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蚌埠市国税局专业化评估工作侧记
培养专业素养 坚守专业精神 体现专业水准----蚌埠市国税局专业化评估工作侧记
今年六月,作为蚌埠市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四大重点板块之一,专业化纳税评估工作全面推行,评估资源配置日趋合理,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工作流程高效顺畅,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也不断提高。
市局自己做,带着基层干
‚市局做精,着眼点在转变工作方式,落脚点在提高市局对重点税源的评估掌控能力和对税收复杂事项的应对能力。‛市局李超副局长对此做了精辟的解释。
为此,蚌埠市局机关在做好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纳税评估管理等实体性业务,将原有职能进行重大调整。市局征管科负责全市纳税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派发、监督考核、移交反馈等管理任务。各业务科室负责纳税评估工作的政策指导、案源筛选、业务监督、质量考核和集体审议等任务。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科直接负责全市重点税源企业纳税评估具体实施工作。从而使原来‚上传下达‛为主的行政管理机关,转变为直接从事税源管理监控的实体性机构,使市局由指挥员、裁判员同时变为运动员,工作理念、职责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每一户纳税人都有一份‚风险识别报告‛ 风险识别是税收风险管理的起始点,也是提高纳税评估管理针对性和效率的关键。‚过去评估人员大多根据一两项异常指标选取评估对象,随意性较大,针对性不强。‛蚌埠市国税局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科刘强胜副科长介绍说,‚现在,利用信息化手段筛选税收风险点,按照企业的规模、风险级别,分层级分类别采取了纳税提醒、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不同应对措施,重点更加突出。‛
市局依托省局税源监控分析平台,利用33个行业预警模型以模找点,由省局统一开展风险扫描和排序,对通过风险识别的每户纳税人,税源监控分析平台会自动生成一份‘风险识别报告’。这份报告会告知该户纳税人哪些指标异常、具体分值是多少、行业平均水平是什么标准,并有针对性地列出评估指引,实现了从‚全面开花‛的地毯式轰炸到有重点的精确打击,从无标准的经验操作到有规范的精细作业,从不连贯的单一应用到有互动的综合评估。
集体会诊 专家把脉
早晨一上班,市局四楼会议室就坐满了各部门业务骨干。‚下面我们开始讨论本次集中评估企业涉及的重大政策疑难问题。‛随着一个简洁的开场白,市局李勇副局长象往常一样又召开了重大涉税政策互动协调会。
为解决专业化评估工作遇到的技术和业务难题,市局组建了 由税收政策、数据分析、行业税收管理专家等组成的评估保障团队,负责为评估工作提供税收政策、业务流程、评估技巧、会计知识及数据抽取等方面的业务和技术支持,解答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有争议的涉税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每次会审就像一场考试,即考评估人员的评估质量,也考评审专家的业务水平‛。市局货物和劳务管理科侯波科长对此深有体会,他最近新增加的一项工作就是定期参加市局纳税评估集体会审会,负责对重点税源评估预案进行评审,确定主辅评人员,对评估报告进行政策和程序合法性、合理性把关,市局机关直接进入税源管理的前台。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专业化评估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专业人才。市局党组像重视子女教育一样重视干部培训,试行AB岗半工半读,全封闭军事化管理,分门别类培养分析、评估、稽查、纳服等各类急需人才,以满足专业化管理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组建了60人规模的专业化评估人才库,实施项目化运作,统一管理,批量调度,定期到市局轮值评估。
