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车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研究
汽车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研究
汽车险有限公司是经营社会财产风险的特殊企业。它的经营面临着两方面的风险, 一方面来自经营对象即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该风险的大小紧紧联系着公司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来自本身的粗放型经营管理即经营风险, 这是一个长期被人们忽略的问题。因此, 加强风险管理, 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是摆在每一个财产保险经营者面前的重大任务。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一、汽车保险公司存在的经营风险
所谓经营风险, 即企业经营中能够造成经济损失的诸多人为因素。长期困扰财产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经营风险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承保质量低, 缺乏风险选择。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承保过程中出现了如下各种偏差:一是不验险承保。据调查, 有一部分账产保险合同在签单时没有进行检验, 只要投保人提出申请, 保险人就予以承保。甚至有的业务人员明知是必然风险, 却主动提出予以承保, 把不该保的财产保了进来。二是单纯为了完成保费任务。各级公司为了促进财产保险业务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业务考核指标,保险费收入就是其中的一项。这一指标在部分基层公司层层加码, 而且保险费收入指标直接与业务人员的工资挂钩。因此, 有的业务人员为了完成任务不择手段, 不惜牺牲保险的整体利益, 造成财产保险业务质量急剧下降。三是承保与理赔脱节。由于业务管理不衔接, 展业人员只注重收保费, 理赔人员处理赔案各行其事。收回保费顶任务,而赔款多少与展业人员无关,致使出现前面收保费, 后面支付赔款, 收一赔百的现象, 大收大赔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基层公司年年超额完成任务, 而又年年出现亏损。在承保期间, 对可以防止的灾害和可以减少损失的灾害不能有效控制。
(二)理赔制度不严,风险经营受损失。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业务质量管理, 反映在理赔环
节上的风险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是通融赔付案时有发生。尽管三令五申, 多次强调通融赔付案不论金额大小,一律报省以上公司批准,但是有的单位以关系部门得罪不起等为理由,利用做赔案与保户疏通关系,该少赔的多赔, 不该赔的也赔, 有的甚至有意编造假赔案。二是以分散性险种的赔付扶持主要险种。个别公司针对一些保险大户或特殊保户, 利用家财险等分散
性险种赔案的处理, 扶持企业财产保险、运输工具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等险种。三是理赔制度执行不严格。第一,在理赔权限内做文章。随着业务发展,为了便于工作, 各级公司规定了相应的理赔权限, 有的公司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核实损失, 计算赔款, 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赔权限确定案件赔款数额。通过业务质量大检查和赔案核查发现, 接近基层公司理赔权限最
高限额边缘的赔案数量不小。如车辆保险理赔权限,车损险5000 元, 就把赔案做成4900 元;第三者责任险10000 元, 就把赔案做成9900 元。对于这类问题,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通过给保户做工作, 把赔款额压在理赔权限内, 免得报上级公司审批时间拖长,手续麻烦;另一种是尽量把权限用“足”。第二,不执行双人查勘现场、领导集体研究赔案制度, 而是个别人说了算。有的支公司车险科长一个人出现场, 一人定损, 然后通知内勤人员做赔案, 理赔工作失去了约束和监督。第三, 个别业务人员在处理赔案时通过增大赔付金额讨好保户。第四,先出险后办投保手续,骗取保险赔款。甚至极个别保险业务人员与保户私下串通,编造假赔案,进行违法交易。总之,把不该赔的赔了出去。
(三)违纪犯罪, 以赔谋私风险。一是违反财务管理规定。搞“两本账”、“账外账”、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等;随意调整财会统计数字,弄虚作假等;违规搞资金运用, 盲目投资, 风险很大, 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收回, 造成资金流失;向“三产”投资;超规模搞基本建设。二是利用工作之便, 借理赔之机勒索出险单位和个人, 接受保户吃请, 向保户索取钱财, 刁难保户, 或借赔付之机向保户借款, 长期不还。三是截留和挪用保费,用手续费冲减保费。有的险种二次提取费用。四是借处理损余物资之机, 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非法利益, 或私拿私分, 或低价购买, 或压价处理, 个人得回扣。五是贪污受贿,私分国有财产等。
二、加强财产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管理的对策
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管理, 要有正确的认识以及可供选择的防范对策。近段风险管理的对策是:
(一)树立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各级财产保险公司的领导干部应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加强经营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经营指导思想上树立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同时, 针对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 并落到实处。要在全体干部职工中经常进行加强经营风险管理的教育, 提高全员风险意识, 使大家认识到经营风险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生存, 任何放松和忽视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使全体干部职工自觉将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贯穿到整个工作的始终。
(二)提高承保质量, 对可保财产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效益评估。承保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赔付率和企业利润。要通过展业对风险进行选择, 在此基础上对承保标的作进一步分析、审核。核保是承保的首要环节, 要尽快建立核保人制度和核保检验工作目标责任制, 对可保财产严格进行风险识别、衡量、控制。要提高对标的风险的评估能力, 通过风险评估确定承保范围, 确定相应的保险条款, 明确保险人应负的保险责任。保险关系确立后, 还要通过调查分析防止被保险人出现道德危险。
(三)加强理赔管理, 防止和减少理赔中的经营风险。理赔工作包括“查勘、定责、定损、缮制赔案、支付赔款”五个环节,是保险资金的重要出口。要狠抓多项理赔制度, 尤其是关键环节的运作规范和配套措施的落实。要做到:一是坚持双人出事故现场;二是查勘人员做好查勘记录, 并能按实际情况划定保险责任和赔款金额;三是认真进行赔案的审查和复核。特别要注意加强对通融赔付案件的管理, 依靠检察院搞好追偿案件和疑难案件的跟踪调查。当前, 要抓紧建立和完善核赔人制度,充分发挥其对理赔质量的把关作用。
(四)加强防灾防损, 科学控制风险。要向防灾要效益。除对承保标的进行承保前的调查和风险识别外,在保险期间应对标的积极采取风险防范措施,特别是对大中型企业要提供防灾技术服务, 聘请社会有关部门的专家组成安全顾问小组, 发挥专家防灾的指导作用,增加防灾工作的技术含量,还要发挥地方有关部门的防灾职能作用,借助其行业防灾规范,推动财产保险防灾防损,尽可能消除危险隐患。保险标的出险后,应积极进行施救,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此外,还应对被保险人经常地提供风险管理咨询服务。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认真或不得当,都会带来风险,造成保险资金的流失浪费。要通过防灾防损工作, 达到对事故 的预测、预防和对事故的控制, 用最小的成本达到对保险标的的最大安全保障。
(五)加强财务的风险管理。由于赔偿给付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 要求保险企业平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偿付能力, 特别是财产保险中一旦发生巨灾时, 在短时间内要求支付巨额赔款, 很可能使财产保险企业财务发生困难而带来财务风险。因此, 财务的风险管理显得特别重要。一是要严肃财经纪律, 加强保险企业财务成果的管理, 要求各项数字真实可靠, 能及时反映保险企业的经营成果, 坚决杜绝随意调整财会统计数字等弄虚作假的行为。二是要加强对资本金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实行有效管理,保证专款专用;提存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赔款准备金, 要专户储存;对各种准备金都要努力提高其利润率, 创造利润, 以期不断增加企业资本金和总准备金, 使保险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增大。三是要强化资金运用的管理。要吸取以往经验教训, 严格遵守总公司关于财产保险系统资金运用的规定, 除银行存款和根据上级指示购买国库券以外, 不准以任何形式进行资金运用;不准变相投资贷款;对原有投资贷款仍未收回的各项资金,要积极组织清收小组,引入奖励机制,加强清收;对所属“三产”实体进行全面清理, 凡经营管理混乱、经济效益差的,要坚决停办。
(六)强化内部监管。要加强内部监管力量, 逐步建立系统、有效的内控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重点监督各项准备金的提取、资本金的充实、资金运用的效益、财务经营的状况。纪检监察应经常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党纪党规教育, 搞好反腐败斗争的检查, 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稽核审计要加大监督力度, 提高审计质量, 对经营活动进行动态监控, 并做好各项常规审计和专项审计,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严格控制基建规模。要进一步加强“三防一保”工作,确保财产和资金安全。总之, 加强经营风险管理, 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类经营风险, 努力降低不良资产比例, 遏制大案要案发生, 提高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社会信誉。每一个财产保险公司的干部职工,都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在自己的岗位上,加强经营风险管理,力创最佳经济效益,为财产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壮大实力和提高信誉作出贡献。
在一个典型的保险交易过程中,投保人通过支付保费购买了保险保障,实现了风险转移;保险公司则通过“生产”、出售保险产品,在风险集合平衡和风险时间平衡的基础上补偿一种个体无法确定、整体却能作出估测的损失融资需求,并通过这种风险经营获取利润。保险企业给投保人一个保险保障承诺,保证当保险事故发生后提供保险偿付。保险人接受了大量的损失概率分布,并在它的保险业务量中以及在时间过程中对风险进行平衡。这样,保险公司就可以定义为以顾客为导向的、生产保险保障产品的企业。
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总体业务可以分为两类:风险业务和服务业务。风险业务是保险业务的核心。风险业务包括保险定价、出售保单、确定自留额、核保核赔等;服务业务主要包括在保险关系开始和存续期间的风险管理咨询、防灾防损和损失理赔等。
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核心基础是保险定价和与偿付能力相对应的财务稳定性的问题。
