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贯彻新《信访条例》要把握好五个关系
新《信访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信访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信访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要贯彻好、执行好《条例》,关键是要围绕定位、机制、体制、法制做好文章,重点把握好五个关系。
一、畅通渠道,把握好“入口”与“出口”的关系畅通信访渠道是保障公民建议权和申诉权,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迅速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国家将畅通信访渠道作为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处理信访事项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及各级信访机构的工作方式、工作制度、工作机制等应进一步规范完善,确保信访渠道畅通无阻,为信访人的信访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要畅通“入口”,确保群众多渠道反映问题。在积极创造条件、实行无门槛“准入”的同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倡“信”访减少“走”访,提倡选派代表反映问题、减少和避免大规模集体访,提倡领导约访、下访减少群众上访。畅通信访渠道“入口”,要体现“四化”。一是人性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心比心。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兄弟姐妹,将信访群众视为平等主体的社会人,热情接待、严肃对待、认真处理和解决每一件上访问题。要执行好领导接待日制度,坚持好领导约访制度,多到下边看,多听群众意见,多为百姓解难。要通过落实领访、跟访制度,更好地了解“上情”、把握“下情”、掌握信访“内情”,更加积极有效地解决信访问题。二是信息化。要针对新时期信访形式的新变化、新特点,充分利用政府政务网络资源,建立信访信息平台,构建信访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访信息互联互通,共用共享,一方面方便信访群众在当地提出信访事项,减少信访成本,并查询其所提出信访事项的办理进展情况;另一方面,方便上级行政机关及其负责人了解各地方有哪些信访事项并及时督促信访事项的处理解决,也可以减少各级行政机关对同一信访事项重复受理、办理。要开设信访“电子隧道”,成立网上投诉受理中心。要开设信访信件“绿色通道”,推行信访信件“免邮资”服务项目。三是社会化。要建立政府主导之下的社会团体参与信访机制。发挥法律咨询、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参与等多层面、多侧面、多股力量的作用。要借鉴浙江、山东等地经验,在农村乡镇设立调处中心,在村委会设立调解组织,在城区居委会开展代理信访。要继续推行律师介入信访制度,搞好信访接待和咨询服务。要畅通“出口”,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思想工作等多种手段、多种办法处理和解决信访问题。要坚持“三个为主”。一是坚持属地管理,以“块块”为主。坚持信访事项属地管理的优先原则,强化各地、各级政府处理跨地区和越级信访时的主导作用。当前,信访事项遇到条块交叉时会出现有口难归的问题和困难,一些地方和部门相互推诿扯皮,损害了信访人的合法权益。为此,要把属地管理原则落到实处,无论是属“条”还是属“块”的信访事项,其所在地的政府都应承担起职责,尽快明确办理部门,并负责指导、督促问题解决。二是坚持逐级受理,以“基层”为主。要落实好群众逐级上访和分级受理制度,建立健全信访层级受理机构,哪一级发生的信访问题就在哪一级受理和解决,哪一级管辖的信访问题就在哪一级负责协调解决,提高结案率和结服率,以此减少越级访和重复访。三是坚持就地处理,以“化解”为主。要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责任下移,努力把把苗头化解在初始阶段,上访事态稳控在当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防止矛盾层层上移、问题层层上交,群众层层上访。
二、信“访”更应信“法”,把握好人治与法制的关系政府管理和行政手段能以适当的人治性制度缓和法制在一定情形下的过分刚性与法制操作中的人为执行缺失,再加之,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意识、“青天”意识、政府万能意识等人治思维,一些人不善于靠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习惯于有困难找政府、找领导、找信访,使得社会矛盾涌向政府及其信访部门。信“访”不信“法”、唯“上”不唯“下”已成为群众信访活动的心理误区。信访活动越往上越集中,行政层级越高受理的信访量越大,出现“中央多、基层少、上边热、下边冷”的“倒金字塔”现象,既增加了信访人的经济负担,又使各级各部门就同一信访事项重复处理,加重了社会管理成本。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体系的完善、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解决信访问题的最终途径不是“人治”,而是“法制”。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人治”信访制度与法律准则相悖。不可否认,中国信访制度曾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在听取社会弱势群体的呼声,实现社会正义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权力救济作用。
第二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把握好五个关系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把握好五个关系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党领导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事关党在人民群众中形象,是推进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其实质在于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又好又快的为广大人民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要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在不断完善机制的基础上,重点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以深化理论武装为统领,要把握好学和习的关系
学是仿效,是获取知识;习是复习、练习,巩固已获取的知识。古人总结归纳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习方法,深刻地阐述了学和习之间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道理。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要做到学与习的联通,必须把所学的知识举一反
三、集为一体,把握共性,体现个性,从而达到知道、取道和得道的目的。要谨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坚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学,常学常新,学而不厌,以学为乐。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学习是权利,也是义务,更是责任。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重点抓好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工作所需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以学习原着为主,做到全面、准确、深刻把握内涵实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强大动力,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向深入。在新的形势下,“学习”是竞争的法宝。广大党员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需要不断升级,需要学习借鉴先进的学习管理理念,把头脑风暴法、T型管理、双环学习法、知识管理等智能管理工具引入党组织,按照平等、自由、民主的方式,进行组织化的、互动式、研讨式的学习,激发党员干部学习和创新的潜力。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电视教育等现代教育阵地,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卓有成效地推进事业发展。
二、以提高学习成效为重点,要把握好学和思的关系
