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监管标准对金融租赁业的影响及对策
新监管标准对金融租赁业的影响及对策
张海宁 2011年11月04日
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下称巴塞尔协议III)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针对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Ⅱ)在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缺陷,为加强银行微观和宏观审慎监管和风险管理在近年密集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改革方案的总称。我国银监会于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构成我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协议III的纲领性文件,其监管范围不仅包括商业银行,同样包括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按银监会要求,我国将从明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监管标准,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流动性要求、资本充足率要求和损失准备要求等多项要求要分别于2013年至2016年陆续达标。这表明,金融租赁业将直接或间接受新标准约束,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参与实施新监管标准已是箭在弦上,从明年起的两到三年时间将成为各家金融租赁公司实施新监管标准的关键阶段。
对金融租赁公司而言,新监管标准不仅冲击了原有发展模式,而且对股东银行产生重要影响。
国内金融租赁公司作为商业银行的全资或合资子公司,将受到新监管标准多方面的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金融租赁公司高杠杆扩张时代一去不返。自2008年银监会恢复审批金融租赁公司以来,我国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规模走过了几何级的扩张路径。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金融租赁公司租赁资产规模已逾3500亿元,三年间增长10倍以上,若干企业的资本充足率已经接近监管允许的最低水平(8%),更多企业的资本充足率在10%上下徘徊。由于接近杠杆率扩张极限,在考量大单租赁业务时已现首尾不能兼顾。考察近年成立的金融租赁公司,冲业务规模、占市场份额、争行业话语权,成为部分金融租赁公司的发展模式。而新监管标准自明年起施行,将逐步为金融租赁公司高杠杆扩张的时代画上句号。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分别不低于11.5%和10.5%。需要与股东银行风险和财务并表的金融租赁公司,要按股东要求执行。这导致许多金融租赁公司之前侧重外延式规模扩张、轻视内涵式提升盈利能力的增长模式,在新标准下已行不通,金融租赁公司的发展方式将迎来转折。
租赁业“类信贷”业务模式将会无利可图。过去的几年中,部分金融租赁公司之所以能实现高杠杆率条件下的高速扩张,相当重要的原因在于“类信贷”租赁业务提供的支撑。根据有关数据保守估计,国内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中,经营性租赁合同额约占10%,融资性租赁约占90%;在融资性租赁业务中,直租赁业务不足10%,回租赁业务占90%以上。金融租赁公司之所以能对“类信贷”租赁业务提供的高杠杆乐此不疲,部分因素在于在目前的监管规定下此类模式仍有利可图。但按新监管标准的要求: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并且两者将按孰高的原则执行。这意味着,如果继续侧重“类信贷”业务,维持“类信贷”租赁业务定价水平,走外延式扩张的道路,这一类金融租赁公司将会无利可图,以至进入财务亏损。
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套利冲动将受到更多抑制。如上分析,部分金融租赁公司一方面办理了大量的“类信贷”租赁业务,另一方面又能在银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的态势下,以高杠杆率基本达到市场出清的业务规模,这意味着此类金融租赁公司提供的金融产品与传统银行信贷产品之间仍存在差异化。今年以来,随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的规范管理,“规模”渐渐成为资金市场上的稀缺资源,部分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套利行为又平添了“绕规模”因素。针对监管套利,按新监管标准要求,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提升现场检查能力,督促银行加强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防止和纠正不安全、不稳健的经营行为;并建立动态调整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监管部门将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质量差异和盈利状况的不同,对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进行动态化和差异化调整。这些举措意味着,未来监管当局将通过差别化的监管手段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全面提高银行业经营稳健性,而作为商业银行的全资或合资子公司的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套利冲动也将随之受到抑制。
金融租赁公司将更多贯彻股东银行设定的风险偏好。要有效抑制金融租赁公司内在的监管套利冲动,只有监管当局自身的努力仍是不足的。如果股东银行忽视风险层面的并表管理,仅仅运用下任务、定指标的手段管理,有可能助长租赁公司“类信贷”租赁或是监管套利行为。针对此类现象,新监管标准高度重视银行业集团层面的并表风险治理监管标准,包括集团层面的风险偏好设定、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集团内部交易等。新标准还强化持续监管,赋予监管人员更广泛的权力,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决策过程、执行过程的监管,尽早识别风险并采取干预措施;丰富和扩展非现场监管体系,完善风险监管评估框架,及时预警、有效识别并快速处置风险。这一制度安排下,股东银行将进一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把集团风险偏好连同业务指标一同贯彻到下设金融租赁公司的日常经营中。同时,在风险并表和风险偏好层面,股东银行对下设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状态做到了如指掌、如臂使指,从机制和技术层面打消或约束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套利冲动。
金融租赁公司“吃监管大锅饭”的时代结束。目前,各家金融租赁公司面对的是基本相同的监管要求,包括:相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相同的融资渠道要求、相同的数据上报频率和颗粒度要求等,可以称之为“吃监管大锅饭”。在新监管标准下,这一状态将一去不复返。在新监管要求下,监管部门将对金融机构实施分类监管。如,新标准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设立三个层次:系统重要性银行要面临新增的附加资本要求,银监会暂定其为1%。因此,相应地,未来金融租赁公司将按股东银行性质,分为“系统重要性银行下属金融租赁公司”及其他,并按不同的并表要求,执行不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新标准明确了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不低于5%、6%和8%,并且引入了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包括2.5%的留存超额资本和0到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若出现系统性的信贷过快增长,商业银行需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
新形势下,须从业务模式、市场领域和人才建设等方面着力,走出一条有租赁业特色的发展之路。
受新监管要求影响,高杠杆时代结束、“类信贷”业务无利可图、监管套利冲动受到抑制,同时还要贯彻股东银行的风险偏好,金融租赁公司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而应对之策就在于发挥融资租赁业的行业特色与自身优势,从业务模式、市场领域、人才建设和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着力,走出一条真正有租赁业特色的发展之路。具体来说:
业务模式从“提供资金”向“提供服务”转型。金融租赁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产品线,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只要业务更贴近于专业化租赁,就会有盈利空间。金融租赁公司在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方面迈出步,就可以在盈利能力和资本回报方面收获更多。随着新监管标准在我国的稳步推进,各家金融租赁公司将从“提供资金”向“提供服务”的企业逐步转型,从而收获高于资金收益的服务收益。由于资产金融市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家公司难以精通和涵盖所有市场领域,必须有所选择。因而,金融租赁公司需要在融资租赁市场中加速明确细分市场,尽快建立在子市场中有较强盈利能力的拳头租赁产品。
