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服务流程 夯实征管基础 XX地税以纳税服务“大前台”建立征管新模式[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6:5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优化服务流程 夯实征管基础 XX地税以纳税服务“大前台”建立征管新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优化服务流程 夯实征管基础 XX地税以纳税服务“大前台”建立征管新模式》。

第一篇:优化服务流程 夯实征管基础 XX地税以纳税服务“大前台”建立征管新模式

优化服务流程 夯实征管基础

XX地税以纳税服务“大前台”建立征管新模式

近年来,XX地税局按照“建设一流班子,打造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树立一流形象”的规划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从服务与管理出发,从制度和机制着手,主动优化纳税服务,深入探索征管改革,科学设置流程,在标准化办税服务大厅规范运行的基础上,针对优化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科学实践,统筹规划,以纳税服务“大前台”为突破,构建起“服务”与“管理”双轮驱动、和谐发展的征管新模式。

一、科学设置,精心部署,坚持打造快速高效的“大前台”服务体系

一是全面推行涉税事项集中办理制度。从今年1月1日起,该局全面推行涉税事项集中办理制度,按照“前台受理、后台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设计流程,对以前审批多、程序繁的事项进行改革,统一执行涉税事项由办税服务厅集中分类处理,可立即办理的,当场办结,需多部门审核的,按程序内部流转,并在规定时限内由受理窗口统一出件。以上举措,充分扩大“前台”功能,大大丰富“前台”内涵,达到所有涉税事项在办税服务大厅均可以得到规范及时的解决,纳税人无需再跑管理所和业务股室,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头找、多次跑的问题,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实现了便民、惠民的真正目的。

二是着力拓宽“零距离”纳税服务快通道。在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基本服务制度的基础上,各岗位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整理制定岗责明晰、程序规范的纳税服务标准。深入拓展服务内容,推行导税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公示办税流程,呈列标准式样,规范打造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的自助服务区。充分利用网络载体迅捷快速的特点,拓宽服务渠道。在成功创办“金税学校”的基础上设立“网上税校”,实现网络服务在政策解读、咨询答疑、纳税辅导、流程告知、时限提醒等方面的深入开展。依托扎实的基础管理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框架,大力推行批量电子缴税和网络自开发票系统,并与电信公司合作开发“税信通”温馨提醒短信平台,实现足不出户,电子划款,轻松缴税。此项工作也深得广大纳税人拥护。截至8月31日,该局共签约验证6286户(占全局缴纳税款纳税人的98.9%),已成功扣税56825笔,电子缴税达2.6亿元,实现了纳税服务减负、提速、增效,税收秩序规范、流畅、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是认真落实“让利于民”的优惠政策。该局对近年来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统一清理、归纳,制定了《XX市XX区地方税务局税收优惠办理流程》,对3大类30项优惠政策逐条从法律依据、纳税人报送资料、办理流程及时限、表格文书式样等四个项目分别进行了解读,使“前台”办税人员和纳税人明白易懂、轻松掌握,并能严格执行此规定:对 2 应当享受优惠政策的纳税人立即办理,对可以享受但资料不全的纳税人,一次告知并及时开展纳税辅导,对不能享受的坚决不予办理。并对26家重点企业进行服务帮扶,建立挂钩联系制度,摸清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与服务需求,确保用好、用活、用准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真正“让利于民”,不断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夯实基础,强化管理,坚持以“大前台”推动征管模式新改革

为保证纳税服务“大前台”的高效运行,该局从强化内部管理着手,从理顺内部机制着力,夯基础、强素质,破瓶颈,在以下几点上实现了征管模式新突破。

一是在信息资料传递上,严格执行无缝对接制度。在实行涉税事项集中办理的“大前台”服务后,申报信息和文书资料的传递就成为关系卷宗档案和基础管理的“生命线”。对此,该局大力推行“后台” 信息资料的快速流转和无缝对接。从纳税人第一手的申报资料开始,实行分户分所清册登记,指定专人一户一袋收集整理,及时进行清单式签名传递。采用软件传递和纸质传递相结合的方式,文书受理岗位对纳税人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初审合格后,出具书面回执,告知纳税人文书领取的时间及注意事项,以此倒逼文书资料在前台受理人员、管理所、业务股室之间的传递时限,明确传递中各个环节的责任,实现了涉税资料的快速、准确传递,保证了税收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是在卷宗资料管理上,严格执行评审考核办法。全面 实行征管资料案卷评审制度,坚持征管基本功建设,本着“提高质量、强化制约”的原则,制定出台《案卷评审考核办法》,从卷宗的建立格式、项目内容,装订顺序等方面逐一细化,按行业合理分解“户管”事项,并细分每项分值和考核权重,执行严格的逐项评审、综合扣分,以此界定税收管理员的“作为”与“不作为”,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从而全面统一、规范税收管理员的税收管理行为,强力推进案卷评审制度,切实将卷宗基础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是在税源分类管理上,严格执行专业化管理办法。为更好适应“大前台”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需求,该局严格按行业性质,将纳税人分为个体、企业、建筑安装、房地产四个类别,并成立了3个个体税收管理所、1个企业税收管理所、1个建筑业税收管理所和1个房地产税收管理所,推出了以“分类管理、责任管理、过程管理、档案管理”为核心的四个行业税源分类管理办法。该办法分别从行业特点出发,明确了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内容、要求、标准,突出了税源专业化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如何开展纳税评估、信息比对、资料分析、税源预测等专业化管理进行详细指导,提高了全局对各行业税源深度管理水平。

四是在税源动态管理上,严格执行“三级巡查巡管”制度。严格实行税源动态管理,建立起税收管理员、税务所、区局三个不同层面的巡查巡管体系,实行三级巡查巡管相结合,逐级负责,层层监督、考核追责的方式,强化对税源的 动态跟踪。从目前该局运行情况看,“三级巡查巡管”能促使税收管理员及时收集涉税信息,认真开展税收宣传和纳税辅导,准确掌握经营情况,详细提供政策咨询,实现了优化服务与动态管理的有机结合,呈现出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的新模式。

三、强化监督,着重辅导,为“大前台”营造长远发展的和谐局面

一是始终坚持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该局主动接受广大纳税人的监督,不定期开展对执法服务的明查暗访,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执法监督。认真排查执法风险点,严把服务关键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二是始终坚持廉政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拓展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三是始终坚持业务培训和纳税辅导。以“金税学校”为平台,对内,着力抓好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强化责任心教育,增强地税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外,通过纳税服务“大前台”,强化纳税辅导,以现场答疑、印送资料等方式,帮助纳税人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在优化服务的进程中,我们将用真心服务、规范执法,建立起征纳共赢的和谐关系,构建起地税事业长远发展的良好大环境。

