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0杭州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办法

时间:2019-05-13 16:3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0910杭州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0910杭州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办法》。

第一篇:20150910杭州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办法

杭州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改进作风,提升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浙江省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等有关法律和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各级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纪律规定和工作制度,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纪律不严,作风不正,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由责任人所在单位或相关职能部门依据本办法实施问责。机关工作人员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第三条 本办法的适用范围:

(一)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

(二)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机关工作人员;

(三)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四)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五)国家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本条款所称工作人员包括在职人员、借调(挂职)人员、聘用人员。第四条 各级党委(党组)是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的责任主体,全面负责、统筹协调开展问责工作,确保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整改落实、主动问责追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职责,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的监督检查,确保问责到位。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五条 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行工作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或不完成上级分配的工作任务、不落实上级的工作要求的;

(二)对依法依规或职责范围内应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或发现后不报告、不解决,致使本单位工作出现严重差错的;

(三)对依法依规或职责范围内应当办理的事项,无正当理由不办理或推诿的;

(四)没有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致使下属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

(五)对有正当理由和依据应当支持、配合、协助的事项不支持、不配合、不协助的;

(六)不履行工作职责的其他情形。第六条 机关工作人员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无法定依据或超越法定职权履行工作职责的;

(二)违反规定程序履行工作职责的;

(三)超过法定时限或承诺时限履行工作职责的;

(四)违反规定乱收费,或者要求管理或服务对象接受有偿服务、购买指定商品以及承担其他非法定义务的;

(五)对管理或服务对象区别对待,搞歧视,或者滥用自由裁量权的;

(六)违反权力公开的有关规定,搞暗箱操作的;

(七)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的其他情形。第七条 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工作职责不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在执行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推进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落实上级指示中,政令不畅,执行不力,贻误工作的;

(二)对工作不负责任,办事拖拉、效率低下、敷衍塞责,甚至弄虚作假的;

(三)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监管不力、处置失当的;

(四)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差,群众不满意的;

(五)经考核不能胜任岗位工作要求的;

(六)履行工作职责不力的其他情形。第八条 机关工作人员违反纪律和作风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一)违反省委“六个严禁”、省机关效能建设“四条禁令”等有关规定的;

(二)不遵守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的;

(三)公务不节俭、搞铺张浪费的;

(四)违规参与“酒局”“牌局”的;

(五)其他违反纪律作风规定的情形。第三章 问责方式及适用 第九条 问责方式:

(一)批评教育;

(二)通报批评;

(三)告诫;

(四)停职检查;

(五)调离岗位;

(六)免职;

(七)解聘或辞退。以上问责方式可单独运用,也可合并运用。第十条 机关工作人员有上述第五条至第八条情形之一,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较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告诫或者停职检查;情节严重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调离岗位、免职、解聘或辞退。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了追究直接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单位领导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单位分管领导批评教育;情节较重的,给予单位主要领导批评教育,给予单位分管领导告诫,对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告诫,对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一)一个月内本单位工作人员被问责三次(含)以上的;

(二)未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致使本单位作风和效能方面存在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对有关规定和制度执行、监督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对发现的作风和效能问题不认真查办,应当处理而未处理,或者压着不查,隐瞒不报的。本条款所称的本单位是指本级机关单位,不含下属单位或本系统的其他单位(下同)。第十二条 机关工作人员具有本办法第五条至第八条所列情形,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受到问责后,一年内又发生应受到问责的情形的;

(二)干扰、阻碍、不配合问责调查的;

(三)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欺骗调查的;

(四)打击、报复、威胁、陷害调查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的;

(五)拉拢、收买调查人员的;

(六)受到问责后,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问责决定的;

(七)在职人员受到停职检查或者调离岗位处理后,不服从其他工作安排的;

(八)被新闻媒体曝光,经查情况属实,造成不良影响的;

(九)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制度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第十三条 机关工作人员具有本办法第五条至第八条所列情形,并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问责:

(一)积极配合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二)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挽回影响的;

(三)因管理或服务对象弄虚作假,致使机关工作人员无法正确履行职责的;

(四)因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因素,致使机关工作人员难以履行职责的。第四章 问责实施 第十四条 各级各单位要落实专门部门负责受理对本地本单位工作人员的问责工作,对下列情形应当进行问责受理:

(一)群众投诉的;

(二)专项督查、明查暗访发现的;

(三)上级部门交办的;

(四)新闻媒体曝光的;

(五)检查考核中发现的;

(六)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邀监察员提出的;

(七)纪检、监察、巡视、审计、司法、信访等部门提出的;

(八)其他需要进行问责受理的情形。受理后应认真组织调查,查实符合问责情形的,应严格实施问责。第十五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作风和效能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对一般干部和中层干部的问责,由干部所在单位作出问责决定;对领导班子成员的问责,由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或纪检监察机关提出问责建议,报党委同意后,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问责决定作出后,由问责决定机关下达问责决定书。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人员及其所在单位,并抄送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备案。第十六条 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本办法中的有关职责,负责有关事项办理。给予批评教育的,由问责决定机关领导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当事人作出书面检查,并督促其改正;给予通报批评的,在本单位或本系统内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其改正;给予告诫的,由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并落实告诫期限;给予停职检查、调离岗位、免职、解聘或辞退的,按有关规定办理。给予告诫的,告诫期为3至6个月。告诫期满后,被告诫人提交告诫期内整改情况书面报告,经问责决定机关考核,有明显改进的给予按期解除告诫;无明显改进的应延长告诫期,延长期为1至3个月;延长期内仍然无改进的,给予加重档次问责处理。第十七条 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时,应向被问责人告知其提出复核(申辩)的权利和期限。被问责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复核;如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在收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上级机关提出申辩。受理机关应在收到复核(申辩)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维持或撤销原问责(复核)决定的书面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对解聘或辞退决定不服的,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仲裁。复核(申辩)期间不停止原问责决定的执行。第十八条 机关工作人员年度内受到批评教育、通报批评问责的,当年度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受到告诫、停职检查问责的,当年度考核不得定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等次;受到调离岗位、免职问责的,当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机关工作人员和单位发生严重作风和效能问题,被上级机关问责或被责令问责的情况,纳入单位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机关工作人员受到作风和效能问责的情况,应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考察内容。单位当年度内受到两次(含)以上全市通报批评的,一般不列入先进单位评选对象。第十九条 法律法规对问责事项有明确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省、市有专项问责办法或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第三条所列范围以外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村(社区)从事公务的人员的作风和效能问责,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一条 各地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和工作实际,制定具体意见和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商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2011年6月20日印发的《杭州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暂行办法》(市委办发〔2011〕71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杭州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暂行办法

杭州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作风和效能建设,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浙江省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和《浙江省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问责,是指对我市各级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内部管理制度,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履行职责不力,作风不正,纪律不严,形象不良,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责任人所在单位或相关职能部门依据本办法实施问责。

第三条 对相关责任人实施问责,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并举,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的适用范围:

(一)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二)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三)人民团体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四)经授权、委托具有公共事务管理或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五)由政府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前款所称工作人员包括在职人员、借调(挂职)人员、聘用人员。

第二章 问责方式

第五条 问责方式:

(一)批评;

(二)通报批评;

(三)责令公开道歉;

(四)告诫;

(五)诫勉谈话;

(六)调离岗位;

(七)停职检查;

(八)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免职;

(九)解聘或辞退。

以上问责方式可单独运用,也可合并运用。应追究党纪政纪或法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问责情形

第六条 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通报批评、责令公开道歉、告诫、诫勉谈话、调离岗位;情节严重的,给予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免职、解聘或辞退。构成违纪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在执行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推进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落实领导指示要求中,政令不畅,效能低下,管理混乱,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的。

(二)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劳民伤财的;不注重调查研究,工作措施不符合客观实际,造成损失的;工作不负责任,损害群众利益或给基层工作造成影响的;工作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的。

(三)对职责范围内工作政策、业务规定不熟悉、不精通,做群 众工作不仔细、不到位,解决实际问题不得力,不胜任本职工作,给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造成损失的。

(四)工作不主动,不作为,慢作为,对群众提出的正当要求置之不理,应当告知而不告知,应当办理而不办理,给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造成损失的。

