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法制校园报告————全面创新与时俱进弘扬法治精神__修改稿

时间:2019-05-13 16:3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建法制校园报告————全面创新与时俱进弘扬法治精神__修改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建法制校园报告————全面创新与时俱进弘扬法治精神__修改稿》。

第一篇:创建法制校园报告————全面创新与时俱进弘扬法治精神__修改稿

全面创新 与时俱进 弘扬法治精神

--高新区千河镇黄贺小学创建法治校园工作汇报

一、德法兼治 以德领航

德法兼治是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德法兼治也是学校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法律基本属性决定其必须以伦理道德为基础,法律只有与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基本吻合 才能获得实际的普遍效力,个体的道德自律,是实施法律规范的基础和必要环节,在学校环境中,师德水平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是学校法治决定因素,师德建设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败制约着学校法制教育及法治建设的成败。我们努力从三个方面实现德法兼治目标:

1、整合德育资源、完善德育体系,形成德育合力,强化法制教育的基础。

⑴课堂德育。主要体现在以课程为依托,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为了充分挖掘课程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改进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使其更能适应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一方面,我们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为重点,加强学生的德育情感和德育体验。再者,我们充分利用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

每周四下午是我们的校本课程时间,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涉及八大门类:经典类、数学类、英语类、音乐类、美术类、体育类、手工类、棋牌类,近10门课程。1课时的时间

内,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体验动手带来的快乐,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每年的儿童节,我们都要举行“校本课程作品展”,这一活动形式,提升了儿童的成功感,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升儿童生活的成功感。

⑵日常德育及班队会教育:

学校以少先队活动为主阵地,以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大力开展“校园文明使者”活动,从少先队各种礼仪活动、小学生上下学路队礼仪、上课礼仪、课间礼仪等日常规范做起,通过少先队小干部管理队伍的培训、职责的明确,管理能力培训等活动,在队员中推行路队自我管理、卫生自我管理、晨读晨检自我管理、课间自我管理等活动,每月进行一次“文明之星”评选,使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展了能力,从而将“做人”教育落于实处。

班队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期初,下发“每周班(中)队活动参考主题”,主题以月为单位,每月一个系列,如:九月“文明礼仪”系列,十月“爱国爱队爱校”系列,十一月“安全法制教育”系列,十二月“传统美德教育”,一月“学习成果展示”系列。要求各班利用每周一节的班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形成德育教育常规系列。不仅促进了班队生活的不断丰富,学生生活更加多彩,同时使班队教育活动更规范、更科学。

2、以德领航,树师德高标,培养合格的法制教育骨

干队伍

⑴重视师德建设与团队建设

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都认真上好“开学第一会”,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行为禁令》;学校还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富有特色的《教师每日自查自律十问》,要求教师每天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自查,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改正,从制度上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⑵师德建设与教师考评有机结合

为引导广大教师“敬业、乐业、精业、创业”,我们在教师考核中首次加入了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分,学期末通过发放《家长评教问卷》,全面、系统地了解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着重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及家校沟通上进行了满意率的调查,评出了德育级别,这一调查活动,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⑶开展系列师德教育活动

每年的九、十月份是我校的“师德建设月”,在这个月里,我们不仅表彰校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爱岗敬业先进个人,还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

3、细化道德实践,重视知行合一,德育实践为法治实践筑基。

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是道德实践的主要内容。⑴“感恩于心,回报于行”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

A、开展“我听爸爸妈妈说孝德”活动。亲子共读孝德经典故事,每天同做一件孝敬老人的事情,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让孩子尊重老人,关心理解父母,培养感恩的意识。

B、开展“我给爸爸妈妈写封信”活动。通过给父母写封感恩信,鼓励孩子把对父母的爱表达出来,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和恩情,增进孩子和大人间感情的沟通和融合。

C、开展“我当一日小管家”活动。每周安排一天让孩子“当家”,让孩子计划一天的花费,教育孩子做到“五个一”: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分钱。锻炼孩子精打细算、珍惜金钱的意识,养成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D、开展“我为爸爸妈妈做件事”活动。

