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因素与建议

时间:2019-05-13 17:4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制约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因素与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制约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因素与建议》。

第一篇:制约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因素与建议

制约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因素与建议

[摘 要] 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制约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因素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 集体 经济 因素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4)04-0043-01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发挥农民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的主要条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

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村干部普遍感到,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多数村庄集体经济薄弱甚至“空壳”,存在“无钱办事”的问题。作为一个村庄,一方面,没有集体经济不行,另一方面,想发展、要发展集体经济虽有愿望,但总感到无处下手。

1.缺资金。调查中,村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村庄,面临着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问题,而集经济较为薄弱或“空壳”村,以村集体的名义进行贷款融资非常困难,当前起步发展的面临资金瓶颈制约较为突出。

2.缺人才。改革开放以来,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一系列措施,大大调动了农村干部众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性,自己想发展的多了,有能力的都自己干了,就是以前村集体经济带头人,也通过改制自己另起炉灶了。

3.缺政策。当前国家惠农政策限于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种植业领域,对农村基层发展集体经济方面缺乏启动性政策支持、缺乏推进发展的动力。

4.缺机制。当前村委会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机制方面的问题,如管理模式陈旧,程序多,决策慢;管理机制不灵活,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集体经济产权不清、产权封闭,村委承担风险大,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等等。这种状况,在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村庄阻碍了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在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或“空壳”村庄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1.抓好行政村规模调整促进村级增收节支

抓好行政村规模调整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农民不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就很难实现富裕;所有村庄都建成城市般的水平需要巨额投入,政府、村集体、农民谁也承担不起,而且也不经济,合并村庄已是大势所趋,合并村庄给村庄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减少了村庄数量,压减了工资、招待、报刊等行政开支,更重要的是利于人才、产业、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快村庄建设和发展。

2.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实践证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离不开一个好带头人,要引导党员群众把愿意为群众办事、符合党员条件的农村致富能人选到基层党组织中来,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同时,加大对村干部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村干部带领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把村级领导班子建成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集体。

3.营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加大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思想认识。认真总结实践中群众创造的丰富经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意义,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明确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办法。大力表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营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4.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要因地、因村制宜地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要认真分析每一个村的发展条件,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突出特色和优势,选准发展路子,“干能干的事,挣能挣的钱”,建立起村级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每个村庄都要从本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实解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心中无目标、发展无思路”和畏难发愁的问题,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集体经济发展较好村庄实现集体经济的膨胀式发展,集体经济“空壳村”和“薄弱村”实现集体收入的较大增加,基本解决日常经费问题,逐步实现有钱办事,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既强村又富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落实完善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

近年来,中央加大统筹城乡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要学透用足这些政策,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鼓励发展名优规模养殖,二是鼓励发展休闲旅游业,三是鼓励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四是鼓励发展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五是鼓励企业投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参考文献

[1]苗新建.昌平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2]周衍.新时期河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郑州大学,2012.[3]许小林.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第二篇: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和建议.

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和建议

[摘要]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广大农民的充分就业,就没有“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实现无疑是一种“多赢”的策略。因此尽快制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解决农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一、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1.农用耕地减少趋势增强,劳动力就业难度加大。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全国30个省区中已有12个属于土地资源超载区,8个属于土地资源临界区,这两种地区已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0%,加之工业兴起和城市扩建不断占用土地,致使狭小土地上负担的劳动力越来越多。随着农业生产中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生产设备的投入,其技术份额的加重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单位面积土地数量有限的前提下,便会产生对农村劳动力的排斥力,这也将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投入到劳动力转移的大军中。

2.产业结构不合理。根据经济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经验,第三产业应该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比重最大的产业部门,但我国则恰好相反。由于我国重型化的产业结构资金密集度高,创造就业机会少,不仅无法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而且连城市内部的新增劳动力也难以消化。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乡镇企业原有的发展优势逐渐削弱,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减缓。加之国家向城市倾斜的投资政策,乡镇企业的发展又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积累能力较弱,资金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已明显出现资金增密,从而导致吸纳就业能力下降,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转移。