(五)作风纪律涣散,不遵守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不服从组织管理和工作安排,同事间不团结,工作不配合,搬弄是非,影响单位工作和机关形象的。

(六)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监管不力,给国家、集体、群众的利益造成损失的;对分管的工作履行职责不力,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认真办理,久拖不决的。

(七)对待群众态度冷漠,语言不文明,服务不主动,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的。

(八)工作效率低下,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的;无故超出法定办理时间和办事承诺时限的。

(九)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政乱作为的;无法定依据或不依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事项审批、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行为的;办事有失公平、公正的;违反政务公开规定,搞暗箱操作的。

(十)强制企业参加不必要的培训、学术研究、考核评比、学会和协会的;强制企业订购书报刊物、音像制品,强行拉广告的;强制企业接受咨询、检测等服务,向企业乱摊派、索取赞助和无偿占有企业财物的。

(十一)利用职务或工作之便,接受办事对象或执法对象宴请或收受礼金、礼卡、礼品以及其他不廉洁行为的;向基层、企业违规领取奖金、福利、补贴或借车、报销的;存在向企业、个体经营者“吃 拿卡要”的;大操大办婚丧娶嫁等事宜,借机敛财的。

(十二)公务不节俭,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的;存在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的。

(十三)上、下班无故迟到早退,擅离职守的;工作时间网上炒股、玩游戏、聊天、购物、看电影以及做其他与工作无关事项的;工作日中餐饮酒的(接待省外客人不在此列)。

(十四)不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社会管理规定,不服从有关部门管理,不履行公民义务,作风不检点,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五)其他影响作风和效能需进行问责的行为。

第七条 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单位领导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单位分管领导批评;情节较重的,给予单位主要领导批评,给予单位分管领导告诫,对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告诫,对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一)一个月内本单位工作人员发生三次(含)以上有责投诉的;

(二)未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致使本单位作风和效能方面存在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对有关规定和制度执行、监督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对发现的作风和效能问题不认真查办,应当处理而未处理,或者压着不查,隐瞒不报的。

本条款所称的本单位是指本级机关单位,不含下属单位或本系统的其他单位(下同)。

第八条 机关工作人员具有本办法第六条所列情形,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不配合问责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欺骗调查的;

(三)打击、报复、威胁、陷害调查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的;

(四)拉拢、收买调查人员的;

(五)受到问责后,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问责决定的;在职人员受到调离工作岗位或者停职检查处理后,不服从其他工作安排的;

(六)一年内出现两次(含)以上被问责的;

(七)被新闻媒体曝光,经查情况属实,造成不良影响的;

(八)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规章以及有关管理制度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第九条 机关工作人员具有本办法第六条所列情形,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问责:

(一)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二)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三)因管理或服务对象弄虚作假,致使机关工作人员无法正确履行职责的;

(四)因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因素,致使机关工作人员难以履行职责的。

第四章 问责实施

第十条 对下列情形应当进行问责受理:

(一)群众向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投诉的;

(二)明查暗访发现的;

(三)上级部门交办的;

(四)新闻媒体曝光的;

(五)检查考核中发现的;

(六)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

(七)司法、审计、信访等部门提出的;

(八)评判监督委员会、政风行风监督员、特邀监察员提出的;

(九)其他需要进行问责受理的情形。

作风和效能问责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受理。

第十一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作风和效能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对一般干部、中层干部的问责,由相关单位作出问责决定,必要时也可以由上级机关直接作出问责决定;对领导干部的问责,报同级党委或纪委常委会同意后,作出问责决定,必要时也可以由上级机关直接作出问责决定。

问责决定作出后,由问责决定机关下达问责决定书。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人员及其所在单位,并抄送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和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给予批评的,可不下达问责决定书。作出责令公开道歉决定的,应当写明公开道歉的方式、范围等。

第十二条 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本办法中的有关职责,负责有关事项办理。问责对象所在单位纪检监察机构或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对问责事项办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给予批评的,由被问责对象所在单位领导给予批评教育,并督促其改正;给予通报批评的,责令当事人作出书面检查,在本单位或本系统内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其改正;给予责令公开道歉的,责令当事人作出书面检查,按照问责决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道歉;给予告诫的,由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并落实告诫期限;给予诫勉谈话、调离岗位、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免职、解聘或辞退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给予告诫的,告诫期为3至6个月。告诫期满后,被告诫人提交告诫期内整改情况书面报告,经问责决定机关考核,有明显改进的给 予按期解除告诫;无明显改进的应延长告诫期,延长期为1至3个月。

