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异军突起,各地民办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也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新兴生力军。由于大多数民办高校建校时间短,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据比较大的比例。因此,对于民办高校而言,青年教师是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着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也关系着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关系着高等教育以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拥有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健康和科学发展的保障。本文旨在分析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推动民办高校持续发展分享一些原因分析、对策及重要措施。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对策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是教师自觉地将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转换为自己道德品质的道德活动。高校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及思想和工作作风,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是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民办高校大多数教师没有事业编制,与学校是临时聘用合同关系,这就使一些教师一定程度上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敬业精神不够,育人意识淡泊、学术风气不正、追求名利等等,不仅对所在学校和教师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民办高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用缺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育,那么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师德建设最为关键。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的生存发展,就必须时刻把师德建设,尤其是在对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方面予以高度重视。只有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有了大提高,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才能有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有充分保证。改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成果应该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政府应主动营造民办高校职业意识及师德提升的周边环境;其次,民办高校应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再次,民办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应主动提高本身的综合素质和师德水平。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为人师表的意识淡薄
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虽拥有年轻一代的热情,但缺乏专门化培养,很少有强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没有投身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强,缺乏奉献精神。一方面,民办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政府对其投入不到位,使得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无法获得事业编制,大大挫伤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调研发现,部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重经济、轻工作;重自身、轻单位,视教书育人为临时性的工作,肤浅的将培养下一代作为获得工资收入的谋生手段之一,将自身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放在一些经济性、功利性的事情上面,将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到了“第二职业”、“赚取外快”等方面,片面追求物质利益,势必决定了其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时间略显不足。于是出现了对教学的精力投入减少,对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课前无准备,课堂上照本宣科,一份教案、试卷沿用几年,科研水平停滞不前等现象。而一些没有“第二职业”的教师则安于现状,消极怠工,宁可浪费大把的光阴也不愿在提升自身教学、科研水平上花更多的功夫。进而导致民办高校教师培养下一代的崇高工作质量无法保证,使得教师工作变成一种谋生手段。更有甚者,个别青年教师由于自身与公办教师相比的不公平待遇,致使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有失偏颇,在与学生交流时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学生宣传一些不正确、不积极的东西,误导学生,这不可避免地会对青年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民办高校教师从教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青少年的特点是好学习、爱模仿、思维敏捷、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有好奇心、可塑性大。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普遍偏低,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为薄弱、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而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更要做好关心爱护所有的学生,必须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态度上、生活上做到公平正义的表率,尊重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意识,真正实现不仅教书更是育人。
(二)爱岗敬业精神衰退
作为教师,热爱自身本职工作,热爱教育是规范其师德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任何一种职业,必然都有着它的使命,而身为教师,更是肩负着国家兴衰的重任,这就要求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必须对教育有正确的认识。然而,民办高校与生俱来的功利性、实用性的价值取向使有些青年教师的道德观及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师道自尊发生变化,敬业精神逐渐衰退,对自身职业认同感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在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队伍中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青年教师缺乏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责任感和自信心,缺少投身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历史使命感不强,把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仅仅看成获取生活来源的方式,缺乏全心全意服务思想。民办高校教师“爱岗敬业”精神衰退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工作投入不足,凭经验讲课,不去钻研新的教学内容;二是只传授课本知识,而忽略了育人;三是队伍缺乏稳定性,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
(三)存在一些道德缺失现象
在民办高校青年教师中,出现了一些有违教师职业道德底线的现象。比如一些青年教师不遵守学校教学规律,上课迟到、早退、任意换课;一些青年教师不遵守国家法律,课堂上散布违法观点;一些青年教师向学生索取钱财,克扣学生奖学金等。这些现象不仅伤害了其个人形象,也抹黑了整个教师群体。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
造成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也有民办高校自身政策的问题,当然作为青年教师自身方面的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
(一)社会大环境对民办高校教师认同度低
