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坚持中深化 在深化中坚持
在坚持中深化 在深化中坚持
——纪检监察机关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监督执纪工作纪实
从东海之滨到茫茫戈壁,从繁华都市到偏远村庄,一年来,有个深入人心的词语响彻神州大地——“八项规定”。
2012年12月4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整个规定篇幅不大,但却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其所释放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新姿态的强烈信号,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从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到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中央率先垂范到各地狠抓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口和突破口,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风政风出现可喜变化,党心民心为之鼓舞振奋。
八项规定出台后,中央纪委监察部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坚持从自身做起,自觉把自己摆进去,以实际行动带头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全国性会议最短仅用时20分钟,机关公文种类精简54%,机关会议费下降59%„„
在带头纠正“四风”的同时,履行好监督执纪职责,以严明的纪律保证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
“纠正‘四风’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纪检监察机关如果不能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就是失职!”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态度坚决。
一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把监督检查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出手快——紧跟中央部署持续发力
规定要见成效,关键在于落实。
“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监督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出实招、动真格、见实效”“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
1月21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王岐山在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明确将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作为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
随着中央关于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举措陆续出台,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迅速行动,先后召开常委会议、办公会议、专题会议等5次会议,进行研究,持续部署。
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后,中央纪委常委会制定了《关于2013年重点工作的分工意见》,将监督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点工作,细化具体措施,并在领导班子内部进行分工。
记者注意到,在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内部贯彻落实2013年反腐倡廉工作部署的分工意见中,有关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分工意见便有18条之多。
正人必先正己。5月2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部署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国81万名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按时递交零持有会员卡报告。
6月22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对照检查八项规定落实情况、深化作风建设的专门会议后,中央纪委常委会26日便召开会议,传达中央精神,研究落实措施。
“要加强检查监督,铁面执纪,对顶风违纪者坚决查处并不断给予曝光,向全党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8月19日,中央纪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总书记关于反对“四风”要持之以恒的重要批示精神,并就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作出进一步部署。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10月16日,王岐山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研修班座谈会上再次明确:“要严格执纪,持之以恒,不停顿地与‘四风’作斗争,坚决防止反弹。”
时机准——改进作风从点滴做起由易到难
11月21日,中央纪委下发通知,严禁元旦春节期间用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烟酒、花卉、食品等年货节礼。
这一通知距此前中央纪委发出的《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只有20天的时间。
一年来,中央纪委每到重要时间节点出台相关禁令,正在成为一种惯例。
这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中央纪委狠抓改进作风的“路线图”:
2013年元旦春节期间刹风肃纪,整治公款相互送礼宴请,清理各类节庆活动;
“五一”前,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约谈了53个中央国家机关的纪检组组长(纪委书记),要求对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加强监督;
5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要求做到“零持有、零报告”;
中秋、国庆前,中央纪委常委会要求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
9月3日,中央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通知,重申了“两节”期间狠刹不正之风的纪律要求;
10月31日和11月21日,中央纪委分别发出通知,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严禁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
„„
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不坚持不足以深化,不深化也无以坚持。
近年来,不正之风浸染了节日文化,月饼、大闸蟹、年货节礼等越送越奢华,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渐行渐远,公款购买节礼普遍存在。
一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紧盯关键节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将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连成线,长期抓、经常抓,力求积小胜为大胜,以突出问题的解决带动作风的全面好转。
这种不断坚持、巩固、深化的思路,正应和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所提出的“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如今,公款吃喝显得“扎眼”、高档节礼变得“烫手”,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节日风气的变化。
“紧盯节庆发出有关禁令,抓早抓小,都是具体而又有力的措施。将其联系起来,就能看出坚持抓的特点,强调久久为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说,“一年来的治标效果确实明显,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相信有效的治标一定能为将来的深入治本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出拳重——向全党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对海南省卫生学校校长符史干而言,他之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该校用公款给单位教职工买月饼这件在往年看来十分平常的事,竟然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自己受到行政警告处分不说,还被在全国范围内通报。
这是海南省纪委监察厅严明纪律、纠正“四风”的典型一例,也是一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严查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一个缩影。
