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审美 六七十年代的服饰
红色审美 六七十年代的服饰
1973年,从外地来到北京的红卫兵在天安门前合影。
衣服这东西,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虽属表皮,貌似也与内在之人性无直接关系,但事实上又的确影响着人的气质、形象、风貌乃至言谈举止。衣服这东西,退一步讲,除了防暑御寒功能外,即便仅从人类社会活动的实用性出发,也不能随便乱穿或无论干什么都穿某一种样式的衣服。比如你参加体育运动,若穿一身笔挺的西装,配一双锃亮的皮鞋,别人看了就不顺眼,自己运动起来也很不舒服自如。再比如你参加一场灯红酒绿下的交谊舞会,若头戴一顶解放帽,脚蹬一双胶球鞋,脸上再捂一个白口罩,就令人感到莫名其妙,啼笑皆非。
中国古人对服饰的认识与规范,源于礼。而礼的最基本、最朴素、最实际的意义,则在有别于禽兽,也是身份和职业的象征,且懂礼貌。对,就是“礼貌”这个词!礼貌礼貌——礼是内在,貌是外在。有礼无貌谓之名不符实,无礼有貌谓之沐猴而冠;那既无礼又无貌呢,只能是混蛋乃至禽兽了。所以,中国古人很在乎、也很讲究穿衣戴帽,所谓“赬丹班次,各有品章”,你是什么人,就穿什么衣服,你做什么事,穿戴也应合乎情理,不能乱来,否则便令人感到不伦不类、有失体统。顺便说一句,孔子说过的那句“君子其学也博,其服也乡”,这个“乡”字可不是以往某些学者所理解的入乡随俗、随意穿戴的意思,读音也不是一声(阴平),而是两人对坐饮酒,即“乡饮”之意,读三声(上声)。有关乡饮酒礼,规矩很多,读者从《周礼》《仪礼》《礼记》等典籍便可详细了解,这里我就不多说了;简而言之,乡饮酒礼制度的用途,《礼记》说得很明确——就是“明长幼之序”。
中国人的服饰,远的不说,只说民国时期吧,显然受到政治上的辛亥革命以及诸方面整体性的“西风东渐”影响很大。从时代风貌上看,民国服饰虽五花八门(以中山装、长衫、旗袍为主,辅以西装及各种西裙等),但并未有悖于现代审美意义上的进步或向前发展,基本也属正常衍进。然及文革则大不相同了.有关衣冠服饰之美丑,我想,毛主席大概很清楚什么是好看的,什么是不好看的,什么叫土气,什么叫洋气,否则他1945年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时,何必还弄一顶“南洋归国华侨”般的盔式太阳帽戴?!即使到了他开始执政的五十年代,我们看民众的服饰,基本也还在延续着民国时的款式与审美格调。以我父母为例吧——我看他俩1959年的结婚照片,也还烫着卷发,穿着大花裙子和高跟鞋(他俩当年还是军人呢)。而1955年解放军实行军衔制,虽全盘仿照苏军样式,但比之红军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军装乃至面料,不知要漂亮多少倍呢,至少也算正常追求进步的审美。
记得小时候(大约七十年代初吧),我曾问过父母,1965年为何取消军衔制、改回到红军时代那么单调难看的军装?父母告诉我——那时他们得到取消军衔制的消息与理由是“肩章妨碍或不便肩扛手提的各种劳动”云云。后来,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基本可总结为三条---——第一,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后,因解放军的军衔制照搬于苏军,遂日趋感到尴尬;第二,1963年“四清”运动开始后,极左思想迅速蔓延至军队,并视军衔制为资产阶级法权代表,遂逐渐予以否定;第三,自实行军衔制后,有关军人的等级、晋升、退役等方面的待遇问题较为混乱,许多军人意见很大,军衔制并未起到公平公正的作用与结果„„
衣冠形象原本还算有些精气神儿的苏式军衔制军装,终于在文革前夕彻底取消并改回人人皆是“一颗红星+两面红旗”的红军装束了,这种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军装,当然也分不清官阶或上下级。没大没小,不分尊卑,“等贵贱、均贫富”,既是两千多年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口号,也是毛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与奋斗目标。而百姓们的服饰呢,其实早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及1958年的大跃进之后,便迅速灭绝了一切貌似资产阶级生活气息的装束。家母告诉我说——她曾在节假日非常喜欢穿的旗袍和高跟鞋,从1960年起就压箱底了(1960年以前的军人还可以在节假日穿洋气的便装),这一压便是25年,直至1985年我结婚了,家母才找到“替她穿”那件旗袍的人选——她的儿媳妇。
而十年文革期间,红卫兵小将们终于从取消了军衔制并退回到“红军年代”的简朴军装上获得了“革命灵感”,找到了武装方向——红卫兵只需一顶绿军帽、一身绿军装、一根武装带、一双解放鞋、外加一本红语录就够了„„红色审美啊,革命服饰啊,果然能影响与左右人们的心态,果然可以给无产阶级的革命言行壮胆儿,果然可以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果然可以用无产阶级艰苦朴素的指导思想与革命形象彻底打败资产阶级讲究生活并追求美好的体面人样,果然可以消灭人本与人性中的享乐欲望,果然可以用单调的蓝绿灰横扫五彩缤纷的自由主义思想,果然可以破坏与重建审美,果然可以去性别、去淫欲、去儒雅、去柔情„„其实,早在1961年,毛主席就赞颂并倡导女孩子们要“不爱红装爱武装”,是啊,依伟大领袖的看法,你穿红戴绿干什么?你穿出女人味儿干什么?你整天娇滴滴干什么?你叫文质彬彬的“宋彬彬”干什么?,要叫“宋耀武”嘛„„
于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于是否定文化、砸烂一切,于是文攻武卫、大打出手,于是六亲不认、人人自危„„奥威尔在《1984》中写到——“通过像少年侦察队这样的组织,把他们有计划地变成了无法驾驭的小野人,但是这却不会在他们中间产生任何反对党的控制的倾向。相反,他们崇拜党和党的一切,唱歌、游行、旗帜、远足、木枪操练、高呼口号、崇拜老大哥——所有这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好玩的事。他们全部的凶残本性都发泄出来,用在国家公敌,用在外国人、叛徒、破坏分子、思想犯身上了”„„
1971年初,中国红卫兵。
1966年国庆节,北京,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红卫兵。
1973年,北京天安门前。
第二篇: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本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本
教学目标
1.学生应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及评价;美国领土扩张;林肯;《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内战的原因、经过及意义;德意志的统一;俾斯麦和“铁血政策”;意大利的统一;加富尔;加里波第;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危机;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及意义;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2.通过学习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使学生认识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加强,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着迅速改变,英、美、法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俄、德、意、日等国通过不同方式,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从而使资本主义形式世界规模,到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了。
3.通过学习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培养学生进步的历史观和全球史观;通过学习日本由“锁国”到被迫“开国”,再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对外政策的历史性转变,培养学生要有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胸怀;通过对林肯、加里波第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伟大人物的人格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俄国、美国、德意志、意大利、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创造了条件。因此,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重点分析
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意义是本课重点。