在我国,大多数省份民办高校仍被定位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这就使得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度远远不如公办院校,进而影响了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认同度。大多数人认为去民办高校就业没有前途,只是暂时进入民办高校就业,于是“争取早日考上公务员”、“找机会进行学历提升”、“评上高级职称转入公办院校”、“找机会到其他行业就业”等想法一直存在。因此,社会认同度低,使得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过客观念滋生,这种状况下,对其教师职业道德必然产生负面影响。
(二)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由于营利特性和招生压力,办学规模、学校排位等往往成为民办高校狭义的目标追求,并将工作重心放在招生工作方面,加之教师人才引进的不易,长期以来对教师的考评重量轻质,工作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助长急功近利 的浮躁学风,甚至导致学术腐败的产生。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民办高校给与教师的工资待遇不可能与公办院校相比,给教师所办理的五险一金大多数按最低收入缴纳,这使得青年教师对其退休后的生活状态极其担扰。此外逢年过节,面对其他单位和公办院校职工的年终奖、过节费等,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只能感叹待遇不公。对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事业的起步阶段,大多数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非常大。民办高校教师工资待遇低的现状,促使大多数青年教师时常抱着跳槽的想法。其次是发展潜力小。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短期内不具备高级职称,在较长的时间内难以得到职务提升和职称提升。再次是培训和激励机制欠缺。由于民办高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实现扩大招生、如何实现规模增长、如何开展教学等方面,忽略了对教师的培训,这对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养成也是不利的。
(三)青年教师自身自觉性不足
由于其目光的短视,不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光荣感和责任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而总是把眼光和公办院校进行攀比,导致心理失衡,忽略了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三、民办高校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对策
(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当前民办高校社会保障机制与公办高校及类似事业单位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对民办高校忠诚度很低。社会保障机制的差异性已成为民办高校师资长期持续性建设的拦路虎,解决民办高校待遇低、条件差的问题刻不容缓,只有真正解决教师的吃、穿、住、行等基本要求,其他相关问题才有希望突破困局。民办高校首先应逐步提升教师工资待遇,争取早日达到与公办院校相当的工资水平;其次是提升福利待遇,应按教师的实际工资标准为教职工缴纳五险一金,解决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再次是院系、教研室基层组织须发挥好引导、教育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生活的关注,对其困难有所关爱,帮其解决实际困难,使青年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最后是关注教师职业发展,不拘一格降人才,选拔师德高尚的青年教师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使青年教师感受到在学校有发展前途。同时,民办高校的投资方、管理层也需要解放思想、加强学习,必须充分认识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民办 高校的教师要敢于用法律法规保障自身的正当利益,工会等组织也要发挥好作用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以此促进民办高校社会保障的改善。
(二)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工作体系和评估体系
师德建设不仅仅体现在思想上、形式上重视和在基本原则性要求上,而必须把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性要求转变为切实可行的岗位职责要求和业务操作规程,形成规章制度,并且要把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民办高校应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作为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是完善教师管理体系需要通过统一规划部署、统一实施行动,统筹安排合适的组织架构和实施人员将工作开展到实处。二是建立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使师德教育常态化、正常化、标准化,采用随机抽取、选择的方式进行检查和考核。同时,在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考核、奖励考核中,遵循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度,对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给与评奖、职务晋升、奖金发放等。保证每一个方面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从而有效推动师德建设,实现从根本上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自身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要加强对自身职业的认同,通过学习加强对教师职业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的认识,加强政治学习、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稳步提升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之中,在工作中感受乐趣,在工作中思想升华,稳步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任重道远,有国家层面的因素,也有民办高校投资方的因素,更有作为教师自身的因素。随着我国对民办高校立法和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随着民办高校投资方能够彻底贯彻“反哺社会、公益办学”理念的建立,随着民办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总结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格高尚的教师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强劲的辐射力和同化力,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境界。每一份职业都有其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都能给人们带来尊严和自豪感,无论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的教师,只有在全面履行教师职责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经验,也才能从教师 职业中获取乐趣和价值,从中逐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德性,培养立志乐道、甘于奉献职业情怀和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职业精神。
总之,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关系着民办高校的科学发展,民办高校和社会必须重视这一问题,群策群力,使我国民办高校能建立一支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高且健康稳定的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孟建辉.我国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华大学.2011.[2] 赵皓辰.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心理成因与应对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9.[3] 程贵林.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相关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6)[4] 夏忠.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吴明生.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原因及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27(2)[6] 李艳.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第二篇: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