第二篇: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

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 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在全市国税系统上半年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王喜昌

(2005年7月11日)

同志们:

这次调度会议,经市局党组研究,把税收管理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内容,专门邀请基层负责税政、征管的同志参加。任务十分明确,就是针对目前税收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去研究两个重要课题,一是如何适应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的要求;二是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我市税收征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就需要对我们的征管工作进行总结回顾,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在大的方向和总的原则方面达成共识,从而形成指导基层税收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意见。

下面,我将根据省局税收管理工作安排和大家汇报情况,结合我市实际,就前一阶段全市税收管理工作的主要情况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一、对前阶段税收管理主要工作的回顾

在年初召开的全省国税工作会议上,省局将今年确立为“税收征管基础建设年”,并提出“5个到位”(即:机构改革到位、征管信息系统推行到位、办税服务厅一站式管理到位、纳税评估 到位、税收管理员到位)的目标。随着征管信息系统的成功上线运行,“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逐步得以完善。

(一)精心组织,科学实施,“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按时、成功上线运行。

按照省局统一部署,自2004年11月开始,启动了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推行工作,全局上下经过广泛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实现税收征管工作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制度化新格局为目标,按照统一领导、分组实施、注重效能、保证质量的原则开展工作。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在2005年3月1日成功上线。四个多月来,系统运行比较平稳,税收业务处理正常。截至6月底,全市共纳入征管信息系统的纳税人23952户,其中企业7444户,个体工商户16508户(其中起征点以下纳税户8188 户),一般纳税人2777户,小规模纳税人19758户。从3月1日开始,通过征管信息系统累计征收入库税款151837万元,其中增值税114184万元,消费税30188万元,内资企业所得税2968万元,外资企业所得税1284万元,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3212万元,滞纳金214万元。

征管信息系统的成功上线运行,是实现“金税工程”三期的重要步骤,是税收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我市税收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现代化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推行工作顺利完成,得益于我们在三个关键环节和关键阶段抓得深、抓得细:

1、前期准备酝酿阶段。领导高度重视,职责分工明确,部2 门配合密切。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征管信息系统推行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以董存英局长任组长的推行领导小组,由副局长刘北彦主抓此项工作,抽调骨干人员组建四个工作组,负责全市推行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各工作组均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规范。技术业务培训扎实,学习成效显著。市局投资30万元购臵高配臵微机57台,更新了市局培训中心微机教室,搭建起业务技术培训环境。本着急用先学、急先缓后和注重实际操作的原则,采取“师资加骨干、集中加分层”的模式分岗位进行培训,把培训穿插于阶段性工作之间,抢时间,赶进度,保质量。我们前前后后组织了12期较大规模的培训,共有670人参加了培训学习,为我们顺利上线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工作方案制定周密,工作安排有序。我们制定了《张家口市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推行实施方案》,建立了《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办法》、《例会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督导工作制度》等一系列保障制度及相关配套措施。明确实施规范、推行步骤及工作要求,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做出详细的安排。

2、数据准备模板制作阶段。征管信息系统上线的关键环节是前期的数据准备工作,系统上线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一阶段的实质性工作能否做到位。为此,我们严格把好原始资料采集关和数据质量审核关。一是早筹划,早准备,将数据准备工作关口前移。把数据清理作为数据准备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对于数据清理,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要求,按纳税人、原始征管 资料、征管档案、税收台账一一对应的原则,将历年来纳税人的所有信息进行兜底清查、彻底梳理,剔除积淀的冗余数据,“正本清源”。二是细安排,严落实,原始资料采集力求真实准确。原始资料的真实准确程度直接决定着模板数据的质量,决定着数据准备工作的成败。为此,我们认真分析每一种模板、每一个数据和原始资料的定位关系,确定它们的来源渠道。并制定了《县区局资料采集、数据核对方案》,按照“有数据必有原始对应”的原则,分别从内部和外部采集原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一确认、两审核、一核对”,确保了原始资料真实准确。三是编制了《静、动态数据准备模板样式及填制说明》、《县区局资料采集、数据准备核对方案》、《静态数据审核标准》、《动态数据审核标准》、《影响征管信息系统成功运行的相关数据因素》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各类基础数据文档管理规定》等,明确了数据填制口径。四是严格校验模板数据与原始资料是否完全一致。我们采取“两层审核、正逆结合”的方法,实行推磨式互审。即税务所审核手工模板与原始资料是否一致,之后县区局抽调征管、税政、计会部门主要骨干力量再行复审,复审完毕再返回税务所,由管理人员进行确认。五是组织全市集中交叉会审,抽调各单位优秀骨干力量集中到市局,对县区局的模板进行抽样会审,通过相互学习交流,集思广益,释疑解难,取长补短,既达到了以审代训的目的,又总结出最优方案,在全市统一执行。此举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对确保我市数据准备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六是加强机器审核,拓展“征管信息系统数据准备审核管理软件”的应4 用功能,结合实际编制了审核公式,细化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实现了计算机对模板数据的监控和校验,解决了仅靠人工审核难以发现的问题。上述措施的落实保证了我市数据准备工作高质量地按期完成。

3、数据录入阶段。在数据录入的关键环节,全市17个录机点,动用了273台计算机,采取集中录入、双人交叉审核、多口径校验的方法,全面开展数据录入工作。一是制定了《数据录入工作业务支持方案》和《数据录入工作技术支持方案》,对数据录入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二是实行“每日一安排、每日一总结、每日一通报”的工作制度,对于每天的录机情况,针对问题和经验,总结今天,安排明天,保证了全市录机工作令行禁止,步调统一。三是为提高录入数据的准确率,确保数据录入质量,根据《数据准备方案》和《代码手册》中的规定内容,我们按照数据间的对应关系,自行编写了70余条SQL审核语句,每日将全市录入数据进行集中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下发,要求各单位当天完成修改,最大程度地解决了录入工作中错误。四是市局专门制定了一条制度,涉及到税种登记中的征收品目出现错误、行业与征收品目对应关系错误等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因素,市局直接执行“删除纳税人”操作。之后下达“删除纳税人通知单”,县区局修正后,重新从头录入。由于我们的工作超前、扎实、主动,全市推行工作进度和质量一直居全省领先位次,10天的静态数据录入,除第一天有个别差错外,后9天的录入数据经省局检测全部零差错,位于全省前列。我们坚持和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和精 益求精的作风,在动态数据录入和跟踪补录工作中,同样取得了圆满成果。

