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机构编制管理协调配合机制运行办法
甘肃省机构编制管理协调配合机制运行办法
第一条 为健全完善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
管理、财政预算等综合约束机制,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
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11〕22号)、《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
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意见》(甘
办发〔2010〕88号)等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协调配合机制,是指通过规范组织行为,发挥职能作用,健
全完善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机构编制协调配合工作体系。
第三条 依照法定程序设置的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和核定的编制,是录用(聘用)、调配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干部、设置岗位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第四条 部门工作职责:
(一)纪检监察机关应当依法依规检查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查处机
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
(二)组织部门应当按照领导职数管理规定,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领
导职数限额内,按照管理权限选拔、调配、录用人员,配备领导干部。
(三)机构编制部门应当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设置机构、配置职能、核定编制
和领导职数。严格管理机构编制,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工作纪律。
(四)财政部门应当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的机构和核定的编制内,核拨人员经
费。
(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限额内,按照
管理权限录用、调动工作人员,核准人员工资。
第五条 健全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协调配合机制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机构编制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办理机构编制事项,对不能办理的,给予答复和说明。
(二)机关、事业单位确需补充或调整人员时,应当持机构编制管理证、用编
申请文件,到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办理编制、领导职数使用核准手续。
(三)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凭机构编制管理证和同级机构编制部门 的编制、领导职数使用单,选拔、录用、调整人员,配备领导干部。
(四)机关、事业单位持同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选拔、录用和
调整人员手续和机构编制部门开具的编制、领导职数使用单,到同级机构编制部门
办理人员入编手续、开具入编证明单。
(五)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凭机构编制管理证和人员入编证
明单,审批人员工资,核拨人员经费。
第六条 机关、事业单位出现人员调出、退休、死亡等情况时,应当持同级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相关手续、机构编制管理证到同级机构编制部门
办理人员出编手续。
第七条 党委管理领导干部的编制使用手续,由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凭党委、政府 的正式任职通知予以办理。
第八条 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制定考录、政策安置、人才引进等计划时,事先征求同级机构编制部门意见,纳入全省机构编制总量管理,其中招录公务员和参公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的,应当报省机构编制部门审核。
第九条 对无机构编制管理证、编制或领导职数使用单选拔、调配、录用的人员,机构编制部门不予入编注册,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不予办理人员相关
手续,财政部门不予核拨人员经费。
第十条 建立机构、人员编制信息定期核对备案制度。凡调整机构编制、补充工
作人员、配备领导干部、核拨人员经费的,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机构编制、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建立台账和相互抄送备案,定期核实,确保信息一
致、资源共享。
第十一条 建立机构编制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凡涉及调整和设立机构、大量增加
编制、改变单位性质等重大机构编制事项时,由机构编制部门牵头,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参与,召开联席会议,提出初步意见,提请同级机构编制
委员会研究审定。
第十二条 建立健全机构编制违规违纪案件移送制度。纪检监察机关和机构编制
管理机关在查处机构编制违规违纪问题和案件中,要加强协作配合。需要移送案件 的,按照中共中央纪委、中央编办《关于纪检机关和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在查处案件