为圆满完成省局交办的第一批高风险评估任务,市局大国科先后抽调了37位同志,组成11个评估小组,1个综合组,开展集中评估。评估人员尽管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很快就融入新组织,组建新集体,发挥出团队作战的优势。五河县局纳税评估科的刘松就是其中一员,他深有感慨的说,‚纳税评估由原来的‘单打独斗’变为团队式协作,主、辅评人员在竞选最佳预案 中产生,评估方案在最佳预案基础上吸收其他预案合理成分后确定,评估过程体现程序规范、专业协同和优势互补,和以前在县局评估效果大大不一样了。‛
与刘松有着同样经历,经开区局杨静芬、宋志玲在对两户重点税源企业评估中,也真切地感受到团队力量。小组评估成员开展分工合作,发挥个人特长,在分析、约谈、调查、评定等环节实行集体把关,加班加点仅用一个月就评估税款近千万元,体现了专业化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就是在这种竞合、协同模式下,经过评估实战的锻炼,一批业务素质高、评估能力强的专家型人才脱颖而出;五步评估工作法、评估复审复评法、评估人员个人积分制等一批评估理论制度在实践中得到总结升华;四千多万元各类评估税款已组织入库。正如李奇局长再三强调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就是要建立一支专业评估团队,由一个团队对企业实施评估或者检查;检查的主体由过去一两个人负责变为现在的一个团队负责;团队成员由全能型的个人变成各个领域的专家‛,从而实现‚重塑一代征税人,打造现代征管力‛的税源管理新格局。(市局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科 刘强胜)
第二篇:无为县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类
税源专业化管理类
芜湖市国税2011-11-10来源:作者:
1.对纳税人实行专业化管理,请问与原来的管理方式有什么区别? 答:一是彻底打破原先按行政区域设置税源管理机构的管理方式,按照服务和管理事项、税源规模和行业等设置税源管理机构。如这次改革新设的纳税服务局,就是将过去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的纳税服务及日常管理职能进行整合,集中履行办税服务、税法宣传、行政审批、出口退税服务、户籍管理、维权服务等职能;新设的税源管理局,则是按税源规模、行业设置,其中第一、二税源管理局分别负责全县重点行业税源和中小税源的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工作;这种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模式,也使得服务和管理更加专业、更加高效。
二是取消实行多年的税务人员固定管户方式,税务人员由管户转向管事。转变过去税务人员与纳税人之间是“点对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对纳税人提供“保姆式”的管理与服务,这种管理方式给税务人员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容易导致执法不公和为税不廉现象。新模式下,税务人员只负责某一类事项的管理,不与纳税人产生固定关系,消除了税务人员利用权力寻租的空间,税收执法的尺度更统一、更公平。
三是还权、还责与纳税人。在传统税务人员“保姆式”服务模式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清,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包办了许多应当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的事项。实行新模式后,我们将纳税人的责任还给纳税人,通过加大税收宣传、咨询、辅导力度,畅通办税服务渠道,提高纳税人自主办税能力,让纳税人自己承担依法纳税的义务,同时,专门设置权益保护机构,负责纳税人权益维护工作,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2.税源专业化管理具体内容?
答:一是科学分类税源,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税收服务。根据纳税人规模,将全部税源分为重点行业税源和中小税源两类,根据不同纳税人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服务。
二是科学分类管理职责,全面重组机构人员,为纳税人提供专业化服务。改变税务人员固定管户模式,成立专门的纳税服务局,为纳税人提供涉税申请、行政审批、宣传咨询和权益保护等全方位纳税服务;另设维护纳税人权益委员会,负责维护和保障纳税人权益工作。
三是优化办税流程。按照专业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减少涉税资料,将部分涉税流程调整为受理即办,不断提高办税效率。
3.税源专业化管理对纳税人有什么好处?