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推行工作,是对我们广大干部的政治素质、大局意识、纪律观念和工作能力最实际的检验。在推行过程中,特别是上线前的100多个日日夜夜里,全体推行人员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尤其是战斗在推行第一线的同志们,超常工作、昼夜奋战、恪尽职守、奋力拼搏,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推行工作再次证明,我们国税有着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有着一支作风过硬、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为此,市局党组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出“远学牛玉儒,近学高翠英,身边学习推行办”的要求,对全市推行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二)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全面实施多元化电子申报缴税。实行多元化电子申报缴税是税务机关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也是近几年来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两年多来,相继成功运行小规模纳税人电话报税、个体工商户简易申报、一般纳税人和其他纳税人网上报税等现代申报纳税管理模式,实现借助互联网集中受理平台和税银互联平台进行税款的申报缴纳。特别是我市作为省局确定的全面推行“网上申报”的试点单位,工作部署细致妥当,对全省的网上报税推行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省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今年,在征管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的基础上,按照省局统一部6 署,全市上下齐心协力,顺利完成了多元化电子报税平台和网上报税平台的整合,实现了纳税人申报缴税的平稳过渡,实现了报税数据由市级平台向省级平台集中处理的转换,实现了申报征收数据向征管信息系统的自动导入。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纳入电话报税的纳税人2158户,占小规模纳税企业的比例为66.4%,1—6月银行累计划缴税款1281万元;纳入简易申报的纳税人4789户,剔除起征点以下纳税人,占个体工商户的比例为57.6%,1—6月银行累计划缴税款497万元;纳入网上申报的纳税人2754户,占一般纳税人和其他纳税人的比例为93.4%,1—6月银行累计划缴税款113420万元。三种申报方式银行划缴税款累计为115198万元,占全市税收入库税额的46.22%。

多元化申报缴税方式的运行是税收申报征收和纳税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一项有利征纳双方的工作。一方面,实行电子申报可以实现申报时间向全天候延伸,不受时间、地点、节假日等限制,方便了纳税人,而且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完成申报缴税的全过程,降低了办税成本;另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税务机关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征收期申报征收压力,有效降低了税收成本。此外,实行电子申报的优势还集中体现在申报数据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并实现网络传输,从而提高了征管数据的准确度、可靠性,减少了数据差错及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根据报税软件自动生成申报数据,通过银行划款,应征税款得以及时足额入库。

(三)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强税收征管,关键是基础管理,重心在基层一线,重点是 税源管理。针对我市征管状况和人员素质等现实,在总结多年来专管员属地划片和分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市局研究制定了《税收管理员工作实施办法》和《税收管理员工作考核办法》,从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工作标准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对税收管理员制度作出了具体规定,按照征管业务将税收管理员工作职责细划为十三项,具体包括:税收政策咨询辅导、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申报管理、税款催报催缴管理、日常税务检查、纳税评估、其他管理等,对每项工作都对应制定了工作标准。通过这些细化和量化的标准,增强了税收管理员工作制度的可操作性,解决了税收管理员“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把对税收管理员的责任追究与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结合起来,加强了对税收管理员的监督。

(四)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稳步推进和提升金税工程拓展和完善阶段各系统的管理。

自今年1月起,防伪税控系统监控平台将对金税工程从单纯考核存根联采集率,增加为报税率、红字发票率、作废票率、人工干预率、失控票率、无法认证率等多项指标的综合考核。为全面提高全市金税工程运行质量,不断保持运行环节的严密性和完整性,真正保证各项考核指标落实到位,市局就我市金税工程从人员管理、制度落实、数据采集传输、税控企业及代理机构专用设备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完善,按照征管信息系统的要求,修订了相应的工作日志,并对金税工程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重新进行了分解和调整,进一步细化量化了重点项目的考核指8 标。由于制度健全、组织得力、措施有效,上半年我市金税工程运行态势总体平稳,存根联采集率持续保持了100%的佳绩,其他各项指标考核均达到了省局要求的标准。

