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球传播时代的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中)
全球传播时代的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中)
史安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一、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的演进
(五)全球传播的概念
4.种族中心主义和世界主义
这里面又涉及到一个我们说理念的问题,就是刚才提到的大家可能也都听说过这个概念叫做种族中心主义。什么叫种族按中心主义呢,这里面有三个概念,我们稍微作一点区分。
第一呢爱国主义,爱国主义这个是我们需要宣扬的,每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感到自豪,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这种自豪感过于激进的形势表现出来,而不是非理性的行式,那就变成一种民族主义。所以我们现在说,爱国主义是我们需要大力弘扬的,但是民族主义呢,我们要注意他的界限。就说实际上我觉得理性的表达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变成一种激进的民族主义,比如说打、砸、抢、烧,这个把日本车都砸了,把韩国的店都砸了,那这就是一种激进的民族主义的表现。那这个就要特别的去防止,去要批评。
但是呢,还有更极端的形势,叫做种族中心主义。这是一个完全负面的一个概念,而且这就是我们讲,在国际传播的时代,在冷战的时代,最后就导致了这样一种非常极端的现象叫做种族中心主义。那么种族中心主义呢,我引用一位西方学者的这样一个话,他说的是什么呢,就是种族中心主义的问题并不是说,对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因为我们刚才讲爱国主义是需要大力弘扬,对自己的文化,对自己国家的,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感到骄傲,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你不能够走向一个就是非理性的这样一个极端,变成了什么呢?你不仅觉得自己伟大,而且你认为别的人都是低下的。那这就变成一种我们要批判的种族中心主义了。
所以我们说这三个概念之间,它有一些相互的联系,但是又有本质的区别,而且特别是我们说种族中心主义是我们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特别要反对的一种趋势。所以为什么现在我们说,西方有往后退的趋势,包括去年的英国的脱欧,包括美国大选,为什么是逆全球化这么一个现象,就是因为它实际上让美国更伟大,结果让美国成为唯一,或者让英国这个脱离欧盟,这些思想实际上都是一种向种族中心主义这个演变的一个趋势。
其实这个不是什么新的现象,我给大家看一个图,这张世界地图同志们可能没见过,实际上这张地图也不会再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中。但是直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大家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课本里还会看到这样一张世界地图,你们从来没见过这样一张世界地图。这个世界地图完全跟我们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大家如果仔细看一下,那么他实际上就做了一个很小的变动,我们过去说,上北下南嘛,但是现在呢,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看来,那南为什么要在下面,我要南在上面,我北在下面,这是我看世界。因为我认为我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大家一看,映入眼帘的就是澳大利亚,这是新西兰,这两个地方就成了世界的中心了,为了让我能够成为世界的中心,我就把这个标准改了。所以你看你找不到中国了,我们过去说中国是一只雄鸡,这张图上找不到雄鸡了,找不到哪儿去了,美国也看不到了,因为整个图位置都颠倒过来了。所以这个呢,就是我把它当作一个什么例子呢,就是变成了刚才讲到的,你认为自己的文化很好没有问题,但你不能认为别人都是低下的。那你为什么人都要当世界的中心,那这个世界不就乱套了嘛。所以我们说为什么有世界大战,这也是因为每个人都想成为世界的中心,那这个世界一定是个非常纷乱的,冲突不断的,或者说是我们说,矛盾重生的这样一个世界。
所以我们后来就不用这样的世界地图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用了一个莫卡托的几个体系就作为世界地图的标准,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世界地图。实际上我们就是把它倒过来,上北下南的这个世界地图,那当然澳大利亚、新西兰就到了右下角这个位置去了。所以这就是我们说呢,实际上在这个种族中心主义看来呢,应该说这个就是这个思潮本身还是一个历史的产物。所以呢今天我们看到西方出现的逆全球化,特别是去年2016年我们看到了英国的脱欧,美国的大选,这体现出了一些潮流,其实并不是一些新的现象,其实早在我们说,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都出现过这样的一些思潮。所以我们说这个当然也就是我们现在中国为什么要举起全球化的大旗,也就我们还是要让整个的世界的经济和文化向着一个全球化的这样一个方向来发展,而不能够再退回到种族中心主义的状态。因为大家知道种族中心主义导致了两场世界大战,整个20世纪我们说两场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这就是一种我们说,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这样一个现象,所以我们不能退回到那个时候去。
那反过来我们要向世界主义,要向更加宏伟的目标来行进。那我这儿想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我们中国的一些官员,还有包括一些新闻工作者当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就是对于这个种族中心主义的这样一种一个错误的认知。有的时候过于的强调了国家的利益,而且,这个强调国家利益当然没有错,但是以一种非常生硬的方式去跟人家交流,所以我们这有一个例子想跟大家交流一下。
2013年,我国政府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应该说这个是我们中国一个非常正义的举动,维护国家的利益。但是呢,我们说这个传播的策略上,因为我这里重点和大家谈谈,就是你怎么去适应今天这个全球传播的时代。你做的事没有问题,你做的事完全是出于就是国家利益的考量,这个都没有问题。但是因为我们面对的现象是一个全球传播的环境,所以我们就应该用一个新的思维,而不是用刚才讲的现实政治的思维。或者是用这样一种国家民族中心主义的思维,因为这样去传播它就会出很多的问题。比如我们再看到这个例子,那么因为东海防空识别区,这个本身是我们中国一个非常正义的举动,但是你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呢,应该是先要进行舆情的策划,要根据舆情进行议题的规划,要有预热,要有些铺垫。不能抛出,那么但是我们当时,就是突然把这个话题抛出去了,说就向国际社会宣布我们要划设这个一个东海防空识别区,而且当时整个的舆情都在宣扬中国的这个所谓的中国崛起,中国威胁论,这样的论调都非常的高涨。所以在这样一个舆情之下,就应该讲究传播策略。但是我们当时的这种新闻发布和这个议题的传播,没有考虑到这样一个舆情。所以呢,突然抛出这样一个热点话题,说我们中国要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就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强烈的置疑和反弹。那么有关部门对此回应说,你有为什么我不能有。所以这也是我们少数的官员还有一些这个新闻工作者的一种心态,还是一种弱国心态,或者是说,他们没有站在全球的视野,从中国一个面临着新的这样一个战略的形势来考虑问题,还是在过去那这个就是冷战的思维,你有为什么我们不能有呢,而且列举美国、欧盟、日本多年前就划定了防空识别区的这么一个事实,因为既然美国、欧盟、日本都可以有,那么今天我们中国也可以有这样一个防空识别区。