依托股东银行在客户资源、管理手段上的优势。与其他融资租赁公司相比,金融租赁公司能利用母行在客户资源、管理能力上的巨大资源。面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关联交易风险等风险因素,要达到不低于传统银行或融资租赁同业的盈利能力,金融租赁公司在市场开拓和管理手段等方面均有面临诸多挑战。而加强与母行的融合与协作,充分利用母行的资源,在风控与经营中通力合作,在不断优化自身发展的同时,融入母行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和有益的探索,已成为金融租赁公司借力发展的最优选择之一。
组建复合型、专业化金融租赁人力资源队伍。截至去年末,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有从业人员约1200人,外资和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有从业人员约2000余人,两者合计仅3000余人,融资租赁市场上专业人才匮乏现象十分突出;业务所需的专业化的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和法律、会计、税务,及复合型人才不足;这在航空、船舶、机械设备等领域尤为突出。专业化人才短缺,也加剧了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资产管理和专业创新能力不足。下一步,金融租赁公司要按新监管要求,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强化风险管理基础设施,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完善风险治理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董事会、高管层、首席风险官、风险管理部门和相关业务条线的角色和职能,并由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和执行团队来担任或承担。
加大对核心业务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投入。新监管标准高度重视业务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的作用。对此,金融租赁公司要按照监管要求,强化数据基础,切实解决数据缺失、质量不高问题;积极开发并推广运用新型风险计量工具,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计量准确性;强化IT系统建设,为风险政策制定和实施、风险计量工具运用及优化奠定基础;进一步完善核心业务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多情景、多方法、多币种和多时间跨度的流动性风险监控体系,以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
第二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
专 业:金融学 姓 名:苏 越
论文完成日期:2018年10月23日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2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2
(二)互联网金融的内容..............................................2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义..........................................3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3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情况............................................3
(二)P2P发展状况..................................................4
(三)互联网理财....................................................4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5
(一)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竞争中间业务..............................5
(二)网络直接融资服务吸引了大量的中小客户群体......................5
(三)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收入及利润的影响...........................6
(四)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服务模式的冲击............................6
四、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6
(一)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实施全方位合作............................6
(二)借鉴在线金融服务平台操作方法,给予小微型客户群更加简便快捷的贷款................................................................7
(三)借鉴第三方支付经验实施转型....................................8
(四)转变传统服务模式,打造便捷服务模式.............................8 参考文献...............................................................10
摘 要
近些年由于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互联网金融业的蓬勃崛起,互联网金融业充分利用网络等大数据信息,分析并结合人民的消费偏好等,由最初的支付渠道逐渐向消费渠道过渡,从而对商业银行的转账、信贷、理财等传统的金融业务造成了一定的打击。但是目前互联网金融业由于发展时间过短、体系尚不健全,故而尚且无法撼动或者取代商业银行的地位,但是商业银行也不能故步自封,应紧跟时代潮流,推陈出新,迎接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旨在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崛起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其造成的影响,总结其经验,让商业银行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互联网、第三方支付、金融创新
在我国,目前以商业银行为主的传统金融业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随着移动支付、大数据金融等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对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冲击。未来我国的商业银行想要在互联网金融崛起的时代继续健康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推动金融改革,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体系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等,并具有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异于传统金融的金融模式。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将对金融产品、业务、组织和服务等方面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发挥了现有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创新发展,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既需要市场驱动,鼓励创新,也需要政策助力,促进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内容
在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呈现了“三足鼎立”的发展趋势,第一种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模式的第三方支付;第二种如P2P等模式的人人贷业务;第三种如余额宝等模式的互联网理财。
1.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通过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对接而促成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
2.P2P。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或peer-to-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伙伴对伙伴)。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属于民间小额借贷,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目前充斥在我们的P2P种类繁多,但随着国家监管进一步 2 严格,行业也逐步步入正轨;以宜人贷、陆金所、人人贷等中国在线金融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为广大人民提供信用借款等服务。