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变革的重要时期,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一系列的变革,也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教师这一职业当然也不能例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当今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许多在以前根本不可能出现的问题逐步出现了,教师价值观取向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面对出现的这些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彻底搞清问题根源,从树立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入手,通过学习、培训、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塑美好的人民教师形象。
【关键词】师德
问题
对策
在当今社会,教师这一职业逐步从以前的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发展,这不仅是当今我国社会所面临的新情况,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趋势也是世界教师队伍发展的新趋势。以前,可能你只要能认识几个字,懂一点知识,并且愿意从事教育这一职业,你就有可能成为老师。可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教师的这一现状到了必须改变的地步了。教师队伍,必须要有专业化的受教育背景,也就要求教师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在90年代以前,我国主要施行计划经济,随着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全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教师职业道德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教不廉,谋取私利,工作敷衍了事
在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潮中,有一部分教师受到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出现了以前根本不会出现的事情:
(一)代课要钱,补课成风,利用晚上补课、双休日补课,更有甚者长期不上班,说是在招商,可是实际上却是在家招学生补课,取得金钱收益。这些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漠不关心,马虎应付,却把主要精力用于校外办班“创收”或第二职业上;
(二)变相传销,谋取私利。有一部分老师利用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以从中获取私利为目的,向学生强行推销不必要的各种所谓的试题指南、参考书籍,以及各种粗制滥造的学习用品;向同事推销各种不必要生活用品。
(三)热心商业,惟利是图。有的老师或者其配偶直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千方百计向学生推销自家经营的各种东西,以从中获取利润;
(四)攀龙附凤,相互利用。这种行为集中表现在热衷于结交有钱有势或管钱管物的家长,你给我送礼送钱,我就给你子女提供各种方便和特殊照顾,而对于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学生则冷眼对待,不闻不问。使得班级风气充满铜臭味,严重毒害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不安心工作,老想“跳槽”。这种人当老师只是一种暂时的权宜之计,一旦有更好地机会,会毫不犹豫的撒手而去,从没有一个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行为的实质是缺乏教学上的进取精神。这种人不肯学习,也许爱岗,但决不敬业。
二、对学生不够尊重,随意侮辱体罚
有的教师因为缺乏工作的耐心和责任心,对于犯错的学生不能正面引导,反而动不动就以各种方式随意侮辱学生。比如有的教师说学生“比猪还笨”,“烂泥扶不上墙”;有的教师用大话威吓学生,说再犯错误就不让上课,就开除出校门;甚至还有教师仅仅因学生未能完成家庭作业,未能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就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罚站、罚晒、罚写、拧耳朵、扇耳光、拳打脚踢,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三、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自甘堕落
有的教师因缺乏工作的目标和进取的动力,对自己要求不严,平日懒于学习,不关心教育发展的形势,不注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不求发展,满足于现状,自甘落后于他人,没能适应现代社会“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自己逐步和这个社会的发展大趋势相脱节。
四、专注个人得失,不善于团队合作
在教师队伍中,有些教师在工作中总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比如说在绩效工资、职称晋级等方面,就毫无集体观念,为了一己私利,不体谅他人的利益和要求,嫉妒他人的进步和表彰,对他人冷嘲热讽,拆台打击,造成办公室人际关系紧张,与他人不能很好地团结合作,给学校工作的展开造成不良影响。
(五)衣着不整洁,言行不文明
有的教师不拘生活小结,或衣冠不整,或穿着过于艳丽花哨;有的教师思想不健康,言行中洋溢着一些低俗的东西。
以上所述问题,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教师缺乏师德修养的具体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应该采取的策略如下:
一、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教师首先要从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具备哪些素质?从这个问题入手,不断学习,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理论,吸取其精华,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认真学习一般的道德理论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从多方面获取道德知识,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以便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
(三)加强向优秀教师的学习。刻苦钻研,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虚心求教,认真向学科骨干看齐,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在优秀教师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师德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
二、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实现自我提升
(一)学习理论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付诸教育实践,因为教育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检验教师师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只有经过实践的反复磨练,道德认识才能日益明确和深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坚定,道德情感才能日益丰富,道德理论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品质,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二)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方法武装自己。
(三)认真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努力追求教育方式方法的现代化和高效益。
(四)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多听课,多动笔,不断给自己充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主动,积极的做好本分工作,发扬奉献精神。
三、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用制度可以培养人,也可以约束人。制度化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促进师资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优秀教师人才培养。
(二)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具体的各项事务均由专人负责,力求做到责任明确,无死角、无漏洞、无空白。
学校挑选师德好,业务强,思想道德修养高的教师帮助个别易犯错误、脾气暴躁、性格内向、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主要从安全、师德等方面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思想动向,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或不良思想趋向。重大问题必须及时报告校长,并作及时处理。学校利用教师例会,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并组织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让每一位教职工明白: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应该努力做好什么,不能做什么。