但是呢,还是我刚才讲到的,这个道理没有错,但是我们刚才说的胜利不是属于力量更强大的一方,胜利是属于故事讲的更好的那一方。所以你不能再用过去的那个传统的现实政治的思维来做传播,一定要适应当今这个全球传播的这么一个新的形式。所以,由于缺乏战略传播的一个规划,我们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就是在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这个问题上,没有在道义感召力上进行一个深入的挖掘。所以类似这样完全注重于情感的回应,你有为什么不能有。或者我们说中国的这样一个我们过去老说是一种弱国心态,现在过去中国济贫济弱,现在我们中国强大了,我们就要有这个,我们就要有那个。这样一种类似于情感化的回应,他就一味的强调了中国自身的利益和现实政治的一个诉求。方式上显得很生硬,而且陷入西方主流媒体预设的一个国强必霸的这么一个陷阱。因为大家都在说中国威胁论,我们其实刚才讲到习总书记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但就是为了破解这个中国威胁论,因为让大家看到欢迎各国都来搭中国发展的便车,我们中国跟世界一同发展,一同崛起。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在这个宣传上,在传播上没有很好的体现出习总书记的这样的一个宏观的思想,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没有从人类命运的这个高度来策划,过于强调是我们自身的利益,而且方式显得很生硬,而且因为我们没有经过事先的这种预热、铺垫,或者说是我们刚才讲到的传播的这样的一个议题管理。所以导致于我们的传播效果出现了折扣,传播的内容没有问题,但是效果呢,没有达到我们所期待的。所以就是刚才讲到的,总书记提出的要传播好中国声音,所以中国的声音要传出去,但是要把他传播好。所以这个例子,我希望就是通过我刚才这样的一个分析,大家可以体会到我们现在要注重传播的策略和效果,传播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传播的策略和效果,它往往也会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就是刚才讲到了世界主义的这样一个理念,那么世界主义的理念跟刚才种族中心主义理念完全不同的是,世界主义是认为国家和民族的边界是可以被选择,被阐释,而不是预先设定的。那么人类命运共体的一个普遍的关切,比如说环境保护、金融危机、地域安全、反恐、疫情防控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一些新的主题。所以呢,国际传播的主题是什么呢,是对政治和经济利益的争夺与再分配。这还是我们说的冷战思维,所以这是一个过时的理念。而现在我们全球传播的主题就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一个关切,这也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习总书记提出来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在回应这样一个全球传播的新的变局,而且是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这样一个大势所趋,特别是西方出现了逆全球化的这样一个潮流面前,我们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作出的一个郑重的承诺。就是我们应该继续推动这样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的建设。
(六)全球传播的历史脉络
那么全球传播的历史脉络的发展,我们也可以大概有这样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帝国传播,也就是英国为主导的,当时英国建立了一个日不落帝国,他是靠了一个殖民的统治。当然这里边如果从媒体的角度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电报的作用,所以电报传播,使这个英帝国建起来,这样一个庞大的殖民的网络。那么国际传播的时代,更多是美国、苏联,美苏争霸的冷战时代,主要利用的是无线电广播这样一种形式。那么全球传播我们刚才讲到的,21世纪末的卫星电视和21世纪初的互联网,让媒体成为全球传播的一个新的载体,所以就全球传播跟媒体的他的这个发展和变化,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那么同样说这个全球化和传播也出现这样三种不同的模式。
第一个模式,我们叫英式的全球化。英式全球化就是19世纪中期的20世纪初这段时间。那么这个时期我们是一个叫帝国传播这么一个时代。第二个阶段是二战以后到今天。这是美国主导的,是美式全球化,那么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文化和价值观霸权作为核心的一个国际传播,就美国尽管没有向英国那样建立起一个日不落帝国,但是它通过传播美式的价值观,所谓的民主、自由、什么市场经济,另外它的文化好莱坞、迪斯尼,这些方式它建立起了一个这样一个在这个我们说更多是在文化艺术形态层面上的一种美国化,全球化的美国化。是我们发现,这两个全球化的模式现在都受到了一个新的挑战,就是中国的崛起。所以我们现在,传播学者就提出来一个理念叫做中式全球化,特别是我们总书记提出来这个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所以这个中式全球化,你看不是以英国和美国的国家利益,不是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说它是以整个的人类命运作为关照,所以我们刚才讲到的就是全球传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理念是赋权,是以这个赋权为核心的,这样一个全球传播的,这么一个理念。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中国的推动了全球化对整个全球传播也带来了这样一个影响。
这里大家看到的就是一带一路,那么一带一路是总书记提出的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今年我们5月份要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的高峰论坛,现在有20多个国家的元首,还有上百个国家的不同部门的负责人,还有国际组织要来参与这样的一个盛会。那一带一路实际上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它实际上关照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的一个关联性,大家可以看到海上丝绸之路,路上丝绸之路,所涵盖的这个国家,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橙黄色,当然就是我们说的过去的这个古代的丝绸之路,新添的这个路上的丝绸之路。那么这个红颜色是海上的丝绸之路,应该说它涵盖了全世界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而且他是以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主体。发展中国家我们过去说的世界的,西方以外的,所谓的边缘弱视群体,这些国家在整个的全球化的过程中,并没有作为主体力量的这样一些国家,现在成为我们中式全球化或者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的这样一个主题。比如说中亚这些国家,包括我们说非洲,包括东南亚国家等等,这都成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和主轴,而且我们是以贸易和文化作为一个一带一路的核心。所以这些都是与我们当前推行的一这个全球传播的理念是非常符合的。所以我想习主席的这样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与当今全球传播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势是非常符合的。
二、互联网重塑全球传播:三个拓展
我们下面进行第二段的讲解,在第一节课主要给大家讲的是理论层面,下面我想带领大家看一看,实践层面互联网是如何重塑全球传播的,那我用三个拓展来概括这样一个互联网塑造全球传播的过程。首先我们还是看一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对于这个问题的表述,那么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如何重新认识全球传播的这个新的视域,或者是新的变化。第一我们刚才已经提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当中,富于创建性的预言了经济、文化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全球传播历史必然性,在上一节课中我给大家作了讲解。第二个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当中对于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这样一个原则,为我们认识以社交媒体为主要平台的全民传播,提供了一个方向和指南,这个我待会儿结合一个例子,给大家再做一点讲解。第三个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当中的唯物辩论法的视角,有助于我们认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这样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树立一个融合和竞合的全媒体的观念。所以我们从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我们全球传播的新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如何重塑全球传播提出了一些这样方向性的这样一个框架。