引导未成年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制作一个小礼物送给父母、给父母过生日、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理解父母、感谢父母,让孩子明白感恩是快乐的,为儿童健康成长奠定深远的基础。

⑵“我与祖国共成长”

A、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增强学生爱国主义观念。B、在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月各班开展活动,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C、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活动

⑶“守礼互助,和谐校园”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

A、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

制订学校《文明礼仪公约》,让学生学习和践行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在学校里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和“微笑天使岗”,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B、开展“争做公德小标兵”活动。

引导未成年人遵守和维护校园各种公共秩序,爱护校园公共财物,公共设施,教学设备等。同时教育学生做到不横穿马路、不乱停乱放、不乱扔乱倒,爱护绿地,尊老爱幼,为学校的文明争光添彩。组织主题班会、队会,开展自评互评,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C、开展“手拉手共成长”活动。倡导同学之间结对互助,通过交流谈心、补习功课、节日联欢、赠送学习用品等形式,互帮互助,互学互爱,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⑷“关注社会,奉献真情”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开展“爱心小天使”活动。组织学生课余走进敬老院、老龄家庭,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提供服务,帮他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谈心、读书读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

二、民主管理,彰显法治

学校管理的实施和运作,是依法治校的首要实践内容,几

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完善学校管理的法治要件。

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我国的法令、法规办学,自觉抵制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依照教育规律办学,争取良好教育成效。

⑵注重法律知识学习,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根据我校实际,做到了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开展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老师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

构筑制度管理网络,践行法制,摒弃人治,实现制度管理对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全面覆盖,加强依法治校力度建设。抓好“三个落实”“三个强化”:即落实教代会制度,强化民主管理机制;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强化民主监督机制;落实学校与社区、家长联系制度,定期听取社区及家长对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设,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强化合力育人机制。依法规范办学活动,积极做好法制宣传工作,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使学校平安创建

工作走上法制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创设平安稳定的校园环境。

⑶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把依法治校的教育工作与《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⑷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学校教职工大会、工会、少先队等群众组织在普法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校中的积极作用。

⑸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每学期举行一至二次的法律、法规等有关知识讲座,以提高师生们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的防范能力。使依法治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

⑹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列入教学课程,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⑺建立健全法制教育制度;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

⑻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

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能及时向教职工公开。

⑼学校的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事项,能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积极推进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学校决策涉及学生权益的重要事项,能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接受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为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⑽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渠道,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学校不断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法律素质。加强教师管理,依法处理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⑾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积极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安全教育,实现了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教师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

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情况,无瞒报或者漏报。

⑿学校建立了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

三、融合法制观念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实现依法执教

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法治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我们致力于把法制教育与打造法治文化接轨,形成适应新时代的全新教育理念,从而把法治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使教育教学更人性化,更经得起社会各方监督,经得起时间考验。

1、严明依法执教要求,敞开家长,学生,社会监督渠道,促使教师从遵守《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角度,全面审视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一言一行,严格对照法律要求,清醒认识社会发展,法制健全对教师职业的新要求,坚决摒弃传统教育中陈腐的师道尊严给某些教师心理上烙下的“不打不骂要变坏”的教育定势和对学困生施以语言暴力的习惯。树立新型以守法为第一前提的,尊重孩子和家长也尊重自己的健康教育观和学生观。把怎样教和不能怎样教的问题上升到法律高度,让老师自觉站到知法懂法守法者的队伍中来。

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必要的,但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为前提,而惩罚、讽刺、挖苦学生既不是严格要求,更不是尊重学生,过去有教师认为“教师经常批评、惩罚学生是出于对学生负责和对学生有爱心。现在以人为本,依法执教,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开始得到传播,教师已基本具有尊重学生,承认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但并未真正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在观念上也存在一些误区。