思,是指思考,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认识问题。要敢于置疑,要从前后、左右、正反等多方面考虑问题,立体式地思考,特别要联系实际考虑问题,不人云亦云。正确处理好学和思的关系,是解决知识积累与认知能力发展的问题。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和升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个人都在学习中成长,没有学,思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把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必须通过“思”这一关键环节,才能充分发挥“学”的作用,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归纳总结提炼为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学而不思,往往会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就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就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抓住事物的本质,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在浩瀚的知识面前就会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学与思的结合,是全面掌握吸收知识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在马列主义传播到中国大地的时候,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在学习马列精髓之时,结合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充分考虑了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现实国情及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提出了具有深刻内涵的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发展理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从此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三、以提升能力素质为目标,要把握好学和行的关系
所谓“行”,就是执行力,是指贯彻党的战略意图、完成党的战略目标操作能力。加强学习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高党组织执行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基础性工作。一个人能力素质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能否锲而不舍地坚持学习。当今世界新知识日新月异、学科迭出不穷。由于个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要善于从自己的工作领域、工作实际和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出发,选择性地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在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联系工作,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本着“缺什么、补
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坚持理论学习与科学文化知识、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政治理论学习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在岗学习与脱产培训相结合,自觉学习工作中所必需的各类知识,积极不断地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快知识更新、理论提升的频率和速度,不断提高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的认知水平,为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上推进科学发展奠定好坚实、广博、深厚的知识基础和理论水平,以不断提高党组织整体执行力。
四、以服务科学发展为根本,要把握好学和用的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真正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服务科学发展的实际本领、谋划发展的工作思路、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科学发展的良好作风,才能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到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上”。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也是对学习成效的检验。学是用的基本,用是学的根本,知识向能力转化,载体就是运用和实践,把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党员干部要用心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科学文化知识等,以把学习的体会、收获、成果指导实践为己任,一方面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学习上级的方针、政策等,知晓大政方针,奋斗方向与目标,上下合一,推动工作。实践无止境,学习也无止境,只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学与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就能使党的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当前,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进程中,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围绕这些实际问题,注重理论的运用,注重规律的把握,注重现实的研究,注重实践的探索,真正做到真学、活用,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进一步推动和服务科学发展。
五、以坚持统筹兼顾为前提,要把握好学和工的关系
学习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为工作提供更好地理论支撑,工作的提高需要不断的学习。要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学习关系,必须统筹兼顾、周密安排,把抓学习贯穿
于工作的全过程,牢固“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借鉴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教育活动成功经验,进一步明确学习教育的时间、内容、目标、责任以及相关要求,落实集中学习、干部培训、调查研究、挂职锻炼等各项学习制度,完善学分、考核等奖惩激励机制,把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把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创新网上交流、媒体宣传、动态反映等形式,搭建起学习交流互动平台,加快学习成果的转化,推进学习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两手抓、两相益、两促进”,不断推动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文章标题: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党和国家确定的事关全局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作为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重要目标、内在要求、必要条件和政治保证等几个方面的要求,这其中也蕴涵着解决好历史文化背景和各类矛盾纠葛错综复杂的“三农”问题的重大命题和深刻内涵,要求我们既要解决千百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农业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又要解决传统生产方式的桎梏和农民对土地依赖眷恋的困扰,也要解决政府财力对农业投入不足的制约,还要解决地域差异和生产资料分配不均造成的落差,更要解决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工作实际程度的内在要求。为此,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建设新农村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中体制性、结构性、生态性矛盾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不断显现,这些问题和矛盾解决不好、处置不当,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稳定是前提,稳定是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无从谈起,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就很难落到实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就很难实现。建设新农村,必须把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摆上突出位置,着力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着力解决农村各类不和谐、不稳定问题,保障广大农村群众心平气顺、安居乐业,全身心地投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应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理工作。对农村传统矛盾纠纷,要注重研究其规律、特点及成因,不断加大矛盾纠纷排队查调处理工作力度,切实增强预见性、前瞻性,区别不同情况,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努力把握好在新农村建设中维护群众利益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结合点,做到既有效地维护群众利益,又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和调处解决好农村因农民负担、土地承包、土地征用、移民搬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按照“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要求,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上来,做到有效预防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置问题,切实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要坚持严打方针,在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上取得新突破。