中加强协作配合的通知》(中纪发[2011]34号)文件执行。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
法机关处理。
第十三条 建立机构编制管理信息沟通制度。凡涉及发现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
和接到举报机构编制违规违纪问题的信息,纪检机关,组织、机构编制、监察、财
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应当遵守保密纪律,及时收集掌握,送达机构编制
等部门,加强日常联系,保持密切沟通。
第十四条
纪检机关,组织、机构编制、监察、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
部门应当严格履行职责,规范运行机制,增强工作合力,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协调配
合工作。
第十五条 纪检机关,组织、机构编制、监察、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要加强对机构编制管理协调配合工作的监督检查,坚持问责制,靠实部门责任,推 行政务公开,创新管理方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六条 纪检监察机关、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不履行机构编制管理协
调配合机制工作职责、未按规定程序使用编制、领导职数等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机
关、事业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改的,要按照《机构
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行政机关机构
编制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等法规的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科室协调配合机制
科室协调配合机制
为规范单位内部管理,强化科室职责,密切各科室关系,加强协调配合,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协调配合的整体功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单位内部实现高效运转,促进单位进步和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科室要增强部门协调配合意识,加强科室间互相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树立全局“一盘旗”思想,围绕大局,既能独立负责,又能协作配合,把工作落实好,完成好。二、各科室负责人是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责任人,要依照岗位职责行使职权,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当职能出现交叉需要协调配合时,涉及到科室都要站在单位全局的高度,妥善理顺关系,主动协调配合,不得推诿扯皮、不得应付,必须端正态度,积极配合,确保任务的按时完成。三、局领导交办的工作事项,各科室负责人要主动抓好落实,明确责任人和经办人,亲自抓落实,并跟踪、指导和督办,在规定期限内保质保量的完成。
对于涉及需两个以上科室完成的工作,要发挥单位集体团队协作的作用和力量,按照职责范围划分主导,明确牵头科室,其他科室积极配合,通力协作,按要求尽心尽力去完成。办公室(法规科)负责监督落实。四、根据单位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安排,责任科室需要其他多个科室协作配合时,应主动联系,讲清情况,态度要诚恳,并能听取协作配合科室的意见或建议,相互协商工作措施和方案,努力共同完成任务。
杜绝因协调配合不力,导致相互报怨、不团结而影响工作完成的情况发生。第三篇:区委巡察办关于巡察协调配合机制的调研
区委巡察办关于巡察协调配合机制的调研
巡察,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和把握巡察工作规律,积极创新组织形式、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特别是探索建立巡察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实现巡察工作与纪检监察、组织、审计、信访等部门和单位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相互促进,是使巡察工作取得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效果的重要保证。
一、建立巡察协调配合机制的必要性
我区巡察工作自8月初启动以来,已开展二个多月,在实际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与相关部门建立起协调协作配合机制,对巡察工作尤为必要。一是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巡察组进驻前,区委巡察办通过协调区纪委监委、区审计局、区委组织部、区信访局、***公安分局、***市***区人民检察院、***市***区人民法院、区法制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编办共12家单位,以书面形式下发关于提供情况的函,详细列明以上各单位需要提供的被巡察单位的资料信息,并对如何提供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共收集被巡察单位相关问题线索46条,在各大主流媒体网站上收集被巡察单位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10余条,根据规定分别移交给巡察组,形成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合力。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比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巡视工作的有关协作协调制度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将巡视制度有机嫁接到巡察制度之中,努力完善、逐步形成符合我区巡察工作实际的协调配合机制。