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马蔚华“两会”七项提案

时间:2019-05-13 15:4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招商银行马蔚华“两会”七项提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招商银行马蔚华“两会”七项提案》。

第一篇:招商银行马蔚华“两会”七项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 招商银行行长 马蔚华

提案一:关于推动建立税收递延型个人养老金账户,充分发挥第三支柱补充养老保障功能的提案

[提案摘要]

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们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政府已着手建立三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    

民生银行5.28+0.122.33% 招商银行13.85+0.302.21% 交通银行5.56+0.040.72% 工商银行4.36+0.020.46% 农 产 品16.64-0.30-1.77%

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但从实践来看,相对于基本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账户还远远没有发展起来。本委员认为,要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仅靠政府建立的公共基本养老金远远不够,需要在加大企业年金政策扶植力度的同时,大力推动税收递延型个人养老金体系的建立,促进三大养老支柱的平衡发展。该提案不仅对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当前养老保障体系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分析,并且从政策法规层面和金融技术层面为推动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建立、运营、管理提出建议。

一、背景及问题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研究报告,到2023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7亿,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30%以上。事实上“十二五”恰逢老龄人口老龄增速期,在此期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年均净增800万左右,至2015年总量将突破2亿。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借鉴世界银行建议,建立了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组成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但是政府过多地依靠代际再分配方式承担了公共养老保障责任,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来鼓励个人养老金计划的建立和发展,养老金基金储备不足,在人口老龄化压力下,财务上将难以为继。

二、建议及理由

根据早期建立养老保障制度的工业化国家经验,通过税收递延方式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即对在特定个人账户缴纳补充养老金,在缴费、运营阶段不征税,在领取阶段按相关法规征税,可以鼓励个人加入养老金计划,有效改善养老金供给不足,减

轻公共养老金负担,从而保障养老金计划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当前我国基本养老金负担日益加重,企业年金发展存在体制瓶颈的情况下,创造良好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金融运行环境,鼓励税延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建立和发展,同时健全相关运营流程、投资监管体系,是完善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必由之路。具体建议如下:

(一)政策层面:为个人养老金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同时通过法规明确运营流程、数据规范、信息披露与监管要求,为建

设第三支柱养老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出台合适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比较完备的税收优惠模式,激发个人自愿建立养老金投资账户的有效需求;二是制定配套的法律和法规,来保证个人养老金的规范运作,保证基金安全运营,以规避短期投机行为,防范道德风险,确保长期投资目标的实现。三是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筹资投资、资金流转等方面监管,保证其合规运营。鉴于延税型个人养老金的“专款专用”的特征,即该账户的资金只能在一定条件下领取,不能提前支取、贷款抵押,只能到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才能领取,因此

漫长的管理过程中完备的信息披露与监管制度非常重要。

(二)运营层面:采取信托运营模式,建立机构准入机制,确保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安全运营。

为了确保延税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安全运营,并实现保值增值目标,建议采取信托运营模式;同时,根据市场准入制原则对运营机构进行全面严格的资质审查,只有符合资质要求的金融机构才能承担受托管理、账户管理、资产托管和投资管理等角色。以确保信托模式下,机构能行使谨慎人职责,从而保障个人养老金安全、规范地运营。

(三)实施层面:可先行开展税收递延型个人养老金的试点工作,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递延型个人养老金运行模式

在条件相对比较成熟、需求比较迫切的地区,可先行开展税收递延型个人养老金试点工作。通过实务运营来检验政策效果,并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进行改进完善,待经验与时机成熟时,再全面推行递延型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目前,上海等地区的保险机构已筹备有关递延型个人养老金产品的试点运营工作,建议鼓励和推动更多金融机构,特别是风险管理严格的银行业

机构,加入到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工作的建设中。

提案二:关于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期货相关业务的提案

[提案摘要]

2010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商品期货市场和股指期货顺利推出,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国际期货市场发展的经验以及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参与期货市场是必要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国际定价权的争夺和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目前商业银行已具备开展期货相关业务的全部条件且业务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建议证监会和银监会尽快落实《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相关规定,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期货相关业务,允许符合一定准入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从事期货结算和保证金存管业务。

一、背景及问题

2010年我国期货市场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成交超过300万亿元,存量客户达120万户,保证金规模突破2000亿元,跻身为全球第一大商品期货市场。特别是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终于在八年酝酿、四年筹备之后破茧而出,一个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和金融等领域的期货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期货市场与经济、资本联系越来越紧密,提升了商业银行对期货市场的关注度。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筹备之初,以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为代表的11家商业银行就积极响应,设立专业部门筹备期货相关业务,并配置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和优秀的专业人员。在历经逾三年之久的艰苦筹备之后,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具备正式开展期货相关业务的全部条件,但由于

无法获得相关业务资质,导致业务发展受阻。

纵观国际期货市场发展经验,商业银行参与期货相关业务是必要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期货市场的发展。在期货市场发达国家,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历来都是期货市场重要参与者。国外众多著名的商业银行,如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等,都设立了期货业务部门,全面参与期货市场各项业务,在期货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美国原油期货为例,根据CFTC2010年12月公布的数据,15家商业银行持有NYMEX原油期货合约,分别占多头和空头合约的2.8%和15.5%。期货期权业务已成为国际著名商业银行重要的盈利来源和规避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国际商业银行在活跃期货市场交易的同时,也扩大了期货市场的全球影响力,对当地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发挥了重大作用。且从我国期货市场的设计初衷来看,股指期货设计之初就确定了“金字塔”型的结算体系,目的就是让风险抵御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分散部分风险。商业银行无法参与期货相关业务无疑违背了上述初衷,反而将风险集中于抵御能力相对较弱的全面结算会员,增添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

展。

二、建议及理由

(一)建议

建议银监会和证监会尽快落实《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期货相关业务,允许符合一定准入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从事期货结算业务和保证金存管业务。

(二)理由

1、商业银行参与期货相关业务将对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商业银行的参与有利于分散期货市场的风险。目前,期货公司是期货结算业务的主要参与者。结合期货市场发展情况看,中金所批准的交易会员已达52家,尚有40余家期货公司未获得会员资格,加之以交易会员身份参与的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预计未来交易会员将达150家左右。如此众多的市场参与者,潜藏着各种风险,显然是期货公司难以承受的。为满足各项风险监管指标要求,多家期货公司于2010年进行了增资,甚至有的期货公司多次增资。仅靠期货公司增资并不能降低其风险,反而会让风险向少数会员集中,大大增加期货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而让商业银行参与期货相关业务,扩大市场风险承担主体,能够分散期货公司的风险,最终实现我国期货市场风险的合理分散。

其次,商业银行的参与有利于推动期货市场的金融创新。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格局和金融秩序的调整,但也给我国带来了契机。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应当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适当地“踩油门”,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全球经济金融格局调整中争取主动地位。作为金融市场中创新活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期货相关业务必将推动整个期货市场的金融创新步伐。

2、商业银行参与期货相关业务有利于我国争夺国际定价权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商品期货市场,但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却掌握在国外期货市场手中。从掌握话语权的国外期货市场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通过直接参与期货市场交易,扩大了市场影响力,还通过银行信贷政策及研究报告传播期货价格,为期货市场国际定价权的确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现代商品市场,尤其是金融化的商品市场,离开商业银行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为此,要鼓励和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期货市场,为国内期货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保驾护航,将国内期货价格影响力散播到世界各地,进而推动我国争夺国际定价权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3、商业银行参与期货相关业务可为未来开展多层次金融衍生品业务奠定基础

从国际著名商业银行的期货业务来看,国际商业银行通常利用利率期货、汇率期货进行保值;开展期货代理或自营交易,获得手续费收入和投资收益;开展套利交易获取无风险报酬;提供期货理财产品等。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应该利用期货工具,降低银行利率、汇率等价格波动风险,优化银行资产质量,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来源。展望商业银行未来期货业务前景,除了传统的期货保证及存管和资金结算业务外,还可以陆续开展套期保值、经纪、自营、做市商、理财产品等多层次金融衍生品业务。为此,监管层应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期货相关业务,为今后开展多层次金融衍生品业务积累经验、培养人才。

4、商业银行参与期货相关业务已有相关法律依据且业务风险可控

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条例》第三十三条 首度明确商业银行可参与期货保证金存管和期货结算业务,为银行开展期货业务奠定了基础。且从商业银行期货结算业务的结算对象来看,其结算对象为期货公司,而非个人投资者。在经历多年规范发展之后,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已显著提高。在期货公司作为第一道坚固防线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参与期货相关业务的风险势必会有所降低。且商业银行也对相关期货业务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风险积极探索管控措施,引进相关人才并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管理,应有能力控制期货相关业务的风险。

提案三:关于尽快出台物权法配套规定和司法解释,完善担保物权配套机制的提案

[提案摘要]

《物权法》作为社会经济领域中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立法,规定相对比较原则、基础,无法穷尽涉及物权关系的各个操作和实践环节的所有法律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要依赖于行政法规、司法解释以及部门规章的规定。从《物权法》2007年颁布以来的实践情况看,虽然各部委、监管机构以及最高法院已经就与《物权法》相关的部分领域先后制定和颁布过一些规定,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不利于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广大担保债权人的权益保护,需要通过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司法解释予以澄清。本提案就这些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具体建议,以期推进与《物权法》相关的配套政策法规、司法

解释的尽快出台。

一、背景

《物权法》中关于担保物权的内容,与我国以往有关担保物权的立法、司法解释相比,在担保物权的设立、认定和保护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完善,包括规定了更多的担保形式、扩宽了担保物种类、进一步澄清和调整了涉及担保物权的各项规则等等,对保障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广大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物权法》作为社会经济领域中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立法,其规定相对比较原则、基础,无法穷尽涉及物权关系的各个操作和实践环节的所有法律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要依赖于行政法规、司法解释以及部门规章的规定。从《物权法》2007年颁布实施以来的实践情况来看,虽然各部委、监管机构以及最高法院已经就与《物权法》相关的部分领域先后制定和颁布过一些规定,但仍然有些问题悬而未决,亟待规范。