答:一是交税更加明白。实施专业化管理后,我局加大了税法宣传咨询力度,通过门户网站、发送短信、办税服务厅公告栏和电子屏及时公开各项税收政策、提醒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开通了“12366”服务热线、纳税服务QQ群、;创建了“纳税人之家”,每月举办若干
期“国税讲堂”专题培训。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让纳税人及时掌握最新税法和征管要求,切实交上“明白税”。
二是交税更加公平。推行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后,实行风险管理,税务机关按照行业开展分类管理,执法行为更加规范,相同行业的纳税人真正能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纳税人经营面临的税收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三是交税更加便捷。成立专业化的纳税服务机构,对以往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的10多项日常管理和纳税服务职能进行有效整合,使纳税人的涉税申请、税法咨询、权益保护等事项都能在新设立的纳税服务局一站办结,免去了纳税人以往“多头跑、多次跑”的麻烦。同时,大力推行网上办税,开通“网上办税厅”,推行网上一体化办税平台和总局电子申报软件,为纳税人提供全功能、全天候的网上办税平台,提高了纳税人办税效率,节约了纳税人办税成本。
四是交税更加放心。我局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专门成立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委员会,并在纳税服务局设置专门维权机构,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纳税人各项投诉举报,真正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4.将纳税人进行分类,是怎么回事?
答根据纳税人的规模和行业特点,将全部税源划分为重点税源行业和中小税源两类。具体来说,重点税源行业是指我县电线电缆、农产品行业、石油化工、炼焦、橡胶制品业,羽毛制品加工等;中小税源是指除重点行业税源以外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5.无为县国税局内部管理机构发生那些变化?
答:按照安徽省国税局和芜湖市国税局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有关部署,我局将对机构及职能进行调整,撤销了原机构设置,新设纳税服务局、第一税源管理局、第二税源管理局、办公室、税政制度科、人事教育科、监察室、后勤管理科、机关党办、等9个内设机构。新机构不再按行政区划设置,而是按照管理事项进行设置,其中,纳税服务局负责纳税服务和日常管理工作,第一税源管理局负责对全县重点行业税源企业进行监控评估,第二税源管理局负责对全县中小税源(包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监控评估,其他科室则为上述“三局”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提供业务、技术、人才、纪律及后勤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6.请问税收风险管理与纳税评估有怎样的内在关系?
答:我们提到的税收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合理配置征管资源,通过税收风险识别、风险排序、风险应对、绩效评估等措施,不断提高征管水平、降低税收风险、促进纳税遵从的过程。
纳税评估仅仅是“风险应对”的方法之一,所以纳税评估与税收风险管理是从属关系。目前我县“风险应对”主要采取四种方法:一是纳税辅导,二是风险提示,三是纳税评估,四是税务稽查。
第三篇:某某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纳税评估子方案)
【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资料】
B市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
纳 税 评 估 子 方 案
根据《B市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精神,围绕凸显专业化纳税评估的要求,结合b国税实际,特制定转变职能阶段纳税评估子方案。
一、主要任务
(一)实施分级分类评估
按照纳税人规模和风险等级分层级进行实施差异化分类评估。对大企业实行基于风险管理的审计式评估,重视完善企业内控机制;对中小企业实行基于行业管理的评定式评估,重视行业模型建立和使用。
市局负责评估范围:年入库税款??万以上企业,总局、省局监控的重点税源,跨省、跨市的总分机构和母子公司(除省局正列举评估范围外)。(2010年全市重点税源企业50万元以上344户,100万元以上229户,200万元以上150户)
县、区局负责评估范围:本辖区内除省市局正列举外的重点税源企业,中小税源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09年全市7984户中小税源企业,21800户个体工商户)。
(二)明确评估职责分工