二是能够实现部门配合协作。按照中央有关文件要求,被巡察的4个单位都成立了巡察联络办公室,分别配置1名固定联络人员,负责与巡察办、巡察组日常联络,办理交接事宜,协助督促做好有关整改工作。通过建立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组织、政法、编办、审计、财务、信访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机制,完善了信息报送、情况反馈、问题线索移交等办法,以形成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能够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我区建立了由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公检法等部门干部组成的***区委巡察工作人才库,各巡察组工作人员从人才库中抽调。目前,已建立75人的巡察工作人才库.一要坚决贯彻十九大的决策部署。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工作实践中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坚强领导为统领,以新的作为推动发展,谋划好、推动好巡察工作。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区党委要加强对巡察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切实落实巡察工作主体责任,定期研究巡察工作,认真解决突出矛盾和共性问题。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细化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增强工作实效。
三要加强制度建设。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各项制度,通过健全完善制度,坚决落实制度,保证依纪依规开展巡察工作。要建立完善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巡察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四要加强与自治区巡视办的联系。自治区党委巡视办将加强市、县区巡察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及时了解掌握市、县区巡察开展情况,统筹、协调、指导市、县区党委开展巡察工作。市、县区要加强与自治区党委巡视办的联系,加强沟通协调和配合,在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要求上自觉对标自治区党委巡视办,积极争取自治区党委巡视办的支持和帮助。
五要严把人员入口关。打铁必须自身硬。巡察工作肩负着党和组织赋予的神圣使命,巡察工作人员必须政治过硬、作风过硬、业务过硬。对巡察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既是履行巡察工作的职责所在,又是打造巡察利剑的现实需要。要严把巡察干部入口关,门槛、条件要高,要强选人,选强人。要按照自治区党委《关于建立市县(区)巡察制度的实施意见》,解决好机构、人员、经费、物资等方面的问题,一次性把人员选齐配强。组织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支持、理解和配合巡察的工作,真正把讲政治、能担当、敢碰硬的党员干部选进来,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巡察队伍,确保巡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巡察人员抽调难。由于巡察机构正式人员偏少,所以在每轮巡察时都从巡察人才库抽调一定数量的干部参与巡察工作,抽调人员数量达参与巡察工作干部总数的50%以上。抽调人员所在单位存在“小团体”思想,缺乏对巡察工作重要性的认知,大局感不强,不愿选派本单位人员参与巡察工作,往往以种种借口推脱,使得“抽人难”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巡察发现问题精准度不高。
由于在编巡察人员政治业务素质不是很高,加之抽调人员多数不是单位的精兵强将,巡察业务相对生疏,所以巡察组存在问题摸不清、挖不深、吃不透,巡察不全面、不深入、不彻底等问题,发现的多是琐碎的轻描淡写的问题。(三)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成案率低。
自2017年首轮巡察以来,巡察组共移交各类问题线索173件,已办结152件,其中立案37件,立案数占结案总数的24%。
三、对策措施
(一)建立巡察人才库和审查调查人才库。
县委建立了巡察人才库,将县纪委监委执纪监督室、审查调查室及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纳入巡察人才库;县纪委监委建立了审查调查人才库,将县委巡察干部纳入审查调查人才库。“两库”的建立有效缓解了县纪委监委办案力量不足、巡察机构人员偏少的问题。“参与县委巡察工作,让我认识到纪检监察工作与巡察工作有很大的差别,工作程序、方式方法、目的要求等各不相同,能办好案件不一定能搞好巡察,特别是对开展政治巡察有了更深地理解,对把握好纪检监察机关政治属性、做好纪律审查‘后半篇文章’提供了有益借鉴。”县纪委监委执纪监督室一名干部在参与了一轮县委巡察工作后说道。
(二)县委巡察办负责人列席县纪委常委会。
县纪委常委会对于巡视巡察移交问题线索处置和案情研究要求县委巡察办负责人列席参加,便于及时了解掌握案件进展情况,把好巡察发现问题线索质量关,有效提升巡察工作整体质效。(三)建立纪委监委巡察机构协作联动互补机制。
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实际探索建立了纪委监委巡察机构协作联动互补机制,从内部进行盘活,即县纪委监委执纪监督室、审查调查室和巡察办、巡察组之间加强协作联动,资源共享,实现人员有机融合,工作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形成合力,一体联动推进工作落实。“利用巡察工作间隙,参与到查办案件工作一线,让我在实战中学习案件查办程序要求、执纪审查技巧和问题线索处置等相关知识,特别是对发现违纪问题线索研判方面受益匪浅,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巡察工作提供了帮助。”县委第四巡察组人员在参与办理一件关于反映群众身边违纪问题线索时介绍。