二、问题、建议和理由

(一)关于抵押权人直接申请法院拍卖抵押财产的程序

1、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 按此规定,在抵押权的实现上,简化了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的程序,这是物权法较担保法的一个突破。但在司法实践中,抵押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的程序究竟属于何种司法程序,尚缺乏统一认识,全国各地法院大多对抵押权人直接申请拍卖、变卖抵押财产均不予受理,只有个别地方法院根据该规定,直接拍卖了抵押财产。在一定程度上,《物权法》的上述规定未有效落实,也造成了司法实践的混乱。

2、建议

由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物权法的司法解释中对抵押权人直接向法院申请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明确为非讼程序,并对受理、审查机构、审查内容、抵押权实现程序等内容予以明确。

3、理由

将“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这一规定理解为通过非讼程序实现,有利于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降低抵押物处分的成本,节约诉讼资源,这是符合《物权法》立法本意和宗旨的。同时,在明确了该权利通过非讼程序实现的前提下,还需要由司法解释对相关流程做出具体安排,否则,各地法院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因理解的不同产生差异较大的做

法,从而影响我国司法的严肃性和统一性。

(二)关于被担保债权要素变动的抵押登记

1、问题

在实务操作中,房地产抵押登记机关强调只要抵押权人不申请注销抵押登记(司法机关强制执行的情形除外),房地产抵押登记机关就不会注销抵押登记,并以此为由拒绝为当事人办理被担保债权的变动备案登记。但在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实践中,经常会出现由于贷款重组、转化、展期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融资要素发生变更的情况,为了确保该等变动不对抵押权益产生影响,应办理抵押变更登记或变更备案为妥。由于部分房地产抵押登记机关不予配合,导致该等变更登记无从办理,金融机构的抵押

权益存在部分落空的可能。

2、建议

为切实保障抵押权人的抵押权益,房地产抵押登记主管机关应当本着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原则,受理因主债权要素变更而导

致的抵押变更登记或变更备案申请。

3、理由

金融机构在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后,根据与债务人的协商,对主债权合同进行变更,属于正常的业务安排。在实务操作中,在房地产抵押登记机关不予配合办理变更登记或备案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为了保障主债权合同变更的效力及于抵押人,不得不被迫选择撤销原始登记,重新办理登记,费时费力,也增加了操作风险,相对而言,登记主管机关办理主债权合同变更项下的抵押登记备案手续投入更少,更加便民。

同时,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来看,只要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就主债权合同变更导致的抵押担保范围变更达成了一致意见,且不影响第三方的合法权益,该等变更即应对各方当事人发生效力。登记机构配合办理变更登记或备案是对当事人意愿的体现,也是确保相关抵押权益按照当事人意愿调整的必要手续。

(三)关于可设定抵、质押担保物权的财产范围

1、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主体、经济活动日趋多元化,与此相适应,各类市场主体在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上也有更多的需求,其中以各类合法所有的财产或权利提供担保以获取融资,是金融机构办理信贷业务较常遇到的问题,而按照<物权法>定的原则,用于设定担保物权的财产或权利,应符合立法的规定。在实务中,有很多适合于出质的财产或权利,由于缺乏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为依据,而不能用于设定担保,例如企业或个人所持有的理财产品,农村集体流转土地使用权,排污权等某些特许经营权,等等。这不利于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合法掌握的资产获取融资,也不利于鼓励和促进经济发展。

2、建议

通过制定物权法司法解释,或通过制定行政法规的方式,将现代经济社会中适合用于抵、质押的财产权利种类进一步扩大,前述理财产品、集体流转土地使用权、部分特许经营权等均可考虑纳入。

3、理由

前述理财产品、集体流转土地使用权、部分特许经营权等财产或权利,均为具有一定的现金价值或能获取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其作为企业资产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法定可以设定担保物权的财产或权利并无本质差别,纳入可设定抵、质押担保物权的财产范围,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为金融机构融资业务提供更有利的保障,具有实现双

赢的效果。

(四)关于期房抵押的效力确认

1、问题

商品房预售制度是我国房地产市场通行的售房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支撑是预售商品房抵押制度(即期房抵押),因为没有预售商品房抵押,购房人就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用以支付购房款,开发商也无法获得开发资金进行项目开发,商品房预售制度也就不可能推广。在物权法实施之前,最高院在担保法司法解释中承认了预售商品房抵押登记的效力,但在物权法实施后,部分法院对于期房抵押属于何种性质存在不同的认识,如某省高院在其内部指导意见中规定商业银行所进行的预售商品房抵押登记与现房抵押不同,属于不动产预告登记,在购房人取得房屋产权证并办理正式的抵押登记之前,银行的抵押权尚未确立。该审判指导意见使得银行即使办理了抵押登记,也无法取得抵押权人的身份,在期房转现房并办妥现房抵押登记之前,一旦贷款发生风险,只能以普通债权人身份主张权利,大大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风险。

2、建议

建议最高院在物权法司法解释中或所出台的专项解释中明确承认预售商品房办理了抵押登记的,抵押权有效成立,抵押权

人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3、理由

从立法角度来看,物权法认可在建建筑物抵押的效力,期房作为在建的建筑物办理抵押,具有法律依据;从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角度来看,抵押双方在办理期房抵押时,对于设定抵押权益并进行相应融资的意思表示真实,对于各自权利义务的认识也是清晰的,部分地方法院不认可期房抵押优先受偿权的观点明显不符合设定期房抵押的双方的真实意愿;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角度来看,期房抵押被认定为预告登记不仅会导致银行在特定时间段的债权无法得到事先设定的担保物权的有效保障,使其合法权益存在落空的风险,而且容易引发围绕期房权益的争议和纠纷,增加讼累,耗费社会资源和成本,有百害而无一利。物权法的施行并未改变预售商品房的抵押性质,部分地方法院的上述指导意见存在偏颇,为了防止其对审判实践产生更大影响,应尽快由最高院出台司法解释,明确期房抵押在性质和效力上与一般抵押权的一致性。

提案四:关于进一步改善融资租赁业税收环境的提案

[提案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租赁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政策法规也在逐渐完善,然而租赁行业的税收环境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印花税等方面的问题是摆在我国金融租赁公司面前难以克服的障碍,客观上阻碍了租赁业的发展。因此,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解决融资租赁业务面临的税收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国租赁业税收环境的发展。

一、背景及问题

税收是支持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国外融资租赁发展经验表明,融资租赁能否蓬勃发展与所在国税收政策有较大关系。目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刚刚起步,融资租赁的相关税收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

(一)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固定资产无法抵扣进项税额

2009年1月1日开始,我国的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允许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时抵扣进项税额。由于金融租赁公司适用营业税,如果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引进固定资产,因无法向承租人开具增值税发票,承租人就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提高了承租人的税收成本,阻碍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

(二)关税和进出口增值税优惠政策未覆盖融资租赁

目前海关界定的关税和进出口增值税的认定依据是有关有效单证上载明的企业名称,而融资租赁方式进口设备时海关的单证载明的企业是租赁公司,致使原本可以享受减免优惠政策的承租人由于采用了融资租赁的方式引入设备而无法享受优惠。

(三)经营性租赁的营业税政策不明确

经营性租赁是融资租赁的高级形式,由于经营性租赁能有效规避企业资产贬值风险、节约企业资产管理成本、优化财务结构等优点,是目前发达国家主要的融资租赁业务品种,但在我国经营性租赁却因税收原因难以开展。我国营业税税目中只有“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类,前者按租金的全额纳税,后者按扣除融资成本后的差额纳税。由于营业税税目上没有明确“经营性租赁”归属,因此各地税务部门对该政策理解不一致,大部分把经营性租赁按“租赁”对租金全额征税,致使税负陡增,极大限制了经

营性租赁业务的开展。

(四)印花税重复征收,税负较重

由于印花税按照合同文书计征税款,将租赁业务视为购买环节和租赁环节,分别计征印花税,形成双重征税,加大了租赁

公司的税收负担。

(五)缺乏融资租赁税收激励政策

目前我国没有明确的融资租赁税收激励政策。以加速折旧政策为例,通过加速折旧能够使融资租赁业务促进设备投资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都对融资租赁业务制定了加速折旧的鼓励政策。而在我国,融资租赁方式引入设备却无

法享受加速折旧政策。

二、建议及理由

(一)融资租赁是企业融资行为,根据税收公平原则,应当在税收政策和税务征管实践上对不同融资方式平等对待,清理

当前增值税、进出口关税政策上阻碍租赁业务发展的内容

融资租赁的特点是以融物的形式达到融资的目的,它是企业筹措资金的一种手段,是企业的融资行为,根据税收公平原则,采取融资租赁方式引进设备应当享有同银行贷款同样的税收政策待遇,建议:

1.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引进固定资产允许抵扣增值税

允许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引入固定资产时,可正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保持企业不同融资方式下的税负平等。

2.明确关税中融资租赁业务的适用政策

在设备符合减免进口关税的条件下,将租赁公司纳入享受关税优惠政策的范围内;同时,准予承租人以自身的特定减免税设备向租赁公司办理售后回租业务,设备可继续享受原有税收优惠政策。

(二)在营业税政策上明确经营性租赁适用“融资租赁”税目征税并取消重复征收印花税

建议在营业税政策中明确“经营性租赁”是“融资租赁”的一种业务形式,适用“融资租赁”税目征税。并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将融资租赁业务中的设备购买合同与融资租赁合同合并计收印花税,以融资租赁合同的融资额为计税基数,避免对租赁公司重复

征税。

(三)制订融资租赁税收激励政策,推动融资租赁业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融资租赁由于集中于设备融资领域,给予融资租赁行业税收激励政策能有效促进设备更新换代,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西方国家为了更好发挥融资租赁的特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行业发展的政策,如通过投资抵免政策、加速折旧政策等,让承租人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享受税收优惠,鼓励企业投资及设备更新,加速设备更新换代,同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议我国借鉴国外经验,制订融资租赁加速折旧等税收激励政策,促进融资租

赁业务加速发展。

提案五:关于进一步改善小企业贷款融资环境的提案

[提案摘要]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持续改善。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银行受到来自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压力和贷款规模限制的双重约束,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继续支持小企业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为进一步改善小企业融资环境,本委员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相关政策措施以及商业银行具体实践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背景及问题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持续改善。银监会近年在鼓励银行业支持小企业贷款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颁布并贯彻落实《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相关规定,高度重视体制和机制创新,重点建立和完善“六项机制”,持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推动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并连续三年实现小企业贷款增速超过全部贷款增速。上述政策措施不仅极大激发了中小企业的活力,且对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