3.互联网理财。互联网理财是指通过互联网管理理财产品,获取一定利益的理财方式。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以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理财系列进入大众的视野中,并且迅速得到各类人群的青睐。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义
其实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垄断行业都是普遍存在的,其中金融业可以说是垄断行业的代表之一了,而商业银行可以说是金融业的领头羊了,所以说金融的垄断如果不被打破,经济的转型也就不会成功。所以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由此互联网金融便诞生了,而且在短时间内就以迅猛的发展给社会和大民大众带来了诸多便利及好处。使资金供需双方能够直接交易
互联网融资模式就是交易双方能够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简化其他金融服务模式所必需的中间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交易成本;并且可以同时进行双方或多方的各种金融产品交易,供需方均有公平的机会,效率非常高;另外,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金融交易,进一步彰显了互联网金融的的社会普惠意义。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当前互联网金融板块市盈率(TTM)73 倍,处于 2006-2017年(除 2015 年极高估值外)平均估值 62 倍上方。互联网金融热潮从 2014 年下半年开启,第三方支付、P2P、互联网理财等相继成为市场热点。下面来我们将从第三方支付、P2P、互联网理财三个方面讲述其发展过程及发展情况。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情况
2018年4月,独立第三方机构Analysys易观发布了《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4季度》,根据报告,2017年第4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约37.8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7.91%,同比增长195%。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第三方机构网络支付业务交易规模从 2011 年 9 万亿元增长到 2017年 的14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8.5%,网络支付业务高速发展。移动支付市场在位次稳定的情况下出现了份额变化,数据显示,2017年Q4支付宝和腾讯金融(财付通)市场份额一升一降,其中,支付宝市场份额占比从三季度的53.73%扩大0.53个百分点至四季度的 54.26%;微信支付背后的腾讯金融则从上季度的39.35%环比回落1.2个百分点至38.15%。
(二)P2P发展状况
随着P2P网贷的兴起,客户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完成各种自己需要的金融业务,真正达到足不出户。另外P2P网贷也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固定利率,借贷双方可以根据市场基本情况,通过议价的方式达成成交;而且P2P会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后,根据不同人群能够推出不同层次的产品,满足各方面客户的需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P2P网贷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P2P网贷行业成交额38952.35亿元,比上年增长38.87%,历史累计8.33万亿元。
(三)互联网理财
互联网金融类应用第一次纳入调查,互联网理财产品仅在一年时间内,用户 规模达到6383万,使用率达10.1%,成为2014年上半年表现亮眼的网络应用。首先在2013年6月,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理财业务,比银行更高的收益吸引着无数普通用户的关注。止2014年01月资产管理规模达2500亿元人民币,成为了国内第一的货币基金公司。截至2016年6月30日,天弘基金用户数超过3亿人,是国内用户数最多的公募基金公司。今年上半年,天弘基金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8505亿元,在已发基金的108家管理公司中,位居行业第一。此外,2017年9月5日,腾讯也不干示弱,推出了“零钱通”业务,接入了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三支基金公司,对抗阿里巴巴的余额宝。
其实互联网理财满足了全国很多人对于零钱理财的要求,放在银行活期利息太少,定期不自由;这时互联网理财腾空出世,不仅利息高出银行定期,且随用随取,即可当零钱使用,又可以进行转账,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的消费和生活。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竞争中间业务
从目前来说,第三方支付在我国可谓是风生水起,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加速增长。自2013以来,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2016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总交易规模达59.7万亿元。截至2017年底,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143万亿元,所以在由一开始和银行的单纯合作关系逐步转向了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但是随着第三方支付逐渐走向了支付流程的前段,并且逐渐涉及基金货币、保险等个人理财型的金融业务,银行的中间业务正在被其不断侵蚀。另外,第三方支付公司利用其系统中积累的客户的采购、支付、结算等完整信息,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联合相关金融机构为其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信贷等金融服务。同事,支付公司也开始逐渐渗透到信用卡和消费信贷领域。随着移动交易支付方式额不断普及扩大,未来移动类第三方支付也将扩大和商业银行的竞争领域。
(二)网络直接融资服务吸引了大量的中小客户群体
由于传统银行在提供资金融资服务时,需要客户付出各类成本,且融资程序较为复杂,等待时间较长等。正是在这时,阿里巴巴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代表者,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成立了阿里巴巴小额金融公司,为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根据P2P的特点,交易信息和信用信息的及时分配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各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利率市场化进程。P2P有着参与门槛低,渠道成本低的特点,另外也拓展了社会的融资资源。但是由于P2P成立时间不成的原因,所以时常也会曝出些问题,然而作为金融创新的P2P仍具有吸引力,一方面,其提供了较高的收益水平吸引了广泛的投资者;另一方面,对于资金使用者而言,P2P网络信贷无疑是能充分满足其个性资金需求的来源地。
(三)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收入及利润的影响
第三方支付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众群体网络购物及互联网的需求;就以支付宝、微信为例,在其不断推出支付、转账等基础功能后,支付宝推出了余额宝、微信推出了理财通等金融理财功能后,建立了一个以消费者为主体的资金生产到消费的一个全程化体系。在这种新模式下,消费者更加愿意将资金投入互联网金融体系中,因此互联网金融得到极大的发展,收入及利润也将同步增加。反之,因商业银行自身的借贷、存储以及金融产品的低效化及固定化,以及与市场消费者对接的程度较低等,而造成了收入与利润的不断下降。
(四)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服务模式的冲击
从服务模式来看,第三方支付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方便快捷,全程网上操作,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注册、支付、存储等等业务;而正常到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时,排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再加上网点人员不足、办理业务时间过长等,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人对资金和时间的高效运营速度;虽然现在的商业银行已经推出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但是针对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缺少更多的投入和维护,导致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业务单一,很多业务仍需至网店柜台才能办理,故而消费者因其效率低、产品单一便不再愿意使用此类型的产品。