3.城镇下岗职工的增加,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减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带来的农民工城市就业不充分,进而导致向城市转移受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企业制度的改革,下岗职工增加,过去在城市中无人愿干的“粗、重、脏、累、差”工作及第三产业,下岗职工已开始问鼎。而新建企业的招工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将主要来自各种岗位自然更替的人员和社会上的下岗职工。从而缩小了农村劳动力进入空间。

4.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劳动力的素质越高,实现转移的可能性越大。目前,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低下,使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程中将面临重重障碍,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度竞争。从而造成转移劳动力队伍的庞大与可供选择就业空间相对狭窄这一矛盾。

5.农村信息化进程建设滞后。信息经济的出现,加剧了城乡信息知晓权差异,强化了农民生活的贫困。使农民无法迅速全面地得到完整准确的就业市场信息,而农民自身的信息资源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输给社会。这就必然使得农业的结构调整、农产品的销售、农民外出就业均受到严重影响。农村劳动力在跨地区寻找就业机会时,其信息获取目前几乎全部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助,这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6.政策因素的制约。一方面,严格的户籍制度和福利性制度,使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无法获得真正的城市市民身份,在婚嫁、幼托、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等方面受到一系列排斥和困难,无法融入所就业的城镇原有的社会经济组织内部,不能与城市劳动者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另一方面,有的城市要求民工进城后要缴纳暂住费、管理费、岗前培训费等等,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转换成本,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进城寻求就业要预先支付将近千元的转换成本是无法承担的,使他们只能望“城市兴叹”了。

7.待转移劳动力面临的观念制约。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是在争城里人的饭碗,其结果是引起城市劳动力的不满甚至抵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注入城市进行行政干预。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1.就地转移。一是农村内部地域上的转移。即加快城镇化步伐,建设小城镇,使剩余劳动力向农村地区的小城镇转移。二是农村内部产业上的转移。即向农村的非农产业转移,主要是向乡镇企业转移。三是扩大农业内部的吸纳能力。即通过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经济全面发展,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增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也是一个重要的转移途径。

2.异地转移。一是向大中城市转移。从可能性分析,大中城市在吸纳外来人口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从必要性分析,农民进城务工,不仅是农民就业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应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减少政策性限制,为农民进城、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降低成本提供方便。二是国际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是过去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手段,是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补充。从目前劳务输出情况来看,85%以上是自发转移,盲目无序流动情况严重,增加了转移成本。所以,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组织力度,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加强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合作与交流,建立劳务中介组织,提高劳务输出有序化程度,加强劳务输出的管理和待转移劳动力的培训。

3.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的模式。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的模式即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即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乡镇企业转移为着眼点,小城镇转移为目标,大中城市转移和国外劳务输出为补充的就地与异地转移相结合、分业转移与兼业转移并举的复合型转移模式。

第三篇:浅谈制约农村篮球运动发展因素.

浅谈制约农村篮球运动发展因素 宿松县隘口初级中学吴纪安

谈起篮球运动,人们就会想到国内的CBA甲级联赛,更不能不想到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NBA职业联赛,那如影随形般运球技术、雷霆万钧的扣篮、行云流水的进攻……让所有喜爱篮球运动的球迷过足了球瘾,大饱了眼福。其实,从中国的篮球联赛甲A、甲B来看,篮球不是属于农村的一项运动,而是城市的“专利”。一个地区篮球运动的发展是和该地区工业化、商业化发展程度成正比的,农村从人口居住环境、聚居方式等与城市有很多不同之处,农村没有林立的高楼、发达的交通、繁华的商业、通畅的信息和高度发达的传媒,而上述一切又是现代篮球生根、开花、结果的沃土。与城市相比,现代篮球运动在农村的发展缺少了以下多个特有的条件。