(一)构建全球传播新秩序
第一个刚才我们讲到的拓展是什么,就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拓展。就是互联网的这个广泛使用,使整个的世界传播的秩序发生了变化,我们说有这样一个说法叫构建全球传播的新秩序。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普及显然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我刚才在上节课提到了比如说以非洲为例,说明了这一点。那么英美以外的地区兴起或者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以外的,所谓的rest,这个其他的地区的兴起,所以我这里写了几个英文的说法。比如说,全球南方的崛起,这个南方指的就是发展中国家。另外我们说一种叫做其余地区的崛起,就是西方以外的地区的崛起。另外包括所谓的中印度、中非洲这样的一些说法,都是代表就是以中国还有其他的一些新型国家,我们叫做金砖五国。今年我们9月份要在厦门举行金砖五国的领导人峰会,就是金砖国家这也是一个我们说是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个全球传播新秩序的一个新的结构的一个体现。
那么应该说,在这个世界秩序的变革当中,新闻传媒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次世界秩序的重组像今天这样是要有一个媒介化来主导。可以说过去的重组通过战争,通过一些这样的行为,或者说是通过一些我们说国际的这种机制来进行。但是,今天我们看到因为媒介的普及,所以在这个全球秩序的重组当中,全球民众的参与度增加了。过去我们讲就是一些政治家,或者我们说官员,或者说各国政府是主角。但是现在我们说老百姓、普通的民众,也可以参与到这个全球新秩序的重组当中。所以默多克讲了一句话说,谁掌控了传播的入口,谁就能够掌控世界。这个从我们大家看到的阿拉伯之春,从这样一些,包括最近我们看到的叙利亚内战等等,包括最近韩国发生的这样一系列的他们的这个内政外交的一些新的变局,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媒介的作用在增强。
那我们可以看到就是现在整个全球传播的这个格局当中,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一个是十大互联网公司当中,我们形成了两个联盟。一个联盟叫做狼牙联盟,是说的是非常的形象,刚好是这四个公司叫做FANG,这个词刚好在英文当中他就是犬牙,狼牙的意思,所以把它叫狼牙联盟。包括大家熟悉的这个脸书Facebook,苹果Apple,Netflix是奈飞,也就是很大的一个多媒体的网站。大家可能看过一个电视剧叫纸牌屋,就是Netflix 出品的,另外还有大家熟悉的谷歌。这是美国为代表的,这个狼牙阵营。那中国那个叫蝙蝠阵营,就是大家熟悉的百度、阿里巴巴,还有腾讯,再加上我们说京东,或者是网易,那么这四个。所以中美共治互联网的这样一个格局,已经形成了。因为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当中就是被中美所分割。除了这个互联网公司的变化以外,语言的使用,过去我们讲英语,是全球传播的主要语言,但是我们现在发现阿拉伯语和汉语的使用频率,大幅度的增长,在一些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当中,甚至一度超越英语,而成为全球社交媒体的第一大语言。这就意味着长期以来由美英两国垄断,英语主导的全球舆论场的传统格局会被彻底的颠覆。
大家现在看到这幅图,就显示的是我们现在的一个全球传播的一个格局。这里面显示了包括CEN,包括这个美联社AP,包括谷歌,就是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都是英美机构主宰,这是我们长期所看到的这样一个格局。但是现在我们发现这个格局引起了变化。我们看到了很多新兴媒体机构的崛起,大家看到,这就是一些新的媒体机构,包括大家看到这个绿色的RT就是今日俄罗斯。这是俄罗斯新创办的一个电视台。包括大家看到右边的这个标志,是半岛电视台。半岛电视台是阿拉伯世界创办的一个新的媒体机构,在整个的全球传播的舆论场合当中也有很大的声音。当然这里面还演示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包括中国在内,我们中国现在有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我们最新成立的叫做中国国际电视台等等,就是形成了一个全球传播的多元化的格局。
那互联网我们看到的更显著。刚才给大家也提到了,十大互联网公司当中,中、美分别占,美国六家,中国四家,形成了两大阵营,那么就是媒体很形象的讲,是叫狼牙联盟和蝙蝠联盟。当然这是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实际上就是看到我们十大互联网公司现在中美两国形成了这样一个共治。当然,过去都是美国和英国,很少有发展中国家,或者是一个新兴的国家能够取得传统的这些老牌的发达国家相提并论的这么一种传播的权利。那现在中国做到了,至少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现在形成了跟美国互联网公司完全并驾齐驱的这样一种影响力。所以,这就是全球传播新秩序的一个表征。
那么,包括我们看到的这个金砖国家,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我们有一个说法是互联网是一个金砖互联网,为什么呢?因为这五个国家的互联网的人口都占到了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将近80%。而且这些国家的互联网的普及率现在也在日益的升高,包括这里面,当然俄罗斯已经超过60%,印度和中国也都超过50%,我们中国现在将近有7.4亿的网民,那么这个应该说已经超过了人口的一半。所以,应该说这个势头还在不断的上升,因此有人讲,这是一个金砖互联网,那是不为过,因为刚才讲了,这五个国家其实已经占到了全球网民的80%以上,所以这应该是一个非常,以一个新的政治单位,金砖五国,或者我们说金砖国家联盟,这样一些新兴国家的共同体,来重塑全球传播的新秩序。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这是金砖国家推进的一个叫金砖国家的电缆工程。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电缆工程是从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就是我们说的海参崴,然后到我们中国的汕头,然后连接的是印度的钦奈这个地方,然后新加坡,当然经过新加坡,然后又连接了南非的开普敦,然后到了巴西的港口城市福塔莱萨,然后与美国的迈阿密连在一起。那么这个电缆当然它这个工程目前还在建设当中,它的意义是什么呢?实际上它建立了一个以新兴国家为主体的这么一个光缆的连接。所以,这就为我们说建立一个英美以外的,美国和英国之外的,新的国际传播的新秩序,提供了一个什么呢?就是一个物质的基础。首先我们过去的这个互联网的这些传输,它是以英国和美国作为节点的,或者以欧洲和美国,但是这个新的金砖国家的电缆工程连接是我们说新兴国家的,这样的一个主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变化。
(二)回归新闻的“人民性”
第二个方面呢?我们可以看到是全球传播出现了一个什么呢?就是由上向下,由中心向边缘的这样一个拓展,这是第二个拓展。这个拓展体现的呢,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新闻的人民性。就是新闻要回归到人民性,也是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来凸显新闻的人民性。这个里面具体体现有所谓的全球99%,这个是当时就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时候提了这样一个口号。就是我们要全球99%连结起来,就是我们的全球的基层民众,当然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联系起来。因为大家知道,占领华尔街运动,从美国爆发,一直席卷了30个多个国家和地区,像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等等城市,都进入到了这个占领华尔街运动当中去。所以,这就是互联网体现出它一个巨大的这样一个动员力量。所以,我们说这就叫全球99%的连结,当然他们针对呢,就是这个全球1%,那么这也是占领华尔街运动提到的一个口号。就是华尔街的这些所谓的跨国精英,他们的这些一些不正当的洗钱啊,包括操纵股市啊,这样一些行为,要受到人民的监督,所以,也是用互联网来作为一个监督的手段。