建立协作联动互补机制,让巡察干部参与执纪监督和审查调查工作,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巡察工作,不仅解决了纪委监委办案力量不足、巡察机构人员偏少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干部队伍综合业务不精不熟的问题,使得纪委监委巡察机构干部在实战中加强沟通交流协作,促进了人员的快速融合,提升了队伍整体合力。截至目前,先后有14名巡察干部分批参与案件查办工作,有25名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巡察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
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探索运用协作联动互补机制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措施,建立由县纪委监委执纪监督室、审查调查室、巡察组联系街镇纪委,形成办案协作区,积极有效破解基层办案力量不足、巡察人员偏少、干部队伍综合业务不精不熟等问题,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和巡察干部队伍建设,为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篇:总承包管理、协调、配合服务规定
钢材采用南钢、沙钢、马钢、济钢、宝钢、鞍钢、永钢、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山东日照钢铁有限公司等上述大中型企业中的任一品牌,并确保通过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总承包管理、协调、配合服务规定
一、合同管理构架
本项目土建、安装工程采用“平行发包+总包管理配合服务(以下简称总承包管理)”的管理模式。发包人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总承包单位(土建、安装施工单位,即本合同承包人,也即总承包管理单位),项目的主体结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施工,部分重要专业工程及系统设备的采购(或采购+安装)则由发包人认可的各专业承包人负责施工(合同与发包人签订),并纳入总承包管理的范畴,总承包管理的主要内容见本规定。
对于发包人平行发包的、与本工程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承包工程,包括但不限于暖通工程、弱电工程、幕墙工程、内装工程、电梯工程、室外工程等。
二、总承包管理、协调、配合服务费
总承包管理、协调、配合服务费(以下简称总承包管理费)暂按2000万元及按投标费率计算,计入合同总价。竣工结算时,按应计取总承包管理费的各专业承包工程价(扣除设备费)及投标费率计算总承包管理费,由发包人直接支付给总承包单位,各专业承包人不再向总承包单位交纳此项费用。
总承包管理费采用固定费率(即投标费率)。发包人认为,总承包单位已经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竣工结算时,无论此费率高低都不予调整。
由总承包单位中标、实施的专业工程不计取与该专业工程相关的总承包管理费;总承包单位自行分包的工程,以及由于总承包单位原因不能保证质量、进度时发包人另行聘请其他承包人完成的分包工程,不再计取总承包管理费。
三、总承包管理的相关约定
本工程实行总承包管理(含配合与服务,以下简称总承包管理)。总承包单位为总承包管理单位,根据本合同约定和国家相关规定、工程惯例,行使总包管理职能,承担总包管理责任。总承包单位在完成本合同规定的土建、安装施工任务的同时,对参与本项目施工的其他单位(本合同各专业承包人)有监督、管理、协调、配合、服务责任。总承包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综合管理
1、负责现场所有施工单位的统一管理、配合、协调工作,履行总包管理的义务。总承包单位有义务主动对各专业承包人进行全面管理:督促各专业承包人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对施工企业的各项安全、质量的管理规定,严格履行合同和承诺,严格按图纸施工;协调总包与专业承包、专业承包与专业承包之间的工作关系;配合各专业承包人完成在施工中的预留预埋和封堵等工作和不在各专业承包人施工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2、负责施工现场场地(含现场临时建筑和水电)的统一规划和分配,并按照市级文明工地的要求进行场地硬化,公平公正地为各施工单位提供现场施工场地。
3、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地下室、低洼部位的排水工作,直到工程竣工交付,费用由总承包单位承担。由于排水不及时造成的损失由总承包单位承担。
4、负责与市容、环保、环卫、固体废弃物管理、交通、治安、城管以及街道等部门和周边邻居的协调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并承担相关费用,解决由于施工噪声而引起的纠纷。
5、协助发包人督促各参建方如期、优质地圆满完成各自的施工任务。竣工前,做好竣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竣工后,工完场清,不留尾巴。妥善处理好遗留问题,不留隐患。
6、提供相关专业人员配合发包人完成规划、环保、人防、防雷、档案、质监等方面的验收工作,直至取得竣工验收备案证明。
7、在人防、防雷、档案、质监等验收方面涉及整改的应积极配合进行整改。由于总承包单位原因造成的整改,费用由总承包单位承担。
8、负责组建6~8人的专职总包管理班子,在发包人和监理的领导下抓好统一管理服务工作,牵头开好各工程列会,打印相关文件,协调联络、制定制度、编制方案和计划。牵头完成备案制验收工作。
9、高(中)考、节假日、市内重大活动期间以及发包人需要的时间段内,可能对施工作出某些限制和配合要求,总承包单位和各专业承包人应按照要求作出必要的配合,并承担有可能因此而引起的各自工效降低需要增加的费用。