严肃查处或督办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严重后果问题、湖南省司法厅副厅长王亲生大办婚宴收取礼金问题、吉林省公主岭市市委书记王亚晖违反规定饮酒造成恶劣后果问题、广西龙胜县领导干部违规公款宴请问题„„
一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加大查办督办力度,及时公布结果,回应社会关切。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手软,仅直接查办或督办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便有145起。
“四风”问题积习甚深,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破冰,必须出重拳、严惩戒。
中央纪委还及时曝光负面典型加强警示,先后分4次对32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并综合通报了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案件的情况。
与此同时,中央纪委监察部督促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建立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月报告制度,要求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虚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的部署,坚决纠正和查处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并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各省(区、市)纪委监察厅(局)共下发专门通报74次,对37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进行曝光。
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521起,处理30420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692人。
此外,在2013年中央巡视工作中,被巡视地区和单位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也是巡视的一项重点内容。
各中央巡视组采取多种措施,发现了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在“四风”方面存在的一批突出问题,严肃认真进行反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督促被巡视地区和单位进行整改。
措施实——抓党风促民风营造良好氛围
在开通百日有余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首页中,有一个十分醒目的栏目——曝光台。这里汇集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引起广泛关注,还有不少媒体以此为题进行深度报道。
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既要加强监督、铁面执纪,又要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中央纪委及时将监督执行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的工作部署和成效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向全社会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各地区各部门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也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查作风之弊、扫行为之垢,坚决反对“四风”。
“现在党员干部离‘四风’远了,离群众近了”。有网民如此评价。
党风决定民风,民风影响党风。在党员干部“一近一远”的背后,广大群众也悄然发生了“一多一少”的变化——奢侈浪费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
11月28日,中国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做客新浪网,围绕“公款禁买年货”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相关话题与网民在线交流。
一年来,人们对这样的专家访谈已不再陌生。中央纪委相关职能部门重点围绕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的相互关系,通过专家访谈、评论、专题节目等形式,加强舆论引导,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反对讲排场、比阔气等陋习,起到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的作用„„
转变作风任重道远,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它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
只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一个标一个标地治理,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狠抓,将监督检查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转化为长期性、经常性工作,就一定能够不断催生作风建设的“正能量”。
第二篇:在深化医改中坚持中西医并重
坚持中西医并重 发挥中医药优势
强化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弘扬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不竭动力,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是我国独特的医学科学,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有显著的优势。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临床疗效确切。中医药不仅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在防治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肝炎等重大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不少疑难病证的治疗上常常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对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对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对传统的传染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在防治SARS、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方面也发挥了独特作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必然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是预防保健作用独特。中医以“治未病”思想为核心的预防保健,倡导人们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强调在预防保健中以养生为要务,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丰富而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维护“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的健康状态和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疾病预防目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养生文化。
三是费用相对低廉。中医的诊疗手段简便而又丰富,在诊断上,主要是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资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及疾病情况做出判断,不必过多地依赖日新月异的、各种高成本的现代设备。在治疗中,一方面,拥有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等许多非药物疗法,服务成本比较低,并且不必消耗过多的资源;另一方面,所使用的治疗药物——中药,在我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在广大农村许多中药就地取材,并且中药新药的创制投入小、命中率高,开发成本比较低。
中医药医疗服务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的现实问题很多,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中药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骤减,中药资源极度濒危。中成药大量取材于动植物,过度利用、采集、捕猎野生动植物使很多物种数量骤减,极度濒危。曾遍布我国北方的甘草,如今竟很难觅其踪影。甘草在中医药中用量很大,我国一年消耗的甘草多达4万吨以上,其中85%来自野生。虽然人工种植甘草技术已经成熟,但需5年成长期和成本投入。