2、培育新型师生关系,发展民主平等的课堂文明。积极吸纳鲁迅的“幼本位”教育思想,一切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在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及实施中,不遗余力,积极倡导,扶助优良教风。蹲下身来接近孩子,以平视的目光、平等的语言、亲切的心态与他们多作沟通、交流。和孩子一起玩,排除成人的“自我中心”,蹲下来和学生一起玩,从而去理解他们的感情,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日常教育中,老师常和学生接触,一起游戏,一起唱歌,久而久之,学生乐于亲近老师,有些心事不对父母讲,却能在日记中同老师交流。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外部空间也好,内心世界也罢,才能给老师留下一个近乎于朋友的位臵,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发挥长效,显效。师生相互尊重,互相宽容老师对学生的激励转化才能有更好的平台。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强力推进“以学定教”的先进理念,积极实施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文明建

设,学法优先让学生选,课堂评价优先让学生参与,允许学生有与老师不一样的看法,允许学生在适当的条件下参与到教师的工作评价中来,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指出老师在知识传授上的错误,合理评价学生在知识探究中的积极性错误,失误,允许学生在知识探究中大胆试错析错纠错。在课堂组织上,照顾孩子们年龄特点及个性特点,以游戏化组织为主要手段,以暗示,等待等为辅助手段,实现课堂组织向文明管理的转型。

3、以平等视角教育学生,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在教育教学手段上,积极推行参与式对话式交流,以启发学生自省自悟为主,摒弃传统的道德说教和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教育方式。

4、用合法的方式处理处理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家长的矛盾纠纷。

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一定要严格按法律办事,坚决不采取体罚式、逼问式、高压式、诈问式,搜身式等不合法手段解决问题,充分尊重疑似犯错学生的人身权利。家长之间出现矛盾,学校也积极引导他们用合情合法的方式解决。

我校六年级学生黄薇丽,入小学前父母即已离异。几年来,其父多次到学校看望女儿,但黄薇丽顾虑其母和继父的压力,拒绝和父亲见面。为了妥善处理此事,我们与双方协调,在其母在场的情况下,让黄薇丽与其父在老师办公室见

面,接受了其父送来的生活用品及衣物,满足了他符合法律精神的正当要求。对于黄薇丽父亲要求黄薇丽从他姓改名为魏美丽的要求,我们建议他通过法律途径进行争取,最终也得到了妥善解决。

四、创新教育形式 为法制教育注入活力

1、化枯燥教育为精彩教育。由于法制教育内容宽泛、难记,我们又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增加学生负担。为了确保教育效果,我们根据儿童的特点,将法制安全教育主要内容缩编成《法制安全教育三字歌》,然后根据学生中易出现的涉法行为创编了系列儿歌,在学生中传习,如《追逐打闹害处多》、《骂人等于骂自己》、《自律自护三字歌》《一年级学生防侵害口诀》等从教育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突破。

在高年级,我们还针对学生中易受影响抽烟,染上网瘾的隐患,开展了“我看抽烟美不美”,“网吧好进难出来”等对话式讨论,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网吧经营者心理,通过反复的角色扮演活动,学习拒绝,实现涉法问题上的“勇于不敢”心理突破。

2、开设法制教育校本课程。为了做到教育内容序列化、规范化,使之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法制安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交通安全篇、自护安全篇、卫生安全篇三册法制教育校本教材。并把每周星期一的例会时间作为法制教育课,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教育。内容和时间 的保障为法制教育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3、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网站、设臵横幅标语、调查问卷等多种宣传窗口开展宣传活动,营造“人人讲法制安全,处处讲法制安全”的浓厚氛围。组织师生学习了《宪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课程标准》规定的法律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创设了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

4、为了保证教育效果,我们还以活动为教育载体。每学期的第一个周定为法制宣传周,每年的12月为法制宣传月。围绕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设法制安全教育专题黑板报和宣传栏,开展法制安全主题班会活动。以年级、班为单位开展“法制教育知多少”知识竞赛、“安全大家谈”座谈会、“珍惜生命,拒绝毒品”演讲比赛等喜闻乐见的群体性活动,使全体学生熟练掌握法制安全防范常识。

