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整合篇第二板块 中国近现代史“三大线索”融会练
中国近现代史“三大线索”融会练
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发展于春秋,定型于秦汉,以后各朝各代历经变化。传统户籍制度是与中国王朝体制相联系的一项基本制度。这种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体现了维护社会治安、教化乡里、规定身份等级、稳定宗族组织、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等诸项社会整合功能。科举考试也往往与户籍联系在一起,考生必须要有籍贯,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首要条件。在唐代初期,士人是由户籍所在地举送。宋朝时期,政府有明确的规定,士子只能在本籍应试。此后,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清朝更是按省划分科举名额,并为官籍、商籍等设立科举名额,创立宗室科举制度。为了贯彻分省取士制度,清政府还要求严查考生的户籍。
——摘编自李文芝《明清科举冒籍研究》等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以来,户籍制度及其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的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记与管理方式来规范的户籍法律,其将“人籍”(注:人籍记载出生、成婚、死亡等有关人之身份的事项)与“户籍”(注:户籍记载入籍、除籍等户口变动的事项)分立。1912年《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1915~1927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有关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解脱了过去的人身束缚,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了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摘编自王海光《中国户籍制度现代化
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分析“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的历史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早期户籍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3分)解析:第(1)问,材料一共七句话,从前五句话中分层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结合材料一中“维护社会治安……限制人口自由迁徙”从维护封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概括作用。第(2)问,从“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解脱了过去的人身束缚……”等方面比较变化所在;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等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1)特点:同封建政治体制相结合;以家庭为本位;社会功能多样;持续时间长;
科举制度与之密切结合。(答出其中三点即可。)作用:保证了选官的相对公平;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强化了儒家伦理观念(答出安土重迁、重农抑商等观念也可);一定程度限制了人口流动。(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变化:体现人格平等;突出私权保障;户籍管理法制化;解除人身束缚。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或民族工业的发展);欧美户籍制度的影响;民主思想的传播的推动;政府的政策调整。
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近年来史学界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地一概贬斥否定到对其中的某些方面给予适当肯定的发展过程。他们认为尽管这一时期是军阀混战、政治混乱的黑暗时期,然而另一方面社会出现了新因素,历史仍在向前发展,是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现代化正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冲突中向前发展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的评价首先要表明观点,可予以肯定,也可予以否定,还可辩证看待,既有积极又有消极方面。然后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包括外交、军事)、经济(包括社会生活的变迁)、思想文化三面各方面进行说明即可。注意语言表述、层次分明、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黑暗反动时期。
政治上:北洋军阀推行专制独裁统治,摧毁资产阶级民主制,如袁世凯复辟帝制,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等,是对历史的极大反动;为争权夺利展开混战,如直皖战争、直奉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无限灾难。
经济上:连年不息的军阀混战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浩劫;北洋军阀的横征暴敛,吞没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严重地破坏了工农业的再生产;北洋军阀凭借反动政权竭力维护封建买办的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外交上:北洋军阀推行媚外政策,如袁世凯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疯狂出卖国家权益,极大地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思想上: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复古尊孔逆流,竭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示例二)北洋军阀时期历史是向前发展的。
政治上:北洋军阀时期尽管推行专制独裁统治,但形式上一直维持着中华民国的民主体制,有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济上:初步建立现代经济法制体系,发布许多经济法规,解除对工商业者的种种束缚,对工矿企业采取保护和优惠政策,还鼓励利用外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
军事上:训练、装备了一支新式军队,有利于推动军事近代化,增强国防实力。
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后来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赎回胶济铁路。总的来说,北洋政府在外交上表现出了妥协与抗争的两面性,挽回了一些国家主权,为后来南京国民政府废除不平等条约奠定了一定基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必答,其它答出两点即可)
第二篇: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板块限时练
现代文阅读板块限时练(一)
(时间:45分钟 满分: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为现代美学境界理论的形态之一,有我之境是以一种原发的生命之情去真切地感受这个世界,以贴切的艺术语言去呈现切身的所感所想。
从对生命之“我”的认知上,有我之境立足于古代的气性论人性哲学。相比儒家主流的性善论与道禅心性论,气性论哲学虽非中国人性论正统,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从未缺席过。
在先秦,从《性自命出》的“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到告子的“生之谓性”,再到荀子的“性者,本始材朴也”,其皆以人生而具有的客观材质或本然素质为人性内涵。除了作为历代文人骚客隐在的创作动机,这种人性论观念在两汉、魏晋与晚明还一度成为显学而风靡一时。以感性解放与生命自由的现代视角回望中国文化,不难发现,所谓汉魏、两晋、晚明以及王国维推崇的五代北宋词阶段等美学发展高峰期,都是与这种气性论哲学紧密相关的。不同于儒释道以心灵的理性精神来看待生命的本质之性,气性论人性哲学对生命的认知是一种经验的生理主义、材质主义。它直接将个体生命视为生理材质的聚合。由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与气质,加上各自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与感受世界的方式,因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艺术面貌。这正是刘勰所说的:“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
相比于儒释道主流哲学对“有我”的拒斥,气性论哲学虽然缺乏精神的深度,但更具有生命的温度。在孟子那里,虽然主张要对大体之心与小体之身“兼爱兼养”,但最终只将仁义礼智之大端视为人性本质,而要求以大制小,以贵制贱。在庄子那里,“吾丧我”之心性工夫是对有情经验之“我”的堕离,而呈现一片空灵的精神境界。在禅宗那里,则以善知识,开真正法,去掉情识迷妄而明心见性。可见,主流的儒释道哲学凸显的是生命最值得珍视的理想与超越层面,开启的是中国文化安身立命的生命精神。但是,正由于生命气性论的互补存在,中国传统文化才显得如此色彩纷呈,波澜壮阔。生命的气性论哲学使得中国人不只是行进在理想的朝圣之路,还在世俗的生活之中感受着真情实爱,嗟叹蹉跎。有我之境就是不理想但却真实的生命所浇灌出来的美学之花。气性的生命不以高悬的道德理想与心性提撕为生命的主宰,故最易直呈生命的原发感性精神并创造出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艺术作品。(摘编自余开亮《至情与美学有我之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现代美学境界理论的一种形态,“有我之境”强调以真性情感受世界,以艺术语言表达感想。
B.“有我之境”所立足的气性论哲学虽非中国人性论正统,但在每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有它的身影。
C.在看待个体生命上,儒释道依靠理性,而气性论则靠感性,将个体生命视为生理材质的聚合。