我在上一节课中提到了总书记也提到了,419讲话中也特别的讲到了互联网监督的作用。其实这个不光是我们中国的一个现实,同时也是整个世界,现在也是利用互联网进行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工具。所以,这里面映射出的另一个事实就是,新闻生产变成一个“众包”的机制。这个“众包”原来是记者单打独斗,一个人在战斗。但是,现在这个新闻的采集可能是全球范围内,很多网民自发的参与,形成这么一个新闻的生产机制。
那么,回到马克思论媒体人民性,他有很精辟表述,那么这个表述是在1842年的4月,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提出一个报刊的人民性的概念。他说,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它的历史个性以及那种赋予它以独特性质,并使它表现为一定的人民精神的东西,这一切对于诸侯等级的辩论人来说,都是不合心意的。所以,他那个时候提出报纸要有一个人民性的体现,而且报刊应当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的跟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那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人民性,实际上在我们这个互联网时代,也有了一个新的体现,就是我刚才讲到的,如何让广大的民众积极的参与到新闻生产的实践中,更好的体现出新闻的人民性的这样一个原则。所以,这也是我们讲到全球传播第二个拓展,实际上也体现了这个人民性的理念。
那么,我们看到现在这个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生产的门槛在降低。比如说这个无人机,比如说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个谷歌眼镜,这样一些东西,其实都能够使得人民,普通人,普通的网民能够去参与新闻的生产。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的这样的例子,就是这个新闻不见得是由专业记者来采写,而是由老百姓通过这样一些手机啊,还有包括我们给大家看到的这些谷歌眼镜也好,还有包括无人机也好,来进行采写。所以,人人都是记者,它是有一个前提就是技术,使得人民被赋权,刚才我们上节课讲到了这个概念,赋权。就是他们可以有这样一个机会和这样一个技能,来参与到新闻生产的过程当中,过去新闻生产属于少数人,现在人人都是记者。所以,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全球传播,出现的这个拓展体现的这么一个人民性的原则。那么,包括我们看到国外的一些国际新闻部,它现在只有一个人,叫一个人的国际新闻部。那它怎么运作呢?它就是利用社交媒体“众包”机制,大家看到这个记者,他坐在三台电脑前,每台电脑上都有很多小头像,这些小头像实际上就是他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这些基层的记者,基层的草根的记者,还有包括一些我们讲的线人,给他提供一些新闻的线索,帮助他完成一个新闻生产的过程。所以,新闻生产现在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时代,变成一个“众包”的机制。这也是我们说互联网改变全球传播的一个巨大的变化。
当然,大家都还非常熟悉的一个例子就是维基泄露。维基泄露这个网站实际上现在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为它其实泄露了很多美国的绝密文件,或者说是一些所谓的,我们说一些黑幕啊,或者丑闻。最新的当然就是所谓的俄罗斯黑客怎么样去参与美国的大选,美国大选当中的一些黑幕,都是维基泄露去暴光的。那么,这个维基泄露这个组织,他其实就是我刚才讲到的是一个公民的,或者说是全球网民的一个自发性的这么一个组织。当然,它很有意思,它打的这个旗号叫:让我们大家更强大!就是让我们更强大,当然你也可以解释为让美国更强大。所以,它的这个,它获得了一个道义的高度,就是它不是说是要去破坏美国,而是它认为这样的一个舆论监督使美国更强大。所以,它也利用了互联网本身具有的这样一个特征,就互联网监督的特征。
包括我们看到的,这个传统的新闻发布方式,就受到了信息娱乐化,观点话题化的挑战,我这里给大家看到的例子就是奥巴马在推行医保改革的时候,他的反对派为了让老百姓反对,奥巴马医保改革,所以动用了一个什么呢?就网络的传输手段,叫民音,英文叫meme。那么meme就是把奥巴马这个画成这些负面的形象,比方说让他跟希特勒相提并论,包括说他是跟过去的苏共一样,也是搞所谓的社保改革。那么,这些策略,包括大家看最极端的是让奥巴马和希特勒合体,这些东西都在网上获得了很高的传播的这样的一个关注度。而且,病毒式的传播。实际上,我们后来美国重选做了一个调查,就是在反对奥巴马的医保改革方案当中的人当中,只有不到10%的人看过他的医保改革方案的全部,那么,这剩下的90%都是看到了这样一些就是娱乐化的,话题化的一些舆论的宣传。所以,改变了他们对奥巴马医保改革的认知。也就是说,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在传播的策略和方式上,一定要有新的思路和理念,不能再因循守旧用过去这一套。
所以,在奥马这个医保改革方案当中,他就没有很好的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的特征。因为,他没有去适应信息娱乐化,观点话题化这样一个新的变化,还是用过去的那个传统的新闻发布的手段。结果呢,我们刚才讲了,只有不到10%的人看过他的这个医保改革的方案。所以呢,没有做很好的传播策划,这上节课我也讲了这样一些例子。就是我们现在如何要适应这个全球传播的新的变化,要想一些新的办法。所以,这是第二个方面。
当然,我们也有所谓的智能化暴民的说法,这个是在阿拉伯之春,刚才我也举到了这个例子,阿拉伯之春应该也是在西亚和北非这些国家,那么,中东这样一些国家爆发的这样一个社会运动。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就是有所谓的这些智能化暴民,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他们能够参与到舆论的制造。比如说,这里面大家看到埃及开罗解放广场,有这样一些人,在不停的发布各种新闻,假新闻等等。包括大家也道,在去年美国大选当中,现在也有很多证据表明,网上的很多假新闻,实际上不是由美国人发的。是专门到了东欧的一些小国,这些所谓的社交媒体的,我们讲的叫做什么,中国叫五毛党,或者我们就相当于这样一些网民,他就是发布一些假消息。比方说教皇支持特朗普诸如这样的消息,那么,这个消息实际上是假消息,但是这个消息就在社交媒体上海量的传播,结果影响到了美国的选情。所以,这样一些我们看到就是互联网重塑全球传播,一方面,它有提升互联网舆论监督功能这一面,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今天我们讲的互联网上假消息,假新闻泛滥,以至于影响到了西方的一些政治的生态。
所以,去年我们说,有一个词叫做后真相,post truth。就是互联网上大量泛滥的这些新闻,不是真实的体现,而是掺杂了一些情感因素,比如我们刚才举到了教皇支持特朗普这样一个,其实教皇从来没有表过态。但是为什么要发布这样一个新闻呢,就迎合了很多人认为特朗普是一个好像保护宗教势力的这样一个候选人。所以,当然就给整个的选情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这些新闻并不是由专业的新闻机构,或者说是美国当地的这些网民炮制的,而是到东欧去,找了一些廉价的劳动力,这些网民在海量的传播,海量的推送。所以,这个就是我们现在说,互联网双刃剑效应。一方面我们说全民传播,能够促进这个舆论生态的一个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一些像假新闻、后真相,这样一些问题。
(三)新闻生产的全媒体化和专业化
第三个方面就是,它是我们叫由扁平向纵身的拓展。那这个实际上我们说的是什么,就新闻生产的一个全媒体化和专业化,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当中,唯物辩证法这个视角,有助于我们认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它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树立一个融合和竞合的理念。过去我们叫扁平新闻,一个新闻往往是没有深度的,它就是一个消息。但是现在呢?我们说是一个纵深新闻,那就是它有更有深度的一些背景,更具有观点性或阐释性的这样一些元素在里面,所以,我们在英文中有个说法叫,扁平新闻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什么意思呢?就是扁平新闻就是关于每样东西蜻蜓点水的做一些介绍,所以我们叫资讯。但是,现在叫纵深新闻,它是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什么意思呢?就是关于某一个话题的全信息,全数据,所以大家现在听到的这个大数据的这个说法。大数据、全数据,这个全方位的信息的这样一个传递。所以现在呢,应该说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这种扁平新闻已经是司空见惯,因为它的传播成本非常低,谁都能传。但是呢?我们已经看到这种纵深新闻,往往在观点、态度上能够影响公众的这样一些深度新闻,它的这个价值在提升。