四、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面对目前以第三方支付为主要形式的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对传统商业银行来说,既是冲击也是一个机遇。因此,商业银行也需要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作为一个主要的机遇,所以在应对其冲击的同时,需要完善自身的发展、采取合作共赢、创新产品与服务、加强数据分析和利用的方式来提高商业银行在社会中的适应性。
(一)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实施全方位合作
传统的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给双方带来了很多互补性的优势。虽然说目前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已开始逐步进入合作状态,实现 了有利的对接,但是目前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并没有进入完全深切的状态,就以支付宝和微信为例,虽说目前支付宝和微信支持部分银行实时到账,但还有很多银行要次日才能到账,并且目前依旧有很多小型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没有达成合作;再比如在电子商务平台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客户的分布非常广泛等特点,传统的商业银行有必要改善其营销策略或经营方式,加强相互合作,这样不仅可以有利于招揽客户群体,也能更加有效的对金融活动实行监督。另外一方面,更加需要在技术层面展开合作,充分利用我国政府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互联网+”思维,提升客户结算能力与金融服务范围;尽可能在技术支持之下完善网上银行与手机APP的应用程序,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效率。
(二)借鉴在线金融服务平台操作方法,给予小微型客户群更加简便快捷的贷款
其实P2P等互联网金融被追捧的主要原因就是之一就是方便快捷、效率高。而传统商业银行都是通过增设营业网点和工作人员来办理各项贷款业务,这样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而且在高峰时段经常会出现大量客户排队等候的情况,会给很多客户造成了对商业银行的不良印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也需要进行服务理念的转变,紧跟大数据的网络时代,大力发展和推广自己银行的网上业务办理平台;虽说现在很多传统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手机APP,但是很多的银行APP上能够办理的业务有限,很多业务仍需至银行网店柜台办理。所以银行应对自身的APP进行优化,满足不同客户办理不同业务的需求。例如招商银行推出的掌上生活,不仅可以办理转账、汇款等基础业务,也可以办理金融(信贷、保险等业务),甚至可以办理生活购物、第三方业务等业务,是一款较为全面的消费金融APP。
另外P2P另一个优势就是准入门槛低,很多因达不到银行要求的小微型客户群都能较为轻松地在P2P平台上获得融资。因为目前很多银行往往都将大中型企业做为重点服务对象,对小微型客户关注点不够;其实在目前这种情况下银行必须调整客户结构。因为市场上的大中型企业在一般情况下发展已经较为稳健,且也有很多自己的融资渠道;但是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内的创业潮也逐渐开始掀起,很多小微型企业急需融资,这些小微型企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且数量较大,所以说商业银行可以将目光转向这些小微型企业或民营企业。另外个人客户也不容忽视,还应该针对个人客户,本着效率、方便、方便的原则,推 出更多适合个人贷款的产品,维护银行的各类客户群才是致胜的关键。
(三)借鉴第三方支付经验实施转型
第三方支付以其方便快捷的高效化迅速占领市场。就以目前国内最大的支付软件——支付宝来说,一开始只是以淘宝网购物为基础,作为第三方担保的作用,但支付宝不仅仅满足于此,而且在2008年推出了移动电子商务战略,正式推出了移动支付业务。此后,公用事业工资开始发放,另外还开始支持支付水、电、燃气等网上缴费;在2010年的时候,就与中国银行达成合作共识,首次推出了信用卡快捷支付;2013年6月,支付宝推出账户余额增值服务“余额宝”,通过余额宝用户不仅能够得到较高的收益,还能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且无任何手续费,极大地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零钱理财的需求。
从支付宝发展的大致过程我们可以得知,第三方支付最大的就是实现了互联网与产业链思维的相互融合的应用。所以传统的商业银行也势必要引入产业链管理思维,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对众多的传统的金融产品进行集中地整理,优化产业链结构,择出其中重点业务进行发展。另外传统的商业银行应该在目前这样一个“大数据”的背景下,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各项数据处理和分析水平,对已有和未有的客户进行统计与分析,并逐步的开发出针对不同客户群的产品,对于大中企业客户、小微型客户进行等级分类,实行专业有效的对接,不断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增加其在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四)转变传统服务模式,打造便捷服务模式
第三方支付的核心其实就是支付,就是靠着高效、便捷的支付方式迅速占领市场。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第三方支付已经不仅仅只是支付了,更多的是渗透在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还有是工作、旅游、购物、医疗等等方面。所以说商业银行也不应只局限在支付方面,更多应多向一些定向支付业务发展,例如交通(铁路、航空、城市公交等等)、通讯、保险、基金、公共事业等等,深入了解每个行业的电子商业特点,针对行业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支付解决方案。只有不断的为客户带去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有效的开发新客户并且维持老客户,建立自己的客户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支付业务。
普通的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一般支持转账、缴费、理财等几项功能,而且更多的仅停留在网上支付阶段,但是这远远不够的;因为随着目前网络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普通网上银行的各项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很多客户对网上金融的需求 了。但是第三方支付从一开始的支付逐渐转变到现在一个综合的金融体系,传统的商业银行要想有所作为,必须突破现状,完善自身的金融体系,全方位的把握客户的支付需求,打造便捷、高效的网上支付平台。
另外由于第三方支付做为新兴产品,目前的风险防范以及国家监管体系并不是非常完善;而传统的商业银行一直是金融经济的领头羊,有着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以及完善的监管体系,所以商业银行要继续保持这一优势。第一,商业银行要对客户的银行账户进行严格监控,而且还要加强对客户信息的数据库的建立,并且对客户的数据库进行及时的监督和跟新,避免客户在参与第三方支付交易中风险程度降到最低。其次,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制以及国家监管体系,形成一整套的监管体制。最后,还要加强向广大客户宣传风险的意识,以此来加强客户对商业银行的安全信心,为互联网安全添砖加瓦。
这是一个网络的时代,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也给传统的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也该在这波互联网金融改革中大刀阔斧,推陈出新,相信在创新改革中的商业银行出路将更广阔、更光明。
参 考 文 献
[1]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05).[2]王雅俊.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效应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1).[3]罗长青,李梦真,杨彩林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6,(01).[5]郑志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J].财经科学,2015,(05).[6]赵昊燕.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12):175176.[7]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8):4450.[8]邵丽娜,唐懿明.浅谈传统银行如何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3,(12):1416.[9]罗微.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3,(31).[10]郑良芳.商业银行奋起迎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挑战[J].金融与经济,2014,(9):1114.
