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县五保供养工作调研汇报
关于我县五保供养工作基本情况的汇报
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刘主任、彭局长等省市领导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到我县调研工作。下面我就我县五保供养工作的基本情况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一、我县五保供养工作的基本现状
我县地处鄂东大别山南麓,东邻英山,南连浠水,西接麻城、团风,北与安徽省金寨县交界,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老区县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版图面积2144平方公里,下辖7镇5乡4个国有林场,412个行政村,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6万人,在册实有五保供养对象2840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980人,分散供养对象1860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科学发展理念,高度关注农村弱势群体,认真贯彻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加大农村福利院后续管理力度,五保供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有效地保障了农村最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主要表现在: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为五保对象供养提供制度保障近年来,为切实抓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我们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罗田县农村福利院管理暂行办法》、《罗田县农村福利院规范化管理考评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与乡镇、福利院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状,明确了乡镇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责任。我县坚持把农村五保供养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民心工程来抓,明确目标任务,把农村福利院管理工作纳入县政府对乡镇、对县直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定期和不定期地由县民政局牵头对各乡镇政府、福利院开展工作情况专项检查,确保了农村五保供养责任落到实处。
2、突出重点,落实政策,为五保对象供养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我县在财政极不宽裕的情况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五保供养水平,真正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目前,我县已初步建立五保供养费自然增长机制,适时提高供养费标准,现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供养经费由2008年的800元提高到2010年的1300元,集中供养对象年供养费由2008年的1000元提高到1800元,今年我们按照上级要求,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了300元。同时,我们优先解决五保对象供养经费和五保供养公益服务经费,2010年我县共计落实五保对象供养资金418.2万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资金224.85万元,省财政中列支176万元,县级财政预算安排17.35万元;福利院公益事业经费31万元,福利院工作人员工资由2008年的人平6000元提高至人平8000元。我们还资助所有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并相应提高五保医疗救助标准,五保对象医疗救助标准由每年3000元提高到7000元。
3、强化管理,规范运作,为集中供养对象提供服务保障。我县现有农村福利院17所,现有院民980人,工作人员37人,集中供养率为34.5%。按照上级要求,近年来我们一改过去平均分配,撒“胡椒面”的作法,集中资金,集中力量重点每年建设几个重点院、精品院。我们一是下大力气开展慈善温暖工程。先后投入资金25万元,集中对骆驼坳镇福利院、凤山镇两河口福利院、九资河张家咀福利院、三里畈七道河福利院、白庙河虎形塆福利院、匡河付家庄福利院等6所福利院的取暖、淋浴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彻底解决了以上6个院老人过冬取暖和洗澡的突出问题。同时,每年县财政拿出5万元用于农村福利院维修改造资金补助;二是筹措资金解决五保老人的居住问题。每年计划安排解决1-2个院的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2010年我县重点在胜利、平湖两个院投资150万元新建福利院综合楼两栋,彻底解决胜利镇和平湖乡的集中供养对象的居住问题;三是撤并村院、小院,合理配臵资源。按照省厅要求,为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我们针对一些院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安全隐患多,不便于管理的现状,采取多种稳妥有效的措施,逐步撤销。2011年已安排九资河、大河岸2个乡镇小福利院进行合并,投入资金集中改造中心福利院。并根据实际情况将供养对象大部分就近转移到附近乡镇中心福利院供养,小部分有自理能力的对象在自愿的基础上返回各自村转为分散供养对象;四是积极争取公益岗位,落实院长待遇。鉴于我县农村福利院管理人员责任大,工资低,应有待遇得不到充分落实的实际情况,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反映,争取通过以钱养事等途径,已经争取23个公益性岗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五是大力发展院办经济,建设福利院长效机制。为了提高福利院的造血功能,补贴五保资金的不足,近年来,各乡镇为福利院调田调地,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果树种植、牲畜养殖、酿酒、木材加工等副业生产,有效的改善了院民生活。
