实施之初,县委统战部、民族宗教局结合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大调研、大走访,对全县各宗教教风现状以及宗教界人士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解剖麻雀”,在收集整理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有见地、有措施的调研报告,为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经过反复酝酿讨论,针对全县部分宗教教职人员和场所负责人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不强,思想保守滞后,群众威望较低,教风教纪亟待加强等实际情况和问题,确定了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在指导思想上,力求体现“保护、管理、引导、服务”的宗教工作新理念;在运作方式上坚持“分类实施、示范引领、整体推进”;在实践路径上本着“信仰上互相尊重、政治上团结合作”的原则,以发挥宗教界人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着眼点,以促进宗教关系和顺、社会关系和谐为落脚点,以依法管理为手段,坚持走群众路线,推进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确保教育活动方向不跑偏,效果无折扣。

2.强化政府主导,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推进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的开展。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县上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创建活动实施意见和考评办法,把工作任务分解到乡镇,靠实到场所。各有关乡镇确定了负责人员,制定了工作方案,将任务分解细化到各宗教活动场所,形成了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任务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联系制度。县上制定下发了《关

于改进和加强宗教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宗教工作网络建设的通知》,初步建立起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与宗教界代表人士“一对

一、分层次、全覆盖”的联系交友制度,加强与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联系,定期不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随时掌握思想动态,加强政治引导,调动了教职人员参与争做“六个楷模”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坚持将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纳入宗教工作目标考核,与宗教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成为宗教部门的常态工作,确保了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职人员素养。加强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参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能力。一是开展教育培训。制定下发了《灵台县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培训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职责范围,计划用五年时间对全县宗教界代表人士、各宗教教职人员和寺观教堂负责人轮训一遍。配合市上联合培训宗教界代表人士15人(次)。选送6名宗教教职人员参加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和省市举办的各类学习培训班及在高等院校和宗教院校组织的进修活动。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在全县宗教界开展了“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宗教政策法规“六进”活动(宗教政策法规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寺观教堂)以及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换发和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工作,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寺观教堂,开展形式多样的座谈会、学习会,加强对宗教教职人员的政策法制教育,坚定他们爱国爱教信念,使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政治觉悟得到明显提高。三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三个共同〃两个提升”活动,引导宗教界参与“双联”

行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宗教活动场所主动联系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献爱心送温暖,帮助特殊困难人群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为贫困户出谋划策发展经济;以“宗教慈善周”为契机,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组织教职人员参加捐资助学活动,为贫困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解决部分学费,帮助完成学业,积极劝返适龄儿童入学;充分发扬宗教界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抗灾救灾活动,为灾区捐款捐物、举行祈福法会等。全县宗教界相继开展爱心救助活动6次,捐款捐物4万余元,参与所在地修桥铺路、校舍改造及乡村改水等社会公益项目10多个,参与修建自来水工程项目3个,修建村社道路50余公里,救助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失学儿童70余人次,救助危重病人10人,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依靠多种力量,切实增强工作动力。重视发挥民主管理组织的助手作用,不断加强对管委会班子、宗教教职人员的管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媒介,全面宣传争做“六个楷模”活动的内容和标准、指导思想和目的意义,进一步提高信教群众对教育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注重发挥宗教教职人员的主体引领作用,加强教职人员、管委会班子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充分发挥宗教部门的协调指导作用,定期深入各乡镇及宗教活动场所督查指导工作,解决存在问题,确保教育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县委统战部、民族宗教局坚持管理与服务并举,维护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推进公共服务覆盖到宗教场所,帮助解决交通、饮水、用电等一系列实际困难和问题。协调国土、住建等部门,为宗教场所办理了土地使用证、建筑规划许可证等“四证”。积极争取资金,帮助宗教场所

改善基础设施,减轻信教群众的经济负担,增强了党和政府在信教群众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县人民代表,华掌清真寺教长吴清英充分发挥在信教群众中威望高、说服力强的优势,在诵经讲道中将宗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与宣传党的富民政策融为一体,组织动员信教群众落实乡村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发展以牛、果、菜为主导的特色主导产业。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该村养牛产业发展迅速,建办起了规模化肉牛养殖场,有回族养牛大户20户,牛存栏数达到1000头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示范村”。市政协委员、梁原乡马家沟清真寺教长杨占祥针对该村回汉族杂居的实际,十分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结合新编“卧尔兹”宣讲,教育引导坊民牢固树立“四个维护”、“ 三个离不开”的重要思想,多次上门做群众工作,化解各类纠纷12起。当选市、县协委员以来,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提意见建议和提案等多种方式反映群众呼声。在县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他提出的“改建店子咀社农电线路”的提案落实后,解决了该社电压过低、用电不正常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回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5.注重统筹兼顾,推进活动纵深发展。坚持“分类指导,统筹推进”的原则,结合阶段性工作特点,及时调整教育活动的重心和侧重点,着力突出“五个结合”,即: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与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相结合,与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相结合,与宗教慈善周相结合,与“同心”实践教育相结合,与宗教文化建设相结合,教育引导宗教界把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建设富裕文明秀美灵台作为共同目标,把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宗教和顺作为共同责任,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共同行动,不断推进活动纵深发展。各宗教场所和教职人员,在规定动作做到位的同时,积极在自选动作上创特色。中台镇下河、碑子沟清真寺结合开展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以信教群众最关注的财务管理问题为切入点,完善监督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以伊斯兰教教风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提升寺院的整体形象和教职人员教风教纪;以关注寺院安全为切入点,加强安全管理,创造了平安和谐的外部环境。独店镇秋射清真寺和梁原乡马家沟清真寺,围绕提升信众素质,积极开展新编“卧尔兹”演讲活动,通过各种聚礼活动及座谈交流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教育信教群众多读书、多看报,学知识、学技术,转变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参与乡(镇)村(社)组织的各项有利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活动,以实际行动建设美好家园。什字镇太白庙结合教育活动建立健全了议事决策规则,坚持民主议事,对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依照制度和教义教规,规范管委会班子和教职人员操守戒律,自觉提升政治思想、政策法规水平和业务素质,教职人员和管委会成员互相尊重、互相礼让,服务、团结合作意识得到明显提升,寺院管理能力也不断增强。

通过开展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宗教界爱国爱教传统更加发扬广大,教风教貌更加端正庄严,知法守法更加深得人心,抵御渗透更加牢固有力,活动场所更加安全整洁,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完善,服务社会更加主动自觉,有力地维护了宗教和顺、社会稳定局面,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二、功能和作用

开展宗教教职人员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赋予宗教

工作新的时代内涵,作为宗教工作管理模式、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发挥宗教界积极作用的创新举措,彰显出独特的引领功能和作用。

1.凝聚人心的功能和作用。活动实施以来,各宗教场所坚持以“三个共同•两个提升”和“四个讲清”(讲清县域发展形势和政策机遇,讲清社会和谐与宗教和顺的必然关系,讲清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积极作用,讲清团结和谐、文明进步的时代要求)活动为载体,以“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和法律“六进”活动为抓手,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寺观教堂”、“文明新风进教堂”,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激励他们不断加强思想建设、教风建设,逐步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注重把广大信教群众的力量凝聚到实施“三二一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五化”建设上来,夯实了宗教界与各级党政组织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为加快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发挥积极作用。