二、西医超常发展,传承的中医发展受到抑制,中医力量不断萎缩,纯正的中医后继乏人。我国传承的中医,治病效果好,临床水平高,治疗成本低,深受群众欢迎。但是,这些中医往往因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考试 2 关,中医的发展受到抑制;中医的教育、职称和执业资格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中医的数量越来越少。中医人员与机构发展缓慢,中医力量不断萎缩。
三、中医教育严重西化,传统中医文化与中医技能被轻视。中医院校按西医模式培养学生,中医教育却日益衰退。我国的中医院校每年培养的学生不少,但培养的学生真正了解中医的却为数不多,在中医科研上有所成就的只是风毛麟角,能成就名中医更是罕见。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和方法濒临失传。
中医药的不断西化,导致中医药基础理论长期徘徊不前。几十年来,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丧失了主体地位,从“中医研究”变成了“研究中医”,主要是用现代西方医学来研究、解释中医,把西方医学思想认为不能接受的东西或不能为西药所用的东西,统统斥为“不科学”。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忽略传承和割裂中医的历史研究。这是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面临一个很突出的矛盾。因此出现了凡中医都是不科学的,要中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用西医的语言诠释中医理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分注重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医药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中医药进入全面发展新时代。特别是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根本任务,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按照党中央明确的政策目标与政策要求,一方面应结合中医药的特点与规律,把中央已确定的政策切实贯彻落实好;另一方面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政策、完善政策,使中央确定的政策要求更具有操作性,为中医药作用的发挥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结合当前医改的重点工作与任务,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政府对中医院建设与发展的倾斜政策和中医药服务的补偿政策,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中医药服务项目的调整政策,体现中医药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政策,推进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和定向为农村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教育政策,扩大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政策,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发展中医药服务的政策。
总之,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中的作用,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没有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因此,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充分彰显中医药优势,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坚持中西医并重,有利于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有利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开辟一条供得起、重预防、可持续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发展道路,从而促进医改目标的全面实现。以人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以人民群众的健康梦托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篇章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平凡中坚持
在平凡中,坚持自我胶河生态发展区王吴小学杜明艳
记得从儿时起,就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崇拜之情,感觉老师是特神圣的。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从事教师这份工作已快17年了,穿过教师职业的光环,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当一名教师,不容易; 当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工作中的滋味只有自己能够体会—繁琐、匆忙、操心而费力„„。
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回首流失的岁月,记得刚开始的几年,在初中任教的时候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自己更多关注的是学习优秀的学生,而对于那些下游的学生,对他们有点“漠不关心”。现在想想,感觉到自己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感觉到自己对“曾经的自己”都有点陌生。而自从在小学干上班主任以来,才发现自己的工作重心在不知不觉已发生了转移:现在我更多的把关注倾注给了中下游的学生。我深深的了解,对于教师来说,爱学生就是爱自己。为此,我在教学中,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他们严格要求,严中有爱。(其实,自从当上班主任以来,我感觉最深的就是,愧对自己的女儿,有时候希望孩子也是自己班里的一名学生,让她感受到我对她的爱,而不是让她感觉我心里光装着自己的学生)。记得有一次碰到一位学生家长,她告诉我说:“老师,在期末考试中,她的孩子是上学以来考得最好的一次”。听了这句话,我感到特自豪,这是家长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感觉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没有白白的付出。家长的赞誉是自己工作的最
大动力。
做一个“爱心”老师
我一直树立着师生平等的意识,满足学生心理和安全的需要。创设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以真诚的微笑和满腔的热情打动学生,用自己的言语行动感化学生,使学生愉快地、轻松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为此,我加强了与“差生”的接触,随便的谈话,侧面的了解,发动同学们进行帮助,通过爱心抚慰,终于融化了他们心中的那块“寒冰”,他们也变得和其他学生一样,有说有笑,乐观开朗,学习上、活动中都变得积极向上,看到每一名学生能够进步,我看在眼中,喜在心上。感觉到这才是我的梦想。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有时感觉到自己担当着“秘书”的角色。例如我班有一名“差生”,对学习是一窍不通,她自己的名字听说还是上三年级的时候,一位老师费力勉强教会的,写得也只是像她的名字而已。一开始分到我班的时候,她最先就成了“名人”的原因是:听一名老师说,有一中午午休,她中午找校长请假。从此后,我对她有了更多的关注,每当我在班里安排什么事的时候,总要对她个别解释。这样的事是常有的。记得有一次,我对她还抱有幻想,我不甘心的问她,1+1=?,她笑了笑说:“4”。我当时无语了。学习上我是无能为力了,我只有在心灵上多关心她,让她也感受到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也是有位置的。她见了我,总是笑眯眯的,我也把微笑送给她,听他爸爸说,她现在很愿意上学。我现在不断的明白一个道
理: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是我们工作的真谛。
让学生全面发展
现在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进行自主互助、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了达到此目的,我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既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有深度、有意义的交流探讨;并且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责任感,形成了一种独立自主而又相互帮助的良好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已悄然形成。
全方位评价学生
分数是学生命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单纯的成绩评价方式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在评价学生时,我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中,以鼓励为主,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更大的学习动力。为此,在教学中,只要学生有点滴的进步,我都会给予及时的评价,让学生在鼓励中尝到喜悦,在喜悦中找到自信,只要学生对自己逐步产生了自信,学生何尝不进步呢?这不正是家长和老师所期待的吗?