开主题班会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法制教育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编排,自己表演、自己评价。学生们用小品、相声、三句半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环境保护法》以及一些交通安全法规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

效果。近几年六一或其他重要节庆,我们多次进行了主题班队会竞赛。

5、拓展法制教育渠道。一是邀请法制专业人士到校进行交通法规、消防安全、三防教育专题讲座;二是举办安全教育报告会和安全教育座谈会;三是邀请村组领导进校园,以发生在附近村镇的违法犯罪事件为例,以案说法,鲜活教育。;四是定期组织防震、消防逃生和紧急疏散演练;五是加强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沟通,达成法制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

6、充分发挥“五老”队伍优势。我们十分珍惜“五老”队伍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政治、威望、经验、时空、亲情五大优势,邀请老干部现身说法、老战士忆往事讲传统、老专家讲知识传经验、老模范说精神谈奉献、老教师传帮带讲作为。这些活动形式多样,方法新颖,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7、积极引导学生多收听收看有关法律知识,案例介绍的广播电视节目,充实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8、利用好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外出活动,重大活动进行法制教育。每次组织活动前,都要强调交通安全法规,环境保护法规,让学生养成自学守法的习惯,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为受到社会好评。

五、加强综合治理,净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

我们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定期进行法制安全排查、安全排查以及矛盾纠纷排查和消防安全及交通安全整治,努力实现法制管理规范化

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坚持对全校师生进行治安教育,提高保卫、值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长期坚持学生到校前半小时老师在校门口接送学生制度,以及课间活动分区域分时段管理制度。

对周边私人网吧对学生的干扰,我们也及时与工商、公安部门联系,关停违法网吧,杜绝隐患。

村上坚决支持学校联手,维护学校及师生合法权益,筑起了保护学校安全的坚强之盾。

由于我校对法制教育工作常抓不懈,广大师生的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法律素质不断提高。我校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校风、教风、学风明显好转,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赢得了到了上级和周围群众的好评。

实践证明,法制安全教育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通过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普遍提高,已形成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懂法守法的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虽然我校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创建内涵、创建载

体还需进一步探索。我们将正视依法治校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继续探索,再创佳绩。

高新区千河镇黄贺小学 2011-6-26

第二篇:弘扬法制精神创建和谐校园

弘扬法制精神创建和谐校园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乐章。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老师给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好的学习,好的校风.我们需倡导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向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校园文化.同学们,老师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茫茫学海中,我们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进.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治情操;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未来不是梦,今天,在我们手中.谈到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应有的保障。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法制进程的突飞猛进,300多部法律相继出台,“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多么令人振奋!然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有人可能会说:你多虑了,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杀人不放火,法律就约束不到我们。我说:不!法律离我们很近。那些轻视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法律,就是实现

正义、体现公平、正确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准则。当今这个经济社会,人们在不断地淡化道德意识,甚至有人讨论起一些传统美德是否过时的问题。这不得不促使我们呼吁法律来维护我们的社会秩序。纽约,这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却是犯罪率最高的恶源。有统计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场抢劫上演。而在我国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一些触犯刑法的不良现象。如:强要同学钱财,参与抢劫,更有甚者结帮犯罪。据报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万宁市17岁学生温某,因持塑料枪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近年来,青少年结帮犯罪现象也呈上升势头,加入黑帮犯罪的一般是18岁以下的在校学生。来自公安机关的一则统计数字表明,80年代后期到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发展趋势。在上海,14-16岁的少年犯已占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让人心惊的是,刚刚进入法定处罚年龄的14岁孩子竟占了其中的15.l%。犯罪,无疑永远威胁着我们安定的生活。但是,我们应当坚信的是,法律永远维护正义。诚然,就我国现阶段的法律体制而言,的确存在一些疏漏,也有一些人为了金钱,为了一个“利”字,背离职业道德,背离良心,钻法律的空子。但我仍要说,我们的法律正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我们应当毫不动摇的坚信法律的正义性,并学会捍卫它!