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这三件事尽管有其个性,但无一例外是受到本国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结果,充分显示了该时代的特征,而且,都对本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进步观念和全球史观。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消灭了奴隶制,使美国资本主义进入一个广泛而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德意志统一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也为德国向外扩张铺平了道路,使德国一跃成为欧洲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在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难点分析
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和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成功的原因是本课难点。
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本原因,学生在学习这一问题时会有两个疑问:一是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性质的认识上往往产生疑问,容易将其同一般的奴隶制经济混淆。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对该经济制度的生产目的及服务对象等内容的分析得出该制度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结论。二是两种经济制度虽同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却有很大差异,在市场、关税、原料、劳动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尽管课本中列举了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成功原因,但是,学生往往缺乏深入的分析。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和国际环境相互讨论,共同分析,让学生真正从内因和外因深入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关于“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的教学建议
1.课前发放预习提纲,由学生填写相关内容。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过程、特点和历史意义。
2.结合地图讲解统一前两国的社会状况,引导学生比较两国统一的异同点。
3.注意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客观评价俾斯麦、加富尔、加利波第等人。
关于“美国内战”的教学建议
1.可结合“美国的领土扩张”地图讲清19世纪上半期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并客观地评价其历史作用。
2.重点分析两种经济形式的性质、矛盾产生的背景及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内战发生的不可避免性。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林肯上台与内战爆发的关系。
3.利用地图简介内战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两个法令在战争中的作用。
4.从性质、作用和局限性等方面总结内战的历史意义,客观评价林肯其人。
关于“明治维新”的教学建议
1.讲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时,建议教师:先结合教材地图《19世纪中期的日本》,讲述日本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发生的变化;讲述人民的反抗斗争时,让学生分析本节教参“资料与注释”中的18世纪初至明治维新前农民暴动的次数表,并提出“农民起义这种愈演愈烈的趋势说明了什么”的问题;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发展时,依照教材上“封建经济的瓦解、手工工场的出现——新兴地主的出现”的线索讲清楚;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所引起的变化时,说明新地主和高利贷商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的政治态度外,要强调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讲述西方列强的侵人时,指出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是明治维新的外部条件。通过以上的分析,指出幕府已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已成为众矢之的。
2.讲明治维新及其意义时,建议教师先讲清明治政府实行改革的目的,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改革内容。结合本目的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最后,分析明治维新的意义时,要结合改革的措施,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成果,适当讲述消极影响。
课内探究活动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根据本课内容每组自选一个课题。
2.学生查阅资料,准备道具。
3.学生出示自主学习提纲,教师辅导质疑。
4.学生课堂展示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重点: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难点: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形势的矛盾; 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成功的原因
教学手段:利用地图、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 教学过程(jiaoan.xinkejian.com):
第一课时 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
一、导入
引导学生分析时代特征,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如洪水般向世界涌来。
二、俄国1861年改革:
一组同学演示:“俄国农奴贫穷的生活”
主要表现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生活,没有自由,随时被打受虐,甚至降为奴隶。而农奴主却过着奢侈的生活,为牟取暴利,他们将大批的粮食、原料出口欧洲。导致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原料、市场和资金无法解决,远远落后于西欧。并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分析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并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
二组同学演示:“(本文转载自[新范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请保留此标记)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
主要表现经济上的落后导致军事上的失败,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国内人民起义不断。
一名学生演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上台讲话:“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引导学生分析沙皇改革的根本原因,投影显示改革内容。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废除农奴制“是一次对农奴的‘合法’掠夺?”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和有关资料。组织学生探讨、评价改革的性质、作用及不彻底性。
本目小结提问:为何在封建制度最顽固的俄国会出现自上而下的改革,并且取得成功?