2.提升素质的功能和作用。各宗教场所结合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组织宗教教职人员集中学习党的宗教政策法规及各自教规制度,积极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辅导和政策法规培训,切实达到持守职份、模范遵守教义教规,品德良好、保持仪态端庄,潜心修持、努力提高宗教造诣的目标,使广大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品德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在教职人员的带动引领下,信教群众能明辨是非,从保持全县宗教健康发展的高度出发,自觉投身到保护合法、抵御渗透的工作当中,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给非法宗教活动以可乘之机,与非法宣教活动划清界限,自觉维护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确保宗教活动在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正常开

展,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3.引导行为的功能和作用。开展“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的目的是把党的宗教方针政策和护国利民、崇和向善为特点的宗教文化播撒到每个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心田,融入到他们的思想深处和行动之中,使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优良宗教传统成为他们的重要思维方式、处世哲学和价值观念,使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的理念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4.协调关系的功能和作用。当前,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各个阶层、各行各业和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如何通过沟通协商,互谅互让,实现妥协,达到多赢,是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问题。通过开展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在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中宣传政策、普及法律、践行信仰,倡导与人为善、推己及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对多元的利益主体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关系进行协调,使一些矛盾和问题得到缓解和调和,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和大局稳定。

5.促进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开展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目的在于教育引导教职人员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发挥他们在信教群众中的特殊影响和作用,把广大信教群众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发展经济上来。在教育活动中,我们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指导他们开展正确阐释教义的活动。如,举办伊斯兰教界人士参加的“卧尔兹”演讲比赛、佛道教界的讲经交流活动和祈福法会,引导宗教界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自觉主动地发挥积

极作用。碑子沟清真寺管委会和教职人员在县城征地拆迁过程中,多次上门做群众工作,引导他们合理表达利益诉求,配合县城建设工作。拆迁搬迁了130多户回族群众的房屋和300多个回族先辈的坟墓,没有发生过一次群众集体上访和阻挠县城建设的行为,展现了回族群众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同行,携手共建富裕文明和谐秀美灵台的精神风貌。

三、问题及差距

在宗教教职人员中开展争做“六个楷模”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宣传教育、思想认知、推进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在工作中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和差距,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予以足够重视,并做好及时纠偏。

1.思想认识不明确。部分基层干部和教职人员对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凭乡镇、宗教工作部门、宗教活动场所的宣传和动员而被动参加教育实践活动, 对教育活动的意义理解不深入, 目标认识不到位;部分教职人员对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目标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工作信心和动力,参与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 将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当作一项单纯的工作任务来对待,敷衍塞责,应付了事, 了解不够深入, 导致教育活动实际效果不够理想。

2.运行机制不健全。受制度、人员等主客观因素制约,宗教领域尚未形成依法规范的管理格局,致使有的宗教活动场所制度执行不力。有的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处于不公开、不透明的状态,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开展。

3.教育引导不到位。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经济

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是宗教工作部门和宗教工作干部的重要职责,但由于受经费、人员等因素影响,基层财政没有列支专门的宗教工作经费,宗教工作干部多半兼职,基层基础薄弱,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政策宣传、教育培训、走访慰问等方面落实不全面、不到位、不经常,致使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了解不多,掌握不够,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不支持、不理解、不主动,表率和楷模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4.作用发挥不充分。开展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旨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宗教界自身建设比较滞后,教职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个别教职人员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透,不重修行、争名夺利,脱离信教群众,职责履行不到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宗教界自身形象,而且也影响到宗教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和问题,在今后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中,要认清现状、分析形势、找准原因、优化举措,不断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开展宗教教职人员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宗教管理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团结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凝心聚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党政组织要把教育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领导责任制,不断指导协调教育实践活动。宗教工作部门要加强对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的阶段检查和督促,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促

进教育活动全面开展。

2.统筹结合,全面开展。宗教教职人员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新的载体,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重在引导、各方参与”的思路,坚持把教育活动与推进整体工作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发挥宗教界主体作用相结合,宣传政策与制止非法、抵御渗透相结合,规范建设与推动宗教界自身建设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体现活动成效。

3.把好关口,规范运作。要严格把好活动关口,抓住关键环节,确保活动不跑偏、不走样。一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生活上关心照顾,工作上配合支持”的基本原则,教育引导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在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等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增强党在信教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要认真做好信教群众工作。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增强信教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引导信教群众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真正做到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三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要切实抓好《宗教事务条例》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宗教工作的依法行政水平,善于依据法律、运用《宗教事务条例》解决宗教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规范宗教活动场所建设行为,把宗教活动纳入社会公共管理范畴。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确保宗教活动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有序进行,切实维

护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要积极探索完善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社会管理相结合的宗教事务管理新模式,努力构建“组织建设、场所管理、人员管理、活动管理、运行管理规范化”的宗教工作新格局。

4.完善机制,纵深推进。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宗教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把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争做“六个楷模”教育活动的强大合力。建立完善纵向联动机制,强化宗教部门、乡镇街道、宗教场所上下联动功能;完善横向协调机制,强化宣传、统战、宗教等部门资源共享、共创、共建的左右协调功能。要建立新一代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民主推荐、考察选拔机制,做好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工作,做好教职人员的管理考核工作,落实教职人员社会保障和生活补贴政策,把他们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要重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鼓励支持教职人员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争做宣传政策法规、提升信众素质、发展产业经济、参与社会公益、抵御宗教渗透、维护团结稳定的楷模,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多作贡献,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教职人员队伍。

第二篇:基层宗教行政执法的实践与思考

宗教行政执法是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宗教事务进行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管理的行为。它是依法开展对违法、非法宗教活动和行为进行教育、检查,监督和处罚的行政手段,是实现宗教工作“保护合法、制止违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要旨的具体实践,也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必然途径。通过开展行政执法,能有效地规范宗教事务的管理。

国务院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作为我国宗教方面的第一部综合性行政法规已施行一周年了,它以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为目的,将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仰宗教的公民在举行宗教活动、开办院校,出版宗教书刊、管理宗教财产、开展对外交往活动等方面诸多权利,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并按照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规范了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行为。因此,政府的宗教行政管理部门在工作的思路和方式上要有重大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在行政观念和意识上要有重大的转变,要从过去主要依靠政策性指导进行管理转为在政策指导下主要依据行政法规开展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宗教行政事务部门在行政理念、行政行为上符合法治政府的要求。

《宗教事务条例》第六章中,给政府的宗教行政管理部门赋予了执法的职能和处罚权,这为政府规范宗教事务提供了法律的依据,同时对政府的宗教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治的基本要求就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条例》施行后,政府在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中遇到了大量的行政执法工作。我们?­阴自2002年6月《**省宗教事务条例》施行后,就开展了一系列的执法工作,并对50余起案件当事人进行了行政执法(其中25起分别进行了处罚,目前已全部结案),也积累了一些?­验和教训。由于宗教行政执法对我们宗教部门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加上宗教问题具有特殊复杂性的特点,以及执法力量、执法水平等方面的?­因,?­常会遇到一些难点问题。下面,我结合我市几年来开展宗教行政执法的具体实践,分别从如何运用法规开展具体行政执法和在行政执法中如何规范执法程序和文书两个方面谈点做法和体会。

一、运用法规开展行政执法

开展宗教行政执法,要求执法主体——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和宗教工作干部必须具备较高执法素质,具备较强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但是,在我们宗教管理工作系统中,执法者往往?­验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不到位、执法不力,执法不规范、越权执法、滥施处罚等现象;信教群众的法制观念不强,不知法、不依法的现象时有发生。我认为,这些问题不解决,观念不到位,难于取得好的执法效果。