第三篇:新金融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影响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新金融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会计目标与监管目标的差异性、会计口径与监管口径的差异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贷款风险管理的冲突等方面, 分析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影响,提出了适应新会计准则变化的银行监管的若干建议。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四项金融会计准则在相关规定、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使我国的会计标准得到进一步科学与规范。但从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实践看,由于许多监管指标依赖于会计数据,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必然影响相关监管指标的计算口径,因此,包括公允价值、资产减值损失在内的一系列变革给我国银行业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现行银行监管体系及其监管职能的履行
我国金融监管是一种多元监管体制。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审计机关都在不同层面履行着监管职能,形成了以银监会监管为基本出发点、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目前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但为了实施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人民银行仍有监管银行间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监管职责,并有权对金融机构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存款准备金执行情况以及对执行有关人民币管理规定的情况等直接进行检查。
2003年4 月, 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共同组成了中国金融监管的“三驾马车”。银监会主要负责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对股东的资金来源、财务状况、资本补充能力和诚信状况进行审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内的业务品种审查批准或备案等。
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连续对银行业进行审计,查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违规发放贷款55.14亿元,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违规放贷19.38亿元,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违规放贷19.04亿元等问题。
二、新金融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影响
新的会计准则整体框架中,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四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逻辑一致,形成了有机整体。同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表内核算等具体准则的调整,也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会计目标与监管目标的差异
目前, 理论界对商业银行的会计目标主要有两种观点: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 会计应为资源所有者, 甚至是为所有的委托人提供经营者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信息,认定和解除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委托责任。由此推论,国有银行的会计目标是向国家报告、股份制银行的会计目标是向股东报告银行管理者受托管理银行资产的责任,会计核算应用历史成本客观、准确地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决策有用观认为: 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为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在会计计量上不仅要采用历史成本, 还要采用非历史成本。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目标主要是决策有用观,是为了保护处于信息劣势的群体,降低信息不对称,这与维护金融稳定的金融监管的根本目标存在差异。
(二)会计口径与监管口径的差异
银监会2004 年制定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其核心资本是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的合计,附属资本是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的合计,可见,监管资本是依据过去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划分的。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修订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在附属资本中增加了“混合资本债券”项目,并规定:“对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可供出售的债券公允价值正变动可计入附属资本,计入部分不得超过正变动的50%;公允价值负变动应全额从附属资本中扣减”,这是结合2006年新会计准则所作的调整。但附属资本中“一般准备”项目在新会计准则中已不存在或至少说已发生变化,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的“首先从贷款账面价值中扣除专项准备”,而 “专项准备”是否还存在、如何计量等,显然与新准则的会计口径已不完全对应。
新准则将原被置于表外核算的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有利于金融企业及时了解高风险金融投资的有关信息,有利于防范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但这种做法会使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发生变化或显着膨胀。在金融监管中起着重要参考作用的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的比例、贷款余额/存款余额的比例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有关监管指标随着会计核算的变化将有可能失去原本意义。
(三)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背离
目前,我们的会计目标是决策有用性,资产负债表上的金融资产更多地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而不同的计价模式对银行利润的影响是显着的。从以下金融类上市公司在编制报告时聘请境内和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双重审计”后的审计利润差异可见, 审计结果的利润差异较大(见表1)。
如深发展2002年境内审计净利润3.13亿元,比境外审计净利润3.87亿元低了0.74亿元,差异率为-19.6%;华夏银行2005年境内审计净利润1.3亿元,境外审计净利润1.4亿元,出现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国际会计准则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与负债,而我国当时还用历史成本计量。
(四)资产负债类别与现行监管框架的偏差
新准则以持有目的为分类标准, 将金融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四类,金融负债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两类。这种划分使存款业务不再按期限划分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也不再按存款对象区分为单位存款及个人存款,符合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但这种分类方法使每笔活期存款都可归入“交易性金融负债”,其间的流动性负债、派生存款数量则不得而知。而我们在监管贷款业务及防范贷款风险时,毫无疑问地要考虑贷款的流动性、安全性,考虑贷款与存款的配比。从新的资产负债表看,资产负债的项目类别与现行的监管框架不相吻合,给非现场监管的相关指标计算带来了困难。
(五)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贷款风险管理的冲突
新准则将贷款减值损失界定为贷款的账面余额与使用其初始实际利率折现得到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而且“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并规定:债务工具减值损失转回可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这些规定缩小了金融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但与银行监管机构的观点存在一定差异。银行监管机构的观点是用经济增长时期贷款准备金的储备来吸收经济衰退时期的损失,以预提方式防止将来的贷款损失,如2002年《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中指出:“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2006 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贷款信用风险的稳健评估》(Sound credit risk assessment and valuation for loans)也强调,应“确保根据信用损失估计值计算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方法合理且符合审慎性原则”。
三、新会计准则体系下的金融监管策略
(一)加强监管与会计部门的有效沟通, 减少监管与会计标准的差异
2004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 修订框架》表示,“委员会及其成员国计划继续与会计当局进行积极对话, 以尽量减少监管和会计标准之间不应存在的差异”。因
此,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应加强监管部门间、监管与会计部门间的沟通、协作与信息共享。2001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银行内审、监管当局与内外审的关系》,2002年颁布《银行内审、监管当局与内外审的关系:调查报告》以及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于2002年发布《银行监管与外部审计之间关系》等报告,都为合作与协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改革相关指标及其数据统计,调整监管口径与会计口径的差异