二、当前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应保未保的现象较为突出。我县现有2840人五保供养对象是2002年农村税费体制改革时各乡镇上报的数字,当时由于五保供养费用是在“三提五统”中列支,因此,各乡镇、村为了减轻负担,都不同程度采取少报的方式,这一数字一直被上级列为五保转移支付资金的数据,十年未变。导致全县五保基数严重偏低。根据我们2005年五保核查及近年来农村低保核查中掌握的情况,我县应保未保人员预计在1030人左右,其中年满60周岁的三无老人876人,重病单身对象18人,残疾单身对象38人,痴呆傻单身对象98人。目前,我们采取对上述对象优先纳入农村低保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但是,他们的吃、穿、住、医、葬都存在问题。
2、五保供养的标准偏低。近两年,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原有的五保供养标准已远不能维持基本生活。根据我们对现今市场物价水平的调查,要保证一个对象一年的基本生活,至少需:
大米:每天1.5斤(2元/斤)×365天=1095元 肉
:每周1斤(12元/斤)×4×12个月=576元 油
:每天2两(7元/斤)×365天=504元 菜
:每天5元×365天=1825元
柴、盐、水、电等:每天2元×365天=730元 合计:4730元。
因此,现行的供养标准难以保障我县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3、福利院管理人员力量薄弱,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随着“福星工程”的开展,福利院规模不断扩大,集中供养老人不断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人员配备以及人员的工资待遇已不能适应福利院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一是福利院管理人员年龄老化,多为过去离任村干部,年龄偏大且管理水平较低,服务意识差;二是福利院管理服务人员配备比例较低,平均30人才配备一名管理人员,远低于1:10的配备要求,人少事多,难以实现高质量服务;三是工资待遇低,经费解决渠道不明朗,工作人员每月平均工资水平只有600-800元左右,更谈不上其他养老、医保等待遇保障。他们工作繁重,待遇极低,严重影响了福利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不少福利院管理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如不从制度上解决问题,福利院管理服务滞后的现状将难以得到根本性转变。
4、农村福利院维修改造投入不够,基础设施老化落后现象严重。由于资金有限,投入不够,我县现有的17所福利院中,目前有4所仍然是土木结构年久失修的平房,有6所福利院线路老化严重,还有一些福利院是过去村级小学的房屋,没有资金维修改造漏雨严重,这些院或多或少存在安全隐患。近四年来,上级拨付我县的农村福利院维修改造资金每年不到20万元,而我县实际投入仅2010年就达到49万元。如胜利镇福利院新建综合楼及附属设施前后共计投资130万元,除胜利镇政府自筹20万元,民政局补助58万元,至今仍拖欠当地建筑公司工程款52万元。
三、对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几点建议
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照顾。鉴于我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现状,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解决农村五保应保未保的问题。建议对现有应保未保的对象进行调查核实,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五保供养,实现应保尽保。
2、提高供养标准,保障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按照当地生活水平和物价指数制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五保供养标准。
3、落实五保老人丧葬费用。农村五保老人的丧葬费用按照2006年有关文件精神,在转移支付资金中延发半年解决。按照目前的标准,丧葬费用远远不够,建议上级列入专项资金解决。
4、落实福利院机构编制和管理人员待遇。一是通过以钱养事等途径,按照福利院工作人员与在院供养对象按不低于1:10的比例配备,切实解决农村福利院工作人员编制问题,以适应农村福利院管理服务的需要;二是创新福利院管理模式,实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三是切实解决好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参照相关政策,提高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并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纳入常态机制,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安心工作,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确保五保老人度过幸福祥和的晚年生活。
5、加大福利院建设力度,完善福利院基础措施。提高集中供养率,改善五保老人生活质量,是实施农村五保“福星工程”项目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鉴于福利院基础设施差,服务功能差等问题,建议上级加大对农村福利院的投入,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得到根本的改变,确保完成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的目标任务。
二〇一一年三月八日
第二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我县县域总面积2165平方公里,辖8镇4乡,97村委会,1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1.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8万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963人。目前,我县有乡镇敬老院12所,集中供养317人,集中供养率为20%。
一、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开展情况和成绩