10、其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工程惯例应做的总承包服务工作。这些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总承包单位须对整个项目(包括专业承包单位所进行的工程)负责,应迅速将发包人工程师发给其的工程指令中有关专业承包工程的部分传递给专业承包单位,并确保该类指令迅速得到执行。
(2)总承包单位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须主动了解专业承包单位在该分项工程上的特别要求,如开槽、预留孔洞等。如未作此项工作而导致额外的施工费用,将由总承包单位自行承担。
(3)每次浇筑混凝土前,总承包单位应与专业承包单位联系以确定须预埋的套管、预留的孔洞等,并配合专业承包单位做好这类工作。此外应给专业承包单位足够的时间去放置电缆、电线套管、预埋配件等其他类似的工作。
(4)总承包单位还须负责对专业承包项目完工后的填补与修复工作,这类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①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材料填实设备、管道、框架及建筑结构之间的缝隙。②进行其他一般所需的修补工作。
③修复本合同所有受影响之工程项目以使完成整个工程并使发包人满意。
④对本项目基础设施工程(包括供水、供电、通讯、排水及其他配套工程)等提供上述协调服务。
⑤在发包人平行发包的专业承包项目没有及时进场的情况下,总承包单位应及时与发包人沟通,在得到发包人指示后完成预埋工作。
(二)、质量管理
1、总承包单位作为本工程的主要施工单位,对全面实现其在投标文件的质量承诺和施工合同中的质量约定有主要责任。总承包单位应对各专业承包人完成的工作质量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控制,不得由于专业承包人的施工质量出现缺陷而影响工程质量的最终评定。也不得以专业承包人施工质量问题降低质量标准,修改质量承诺。
2、发包人支持总承包单位为有效控制工程质量而实行的各项制度,但该制度应在总承包单位进场以前提交发包人认可。
3、在专业承包人进场时,总承包单位应督促其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配备足够的质量管理人员,健全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4、在施工期间,总承包单位应具备该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对每个专业承包人的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监督,要定期组织进行跨专业和本专业的工程质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监理、发包人,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认真落实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上报监理、发包人。
5、对不重视质量,坚持错误,拒不整改的专业承包人,总承包单位有权建议发包人对相关单位实施经济处罚,追究违约责任。
(三)、安全管理
1、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总承包单位对专业承包人的安全管理工作,应严格按《安全生产法》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总承包单位进场以后,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定完整严密的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2、专业承包人进场时,总承包单位必须与专业承包人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各自安全管理责任。专业承包人必须向总承包单位作出安全承诺。
3、同时总承包单位要对专业承包人作出明确的书面安全交底(包含但不限于健全安全保证体系,配备足额的安全员和安全设施,防火责任区的划分,防火器材的配备及设置等等),并对专业承包人施工区域的安全设施进行移交,移交的安全设施必须完整有效。对移交后的设施及施工区域,总承包单位依然负有检查责任。
4、总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大检查,检查的范围应涵盖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所有专业承包商),检查结果应以书面形式向发包人报告,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落实整改。对专业承包人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总承包单位应予以整改,整改费用报监理认可后,由专业承包人支付。
5、发包人支持总承包单位为确保实现安全生产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对专业承包人的经济处罚,但不赞成使用各专业承包人向总承包单位缴纳安全押金的措施。
(四)、进度管理
1、总承包单位对整个工程实现工期目标负责。在专业承包人招标阶段,总承包单位有权了解发包人对该专业施工的计划安排,并根据总工期要求提出修改意见,使之更趋合理。
2、总承包单位对各专业承包人的施工安排除了要给出一定的集中施工时间外,要及时提供穿插施工条件供专业承包人流水穿插施工,总承包单位不得无理刁难阻扰专业承包人的施工。
3、总承包单位应按月要求专业承包人提供月度施工进度计划,仔细审核该计划的可行性及其与总进度计划的符合性,并将各专业承包人的专业计划纳入总承包单位计划中一并提交监理、发包人。
4、总承包单位应关注专业承包人的施工进度,督促其按合同约定的工期完成其承包施工的内容。
5、总承包单位须熟悉各专业承包工程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对那些影响土建施工进度的分项工程须特别关注。并应要求各专业承包单位提供专业承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计划进行汇总分析,对施工程序中有矛盾的地方进行协调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如因总承包单位缺乏协调而引致的工期延长申请及增加费用及停窝工的任何索赔,将不予考虑。
(五)、文明施工