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作为世界性难题,在我国也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更大。目前,小企业在资本市场(包括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的年融资总量不足1000亿元,而通过间接融资渠道的小企业银行贷款每年约为2.5万亿元,银行贷款占小企业融资总量的占比95%以上。因此,小企业融资难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小企业贷款难,该问题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表现更为突出。一是随着巴塞尔Ⅲ的实施,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和总资本的最低要求将提高至8.5%、9.5%、11.5%,同时实施动态拨备管理,增设杠杆率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等指标。这些刚性标准的提高对商业银行资本的约束越来越强。由于小企业违约率相对较高,现行初级法下小企业贷款的资本消耗通常相对更大,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也相对更低,不利于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贷款业务。二是在当前宏观调控的形势下,贷款规模相对更紧,有限的贷款规模已经很难满足既有大客户的正常融资需要,导致了小企业在向银行争取融资支持时处于更加相对不利的位置。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继续支持小企业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

二、建议和理由

为进一步促进小企业融资环境改善,缓解并逐步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有效缓解当前因银行资本和规模双约束而对小企业贷款构成的巨大压力

大企业贷款多采用信用贷款方式,而小企业贷款多采用抵押和担保方式。我国银行业目前仍执行内部评级初级法,使用的是监管当局统一规定的债项损失率(LGD),对担保人评级要求过高,限制了银行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相对更为科学的量化模型,因此不利于充分发挥小企业贷款的抵押、担保等工具的风险缓释作用,导致小企业贷款要比大企业贷款消耗更多资本。据测算,一个违约率为2%的小企业办理足额抵押贷款,和一个违约率为0.5%的大企业等额贷款,资本占用前者是后者的两倍以上。在资本约束日益加强的情况下,这将引导银行偏向于寻找违约率相对较低的大型企业作为目标客户,进而不利于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建议对内部管理水平相对较高、风险防范能力相对较强的主要商业银行,允许其采用内部评级高级法来计算小企业贷款的资本占用,以进一步体现对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资本政策倾斜。另外,建议在实施信贷总量调控时,将小企业从一般企业中区分开来,对小企业贷款规模进行单列,并按一定比例打折计算。

(二)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创新型成长性小企业直接融资活动

一是适当借鉴美国硅谷银行风险信贷的成功经验,允许国内部分商业银行按照不超过自有资本5%的比例,并同时满足非控股类的投资要求,试点开展债权转股权活动,以支持创新型成长性小企业实现快速成长;二是鉴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占其全部外源融资的比重还不到10%,远低于日美等国30-50%水平的现实情况,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型成长性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的支持力度,并鼓励商业银行深度参与小企业债券发行;三是鼓励商业银行与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结成战略联盟开展“投贷联动”,为创新型成长性小企业提供有力融资支持和综合化金融增值服务。

(三)进一步加大对银行小企业贷款的扶持力度

一是将5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不良贷款的核销期限从现行规定的1年缩短为180天,以进一步提高银行小企业不良贷款处置效率;二是进一步从国家层面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四)在财务制度上有效引导“应收账款凭证化”

小企业大部分资金占压在应收账款方面,目前占比高达50-60%。由于买方大企业的强势地位以及不予积极配合,银行在无法保证应收账款真实性的情况下,对于发放应收账款融资更为审慎,因此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发展不理想。建议在财务制度上实行“应收账款凭证化”,即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标准化的应收账款财务凭证,并要求大企业履行更多社会责任,一定程度上承担起帮助其上下游小企业的融资义务,即买方企业在收到卖方交付的商品或服务时及时出具应收账款财务凭证,凭证上应载明该笔应付账款对应的购销合同、金额、付款账号等信息,凭证上印有唯一的编号。通过应收账款支付的规范化、透明化,小企业

就可凭买方企业出具的应收账款凭证向银行申请融资。

(五)统一小企业规模分类标准,并实现相关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准确应用

目前我国对企业规模划分标准还不统一,有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所谓国标,也有银监会提出的授信划分标准,各家商业银行还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各自的行内标准。由于口径不一致,得出的数据往往缺乏可比性,加之缺乏统一的认定部门,数据的权威性、及时性难以保证,数据失真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此外,各家银行因执行国标、银监会标准和自身行标等多个标准,管理成本随之大幅增加。建议由国家制定企业规模统一标准,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认定,并实现数据共享。

提案六:关于利用离岸业务有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提案

[提案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出口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周边国家对人民币结算需求日益增长。在上述背景下,人民币登上国际舞台适逢其时。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启动,人民币国际化征程的关键一步已经迈出。考虑到我国“走出去”企业的境外公司是境外人民币的主要运用主体,而中资金融机构中的离岸业务已经积累了20多年的非居民银行业务经验和6万多户的此类客户基础,本委员认为,在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应充分发挥离岸业务的作用。本议案从制度层面就控制金融风险,排除政策障碍,有效利用离岸业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出了建议。

一、背景及问题

作为境内首家办理非居民业务的离岸银行,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我们在境内非居民业务经营管理和业务风险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我们认为,当前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中,应关注以下问题:

(一)现阶段,非居民业务与居民业务混业经营会给国家金融安全带来一定影响

在资本项目尚未开放,人民币未实现自由兑换的前提下,非居民人民币业务形成的人民币市场利率和汇率,将对境内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产生巨大的压力。由于非居民业务的特殊性,从业银行将面临法律、客户、市场和操作方面的经营风险,如果经营风险传导到境内,会冲击境内金融体系的安全。1997年的亚洲金融**和近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由于我国对非居民和居民业务实行了严格的分离和监管,有效地阻隔了境外动荡对境内的传导,避免了我国陷入金融风暴。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NRA业务时,曾规定了NRA外币帐户存款受各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的限制,但目前NRA人民币业务吸收的资金不占银行外债指标,并且允许与在岸资金混用,突破了业务规模的限制并且已经实现了境外资金向境内的单向渗透。在非居民金融业务与居民金融业务混业经营的情况下,能否实现有效监管,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和稳定。

(二)全面开放的非居民业务为境内银行带来风险

目前,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市场对非居民银行业务的需求日益旺盛。然而,绝大多数境内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缺乏非居民银行业务经营管理经验和风险控制能力,因此,全面放开的非居民业务会给境内银行带来法律、客户、市场、操作等方面的风险,稍有不慎,极有可能诱发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风险。

(三)现行政策对离岸人民币业务具体操作缺乏清晰指引

目前,境内银行为非居民提供银行服务的渠道有两个:一是始于1989年的境内离岸银行服务,至今有四家经银监会审批的持牌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和交通银行。另一个是境内银行的NRA业务。四家离岸银行已积累了6.3万非居民客户资源,外币结算量已超过1000亿美元,该部分客户以国内走出去企业的境外机构为主,是离岸人民币业务主要目标客户群。同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离岸银行在非居民市场营销、业务风险管理、后台运营和反洗钱监测、制度和系统建设等方面相对成熟,并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因此,离岸银行是承担跨境人民币业务中非居民人民币业务的最佳选择。而NRA业务才刚起步,无论客户基础、银行经营能力和业务经验、监管体系建设均处于摸索阶段。然而,现行政策对离岸人民

币业务有关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如:

1、开户方面采用核准还是报备方式不明确。按照《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规定,境外机构开立银行结算账户,需经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结构核准,为核准制。而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招商银行境外项目人民币融资试点的批发》(银复〔2009〕24号)中要求境外企业和银行开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开户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为备案制。

2、没有适用于离岸人民币业务申报的通道。根据人民银行2009年12月22日对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的答疑要求“境内银行可以在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等业务项下为境外企业开立离岸人民币账户,但必须在系统中进行明确的标识并向人民银行的RCPMIS报送相关信息。” RCPMIS系统的登录需要现代化支付系统中大额系统行号才能申报,各家离岸银行均没有独立的行号,无法在RCPMIS系统中进行相关申报。

二、建议及理由

(一)从金融安全角度出发,对非居民和居民金融业务采用两套独立的监管要求和监管体系,规范对NRA业务的监管

1、建议对境内银行开展NRA帐户业务比照离岸银行业务管理模式,实行严格的内外分离管理,帐户资金只能用于非居民,银行对NRA业务应比照OSA业务的监管要求坚持非居民和居民“资金分离、帐户分离、系统分离和业务部门分离”的监管红线。

如允许银行将吸收的非居民资金在境内运用,建议对各商业银行核定专项额度,既满足提高人民币业务收益的需要,又能

实现有序监管。

2、规范NRA业务的开户准入,从源头杜绝非居民业务洗钱、反恐融资等业务风险。

3、对商业银行对境内办理NRA人民币帐户业务的金融机构进行资质审批。对其NRA人民币业务制度建设、系统支持等方

面进行逐一验收,坚决清退不达标者。

采取以上措施,才能使NRA业务从管理制度、系统支持到统计监测均能真正独立于在岸业务,从而便于对其单独监管。

(二)进一步细化离岸人民币业务的管理

1997年的《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已经对银行在境内开展非居民业务作出了严格的管理规定,由于经济和金融形势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议尽快制订统一的《非居民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并在跨境非居民人民币业务的推动中进一步明确:

1、离岸人民币业务实际上是在离岸已经营成熟的外币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币种,其管理仍可参照《离岸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执行。为了更好地满足非居民全面金融服务的需求,建议授权四家离岸银行境内分支机构直接办理开户业务,开户后

向当地人民银行进行报备。

2、离岸人民币帐户管理参照香港地区同类帐户的管理规则执行。现阶段应允许离岸银行办理离岸客户合理的贸易和经批准的投资项下人民币购售汇业务;允许离岸银行将因购售产生的敞口头寸向同业进行平盘;允许开办离岸业务的银行将吸收的非居民人民币资金用于境内批准项目下的投资,如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等经人民银行批准的特定用途。

3、给予离岸银行人民币现代化支付系统(RCPMIS)行号,便于离岸银行独立通过RCPMIS进行客户信息和跨境交易信息

申报。

提案七:关于稳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提案

[提案摘要]