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同时,我利用空闲时间,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使自己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利用暑假期间,我积极参加远程
研修,在研修中,我受益匪浅,感觉到自己在不断的成长,并在2012年远程研修中获得优秀学员。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另外,我很注重教学实践的反思总结,及时回顾,审视,评价和探究,从中获取对自己有价值的经验和结论,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提出质疑和改进措施,为自己的长远发展一步步打好基础。在2012年获得高密市小学数学论文获得一等奖。2013年举行的特色课堂评选中获得三等奖。2013年获得小学数学论文二等奖。其实成绩的取得,与我校开展的诚信活动的开展是分不开的,与校领导们和我们本教研组各位老师的支持和帮助是密不可分的。
我梦想做一个优秀的教师,这很难,但我已在路上,我会用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开阔自己的课程视野,树立远大的职业境界。为乡村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为光辉的教育事业添光彩!我是平凡的,但我会在平凡中,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我是平凡的,但我会在平凡中,坚守着自己的执着。
第四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应坚持以人为本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1979年改革至今,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要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这当然是国企改革最主要的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却把国有企业利润的增长多少作为评判改革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我觉得未免有些狭隘。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尽管西方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的显学,但我们或许也应该借助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适当关注于国企改革中利益增长之外部分,如人力制度、福利制度等,正是这些机制的存在与市场构成了一种平衡,一种社会科学应该努力争取的社会秩序,而不是只将目光停留在增长上面。
早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其中具体的内容我就不赘述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在过去的国有企业改革中,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其中之一就是忽略了企业职工的作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片面地讲求效率.更不能将人作为物来看待、管理。马克思强调:要把人从物的和人(生产资料垄断者)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实现人的异化的复归。这就要求我们:应充分尊重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价值和地位,通过重视人的作用和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来提高生产效率;反过来又通过企业的生产来造就人、培养人.促进劳动者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国有企业尤其应该如此。所以,在此我想强调的是:在我们今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只有充分调动了人的积极性,才能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国有企业中不合理的人力管理制度是造成国企效率低的原因之一,现在就让我们审视一下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及产生原因 :
一、冗员过多
冗员过多是过去遗留下来的病根,一是因为过去我们曾把在企业内部安插人员当作解决就业的办法,员工只进不出,越积越多。二是当时国有企业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管理的需要,因人设岗,导致机构臃肿,机构重叠,必然引起人员过剩。
二、国有企业员工效率不高
国企员工效率不高的问题,一是由于薪酬低,企业员工的工资增长落后于企业利润增长,激励作用就不能充分体现,职工当然没有积极性。二是由于不公正的奖惩机制,在国有企业里广泛存在着干好了没有实质的奖励,反而会增加责任、加重负担,万一出了风险便成了千夫所指,众矢之的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员工自然很少主动自觉地提出新想法、追求新产品、高质量,导致工作效率低。
三、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据有关资料显示,自2006年以来引进的大学本科以上人员,国有企业流失率为64.3%,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流失率,国有企业为36%、58.8%,这其中大部分人流入到外企或合资企业。这些人当中较大比例是中基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人才高比例流失,导致商业秘密的泄露,企业人力成本的增加,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效率,最终影响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有人戏称,国有企业是外企的一个免费人才充电基地。那么国有企业为什么留不住人才呢?第一、国有企业员工的待遇较低。作为人才就觉得自己没有得到重视,久而久之,就会对企业失去信心,出现离职。第二、有些国有企业[键入文字]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
员工自身职业生涯计划难以实现。第三、有些国有企业前景不佳,使企业员工感到本单位没有发展前途;第四、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工作职责不明确,员工即使努力工作,也难以获得认可,自然会去管理更加科学的外企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要想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提高国企职工的积极性,国有企业应该进行如下改革措施:
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应该包括科学的薪酬体系和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首先,薪酬是人才的基础性需要。目前国有企业中大多数核心人才工资水平和其它性质企业中同类职位的收入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想更好的留住人才,必须要从建立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入手。适当提高薪酬,使薪酬的增长与企业利润的增长同步,依据所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同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员工报酬水平,科学地制定本企业的员工报酬基准。
其次,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这与薪酬体系相辅相成,包括制定基于工作分析的绩效考核制度,利用考核结果,将绩效与薪资、晋升等人事决策挂钩,作为员工在企业调薪、晋级、晋升的依据,这有利于加强对员工激励,针对考核优秀的管理、销售、技术人才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如设立绩效奖励制度,按月、季依成绩给奖,设立年终奖励制度,依职位和考绩给奖等。当然,绩效考核制度一定要配合严格的监督制度,制度透明化,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公平性。
二、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
要想留住人才,还要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实现企业内部的规范化管理。这又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发展战略来制定切合实际的员工招聘、晋升等具体计划,减少冗员。第二,进行工作分析,明确每个员工岗位的职责、权利与工作标准,使每个员工都能明明白白、有条不紊地各负其责而不会无所适从。同时遵循“量才使用,用人所长”的原则,对员工进行合理配置和组合,使人尽其能。第三、建立畅通的人才上升通道,让员工感到自己在企业还有发展的机会,提高员工留任率。