(一)保险定价决策
保险费率(保险价格)是保险人按单位保险金额向投保人收取的保险费,是保险人计收保险费的基本标准。通常,保险定价决策的基本原则是:当保险人销售保单时,其保费收入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能够保证期望索赔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收回;(2)能够产生期望的利润回报。如果保费收入能够为保险人的期望成本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并能带来合理的利润回报,该保费就称之为合理保费(适度保费或公平保费)。合理保费就是在一个相对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应该收取的保费。一般情况下,合理保费的主要构成包括:期望索赔成本、管理成本和合理的利润回报。
保险人支付的期望索赔成本是通过一个或一组合同规定的。对大多数险种来说,期望索赔成本是合理保费的主要部分。因此,合理确定期望索赔成本是保险定价决策的关键。合理确定期望索赔成本的基本程序是:
一是在精算的基础上对投保人进行风险分类。在保险实践中,保险人通常会使用复杂的风险分类系统。该系统旨在对不同投保人的期望索赔成本进行估测,并根据不同的期望索赔成本收取不同的保费。通常,具有高期望索赔成本的投保人被定义为高风险投保人;具有低期望索赔成本的投保人被定义为低风险投保人。
二是根据风险分类实行差异化价格。分类是把具有相似特征的投保人分成一组,在组内收取同样的保费或费率,而组间的保费或费率则有所区别。风险等级及每一等级的费率都是建立在精算师分析的基础上的,并受公司承保方针、保险市场竞争结构和监管机构法规、政策的影响。
在保险实践中,保险费率通常由纯费率和附加费率组成。纯费率对应于每单位保额的损失额,按照纯费率收取的保费即期望索赔成本,用于补偿被保险人的损失。附加费率,对应于保险人每单位保额的经营管理费用,按附加费率收取的保费即附加保费,内含管理成本和合理的利润回报。
(二)自留额决策
自留额是指保险公司自身承担的责任限额,即自担责任额,通常表现为在某一险种的一个风险单位的总投保额中,自身所承担的责任限额。在保险实践中,保险公司承保风险并不等同于自担风险。通常,白担风险小于承保风险。承保风险是指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直接签定的载明于保险合同中由保险公司承诺的责任的大小和范围。承保风险=自担风险+分保风险。自留额的规模直接决定了保险公司自担风险的规模。
通常,保险人的自留额应当满足以下要求:资本金不断增长的要求;发展业务、控制风险的要求;保持适当赔付水平、争取更多赢利的要求。这样,自留额就应当根据公司的经营理念、业务绩效和市场趋势,按业务年度或会计年度予以动态调整。以下是调整、制定自留额的基本原则:
1.自留额应当与公司的偿付能力保持恰当的比例关系。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主要表现为以自有资产规模扣除资本金(公积金)为储备的经济补偿能力。通常,以偿付能力边际指标来评价和判断其偿付能力的充分性。所谓偿付能力边际是指在任何一个指定日期,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偿付能力边际越高,表明公司偿付能力越强;反之,则越低。在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偿付能力通过自留额表直接决定或制约着保险责任规模。较充分的偿付能力通常意味着较大的保险责任规模,反之,则较小。
2.自留额应当与自留保费保持恰当的比例关系。即每一危险单位的损失不能对赔付率造成过大的影响,否则,容易危及公司的财务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四倍。” 瑞士再保险公司通过对世界上多家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研究后,得出以下制定自留额的经验数据:流动资产应为公司主要险种最大每一损失自留额的5倍;每一损失自留大约是该险种自留保费收入的10%。另据西欧保险市场的资料,保费每增长50%,自留额一般可提高20%。
3.自留额应当符合保险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02年10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正,下同)第一百条规定:“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对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百分之十;超过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这条规定表明,保险公司每一险种自留额不得超过其偿付能力的10%。
(三)风险核保体系
风险核保是指保险人对可保风险进行评估与分类,并决定是否承保和以什么条件承保的分析、决策过程。通常,一个有效运转的风险核保机制应当包括风险核保理念、风险核保组织、风险核保程序和风险核保技术。
1.风险核保理念
在现代保险实践中,风险核保理念与公司的经营理念、承保方针高度契合。例如,一家以增加保费收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为承保方针的公司,会在风险核保上采取相对“松”的承保条件,即弱化可保条件;相反,一家以不断增加利润为承保方针的企业,会在风险核保上采取相对“紧”的承保条件,即强化可保条件。不同的经营理念将导致不同的风险核保理念。
2.风险核保组织
在公司垂直的业务管理系统中,总公司和分公司均应设置核保部门。总公司的核保部门主要负责核保政策的制定与稽核,协助营销部门进行市场策划,对超出分公司核保权限的业务进行核保,对分公司核保部门实行垂直领导等;分公司的核保部门主要负责具体业务的核保工作等。
3.风险核保程序
(1)核保选择。核保选择的主要内容:一是尽量选择同质风险的标的承保,从而使风险在量上得以测定,以期风险的平均分散;二是淘汰那些超出可保风险条件的保险标的。核保选择包括事前核保选择和事后核保选择。
(2)核保控制。是指保险人对投保风险作出合理的承保选择后,对承保标的具体风险状况,运用保险技术方法,控制自身的责任和风险,以合适的承保条件予以承保。核保控制的对象有两类:一是标的金额较大、风险较高、承保技术较为复杂的业务,保险人为了避免承担较大的保险风险,必须通过承保控制来限制自身的保险责任;二是随着保险合同的订立而可能诱发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逆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是保险经营中固有的风险因素。逆选择是指由于投保人和保险人或者保险人和再保险人之间存在着信息的非对称性,从而使保险人或者再保险人在进行保险决策时作出不利于自己的决策。道德风险是指人们以不诚实、或不良企图、或欺诈行为故意促使风险事故的发生,或者扩大已发生的风险事故的损失程度。巨灾、逆选择和 道德风险是核保控制的关键。4.风险核保技术
风险核保技术主要包括:(1)标准费率体系的测算。其中极为重要的条件就是以多大的费率匹配风险,既使投保人的利益得以保障,同时又能够使保险人的经营利润得以锁定。(2)风险量化模型。一是设计风险调查表;二是建立风险量化指标体系和标准;三是计算平均费率对应标的的风险量化值,该标的为标准的参照物。(3)再保险技术。选择恰当的分保方式或分保组合方式,根据承保能力确定自留保费、分保成本和预期的经营利润。(4)市场经营效益评估。
第二篇:我国跨国企业经营风险研究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毕业论文我国跨国企业经营风险研究
肖雅珊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促进了国际分工的纵深发展。各国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全球经济的融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走向国际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最明智的战略选择。世界市场并不是大企业所独有的大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纷纷开展国际化经营,并继续深入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因此中国企业也要跨国经营,跨国经营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必经阶段。然而,许多中国企业有没有必要跨国经营、能不能跨国经营,企业跨国经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和今后会遇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探讨企业国际化问题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 跨国经营 风险
一、我国跨国企业经营现状
跨国经营是指国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的跨国界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全球五百强企业在我国更是加快了扩张的步伐。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我国的企业也逐步的实施着“走出去”战略,我国的顶级企业在国际上已经开始逐步站稳脚跟,比如:海尔和联想。为了寻求经营机会、保护和扩大原有市场、克服贸易壁垒、追求优惠政策、获取技术,走国际化经营之路成为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已成为我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怎么样防范风险会直接影响到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现。
二、我国跨国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一)政治风险分析。政风治险对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政策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受中国威胁论影响,常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中国企业正常的海外经营商业行为。例如2005年,中石油收购美国优尼克公司报价高出竞争对手20亿美元却由于政治因素干扰没有成功。同时,我国企业必须面对一些国家政局动荡、政治集团内部和派系之间利益争夺、种族之间的斗争引发的风险,这些风险影响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
(二)经营风险分析。国际市场的竞争是复杂多变的,企业无论是投资前的论证、投资策略的选择还是投资进展阶段的控制,风险无所不在。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经营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是资金使用风险,资本实力是企业规避和防范风险的核心因素。相比较西方大型跨国企业,中国企业的资本实力还很弱,支持其从事跨国经营的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同时存在商业信用危机,因为跨国经营涉及进出口、中介、汇兑、保险等诸多环节,任何环节的失信行为都可能使交易失败,进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而一些中国企业往往急于求成,不注意考察合作伙伴的资本实力和商业信用,没有建立风险防范控制系统,就大幅度地开展海外贸易投资,最终因为商业伙伴的失信甚至诈骗行为而蒙受巨额损失。2004年,四川长虹集团4.8亿美元海外应收账款逾期无法收回的事件就是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毕业论文典型。长虹集团为快速开拓美国市场,长虹集团与美国APEX公司于2001年11月开始进行风险极高的先发货后收款的大规模营销合作,截至2004年底,美国APEX公司已经累计拖欠长虹集团4.72亿美元,为此长虹集团不得不在2004财务会计报表上计提3.l亿美元坏账。美国公司APEX的负责人,因为熟悉国内企业情况,屡屡得手;而长虹在没有完全了解和高度重视对方信用的情况下陷入对方欠帐泥潭。
对国内企业而言,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加紧建立和健全自身的信用监控体系,动态掌握海外合作公司的信用记录,让海外“苍蝇”无缝可叮。