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地氛围,提高教师的师德
(一)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二)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我们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课程,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等,它对学校的广大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所以加强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充分挖掘学校潜在的教育因素,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作为一名当代的人民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个世道所赋予我们的使命,使我们的下一代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们首先要正视我们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到问题后不解决。当前情况下,我们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意志,下大功夫整治这些问题,重塑新时代的师德,让人民教师恢复它原本应该具有的本色,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塑造更美的灵魂再接再厉!参考文献:
1.包苏红.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2.王斌.试论教师职业道德[ 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3.李冰,黄天娥.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和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5期.4.刘毅.浅谈师德的规范及培养[N].贵州政协报,2000年
5.隋延力,李晓东.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2、11 6.赵士奎.加强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2):91-93.7.许剑轶,赵晶秋.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8.如文.关于加强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职业教育论文.9.杨永宽.建设高素质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对策[J].科技资讯,2008(20):173.10.石子球.论当代高等学校的师德建设[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4):87-91.
第三篇: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确实,良好的师德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榜样导向作用,特别对于善于模仿、可塑性大的中小学生来说,这种导向作用更大,影响更长远。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教师是关键。然而,犹豫受社会各种思想的影响,学校师德及师德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是好的,大多数教师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是高的,他们能够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在平凡的岗位上,以默默无闻的辛勤耕耘,赢得了社会舆论的赞誉和学生家长的敬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社会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教师在师德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1、事业心不强,敬业奉献精神不足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些中小学教师的心态也产生了变化。有的教师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呈上升趋势,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在教学中投入精力不足,热衷于利用第二职业挣钱,消极应付本职工作,缺乏敬业精神。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认为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不认真备课, 不钻研教材, 不更新知识,不研究教学法, ,上课内容空洞,照本宣科,教学信息量少,深度不够,没有把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动态及时补充到讲课内容中去,对教学敷衍了事。
2、为人师表意识淡薄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为人师表的职业,社会对教师的道德、人格乃至为人处事的要求比对一般人的要求要高,这一点对我们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光荣,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的角色,不注重自身修养,不注重为人师表的形象塑造和表率作用,缺乏自尊自爱。不能用教师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规范去影响教育学生。有的教师不遵守教学纪律,随意变更教学时间,课堂上信口开河,甚至随意接听手机。甚至借一些个人成见和怨气任意发牢骚或表露不满情绪,极个别教师物欲膨胀,以“教”谋私,以“分”谋私,严重影响和损害了教师的高尚形象。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自身的模范行为维护教师队伍的群体形象。
3、缺乏上进心,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是人类知识和文明的传播者,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能力素质。然而,目前很多中小学教师仍然抱着一种“学习----工作----退休”的旧的学习观念,从走上工作岗位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再学习,不再去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能力,一本教材、一套讲稿用一辈子。例如,目前在我市推行的“自学互帮导学法”教学改革中,有些教师仍然没有积极参与,还是照着以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我们教师也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4教书育人意识不足,重智育,轻德育。
学校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学知识,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但有不少的教师却不能自觉地将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积极贯穿和渗透教育教学全过程,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把书本知识教了,就是完成任务,就是育人了。这些教师,平时这些教师平时只是教书上课,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一概置之不理,不热爱和尊重学生,从不与学生谈心,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生的成长毫不关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1、持之以恒,加强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也包括教师队伍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这个综合素质上去了,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也就上去了。首先应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使教师能够树立起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质量观,自觉地把师德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可以抓一阵放松一阵,必须持之以恒,我们必须按照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重在治本,切实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搞好。
2、要充分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