三、鼓励职工持股计划
通过鼓励职工持股计划,把国企职工从名义上的“主人翁”变成国企实实在在的主人。这样职工就从利益相关者变成了企业的股东,企业真正的主人,企业职工受股东利益最大化动力的驱动,必然要求他们的投资收益最大化,而要获得最大的投资汇报率,职工必然要关心企业的经营效果,企业的经营效果和他们自己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职工还会不关心他们自己的企业而消极怠工吗?这样做就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激励他们为国有企业自觉奉献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参与企业管理,监督经营者。
总之,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为国有企业留住人才,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企业员工的活力,激发他们的劳动创造力,为企业谋取最大的利润。只有这样,才能从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到“科学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作为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和作为社会主体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
[键入文字]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高拾庆,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及对策,《陕西建筑》,2009.2 [2].张卫平,以人为本搞好国有企业,《决策探索》,2002.3 [3].杨清珍,吕洁,我国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其危害性,《商场现代化》,2006.5 [4].冯清利,国有企业改革的障碍和对策,《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9 [键入文字]
第五篇:坚持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开放
——四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本报评论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能否如期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的精神状态。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对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秉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作出了明确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我省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按照这一要求,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永葆发展的活力。
解放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推动一切工作的“总开关”;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过去,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各项成就,无不得益于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今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同样要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从容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才能不断打破制约河北发展的“瓶颈”,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必须要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和攻坚期: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协调各方面利益和达成改革共识、形成改
革合力的难度加大;改革越来越多地触及现有利益格局,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重大改革阻力较大;深化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制度各领域各环节,头绪多、任务重、时间紧……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没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有可能因“畏难”而停滞不前,或因方式方法“不当”而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既要有打破常规、超越自我的锐气和勇气,也要有善于创新、善于应对各种挑战的方法和智慧;既要有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也要有更加科学周密的举措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既坚定不移又科学高效地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必须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任务。针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对深化重要领域的改革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要更好地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就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把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举措把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向着明确的目标、沿着正确的方向,在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贯穿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同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破除一切妨
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贵在联系实际,重在解决问题。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既是一个全局性的任务,又呈现出不同特征和行业特点。我们目前在这方面的不足和差距,主要和集中体现在一个个制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问题上。不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就会无的放矢;不解决问题,改革开放就会流于空谈。因此,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必须在全面把握中央、省委的要求和部署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找准各自主要问题,明确各自重点工作,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一个一个认真解决,一项一项扎实推进。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落实到项目建设上,落实到突破瓶颈制约上,落实到优化发展环境上。
打开解放思想的总开关,拓宽改革开放的阳光道——— 我们相信,只要全省上下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和部署,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毫不动摇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河北的发展必将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获得更加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动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