市局征管科技科负责全市纳税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任
1务派发、移交反馈等管理任务。各业务科室负责纳税评估工作的政策指导、业务监督、质量考核和集体审议等任务,同时承担省局对口部门直接下达的评估核查任务。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科负责对部分重点税源企业纳税评估具体实施工作。
各县、区局征收管理科专司本辖区内企业纳税评估具体实施工作。
(三)优化评估工作流程
规范纳税评估标准。落实总局修订后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建立纳税评估标准化工作流程,统一规范纳税评估文书使用。依托省局税源分析监控平台,按照风险规划、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绩效评估的序列优化评估流程。通过纳税评估工作流实现评估任务自动推送、评估结果自动反馈、管理绩效自动考核。
理顺内部分工流程。市局各业务部门按职能开展深度税收分析,提示风险企业名单。市局征管科技科负责将省局下发和市局各部门提供的评估任务按分工推送给稽查局或各级纳税评估部门。
实施“以模找点”,由原来无差别的全面评估改为有针对性的专业评估,由无标准的经验操作转变为有规范的精细评估,由不连贯的单一应用转变为有互动的综合评估。开展团队评估,由原来的单兵作战,转变为以制定、实施行业税收
管理指引为抓手,以建立行业税收工作小组为方法,深入开展行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提高行业风险管理水平。
(四)创新评估工作方法
引入竞争机制,实施纳税评估预案制和主、辅评估员制,对提出优秀预案的人员设为主评估员,带领评估小组开展评估验证。全程监控评估过程,建立纳税评估档案,按人员建立纳税评估任务日志和评估成绩排名表。加大评估质量监督,实施纳税评估集体复核制,由市局征管科技科、货物与劳务科、所得税科、进出口科、大企业和国税税务管理科等部门组成重大纳税评估案复审委员会,对涉税金额较大的评估案例进行复审,提供业务指导,确保评估质量。
(五)整合评估人才资源。
根据各类纳税人的不同管理要求和税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60人左右的全市专业化评估人才库,每批15人按季度轮流到市局开展重点企业评估。设立评估绩效质量评价小组对其进行业务辅导和任务考核,对于工作突出的人员及所在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建立纳税评估员能力评价体系,探索实施税收评估员等级制度,并给予相应的奖惩。
明确评估管理岗位的业务技能、要达到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标准等。强化分类培训。按照“岗位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开展岗位分类培训,鼓励参加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资质考试,加强案例式情景培训,丰富人员实战经验。充实
各级纳税评估部门,保持专业人员的岗位相对稳定。
二、实施步骤
(一)梳理制度,明确职责(3月1日--4月1日)按照市局专业化方案,制定《纳税评估组织实施方案》,明确市区两级评估部门组织实施、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奖惩办法。正列举市局重点税源评估范围。组织全市重点税源、企业集团信息摸底工作,了解其组织架构,绘制全市大企业全景信息图。制定基于风险内控的《大企业纳税评估办法》,推行以税收风险预警为导向的纳税评估,制定预案制、竞争制、主辅评制、评后复审制实施办法。充实市局大国科人员,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二)人员到位,组织培训(4月1日-4月30日)从各区县局抽选60名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组建全市纳税评估人才库。制定《纳税评估轮值管理办法》。建立评估人员档案库,确定评估特长和专业取向。准备好轮值人员办公地点、桌椅、计算机、打印机等硬件设备。开展评估工作专项培训,统一评估标准。
(三)初步运行,总结提高(5月1日-)
接收首批轮值评估人员到位。筛选评估企业名单,实施统一评估,摸索评估经验,逐步总结提高。
第四篇:国税局纳税评估经验交流材料
我局坚持“以票控税、网络比对、税源监控、综合管理”的流转税管理方针,以分析指导评估、以评估促进管理,结合本地实际,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使增值税纳税评估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共评估增值税企业124户,经评估有问题企业68户,评估补税563万元,并相继建立了铁合金、精细化工、洗煤等重点行业评估模型,为提高增值税管理水平起到了“助推
器”的作用。