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常常讲要遵纪守法,可见遵纪是基础。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遵纪的作用,“以小见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如果你认为“现在违反一下学校纪律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我以后不违法就行”,那就请你赶快打消这种念头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在将来会酿成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时候才悔恨呢?所以我们现在只有从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做起,将来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总之,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因为权利在规则中行使,义务在规则中履行,自由在规则中拥有。同学们,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

弘扬法制精神创建和谐校园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方志敏、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米王小学魏雪桂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研究,结合青少年的学习、社会参与、休闲娱乐、课外活动等多层次需求,提供具体有形的服务,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心、宽容心、诚信之心以及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仁爱、尚义、敬业等公共精神和公共美德。同时,还要注意从小培美学生勇于担当责任的意识,友爱互助的团结意识和坚毅自信的强势人格。要教育青少年学生善于面对困难和危难,在困难和危难面前,要不仅不怕,还要能从内心激发一种力量去战胜困难和危难。这就不仅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浩然之气,还要培养其处变不惊,知难而上的坚强品格。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绚丽诗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出现。在我们宏伟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也是层

出不穷的,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张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历史上的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来教育青少年学生。特别是要善于运用我们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培养起来的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来教育青少年学生。这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培养出来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将其归纳整理,写入教材,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长期不懈的教育,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

第三篇:弘扬法治精神,创建和谐校园

弘法法治精神 创建和谐校园

人生就像一条船,梦想是一个风帆,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把每个人的梦想编织在一起,就汇成了大家的梦想。而和谐校园的建设是蓝天白云的心灵,是渴望放飞的鸽子自由飞翔。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培养这些花朵的辛勤园丁,只希望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而我们希望他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快乐地唱着学校的安全;我们要一起谱写和谐校园,欢乐的篇章。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和实现的和谐,是贯穿人类历史追求美好理想的时代。而我们要调动这样的一个积极因素,创建校园的和谐也将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这个“规矩”就是我们的“法律”。“法律”这一个名词便成为了我们最高的行为准则,给我们一种庄重而严肃的感觉。而这一些些知识的传播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让“法律”在大家心中根深蒂固。构建和谐校园当然也离不开“法律”的约束。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这种和谐是老师给我们的文化知识,从愚昧到文明,从幼稚到成熟。

教师是传播知识的媒介,给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花朵”的身心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之间相互关爱,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不排挤、不嘲笑、不欺负,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友好的相处,让他们感受到校园和家一样温馨和谐,目的就是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要大力宣传构建和谐校园,用行动感化“花朵”,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要脚踏实地的学习,共同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独立、成长”。在各班大力宣传营造团结和谐的班级氛围,因为一个好的班级氛围和勤奋学习的态度能够帮助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社会不健全不会吸引每一位学者勇往直前,为理想而奋斗,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校精神,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校园社会的和谐是建立在良好的诚信以及文明的作风上构建的,讲真话,办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作弊现象,做一个有诚信的人。严谨的作风,文明的作风,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我们倡议构建和谐的校园社会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都是勇敢的水手,勇敢的风和浪,未来在一起,每一个你讨厌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努力的曾经。不要为了未来的过失来悔恨现在的不努力。让我们把握人生的每一天,去推进和谐校园的彼岸。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花开的每一天,让我们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每一天的花朵,让我们在花园中和谐学习,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是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对少年的高度评价。国家把少年等同于国家的命运,说明少年在整个社会中占据主导的核心地位,从少年做起,建立和谐;从校园做起,建立和谐。

构建和谐校园社会,要充分发挥校园的优势,发挥课堂的作用,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法律制度的主要阵地,为确保学校法制建设,制定计划,教材,教学时间,教师,四个实施“。法律与道德、风俗、宗教、戒律,都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标准。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社会变得有序,这是因为法律的存在,我们才有权利得到保护。

