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足球比赛中实行“绿牌制度”对学生德育培养的研究》
小学足球比赛中实行“绿牌制度”对学生德育培养的研究
摘要:体育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必须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育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绿牌制度”是个根据目前比赛的功利性和偏重于胜负,而无视球员体育道德约束,更缺乏对良好道德品质鼓励而制定的。目前,我国在中小学足球比赛中实行的“绿牌制度”尚属试行阶段,本文对“绿牌制度”在小学足球比赛中培养学生德育的进行了跟踪研究和分析。关键词:绿牌 德育 集体绿牌 个人绿牌 前言
体育和德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很重要的两个环节,其中德育贯穿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体育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加强德育的渗透,促进体育与德育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品德,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针对我国中小学足球比赛偏重于胜负,而忽略了对球员体育道德培养的现状,中国足协在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的倡导下,决定在“阿迪达斯绿荫成长计划”所有比赛中实行“绿牌制度”。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东莞市塘厦第一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需要,阅读与研究有关于体育教育与德育德文献资料,因为“绿牌制度”属于实验试行阶段,主要通过internet搜索相关文章。2.2.2 访谈法
与所调查的东莞市部分小学的一线体育教师进行座谈,听取“绿牌制度”具体实施过程中队学生德育培养的体会与看法。2.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社会学问卷设计的原理,遵循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编制了“‘绿牌制度’对学生德育培养”问卷对东莞市部分中学一线体育教师(30名)和学生(20名)家长进行调查。其中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要求现场填写,独立完成。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分析
3.1“绿牌制度”概述
绿牌制度最早起源于日本,它是受日本的“绿牌教育模式”启发。在日本一些学校和家庭,当孩子有优异表现时就给一张绿牌,当绿牌累积到一定数量,就兑现成礼物。亚足联曾依靠日本足协进行尝试,可是日本确定出的标准,绿牌却变成了“警告”的意思,让亚足联大失所望。在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建议下,2006年在上海崇明举办的“瀛通杯”亚足联U-14少年足球赛中,有了第一次尝试了绿牌制的良机。绿牌制度是为了培养小球员形成良好的比赛习惯和体育道德的一种表彰和鼓励的制度。绿牌分集体绿牌和个人绿牌两种。3.1.1 集体绿牌:球队有下例表现,可获得集体绿牌一块。(1)球队在比赛中遵守赛场纪律。
(2)球队在比赛结束后有礼貌地离开赛场。
(3)球队在比赛有着较好地技战术的发挥,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4)将对方中止比赛处理出界的球交还对方,或在对方队员受伤倒地的情况下将球踢出界外。
(5)有其他应被表彰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3.1.2 个人绿牌:队员有下例表现,可获得个人绿牌一块。(1)队员在比赛中模范地遵守赛场纪律,并有突出表现者。
(2)队员在比赛中有较好地技术的发挥和拼搏精神,并有突出表现者。(3)在比赛中真正做到“宁失一球,不伤对手”。(4)主动帮助和搀扶摔倒的对手。
(5)有其他应被表彰的良好的道德品质。3.2 “集体绿牌”对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集体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调整个人和社会关系时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根据比赛场上的实际情况“集体绿牌”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比赛不是一个人的,而是一个集体的。通过“集体绿牌”对整个球队的鼓励,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他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对集体的奉献。比如“将对方中止比赛处理出界的球交还对方,或在对方队员受伤倒地的情况下将球踢出界外”就是一个球队良好的体育道德的表现,这个时候可能是一个队员做出了上述的行动,但是受到“集体绿牌”表彰,那么场上的每一名队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都增强了,队员的从中认识到自己与集体的关系。
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对一线体育教师和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在下列出示“集体绿牌”情况中,绝大部分认为较好的培养了学生体育道德,达到了较好的德育目的。其中“比赛结束后球队列队向本方、对方教练员致谢”所占比率最高(86%),同时也说明这个方面做得还不够。但是,在“不论比赛胜负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一方面,只有54%的人为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在同体育教师的座谈中,部分体育教师也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异议,认为难以界定,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意义不大。“集体绿牌”对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也得到了体育教师和家长的认可。
表1 体育教师和家长对“集体绿牌”对学生德育培养调查表
项目 人数 %
在比赛开始前后,球队列队向裁判员、观众致意 36 72 比赛前后列队与裁判员和对方队员握手 35 70 比赛结束后,球队列队向本、对方教练员致谢 43 86 将对方中止比赛处理出界的球交还对方 40 80 在对方队员受伤倒地的情况下将球踢出界外 42 84 球员有拼搏精神,不论比赛胜负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27 54
3.3 “个人绿牌”对学生个人体育道德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不但要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我国“绿牌制度”推广人全国“五人制足球比赛”总裁判长高晓亮说:“引入绿牌制度让孩子们知道足球比赛,不仅仅只有胜负,良好的体育精神也是不容忽视的。”
表2 体育教师和家长对“个人绿牌”对学生德育培养调查表
项目 人数 % 队员在比赛中能带头遵守纪律 31 62 队员在比赛中能制止其他队员的不遵守纪律的行为 39 78 在比赛中较好地发挥水平,有精彩的表现者 13 26 队员有拼搏精神者 24 48 在比赛中真正做到“宁失一球,不伤对手” 42 84 为保护对手,失去得分机会 23 46 比赛中无粗野动作者 34 68 搀扶摔倒的对手,包括是由于该队员的犯规造成的 42 84 主动帮助受伤或摔倒的对手 45 90
通过表2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和家长对于“个人绿牌”出示的各种情况的意见是具有较大差异性的。对于“搀扶和帮助受伤的对手”这种情况出示绿牌,绝大多数认为能够很好的起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品德。对于“制止其他队员的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这种情况,也有较高的评价(78%),这种情况发生的偶然性、短暂性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对可以制止其他队员违反纪律的行为的学生出示绿牌,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处理问题冷静的优秀心理品质。而对于有“拼搏精神”的学生出示绿牌,只有24%的认为对品德培养有作用;只有23%认为“为保护对手,失去得分机会”这种行为应该得到绿牌;这可能与教师和家长出于鼓励进攻的思考角度有关。结论
(1)小学生正处于德育教育的最佳年龄段,足球比赛中“绿牌制度”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培养有很好的作用,应予以更全面纵向推广。
(2)“绿牌制度”尚处在试验阶段,由于诸多方面因素影响,还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完善。