1、政府重视,五保政策落实到位。自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新发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后,我县、乡镇党政领导及主管部门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高度重视,均严格按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按本人申请、村委会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民政局批准的程序对全县五保供养对象进行了登记核实,对登记在册的五保对象,张榜公示,发放《供养证书》,全面落实供养政策。2008年,市政府将敬老院建设和农村五保应保尽保纳入市级“民生工程”后,县民政局逐步提高五保供养标准,从2008年10月起,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金标准由每人年均1620元提高到2000元。
2、经费落实,居住环境有所改善。我县有农村敬老院12所,从2007年起,县里加大对敬老院建设力度。2008年,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拔款100万元资助两个敬老院改扩建。通过改扩建农村敬老院,床位数达50以上的有6所。在敬老院里还设有伙食团、活动室,添置了电视机、冰箱、热水器、桌椅、衣柜、新床、新棉絮等生活和娱乐用品。敬老院对入住对象进行合理组合,编为生产经营组、文艺活动组,院务服务组,形成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改善集中供养环境。
我县民政部门在加大对农村敬老院建设的同时,极积改善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住房条件,在抓住灾后倒房重建的有利时机,投入大量资金,对分散供养五保户住房进行了维修、改造和重建。共投入210余万元,对165户散居五保对象的房屋进行维修,维修房屋313间。
3、部门配合,医疗救助有一定保证。为方便五保对象就医,乡镇政府、民政、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从2007年始,民政部门筹集资金帮助五保供养对象缴纳新农合参合金,使之能享受到新农合补助政策。同时还为五保供养对象积极落实农村医疗救助,不足部分,各乡镇从财政自有经费中给予安排。
4、生产自助,创收提高供养水平。多数敬老院利用现有土地、池塘,种蔬菜,发展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即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提高了敬老院的供养水平。
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偏低。从目前农村五保老人的生存状况看,生活水平普遍偏低,达不到五保条例规定的“五保供养的实际标准不应低于当地村民一般生活水平”的要求。按《条例》规定,对五保对象应给予粮油、服装等实物和现金供养。据统计,2008年,县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分别为4086元,而农村五保老人仅靠每月100元的生活保障金来维持生活。近年来,物价不断上涨,现已难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有的五保老人因支付不起电费,夜间只好点蜡烛、油灯照明。我们在走访中看到,一些部分或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五保对象,住得是破屋,穿盖的是民政局早年发的救济衣被。“晚上孤灯照孤影,患病无人知,屋漏无人管,穿衣做饭无人帮”,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2、医疗保障停留在“补”的水平,距离“保”的要求尚远。农村五保绝大多数是年老多病和残疾人,每年医疗支出较常人多得多。虽然农村五保已全部纳入农村合作医疗,但只能报销住院费的70%。郎溪县五保看病门诊费报销比例在20%,日报销最高不超过10元。县里对五保看病门诊费用没有解决。民政部门通过医疗救助和财政部门在预算中安排部分医疗资金,但面对大病患者的个人高额费用和整个群体集中支出,绝大多数乡镇财力难以承受。部分五保供养对象,特别是散居对象,有病不敢去治,只能干熬,致使小病拖成大病;住院治疗的,乡镇政府需要花钱请人护理和照料生活,增加乡镇支出,部分乡镇只能把欠医院的治疗费挂帐。
3、散居五保老人居住条件较差且多数人不愿意入住居住条件较好的敬老院。调查发现,分散居住的五保老人都住在古旧房屋子,普遍年久失修,有的墙壁裂缝,屋顶漏雨。据该乡镇、村干部反映,五保老人住危房,村镇无能力解决。现在农村计生二女户和残疾人都享受安居工程政策,但五保政策落实中缺失安居工程安排。走访中还发现散居五保老人不愿入住敬老院的倾向和顾虑:(1)担心个人财产充公为集体财产不愿入住;(2)担心路途过远,往返老家辛苦;(3)从已入住老人获悉老人们入住后因性格、语言、习惯、风俗、信仰差异较大难以相处;(4)因院内娱乐设施缺乏,而劳动欲望又难以如愿而担心生活寂寞。实际上,乡(镇)政府也不看好敬老院集中供养方式,主要是经费上的困难和民政专干不专的体制性原因。
4、精神生活普遍贫乏。据了解,农村五保老人普遍有自卑感。由于经济困难,农村五保老人大部分没购买电视机、收音机,偶尔到邻居家看电视。从总体上看,农村散居五保老人的精神生活较单调和贫乏。
5、关爱意识和互助意识淡化。以前,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粮油、服装等实物多数由村民小组集体凑集,平时生病有亲朋或邻居照看,房屋损坏由集体维修。但近年来,农村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传统有所弱化,群众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淡化,对五保供养工作不关心不支持,有的甚至推诿扯皮,推卸责任,不管不问。
第三篇:散养五保供养协议(新)
翁墩乡农村五保对象分散供养协议书
甲方:翁墩乡________村________组全体农户
乙方(五保户):________________
丙方(监督责任方):____________村委会
丁方:翁墩乡民政办
为了逐步完善五保供养制度,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五保对象生活,经甲、乙、丙三方协商同意,达成五保供养协议如下:
一、乙方现年________周岁,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或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经调查符合五保条件,甲乙丙丁四方一致同意乙方为五保。
二、乙方的不动产(承包田地______亩、宅基地_____㎡、房屋_____间____㎡)和私有财产归乙方本人所有,乙方可自耕自管或委托他人代耕代管,村组及他人不得无偿占有。如因需要而处置时须经乙方本人和丙方同意,村组及他人不得随意处置。如遇土地开发或租用时,乙方享有本村民组村民同等的经济利益。