D.气性论哲学让中国人在世俗生活中感受着真性情,从而也让他们行进在理想的朝圣之路上。
解析:选D D项,“从而也让他们行进在理想的朝圣之路上”强加因果,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生命的气性论哲学使得中国人不只是行进在理想的朝圣之路,还在世俗的生活之中感受着真情实爱,嗟叹蹉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三、四段通过对“气性论”与“儒释道人性论”的比较分析,突显了“气性论”的内涵和意义。
B.文章多处引用古代典籍,既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和文章的文化内涵,也丰富了论证语言。
C.文章以“气性论”作为“有我之境”的理论基础,深入论述了“有我之境”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D.文章最后一段采用总分式结构,着重论述儒释道主流哲学的深度以及对“有我”的拒斥。
解析:选D D项,“着重论述儒释道主流哲学的深度以及对‘有我’的拒斥”错误,从文中来看,最后一段开头说“相比于儒释道主流哲学对‘有我’的拒斥,气性论哲学虽然缺乏精神的深度,但更具有生命的温度”,这是一个过渡句,起着承接上文、领起下文的作用,由此可知,最后一段着重论述的是气性论哲学更具有生命的温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历代文人不尊重个体生命的不同,就不会造就千姿百态的艺术面貌。
B.在王国维推崇的五代北宋词阶段,所创作的诗词都是与气性论哲学紧密相关的。
C.气性论哲学正因为缺乏精神深度而增加了生命温度,从而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色彩纷呈。
D.“有我之境”是真实的生命观照下的美学境界,拥有“有我之境”的作品才具有感染力。
解析:选A B项,“所创作的诗词都是与气性论哲学紧密相关的”错误,从文章第三段来看,美学发展高峰期与气性论哲学紧密相关。C项,“正因为缺乏精神深度而增加了生命温度”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气性论哲学虽然缺乏精神的深度,但更具有生命的温度”。D项,“拥有‘有我之境’的作品才具有感染力”说法绝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服务的必备条件,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更好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现实选择,正逐步成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互联互通、用户统一、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国一体系、资源体系通、一人一空间、应用促教学”。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摘编自《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
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
材料二:
材料三:
在线教育行业不仅是极具潜力的领域,也是一个年轻、尚未成熟的行业。在线教育企业在教育实践中的参与,已经切实显示出其作为教育系统组织形态改变者的潜力。如果将实体学校作为传统和主流的教育业态,那么在线教育公司在“怎么提供服务”方面与实体学校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也在促使实体学校自身发生改变。实体学校往往有固定的校址、提供综合性的标准化的课程体系,接受政府规制下的生源分配,按照班级、年级组织学生。而在线教育企业往往针对特定的教育项目,对教育过程进行更加精细的拆解和专业化分工。由于这些企业按照资源、教、学、练、测、评、管理、招生等各个环节进行业务布局,传统的教育已经被解构,在这个过程中也已经形成了教育产业链。
虽然在线教育类企业已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取得了广泛认可和初步的商业成功,但在与政府、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的合作中步履维艰。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若要成功与在线教育企业合作,需要具备一些基础性的条件。为了实现对教育信息化产品“从买到用”的转化,学校应该在教学、管理、资源配置、教师发展和激励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在宏观层面上,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体制内教育创新未考虑用户需求,缺乏系统性的部署。另外,教育产品服务的使用者和购买者相分离,导致购买的产品无法满足需求。教育信息化产品的购买者往往是政府教育信息中心,而使用者是学校和教师。这种购买者与使用者的分离导致进入学校的产品往往不是学校和教师希望购买的产品。此外,不同学校的需求差异大,很难通过同一款产品或者服务得到满足。这种差异化的需求问题最好通过分散决策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政府的统一采购。
[摘编自《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新业态
发展报告(2017)——基础教育》]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新时代,若想推进教育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
B.推进“互联网+教育”有利于为社会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令人民满意的教育。
C.在线教育行业虽然年轻、尚未成熟,但已经取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
D.在线教育企业具备改变教育系统组织形态的潜力,它引发了传统教育的解构。
解析:选C “已经取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曲解文意,材料三中说“在线教育类企业已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取得了广泛认可和初步的商业成功”,这句话强调在线教育行业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认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体学校与在线教育公司虽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二者也存在着合作的可能。
B.在线教育类企业与实体学校进行合作存在障碍,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原因。
C.数字化时代,在线教育信息化产品日渐丰富,但依然很难满足不同学校的需求。
D.在线教育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可能是其用户规模逐年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解析:选C 材料三最后一段说“教育产品服务的使用者和购买者相分离,导致购买的产品无法满足需求”“不同学校的需求差异大,很难通过同一款产品或者服务得到满足”,意在强调购买与使用应当系统部署,面对差异化需求时分散决策,可以购买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不能简单理解为在线教育信息化产品“很难满足不同学校的需求”。
6.有人认为“在线教育势必会取代线下实体教育成为主流”。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以上材料,阐述理由。(6分)
答:
解析:作答本题,需要考生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阐述理由。注意观点要明确,阐述理由时要围绕观点,立足文本。原文的三则材料对在线教育进行了详细阐述,无论持什么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如果同意题干的观点,就要从在线教育的自身优点及发展前景等出发,论述在线教育能成为主流的理由。比如材料一论述了我国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材料二预测了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展现了在线教育用户使用在线教育平台的主要原因,材料三说明了“在线教育类企业已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取得了广泛认可和初步的商业成功”,基于这些内容,梳理出理由即可。如果不同意题干的观点,可考虑在线教育与政府、学校合作的困难及自身的缺点等。
参考答案:(示例一)同意。理由:①政策支持:政府认识到“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性,将会对在线教育给予支持。②自身优势:灵活便捷、资源丰富,有利于资源共享,弥补实体学校的不足。③受众欢迎: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已取得了广泛认可;拥有逐年增多的用户群体。
(示例二)不同意。理由:①体制障碍:在线教育与政府、实体学校的合作步履维艰,难以动摇线下实体教育的牢固地位。②自身不足:在线教育相对于实体教育,主要是技术层面上有所创新,这决定了它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取代实体教育成为主流。③受众原因:对有接受长期、系统规范教育需求的广大群体来说,在线教育的碎片化学习模式难以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理由具体且能自圆其说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永不掉队
谢志强
1947年冬,秦山第一次听见方歌唱歌。
团长命令:“我们的两条腿要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秦山穿草鞋,把脚磨破了。渐渐地落在急行军的队伍后边。于是,他听见了那支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方歌站在路边的一个小土坡上,齐耳短发,她旁边还站着两个女兵,是师文工团的团员。
秦山踏着歌声,赶上了队伍。
部队准时到达了指定的地点,堵住了敌人的退路,激战三天。秦山身负重伤,被送到野战医院。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来医院慰问伤病员。
秦山在昏迷之中,仿佛又掉了队。他听见方歌的歌声,苏醒过来。歌声飞进了他的心里,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
医生对方歌说:你把这个英雄唱醒了。
秦山家境穷困,爹娘却供他上学,念到初中,日本鬼子来扫荡,他就参了军。他受过五次伤,这一次伤得最重。他说:一颗炮弹把我炸飞了。
方歌说:我见过你,看不出,你还是个英雄!