第十三条 机关工作人员对通报批评、告诫、诫勉谈话、调离岗位、停职检查、责令辞职或免职问责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复核;如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于复核决定作出15个工作日内向上级机关提出申诉。受理机关应在收到复核(申诉)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维持或者撤销原问责(复核)决定的书面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对解聘或辞退决定不服的,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仲裁。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原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五章 相关事项

第十四条 机关工作人员受到通报批评、责令公开道歉问责的,当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受到告诫、诫勉谈话问责的,当考核定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受到调离岗位、停职检查问责的,当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同内受到两次告诫(含)以上问责的,当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机关工作人员和单位发生严重作风和效能问题,被上级机关查处,受到通报批评、责令公开道歉、告诫、诫勉谈话、调离岗位、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免职等问责的,在单位综合考评中按考核办法予以扣分。

机关工作人员受到通报批评以上问责的情况,应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考察内容。

单位和工作人员受到两次(含)以上全市通报批评或市级以上媒体两次(含)以上曝光的,取消所在单位评优评先资格。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负责办理问责事项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泄露秘密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第十六条 法律法规明确的有关问责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市委、市政府有专项问责办法或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七条 本办法第四条所列范围以外的企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社区(村)的党员和从事公务的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八条 各地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和工作实际,制订具体意见和实施办法。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杭州市纪委、杭州市监察局负责解释,有关事项商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等部门作出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2003年8月11日印发的《杭州市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和效能问题惩戒办法(试行)》(市委办发〔2003〕81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暂行办法知识测试

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暂行办法知识测试

一、是非题(3分×10 = 30.0分)

1.机关工作人员受到告诫以上问责的情况,应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考察内容。

A、对

B、错

2.根据问责办法,最严厉的问责方式可以对对象实施解聘或辞退。

A、对

B、错

3.给予任何问责方式进行问责的,都应当下达问责决定书。

A、对

B、错

4.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的应当问责。但是公务不节俭,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的不应当问责。

A、对

B、错

5.机关工作人员对批评、通报批评、告诫、诫勉谈话、调离岗位、停职检查、责令辞职或免职问责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复核。B、错

6.给予告诫问责的,告诫期一般为1至6个月。

A、对

B、错

7.工作人员同内受到两次告诫(含)以上问责的,当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A、对

B、错

8.不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社会管理规定,不服从有关部门管理,不履行公民义务,作风不检点,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问责。

A、对

B、错

9.《杭州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暂行办法》适用对象包括借调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

A、对

B、错

10.本问责办法只适用于行政机关,不适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A、对

二、单选题(3分×10 = 30.0分)1.问责方式有几项? B、错

A、3项;

B、6项;

C、8项;

D、9项。

2.单位和工作人员受到两次(含)以上()通报批评或市级以上媒体两次(含)以上曝光的,取消所在单位评优评先资格。

A、全县;

B、全市;

C、单位内部;

D、全省。

3.给予批评的,由()领导给予批评教育,并督促其改正。

A、纪检监察部门;

B、组织部门;

C、人事部门;

D、被问责对象所在单位。

4.对()决定不服的,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仲裁。

A、停职检查;

B、告诫;

C、调离岗位; D、解聘或辞退。

5.受到()问责的,当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A、告诫;

B、调离岗位、停职检查;

C、诫勉谈话; D、责令公开道歉。

6.作风和效能问责由各级()和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受理。

A、纪检监察机关;

B、组织部门;

C、人事部门; D、人民法院。

7.机关工作人员对通报批评、告诫、诫勉谈话、调离岗位、停职检查、责令辞职或免职问责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向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复核。

A、5;

B、10;

C、15; D、30。

8.受理机关应在收到复核(申诉)之日起()个工作日内,作出维持或者撤销原问责(复核)决定的书面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A、10;

B、20;

C、30; D、40。

9.根据问责办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纳入问责范围。

A、乡镇(街道); B、事业单位;