强调俄国改革的力量大于封建势力。
三、美国内战:
三组同学演示:“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出示“美国领土扩张”地图。
主要表现美国自独立后,制定的对外扩张领土的政策、扩张的手段、结果。
播放录像:“西进运动”片断,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其历史作用。
四组同学演示:“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
突出表现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间的矛盾。
北方的资本家因为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原料、国内统一的市场而无法开工。
南方的种植园主一面在种植园中驱赶成批的奴隶劳动,一面与英国资本家大谈生意,竭力把棉花等原料大量运往英国,并从英国大批进口廉价工业品。本目为难点,学生不易理解透彻,教师适当补充讲解。
先讲明两种经济形式的性质、矛盾产生的背景,并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南北双方的矛盾及矛盾产生的焦点,再进一步分析这些矛盾对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最后简介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的发展和南北两大阶级斗争的深入,结合教材两段资料探讨林肯上台与美国内战爆发的关系。
简介林肯生平,一名学生演示林肯演说的著名片断:“选票比子弹更有力量”、“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五组同学利用自制地图讲解内战经过,包括内战爆发、初期北方失利、联邦政府颁布革命措施扭转战局、转折战役、南方投降等过程。
探讨两个法令在战争中的作用。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从战争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分析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并客观地评价林肯其人。
四、小结
小结提问:为何资本主义的美国要用革命的方式取得成功?
强调交战双方同是资产阶级,实力相当。
小结全课:通过学习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对比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有何异同。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从目的、方式、内容、作用去思考。
第二课时 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课前发放本节预习提纲,由学生填写相关内容。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过程、特点和历史意义。课上展开充分讨论,探讨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一、导入
提问: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哪些国家加入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大潮?
二、德意志统一:
六组同学演示:“德意志统一”
利用新闻播报形式列举统一前德意志的政治、经济状况。
思考:“德意志的分裂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给德意志资产阶级提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普鲁士完成统一的优势。
学生演示俾斯麦上台,发表演说,阐明“铁血政策”。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的两个资料分析“铁血政策”的性质。
利用地图简介普鲁士王朝的三次统一战争。讨论俾斯麦的统一策略对战争的作用,注意普法战争后期性质的变化。
最后分析统一的历史意义,探讨德国的强大日后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
小结提问:俾斯麦在德意志统一中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
三、意大利统一:
七组同学演示:“意大利统一”
展示14、15世纪意大利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文化的繁荣。对比19世纪中期意大利的社会状况,探讨意大利在历史进程中落后原因。
最后由学生归纳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统一的进程、特点和历史意义。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统一的特点、加富尔和加里波第在统一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四、小结全课:比较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第三课时 日本明治维新
一、导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洪水不但冲垮了欧洲的封建秩序,引起了美洲的起飞,同时也震撼着古老的亚洲。
二、日本明治维新:
八组同学演示“日本明治维新”
结合地图,展示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封建幕府统治的腐朽,经济发展的落后,人民起义不断,西方列强的入侵。
