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社会工作情况
为深入了解、掌握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开展妇女维权工作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情况,总结经验,找准差距,同时为召开全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提供参考依据。特作本次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妇女维权站规范化建设情况
为了有效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加强妇女儿童维权组织建设,2011年,根据自治区妇联、自治区司法厅《关于加强基层妇女维权站建设的意见》要求,呼市妇联与市司法局联合在全市7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司法所建立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并下发了《呼和浩特市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建设工作方案》,作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做好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严格按照“五有”标准,即有组织、有场所、有热线、有队伍、有制度抓好基层妇女维权站建设,基本做到硬件建设标准化,工作流程规范化,运作方式程序化。同时要求各旗县区择选一个工作突出的司法所作为当地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示范站重点打造。市妇联出资为各旗县区示范维权站制作工作制度与活动记录图版,并对各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的工作档案建制进行了指导和规范。为将妇女维权工作开展得更到位,各维权站成立后,积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了妇女利益表达机制、矛盾化解机制、情绪疏导机制等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妇女维权活动。截止目前,全市74个维权站中,乡镇妇干担任人民调解员的有45 人,74个维权站工作全部纳入综治考核机制,成立维权志愿者队伍50 支,有维权志愿者 865 人,开展普法宣传及讲座共93次,受益群众约2万余人。
二、维权工作在“妇女之家”开展情况
为使妇女维权工作落实在基层,市妇联通过全市农村和社区开展建设“妇女之家”活动,积极搭建第三级妇女维权网络体系。在全市1009个村和224个社区 “妇女之家”全部建立妇女维权点。并着力推进“四有”工作目标。按照“有组织”的目标,建立“妇女之家”组织机构,由村妇代会主任、社区妇联主席具体负责日常妇女维权接待工作,并把“妇女之家”维权服务功能以及相关制度上墙公布。按照“有阵地”的目标,争取村、社区“两委”支持,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资源,作为接待来访妇女的工作室,实现一室多用、分区布局、分时使用。按照“有制度”的目标,各村和社区结合实际普遍建立完善了信访、培训、巾帼志愿者活动等制度和会议活动、来信来访、妇女培训等工作台帐。按照有“经费”的目标,市妇联积极争取“妇女之家”建设经费,对“妇女之家”负责人进行培训,并为全市27个 示范“妇女之家”订阅了《中国妇女报》和《中国妇女》杂志,购买了妇女生活、权益维护、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书籍。
通过发挥已建立的阳光家庭服务中心、妇女维权站、家长学校的作用,积极打造特色“妇女之家”。如新城区老缸房社区、回民区新华园社区、玉泉区观音庙社区、赛罕区兴康社区等把“妇女之家”与阳光家庭服务中心的建设结合起来,利用具有律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专业人士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打造专业维护妇女权益的特色“妇女之家”。赛罕区巨海社区针对社区居民妇女文化素质普遍较高、生活消费水平较高、对服务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要求也较高的特点,按照“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妇女 高品质严要求打造家园”的标准,通过保姆输送,美容健康讲座、家庭教育咨询服务,成立孕婴亲子教育服务站、青少年心理减压中心和青少年文体活动室等全方位服务手段,打造高品质、高品位的“妇女之家”。玉泉区天骄社区积极争取“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家园”项目支持,建设维护留守流动儿童权益的“温暖之家”。清泉街社区针对社区老人多的特点,通过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免费为空巢老人安装了电子保姆、设立 “寿星生日屋”等贴心服务方式,积极打造“孝老敬老”妇女之家。回民区三顺店社区利用社区大课堂,发挥巾帼志愿服务队的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传播科学知识,不断丰富妇女群众的文化生活,创建提高妇女素质的学习型“妇女之家”。市妇联还积极组织志愿者在“妇女之家”举办家庭教育、妇女心理健康等知识讲座和开展义诊活动,为妇女群众提供最直接的维权服务。
三、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措施,健全机制,凝聚“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社会合力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多,工作面广,联合各部门参与,优化资源、合力推进是创建“平安家庭”的着力点。为此,我们与市综治办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意见》,成立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共同推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开展。提出要求,明确责任。综治办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综治工作考核内容,全市形成了综治办、市妇联牵头协调,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宣传引导,倡扬文明,营造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一是利用主题宣传日,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每年利用“三八维权周”、“6.26国际禁毒日”、“11.25反家暴日”、“12.4法制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日,通过组织“巾帼宣传队”、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悬挂过街条幅、出示展板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平安家庭”创建的知识和各类法律以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二是利用安康宣传栏,开展日常宣传。通过设立在社区的120个“安康宣传栏”宣传与妇女相关的法律、禁毒等知识,使其成为妇联向妇女、家庭进行长效宣传的有利阵地。三是发挥媒体作用,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全市各类报纸刊登、报道有关“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信息,宣传在创建活动中涌现的典型事迹,有效利用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与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营造出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围绕中心,结合实际,增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与“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相结合,引导广大家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平安意识。通过开展幸福家庭评选活动,将和谐型、学习型、健康型等优秀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传播给广大家庭;通过开展“绿色家庭”评选,在市四区发放家庭低碳生活小档案活动,宣传了低碳生活进家庭的环保理念,为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作出贡献;通过举办“文化进家庭、进社区”文艺演出、“感恩母爱、感言征集”活动和“促和谐家庭亲子运动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全市9个旗县区建立廉政文化进家庭示范社区,使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有机相结合。
