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市电梯安全监管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深圳市电梯安全监管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精神,以及深化电梯安全监管方式改革的部署,满足人民群众对电梯安全保障的迫切要求,根据国家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广东省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方案》(粤质监〔2012〕78号)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以电梯安全监管方式改革为切入点,力争在解决制约电梯安全监管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上取得新突破,逐步建立健全电梯安全保障新机制。
二、改革目标
以明确使用单位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首负责任为改革核心,改革电梯维保、检验和监督模式,建立电梯事故责任险、安全评估和信用监管等制度,进一步理顺电梯制造、销售、使用、维保等各环节权责关系,构建权责清晰、职责明确的电梯安全责任链条,逐步形成“企业责任落实、市场有效调节、政府高效监管、各方监督到位、社会救助及时”多元共治的新格局,不断提高电梯安全监管水平。
三、改革措施
(一)明确电梯使用管理主体,理顺电梯安全管理权责关系
1、确认使用管理主体。电梯使用管理主体即国家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表述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指应按特种设备法规规定申办电梯注册登记、定期检验,并履行特种设备法规规定的其它各项权利和义务的单位或个人。电梯投入使用前,应从业主、物业管理者、商业经营者和维保单位等多个责任主体中明确电梯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发生变更的,应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变更登记前,原登记的使用单位仍应承担电梯使用管理的相关权利和义务。
电梯安装后,开发商或建设单位尚未将电梯交付其他责任主体的,该开发商或建设单位为使用单位。
电梯属于多个业主共有但无法明确使用单位的,电梯所在地区政府(新区管理机构)或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或其他经营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市场监管部门及物业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给予必要协助。
使用单位未明确的,电梯不得投入使用。
2、明确首负责任。电梯使用单位必须履行国家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使用管理责任和义务,并在申办电梯注册登记或定期检验时以书面形式明确承诺承担电梯安全保障及应急处置首负责任。
电梯使用单位有权聘请符合条件的维保和检验单位依 法开展电梯维保和检验工作,有权依法收集可能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制造、安装、维修、检验和使用的相关资料并要求相关单位和个人予以确认。
在发生电梯伤亡事故时,电梯使用单位应承担垫付伤员救治和事故调查组认定的善后处理等必要费用,受害者自愿直接追究其他相关责任者时除外。垫付后,使用单位有权对造成电梯事故负有责任的电梯所有人、使用人、制造者、销售者或其他责任人追偿。
3、理顺权责关系。当电梯业主和使用单位是同一主体时,业主享有使用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当电梯业主和使用单位非同一主体时,业主应通过授权或委托的方式指定使用单位,并参照省质监、工商部门联合发布的《电梯授权使用管理合同示范文本(试行)》订立合同,明确使用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使用单位应依照电梯信用监管信息及我市电梯维保平均成本合理选择维保单位,并参照《电梯维保合同示范文本》订立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电梯业主应保证电梯使用管理、日常维保、隐患整改、更新改造所需的安全投入,对因安全投入不足而造成的停梯、故障多发或事故承担相应责任。电梯属于多个业主共有的,应当在业主管理规约中就电梯的使用、管理、维护保养、修理、改造、更新等事项作出规定。
使用单位应及时落实维保单位发出的书面停梯通知及隐患整改建议,对因未及时停梯或整改而发生的事故承担相 应责任。如电梯制造单位就电梯报废更新、移装改造、维修维保等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因未执行相关意见而造成的电梯事故或故障,使用单位应承担相应责任。
维保单位应按合同约定依法开展电梯维保工作,及时发出书面停梯通知或隐患整改建议,对因未及时发出书面停梯通知或隐患整改建议而造成的事故承担相应责任。
建筑设计单位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使用功能、供电等情况,结合急救、消防、无障碍通行等需求合理设计电梯井道等土建工程并提出电梯选型、配置建议,对选型、配置建议不当而造成的停梯、候梯时间长、故障多发承担相应责任。
开发商、建设单位或集中采购单位应依据建筑设计单位提出的选型、配置建议采购取得许可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并负责向业主移交产权及相关安全技术档案。对未执行设计单位选型、配置建议或采购不合格产品造成的停梯、候梯时间长、故障多发承担相应责任。
电梯制造单位对产品质量安全负责。电梯存在设计缺陷、原材料和零部件缺陷、制造工艺缺陷和指示标识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制造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电梯制造单位应依照国家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要求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活动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并在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结束后,负责对电梯进行校验和调试,对校验和调试的结果负责,对在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存 在质量安全缺陷的电梯,应当主动召回和改正。同时,制造单位应将电梯维保工作纳入售后服务范畴,在产品随机资料中明确电梯维保的注意事项和电梯及其重要部件的正常使用年限,指导其他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正确的维保,并在使用单位就电梯报废更新、移装改造、维修维保等提出技术咨询时提出指导性意见。
电梯销售者因自身过错致使电梯存在缺陷,销售明知存在产品缺陷的电梯,销售未取得制造许可的电梯,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电梯,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承担相应责任。
(二)改革电梯维保运作和监督模式,规范电梯维保市场竞争行为
1、建立维保“一承诺八明示”制度。在电梯显著位置张贴由维保单位、使用单位联合签署的“电梯维保合格”标志,向社会承诺其确认电梯安全运行状况,明示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维保人员、维保记录;同时,通过公告栏或网站等方便公众查询的方式明示事故隐患、重大故障的原因及处置、维修项目、费用支出、电梯年度自检报告,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2、建立预防性维修制度。鼓励通过“全包”式维保,约定故障率指标,保证老化磨损严重的零部件及时更换,实现预防性维修,减少电梯“带病运行”导致的电梯困人故障和事故,切实提高电梯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3、构建以制造单位为主导的电梯维保体系。推动建立制造单位从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到维保的全过程终身服务负责制。电梯制造单位自行维保本单位制造的电梯,其维保质量由制造单位负全部责任。由其授权、委托的维保单位维保的电梯,其对授权、委托范围内的电梯的维保质量承担连带责任。使用单位选择未经制造单位授权或委托的维保单位从事电梯维保时,电梯维保质量由该维保单位负责,对因维保不当造成的电梯损害、安全隐患和事故,制造单位不承担责任。
4、建立电梯维保人员能力提升激励机制。特种设备行业组织要开展电梯维保人员的安全技术、法规继续教育及维保技术水平自愿性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向社会公布,测试结果作为使用单位、维保单位选择维保人员及安全监察机构开展监督检查的参考依据,激励维保人员持续提升维保技术能力。
5、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市场监管部门要建立电梯制造、安装、维保等生产单位违章扣分管理制度,通过量化考核建立退出机制。加大电梯维保等生产单位证后监督检查频次,对维保单位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资源条件不达标等违法行为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报请发证机关注销相应许可。
6、建立分类分级监管制度。市场监管部门要制定电梯分类分级评价标准,委托特种设备行业组织根据电梯制造、安装、维保单位的能力、诚信、守法等情况对其进行分类评级,并向社会公开,通过发挥市场调整机制引导电梯维保市场良性发展。