在调查中有69.7%的教师认为“领导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自身的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教师”是最有效的途径。事实上,领导不带头,要想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做不到的。领导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发挥作用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教师的表率;二是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转变教育观念,不因为眼前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默许、放纵教师中任何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3、制定规范制度,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加强师德建设,除了教师自身的自觉性和良好的素质外,明确师德的规范对于提高师德建设水平、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都对师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本上形成了教师道德规范体系。我们还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制订教师的师德规范和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并在完善制度、规范师德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广大教师真正将制度规范融入道德理念。
4.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
加强师德建设,不但要对教师提出要求,而且要帮助教师创造达到这些要求所必备的条件。通过丰富校园生活,弘扬民族文化,强化了师德理念,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师工作的崇高感和幸福感,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向心力和人格魅力。同时,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利益要求,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之中,通过细心、周到的工作,为教师创造“多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的工作环境中,创造良好师德建设氛围。
第四篇: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定稿)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近年我们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却没有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其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拟对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地提出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internal audit has not kept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its functions have not been fully exploited.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nal audi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on this basis,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P键词:民办高校;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ternal audit;problem;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8-0036-02
0 引言
民办高校指的是由企业或者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的面向社会的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指的是由被审计单位内部的机构组织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性等开展的评价活动。国家鼓励发展民办高校的目的是为了拓展教育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运行体制,使之形成良性竞争。但从民办高校近些年所暴露出的问题来看,任人唯亲、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比比皆是,与公办高校相比,管理上尚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对民办高校内部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是我国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保障,而民办高校的内部审计,起着内部管理机制中不可缺少的监督作用。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
公办院校推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直接主持本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但是许多民办院校都设有校董事会,校长和校董事会都享有学院的管理权。又因为民办高校的校长也要由学校董事会选任,最后形成的结果就是,行政管理工作由校长主持,董事会则主司财务管理事务。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必须建立内部审计监督机制,通过内部审计能够发现学校内部管理活动存在的不合规之处,促进民办高校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民办高校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职能,它是对民办高校的财务运作以及与财务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监管。在民办院校中,内部审计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财务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院校的管理制度来执行审计监督工作,需要对高校的财务运作情况及其相关经济业务的执行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计监督,从中发现违法违规现象。除了监督审计,内部审计部门还应该承担相应的服务职能。民办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该结合高校的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提供审计监督服务,根据审计监督结果来调整内部不合理的结构或业务项目,以确保资金以及各项资源的投入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当前,国内民办高校的内部审计职能仍局限在内部监督层面,应该在内部审计服务职能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1 健全的内部审计职业规范体系还没能建立起来
国家教育部2004年3月1日颁布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范》,该规范中已经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教育系统按照依法治校、从严管理的原则,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但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的投资者,通常只看到了近期的盈利,注重短期经济利益,得了“近视病”,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也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反而错误地认为内部审计只会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在这种认识下,至今我国不少民办高校还没能建立起内部审计制度,即使一些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的民办高校,也多数停留于形式上的建立,并未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自1995年,中国国家审计署、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就陆续发布并实施了系列审计准则和相关职业规范,而且也及时就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对相关准则规范进行了相应修订与调整。目前来讲,独立审计职业规范体系包括了职业道德准则、审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以及后续教育准则四部分,已经算是初具规模。但内部审计领域却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法,并且其余三个层次的法规体系也是直到2003年春才初步建立。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实务指南三个部门尚未完整建立起来,更有其他方面甚至还没有明确的规范,如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内部审计继续教育、内部审计资格制度等。由于法规体系的极度不健全,使内部审计既无法可依,又缺乏必要的工作指导,因此内部审计质量和效果没有很大改善,其形象和地位也没有太大提高。