我们给大家举一些例子,比如说,大数据新闻的兴起。这是美国的一个大数据新闻网站,它提出一个口号叫我们把数据要变成故事和洞见。这就是大数据新闻它的一个特点。利用这个大数据,或者我们叫全数据,来形成对一个新闻事实的解读。而且这个解读是具有权威性的,具有一定的全局性的。
那么,第二个就是有机器人新闻。现在很多新闻媒体开始用什么呢,就是机器人来写新闻,大约每30秒就能撰写一篇新闻报道。应该说这个新闻报道目前主要是财经新闻、体育新闻这样一些程式化的报道。而且,据预测呢,未来机器生产的新闻要占到媒体新闻的90%。所以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刚才讲了,这种扁平新闻,它机器都可以生产了。所以,为什么这个全球传播的第三个拓展开始从扁平向纵深的一个变化。就是当机器也能做新闻,机器也能代替人工来做新闻,那么人还能做什么呢?那人做的那个纵深的新闻,这个纵深的新闻往往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深度的报道,深度的阐释,还有权威的评论,这些是机器做不到的。所以,这是我们说在互联网改变全球传播的第三个命相。当然,这也是一个互动新闻。
这是《卫报》做的一个互联网的产品叫做阿拉伯之春,就是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条高速公路,我们如果能动这个鼠标,就可以像开车样,在不同的节点10月6日,10月23日,10月30日,当然这个我们可以再继续的延伸。我这儿附了一个网址,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到这个网上感受一下。因为这个图是可以动的,就是你可以点击其中的任何一个图标,然后以这个时间为一个纵轴,这个横轴是国家,因为阿拉伯之春涉及的国家非常多,所以大家可以点击这个国家,也可以点击这个时间,然后还可以让它不断的往前走,因为时间在推进,你点开任何一个节点就可以得到关于阿拉伯之春这个期间,这个时间的节点和这个国家所发生的纵深的新闻报道,所以这也是新闻的一个新的形式叫互动新闻。
接下来我们就要“利基”新闻。什么是“利基”新闻呢,“利基”新闻就是我们说对于一些新闻事实的二度开发。比方说这是华盛顿邮报做的一个网站,它是体现了什么呢,就是在华盛顿地区过去20年发生的杀人案,或者是一些抢劫案,因为这个如果你到华盛顿去旅游,或者你要将来购房,或者你要有一些这样的一些资讯的需求,你随便点开一个华盛顿的某一条街道,你就可以看到这个地方有没有发生过杀人案,抢劫案。所以这都是我们说,对于过去,因为这是华盛顿邮报在过去20年间积累的一些它的数据库,来进行重新的开发。所以,这个是适应了一些读者、观众,它有受众,它一些独特的需求,所以我们把它叫“利基”新闻,所以,这样的新闻现在也在互联网时代不断的被推送,或者受到关注。那么,这是可视化的新闻。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是美国总统的辩论结束以后,大家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叫信息图式。我们就可以看到哪些话题成为候选人关注的焦点,这个也是给读者一个更加直观的体现。
包括我们说,2013年有一个全媒体的报道叫雪崩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那么,这也是体现了就是他实际上这个事件,16名滑雪爱好者遭遇雪崩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事件。但是,在这个新闻的过程当中,因为这个当时没有人能拍下来他们遭遇雪崩的这个画面,因为这是个突发事件。但是后期我们通过文字、音效、视频、动漫、数字化的模型、卫星模型等这样一些全媒体的形式,就把这个整个的事件重新的还原了。所以,这就是我们说的全媒体报道的这么一个特点。
第二篇:校园网络文化的时代意义
校园网络文化的时代意义
来源: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为物质基础,以现实的人在电子空间进行网络生活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它是一种不分国家、不分地区的全球信息资源传递与共享的文化。网络文化给学生带来了快捷的学习手段、丰富的学习内容、多彩的学习界面,让学生真正体验了外面世界的精彩,成为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大学生新的精神生活,影响学生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人类文明标志的网络之所以让青年学生情有独钟,是因为网络文化有其传统文化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
1.文化的共享性。
由于国际互联网是网络之间的连接,既无开端也无终点,各种文化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和有效的交流。人类的文化融合在网络中最终得以实现。网络所形成的文化共享,使我们既可以足不出户游遍世界一流的图书馆,也可以在BBS上参与某一问题的讨论,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由于网络所构成的没有地理空间限制的协同学习环境,给我们构筑了许许多多的无“围墙”学校。这种不受时空、场合限制的文化环境,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自己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精神,更有利于挖掘思维的潜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创新素质。在这一点上是传统教育体制所无法比拟的。
2.内容的多元性。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①认知层,这是网络文化的最深层结构,主要指基于网络的时空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思想态度及信仰;
②规范层,包括对各种协议的认可、对使用规则的遵守。如在网络中不允许随意访问他人计算机系统;
③表意层,指外化于人们行为的包括语言、朋友关系、行为方式等对已存在价值的表意象征。这是网络文化的表层结构。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外界的窗口,它让我们接触到多元文化的同时教我们认识到什么叫做平等、自由与竞争;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信息,我们可以更全面、具体地了解到世界文明化的进程;通过交流,青年学生的思想在各方观点的碰撞下日趋成熟与理智。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其存在对校园中的学生而言是免费的财富。
3.信息的快捷性。
这一特征是以开放的体系为前提的。由于开放性,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信息的使用更加有效,各种风俗时尚和社会热点总会以最快的速度在网络中得到体现。网上信息以光速向世界各地传播,如电子邮件更是比普遍邮件快得很多,它已经成为我国网络用户的主要通讯方式之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我国网络用户平均每周发出的电子邮件数量达到10封,远远超过邮政信件。网络的发展密切了人们的联系,改变了原始的点对点的交流方式,使人们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中结交朋友,交流感情。
4.交流的互动性。网络的交互,分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实时交互又分两种,一种是人与人交互,另一种是人机交互。前者是指受教育者可以在网上论坛或在线指导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双向交流;后者是管理者或教育者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受教育者访问该专题时,由机器提问或解答,实现人机对话。非实时交互是指人们通过E-mail、电子公告板、留言板等来相互传递信息。这种互动性特点为远程教育带来了无限前景。
校园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开放的网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它既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使网络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工具;同样,网络也能使人颓废、堕落,甚至成为网络时代的牺牲品。
1.网络导致青年学生的道德缺失。