(一)强化宗教行政执法观念,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我市基于上述认识,在全市上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和宗教界人士都能了解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重要性的认识。《**省宗教事务条例》和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颁布实施后,我们首先抓统战、宗教干部管理队伍的学习教育,帮助大家转变管理理念,确立依法管理意识;其次抓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及宗教场所负责人的学习教育,运用座谈会、培训班、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他们树立法制观念,弄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违法,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怎样运用法律来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再次是对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开展广泛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及街头宣传、张贴《通告》等方式,努力形成舆论环境。同时,我局主动把市人大,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请进来座谈学习《条例》,从而为开展宗教行政执法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理清问题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宗教问题十分复杂,开展宗教行政执法必须十分慎重。对宗教领域出现的情况,尤其是宗教事务方面出现的问题,不能不问缘由,不分性质,眉毛胡子一把抓,大包大揽,这样既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引发其它的矛盾和麻烦,同时也有损我们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严肃性。因此,在实施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时,对各类矛盾和问题的处理要非常慎重,必须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区分性质,按不同性质和情况,通过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方式处理。

我们在实践中注意区分三类不同性质的情况:一是属于宗教事务局应依法管理的宗教事务,具体讲就是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关系和利益的,如对天主教地下势力活动、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假僧假道乱做佛事道场和乱建寺庙等非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和非法的宗教活动,应理直气壮地去管理。二是对属于宗教团体的内部事务,如违反宗教教义教规的行为,应由宗教团体去处理。这样既发挥宗教团体的作用,利于树立他们的威信,又减轻我们工作的压力,而且更令信教群众信服,效果往往比我们直接处理更好。三是属于治安管理范围的,则应移

交公安部门去处理,我们给予d­助配合。在实践中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情况很多。如我市发生过利用封建迷信?­取钱财的事件,在接到举报后,?­公安部门侦查处理,给予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对出现的邪教活动,我们积极配合公安部门给予打击和取缔。如果出现触犯刑律的,更应该移交公安部门,不能拖延,更

不能越俎代庖,私下处理。

(三)既讲政策、讲策略,又要严格执法程序

宗教事务管理的范畴大部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我们面对的对象又主要是广大信教群众,这就决定了我们开展行政执法非常需要讲究策略,简单粗暴的方法,不仅会增加工作阻力,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但在整个执法过程中又要依法办事,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因此,开展宗教执法要特别讲究灵活的工作方法,稳妥地处置各类矛盾和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开展对假僧假道的执法中,我们主要采取三种方法:

1、现场取证。就是开展现场调查,通过做笔录等形式取得证据,而不是当场取缔。群众的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当场制止就有可能产生新的矛盾,甚至激化。如一些假僧假道到群众家里进行追思、度亡、驱鬼等活动,如果在现场立即制止,则会一触即发,引起同包括斋主在内的众多群众发生矛盾和冲突。起初,我们曾试图带着合法的僧人和道士去取代那些假僧假道,但实际上行不通。

2、事后处理。就是当场只对本人和事主进行教育,待取证回来后再按照程序作出处罚决定。为了避免出现差错,造成被动,现场取证时要查看和核实身份证;要与镇统战干部和派出所的同志一同前往;要到派出所调取口卡。

3、罚教并重。就是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重管轻罚。处罚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教育人和规范管理。如我市?­常发生群体性的念路佛、桥佛等活动,一般以说服教育为主。对被处罚者,按照《**省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对个人可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处罚,我们对初犯者一般都处以500元的罚款,对再犯或累犯者则加重处罚。从实际情况看,当事人都比较容易接受。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争取形成合力

宗教工作部门人手少,新手多,而且面临着纷繁的事务性工作,如果单枪匹马地去执法,往往很难奏效。所以,必须上下配合,争取多方配合支持。一是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我们?­常与公安、法制办、法院、人大等部门沟通联系,虚心拜行家为师,求得他们在业务上的指导,对遇到的难题请他们共同“会诊”和把关,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法能力。如现场取证、大型宗教活动秩序的维护、打击地下势力活动等,都得到公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向法院移送的每个程序都请法院行政庭审核把关,从而保证执法的正确性。二是依靠市民族宗教领导小组的d­调作用。我们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行政执法对象的违法内容有交叉现象,或者说同一违法行为同时触犯几个行政法规和法律规定,同时有几个具备行政执法主体的部门都可以去执法。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通过分析,考虑孰轻孰重和执法力度、效果,坚持能按照普通法的按普通法执行,并提出我们的意见,?­市民族宗教领导小组按各成员单位分工进行d­调,作出决定。如我们在处理一起外部势力封堵寺庙、干涉正常宗教活动事件时,考虑该事件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就及时与公安部门会商,由公安机关为主处罚,既加大了力度,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还有对乱建寺庙的行为,它违反的既有宗教事务方面的法规,又有国土管理和建筑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我们认为就应以国土、建设管理部门为主,宗教事务部门配合才能处理更直接、更彻底。三是强化属地管理?­则,发挥镇、村宗教工作网络的作用,做到有目标责任、有工作任务、有奖惩考核,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家的人。这样既可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又可减少盲目和失误。四是注意发挥好宗教团体的作用。日常宗教活动的内部事务,让宗教团体放开手脚大胆管理,充分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事实证明,许多事情通过他们去管理比我们直接管理的效果要好得多,可以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行政执法中应规范执法程序和文书

《宗教事务条例》作为一部实体性的法规,规范了什么是保护和提倡的,什么是反对和制止或必须打击的。但在具体的行政实践中,除了掌握实体性的内容,还必须掌握和运用程序性内容,程序性的合法与实体性的合法同等重要,因为程序的合法性不仅仅是体现在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运用实体性内容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上。我国现行的《行政处罚法》是我们在行政执法程序上的主要依据。现从操作性的角度谈一下如何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文书方面的工作体会。

(一)受理

受理是指宗教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管辖范围接受有关宗教事务方面的违法事件或行为的举报、投诉等,并进行处理。这过程中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受理报告制。宗教行政管理部门在对违法事件或行为接报后,必须进行登记备案,并报告领导,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和管辖的范围确定是否受理。对不属于管辖范围的事件或行为,应向举报者或投诉人讲明情况,做好解释,对需移送的案件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及时移送,既不能越权处理,也不能拖延。

2、正式受理。对属于宗教行政管理部门管辖的案件要立即受理,并指定受理人(承办人),由受理人填写《案件受理登记表》,要写清举报人、当事人概况和案件的内容、时间、地点等,受理人要写明受理建议,部门领导要签署意见。

3、调查处理。违法事件和行为的发生往往是比较突然的,并正在发生之中,宗教行政管理部门要立即着手开展工作,一方面是到现场对违法行为的制止和处理,另一方面是对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

要注意工作方法。对一般性或较容易处理的案件应当场制止并调查取证;对情况复杂、立即取缔会引发事态的应妥善处理,在当事人及周围群众不理解等情况下要慎重处理,做好思想工作,避免引起较大冲突,更要防止大规模冲突。许多复杂的案件,一时难以制止,可采用现场取证,事后处罚的方法解决。

(二)立案

就是宗教行政管理部门在调查处理,取证的基础上,对存在行政违法行为,需要追究有关人员行政法律责任的案件,根据管辖规定和违法事件或行为的性质,决定立案查处。

对一些不属违法或情节轻微的事件或行为可以不立案。对不属管辖范围内的案件,该向举报人讲清情况的要讲清,该移送的向有管辖权的机关移送。

对准备立案的案件,重点是弄清是否存在行政违法行为,及违法事实的性质,即法律规定的行政违法性,并且具有可受惩罚性。

立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1、立案时必须?­过集体讨论和研究,由承办人汇报案件的主要事实和调查取证的情况,并提出承办意见,然后集体商量确定是否立案。讨论情况必须记录在案,(《重大行政处罚案件讨论记录》)随案存档。