积极探索开展资产证券化,加快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接与融合,对于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拓宽宏观金融调控空间、健全市场定价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分散过度集中于银行系统的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近两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持经济复苏回升,我国银行业的风险资产规模迅速增加,中长期贷款比重大幅上升,资本充足率压力明显加大,对商业银行长期稳健经营构成严峻挑战。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调节信贷规模与结构,化解风险资产快速扩张带来的矛盾,增强银行信贷的流动性和抗风险能力,而且可以减少资本占用、提高资本充足率,有利于银行保持一定的信贷增速,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增长。为进一步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本委员结合国外资产证券化相关经验以及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现状提出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背景及问题

积极探索开展资产证券化,加快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接与融合,对于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拓宽宏观金融调控空间、健全市场定价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分散过度集中于银行系统的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近两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持经济复苏回升,我国银行业的风险资产规模迅速增加,中长期贷款比重大幅上升,资本充足率压力明显加大,对商业银行长期稳健经营构成严峻挑战。而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调节信贷规模与结构,化解风险资产快速扩张带来的矛盾,而且有利于解决借短贷长的期限错配,增强银行信贷的流动性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将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可以减少资本占用、提高资本充足率,有利于银行保持一定的信贷增速,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纵观美国金融业的演变发展历程,资产证券化这一工具,尤其是初级证券化产品对美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资产证券化过度又恰恰引发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此,我们要正确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产证券化刚刚起步,还处于初始试点阶段,相对于美国“发展过度”,我国明显“发育不足”。2005年12月至2008年11月,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共发行19单,发行总额仅为668亿元,而2009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至今没有发行一单产品。本委员认为,在资产证券化方面,我国既不能重蹈覆辙,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应遵循“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的金融产品创新原则,积极加以推进。

二、建议和理由

为进一步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促进银行可持续发展,现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总结经验和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将证券化转变为常态业务。经过多家商业银行的试点,目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已基本形成了较为标准化的交易结构和法律文本体系,监管机构在相应风险控制、额度审批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具备了常态化发展的基础。建议在总结经验和完善制度的基础上,推动证券化操作从试点阶段逐渐转入常规发展阶段,稳步扩大允许证券化的资产类型和资产规模。特别是可尝试加快消费信贷及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步伐,以进一步促进国内消费增长和中小企业

发展。

第二,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流动性。适时推出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增加银行间的做市商报价机制,为资产证券化产品提供流动性;探索建立和完善托管结算平台,健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流通转让机制;努力促进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将资产证券化产品通过交易所市场或银行柜台发行,并准许用作抵押融资;逐步探索包括回购、融资融券、期权、期货等多种交易方式,形成多层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

第三,扩大资产证券化市场参与主体并不断完善其行为规范。一是在对发起人资格进行认真审核的基础上,允许那些经营规范、具有业务操作能力的金融机构更加充分、深入地参与资产证券化;二是进一步扩大投资者群体,允许更多的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入市,并支持鼓励目前在信托理财产品中界定的合格投资者及定向理财产品客户购买资产支持证券;三是切实规范信用评级机构行为,借鉴国际成功经验,要求两家以上评估机构分别参与评级评估工作,以提高透明度,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结构融资评级技术,逐步建立适应我国资产证券化操作的信用评级规则与体系;四是尊重各方参与主体达成的各种自律约定与行为准则,并有选择性地适时将其上升为正式的法律法规,以不断完善资产证券化制度体系。

第四,积极探索构建市场化的发行机制。探索将现行的产品审批制改为主体资格审批制与产品注册制。发起机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创新时需向监管部门提交产品方案,由监管部门对发起机构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发起机构此后如开展类似业务,只需注册发行即可,以利于提高审批效率,降低发行难度和成本。

(责任编辑:陈然

第二篇:招商银行治理马蔚

招商银行的公司治理这些年来得到投资者、监管机构的较好评价和认同,之所以能够比较好,先是有一个较好的基础。招商银行87年由招商局全资创办,招商局集团也是在香港经营多年,已经具备较成熟的市场运作的机制和规则,这些规则也引入到招商银行的管理,所以即使在全资持有招商银行的情况下,也是通过董事会进行管理。招商局的有关领导兼任招商银行的董事长,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那个时候就没有把招商银行作为一个下属机构来管,也不存在有的国有上市公司从国有的体制转化为上市公司,有很多的遗留问题。当时一些重大问题就由董事会讨论决策,如重要的工作方针、发展规划。如招商银行董事会在87年成立时的第一次董事会上就确定了关于“信誉、服务、创新、灵活”八个字的办行方针。当时也设有监事对银行的各项业务进行监督、检查,成立时只有一家股东故没有股东会议,到89年扩大到4家股东以后即建立了股东会议。这是说,招商银行有一个比较好的公司治理的基础。

(和讯财经原创)

A股上市以来,在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治理架构上就进了一步,尤其是设立了独立董事。招商银行设立独立董事也是花了很大的功夫,因为当时已经有18名董事,如果要三分之一作为独立董事,必须要有等量的股东董事退出来,当时为了顾全大局做了很大的调整,满足了监管机构的要求。

(和讯财经原创)

H股上市以后,架构上在满足了国内要求基础上又满足了联交所的要求,如在专门委员会的设置方面,必须有独立的审计委员会或审核委员会,而且必须全部由外部董事来担任,大部分为独立董事,要有关联交易管理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而且建议设立提名委员会,这些委员会都是要求独立董事占大多数,必须是独立董事牵头负责。关于关联交易管理,香港监管主要是非授信关联交易业务的管理,国内比较重视关于贷款方面的业务,为此,我们既完善了制度,也相应完善了机构的设置。

(和讯财经原创)

现在的18名董事,其中有九名股权董事,六名独立董事、三名管理层董事。这个结构符合各方面的要求。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各个类型董事的基本情况(图),股权董事或股东董事是我们前四大股东出任,即招商局、中远、中海、中交建,这四家公司是国有的大型企业,担任股权董事的都是董事长、总裁或副总裁、财务负责人,都有非常丰富的管理经验,或是有金融、财务方面的经验。独立董事的结构也比较合理,6名独立董事有3名财会方面的专家,有两名金融、管理方面的专家,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律师。香港规则还要求有常驻香港的董事,周光晖董事即是常驻香港。管理层董事三名,也有非常多的经验,包括曾经做过监管的经验以及多年的经营商业银行的经验。一个好的董事结构能够为董事会决策建立良好的基础,在决定重大问题的时候可以发挥各人的能力、素质、经验。

(和讯财经原创)

下面介绍一下专门委员会的构成,六个委员会除了战略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外,其他的都是由独立董事做委员会的主任,而且独立董事占了大多数,五名中占了三名,都达到了一半以上。独立董事虽然在董事会没占到多数,但是在专门委员会里占到了多数,这种结构为专门委员会的运作、为发挥独立董事作用打下基础,因为上董事会的议案事先要上专门委员会来审议,专门委员会审议通过以后才能提交到董事会,目前基本上是这样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跟大家差不多就不做具体介绍了。

(和讯财经原创)

监事会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这里简单做一下介绍,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审查银行的业绩报告,听取管理层的报告,检查银行的经营状况或财务活动。还有就是对分行进行实施的调研考察,了解国家政策和董事会决议执行的情况,防范各种风险情况。监事会每年要做两次这样的调研,到基层、分行去一般都要带上总行对调研主题的政策、规定,看分行执行的情况怎么样。在分行会开不同的座谈会,比如行长班子、中层干部甚至基层员工,这样的话会比较全面一些。再有是审阅银行上报的各类文件,包括一些审计部门的审计结论,监督银行的经营状况。列席所有的董事会,现在主要是监督董事会召开和决议的合法、合规性,以及出席的情况。监事会还承担对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的审计,对董事履职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出具报告。

(和讯财经原创)

下面介绍一些关于董事会的决策的一些做法,董事会的做法从形式上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在招行的董事会中董事几乎都是兼职的,因此董事会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则,通过会议决定一些重大的事项。主要是抓大事、抓方向、抓战略,发挥科学决策机制。下面介绍了几件董事会近几年抓的主要大事,一是董事会在2004年确定了非常重要的经营思想,就是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或叫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制定了2005——2007年均衡增长方案。2003年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的贷款,无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银行都是大幅度增长,招商银行2003年贷款的增长达到了48.6%,贷款的增长在一年里面达到48.6%,虽然可以给银行带来很多的利息收入,但董事会仍表示了非常及时的关注,虽然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增长基本上都在40%左右,市场竞争也很激烈,但董事会还是比较早注意到未来发展可能会存在一些系统性风险,因为银行要是发展这么快,贷款总是有系统性风险的,不应该是这么快的贷款增长,一旦经济出现问题,贷款的系统性风险就会暴露出来,难以独善其身。把贷款增速降下来,既为了控制风险,也是为了保护股东的利益。二是考虑到对资本的消耗。我们2002年才上市,2003年就这么快的增长,商业银行最基本的法定资本充足率是不低于8%,监管机构要求还更高一些,企业贷款是100%进入风险资产的权重,过快的贷款增长造成过快的资本消耗。为了控制风险和节制频繁融资,就必须研究发展的速度和结构问题。通过反复的研究、沟通,最后在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经营思想指导下,出台了2005——2007年均衡增长方案。对银行的业务、收入的结构、不良资产、资本的消耗等等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指标要求,由管理层组织实施。

(和讯财经原创)

经过这几年,均衡增长方案的实施确实对招商银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结构的调整,包括盈利的稳健性等等。我这里给大家举一些03年与07年对比的数据:2003年末,贷款比上年增长了48.6%,前几年已经压到19%左右的增幅,如果贷款没有压下来,不良贷款绝对额肯定会大大上升。再是贷款增长降低了你拿什么增加你的盈利,这就提出了结构调整的要求,要求银行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和通过扩大零售业务的收入来弥补贷款降低。经营班子在董事会决策下出台了很多措施推动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的增长。中间业务或说非利息收入占比从2003年10.24%到2007年就已经上升到15.72%,这个占比如果和国际上银行相比还比较低,但是在国内来讲已是增长很快,中国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低和业务结构有很大关系,欧美银行占比高,是因为其允许综合化经营,包含有投资银行、证券保险、其他的收入,所以占比30、40、50%的都有。(和讯财经原创)