网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库,互联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的创新的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网上信息良莠不分,泛滥成灾,各种不良信息充斥其中。根据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的蒂姆莱贝教授的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大约有47%与色情有关。这些色情信息不仅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使性道德观念产生混乱,对德育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由于学生尚未建立完善的价值观、人生观,其认知受外界影响很大,而国际互联网没有国界,任何信息(包括暴力、黄色)都可以在其中得到广泛传播,导致一些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完美的人生,消极失望地对待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甚至会滑向犯罪的泥潭,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2.网络易铸成没有人生目标的“空心人”。
虽然网络给青年人提供了快捷的沟通速度,但是一些大学生的理想化追求会使其只热衷于和网上交流情感,而忽略了近在咫尺的现实中的亲情和友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由于隔了一道屏障而变得不可琢磨。正如比尔·盖茨所言,你甚至不知道对方电脑屏幕前坐着的是一条会敲键盘的狗。这种长期的冷面无情的交流将会导致一些青年精神孤僻、冷漠,对前途产生迷悯的情绪,失去行为规范,淡化对社会的责任感,成为没有人生目标的一代“空心人”。在美国,曾入侵美国五角大楼和英国国防部计算机网络的都是年龄才十几岁的中学生。现实社会中因特网虽然分解了传统教育中教师的重要教育功能,但它却无法替代教师教给学生的重要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如理想、纪律、责任及协作精神,以及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第三篇:电影《湄公河行动》中的意识形态传播的表现
电影《湄公河行动》中的意识形态传播的表现
摘要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一种在当今世界盛行的文化形态,对于权力集团来说是一种能够传播其主流价值和意识形态观念的良好媒介,基于其广泛的受众群体电影成为了国家文化领导权实现的一种手段,本文从意识形态含义、电影意识形态性的表现等角度对影片《湄公河行动》进行了意识形态角度的分析阐述。关键词:意识形态 舆论导向 传播效果 主体建构
一、电影本体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层次
(一)形式:电影从拍摄到放映都具有意识形态的先验主体性
在让·路易·博德里的《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的意识形态中,指出电影本身具有一种主体的先验性,电影摄影机的拍摄时人操作的,人被社会意识形态有意无意的询唤为主体,因此在拍摄阶段就会有主观或客观,主动或被动的意识形态因素;电影放映阶段类似于柏拉图的洞穴学说,我们所看到的电影银幕上的画面内容,首先是,基于我们心理认同和视觉暂留原理,是一幅幅单个画面组成的假定真实的连续画面,但是画面与画面之间会具有故事性,因此我们被吸引至电影内容中,其次我们看电影时,意识不到背后放映机的存在,而会认为银幕上的真实就是真的现实,只不过隔了一道银幕而已,可以把银幕想象成透明的玻璃。在这人,电影中的意识形态仅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的传递,并未有过强的功利成分。
拉康的“镜像误识”当婴儿在前语言能力期,从镜子中看到他人和自己时,误以为那就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从镜子中婴儿有了“我”的意识,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同时也认识到他人的存在,并且将自己与他人分开,有了主体性意识。而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意识形态观念和他人对自我所传递或反馈的信息,实质上也是一种镜子,我们建构自我主体意识的过程就是从意识形态和他人哪里进行自我观照,将自己完善,询唤为主体的过程。
(二)内容:电影作为舆论传播工具需要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阿尔都塞在前人意识形态理论和拉康的“镜像误识”理论得基础上,写出了著名的文章《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其“意识形态理论”所说的,意识形态将个体询唤为主体,所谓个体,姑且可以将其理解为独立于社会生活的一种存在,而主体是指通过意识形态将独立于社会意识的个体纳入到整个社会文化背景和深层心理的存在,在这里,“询唤”类似于潜移默化的影响,“意识形态”在这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而存在。
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篇文章中表明国家是一种工具,是进行良好社会群体管理一个运行系统,而运行国家系统的方式客从属性上分为两种:1.强制性国家机器;2.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前者指的例如军队、警察、法庭、行政机构、阶级斗争等等,此类国家机器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进行符合统治阶级功利性目的地国家运转;后者指的是例如教育、宗教、法力、传媒、文艺等等能够在观念层面诗意影响的潜移默化的统治工具。因此当据偶独立观念活动能力的个体接触到某一统治阶级性所运转的意识形态具体内容,如艺术、影视、教育系统等等时,会逐渐的在观念层面被意识形态所传达的意志所影响,被潜移默化的“询唤”为主体。
此外,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本身就具有阶级性、意识形态性,是引导舆论,统治阶级进行管理的一种工具。在这儿,电影故事内容所传递的意识形态观念,是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是权利阶级贵被统治阶级群体进行主观性观念植入的过程。电影史上成功的政治纪录片《意志的胜利》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为统治阶级服务,电影所面对的是一个具体的群体,是低智商、无秩序并只有图像思维的被统治阶级,用用电影视听语言的象征手法将所要表达的意识观念在有意无意之间灌输至受众的精神层面.毫无疑问 , 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生存(或者按现在的说法叫发展)需要来讲, 一个国家不仅不可能没有主导的或规范的意识形态, 而且更不可能否弃意识形态本身(不管在口头上怎么讲)。因此作为一种能够强有力控制社会舆论传播的典型媒介,电影是一块权力集团必争的舆论高地,影片《湄公河行动》最终以过十亿票房完美收官,是最近几年较为成功的主旋律电影,不仅具有电影艺术的娱乐审美功能,在无形中隐含的意识形态观念也被传播。
二、电影《湄公河行动》的意识形态表现
电影《湄公河行动》根据2011年真实的10·5金三角中国船员遇难事件改编,讲述了一支中国云南的季度净对捣毁并抓捕金三角制毒贩毒罪犯的故事,并
①解开了中国船员被害的真相。与常规警匪故事片中注重故事情节和案件侦破进程不同的是,本部影片中树立中国警方正义果敢,中国政府关心人民的意识形态宣传的目的性更强。本文主要从视听语言运用、典型人物的构成与象征认同几个0层次对其中隐含的意识形态观念进行剖析
(一)典型视听语言与放映机制
电影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视听表达手段的艺术,无论从前期拍摄或后期剪辑合成阶段都无可避免的具有有意无意的意识形态渗透。在路易·博德里的文章《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一文中认为电影从摄影机的拍摄运用开始,就具有了意识形态的先验主体性。摄影机功能的愈发全面,让人们可以不再被其机器的本性所限制,不仅可以以人所想要的随心所欲的速度进行拍摄,还可以在摄影机的和摄影机镜头的运动当中进行影像记录,与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相同,电影摄影机本体对人眼的观看和记录功能的替代性越来越强。“如果眼睛不再为身体、不再为物质和时间的法则所束缚,如果没有对于眼动——拍摄影片能以实现的条件——的那些更多的特定限制,这个世界就不仅是被眼睛所构成,而且也是为眼睛构成的了”。可见,在摄影机科技高速发展至今天,其越来越能为人所用、为人所看,而拍电影导演作为一个社会的主体,难免具有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特征,并根据影片的主体立意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表达,因此在拍摄阶段电影的视听语言本身就具有意识形态的主体先验性。影片《湄公河行动》中从场景设置角度来看在中国国警方等正面人物出场时,多用的是明亮的光线以及景物设置,而在毒贩出场时多为阴暗密闭的自然环境中或建筑物内,本身这种管线的差异就会给观众一种正义与邪恶的象征,并且这种与日常思维惯性相符的认识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就被观众所接受。其次 在14分钟到15分30秒期间队高刚的独白与影片画面内容声画合一,独白内容是充满着正气豪情的“出征誓词”,画面内容展现的是中央高层的会议部署,看似两个不匹配的生化内容,但在其因生的背后含义却是一直,这种双重的观念灌输更增强了影片的意识形态效果。此外,在对象征正义和安全的警方出场时景别多使用大全景,远景等,拍摄角度多使用仰角拍摄,背身这就有出去拿地个观众在观看室内心的一种仪式感,更易萌生出崇敬的心理。