二、对下一步工作的意见

对于今年乃至以后更长的一段时期内,随着税收征管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税收征管工作必须紧紧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夯实征管基础,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税收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严格责任,确保征管信息系统的顺利运行。征管信息系统上线后,对税收征管的思路、方式、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需要我们逐项研究解决,确保新系统高效顺利运行。一是要加强领导,严格管理。要彻底改变系统已成功上线即标志着推行工作胜利结束的错误思想,充分认识到推行征管信息系统既是一项紧迫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任务,任重道远,考验严峻。为此,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机构不变,力度不减,在为顺利运行征管信息系统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的同时,要教育广大税务干部认真学习、规范操作,改变过去敷衍应付、自以为是的工作作风,对弄不懂、吃不准的,先请示后操作。二是要措施到位,责任到人。针对省局、市局已印发的一系列有关规范性操作的文件或答疑,要求各单位一定要进行重新整理归类,细化各类业务问题。明确每类业务问题的负责人,抓好对所负责业务的进一步熟悉理解、熟练掌握。明确基层税务机关业务操作的责任人,将各级的职责、责任人、业务问 题负责人、工作时限,逐一落实到位,确保各级税务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出现问题,立即解决,确保规范操作,确保运行质量。三是要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建立系统运行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以充分激发调动各系列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做到责任明晰、奖惩分明。要求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具体详细、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以严格扎实、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为手段,将考核与奖惩严格挂钩,制定切实可行、长期高效的管理办法,并确保落实到位,使其切实起到管理与制约作用,为顺利运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提供保障。四是要加强监控,做好审核。要树立数字化管理观念,体现数据就是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生命线。首先,从基础征管数据的录、审、调、存、传、用等各个环节加强数据管理,尤其对新产生的各项征管基础数据要确保其来源的唯一性和可靠性,从而确保整个征管数据的真实、准确、全面和实用。要求各单位严格按征管系统业务规范及培训教材的要求进行正确操作,必须依据原始资料及时、准确、完整地录入系统中,做到计算机存储的数据与原始资料相一致,杜绝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失误。其次,随着登记认定、申报征收业务量的增加,要采取各种手段加大审核、监控力度,及时查找和发现数据录入错误。录入数据时,对每一个数据坚持先审核后录入再审核。对需多次录入和补录数据的,保证数据的前后一致性和逻辑关系。再次,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定期通过查询模块和市局下发的SQL语句进行检测,发现错误及时修正。市局也将数据检测工作列入考核内容,经市局检测发现的错误,一律按照10 《征管信息系统考核管理办法》进行考核扣分。最后,要定期安排对运行工作的督导检查,推行办主任及各成员定期深入到办税服务厅或税务所进行实地督导与检查,检查原始资料,严格杜绝“机外管理”,杜绝操作的随意性。五是实行数据共享,提高应用水平。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掘数据应用潜力,逐步提高数据应用质量和水平。在目前这种环境下,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充分利用征管信息系统的查询功能,知道“能查到什么”,知道“如何查”、“怎么查”。不要按照旧习惯、旧思维,总是停留在要求基层报送纸质资料的原始阶段。能通过信息系统查询得到的数据,各业务职能部门和基层税务机关,一律不得要求纳税人重复报送。这一点从市局做起。第二要正确把握征管信息系统与日常税收管理的关系。征管信息系统只是把我们日常管理工作的各个层次和各个范围送上流水线,只能说是规范我们的操作行为而不能说是替代我们的日常管理。一个软件,不管有多么完善,多么天衣无缝,它所体现的毕竟是一个管理的结果,而日常税收征管是我们的基础,是软件数据最原始的来源。没有管理,无从谈起软件应用;而通过软件的应用,又会促进管理的发展。二者是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所以,要尽可能将软件数据的分析结果深入应用到日常税收管理中去,提升数据应用水平。第三要依托征管信息系统,加强征管质量考核。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是提高征管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各级税务机关要在加强税收征管基础工作的过程中,实现登记率、申报率、入库率、欠税增减率、滞纳金加收率和处罚率等“六率”的计算机数据考核。要通过信 息系统产生基础数据,生成考核指标,进行考核评价。这一点,也是今年市局征管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二)强化税源管理,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管理”,既是对税收征管的总要求,贯穿于税收征管模式规定的各个管理环节,也对应于征管查分工强调要加强税源管理。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基础,要落实税源管理的各项措施,切实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要靠强化管理来实现,税收征管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坚持依法、规范,体现强化管理的要求。科学化管理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征管工作规律,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的实效性。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1、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从目前的开展情况来看,我市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落实还存在一定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我市的税收管理员管理办法是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国税局正式下发之前制定的,难免存在一定的疏漏和缺失;二是办法下发之际正为征管信息系统推行进入攻坚阶段,从工作部署以及时间精力的统筹安排上,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三是征管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对于税收管理员的要求更高,标准更严,管理项目和工作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要进一步去适应税收信息化建设的12 需要;四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纳税人的经济成份更加多样,性质更加复杂,经济业务更加多元,企业财务核算趋向复杂、体现企业经营特色,等等,而按照税收管理员的科学内在规律去要求、去管理,还有一个时间和认识上的过程;五是在内部管理和责任追究上,各级税务机关还普遍存在“制度严、手段软”的问题,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对能级制度的引入、考核奖惩的激励机制的建立还有不小的差距。

从我们的征管现状来说,征、管、查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信息割裂,似乎没有一个税务人员能说得清企业情况;税源、税基监控不力,管理人员缺少对企业的深入了解,漏征漏管户增加;存在税务人员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出现问题具体责任难以落实到某一个人,似乎个个有责任,个个没责任;工作缺乏主动,征收或大厅人员等人上门,管理人员等派工,稽查人员搞“游击”,基层各级领导者感到工作繁重,疲于应付。

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产生,它是对传统的税收专管员管户制的扬弃,是在新形势下对传统的专管员制度的继承和改革,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对纳税户信息综合分析,强化监控,完善管理制度的重要措施。当前的税收管理员不是以前的专管员,具有“信息采集员、纳税辅导员、税收宣传员、纳税评估员和税收监控员”等五员身份的定位。主要承担税源监控、日常检查、调查核实、纳税服务等四大工作职责。“税源监控”包括监控辖区税源户籍登记及变动,管户生产经营基本情况、重点税源企业、关联企业交易和财务会计指标及税收收入情况、中小 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情况、税源调研分析等;“日常检查”包括清理漏征漏管户、核查发票、催报催缴、评估问询,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等日常管理;“调查核实”主要包括对纳税人新开业基础信息、各类资格认定、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减免退税、税前扣除、呆账税金核定、死欠税款核销等事项的调查核实;“纳税服务”主要包括税法宣传、资料送达、纳税咨询辅导、预约服务等。

建立税收管理员制度,一要正确处理“管户”与“管事”的关系。“管户”和“管事”是税收征管工作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两者互相渗透,同时并存。所谓“管户”,就是按户管理涉税事务,“管事”离不开“管户”;所谓“管事”,管理的是纳税户的涉税事务,“管事”就是“管户”。“管户”可以丰富管理的内容,从具体事务入手,使管理更具针对性;强化税源管理,要通过逐户管理加以落实。在实施税源管理的过程中,既要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强化管理,也要注重发挥税收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将“管户”与“管事”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强化税源管理的目的。二要按照属地分类管理的原则,明确税收管理员的管理范围和职责权限,强调对辖区内税源的管理责任。要发挥税收管理员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源状况比较了解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料,加强对纳税人的日常管理和纳税评估。税收管理员下户执行各项税源管理事务时,要作出计划,按规定程序进行,并接受行政执法和行政监察的监督。三要按照“管理到户、责任到人、人户对应”的工作要求,根据“科学化、14 精细化”的要求和辖区内纳税人的实际情况,重点是抓好管理职责、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的落实,加强对纳税人的户籍管理,强化税源管理及其纳税评估,优化纳税服务。

2、全面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最近,省局原文转发了总局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五类15项纳税评估通用指标和三个税种26项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同时明确了各业务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各级国税机关的征管部门负责纳税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纳税评估工作业务规程,建立健全纳税评估规章制度和反馈机制,指导基层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明确纳税评估工作职责分工并定期对评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和交流;各级国税机关的计划统计部门负责对税收完成情况、税收与经济的对应规律、总体税源和税负的增减变化等情况进行定期的宏观分析,为基层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提供依据和指导;各级国税机关的专业管理部门(包括各税种、国际税收、出口退税管理部门以及县级税务机关的综合业务部门)负责进行行业税负监控、建立各税种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测算指标预警值、制定分税种的具体评估方法,为基层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另外,总局即将制定《纳税评估工作规程》下发执行。

搞好纳税评估,是基层税务机关和管理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开展纳税评估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料,包括纳税人申报资料和相关信息数据,并辅之以必要的日常检查,了解情况,分析企业销售(营业)、库存、成本、实现利润、实现增加值等指 标与其缴纳的增值税、所得税的关系,综合分析行业总体税收状况和纳税人个体纳税情况,通过分析比较,摸清规律,发现问题。结合实际制定行业平均利润率、平均增值率和各税种相对于其税基的平均税负等评估指标,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模型,对纳税人纳税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测算纳税人实际纳税与应纳税额的差距,评估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增强管理的针对性。