(三)改革检验体制和技术监督模式,提高检验机构技术监督效能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质监局的部署,推动检验体制改革,将政府监督检验与法定定期检验相分离。改进国家现行电梯检验“固定检验时间、固定检验项目”模式,市场监管部门要在每年一次定期检验基础上加大监督抽查力度,重点抽查乘客投诉热点、人流密集场所、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电梯,提升电梯维保质量动态合格率;有针对性地拓展检验项目,将检验规则未纳入而在事故、故障、举报、投诉等中发现的影响电梯质量安全的项目纳入检验范围,提升电梯质量安全技术监督水平;促使检验回归技术监督定位,检验机构对所检验项目结论正确性负责;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可在检验规则规定项目的基础上新增委托检验项目,不断提高电梯安全可靠性。
(四)推动建立电梯事故责任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的社会保障作用
1、引入商业保险保障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应会同财政、保监部门研究制定电梯事故责任险实施方案,建立以使用单位为参保主体,电梯制造、维保、检验等单位广泛参与的保险保障机制,提高电梯安全保障能力。
2、创新保险产品。鼓励保险业创新保险产品,提供优质保险服务。
3、引导扩大参保面。鼓励电梯使用单位、制造单位、维保单位、检验单位及作业人员等相关主体购买保险。依托特种设备行业组织整合相关主体保险需求,扩大保险覆盖面,优化保险费率。
4、发挥保险安全保障作用。积极推动技术机构和专业人员参与保险公司的理赔和对投保人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通过安全风险的量化分析和保险差别费率的调节机制,促进电梯从业单位加强管理,主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积极防范安全风险。
(五)建立电梯安全评估制度,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进程
1.推进电梯安全评估。对制造单位没有明确正常使用年限但实际使用已超过15年或接近制造单位明确的正常使用年限的电梯或主要部件,使用单位应书面通知业主启动安全评估程序。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使用单位征得电梯业主书面同意后也可以启动安全评估程序:
1、故障率高影响正常使用的;
2、电梯遭受水灾、火灾、地震等灾害影响的;
3、电梯需要更新、改造或重大维修的。
经业主书面同意后,使用单位应约请原电梯制造单位、同等资质的其他电梯制造单位或有能力的电梯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电梯进行安全评估。评估单位应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能否继续使用、继续使用年限和整改要求等相关建议,并对评估结果负责。
安全评估结果可作为电梯使用单位向电梯业主申请更新改造费用或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及申领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补贴的重要依据。保险公司可依据评估结果,提出该电梯继续使用的承保条件和费率。
业主不同意启动安全评估程序,或未采纳评估单位建议的,或未保证相应安全投入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使用单位未书面提出申请,或业主同意后未启动安全评估程序,或未优先约请原电梯制造单位(已不存在的除外)进行评估,或未采纳、落实评估单位建议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2.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对于已经设立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物业项目,市住建部门应根据《深圳特区物业管理条例》、《深圳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明确启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用于电梯更新、改造、维修的工作程序、使用比例、申请流程等;对于没有设立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项目或物业专项资金余额不足以支付电梯更新、改 造、维修费用的,由使用单位提请电梯业主研究解决资金分摊问题。
各区(新区)可借鉴福田、罗湖区政府通过资金补贴政策成功推动辖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的经验,根据辖区实际,适时出台电梯更新改造资金补贴政策,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进程。
(六)建立电梯从业单位和人员信用监管制度,强化市场和社会的约束监督作用
市场监管部门要建立电梯制造、维保、使用、检验、评估等单位和人员违法行为和服务质量的记录、分类监管和信息公开制度,通过政务网站等方式对外公布相关信息,推动电梯信用监管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共享,同时将存在违法记录的单位和人员列入重点安全监管对象。通过对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保、使用、检验相关单位和人员的信用监管,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来约束和规范电梯从业单位和人员,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七)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和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提升电梯安全保障能力
1.加强电梯应急处置能力。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在全国各地成立“特种设备事故技术调查处理中心”的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应全力强化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有效履行事故应急处置、风险防控等各项职能,满足广大人民群 众日益增长的对特种设备应急处置及时性、有效性的新需求。
2.运用科技创新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市场监管部门应推动使用单位、维保单位装设电梯运行监控系统,确保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第一时间掌握电梯运行状况,快速出动消除故障和安全隐患。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电梯全局性、系统性风险分析研判,及时向社会警示风险。
(八)创新公共教育方式,提高公众电梯安全意识 市场监管部门在积极通过传统手段开展电梯安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要利用网站、微博等新媒体扩大电梯安全教育的覆盖面;制作视频资料和培训教材,会同教育部门研究将电梯安全教育纳入幼儿园、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开展“走进电梯安全”互动式宣传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体验电梯安全。
第二篇:浅谈电梯保养方式
浅谈电梯保养方式
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发展战略上都从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过渡。作为从事开拓性很强又有长期收益保证的电梯保养行业,保养方式的科学合理性是提高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以人均保养台量的指标来衡量,国外发达国家是国内的3倍还要多。在故障预测、电梯零部件更换周期、长期保养作业计划等很多方面,我们都有很大的差距。
在国内的保养方式科学化现代化进程上,我国才刚刚起步,要走的路还很长。结合本人多年来在保养工作上积累的实践经验,对电梯保养方式的革新作以简要的分析。
首先,分析归纳一下目前保养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用常规方法不能处理的方案。一方面,保养工作的流程交错繁杂,管理的效率较低。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科学的保养作业,几乎都是较为全面的检查,大部分是对“自以为”可能会出现问题的项目作调整,因作业项目的判断标准比较主观,导致时间的利用率不高,技术含量高的作业项目编排不合理等等诸多弊端。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文件资料方面的依据,对三包电梯的配件、质量不是很清晰,导致作业效果良莠不齐。
其次,企业期望改善保养人员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技能,从而提高保养效率,推出有核心竞争力的保养产品,构建完整的维保数据库,提高保养管理水平。保养员工期望提高工作技能、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劳动强度、用更合适的保养作业方式提高保养效率。客户期望尽可能减少电梯故障次数,确保电梯能正常运行;故障发生时维修人员要尽快赶到现场进行修复;降低保养费用;保养人员的素质要高;及时对客户进行提示性的预告或者忠告;保证足够的保养作业时间;所有的这些都召唤着我们这些从事保养管理工作的人身先士卒,开拓创新,在充分借鉴国外国内先进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以及保养市场特点的基础上,开创一条更有效更科学的管理道路。
因此,迫切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特殊情况等提供差异化服务,开发出的科学、合理、高效率、低成本的特色保养产品,抢占市场高端。同时,对客户的消费观念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克服对保养产品的消费行为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智,引领市场向越来越健康的方向发展,实现保养市场的良性循环,树立良好的电梯保养专业品牌形象,这也是对社会资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