在贷款的结构、质量方面调整的效果也出体现出来,比如我们加大了对零售贷款的力度,因为相对于一般企业贷款而言,按揭贷款的风险权重只有50%。在这个战略的引导下,零售贷款从10.96%的占比增加到了26%。不良贷款的比例由3.15%降到去年底的1.54%。ROA由约0.44%提高到1.36%,ROE由12.79%提高到24.76%等等。现在很多指标都充分反映出决策的正确性和决策的超前性,这是董事会在决策上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和讯财经原创)

再是制定竞争力指标体系,之所以制定这样的体系,是考虑到银行发展得好不好,不能光自己和自己的过去比,要对照国内、国际银行的先进水平来看你是不是好,所以董事会参照国际、国内银行的先进指标,给经营班子制定了这个指标体系,看你和国际国内的先进银行比到底怎么样。

(和讯财经原创)

再往下是董事会制定的定量授权标准,在公司治理的构架下,董事会决定大事,如何让管理层在董事会领导下有效率地去经营,又能有一定制约,就是通过定量授权,包括额度投资、贷款审批、计提拨备、关联交易、可容忍的贷款不良比例,以及其他业务运作方面的一些标准。

(和讯财经原创)

再是制定了高管薪酬管理办法,效益好、发展好,薪酬应该有相应的体现,但是必须要通过董事会,董事会当时按照完整、透明、有一定竞争力、有指标考核、与业绩挂钩、不脱离中国的国情的原则制定了高管薪酬办法及员工工资总额管理办法。

(和讯财经原创)

因为授权不可能也没必要面面俱到,董事会为此制定了向董事会报告制度,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以保证董事会在决策的过程或在会议闭会之后能够了解到必要的经营情况和管理情况,这张表列举了各个方面的内容,董事们通过这些报告文件基本上可以对银行的经营和管理状况有一个了解。此外,董事会还制定了重大事项向董事会备案制度,这张表把这些备案事项列了出来(图)。

(和讯财经原创)

由此看来,招行董事会在管理上有一个体系,包括自己直接抓大事,授权管理层经营、必要的备案、报告,都有界定,这么一个体系使董事会能够比较好的做好决策和对高管层的工作进行一定的了解、监督。(和讯财经原创)

专门委员会也是招商银行做得比较好的,专门委员会有助于提高董事会决策的效率,现在我们的重要议案都要先经过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有比较多的专门时间研究议案,能多做一些沟通,甚至可以经过一些反复调研。专门委员会按照现在的政策是没有决策的权利,但是他有否定议案的权利,如果这个议案没有通过专门委员会是提不到董事会上的。当然现在也要探讨效率,要不要给专门委员会一定的权利。要发挥专门委员会的效率,首先要发挥专门委员会主任的作用,作为主任一定要发挥牵头作用,要想工作计划和安排,对议案要多提问题,要组织研究。要做好专门委员会这个工作,董秘和董办支持很重要,董秘和董办要做好与专门委员会、董事、经营班子、公司有关部门的沟通,给他们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方便,或做一些前期的审核。招商银行的专门委员会,有的已实行了固定例会制度,专门委员会开展工作也要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力量,我们在薪酬制度制定方面就利用了中介机构。当然董事会要有原则,在原则指导下,中介机构开展工作。

(和讯财经原创)

这里列了一些所开会议的工作摘要(图),这里是想表达,董事会也好,专门委员会也好,都很勤勉尽责,每年开了不少会议,研究了大量工作。下面是对专门委员会作用的小结,专门委员会作用发挥得好,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决策的效率,有助于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可以强化董事的意识。

(和讯财经原创)

监事会如何发挥作用、开展工作,也是现在讨论比较多的,招行的监事会工作思路,是监督董事会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的合法合规,按照到位不越位监督思路,不干涉董事会的正常决策和高管层的经营活动。(和讯财经原创)

信息披露和大家差不多,招行也是在及时、准确、真实、完整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如雷曼9月16日出问题,17日我们一上班就研究本行持有雷曼债券事项,晚上就发出公告披露了招行持有雷曼债券的情况。由于是第一家公告,投资者非常认同和欢迎,但也引起了个别媒体负面理解,我们持有7000万美元,当时看大体是2亿多的风险,相对于近800亿净资产而言,影响是很小的,但当时有家媒体说“持有7000万美元雷曼债券,招行身陷雷曼破产案”,这种信息被网络一抓,基本上所有的网络都有这样的标题消息,给一般的散户投资者和顾客带来了困惑甚至恐慌。后来我们找到他们交涉,最后撤下来。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在一周前曾发生京华时报记者把香港永亨银行的股价看成我们收购的永隆银行的股价,说招行浮亏逾百亿港元,造成当天股价大跌,我们不想被媒体再猜测、炒作,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我们在今年的半年年报里,也及时对投资者关注的房地产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美国“两房”债券、汶川地震等情况都进行了披露,做到了及时、主动、透明、真实。

(和讯财经原创)

关于招商银行的内控实践。招行内控的目标,是保证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的执行,保证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保证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及时、真实、完

整。内控的原则是全面性、审慎性、有效性和独立性。内控环境方面,一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是治理结构,再就是建立了较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流程,银行这块的制度和流程特别多,我们去年做了梳理,全行包括总分行梳理的规章制度流程超过一万份,还有是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和讯财经原创)

在内控体制上建立了垂直化的内审机构,每个季度我们总分行都要开一次内控评审会,把发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汇报、评估,然后要提出如何改进,落实责任、下次会议还要评估效果。现在还按照有关的要求,设立了专门的合规部门,从各个分行到各个部门都有合规官负责合规事项。监察保卫部则负责监查员工异常行为,比如赌球等赌博行为和内部作案行为。

(和讯财经原创)

风险管理实践方面,因为时间不多了,简单提一下。银行面临这么多的风险,市场风险核心是利率、汇率、价格带来的风险;信用风险不用说了,核心是贷款的对象,包括在座的企业,现在做投资,投资对手也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核心是内部的突发事件,如在一些交易操作出现失误或是银行人员道德风险而引发的风险。(和讯财经原创)

这里列了一张表(图),所列每一项业务都可能涉及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有的同时涉及三种风险。风险管理确实是非常复杂,一时很难介绍完全。银行管理风险有很多的内容,我们这里介绍一下风险管理的几大要素,制度是一个方面,文化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人,制度是基础,文化是关键,人是根本。制度是不可能穷尽的,因此必须要有风险文化,如果你有一个好的风险文化,制度有漏洞的时候会去补这个漏洞,如果没有好的文化的话,有制度也不会去执行,甚至去钻制度的漏洞。但人是根本,是人去执行制度,文化也是靠人才能承载和弘扬,如果没有高素质、有责任感、高业务水平的人,制度和文化的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和讯财经原创)

招行的风险管理的原则,一是稳健,二是理性,三是主动,四是全员,每个岗位都应该有管理风险的责任。这里是一个管理的构架(图),大家可以看一看,从董事会到高级管理层都这么多的委员会,如高管层下面设有信用风险管理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内控状况评审委员会、内审管理委员会等,高级管理层的下面也有很多的职能机构,他们都负有管理风险的责任。

(和讯财经原创)

问题和思考。金融海啸对公司治理的启示,一是稳健经营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董事会、管理层制定发展策略时一定要坚持,不要超过风险控制能力谈发展。二是股东、董事会、管理层要花更多的精力来管理风险,因为风险是无处不在的,银行是这样,我相信非银行企业也会有很多的风险。三是做银行还是要坚持创造经营性现金流这个源头,还是要首先成为“现金流借贷银行”,要保证流动性,现在仍要讲究存款立行。四是道德风险无处不在,经济金融活动也复杂多变,我们要借用中介的力量,又不能完全迷信他们,如过去评级很高的美国国际金融机构的债券,现在也出现了问题,所以需要自己多做分析研究、多做思考。五是在创新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它的风险,来权衡它的效益。六是要努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要了解客户、了解产品,包括对客户要进行投资风险教育。七是在管理方面既要注重形式,又要重视内容,许多出风险的事项可能都有一些合理、合法的决策程序,但内容上却出问题了。

(和讯财经原创)

因时间关系,如何改进董监事的工作就不说了,材料上介绍了一些如何改进工作方式和会议方式,提高董、监事出席率,进一步加强董监事考核、进一步完善监事会对董事履职考核评价体系的想法。今天就到这里,已经超过了时间,不好意思。

(和讯财经原创)

【来源:和讯网】(责任编辑:宋莉)

第三篇:招商银行马蔚华:文化是根,责任为大

招商银行马蔚华:文化是根,责任为大

金融被称为最复杂的游戏,驾驭游戏的人需要有深厚的阅历和学识积淀。从插队知青到银行家,其间需要的经历和面对的考验常人难以企及。马蔚华觉得招行能取得真正成功,关键就在于企业文化。招行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使这家银行凸显出市场性、成长性和稳定性,这是招行有别于其他银行的根本特点。

风险文化

风险文化是招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防范风险首先要有制度,制度是滞后的,也是被动的,是有漏洞的,文化则是一种习惯,一种理念,招行把银行风险量化到每一个人,一个银行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相联系,员工就会自觉地去防范风险。这样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

在招行的风险管理中,强调要让员工明白不良资产的产生关系到所有人的利益,这是一种切肤之痛,这种关联形成了风险文化的基础。招行一直在通过制度把风险量化到每一个人的同时,也把风险的概念固化在员工的头脑中。企业文化实际上是让员工把自己的价值和整个银行的成长、银行的发展连在一起。把银行的损失当作自己的损失,把银行的发展当作自己价值实现的寄托的这样的事业。自觉行为会减少很多管理成本、监管成本,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当员工能够自觉这样去做的时候,制度也会最大限度地被执行。

一三五铁律

光有制度而没有与之平衡的企业文化,制度等于没有。一个开放的企业文化恰恰是对严谨制度的最好平衡和补充。

在理念上,招行于2003年年中确定了“一三五”经营理念(也称“一三五铁律”)用以统率全行的经营活动,即“一个协调”: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三个理性”:理性对待市场、理性对待同业、理性对待自己:“五大关系”:把握好管理与发展、质量与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股东、客户与员工、制度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2003年,招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启动,马蔚华亲自挂帅。2004年,招行企业文化中心成立,该项工作被提到相当重视的地位。

建立诊断和考核机制

在企业不断创新和生长过程中的一个拦路虎是大企业病。企业规模大了,组织层级多了,容易孳生这种病。招行一直与这只拦路虎做斗争,探索出独门秘技。建立诊断和考核机制,就是其中之一。得了大企业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不觉、自我感觉良好。