3、按照税源规模实行分类管理。分类管理是强化税收监控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原则性规定。为了确保税源控管的质量和效率,做到“抓大不放小”,根据纳税人不同的企业类型、经营情况、经营方式、核算水平等实施分类管理势在必行。分类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经营规模较大的大型和特大型重点税源企业,要明确专人负责大企业和重点税源的管理工作,全面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以及资金流转情况。必要时实施驻厂组(员)管理即“一户多人”管理制度;对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型企业实施按行业或地域分类专人管理即“一人多户”管理制度;对个体零散税收和集贸市场,落实省局《关于个体税收实施分类管理的意见》和《关于集贸市场税收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实施划地域专人管理即“一行(地)多人”管理制度。

大型和特大型重点税源企业构成了我市税源的主体,对该类企业的控管一直是重中之重,对税源监控的系统性、专业性、及时性要求更高。在目前的条件下,选派业务骨干人员进驻监控管理,既利于税务机关及时掌握税源变动信息,也便于推动服务向16 纳税人贴近。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会计核算水平相对较低,因此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保证信息质量非常重要,同时中小企业也是漏征漏管的多发群体,因此需要按地域设臵管理员,以保证监控的严密和质量。另外,对加油站等主业分明、需重点管理的特种行业,以及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因为情况特殊,征管和监控带有较大的专业性,可以考虑按行业设臵管理员。总的来说,对中小企业的分类管理要把握好“条、块”的有机结合。同时,个体业户和集贸市场数量大、分布广,漏征漏管机率也最高,要按照纳税人地域分布设臵管理员,实施分片监控。

(三)加强协调,切实保证金税工程的顺畅运行。虽然我市的金税工程实施效果一直良好,但是我们也必须在成绩面前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一是工作日志制度执行不力,尤其在资格认定、系统管理档案录入、稽核系统档案录入、发行审批、系统发行等诸岗位,仍存在脱节现象,为全市乃至全省采集率的考核埋下了严重隐患。二是对失控发票快速反应机制运用不熟练,认证发现问题时不能严格按照系统流程顺畅地进行操作,与稽查部门在传递过程中时常出现脱节现象。三是个别区县仍不能理顺稽核系统、网络版系统管理两个岗位之间的关系,传递手续执行不到位,一般纳税人信息丢失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单位将网络版系统管理中“一般纳税人档案录入”权限放臵在信息中心,屏蔽了税政部门的权限,人为地割断了两系统之间的联系。四是全国防伪税控系统监控台统计分析显示全市防伪税控系统3项考核有待提高:由于企业开票操作人员业务不熟练及更换频繁 等原因导致打印错误,使得我市作废发票率偏高;因纳税人超过了认证期退回发票而开具红字发票、销货退回、跨月作废导致红字发票率偏高;认证设备老化和人工违规强制操作致使认证发票干预率居高不下。

我市金税工程将继续按照“规范加完善”的总体要求,处理好系统间的衔接关系,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强化实体和程序性工作,真正把“科技加管理”的思想体现到各系统高效有序的运行中去。一是各单位领导尤其是“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切实下大力加强对金税工程工作的督促检查,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克服思想上的麻痹松懈情绪,树立长期作战思想,保证本辖区金税工程高质量运行。二是全市金税工程各岗位一定要克服松懈麻痹、顾此失彼的做法,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合理布臵统筹兼顾,在搞好网上报税、系统升级和拓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金税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严格履行签字审批手续,注重各环节的连续性,确实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切实抓好金税各项综合考核指标的落实工作。

(四)认真贯彻一窗式管理要求,全面提升办税效能。5月初,总局正式下发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一窗式”管理操作规程》,下半年,为切实将一窗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保证新申报管理模式、新征管信息系统及金税工程相关系统三者之间的平稳对接,税政管理人员要针对后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努力在建立和规范征收大厅和税务所的管理职能上下功夫,要按照《规程》要求,拟定好岗位,明确职责,进一步拓展审核18 范围,加大管理力度,在现有金税各岗位实行双审核的基础上,调整人员分工,办税服务厅设立增值税纳税申报异常情况处理岗、复核岗;加强后台对申报附列资料正确性的分析;做好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内容的分类调整工作,确保抵扣凭证的“一窗式”票表稽核比对工作不断档,真正实现“一窗多能、一人多责、一机多用”的目的。

提高“四小票”电子信息的采集质量,确保发票电子数据正确稽核比对,降低稽核检查无效劳动。对增值税其他抵扣凭证实行“人工采集、网络比对”是总局贯彻“一、四、六、小”管理方针,强化增值税征管,堵塞税收漏洞的重大举措。自2003年10月开始采集和比对增值税其他抵扣凭证以来,全市共核查有问题发票 10641份,有效地强化了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堵塞了税收漏洞。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发票信息采集质量不高,多数有问题发票均是企业在录入过程中将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票日期、纳税人识别号输入错误而造成的。二是“四小票”有问题发票的核查率偏低,特别是海关完税凭证,个别月份检查率还不足50%。导致在编制发票审核情况结果统计表与汇总统计表中所反映的未完成的数据越来越多,核查工作量越来越大。三是部分企业不能按时准确完成发票信息的采集工作。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求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四小票”采集和比对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数据录入质量。切实加强对开具“四小票”的经营单位和接受“四小票”企业的监管力度,规范对“四小票”的开具和使用,减少和避免由于政策的不理解而造成的差 错,提高“四小票”信息的录入质量。二是要建立监督和考核机制。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四小票”审核检查和处理工作,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健全工作联系制度,加大核查工作的考核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要提高核查的针对性。按照“先核查缺联票,再核查不符信息票”的顺序进行筛选,集中有限力量重点核查疑点票,增强核查实效性。四是按时完成“四小票采集、汇总、检查软件”的升级工作,重新明确填报口径,确保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正常使用。