2.2 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效办学风险也随之而来。因此,对民办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办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会计和审计领域知识,还需要对现代管理、工程技术、法律法规等综合知识有一个比较熟练的了解。但是,现今民办高校现有的审计人员大多都是从财会转过来的,他们很熟悉财务、会计的专业知识,但是对现代管理知识等却比较欠缺,满足不了现在的管理审计发展的需要。
2.3 审计技术手段落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由于现在广泛应用了会计电算化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审计工作的及时性,实时性审计将逐步代替事后审计,这符合了对管理全过程进行管理审计的要求。但是,现在很多民办高校的内部审计还仅仅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层次上,审计方法跟不上会计方法的发展,相对落后,这就使得审计难度大大增加,必然导致内部审计效率低、准确率差,对正常发挥内部审计作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满足不了内部审计的需求。
上述问题对民办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极为不利,客观上阻碍了民办高校未来发展机制的延伸。因此,必须探索改善现状的对策,促进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真正发挥内审和监督效力,以促进民办高校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完善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法规、准则规范体系
民办高校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建立和健全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实务指南构成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对其他方面,如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内部审计继续教育、内部审计资格制度等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质量控制应具体到每一方面以及对质量的负责人的责任追溯制度;继续教育应落实到实处,应教育内部审计人员积极自动学习最新的法规和审计方法,应制订学习考勤记录,防止部分部门或者个人走过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资格核查必须严谨,只要达到资格才能上任,这样才能保证审计人员的素质。各高等院校的内审机构应依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制订出相应的?m合本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只有在建立了一套适合本校的管理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才能使内部审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内部审计人员也才能对学校的被审计对象进行评价,并由此体系来最终确定学校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和层次,并使得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得到法规文件的保障。只有多方面,全方位地健全内部审计相关法规和准则,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顺利实行。
3.2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职业道德是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首要任务,“德者,才之帅;才者,德之资”。要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检查客观公正的履行监督职能,就必须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操守,只有这样,他们才敢于同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做斗争。所以,在日常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应着力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作风教育。同时,应通过要求审计人员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平时组织审计人员研讨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的理论和实务,经验总结等方式,灵活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提升审计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努力建立一支专业知识技能化、知识结构多元化、技术职称资格化的专业的高校内部审计队伍,以此来适应新形势新时期对民办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要求。
3.3 运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手段,实现用计算机来辅助审计
因为内部审计的专业性很强,而且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也多,已经构成了一个技术方法的体系,并贯穿于内部审计的全过程。想要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就必须运用合理、科学、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方法。由于电脑和办公自动化的广泛普及,计把算机作为内审工作的一个必备的工具是必然的。应该用计算机对审计项目管理包括审计计划、审计报告、工作底稿、审计法规、审计档案等进行管理,以提高内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应在关注学校资源的基础上,全方位对合理利用资源、开展业务、取得绩效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应该坚持将业务活动审查与财务活动审查相结合,运用业务入手的审计方法,开展财务审计与业务审计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审计;应该坚持既注重审计控制又注重审计评价,根据民办高校的业务特点,综合采取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的方式组织审计业务;应根据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管理体制、校园文化等内部环境和有限的内部审计资源状况,把握总体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内部审计业务战略;立足于解决问题、促进机制建设,通过与相关主管部门通力合作来促进民办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另外,民办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还应加强对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定期接受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的质量评估。尽管目前民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也制约着民办健康有序发展,但是其发展和应用不容小觑、发展前景可观。民办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以此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让内部审计工作在民办高校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丹.我国民办高校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09(30).[2]刘宏波.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9(05).[3]陈洪玉.对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第五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加大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校教师道德素养、形成优良师德风尚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同时还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师一生中需要接受多种多样的教育和道德影响,但最主要的是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负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双重重任。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师的天职。然而,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参差不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得到加强。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敬业精神
一方面,教学态度不认真。部分教师缺少对教师工作的认同感和使命感,缺乏对教育的热忱。因此,他们在备课过程中马虎、随便,以为只要照本宣科,便能应付了事。此外,部分高校教师不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单调无聊。另一方面,科研态度不严谨。部分教师把科研当成是评职称、评奖项的工具。很多人没有经过严谨、科学的调研、实践、论证就草草地出“成果”,甚至照搬照抄别人的成果,从而使我国高校产生了严重的学术腐败及学术泡沫现象。