2、填写《立案审批表》,写清当事人的概况、案情、承办意见,部门负责人根据集体商量意见,签署是否立案。

(三)调查取证

就是在立案前调查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清案件事实、收集证据。调查取证过程中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1、到现场调查处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合法的身份,即具有执法资格的人,并且必须二人以上。

2、找人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必须亮明身份、出具执法证。并告诉当事人的权利和陈述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并要做好笔录。

3、对证据的收集要全面。包括谈话笔录,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都要采集,越全越好。

(四)审理

审理是指立案后对案件的审查处理过程。这过程中包括对案件的补充调查和取证,通过调查情况及证据的审核认定事实,根据违法案件按照法规进行定性,并对照有关条文作出是否处罚及处罚的尺度。

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查清所有事实、收集充分、确实的证据的过程,也是定性质,确定处罚尺度的过程,是整个行政执法过程中关键的环节,要慎之又慎。

1、事实的查清。立案时要弄清的是主要的或基本的情况,立案后的审理就必须查清全部的违法事实,要去伪存真,清清楚楚,全面客观。

2、证据的审核。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证据的审查非常重要,每一违法行为和事实是否有证据证明,没有的要补,对没有直接证据的,仅有间接证据的要形成证据链。所有证据都必须是能证明事实的,并且是充分的,而且所有证据必须是合法收集的,违法收集的不能作为证据。

3、性质的认定。案件的定性是整个案件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对整个案件的肯定与否定,定错了是对全案工作的否定,定准了是对前期工作的肯定,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案件的定性主要要重视两点:一是事实性,能否证明确有其事。二是违法性,能否证明它的违法性,即法有无明文规定为违法。

4、处罚的尺度。一旦确认了违法行为或事实的真实性,确认了违法行为或事实的违法性,就要考虑可受惩罚性及处罚的尺度。首先要考虑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也就是社会效果,如果是社会危害性较大,那毫无疑问,应该惩处,以敬效尤。但如果危害性不大,能教育的,对社会影响不大的,通过教育感化比处罚更有效果的,就应贯彻教育为主的方针,不予处罚。所以讲这是涉及到执法的理念问题,是善意的执法还是恶意的执法问题,善意的执法是达到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育本人,而且是教育整个社会,影响一大片。如果是恶意的执法,为了惩处,可能与我们立法和执法的本意相违背,甚至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对处罚的尺度同样要贯穿这样一个前提,教育为主,处罚为辅,能轻则轻,能宽则宽。关键是教育为主,通过处罚达到面上能遵守法律规则。而处罚的尺度最最重要的是要对照法规规定的法律责任,在规定的额度内处罚。

5、集体定案。对案件的最后定性和处置,一定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对每个案件必须?­过集体听汇报,集体商量确定,对集体的商量讨论必须有一个书面的讨论记录,与立案时一样规范操作,填写《重大行政处罚案件讨论记录》,并随案存档。

(五)制作法律文书及送达

在事实认定、性质认定、法律责任认定的基础上,要制作法律文书并送达。

1、填写《案件处理审批表》。该表要写明当事人概况、违法事实与证据,写清案件承办人的处理意见及依据,部门意见及领导签名。

2、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按该书的要求逐项填写(有规范格式)。及时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这里有一点须注意的是作出的行政处罚凡是条文中有处罚幅度的应全文引用,如: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不宜直接写成罚款1倍或写成罚款3倍。留一定的幅度为宜,因为在这一程序上仅是告知阶段,而不是最终的处罚决定书。且当事人接到告知书后有个申请听证,进行申辩和质证的权利,应留有一定的空间。

3、制作《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该书同样有规范的格式,应按要求填写,告知当事人的权利。留下联系电话和地址。

4、送达。制作的《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听证书》要送达当事人本人,?­则上都应直接交到本人手中,并由当事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对一些不能直接送达的可通过其成年家属或所在单位负责人代收。如是代收,应由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与受送达人的关系。也可以通过挂号信送达,挂号信的收据应附在《送达回证》上存档。对遇到拒收或不签名盖章时,送达人可请其单位领导或基层组织的工作人员到场,说明情况,把文书留在其住处,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绝事由及送达日期,由见证人签名,即为送达。

(六)听证

是指在宗教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处罚前,当事人被告知要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后提出要求所举行的听证。

听证程序在《行政处罚法》上有明文规定。主要要把握的是:

1、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接到告知后三日内提出;

2、宗教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听证的时间、地点;

3、听证由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4、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或委托他人代理;

5、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6、应制作笔录并随案存档。

(七)行政处罚的决定

?­过上述程序后,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予处罚的应作出处罚决定。对情节轻微的,可酌情从轻或免予处罚。在程序上:

1、集体定案。与上述几个程序一样操作,制作笔录存档。

2、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按规范的格式填写,告诉当事人违反的行政法规条文及处罚依据,写明处罚的内容,对涉及?­济处罚的应直截了当写明金额,不留余地和幅度,并要告知当事人拥有的权利。

3、送达。必须和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一样,严格按送达程序办理。

4、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要注意时限。对三日内未有提出听证要求的,可在三日后作出决定,对提出听证要求的应在听证的程序结束后作出决定。

(八)行政处罚的执行

就是按行政处罚的要求执行到位。如果当事人愿意接受处罚,并按处罚要求执行到位,就可结案。如果当事人对处罚不服,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就要进入复议程序或行政诉讼程序。如果当事人既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的,并且拒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则由作出行政处罚的宗教事务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需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齐全。要将全案的所有材料装卷随《申请执行书》一起移送人民法院。

2、制作《申请执行书》。该书应写明申请人(作出处罚的宗教事务行政管理部门)、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被申请人姓名、住址,写明申请事项,叙述申请的事实和理由。申请的事实和理由要简明扼要。

3、期限。就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必须在被处罚的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的六十日之后才能申请强制执行。

4、罚没款的处置。对涉及?­济处罚或没收财物的,不管是任何途径执行到位的,应该使用统一的“罚没款专用收据”,所有罚没款全部上缴国库。

(九)结案

案件处理结束后,应将所有材料装订立卷,并存档备查。

第三篇:我县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汉阴县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情况

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民族宗教无小事”。宗教事务作为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民族大团结、社会大和谐息息相关,对促进经济大发展至关重要。一般的说,做宗教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就是做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工作。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相融、科学发展”等先进理念。如何紧抓“人”这一关键要素,切实加强宗教界教职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宗教正常秩序,是新形势对宗教事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新内容。科学发展宗教事务,需要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深入。根据安民宗发[2011]31号文件要求,汉阴县统战部联合县民族宗教事务局,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交流座谈、走访调查等方式,就全县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展开了广泛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全县主要有道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三种宗教派别,并分别都成立了各自的协会。现有经政府批准正式登记的寺、教堂4处,其中道教2处,天主教1处,伊斯兰教1处,信教群众11091人。全县现有教职人员9人,其中,道教教职人员5人,伊斯兰教教职人员1人,天主教教职人员3人,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呈偏高 和偏低两极分化趋势。据统计:50岁以上的占