引导学生分析,内忧外患下,封建的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注意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阐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帮助学生弄清封建领主经济的概念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几股新生力量。引导学生把握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倒幕派形成的原因、来源,简介武装倒幕的过程。
重点分析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结合教材内容先由学生归纳改革的内容,再结合本目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
然后,通过学生思考,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一成一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背景、力量对比、改革的前提、改革的具体内容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
最后,关于明治维新的意义,首先应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成果,然后再适当地讲述它的消极影响;分析时要结合改革的措施。
三、小结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成功了,但由于这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日本的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很快跻身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行列中,给日本乃至亚洲历史投下了阴影。
讨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有何不同?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为3课时。设计为活动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去发现、探究、解决历史问题,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唯物史观思考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国际意识。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重视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板书设计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一、俄国1861年改革
1.改革的历史背景
2.改革的内容
3.改革的意义
二、美国内战
1.美国的领土扩张
2.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
3.美国内战及其意义
三、德意志统一
1.统一的历史条件
2.统一的过程
3.统一的意义
四、意大利统一
1.统一的历史条件
2.统一的过程
3.统一的意义
五、日本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2.武装倒幕
3.明治维新及其意义
第三篇: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中的甘肃军工企业
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中的甘肃军工企业
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中的甘肃军工企业为适应战备的需要,自20世纪60年代中叶起,直至70年代末,国家把国内生产力布局特别是国防工业布局从东南沿海向内地进行战略转移,在西部的四川、陕西、贵州、甘肃等省掀起规模大、投资多、布点广、持续时间长的“三线建设”热潮。自“三线建设”于1965年开始后,国家投入资金99.95亿元,先后从北京、天津、上海以及东北等13个大中城市,调配数万建设大军,在陇原上百个工地展开建设大会战。甘肃省认真贯彻“保三线、保军工、保基础工业”的方针,配合作战,兼及开发地方工业项目。
一、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发展一是能源建设全面推进。1970年,新兴的大型石油企业--长庆油田在陇东崛起。1975年,建成总装机容量122.5万千瓦的刘家峡水电站,时为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同年又建成八盘峡水电站。黄河上游百里之内三个梯级电站的强大电流,通过输电线路,形成以兰州为轴心的甘陕宁青电网。在此前后,又建成803电厂、酒钢热电厂、碧口水电站等,以及数以百计的小电力企业。1978年,我省第一座坑口电厂-连城20万千瓦机组的大型电厂开工兴建。经过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的建设,窑街煤炭基地、靖远矿区、华亭煤矿等大矿相继建成投产。同时还加强了地县中小煤矿的建设。二是邮电通讯初见成效。在此期间,先后建成兰州与西北各省(区)及北京等各大中城市的载波电话,兰州至西安通信干线微波,覆盖全省各县(市)的市内电话和97%乡(镇)的农村电话,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联结全省城乡的邮电通信网。三是交通运输逐步发展壮大。民用航空方面,1967年改扩嘉峪关机场。1979年初兰州至庆阳民航线路正式通航。