针对监管口径与会计口径出现的一定差异,应对以会计资料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关键监管指标及关键数据的统计进行改革。如“银行资本充足率”,可根据监管资本的特性,对会计准则中影响监管资本的要素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非现场监管的需要。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提出《关于修改的决定》中增加了“商业银行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将计入资本公积的可供出售债券的公允价值从核心资本中转入附属资本”,以使监管指标与新准则相协调,消除会计准则变化对监管指标的影响。
(三)研究新会计科目体系的变化,降低监管指标的偏差
金融监管当局获取信息、掌握信息是进行有效监管的前提与基础。一般商业银行根据“新准则” 并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重新设计了会计科目体系和财务核算办法,如有些行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下增设了“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提取坏账准备”等二级科目,有的行在会计核算时还增设了三级科目。因此,利用现行监管指标时一定要注意这一新变化,如:分析贷款流动性指标时,则需要将资产负债表的“发放贷款和垫款”项目拆分为“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分析存贷比指标时,则需要将“吸收存款”项目拆分为“长期存款”“短期存款”等,同时注意相应的资产负债比例,必要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单位存款和个人储蓄问题,以综合判断其派生存款和原始存款。
(四)制订新的贷款资产监管办法,化解贷款风险管理冲突
贷款监管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防范风险。新会计准则的“借:资产减值损失,贷:贷款损失准备”使贷款损失准备不再预提。因此,应制订新的贷款监管办法,如:对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减值监管时,要检查商业银行
确定的单项金额重大的贷款标准是否切实根据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特点,整体评估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框架设计是否合理,信用风险评估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所涉及风险计量模型是否与实际经营状况相吻合等,以化解减值准备计提与贷款风险管理的冲突。
(五)以新会计准则及会计信息为基础,创新金融监管方式
综合的、完善的会计准则是金融体系稳健的先决条件。就目前情况看,银行监管要以会计信息为基础,并适应金融监管的需要。非现场监管是通过收集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数据,运用各种模型、计算机软件及相关比例分析,研究分析金融机构经营的总体状况、风险管理状况、合规情况等,再结合监管指标发现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因此,现场与非现场监管的结合应是今后金融监管的主要方式。
第四篇:金融国际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和对策
金融国际化
一、金融全球化内涵及动因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主体所从事的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的过程。金融活动的全球化主要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流动全球化。随着投资行为和融资行为的全球化,即投资者和融资者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符合自己要求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资本流动也全球化了。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以前所未有的数量、惊人的速度和日新月异的形式使全球资本急剧膨胀。
2、金融机构全球化。金融机构是金融活动的组织者和服务者。金融机构全球化就是指金融机构在国外广设分支机构,形成国际化或全球化的经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金融服务业全球竞争,各国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竞相以扩大规模、扩展业务范围和推进国际化经营作为自己的战略选择。
3、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市场是金融活动的载体,金融市场全球化就是金融交易的市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而趋向于一体。目前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已连成一片,全球各地以及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趋于一体,金融市场的依赖性和相关性日益密切。金融市场全球化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放松或取消对资金流动及金融机构跨地区、跨国经营的限制,即金融自由化;二是金融创新,包括新的金融工具、融资方式与服务方式的创造,新技术的应用,新的金融市场的开拓,新的金融管理或组织形式的推行。特别是信息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广泛应用,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开始走向金融网络化,即全球金融信息系统、交易系统、支付系统和清算系统的网络化。
二、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二元效应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全球化的正效应体现为:第一,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从国际市场引入外资。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拓展,相当多的资金流向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并带动了技术的扩散和人力资源的交流。第二,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发达国家金融运作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建立较早,金融体系较为完善,金融风险控制机制严密。这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之机。同时,金融全球化还提高了国内外金融业间的竞争程度,迫使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利用金融创新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运作效率。
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第一,金融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民族金融业的生存面临巨大压力。由于其金融业处于弱势地位,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还较差。如果外国金融机构大规模进入,势必给其民族金融业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金融体系遭受冲击将是不可避免的。第二,金融全球化为国际游资制造风险提供了条件。金融全球化虽然有利于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但是,出于逐利的动机,国际游资会利用发展中国家利率、汇率管制放开后产生的金融产品价格波动,大量涌入发展中国家套利和套汇。加之目前国际上尚未对投机资本提供必要的约束机制,若有风吹草动,国际游资就会从所在国大量撤走,从而引发严重的金融动荡。第三,金融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泡沫化程度。在过去20年中,发展中国家从国际市场筹集到的大笔资金被过度投入股市和楼市进行炒作。同时,国际投机资本也乘虚而入。在巨量资金的支撑下,证券、房地产市场逐渐脱离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而飚升,并逐步演变为泡沫经济。第四,金融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监管和调控带来严峻挑战。金融全球化意味着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获利。出于获利的需要,国际上许多金融资源被无序、过度开发,金融投机性凸显。加之现代金融交易工具发展迅速,极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巨额资金的交易与转移,其去向不确定性很大。这既给发展中国家金融
监管与调控带来严峻的挑战,也削弱了其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
三、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1、金融业整体缺乏竞争力。从银行业看,主要表现为资产质量恶化,资本严重不足,收益急剧下滑。银行的资产质量是决定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非银行金融机构看,证券业的竞争力问题较为典型。这主要表现为证券业规模偏小,实力有限。众所周知,证券业展开竞争和抗御风险是要以必要的规模和实力作为保证的。目前,证券经营机构和国内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规模普遍偏小。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资本市场和证券业的对外开放,随着跨国大型投资银行大举进军中国资本市场,以国内现有证券经营机构的实力,是无法与其比肩相争的,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2、金融创新乏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创新还很落后,且存在两大问题:其一,金融创新过于依赖政府。由于我国的金融机构还不是真正的企业,金融创新主要依靠政府和金融主管当局,表现为一个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过程。其二,在有限的金融创新中,各领域进展失衡。在业务创新中,负债类业务多于资产类业务;在资产类业务中,真正能够保证受益、转移风险的金融创新寥寥无几。显然,金融创新的不平衡性和行政主导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效率,削弱了中国金融机构的创新竞争力。
3、中国金融业的监管存在突出问题。
从中国金融业的内部自律看,国有银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在追逐利润的动机、风险控制及产权问题上,尚未完全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外部监管看,首先表现为金融法规建设滞后。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靠由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法律手段极为缺乏。金融监管的实质是法制管理,而在现实中,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业务运营,到市场退出、违规处理都存在大量的法律问题需要加以明确和解决。其二,监管部门缺少评价考核金融机构市场风险的标准,对异常金融变动缺乏及时的预警定位和风险处理。再次,对外资监管准备不足。近几年,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在华数量的增多,其运营安全性已日益与我国金融安全相关联。我们须对少数外资金融机构为逐利而利用监管缺陷违规操作的可能性保持相当的警惕。另外,一旦资本账户开放,国际短期游资定会大量进入,金融监管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起一套规范科学的金融监管体制,对外资金融机构和短期游资进行动态监管,防范所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