第二篇:浅谈在德育中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优秀论文评选材料
题目:
浅谈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科目:德
育 单位:湖口中心小学 姓名:卢
桂
兰
电话:***
浅谈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内容摘要:创造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形式。在如今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因此,培养创造性学生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机地渗透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抓住一切有利契机,利用各种手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创造性、人格、创造意识、主动性、创造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形式。在如今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因此,培养创造性学生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机地渗透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抓住一切有利契机,利用各种手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情感。我认为主要做法有如下几点:
一、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行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出于管理的方便,往往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即使教给他们一些创造思维的方法和技巧,也无助于他们创造性和创造力的直接提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为他们营造创造的环境,使学生积极、踊跃、大胆地参于到学习活动中来,对未知事物进行主动的了解、认识,从而亲身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如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也可以学
生之间互相问答,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索。还可以为他们提供通畅的信息环境、民主的人际环境、适当的物质奖励等,使他们能体验到因创造而得到的成功的喜悦,从而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格。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建一个允许质疑、讨论、探索的公平竞争的环境。
创造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它需要突破现有的圈子,打破思维常规,要求人们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具有一种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并且勇于对现成的问题提出质疑。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这样的师生关系只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性。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主要有三种:专断型、民主型和放任自流型。在这三种师生关系中,只有主型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因为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下,师生之间可以平等对话,教师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客观的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并积极地进行各种创新活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这也就求我们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还学生以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还应创造出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所氛,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不盲从的人格素养。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的公平竞争的环境对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是至关重要的。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谨慎对待那些“非从众”的学生。
一般来说,创造性强的学生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这些个性
特点通常是不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所以,“非从众”的学生被视为是不受欢迎的人。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待这样的学生的行为不要简单地加以否定,而是应该独具慧眼,识别其“庐山真面目”,分清他们的行为是创造意识还是真的捣乱,并用多元价值的观点评价学生的各类活动。教师还应该理解和宽容学生在不经意间所犯的错误,而不应一味地指责和抱怨他们。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来自教师的理解、宽容和期待,极有利于创造热情的激发和荣誉感、自尊心、进取心的培养,能够把学生原有的一点创造思维的火花燃成永不熄灭的熊熊烈火。
四、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创造性人格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标志。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创造力的原动力和推动力。创造性强的学生发展了儿童时代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事物及其状态常常会产生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表现出深厚的探求和学习的兴趣,为了弄清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提出各种问题。对于一个创造性强的学生来说,好奇心的满足会激起他们进一步创造的欲望,从而更能坚定其探索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创造一个心灵自由的学习空间,也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探索,并充分提供探索的平台,让他们在自己的空间里遨游,然后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让他们体验成功,走向成功。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必须从教学的组织形式上
寻找突破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为出发点,在教学中多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放大再而培养。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 要: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逻辑思维对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这也对学校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培养学生的任何能力都需要从小开始,只有从小开始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18-0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行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小学教育为起点的九年义务教育都要求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培养高素质和高能力人才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就显得非常关键。当然,对小学数学这门课来说,是一门逻辑性和综合性都较强的学科,因此,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这也复合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