早在1959年组建的专业飞行中队,到1975年扩编为专业飞行大队,作业项目由单一的林业灭虫、扩展到播种、施肥、除草、摄影、物理探矿等广阔领域。公路建设方面,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续建新路、1978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总计3万公里的同时,各主要公路干线的油路建设,在全省各地铺开。不断向线型标准化、路面黑色化、桥梁永久化、夹道树木绿化的方向发展,为我省于1981年在全国第一个实现社社通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铁路建设方面,1971年建成兰州铁路通信枢纽,又建成兰州西站机械化编组站。1978年国家动工进行天兰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水上运输方面,1977年在兰州建造80吨的客货轮,下水试航成功,接待中外游客游览市容。同时在刘家峡航运站建造和购置数艘机动船,接待来宾游览名胜古迹。四是建材和森林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三五”期间,西北最大的玻璃生产企业--兰州平板玻璃厂,全省唯一的综合性大型森林工业企业--白龙江林业局,以及兰州建筑机械厂、甘谷石棉制品厂等一批企业先后建成或成立。
二、以军工为重心的工业建设持续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三五”期间建成的兰州连城铝厂、兰州铝厂与西北铝加工厂连为一体,使甘肃省电解铝和铝加工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新投产的西北铜加工厂以铜材加工为主,兼及铅、锌、贵重金属加工.成为全国三大铜加工基地之一。甘肃稀土公司建成的6000吨氯化稀土生产线,生产能力跃居全国首位。甘肃地方有色工业也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先后建成甘肃铝厂、酒泉金塔铜矿、西和、成县、安西以及青羊峡铅锌矿、兰州有色金属冶炼厂等10多个地方中小有色企业。黑色冶金工业在曲折中奋进。甘肃省钢铁工业在上世纪60年代几经调整,走出低谷,获得生机。1971年,我国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公司投产出铁。同时,与黑色金属冶炼相配套的陇西冶金机械厂、我国大型硅铁生产企业--西北铁合金厂等一批企业投产。其中,全国重点炭素企业--兰州炭素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批核反应堆特种石墨,关键技术指标超过前苏联。此外,还建成东大山铁矿、山丹焦化厂、河西堡铁厂等一批中小型钢铁企业。机械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三线建设”开始后,国家给甘肃省机械工业投资3.6亿元,主要建设项目达12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87个。仅国家有计划地向甘肃省动迁的机械企业就达26个,迁入职工近万人,搬迁设备约6000台(件)。“三线建设”以来,接连在甘新建的机械企业有:甘肃光学仪器厂、兰州真空设备厂、兰州轴承厂、兰州油泵油咀厂、兰州电力修造厂、天水星火机床厂、天水海林轴承厂、天水红山试验机厂、天水长城精密电表厂、天水轴承仪器厂、天水长城电工仪器厂、天水锻压机床厂、天水风动工具厂、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岷山机器厂、永红器材厂、红峰机械厂、丰收机械厂、前进机械厂、跃进机械厂、立新机械厂、定西起重机厂等一批机械工业企业,全省形成以兰州、天水为主的综合性机械制造工业中心。化学工业稳中有升。国家在“三五”投资4.77亿元,从欧洲引进的乙烯砂子炉、聚乙烯、聚丙烯生产装置和我国第一套万吨级丙烯腈生产线在兰州建成,为我国生产出首批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产品。“四五”建成的刘家峡化肥厂、盐锅峡化工厂,以及在此前后陆续建起的66个地、县化工企业,为石化业在全省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兴的电子工业后来居上。从60年代中叶起,我省电子工业飞速发展。先后在兰州、秦安、平凉、定西、靖远等地建成兰州无线电厂、甘肃电视机厂、天光集成电路厂、红卫机器厂、虹光电子管厂、庆华仪表厂、永红器材厂、春光器材厂、风雷机械厂、华兴电子机器厂、敬东电视配件总厂等一批以生产军品为主的大中型电子企业,基本形成了全省电子工业的主体力量。秦安的天光集成电路厂自1976年以来,接连开发出二大系列集成电路的170个新品种,电参数全部达到美国同类产品技术指标,填补了我国空白。轻纺工业在起伏中有新发展。经过上世纪60年代前期的调整,扭转了生产下降局面,回升势头良好。纺织工业在“三五”和“四五”由国家投资2.14亿元,先后建成兰州化纤厂、甘肃绒线厂、甘肃棉纺织厂、甘肃纺织机械厂、徽县丝绸厂,“五五”建成兰州维尼纶厂等一批骨干纺织企业。1966年建成的武威纺织厂,是我国最早建成的亚麻纺织企业之一。轻工业在“三五”“四五”期间建成黄羊镇糖厂、华亭灯泡厂、西固洗衣粉厂、西峰火柴厂,平凉、张掖、陇西、镇原造纸厂等;改扩建兰州搪瓷厂、靖远陶瓷厂、安口陶瓷厂、兰州日化厂、兰州热水瓶厂等。经过多年的建设已拥有塑料、皮革、五金、家具、工艺美术、服装鞋帽等16个行业,轻工企业遍布全省各地。1970年建成的甘谷油墨厂,是全国四大油墨厂之一,其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国第三、第四位,被誉为世界一流的“敦煌牌”酞菁兰系列颜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医药工业健康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起,已建成生产化学原料的西北合成药厂、甘肃医疗器材厂等一批骨干医药企业,加上原有的兰州兽医生物药品厂、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等一批老企业在内,到1970年全省医药工业企业发展到l0个,上世纪70年代末又发展到18个。