三、丙方负责乙方身份与条件的认定;乙方不动产的登记审核、监督,如乙方情况不实或乙方不动产的流失,责任由丙方承担。
四、丁方负责对甲乙丙三方的监督、审核,确保政策待遇的落实,并报区民政局备案。
五、此协议一式四份,甲、乙、丙、镇政府四方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甲方(所在组户代表签字盖章或按手印):
乙方(签字或按手印):
丙方(村书记、村主任)签字(村委会盖章):
丁方:(盖章)
年月日
第四篇: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一季度XX镇财税收入完成情况
汇报
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年财税收入目标,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活动为主线,分析形势、统一思想,迎难而上,面对严峻挑战,强化工作措施,按照时间节点,坚决完成今年的财税收入工作任务。
一、一季度税收收入完成情况
截止今年一季度,国税收入完成897万元,同比增长54.69%,占全年计划4750万元的18.8%,落后序时6.2百分点,相差291万元;地税完成收入223万元,同比下降23万元,占全年计划1350万元的16%,落后序时进度9个百分点,相差114万元,实现双过半每月需完成150万元。
二、全年税收收入预测及形势分析:
今年我镇财税收入目标任务6100万,其中国税4750万,地税1350万。根据年初税源摸排情况来看,预计完成5000万,缺口1100万,均为国税部门,国税收入预测4-12完成矿区2000万,园区400万,竹制品100万,其它200万,缺口1100万。XX地税收入预测4—12月可实现税款约1100—1200万元左右,主要体现在宏达公司预计450万元,建筑工程约250万元左右,烟叶税收约150万元,莹石加工及商贸企业等约200万左右,土地使用税约100万元。如果上述税源不出现重大变化,基本能完
成本税收计划。
三、采取措施
1、加强与国地税配合,强化税收征管,堵漏增收,加强对黄沙、矿石开采的资源性企业征收管理工作,实施控管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涉税源头控管不严、征管不到位的问题。
2、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培植壮大税源基础。
加强招商引资,作为开辟税源的重要途径,注重引入商贸企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企业等行业企业,为全镇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后续保证,弥补财税收入缺口。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宏达矿产有限公司开采量无法核实,监管难度较大,准确数量难以把握,并且该莹石开采及加工尚未全面开工,一些工程项目还未动工或未能实现工程收入,烟叶税收也主要体现在年末,因此上半年税源较为紧张,税收收入均衡入库压力较大。
2、西区在建项目进度缓慢,提供税收较少。由于西区是本次“两税”政策调整后新纳入开征范围,部分企业刚刚取得土地,还有部分企业受大环境影响、生产经营不太景气,部分纳税人有抵触情绪,清理工作难度较大。
3、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紧缺陷入困境,企业停产,流动资金不足,“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
4、我镇财税收入完成本主要是依靠资源类型企业实现税款,零售市场模式尚未建立,主要靠开采矿石和生产半成品,如莹石
矿开采企业,没有相关的配套销售市场,无形中减少后续财源税收。
五、加强财税工作的建议
1、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地方税收增收。建议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简化对企业的财政扶持手续,扶持本地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吸引外地企业在本地经营纳税,切实发挥支柱税源对地方税收增长的拉动作用,在稳定本地税源的前提下积极扩大税源。
2、为中小企业搭建直接融资的平台,有效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展空间,政府的相关部门应统一起来,加强与银行协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
3、我镇应充分利用竹制品企业自身资源优势,做好宣传工作,积极打造好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促进镇域经济的发展。
总体来说,今年我镇的财税工作形势仍有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克服,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提振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坚决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第五篇:农村五保供养调研报告
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可申请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截至2010年末,全**农村五保对象共有32.84万人,其中有5.66万人入住敬老院和五保村,集中供养率为17.23%;**区有五保对象901人,现有乡镇(街道)敬老院13所,农村五保村30个(其中:2010年新建7个),敬老院和五保村入住183人,集中供养率达20.31%。五保对象均按照“每人每月30斤米、1斤油、50元钱”的标准供养,集中供养标准平均达到每人每月145.83元,分散供养标准平均达到每人每月125.83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该区的五保供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供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五保对象日常管理和服务照料难度较大。从入户调查情况看,目前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大多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瘸瞎疯瘫,自救能力最弱,且基数大,居住分散,流动较为频繁,动态管理难度大。加之一些五保对象性格孤僻,不易合群,精神普遍孤寂,有的五保对象虽有亲友资助,但难以做到尽心尽力。少数五保对象因重病、残疾或高龄导致生活难以自理。