(三)管理风险分析。在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上,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不同,中国企业一个尴尬的困境是:走出国门经营,必须按照当地市场经济规则运行,而中国企业自身还没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现代企业制度,思维方式、治理结构、管理水平有种种不完善之处。再加上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目标常常局限在短期“利润最大化”,很少考虑东道国工会势力和劳工权益这一软指标,很少雇佣当地员工、在东道国寻求企业利益代言人,较少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这样很难得到当地政府和公众的认同,很容易引起“排华”情绪,甚至引发严重的民族主义风险。在跨文化风险管理上,中国企业缺乏对文化差异的识别和认同,难与当地消费者沟通,在企业内部从高层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存在沟通的障碍,加剧了文化的冲突,从而加大了我国企业文化管理的风险,而文化风险它通过人具体体现,很难变革,因此文化风险将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的重点内容。
(四)利率风险分析。近年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大大繁荣了国际金融市场,而国际金融市场提供的外汇、汇率、期货、期权等信息和服务又转而推动了企业海外经营的兴旺发达。一些跨国经营规模相对较大的中国企业也开始使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希望以较低的成本避免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汇率等剧烈波动而产生的风险。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投机心理加上监管不力,个别公司的领导者很可能会利用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放大效应进行投机,决策一旦失误立即就会给企业带来致命损失。最为典型的是中航油集团新加坡公司5.5亿亏损案。
(五)技术风险分析。由于中国跨国经营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的技术风险不少,表现在:首先,中国企业被控侵权现象比较普遍,已发生多起知识产权案,例如日本摩托车企业联合代表团来华打假,指控中国企业侵权等。其次,技术壁垒对中国企业包括出口的影响非常大,己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可忽视的重要风险之一。
三、我国跨国经营企业风险的应对及措施
(一)政治风险
当前的国际商务面对的政治风险已经由战争、征收、国有化等传统型风险,向更为复杂、隐蔽的非传统型风险演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于东道国政策的变化、区域保护、区域内部协调、第三国的干预、民族主义和宗教矛盾、各国内部的利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毕业论文益集团和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参与等原因引起的风险。这对于国际化起步较晚的我国企业影响较大,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去面对。
1.评估政治风险,慎重选择经营区域
政治风险的评估,就是分析判定有关目标国的总体政治形势,据此筛选相对适宜的东道国。风险评估主要是从宏观上对东道国政府的能力、政治风险的类别及稳定程度进行调查分析,以确定风险程度。评估的重点是导致商务环境突然出现变化的政治力量和政治因素,即政府对外国公司的政策;以往的政府类型、党派结构和各政派的政治实力及其政治观念;政策的历史走向和政策形成的公共选择程序;有可能取代现执政者的政治势力;东道国政府与我国政府关系的亲疏程度。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时间较短,其中大部分是资源型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更加复杂,需要慎重对待。以石油企业跨国经营为例,按照“风险最小、投资最少、效益最大”的原则,确定我国未来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战略地区的选择为:积极进入亚太地区、中亚和俄罗斯石油市场,适当参与南美和非洲市场,密切关注中东地区石油市场的发展变化,伺机进入。
2.恰当安排股权结构,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股权安排主要有:(1)独资经营。
这种方式虽然企业取得了完全控股,但是投资风险大,如果东道国发生民族主义的排外运动,不利于风险分担。因此,我国企业不宜采取在海外设立全资子公司的方式,甚至不能认为股权比例越高越好,特别是在政治动荡、民族主义斗争尖锐的国家。
(2)合资方式。
与东道国企业合作的合资方式易于为东道国所接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投标的中标率,而且可以进一步熟悉当地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习俗,更重要的是,不会轻易引起东道国内部政策变动和可能的民族主义等政治风险。与国际大公司合资,可以学习其规避风险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自己的国际影响。
(3)无股权但有长期服务合同。
这种方式由东道国雇佣我方承包服务项目,并支付服务费或获得份额资源。它可以发挥中方的技术优势,提高投资热情,进而获得东道国政府和企业的信任,有利于我国企业未来市场的开拓。
3.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如果缺乏高效、灵敏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企业便无法有效收集处理蕴涵着政治风险的信息。当政治风险发生时,企业会反应迟钝,不能与东道国及时沟通,从而丧失处理风险的时机。建立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当政治风险增大时,企业可以及时与东道国沟通,阐明风险将对企业和东道国产生的危害,以获得谅解和支持,同时将信息反馈给我国政府,争取通过外交途径保护我国企业的海外财产。企业还可以借鉴国际大公司合作和沟通的成熟经验,学习他们处理与东道国关系的方式,预防、规避政治风险。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毕业论文(二)经营风险
跨国经营通常应以产品出口为先导,取得经验,了解市场,有了品牌知名度,熟悉经营环境后,再循序渐进,逐步开展合资、合作乃至独资、战略联盟、跨国并购等方式。
.1.利用多种渠道,实行品牌战略
企业应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积极开展品牌国际活动促销活动,实施品牌先行。企业可以利用国际上的一些比赛,做产品的广告,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自己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还可以利用政府外援的途径,先向我国政府援助的国家无偿提供设备,然后逐渐打开该国市场。如深圳华为集团的通讯产品就是通过这一途径打入了南非市场。在国内市场有很高的知名度,资金雄厚,有国际经验的企业,可以通过到海外投资建厂,以自己的品牌来扩大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如海尔集团等。
2.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经营主体
首先是合资经营,同东道国举办合资合营企业,比较容易获得当地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东道国企业熟悉当地资源、市场条件、政府政策法律,有利于减少我方经营的风险。其次是非股权安排。企业通过特许权协议、经营合同、销售合同、提供管理性劳务等参与东道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种方式,往往受到东道国的欢迎,有利于企业打入市场。再次是建立独资企业。独资的好处是有经营自主权,可与母公司保持密切联系,有利于控制自己的技术和工艺,减少或避免因合作经营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但它对管理的要求较高,风险较大,应慎重选择。
3.实施战略联盟,降低经营成本
战略联盟一般以契约协议的方式实现,常见的类型有研究开发战略联盟、生产制造联盟、联合销售战略联盟、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战略联盟的好处在于降低成本、减少竞争、分散风险、适应性强等。战略联盟比母子公司的关系要松散灵活,在联合的多个公司之间进行的交易,既有内部贸易的性质,又有外部贸易的特征,兼内外两家之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收购兼并外企,搭建销售平台 收购或兼并国外企业,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和国外公司发达的营销网络,实行跨国经营,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尽快地推向国际市场。如浙江的万向集团,已收购兼并了16家国外企业,并涉足国外金融保险业,其产品已打入欧美和非洲市场。
5.培养国际人才,应对复杂形势
企业海外投资不仅需要水平过硬的技术人才,更要有复合型具备国际经营资质的管理人员。我国企业今后海外投资的重点是中东、中亚、北非、俄罗斯以及南美等地区,这些地区文化组成纷呈,民族、种族矛盾复杂,历史风俗差别显著,政治环境多变,对企业投资形成了挑战。因此,应该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和人才队伍的完善,形成一支精通外语、外贸,熟悉国际投资规则,能够识别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毕业论文和评估风险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化解或减少风险的国际化队伍。
(三)管理风险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优越感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一些国际企业由于相信自己在国内的经营方式优于海外竞争者,因而在海外采取与国内相同的方式进行经营,甚至不改造产品使其适应特定市场的特殊需求。这样会给企业造成不利的因素要做到一下的几点才能及时规避也起存在的部分管理风险。
1.识别文化差异搞好调研
没有充分、完整和准确的市场信息,跨国经营的决策便无从谈起,即使决策也是盲目的,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代写代发职称论文在跨文化调研时,应注意:(1)调研的内容应全面。一般来说,一国的文化应由四种亚文化构成:民族亚文化,如波兰人、意大利人等;宗教亚文化,如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等;种族亚文化,如黑人、东方人、西方人等;地理亚文化,如西部地区、南部地区、新英格兰等,每一种亚文化群都以特定的认同感和社会影响力将各成员联系在一起。(2)调研应尽量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实地调研是相对案头调研而言的,案头调研方式虽然比较省时省费用,但对文化的调研却不太实用,因为文化必须要亲身去体会、去感悟。所以,企业进行国际市场的文化调研时,必须要有一个双重文化影响下的人,这样,调研起来省时、省力而且相对准确和完整。
2.按照目标市场国的文化进行产品设计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往往是通过购买行为的差异表现出其所属的文化群体。产品是由品牌、包装、式样、色彩、质地等一系列因素组合而成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其审美观是不完全相同的。比如孔雀牌彩电,在英国这个牌子不太合适,因为在英国人看来,孔雀开屏是一种自我炫耀,令人讨厌。再比如美国通用汽车的“NOVA”牌汽车在美国销售还行,但到西班牙语中成了“走不动”的意思。牌子是这样,包装也是如此,比如在我国许多包装物上有男女相互拥抱的图片,这种包装拿到中东便受到忌讳。还有式样也是这样,中国一些玩具厂制造的玩具由于太逼真,卡通性不够,在国外引不起孩子的兴趣。产品的质地问题也是如此,广州惠林环保铜笔有限公司采用废纸把铅笔芯卷在中间,然后浸上一种“胶水”而生产的环保铅笔在西方备受欢迎,就是迎合了在西方国家盛行的环保文化。所以,目标市场国的文化也是进行产品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四)利率风险