1948年,秦山调进了王震所在的部队,当了独立旅某连的连长。挺进西北,开赴新疆——新疆和平解放。
翻过祁连山,秦山第三次听见了方歌唱歌。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跟秦山的连队在一起宿营。女兵很惹眼。秦山看见了方歌,风撩着她的齐耳短发,像水边的垂柳。
秦山的心里奏起旋律。茫茫戈壁荒漠,一眼望不到尽头。
方歌突然唱起了歌:向前向前向前……
秦山站起来,走过去,说:你咋知道我在唱……我一点也没唱出声音呀。
方歌说:我似乎听见了一个旋律,有谁起了个头。
部队来到了南疆重镇阿克苏——驻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开始垦荒。
秦山第四次遇见方歌,是在团部。他乐了,说:是要来慰问一下我们了,戈壁荒滩听了你们的歌声都会开花呢。
方歌说:这一回,是调到你们这儿了。
1952年春,秦山独自骑马,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进入了沙漠。他打算建立一个新的连队,开垦一个新的荒原。按他的说法是,大口啃一块沙漠。
起了大沙暴。沙漠似乎要作弄一下英雄。两天里,风沙铺天盖地,仿佛真的要叫他进去出不来。风一停,沙一落,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沙漠异常美丽,移动过的沙丘,那纹路,如同水的波纹。沙漠总是将进入它上边的物体含而不露地收藏起来。
幸亏有一棵枯死的胡杨树。找到秦山的时候,他搂着树干,沙子已埋到他的腰。胡杨树仿佛缩短了一截。秦山的嘴里灌满了沙粒,几乎没了脉搏。
打电话给团部。方歌带了团部的两个女兵赶来,其中一位是女医生。
秦山像胡杨树一样,一动不动。
方歌和女兵含泪唱歌,唱沂蒙山小调。
秦山是山东籍。但他对家乡的歌也没反应。
女医生听不见秦山的心脏跳动了,就用一块白布裹住秦山。
教导员拿来了军旗,盖到秦山的身上。
方歌扑过来,揭掉军旗,打开白布,向秦山喊:我们早就讲好了,来,让我给你唱歌。
地窝子里一片宁静。
歌声响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渐渐地,所有的人都跟着方歌唱了起来。阳光从地窝子上边的天窗照进来,沙尘像音符,在阳光中飞舞。
秦山的嘴唇居然动了。
多年后,我了解到了各种版本的秦山和方歌的爱情故事。其中一个讲述者是秦平沙,他是秦山和方歌的儿子,我们都是军垦第二代。
(节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0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山负伤醒来之后,“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这一细节表现了一个战斗英雄坚定、乐观的情怀。
B.翻过祁连山,“秦山的心里奏起旋律”,“方歌突然唱起了歌”,说明两个人内心已经有了难以言说的默契。
C.面对生命“湮灭”的秦山,方歌的动作和语言,既表现了她内心的悲痛,又产生一种令人动容的感染力。
D.文章结尾看似闲笔,但对前文做了补充交代,同时通过写后人难以忘怀的追忆,表达了对前辈的崇敬。
解析:选A “坚定、乐观”错。这个细节描写只是表现了秦山内心受到歌声的感染。
8.小说以“秦山听方歌唱歌”谋篇布局,这样安排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6分)
答:
参考答案:①从情节上,以歌声为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②从形象上,展示了人物献身革命事业、追求爱情的美好形象。③从主旨上,歌声多次出现,一步步强化主旨。④从效果上,增添了故事的传奇色彩,具有可读性。
9.这篇小说洋溢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参考答案:①英雄主义:不惧牺牲,战争时期,用双脚跑过汽车,五次受伤;勇于奉献,新中国建设时期,垦荒中不畏恶劣条件,独自深入沙漠。
②浪漫主义:歌声换回生命,秦山受重伤时,方歌用歌声唤醒了他;歌声催生爱情,在共同的革命理想中,通过歌声他们产生了爱情。
现代文阅读板块限时练(二)
(时间:45分钟 满分: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传承”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
“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对于传统文化,“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地原样保存下去。“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
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传”是无条件的,那有人会问,对于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保护?也要保护。举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希特勒当年屠X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如果这个集中营不被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够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
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这与被保存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关系。总之,先把它保存下来,而且要把保存传统文化由不自觉变成自觉,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比如,我国一些农村可能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那里的人比较穷,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筑中,古建筑因而得以保存下来,这种保存就是无意识的。可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旧房,建新房,那种对古建筑无意识的保存也就越来越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承”又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承”就是继承、发扬,这跟只保存不同,而是要把它发扬光大。
当然,“承”不是简单地传承发扬,而是要做到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才叫“承”。仍然以古建筑为例,“传”的话,就是不破坏它,不让它倒,让它存在的时间越长越好。而把古建筑上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这就是“承”了。正因为如此,“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要选择其中精华的、正确的、有用的部分进行发扬光大,糟粕部分自然是要扬弃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几千年来,它一直在吸收外来、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着。比如,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就得到了发展丰富,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被吸收进来。语言方面,该地区南方的方言保留了华夏本音,而北方的方言则大量吸收了外来民族语言。音乐、舞蹈方面,中原地区更是大量吸收外来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些后来都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通过不断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才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形成了海纳百川、整合发展的优势。今天,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更要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
(摘编自葛剑雄《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谓“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无条件地、尽可能地把传统文化原样保存下来。
B.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不管它好坏以及积极、正确与否。
C.所谓“承”,就是继承、发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
D.在“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还要尽可能吸收、借鉴外来文化。
解析:选D D项,“还要尽可能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说法不正确。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正是通过不断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我们更要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由此可知,应是“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开门见山,针对“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提出观点。
B.在论述“传”和“承”时,文章都是先阐释其内涵,再进一步论述具体的做法。
C.在论述“传”和“承”时,文章都借助具体的例子加以论证,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先谈“传”而后谈“承”,从主到次,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解析:选D D项,“从主到次,层层深入”的说法不正确。从结构上看,文中“传”和“承”应为并列关系;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承”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可能更加重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要把希特勒当年屠X犹太人的集中营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人就能通过它感受历史,认识人性。
B.相对来说,贫穷其实更有利于保存传统文化。比如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掉古建筑去建新房。
C.对于古建筑而言,“传”是尽量延长它存在的时间,“承”是将其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
D.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得到发展丰富,是因为普遍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语言、音乐、舞蹈等文化。