我们有幸生活在21世纪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有幸见证了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法律程序的跨越式发展,300多条法律都被引入,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多么令人振奋!但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我们如何去走?有人可能会说:“你多想了,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杀不抢,我们就不会被法律束缚。不!法律是非常接近我们的。那些轻视法律作用的人,我觉得不是真正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一个著名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是存在,而且要实现”,法律是实现正义、公正和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标准。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人们不断地在淡化道德意识,甚至有些人在谈论传统美德是否过时的话题。这将会促使我们诉诸法律来维护我们的社会秩序。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一个小的放松很可能在未来酿成一次大的过失,为何又要等到法律制裁的遗憾呢?所以我们现在只有一个合格的学生,从一开始做好,为了未来而奋斗,当以后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好公民,了解并遵守法律。总之,在我们生活中的法律是维护自身权利的武器,也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规范。

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有抵触情绪,意气用事。,更不要违反国家利益,损害他人的利益,我们将维护国家和人民和社会的和平,我们的行为非常规范,值得奖励。而我们也会为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自由和民主的环境里倍感骄傲,快乐和幸福将会一直与我们同在!对人名教师而言,最大的骄傲就是让“花朵”在自己的辛勤劳动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让我们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

第四篇: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制校园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制校园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一位著名的学者韩非子就提出了有关于“法”的学说,由此可见,法律早在古代时期就形成了。众所周知的一句话“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古代一个家庭没有一些规矩就不能和睦相处,就不能生存与发展,其实,一个国家没有一套严格、合理的法律,那么这个国家也不能和平安定,更不能独立与发展。

现在,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仍然有法律的存在,但是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法律,其中我国的法律主要是以《宪法》为基础,也就是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他的法律都以宪法为基础。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利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宪法基本原则是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其作用在于宪法的实施提供最基本的指导,体现宪法的基本精神,突出反映宪法的本质属性。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然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任何一部宪法都不可能凭空产生,都必须反映一国当时的政治指导思想、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宪法基本原则是对这些方面的集中反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基本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也对宪法的发展趋势有所影响。同时,宪法是维护人民利益的一部法律,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保护人民的主权利益,使人民能安定和平的生活。

做为新一个时代的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是我们的义务。根据我们对宪法的理解,我校号召每个班级组织一次以“法律”为主题的班会,讲述一下大家对法律的认识,讨论一下如何守法,如何弘扬法律的精神。针对当前的形式,我们班举行了一次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制校园”为题目的班会,讲述了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与了解,讨论了如何让弘扬宪法精神,不仅如此,我们还看了一些有关于法律的节目,以加深我们对宪法的了解,更好地宣传法律知识,传播宪法精神,知道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知道宪法在我们国家中的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表现为宪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重视,宪法第2条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以国家的一切权利都在人民手中,只有人民对法律有足够的认识,我们的国家才能继续向前发展,才能向国际民族之林前进一步。当然,只有我们对法律有足够的认识,我们才能建设好我们的校园,让我们的校园成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平。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制校园,建设法制社会是我们新一代青少年必做的义务,更是我们为校园、国家贡献我们微薄力量的时刻,所以我们要谨遵发的基本原则,遵守法的准则,全心全意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利益。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你、我开始做起!

第五篇:法制征文 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从党的主席到一般老百姓都要按照它做,将来我不当国家主席了,谁当也要按照它做,这个规矩要立好。——毛泽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成立初期,由于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中共中央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由《共同纲领》暂代国家宪法的过渡办法。五年后中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刘少奇通知想大会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报告对宪法草案的基本内容做了若干说明,对新阿发的意义做了精辟的论述。大会经过认真讨论,一致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一切法律、法规的母法。其他法律、法规是宪法的子法。子法如与母法的内容相违背,子法则无效。除了母法--宪法之外,我们可以把其余一切法律、法规分为以下四大部门。即:(1)刑事;(2)民事;(3)经济;(4)行政。打官司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打的官司,侧重学习其中的一个部门法律、法规。现行的第四部宪法在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经过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正。