针对小学数学具有逻辑学强的特点,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被应用逻辑思维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演绎与归纳法。归纳和演绎是解决数学问题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推理过程是将某一特殊的数学问题类推到一般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学涉及到的一些法则和运算方法都是由这种推理方法引入的;第二,分类与比较法这种方法是将研究的数学对象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学生的想象能力将其进行比较。因此,这种方法一般会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第三,综合与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将所研究的对象全部联系起来,从对象的整体认识其本质。然后才对所有对象的个体进行分析,这也是解决小学 数学问题的一种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方法;第四,概括与抽象法。这种方法是从同一类研究对象中概况出共性,然后分析其共有本质的一种方法。概况和抽象法是小学数学计算规律环节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重视问题的引出
由于小学数学这门科学的特点就是逐一解决具体问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该重视问题的引出。只有从问题层面引出和发散学生的思维,才能从本质上调动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才能最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这种方法对数学教师的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以这门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借助数学问题实施的。但是,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又要让小学生牢固地掌握教学的知识。为了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根源,教师也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出数学问题,然后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指导学生采用一些有效的逻辑思维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达到以上两个重要的目的。
(二)精心设计数学课程
由于小学生的理想思维并不是很强,这就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他们首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的课程,同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保证所设计的课程足够生动和有趣,这样才能最好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才能促进教学内容的开展。但是,对小学生来说,他们一般对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引导小学生自己对新知识的探索,让小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获得乐趣。
(三)结合学生特点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
由于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基础都不相同,所以教师不能千篇一律的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为了发生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应该切实了解学生的特点,然后就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解题方法,而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不要局限于单一的方法和思维,并以此鼓励学生寻求解题思维的多样化,从而实现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适当的设计练习题的难度
适当的数学练习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做题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为了增加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成就感,数学教师应该适当地提高练习题目的难度,以保证大多数数学通过努力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勤于思考。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和解答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求职欲望,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九江市鹤湖学校)
参考文献:
[1]闫学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4):15.[2]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教育科学,2014,26(8):66-67.[3]高斐.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创新教育,2013,12(21):197.
第四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研究》
第一阶段性计划
(2015.6.1——2015.9.30)
吉木萨尔县第二中学历史课题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研究》
第一阶段性计划(2015.6.1——2015.9.30)
教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从初中学生目前学习历史的状况看,初中学生不具备与教材要求相适应的阅读能力。由于不具备阅读能力,学习中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识记、理解、运用都有困难,影响了答题能力的提高。通过历史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历史,逐步学会认识和评价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以史为鉴,对当今的社会问题能够进行思考和研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点。新教材更加注重对史料的选择和使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适当地补充一些典型的史料,才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才能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运用史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是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在历史课堂中更灵活,更科学,更恰当地运用史料,是优化历史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需要我们历史教师长期实践深入探究的课题。运用史料展开教学既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正确选择,也是历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最大特色。新教材更加注重对史料的选择和使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适当地补充一些典型的史料,才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才能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我认为初中学生思想活跃,喜欢追根溯源,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好时期,因此教师应抓住契机,有意识有计划地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本课题共分三个阶段。现将第一阶段实施计划做如下安排: 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2015年6月——2015年9月)