二是与实施“春蕾计划”相结合,为贫困家庭排忧解难,以促进困难家庭和谐平安。目前,我市已建立“春蕾小学”4所、“春蕾女童”班14个,争取项目资金200多万元,资助困境儿童6000余名。争取到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安康亲情图书”3000多册,分别在清水河县王桂窑乡、武川县第二小学和上秃亥厂汉木台学区三个点和市26中建立了“安康亲情图书站”和“阳光图书馆”,帮助贫困儿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升整体素质。在自治区妇联支持下,在我市留守流动儿童比较集中的玉泉区昭君路办事处天骄社区和武川县第五小学、和林县第五小学建立了3所“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家园”。为留守流动儿童搭建了一个与监护人沟通、交流、学习、互动的服务平台。
三是深化“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促进妇女增收,帮助妇女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平安家庭创建。积极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通过“女性素质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三八绿色工程”、“巾帼扶贫工程”培训农村适龄妇女,创建“双学双比”示范基地、“三八绿色基地”,帮助农村妇女脱贫致富,改善生存环境。争取“农村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项目”300万元落户我市武川县,通过对妇女进行5万—8万元的无息贷款,帮助82名妇女发展养殖种植,走上科技致富路。开展女经纪人培训班,带领30多名农村妇女在山东进行培训考察。提升了女经纪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实用技术。组织家政公司参加自治区首届家庭服务职业技能风采大赛,获得杰出组织奖。
四、存在的问题:
(一)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有待于进一步打牢。妇联组织网络覆盖与新时期开放性、社会性、灵活性、多样性的要求还有差距,妇联组织的影响力还没有完全扩大到各界妇女群众和各类妇女团体。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发展还不平衡,组织的纵向结构不合理,基层妇女干部力量配置不足,在直接面对群众、任务最为艰巨的乡(镇)妇联,只有一名兼职干部,里里外外“一人独舞”;村妇代会主任多数是兼计生专干,这种被称为倒三角现象的妇联组织机构设置,使组织资源最为缺乏的基层妇联组织处于疲于奔命工作的重负之下,严重影响了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在基层的有效落实。
(二)妇联干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妇女群体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妇女干部队伍的更新,在引导妇女发展以及更新观念、提高技能、自觉维权等方面方法单一,还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工作思路不宽,加上社会工作知识和经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三)妇联联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妇联与“两新”组织、“女法官协会”、“女检察官协会”等相关社会组织以及群众自发组成“草根”社会组织缺乏联动机制,未能承担起对这些组织的业务指导功能,提供的服务还很不足,指导、监管等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组织引导各类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参与到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五、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工作机制建设,提高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化水平。一是推动制定有利于妇女儿童的保护和倾斜政策。各级妇联应当在开展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涉及女性权益受侵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实施方案,并通过向党委政府提供调研情况,向人大政协提出议案、建议等方式努力促进人大、政府制定、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二是积极借力、借势、借平台,拓展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空间。加强与市政法委、市民政局等部门联系,积极参与我市社会管理工作的设计,加强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及社会各方面的合作,主动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继续推进平安家庭创建、反家庭暴力、妇女儿童防拐等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创新联系妇女方式,提高妇联组织反映妇女群众利益诉求能力。进一步畅通联系妇女的渠道,拓展与妇女沟通的平台。切实加强妇女需求调研,把各级妇联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级妇联干部下基层开展妇女需求调研的工作制度化;充分发挥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参政议政的优势,多途径反映妇女的意愿和诉求,把急需解决的妇女问题转化为政府关注的问题。通过妇联组织门户网站、维权网页、维权热线等各种渠道,搜集、传递妇女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充分发挥维权志愿者在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方面的作用,引导妇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妇联组织专业维权工作水平。通过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现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理念和方法的教育培训,更新妇联干部的思想观念,充实妇联干部参与社会管理的知识储备。组织、引导妇联干部参加社工职业资格考试,提升妇联干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专业化水平。鼓励妇联干部将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妇联工作实践中,切实提升妇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惠民性。
第二篇:关于参加高校社会工作教师实务研修班的申请
关于参加全国社会工作学生实务能力研讨会的申请 尊敬的学院领导:
您好,为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水平,现有社区管理与服务课程资源库建设课题组成员赵杨申请参加全国民政行指委社工专指委7月11日——7月13日在广州举办的“全国社会工作学生实务能力研讨会”。
特此申请。
申请人:赵 杨
2014年6月26日
第三篇:社会工作
社工进社区的方案
098328109 刘玉涵