综合以上各方面,必须在保养计划制定、保养作业项目实施、保养工作管理、故障分析和预测、客户管理、成本管理、信息统计处理几个方面采取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全方位进行保养方式管理的革新,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养工作流程制度化、规范化
根据电梯运行情况、使用环境、客户要求、零部件寿命、电梯型号、速度等分类建立维保作业指示书,编排每一台电梯的保养作业项目,确定每个作业项目的作业周期。建立标准作业时间(每一个作业项目的必要作业时间)规范,以便核准每台电梯的保养作业时间。根据零部件的设计寿命,编排零部件更换计划。最后形成科学合理的短期和长期保养作业计划,用于指导保养人员的工作方式,提高保养效率。
加强故障分析,找出故障发生的根源。制定防止故障发生的对策并坚决落实,从根本上降低故障发生的几率。故障分析数据资源共享,一方面为故障处理员提供指导,另一方面提高保养员对故障发生的警惕性。
采用保养成本单台核算(保养工时、工资、材料等),完善成本统计流程。量化保养质量、工作量的考核指标。
二、建立科学的系统支持
构建维保数据库。集中多方面的信息以满足各种统计、分析的需要,及时更新数据库信息;完善各种统计、分析手段,准确及时地掌握电梯的保养状况,作出相应的处理。例如对客户信息的处理方面,建立对高端用户和大型用户的专案管理;在三包、保养工作的前1个月,由电脑系统自动根据每台电梯的结构和功能配置以及使用情况、客户特殊要求、故障记录、维保情况等各种条件,生成有针对性的作业指示书的要求进行作业,再将落实情况反馈到系统中去。系统根据反馈的情况、客户的要求等条件调整保养时间、作业项目、作业计划、形成故障预测等,提高服务水平,建立独具特色、高效率、低故障率的维保体系。
推广电梯远程监控以及智能化小区项目,便于电梯运行数据的采集和设备监控,使其与电梯维保有机结合。存储电梯运行的关键数据,通过分析,对故障预测和保养作业计划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缩短故障的排除时间,提高保养作业的针对性。
根据电梯的整体运行状况(尤其是使用年限10年以上的电梯),提取和准备相关信息如重要部件的磨损情况,可靠性等,为电梯的维修改造提供支持。
三、重点问题区别对待
对于一切特殊情况如特殊合同、特殊客户、特殊电梯等除了进行以上的常规处理要从合同一开始谈就建立这些特殊内容的跟踪预案,以确保主导性优势。
建立机动人员,跟进保养遗留问题和三包转保养的整改项目,因为这些遗留问题对以后的保养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对保证电梯安全运行、质量监控的重点以及客户要求的重点部位进行重点实施,如安全回路中安全开关和层门锁的可靠性,制动器的动作性能和轿门安全保护装置光电、光幕、安全触板的情况。根据现场情况,对三包电梯的前期工作进行专项调整。经验证明,花精力把一些问题的重点充分把握好往往能形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视培训,提高技能
考虑经验年限、工作技能、知识水平等条件,建立各岗位和级别评定的必要条件以及可实施的作业,对维保作业人员按岗位和级别进行管理和培训。采用灵活的培训方式,比如现场演练、情境教学、理论学习等,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对保养市场和本职工作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也是告诫自己,要养成和培养一种观念,视电梯故障和客户投诉是工作没有做好的最大耻辱。
随着国务院373号令的正式实施,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和规范(限定保养次数、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等),但对国内大型的电梯专业生产、保养厂家来说也许是一个最好的消息。因为他们更有条件和实力在这方面走得更远、更扎实!谨以此文抛砖引玉,同时也期待着更多的关于保养管理革新问题的讨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借助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智能化的自动分析手段,国内的保养市场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编辑/李舶)
第三篇:河源气瓶安全监管改革实施方案
河源市气瓶安全监管改革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我市气瓶安全监管改革,保障民生用气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广东省气瓶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气瓶安全监管改革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7〕134号)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明确气瓶使用管理人为改革核心,以液化石油气钢瓶为切入点,以气瓶充装及检验工作为改革重点,转变以强化行政手段为主的传统监管理念和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引入社会监管因素,扩大社会监管范围,努力营造自我约束、优胜劣汰的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全面理顺气瓶充装、检验、监管等各环节的权责关系,建立健全我市气瓶安全监管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总体目标
从2018年开始,积极推行气瓶安全监管改革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以气瓶使用管理人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为核心,气体消费者权益保护为基础,保险救济和社会救助为保障,质量检测和风险评估为技术支撑,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为重要补充,政府依法监管的气瓶安全监管体系,形成气瓶使用管理人安全责任和守法经营意识到位、社会救助及时、各方监督有力的气瓶安全运行机制,推动我市气瓶安全监管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改革措施
(一)改革气瓶使用登记方式,变登记气瓶为登记单位,构建以气瓶使用管理人为责任主体的气瓶管理制度。
气瓶使用管理人是指将气体充装在气瓶内并对气瓶使用安全承担管理义务者。依照相关法规规定,气瓶充装单位是法定的气瓶使用管理人。气瓶使用管理人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的要求,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并取得气瓶使用登记证。使用登记证只载明允许使用的气瓶品种,具体的气瓶台账由气瓶使用管理人自主登记、管理,其内容应当包括气瓶的种类、制造信息、检验信息和每只气瓶唯一识别编号。未明确使用管理人的气瓶,不得充装使用。
气瓶使用管理人应当在每只经登记的气瓶上标识气瓶唯一识别编号(有唯一识别的制造出厂编号钢印的应直接采用),并在瓶体的显著位置涂敷可识别的使用管理人的使用登记标志和气瓶定期检验标志,包括使用管理人的名称或注册商标、应急救援电话和下次检验日期等,具体涂敷内容参照《广东省质监局关于<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的许可与监督办法>的实施意见》(粤质监〔2017〕71号)执行。使用登记标志和定期检验标志不齐全或者不清晰的气瓶,不得充装、出站。鼓励气瓶使用管理人在气瓶制造厂定制已在气瓶瓶体(或护罩)压制使用管理人标志凸码的专用气瓶。鼓励气瓶使用管理人申请商标注册,取得商标专用权。
气瓶使用管理人只能充装本单位或本单位连锁经营单位登记的、有唯一识别编号标识和清晰涂敷的气瓶(车用气瓶除外)。气瓶定期检验机构如因检验需要消除涂敷信息,应当在检验完成时予以恢复和更新,并确保涂敷信息清晰。(市质监局负责)
(二)改革气瓶检验监管方式,实施政府监督抽检。对气瓶定期检验机构已完成检验,尚未重新投入使用的气瓶实施监督抽检。由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委托具备条件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到气瓶使用管理人或气瓶定期检验机构现场抽样。重点检查气瓶定期检验机构对应予报废的气瓶是否严格把关,是否存在非法改造气瓶行为,瓶阀及其装配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是否按要求恢复涂敷信息等。
对气瓶使用管理人在用的气瓶实施监督抽检。由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委托具备条件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到气瓶使用管理人现场抽样。重点检查气瓶涂敷信息是否清晰完整,气瓶使用管理人是否存在充装严重腐蚀或损伤等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的行为、是否存在非法掺混危害气瓶安全的其他气体的违法行为等。
监督抽检每年不定期实施,所需费用纳入市级政府财政预算,不向被监督抽检人收取任何费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据监督抽检结果对气瓶使用管理人和定期检验机构的违法行为依法实施查处,有关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布。(市质监局负责,市财政局配合)
(三)建立气瓶安全溯源制度,全面推行气瓶信息化管理。
建立充装质量安全溯源制度,全面推行气瓶信息化管理。气瓶使用管理人除按规定建立充装前后检查档案外,还应当建立瓶装气体销售档案,并向瓶装气体使用者提供销售凭据,以确保充装质量安全可追溯。交由代理商销售瓶装气体的,应当核实该代理商的燃气经营许可资格,并要求代理商建立销售档案、提供销售凭据、对气体使用者进行气瓶安全使用指导;不得向未取得许可的燃气经营企业,或者未纳入本企业燃气经营和安全管理体系的经营瓶装燃气的个体工商户销售瓶装气体。鼓励气瓶使用管理人采用二维码、射频识别技术等方式对其登记的气瓶设置电子标签,并建立充装前后检查和瓶装气体销售的电子档案。气瓶使用管理人应当按规定对登记的气瓶采用信息化管理,定期将登记、定期检验及变更信息汇总到全省统一的气瓶信息数据库;气瓶定期检验机构应当将检验信息及时反馈给送检的气瓶使用管理人。(市质监局、城管局督促气瓶充装单位、燃气销售单位落实)