1.2015.6.3 — 2015.6.20根据七年级学生具体情况和学科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撰写好开题报告;写好第一阶段性计划。2、2015.6.21 — 2015.7.5学习有关课题方面的理论知识,查找并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明确研究思路,明确研究任务。
3.暑假,教师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教师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都获得提高。4、2015.9.1— 2015.9.30网络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写学习心得,做好学习笔记,为下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5、2014.10.20 — 2014.10.30.写好第一阶段性总结,收集整理本阶段的活动资料。
在小课题的研究过程当中,不仅对史料教学的认识不断地深化,产生新的认识;还要善于实践,将这些认识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并及时反思,查缺补漏。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研究》
第一阶段性小结
(2015.6.1——2015.9.30)
吉木萨尔县第二中学历史学科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研究》
第一阶段性小结
(2015.6.1——2015.9.30)
通过研究学习表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适当地补充一些典型的史料,才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学习者知识的获取,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通过史料,学生更容易了解和理解历史,提高对历史的理解与认识,促进自身思维水平的发展。培养其理解、概括、比较、分析及文字表达能力,对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大有裨益。
一、课题进程:
1、2015.6.1 课题启动 2、2015.6.3 — 2015.6.20.根据七年级学生具体情况和学科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撰写好开题报告,制定课题实施方案。3、2015.6.21— 2015.7.5观看和学习有关课题方面的知识。网上学习了《文献资料对学习历史的作用》、《如何应用课外史料弥补历史课堂》等有关课题资料、文献、使课题研究具有方向性、针对性、目的性,写好第一阶段性计划。4、2015.9.1— 2015.9.30.参与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研究”的校本研修活动。学习《对学生历史资料题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史料的重要性》有关课题方面的理论知识,查找并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明确研究思路,明确研究任务。通过网络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写学习心得,做好学习笔记,为下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5、2015.9.30写好第一阶段性总结,收集整理本阶段的活动资料。
二、取得的一点成绩:
1、根据自己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拟定了切实可行的小课堂研究方案。
2、组织教师进行了小课题理论学习,教师认真学习并写了学习心得。
3、在课堂教学中,认真优化导学稿,尤其是史料应用,做到少而精,恰到好处的使用史料,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实际困难。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恰当的选取史料,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能只是老师的问,学生的答,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参与到思考、探究活动中。
四、下阶段改进措施:
通过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恰当的选取史料,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教学,以此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研究》
第二阶段性计划
(2015.10——2016.4)
吉木萨尔县第二中学历史学科组
第二阶段性计划
(2015.10——2016.4)《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研究》
有了第一阶段的实施积累,为使“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研究”的课题在第二阶段实施得更加顺利,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将该阶段课题工作计划如下: 1、2015.10.1— 2015.10.15课题组教师根据自己制定的本课题研究方案开展
研究,写好第二阶段性计划。2、2015.10.16--2016.4.30(1)根据课题研究的精神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2)观看历史教学视频和学习有关课题方面的知识,有方向性、针对性、目的性的进行理论学习。
(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做好数据统计,积累原始数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写好问卷调查情况反思。
(4)学习《如何提高学生史料分析题的解题能力》,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历史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进行探讨交流。
(5)在日常教学中,备课组要精心优化导学稿,确保每节课能恰当使用史料,善于发现和总结与课题相关的案例,及时反思、撰写随笔及心得体会。(6)对具体的课堂,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撰写中期报告,撰写论文。(7)组织学生活动,组织历史问题解答小竞赛、历史小故事演讲比赛、材料题解答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8)加强对学生学习的考核评价。通过评价、激励的方式,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3、2016.4.1--2016.4.25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就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面临的困惑及解决的方法进行研讨、交流,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定期进行课题内容信息反馈,小结阶段性工作成效,及时进行策略调整,使课题实施落到实处,写好阶段性总结。
班班通教学让历史知识更鲜活
“多媒体教学与历史教材的整合”体会
----王志萍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丰富性、综合性的特点,是已逝去的人和事,不可能重演,也不可能用实验的方法使之再现,这给学生学习、理解和记忆带来困难。教育的目的在于解放人,人人都向往自由,学生更不愿意受“死记硬背”的束缚。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利用文字、声音、图象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把历史现象“重现”在学生们的面前,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知识变得鲜活、生动。学生们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去接触历史、理解历史、掌握历史、探索历史、综合历史、概括历史,最大限度地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受到情感熏陶。使用多媒体教学有以下优点:首先.多媒体教学能促进师生交流,其次.多媒体教学让历史知识直观形象。再次,多媒体手段能化抽象为具体。还有.