1、本工程的文明现场目标为“市级文明工地”,总承包单位对实现该目标负总责,按照市级文明工地的标准全面负责本工程的文明施工管理。在管理机构中应有专人负责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在施工平面布置时要一并充分考虑专业承包人的需要,明确目标,做好规划。
2、在专业承包人进场前,总承包单位应完善整个现场(包括楼层)的临时用水用电管线的敷设,排污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硬化地坪的施工,公共厕所的设施应充分考虑专业承包人进场后的需要。公共部分的清扫保洁由总承包单位统一负责,并对各专业承包人施工作业区域和部位的文明施工和清洁卫生负责监督管理。专业承包人分表用水用电费用由承包人负责收取。
3、专业承包人进场以后应按总承包单位对文明施工的统一要求开展工作,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文明施工的管理。负责临时设施搭设和用水用电费用挂表计量并承担上述施工费用以及总承包单位集中支付的应由各专业承包单位共同分摊费用。如果专业承包人不能按照市级文明工地的要求进行施工,总承包单位应该督促其整改或代为整改完善,发生的费用由专业承包人承担。
(六)、现场管理
1、在本工程施工期间,总承包单位应向专业承包人提供正确施工所需的合理施工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下列项目:
(1)提供总承包单位在工地内现成的办公室、辅助设施及储存仓给独立施工单位在互不妨碍的情况下使用,或在工地上提供地方给独立施工单位架设自己的办公室、辅助设施及储存仓;
(2)提供工地上道路给共同使用,并负责公共道路至施工区域道路的维护,提供施工场地;
(3)总承包单位应及时在每个楼层为专业承包人提供轴线、标高;
(4)总承包单位提供临时用水、临时照明及电力的供应,单独挂表计量,并为各专业承包人提供临时用水、用电分表接口,各专业承包人支付相应费用;
(5)总承包单位提供安装在现场的爬梯、大型垂直运输机械、工作平台及满足内外装饰要求的脚手架等设施的免费使用。未经监理工程师及发包人的许可,总承包单位不得随意移走任何上述设施,否则日后所需返建上述设施施工工作均由总承包单位承担,对工期有影响的还须承担延误损失。专为专业承包人搭设的垂直运输设备和施工脚手架由专业承包人承担费用;
(6)提供独立工程施工所需以保障场地安全之围网、围板;
(7)对已经完成的独立工程作出保护以防损坏,并作出防水防风防雨的措施;(8)提供工地上现成的装置及机械给分包单位作卸货、水平及垂直的运输;(9)提供工地上其他现成的设施给共同使用。
(10)各专业承包人应与总承包单位及时联系、协调,了解关于上述设施的详细情况,在适当时候申请使用。
2、施工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由总承包单位统一负责,并对工地作全面的看管以防盗窃。
3、专业承包人施工范围内的成品保护,由各专业承包人负责,总承包单位协助。总承包单位在专业承包人完成的工序上继续施工,其成品保护责任由总承包单位负责。
4、总承包单位应对专业承包人的宿舍、仓库、工具房、操作间式样和规模进行审查和批准,专业承包人必须按总承包单位要求的地点、用材施工。
5、总承包单位应负责整个施工现场以及楼梯间的一般照明工作。
6、总承包单位应清理施工现场的施工废料,各专业承包人应清理本专业工程的施工废料;
7、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资料的统一传递,整理、汇总本工程的竣工备案资料,并在总包单位栏目中签字盖章,报监理工程师、发包人。
8、参加对专业承包单位的招标工作,参与招标文件和合同文本审查并提出意见,及时完成对各类文件的盖章签署工作。
9、参与专业承包合同的拟定,并提出对专业承包单位的管理要求。
10、参与对于专业承包人的工程款支付管理:在总包管理工作范围以内的各专业承包工程,专业承包人提出付款申请时,应首先报请总承包单位审核,在总承包单位签字确认后,再向监理申报进入付款流程。
四、总承包单位与各专业承包人的主要责任界定
1、总承包单位作为建安工程施工及整体工程总承包管理单位,在完成自身的施工任务外,必须尽到总承包管理及配合义务,包括但不限于质量、安全、进度及文明施工等工作。
2、各专业承包人必须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统一管理,若专业承包人对施工总包管理工作提出异议,监理、发包人将及时组织协调工作,各方都必须无条件服从发包人的指挥。
3、如果总承包单位未能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的标准,不得以其他专业承包人未完全尽责而推卸施工总包管理责任,发包人将按合同专用条款的约定要求总承包单位支付罚款或违约金,可以直接从竣工结算审定造价中扣除。
4、若总承包单位未能履行或未全面履行总包管理及配合义务,竣工结算时扣除该部分的总包管理费,并向发包人支付该部分的总包管理费20%违约金。
5、对于专业承包人的付款:在总包管理工作范围以内的各专业承包工程,专业承包人提出付款申请时,应首先请总承包单位审核,在总承包单位签字确认后,再向监理申报进入付款流程。
6、如果总承包单位在对专业承包商付款环节采取不恰当的拖延或拒付等情况,发包人可以将直接对专业承包人付款,总承包单位不能免除总包管理职责,同时将导致扣除该部分工程的施工总承包管理费。
7、各专业承包人未能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进度、文明施工标准等目标的,总承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第五篇: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途径与办法稿件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途径与办法
机构编制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政权建设。加强机构编制宣传教育工作,使各级部门和单位特别是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性,正确认识机构膨胀、人员臃肿、政事不分对生产力和社会事业发展最大的体制性障碍,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建立精简统一、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党政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坚持抓领导、增认识,才能带动全社会重视机构编制工作,才能促使上下左右齐抓共管局面的形成,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才会真正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从而为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体制保障。