(四)建立气瓶责任保险制度,切实保障瓶装气体消费者权益。
建立气瓶安全责任保险制度,提高气瓶安全事故救助赔付能力。气瓶使用管理人应当通过购买气瓶安全责任保险,提高因气瓶泄漏、爆炸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的赔付能力。发挥保险经纪产品保障和定价机制作用,增强保险的适用性、投保的便捷性、赔付的及时性和风险管控的科学性。推动技术机构和专业人员参与保险公司的理赔和对投保人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通过对安全风险的量化分析和保费费率的调整,促进气瓶使用管理人加强内部管理,防范气瓶安全风险。鼓励气瓶使用管理人围绕气瓶安全与保险公司协商扩大保险范围,更好地保障瓶装气体使用者的财产和人身权益。(市质监局、市保险行业协会、保险机构协调推进。)
(五)明确气瓶安全权责关系,落实使用管理人首负责任。
气瓶使用管理人是瓶装气体销售的受益者,与瓶装气体使用者构成直接利益关系,为气瓶使用安全的首负责任者。气瓶使用管理人应当依法履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气瓶使用管理义务并承担相应责任,对充装使用的气瓶进行登记并及时申报定期检验,对瓶装气体使用者进行气瓶安全使用指导,并建立服务档案。
当气瓶发生泄漏或爆炸时,气瓶使用管理人应当在接到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协助进行应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因气瓶泄漏或爆炸导致人身伤害或造成财产损失的,气瓶使用管理人应当做好人员救助和赔偿、补偿工作;已经投保公众责任保险的,气瓶使用管理人应当通知保险机构及时启动气瓶事故应急垫付、救助机制。(市质监局、公安局、安监局、城管局根据各自职责分别负责)
(六)发挥政府部门监管、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完善治理体系。
发挥政府部门综合监管作用,着力规范市场秩序。各政府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气瓶充装及燃气经营、运输、配送的经营链条开展全链条多环节的对接执法。质监(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气瓶充装、检验环节的监管工作;公安机关负责瓶装气体运输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使用车用气瓶的机动车进行登记管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瓶装气体道路运输工具的安全监督管理;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对瓶装气体水路运输工具实施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履行相关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瓶装燃气的经营许可管理,对瓶装燃气的经营、使用活动进行安全监督管理,以及瓶装燃气的安全事故预防;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查处瓶装气体销售单位违法经营行为。强化对气瓶使用管理人、气瓶检验机构、燃气经营单位和燃气运输单位的检查执法,严格实施市场退出制度和吊销许可证后的从业禁止性规定。组织开展气瓶充装站销售对象的周期性分析,发现购气量大、疑似非法从事燃气代理配送经营的,及时通报燃气主管部门予以查处。向有关部门全面开放在用气瓶信息数据库,支撑相关执法需求。
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特种设备行业协会、燃气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开展行业自律监督,发布行业诚信信息,倡导诚信守法的行业风尚。支持行业协会开展基于提高安全、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行业企业品牌建设,发动行业企业向安全可靠、群众信赖的气瓶充装品牌聚集,推动行业企业落实社会责任。支持行业协会利用会员单位覆盖优势,开展面向公众的安全用气知识宣传。重视行业协会有关诉求,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
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营造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向社会公布举报途径,及时组织核实群众举报线索,落实举报奖励。依托全省统一的在用气瓶信息数据库向瓶装气体使用者提供气瓶基本信息查询,促进气瓶使用管理人强化气瓶信息化管理;鼓励气瓶使用管理人通过气瓶信息数据库发布充装前后检查、瓶装气体销售和气瓶安全责任保险等信息,扩大消费者的知情权。利用“智慧质监APP”手机软件发布全市充装单位及其代理商的地址、电话等信息,并引入行业协会和瓶装气体使用者评价排名以及监督执法信息发布机制,引导消费者选择质量安全可靠的瓶装气体品牌。(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别负责)
四、组织实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气瓶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气瓶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积极配合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协调落实气瓶使用管理人有关权责。
(二)突出重点,加强执法
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气瓶充装、检验、销售等环节的违规违法行为。重点对充装环节中存在未进行充装前后检查、充装超期或报废气瓶以及经营环节中存在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销售瓶装燃气、销售瓶装燃气的个体工商户未加入已取得许可的燃气经营企业继续销售瓶装燃气等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必须现场依法责令改正,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要依法采取相应措施,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严重违规违法行为要依法撤销其许可资质,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三)加强协同,形成合力
各县区政府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燃气主管、安监、交通、公安等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社会组织、保险机构应当建立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沟通协调,按照法律法规及各自职责分工落实气瓶安全监管改革各项工作,形成气瓶安全监管工作合力。在推进改革各项工作中遇到问题与困难时,应及时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反映。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各县区政府及有关单位要通过电视、电台、手机短信、海报等方式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气瓶安全意识,争取全社会对改革措施的理解和支持,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要积极引导瓶装气体使用者选择质量安全可靠的瓶装气体品牌,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0年5月31日。
第四篇:电梯广告发布方式
全国电梯广告发布方式
一:发布时间;区域
通常而言,双方在确定合作的意向后,甲方(客户)需提前确认发布时间(即广告发布时长)最短投放单位为一个自然周,通常建议最短投放两个自然周(因电梯广告投放后需要一定的时间记忆沉淀及相应次数的广告反复周转度);然而,发布时间过长;投放基数则被相应拉短,在相同的预算情况下,建议同一产品信息发布时间不超过8周(即两个月)为宜。发布区域则以甲方市场客户群体为导向(例如客户的门店主要集中在北京市海淀区,那么则以海淀区的投放为重点;投放城市亦是如此)。
二:上画日期;画面要求
三:提前预订
需提前至少15—25天(通常提前1-2个月最佳)预订广告位数量则可选择广告位空余位置较多,预订后甲方(客户)乙方(广告商)3日内需签约广告协议(因预订时间越长,则乙方可销售数量则越少,故此项还望客户谅解)
四:预订方式
在确定发布时间及发布预算后,则需根据相对应的折扣或赠送比列预订相对应的广告位数量;预订方式通常而言都是采取电梯数投放(T1)(即一部电梯一面广告位;电梯内壁左;
中;右随机的一面);但在预算相对保守的情况下,且产品信息相对单一,未细分受众的情况下,则亦可以选择门洞数发布(T2)(即一座楼栋其中有2个门洞,则投放2个广告位,任意2个门洞的客梯内),不过,选择门洞数方式发布,通常而言,可选空余位置会相对较少。预订过程:乙方预订空位表首先发给甲方确认;经甲方圈定楼盘及数量后再反馈给乙方,乙方客服部核实甲方所圈定楼盘及数量所在发布期最终发布无误后,乙方再将信息正式通知到甲方,则整个预订流程圆满成功。(整个预订过程根据双方协商进度而定,通常而言约需1-2天,如发布一座城市,则半天时间足够)
五:制作;换画
乙方在收到甲方广告画面后,制作时间约需1-2天,根据画面数量多少。
制作费10元/张/发布期
电梯广告位更换收费情况
免费更换(发布两周后;需提前1周准备换画稿件)
第三至N次:收费更换(10元/次/每广告位,发布期内)
六:后期监测
合同签订后安装部进行上画工作(安装部有16人)
上框后由我公司监测部进行监测(有二辆车、4个人)。
上框10个工作日内提供监测报告光盘(光盘内会有PPT;EXLS两种格式,PPT包含每个社区一张远景、一张电梯远景、一张电梯近景;EXLS包含每社区实际发布数量及发布楼栋;门洞;电梯示图),上画后客服人员可陪同客户监测发布楼盘(抽查形式)。