从当前农村治安情况看,农村违法犯罪问题有与城县违法犯罪问题的共同特征,也有农村自身的特点,影响农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盗窃抢劫、流氓恶势力、村匪路霸、制假贩假、欺行霸县、坑农害农等侵害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对这些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严厉打击、集中整治,做到除恶务尽,切实把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高发势头压下来,有效地控制案件的发生,增强农民群众的安全感。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政府扶持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扶持引导,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农民自力更生与政府扶持引导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侧重。新农村建设,需要全党共同努力,更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调动农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先后下发了8个一号文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但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都是在“一波三折”中进行的,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挫伤,在这种形势下建设新农村,必须把调动农民积极性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大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支持群众,教育和引导农民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加大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认清形势,切实增强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把握好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这个切入点,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民收入得到更快的提高;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让农民分享更多的社会福利;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环境美化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让农民拥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民主决策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全面建设与重点扶持的关系。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全国农民的一大福音。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间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不尽一致。尤其像东北地区,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的大粮仓,历史上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建国以来,国家对农业采取的是“取多予少”的政策,导致农业基础十分薄弱,农村建设十分落后,农民生活水平十分低下。因此,建议国家在制定扶持新农村建设政策时,应重点考虑东北老工
业基地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在促进全面建设新农村的同时,在政策、项目、资金的投放上应重点向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中央应加大对东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持力度,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应在贴息贷款和项目建设上给予重点倾斜,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应在减轻乡村债务上予以扶持,通过国家注入、减免、停息挂账等办法,卸掉乡村债务,让他们轻装上阵带领农民搞新农村建设;应在建立农村保障体系上给予帮助。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贷款贴息、国债资金和增加贷款规模等途径,采取“百川汇一”的方式,增强东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能力。
第四,正确处理好依法规划与有序建设的关系。当前,很多地方的农村建设仍存在着无“设”就“建”、边“建”边“设”、先“建”后“设”、前“建”后“拆”的无序建设的现象,随意性强,规划性弱,极大影响了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局面。新农村建设蕴涵了先“设”后“建”的新发展观。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要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规划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脚踏实地,以长远务实的态度来对待建设新农村,认真吸取历史上搞过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大上乡企时“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等劳民伤财的教训,坚决避免把有限的资金浪费到各种形象工程、花瓶式试点工程以及重复建设上去。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让农民得到实惠,如果建完了很漂亮,对他不方便,我想农民不会满意的。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还要强化依法规划,各级政府在出台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政策和措施前,必须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好事办好,坚决避免一个出发点好的政策措施,由于不符合实际或者侵害了农民的权利而引发新的矛盾。最近一段时间,我看了很多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报道,一些地方建设农村的小社区,在这个前提下,把一些村合并到一起,这样就涉及到农民要搬家,老房子要拆掉建新房,这样一种现象在中国各地区差别很大的情况下是不能一概而论的。首先得考虑这个地方这样做有没有这样的经济条件,农民会不会因此受到财产方面的损失,或者加重负担,或者让村集体负债更多;其次是即使有经济条件,也要考虑到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农民的宅基地是依照法律规定审批给他长期使用的,往往农民就在他宅基地附近还有他的承包地,如果都合并起来,有些地方可能要收去给别人使用,这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因此要这样做,必须符合法律的程序和法律的规定。所以说,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依法办事,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规划先行,从县情、镇情、村情出发,不搞“一刀切”,要实行分类指导,大胆探索,积极实践,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第五,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关系。建设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肌体的基本细胞,是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在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组织发动和建设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冲破了过去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了不少问题,而与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建立起来,本应起战斗堡垒作用的农村基层组织在相当一些地方还比较薄弱,少数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个别基层组织名存实亡,导致一些农村基层组织丧失了公信力。特别是随着国家对农村“三减免”、“三补贴”政策的推进,农村基层组织的行政功能也在逐步弱化,尤其是在那些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地方,出现了大量的非良性组织,并迅速填补行政功能弱化留下的组织空间。一些家族势力和宗教势力有扩大的趋向,而行政功能逐渐弱化的乡村两级组织无力阻挡这些家族势力、宗教势力的崛起,这往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障碍,长此以往势必会削弱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政权建设的高度,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配套建设。结合农村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选好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带头人,加大对乡村干部的培训,改进农村工作方式方法,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树立亲民为民形象,不断增强凝聚力,切实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到建设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上来。