招行的诊断机制是建设问题发现机制,及时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在招行,主要通过5个渠道进行自我纠错,消除自满情绪:一是每年的稽核检查;二是关注客户的反应;三是监管当局的审计检查;四是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和新闻媒体的批评;五是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招行还建立了员工意见反馈机制,建有专门的网站──招行文化网。所有员工可以上网匿名、也可以实名发表各种、批评、建议。有的员工的批评很尖锐,但大家都得认真去听,让每个人都参与管理。

危机文化——反思与自省

招行特别注重危机文化,荣誉面前自觉反思与自省。企业文化理念里的招银精神,第一位就是自省,永远要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要求自己理性地对待市场、理性地对待同业、理性地对待自己,这是招行一贯的理念。

马蔚华注重反省自己的不足。面对招商银行这么多年获得的种种评价、荣誉始终保持着冷静。对于溢美之词会调侃调侃,一笑而过。他对员工所有的意见都会注意,并要求涉及的部门及时处理,还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激发招行员工的危机意识和集体自豪感。2003年,有员工在内部网上发了一篇名为《招行向何处去》的盛世危言,马蔚华看到后当天就召开行务会,对照检讨,在全行印发了这篇文章,还对这个员工进行了奖励。

2007年4月8日,招商银行二十周年行庆,这原本是一个大家欢天喜地庆祝,回顾过去辉煌的时候,马蔚华在全行5000人的视频会议上没有过多地讲招行过去的成绩,而是重点讲了现在招行所面临的危机,分析招行在三个方面、22个问题上的差距,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感悟和启发,在行内引起了震动。

一张卡捐一块钱,履行社会责任

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招行的社会影响力也大大提升,先后被国内外权威媒体和有关方面评为“中国本土最佳商业银行”、“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中国上市公司领导力20强”、“中国10强上市公司”等。

招商银行的发展不仅是招行员工自己的努力,而且与全社会的支持、关爱、鼓励难以分开。作为一家银行不仅要为股东、为客户服务,更应该想到承载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如今,马蔚华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公益事业、人力资源和公司业务转型方面。他认为“源于社会,回报社会”的企业精神是招商银行必须一直秉承的品牌理念。

自1994年以来,招行积极参与了云南扶贫、捐资助学、抗击非典、赈灾捐助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延伸至扶贫、教育、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众多领域,为各种公益事业累计捐款人民币5000多万元,员工捐款1000多万。先后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民政部授予“中国红十字博爱奖章”和“爱心捐助奖”,并连续七次荣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

社会责任内容相当庞杂,它包含着产品质量、员工福利、公益慈善、环境保护、反腐败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在国外,已经形成了一套详细而科学的量化体系,每年都有独立的评估机构对各大企业综合打分,成为衡量企业领导力和诚信度的重要指标。

现实的情况是,世界上的跨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早就做得很好了,而中国的企业是刚刚开始做这件事。中国的企业要想进入国际社会,要想和国际企业取得同等的地位,就得补社会责任这一课。马蔚华做出精辟的判断:“招行处在的,是一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的时代。企业竞争与社会责任,从来没有像今天的中国那样结合得如此紧密。”他进而指出,“虽然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靠发布报告报告出来的,但定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全球3000多家大企业的惯例,已经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标杆、一面镜子。”

企业社会责任有很丰富的内涵,招行将“责任”分为股东回报、客户服务、社会回馈、员工关爱四个部分,阐述了招商银行的社会责任价值体系,全面梳理了招行在履行社会责任道路上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做法。招行希望借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增强与各界交流,共同推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事业。

招行能够成为最具活力的商业银行、能成为最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这都和招行的先天条件分不开,招行如今展现出来的良好的社会形象是发自企业内心的形象,不是马蔚华或者哪一个人能够改变的,所以将来不管谁执掌这个企业,招行都会按照原有的体系继续前进。这些制度不会因为人事更迭而退化,马蔚华相信通过不断的摸索,招行会做得越来越好。

招商银行的实践表明,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积极参与,不仅会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它有助于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意识,有助于增强企业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有助于增强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凝聚力。同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和服务,又会无形地渗透到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成为企业道德和价值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招行能取得真正成功,关键就在于企业文化——马蔚华

第四篇: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语录

新浪浙江: 招行在2009年就前瞻性的提出了“二次转型”战略,我想请问马行长两个问题,目前贵行的“二次转型”成效如何?经过2年的实施,您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些经验和感想?

马蔚华: 我们从本世纪初03年就开始考虑银行转型,本世纪初我们已经感觉到资本的约束将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监管条件。03年开始第一次转型,主要是发展零售业务,发展中小企业,发展非利差收入的中间业务。那个时候中国消费信贷刚刚开始,众多银行还盯着大企业,盯着利差收入,那个时候还是非常辛苦的。前年年底,我们的一次转型取得了比预期很好的成绩,零售的比重达到了35%,中间收入的比重已近超过20%,虽然比西方银行少一点,但是也是中国银行的佼佼者了。这个转型还要继续推进。遇到了新的情况,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资本约束越来越严。这些年我们考虑到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困难更大,招行必须加快中小企业的倾斜,这对于中小企业,对银行自身也好。

在资本约束越来越严的情况下,同样的资本消耗,要有更高的回报。商业银行即是个金融服务部门,也是个经营企业,上市公司。不仅要注意风险防范,也要注意对股东的回报。因此,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要取得一个最好的平衡,所以要提高竞价能力,降低成本,做到风险可控,提高资本的回报率,这就是第二次转型。

“二次转型”从根本上说是管理的变革。无论是降低资本消耗也好,实现风险可控也好,本身就是是思想观念,管理手段的一场革命,就不能一触即成,虽然,我们在过去的两年里,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定价能力的大幅提高,成本也在下降,体现在成本收入比上。为了加强管理,所进行的资源整合,人民效用提高等措施推进,包括零售总部的成立,对中小企业的加大力度的推进。表现在招行的规模,效用,质量的协调发展。我们不会吧这两年取得的成绩看成是二次转型的这个成果,只能说是“初见成效”,既然是一场变革,我们要把这个看得更加深刻,艰巨,长远一点。比如,做中小企业这件事,但是,这么多年,我们也能够深切感受到,从行长到客户经理,眷恋大企业的情节依旧是挥之不去的。这种传统的东西,靠贷款,考规模,靠大企业,并不是在一两年内是可以真正自觉调整的。所以,真正的提升管理水平,是招行将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应对利率市场化,应对发展全球化的基本功的锤炼。

新浪浙江: 马行长,您曾经是政府官员,现在是缔造了金融神化的中国卓越的银行家,我听说,在执掌招行十几年的过程,有多次出任政府高官的机会,您都放弃了。我想问问您是怎么看政府官员和银行家这两种不同职业生涯的?

马蔚华: 世界上,政府官员与银行家是不同的职业,一样的内涵,银行本身就是一个企业,银行家就是一个企业家。我当过政府官员,现在又做银行的管理者。但是我觉得这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我也做过银行的监管者,参与货币政策的制定,对后来从事银行还是有利的。他们之间的关联和我的那几句话是一个概括。

“不知宏观者无以处理微观”银行业虽然是个企业,但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影响银行,现在,国家金融危机,欧洲债务,首先影响的可能就是金融业,目前金融业是汇通天下,和所有的市场都连在一起,所以银行是个微观的企业,不可能不考虑宏观,我以我当初在央行从事过货币政策,今天我来作银行是有意义的,可以站在一个宏观的奇偶阿杜把握一个商业银行的进程,决策的取舍。

“不知未来者无以评判当下”。这个是和招行的战略联系在一起的。招行的战略是“早一点,快一点,好一点”,银行是服务业你必须把握客户的需求,客户的需求往往是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所产生的,如果你这个银行比较早的把握经济社会科技需求,比较早的提出满足需求的产品服务,你可能就赢得了时间,赢得了客户,赢得了市场,信用卡等等都是这样。

不知世界者无以理解中国。中国的经济,中国的银行和国际市场联系的越来越密切,做为一个银行的管理者不仅要了解国家的经济环境政策的变化,还要了解世界经济走向,监管政策,市场的变化,银行国家才能和世界联系在一起。这些很多的东西都和我在政府工作有关的。我选在银行工作,我很热爱这份工作,银行有竞争,政府不存在竞争,而且在中国这个环境下,这是一种探索。我们这个团队,充满着感情。有机会在这里工作,是我一生的幸福。

第三个,对事关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港口,北仑港,世界第4,全国第2,港通天下嘛,我们很支持。

另外,服务于各种类型企业之间的中间业务,银行传统业务之外的,包括现金管理。资产托管、估计结算、年金管理等,宁波的需求很旺盛。我觉得我们的业务方向比较符合宁波的成长,正是因为对路了,所以我们这几年业务增长很快。也深受宁波各级领导和广大消费者的支持。新浪浙江:请问马行长是否常来宁波,您怎么看待招行在宁波的发展?或者说您给宁波分行的定位或要求是什么,发展的重点在哪里?