注:以上资料由行业教父—周旺提供,如有疑问请联系:***(周旺)
第五篇:《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文发布
《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文发布
根据《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改革后,深圳市公立医院将彻底打破医生的“铁饭碗”,不再实行编制管理,取消行政级别,实行全员合同制管理。在未来3年内,深圳将有近3万医生与编制脱钩。>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深府办函〔2015〕80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5月28日> 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质量和效率,满足市民更高质量、更多层次的医疗健康需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以及广东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要求,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路径。按照改革联动、分类指导和探索创新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基本原则,结合深圳实际,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深入推动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疗监管等体制机制改革。
1.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强化公立医院保基本的功能定位,推动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推动医保支付、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财政补助机制,遏制公立医院逐利行为。
2.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合理界定政府、社会、患者的责权利关系。推动公立医院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岗位聘用、薪酬分配、绩效考核和人才评价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3.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以基层服务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分工协作机制为支撑,综合运用法律、医保和行政手段,统筹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促进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同步改革,构建区域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功能错位配置、业务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引导市民合理就医。
4.推动医疗行业开放发展。推进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院协调发展,健全多元化的基本医疗服务供给机制,优化供给结构,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完善医疗人才培养和职业认证制度、医疗机构评审评鉴制度,推动医师执业注册和管理方式改革,建立医疗行业诚信服务体系。
(二)主要目标。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以下目标:
1.初步形成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就诊比例明显提高,二、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例明显降低。
2.全面巩固公益性。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基本破除,药品、医用耗材使用和检验检查行为科学规范,卫生总费用与本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相协调,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3.显著提升医院运营绩效。医院运营管理自主权得到全面落实;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明显提升;医疗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得到合理控制。
4.医疗行业发展环境优化。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社会办医疗机构为重要补充的基本医疗服务供给新格局。市民和医务人员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主要改革任务
(一)完善分级医疗服务体系。
1.优化公立医院规划布局。贯彻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6年前,编制《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明确各层级、各类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完善以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为主体架构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制定《深圳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6—2020年)》,促进人才队伍与服务体系协调发展。从严控制公立医院的总量、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加快推进特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合理新增原特区外公立医院资源;推动原特区外公立医院的改扩建工程,实现对资源配置薄弱区域的“填平补齐”。推动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发展,完善康复、肿瘤、神经、口腔、儿科等专科医疗体系。
明确市、区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学科发展重点,形成“区有特色、院有重点”的新格局。合理布局区域医疗中心,支持其创建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与医学院校、生物医药企业开展医疗人才培养和生命健康领域重大科研协作。〔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2.完善医疗机构协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全市医疗机构联网组团运营,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导向,以业务、技术、管理和资产等为纽带,促进区域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关系。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在急诊急救、住院服务,以及急危重症和疑难危重病例诊疗等方面的骨干作用,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初级诊疗和转诊转介中的网底作用。支持医疗机构组建专科医院联盟、专科医疗联盟等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参加医疗机构联网组团运营,并引导其开展有序竞争。2015年底前,全市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置全科医学组织协调部门,负责承担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并指导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工作。〔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3.完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发展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逐步调整社康中心布局,在每个街道设置1—2家一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区域社康中心),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二、三类社康中心、全科医学诊所。发展完善全科医学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科医生培训和认证制度。到2017年,培育3000名通过认证的全科医生。探索向全科医生购买基本医疗服务,为市民提供健康咨询与管理、疾病初级诊疗、转诊转介服务。通过调整医保支付、财政补助政策,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引导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和个体执业医师分流更多的普通门诊病人。