%,30岁以下的占

%,高中文化(含高中)以上占

%,初中文化(含初中)以下占

%。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和《陕西省宗教事务条例》,从思想教育、制度完善、作用发挥入手,在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狠抓正面宣传。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作为宣传教育重点,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采取在宗教场所悬挂标语,办专题办报,制作展板等方式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广泛宣传,重点加强宗教教职人员《宗教事务条例》等宗教法规政策、党的民族宗教路线、县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大好形势的教育,增前宗教教职人员队伍的大局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营造良好健康的宗教社会氛围。二是狠抓教育培训。举办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培训会,使广大教职人员做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在宗教界开展“八荣八耻”、“爱国爱教”、“三个代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人生观;奥运会、国庆阅兵、世园会、油菜花节等特殊时期、节庆,结合西藏、新疆发生的打砸抢事件,组织教职人员开展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认清国内外“分裂势力”的真正面目。三是狠抓制度管理。指导宗教团体建立健全人员、财务、会计、治安、卫生防疫、消防安全等场所规章制度,重点解决场所人事安排用人唯亲、教职人员文化层次低、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四是狠抓排忧解困。组织宗教界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在2008年南方重大雪灾、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和2010年玉树重大地震灾害过程中,全县宗教界人士踊跃献爱心,累计向灾区捐款

元,各宗教场所充分利用礼拜、庙会等方式举行了盛大的为灾民、为国运昌盛祈福活动,祈祷人类和平安康。关注教职人员就医难、生活压力大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参加新农合,解决低保,使其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在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方面有一定成效,但调研过程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县教职人员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宗教教职人员素质偏低,宗教信仰有所淡化。虽然这几年各宗教团体都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来提高教职人员的文化程度,但从整体看,从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水平看,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仍然不高(尤其道教教职人员),还普遍存在文化层次低,自身修养不高等现象。一定的学历文化和道德修养是吸收新鲜事物、理解教义教规、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低文化必然给教职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推进教会的民主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宗教又呈现世俗化的特征。虽然宗教的世俗化并 不完全是坏事,但过度的世俗化必然会对宗教产生负面的影响。由于受到多姿多彩现代生活的冲击,部分宗教教职人员的思想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受到世俗思想的冲击而宗教信仰出现淡化趋势。一些宗教教职人员名利观念突出,滋长了一定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从而注重追求个人世俗利益,不能摆正自己的位臵,脱离了信教群众。一些宗教教职人员自身的教规戒律松弛,威信与威严感缺失。宗教信仰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职人员在信教群众中的威信,影响着教会的自身形象。

二是宗教教职人员年龄老化,思想观念落后。教职人员年事高,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人少,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是我县宗教场所的又一实际情况。教会管理 “家长制”现象普遍,内部争权夺利、拉帮结派,谁当家谁说了算,有的甚至视寺庙为“家庙”。人才选拔使用上,论资排辈,能上而不能下,严重挫伤了年轻有为教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一些场所负责人观念陈旧,固步自封,对世俗生活自发抵触,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他们把主要精力用于主持宗教活动或处理日常工作,很少参与社会活动,当然也说不上在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新形势下对宗教教义教规进行改革。由于缺乏吸收新鲜事物的勇气,加上理解教义教规、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有限,所以许多宗教场所尽管香火兴旺,但在弘扬宗教文化、传经颂德方面依然没有创新,严重阻碍了先进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对外交往。

三是宗教教职人员管理缺乏科学性,工作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县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在三个环节上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日常工作机制。一是在教职人员队伍建设规划上缺乏目标和责任制。在调查中,不少人认为选拔培养教职人员缺少刚性,做到哪里算哪里。即使有了目标,在表述上也比较模糊,落实上乏力,操作性不强。同时,碍于“政教分离”层面上的考虑,对道观寺庙及场所负责人的任职考核,没有具体内容,没有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责任机制。二是教职人员“出入口”缺少畅通机制。首先是入口不畅,不能广泛择优,缺乏不拘一格荐人才、选人才机制。其次是出口不畅,由于缺乏竞争和考核评价机制,一些表现平平的教职人员没有及时退下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职人员整体功能的发挥。三是教育培养上缺乏多层次多渠道机制。培训内容上,创新不力,没有完全做到与时俱进;培训投入上,捉襟见肘,教职人员不能经常受教育;实践锻炼上,不能根据教职人员的经历、专长及发展趋势来合理设计培养渠道。这样,导致培养和锻炼效果不明显。由于我县宗教教职人员队伍长期处于自发成长状态,加上普遍存在人员偏少、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弱点,因而施教能力十分有限。与此同时,大部分信教群众对宗教教义的理性认识不足,其信仰基本处于低级迷信状态,他们很难从中辨别真伪,去其糟粕,吸取精华。为此,以全面提升教职人员综合素质为切入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教职人员,切实规范宗教活动监督管理,是团结、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首要任务。四是农村宗教基础薄弱,教职人员履职环境不优。农村宗教工作缺少“抓手”,乡镇基层干部对党的宗教政策缺乏正确全面的理解,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一提到宗教,一些社会人包括一些党政干部就会很自然地说:那是宗教部门和宗教团体的事情。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持这种观点的人,面虽不大,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以往的宗教工作宣传力度还不够,人们的宗教事务管理意识不强。他们有的视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为迷信愚昧,与其保持距离,“敬而远之”;有的片面理解信仰自由是公民的权利,对属地宗教活动,不敢大胆管理,主动宣传,主动介入,而是放任自由;有的将行政命令带入宗教工作中,用衙门习气对待教职人员、处理宗教事务,不但交不了“新朋友”,还疏远了“老朋友”,弱化了党的群众基础。认识、管理上的缺失,导致农村私设聚会点、乱建寺庙、自封传道人、借宗教大搞迷信活动等宗教非法活动严重。

四、解决对策

宗教事务管理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职人员队伍。随着和谐、团结、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时代赋予了宗教教职人员在维护社会稳定、凝心聚力、支持有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方面更为丰富更加神圣的职责。当前,必须把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放在宗教工作的突出位臵,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加强思想建设、道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乐善好施、群众信赖、开拓进取”的教职人员队伍。

(一)科学规划。规划是工作的先导,要想教职人员队伍科学有序地开展,必须从规划入手,明确工作目标。

1、总量调足。我县现有信教群众11091人,经政府批准正式登记的道观、教堂4处,总结这些年我们推进宗教事务管理的基本经验,教职人员的配备应和信教群众形成合理的比例,达到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比例适调。因此,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教职人员的培养力度,特别是要加大教职人员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力争合理科学配臵宗教教职人员。

2、结构调优。当务之急是要立足于现实需要,切实抓好教职人员的结构性调整充实。教职人员队伍要以35-45岁的为主体,35岁以下的教职人员不少于30%,其中30岁以下的不少于10%。教职人员队伍文化层次、学识结构要进一步完善。县级教职人员一般应具有初中以上学历,要注意发现和挑选一些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年轻优秀教职人员作为骨干力量,让其担当重任。

(二)合理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针对目前培养工作存在的不足,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途径,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教职人员的培养工作。

1、创新培训方式。我们认为,在培训的方式上要不断改进,广开渠道,注重各种方式的结合。一要注重短期集中培训班。调查中,许多教职人员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用,面临着知识更新的问题。因此要有计划地让教职人员每间隔半年或一年进行 一次专门集中培训。二要注重专业学习培训。我县教职人员队伍中,高学历人才稀缺,因而采取脱产或进行长期业务知识培训等形式显得非常必要。三要注重自学。理论业务培训在时间上安排比较困难,自学是教职人员最有效最可行的办法。对不同层次的教职人员要有针对性地规定学习内容,列出必读书目,提出明确要求,做到三年一个目标,一年一个计划。