马蔚华:我到招商银行以后至少来过宁波四次,在招行工作之前来过几次记不清了。宁波给我很深的印象,我在从小读书的时候就知道宁波有7000年的文化,比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还多2000年,另外,宁波是个文化城市,也是个港口城市,“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改革开放以后,宁波作为浙江重要的经济中心,发展很快。我们一开始就觉得设支行不过瘾,支行毕竟是支行,他和宁波社会经济发展的能量不匹配,所以又把它升级为分行。宁波分行和杭州一样都是总行管的一级分行,提高总行对宁波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加宁波的业务容量,也可以对杭州分行构成竞争的态势。中国人就是要竞争。我们当时一同设立的还有苏州,苏州和宁波也在竞争。宁波分行近几年发展很快,目前,资产500亿,贷款400亿,存款300亿。我们在这里支持经济的力度是很大的,贷款大于存款,是倒挂,说明我们还是很看重宁波,总行拿钱,增加资金来支持宁波的发展。

宁波分行的战略重点第一是各种性质的中小企业,我们总行的战略转型正在进行,其中支持中小企业是我们战略的重要措施。宁波的中小企业发达,特别是民营的中小企业发达,正好符合我们的战略重点。

第二个就是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很好,百姓生活不错,宁波的消费信贷,对零售业务的需求很大。我们也加快对这里消费信贷的支持,也包括对居民的财富管理和各种消费工具的支持,包括信用卡、网上银行等。

第三个,对事关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世界第四、全国第二的北仑港,港通天下嘛,我们很支持。

另外,服务于各种类型企业的中间业务,银行传统业务之外的,包括现金管理、资产托管、估计结算、年金管理等,宁波的需求很旺盛。我觉得我们的业务方向比较符合宁波的成长,正是因为对路了,所以我们这几年业务增长很快,也深受宁波各级领导和广大消费者的支持。

新浪浙江:招行是在国内银行里国际化战略中走得最早最快的,就在前两个月,招行的台北代表处隆重开业。请您谈谈中国股份制银行走向世界需要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马蔚华:业务全球化、信息化。对中国来说,我们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实际上,即使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我们中国走向世界走出去的脚步也没有减慢,中国的银行是个服务业,服务对象走出去以后,服务也要走出去。这个叫作贴身服务。

中国很多企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走出去,金融也应该走出去。从零售业务看,中国人出去旅游、留学、工作等各种活动越来越多,招行的信用卡在国外的销量与日俱增,在各家银行的境外消费中名列前茅,我们中国包括个人需求也在国际范围内加大,作为中国的商业银行应该理所当然的承担责任。

招行这几年在纽约、伦敦都建立了机构,招行是第一个在美国对中国关闭了17年的大门之后在华尔街建分行的。今年在台北建立了代表处,主要是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经贸的合作与发展,我们在大陆有很多台商的客户,我们要努力的支持他们,我们也有很多台湾的伙伴,我们对他们说,我们可以和你们一起你为大陆的客户提供服务,我们在台湾建代表处主要是给大陆的台商提供周到的服务。

目前来说国内市场的潜力比较大,我觉得中国的银行和企业走出去是大趋势,要把握趋势,在节奏步调上审时度势。我觉得最大的准备是提高自生的管理水平。招行的市场历史只有30年,和国外的商业银行百年老店相比,毋庸置疑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强身健体,把管理提上去,增加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力,包括成本的管理、资本的管理、风险的管理。全球化以后,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一方面要把握趋势,一方面要增加自身基本功的锤炼,转型就是为了培育这种竞争力,特别是现在进行的“二次转型”本质上就是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应对中国利率市场化,应对将来走出去所面临的复杂环境的能力,把握趋势,加快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应对将来的更广阔的市场竞争。

新浪浙江:就在上周,宁波市在上海召开了宁波融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对接会,王辉忠书记和刘奇市长均发表了加快推进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的讲话,招行在参与宁波打造国际强港和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怎样的打算?

马蔚华:发展海洋经济是中国国家战略。中国不是所有的省都是沿海的,这就决定了宁波把海洋经济作为重点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也注意到宁波和上海联合召开的宁波融入上海“两个中心”,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共同发展海洋经济的一个战略举措。海洋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很早就知道宁波是一个渔业基地,水产品供应国内外消费市场。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洋经济不仅仅是海产品,还有丰富的广泛的利用价值,海洋的开发给我们带来实际意义。既然是对宁波社会经济发展有潜力的重大战略,招行一定是支持的重点。招行要配合宁波的战略部署,要支持海洋的基础工程建设。我们特别注意到,发展海洋经济要动员各种性质不同的经济体共同参加,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支持海洋经济又符合中小企业是我们优先支持的重点。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信贷规模,提供更简约的、方便客户的金融服务,来实现这样的一个支持。

新浪浙江:招行在2009年就前瞻性的提出了“二次转型”战略,目前贵行的“二次转型”成效如何?经过2年的实施,您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些经验和感想?

马蔚华:我们从本世纪初03年就开始考虑银行转型,那时就感觉到资本的约束将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监管条件。03年开始第一次转型,主要是发展零售业务,发展中小企业,发展非利差收入的中间业务。那个时候中国消费信贷刚刚开始,众多银行还盯着大企业,盯着利差收入,那个时候还是非常辛苦的。前年年底,我们的一次转型取得了比预期很好的成绩,零售的比重达到了35%,中间收入的比重已近超过20%,虽然比西方银行少一点,但是也是中国银行的佼佼者了。这个转型还要继续推进。遇到了新的情况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资本约束越来越严。这些年我们考虑到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困难更大,招行必须加快中小企业的倾斜,这对于中小企业,对银行自身也好。

在资本约束越来越严的情况下,同样的资本消耗要有更高的回报。商业银行既是个金融服务部门,也是个经营企业、上市公司,不仅要注意风险防范,也要注意对股东的回报。因此,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要取得一个最好的平衡,所以要提高竞价能力,降低成本,做到风险可控,提高资本的回报率,这就是第二次转型。

“二次转型”从根本上说是管理的变革。无论是降低资本消耗也好,实现风险可控也好,本身就是思想观念、管理手段的一场革命,不能一触即成。虽然,我们在过去的两年里,成效明显,定价能力的大幅提高,成本也在下降,体现在成本收入比上。为了加强管理,所进行的资源整合、人员效率提高等措施推进,包括零售总部的成立,对中小企业的加大力度的推进,表现在招行的规模,效用,质量的协调发展。我们不会把这两年取得的成绩看成是二次转型的一个成果,只能说是“初见成效”。既然是一场变革,我们要把这个看得更加深刻,艰巨,长远一点,比如做中小企业这件事。但是,这么多年,我们也能够深切感受到,从行长到客户经理,眷恋大企业的情节依旧是挥之不去的。这种传统的东西,靠贷款、靠规模、靠大企业,并不是在一两年内就可以真正自觉调整的。所以,真正的提升管理水平,是招行将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应对利率市场化,应对发展全球化的基本功的锤炼。新浪浙江:您能具体阐述股权投资对银行业发展有哪些影响,对中小企业有哪些作用?

马蔚华:股权投资近几年已经显现出来,银行作为一个间接融资的工具,曾经在中国的融资工具中独占鳌头。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特别是证券市场、股票债权的发展,银行受到挑战。现在CPI6.5,远远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所以百姓的储蓄依然在减少,社会对于理财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同时我们也看到,我们企业完全靠银行的间接融资已经满足不了对融资的要求,社会上新的融资工具正在显现出来,就是各种各样的股权融资。在宁波的下一轮发展中,一定要重视股权投资基金的兴起与作用。目前,在中国,股权融资发展的特别快。股权融资对于成长型高科技的中小企业,更容易得到他们的支持。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我们要和股权投资结合起来,招行近两年推出了“千鹰展翼”的项目,银行的间接融资与股权投资的直接融资相互联动相互配合。银行可以为贷款的客户贴息,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另外可以帮助中小企业IPO,做他们的财富顾问,帮助他们在资本市场上寻找推出的路径。在实现IPO之后,帮助他们财富管理。通过私募基金和银行的合作,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激励他们更好的发展。

新浪浙江:您说过资本充足率是现代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招行又要偏重于支持中小企业,同时您说要控制成本,但是中小企业的成本要多于大企业,银行在成本上如何控制?

马蔚华:这些都是不矛盾的,是一致的。大家都知道银行的拨备是覆盖可预见的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是覆盖不可预见的风险。在金融危机中,许多外国银行倒闭,如果没有资本充足率覆盖,那么客户的存款将会受到损失,作为一个金融机构,要考虑到各种风险。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银行业还没有精力应对市场化过程。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在资本约束的情况下,必然考虑资本消耗,这就要求银行必须做好结构调整。对于银行来说,大公司的议价能力强,同样的资本消耗收益就低,虽然风险可能越来越低,但是收益越来越低,商业银行不可能牺牲效益去寻求趋向于零的风险,必须在收益与风险之间取得一个最好的平衡,必须在一定风险取得贷款资产收益的最大化。至于成本,也是一个平衡。中小企业做得好不一定成本就高,只要把握规律,掌握好风险管理——要了解你的客户(中小企业最好的风险管理)。宁波有很好的经验,可以探讨一条规律“批量化,标准化,工厂化”,既能减少成本,降低资本消耗,又能提高资本回报率,可能是一个最优的方向,但是这需要管理的意识。对银行来说,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

新浪浙江:据了解,招商银行宁波分行乔迁东部新城新大楼的同期,招行在宁波的首家私人银行也即将开业,招行作为“中国最佳零售银行”、“中国最佳私人银行”,将给宁波的高端客户带来什么样的增值服务?

马蔚华:我们这个楼的最好的地方(顶楼)就要准备给私人银行用。招商银行去年被英国评为“中国最佳私人银行”,历史不足三年。世界上很多人不会想到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会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财富增长是全球第三位,将来有继续上升的趋势。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私人财富也在快速发展。我国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那么就给中国的银行提出了一个迫切的需求——财富管理的需求。在金融危机之前,我们曾经去和世界大银行私人银行寻求合作,他们不屑和我们合作。招行宁波分行要给中国私人银行提供给什么样的服务,我想对于私人银行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做好财富管理。到达私人银行标准的都是有一定的财富积累,需要找专业的理财服务。招行在这么多年在财富管理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是中国最早做零售的,我们有一只娴熟的零售客户经理的队伍,有各种服务渠道,还形成了一个产品体系,各种零售工具。私人银行的需求不止这些方面,还有特殊的体验,私人银行还给他们做崇尚生活的顾问,提供时尚的、尊贵的体验,推荐时尚生活的情况,创造氛围,推动消费。另外我们还进行富二代的培养,让他们懂得子承父业,如何学习和提升自己,让他们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新浪浙江:宁波分行目前近400亿的贷款中,大概有多少比重是给中小企业的?

马蔚华:招行宁波分行共有395亿的贷款,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是114亿。去年是85亿,在整体上看,中小企业贷款比重是越来越大。还有111亿的个人贷款,有房贷和非房贷两块,那么,非房贷和中小企业贷款是一个形式,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投给中小企业的贷款比数据114亿还要大,将近超出160亿,这个比重会越来越高。这是整个中国经济转向的趋势,也是今后几年宁波分行推进的一个方向。

新浪浙江:在今年3月,马行长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一份改善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提案,表达了对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心,这是否意味着您在客户定位上会特别青睐中小企业?