解析:选C A项,“只要……后人就能……”充分条件不成立。B项,“相对来说,贫穷其实更有利于保存传统文化”于文无据,且农民贫穷时没有拆掉古建筑去建新房,这是在不自觉、无意识的情况下保存了传统文化。D项,“普遍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语言、音乐、舞蹈等文化”不正确。由原文最后一段可知,在语言方面,“该地区南方的方言保留了华夏本音”,并未吸收外来民族语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我国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通知。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目前,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取得积极进展,新区规划编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材料二: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
000平方公里。
材料三: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打造具有相当规模、发展环境更优的集中承载地,一方面,将吸引部分功能在集中承载地集聚发展,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促使北京实现“瘦身健体”;另一方面,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可以避免零打碎敲、盲目布局,提升疏解效率。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可以集聚京津冀乃至全国以及国际创新要素和资源,能够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国内领先的科技新城,培育经济发展新亮点。通过推进简政放权、管放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为全国其他地区做出表率和示范。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主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及与之相配套的部分优质公共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强化要素资源的空间集聚,打造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优化整合现有城镇体系,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河北省与北京市、天津市发展悬殊,公共服务水平落差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全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典型缩影。规划建设雄安新区,通过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提升产业层次、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提升河北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和质量效益,缩小与京津两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在促进三省市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上探索新路子。
材料四:
雄安新区在全域组织开展“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把与老百姓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承载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和非物质文化记忆列为普查和保护对象,分门别类建档“存根”。截至目前,共登记不可移动类遗存592处,可移动类遗存345件(套)。
2018年初,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在全域组织开展“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这是一次全方位的乡土文化调查登记和传承活动。老房子、老井、老树、老磨盘、供销社、乡村卫生院、影院、戏台、桥梁、水闸、水塔、雄县佐各庄烈士墓、安新端村惨案遗址、圈头音乐会、鹰爪翻子拳、雄州黑陶制作技艺、郭村狮子会、雁翎大刀、大田庄村苇编字花席等,承载着雄安人民共同历史记忆的遗存陆续被建档“存根”。
据援助新区工作的河北省文物局调研员刘洁介绍,从调查成果看,三县大部分村庄均有遗存分布,这些遗存是新区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对于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对于京津冀地区的优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B.雄安新区的建设,分为起步、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由起步区到中期发展区再到远期控制区,区域面积将不断扩大。
C.雄安新区规划范围包括河北雄县、容城、安新3县,这三地虽然具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但也存在着现有开发程度较低的不足。
D.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那些能够承载集体记忆的遗存,它们对于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解析:选C “存在着现有开发程度较低的不足”理解错误。由材料二中“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可知,“现有开发程度较低”意味着其发展空间大,有利于开发建设,这并非“不足”。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主要意义不仅在于当下,更是立足于未来,所以它是千年大计。
B.雄安新区位于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这应该是设立新区选址的考虑因素之一。
C.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一方面会减轻北京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北京作为首都的重要意义将逐步削弱。
D.文化建设是雄安新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体现了弘扬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长远目光。
解析:选C “意味着北京作为首都的重要意义将逐步削弱”理解错误。由材料三可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为了“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雄安新区集中承接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任务,不是要转移北京的首都功能。
6.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意义。(6分)
答:
解析:本题属意义影响类探究题。本题要求根据材料三概括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意义,因此考生要明白本题答案区间在材料三。材料三共四段,从不同角度讲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意义,因此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即可得出本题的答案。第一段,讲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可以使北京实现“瘦身健体”,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第二段,讲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可以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国内领先的科技新城,培育经济发展新亮点。第三段,指出设立雄安新区可以打造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第四段,强调设立雄安新区可以提升河北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其与京津的差距,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在促进三省市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上探索新路子。拟写答案时,注意分条列点。
参考答案:①促使北京实现“瘦身健体”,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②打造科技新城,培育经济发展新亮点;③打造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④实现区域良性互动,探索京津冀协同、协调、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关 系
[德]海因里希·伯尔
我妻子认识了一位给部长女儿修剪指甲的姑娘的母亲。是脚指甲。我们家现在沸沸扬扬,乱成一团:过去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如今我们可有了关系,了不起的关系!我妻子向这个姑娘的母亲赠送鲜花和糖果,她尽管冷淡,但却是感谢地接受了。
自从认识这个女人以后,我们冥思苦想,等到我们认识这个姑娘本人时应当为我谋求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至今没有见到她,她很少待在家里,当然只同政府官员交往。她在波恩有一套漂亮的住宅:两间住房,外带厨房、浴室、阳台。我有些迫不及待,急于同她见面。
我们和政界人士有关系一事传开以后,我们的身价便提高了。我听见一个女人在大街上对另一个女人说:“B先生来了,他同A有关系。”她的声音很轻,但故意让我能听见。过去我们的杂货铺老板只是勉强同意赊账,脸上露出不信任的神情。如今我们一去,他就满面春风,向我们推荐我们早已不知其味的美味食品:黄油、奶酪和咖啡。他会说:“啊,您就尽管拿吧。”不管怎样,我们吃上面包抹黄油加干酪,喝上优质咖啡了。与此同时,我们忐忑不安地等待那位给部长女儿修剪指甲的姑娘出现。是脚指甲。姑娘还未露面,我已急不可待,因为我们赊欠的越来越多了。
由这位年轻小姐负责修剪脚指甲的女儿是部长的掌上明珠,听说部长女儿对部长的影响和修脚工对这位千金的影响非常之大。我查阅百科词典和手头所有的生物教科书,了解脚指甲的自然生长情况,发现它长得很慢。看来不可能仅仅是这位部长女儿,很有可能,年轻的修脚工把波恩上流社会的脚趾一个接着一个捏在她可爱的手中,消除坏死细胞可能损害尼龙丝袜和部长短袜的麻烦。
修脚工的母亲拐弯抹角地说,她的女儿曾给她认识的一个年轻男人搞到一个位置,给某一位政府部门的科长当文书。科长这个词提示了我,这对我挺合适。
在此期间,年轻小姐的母亲以同样亲切的态度接受鲜花和糖果。我们心甘情愿,同时又提心吊胆,因为我们欠的账越来越多。而且人们在窃窃私语,说我是A的私生子。
我们终于接到通知:波恩的年轻小姐来了!她真的来了!她是乘一位国务秘书的汽车来的,据说她曾给这位国务秘书挖掉过一只乌黑的鸡眼。那么瞧:她出现了!