2、丰富培训内容。积极探索和研究新时期教职人员培养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力强化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仅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而且要结合教职人员的特点,综合培训全面提高。一是要积极稳妥地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政治素养和学识水平。二是要加大对市场经济、宗教事务管理、文化科学技术、法律法规知识和行政管理、组织协调等方面理论和知识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层次。三是要注重改进工作方式和思维方法。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创新的能力,以适应与时俱进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四是要加强实践锻炼,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3、把握培训重点。首先是对教职人员进行系统的政策法规教育,主要包括《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及《陕西省宗教事务条例》等;其次是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包括国情教育、近代史教育、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教育以及国际国内形势教育;三是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宗教人士严于律己,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是进行宗教学识教育,主要包括《释经与讲道》、《三自与神学思想建设》、《解经》,引导教职人员面向现实,为经济建设服务;五是进行教会管理能力教育,重点涉及《教会管理》、《财务知识》等方面,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理财;六是进行抵制异端邪说和抵制境外渗透教育,利用“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境外宗教对我渗透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心健康带来危害的犯罪事实进行教育。

(三)规范管理。管理是生命,管理出效益。要想稳步推进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逐步建立“优胜劣汰、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

我们认为,对教职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下阶段要建立和完善三种制度。一要建立教职人员信息即时反馈制度。县民宗局在教职管理上要加强协调与沟通,定期分析研究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情况,及时全面地了解、掌握教职人员思想动态、意愿诉求、学习培训和工作情况。二是建立健全谈话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同级党委(党组)领导原则上每年要与教职人员至少谈话一次,了解其基本情况,及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现缺点和不足,要及时进行帮助、教育。要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延伸到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工作中来,抓好落实。三是健全教职人员信息档案管理制度。教职人员档案工作必须要摆脱传统的、落后的工作模式,走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发展的路子。要使用规范的微机管理软件,逐步建立健全教职人员信息库,把所有 教职人员信息都纳入网络管理,实现教职人员日常管理工作的办公自动化。

(四)强化服务。我县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其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的是一因一果,有的是多因一果,有的则是互为因果。我们认为,这当中既有教职人员自身的因素的影响,又有机制方面的制约,同时还有党政干部思想认识不足、服务管理缺位的原因。为此,让党政干部走出“与己无关”思想误区,切实创优服务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1、齐抓共管要建机制。基层党政干部有效管理宗教事务,注重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有助于形成朴实、崇尚科学、信教而不迷信的文明乡风,反之就会损害乡风文明。一要明确责任。实行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县宗教部门与各乡镇签订责任状,各乡镇与村委(居委会)签订责任状,把宗教工作纳入干部考核内容,层层落实,奖罚到位;建立健全宗教工作网络,进一步完善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全面加强依法对农村宗教事务的管理。二要提高认识和能力。加大宣传,举办专题培训,让广大基层干部充分理解党的宗教政策,了解宗教的自身规律及基本知识,掌握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本领。三要明晰“抓手”。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及宗教事务管理到底抓什么,怎么抓,工作思路必须清晰。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要统筹兼顾宗教事务管理;要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宗教组织、活动场所、活动内容、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基本信息等情况,对正常宗教活动做到主动介入、科学引导,对非法宗教活动,做到及时监控;要主动与宗教团体联系,研究制定具体、科学、操作性强的管理方案,切实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四是严格奖惩。竞争出战斗力,激励出成绩。对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考核考评,视工作业绩实行严惩重奖,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发生。

2、抓作用发挥要出实招。宗教工作是群众工作,而且是特殊的群众工作,我们认为要坚持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宗教,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职人员的作用。一是维护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好“五方面”关系。即处理好执行政策和依法管理的关系,做到政策手段和法律手段并行,执行政策和依法管理并重;处理好保护与管理的关系,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做到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御渗透;处理好依法办事与妥善做好教职人员工作的关系,既要严格执法,又始终不要忘记争取、团结、教育教职人员;处理好知法、讲法和守法、执法的关系,做到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处理好事前积极预防和事后妥善处臵的关系,要坚持维护和谐稳定这个大局,做到怨气宜解不宜结,事态宜疏不宜堵,群众宜散不宜聚,情绪宜顺不宜激。二是善于同宗教界人士交朋友。要主动与宗教教职人员多接触,多沟通,多交朋友。涉及宗教问题的决策时,要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进行沟通和协商,尽量取得共识。对有些宗教界人士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及时掌握,坦诚交换意见,并帮助解决。三是强化宗教团体的桥梁作 用。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教职人员的主渠道。在加大宗教团体培塑力度基础上,要通过宗教团体影响和教育教职人员,让他们不要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而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发扬关爱人群、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组织开展好扶贫济困、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等公益事业。四是让教职人员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要适当安排一些教职人员担任人大代表,并为他们对宗教开展视察、检查活动提供方便。认真办理他们提出的提案、意见和建议,发挥宗教界代表人士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宗教界在“建设和谐社会,培育文明风尚,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中的积极作用。

3、抓扶助关怀要解燃眉。关心关爱宗教教职人员,切实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实际困难,是党和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体现。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当前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重视一些宗教场所年久失修,房屋安全隐患大的问题。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帮助他们进行危房修缮和实施较为紧要的改扩建工程,营造舒适、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注重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寺观教堂与周边村民之间矛盾纠纷错综复杂,时有发生。对此,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等活动的普法宣传现场搬到纠纷发生地,以增强广大村民和教职人员守法意识和明辨是非能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同时,要严格按 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定期排查,并实行分级调处,小纠纷由宗教团体和寺管会调处,一般矛盾纠纷由乡镇统战委员调处,疑难纠纷由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局出面调处;对于涉及多个部门或久调未决的矛盾纠纷,由县委统战部协调,各有关部门实行联席会议进行联合调处,制定调处方案,确保调处成功。三是妥善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使他们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首先要依法做好认定工作,采集和备案所有宗教教职人员的信息;其次要将符合条件的宗教教职人员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第三要做好宗教教职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符合条件的还可享受医疗救助;第四要视情支持宗教教职人员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第四篇:天水市宗教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天水市宗教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春节前后,天水市委党校哲学与科社教研室组织教师,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到少数民族聚散地和宗教活动相对频繁的张家川县、清水县、麦积区、秦州区等重点县区,就天水市民族宗教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综合调查所得,大家普遍认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把依法管理作为宗教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不断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积极探索新时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新思路,使全市宗教工作出现了宗教和睦相处、活动有序、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全市的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构建和谐天水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天水市宗教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目前天水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有信教群众50.8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9%,分布在五县两区10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1028个村委会和居委会;有宗教活动场所1260处,其中批准开放861处,未批准开放399处;认定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2186人;正式登记成立的市、县区宗教团体31个,其中市级6个,县级25个。

天水市宗教工作表现出以下特点:

1、工作任务量大面宽。全市五大宗教俱全,无论是信教群众、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数量,还是宗教领域的影响均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宗教活动场所数量仅次于临夏州,宗教教职人员数量仅次于甘南州)。特别是天主教、伊斯兰教部分重点工作复杂敏感,历来受到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和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

2、宗教领域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各宗教之间和睦相处,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宗教领域矛盾纠纷明显减少,多年来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3、宗教事务管理进一步规范。随着《宗教事务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宗教活动场所设立登记、大型宗教活动审批管理、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宗教场所“七证一户”办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宗教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4、宗教活动及场所修建日趋活跃。随着经济条件的持续改善和信息交流的不断发展,各项宗教活动特别是大型宗教活动比较频繁,活动规模日趋扩大,内外交流活动不断增加;一些地方特别是少数民族地方宗教氛围更加浓厚;部分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宗教场所出现大规模豪华型发展势头。

5、境外宗教势力渗透活动比较频繁。主要是境外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势力始终将天水市作为重点渗透区域之一,极力实施渗透活动,培植骨干力量和拉拢信教群众。