(二)功利思想严重
部分高校教师重利轻义,甚至唯利是图。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接受学校工作安排时不以教学需要为原则,而是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原则,并且不考虑自己的能力与责任。另一方面,少数高校教师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却热衷于第二职业,甚至擅离职守,把大量时间投入副业,影响了教学、科研质量。
(三)对学生缺少关爱
部分高校教师忽视学生,与学生感情淡漠。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只注重技能的传授,只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了道德上的言传身教,从而不利于学生塑造高尚的品质,不利于学生培养完善、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缺少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不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漠视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与情感需要,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使得师生关系淡漠,甚至异化。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自身因素
首先,部分教师对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性、使命性,从而导致他们对自身的放纵与懈怠。其次,部分教师,尤其是部分“70后”“、80后”年轻教师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中的一些人心理素质较差,意志力薄弱,也很容易在成长的过程中迷失自己。最后,教师社会低位不高,收入、待遇较差容易使教师心理失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教师对教育的热情与投入。
(二)学校因素
首先,很多高校忽视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忽视了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这种做法必然弱化了高校教师培养职业道德的意识。其次,高校普遍存在重教学、科研,而轻思想、品德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评职称、评奖项等方面,多是以教学、科研成果作为依据,而职业道德方面因为缺少严格的考核标准,从而往往采取模糊处理的方式。最后,教学管理方式不科学、不民主。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导致教学管理混乱,从而影响了教师教学、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另外,部分高校行政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尊重教师的权利、尊严,漠视了教师的利益诉求,学校管理工作缺乏民主,从而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社会因素
首先,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在刺激高校教师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某些教师只顾追名逐利,而忽略了教书育人之本。其次,改革开放后西方国家的某些腐朽、落后的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等)随之而来,这些腐朽思想污染社会道德风尚,腐蚀人们的心灵。部分高校教师也受其影响,以致自己理想、信念缺失,道德观念淡漠。最后,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影响了学校、教师学生对教育的投入程度,致使教育质量滑坡。另外,国家对教育的扶持力度不够,影响了人们对教育及教师的重视程度,影响了教师对教育的积极性,放松了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
三、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教师方面
1.坚定信念,提高修养。高校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地为教育服务。另外,高校教师要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理论知识,正确认识自身与教育的关系,提高道德自觉性,发扬为教育献身的精神。
2.热爱教育,爱岗敬业。高校教师要忠诚于教育事业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历史使命,要有吃苦耐劳、勇于献身乐于奉献的精神。同时,广大高校教师要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3.教书育人,关爱学生。高校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感化学生,影响学生。同时,高校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积极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并维护学生的利益,以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学校方面
1.开展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素质。高校可采用专题讲座、师德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时,高校要大力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及职业技能,加强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使之更好地负担起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的任务。
2.实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测评制度。首先,学校要建立公正、客观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标准。其次,学校可通过组织高校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教师、社会评价等方式,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学校要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测评结果为依据,对教师进行适度地奖励或惩处,以促进高校教师提高自身修养。3.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民主化。一方面,高校应实现管理的科学化。高校的管理工作要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服务,并且管理方式要科学、有效,以确保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高校应实现管理的民主化。高校应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维护教师的正当利益,高校
要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以确保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社会方面
1.加强依法治教。国家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关于师德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工作,以提高教师依法执教、依法育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从根本上促进教师践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2.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国家要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国家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树立榜样等方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大力宣传有利于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以促进全社会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高校教师创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外部环境,以利于高校教师增强职业道德素养和提高道德境界。
3.加强对教育的扶持力度。国家要把教育工作当作国家大事来抓。一方面,要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国家要把教育经费支出调整到国民经济收入中的合理比例,不可任意缩减教育经费,尤其要重视对一些“老少边穷”地区高校以及实力较弱的高校的扶持。另一方面,国家要向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的思想,使全社会的人都来关心教育、重视教育,尊重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广大教师的人格、尊严,维护教师的权利。这样,高校教师才能以良好的心态、高昂的情绪、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