C、个体工商户; D、司法机关。

10.给予告诫的,告诫期满后经问责决定机关考核,无明显改进的应延长告诫期,延长期为()个月。

A、1至3;

B、3至6;

C、6至9;

D、9至12。

三、多选题(4分×10 = 40.0分)

1.受到()问责的,当考核定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

A、告诫; B、诫勉谈话;

C、调离岗位;

D、停职检查。

2.下列哪些单位有权对本问责办法进行解释。

A、组织部门;

B、人事部门; C、纪检监察部门;

D、司法部门。

3.机关工作人员具有本办法第六条所列情形,并具有下列那些情形,应当从重问责。

A、干扰、阻碍、不配合问责调查的;

B、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欺骗调查的;

C、打击、报复、威胁、陷害调查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的;

D、拉拢、收买调查人员的。

4.问责办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A、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B、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C、人民团体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D、经授权、委托具有公共事务管理或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5.机关工作人员具有本办法第六条所列情形,并具有以下哪些情形,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问责

A、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B、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C、因管理或服务对象弄虚作假,致使机关工作人员无法正确履行职责的;

D、因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因素,致使机关工作人员难以履行职责的。

6.根据问责办法的规定,下列属于问责方式的有?

A、通报批评;

B、调离岗位; C、警告处分;

D、停职检查。

7.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进行问责受理。

A、明查暗访发现的;

B、检查考核中发现的;

C、司法、审计、信访等部门提出的; D、新闻媒体曝光的。

8.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单位领导责任。

A、一个月内本单位工作人员发生三次(含)以上有责投诉的;

B、未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致使本单位作风和效能方面存在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

C、对有关规定和制度执行、监督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D、对发现的作风和效能问题不认真查办,应当处理而未处理,或者压着不查,隐瞒不报的。

9.实施问责,应坚持的原则有?

A、严格要求、实事求是;

B、公平公正、违者必究; C、权责一致、惩教并举;

D、依靠群众、依法有序。

10.下列那些情况属于问责情形。

A、上、下班无故迟到早退,擅离职守的;工作时间网上炒股、玩游戏、聊天、购物、看电影以及做其他与工作无关事项的;工作日中餐饮酒的(接待省外客人不在此列);

B、工作效率低下,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的;无故超出法定办理时间和办事承诺时限的; C、对待群众态度冷漠,语言不文明,服务不主动,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的;

D、作风纪律涣散,不遵守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不服从组织管理和工作安排,同事间不团结,工作不配合,搬弄是非,影响单位工作和机关形象的。

第四篇:机关工作人员作风效能问责办法

机关工作人员作风效能问责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进一步增强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落实力、执行力和公信力,加强效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做到依法、高效、正确履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实施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对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实行查实待岗处理的规定(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区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和机构,人民团体,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受委托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统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含聘用人员、借调人员)。乡镇、街道及其下属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问责,是指各级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内部管理制度,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履行职责不力,作风不正,纪律不严,形象不良,损害或严重影响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但未达到党政纪处分程度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责任人所在单位或相关职能部门依据本办法实施问责。第四条 对相关责任人实施问责,坚持依法有序、推进工作,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格要求、权责一致,有错必纠、惩教并举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五条

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应当问责:

(一)在执行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推进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落实领导指示过程中,政令不畅,效能低下,推诿扯皮,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的。

(二)工作不负责任,损害群众利益或给基层工作造成影响的;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劳民伤财的;不注重调查研究,工作措施不符合客观实际,造成损失的;工作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的。

(三)对职责范围内工作政策、业务规定不熟悉、不精通,做群众工作不仔细、不到位,解决实际问题不得力,不胜任本职工作,给国家、集体或群众利益造成损失的。

(四)工作不主动、不作为、慢作为,对群众提出的正当要求置之不理,应当告知而不告知,应当办理而不办理,给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造成损失的。

(五)作风纪律涣散,不遵守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不服从组织管理和工作安排,同事间不团结,工作上不配合,散布谣言,搬弄是非,影响单位工作和机关形象的。

(六)利用互联网或其他方式方法发布虚假信息、捏造谣言、误导公众舆论,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的。