马蔚华:我们对中小企业“敬重有加”,在刚刚结束的年终例会,我们不仅仅要在零售领域要加大对他们的力度,而且在批发领域,我们要进一步调整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倾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与支持,与银行自身的发展相联系,内在外在形成一种合力。如果能在当今世界找到一把钥匙,能够解决贫困、解决就业、走出危机,那么这把钥匙就是中小企业的成功。中小企业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还关系到银行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从根本上说,中小企业还没有完全走出困境,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招行是最早在体制上进行改革的,推动全行,示范全国。我觉得,中小企业融资方式85%以上都是银行融资,要想改革局面,就要增加新的融资工具,如信托债,使中小企业在IPO以外,也能迅速的走向债权市场。除了银行融资,证券融资,还有股权基金要成为中小企业的朋友。才能缓解融资难的问题。

新浪浙江:您对宁波发展金融业有什么看法建议,招行在这里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马蔚华:我三年前选址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多的楼,这里的建设是日新月异的。政府提出的“六个加快”的很多内容都和城市建设有关,“三思三创”,招行在这里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他们为这个城市发展采取的战略。“智慧城市”我还是很感兴趣的,这个理念源于IBM的书《智慧地球》,背景就是信息化社会,这是一个很前沿、很时尚、很有意义的目标。招行作为一个金融机构,要通过自己的信贷支持,实现这个目标打基础。另外,自身要成为一个智慧银行,要和智慧城市相连接。有个很重要的观点:互联互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城市的金融服务要信息化,深刻体现客户对银行的感受,产品的反馈。使我们更多的了解客户,方便客户产品的管理。宁波的发展还有很多的思路。宁波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全国名列前茅的,50个城市排名第二。我对宁波的环境很感兴趣。在这样一个金融好的环境中,中小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所有的这些,最终是要惠及民生,提高城市人民生活品质。包括人民能享受方便的金融服务。招行能够通过完善的信贷和令人满意的服务,让宁波人民感受满意的服务。

新浪浙江:马行长,您曾经是政府官员,现在是缔造了金融神化的中国卓越的银行家,我听说,在执掌招行十几年的过程,有多次出任政府高官的机会,您都放弃了。我想问问您是怎么看政府官员和银行家这两种不同职业生涯的?您有一段名言:“不知未来者无以评判当下,不知世界者无以理解中国,不知宏观者无以处理微观。”可以给我们简要的阐释一下吗?

马蔚华:政府官员与银行家是不同的职业,但有着一样的内涵。银行本身就是一个企业,银行家就是一个企业家。我当过政府官员,现在又做银行的管理者,我觉得这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我也做过银行的监管者,参与货币政策的制定,对后来从事银行还是有利的。他们之间的关联和我的那几句话是一个概括。

“不知宏观者无以处理微观”,银行业虽然是个企业,但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影响银行。现在,国家金融危机、欧洲债务,首先可能影响的就是金融业,目前金融业是汇通天下,和所有的市场都连在一起,所以银行虽然是个微观的企业,不可能不考虑宏观。我当初在央行从事过货币政策,对我来做银行是有意义的,可以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把握一个商业银行的进程、决策的取舍。

“不知未来者无以评判当下”。这个是和招行的战略联系在一起的。招行的战略是“早一点,快一点,好一点”,银行是服务业你必须把握客户的需求,客户的需求往往是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所产生的,如果你这个银行比较早的把握经济社会科技需求,比较早的提出满足需求的产品服务,你可能就赢得了时间,赢得了客户,赢得了市场,信用卡等等都是这样。

“不知世界者无以理解中国”,中国的经济,中国的银行和国际市场联系的越来越密切,作为一个银行的管理者不仅要了解国家的经济环境政策的变化,还要了解世界经济走向,监管政策,市场的变化,银行国家才能和世界联系在一起。这些很多的东西都和我在政府工作有关的。我选在银行工作,我很热爱这份工作,银行有竞争,政府不存在竞争,而且在中国这个环境下,这是一种探索。我们这个团队,充满着感情。有机会在这里工作,是我一生的幸福。

第五篇: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探路国际化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探路国际化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2010年11月12日 16:15适应国际化,迈出第一步,不仅仅是在境外设立一个机构,最重要的是管理,国际化很重要的一个内涵是管理国际化

【《财经》记者 董欲晓】金融危机过后,怎样把握国内银行的国际化节奏?

近日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表示,“不能不考虑海外机构的布局”。他认为对于国外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正反两面看,国内银行国际化过程中,最应该学习的是“国际化管理”和“国际化观念”。

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率先在国际化过程中迈出了脚步,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招商银行在伦敦、台湾设有办事处,在纽约设有分行,并于2009年1月完成对香港永隆银行的强制收购,其一直在国际化道路中表现积极。

在马蔚华看来,到金融最发达地区设立的办事处更像是“培训中心”和“取经据点”,而永隆银行的收购不仅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而且带来无形的价值,即完全市场化环境下的竞争经验以及混业经营的做法。

招商银行2008年斥资193亿港元收购永隆银行。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该高价位引起较大争议。加之当年永隆银行亏损8.16亿港元,引发了“物不所值”的评价。而收购费用对招商银行资本金以及流动性也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两年过去了,如何看待永隆银行收购得失?马蔚华在专访时,谈到招行国际化布局以及永隆银行交易为招行带来的利弊。

《财经》:金融危机后,怎样把握国际化的节奏?

马蔚华:发展国际化是战略考虑,国际化不仅仅是在境外设几个网点,搞几笔业务。客户走出去了,银行服务也得跟着走出去。最近几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高速增长,很多客户到境外开展业务,希望我们给予支持,招行境外刷卡量目前将近200亿。在这种形势下,银行不得不考虑国际化,不得不考虑机构的境外发展。

《财经》:国际化过程中,除了切实的收益,从银行发展角度讲,还能带来哪些益处?马蔚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300多家国外银行机构进入中国,即使国内银行不走出去也处于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之中。国内银行业游戏规则、监管条例都趋向国际化,此时此刻我们必须考虑竞争力的问题。商业银行必须是创新的银行,但目前来说还不足,该向哪里学?比如纽约华尔街是世界金融中心,创新的产品都源自那里,因为它有创新的机制。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华尔街的创新,这也就了解了国际金融的创新。

我们不能因为金融危机就把华尔街和金融创新妖魔化。客观上讲,华尔街创造财富的能力大于破坏财富的能力。我们的发展阶段比起它差了很多年,它出现问题我们要吸取教训,它暂停了脚步我们不能停。因为两者不在一个发展阶段,西方发达金融市场中,综合经营走过了,资产证券化过头了,但我们还没开始,还需要继续探索前行。

适应国际化,迈出第一步,不仅仅是在境外设立一个机构,最重要的是管理。国际化很重要的一个内涵是管理国际化。中国的银行差的不是制度方法,更不是产品服务,缺的是一个先进的理念。

《财经》:能否总结一下收购永隆银行的得失和经验?

马蔚华:永隆银行的收购是必要的。华南、珠江三角洲的客户和香港的客户互相有很多业务来往。招行的零售业务比较好,在香港应该有网点,如果一个一个地建,那需要很长的时间。另外在香港并购一家银行机会难得,特别是百分之百并购一家银行的几乎更是千载难逢。永隆银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

当时我们对这个并购是比较有把握的,现在回头看,当时的决定非常正确。首先,全球银行并购案中70%是失败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整合失败,而整合的关键是文化。永隆银行在香港同时应对西方和东方文化,文化整合时两家银行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员工和高管几乎没有流失。其次,我们在收购永隆时为它设计了一个新的增长空间,不是让其在香港市场抢业务,而是谋求在跨境业务上的发展,比如“内保外贷”、“外保内贷”。第三,我们看到了永隆银行本身的弱点,一旦被收购,这些弱点会变成发展的优势。比如它是港资银行没有内地网点,招商银行内地有很多延伸的渠道。再比如永隆银行是一家比较保守的银行,没有多少新客户,被招行收购以后就不一样了。总结起来说,这次收购是非常有意义的。《财经》:这些收购的尝试给招行带来些什么?

马蔚华:目前永隆银行的收益增长是香港同业中最高的,这部分增长都是招行的收益。另外,给我们的产品“两地通”带来了很多客户和业务。无形贡献上来看,永隆有在完全市场化环境中的经营以及混业经营经验。所以说收益分有形和无形的。距离现在,收购过去不到两年,总结得失为时过早,我想五年后可以去总结了。

(主管编辑 乔晓会 网络编辑 刘玥)

【作者:《财经》记者 董欲晓 】(责任编辑:刘玥)

下载招商银行马蔚华“两会”七项提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招商银行马蔚华“两会”七项提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蔚华谈招行品牌发展

    马蔚华:银行品牌应向个性化转型 2011年09月21日10:10腾讯财经[微博]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致辞 腾讯财经讯 9月21日-22日,2011中国金融品牌论坛在北京举......

    人物分析: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人物分析: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题记:马蔚华博士师丛刘诗白教授,现为招商银行行长。他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怀念导师和师长,经常抽空回到学校与老师们交谈,与同学们对话,参加学校的......

    两会提案

    [两会提案]解决融资难题 促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2016年01月08日 10:27 来源:长城网 0人参与 0评论 原标题:[两会提案]解决融资难题 促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长城网1月7日讯(记者......

    两会提案

    今年的两会有关于民生的话题实在是很多,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澳利达医药集团董事长周有财带来了关于“全面在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亚硝酸盐”的......

    两会教育提案

    十七大全国人大代表关于教育的讨论 2008-04-17 13:26:34 分类:旁摘博引 宗桂萍委员: 打破幼教不公,给孩子一个公平起跑线 教育本应是公平的,但最基础的幼儿教育却有了“贵族园......

    两会提案(含5篇)

    两会提案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由于目前心理问题造成的大学生行为偏差的个案不断增多,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学校从认识、行动上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帮助"天之骄子......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陆家嘴论坛演讲实录[大全五篇]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陆家嘴论坛演讲实录 发布时间:2011-01-22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以“金融促增长:科技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为主题的陆家嘴论坛分会场中,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

    四匹马精神:向马化腾马云马明哲马蔚华学习

    神:向马化腾马云马明哲马蔚华学习2012年11月09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邱晨 中国实业家“四匹马” 监管层“鞭笞”券商行业创新的决心再次凸显。 10月29日,在广州召开的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