6、党委、政府对宗教工作高度重视。多年来,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宗教工作高度重视,经常听取统战、宗教工作部门的专题汇报,深入基层慰问宗教上层人士,走访重点宗教活动场所,调研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在一些重点工作当中,协调统战、宗教、公安、财政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了以统战、宗教部门为主导,有关方面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宗教工作的一系列文件,有效推动了基层宗教工作部门和宗教团体建设,为全市宗教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当前天水市宗教工作的总体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天水市民族宗教领域的总体趋势是好的,保持了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就宗教工作总体情况而言,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全市的宗教工作路子正,方向明,取得的成绩较为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党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不断深入,并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多年来,通过在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及广大信教群众中深入开展宗教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培训活动,使广大宗教工作干部、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政策法制意识及依法办事的能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二是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基本步入了法制化、正规化的轨道。近年来,特别是自《宗教事务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宗教事务工作部门紧紧抓住学习贯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利契机,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使部门依法管理的能力得到加强。三是各级爱国宗教团体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有关方面的不懈努力,各级爱国宗教团体在领导班子、制度建设、活动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观,尤其是各宗教团体能够与当地政府精诚合作,依法加强本宗教内部管理,并积极教育引导信教群众致力于当地经济建设,很好地发挥了其在政府与信教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四是宗教工作协调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建立和完善。进入新世纪以来,天水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宗教工作的决定》和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的《实施意见》,以市“两办”的名义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宗教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在当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了全市宗教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委统战、宗教、公安、国家安全、司法等部门各县区党政领导为成员的全市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天水市建立了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通报宗教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具体宗教工作中,各有关单位或部门能够加强协作,充分发挥本部门职能作用,支持全市宗教工作的开展。五是爱国统一战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近年来,天水市严格按照“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的原则,密切加强了同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联系,落实了领导干部同宗教界人士交朋友的制度和定期联系制度,深入开展了各项培养和教育引导工作,使全市宗教界代表人士都能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并引导信教群众致力于天水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

从现阶段全市宗教工作的发展情况来看,总体形势是好的,基本上保持了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随着一些外界影响因素的加强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深入表现,目前全市宗教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给宗教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有:

(一)宗教活动中出现或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不容忽视

1、“宗教热”的问题表现仍比较突出,部分宗教发展过快。从此次调查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全市信教群众已达50.88万人,较2000年底的29.3万人增加21.58万人,平均每年增加约1.4万人。在这其中,伊斯兰教信教群众由于人口自然增长快而增加势头迅猛,每年增长超过2000人,其余各宗教中佛教信徒人数增加很快,基督教、天主教发展信徒的力度也丝毫不弱,即使信教群众人数增长最慢的道教,每年增长数都在500人以上。

2、天主教天水教区主教选圣工作面临较多困难,工作成效不显著。近年来,天水市把天主教天水教区主教选圣工作作为全市宗教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中央、省、市党委、政府的要求,研究制定和落实了各项工作措施。但由于天水市天主教事务管理工作的情况十分复杂,加上境外势力和天水市地下势力的干扰破坏,尽管花了很大的气力,但难以取得理想的工作成效。

3、乱修乱建宗教活动场所的问题仍然存在,信教群众负担较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落实宗教政策以后,各地修建宗教活动场所的情况比较普遍,场所数量增速较快。从天水市宗教活动场所修建的情况看,主要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本世纪初,各地对历史上曾有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大量重建或改扩建,也有部分地方新建了一些宗教活动场所,使活动场所数量迅速增加。自2002年后,乱修乱建的现象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场所基本能够满足信教群众的活动需要,数量的增速明显减缓,但信教群众在场所修建方面的热情依然很高,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逐步出现了一些场所在修建中相互攀比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教群众的负担,也助长了竞相攀比修建的风气。

4、宗教活动更趋活跃,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从近年各宗教活动的发展趋势来看,其活动表现形式逐步向较大规模、更加频繁和跨区域活动的方向发展,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有部分信教群众不能理性地信仰宗教,在传经布道或参加宗教活动时表现比较狂热。另外,基督教“一滥三乱”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私设聚会点问题屡禁不止,使政府的各项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5、境外宗教势力渗透活动加剧,容易引发群众间的矛盾,导致产生新的不稳定因素。从当前形势来看,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呈现出有增无减、日益频繁的态势,其渗透手段更加趋向信息化,全方位和多样化,而且更具隐蔽性和危害性。

6、已建未批场所的活动比较普遍,开展管理或取缔比较困难。据此次摸底统计,目前全市存在已建未批的非法宗教活动场所达399处之多,占全市宗教活动场所总数的31.67%,部分场所的修建规模和在信教群众当中的影响都比较大。这些场所虽然未经政府宗教管理部门批准开放,但多年来信教群众已经在其中活动,且有些场所的活动还比较频繁,这就给我们的管理制造了好多的难题。这些场所及其活动往往游离于政府宗教部门的管理之外,要依法取缔或拆除难度很大,处理不慎,容易引发信教群众的抵触情绪和矛盾纠纷。同时,由于这些场所内部管理和活动不够规范,因而也存在一些隐患和不安定因素。

(二)基层宗教工作中存在着较多困难和问题,急待尽快解决

1、基层宗教工作执法主体不健全,工作条件较差。天水市各县区中,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民族宗教局机构单设,为县政府组成部门;秦州区民族宗教局虽已单设,增加了工作力量,但未列入区政府组成部门;其余各县区民族宗教局与党委统战部合署办公,只在统战部挂民族宗教局牌子,人员编制很少,大部分县区只由统战部副部长兼任民族宗教局局长,只配副局长一人,工作力量不足,造成执法主体不合法、工作人员无行政执法资格的问题。同时,由于市、县区财政比较困难,工作经费十分紧张,大部分县区宗教局甚至无必需的工作经费和交通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2、宗教教产落实矛盾突出,解决问题面临诸多困难。近年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求落实教产的呼声越来越高,强烈要求落实教产问题,由此引发的群众上访和群体事件逐年增多,部分群众聚集事件和矛盾涉及群众的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个别群众聚集事件对当地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落实教产面临的困难很大:一是资金严重不足,筹资比较困难。由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落实房地产及支付租金等方面所需资金较多,而天水市各级财政均比较困难,难以筹措到相应的资金。二是涉及教产产权关系错综复杂,协调比较困难。绝大部分教产遗留问题产权关系比较复杂,协调关系困难重重。三是统战、宗教部门工作局限性较大,面对教产落实问题缺乏更加有效的工作手段。在涉及教产落实中,群众往往采取聚众的形式,向政府施加压力,逼政府就范。在解决这些因教产落实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当中,统战、宗教部门作为解决教产落实问题的主要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采取说服、劝导的形式做重点人物和群众的思想工作,而群众往往会受到一些顽固分子的煽动,拒不接受统战、宗教部门的政策法制宣传和说服劝导,使问题的解决往往会陷入僵局。为使一些群众聚集问题尽快得到解决,政府只能在一些方面作出让步,给信教群众造成了“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错觉,这也给今后教产落实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3、个别政府部门侵害宗教界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协调落实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景区(或景点)内宗教活动场所门票收入分成问题方面。天水市宗教活动场所中,位于收取旅游门票景区或景点内部的共有八处,其门票一般由风景管理处、文物管理所或园林管理部门发售,其收入由门票发售单位支配。同时,由于以上各场所所在景区发售门票,使前往宗教活动场所的群众人数有较大辐度下降,香火钱及供养也随之大辐减少。在门票收入分配当中,相关部门或单位只注重自身利益,拒绝或不能及时足额向相关宗教活动场所落实门票收入分成。经市、县(区)政府多次协调,全市各景区内的八处宗教活动场所中,只有少部分能够得到一定数额的收入分成,但难以按规定及时足额兑现,使这些场所经济收入受到很大影响,使需要持续进行的建筑维修、文物保护等工作也难以开展。宗教界人士和相关信教群众对此十分不满,强烈要求落实门票收入分成,也曾出现过因门票收入分成不能兑现而引起宗教界人士与景区管理部门发生矛盾和纠纷的现象。这些矛盾和纠纷虽然在统战、宗教等有关部门的积极调解下有所缓解,但门票收入分成问题不能合理妥善解决,引发矛盾和纠纷的潜在因素依然存在。