一、增值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市素有塞上“煤城”之称,工业因煤而生,煤炭行业是石嘴山市的支柱产业,许多重点行业是围绕煤炭发展起来的,以煤炭开采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业、电力生产供应、化学原料制造业为主的这些行业成为全市增值税税收收入主体。多年来,为了有效提高增值税管理质量和效率,我局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以来我们借助“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税源管理”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平台,以抓税收分析为切入点,以纳税评估为抓手,以税务稽查为突破,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管理,以点带面,从具体工作入手,有效地提升了增值税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效果。截止到底,我局增值税纳税人14822户,其中一般纳税人企业1515户、小规模纳税人企业1476户。增值税入库税款224952万元,比上年增长35.59%,增收59043万元。
在税收收入取得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发现我们在增值税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纳税人进项税抵扣凭证管理不规范,尤其是增值税其他抵扣凭证还存在一些问题。二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零负申报率偏高,12月零负申报率就达到55%。三是行业税负不均,例如在我市,电力热力制造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税负率都在5%以上,而以批发、零售为主的商贸企业税负率均在3%以下,且国有商贸企业与私营商贸企业之间税负明显差异。四是纳税评估缺少系统、全面的指标参数和预警值,成为纳税评估的“瓶颈”,制约着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和效果。针对增值税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局自以来,围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积极开展纳税评估,加强增值税管理。
二、大力开展增值税分析评估,强化税源管理
(一)加强业务培训、开展专项评估,我局把选好用好纳税评估人才作为纳税评估的基础,这是因为纳税评估人员素质直接决定着纳税评估质量的高低,我市对重点评估工作集中抽调人员优化组合搞评估,并注重评估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要求评估人员要熟悉评估指标和纳税评估文书的运用,掌握约谈和实地核查技巧。在对水泥行业的专项评估工作中,由市局牵头成立统一的专项评估小组进行纳税评估,摸索行业评估流程,积累经验和方法,收效明显。首先我局按照总局确定的评估模型和本市水泥行业能耗定额标准,选择管理较规范的国有企业,通过评估形成本地区的行业评估方法,为对其他企业开展评估积累经验、方法。随后我局在开展对其他水泥企业的纳税评估中,边评估边总结边推广,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经对我市8户水泥生产企业的纳税评估,核实我市水泥行业 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应纳增值税1478.25万元,平均税负率7.03%,核查出有其他涉税问题的企业8户,补缴增值税117.4万元。
(二)深化税收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为了增强评估工作的针对性,我局积极从四方面对增值税进行分析:一是增值税收入进度分析;二是500万元以上重点税源企业监控分析;三是一般纳税人行业税负分析;四是零负申报统计异常分析。充分发挥“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在税源管理中的合力作用,通过“四位一体”办公会议与其他业务科室互通信息,及时掌握增值税完成情况,确保每季度足额完成税收计划任务。我局还充分运用区局开发的辅助征管系统和市局开发的数据分析软件,进一步提高数据预警意识,将低于警戒值的纳税人作为纳税评估疑点对象,下达评估任务,以确保分析结果对纳税评估工作的指导作用。例如通过按季度查询各行业税负预警值和查询一般纳税人零负申报情况,统计出税负低于预警值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名单和连续三个月零负申报的企业名单下发各局,作为各局下达评估任务、查找疑点,提出不同管理措施的依据,发挥了税收分析指导纳税评估的作用。
为强化对重点税源的收入分析预测,我局对全市年纳税额500万元以上38户重点税源企业进行监控,按季把应征税额增减幅度上下超过25%或者税负率增(减)大于(小于)1%的重点税源企业统计出来,下发给各管理局查找原因,发现疑点的进行纳税评估或移交稽查检查。在分析过程中对存在疑点的两户税负为零和一户价格偏低的重点税源企业通过互动机制平台安排管理局进行了专项纳税评估。
(三)探索建立行业评估模型,指导开展纳税评估
我市产业结构主要是以煤炭、电力、化工、高耗能为主,由于当前企业经营范围
第五篇:国税局纳税评估工作总结