(七)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监管不力,给国家、集体、群众 的利益造成损失的;对分管的工作履行职责不力,造成不良影响 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认真办理,久拖不决的。

(八)对待群众态度冷漠,语言不文明,服务不主动,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的。

(九)工作效率低下,办事拖拉;无故超出法定办理时间和办事承诺时限的。

(十)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政乱作为的;无法定依据或不依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事项审批、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行为的;办事有失公平、公正的;违反政务公开规定,搞暗箱操作的。

(十一)强制企业订购书报刊物、音像制品,强行拉广告的;强制企业接受咨询、检测等服务,向企业乱摊派、索取赞助和无偿占有企业财物的;未履行涉企检查报批备案手续及相关程序,擅自检查或收费的;强制企业参加不必要的培训、学术研究、考核评比、学会和协会的。

(十二)利用职务或工作之便,接受服务对象或执法对象宴请或收受礼金、礼卡、礼品以及其他不廉洁行为的;向基层、企业违规领取奖金、福利、补贴或借车、报销费用的;向企业、个体经营者“吃拿卡要”或强制推销物品的;大操大办婚丧娶嫁等事宜,借机敛财的。

(十三)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私驾的;公务活动不节俭,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四)上、下班无故迟到早退、脱岗、离岗、擅离职守的;会议迟到、早退、无故缺席的,在会场内打瞌睡、收发信息、接打电话、浏览手机中小说、玩手机中游戏、交头接耳讲话、擅自离开会场或在会场外长期逗留等破坏会风会纪的;工作时间炒股、玩游戏、聊天、打牌、下棋、购物、看电影以及做其他与工作无关事项的;工作日午间饮酒、值班期间饮酒、着制式服装到公共场合饮酒的。

(十五)不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社会管理规定,不履行公民义务,作风不检点,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六)其他影响作风效能需进行问责的行为。

第六条

机关工作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不配合问责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真相、欺骗调查的;

(三)打击、报复、威胁、陷害调查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的;

(四)拉拢、收买调查人员的;

(五)受到问责后,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问责决定的;在职人员受到停职待岗或者调离工作岗位处理后,不服从其他工作安排的;

(六)被问责人一年内出现两次(含两次)以上被问责的或两年内因同类问责情形被问责的;

(七)被新闻媒体曝光,经查情况属实,造成不良影响的;

(八)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规章以及有关管理制度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第七条

机关工作人员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问责:

(一)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二)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三)因管理或服务对象弄虚作假,致使机关工作人员无法

正确履行职责的;

(四)因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因素,致使机关工作人员难以履行职责的。

第八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对单位(部门)领导进行问责:

(一)未按有关规定建立并执行作风效能自查自纠机制,未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致使本单位作风和效能方面存在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对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有关制度规定执行不力、监督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对发现的作风效能问题不严肃查办,应当处理而未处理,或者压着不查、隐瞒不报的;

(四)一个月内本单位工作人员发生两次以上作风效能问题被问责的或一年内本单位工作人员发生三次以上作风效能问题被问责的。

本条款所称的本单位(部门)含存在隶属关系的下属单位(下同)。

第三章

问责方式

第九条

问责方式有:

(一)批评教育;

(二)责令公开检讨;

(三)通报批评;

(四)诫勉谈话;

(五)停职待岗;

(六)调离岗位;

(七)责令辞职或免职;

(八)解聘或辞退。

以上问责方式可单独运用,也可合并运用。

同一违纪当事人出现上述所列问责情形之一的,第一次责成单位(部门)予以批评教育、责令公开检讨、全区通报批评,第二次予以诫勉谈话、全区通报批评、停职待岗3个月(待岗期间只发基本工资),第三次予以解聘或辞退。

追究单位(部门)领导责任的,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较重的,责令公开检讨、给予诫勉谈话、全区通报批评;情节十分严重的,给予调离岗位或责令辞职或免职。

以上问责方式实施同时可视情节予以相应经济处罚,并取消责任人当年各类评先评优资格。

第四章 问责实施

第十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实施作风效能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必要时也可以由上级机关直接作出问责决定。第十一条 作风效能问责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负责实施(未设纪检监察机关的由问责对象所在单位或部门负责实施),并对问责事项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章