首先,要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各级机构都要落实到位以身作则将条例认真传达给居民,让大家正视政策并对此多加关注,尤其是在生活中有利于社区居民的政策,更要大家共同关注。对于居家养老这一政策来说,虽然绝大部分居民都对此比较重视,但是仍有少数居民认为这仅仅只是形象工程,所以并未把此事看重。加大宣传力度,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居民利益出发,让居民确信自己真的可以从中获利。
其次,社区工作人员要真诚关爱视居民为亲人,把信誉作生命,服务理念,用心布置社区的每个角落,为社区居民提供优雅的环境,每一处都要精心布置,让居民感到安全、温馨。
社工的主要作用是化解社会矛盾,预防社会问题,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让政府资源更有效率,也让政府服务更加人性化。在提供社会服务时,社工是通过专业知识、手法与价值观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目前多数市民都将社工与义工的概念混淆了,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居民的诉求能通过社工服务得到满足,即使居民不知道社工是什么来的,只要让居民享受到社工服务带来的好处,社工服务的目标也就达到了。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我们应该将专业知识技能运动到实际生活中去,可以进行组织大家进行小组活动,或是一对一的进行个案分析研究。我们社工的服务对象,包括青少年、妇女、低保户、残疾人等,我们主要通过下社区举行活动和对他们进行探访,本着“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立足社会,发展专业;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的宗旨,为他们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果他们遇到生活或者心理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我们可以启动“关爱敲门,诚心交流,真心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关爱空巢老人的活动项目。专业社工进社区,与空巢老人进行交流,用真诚打动老人让老人向我们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事情,安慰他们孤独的心灵。社工要助人自助,将空巢老人视为自己的亲人,不能出现嫌弃空巢老人的状态,要多和老人唠唠家常帮老人做做家务让老人舒心。
第四篇:2011社会工作
兰州大学2011年MSW考试
社会工作原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10个)接纳自决 个别化 社会福利 小组社会工作 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 越轨 社会角色 标签理论
二、简答题(6个)
1、社会工作的要素。
2、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3、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
4、简述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
5、ABC人格理论。
6、简述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设计(2个)
1、试分析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社会行政与社会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2、在个案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遵循哪些工作流程,在每个阶段社工应具备的工作技巧和方法。
(这道题是让设计一个社工接案的方案,即在个案过程中,社工应当如何作,以及怎么作才能更好的为案主服务,促成服务目标的达成。)
兰州大学2011年MSW考试
社会工作原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10个)社会性别的主流化 家庭临床模式 矫正社会工作 社区发展 社区照顾
二、简答题(6个)
1、简述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2、叙事治疗模式。
3、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
4、简述学习理论的几种学习方法。
5、小组工作的几种模式,及社工在小组工作中的角色。
6、危及介入模式。
三、案例分析(2个)
1、关于父母与青少年关系问题的案例。我记得案例是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书上的原题。在书的57页。
2、关于同性恋的。
案例大意:有一名40多岁的男性,是一名下岗人员,目前在当地一浴场从事按摩工作。在浴场工作了一段时期,他突然有了变性的想法,想去做变性手术成为一名女性。家人知道后,极力反对。为此,妻子和他闹离婚威胁之,其父母更是坚决反对。该男子特别矛盾,一方面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变性。另一方面又不想和家人闹翻。家人也一直努力让其改变其想法,但均告失败。为此,其家人找到社区社工寻求帮助。
问题: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社工,你应当如何应介入此事,以及如何开展工作。
第五篇:社会工作
2.试述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变化与社会工作发展的关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施计划经济模式,同时也在社会福利方面形成城乡二元体制。在城镇建立了以就业为基础的单位社会福利制度,而在农村实行以经济为基础的有限的社会保护机制。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的“单位制福利”,是一种典型的内部再分配的身份制待遇,而少数社会弱势群体被界定为传统的民政对象,他们依靠的是剩余性的、基于有限财政扶持的救助型福利与相关服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加快了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社会保障制度有了相应改革,社会福利的发展也呈现多元化的局面。由于不断涌现的社会问题和日益增加的社会需要,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服务体制已经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和需要。因此,在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善经济发展效益的前提下,国家进一步加大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多元化不仅体现为社会福利服务管理体制的变化,也表现为福利单位所有制、资金来源、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等方面的更大弹性上。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快了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和社会管理制度的改革进程,提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政府积极强调并努力推行“以人为本”的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体制,强调要关注人民生活,注重解决与公民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城市贫困、改善公共服务模式和促进就业发展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积极地敢于政策。
总的来看,中国自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是影响并推动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但是我们仍不可忽视政治环境与全球化趋势等因素的对国家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政策发展轨迹的影响与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