第一,不具备必须的场地设施。

要开展篮球运动就必须多多少少地建一些体育场馆,这样才能吸引一些打球的人,打球的人多了,运动自然就开展了。但是,就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乡镇也不具备真正符合标准的篮球场,多数的农村中小学几乎连一边像样的操场也没有,有的学校所谓的篮球场其实就是一块平地、几根粗糙立柱外加两块破烂不堪的木板,再加上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圈圈。就是这样的球场也常常是农忙时的晒谷场和农闲时的放牛场。有的学校十多个班级近千名学生,六、七十个学生一个班,教、寝室的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哪里还有心思去建什么篮球场?况且中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寸土寸金,一

些人口稠密的地区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到0.1亩,而建一个篮球场至少得耗去0.6-0.7亩农田,在此种情况下想要多建些球场,确实存在很大困难。

第二,不具备深厚的商业氛围。

体育是一项产业。篮球也不例外。现代篮球运动总是与商业、经济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篮球运动之所以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是,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商业头脑灵敏的商家、企业正是看上这一点,出钱、出物资助篮球事业,以篮球的兴旺带

动企业的发展,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应具有诸多前提条件,例如交通便利,人们有足够的消费承受能力,愿意为篮球付出,心系篮球等。商家、企业才能借篮球活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上述的种种条件,又正是农村比城市多出的劣势,即使把看球赛真当作一种大众消费方式的话,在农村就显得有些超前,在农村,人们根本没有此种需要,就是有也是极少数;假若真有一天,在农村举办一次较高水平的篮球赛,场面也一定很冷清。我想,就是免费让商家摆上几块广告牌作装饰,商家也懒于参与。

第三,不具备发达的通讯传媒。

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兴旺,我想与媒体的参与分不开的。球迷要知道赛程安排、比赛的结果,要争长论短,要了解“内幕”趣闻,这些都给媒体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在休赛或比赛的季节里,一些球星能在各地的报刊、电视上叔叔亮相,有些媒体乐此不疲地提供版面或时段,这样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篮球信息买卖市场。而我国多数农村通讯传媒发展速度比城市慢了许多,一些报刊在投递的时间和速度方

面与城市相比就成了“卯吃寅粮”了,想当年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在京、沪两地播出,引发了当地各中小学生篮球“热”,而时隔多年的农村学生对《灌篮高手》仍是一问三不知。

第四,缺少闲余时间和锻炼意识。

农村的村民居住、生活方式与城里有些不同。村民是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大多以血缘关系聚在一起,他们有共同的生活空间,也有共同的话语空间,农忙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余时间也是走家串户、探亲访友、谈谈天、唠唠嗑、打打牌,一部分人认为打球不如打牌“爽”,觉得打篮球进行体育锻炼与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更有甚者对自己的子女打篮球参加体育锻炼都反对,认为是既劳身又伤财,是不务正业的表现。还有一些部门分管的领导,通常是“很忙”没有时间过问农村乡镇或学校的篮球活动开展情况,就是有时间也是当一下“钟点工”、“临时工”,而且一些农村学校的负责人也这么认为,学生是来学校学习文化知识的,篮球打得好有什么用?中考、高考又不能加分。少数学校为对付中考、高考,毕业班的体育课都让别的学科占用了。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干脆准备了两份课程表。

第五,缺少资金的投入和扶持。

篮球运动是产业是经济,但是一种大众消费,由于多方面原因,国家对农村篮球运动的发展投入很少,一些县乡虽然每年以这样“杯”那样“杯”组织几次比赛,但参赛的球队也不多,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观众自然很少。多数县市对农村的篮球活动投入几乎为零,而组织一次真正的县级或市级农民篮球赛或者是学生篮球赛更是“千年等一

回”,致使一些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也是名存实亡。难怪中国篮球协会当初开展跨世纪的“小篮板工作”也只面向一些大中城市,而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则成了被篮球遗忘的角落。