应采取的措施是分散债券的期限,长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资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资机会,若利率下降,长期债券却能保持高收益。总之,一句老话: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五)技术风险 在国际化经营中许多企业不注重技术风险常被指控侵权行为,知识产权案已经发生多次这不仅会影响到公司的形象更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损失例如近几年来,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IPTV)已经迅速开展起来了,但目前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毕业论文的IPTV大都还是基于计算机终端的,如互联星空,其PC用户数已近千万,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然而联系到上亿的电视机用户,这却仍是个小数目,要大力发展IPTV,电视机作为终端才是真正的目标。为了避免技术风险应实施一下几点。
1.使用成熟技术、开展可运营的业务
其实IPTV早在90年代中后期就提出来了,“维纳斯计划”当时的目标就是要用一个双向终端接驳器把一些电脑上能实现的功能搬到电视机上去。由于受当时网络带宽的限制,这个愿望破产了。进入21世纪,IPTV的试验一直在做,如果在基于标清条件下开展基本IPTV业务,现有的网络和技术方案已经可以商用化。因此,为了抓住IPTV的先机,运营商必须在现有的网络条件下按照已经成熟的方案将基本业务先开展起来。如视频点播、点歌台、游戏竞技等。这些业务的开展本身就发挥了IP网络的优势,又能避免网络条件不成熟情况下开展组播业务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从现阶段测试情况看,选择视频点播意义重大,因DVB开展视频点播存在困难,而模拟电视一直存在,都缺少用户按需点播的节目。但如目前开展组播业务,由于网络条件而使播出效果与有线电视比肯定存在差距,用户也不会因为要看IPTV,就放弃一个月仅十几元收视费的有线电视。而视频点播由于其真正的按需点播,其业务设计与被动接收的有线电视是有很大差别的,优势不言而喻。
另外,尽量少用非标准化的东西,要尽可能避免系统中私有的定义。已有的标准能用的尽量采用,但国外的方案并不一定适合国内网络结构。因此,要结合国内网络特点实现即可满足传输稳定又能达到一定质量的技术。否则很容易出现DVB的问题,各个地方的系统各自为政,终端配套非常困难。
2.采用低成本方案,降低投入风险
运营商在业务的开展还是技术的实施上总是希望都一步到位。但纵观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一直都是从窄带到宽带、从电话线到光纤、从模拟到数字一步步发展来的,没有一个技术和产品可以一步到位全部包容。IPTV实际是一个依赖于网络依赖于各种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都有个发展过程,而且在技术刚刚推出时,往往成本较高,而技术却不一定稳定,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市场的考验,技术上达到一定的稳定性,而成本又下降到用户可以接受的程度。选择这样的方案作推广,不仅用户可以接受,而且投资成本相对较低,业务容易开展。从另一方面讲,如果目前采用太高端的方案,本身技术还不完全稳定,成本又高,如果开展太多的业务,系统架构会很复杂,终端接驳器的设计相应也变复杂,终端成本必然也很高。而当今情况下,IPTV尚处在试验阶段,终端接驳器可能采用赠送的方式或非常便宜的价格购买,才有可能推动新业务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先体验基本业务,才有可能发展其他业务。
3.逐步增加业务,投不同用户所好 虽然大家想象的IPTV是个“万能”的东西,什么业务都想开展,但实际用户对业务的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有些用户就是希望看视频点播,看节目时有些主动权;有些用户可能想玩玩游戏;有些用户可能想看高清晰度的节目等等。因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毕业论文此,可以将业务按高、中、低来作划分。对于高端应用,是指网络要求较高,编码质量好以及互动能力强的业务,可能还需在将来网络及技术条件成熟以后才能开展的业务。这些业务可以放在下一步实施。而且一旦技术成熟,可能还有一些我们现在想不到的业务会融入进来,有些业务并不是我们今天就能预想得到的。因此,高端产品的发展是必须有了基本业务的实际应用和实际经验以后才能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虽然运营商有着美好的愿望,想让系统一开始就是比较完美的,可以同时将IP电话(甚至可视电话)、高清电视和数据以及短信等都包含进来,但事实上这些都是有个逐步发展过程的,因为好高骛远而影响基本业务的开展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的丢失。
4.给用户以选择业务和终端的自由度 在目前用户自己需求都不明确的情况下,很难给出一套满足所有用户要求的系统。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将系统的建设分步进行,首先系统架构要确定,播出控制流程要定好。将来的业务扩展可以通过只增加业务服务器来做,对整个系统架构没有影响。那样,运营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业务给用户,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业务。这里面可能可能包含了业务的选择、终端产品的选择。从节目来说,目前可以提供MPEG-4标清片源,将来可以加入H.264的高清片源,也可以增加WMV的片源等。用户可以选择看标清节目(只提供标清机顶盒),对选择高端应用的用户提供高端机顶盒。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要的业务来确定需要定购的带宽等。
5.从免费或低付费起步,见好就“收” 从运营商来说,系统应该是可以运营的,用户能够接受的系统,并不一定是越复杂内容越多越好。但在用户还没有见过IPTV终究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非要卖给用户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只能从低收费或免费开始。只有开展起来了,用户接受了,才能谈得上让用户“乖乖”地掏钱,那时候“收费”也就成为必然。
四、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加速,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深入,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逐步加大,尤其是已经发生的多起诸如中航油巨亏5.5亿美元、中国工人在阿富汗被杀害等震惊世界的事件,凸现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以及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跨国企业所面临的瓶颈出发,寻找一条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道路。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仇立华.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对策的几点思考.华东经济管理2008(1)[2]刘国光.企业国际化经营.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3]侯彦温.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经济问题探索2007(11)[4]郑学益.营销新世纪与思想对话.北京大学出版.2006 [5]吴汉篙.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模式.企业经济2008(2)[6]徐娟.入世与企业的发展.商业经济文汇2007(22)[7]于立宏.营销创新.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第三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研究
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过程已经完成,经营行为市场化成分加重,行政化色彩退却,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国际金融危机事件频频发生的现状和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来自国际银行业的冲击,均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正视经营风险问题并且尽快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现代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银行的盈利必须通过承担风险才能获得,存贷利差的获得必须要承担贷款资金收不回和存款资金到期必须支付这样一种风险。现代金融理论认为:银行就是一部“风险机器”。它承担风险,转化风险,并且还将风险植入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再加工风险。风险对于银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银行获利的手段,又是蚀利的原因。管理不当,风险就会侵蚀银行利润,股东投资就得不到预期回报。严重时风险还会进一步侵蚀银行的资本,极端情况下,银行将会破产倒闭,股东血本无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灵魂。
(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
纵观国际银行业发展史,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发展进程中,因风险管理不当、资产质量低下而导致倒闭、被政府接管的不乏其例。如近年来,国外有英国巴林银行事件、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破产,国内有海南发展银行、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被关闭,以及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经济技术开发信托投资公司被撤销等等。这些反面的案例警示我们,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是关乎到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三)风险管理是金融监管的核心
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它的稳健发展不仅要求商业银行奉行审慎经营原则,而且要求金融监管当局必须将风险管理放在监管工作的首位。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不管是商业银行自身,还是监管当局都把风险管理放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目前,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监管组织在风险管理方面已达成共识,把风险管理作为金融监管的核心。这种强调风险管理的理念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经营风险
(一)没有树立正确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概念
由于我国目前缺乏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不明晰、尚未形成先进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以及经济制度转轨的成本转嫁,导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在认识上也存在很大偏差。没树立一个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概念。