相关事项

第十二条

机关工作人员和单位(部门)发生作风效能问题,在单位(部门)作风效能暨政行风考核评议中按考核办法予以扣分。单位(部门)一年内出现三次(含三次)以上作风效能问责的,取消该单位(部门)年终各类评先评优资格。

第十三条 作风效能问责处理情况,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 依据。

第十四条 当事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机关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书面申诉。对解聘或辞退不服的,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仲裁。

第六章

第十五条 负责办理问责事项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十六条 法律法规明确的有关问责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市委、市政府有专项问责办法或规定的,按照专项问责办法或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本办法第二条所列范围以外的企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社区(村)的党员和从事公务的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篇:漳州市机关工作人员效能问责办法

漳州市机关工作人员效能问责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机关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服务优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和《福建省机关工作人员效能问责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机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 效能问责是对违反机关效能建设规定的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警示告诫和组织处理的责任追究方式。

第四条 实施效能问责,坚持教育为主、惩戒为辅,依法依规、权责一致,实事求是、依靠群众的原则。

第五条 实施效能问责,应当分清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区分情节轻重、影响大小等不同情况,恰当处理。

第六条 实施效能问责,不因工作人员岗位调整或职务变动而免予追究。

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七条 机关工作人员在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决策部署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效能问责:

(一)贯彻执行不力、消极对待或规避执行的;

(二)对明令禁止的行为,故意违反的;

(三)对上级部署的重点工作,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不能按规定进度开展工作或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任务的;

(四)其他影响政令畅通的情形。

第八条 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职过程中,损害发展环境,侵害企业或群众利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效能问责:

(一)违反规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摊派或者收取财物的;

(二)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的事项,应当办理而不办理,或者未按要求及时办理的;

(三)工作效率低下,未能在职责范围内有效作为,致使项目推进缓慢、流失或长期不能落地的;

(四)公开承诺的事项不落实、不兑现的;

(五)擅自增设审批项目、审批环节,或增加审批条件的;

(六)其他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情形。

第九条 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效能问责:

(一)不依法履行职责,致使可以避免的灾情、疫情、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的;

(二)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不按规定报告、处理的;

(三)对本辖区、本单位发生的越级集体上访,或非正常上访,处臵失当,致使事态扩大,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对本辖区、本单位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不及时制止和纠正,或隐瞒、包庇的;

(五)对群众投诉的问题不及时办理或答复的;

(六)其他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情形。

第十条 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机关工作纪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效能问责:

(一)无故迟到、早退、旷岗或脱岗的;

(二)上班时间上网炒股、聊天、购物、玩游戏、观看娱乐视频,或群聚闲聊等情形的;

(三)对咨询、来访、办事的群众态度冷漠、言行粗暴,或有其他不文明举止的;

(四)其他违反机关工作纪律的情形。

第十一条 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相关领导予以效能问责:

(一)不按规定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群 众意见大的;

(二)绩效考评被评为不合格单位的;

(三)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机关效能建设规定被效能问责的;

(四)应当给予本单位机关工作人员效能问责而不执行的;

(五)对上级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机构交办、转办的事项,故意拖延、推诿,不认真办理的;

(六)对应当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的事项,无故不纳入的;

(七)其他应当给予效能问责的情形。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问责调查、处理的;

(二)隐匿、伪造、销毁证据的;

(三)对投诉人、检举人打击、报复、陷害的;

(四)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或者免予问责:

(一)积极配合问责调查,主动承担责任的;

(二)及时采取措施,认真纠正和整改,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第十四条 因意外事件或不可抗拒因素导致不良后果发生的,免予效能问责。

第三章 问责方式

第十五条 效能问责的方式为:

(一)诫勉教育;

(二)通报批评;

(三)效能告诫;

(四)组织处理。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组织处理的方式包括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

第十六条 具有本办法第七条至第十一条所列情形,应当给予纪 律处分的,依照相关规定办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七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效能问责,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下统称问责机关)决定。

上级机关可以在职权范围内对下级机关工作人员作出问责决定。

第十八条 问责机关对下列反映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机关效能建设规定的线索和材料予以受理: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问责机关投诉的;