星期日下午,年轻小姐邀请我们喝咖啡,作为对十二束鲜花和五盒糖果的回报。她母亲向我们保证,我至少会有八分钟时间跟她单独待在一起。八分钟。我买了二十四株肥硕的玫瑰红丁香——每分钟三株:上等丁香,娇艳欲滴,肥硕红润,看上去像是一群漂亮女士。我还买了一盒令人心醉的糖果。
年轻小姐风度迷人,落落大方,一副政府修脚工的派头,不过倒也和蔼可亲,虽然有点冷淡。她正襟危坐在桌子中间。使我吃惊的是,桌旁有七人,三个年轻浑蛋和他们的妻子,还有一位人很正派的老先生。介绍时我听到母亲对女儿说:“B先生和太太。”年轻小姐向我送来意味深长的一瞥,点一点头,莞尔一笑,我感到自己脸色变白了,我感觉到自己是个红人!
聚会的气氛很拘束,一直到年轻小姐开始抽烟。她抽的是十芬尼的香烟,我们五个男人一跃而起,给她点火,但她只让我给她点火。我得意扬扬,开始在脑海中描绘我在波恩的办公室的样子:红皮沙发,肉桂色窗帘,漂亮的文件柜……
年轻小姐的母亲示意我出去,年轻小姐在客厅里接见我,看了看手表,我就明白那八分钟早就开始了——大概已过去一半。为小心起见,我以“对不起”开始,讲得有点语无伦次。尽管如此,她仍面露笑容,接过我送上的厚厚的一沓纸币,最后说:“请不要过高估计我的影响——我只是试试看,因为我深信您的能力。大约三个月后给您回音。”她又看了看手表,这表示我得走了。我极其恭顺地轻声表达了感激之情,踉踉跄跄走出来。
我回到咖啡间,看见那三个年轻浑蛋的脸上流露出妒忌的神色。一会儿,年轻小姐的母亲向我们宣告,波恩来电话召她女儿去为部长除掉脚上的老茧。他的高尔夫球赛在九点开始,现在已是五点钟,而带着老茧是打不好球的。年轻小姐拎着一个漂亮的小箱子和一个公文包走了。
回到家里,仔细观察了全过程的妻子告诉我,我是唯一同“她”单独在一起的人。我们商量如何继续对她献殷勤。我们决定寄给她一辆轻便摩托车,她本人能带着她那漂亮的小箱子,从一家骑到另一家去,这对她是很实惠的。她要是能治好部长的脚病,我那难熬的三个月等待时间也许就会缩短了。我可等不了三个月,我们不可能赊欠这么长的时间——我希望我将用期票去购买的轻便摩托车成为画龙点睛的一笔,一个月后我就能坐上红皮沙发。
(选自《伯尔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所谓的“关系”只是“我”妻子结识了一位给部长女儿修脚指甲的姑娘的母亲,小说以此为标题,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B.小说通过一位做修脚工的年轻小姐受到世人众星捧月般的追捧,从侧面揭露了以部长为代表的波恩上流社会的腐化和贪婪。
C.在得知“我们”和政界人士有关系后,杂货铺老板对“我们”的态度与从前大不一样,小说中这类情节揭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势利和投机心理。
D.在年轻小姐家里,“我”受到她的另眼相看,是唯一同她单独在一起谈话的人,这是因为年轻小姐深信“我”的能力。
解析:选D “年轻小姐深信‘我’的能力”错误,由原文可知,“年轻小姐”说“我深信您的能力”只是客套话。
8.小说多次通过“是脚指甲”“挖掉过一只乌黑的鸡眼”等细节强调年轻小姐修脚工的职业特征,有何作用?(6分)
答:
解析:作答本题,可从内容上、人物形象塑造上、主题上理解小说这一细节。内容上,小说多次强调年轻小姐的职业表明修脚指甲的工作很普通,说明年轻小姐身份普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人物形象塑造上,“我”攀附年轻小姐企图让她帮忙介绍好工作的行为很滑稽,凸显了“我”的形象。从小说主题看,一个普通的年轻小姐因为给部长女儿修剪脚指甲,就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可见社会对“关系”的看重,批判了普遍存在的投机心理。
参考答案:①意在强调年轻小姐的身份的普通和社会地位的低下,表明她也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②“我”追捧攀附年轻小姐的行为令人啼笑皆非,借此揭示“我”可怜可悲的命运,使人物形象更鲜明。③一位身份普通的年轻小姐如此被追捧,表明整个社会对“关系”的畸形看重,讽刺和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势利和投机心理,深化了主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小说语言以讽刺和幽默见长,这一特点常常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来。请从文中找出三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作答本题,可从文中找出三处具有讽刺和幽默效果的语句,并分析其幽默之处。如“我”为了跟年轻小姐攀上关系,去查阅资料了解脚指甲的自然生长情况,讽刺意味明显。“把波恩上流社会的脚趾一个接着一个捏在她可爱的手中”一句,可见“我”对地位的看重,讽刺了“我”的投机心理。
参考答案:①“我查阅百科词典和手头所有的生物教科书,了解脚指甲的自然生长情况”,“我”一本正经地查资料,只是为了了解脚指甲的生长情况,讽刺意味强烈。②“很有可能,年轻的修脚工把波恩上流社会的脚趾一个接着一个捏在她可爱的手中”,“上流社会”“可爱”这些词配上“脚趾”变得特别滑稽。③“而且人们在窃窃私语,说我是A的私生子”,只是转弯抹角的关系,却被传成了私生子,让人觉得十分荒唐。④“我感到自己脸色变白了,我感觉到自己是个红人!”,只是被略微关注了一下,就感觉自己成了红人,非常可笑。⑤“我们五个男人一跃而起,给她点火”,把男人们讨好年轻小姐的丑态形象地刻画了出来。⑥“年轻小姐的母亲向我们宣告,波恩来电话召她女儿去为部长除掉脚上的老茧”,为部长除老茧这件小事却要郑重其事地“宣告”,给人以荒谬之感。(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第三篇: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关第9练(模版)
一、选择题
1.(2012·郑州模拟)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上》指出:“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雅典明确禁止雅典公民同外国人结婚 B.雅典传统对公民资格的规定
C.同外国人结婚的公民不能担任重要官职 D.雅典人仇视外国女性
2.(2012·皖北联考)亚里士多德指出:“就多数而论,其中每一个别的人常常是无善足述(无足轻重之意);但当他们合而为一个集体时,却往往可能超过少数贤良的智能。”下列结论与此观点一致的是()A.民主政治应尊重多数人的意见 B.多数人民主也存在着弊端 C.贤良政治应与民主政治相结合 D.贤良政治是最可取的制度
3.(2012·南京模拟)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4.(2012·安徽省示范高中统考)苏格拉底曾用一个比方来说明他的政治主张,“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在这里凸显出其政治思想是()A.反对雅典实行直接民主 B.主张男女平等
C.批评雅典公民滥用民主 D.提倡“精英治国”
5.(2012·皖南八校联考)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①习惯法不属于成文法 ②《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 ③公民法是罗马法的成熟阶段 ④罗马法是古罗马帝国时期法律的总称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
6.(2012·大理高三联合检测)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军到埃及后,与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一见钟情,并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凯撒归国执政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按照罗马公民法,法官会判决()A.克丽奥佩特拉享有罗马籍 B.托勒密·凯撒享有罗马籍
C.克丽奥佩特拉和托勒密·凯撒都享有罗马籍 D.克丽奥佩特拉和托勒密·凯撒都不享有罗马籍
7.(2012·长沙模拟)公元2世纪的雄辩家阿里斯泰德说:“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这一说法的法律依据是()A.《十二铜表法》
B.雅典公民法 C.罗马万民法
D.自然法
8.(2012·福州模拟)达林·麦马虹著有《幸福史》,曾总结过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_______;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应填上()A.金钱与权力
B.法律与宗教信仰 C.智慧和德行
D.民主与科学
9.(2012·福建莆田模拟)伯利克里曾说:“雅典人纵使不能创造一切事务,但有权利判断一切事务。”与这种说法相类似的古希腊思想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轮番而治
D.认识你自己
10.(2012·福建厦门模拟)“苏格拉底论证道,以相同的模式,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外的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是指()A.民主原则
B.理性原则 C.法制原则
D.平等原则
11.(2012·浙江宁波模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5 040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关于他的这一想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
B.既体现了对雅典民主原则的认可,又体现了对雅典民主状况的不满
C.反映了古希腊公民强烈的参政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D.与我国的道家思想有某些类似之处
12.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下列言论与亚里士多德思想一致的是()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B.“志不强者智不达” 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二、非选择题
13.(2012·昆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分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分)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摘自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摘自《古希腊城邦史》