(二)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著名信用评级机构安博尔其中最主要的信用风险是信贷风险。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基本风险,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金融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是指所有涉及客户违约引起的风险,如资产业务中的借款人不按时还本付息引起资产质量恶化;负债业务中的存款人大量提前取款形成挤兑;表外业务中的交易对手违约引致或有负债转化为表内负债;等等。狭义上的风险特指信贷风险,指贷款人能否如约偿还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损失。
(三)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利率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未来面临的主要风险,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利率管制,利率风险主要表现为一种体制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市场定价领域的拓宽和利率波动范围的扩大,必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流动性风险始终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基本风险。著名信用评级机构安博尔流动性风险是其他风险在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方面的综合体现。
(四)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急需控制的日常风险。操作风险在于银行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这种失效状态可能因为失误、欺诈,未能及时做出反应而导致银行财务损失,或使银行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到损失。操作风险的其他方面还包括信息技术系统的重大失效或其他灾难等事件。
(五)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面对日益多元与波动的金融市场,国内商业银行把加强风险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眼下从美国次贷危机演化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虽已平息,但却进一步要求银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通过更为有效的管理机制来应对挑战。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抗风险能力,是我国银行业改革中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化解和管理机制
(一)树立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观念
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由于现今中国的风险管理还属于起步阶段应多借鉴发达国家迪欧风险管理的概念里奇·安波斯特里克:风险管理宗旨是对一个机构树立信心,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树立信心。银行和金融领域的风险不是一个公司和个人的风险,而会使整个国家出现危机。
(二)对信用风险的防范
信贷资产在整个资产结构中占比大,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差息可能变小,但仍是收益最高的项目,是银行资金运用的主渠道。防范信用风险要在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前审查等事前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作好:
1.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尽快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银行信用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模型 利用定量方法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不仅可以提高资产业务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根据资产的不同风险类别制定不同的资产价格,这样不仅可以减低信用风险,而且可以提高银行利润,通过产品差异化扩大市场份额。
2.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 严格贷款等资产业务的流程控制,明确责任和收益的关系,如落实贷后问责制、审贷分离等措施。
3.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 尽快建立并完善信用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客户基础数据库和开发客户跟踪系统,实现信用风险的动态化管理。
4.通过对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进行对比 选择适时退出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资产配置效果。
5.利用新兴工具和技术来减少和控制信用风险 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利用贷款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来达到提前收回债券和转移信用风险的目的,同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实现风险组合管理。
(三)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防范
1.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主要是对资金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改变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实行的“差额”管理方式,对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基层行的各项资金来源全额上存管理行的资金部门,基层行的各项资金运用由管理行进行统一配置。通过资金集中,建立资金统一的管理和操作平台,实现流动性、利率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的适度分离,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资金集中管理后各项资金的配置权集中到上级行,上级行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建立起完备的经济、金融信息网络系统和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强化对各种风险的量化分析,注意期限结构上的配比,防范利率和流动性风险,同时
实行谨慎会计原则,不断补充自有资本金,增强抵御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能力。
2.健全独立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各商业银行内部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监管的控制部门,该部门直接对银行董事会或行长负责,制定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及监控规程,划分利率授权权限和责任。合理确定内、外部利率。内部利率是指银行内部资金核算使用的利率。通过确定反映市场变化同时兼顾各部门利益的内部利率,引导资金向高收益、低风险的项目集中,降低总体风险,实现全行战略发展意图。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建立以安全为前提、以效益为中心的外部利率确定体系。
3.创新商业银行驾驭风险的产品 虽然在产品创新方面目前在制度、监管等方面还存在障碍,但是可以采取分步走的战略。第一,根据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衍生产品的基础准备。包括收集基础数据、建模和模型验证修订。根据对外币衍生产品市场的认识,研究远期利率合约(FRA)、利率掉期(IRS)、利率期权(Interest Rate Options)等衍生产品,以及基于这些基本衍生产品的结构性产品的投资组合,做商业银行未来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第二,开发和运用主动负债或提高资产流动性的产品,改善资产负债组合,如发行次级债券。尝试创造连接不同市场的产品,将存款与债券市场、存款与货币市场收益挂钩,如货币市场基金、结构性存款等。待政策放松和市场逐步完善后,推出远期利率合约、利率掉期、利率期权、债券指数期权等产品。通过研究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资金交易,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消除全行的风险敞口,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
(四)对操作风险的防范
2003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对操作风险监管从如下四个方面提出了10项原则,其中包括:营造适宜的风险管理环境;操作风险管理的识别、评估、监视和减轻控制;监管者的作用;信息披露的作用。2003年4月,巴塞尔委员会又在新发布的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CP3)中,将操作风险与信用和市场风险一起列入第一支柱,使得操作风险成为资本监管的正式成员。这意味着,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为有效评估和管理操作风险,银行需要建立专门的特殊框架和程序来给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安全和稳健保障。
1.建设内部风险控制文化 操作风险存在于银行的正常业务活动中,银行只有在建立了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与稳健的营运控制文化,高级管理层以高标准的道德操守严格要求各级管理者时,操作风险管理才会最为有效。营造风险控制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从事业务活动时遵守统一的行为规范,所有存在重大操作风险的单位员工都清晰了解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对风险的敏感程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握。
2.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操作风险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控制度的完善
与否。对操作风险的防范关键是对行为人的控制,提高行为人的业务素质。在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同时,改变业务硬约束、人员软约束的状况,实行三分离制度。
(1)管理与操作的分离,即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不能从事具体业务的操作,要办业务必须经过必需的业务流程;
(2)银行与客户分离,银行为方便客户,可以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手续,但客户经理不能代客户办理业务;
(3)程序设计与业务操作分离。即程序设计人员不能从事业务操作。业务处理电子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内部监督的时效性、全面性。但计算机的大范围应用尚在起步阶段,熟悉计算机的人不熟悉业务,熟悉业务的人不懂计算机,这在客观上限制了计算机犯罪。但随着员工素质的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增多,由此可能引发的一些行为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五)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调整:
第一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第二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第三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摸索以战略业务体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要逐步实现在业务部门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它在各部门之间传递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就进行有效控制。最后,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使用内部评级法和资产组合管理等先进的风险度量和管理重要技术。
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前景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是巴塞尔协议以后,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话题,若能够有效的借鉴国外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将能稳定国内市场,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逐渐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逐步缓解加入国贸组织对我国的冲击,使我国商业银行更加稳定。
第四篇: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防范研究
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防范研究系 别: 经济系专业年级: 07 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职称: 教授 2011 年 5 月 10 日 ____________subject_______________ China Life Insurance Company Management Risk Prevention StudySpecialty and Grade: Finance(International financial direction)Grade 07Number:Name:Advisor:Date: May 10th 2011 目 录摘要……………….……………………………………………………………………………………..IIIAbstract……………………………………………………………………………….…………….….IV引
言………………………………………………………………………………11 人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概述…………………………………………………………2 1.1 寿险公司经营特点…………………………………………………………………2 1.2 寿险公司经营风险…………………………………………………………………2 1.2.1 寿险公司的经营风险种类……………………………………………………3 1.2.2 寿险公司的经营风险特征……………………………………………………32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分析………………………………………………4 2.1 中国人寿经营状况…………………………………………………………………4 2.1.1 承保业务………………………………………………………………………4 2.1.2 中国人寿投资情况……………………………………………………………4 2.2 公司主要竞争优势分析……………………………………………………………5 2.2.1 市场巨大………………………………………………………………………5 2.2.2 销售渠道广阔…………………………………………………………………5 2.2.3 客户基础雄厚…………………………………………………………………6 2.2.4 成长性高、盈利能力强………………………………………………………6 2.3 中国人寿经营风险种类及分析……………………………………………………6 2.3.1 险种设计开发的风险…………………………………………………………6 2.3.2 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风险………………………………………………………6 2.3.3 利率风险………………………………………………………………………7 2.3.4 投资风险 ………… …………………………………………………… ……7 2.3.5 证券业联动风险和多重监管体系风险…………………………………73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防范建议……………………………………………9 3.1 险种开发风险防范…………………………………………………………………9 3.1.1 以市场调研为基础…………………………………………………………9 3.1.2 发挥市场细分理论的作用…………………………………………… ……9 3.1.3 注重国家政策带来的市场需求的变化 ……………………………… ……9 3.1.4 注重人们观念的变化 ………………………………………………… ……9 3.1.5 注重对产品开发策略的选择………………………………………………10 3.1.6 注重保险条款的制定………………………………………………………10 3.2 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风险防范………………………………………………………11 3.2.1 道德风险防范………………………………………………………………11 3.2.2 逆选择风险防范……………………………………………………………12 3.3 利率风险防范………………………………………………………………………13 3.3.1 加快产品创新调整产品结构………………………………………………13 3.3.2 提高保险资金运用能力……………………………………………………13 3.3.3 调整产品结构以化解利差损………………………………………………13 3.4 投资风险防范………………………………………………………………………13 3.4.1 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13 3.4.2 加强风险预算管理…………………………………………………………………14 3.4.3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14 3.4.4 降低公司利差 ………………………………………………………………… ……14 3.5 证券业联动风险和多重监管体系风险防范 ………………………………… ………14 3.5.1 进行全面风险管理…………………………………………………………………14 3.5.2 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 ……15 3.5.3 注意利用经济周期的波动性………………………………………………………15结 论………………………………………………………………………………………16参 考 文献 ……………………………………………………………………………………17 致谢………………………………….…………………………………………………...…18 摘 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时间的不断推进,中国寿险市场向世界开放的程度越来越趋向于全面化,进入中国的外资或合资寿险公司也越来越多,例如友邦、中意、信诚、日本生命等等。虽然现在这些外资寿险公司在中国寿险市场上的份额比不是很大,但我们能清晰的看出他们在不断的成长壮大。作为中国寿险业的龙头老大,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是否能在未来仍处于领跑地位,关键在于它对寿险经营风险的防范,如果中国人寿能较好地成功防范其经营风险,那么就能在未来稳坐冠军之席。本文阐述了寿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对中国人寿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提出了防范建议。本文共分三部分。其中第二和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第一部分是人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概述,简述人寿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和寿险公司经营风险及其特征; 第二部分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具体包括中国人寿经营状况和中国人寿保险的经营风险研究; 第三部分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风险防范建议。关键词:中国人寿;经营风险;道德风险 Abstract As the time when China entered the WTO is getting longer and longer the entrance doorof Chinese Life Insurance marketplace is opening much more gradually to the world moreand more foreign capital or joint investment companies are entering Chinese Life Insurancemarketplace the Friendly country ASSICURAZIONI GENERALI AIA PRLDENTIAL NipponLife Insurance etc.are the examples.Though the portion of this foreign capital of life insuranceagencies on Chinese Life Insurance marketplace is not very big it is clear that they are growingand getting stronger.As the top leader of Chines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the key point whetherthe Chinese Life Insurance incorporated company the Chinese Life for short can still be in theleading place in future lies in its precaution against the management risks of the life insurance.If the Chinese Life can keep watch its management risks it is therefore likely that it can be inthe first place of champion stably in future.This essay has set forth the management risks of the Life Insurance Agency and given thesuggestion of the precaution measures against the management risks of the life insurance.Theessa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second and third par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Part Iis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management risks of the Life Insurance Agency it brieflyintroduces the management character of the Life Insurance Agency its management risks andtheir features.Part II is about the management risks of the Chinese Life Insurance Agencyincluding its business performance and the study of the management risks of the Chinese LifeInsurance Agency.And in Part III we have given our suggestion on the precaution measuresagainst the management risks of the Chinese Life Insurance Incorporated Company.Keywords:The Chinese Life InsuranceManagement RisksMoral Hazard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防范研究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寿险业高速发展,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寿险市场之一,承保收入持续增长,寿险公司积累了一笔巨额责任准备金,所以普遍认为寿险公司经营稳定,然而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众多外国寿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在这竞争日益增强的寿险市场中,作为中国本土寿险公司的行业老大——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本文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指的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文中简称中国人寿),必须认真的防范公司的经营风险。