另外,这里我想提一下煤炭经营企业的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问题。近年来,为加强对煤炭经营行业的增值税税收管理,市局多次要求对煤炭经营企业进行清理检查和整顿。通过清理整顿,在一般纳税人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目前实际管理上看,仍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一是运输费用、汽油和柴油发票抵扣不实。二是煤炭经营行业欠税户数和欠税金额较往年又有上升。三是部分企业财务核算几经清理整顿仍有不真实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要求有关县区局要把煤炭经营企业的税收管理作为增值税管理的一个重点,对煤炭经营企业运费、汽油、柴油发票抵扣较为混乱的问题,要下一定力量,充分调查核实,该协查的一定要安排协查,确保增值税政策在该行业中执行到位。对有欠税的企业,加大清缴力度,要按照《征管法》有关规定,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清缴。对欠税数额较大、一次清缴确有困难的,要求企业做出20 清缴计划,限期入库。对财务核算不够真实的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纳税辅导,督促其规范建账,真实核算,准确计算应纳税额。

(五)几项具体工作。按照省局安排,下一步将要开展的征管工作有:一是换发税务登记证件,第三季度末结束;二是开展对《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11月结束;三是部分商业零售企业,重点为大型商场(超市)、专卖店、医药销售、集贸市场等类纳税人进行税控收款机的试点推行,下半年开始;四是修订《征管业务操作规程》,清理简化审批程序,简并税务文书和报表;五是落实总局《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和省局《办税服务厅管理办法》,规范面向纳税人的办税服务业务。请各单位及早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同志们,下半年我们面临的各项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希望大家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密切协作、团结奋战,努力把税收管理基础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为全市国税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地税四分局夯实征管基础数据质量强化

地税四分局夯实征管基础数据质量强化“六道关”

今年以来,地税四分局全面加强征管基础数据质量的监管工作,紧紧围绕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分析,在实际征管过程中强化“六道关”,夯实征管基础数据质量。

认识关。全局上下充分认识到抓好征管基础数据质量是一项长期的日常工作,是信息管理及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础,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和推进税收征管根本性变革的必然要求,是用数据反映工作、发现问题、减少征收管理中的人为因素和随意性的有效手段。

录入关。对纳税人的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从严要求,拓展涉税数据信息采集渠道,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广泛采集对加强税收征管有益的各种涉税信息。同时结合征管信息系统的操作要求,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制定严密有效的数据采集规范,规范信息采集标准,统一信息口径,确保录入信息准确、全面。

审核关。审核数据的规范性、完整性和一致性,重点是开业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等类别的征管数据,在基础数据采集后有审核,录入中有核对,建立起事前监督、过程控制、事后复核的管理机制,严防异常数据的生成。

整改关。充分应用市局考核软件平台,要求相关岗位人员在每月下旬查询问题数据时,有针对性地对异常数据进行修正和补录,对每期数据通报中存在的问题数据深入剖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及时整改,防微杜渐;同时抓好数据整改落实后续管理,定期进行查漏补缺,切实提高征管业务系统中数据的质量。

考核关。制订了征管数据质量考核管理办法,完善征管信息采集和录入考核问责制度,对数据采集错、漏、假现象及出现漏征漏管户明确了处罚措施,实时监测考核各基层单位征管数据质量,并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提高了源头征管数据的真实性。

分析关。针对对征管基础数据分析利用重视不够现象,建立涉税信息分析机制,积极利用征管数据分析研究解决税收征管问题,养成利用征管数据分析研究解决征管问题的习惯,将征管系统内的征管数据由静态数据变为动态数据,通过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发现征管薄弱环节和疑点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征管。

二是加强数据管理,切实提高数据质量。专业化的特点就是突出分级分类和风险排序,要学会用数据说话、规则说话、模型说话,不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要加大数据采集范围,为进一步扩大税收风险识别范围打好基础。要进一步夯实数据质量基础,加强对数据质量的考核力度,争取实现零差错。

第四篇:地税四分局夯实征管基础数据质量强化

地税四分局夯实征管基础数据质量强化“六道关”

今年以来,地税四分局全面加强征管基础数据质量的监管工作,紧紧围绕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分析,在实际征管过程中强化“六道关”,夯实征管基础数据质量。认识关。全局上下充分认识到抓好征管基础数据质量是一项长期的日常工作,是信息管理及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础,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趋势和推进税收征管根本性变革的必然要求,是用数据反映工作、发现问题、减少征收管理中的人为因素和随意性的有效手段。

录入关。对纳税人的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从严要求,拓展涉税数据信息采集渠道,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广泛采集对加强税收征管有益的各种涉税信息。同时结合征管信息系统的操作要求,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制定严密有效的数据采集规范,规范信息采集标准,统一信息口径,确保录入信息准确、全面。

审核关。审核数据的规范性、完整性和一致性,重点是开业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等类别的征管数据,在基础数据采集后有审核,录入中有核对,建立起事前监督、过程控制、事后复核的管理机制,严防异常数据的生成。

整改关。充分应用市局考核软件平台,要求相关岗位人员在每月下旬查询问题数据时,有针对性地对异常数据进行修正和补录,对每期数据通报中存在的问题数据深入剖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及时整改,防微杜渐;同时抓好数据整改落实后续管理,定期进行查漏补缺,切实提高征管业务系统中数据的质量。考核关。制订了征管数据质量考核管理办法,完善征管信息采集和录入考核问责制度,对数据采集错、漏、假现象及出现漏征漏管户明确了处罚措施,实时监测考核各基层单位征管数据质量,并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提高了源头征管数据的真实性。分析关。针对对征管基础数据分析利用重视不够现象,建立涉税信息分析机制,积极利用征管数据分析研究解决税收征管问题,养成利用征管数据分析研究解决征管问题的习惯,将征管系统内的征管数据由静态数据变为动态数据,通过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发现征管薄弱环节和疑点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征管。

第五篇:改革征管模式 优化纳税服务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改革征管模式 优化纳税服务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传统的税源管理模式存在诸如对不同行业的纳税人分别采取同样的税收管理办法,不仅难于做到重点突出,而且效率较为低下,相关的纳税服务措施也很难全部落实到位。这样“一刀切”的税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纳税人数量越来越多,纳税人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经营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的形式了。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社会分工在税源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税源管理的必然趋势。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指在坚持属地征缴的原则下,根据税源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特点,通过组织分工和合理配臵资源,主要分纳税人规模、行业和类型以及税务事项等来组织管理,有重点、针对性地达到强化管理力度、拓展管理深度的目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多种专业化形式的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也是按多种涉税要素特征对税源分类管理的延伸和深化,是互动工作的深化,是科学化精细化的发展和完善。