根据以上材料,对“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差异”进行评论。要求:围绕以上任一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4.(2012·湖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著名希腊史学家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三个基石。”这一结论是很难让人信服的„„雅典的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中国学者对此进行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摘编自倪学勇《雅典民主的多元解读》
材料二 我们只须把它们与任何其他古代政体比较一下,便会毫不踌躇地宣称他们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希腊史专家格罗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对汉森的说法持怎样的态度?说明理由。
(2)两则材料对雅典民主制度的看法有何不同?为何会形成这种差异?
答案及解析
1.【解析】 若与材料中所述女子结婚,那么这种公民的后代就不能是公民了,因为雅典公民的条件之一是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
【答案】 B 2.【解析】 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多数人共同的智能往往会超过个别人的智能,故A符合题意。
【答案】 A 3.【解析】 由“在„„山坡上集会„„确保了„„参加者„„看到发言的人„„出席的人”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开放性。
【答案】 A 4.【解析】 考查对雅典民主的理解。材料中的比喻体现了雅典民主由繁荣逐渐走向衰落,此时苏格拉底主张“精英治国”,反对直接民主。故选D。
【答案】 D 5.【解析】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的法律之外,是约定俗成,无文字依据,①正确;由图中《十二铜表法》产生原因可知②正确;万民法是罗马法的成熟阶段,③错误;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和帝国时期所有法律的统称,④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 6.【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公民法和万民法的适用范围。从材料可知道当时仍是公民法,埃及等其他国家、民族的人们不适用公民法。所以本题选D项。
【答案】 D 7.【解析】 罗马帝国的扩张使公民法不再适应形势的需要,万民法便应运而生,最后,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答案】 C 8.【解析】 根据所学,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代表有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权威。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知识即美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 C 9.【解析】 本题考查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从关键词句“有权利判断一切事务”与普罗塔哥拉的主张一致,故选A。
【答案】 A 10.【解析】 本题可根据所学回答。苏格拉底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认为理性是人的最重要的品质。联系材料,本题选B项。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中没有涉及民主、法制和平等等原则。
【答案】 B 11.【解析】 A的错误在于因果颠倒;柏拉图的思想体现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特点,故是对雅典民主原则的认可,但是他又把人数局限在5 040人中,是对雅典民主中的轮流坐庄和滥用职权现象的不满,因此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他提出人数的上限是为了让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因此C项正确;他小国寡民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共同之处,因此D项正确。
【答案】 A 12.【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亚里士多德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而儒家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正是对道德修养的最高要求。
【答案】 D 13.【解析】 可以从“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或者“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差异”三个角度进行评论。
【答案】 第一种:对“中华文明‘不主张远征’”进行评论:
(1)原因: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形成;封闭的大陆环境。
(2)影响:①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繁荣的经济、文化;②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没有中断;③造成闭塞,缺少交流。
第二种:对“古希腊文明‘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进行评论:
(1)原因:①山地较多,土壤贫瘠;海洋阻隔、海岛众多;②人口增长,对生存造成压力;③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布局。
(2)影响:①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了东方先进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的独特文明。②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第三种:对“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差异”进行评论: 认识:①世界文明是多样的,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文明。②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文明间的包容并处,促进其共同发展。
14.【解析】 第(1)问,态度根据材料一回答,理由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来回答,从材料一中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两者都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的。根据所学,从雅典民主范围、雅典民主性质等角度回答汉森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第(2)问对比两则材料对民主制度的不同看法,可根据材料一、二所述回答,形成差异的原因,可根据有关所学知识来回答。
【答案】(1)作者认为汉森的说法“很难让人信服”。
理由: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两者都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的。实际上,雅典的民主制并不具备现代民主包涵的民主、自由、平等。①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广大奴隶是没有民主权利的。②雅典民主容易造成集体暴政。③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而现代民主主要实行间接民主。
(2)材料一认为:雅典的民主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容易形成集体暴政,着眼于其局限性。
材料二认为:雅典的民主“具有不可怀疑的优点”。
形成差异的原因:评价的立足点不一样。材料一把雅典民主制度与现代民主制度相比较,前者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需要推进议会改革,扩大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这使得英国的古典史研究打上了为雅典民主辩护的烙印。格罗特将雅典民主制度与古代其他地区政体横向比较,得出肯定的评价。
第四篇: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项限时练:语言得体
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项限时练:语言得体
(限时:40分钟)
1.下面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王主编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刚出的一本拙著,请批评,请惠存!” B.拜读了您的大作,恕我直言,这篇论文的逻辑性有问题,说服力不强。C.我公司新近推出一款多功能豆浆机,竭诚欢迎新老加盟商来电垂询。D.对学生话剧团要上马排练经典话剧《雷雨》这事,学校一定会鼎力支持。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通知:兹定于6月5日下午3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本人昨天在学生阅览室遗失英汉词典一本,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B.你推荐的那家饭店菜品新颖,价格公道,下次我们一定还会惠顾的。C.新业务的开展,承蒙贵公司鼎力相助,终于小有所成,不胜感激。D.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今天的讲座,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B.兹介绍我校傅岷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C.迟暮之年,年华已逝,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D.三年同窗,朝夕相处,今毕业在即,特赠小照一张,敬请笑纳!