虽然中国人寿近年来盈利持续的增长,总资产也不断的增加,占有中国寿险市场最大的市场份额。在中国人寿取得可喜的成绩的同时,我们的中国人寿也应认识到自己在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并且,在中国人寿上市后,其面临着新的经营风险。所以,中国人寿面对的经营风险不容忽略,这不仅仅关系着盈利水平是否能继续增长,还关系中国人寿是否能保住其寿险市场的霸主地位,还影响到其今后的发展。前人笔下的寿险公司风险多为人口死亡率,寿险公司内部管理等方面,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以中国人寿的险种设计开发风险、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风险、投资风险、利率风险、证券业联动风险和多重监风险为主的经营风险。1 人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概述1.1 寿险公司经营特点 人寿保险公司是依法成立的专门从事人寿保险业务的公司。它通过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向被保险人提供保险保障并获取相应收益。第一,寿险公司经营的是具有无形性和客观性的商品。寿险公司所销售的产品和一般企业不同,其销售的是保险合同,这要求保险公司在合同期限内对客户承保的内容承担风险事故发生而遭受损失的赔偿或给付。和购买一般商品的客户相比较,寿险公司的客户购买的是寿险公司的保障,而非是纸质的保险合同,所以寿险公司销售的产品实质上并不是摸得着的商品,而是无形的商品。虽然保险合同是一份未必能兑现的合同,然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被保险人存在生、老、病、死、残的风险。因此,寿险的保障是客观存在的。第二,寿险的经营具有倒置性与负债性。寿险公司的经营模式是“先销售后生产”,即寿险公司销售保险合同,在保险合同生效之后,寿险公司才进行保险合同中的各种保全、理赔的业务处理。所以,寿险公司的销售模式和一般企业刚好相反。因此,寿险公司不会有一般生产企业的生产过剩的问题1。寿险公司的经营实质上是一种负债经营,寿险公司每签发一份保险合同,就会多一笔负债。在保险费率水平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寿险公司的保费越多,其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寿险公司应付的债务就越高。明显得知,高额保险的增多,也使寿险公司的债务压力增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增加,出现了一些高额保单,在没有达到“大数法则”的低限要求时,寿险公司也将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保险期限的长短关系到保险公司承担债务的时间。而在越长的保险期限里,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人寿保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出险的机会就越多。第三,寿险公司的经营需坚持适度性和挑剔性。寿险公司对保险合同的销售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人寿保险交纳保险费的方式有分期交费和一次性交费两种。一次性交费时,寿险公司承担的保险责任与投保人交纳保险费同步。然而分期交费则产生了一个时间差,从投保人交纳第一期保险费开始,保险合同即行生效,保险公司就开始承担保险合同载明的生存、死亡、意外伤害、疾病给付、养老等全部责任,使承担保险责任超前于保险费的交纳,增大经营风险,影响经济效益。而且,随着我国寿险市场的形成和营销机制的引入,以经济为杠杆,将分期交费业务的费用集中使用到前期,大幅度地增加了首期佣金比例。这一措施刺激了个人营销业务的迅速发展,同时由于大量占用了后期费用,严重削弱了后期续保的经济动力,续保难度明显增加。因此,寿险公司不坚持适度原则的话将影响到其经营。同时,寿险公司还应具有一定的挑剔性,即寿险公司对产品的销售还需对被保险人做一定的筛选。因为,寿险公司的经营标的是人的身体和生命,寿险公司要根据经验,对投保人进行评估,只有符合标准才可以购买产品,这样才能保证寿险公司经营的稳定 第四,寿险公司的经营具有广泛性和分散性。寿险企业经营涉及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一旦经营失败,丧失偿付能力,势必影响到全体保单持有人的利益乃至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定。为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政府一般都对寿险采取特殊监管措施。1.2 寿险公司经营风险 寿险公司是集散风险的中介,它向投保人收取保费分散风险的同时把客户的风险集中到自己身上,当保险事故发生时履行保险义务或给付义务,向被投保人提供保障。1.2.1 寿险公司的经营风险种类 人寿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主要有:险种设计开发的风险、道德风险、逆选择风险、利率风险和投资风险。已上市的寿险公司还面临着寿险公司与证券业的联动风险、多重监管体系的风险、制度环境变迁的风险和公司目标定位的风险2。1.2.2 寿险公司的经营风险特征 寿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具有如下特征:
1、射幸性 射幸性是指保险人并不必然履行赔付义务。寿险的风险在发生在时空上和损害程度上都是不确定的,因此是一种不确定的风险。就单个保险合同而言,保险公司并不一定需要履行赔付义务,有时寿险公司收取了保费则用不着赔偿,有时则要承担成百倍上千倍的赔付责任。因而常容易激发人们的投机心理,带来道德风险。
2、非控性 寿险标的是风险作用的对象,而保险标的又是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中,被保险人存在生、老、病、死、残的风险并非保险人能够控制的。保险人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基本上都是外在的风险,例如意外事故、道德风险、伤病死亡等。保险公司防灾防损固然重要,但只能是对保险标的安全起外部的监督或警示的作用。
3、突发性 寿险事故的发生都是意外的和偶然的,被保险人存在生、老、病、死、残的风险是不可预计的,都是突发性的。2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分析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本文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指的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面简称中国人寿)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2003年6月30日在北京注册成立,并于2003年12月17日及18日及2007年1月9日分别在美国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人寿保险公司。2.1 中国人寿经营状况2.1.1 承保业务 中国人寿的寿险业务在国内市场一直居领先地位,占有中国寿险市场最大的市场份额。2008年,全国境内业务约占寿险市场份额的42.7。目前,中国人寿的承保业务分为个人人寿保险业务、团体人寿保险业务和短期险业务三个业务分部。个人人寿保险业务主要指一张保单只为一个人提供保障的保险业务。包括个人定期和终身、两全、年金保险。团体人寿保险业务主要指对一张保单为某一单位所有或大部分(一般为总人数的75)在职职工提供保险保障的保险。包括团体定期和终身、年金保险。短期险业务主要是指短期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产品的销售3。
1、个人业务 2009年,中国人寿个人业务由于公司保险业务结构的调整,保费收入为同比增长3.8。个人业务利润总额达3976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08.5。
2、团体业务 2009年,由于公司调整团体年金保险业务的发展,团体业务保费同比下降44.2。团体业务利润总额达46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76.5。
3、短期险业务 2009年,由于公司加大了短期险业务发展的力度,短期险业务保费同比增长3.7。由于市场竞争加剧,短期险业务利润总额达420百万,同比下降29.5。2.1.2 中国人寿投资情况 2009年,中国人寿实施积极稳健的投资策略,优化投资布局,调整投资结构,控制债券投资规模,提高权益类投资配置比例,有效应对资本市场变化,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此外,还较好的把握了资本市场的战略投资机会,成功竞购美国银行出让的建设银行H股,投资入股远洋地产、杭州银行等。截止2009年年末,中国人寿投资资产达人民币11720.93亿元,较2008年同期增长25.0,债权型投资的比例由2008年同期的61.43降低至49.68,股权型投资的比例由2008年同期的8.01提升至15.31。表一:2009年中国人寿投资组合与收益 数 据 来源: 2009 年 中 国 人 寿 年 报 2.2 公 司 主 要 竞 争 优 势 分 析 2.2.1市场巨大 中国人寿是寿险业的老大,是中国最大、也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专业寿险公司,市场份额遥遥领先。截至2008年,全国境内业务约占寿险市场份额的42.7。由于历史的原因及特殊的背景,中国人寿目前在中国的寿险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不管是个人业务、团体业务,还是短期业务,中国人寿都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这种地位还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2.2.2 销售渠道广阔 销售渠道就是市场覆盖与占领模式。中国人寿有独一无二的全国性多渠道多层次营销网络,以及客户服务网络。主要采用个人代理人直接销售的办法进行销售,这种方式让中国人寿可以有效的控制风险,保持业务量的稳定。与此同时,在金融竞争加剧和金融一体化的推进,金融业内三大支柱——银行、证券、保险的联手合作、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中国人寿还加强全国性的营销网络建设并构建银保组合。目前,中国人寿拥有寿险行业覆盖区域最广的机构网络和规模最大的分销队伍,共有遍布全国各省区市(台湾除外)、延伸至县乡的4800多家分支机构、1.5万多个营销网点、71.6万名个人代理人、1.26万名团体销售人员及9.4万多家分布在商业银行、邮局、信用社等销售网点,与多家专业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进行长期合作。2.2.3 客户基础雄厚 中国人寿的寿险业务在国内市场一直居领先地位,占有中国寿险市场最大的市场份额。是中国拥有最大客户群的人寿保险公司,截至2008年,全国境内业务约占寿险市场份额的42.7。中国人寿拥有超过1.2亿份有效的个人和团体寿险的保单、年金合同及长期健康险保单,已为超过6亿人次的客户提供保险服务。这庞大的客户群将是中国人寿后续高速发展的有效保证。2.2.4 成长性高、盈利能力强 由于中国人寿庞大的市场占有率、广泛的客户群体以及广阔的营销网络,使得中国人寿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2009年.