四、、中国金融的应对策略
1、培育真正的市场主体和竞争体制,形成与开放环境相适应的竞争能力。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国企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遵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要求,加快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既是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立足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金融全面对外开放的前提。如果不能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没有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无法在微观制度层面根本解决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当务之急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将工作重心从被动的对企业进行“救火”,逐步转向培育市场竞争机制和竞争能力、维持金融秩序、鼓励金融创新、加大监管力度的轨道上来,让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政府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从宏观对金融运行进行调节。积极发展民间金融机构,构建金融业竞争体制。
2、加快金融创新。首先,要加快政府金融管理职能的转变。今后,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要转向创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和加强调控的有效性上来。政府要修正过去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依托对金融创新所采取的单向驱动行为,代之以宏观间接调控机制,正确引导企业的金
融创新冲动,控制金融创新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其次,打造金融创新的微观基础,选准创新的突破口。当前,金融机构的创新突破口应主要围绕金融工具、金融业务和金融电子信息化展开。针对金融工具的有限性,可利用股票市场的先发优势,适时发展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针对负债类业务多于资产类业务,积极发展票据和国债回购市场,推进金融资产的证券化进程;针对金融效率对交易和清算手段的依赖性,着力进行金融电子信息化建设,使金融运作基于电子化的平台而获得质的飞跃。
3、加强对金融业的综合监管。首先,要加强对金融业的内部约束。(1)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监控机制。金融机构需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系统,确立内部监控的检查评估机制、风险业务评价机制以及对内部违规行为的披露惩处机制,做到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要建立严格的授权制度,各级金融机构必须经过授权才能对相关业务进行处置,未经授权不能擅自越位;要实行分工控制制度,确保授权授信的科学有效性,建立对风险的局部分割控制。(2)进行金融业行业自律建设。加强金融业的自律建设,一是要对所属成员定期进行检查,包括业务检查、财务检查和服务质量检查;二是要对成员经常性业务予以监督,包括对业务运作的监督指导,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违规行为的预防与处理。
其次,加强对金融业的外部约束。(1)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金融立法,强化金融执法。从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出发,要赋予央行及证监会与其职责真正相称的权力。金融监管当局要强化金融执法的力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和市场退出的相关法规,建设良好的金融运行软环境。(2)建立风险预警和危机处理机制。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是确保金融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在中国,实行金融风险预警,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危机处理机制是化解危机、减小损失的最后防线。建立危机处理机制,第一,要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重视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确保银行的清偿力;第二,要提高呆帐准备金比率,充实风险准备金;第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第四,建立国家专门的金融危机防范机构,统一权限,协调行动,以便在危机发生时高效率地解决问题;第五,完善援救性措施。对遇到临时清偿困难的金融机构应提供紧急资金援助。(3)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合作的思路,一是要加强与跨过金融机构的母国监管当局及时进行信息沟通,按巴塞尔要求对金融机构实施全方位并表监管,对不符合监管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要坚决予以阻止;二是针对流进与流出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资本,建立相关的动态跟踪数据,与相关国家实现数据互换,使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置于国际监视之下,为政府间多边监管合作及救助提供依据;三是鉴于现有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跟不上金融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中国应同有关国家一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新的游戏规则的制定,促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职能的转换,以期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金融全球化不但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供了有益的警示,提醒我们应该谨慎设计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战略。惟其如此,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才可能趋利避害,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第五篇: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的影响及对策
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的影响及对策
亚欧第一大陆桥经济带的繁荣发展与金融事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目前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安全带来的影响同样会对大陆桥经济带金融业产生影响。
一、金融全球化的必然性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所不同的是,金融全球化已成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最活跃推动因素、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和最本质的内容。
1.金融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
介融全球化,指世界各国或各地区在金融服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协调、相互渗透、相互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从而使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曰益紧密,最终使全球金融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金融全球化呈一个与风险发生机制相互联系并不断趋同的逐渐扩展过程。
金融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一股自然的、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具体表现为:
(1)跨国金融、当务和朽构酌发展迅速,金融柳,构三现全球化趋势。
由于全球竞争的加剧,国际上许多大银行纷纷将扩大规模、拓展海外市场作为其发展新战略,跨国合并与盘购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特征。1997年底,WTO签署《金融服务协议》,允许外国在成员国境内设立金融服务公司,放松了对别国金融朽构在本国从事金融业务或设古分支机构的准入限制,进一步推进了跨国金融、当务和机构的发展。可以说,当今全球命融业早已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
(2)货币休系全球化
货币体系全球化的主要标志是出现了以美元为代表的世界货币。长期以来,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山占据了主导地付,它在同际贸易结算、外汇交易、国际债券净额、国际银行存款、发展中国家债务和官方外储备中分别占40%一60%左右。
(3)全球一体化金融市场正在形成科技进步是推动金融个球化的一支重要儿量,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和命融服务市场准人的开放,以及离崖金融市场的出现,当代通讯技术和电子网络技术使得电子交易不断发展,巨额资金的交叉流动完全超越了叫空的限制,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世界仟主要金融市场止在形成一个24小时不问断的覆羔全球的金融网络。同时,在一系列金融创新的带动,全球资本流动的形式则由银行信贷更多地转向公开市场十交易酌债务下具,如全球债券和国际股票等,融资订券化酌趋势大大促进了令球金融市场的繁荣和联系的紧密度。
(4)国际协调和监管宁球化使各国金融政策呈
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都是典型的国际金融协调机构,《巴塞尔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也为众多匡家所接受,全球统一的金融监管标准正趋于形成。同时,世界仟国为提高本国经济和金融国际竞争力,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今球化的挑战,纷纷加人对本国金融休制的改革力度,逐渐放松或取消原有的金融管制,从而使跨国金融活动遵循相同的“游戏规则”、“国际金融”和“国内金融”界限趋于淡化,各国金融政策旱现心日益明显的一体化趋势。
二、金融全球化与中国的金融安全
伴随金融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国际含融形势变得日趋复杂,内在矛盾逐渐暴露,国际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面对势不可挡的金融全球化浪潮,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已成为金融开放过程中不容忽视纳新闽题,意义重大。