与此同时,市(县)建成一批生产中成药和加工中药材的制药厂。兰州佛慈制药厂的中成药在技术、质量和生产水平上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产量、出口居全国之首,远销欧亚拉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军工企业增光添彩。上世纪60年代,在甘先后建成404厂、279厂、5203厂、5204厂、5206厂、5207厂等一批军工企业,在国家核工业、航空、航天等尖端工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用“长征一号”火箭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三、甘肃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三线建设”,甘肃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初步建成了一个以能源、冶金、化工、机械、轻纺、建材为骨干,结构趋于合理、门类较为齐全、生产水平较高、物质和技术力量雄厚的工业基地。1978年全省工业总产值81.13亿元,比1949年增长62.12倍。主要工业品原煤完成978.33万吨,原油81.97万吨,发电量114.48亿度,生铁46.58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58.26倍、11.85倍、2289倍和1552倍。解放初甘肃手无寸钢,铜、铝、化肥等都是空白,1978年已分别达到15.39万吨、4.93万吨、8.25万吨和89.62万吨,其他工业品的增幅也很大。在工农业总产值中,1978年,农、轻、重工业比重分别为22.1:14.1∶63.8,比1949年的80.9∶14.9∶4.2有很大改善。在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重为77.99∶22.01,1978年轻、重工业比重为18.08∶81.92,1949年甘肃工业已由解放初的以轻工业为主,转变为改革开放前的以重工业为主。多种经济成分的比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全民所有制工业品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甘肃工业在旧政权时期,在全国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可言。经过几十年的大发展,许多工业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乃至在全国声誉鹊起,独占鳌头。镍、钴和铂族贵金属产量,以及稀土化合物等的产量均居全国第一。10种有色金属位居全国第二。硫酸、烧碱、水泥、平板玻璃、合成橡胶、炭素制品、塑料、乙烯、铁合金、石油机械设备等产品在全国占有相当比重。省内区域结构的变化尤为突出。工业地区布局既趋于合理,又各具特色。解放初,全省工业主要集中在中部特别是集中于省城兰州。到上世纪70年代末,已改变为:河西地区形成以钢铁、石油、镍和稀贵金属为主的工业产地;东部形成天水的电子、机械、轻纺工业区;平凉、庆阳和陇南的煤炭、石油、电力、林业基地;中部地区以兰州、白银为中心的电力、有色金属、石化、机械、轻工、建材的综合工业区。
第四篇:远去的记忆六七十年代关中农村生活(副本)
远去的记忆————————————六七十年代关中农
村生活(副本)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往事从我们身边淡出,直到它们的身影在岁月深处越来越模糊。几天前看到一篇文章《故乡那水》,忽然想起家乡六七十年代农村人的生活情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计划经济时代,行政管理是按省,市,县,人民公社(现在的乡镇一级),大队(现在村一级),生产队(现在的村民小组)社员(现在的村民)。有一首歌《社员都是向阳花》就是那个时期的,一切实行集体管理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那时农村人生活的真实写照。生产队的社员听到钟声,男女社员都会集中到队里的大槐树下面,听从生产队长安排活,拉粪的、犁地的、撒种子的、打糊结的(砸土块)、溜化肥的、打农药的、积肥的、给牲口铡草的、扬粪的、犁地的,摇耧的,牵牲口的、倒地的、浇地的,割草的,套磨子的,吆车的等说不完的农活……清早起来,女人们开始生火做饭,一把麦草,几个玉米芯芯,一根火柴就点着了,男人们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到离家较远河下的井里去担水,用一条长绳把水桶系好下到井里,用手摇几下,等桶水满了从井里把水吊上来,再用扁担挑两捅水,沿着盘旋曲折的陡坡担回家,有的回到家就剩两个半桶了。当男人们在崖下的河滩干活,午饭熟了的时候,女人们会在崖上边扯着嗓子喊一声“吃饭了——————水捎上”,就是干一晌活,回来时还要担两桶水。遇到阴雨天道路泥泞,坡陡路滑,吃水就更难了。当时流行一句话“累死累活,不给郑尚坡干活”(郑家坡,尚家坡村名),可见当年生活吃水与环境是多么的艰辛和恶劣。