《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第四篇:把握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五个关系
把握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五个关系
2012年07月25日09:14来源:经济日报
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简称《决定》)发布一年多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我认为,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当前的5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从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的背景来看,党中央、国务院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产业振兴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为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着力提高经济长远发展中增量的水平,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实施的重大部署。因此,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一开始就肩负着着眼长远为调结构提供新的增长点和立足当前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的双重历史使命。从这几年的发展实践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也确实发挥了这样的作用。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很多地方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逆势而上,出现了新兴产业投资规模、产出增速、占经济总量比例、提供就业机会等大幅增长的可喜局面,在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中展现出亮丽的前景。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继续同时发挥好这两方面作用,关键在于引导社会资源,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选择好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促使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得到发挥,优先扶持高端产业链协同发展。这样,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实现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而且有利于加快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带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大动力。
二是正确处理市场主导与政府调控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从其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还是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都需要
政府的大力培育和引导。这也是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通常做法。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在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前提下着眼于未来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同台竞技,需要政府的引导、扶持和调控。为了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决定》,最近又审议通过并发布实施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等相关部门还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资金,许多省、区、市也根据本地特色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这些都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的引导和调控能够代替市场的作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一些市场调控机制作用发挥的充分的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展现出勃勃生机。当地政府根据本地发展需求,通过规划、政策,明确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商业环境和公平、普惠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通过建立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激励市场应用需求的政策体系,引导企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选择投资领域、技术路线、产品性能、服务模式等方面的能动性,发挥市场主体在配置人才、资本、产业布局等方面有效性,鼓励集聚发展和竞争发展。
三是正确处理产能扩张与市场选择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不是应该扩张产能?扩张产能后是否会带来新一轮的产能过剩?我认为需要从3个方面客观看待。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之一就是发展潜力大,市场需求的扩张往往不是常规的经济学方法所能够预测,因此必须用发展的视野、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供需关系。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在针对未来可能的全球市场,积极扩张新兴产业的产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应抓紧抢占发展的先机。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发展迅猛,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性能、更低成本、更加环保、更多享受的新产品新服务,产品性价比大幅提升。而且通过市场的选择,新的先进产能将替代旧的落后产能,从而达到新的供需平衡。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在技术进步支撑下的有利于消费者利益的产能扩张。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当前一些国家从保护自身发展而采取“保护性”做法,是损人不利己的做法,在短期限制我国产业发展的同时更损害了本国消费者的利益,不
会是长久之计。我们不可因噎废食,因为人家的限制就不扩张产能或甚至限制产能,而是要积极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调整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不断满足国际市场的新需求,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产能过快扩张可能会带来企业利润下滑,关键在于企业能否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建立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产能扩张过快也可能导致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而采取以次充好等问题,客观上要求政府加大引导力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
四是正确处理全国布局与各地特色的关系。国务院《决定》中明确了近期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7个产业领域和24个重点方向,具体到全国各地选择的发展重点,从产业领域到每个领域发展的重点方向,名称上可能会有所类似,似乎存在着重复建设问题。但从各地选择的各产业的细分领域来看,其实是有所区分的。比如同样是发展新能源产业,有的地方重点发展的是新能源的装备,有的地方发展的是新能源的产品,有的地方重点发展的是新能源的应用。还需要说明的是,《决定》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重点方向是从全国的发展战略考虑,各地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决定》确定的重点范围内选择,允许和尊重各地在发挥本地特色基础上有所侧重。总之,我们一方面要通过规划及配套的政策,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合理布局,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各地有选择地发展具有本地优势和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五是正确处理技术驱动与需求拉动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产业。一方面,科技进步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灵魂,没有科技进步,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国务院在《决定》中,选择具有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或具有重大技术突破潜力的领域作为近期培育和发展的重点,对于难以体现科技进步特征的产业,尽管当前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仍没有选择为近期培育和发展的重点。另一方面,科技进步成果还需要通过市场的检验,满足市场需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发展史上曾经有很多好的科技成果,但由于产品价格、消费者习惯、营销模式等种种原因而没有被市场所选择。因此,我们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一定要把技术路线交由市场来选择。当