1.经济全球化呼唤金融安全
纵观世界缉济史,从二个世纪30年代金融崩溃引起的经济大萧条,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初欧洲
货币机制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后相继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和巴西金融危机,直至本世纪初在阿根延-轮新的金融危机再度降缶。时至今日,金融危机的阴影仍未完全消散。
经济全球化必然呼唤金融安今。金融自由化的理念曾使人为主振奋,乍是金融危机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向世人昭示金融风陡必将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增加而加大,维扩世界金融安全已是当务之急,防范命融风险和建立合理的世界金融新秩序成为全球关泞的热点。
2.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尚不成熟,命融调控机制尚小健全,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使我国金融安全在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下承受着巨大压力。
(1)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囚素刚显增多,危机爆发频繁,使我国现行的宏观金融监管面缶挑战。
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利益市场化和国际化将使金融监管部面临更加复杂》金融环境。面对金融全球化的强烈冲击,我国原来基于本国立足点,主要是由金融临管部门对国内金融实现直接调控的监管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要求,更无法满足金融全球化的需要。
(2)金融全球化使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速大大加快,但资本的非法流动严重威胁我国的金融安生产。
金融全球化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扩张创造了良好环境,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全球外部市场曰十均交易量已从1989年的5900亿美元,增罕1998年的15000亿美元,不到10年增长了255%。同时,金融全球化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资本的非法流动。这些非法流动资木在全球金融市场兴风作浪,追逐超额利泅,对我同金融安全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3)金融全球化客观上要求改革现行的国际金融休系,这也必然对我国金融安全维护提出新的要求。金融全球化下资本的自由流动,汇率、利率和股市等经济杆杆促使资金随着投资者利益的驱动和心理变化在牛球范围内迅速地、有序或无序地流人流心,导致原有的金融秩序越来越不适应日益高度全球化的金融市场的需要。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规模小、管理还不够规范,加入WTO后,随着对外资金融机构经营的业务和地域限制的取消,外资金融机构的大量进入和金融市场开放柠度的进步加快势必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强大的冲击。
三、应对全球化挑战,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战略对策
俗话说:“不欲利其事,必先利其搽。”面对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安全带来的巨大;中击,我们理性的选择只能是努力增强国内金融实力,尤其是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谨慎、稳妥地逐渐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做到趋利避害,末雨绸缪,儿有效地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提供保证。具体来说,采取的战略对策为。
1.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之一。
在市场经济的金融领域山,既存在着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关系,也存在着保证微观行为主体独打经营与加强金融监管的关系,但基础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需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缉济的游戏规则之。中国的金融体系在融人国际金融大舞台的过稆中应寻求进步融人与自我保护的均衡点。如果用中国谈判加入WTO时的话说,那就是从中国仍是一十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出发,坚持权力与义务均衡的原则。
2-加快金融基本知汉的宣传普及,增强全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升至同家安全战略的高度。
金融全球化使国际金融市场临管工作日趋复杂,控制金融风险的难度不断加大,金融危机不仅破坏金融体系,但且还会危机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因此,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要布全局会大力普及宣传金融知识,增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意识,把维护国家全融安个与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危亡密切相联系,提升金融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
3.推动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从发达国家经济金融发展的历程来看,产业资本发展到-定程度,必然会产让参与含融资本融合的内在需要。从许多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看,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渗透呈必然趋势,“产融结合不一定能保证跨国集团的成功,但跨国公司则一定要成功地进行产融结合。”目前世界500强中有80%以郁成功地进行了产融结合的运作,通用电气公司是员工代表性的案例。打日前同内的金融市场上,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产融结合的层次非常表面,方式仇较为原始。因此,应采取措施,大儿推动金融资本与
产业资本的结合。
4.进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强化金融执法与监管力度。
金融法规是实施金融骆管,保障金融安全酌让律依据,也是金融监管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保证。我同金融立法应针对我国已开始运行的证券、期货、信托业,填补含融立法在这些重要领域的空白,使之与我国的金融改革和保障金融安全的要求柜适应。另外。在完善金融入法过程中,还应加强法规的可操作性研究,强化执法和有效监管力皮,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行为,确保金融秩序的健康发展。
5.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金融体制创新人度,尽快建心起规范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加伙完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健全现代金融制度,加强金融产业基本建设力度,不仅关系到我国金融能否安全、稳健地运行,而日关系列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凶此,应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实现市场化操作;积极推动利率体制改革,适当放开利率;充分发挥高科技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中的作用逐步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金融机构。
6.改进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监管体系,加强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命融机构的内部治理和监控自律机制。
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是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是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经明确分融监管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将2002年确定为“金融监管年”,而且扩大了命融监管的范围,监管措施细化,可操作性增强,制度、能人和程序分别从外部环境、外部审查和内部操作三种不同心面,进行金融监管。我国还应按《甲塞尔协议》的要求,全向实行以建入科学严密的自我约束机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腑管,提高金融机构的自律管理水平,从而增强金融机构抗拒风险的能力。
7.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必要时可以寻求符合WTO规则的合理保护和合理限制,把握金融开放的主动权。
WTO《金融服务贸易总协定》在市场准入、国内政策日标和对外竟年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给予了一些特殊待遇,允许发展中国家可以根据国内政策日标和服卖业发展水平,逐步实现金融服务业自由化。所以,在符合WTO规则的前提下,可以采取一些合理保护民族金融的措施,例如,适当控制外资银行来源国分布、总数及分支机构数量,限制外国银行对中国银行的股权持有等。通过这些保护性措施,防物资银行对同内金融市场的垄断经营或控制,在一定程度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
8.积极投身同际货币制度改单,力图在建方国际金融新秩序的过程中争取发言权,维护广大发展中画家的利益。
当今,全球经济正处于关键的凋整变苹时期,在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IMF正进行全面改革,世界银行也在酝酿重大调整,WTO将启动新一轮谈判,这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提供了良机。我国要提高在匡际金融决策中的影响力。反对命融霸权和金融殖民主义,就必须积极投身于国际金融体系“游戏规则”的制定,建立能休现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同际金融新秩序,从而更积极、更有效地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十。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山,应该有信息期待着一个具备高效率的十国命融体系成为国际金融舞台上日益被重视的章要成员。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须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金融危机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突发什,稍有不慎就会危及经济发展,破坏社会稳定。因此,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深刻认识金融发展的规律性,努力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