一天三顿饭,三出勤,村里农忙时候晚上还要加班,劳动时间长,中午和下午都要在地头休息一次,收工时还要给猪拨点草,给羊捋些树叶子,队长常说“给集体干活养病,给自家做活拼命呢”。一天的生活,早上玉米珍子,大珍,玉米面馍就咸菜,中午打搅团,糊糊面,家道好的隔几天吃一顿面,油水少,晚上吃剩饭喝剩汤,稀的都能照月亮。那时候,人们生活没有一点压力,就连吃了饭干什么活的事情都不用操心,但要考虑如何才能吃顿饱饭。人们劳动主要是为解决吃饭问题。土地贫瘠,农作物没有优良品种亩产量低,一年辛辛苦苦三百多天,整天劳动不停也打不下多少粮食,大部分交给国家,分到每户的就没有多少了,农副产品如棉花,莱油,蔬菜,红薯,猪肉就更少,棉花每年毎人分一斤,队长给社员偷分,有人举报反映要处分队长,还要退回棉花。油一年人分一斤半棉油,几乎分不到菜籽油,因为莱籽油定的任务很高,一般都完不成任务,生产队长也不敢安排人偷着榨油。只能分些棉耔榨的棉油,棉花生长期间经常打农药1059和敌敌畏辣,六六六粉等,所以棉油不香,苦的不好吃。每年的农历二三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大部分家庭都没啥吃,下河滩挖野菜,上树采榆钱,去沟边揪苜蓿……充饥,对于每天干重体力活的农村人来说,是远远吃不饱的,一年难吃两回肉,一般过年才有机会吃上肉,艰苦的农村生活造就那一代农村人骨瘦如柴的魔鬼身材,没有或很少有现代人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也没有将军肚。尽管吃不饱穿不暖,但人人都很乐观。我印象最深的是到晚上刚喝罢汤(就是吃晚饭),生产队队长就吆呼开了,“男女社员开会了”,父母急急忙忙都出去了,昏暗的油灯下,铺着篾席的大土炕上,一头我和弟弟,另一头姥姥正在纺线,嗡儿嗡儿的作响。那些日子,人们白天上工,晚上开会,学习背诵毛主席语录。当时实行“早请示,晚汇报”,早上出工前先在毛主席像前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东方红》,给毛主席请示今天要干什么,在地里集体干活时,地头插上红旗,旗下敦放毛主席画像,晚上社员开完会后,统一要给毛主席汇报一天的工作,再齐唱《东方红》才能各自回家。墙上到处都是标语口号,我耳朵都灌满了,随便什么时候张口就能背出来,什么“毛主席万岁”,“人民公社好”,“中国共产党万岁”“要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独主自主,自力更生”什么“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绝大多数口号我都不懂,但有一个标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中的一句“广积粮”我一点都不理解,“广积粮”,我家粮食从来就没够吃过,大米什么样从来没见过,整天吃玉米面,高粱面,吃麦面的次数很少,即使吃也又黑又粗,我都怀疑是不是小麦磨的面,按说主产粮食是小麦,吃上小麦面没问题,为啥吃不上,后来问过父亲说,大部分粮食都交到公社粮站了。那时农民没有压力并不是没有负担,我印象中主要有以下凢方面:1.上交公购粮。有一首笛子曲《扬鞭摧马运粮忙》就是那时期的“公购粮”其实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公粮”(相当于后来的农业税)不给农民付钱。它是按照土改时的“四固定”核算下来的。另一部分是“购粮”(国家订购粮)。它是“统购统销”政策的产物。“购粮”是国家先付一些定金给农民,秋收以后农民把国家定购的这一部分粮食上交给国家。而实际执行中,国家按政府定的收购价付给过农民钱,价格远低于当时市场价。不管丰产还是歉收粮食照样要按订购的任务交。当时口号,“支援国家建设。”
2、上交农副产品(包括牲猪和经济作品)。上交农副产品(包括牲猪和经济作物产品)。这一部分不属于无偿上交,是廉价要生产队卖给公社供销社的。我们村那时养猪,种菜,就给武功镇蔬菜组送蔬菜,给收购组送猪,每个生产队要按规定完成国家任务。没有完成国家任务的生产队,不准分配这些国家统购物资。比如,没有完成上交牲猪任务的生产队,过年过节不准杀猪。没有完成棉花任务的,不发布票,这就是当年农民,种田的没有饭吃,养猪的没有猪肉吃,种棉花的没有衣裳穿的原因之一。3.上交战备粮也叫储备粮(中苏关系恶化后才有的)把生产队的余粮以低于市场价的钱卖给国家,实际上大部分村都没余粮。有一段眉户戏《姐妹喜晒战备粮》描写的就是那时人们的心情。本来地里打的粮食就不多,经过这些环节后,生产队再留一部分做种子牲畜饲料,分到农民手的粮食就没有多少了,这也是没啥吃的原因。那个年代的人团结有凝聚力,集体观念强,普遍人为: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才是自己的。逢天灾或粮食减产,人们没啥吃,国家也不是不管,会救济一下,叫吃“救济粮”(也叫反销粮),就是把原来从“社员”手中统一收“购粮”以很低的价格卖给“社员”。人们穿衣很检朴,主要由家庭妇女纺线织布,计划经济,没有自由贸易市场,买布做衣服,买布要有布票才能买,不是你想买多少就买多少。买东西要在供销合作社或大队的代销店买。一件衣服大人穿了娃娃穿,娃多的哥哥姐姐穿旧了弟弟妹妹穿,几乎衣服上都有补丁,有的人还补丁摞补丁,没人笑话。当时最时兴的穿衣打扮是一身黄军装,胸前带毛主席像章,身背印有“为人民服务”红色毛体字的军绿色挎包,手里拿一本红皮毛主席语录本。大人们在地里干活,小孩大的带碎的玩耍,捉迷藏,跳房,跳绳,踢毽子……偶尔能吃一根冰棍,一颗水果糖就相当于现在的孩子吃肯德基,麦当劳了。人们除非过年能穿上一身新衣服,所以,那时孩子们最昐过年了,有白馍吃,有新衣服穿,要是给2毛钱的追命钱(压岁钱)那就高兴地不得了。平时出门主要靠两条腿步行,到親戚家叫走亲戚,赶集上会,有5毛钱就很满足,能买个饼子,油糕,麻花,一包五香花生,再买一碗面就没有了。六七十年代,农村经常停电,特别是晚上没电一片漆黑,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去供销社买点煤油,用玻璃瓶做个煤油灯,贫困的家庭,就用一个碟或小碗,里面倒些棉油,再搓一根捻子,那小灯的火焰只有豆粒大小。由于六七十年代文化生活娱乐活动少,不象现在,有手机,电视,麻将,跳广场舞,看歌舞,那时候,有个小匣子半导体收音机己经很让人眼红,虽然只能收一两个台,但每天听听新闻也己经是很享受了。看电影,是当时一大乐事,堪比过年。农村放电影一般在露天,一个小屏幕,一个小放影机,一两部电影,一片完了接着放下一片,放电影时,附近村庄的村民都会赶来,人比较集中。一打听晚上有电影,下午田地里干活的早早收工,家家户户晚饭比平时早,吃完饭就往放电影的地方跑,有的家庭主妇为了看电影,连碗都没来得及洗,怕电影开演了。前面大都是碎娃,在地上跑来跑去,有的电影开演时把手伸的老高在屏幕上留下他的手影。大人们带着高凳子低登子,有的用凳子占座位,十夲村人占尽地利坐的多,邻村大多只有站着。