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拓展方面无所作为。我们可以通过应用示范的方法来引发市场的兴趣,从而试探市场的反应,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市场。只有市场选择的产品,才是有长久生命力的产品。
除了以上这些问题,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大力发展大企业,还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等问题,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初期,有这样一些讨论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有经过不断的探讨、摸索,在实践中总结,在发展中完善,才能更好地找到适合我国特色的新兴产业发展之路。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科学引导生产要素和政策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就一定会圆满实现国务院《决定》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培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张晓强
第五篇:做好纪检监察工作要处理好三个关系把握好五个重点
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把握五个重点
作为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只有在新形势下准确把握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树立一个正确的工作方向和目标,才能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工作实现健康发展。具体到工作中讲,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把握好五个重点:
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纪检监察工作与县委中 心工作的关系。纪检监察工作应该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实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处理好这一关系,要克服三种不适应:一要克服思想认识上的不适应。即要克服守旧意识、小团体意识、本位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社会发展是一盘棋,反腐倡廉工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棋子,所以要把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放在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大局中去把握,时刻不能淡化纪检监察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保驾护航意识,只有这样,纪检监察工作才不会偏离正确轨道。二要克服工作机制上的不适应。目前纪检监察工作开展中科学的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如纪委监督同级党委等工作缺乏有效的操作性,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所以必须在工作机制上不断探索,既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又要充分发挥纪委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
1作机制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形成强有力的反腐败整体合力。三要克服职能发挥上的不适应。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能是教育、保护、监督、惩处,如果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全面充分。不能准确把握教育、保护、监督、惩处四项职能,做到全面履职,而是有时重“惩处”轻“教育”,有时重“监督”轻“保护”,那样工作起来就会顾此失彼,因小失大。所以要四项职能并用,视情况该教育的教育,该保护的保护,该监督的监督,该惩处的惩处。二是处理好廉政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廉政建设要为经济发展服务,项目建设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所以廉政建设要大力服务项目建设,抓手就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并以此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廉政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双赢。具体到工作中,一是要加强素质教育,转变服务观念。通过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放下官架子,掏出公仆心,真正做到想外商之所想、急外商之所急、解外商之所难、帮外商之所需。二是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大力推行进企审批、服务承诺、阳光公示、首问负责、限时审批等各项制度,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企业和经营业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对审批项目进行再整顿、再清理,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减少的一定减少,能实行低限收费的要执行低限,并进一步规范检查和收费行为。三是强化社会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充
分发挥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开展视频直评部门股室活动和加强行政权力监控机制建设,保证行政权力的正确运行,确保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各项措施的落实。三是处理好惩治腐败与预防腐败的关系。惩治与预防,是反腐败斗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惩治不是目的,最终是为了保护干部,防微杜渐。所以说加强廉政教育,做到警钟常鸣是在救人,社会上有人认为查案是整人,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如果纪委发现问题坐视不理,使违纪者积小错成大错,酿成严重后果,到时候后悔莫及。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纪条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执政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把握好五个重点:一是把握好上级的要求。就是说要牢牢把握好中央、省、市纪委的安排部署,对上面要求的各项工作逐项落实到对口科室,明确责任人。年初抓好安排部署,年中做好总结检查,及时查漏补缺,年终要帐,兑现奖惩。二是把握好县里的中心工作。围绕县里的中心工作开展监督检查是我们纪检监察工作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要对县委、县政府年初安排的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建议,该整改的整改、该处理的严肃处理。通过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各项重点
工作全面完成。三是把握好亮点工作。创新是一切工作的灵魂。纪检监察工作开展中重点要抓好创新,要围绕“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的工作思路,边工作边总结,谋划几项有特色、出亮点的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在“自选动作”上打造出自身特色,扩大社会效果。四是把握好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纪检监察队伍提高战斗力的根本保证,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纪检监察干部要做遵纪守法的表率,首先要从小事做起,如严格执行中午不能喝酒的规定,严格遵守上下班纪律等,其次要加强学习。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需要。第三要认真履职。继续在纪检监察干部中深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五是把握好机关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提高纪检监察机关效能,制度建设是关键。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学习制度、财务管理、物资采购、招待接待等机关制度,该规范的规范,该上墙的上墙,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制度推动机关工作效能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