国税局纳税评估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纳税评估作为强化税收征管、推进“发展环境优化年”活动的重要抓手和重点项目,积极探索,深入实践,继续按照市局的要求,构建“一个专门纳税评估机构、一支专业评估团队、一套纳税评估操作规范、一套评估考评激励办法、一套科学的纳税评估方式、一个行业纳税评估模型、一个良性互动机制”“七个一”纳税评估标准化体系开展工作,积极参与了全市2013年纳税评估工作,对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降低税收风险、减少税款流失起了积极作用,实现了纳税评估管理一体化、文书使用规范化、应对任务团队化的目标。并圆满完成了纳税评估任务,全年风险任务发布率、应对率、完成率、变动率均达到100%。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搭建平台,确保纳税评估工作有的放矢
年初,我们根据上级局关于“七个一”纳税评估标准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强化纳税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下发了《xx市国税局关于落实“七个一”纳税评估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一是成立了专门的评估机构——纳税评估科,负责评估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二是成立了税源风险分析监控中心,组建了30人的专业评估团队,并制定了《xx市国税局税源风险分析监控中心工作制度》,按季召开工作会议,对工作进行安排布置总结,对纳税评估做到“五统一”,严格按照“税源统一监控、任务统一发布、应对统一规范、结果统一反馈、绩效统一考评”的要求,对风险任务施行归口管理,所有税源风险应对任务,必须通过系统发布,市局税源分析监控中心负责统筹税源风险管理,指导协调风险应对。局领导亲自抓,管理科室具体抓,实行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三是组建了评估团队,选调30人业务水平较高、工作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较强的同志,专职或兼职纳税评估工作,为纳税评估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四是建立了评估工作的考核体系,将纳税评估工作列入我局日常考核工作,明确了奖惩措施,并按照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下发了《xx市国家税务局关于税收风险防控骨干人才选拔的实施办法》。以上措施,为搞好纳税评估工作,搭建了宽畅舒适的平台。
二、统筹安排,保证纳税评估有条不紊
为做好2013的纳税评估工作,我们结合年初市局制定的工作要点,确定了全年的工作思路:即充分发挥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作用,通过系统反应的预警数据列入阶段性评估工作任务,来自上级局安排的指令性评估作为重点评估任务,对相关业务科室和分局提供的异常数据户纳入日常评估任务上报十堰局,实现评估任务的统筹安排,保证评估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顺利进行,2013年共发布风险应对任务345户,完成应对任务345户。其中一、二级风险50户(包括金税核查3户、股权转让2户),移送稽查3户;
三、四级风险应对295户。全年共评估入库增值税234万元,所得税523万元,加收滞纳金58.98万元,另调减企业亏损2131万元,圆满完成了全年风险应对任务,实现了“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查、以评促收”的工作目标。
三、注重培训,给纳税评估人员加压“充电”
针对我局纳税评估工作职责和人员调整变化的新局面,年底,我们对评估团队成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团队成员的综合理论素质和实战经验。这次培训由纳税评估科牵头,重点围绕纳税评估相关程序、文书使用、风险系统运行、风险防控考核、财务报表与申报表的勾稽关系等内容,逐一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还采取以训代会的形式,对纳税评估团队成员工作作风、工作质量、工作职责、党风廉政等方面作了严格要求;另外,积极参与上级主管单位的各种培训等相关活动,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团队成员的综合理论素质。
四、规范程序,统一纳税评估操作规程
今年以来,纳税评估科明确和统一有关工作要求,按纳税评估工作操作规程,通过规范各评估程序,使评估的日常管理达到规范、统一。一是统一纳税评估工作计划。为避免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今年我局对纳税评估工作进行归口管理,明确不论是上级安排的评估任务,还是我局根据工作需要开展的评估工作,统一由税源管理科制定工作计划,下达评估任务。二是统一纳税评估文书,明确日常纳税评估工作参考文件,要求各单位严格参照上级局下发日常评估文件的各项规定,规范使用纳税评估工作文书。同时为统一纳税评估使用方法,实行了纳税评估的统一电子模版、统一案例编码,使纳税评估工作更加规范。三是统一纳税评估案卷标准,以执法案卷的标准,规范评估文书的制作,确保纳税评估文书规范完整。实行交叉评估,提高评估质效为避免税收管理员自己对自己管户进行评估,并由此带来的弊端,为此,我们对团队成员实行了管户交叉评估,进一步提高了评估质效。
五、风险提醒,做到政策宣传、税源管理、纳税评估三促