有几部电影印象较深,《渡江侦察记》《智取威虎山》《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地雷战》《红灯记》《沙家浜》《卖花姑娘》……虽然不多,看过了,但只要放电影,还要看。影片的情节熟记于心,影片中的歌曲谁都能哼两句。不信你听:“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是不幸的,物质极度匮乏,生活水平极低,因为兄弟姐妹多,绝大多数都是哥哥姐姐带大的,没有感受过父母的疼爱,只有饥饿与贫穷。过的是衣不裹体,食不饱腹的生活,绝大多数人文化水平偏低,经常喊的口号“人多力量大”“人定胜天”,生病没钱去医院,靠土办法吃点草药,只有年令大的老人病重才会用床板抬几里外的医院看,若住十天八天医不见效,老人都会自觉地叫家人抬回家里听天由命,年轻人结婚提倡晚婚晚育,婚孔很简单,最奢望的就是“三转一响”《“三转”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指收音机》,二十年后,以前这一代他们长大了,也是改革开放的开始,他们凭着一身力气,一股子干劲,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从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到衣食无忧,他们是新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着重担,对上要赡养老人,对下要抚养子女,他们是中国最苦命的一代人,虽己年过半百,还要继续劳作,一直忙碌不曾享受的生活。每年春分前后,苜蓿花开的田野,银色的铧犁在田间翻滚,老农,黄牛,骡马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耕作图。在苦难岁月的往事中,如煤油灯,独轮车,风车,水车,马拉车,铧犁,碌碡,牛梨地,石碾子,石磨子等这些遥远记忆里的物件,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相信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见过。远去的记忆变成了故事,象一夲书写也写不完,那个年代没到农村的人是体会不到的,人们虽然在贫瘠的土地上奋斗,但却不卑微,很开心很乐观。正如大多数60后所说的那样,“我们的童年很快乐,我们的青春很长,我们的记忆很深刻”。回首往事,记忆并不遥远,这些记忆让人真切地感悟,这个世界曾经还有那么纯真的美好。[图片来自网络]
第五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太多的文化娱乐活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太多的文化娱乐活动,看电影成了人们很期盼的一件事儿。
那时的电影不如现在这么考究。电影明星大腕效应被影院外一幅简单的电影广告画给直接替代。供几百上千人观看的影院里,没有空调,大家挨个肉贴肉地挤坐在一张仅在椅子靠背上方用油漆编一个号码的长条形椅子里。电影无从谈起视听盛宴效果,因为声音是从一个地方发出来的单声道,而且还时常混杂着叽叽喳喳的各种噪音。不清晰的画面以黑白片为主。由于放映机是单台,放映员来回装卸一盘片子需要一些时间,所以,电影看到一定时间需要停下来等一会儿,如果赶上“跑片”不及时,等的时间就更长。电影在正式放映前,都会“买一赠一”加插《新闻简报》记录片,这些纪录片除了记录祖国各地各条战线一派“抓革命,促生产”大好形势外,还会涉及我国与亚非拉各国朋友的友谊,出镜频率最高的大概应属柬埔寨王国的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尼克公主了。严格说,当年电影的内容不算很丰富,革命样板戏《白毛女》、《智取威虎山》以及配合当前革命形势的《青松岭》、《火红的年代》、《艳阳天》等影片被反复放映,每场电影仿佛都是一堂最生动的阶级教育课。我至今记得《艳阳天》里有趣的钱广的三鞭子和他的马车,而电影里的“扬鞭那个一甩啪啪地响”成了当年流行歌曲。影院偶尔有一些《列宁在一九一八》、《卖花姑娘》、《看不见的战线》、《脚印》等苏联、罗马尼亚、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等外国影片穿插其中。
记得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是描写人民抵抗德国法西斯占领的故事片。它讲述一个女中学生从同情、理解抵抗斗争到参加抵抗斗争直到英勇牺牲的故事,其中有她和男游击队员的爱情。这个姑娘好像叫米拉,不是特别漂亮,但很吸引人,曾经使许多中国少年倾倒。电影里有一首歌,优美坚毅:“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加入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就要来临,我们祖国将要获得自由解放。”这些电影中的游击队员见面时都要对暗语,一个说:“消灭法西斯!”另一个说:“自由属于人民!”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就是《第八个铜像》里的经典台词。当时中国百姓对这些外国影片有一个民间总结性“发言”:苏联电影总是那一套,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又搂又抱。
到了70年代中后期,部分50年代拍的老片子开始解禁。我最喜欢看《小兵张嘎》、《三进山城》、《永不消失的电波》、《狼牙山五壮士》等故事片。这些影片最大特点是来源生活的原生态,原滋原味,让人觉得很真实,观看起来有滋有味。《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影片中有一句台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然成为50年代年轻人向往追求共产主义美好生活的具体奋斗目标。
说来也怪,当年的电影院既不豪华也不舒适却总是人满为患,几乎场场爆满。如果谈票房收入的话,当年随便一部故事片的票房肯定超过如今的任何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