因此从独立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电影语言表达方式来看,本身在语言单位构成②层面就会因为拍摄人员背身的主体性而表现出电影内容主体性,在这儿电影银幕其实是一块“广告板”,是一种传播信息的载体和中介,其承载的是具有社会的人属性的导演的意志,当就宏观角度来看,国家对于文化领导权的掌控需要通过此类文化形态进行实现,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宏观还是个人微观来说都具有意识形态的先验主体性。
从放映机制来讲,电影的放映实则是一种否定差异的过程。“‘人们’在意识形态中‘表现出来’的东西不是他们的实际生存状况即他们的现实世界,而是他们与那些在意识形态中被表现的生存状况的关系”。因此,当观众看到电影放映出来的一张张图片组成的影像时,观众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处于“想象性畸变”状态中的虚拟现实。影片被放映时,试想如果是以日常欣赏图片的速度进行观看时,那一张张胶片之间是存在相互的差异性的,是一种独立的存在,不会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观众在看电影时到的断片化的图像,而本身就是接受的放映机制已经排列好的连续的活动影像,而随着这种连续的活动的放映,其本身的含义也被重构,差异被消解,意识形态随之重构完成。
丹尼尔·达扬认为不仅电影的故事层面具有意识形态效果,并且在电影的话语组织层面同样具有意识形态成分。经典好莱坞的剪辑方式就试图抹除电影镜头与镜头间的剪辑点,而让观众对电影的镜头拼接毫无意识,认为电影本身就是真实的。“在电影院里,观众被置放到一个全知主体的位置,这个位置是观众与摄像机认同,他无法意识到自己被设定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观众受到电影文本的询唤,电影构建出主体”。因此,当观众在黑暗的电影院环境中观看电影时,是在无形中接受意识形态传播的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通常是发生在观众意识不到的情况下的。
(二)典型人物个人英雄主义的象征认同
在故事叙事中人物可以作为行动元出场,也可以作为典型人物出场,而作为典型人物的塑造,不仅仅是在故事情节上的推动作用,本身起就会有着一种象征或者传递文本主题观念的功能。
影片中缉毒队长高刚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缉毒战象的老警察,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第一次高刚作为典型人物进行塑造,是缉毒小组去地下黑市进行救援行动时,由于被毒贩发现导致救援行动为按照原先计划进行,高刚不得不与行动组
④
③人员分头行动,于是上演了一场飞车追逐大战,加以紧张激烈的音乐音效更能够将观众的心理缝合进影片中,而在此时观众会与影片中的情感共鸣,从而树立起高刚这种无畏果敢的英雄形象。第二次是在整部影片进行到高潮即当缉毒小组对主要案犯进行抓捕,此时毒枭糯卡与其上级已然决裂,于是因杀人灭口而遭到上级追杀,因此,整个追捕的过程是糯卡上司与中国缉毒警方争夺糯卡,糯卡孤身一人逃命的情节。典型的能够展现高刚、方新武等典型人物个人英雄主义的一场戏是发生在水草密布的湄公河上,此时高刚孤身一人驾驶快艇,载着已身受重伤的糯卡向深处驶去,而糯卡上级所派追杀糯卡的人就在高刚的快艇之后,此时镜头运用完全俯视大全景,象征的是中国缉毒警方在困难和荆棘面前不畏艰险、劈波斩浪、勇往直前,之后方新武驾驶快艇赶来增援,随着方新武的快艇与敌人的快艇剧烈相撞,高刚顺利将毒枭糯卡带回行动组,但于是相随的时方新武为了掩护高刚撤退不幸牺牲。
高刚的不畏艰险,方新武的不幸牺牲,包括“大师”双腿被截肢等这都是一种意识形态元素的象征,与好莱坞制片模式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的塑造相同,此时这类典型人物不仅仅是存在于电影现实当中的一个纯粹个体,而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传递功能的象征符号,其身上所下带的时电影的主体观念,时国家权力集团的意识,而当观众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往往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进行观看的,是一种被电影粉饰过的现实,虚幻的现实,但在视觉暂留与心理不成的双重作用下,观众往往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将电影内容完全信以为真,认为是现实生活中真正发生过的,并且对于某些观众来说,还会形成一种个人的内心关照,将自身想象成影片中的人物,这种代入感的产生随即而来的就是意识形态观念的成功植入,这个过程或是有意的,或是意识不到的。当观众被缝合进电影内容时,其所存在于脑海中的独立个体的思维在无形中消失了。
小结
电影从形式到内容层面所具有意识形态主体先验性和其所要达成的意识形态传播效果,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为文化的传承和权力集团的舆论控制而服务。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湄公河行动》的隐形的意识形态传播通过其超高的过十亿票房能够看出,在接受量以及目前舆论大环境的引导下能够达到其预期目标。但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审美为主要功能的艺术类型,其意识形态功能的比重还有待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①孙津.当前电影文化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文艺研究.2006(09)②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04.2:566 ③路易·阿尔都塞.李迅(译).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续).当代电影1987(04)
④雷晶晶.论“缝合”一个电影概念的梳理.当代电影.2015(04):56
第四篇:《全球新闻传播史》读书笔记
《全球新闻传播史》读书笔记
新闻传播学的三大板块分别是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以及新闻传播技能,由此可见,要想全面探索新闻传播,就必须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在一种历史的延续性上去架构整个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脉络。李彬老师的《全球新闻传播史》无疑是当前学科内水平颇高的著作,读完之后,对我们学习新闻史大有裨益。
整本书并不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堆砌,而是将历史关联通过内在逻辑串联在一起,让人在读的时候既通俗易懂又深感新闻传播的有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看到作者深厚的中外文史根底,坚实的新闻传播学和相关学科的基础,以及广阔的学术视野,对我们了解专业知识和进行学术研究都颇为受益的。
李彬老师的书很大的一个特点是通俗易懂,这本书也一样,没有用一些艰深晦涩的词以及故作高深的专业姿态,让人难以理解,从而产生距离感。并且他常常采用诙谐有趣的例证让其理论更生动形象,这就避免了很多历史书枯燥无味的缺憾。
其次是本书内容全面,开始拿着这本厚厚的书时就知道本书涵盖内容的全面,也确实如此,本书虽然是新闻传播学的书,但兼顾文学、历史、哲学、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读完不禁在心中建构了一个全方位的史学观。本书内容虽多,但由于其通俗有趣,因而读起来倒不是很困难,并且由于其中大量的观点和知识通过历史的主线汇聚,还会让人产生一种聚沙成塔的快感,因而读起来是令人愉悦的。
由于这是一本关于新闻史的书,因而其历史观是非常突出的,以历史的主线关联新闻的发展,使得历史的演化同当前新闻的发展联系到了一起,让从公元1500年以来的新闻演化、技术背景,内在逻辑同当前新闻发展的趋势有了深层次的结合,架构出一个全面的全球新闻传播全景,对历史和现实都有一定的参见意义。