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通过案头审核,对纳税人当期纳税申报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及时发现“疑点”,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督促纳税人纠正差错,从而有效地降低税收风险,保证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质量,大大减少了税款流失。风险提醒对于政策宣传、税源管理、税务稽查等工作起着促进作用。今年,上级共下达三、四级风险295户(次),我们把风险系统产生的三、四级风险纳税人,通过系统发布至各分局,由各分局开展提示提醒应对处理工作;同时还送达《纳税风险提醒告知书》和《风险提醒服务反馈表》。对不能排除风险疑点,需要进行纳税评估的纳税人,要求及时上报纳税评估科,然后按照《xx市国家税务局税源风险预警防控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组织团队成员开展纳税评估。一年来,通过风险提醒,纳税人共自查补税45万多元。综上所述,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给我们的体会是:
第一,纳税评估进一步强化了政策宣传。在纳税评估中,我们积极推行服务型评估,通过函告或约谈等形式要求纳税人说明、解释疑点,与纳税人面对面宣传提供机会,对理顺征纳关系、树立队伍形象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纳税评估也进一步推进了税源管理。通过纳税评估,我局形成了行业管理办法,建立了饮料制造的评估模型,从而实现了税源的数字化监控和动态性监控,税收征管能力得到了加强,税源监控水平得到了提高。
第三,通过纳税评估,还促进了税务稽查工作。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都是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环节,两者之间存在着共性和个性问题。通过开展纳税评估,给纳税人由于政策理解有误、操作不当形成的涉税风险,提供了“缓冲地带”。使税务稽查重心转向打击涉税犯罪、维护税收环境,从而提升了税务稽查的效能。
六、存在的问题
(一)纳税评估案源缺乏审批程序
湖北省风险平台信息发布、以及上级交办的纳税评估工作,在任务下达环节,缺乏汇总的《纳税评估工作任务书》,没有经办人、审批人的签章等相关手续,导致风险应对工作缺乏严肃性。
(二)案头分析表没有实质意义
目前的《纳税评估案头分析表》,涉及到企业供、产、销等环节,内容繁杂。许多评估人员,对这些数字的填写敷衍了事,这些数据不能直接反映企业申报的涉税疑点。
(三)团队成员的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纳税评估团队成员共有30多人,但真正直接从事纳税评估的人员只有4人。团队成员大部分都是身兼多职,在纳税评估工作方面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纳税评估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纳税评估的深度不够,质量不高
根据相关规定,《纳税评估工作报告》应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对象确定、案头分析、约谈举证、实地核查、评估认定、回归分析、管理建议等相关内容。但仔细核对评估案卷,真正能按上述步骤整理案卷的数量很少;有些团队成员对工作热情不高,牢骚满腹,对工作处于应付状态。这些都表明,团队成员开展纳税评估的深度不够,质量不高。
七、2014年工作打算
2014年,我们决定在纳税评估工作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纳税评估质量,依托税源风险预警防控管理系统,强化风险应对意识,加大评估力度。
(一)进一步明确责任。风险团队评估人员对评估工作的开展和评估结论的确定负直接责任,确保评估工作落实,评估科要对部分评估户进行抽查,确保评估到位,疑点全面排除。
(二)完善评估方法。在工作中要注重方法、技巧,依托计算机网络,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和质量。先将重点税源户、税负异常变化、长时间零税负申报、纳税信用等级低下的纳税人、容易发生偷漏的税种列为纳税评估和调查核实的对象,不断总结评估经验,完善评估制度,促进了评估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业务学习。风险应对工作要求税务人员不但要了解税收工作本身,而且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貌及纳税人的详细情况和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评估和核查人员要多看、多想、多听,多学。坚持学中做、做中学,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四)加强评估考核。加强团队建设,注重实效考核,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完成,保证评估工作质量,在评估过程中发现纳税人存在偷、漏税等严重问题,及时移交稽查部门实施税务稽查。
(五)增强工作责任心。严格依法行政,遵循评估制度,正确定性定案,防范评估执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