完善分级、分片转诊规范,健全常见病种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标准,建立全市统一的双向转诊平台,完善对转诊病人的服务衔接和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机制,实现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逐步增加公立医院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全科医生预约挂号和转诊服务号源。2015年底,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提高至20%以上。鼓励上级医院出具治疗方案,在下级或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治疗。推进护理服务社会化,推动“医养结合”,支持全科医生承接慢性病和康复期患者的管理和指导服务,引导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机构建立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接续性医疗服务分工协作和双向转诊机制,促进形成急慢分治格局。〔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完善与分级诊疗相适应的医保政策。2015年底前,结合分级诊疗工作推进情况,完善促进分级诊疗的医保支付政策。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的起付线可从患者在首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之日起连续计算。〔牵头部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配合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4.统一基本诊疗服务标准和流程。在全市公立医院推行统一的运营管理标准;制定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质量控制中心建设规划,支持三级医院按照规划建设医疗、护理各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促进医院服务流程标准化、质量管理规范化。在统一质量控制标准的前提下,推进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加快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到2015年底,全市公立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出院病例数的30%以上。〔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1.推动市医管中心依法独立运作。学习借鉴香港医院管理局运营经验,完善市医管中心法定机构运作模式,依法保障其职责法定,在理事会决策下独立运营、灵活自主。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创新管理方式,按照各自职责制定并落实对公立医院的发展建设、规划设置、财政补助、社会医疗保险、收费和医药价格等政策措施、标准规范。市医管中心负责牵头制定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规范,在政府投入资源总规模内,统筹调配各公立医院资源,完善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牵头部门:市编办、市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卫生计生委)
2.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政事分开改革。公立医院不再实行编制管理,取消行政级别,促进不同级别医院按照专业化管理要求依法治理。各区、各新区要探索完善区属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明确“出资人”代表,负责统一履行区属公立医院的发展规划、章程制定、重大项目实施、财政投入、运行监管、绩效考核等重大事项决策职能。推进公立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支持各办医责任主体委托名校、名院合作运营公立医院,并落实医院的人事管理、内部分配和运营管理自主权。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部决策和制约机制,探索建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履行医院内部运营管理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和院务公开作用,监督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落实。(牵头部门:市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配合部门:市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
3.推进医院管理团队职业化建设。制定医院管理团队职业化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完善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和问责制,探索完善医院管理团队工资分配办法。支持医学院校在深举办医院管理学院,建立培训、研究基地,开展学术交流。支持社会力量组建专业医院管理组织或管理机构,参与公立、社会办医院的运营管理。实施医院管理人才研修计划,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医院管理专才。〔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市编办、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三)运行机制改革。
1.推动公立医院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在公立医院全面实行以事定费、以费养事、以事定岗和按岗聘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由医院根据实际需要,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和工作岗位,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全员聘用、工资分配等管理制度,淡化和取消身份差别,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同岗同酬。健全与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要素为核心的内部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个人薪酬挂钩。〔牵头部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财政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2.健全政府投资和财政补助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健全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学科建设与固定资产折旧率相衔接的大型设备常态化更新机制,完善新建医院开办费、开业初期运营补助、非医方责任的医疗欠费等费用核定实施细则。加强对医院预算的管理,健全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相结合的财政补助机制。完善基本医疗服务财政补助细则,全面取消与人员编制挂钩的医院财政补助核算方式,由财政部门根据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数量、手术难度、病床周转率、转诊量、科研水平、满意度及行政岗位与医疗护理岗位比等指标核定补助经费,并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动态调整。〔牵头部门:市财政委、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3.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2015年,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在保证公立医院良性运行、财政投入不减少、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整体医疗负担不增加的前提下,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研究制定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合理提高诊查、手术、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项目价格,降低部分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和医用耗材定价。逐步理顺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各医疗服务项目之间的比价关系,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实施按病种、服务单元、服务包、床日等多种定价方式。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建立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防范价格异动。加大对价格垄断、欺诈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在完善定价规则、规范医院行为、控制费用涨幅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医院自主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管理方式。(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场和质量监管委,配合部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