综上所述,要解决制约农村篮球运动发展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增加对农村体育设施投入,让村民在闲余时间有一定运动场所。其次,大力扶持农村的乡镇企业,使其逐步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并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企业,以此增加地方财政的税收,借篮球活动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的必要。第三,是加大对农村的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让农民获得更快的致富信息,从比较繁重琐碎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闲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参与篮球活动。第四,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更新学校领导人的办学理念,彻底转变办学观念,真正懂得一个学校如果缺乏体育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让占总人口80%以上有着近10亿的中国农民逐步觉得篮球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自学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为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四篇:制约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的因素

制约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的因素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村,经济欠发达、教育基础薄弱,教学资源的匮乏和教师整体水平不高使课堂教育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满堂灌”的状态。自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我国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规模最大、受益人群最多的信息化工程,抓好农远工程,加强教学资源的应用工作,抓好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农远工程的作用,能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现代远程教育是一学生和学习者为主体,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传播媒体,运用图像、文字、动画、音频和视频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互式网络教育方式。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地域限制,使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在网络上学习。能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使优秀教师、优秀课程能为全社会的学习者所共享,使受教育者可以得到更多的、更好的受教育机会。远程教育是开放式的教育体系,为知识经济时代终生教育、终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矛盾和问题。而且这些矛盾和问题日益尖锐化,已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实施和发展的障碍。将直接影响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的效果。

存在问题:

1.部分学校领导对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能力不强,认识不高。

2。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远程教育所需的运行资金不足,部分农村教学点无力置办电脑、多媒体教室、光盘放像设备等,有限的多媒体设备及光盘放像设备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远程教育需求,制约了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工作的开展。

3.技术力量薄弱:很多学校没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还无力处理,只有加强投入、抓好培训,才能为远程教育工作做好保障。

4、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观念制约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把分数作为评价教育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学校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教学成绩的主观评价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缺乏完整的考核机制,信息技术教育的考核几乎成为可有可无。这种评价观念,严重阻碍和制约着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必将导致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设备资源和教育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5、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课程整合能力不高,思想观念是发展教师整合能力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改革,也是一场教育教学的革命,关系到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和各个层面。绝不是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就会具有一定的整合能力,也绝不是有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就能把整合工作做好,熟练的信息技术技能是进行整合的最基本条件。只有有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才能把整合工作以系统和程序的高度纳入科学的轨道,这是教师整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以目前的现状看,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对整合工作起着阻碍作用。这种现状必定会对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造成严重的影响,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应用才是项目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教师的整合能力提高不能忽视。必须通过各层次,各级、各类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总之,国家远程教育项目实施后,无疑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搭建了一个提高和发展的大平台。但项目的实施要发挥应有的效益,必须把项目的应用工作抓好,而应用的关键又是教师。教师信息技术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整合能力的提高,教育教学评价观念的转变等都成为工程项目实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有关部门必须抓好各级、各类形式的培训,同时还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解决好以上问题,以保证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顺利后实施,应用工作平稳的发展。

第五篇: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这充分表明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决胜全面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各地都在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联户发展、村集体企业股份发展等多种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我县也以“三变”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但因起步晚,底子相对薄弱,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一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无门,优势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合理开发,优势产业不能发展壮大、提质增效,培育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始终停留在面上,未能落实到行动上。二是专业人才缺乏。现有发展的村集体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紧缺,懂经营、会管理人才不济,发展后劲不足。三是资源利用率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地整合利用和开发,没有把现有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四是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上档次、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较少,农户大部分处于分散生产经营的状态,整体上没有形成规模,缺乏特色,市场竞争力不强。五是监管机制不健全。由于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导致在内部运营和管理方面不规范,不科学;在外部监督和指导方面不到位,不经常。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配强一个好班子,凝聚集体经济发展合力

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

利用“村两委”换届选举,真正把能力强、思路清、懂经营、会管理的干部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主要领导岗位上来,进一步配强配齐村干部队伍,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切实让村干部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参谋者、实践者和参与者。二是发挥村党支部作用。以党建促脱贫为抓手,激发和调动基层党员积极性和创业热情,通过党员会议、支部会议积极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全局性或阶段性的问题,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提建议。三是提供服务保障。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积极支持和服务集体经济发展,协调解决村集体经济在运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资源整合利用、产业化项目实施、群众务工就业、政策落实等方面要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切实凝聚发展合力。