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信息管税”的要求

税收管理员制度实施以来,对于有效解决原有税收征管模式存在的“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推进税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快速发展变化,税收管理要求不断提升,税收管理体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暴露出来,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日益显现。暴露出管理员权力过于集中、税收执法风险加大、人力资源配臵不科学、办税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发挥等问题;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纳税户急剧增长,与税务干部年龄偏大、人数持续维持低增长、甚至阶段性、地域性负增长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基层税务机关“人少户多”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的分工方式导致税源税基控管缺乏针对性,管理效率和效益低下,征纳成本居高不下,落实责任与监督制约难以取得统一,特别是,有限征管资源一方面严重短缺不足,一方面配臵效率低下,压缩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空间。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强调优化配臵有限的征管资源,强调充分发挥信息情报的作用,通过风险分析识别,定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与风险类别等级相适应的应对策略,实施专业化分工、合理配臵人力资源、有针对的风险控管等,为我们破解上述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提供了启示和比较科学的路径。

去年,全国的征管科技会议和纳税服务工作会议以及今年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总局对推进征管改革,优化纳税服务提出工作目标,要求极探索实施信息管税,稳步推进税收征管方式变革;深入推进专业化管理,不断强化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全面改进纳税服务,努力提高税法遵从度。建立与优化纳税服务相适应的税收征管模式成为本轮征管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信息管税”的要求。

“信息管税”的通俗的理解是通过加强系列与税收相关数据的分析,指导加强税收的管理。希望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税源管理体系,推动税收管理工作科学发展,并有效防范和化解税收管理风险。

各级税务机关应着力建立科学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税源管理新模式,这势必极大地提高税源管理效能。按照“信息管税”的要求,在现有税源管理机构不变的前提下,纵向调整市、县(区)、分局各层之间的税源管理职责,横向上按照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兼顾税务事项划分为重点税源、一般税源。探索建立以地域性的户籍巡查管理与集体管事相结合税源管理新模式,取代税收管理员直接管户,将现实纳税人与税务干部直接打交道改为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打交道。改革内容中与优化纳税服务最直接相关是分解目前的税收管理的职责,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新的征管模式,取消税收管理员个人直接管户、个人直接进行纳税评估、个人直接实施日常检查的“三直接”行政行为。纳税人大量的涉税办理,包括涉税的辅导,将被转移到办税服务厅,通过明确即办与非即办涉税事项及办结时限规定,加强和规范纳税服务厅管理,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纳税人的户籍管理和相关信息采集工作由基层分局户籍(税源)管理岗(组)、纳税评估岗(组)、综合事务岗(组)来完成。从根本上把税收管理员从管户的各种繁杂工作中解脱出来,变管户为管事,推进税源管理方式从“单兵作战”向团队专业管理转变,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实效,通过集体管事合力,进而实现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的管理目标,从而促进和谐征纳关系的形成和服务型国税机关建设。在此基础上,市、县重点加强税源监控与征管状况分析,发挥研究分析成果的指导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专业纳税评估工作,基层分局落实市、县局统一部署的税源管理和纳税评估任务。

二、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应把握好以下关系

(一)把握好专业化管理与分类管理的关系。分类管理和专业化管理都是税源管理最基本的方法,均为国际通行的先进管理方式。分类管理强调的是通过同类聚集,凸显出不同管理对象的管理差异,从而有区别、有重点地加强管理。分类管理并不必然要求实现专业化,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其应用极为广泛,不仅组织可以推动,税务人员也可应用。而专业化是分类管理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专业化管理不仅要对管理对象进行归集分类,而且需要在领导者的组织推动下,通过减少组织或税务人员管理活动中不同职能或操作的种类,各管理主体合理分工才能得以实现。专业化强调的是在细分管理职能和事项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分工对某些特定的领域专门管理。分工越细,税务人员及组织的管理活动越集中于更少的职能或事项上,专业化程度也就越高,管理结构愈是趋于简化统一。因此,专业化是以分类和分工为前提的,是分类管理的延伸和拓展,既可在分类管理基础上组织专业化管理,也可在专业化管理中进一步应用分类管理方法,提高专业化管理效果。

(二)把握好专业化管理与属地管理的关系。属地原则是我国税收征管的基本原则,但我们也不能将属地原则绝对化。属地管理和专业化管理既有矛盾,也相关联,更能实现有机统一。一是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属地概念。应坚持在县(区)局属地为主的基础上实行县(区)局、分局属地相互结合,只要有利于专业化税源征管,就可以打破分局属地的界限。二是不能拘泥于某一种专业化形式。完全放弃属地原则,一味追求高度的集中管理也是不可取的。应依据税源的实际,分规模、分行业、分事项多种专业化形式并举,综合运用,在不同层级采取不同的专业化形式,实施不同程度和水平的专业化管理,发挥专业化作用;三是不能拘泥于分工越细越好。管理的可分性是有条件的,过细的专业化分工,事实上并不能带来理想的管理效率。应立足于现有的属地管理和组织机构设臵,科学选择分类要素,整合归并管理对象,调整优化分工,有主有次、有分工有合作,更好地管好管住税源,应是十分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

(三)把握好专业化与一体化的关系。无论是专业化还是一体化,最直接的目的均是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专业化立足于局部的优化,重在分;而一体化立足于整体的优化,重在合,两者实际上是分和合、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在推进专业化税源管理的同时,必须将专业化与一体化有效结合起来,不能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专业化以分工分类为基础,加强各部门单位的紧密衔接和协作是内在要求;一体化不仅要求以专业化作支撑,同时也反过来通过制度、信息的一体化应用以及组织管理,把各方面有机地联系协调起来,带动整体管理流程的高效运转,联动控管,从而进一步促进专业化。

(四)把握好专业化管理与优化纳税服务的关系。专业化管理是在信息管税的前提下解决传统人工作战、效率低下的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科技优势,来解决人手不足与任务繁重的矛盾,全面提高税务机关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使信息管税真正信息化、科技化,促进纳税服务。优化纳税服务也要求专业化管理将税收管理员肩负的一部分事务性工作交付办税厅办理,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设施和信息资源,坚持不增加纳税人负担的原则,提升管理水平。如大力推广网上办税、同城通办、一窗通办、国地税联办等方式,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使信息管税真正成为纳税服务的有力支撑。

三、当前应着力从哪几个方面推进专业化税源管理

优化税源管理方式是一项涉及全局的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部门来完成,从市、县(区)、分局、管理员到征管、税政、收入核算、大企业管理、稽查、纳税服务、信息中心乃至人事教育部门都要围绕税源管理履行相应的职责。税源专业化管理要与纳税人需求相适应,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按照纳税人的不同类型组织专业化管理,这也是我们所推行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同以往的专业化形式的根本区别。同时,各种专业化形式也是相互联系的,应因地、因税源状况制宜,灵活选择专业化形式,综合运用。当前,基层税务机关应着重在分规模、分行业、分税务事项推进专业化管理几方面取得突破,不断提升税源监控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水平。