4.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健全与总额预付、分级诊疗相衔接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试点推行门诊按人头、住院按病种分组(DRGs)付费或按床日“打包收费”等支付模式。扩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和覆盖面,到2015年底,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完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与监督制约作用。在规范日间手术和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日间手术,以及中药制剂、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牵头部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配合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5.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2015年底前制定《深圳市公立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在保障全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用药需求的前提下,调整临床用药结构,降低高价药、次高价药比例,减少辅助用药和奇异剂型、奇异规格药品的临床应用。探索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在广东省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联合采购药品的新模式。鼓励公立医院与医药企业探索医药物流服务向医院药房延伸。组织开展临床路径审核和处方点评工作,定期公布比较各医院单病种医疗和药品费用,强化对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辅助用药的临床使用干预。2015年底前,制定医用耗材统一编码规则,推行医用耗材网络化阳光采购,在统一信息平台公开各公立医院每一品规的医用耗材采购价格。督促公立医院优先配置国产医用设备,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采购和使用国产医用耗材,将特需医疗服务的比例控制在全部医疗服务的10%以内。到2017年,全市公立医院“药占比”总体降至30%以下,卫生材料费占医疗业务成本的比例控制在12%以下。〔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财政委、发展改革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四)诊疗服务模式改革。
1.完善便民、优质服务机制。进一步健全公立医院门诊、住院基本服务规范。推进门诊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建设,为群众提供导医导诊、挂号、缴费、查询检验检查结果等“一站式”服务。探索组建住院综合便民服务平台,负责指导各科室优化病床资源配置,为患者提供办理住院、出院手续等“一站式”服务。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2015年底,二、三级医院必须全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2.引导建立合理的医院就诊秩序。推行团队式服务,在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试点组建医疗和护理服务团队,作为提供疾病诊疗、护理服务的工作单元;改革病人直接预约医生的模式,改为病人预约医疗团队或科室,由医院安排病人合理就诊。全面推广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实施“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计划”,建设“深圳市民就医网”和APP应用系统,实现自助预约挂号、支付费用和查询检验检查结果、个人健康档案“掌上通”,形成转诊转介、远程医学、健康管理以及医疗协作等“一网通”。进一步完善“市民健康卡”功能,与医保卡、银联卡等多种载体信息对接,促进全员持卡就医和刷卡付费、在线付费。建设深圳市远程医学信息系统,促进国内外医学交流与合作。〔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3.完善多学科诊疗协作机制。在三级医院组建综合性疾病诊疗中心和疾病多学科协作组,促进多学科协作。推动网络医院和远程医学系统建设,建立与国内外名院名校互联互通的远程会诊中心。发展整合医学,推动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心理卫生服务、临终关怀服务、基因和干细胞个体化治疗相结合,提升医学人文关怀水平。〔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4.推动医疗服务国际化。支持境外高水平医院管理机构承接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事务,支持公立医院引进境外高水平的学科团队。支持有条件的公立医院设置国际诊疗服务区,开展与国际接轨的诊疗服务。支持公立医院参加国际医疗质量认证,推广卓越绩效、品质管理圈、5S现场管理等国际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五)运营监管模式改革。
1.健全医院运营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考核评价办法,突出功能定位、职责履行、费用控制、运行绩效、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和社会满意度等考核指标。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并与公立医院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工资总额以及领导班子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2015年底前,建立健全数字化公立医院运营综合监管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医院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情况和业务运营等数据,实现对其运营管理情况的动态化、常态化监测和评估。〔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2.健全医院财务监管制度。建立公立医院财政补助绩效评估制度,科学测算公立医院从财政补助和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中取得的连带收入,作为调整政府投入、财政补助和医疗价格标准的参考。完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管制度,探索派驻财务总监、开展第三方审计等监管方式,加强对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活动的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全成本核算制度,全面实施后勤保障与服务社会化,严控资源消耗性、行政后勤服务支出,促进医院调整收支结构,改善职工福利,缩小同岗人员收入差绝对值,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市财政委、发展改革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3.推动公立医院依法治理。各级公立医院主管部门要指导公立医院制定医院管理章程,明确医院宗旨、功能、目标,界定医院举办方、运营方和监管方的权责,明确医院基本管理制度,促进医院依照章程规范运作。健全涵盖医院人财物和业务管理的运营管理基本制度。落实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医院岗位设置方案、岗位管理制度、工资分配方案等民主管理权力。完善医院信息公开制度,重点公开财务状况、绩效考核、质量安全、人力资源、价格和医疗费用等信息。〔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配合部门: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六)统筹医疗行业改革发展。
1.促进医疗行业开放发展。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医疗机构准入管理流程,推行网上申报。改革医师执业注册和管理方式,推行区域注册,全面放开医师执业注册地点限制。建立健全以技术水平、医德医风为核心,以行业自律、科学公正为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运用到医疗人才引进、医务人员岗位聘任、医保向医师购买医疗服务等方面。(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医管中心、人力资源保障局)
2.健全医疗市场监管机制。推动建立与国际医疗认证制度接轨、符合国内医疗机构评审评价特点的深圳版医疗质量认证标准和评价体系,促进各医疗机构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发挥(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工具在医院评审评价、学科能力评价、医疗人才评价、医疗支付制度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医师执业积分管理制度、医师多点执业网上报备制度,启动医务人员诚信执业管理系统建设。发挥医疗行业协会在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医疗人才评审评价以及医疗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医管中心、人力资源保障局)