4、宗教工作网络和基层组织工作不到位,作用发挥不够。为了切实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天水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工作原则,在全市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但从近几年的工作网络运行的情况来看,部分乡镇和村并未能对宗教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服务、管理宗教工作的能力不断弱化,造成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被动应付多,主动治理少,存在对宗教事务“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甚至无人管”的现象,使一些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

5、宗教政策法规培训教育不够深入,学习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们虽然把对宗教政策法规的学习教育和宣传工作作为宗教工作的重点之一,并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开展了宣传教育和培训学习活动,但从活动开展和取得的效果来看,还是不够理想,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经费不足,使一些必须的培训宣传无法正常进行;二是除统战、宗教等与宗教工作直接相关的部门或单位外,其他部门、一些乡镇、村级组织、甚至宗教界人士、部分宗教团体和信教群众等对宗教政策法规的学习重视不够,因而不能很好地开展学习教育或宣传活动,难以收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三)宗教团体、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场所生产自养不足

1、宗教团体办公条件较差,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全市各宗教团体中,绝大多数团体处于无专门的办公场所(主要是临时借用一些宗教活动场所的地方)、无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办公经费的“三无”境地,因此,一些必需的日常工作和管理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使其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特别自《宗教事务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颁布实施以后,各级宗教团体的工作更加具体,任务更加繁多,但我们原有的办公条件已明显表现出了不足,宗教团体的这种 状况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作用的发挥被打了折扣。

2、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参差不齐,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从全市教职人员队伍的整体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在:一是年龄老化,特别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年轻教职人员缺乏;二是文化程度较低,小学或半文盲占一定比例;三是部分教职人员宗教学识不高,不能很好地开展教务活动。按照新时期对宗教教职人员的要求来衡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3、宗教活动场所自养能力不足,信教群众负担较重。天水市1260处宗教活动场所当中,有自养收入的只有176处,仅占场所总数的13.9%,年自养收入约180万元,平均每处年自养收入约1万元,远远不能支付场所的正常开支,绝大多数场所的收入只能由信教群众负担。

三、进一步加强天水市宗教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面对日益繁重的宗教工作任务和复杂的工作形势,我们需要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给予宗教工作足够的重视,并结合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重点和全市宗教工作实际,着力做好工作,为进一步开创宗教工作新局面和切实实现天水市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作出贡献。

1、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开展相关政策法规培训活动。建议今后要从两个层面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一是定期组织对县(区)、乡主要负责人进行宗教政策理论的培训,各级党校要将宗教方面理论知识列入党政干部培训的必修棵,纳入到教学的重要内容,使其更加明确做好宗教工作的重大意义,即使了解党和国家关于宗教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本地区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为指导本地区做好宗教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二是采取领导下基层调研指导、培训或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搞好对县(区)、乡宗教工作干部的帮带指导,使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改进工作方法,真正树立起有所作为的思想。

2、重视加强基层宗教工作执法主体建设,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建立和完善宗教事务执法主体机构,将与当地统战部门合署办公的县(区)宗教工作部门单设,列入同级政府组成部门,增加一定的编制和工作人员。同时,要尽力增加宗教工作经费,特别要将必需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保证宗教工作机构的正常运转,逐步改善办公条件。

3、依法加强场所管理,适度审批开放必要的场所。按照《宗教事务条例》和《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规定,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场所重建和改扩建、新建活动的审批管理,切实控制场所数量、修建规模和修建标准,减轻信教群众负担。同时,对现有已建未批场所进行深入摸底,对那些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需要、布局比较合理、管理比较规范的场所适度予以审批开放,以进一步满足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的需要,也更有利于政府对其实施依法管理。

4、重视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对当前宗教工作中存在的诸如教产落实困难、基层宗教工作机构、宗教团体工作力量不足、办公条件较差和工作经费紧张等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以逐步缓解矛盾,改善工作条件,加强工作基础,为宗教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5、重视抓好教职人员的培养提高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职人员队伍建设。面对目前教职人员队伍现状,需要加强关于教职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建设,并给予相关工作一定经费的支持。也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利用定期不定期培训、组织外出参观交流等形式,加强对宗教教职人员政策法规和宗教学识的教育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注意选拔一批文化程度较高、宗教学识好、年龄较轻、工作能力较强、在信教群众中有威望的教职人员充实到各级宗教团体中,一方面充实和加强爱国宗教团体力量,也有利于对他们进行锻炼和提高,以逐步解决宗教教职人员年龄老化和青黄不接问题。

6、进一步加强宗教工作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宗教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宗教工作“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工作原则和责任追究制度,在各宗教工作重点乡镇配备宗教工作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干事,重点村确定宗教工作联络员,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职责,并将宗教工作纳入乡镇工作考核范围,以切实达到把宗教方面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对宗教方面的不稳定因素,切实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当。

第五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 争做学习楷模实践先锋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 争做学习楷模实践先锋

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5月10日,我镇举行向州县两级道德楷模学习主题活动。在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牧民群众中广泛开展“学楷模、讲道德、做好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道德新风尚,建设和谐新默勒。

一是广泛宣传和学习州县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发动群众掀起学习高潮。开设默勒镇敬老院曲虎、野牛沟乡牧民成列等道德模范故事专栏,发动群众向道德模范学习,体味道德模范的胸怀;以观看电教片的形式和学校宣传栏,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组织广大干部撰写学习体会文章,举办座谈交流会,学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牧民群众以这些模范为榜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讲道德、做好人、讲奉献,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有道德的人。

二是以“学楷模、讲道德、做好人”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结合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文明乡镇、文明单位和文明村创建活动中,要求党员干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争做学习楷模实践先锋,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受到教育,提高素质。

下载关于宗教教职人员争做六个楷模的实践与思考(修改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宗教教职人员争做六个楷模的实践与思考(修改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实践与思考

    学习、实践与思考 就“教师专业发展”,我一直都在思索着几个问题: 1、教师专业发展应从哪里出发? 2、教师专业发展应在哪里生根? 3、时下教育最缺什么样的人?教师专业发展最需要......

    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我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信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教五大教派。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

    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我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信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教派。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

    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思考与对策我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信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教派。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

    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思考与对策2007-02-10 16:49:18我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信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

    基层宗教工作与服务和谐社会的思考

    基层宗教工作与服务和谐社会的思考 ——盂县县委统战部 吕晓芳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

    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实践与思考

    乘十八大东风,大力发展职业培训的思考 今年以来,市职业训练指导服务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市人社局2013年工作重点,全力推动实现“蓝......

    班组建设思考与实践

    班组建设思考与实践 班组是煤矿最小的工作单位,相当于人体活动组织最基本的细胞,如何调动起每个细胞的潜力,提高每个单位的执行力和创造力,这是所有企业现在乃至将来共同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