第五篇: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风险的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意识到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建立以及完善内部控制,以实现经营目标,从而提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对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风险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经营风险
目 录
摘要„„„„„„„„„„„„„„„„„„„„„„„„„„„„„1
一、内部控制以及经营风险概述„„„„„„„„„„„„„„„„„3
二、建立企业风险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性„„„„„„„„„„„3
三、内部控制失效是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3
(一)风险防范意识差„„„„„„„„„„„„„„„„„„„„„4
(二)内部控制意识淡薄„„„„„„„„„„„„„„„„„„„„4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4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及评价机制„„„„„„„„„„„4
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的基本对策 „„„„„„„„5
(一)构建起健全以及有效的经营风险控制机制„„„„„„„„„„5
(二)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5
(三)强化相关人员的思想意识,对内部控制工作要进一步落实„„„6
(四)实施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及评价机制,推行有效的激励机制„6 结论„„„„„„„„„„„„„„„„„„„„„„„„„„„„„7 参考文献„„„„„„„„„„„„„„„„„„„„„„„„„„„8
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风险的研究
一、内部控制以及经营风险概述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由管理阶层设计的,旨在实施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主要为实现以下目标: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以及资产安全、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以及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
二、建立企业风险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企业为了更好地实现经营战略,就必须以科学管理作为保障,无疑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最有效以及最基本的方法。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国内资本主义市场中,有一些公司内部控制意识十分淡薄,出现了内部控制失效甚至舞弊的案件,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在社会上造成了比较恶劣的影响。从中外企业中的失败经验中分析,那就是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几乎都与管理不善、控制无力脱不了关系。
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只要企业存在经济活动以及经营管理,就必须加强财务的内部控制,建立起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如果企业只是单单依靠会计控制已经难以应付市场上存在的各种风险,因此,会计控制必须向风险控制发展。
三、内部控制失效是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
我国很多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败、违法经营、会计
信息失真等情况,而这些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失败。内部控制失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险防范意识差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与此产生的各种经营风险也是在不断地扩大。但是我国不少企业管理者对经营风险的防范意识十分淡薄,在企业管理者的思想中并没有经营风险的相关概念,更是缺乏健全以及有效的经营风险控制机制。因此,企业在面对各种风险时往往会感到不知所措。
(二)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一般来说,在内部控制的环节之中,财务人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财务人员的素质以及独立性是影响内部控制系统职能充分发挥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不少企业的财务人员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深入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了解:一是认为企业内部控制是各种制度的归集,却忽视了内部控制是环环相扣以及相互监督制约的动态控制机制;二是对会计的职能以及作用没有充分地认识,认为内部控制与会计毫无关系;三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制约,没有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手段以及方法。由于企业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产生以上错误认识,使得不少企业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不少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没有覆盖企业内部所有的部门以及人员,更没有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使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及评价机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但是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会计的日常控制与会计的日常监督是分不开的,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不少企业的管理者会对会计工作进行干预,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干预或利益的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办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实行。
会计人员道德规范不够完善,会计从业人员道德意识十分淡薄,个别会计人员受到利益的驱动,违背职业道德,丧失最基本的法制观念,利用职务之便,对会计凭证进行伪造,藏匿会计资料,大大地降低了会计的可信度。会计人员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行为,很大程度上主要决定于会计人员道德意识十分淡薄以及出于利益的驱动,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及评价机制。
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的基本对策
当前企业所处的环境十分复杂,竞争环境、人员能力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风险变得多样化,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防范企业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经营风险。
(三)构建起健全以及有效的经营风险控制机制
1.建立起经营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机制。首先是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也就是指在实施企业的经营战略之前,要设计好正确以及有效的经营战略计划,既要考虑可能获得的收益,也要考虑潜在的风险因素。并且根据这两点制定出比较灵活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应付企业经营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其次是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主要是对企业经营中发生的风险进行控制,要建立健全凭证的取得审核制度、账账核对制度、账簿控制、报表控制等措施,利用各种凭证以及票据来防范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发生。最后是事后控制。企业应从以前的经营管理中吸取教训,作为今后风险管理的重要方向以及措施。
2.建立以及完善经营风险预警机制。企业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消除和化解企业已经存在风险所带来的各种损失,又要提高企业防范控制经营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健康地发展
3.实行全员风险管理,健全风险控制的动力机制。实行全员风险管理,将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建立岗位责任制,对相关人员进行分工,并且形成相互分离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使管理者、职工、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从而做到权、责、利三位一体。
(二)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一般来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之中,建立起相互制约的制度。其次,设立事后的监督。事后监督主要是指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日常核算的基础之上,对各个岗位以及各个业务进
行监督。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并且纳入企业管理之中,相关岗位人员应该将监督的过程以及结果直接反应给企业财务部门相应的管理人员。最后,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成立起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日常稽核、监督、审查、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等工作对企业实行内部控制。以上三方面对于企业内部及时发现问题,防范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四)强化相关人员的思想意识,对内部控制工作要进一步落实
一切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方法也需要有人去执行,不然的话,再好的制度以及方法也难以发挥出它的作用。从一些企业失败的教训中可以得出,出现问题的真正关键之处并不是有相关的制度,而是这些制度并没有引入到实际的工作之中。因此,首先,企业内部要对财务人员的行为状况进行了解清楚,对一些财务人员的反常情况进行分析,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其次,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业务培训,增加财务人员的自我约束力,财务人员自然也就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地执行。
(五)实施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及评价机制,推行有效的激励机制
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手段。会计监督虽然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关键之处依然在人,因此只有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强化会计监督功能。首先,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使得公司内部的人员能够意识到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在工作之中,会计从业人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使会计人员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其职责。其次,会计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对新问题的判断力,使会计从业人员在思想上能够发生转变,从传统的“检查、督促”观念中转变过来,树立起正确的会计监督意识。最后,要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由于会计工作对专业性的知识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出发,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从中找出正确的办法以及思路。因此,只有熟练掌握会计相关知识,对会计最新法规能够及时地了解,充分把握各种风险,才能做出理性判断,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并且做好会计监督。
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指企业对于内部实行有效性的相关检测。企业应该建立
起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来充分调动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以及考核,一旦发现一些违反规定的员工应该予以相应的惩罚。对于奉公守法、廉洁从业的人员则给予一定的奖励,做到奖惩分明,可以考虑与职务升值挂钩,从而形成长效机制。只有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套完善以及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根据这些评价指标实行严格的考核,内部控制才能够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从而达到防范企业可能发现的经营风险的目的。
结论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提高企业经济利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风险行为防范能力、从而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做好内部控制管理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霍煜蓉,练德慧.关于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财务与会计,2007(12).[2]马卫社.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国际商务财会.2008(6).[3]全福南.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辽宁科技大学.2008.[4]苏勇.论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及其管理.会计师.2009.[5]刘永平.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风险防范.会计之友.2009年第30期.[6]王飞.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3期.[7]凌芸.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工业审计与会计.2009年第6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