B [A项,“先贤”是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与语境不合,可改为“大师”等。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
B.路修好了之后,我还会再来,到时候接您到山外面看看好吗? C.非常感谢贵校师生对我的热情款待。
D.认真阅读完你的文稿,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几位著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B.这次你到基层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
C.张建祝贺老师从教三十年时说:“我没有过奖之词,您是我人生的引路人!” D.明日老友相聚,不烦你出门,请于府上恭候,我会按时前往。7.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您的舞蹈跳得真棒,本最佳舞蹈演员评选,您一定可以忝列其中!B.我的鼎力相助使你获得比赛的成功,所以你送我的礼物我也就笑纳了!C.尊敬的张老师,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光临寒舍,我深感荣幸!D.请你留步吧,这件事很重要,我还要继续考虑一下,过段时间再赐教!8.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离开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B.老同学,自毕业后一直没有见面,今日一见,久仰久仰!C.广大文学爱好者可将作品寄来,我会一一斧正。D.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B.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C.护士拿着注射器说:“孩子,别哭,再哭,我就给你扎出血来了!” D.马老师端起酒杯说:“黄老先生,今天是您的寿诞,我祝您健康长寿!” 10.下面是四个日常生活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这次校庆承蒙贵集团慷慨解囊,热情鼎力相助,取得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全力相助。
B.这本古籍是我的恩师惠赠给我的,我现在把它敬赠给你,希望你能有所得。C.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D.我们家家教很严,家父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11.在下列高一年级各班为参加学校运动会制作的标语牌中,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
A.重振雄风,再创辉煌 B.八班一声吼,地球抖三抖
C.青春活力扬,雄风震赛场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夺冠军死不还
12.下面是“江老师70岁生日庆祝会”上的一段发言,其中表达全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今天是江老师的70诞辰。②我作为老师三十年前的莘莘学子,参加今天的活动倍感荣幸。③时间过得真快,当年风华正茂的江老师,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了。④就连我们这些学生好多都已经年过半百,进入天命之年。⑤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⑥今天我们相聚一起,一要表达对老师养育之恩的 2 感激;⑦二要祝愿老人家身如南山石,寿比不老松。⑧今后,老师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直言,学生们定会鼎力相助。A.①④⑤⑦
B.①②⑥⑧ C.②③④⑧
D.③⑤⑥⑦
13.下列四种不同的表达语,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恋的愁。同窗数载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毕业赠言)
B.工会提议用探望一线劳动者的方式过“五一”,这很有意义,群众积极响应,没有一点异议。(广播稿)
C.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阅览室丢失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寻物启事)
D.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邀请函)
14.高三毕业班的学生给语文老师赠送对联,下面最恰当的一副是()A.杏林分种逢春茂 桔井挹泉滋蕙香 B.有声画谱描人物 无字文章写古今 C.书味本长宜细索 砚田可种勿抛荒 D.杏坛文章传承远 楼观道德浸润深
15.下列选项是各种情境中的用语,表达不准确、严密、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某高三同学发给老师的新年祝福短信:往昔一去已成忆,师恩千载心难忘。值此花绽除夕夜,祝福随风等天光。蛇年金榜题名时,愿待恩师笑颜长。B.蛇年春联:龙归碧海波涛舞
蛇到青山草木新
C.某商业协议条款:甲方向乙方提供的钢瓶 1 000只,分三次供完,乙方在甲方货到全付款。
D.盘山公路下坡处立着这样一块指示牌: “坡陡弯急!慢行!”