(二)五保供养标准相对较低。近两年,虽然大幅度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但随着近年来物价的不断上涨和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五保的供养标准相对来说较低。大部分五保对象都没有劳动能力,即使部分对象有劳动能力也难以通过自己劳动来维持生计,仅仅依靠每月“30斤米、1斤油、50元钱”的标准难以改善生活。
(三)五保对象医疗依然是个难题。**区45%以上五保对象常年有病,除一般小病尚能及时救助外,解决五保对象患大病住院治疗的巨额费用依然是个难题。虽然政府已全额资助五保对象参加了新农合并纳入民政医疗救助范围,但由于现行医疗体制原因,五保对象患大病必须先交钱才能住院治疗,加之新农合报销比例有限,一些不在药品目录的医疗费用又无法报销,医疗救助的数额又较为有限,致使五保户医疗难问题突出。
(四)乡镇(街道)敬老院管理水平滞后。敬老院的管理主体是乡镇(街道),虽然业务部门常要求、常检查、常布置,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敬老院的机构性质不明确,工作人员配备不齐,工资福利待遇偏低,积极性严重受到挫伤;一些敬老院规模偏小,生活设施不完善;一些敬老院脏、乱、差无人问津,管理人员形同虚设;一些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工作难以胜任等等,严重地制约着敬老院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亟待改进。
三、思考和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提高认识,高度关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五保对象是农村最贫困、最弱势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理应由国家给予保障。做好这项工作体现了我们党对弱势群众的一种关爱,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五保供养工作,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该项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议事日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帮助五保老人,维护五保对象合法权益的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加大对五保对象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五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力度。区民政局、财政局每年要开展两次以上对五保对象的普查或抽查,及时准确掌握五保对象总体生活状况,针对五保对象死亡率较高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去一年一调整为每季度一调整,及时将符合五保条件的对象纳入五保供养范围。二是进一步加大对五保对象的日常照料和服务力度。建立党员干部
联系和随访分散五保对象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生活难以自理的五保对象,由乡村指定监护人并与之签订相关协议,由监护人妥善照料,或尽可能安排到敬老院。
(三)进一步加大五保供养资金的投入和监管力度。一是在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市配套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
力度,提高标准,改善五保对象生活待遇,重点在提高集中供养率方面下功夫,力争取得突破。二是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五保供养执法检查,由区民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五保供养资金兑现情况进行督查,确保五保供养资金到位。
(四)近一步配套五保医疗政策。根据五保医疗的现行情况,建议政府出台新型五保医疗配套政策。一要提高五保对象在新农合报销的比例;二要兜底解决五保大病医药费。五保大病医药费除现行医疗政策报销外,对于个人承担的部分医药费建议从医疗救助基金安排,彻底解决五保对象的医疗问题。
(五)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的管理。加快敬老院和五保村建设步伐,努力提高集中供养率,并加强院务管理,提高服务水平。逐步把农村敬老院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和改造步伐。可整合利用乡镇合并后闲置学校、乡镇政府办公场地,改造完善为敬老院,提高集中供养率,千方百计改善散居五保供养对象居住条件。除五保对象的供养资金外,敬老院工作人员工资及配套工作经费、房屋修缮、设备购置等应纳入预算。建在集镇上的敬老院可考虑预留一定数量的门面房。同时加强敬老院内部管理,抓好领导班子、护理队伍、后勤服务队伍人员的组织建设,逐步提高管理人员待遇,研究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推行敬老院的社会化管理,政府实行“托管”的同时应强化监督服务责任。敬老院也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以副养院办法,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水平。
(六)发动社会力量,支持五保供养工作。要加快推进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发展步伐。在发挥政府及财政、民政部门主渠道作用同时,充分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农村敬老院或资助农村敬老院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良好局面,营造农村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企业界的成功人士献爱心、做善事。探索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承包土地流转办法,建议将散居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入住敬老院后的土地交敬老院耕种。民政部门在开展社会捐助活动中募集的物资,应当优先用于解决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