3.推动医疗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推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相衔接,扩大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的培训规模。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科医师培训和认证制度。支持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来深合作举办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特色学院;开展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认定服务。建设医学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高医务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医学转化平台建设,促进生命健康产业与医疗服务紧密对接。发展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干细胞工程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精准医学”。(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医管中心)
4.健全多元化的基本医疗供给机制。深入推进医疗市场开放发展,逐步将政府对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从补“供方”向补“需方”转变,促进医疗市场公平竞争。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服务模式改革和医疗资源结构调整,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名医诊疗中心、中医坐堂医诊所、全科医学诊所,发展全科医学服务、康复照护服务、健康检验检查服务。引导社会办医疗机构向专科医疗机构转型升级,创新服务模式,走集团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道路。2015年,全市力争建成3家名医诊疗中心。(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人力资源保障局)
5.推动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完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健全技术标准和安全防护体系,实现居民基本健康信息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业务协同,促进医疗卫生、医保和药品管理等系统对接、信息共享,推动建立医疗行业综合监管、科学决策、精细化服务的新模式。到2016年,实现与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对接,积极开展药品电子监管码核注核销;实现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区域平台对接;到2016年,完成二级以上医院的信息化标准建设,社区健康服务管理系统与各举办医院的信息系统实现对接。〔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经贸信息委、市场和质量监管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医管中心,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6.完善法制、舆论、风险保障制度。支持医疗行业专业律师事务所与医院管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支持爱心人士、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建立医疗领域志愿服务组织。2015年底前,在全市所有公立医院推行医疗责任险制度;2016年底前,借鉴英国医师互助性责任保险制度,由医疗行业协会牵头建立医师执业保险制度。深入推动平安医院建设,借助医疗行业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力量,完善与医疗责任保险相结合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配合部门:市医管中心、民政局、司法局、深圳医患纠纷仲裁院、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
三、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公立医院改革是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重要工作内容。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本部门的工作任务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按照责任分工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人,确保工作落实。市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医管中心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解放思想,密切配合,完善配套改革措施,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医疗价格、监管体制等综合改革。
(二)加强督导评价。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督导、考核、评估、问责机制,督促各单位按照进度安排,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并跟踪各项改革任务的完成情况和重点指标的进展情况,建立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进展定期通报和动态调整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和交流经验,促进全市改革“一盘棋”。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对各区(新区)改革的支持和指导。
(三)做好宣传动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改革措施的宣传和解读,合理引导社会舆论和群众预期,凝聚共识、增强信心,营造改革的良好氛围。做好医务人员的宣传发动工作,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和公立医院管理者的政策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和执行力,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深圳市公立医院改革重点指标
>改革目标 | >指标名称 | >指标值 | >指标 >属性 | |
>2014年 | >2017年 | |||
>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形成。 |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含社康中心、全科医学诊所、门诊部、个体诊所、医务室)占全市总诊疗量的比例。 | >36.2% | >≥50% | >预期性 |
>市域内住院量占比。 | >97.2% | >≥98% | >预期性 | |
>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 | >— | >≥20% | >预期性 | |
>公益性质得到全面巩固。 | >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 >约束性 | ||
>检查收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 | >29.82% | >≤25% | >预期性 | |
>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 | >34.16% | >≤30% | >预期性 | |
>公益性质得到全面巩固。 | >卫生材料费占医疗业务成本的比例。 | >15.05% | >≤12% | >预期性 |
>全市公立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出院病例数的比例。 | >23.9% | >二级≥50% >三级≥70% | >预期性 | |
>大型设备阳性检查率。 | >≥60% | >≥70% | >约束性 | |
>各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占全部医疗服务的比例。 | >≤10% | >≤10% | >约束性 | |
>医院运营绩效显著提升。 | >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培训率。 | >— | >100% | >约束性 |
>二级以上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 >7.94天 | >≤8.0天 | >预期性 | |
>二级以上医院预约诊疗服务量占全市二级以上医院诊疗服务量的比例。 | >11.81% | >≥40% | >预期性 | |
>“市民健康卡”持卡就医比例。 | >52.7% | >≥80% | >预期性 | |
>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 | >92.5% | >≥90% | >预期性 | |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 >93.8% | >≥90% | >预期性 | |
>二级以上医院急诊预检分诊服务实施率。 | >— | >100% | >约束性 | |
>医疗行业发展环境优化。 | >社会资本办三级医院的数量。 | >5家 | >≥8家 | >预期性 |
>名医诊疗中心数量。 | >0家 | >≥3家 | >预期性 | |
>社会办医疗机构千人床位数。 | >0.62张/千人 | >1张/千人 | >预期性 | |
>市民对公立医院门诊服务满意度。 | >76.01 | >≥80 | >预期性 | |
>市民对公立医院住院服务满意度。 | >79.15 | >≥85 | >预期性 | |
>参加医疗执业责任险的公立医院比例。 | >12.5% | >100% | >约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