多媒体技术能够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具有辅助性、长期性、实用性、共享性、表现力强、信息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多媒体手段时,只要我们要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在充分考虑学生素质和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把历史知识整合与加工,溶入执教者的意图,联系生活进行教学,让知识回归生活,就能使历史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以深化教学内容,扩大知识视野,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摘要】语感的培养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它与真正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高境界;它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可见,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是何其重要。那么如何加强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呢?首先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感,再让学生在朗读和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领悟语感,然后加强想象丰盈语感,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语言表达或书面写作激活语感。
【关键词】
语感 体验 朗读 理解 想象 表达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以上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语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支点和中心任务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
一、语感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的能力具备了相当的水平,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为一接触语言文字,即产生正确的全方位的丰富的直感:在阅读时,不仅能快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感知语义,体味感情,领会意境,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而语感能力差的,接触语言文字时,在运用惯常的分析理解手段之前,仅能领略其所承载内涵的一鳞半爪,甚或曲解其意。
举例来说,会读古诗的人,一见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立即会在眼前浮现出粉墙上挑着红花的杏枝、园内姹紫嫣红的春色,还有诗人驻足抬眼的神态,迅速感受到诗人欣喜的心情和爱春惜春的感情,进而获得美的享受,接受美的熏陶;除此之外,更开能由“红杏
媒体教学领导,观察完毕后可以让学生写写日记或者作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养成了观察生活、积累体验的能力。城市的孩子感知较少、感受少、见得少;但是他们对网络掌握的比较熟练,懂得利用网络去查找一些自己步子道的知识。这就是农村与城市学生的差别。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中,班上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没有去过桂林,那就更谈不上体验,那么;我们就利用网络来查找,借助多媒体教学展示它的特点让学生来了解。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前十分钟让学生读读《国学经典》,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感知能力。
在小学生的眼中,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的各种活动,更能积累语感。如在课堂上教育,老师可以让学生多读书,书读透了一切迷惑也就迎刃而解了。那么;教育又分为现代文教育与古文教育,在现代文教育中语感教学如果方法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该教学产生厌烦情况,那么你就要注意语感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对该教学产生兴趣,要吸引它们的注意力,如带学生到农村体验生活;观察家禽小动物时,只要说到鸡,学生会说出不同颜色、不同外形的鸡的特点,有好斗的公鸡、有浑身毛茸茸像个小黄球一样的小鸡、有带着一群小鸡觅食的母鸡,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又如欣赏四季的景色,春天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夏天看到的是绿野茫茫,树木是那样的生机无限;秋天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片成熟的金黄色;冬天雪花纷飞,白茫茫一片,更能激发学生不同的遐想。这一切都是来自学生生活经验中美好的记忆。在大量的活动中,建立语言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敏锐的语感就能得到有效的积累和培养。就实践观察来看:现在的小学生对古文的语感掌握是非常吃力的,直接教他们古文的意思,他们很难懂得那种意境,我认为应该让他们多读,只有把课文非常熟悉了才能古文课了解更深,到了一定时间自然就懂了。
(二)朗读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曾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
朗读犹如一条潺潺流动的大动脉,使语感生生不息。要培养语感,学好语文,务必要把握好朗读的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在朗读过程中,实现语文知识和语言的积累,从大量的语言实践中,体会言语中所蕴涵的东西,积累语感。朗读时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就会渐渐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
满,是一种立体形象的感受。在教学指导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一边在脑子里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一边诵读,读出“热闹”的感觉来,读出作者欣喜的感觉来,读出美的感觉来。
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将抽象的语言材料,在 角色体验和连缀画面中再现出来;还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如《观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其中“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中,可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录象、展示课件等激发想象,使其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可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然后,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感情朗读,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我们发现,想象翅膀丰满的过程就是语感充盈的过程。
(五)表达
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音语调、表情、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朱光潜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的品味与琢磨上,还应该在教学中以读促说,以说促写。如我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在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提问:“读了这首诗歌,你有特别想说的话吗?”只见小手纷纷举起。一生说:“秋天好美啊,真想秋天快点儿到来!”另一生又说:“我爱这美好的秋天,它为我们带来一阵阵轻轻的秋风,一丝丝凉凉的秋雨„„”同学们各抒已见,都能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课的尾声,我安排了仿写诗歌这一环节。师:“秋的声音令人暇想,秋的声音令人陶醉,让我们也来当当诗人,仿照课文第1、2、3小节也来写写诗,好吗?”谁知道,我这句话一出,却又掀起了另一次高潮。同学们有的马上就沙沙地动起了笔;有的思索片刻也跟着动起了笔;有的还在意犹未尽地读着课文取灵感„„大家都写得差不多了,我便请一些同学把自己的作品拿上来,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来后读给大家欣赏。一生写到:“听听,秋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