在这个法制时代,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青年知识分子,能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素养的标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上明确的将“爱国守法”放在首位,遵纪守法,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在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就需要法律这个来进行调节,可以说,法律就是生活中的调味剂,要是缺少了这一味调味剂,人们的生活就不能够变得多姿多彩,所以,每个人都要遵纪守法,这就是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基础之上形成的,“废除旧法和对旧法的批判继承,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辩证规律。前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法制”被确定被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在国家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经济停滞和落后,同时也导致“特权”的急剧膨胀。“在背弃马克思主义原则,削弱党的领导”之后,从斯大林时代“人民公仆”的蜕变到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以及最终被叶利钦窃国期间,其法制建设被蒙上了一层厚重的“人治”色彩,法制的原则无力对权力进行制约,社会主义的民主在前苏联被葬送掉。中国的法制现代化道路始于“1911年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法制建设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法制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和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的法制粗略模式或宏观轮廓予以确立,并形成了基本格局。随之,1957年“反右运动”,停止了继续完善新法制模式的努力,从而宣告了法制大转换的结束,接踵而来的是法制近十年的停滞和大滑坡。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十年法制建设的总纲领和总目标才得以确立。同时,形成了以多样化的法律价值、法律的主导性和法律的至上权威为特征的党的法治观。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就是说,所谓法治,即良法与守法的结合。

法治的优越性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而这种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法律是集体智慧和审慎考虑的产物;第二,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具有公正性;第三,法律不会说话,不能象人那样信口开河;第四,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第五,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特别是世袭制更是如此;第六,时代要求实行法治,不能实行人治;第七,实行一人之治较为困难,君主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第八,一人之治剥夺了大家轮流执政的权利。

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

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法制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需要每个人都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重要任务,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应该积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认真贯彻法律道德,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为法治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院:国际高等技术学院

姓名:马雅玲 班级:国电专1002班 学号:201038930229 电话:***

下载创建法制校园报告————全面创新与时俱进弘扬法治精神__修改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建法制校园报告————全面创新与时俱进弘扬法治精神__修改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弘扬法治精神,打造平安校园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平安校园 记成长中的永昌县城关第三小学 城关三小 王萍 永昌县城关第三小学是永昌县委、县政府为了更加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决定按省级标准化小学的要求新建......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平安校园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平安校园 2011-12-27 16:18:38|分类: 安全工作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城西小学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宣传片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促进平安......

    弘扬法治精神 共建和谐校园

    弘扬法治精神 共建和谐校园 建湖县上冈镇中心小学“六五”普法总结汇报材料 建湖县上冈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03年,百余年办学的历程中,学校几易其名,几度发展,历史上曾有“湖冈实......

    弘扬法治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

    弘扬法治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今年是“五五”普法实施阶段的最后一年,弘扬法治精神,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是我们工作的宗旨。 在党......

    弘扬法治精神 打造平安校园

    弘扬法治精神打造平安校园 ——记但家庙中心学校普法辅导员刘全军 刘全军同志现任但家庙镇中心学校政教处主任兼法普法教育辅导员。该同志自任职以来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创造性......

    “弘扬法制精神、创建和谐社会”主题班会

    “弘扬法制精神、创建和谐社会”主题班会 ——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教育 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减少违法犯罪,避免打架斗殴等不良形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第八个“12.4”全......

    弘扬长征精神创建和谐校园

    弘扬长征精神创建和谐校园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于都河的潺潺流水和大渡河的翻滚波涛中,历史的遗迹依稀可辨,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六周年。在长征胜利76年后的......

    法制演讲赛演讲稿:弘扬法治精神 构建和谐国税.(汇编)

    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国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国税》。一种道德观念,只有通过千万人的道德实践,才能蔚成风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