(二)上级部门交办的;

(三)新闻媒体曝光的;

(四)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效能监督员提出的;

(五)司法、审计、信访、法制等部门移送的;

(六)问责机关在开展监督检查、绩效管理工作中发现的;

(七)其他需要进行受理的情形。

问责机关受理上述事项后,应当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调查。

第十九条 对于事实简单清楚,无需进行问责调查的,问责机关可以直接作出问责决定。

第二十条 需要进行问责调查的,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问责机关对问责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必须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参加;

(二)调查时应当收集、查证有关证据,听取被调查人的陈述和申辩,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并做好调查记录;

(三)调查取证结束后,应当经过集体讨论并形成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一条 问责机关应当经过集体研究,在调查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给予问责、不予问责或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的决定。

第二十二条 决定给予问责的,应当制作《效能问责决定书》。《效能问责决定书》应当写明被问责人基本情况、问责事实、问 责依据、问责方式、申诉途径、问责决定机关的名称、作出决定的日期等,并加盖公章。

第二十三条 《效能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并抄送同级组织、人事、财政部门备案,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第二十四条 决定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并办理交接手续。

决定由下级问责机关问责的,应当及时交办。下级问责机关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将问责结果报告上级机关。

第二十五条 被问责人不服问责机关所作问责决定的,可以自收到《效能问责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问责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机构提出书面申诉。受理申诉的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机构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并及时将申诉处理决定书送达申诉人和原问责机关。

申诉期间,问责决定不停止执行。

第二十六条 受理申诉的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机构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问责决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问责适当的,维持原决定;

(二)问责决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问责方式不当的,变更或者责成原问责机关变更原决定;

(三)问责决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撤销原决定,重新调查或者责成原问责机关重新调查,并作出决定。

第二十七条 调查、处理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也可以提出回避申请:

(一)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查、处理的;

(三)本人或其近亲属与调查、处理有利害关系的。

第二十八条 问责调查处理结束后,应当将收集、查证的有关证据、调查报告、问责决定等材料立卷归档。

第五章 结果运用 第二十九条 机关工作人员被问责的情况,应当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一)被诫勉教育、通报批评的,取消当各类评先评优资格,并视情扣发当绩效奖金;

(二)当年内被效能告诫1次的,考核不能评定为称职及以上等次;当年内被效能告诫2次以上的,考核评定为不称职。被效能告诫的,取消当绩效奖金,一年内不得提拔使用。

第三十条 单位当年内机关工作人员被问责2人次以上的,取消该单位当各类评先评优资格,同时对该单位主要领导予以效能问责;当年内被问责3人次以上的,依照相关程序规定核减该单位一个工作人员编制。

第三十一条 机关工作人员受到效能问责的情况,应当作为所在单位绩效考评的扣分依据。

第三十二条 机关内部其他人员违反第七条至第十一条规定情形的,由所在单位对其进行处理。在结果运用上,视同该单位机关工作人员违规。

第三十三条 挂职、跟班学习或抽调借用人员违反第七条至第十一条规定情形的,在结果运用上,视同使用单位机关工作人员违规。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其他具有行政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的工作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各级各部门可依据本办法,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措施。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漳州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实施前制定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下载20150910杭州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0910杭州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责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福建省机关工作人员效能问责办法

    福建省机关工作人员效能问责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机关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服务优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潍坊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

    潍坊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 本报讯 10月16日,市委印发了《潍坊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全文如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和监督,深入推进干部作......

    玉屏侗族自治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效能告诫问责(暂行)办法

    玉屏侗族自治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效能告诫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改进机关作风,加强对机关干部职工的管理和监督,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

    宁波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效能问责暂行办法(★)

    宁波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效能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力,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

    机关作风和效能问责办法

    ??机关作风和效能问责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加强全县干部队伍作风和效能建设,牢固树立“......

    浙江省效能问责办法

    关于印发《浙江省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浙组〔2007〕45号 各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现将《浙江省公务员考核实施细......

    落实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情况汇报

    落实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情况汇报《某市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颁布以来,我乡积极响应上级要求,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领导......

    落实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情况汇报

    落实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情况汇报 落实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情况汇报 《某市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颁布以来,我乡积极响应上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