(一)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机构编制监督管理。一是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制度。聘请纪检监察、人大政协、两办督查室等部门的领导或离退休老干部为机构编制特邀督查员,对各部门、单位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并把各部门各单位贯彻执行机构编制规定的情况列入年终工作目标考核。
二是建立健全机构编制违规行为的查处制度。统一制定处罚规定,对未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而增设机构、增加编制和签批进人的行为要一律追究领导责任,同时,要采取过硬措施,坚决纠正违规行为。对擅自进人的要一律清退,并通知财政部
1门核减经费;对擅自增设机构的,一律不予承认。对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要责令重新调整;对严重超编的,要由组织、编制、人事部门重新组织竞争上岗,限期分流超编人员。
三是建立健全统一的控编进人制度。全市统一印制《行政事业单位用编进人通知卡》,机关、事业单位增加或补充人员时,包括调配、分配、录用、聘用人员,必须由机构编制部门核发统一印制的《用编进人通知卡》,再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人事计划调配审批手续,调配手续办理完毕,最后到机构编制部门进行上编备案登记。财政部门编制预算时,必须按编制部门审核的编制内人数核定,超编人员和未经编制部门审核进人的,不核拨任何经费。
四是建立完善机构编制与财政工资统发相结合的管理制度。编制部门负责审核单位编制性质、人员编制、实有人数、空缺编制情况;人事部门负责审核工资标准和工资总额;财政部门严格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人员编制、实有人数和人事部门提供的工资标准核发工资。各机关、事业单位因在职人员身份、职务或实有人员发生变化进行人员增减时,先到编制部门办理编制审核手续,人事、财政、保险等部门凭编制部门审核的人员编制手续办理工资套改、保险转移等手续。
(二)采取多种措施,切实解决好行政事业单位超编问题。机关事业单位超编由各种原因造成,xx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解决:一是通过改革解决。通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
极推行事业单位改革,实现政事分开,改变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把属事业单位的人、财、物、事全部放权于事业单位,使主管部门从包揽所属事业单位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例如xx市在机构改革前,每个乡镇至少15个站所,改革后每镇只设6个站所,整合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对编制不足造成超编的事业单位,应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定编标准,根据定编标准进行据实测算,该补充编制的进行增补编制。三是对随意进人,造成人为因素超编的,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对不符合进人条件和未按规定程序审批而擅自进入的,一经查实,应立即清退,并予以通报批评。同时积极推行“凡进必考”和竞争上岗办法,形成考试录用等公平、公开、公正的激励竞争体制。四是实行满编单位先出后进,出一进一,超编单位只出不进或“出二进一”的管理办法。
(三)正确处理编制管控与引进人才的关系。
就目前情况看,各级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由于人才缺乏,致使事业单位社会化、市场化水平低,缺乏活力,缺乏竞争力,严重阻碍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实施人才战略,会造成一些单位超编,为此,xx市委、市政府对引进、培养、留住人才提出了保护性政策。第一,做到静态定编和动态核编相结合。即在已定编制的基础上,每年对各事业单位进行一次检查审核,根据各单位职能的变化、工作量增减和人员异动情况,对部分单位的编制进行审核并予以增减。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第二,实行预留编制引进人才。即在事业单位改革重新核定编制时,由编制部门预留一部分编制,对个别因工作急需引进人才的单位,可给予少量增编。第三,实施弹性管理,暂挂编制。对一些编制已满,又急需要引进人才的单位,可将预留的编制暂挂在这些单位,以解决引进人才的需要,待用人单位的在编人员出现自然减员空编时,及时收回暂挂编制。第四,确定人才专用编制,腾编引才。由编制部门在各单位核定的编制数额内,腾出10%左右的编制为人才专用编制,这些编制只能用于引进专业对口的硕士学历以上人才。
(四)建立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
统一制定出台全市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实施机构编制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认真履行机构编制管理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离任时要对任期内审批机构编制和人员的情况进行审查,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领导,必须追究其相应的领导责任。纪检、组织、财政、人事、审计等部门与机构编制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监督,共同维护机构编制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