(一)重点税源实行相对集中的专业化管理。按照纳税人的不同规模和类型进行分类,并实施专业化管理是近年来国际上税源管理变革的重点,而对重点税源实施专业化管理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重点税源包括大型企业、重点税源。这些企业征管要求高,管理复杂、难度较大。随着市局大企业管理机构的组建,基层税务机关应着重在提高重点税源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上大胆推进。一是进一步完善重点税源管理体制。重点税源构成税收收入的主体,税收风险和执法风险高,县(区)局应设立税源管理(纳税评估室)机构,实行统一集中分析、监控,以克服管理分散而导致的管理标准、信息沟通和纳税服务等方面不统一和效率低下问题。二是建立重点税源税收风险管理体系,重点税源特别要引入税收风险防范管理方式,建立税收风险预警机制,扩大信息获取渠道,从内部控制、税收政策、经营状况、税源变动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预警,提高税源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证税收的安全稳定,降低税收征管成本。

(二)一般税源实施行业专业化管理。一般税源是基层税务机关管理的主体对象,最能考验管理者的真功夫。应充分利用行业市场环境及税收政策的一致性和不同行业税收征管的差异性,对一般税源按行业归集实行专业化管理。这是当前深化税源管理专业化分工、提高管理的规模经济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是抓住主要行业和特殊性行业组织专业化管理。主要行业是指区域内行业的税收、纳税人及分布的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也包括有明显区域特色的专属性行业。如煤炭、电力、化工制药、农产品加工即是的专属性行业;特殊性行业是指税收政策强、征管要求高、容易出问题的行业。如出口退税、农产品收购、废旧物资、退税企业等。这些行业尽可能在县(区)局属地上实行集中重点管理。二是要动态地推动行业专业化管理。应适应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加强对新的征管难点和热点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如汇总纳税企业、减免税企业以及接近临界点的小型微利企业等。根据这些不同企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实施相对集中的专业化管理,防止出现管理漏洞。三是需要考虑地域范围和管理半径的适度性。有些行业跨分局属地实施行业归类管理必然增大管理员管理范围,不利于减轻工作负担,也不利于方便纳税人,降低纳税成本。因此,可在分局管辖区域内归并行业进行专业化管理。有些行业过于复杂和分散化,可按行业大类或者产业链条进行分类管理,以降低各类信息成本,减少各类风险,增进管理效益。四是合理调整组织模式。应适应行业分类管理需要,充分考虑税务分局管户的实际情况,在各分局之间合理进行行业分工,将税务分局由原来的属地分工调整为行业或纳税人类型分工的组织,或者专业分工和属地分工兼顾的组织,并依据人力资源的现状及管理难度相应设立行业管理小组进行管理。

在抓住重点,着力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的同时,也要按照简化、规范的原则,对个体户及专业市场实行专人集中管理,这样更加有利于税负公平、提供税收帮助和纳税服务。

(三)重要税务事项推进集中的专业化管理。税务事项专业化管理是通过对税务事项或管理业务进行科学分类,抓住关键的税务事项和重要的管理业务。主要是指在具体税源管理中,对部分专业要求极高的事项和业务内容,实施相对集中的重点管理,以进一步强化管理力度、拓展专业化深度。一是科学整合专业资源,推进重点管理业务的专业化。各级税务机关应加强对税务事项和具体管理业务的分类管理,依据管理目标和要求,科学合理配臵各类专业人力资源,管好关键的税务事项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将下级税源管理机构履行不了、不易履行或需要上级履行的税源管理职责上收集中到上级税源管理机构履行。如税收分析、纳税评估、退税审核、减免税管理、欠税管理、关联交易管理、收入管理和扣除项目管理等重要管理业务。一方面通过各类专业人才队伍,依靠他们的专业技能,解决管理重点、难点问题,以提高工作质效;另一方面也起到培养和锻炼专业人才队伍的作用。二是借助社会力量,加强税务事项的专业化管理。可灵活地根据税务事项和要素的重要程度,在税务机关和社会中介组织、协税护税组织之间进行分类管理。如将一些纳税服务工作以及事务性管理工作分离出来,借助社会力量管理,税务机关则集中资源管理核心和重要的税务事项。三是税务事项和业务的专业化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管理加强和时间推移,税务事项和内容的难易是相互转化的,随时可能出现阶段性管理难点事项和弱点环节,应因应变化,动态调整专业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下载优化服务流程 夯实征管基础 XX地税以纳税服务“大前台”建立征管新模式[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化服务流程 夯实征管基础 XX地税以纳税服务“大前台”建立征管新模式[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夯实征管基础助推税源专业化管理(古浪)

    古浪县国家税务局 以夯实征管基础助推税源专业化管理 古浪县局现有20名税收管理员,管辖10镇9乡3720户纳税人,且税源点多、面广,管理难度较大。传统的“一人包片,各事统管”的划......

    创新税收征管强化纳税服务的思考

    创新税收征管强化纳税服务的思考 2006-10-26 8:50 麟游县国家税务局【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近年来,我国税务机关加强了对“服务型”税收体系的建设,强调了对纳税人......

    论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的关系(范文大全)

    论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的关系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过程中,按照纳税人对自觉、主动、及时、完整地办理各......

    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之服务篇

    深化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出10类34项便民措施;推进51项合作事项,确定7个合作旗县级示范区,国地税合作再升级;实施7大类54大项211项业务“全区通办”;完善首问责任、限时办结、预约......

    以纳税人为本,优化纳税服务范文

    以纳税人为本,优化纳税服务 摘要:本文从纳税服务的理论依据、内涵和建立纳税服务体系的意义入手,分析了我国当前纳税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纳税人为本,优化纳税服务的......

    地税局征管科技与纳税服务工作专题片解说词

    岚县地税局征管科技与纳税服务工作实况2011年是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吕梁地税征管科技与纳税服务工作上台阶的一年。我局紧紧围绕省局提出的“大税收、大服务”理......

    平桥国税局优化服务强化征管恳谈会25篇

    平桥国税局优化服务强化征管恳谈会 近年来,我局不断转变服务理念,牢固树立“纳税人至上”、“平等+服务”、“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满足”的理念,不断完善涉税服务规范化建设,加强......

    如何处理好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之间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之间的关系 新时期,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共同构成国税部门核心业务,是国税工作的“双核”,两者在国税工作中承载着实现组织收入、服务经济发展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