16.下面是某校高一(2)班为借用学校多功能厅而向团委递交的申请书,请选出语言表述全都简明、得体的一组(3分)()申请书
尊敬的团委办公室老师:
①我班拟于本周六下午举行中秋联欢会。②这是建班以来的首次大型活动,因本班教室条件有限,③经班委会磋商决定,④特申请借用贵校的多功能厅。⑤联欢会从14:30开始,大约持续三个小时左右。⑥我们保证遵守多功能厅的使用条例,⑦故务必批准我的申请。⑧此致 敬礼 高一(2)班班长 段小洁 2017年9月28日
A.①⑤⑧
B.①⑥⑧
C.②③⑥
D.②④⑦
17.下列四种不同的表达语,通顺、得体的一项是(3分)()A.(申请报告)我校设备简陋,教室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望拨款修整。B.(广播稿)据悉,此次义演所筹之捐款将会在最近转送到黔江地区的希望小学。C.(班会课)王老师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D.(自荐信)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
第五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3近代世界思想(含解析)(推荐)
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之讲案【新课标版历史】
专题13近代世界思想
考向一 文艺复兴 1.讲高考(1)考纲要求
了解和掌握文艺复兴背景、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及其向西欧其他国家的扩展。通过学习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的扩展和延伸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全貌,更加深刻地领会文艺复兴运动地性质及其影响。
欧洲其他国家的文艺复兴是重点。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很快扩展到了欧洲其他国家。这就使得文艺复兴运动在深刻性、广泛性等多方面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都有明确的提高,这就使得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发展成为波及整个欧洲、影响遍及世界的一股资产阶级文化的新(2)命题规律
文艺复兴是高考中必考内容之一,是历年高考核心考点之一;主要考察的内容有:一是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背景;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内容及向西欧各国扩展;三是文艺复兴的特点及影响。该专题在复兴时需要更多的关注,它可以辐射近代世界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状况,复兴这个专题时也可以近代世界的政治与经济发展,并且从中找到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例1【2014江苏单科,13题】“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答案】D
【解析】本题以人文主义者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等信息,说明人文主义者向往财富,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C项说法错误,此时还没有公开揶揄上帝。
例2【2013年广东历史B卷】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
(2)适应西欧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3)创造了划时代的艺术、文学成就(4)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发展清除思想障碍
(5)动摇了神学无上权威,对宗教改革运动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3.讲典例
【例1】【江苏省扬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2013年12月1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追悼会上致辞说:“曼德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也是以身作则最伟大的老师之一。他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愿意为自由和平等、民主和正义而奉献一切。”曼德拉的精神最符合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价值追求? A.苏格拉底 B.但丁 C.薄伽丘 D.马丁·路德
【趁热打铁】【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
(二)17】之所以说“文艺复兴使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是因为这场运动 A.冲击了神学思想的束缚 C.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平等 【答案】A
B.倡导“先定论”,挑战教皇的权威 D.用理性之光驱散了现实的黑暗
【解析】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B项属于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的思想,C项中的“彻底”表述与史实不符,D项属于启蒙思想。故答案选择A项。
【例2】【2014山东高三文综模拟历史,题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的共同之处是
5.讲易错
【题目】西方人文精神从起源到成熟经历了漫长发展过程。下列有关人文主义精神的阐述,符合这一顺序的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美德即知识 ③真诚购买赎罪券的人与真心悔罪的人一样稀少④人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A.④③②①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①②③④
考向二 宗教改革 1.讲高考(1)考纲要求
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宗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具备运用宗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规律
本知识点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对比复习。教师讲解时要注意本知识内部的考点联系与区别。
例1【2012高考广东文综,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例2【2011高考福建文综,21】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
A、否定对教皇的盲从,也否定封建主的特权。
B、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C、其思想主要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性质: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精神束缚的一场革命运动a.德国的宗教改革,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挑战教皇的权威
b.加尔文在瑞士的宗教改革:宣扬信仰得救,同时他的思想更为激进,他宣扬“先定论”,这一思想得到资产阶级的拥护。(4)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影响。3.讲典例
【例1】【2014年浙江 杭州二模18,题】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成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 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高
【趁热打铁】【2014东北三校一模,32题】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中写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最早努力“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
A.但丁 B.马丁·路德 C.加尔文 D.达·芬奇
【例2】【2013年北湖北八校联考,30】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这种禁欲主义
A.有利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D.引发了宗教改革的全面展开 【答案】C 【解析】宗教改革时期,新教的禁欲主义提倡个人应该抑制感情,应该过严肃、“勤劳”的生活,这实际上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的生活理想。因此答案选择C项。文艺复兴早于宗教改革,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与史实不符,新教伦理的提出晚宗教改革。
【趁热打铁】【2012年湖南长沙一模历史,题18】马丁·路德说:“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种主张()A.A.否认了罗马教会存在的合法性 B.否定了罗马教会的精神权威 B.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4.讲方法
本知识点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并与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点对比来考查,同时也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要注意新教教派各派别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新教与旧天主教的根本区别,不要混淆知识点间的区别。5.讲易错
【题目】【2012年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2题】《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 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考向三 启蒙运动 1.讲高考(1)考纲要求
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及影响;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代表作;理解启蒙运动标志着近代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的基本确立。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影响.通过对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异同点的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继承和发展的观点。
通过对伏尔泰、卢梭等思想家现身真理、捍卫正义事业史实的介绍,培养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奋斗的精神。(2)命题规律
本考点是本专题中最重要的考点,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主要的考查点有:启蒙运动的背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启蒙思想的特点及影响。例1【2013年江苏文综卷15】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人权公平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例2【2013年天津文综3】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 B.贵族共和 C.君主立宪 D.君主专制
2.讲基础
本考向主要考察法国的启蒙思想(复习需要注意启蒙思想起源于英国而高潮在法国),复习时学生要注意其背景的重要性。
一、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封建专制制度成为其发展的严重障碍,要结束旧的制度,资产阶级首先必须做好舆论准备。
3、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挣脱了封建迷信的束缚。
4、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
5、工业革命的推广
二、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潮:理性主义
三、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内容
1、伏尔泰(1)主要观点: A、天赋人权学说的提出
B、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
C、主张开明君主制,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2)评价: A、是启蒙运动的先驱
B、他比同时代的理性学者更尖锐的批判现在制度,更热情的歌颂理性一,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C、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2、孟德斯鸠:
(1)主要思想:发展了英国思想家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主张三权之间“相互制约和平衡”。(2)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3)评价:三权分立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实践了三权分立学说的国家。
3、卢梭: 主要观点:
A、提倡“社会契约”论
B、认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私有制 C、“人民主权”说,否定封建王权。
4、康德
(1)主要观点:人非工具(2)评价:
A、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B、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三、启蒙思想的影响
①有力的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②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③在欧洲、美洲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迫使封建君主改变统治方法,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起了深远影响;
④启蒙思想的著作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激励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3.讲典例
【例1】【江西省七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趁热打铁】江苏省扬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例2】【四川省绵阳南山实验高中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题5】弗雷德里克·C·拜泽尔《早期浪漫主义和启蒙运动》:“如果说浪漫主义者就是启蒙运动的批评者,那么可以说他们也是启蒙运动的信徒。他们忠实予启蒙运动的两个根本观念:激进批评和公众教育。他们的目的不是要抗击启蒙运动,而是要消解它在18世纪末期的危机。”材料表明浪漫主义 A.是对启蒙运动的彻底否定 B.与启蒙运动同时产生
C.与启蒙运动的内容基本相同 D.和启蒙运动在根本观念上具有一致性
【趁热打铁】【2012东北三校二模,32】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这则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天赋人权 B.人民主权 C.法律至上 D.权力制衡
4.讲方法
它可以与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对比考查,难度较大。选择题与材料题两种考查方式都有,复习时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对比学习,强化知识点的准确性。更应该注意的是本专题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运动图示或是表格的方式来进行复习。
5.讲易错
【题目】【2013江苏单科,15】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
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错选】C或D 【错因】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准确,易受材料内容的表象迷惑,不能从深层含义上分析出正确的答案。【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哲学家即启蒙思想家。他们认为人类通过自然科学支配整个世界,所以B项错误。近代科学追求的是自由平等,而不是王权公平,所以C项错误。阶级平等在启蒙运动中并未提及,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领社会进步的思想,故A项正确。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