不过在读完本书后,也还是有一些觉得不满足的地方。本书在阐释新闻事业发展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关于西方国家新闻事业的发展,而没有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比较,即使是在提到中国的地方,也仅仅浮光掠影般带过,既没有太多中国对于新闻事业发展的贡献,又没有建立一种与西方新闻发展的联系,因而缺乏东西方之间的沟通。当然这种情况在对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书中也经常存在,忽视与
国外的对比,忽视其中的联系,从而不能搭建一座中外贯通的桥梁,对于我们的学习容易带来片面的错觉。
关于本书的具体知识内容,实在是太多,其中很多感触和值得记住的部分都专门摘抄到记录本上,这里就不再细述。总的说来,阅读此书还是收获很多,也基本上可以理解是一本工具书,可以查阅到全球新闻发展各个阶段的技术、知识、观念以及脉络等等,对我们的学习兼具基础性和启发性,引导着我们在新闻传播的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
第五篇:后烟草品牌传播时代探讨
后烟草品牌传播时代探讨
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安徽中烟工业公司 刘磊更新日期:2010年12月29日
烟草在线专稿2006年1月9日正式在我国生效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五周年在即,对烟草品牌宣传影响至关重要的公约第13条的全面履行已经进入倒计时,“广泛禁止所有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等一系列严厉约束烟草品牌传播的措施将使烟草品牌宣传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2011年,将开启国内烟草业的“后烟草品牌传播时代”。
对国内烟草品牌宣传来说,公约第13条的全面履约虽然不意味着大限将至,但势必对烟草品牌宣传带来巨大影响,国内烟草品牌应积极与预变、应变。
一、对烟草品牌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对烟草品牌传播适用的法规和政策文件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卖法》、《广告管理条例》、《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等等。这些法律法规已经过多年的运作实施。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国内烟草品牌传播已基本适应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与约束。
后烟草品牌传播时代的烟草品牌宣传限制主要来自于公约第13条的限制和约束。公约第13条要求缔约方应在《公约》对其生效的五年内根据其宪法或宪法原则广泛禁止所有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根据其宪法或宪法原则,每一缔约方至少应:(1)禁止采用任何虚假、误导或欺骗或可能对其特性、健康影响、危害或释放物产生错误印象的手段,推销烟草制品的所有形式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2)要求所有烟草广告,并在适当时包括促销和赞助带有健康或其他适宜的警语或信息;(3)限制采用鼓励公众购买烟草制品的直接或间接奖励手段;
(4)对于尚未采取广泛禁止措施的缔约方,要求烟草业向有关政府当局披露用于尚未被禁止的广告、促销和赞助的开支。根据国家法律,这些政府当局可决定向公众公开并根据第21条向缔约方会议提供这些数字;(5)在五年之内,在广播、电视、印刷媒介和酌情在其他媒体如因特网上广泛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6)禁止对国际事件、活动和/或其参加者的烟草赞助;若缔约方因其宪法或宪法原则而不能采取禁止措施,则应限制对国际事件、活动和/或其参加者的烟草赞助。第13条的全面履约,意味着本来就是戴着镣铐舞蹈的烟草品牌宣传的空间、渠道和内容将受到空前限制。
二、对烟草品牌传播的影响分析
毋庸置疑的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将积极推进履约工作。前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后烟草品牌传播时代的品牌宣传出路与对策,修订烟草广告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约束和规范烟草品牌的宣传行为,指导烟草企业控制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媒体的品牌宣传,并警戒烟草企业特别防范宣传合同履约中的政策风险。近期,烟草提税涨价、赞助宣传也不断称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话题,在国内外控烟压力下,出台更加严厉的控烟措施可谓是呼之欲出。
此前,根据公约第11条对烟盒包装和标签的相关规定的履约要求,国内卷烟包装上三分之一以上面积标注健康警示语,就打破了卷烟包装设计传统,大大降低了烟盒包装的宣传促销效果。公约第13条规定更是涉及了广告、促销和赞助这3个当前烟草品牌宣传的主要途径,烟草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有效的沟通渠道几乎被全部封杀,必将对烟草品牌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对一些新品牌的培育更加不利。有研究表明,烟草广告的全面禁止,将会使烟草消费呈急剧下降的趋势。
但同时,《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本身的局限性也给烟草品牌的传播留下了一定的操作空间。由于美国、日本等烟草强国的坚决反对,对烟草广告宣传的规定妥协性的使用了“广泛禁止”,而不是“全面禁止”、“全部禁止”这样严厉的规定。这就为烟草品牌的传播留出了“部分的、有限的”通道和空间。公约约束力的局限性从公约第11条的履行上也可以看出,虽然国内的卷烟包装健康警示语达到了30%的面积要求,但总体还是比较温和的,并没有出现向国外烟包上的“发黑的牙齿、腐烂的肺部、畸形的胎儿”等极端图像。
三、后烟草品牌传播时代的品牌传播思考
对国内烟草品牌宣传来说,公约第13条的全面履约虽然不意味着大限将至,但势必对烟草品牌宣传带来巨大影响,国内烟草品牌应积极与预变、应变。借鉴
历经几十年的控烟运动洗礼的欧美烟草企业经验,结合我国烟草行业实际,笔者认为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后烟草品牌传播时代的品牌宣传:
㈠学习规则、把握规则,主动履约。“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是我国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观,烟草行业要为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做贡献,就要积极的学习、研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主动配合政府履约,学习、借鉴国外烟草品牌传播经验,在规则范围内提高品牌传播能力。
㈡发掘传播渠道,创新媒体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品牌传播的渠道也呈现出多样性,一些新型的传播媒体如手机、网络、楼宇、吸烟室媒体等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媒体一方面比传统大众媒体更有效的规避了烟草传播的限制,还有更加精准、高性价比、高到达率等优点,将成为烟草品牌宣传的一条“蹊径”。
㈢创新传播形式,拓展传播载体。通过传播模式的创新,来规避传播限制,如以植入式宣传代替硬性广告宣传,使烟草品牌传播更隐性。通过宣传促销品、礼品的设计和开发,以宣传促销品为载体进行品牌宣传,一方面可以突破烟草品牌的宣传限制;另一方面还具有贴近消费者生活、深化记忆的优势。
㈣借力协同营销平台,强化渠道传播。卷烟工业企业应注重借力商业企业自办的报纸、杂志、网络以及当前推广的网上订货系统等媒介平台进行品牌宣传。积极参与商业公司的终端建设,最大化的发掘商业企业对零售终端和消费者的宣传引导与传递作用,通过定向的、针对性的、目标集聚的宣传来实现品牌传播引领与放大。
㈤细分目标市场,精准传播。通过市场细分,锁定品牌传播目标受众,建立客户数据库,通过直邮广告、DM自办杂志、俱乐部营销等形式,针对性的进行品牌传播,打造品牌消费意见领袖,实现口碑传播。
㈥延伸品牌,借船出海。当烟草品牌宣传受限时,一些品牌以品牌延伸形式进入其他领域,赋予烟草品牌以新的产品形式,并通过非烟草产品的宣传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实现借船出海。“万宝路”服饰品牌的推广,就给其烟草品牌宣传打开了方便之门。