二、探索一条好路子,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动力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

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细化完善集体经济发展章程规定、管理办法及相关规章制度,始终坚持用章程规定经营管理,用规章制度管人管事,确保集体经济发展规范有序、科学运行。特别是要规范财务管理机制,制定相应村级财务管理对策,规范财务管理,加强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强化政府监督。镇政府要把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资金使用、守法诚信等作为监管的重要内容,定期了解情况,加强工作指导,专项进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监督到位,合法经营。三是强化人才支撑。根据工作需要和产业发展需求,注重从致富能手、农民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创业者等群体中选拔人才进入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对现有人员在业务技能、运行管理、政策掌握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完善利益链接机制。探索制定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管理办法和利益分配机制,以配股或入股的形式,签订有关合同、入股协议,制作发放股金证,严格按照集体经济发展收益情况进行分红。特别是在建立完善利益链接机制中,要坚守农村集体产权性质不改变、农民集体所有不动摇、农民权利不受损“三条底线”,把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益、产业增效益有机统一,实现集体增收和脱贫攻坚双赢。

三、瞄准一批好产业,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精心谋划产业。

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各村经济发展规划,找准适合本村发展的主导产业,宜菜则菜、宜游则游,发展壮大见效快、效益高的农村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坚持“主导产业+辅助产业”、“立体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稳步推进特色养殖、种植等辅助产业,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二是广泛征求意见。在确定村集体经济产业之前,要通过走访群众、召开会议、干部访谈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积极听取群众意愿呼声,对拟定产业项目,要科学预判发展前景,准确评估市场风险,力求所选发展产业切合实际,科学可行。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对计划建设的村集体经济产业化项目,实行镇村项目包抓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及时申报备案、立项招标、开工建设,确保实施项目责任到位、程序到位、建设到位。

四、落实一些好政策,减少集体经济发展阻力

一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设立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风险担保等形式给予扶持。有效整合支农惠农资金,集中投向村集体经济项目。创新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和村集体经济保险制度,全力破解资金瓶颈。二是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集体留用部分,重点用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农村建设项目,节余指标增值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支持村集体依法流转或利用产权明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是实施税费扶持优惠。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承担涉农项目,对能够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优先立项,优先安排资金,优先办证审批,鼓励村集体招商引资,给予政策倾斜。四是抢抓苏陕协作机遇。积极学习借鉴XX区发展经验,加强联系沟通,强化务实合作,积极争取支持,扩大扶贫协作成效,力争在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人才交流、劳务输出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下载制约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因素与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制约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因素与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计划生育工作的制约因素及建议-李晓明

    浅谈计划生育工作的制约因素及建议 在一些贫困地区,广大基层干部谈“计”头疼,广大群众谈“计”色变。 立足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现状,影响和制约计划生育事业顺利开展的......

    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四、关于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的几点建议县域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域,是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巩固政权的重要一环。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县......

    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与对策

    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与对策 [摘要]国内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

    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几个因素(推荐5篇)

    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几个因素 安乡县三岔河镇中学 陈德保 内容摘要:通过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分析,笔者认为,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幼儿园的合理布局、......

    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石梁乡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的分析 王应文 (贵州省松桃县石梁乡中学)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中小学所处的地理位置较偏僻、交通不发达、社会......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制约因素分析目前我国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制约着银行信息披露的规范化与合理化。1.现有产权关系导致银行管理当局缺乏信息披露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制约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制约着银行信息披露的规范化与合理化。 1.现有产权关系导致银行管理当局缺乏信息披露的内在动力和外部......

    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 陈垣霖 2013级农村与区域发展 21131233001 农村集体经济亦称。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变化很大。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区域性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